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政策解读 PPT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护理工作是卫生计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
为进一步加快护理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根据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会议精神,以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要求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5-2020年)》,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一)“十二五”时期护理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在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全面贯彻落实《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进程中,护士队伍建设和护理事业发展在“十二五”时期取得显著成效。
护士队伍不断壮大,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逐步提高。
截至2015年底,我国注册护士总数达到324.1万,与2010年相比,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从1.52人提高到2.36人。
全国医护比从1:0.85提高到1:1.07。
医院医护比从1:1.16提高到1:1.42。
长期以来医护比例倒置问题得到根本性扭转。
护士队伍的学历结构不断改善,大专及以上护士占比从51.3%提高到62.5%,其中本科及以上护士占比为14.6%。
各省(区、市)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了不同程度护士岗位培训和专科护士培养,护理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护理服务不断改善,更加贴近社会和群众需求。
通过实施护理专业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加强护理学科建设,护理专业水平不断提高。
通过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改革护理服务模式,护理服务面貌持续改善。
截至2015年底,全国所有三级医院均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有1022所三级甲等医院实现全院覆盖,占全国三级甲等医院总数的87.0%;有4858所二级医院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占全国二级医院总数的82.6%。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护理管理水平提升,护士积极性得到有效调动。
各省(区、市)按照深化医改和护理改革发展的工作要求,以实施护理岗位管理为切入点,不断改革创新护理管理体制机制,在护士人力资源科学管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科学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取得积极效果,有效调动了护士队伍的积极性。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2 0 1 6 1
?
1
பைடு நூலகம்
国 家 卫 生 计 生 委 关 于 印 发全 国 护 理 事 业 发展 规 划
-
(
20
1
6
20 20
年
〕
)
的通 知
号
:
国 卫医发
〔 2〇 1 6
64
各省
、
自
治区
一
、
直 辖 市卫 生计 生委
,
,
新 疆生 产 建 设 兵 团 卫 生 局
人提 高 到
2
.
36
0
.
85
提 高到
1
:
1
.
0 7
医院 医护 比 从
,
1
.
16
提高
1
.
42
。
长 期 以 来 医 护 比 例倒 置 问 题得 到 根 本性 扭转
5
1
.
。
护 士 队 伍 的 学 历 结构 不 断 改 善
1
大 专及 以 上
护士 占 比从
3
%
提高到
62
.
5
%
,
其 中 本科 及 以 上护 士 占 比 为
。
“
十二 五
”
时期 取 得 显 著成 效
32 4
.
护 士 队 伍 不断 壮大
万
,
,
专 业素 质 和 每 千人 口 注
1
:
服 务 能 力 逐步 提髙
册 护 士 数从 到
1
:
截至
20 1 5
护理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2020年)之欧阳家百创编
欧阳家百创编护理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2016-2020年)欧阳家百(2021.03.07)为认真贯彻《护士条例》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精神,改善护理服务,加快我院护理事业建设发展步伐,促进我院护理工作再上台阶,制订本规划纲要。
一、指导思想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深入贯彻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坚持以人才队伍建设为中心,用改革和发展的方法,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护理岗位管理,加强护理内涵建设,加强护理保障条件,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专业、主动连续的优质护理服务。
二、工作目标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护理外部条件明显改善,护士配置数量符合要求,人才队伍素质显著提高,临床护理内涵全面深化,护理学科建设快速发展,护士待遇权利得到保证,初步建成运行顺畅、管理科学、设施先进、安全专业的护理服务体系,护理质量和服务有较大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有较大提高,护理事业建设发展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具体工作目标如下:(一)依法执业,护士持证上岗率达到100%,注册有效率达到100%,护士实现同工同酬。
(二)到2016年底,医院病区床护比,≥1:** ,各专科护士人力配比符合省厅要求,全院一线护士占总护士数95%。
同时做好三甲医院复审的准备工作,顺利通过三甲医院复审。
(三)医院实现护理管理体制,护理部在全院护士管理的从事、分配、考核等方面具有建议或决策权,确保动作顺畅、政令通达、管理高效,从根本上调动临床护士队伍积极性。
(四)到2020年,创建省级护理重点专科1-2个,建 ** 个省级专科(** 护理)护士培训基地,开设传染病ICU、手术室、外科、儿科,**等科,同时加大护理人力资源建设,全院护士增加到 ** 人(全院床护比1: ** ),解决专科护士的岗位设置和临床使用。
(五)重点加强护理人才培养,开展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请专家来医院讲课、选派护理骨干去省内外进修学习,争取2020年前,全院护士长,护理骨干%岗位培训证书,护理部(正、副)主任取得岗位培训证书。
2016-2020年护理工作五年发展规划
××医院护理部“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年—2020 年)为认真贯彻《护士条例》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精神,加快我院护理事业建设发展步伐,促进我院护理工作再上一个台阶,特制定2016-2020年我院护理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
以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护理服务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为重点。
加强科学管理,推进我院护理事业的发展,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二、发展任务(一)加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1、认真贯彻落实《护士条例》。
一是切实把好护士执业准入关,确保护士队伍基本素质;二是护士依法执业,严禁无证护士、未变更注册护士、实习生单独上岗,护士注册有效期满按时延续注册。
2、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1)护士队伍合理配置。
根据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全院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要求达到0.4:1,病区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达到0.4:1,ICU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达到2.5-3:1,手术室护士与开放手术间比达到3:1,临床一线护士占全院护士的比例≥95% 。
(2)优化护士队伍结构。
争取至2020 年大专学历达到70%,本科达到10%。
各科室人员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化。
(3)稳定临床护士队伍。
完善用人和收入分配机制,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护士的收入分配、职称晋升、奖励评优等向临床一线倾斜,努力创造良好的职业发展条件,稳定临床一线护士队伍。
(4)建立护理人力资源储备库,可供紧急状态或特殊情况下调配使用。
3、护理人才的培养(1)完善培养高素质的护理管理人才,争取培养本科毕业生(高校毕业且临床经验达5-7年)为护理管理后备干部。
(2)加强专科护士培养,重点加强在重症监护、急诊急救、血液净化、肿瘤、手术室、骨科、NICU等特殊领域培养“知识全、专业精、技能高”的临床护理骨干,积极发挥其专业特长,带动学科建设和发展。
2016-2020年护理工作五年发展规划
××医院护理部“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 年—2020 年)为认真贯彻《护士条例》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精神,加快我院护理事业建设发展步伐,促进我院护理工作再上一个台阶,特制定2016-2020年我院护理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
以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护理服务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为重点。
加强科学管理,推进我院护理事业的发展,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二、发展任务(一)加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1、认真贯彻落实《护士条例》。
一是切实把好护士执业准入关,确保护士队伍基本素质;二是护士依法执业,严禁无证护士、未变更注册护士、实习生单独上岗,护士注册有效期满按时延续注册。
2、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1)护士队伍合理配置。
根据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全院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要求达到0.4:1,病区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达到0.4:1,ICU 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达到 2.5-3:1,手术室护士与开放手术间比达到3:1,临床一线护士占全院护士的比例≥95% 。
(2)优化护士队伍结构。
争取至2020 年大专学历达到70%,本科达到10%。
各科室人员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化。
(3)稳定临床护士队伍。
完善用人和收入分配机制,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护士的收入分配、职称晋升、奖励评优等向临床一线倾斜,努力创造良好的职业发展条件,稳定临床一线护士队伍。
(4)建立护理人力资源储备库,可供紧急状态或特殊情况下调配使用。
3 、护理人才的培养(1)完善培养高素质的护理管理人才,争取培养本科毕业生(高校毕业且临床经验达5-7 年)为护理管理后备干部。
(2)加强专科护士培养,重点加强在重症监护、急诊急救、血液净化、肿瘤、手术室、骨科、 NICU 等特殊领域培养“知识全、专业精、技能高”的临床护理骨 干,积极专业特长, 带动学科建设。
2016.-2020护理发展规划护理发展规划
2016.-2020护理发展规划护理发展规划兴化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护理事业建设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为认真贯彻《护士条例》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精神,改善护理服务,加快我院护理事业建设发展步伐,促进我院护理工作再上台阶,制订本规划纲要。
一、指导思想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深入贯彻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坚持以人才队伍建设为中心,用改革和发展的方法,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护理岗位管理,加强护理内涵建设,加强护理保障条件,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专业、主动连续的优质护理服务。
二、工作目标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护理外部条件明显改善,护士配置数量符合要求,人才队伍素质显著提高,临床护理内涵全面深化,护理学科建设快速发展,护士待遇权利得到保证,初步建成运行顺畅、管理科学、设施先进、安全专业的护理服务体系,护理质量和服务有较大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有较大提高,护理事业建设发展水平走在全市前列。
具体工作目标如下:1、护士依法执业,持证上岗率达到100%,注册有效率达到100%,护士实现同工同酬。
2、到2020年底,医院总患护比达到1:0.6,病区平均患护比达到1:0.6,各专科护士人力配比符合省厅要求,全院一线护士占总护士数95%。
3、实现院长、分管院长领导下的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三级垂直管理体制,护理部在全院护士管理的人事、分配、考核等方面具有建议或决策权,确保政令畅通,运作顺畅,管理高效,从根本上调动临床护士队伍积极性。
4、到2020年优质护理示范工程覆盖面100%,落实从入到出责任到底全程护理,做到家属陪而不护,第三方满意度调查≥95%以上。
创省内优质护理示范病区,实现社会满意、患者满意、政府满意的精细化优质护理服务医院。
5、到2020年,创建市级以上专科护士培训基地2个(母婴专科、助产专科),到2020年培养省级专科护士2-3名(助产专科2名,母婴专科1名)专科护士培训持证率符合省厅要求。
2016-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发布时间:2016-11-24国卫医发〔2016〕6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进一步加快护理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结合当前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现状,我委制定了《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可从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下载)。
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地认真贯彻执行。
国家卫生计生委2016年11月18日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护理工作是卫生计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
为进一步加快护理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根据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会议精神,以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要求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5-2020年)》,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一)“十二五”时期护理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在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全面贯彻落实《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进程中,护士队伍建设和护理事业发展在“十二五”时期取得显著成效。
护士队伍不断壮大,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逐步提高。
截至2015年底,我国注册护士总数达到324.1万,与2010年相比,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从1.52人提高到2.36人。
全国医护比从1:0.85提高到1:1.07。
医院医护比从1:1.16提高到1:1.42。
长期以来医护比例倒置问题得到根本性扭转。
护士队伍的学历结构不断改善,大专及以上护士占比从51.3%提高到62.5%,其中本科及以上护士占比为14.6%。
各省(区、市)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了不同程度护士岗位培训和专科护士培养,护理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护理服务不断改善,更加贴近社会和群众需求。
通过实施护理专业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加强护理学科建设,护理专业水平不断提高。
通过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改革护理服务模式,护理服务面貌持续改善。
护理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2016-2020年
护理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2016-2020年)为认真贯彻《护士条例》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精神,改善护理服务,加快我院护理事业建设发展步伐,促进我院护理工作再上台阶,一、指导思想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深入贯彻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坚持以人才队伍建设为中心,用改革和发展的方法,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护理岗位管理,加强护理内涵建设,加强护理保障条件,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专业、主动连续的优质护理服务。
二、工作目标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护理外部条件明显改善,护士配置数量符合要求,人才队伍素质显著提高,临床护理内涵全面深化,护理学科建设快速发展,护士待遇权利得到保证,初步建成运行顺畅、管理科学、设施先进、安全专业的护理服务体系,护理质量和服务有较大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有较大提高,护理事业建设发展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具体工作目标如下:(一)依法执业,护士持证上岗率达到100%,注册有效率达到100%,护士实现同工同酬。
护理部在全院护士管理的从事、分配、考核等方面具有建议或决策权,确保动作顺畅、政令通达、管理高效,从根本上调动临床护士队伍积极性。
(二)加大护士在职培训,到2020底,医院护士规范化培训率100%。
三、主要任务(一)以提高素质为核心,继续壮大护理队伍实施护理管理人员岗位培训制度。
通过对护理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知识培训与临床实践,掌握与岗位相适应的管理思路、基本方法和管理手段,使其胜任角色,关于解决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提高独立工作能力。
实施“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通过对2年内新护士进行基础理论和技术的短期强化培训,加以高年资护士对低年资护士的现场带教,使低年资护士掌握以临床操作技能和护患沟通为重点的基本业务能力,尽快适应临床工作角色独立工作,为病人提供安全、规范、专业的护理服务。
实施护士规范化培训制度。
通过对在职在岗护士进行护理专科知识的规范化培训和临床科室轮转,使其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和服务态度,熟悉临床护理工作流程,具备病情观察、操作技能和专科对症处理的能力,真正会解决病人的问题,胜任临床护理工作。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word文档良心出品)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护理工作是卫生计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
为进一步加快护理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根据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会议精神,以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要求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5-2020年)》,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一)“十二五”时期护理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在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全面贯彻落实《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进程中,护士队伍建设和护理事业发展在“十二五”时期取得显著成效。
护士队伍不断壮大,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逐步提高。
截至2015年底,我国注册护士总数达到324.1万,与2010年相比,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从1.52人提高到2.36人。
全国医护比从1:0.85提高到1:1.07。
医院医护比从1:1.16提高到1:1.42。
长期以来医护比例倒置问题得到根本性扭转。
护士队伍的学历结构不断改善,大专及以上护士占比从51.3%提高到62.5%,其中本科及以上护士占比为14.6%。
各省(区、市)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了不同程度护士岗位培训和专科护士培养,护理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护理服务不断改善,更加贴近社会和群众需求。
通过实施护理专业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加强护理学科建设,护理专业水平不断提高。
通过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改革护理服务模式,护理服务面貌持续改善。
截至2015年底,全国所有三级医院均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有1022所三级甲等医院实现全院覆盖,占全国三级甲等医院总数的87.0%;有4858所二级医院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占全国二级医院总数的82.6%。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护理管理水平提升,护士积极性得到有效调动。
各省(区、市)按照深化医改和护理改革发展的工作要求,以实施护理岗位管理为切入点,不断改革创新护理管理体制机制,在护士人力资源科学管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科学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取得积极效果,有效调动了护士队伍的积极性。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进一步加快护理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结合当前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现状,我委制定了《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可从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下载)。
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地认真贯彻执行。
国家卫生计生委2016年11月18日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护理工作是卫生计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
为进一步加快护理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根据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会议精神,以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要求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5-2020年)》,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一)“十二五”时期护理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在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全面贯彻落实《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进程中,护士队伍建设和护理事业发展在“十二五”时期取得显著成效。
护士队伍不断壮大,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逐步提高。
截至2015年底,我国注册护士总数达到324.1万,与2010年相比,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从1.52人提高到2.36人。
全国医护比从1:0.85提高到1:1.07。
医院医护比从1:1.16提高到1:1.42。
长期以来医护比例倒置问题得到根本性扭转。
护士队伍的学历结构不断改善,大专及以上护士占比从51.3%提高到62.5%,其中本科及以上护士占比为14.6%。
各省(区、市)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了不同程度护士岗位培训和专科护士培养,护理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护理服务不断改善,更加贴近社会和群众需求。
通过实施护理专业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加强护理学科建设,护理专业水平不断提高。
通过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改革护理服务模式,护理服务面貌持续改善。
截至2015年底,全国所有三级医院均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有1022所三级甲等医院实现全院覆盖,占全国三级甲等医院总数的87.0%;有4858所二级医院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占全国二级医院总数的82.6%。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政策解读 PPT
违反护士条例—违反查对制度
案例4 输液液中含有絮状物。原告高秀云诉邹城某 医院输入含絮状物药物致使老人陷入亚植物状态 一案。原告认为,损害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实习护 士违规独立操作输液,并冒签护士吕某的姓名; 该医院没有严格执行护理“三查七对”制度,被 告方存在过错。因此,对原告高秀云受到的损害, 违 反 护 士 条 例 违 反 查 对 制 度 ---
(三)
发展目标
------到2020年 老年护理服务体系逐步健全。老年护理服务队伍和机 构建设得到大力加强,老年护理服务行为更加规范。社区和 居家护理服务不断发展,进一步促进医养结合、安宁疗护和 护理服务也发展。
(三 )
发展目标
11项主要指标:9项预期性指标、2项约束性指标。(三级、二级医院护床
被告应负主要赔偿责任。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医
院赔偿残疾赔偿金、护理费、医疗费、伙食补助 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各项损失133139.28元。
案例5
患者,女,48岁,二尖瓣置换术后,因出现心 包填塞死亡。护理记录:“心包引流量250mL”。 病程记录:“少许引流液”。 患者家属提出异议并给予赔偿。
违反病历书写规范—医护记载不一致
“十三五”时期,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 术快速发展,必将推动护理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发生深刻转变,为优 化护理服务流程、提高护理护理服务效率、改善护理服务体验、实现 科学护理管理创造有利条件。
5、与经济社会进步、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相比,我国护理事业 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 通过实施护理专业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加强护理学科建设, 护理专业水平不断提高。 ※ 通过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改革护理服务模式,护理 服务面貌持续改善。
护理工作计划中长期规划 ppt课件
士分管病人8-10人,对病人实行全程无间隙护理,增加了 责任感,从而密切了护患关系,受到病人及家属好评。
2020/11/29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5、要求责任护士针对性跟经管医生查房,从而提高专业水平, 做到医护配合。
6、实行绩效二次分配,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10-20% 用于岗位职称绩效,即每年工龄10元,每档职称50元, 80-90%用于工作量绩效。护理质量采取加减分,打破吃 大锅饭格局,发挥护士的积极性。
2020/11/29
17
(二)围绕“二甲”复评
2、加强三查八对有效落实,要求医嘱要有2人查对,班班查, 每周总查,强调把三查八对落实到每项操作之中。
3、对护理不良事件实行非惩罚式上报制度,可采取书面上报、 电话及电子邮箱上报,护理部电子邮箱是
G,密码是,对及时上报不良事件每例奖励20元。护理部每1-3 月及时组织全院护士长分析讨论不良事件,注重事件流程分 析,提出防范整改措施,在全院举一反三,时刻提醒大家, 从而逐渐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2016年我院护理部工作重点安全第一,质量为本,服务至上, 加强管理,继续深化稳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强化内 涵建设,围绕“二甲”复评开展工作,着力提高护理团队 的整体素质,创造优质就医环境,现制定护理工作计划如 下:
(一)继续深化优质护理
1、2016年上半年准备门诊、手术室、儿一科、儿二科、产 科、妇科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计划1月份开展 门诊、手术室,2月份开展妇科,3月份开展儿一科,4月 份开展产科,5月份开展儿二科,全院100%的科室均开展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
解读护理十三五PPT课件
有计划分期分 批地开展社区 护士培训,争 取实现社区卫 生服务中心护 士培训全覆盖。
有计划地开展中 医护理管理人员 和中医护理骨干 人才培养,加强 中医医疗机构新 入职护士培训, 注重中医护理技 术推广和应用。
.
11
“两个重点工程项目”
加强老年护理服务、医养结合及安宁疗护机构能力建
老 设,不断完善相关服务指南和规范。 年 护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切实提升老年护理服务水平。 理 服 务 发 展 工 程
2015年 2020年
64.6万
100万
性质
预期性
7. 二级及以上医院护理管理人员参加培训比例
/
90%
预期性
8. 三级综合医院新入职护士参加培训比例
/
9. 社区护士参加培训比例
/
10. 设立护理院的地级市比例
/
/
11. 老年护理从业人员参加培训比例
.
90% 90% 90% 90%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
3
一、背景
护理工作是卫生计生工作 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 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 卫生体制改革、改善人民 群众就医体验及促进社会 和谐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提升专科护理质量
✓改革护理管理体制……
.
4
一、背景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
二、 “十三五”期间护理事业发展主要指标
指标
1. 注册护士总数 2. 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 3. 执业(助理)医师与注册护士比
2015年
324万 2.36 1:1.07
2020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存在过错,遂请求法院判决医院赔偿各类损失共计25万余。
违反护士条例—错误执行医嘱
案例3
63岁老年患者,住院期间,患者突发大量呕血,予三腔二囊管止血后呕血 停止。数小时后再次呕血,三腔二囊管外脱至口腔,抽尽囊内气体后,拔除三 腔二囊管,体外检查发现三腔二囊管接头处漏气,拟再行三腔二囊管植入,因 患者病情持续恶化当日死亡。后发现该患者所用三腔二囊管已过有效期。
※ 通过实施护理专业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加强护理学科建设, 护理专业水平不断提高。 ※ 通过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改革护理服务模式,护理 服务面貌持续改善。
※ 专业照顾、病情观察、协助治疗、注重沟通,人文关怀,健康指导。
2、护理服务不断改善
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
医院
三级甲等医院 二级医院
后,患者面色青紫、大汗淋漓,予吸氧;20分钟后,心跳呼吸骤停,经
值班医师抢救无效,死亡。
违反护士条例—未及时向医师报告病情
案例2 2008年3月16日晚,北京市80岁的王老太太因“呼之不应半小时”被送往 某医院急诊治疗,当晚症状加重。医生安排护士给患者注射盐酸胺碘酮注射 液,并嘱咐护士要慢推,推十分钟。2008年3月17日凌晨两点零五分,一名护 士开始给王老太太推药,此时有其他患者叫护士,于是该护士放下注射器离 去。随后另外一个护士拿起注射器继续注射,两名护士注射完液体时间共计 五分钟。注射完毕后,王老太太经抢救无效死亡。王老太太的家属认为医院
1、护理队伍不断壮大
千人口护士数
千人口护士数
2.5 2.36
2
1.52 1.5 1 0.5 0 2010年底 2015年底
截止2015年底,每千人口护士数达2.36。
1、护理队伍不断壮大
医护比 全国医护比
1.2 1.07 0.85
1
0.8 0.6 0.4 0.2 0
2010年底
2015年底
截止2015年底,全国医护比达1:1.07,医院医护比从1:1.16提高到 1:1.42,长期以来医护比例倒置问题得到根本性扭转。
小结:原因分析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 缺乏自我保护及责任意识。 护理工作形式化,缺乏慎 独精神及自我约束能力。 护患沟通、医护沟通、 护护沟通不到位。 护理基础及专科知识不 扎实,判断有误。
客观原因:床护比不达 标,护理人员工作量大。
B
一
“十三五”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起草背景
二
“十三五”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起草过程
护 理 查 对 制 度 1
护 理 交 接 班 制 度 2
分 级 护 理 制 度 3
A
B
护理核心制度 相关核心制度
1
身份识别制度
2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四、护理赔偿典型案例
案例1
患者,男,62岁;上腹部手术术后第三天,发现“咳痰困难、呼吸 窘迫”,值班护士未及时向医师报告病情,仅予坐位、拍背;约5分钟
2017年法律法规
知识培训
目录
A
法律法规知识
B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年)政策解读
பைடு நூலகம்
A
一、法律体系的构成
宪法
基本法律(侵权责任法)
行政法规(护士条例) 地方性法规 自治条例 部门规章
人民代表大会 国务院 省、自治区、直辖市 人大及其常委会
自治区人大及其 常委会
国务院各部、委
二、卫生法律体系构成
被告应负主要赔偿责任。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医
院赔偿残疾赔偿金、护理费、医疗费、伙食补助 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各项损失133139.28元。
案例5
患者,女,48岁,二尖瓣置换术后,因出现心 包填塞死亡。护理记录:“心包引流量250mL”。 病程记录:“少许引流液”。 患者家属提出异议并给予赔偿。
违反病历书写规范—医护记载不一致
1、护理队伍不断壮大
注册护士数
350 300.4 300 250 204.8 200 150 100 50 0 2010年底 2011年底 2012年底 2013年底 2014年底 2015年底 249.6 224.4 278.3
护士注册总数(万)
324.1
截止2015年底,我国注册护士达324.1万,每年增长20-30万。
1、护理队伍不断壮大
护士学历不断提高 护士专科及以上学历占比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 2010年底 2015年底 51.3% 62.5%
截止2015年底,大专及以上学历护士占比达62.5%,本科及以上 学历护士占比达14.6%。
2、护理服务不断改善
全院覆盖数量
1104所 5162所
占比
91.2% 88.2%
2016年10月底,全国所有三级医院均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患者 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持续提高。
3、护理科学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 以实施护理岗位管理为切入点,不断改革创新护理管理体制机制。
※ 在护士人力资源科学管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科学绩效考核和薪酬分 配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取得积极效果有效调动了护士队伍的积极性。
4、护理服务领域不断拓展
※ 护理服务领域逐步从医疗机构向社区和家庭拓展。
三
“十三五”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主要内容
(一) 十二五护理发展事业发展概况
2015年6月-12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对全国各地贯彻 落实“十二五”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情况进行全面评 估工作,并对部分省份进行了调研,掌握全国各省份护 理工作发展情况。 总体上,“十二五”时期护理事业发展迅速,成效 显著。
违反护士条例—违反查对制度
案例4 输液液中含有絮状物。原告高秀云诉邹城某 医院输入含絮状物药物致使老人陷入亚植物状态 一案。原告认为,损害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实习护 士违规独立操作输液,并冒签护士吕某的姓名; 该医院没有严格执行护理“三查七对”制度,被 告方存在过错。因此,对原告高秀云受到的损害, 违 反 护 士 条 例 违 反 查 对 制 度 ---
目前我国没有专门的卫生法,只有以公共卫生与医政管理为主的单个法 律法规构成的一个相对完整的卫生法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 义务献血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 执业医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 健法》及其实施办法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及其实施细则
《护士条例》
三、护理规章制度
护 理 护 理 安 安 全 全 输 输 血 血 管 制 度 理 制 4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