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与比较文学_基于林语堂的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_陈智淦
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分析林语堂《吾国吾民》中的中国形象-比较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分析林语堂《吾国吾民》中的中国形象-比较文学论文-文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1 《吾国吾民》扬名海外林语堂自塑的中国形象不同于在他之前,形形色色的西方游历者、传教士和自诩为中国通的西方人所绘制出的各色斑斓的中国图景。
林语堂以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林语堂,2007:32)为指针,开创了独具影响力的对外讲中局面,塑造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形象.而《吾国吾民》是林语堂在西方世界的成名作,1935年在美国第一次出版后,几个月内就印了七版。
这本书使林语堂跻身于英语世界的作家群中,奠定了林语堂的国际声望和地位,曾被美国文化界列为二十世纪智慧人物之一。
《吾国吾民》是用散文笔调写的社会文化评论,以外国读者为主要对象,介绍和评论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
这本书的文化和知识内涵很丰富,文笔幽默而生动,受到西方读者的好评。
1989 年2 月10 日,美国总统布什对国会两院联席会谈到他访问东亚的准备工作时,说他读了林语堂的作品,感受很深,布什说林语堂讲的是数十年前中国的情形,但他的话今天对我们每一个人仍然受用。
布什的话表明:林语堂至今还影响着美国人的中国观.从20 世纪90 年代至今,研究林语堂的论文处于快速发展期。
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从1999 年到2010 年,共有3732 篇关于林语堂研究的学术论文,而且每年的数量都在快速增加。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林语堂研究的宏观和微观层次。
这篇论文主要从比较文学形象学的角度,兼及散文文体的特点,论述林语堂塑造的中国形象的特点和方法,以及背后的潜隐性因素。
因为林语堂取得了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专业的硕士学位和德国莱比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用西方文化的思想来观照中国文化是他写作的一个出发点,同时他又用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观照西方文化,比较文学的分析角度应该是最接近他创作的初衷的。
另外,国内学者涉及林语堂自塑的中国形象多侧重从其小说入手分析,而较少直接从其散文类作品予以分析。
林语堂与胡适日记中的平社_陈子善
话可 以引起 专家 学者 的教 正讨论 ” ⑩, 可 见 胡适 对林语 堂语 言学 造诣 的重 视 。 而林语
堂 一天 日记之 中 , 三次提 到胡 适 , 也可 见他 与 胡适 的关 系非 同一 般 , 虽 然 人 们 一 直 认
作 等 文 先 后 出 现 在 《新 月 》上 , 胡 适 等 人
公 开倡 导 人 权 , 批 评 国 民党 独 裁 和 压 制 言
梁 实秋 、 徐 志摩 、罗隆基 、 丁 燮林 、叶公 超 、吴 泽霖 。 共七 人 。⑩
也 就是 说 , 《平 论 》虽 不 再 出 版 , 以 聚
餐 、 聚会 形式 新 组 成 的平 社 的 活 动 正 式 开 张 了 。 最 初 的平 社 成 员 七人 , 除 了社 会 学
“大概在 八月 廿 五 、六 日以后 , 才 从 绩 溪 动 身 到北京 去 ,担 任北 京 大学 的教 授 ', ⑩。 据 林 语堂在 胡适 逝 世 后 的 回忆 , 胡适 这 次 到
他们 来 逼 我任 此 事 。 此 事 大 不 易 , 人 才 太 少 我 虽 做 了发 刊 辞 , 心 却 不 很
热 。 ⑥
很微 弱 的 , 我们 要 说 的话 也 许 是 有 错 误 的 , 但我 们 这 一 点 不 忍 的 心 也 许 可 以得 着 国人 的 同情和 谅 解 。 … …
我们 是 爱 自由 的人 , 我 们 要 我 们 的思想 自由 , 言论 自由 , 出版 自由 。
的发 刊宣 言因 此 也未 能 公 开 发 表 , 幸 而 手 稿保 存 下 来 了 , 这 就 是 《我 们 要 我 们 的 自 由 》一文 ⑧。此 文不 仅 申明 了 《平论 》的 办
刊宗 旨 ,也 进 一 步 揭示 了 紧接 着 创 办 的 平
林语堂研究概况
林语堂研究概况林语堂研究概况福建漳州作为林语堂的故乡,在推广林语堂学术文化研究方面有不少举措,先后成立了漳州芗城林语堂研究会及漳州平和林语堂研究会。
漳州市还将在近期召开林语堂国际研讨会。
以“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自况的林语堂,其人生阅历丰富,涉猎广泛,这就为致力于林语堂研究的学者们开辟了广阔的研究课题及空间。
傅文奇在《近十年林语堂研究的统计与分析》一文中对国内学者就近年有关林语堂研究的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总结,现摘要如下:(翻译)林语堂是中国现代作家中屈指可数的双语作家之一。
一批青年教师,如董晖、杨柳等人对林语堂翻译理论和实践进行系统的研究&其中对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的研究最多,此外,林语堂的翻译技巧、审美取向、翻译观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涉足,可预计,该主题在未来仍将成为研究热点。
(教育) 林语堂曾先后在多个大学任教,出版、发行过教材,后来还担当南洋大学首任校长,可以说,林语堂的教育思想是非常丰富。
该主题涉及到林语堂语文英语教学、教学法、家庭教育和大学教育等内容。
总体上看该主题论文量年度分布平均&未来将处于平稳态势。
(文化观)林语堂青少年时期接受中西方两种不同文化的教育,但他能融汇贯通,形成独特而有个性的文化观。
将林语堂研究引入文化学的范畴是近几年来的突破,在此方面,陈旋波用力最多,他从文化阐释学、汉学心态等角度阐述林语堂的文化观;王兆胜、施萍、谢友祥等学者也有精彩的论述,可预计该主题将成为持续的热点。
(文化交流)林语堂在中西文化交流上发挥重要的作用&弘扬了中华文化,促进中西文化的融合。
学者多从此方面角度论述林语堂的贡献。
(书评)前期的书评一般是对林语堂某部著作的评论,如《苏东坡传》、《八十自叙》、《人生的盛宴》,后期的书评主要是围绕王兆胜的两本专著《林语堂的文化情怀》和《闲话林语堂》这两本书以不同风格诠释林语堂,引起学术界的持续关注。
尤其是第一本书,高屋建瓴地从人生哲学、宗教观、文化观、文体、女性观、都市观等崭新角度解读林语堂。
林语堂《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之叙事研究
第22卷第1期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22No.12021年1月Journal of Yansha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Jan.2021文学林语堂‘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之叙事研究陈智淦1,张奇智2(1.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英语语言文化学院,福建漳州363105;2.福建工程学院人文学院,福建福州350118)㊀[收稿日期]㊀2020-06-11㊀[基金项目]㊀2019年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林纾和林语堂的翻译意识形态研究:文化交流及文明互鉴视角 (FJ2019JDZ039)㊀[作者简介]㊀陈智淦(1979 ),男,福建德化人,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张奇智(1976 ),男,福建平和人,福建工程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㊂[摘㊀要]㊀林语堂在‘中国人的生活方式“(1959)中以散文体小说的形式向外国人介绍中国文化,个人现实生活㊁历史事实与小说虚构互为交织的写作特色贯穿整部小说㊂林语堂在空间叙事中巧妙结合物理旅行和主观遐想,在时间叙事中交替利用历史时间与个人时间,并反复以旅行的主题联接不同的地域时空,以彰显其个人对中国深刻的文化记忆和身份认同㊂[关键词]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林语堂;叙事;散文体小说;时间;空间[中图分类号]I106.4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DOI]10.15883/j.13-1277/c.20210102508一㊁引言林语堂与汉学研究颇有渊源㊂在留学欧美期间,他在长达140页的德语博士论文‘古汉语音韵学“(Altchinesische Lautlehre ,1923)①中探讨以古方音为框架的古汉语语音发展史观, 林氏在该文中所建立的以方音为主线的古音学理念在今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㊂[1]75在旅居欧美前后,林语堂的多部英文著作,尤其是有关中国智慧㊁文化的书籍一直是国外汉学研究的重要参考书目㊂著名学者余英时论及林语堂的英文著作与美国汉学研究的关系时认为,由于林语堂在美期间始终保持自由作家的身份,与学院派人士很少交往, 他的畅销书也没有受到汉学界的重视㊂但他有两部英文著作对美国的汉学研究发生过影响 [2]564林语堂携妻女赴美之前在上海写的‘中国新闻舆论史“(A His-tory of the Press and Public Opinion in China )于1936年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的创作 和他当时在中国争取言论自由有密切的关系 这部‘中国新闻舆论史“在[20世纪]50年代前后还是美国大学中关于中国近代史的指定参考书之一 [2]564㊂与这部极为严肃的学院派作品相比,林语堂于1947年完成‘苏东坡传“与其认同苏东坡幽默旷达的品质有关, 在汉学界,这部书的生命力则是所有林语堂著作中最为旺盛的㊂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出版的有关苏东坡的专著中,这本书还是必备的参考书之一 [2]565㊂此外,‘中国与印度的智慧“(The Wisdom of China and India ,1942) 已被列为美国大学用书 [3]87,它 本不是当教科书写的,但出版后却被美国大学普遍采用,作为研究东方文化与哲学的教材 [4]35㊂换言之,林语堂创作的多部外文著作对西方的汉学研究颇有助益且影响甚广㊂1959年,林语堂所著‘中国人的生活方式“(The Chinese Way of Life )②由美国世界出版公司(The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出版,这部文体独特㊁篇幅稍短的著作也是林语堂从事中国历史和文化研究的重要著述之一㊂目前,与林语堂 对外讲中 的大量畅销书籍相比,‘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这部著作在林语堂相关的权威传记里鲜有提及,更未出现任何有关该26㊀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非畅销作品 的研究成果㊂林语堂的女儿林太乙在传记中对他创作该作品的描述仅一笔带过: 在‘信仰之旅“出版的同一年,他写了一本薄薄的青年读物,名The Chinese Way of Life(‘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由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出版㊂ [5]233国内的林语堂研究专家施建伟㊁万平近㊁王兆胜等学者③所著的林语堂传记中对1959年出版‘从异教徒到基督教徒“(或译‘信仰之旅“)均有相应评论,但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却只字未提㊂美国汉学家苏迪然(Diran John Sohigian)㊁钱俊(Qian Jun)以及钱锁桥等学者④在国外发表或出版的相关著作中同样对该著作只字未提㊂尽管‘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在出版后与‘中国新闻舆论史“‘苏东坡“等著作一样均未能登上出版当年的畅销书榜,但林语堂在晚年详细清点自己在国内㊁外出版社出版的36部中㊁英文著作时却提及该著作,称之为 学校用书 [6]㊂李平认为,‘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等著作是林语堂为数不多的 非畅销作品 ,这与当时的出版社 只想利用林语堂的名声来赚钱,既不能提供优秀编辑与其合作,又不愿意花力气对其进行宣传 [7]65不无关系㊂总之,国内外现有的林语堂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吾国与吾民“(1935)㊁‘生活的艺术“(1937)㊁‘京华烟云“(1939)等英文畅销著作,但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这部被林语堂自己指定为美国 学校用书 却轻描淡写或只字未提,更未涉及该作品的写作文体㊁内容㊁叙事特色及文学价值等㊂鉴于国内出版该著作的中文译本(即‘中国人的生活智慧“)⑤对原英文著作的章节标注㊁图文编辑㊁附录信息等做了较大修改或删除,笔者在参照英文原著的基础上,初步探讨林语堂在该作品中对西方特定读者群体推介中国历史和文化时所采取的不同叙事文体,鉴于时间㊁空间都是构成叙事作品的基本要素,而传统叙事学研究过多关注时间维度的研究,忽略了空间维度的研究,因此本文还探讨该著作的空间和时间叙事,以此深入了解林语堂在研究中国历史㊁政治㊁社会㊁文学㊁哲学㊁经济㊁书法等方面所做的贡献㊂二㊁散文体小说的叙事文体林语堂在1930 1936年为‘中国评论周报“的 小评论 专栏撰写的英文文章,在1936年出国之前出版的较为系统完整 对外讲中 的首部作品‘吾国与吾民“(1935)以及在他出国之后完成的‘生活的艺术“(1937)㊁‘孔子的智慧“(1938)㊁‘老子的智慧“(1949)等英文著述都无一例外是以小品文的笔调闲谈中国文化㊂然而,林语堂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对外译介中国文化时所运用的文体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相比,呈现更为多样化的文体特征㊂钱锁桥在2019年出版的论著中认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 除了政论‘匿名“和政治小说‘逃向自由城“外,林语堂还写了许多无关政治的 中国文化 书籍,例如‘中国人的生活方式“(1959)㊁‘古文小品译英“(1960)㊁‘辉煌北京“(1961)㊁‘红牡丹“(1961)㊁‘赖柏英“(1963)㊁‘中国画论“(1967)等6部 [8]㊂换言之,林语堂在这个时期介绍中国文化的著作既有中国古代诗词㊁散文翻译(如‘古文小品译英“),又有自传体小说创作(如‘红牡丹“‘赖柏英“),还有游记散文(如‘辉煌的北京“)㊁艺术类论著(如‘中国画论“),而‘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的文体与这些著述都不同,它既是小说,具备人物㊁时间㊁情节㊁叙事结构㊁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叙事视角等小说的特征和要素,但笔调又似散文,还夹杂有传记(自传)㊁历史和现代事实㊂ 从狭义意义上说,虚构小说仅指散文体的叙事作品(小说)和短篇小说,有时仅用作小说的同义词㊂ [9]从整体上看,这部介绍中国文化的著作把传记㊁叙事虚构和历史真实㊁作者和叙述者合为一体,可视其为散文体小说㊂林语堂在该著作开篇扉页的献词,即 献给妞妞和弟弟 (ToNiuniu and Didi),[10]4恰好体现其真实的创作意图㊂妞妞和弟弟作为昵称,分别是指林语堂的外孙女黎至文(出生于1950年)和外孙黎至怡(出生于1954年),他们都是林语堂的次女林太乙及其丈夫黎明的孩子㊂因此,该书预设的使用范围是以中小学为主,读者对象以欧美中小学的学生为主,类似于我们国内中小学使用的介绍有关中国国情或某一地域历史㊁地理情况的 乡土教材 ㊂林语堂在这部小说里采用一种随性的漫游式的叙述方式,这种散文化㊁碎片化的写作手法让他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在每一节的不同故事话题中灵活使用各种文体,在历史和现实之间自由穿梭㊂该小说在篇幅上不似以往长篇巨著洋洋洒洒,全书从头至尾共128页,篇幅略短,由目录㊁小说正文㊁中国及世界大事年表㊁深度阅读书籍㊁附录与术语表㊁作者简介等组成㊂正文由10个小标第1期陈智淦等㊀林语堂‘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之叙事研究27㊀题组成,分别是‘朱斌的祖国“(Chu Pin s Home-land)㊁‘北平“(Peking)㊁‘中国语言“(The Chinese Language)㊁‘中国节日“(Chinese Festivals)㊁‘朱先生宅院“(Mr.Chu s House)㊁‘中国家庭“(The Chinese Family)㊁‘儒佛道“(Confucianism,Bud-dhism,and Taoism)㊁‘中国长城“(The Great Wall of China)㊁‘西人入汉“(The West Comes to China)㊁‘今日中国“(China Today)等,但他并没有按小说传统惯例标注章或节等序号㊂这种自由书写的方式使每一节像是一个随意拼凑组合的文本,10篇彼此之间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文本中心,也没有固定的整体结构㊂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小说的主人公朱斌在第6篇‘中国家庭“㊁第7篇‘儒佛道“㊁第9篇‘西人入汉“㊁第10篇‘今日中国“等4篇里无端无故地隐身不见了㊂在小说主人公朱斌销声匿迹时,林语堂粉墨登场,从第6篇开始由他亲自讲解中国家庭的饮食习惯㊁家族崇拜㊁纳妾制度,在该篇结尾段落总结说: 祖宗崇拜和把家庭视为社会基础的观念成了儒家教义的一部分 孔子未创立或创造祖宗崇拜,祖宗崇拜早已在他之前的700年里根深蒂固了㊂ [10]81林语堂很自然地在第7篇开场介绍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教育,并介绍佛教观念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教教义㊂除了第6㊁7篇之间的篇章衔接过渡还算合理自然之外,其余篇章之间的衔接尤其欠缺㊂在整体上,小说结构松散,正文各篇完全可以各自独立成章,除第1篇之外,其余篇章甚至都可任意调整顺序,也不影响整部小说的总体框架㊂林语堂以散文体的笔法创作的小说‘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缺乏缜密的整体构思,代之以散文化㊁碎片化的后现代主义创作手法,它融合多种文体㊁文化层面及多样化的叙事视角㊂这部小说很难根据传统文类进行划分,它是林语堂完成‘京华烟云“之后把小说的文体风格散文化倾向发挥到极致的典型体现㊂在第1篇‘朱斌的祖国“,开场情节是主人公朱斌乘坐火车从他父亲的出生之地广州到他求学之地北京㊂在这段相距1100多英里历时一个星期的旅程中,小说以全知全能的叙事手法穿插朱斌父亲移居美国,并在朱斌14岁时决定送他回国接受教育,后又经过3个星期的海轮跨越太平洋,从旧金山到达广州㊂ 朱斌曾打算乘船沿海去参观上海和天津 他的确想要去看看上海,但他想想上海更像是他熟悉的旧金山,所以他可以等到读完大学回程时再参观㊂ [10]10-11但直到小说最后的第10篇,读者也未看到朱斌实现参观上海的愿望,因为第8篇‘中国长城“是作为叙事者之一的朱斌最后一次出现在读者的视野面前㊂朱斌在长城的城墙上凭栏远眺,林语堂借助朱斌的想象,以作者现身说法的方式向读者阐释中国文化㊂他回顾了北方民族部落的入侵危险被长城防线化解的历史,在4 6世纪北方游牧部族甚至被中原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同化㊂伟大王朝,如周㊁汉㊁唐㊁宋㊁明时期,国家政治中心在北方也与长城有关㊂从中国古文明的发祥地,即北方的黄河谷地,联想到黄河下游的孔子㊁长江下游的蛮夷,从汉朝疆域向南㊁向西扩张版图讲到佛教传入中国,又联想疆域达到最大的唐朝,紧接着介绍盛唐时期的文艺成就, 旧体诗高度繁荣㊁文学批评与绘画起步㊁(在佛教影响下)雕刻长足发展㊂ [10]103还有茶的发现和与之密切关联的 闲谈 生活方式㊁流传至今的书法艺术㊁巨佛的雕刻艺术等,在中国文化蓬勃发展的唐朝, 因为诞生了李白㊁杜甫等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这个时期是中国诗歌的伟大时代 民间佛教和宫廷道教风行,科举制度在此时确立 [10]103㊂除此之外,唐玄奘翻译佛教经文,火药㊁印刷术㊁指南针的发明简史㊁宋代理学和瓷器等多方面有关中国历史㊁文化的介绍似乎已经背离了‘中国长城“这个核心话题,历史与现实空间的自由穿行犹如天马行空一般㊂朱斌抑或林语堂的各种思绪㊁微故事和小故事之间的联系极为松散㊁随意,犹如一片片碎屑,跨越历史飞逝的瞬间㊂在小说中,林语堂以闲适轻快的闲谈体笔调进行叙述,留给读者宽广的阐释空间,也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㊂在重新组合各种琐碎材料的闲谈中,林语堂常常以自己的口吻发表评论㊂比如,第8篇‘中国长城“中提及秦始皇修建长城时流传的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作者穿插评论, 在某种意义上,长城逐渐代表孟姜女的眼泪及百姓对暴政的痛恨㊂禁止百姓使用金属武器,反抗就不会出现㊂但事实是如此吗?百姓如此痛恨这位暴君,结果他一手缔造并梦想定能万年相传的帝国在他身亡当年就崩溃,并在7年后彻底覆没 [10]96㊂这种自由行走的书写方式与传统书写方式完全不同,他摆脱传统小说创作方法的束缚,缔造了一个体现个人幻想㊁历史事实和现实交织的魔幻世界㊂28㊀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林语堂认为, 盖此种文字,认读者为 亲热的 (familiar)故交,作文时略如良朋话旧,私房娓语㊂此种笔调,笔墨上极轻松,真情易于吐露,或者谈得畅快忘形,出辞乖戾 作者与读者之间,却易融洽 [11]10㊂换言之,散文体小说惯用闲谈这一写作手法并不会让读者传统的小说阅读体验难以维系,相反会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㊂ 不论称之为 闲谈体 抑或是 娓语体 ,这种语言风格总给人一种亲切之感,与林语堂本人平和的性格相符㊂ [12]整部小说给读者以一种林语堂向读者倾诉心声的自然流露之感,反而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㊂刘剑梅也认为: 这种文体轻盈㊁灵动㊁疏离,如同加了会飞起来的羽翅,带我们飞越各种固定的沉重的边界,飞离各种重复单调的表述形式,像淘气的孩子一样总是故意偏离轨道,在俏皮的逃离主流话语和传统书写方式的旅途中找到一种快感,一种释放㊂ [13]64林语堂在晚年对自己把读者引为知己的写作风格颇为自豪, 我创出一种风格,这种风格的秘诀就是把读者引为知己,向他说真心话,就犹如对老朋友畅所欲言毫不避讳一样㊂所有我写的书都有这个特点,自有魔力㊂这种风格能使读者跟自己接近 [14]㊂总之,散文与小说的文体通过闲谈的方式很自然地融为一体,他在‘生活的艺术“(1937)论及生活的享受之一的 谈话 时认为, 谈天如缺乏轻俏性和愉快性,即变为沉闷乏味 [15]㊂林语堂曾把西方小品文笔调视为 闲谈体 或 娓语体 , 谈话内容与题材只看各位旨趣之高下耳㊂宇宙之大,万象之繁,岂乏谈话材料 [11]11㊂小说的散文式写法与林语堂早期创办‘论语“‘人间世“和‘宇宙风“时提倡的娓语式笔调其实是一脉相承㊂林语堂以散文体小说的方式创作‘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与其余对西方汉学研究影响较大的著作在篇幅㊁叙事结构与叙事文体等方面都大相径庭㊂这部以中小学学生为阅读对象的著作的写作文体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林语堂不能选择严肃的学术写作或纯粹的历史传记等书写方式㊂三㊁物理旅行与主观遐想互相结合的空间叙事㊀㊀时间和空间是任何叙事不可或缺的两个因素㊂‘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并不过多依赖时间因素来虚构故事,即不以时间的连贯性构筑小说叙事结构的统一,而是通过空间的转换组织㊁联接和发展虚构事件㊂与林语堂于1935年8月开始在‘天下月刊“(T ien Hsia Monthly)第1卷第1期开始连载英译作品‘浮生六记“一样,他在这部略带自传性质的散文体小说中更多呈现的是缀段性的结构特征,即 全书没有一个贯串始终的故事,只有若干较小规模故事的连缀,连缀的中介也不是时间的延续,而是空间的转换 [16]㊂一方面,林语堂在小说中以物理世界形而上的旅行方式跨越区域地理的界限㊂小说的大量空间地域既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地理空间,也是林语堂虚构的小说空间㊂林语堂以作为旅行者的朱斌及其在不同时间段的旅行行程安排维系小说的连贯性,他反复以旅行的主题联接不同的地域空间㊂在第1篇的求学路途上,朱斌乘坐火车 从广州到扬子江边的汉口,这是一次快捷的火车之旅,但如果要继续前行,他必须乘船过江㊂他行程的第一部分就是穿过老家所在的广东省向北走 [10]11㊂当火车跨越群山进入湖南山区时,朱斌意识到气候㊁语言㊁民族服饰和植物的变化㊂火车前行时,他所见的广东棕榈树㊁柚子以及自己最喜欢的荔枝,还有湖南的竹林㊁植被茂密的青山㊁瀑布和蜿蜒的急流㊁梯田等大自然的美景都带有作家鲜明的个人印记㊂这些都是林语堂熟悉的出生地坂仔镇以及每年求学时沿西溪乘船途经漳州直达鼓浪屿求学路上的所见景致,求学之旅令他毕生难忘㊂在第2篇,林语堂描绘朱斌在紫禁城内城外郊闲逛街头巷尾时体验京城普通百姓多彩多样的生活图景,同样和林语堂在北京近6年的生活经历紧密联系㊂另一方面,林语堂还大量使用形而下的主观遐想穿越真实与虚幻的界限㊂他在小说叙事中融入大量虚构的遐想情节㊂在第1篇,朱斌在汉口旅店驻足停留时他对着长江浮想联翩, 从旅店窗户望去,他有足够的时间来眺望这条河㊂他知道,这条河沿着九江往东流到上海,往西的上游则是著名的长江三峡㊂他也知道,坐拖船穿越三峡是一段冒险之旅㊂巍峨耸立的悬崖峭壁高达数百英尺,只有在中午阳光才不会被遮挡㊂激流汹涌,危险异常,只有熟练水手才能驾驭穿行 [10]14㊂当朱斌乘坐火车到达河南时,他想起了孔子周游列国, 这是黄河盆地之所在 中国文明的摇篮,这也是孔子曾经任职㊁生活和旅行过的地方 [10]14㊂在第1期陈智淦等㊀林语堂‘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之叙事研究29㊀第8篇,当朱斌靠在长城的护墙上, 他不禁受到震撼,双眼目视蜿蜒曲折的长城,一直到最远的地平线㊂他浮想联翩,竭尽把长城尽收眼底,大量坚硬的墙砖土从中国(东部)海岸的山海关一直延伸至西部的戈壁滩㊂长城大约1500英里长㊂想到胡佛大坝长度仅有0.2英里多,宏伟壮观的长城真是令人印象深刻 [10]97-100㊂中国人深知长江和长城的文化象征含义,而对于从小在美国长大的遐想者朱斌而言,他的想像时空更诡异,想像活动更富有创造力,所引发的文化经验的挑战性不言而喻㊂遐想在本质上是梦游的延展, 遐想也基本上是一种潜意识的活动,而其语言大抵也是象征语言,活动时空非常自由 在遐想的情形里,意识的活动表现出某种主控的倾向㊂受此影响,遐想变成一种潜意识与意识共同创造的经验活动,社会意义更为外显 [17]㊂与小说中提及的大量历史㊁政治大事件相比,朱斌这类潜意识的遐想体验看似微不足道,但它们对朱斌的影响远大于这些历史和政治大事件,正是通过主人公在旅行过程中的遐想,远古与现代各种小故事㊁思想碎片很自然地连成一体,遐想者在窥探世界㊁人类和宇宙时所感悟的哲学意义甚至生命存在的意义都得到了微妙的体现㊂林语堂通过朱斌遐想未在他视野范围内的长江三峡㊁山海关㊁戈壁滩等地域景观,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㊂长江㊁长城等文化象征含义远超出他们原有的地域性特征,已经成为民族精神力量的承载㊂以上两种空间叙事的方式有时并没有严格的界限㊂比如朱斌在探访北平都城宫廷建筑物时,他想到美国纽约的摩天大楼,从北平中轴线的城市规划想到巴黎的凯旋门㊁协和广场和香榭丽舍大街,由中国宫殿屋顶想到西方哥特式教堂的尖塔等等,这些空间地域的描绘远非是14岁的朱斌个人的认知体验,还夹杂着林语堂自己的域外生活体验㊂总之,小说中朱斌活动范围大,所关注的区域景观多,这些地方景观的地域特征非常鲜明突出㊂ 文学作品中的地方景观不仅可以让读者得到丰富的审美愉悦,非常具体地感受到一个地方的形象㊁色彩㊁声音和气息,而且还可以让读者对一个地方的历史和文化获得一种很具体㊁很形象的感受,即文化地理学所讲的地方感受或地方认同㊂ [18]林太乙在传记中虽然未提及林语堂创作这 一本薄薄的青年读物 [5]233的创作动机,但很明显与其离国赴美后心中的怀旧心理有关㊂小说中不同地域特征的详细描绘既有历史真实性又极具怀旧想像的色彩㊂朱斌的个人旅行体验隐含着林语堂对离别祖国长达20余年后对中国故乡的怀旧眷恋的心理,彰显他跨越时间和地域的深刻文化记忆和身份认同㊂四㊁历史时间与个人时间互为交错的时间叙事㊀㊀林语堂在小说中还展现多层次的时间,主要包括历史时间和个人时间㊂在时间叙事方面,旅行的主题同样贯穿于古代和现代众多小故事和思想碎片中㊂首先是历史的时间,即现实的客观时间㊂林语堂在小说中不时地以具体年份来描绘中国历史上诸多大事件:1277年忽必烈创建蒙古王朝(第2篇)㊁1898年的百日维新运动(第9篇)㊁1900年义和团运动(第9篇)㊁1900 1908年光绪遭囚禁(第2篇)㊁1911年辛亥革命(第2篇和第9篇)和孙中山创建中华民国(第1篇和第9篇)㊁1917年胡适领导汉字书写改革(第3篇)㊁1927年北伐战争(第1篇)㊁1937年卢沟桥事变(第10篇)㊁1937 1945年抗日战争(第10篇)㊁1941年珍珠港事件(第10篇)㊁1949年新中国成立(第10篇)等等㊂作者以俯拾即是的方式展示小说真实的历史时间,让读者(尤其是国外读者)知道相应的更广阔历史背景㊂这些具体的历史时间都是真实可信,虽然具有单线性,但并不具有连贯性和递进性,而是作者采取散文体的方式进行写作,让历史时间碎片化,以这些历史碎片折射人类的困境与苦难心理㊂林语堂适时地根据各篇文化专题内容的表达需要进行精准选择,比如第6篇,在介绍中国家庭母亲教子有方时,他举1957年两位华裔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为例,表达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㊂其次是个人的时间,即内心的主观时间,这是该作品时间叙事的重点㊂林语堂并不按照常规小说所惯常使用的以时间线索来推进整个故事的展开㊂相反,和西方某些现代主义作品一样,小说各篇(除了第4 6篇之外)的时间单元相对独立㊂小说叙事主要围绕主人公朱斌展开,其余次要人物并不多,包括朱斌的父亲㊁厨娘㊁朱先生等3位㊂在小说第1篇‘朱斌的祖国“的开头, 朱斌在旧金山出生㊁长大,但他的父亲不愿意看到孩子长大时。
名人林语堂研究报告
名人林语堂研究报告引言林语堂(1895年-1976年),字幼南,号静轩,是中国近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语言学家、文化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
他以优秀的文字才华和广泛的知识深受世人喜爱,被誉为20世纪一位了不起的思想家。
本报告将对林语堂的生平、学术成就以及对中国文化和教育的贡献进行研究和分析。
生平林语堂出生在中国福建省龙溪乡一个农村家庭。
他的父亲是一位小学校长,对教育非常重视。
林语堂从小就展示了卓越的才智,并在15岁时进入厦门大学学习英语。
后来,他留学美国,先后在美国孟菲斯大学和哈佛大学深造,获得了文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学术成就作为一位杰出的语言学家和翻译家,林语堂的研究领域涉及英语、中文、法语等多种语言。
他的翻译作品相当丰富,包括《三国演义》、《西游记》等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翻译,也包括美国文学名著《老人与海》等的译作。
他所翻译的作品通俗易懂,风格流畅,深受读者喜爱。
林语堂还以他的散文而闻名于世。
他的散文作品内容广泛,思想深刻,风格独特。
他尤其擅长运用比喻和寓言手法,以幽默的方式探讨人性、社会和文化问题。
他的代表作品《围城》是一部关于现代人处境的小说,以犀利的洞察力和生动的描写赢得了广大读者的赞赏。
此外,林语堂还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他在《中国人的性格》等书中探讨了中国人的性格特点以及中西文化的差异。
他指出,中国人注重集体利益,强调礼仪和道德,与西方个人主义有着显著的区别。
他的这些观点对推动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对中国文化和教育的贡献林语堂在中国文化和教育领域的贡献不可忽视。
他提倡以文化为基础的教育,主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辨能力。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
他的这些观点在当时对中国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林语堂还积极推动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和互动。
他在国外留学期间,与许多西方学者和作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使得西方国家更加了解和尊重中国文化。
编辑出版家林语堂的编译行为研究
编辑出版家林语堂的编译行为研究林语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和编辑,他的编译行为在出版界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林语堂的编译行为,分析其编辑思想、编译方式及其对出版行业和读者的影响。
林语堂的编译行为根植于他丰富的编辑思想和经验。
他主张编辑应具备敏锐的眼光、广博的知识和严谨的学术态度。
在编辑过程中,林语堂重视保留原作精髓,同时进行必要的删减和润色。
他的编译方式具有独特的个性化色彩,力图使作品更符合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文化背景。
林语堂的编译行为对出版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强调编辑在出版中的重要性,认为编辑应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和责任感。
林语堂的编译方式为出版业提供了新的思路,使作品更易为读者所接受。
林语堂通过自己的编译实践,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对于读者而言,林语堂的编译行为使他们能够更广泛地接触到世界各地的文化和思想。
他的编译作品既保留了原著的精华,又符合读者的阅读需求,从而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林语堂的编译行为还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读者提供了多元文化的视角。
总结来说,林语堂的编译行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他的编辑思想和编译方式为出版业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启示。
同时,林语堂通过自己的编译实践,推动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对于读者而言,林语堂的编译作品为他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文化盛宴。
在未来的出版行业中,林语堂的编译行为将继续发挥其价值,为更多读者带来优质的精神食粮。
建议未来的编辑出版家们继续学习林语堂的编译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和编辑能力。
在保留原著精髓的基础上,注重为读者提供更加优秀的阅读体验。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跨文化交流与融合将更加重要。
因此,编辑出版家们应积极拓展自己的视野,学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编辑出版理念和经验,为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林语堂作为一位杰出的编辑出版家,他的编译行为不仅对出版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为读者带来了丰富多彩的阅读体验。
论林语堂小品文的“笔调”
第5期2019年10月No.5Oct.2019论林语堂小品文的“笔调”陈煜娴邢以丹摘要:在那个高扬“时代”的时代,林语堂重新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提倡明清语录体的笔调,并以其“抒情哲学”在一定程度上修正新文化运动中部分知识分子对于中国古书的激进态度,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性的衔接成为可能。
同时,在中国古文与西语"familiar essay”之间自然转换,用充满智慧、温柔敦厚、不温不火、极得和平气象的小品文创作,笑谈社会人生。
其圆融与逸出,既走出了传统文学的“载道”观,又显示出“开眼看世界”的态势,“幽默”“闲适”“性灵”具有了现代性的文化特征。
关键词:林语堂;小品文;笔调;现代性中图分类号:1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43(2019)05-0092-07林语堂曾撰文解说,小品文“仅系一种笔调而已,理想中之《人间世》,似乎是一种刊物,专提倡此种娓语式笔调,听人使用此种笔调,去谈论人间世之一切,或抒发己见,切磋学问,或记述思感,描绘人情,无所不可,且必能解放小品笔调之范围,使谈情说理,皆足以当之,方有意义。
本刊之意义只此而已。
”①而以鲁迅为代表的左翼文艺工作者则认为那些“雍容,漂亮,缜密”的小品文,是供雅人摩沙,“将粗犷的人心,磨得渐渐的平滑”②的“小摆设”,与他们所提倡的“匕首,投枪”式的,“挣扎和战斗”的“生存的小品文”——杂文不同。
经过时间的沉淀,今天回过头来看小品文,除却意识形态层面的解读,还可以看到林语堂在推进中国文化的现代性方面所做的努力。
中国现代性起始于白话文被尊为“国语”。
语言学家岀身的林语堂,1918年就在《新青年》上发表《汉字索引制说明》,这是提倡中国文字改革,消除汉字与现代国际接轨障碍的第一步。
他主编《论语》杂志期间,就提倡使用简体字,并开辟专题谈论汉字改革的问题。
到《人间世》创刊,他更是主张学晚明小品文和英文18世纪之Sterne之风格,谈话之中夹入闲情及个人思感。
林语堂宗教思想影响下的文学创作研究
林语堂宗教思想影响下的文学创作研究林语堂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作家,他不仅在文学创作上有着卓越的成就,同时深受宗教思想的影响,这也为他的文学创作带来了独特的风格和深度。
本文将从林语堂宗教思想的影响入手,探讨其对林语堂文学创作的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林语堂作品的文学内涵。
一、林语堂的宗教经历林语堂年少时信仰基督教,后转而接触佛教、道教等宗教,对宗教思想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研究。
二、林语堂宗教思想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林语堂的宗教思想深刻而广泛,对其文学创作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包括:1.宗教情结的溢出林语堂文学作品中经常涉及到宗教主题,如《一叶障目》、《彷徨》、《荷花淀》等作品。
2.以宗教思想为基础的人生观林语堂作品中不乏对生命、死亡、轮回等人生问题的思考,这都与他对宗教思想的深入研究有关。
3.宗教和文学的融合林语堂的宗教思想渗透到他的文学中,他的语言、意象和思想受到了宗教文化的熏陶。
4.理性的积淀林语堂深入研究宗教思想的过程中,对自身的理性进行了锻炼。
因此,在他的文学创作中,透露出一种冷静、理性的思考方式。
三、林语堂作品中体现宗教思想的例子1.《曾国藩》:通过对曾国藩的描写,引出了仁义、忠诚、孝悌等传统文化价值观。
2.《彷徨》:通过对陈清扬和麦子钦的形象塑造,表现了一种动荡时代的真实人生。
3.《荷花淀》:通过小鱼儿的性格转变,呈现出人生的转折和期待,探究了生命的意义问题。
4.《南海十三郎》:通过对主人公的塑造,阐述了自由、道德、人性等重大问题。
四、总结林语堂的宗教思想深刻而广泛,对其文学创作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他的作品中体现出了宗教文化的精神内核,同时也表现出了自身理性的积淀。
因此,对林语堂宗教思想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解读他的文学作品。
提纲:一、林语堂的宗教经历二、林语堂宗教思想对文学创作的影响1.宗教情结的溢出2.以宗教思想为基础的人生观3.宗教和文学的融合4.理性的积淀三、林语堂作品中体现宗教思想的例子1.《曾国藩》2.《彷徨》3.《荷花淀》4.《南海十三郎》四、总结一、林语堂的宗教经历此部分属于考察林语堂的宗教背景以及宗教信仰经历,可以从林语堂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宗教信仰经历等方面进行分析,只有对林语堂宗教信仰的探讨,才能更好的分析他的宗教思想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林语堂与比较文学_基于林语堂的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_陈智淦
收稿日期:2012-02-29 基金项目:漳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资助项目(漳社科联综[2011]7) 作者简介:陈智淦(1979-),男,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比较文学及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E-mail: agun172@
50
上 海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社会科学版)
[8]418 novel), 一半近似俄国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 ”
一、林语堂的比较文学影响研究
林语堂出生于基督教家庭, 他从 6 岁开始入小 学读书启蒙到 21 岁大学毕业, 都是在教会创办的学 校接受教育, 西学的影响无处不在。林语堂在厦门 鼓浪屿教会小学读书时就开始接触西洋书籍, 如 《福 尔摩斯》 、 《天方夜谭》 、 《茶花女》以及司各特、 狄更 斯和莫泊桑等的作品。教会教育使他的家庭传统教
第1期
陈智淦,等:林语堂与比较文学
51
了 19 世纪之前的两百年间, 利玛窦、 莱布尼兹、 福 禄特尔(即伏尔泰)等欧洲思想权威人士深受中国思 想洪流的影响, 在当时的欧洲, “中国孔家思想占了 学人思想的中心”
[8]410
题材、 文体、 文类、 人物形象、 语言特点等文本因素 的分析研究中可以看出, 这是林语堂在文学比较中 所运用的重要方法。 在诗歌方面, 林语堂主要分析了中西诗歌的差 异性。 他指出诗歌在中西方的地位不同: “诗歌对我 们生活结构的渗透要比西方深得多, 而不是像西方 人似乎普遍认为的那样是既对之感兴趣又无所谓
[8]421 , 他对比这两位作家在作品题材、 人物、 情 的”
节等方面的渊源关系后, 指出“大凡文人受前人影
[6]423 ; 他在刻画自己所佩服的比利时 响是难免的”
, 而他这种科学治学态度形成的根源也亟
待探讨。
林语堂宗教思想影响下的文学创作研究
林语堂宗教思想影响下的文学创作研究林语堂(1895-1976)是一位著名的作家、翻译家、教育家和文化评论家,他的作品广泛被视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林语堂一直以来秉持着开放包容的宗教观念,这种宗教思想不仅深刻影响了他的生活,也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得到了体现。
本篇论文旨在研究林语堂宗教思想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探讨他如何借助信仰和哲学思考来创作和表达。
一、林语堂宗教思想的背景和特点二、宗教思想对林语堂文学思想的转变三、宗教元素在林语堂的小说中的表现形式四、林语堂的宗教哲学与艺术创作的结合五、宗教思想对林语堂的自我认知和身份构建的影响六、林语堂的文学作品对后世文学的启示七、宗教与人生,林语堂的自我探讨八、宗教思想的价值与现实意义九、林语堂的宗教思想对当代文学的启示以上提纲可作为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
在实际写作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提纲进行细化、补充和调整。
同时,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要注意系统性和逻辑性,充分展现林语堂宗教思想对其文学创作带来的深远影响。
1、林语堂宗教思想的背景和特点这个标题旨在介绍林语堂信仰的发展历程,包括其家庭背景和教育经历等。
同时,应该着重介绍林语堂宗教思想的特点和表现形式,例如对一些传统宗教的深入研究和对独立思考的追求等。
2、宗教思想对林语堂文学思想的转变这个标题主要探究林语堂在受到宗教思想影响后的文学创作变化,包括其创作思想、文体风格、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变化。
同时需要注意,宗教思想并非只是简单地取代或者弥补林语堂先前文学创作中的某些缺陷,而是身心合一的一种反思态度。
3、宗教元素在林语堂的小说中的表现形式这个部分需要分析林语堂一些代表性小说作品中的宗教元素,包括宗教符号、主题和情节等方面。
对于林语堂小说中的宗教元素的分析,应该具体到数据和个别材料,并加以批判评价。
4、林语堂的宗教哲学与艺术创作的结合这个部分应该分析林语堂的宗教思想和哲学思考如何与他的文学艺术结合,例如他的写作技巧,用语习惯,文学方式,创作思路等。
基于平行语料库的林语堂古代哲学作品翻译策略研究
· 61 ·语言研究【摘 要】中国著名双语作家林语堂,是中国译学史上提出“学理剖析”的第一人,善用句译、译创结合等翻译策略。
其译作与平行语料库的应用将对译学研究提供可鉴经验,有助于中西文化交流与发展。
本文借助平行语料库,从中国哲学典籍来分析林语堂的翻译策略,并谈谈其译作与平行语料库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林语堂 中国哲学典籍 翻译策略 平行语料库基于平行语料库的林语堂古代哲学作品翻译策略研究赵灵妤 许 蔚一、前言林语堂一生著译颇丰,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英文作品是对中国哲学典籍的介绍和编译,一直被视为阐述东方文化的权威著作。
[1]其对于哲学典籍的翻译,如《论语》、《道德经》的英译作品——《孔子的智慧》(The Wisdom of Confucius )和《老子的智慧》(The Wisdom of Laotse)等,无不彰显了中华哲学文化的内涵与魅力,引起了无数西方读者对东方文化的兴趣,为中西方跨文化交流构建了坚实的桥梁。
中国哲学典籍的外译,本身就是中国文化向外传播的一种形式。
[2]但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导致相关哲学文化的文献流通不畅,只有少部分读者能够受益,大大阻碍了中国哲学和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
这一现状使得平行语料库的建立与应用成为必然趋势。
二、基于平行语料库的研究回顾于2011年出版的《语料库翻译学:研究与应用》(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文集,内容包含对语料库研究现状的描写和理论、实证、技术层面的研究,为平行语料库的研究应用提供了大量可行性实例。
平行语料库由原文文本和对应译语文本构成,借助平行语料库,能够帮助研究者对比两种文本在词汇、句子、句法、风格和文体上的差异,促使翻译研究从规约性研究向描述性研究过渡。
[3]并以概率和统计为手段,以双语真实语料为对象,对翻译进行历时或共时研究。
[4]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增进,国内逐渐开始发展语料库驱动的译学研究,将语料库应用于教学与测试,并对中国哲学古籍进行多语化翻译,利用大量语料实例对翻译共性、翻译策略、译本、译者等多方面进行理论阐述和实证研究。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林语堂中文译著活动概述及其翻译动机探源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JOURNAL OF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第26卷第6期2019年12月Vol. 26 No. 6Dec. 201920世纪二三十年代林语堂中文译著活动概述及其翻译动机探源陈智淦(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福建漳州363105)摘要:国內学术界长长忽视林语堂“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的重要贡献。
林语堂的中文译著活动是其汉译活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20世纪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林语堂主要通过编译、独译、辑集翻译、合 译以及英汉对译等方式完成包括回忆性散文、书信、散论、小说、文艺批评理论、戏剧等5部中文译著。
概 述林语堂5部中文译著的初版发行情况,并结合林语堂在进行中文译著活动时的社会状况、国內外政治形势、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详细分析林语堂从事中文译著活动的翻译动机,有助于深入了解林语堂向中国介绍欧美文化方面的独特贡献。
关键词:林语堂;中文译著;翻译动机;初版;外国文化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志码:A 林语堂曾自诩自己的“最大长处是对外国人 讲中国文化,而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⑴?2",但 国内学术界长期忽视其“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 所作的贡献。
万平近曾指出:“在林语堂的创作道路上,《吾国与吾民》是一部重要的著作,从这部著作开始,他把写作园地从国内转向国外, 用中文写作为主转向以英文写作为主。
此后,他 接二连三地发表这类’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的 作品可以说,1935年是林语堂进行“对中讲外”和“对外讲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时至今日国内学术界依旧认同林语堂翻译活动的主要贡献在于其汉译英活动,如周宁等认为,“林语堂的’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似乎并没有胡适等人那样投入且影响巨大,除了早年所译介 的少量西方文艺论著与文学作品及晚年编订的 *汉英词典’以外,他的主要成就与独特贡献应当显示在*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上。
”如王少娣在介绍林语堂翻译活动的文本选择以及著译分析时同样全部集中于其英译作品,而轻描淡写其汉译作品和汉译活动,“ 1928年到1930年期间,林语堂……将外国文学的不同形式引到了中国,为当时的中国新文学建设做出了自己的努文章编号:1009 -0312 (2019) 06 -0068 -09力。
概述·动机·影响20世纪20年代林语堂译介外国诗歌研究
概述•动机•影响:20世纪20年代林语堂译介外国诗歌研究陈智淦李平摘要:林语堂从1923至1929年译介30首外国诗歌,包括24首德国诗歌、5首波斯诗人莪默诗歌和1首匈牙利诗人裟多菲诗歌,3林语堂译介德国诗歌是他自学德语的强烈内在需求、德国诗歌魅力和五四新诗运动的外在推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他翻译莪默诗歌与当时已刊发的莪默诗歌中译本的译文质量有关,也是其诗歌不可翻译和随性读书等主张的体现;而他翻译裴多菲的短诗与他和鲁迅的密切交往有很大的关系。
林语堂在此时期译介外国诗歌的活动对他的创作、个人生活、思想的转变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构成了他在1933年提出系统翻译理论和“忠顺美”翻译标准等的最初理论源头。
关键词:林语堂;海涅;莪默;裴多菲;动机;影响中图分类号:丨04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 -0962(2021)03 -0138 - 10引言林语堂(2005: 42 -43)曾自诩自己的“最大长处是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而 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
林语堂在中国文学作品和文化的译出方面所做的贡献毋 庸置疑,而他参与20世纪大量外国文学作品和文化的译人活动同样不容忽视。
然而,国内学术界和出版界均相对忽视林语堂的中文译著和译文,他在大量报 纸、杂志的原刊本发表过数量众多的汉译文章并未得到系统梳理和探讨,出版界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林语堂创作与翻译的互文关系研究”(13 BYY028)。
作者简介:陈智淦,硕士,度门大学嘉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李平,博士,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跨文化研究、林语堂研究。
138概述•动机•影响:20世纪20年代林语堂译介外国诗歌研究也未系统搜集并以单行本的形式印刷出版这些汉译文章。
一方面,国内学术界的 大量研究至今依然集中于其汉译英活动,忽视了他在“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的成 就。
全面整理林语堂的中文译著活动和他在各类报刊发表的单篇汉译文章是其汉 译活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王建开(2007)所言:“中国现代文艺期刊(1919 -1949)是翻译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丰富的译介信息。
英语林语堂调研报告
英语林语堂调研报告英语林语堂调研报告一、前言近期,本团队对英语林语堂进行了调研,通过对他的生平事迹、影响以及对学习英语的启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本报告旨在总结并分析林语堂在英语学习领域的贡献,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林语堂的生平事迹林语堂(Yutang Lin)是20世纪最重要的华人文化名人之一,中国现代文化与国际文化交流的桥梁。
他在1895年出生于中国福建省,后移居美国,成为了一位著名的作家、翻译家和文化评论家。
林语堂以流利的英文、博大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为人所称颂,在全球广泛影响力。
三、林语堂对学习英语的启示林语堂在学习英语方面有着独特的经验和见解,对广大学习者具有重要的启示。
首先,他强调英语学习要注重听说能力的培养。
他曾倡导“宁可不读书,也要多听英文广播”,并强调英语学习者要有更多与母语为英语的人士交流的机会,以提高听说能力。
其次,他主张发展英文写作能力,认为写作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
他不仅将学生写作作为培养思维和表达能力的一种手段,也倡导通过写作来思考、分析和总结。
此外,他注意到英语与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强调学习英语要同时涉猎英语文学和西方文化知识,以全面提高英语素养。
四、林语堂的影响林语堂的思想和教育理念对广大学生和爱好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他深刻影响了中国英语教育体系的改革。
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被引入到中国的英语教学中,提倡将英语教学与文化教育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他的书籍和教材在中国广泛使用,并对英语词汇的整理和使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他的翻译工作使得中国文学能够走向世界。
他通过翻译中国文学作品,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文化和艺术,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林语堂的启示与建议1. 注重英语口语的培养:林语堂的经验告诉我们,语言的活学活用是提高口语能力的关键,学习者应该多听多说,积极参与英语口语交流活动。
2. 重视英文写作能力的培养:英语写作是思维和表达的重要手段,学习者可以通过写作来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
才情未竟的词典学家
才情未竟的词典学家作者:郑伟来源:《辞书研究》2021年第06期摘要林语堂提倡幽默文学,在二十世纪的文学史占有一席之地,也是学贯中西的学术大家。
他早年投身于包括汉字检索法、国语运动、汉语方言调查、中国古音学等语言文字方面的事业之中,所编《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饮誉中外。
近来林语堂晚年致陈守荆的数百封书信公之于世,让学界更全面地了解到林语堂晚年在辞书编纂方面的功业和诸多史实的细节。
关键词林语堂国语运动辞书编纂袖珍词典中文字典一、引言中国(香港)嘉德拍卖公司(China Guardian Auctions)为配合“尔意轩珍藏‘林语堂晚年书信’”这一批珍贵藏品的展览(香港会议展览中心,2021年4月18—23日),编辑了一部名为《故纸清芬见真如:林语堂手迹碎金》(以下简称《手迹》)的资料集,其主体内容是林语堂(1895—1976)自1948年至1976年亲笔所写的477封书信(另包括语堂夫人廖翠凤女士及其友人书信数十封)和一些珍贵相片、文献等34件。
除个别信件外,收信人均为尔意轩主人、语堂先生的甥媳、义女兼秘书陈守荆女士,故而此集亦可称之为“语堂晚年书信”。
《手迹》虽非公开出版物,但以精装书的形式印制,文质俱佳。
《手迹》为32开本、精装彩印、繁体竖排,共1140页,包括“简介”“年表”“引言”“文章”“内容”五个部分。
“简介”部分(14—19页)[1]对语堂先生作为作家、学者、发明家、语言学家诸方面的成果做了概述,并提供了林氏中、英文著作,作品翻译,发明专利,创办杂志的著述列表。
“年表”部分(20—27页)则为林语堂生平大事记,从中可以对林氏的一生做一概观。
“引言”部分(30—37页)是一篇题为“尔意轩珍藏‘林语堂晚年书信’”的文章。
接下来则是一组文章(38—77页),内容涉及林语堂的画作《双骏图》、为派克钢笔代言、作为词典学家的业绩、对《红楼梦》的研究与翻译、诺贝尔文学家提名等诸多细节。
《手迹》回答了学界迄今诸多未解之谜,其史料价值自不待言。
论林语堂的经济生活及其影响
论林语堂的经济生活及其影响
吴小英
【期刊名称】《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9(023)001
【摘要】在中国近现代文学中,林语堂属于靠写作致富的少数作家之一.其丰厚的经济收入是他独立人格、闲适生活的前提与基本保障,但也是影响他"被认识"、"被评价"的一个重要因素,金钱甚至在一定时候成为损害林语堂形象的一张无形的网,而影响他被客观公正评价的主要原因是他的享乐主义人生现、义利兼重的金钱观,显然这一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当时社会背景格格不入.
【总页数】5页(P26-30)
【作者】吴小英
【作者单位】漳州师范学院外语系,福建,漳州,36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306.4;I206.6
【相关文献】
1.林语堂与比较文学——基于林语堂的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 [J], 陈智淦;王育烽
2.论林语堂的文学观对其翻译行为的影响——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个案研究[J], 李昕燕;曹庆生;禹丽芳;王晓丽
3.自然灾害对偏远落后地区经济生活的影响——从《米脂县杨家沟调查》看1923-1932年陕北地区的经济生活 [J], 王颖
4.再夺“北京影响力”大奖红星获评“影响百姓经济生活的十大企业” [J], 刘佳;
5.关于利率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J], 周芯怡;张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林语堂的旅行书写
论林语堂的旅行书写
陈智淦;张秀燕
【期刊名称】《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6(016)002
【摘要】学术界并未专门探讨林语堂游记体散文的创作,也未宏观考察其以旅行为核心主题的虚构作品的文学贡献。
旅行书写是林语堂创作中最重要的主题之一,系统探讨其多样化游记散文创作,概括其在旅行小说创作、行游书写和神游书写等方面的宏观成就,并从微观层面分析《瞬息京华》《枕戈待旦》《从异教徒到基督徒》《奇岛》等多部旅行书写经典,势必为林语堂研究的深入展开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
【总页数】9页(P63-71)
【作者】陈智淦;张秀燕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福建漳州 363105;泉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福建泉州 36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
【相关文献】
1.抗战时期的旅行书写与民族国家建构——以《旅行杂志》为对象的考察 [J], 杨红伟;袁梓岚
2.论林语堂旅行书写的根源 [J], 陈智淦
3.仪式书写与旅行书写--评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集《好女人的爱情》 [J], 赵文薇
4.越界文学旅行者的英文书写(1935-1936)——《天下月刊》时期的林语堂 [J], 易永谊;许海燕
5.旅行与知识重建:1945-1949年《旅行杂志》中的台湾书写 [J], 储竞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林语堂与国学(笔谈)——林语堂的国学观
Lin Yutang and Studies of Chinese Culture(
Conversation by Wriling)
作者: 陈煜斓
作者机构: 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福建漳州363000
出版物刊名: 黑龙江社会科学
页码: 106-108页
主题词: 林语堂;国学观;语言学;道家哲学;人生观
摘要:林语堂是如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作家。
但在20世纪上半叶,他的行为和创作在以革命、政治为衡量标准的中国社会文化语境中,却很难被广大的革命读者所理解与接受,而在海外研究界则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一跃成为世界性知名作家。
为何学术界对其评价反差如此鲜明.这值得我们深思。
对此陈煜斓的《林语堂的国学观》、用祖庠的《林语堂与语言学》和胡明贵的《林语堂的人生观》三篇文章从国学观、语言学和人生观等几方面,客观、真实地评价了林语堂,对于我们理解林语堂的文学创作、文学思想及其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所做出的独特贡献和存在局限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京华烟云》中林语堂的自传色彩
论《京华烟云》中林语堂的自传色彩
陈智淦
【期刊名称】《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年(卷),期】2018(018)002
【摘要】以传统传记——历史的文学研究方法辨析林语堂的多种传记资料与具体小说文本,阐述二者之间存在内容、语言上的互文性特征.林语堂在创作中以多维度的人物形式合成其真实个人信息、生活素材以及真实历史事件或重写前人的文学作品,小说中众多男女主角、配角的人物形象充分展现其浓厚的自传色彩.
【总页数】9页(P25-33)
【作者】陈智淦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福建漳州 3631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6
【相关文献】
1.略论林语堂女性观的复杂性r——从《京华烟云》中的几个女性形象谈起 [J],
朱巧英;梁素芳
2.林语堂《京华烟云》中的民俗翻译 [J], 张蕾
3.林语堂真的是"一捆矛盾"吗? --由《京华烟云》看林语堂中庸、和谐的人生观 [J], 李慧
4.林语堂在《京华烟云》中的完美女性观 [J], 姜丹丹
5.林语堂《京华烟云》中的民俗翻译 [J], 张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 “就诗而论, 中国不但取士用诗, 楹联巧对也用 诗, 射覆酒令也用诗, 墨盒刻字也用诗, 画家题画也 用诗, 才女择婿也用诗, 毛厕题字也用诗——这些种 种是西方所无, 所以说诗之深入吾人生活比在西洋
[6]385 另一方面, 诗歌对中国人起着一种精神 普遍。 ”
[8]418 novel), 一半近似俄国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 ”
一、林语堂的比较文学影响研究
林语堂出生于基督教家庭, 他从 6 岁开始入小 学读书启蒙到 21 岁大学毕业, 都是在教会创办的学 校接受教育, 西学的影响无处不在。林语堂在厦门 鼓浪屿教会小学读书时就开始接触西洋书籍, 如 《福 尔摩斯》 、 《天方夜谭》 、 《茶花女》以及司各特、 狄更 斯和莫泊桑等的作品。教会教育使他的家庭传统教
育得以削弱, 因此他父亲每年暑假都要给他教授 传统儒家蒙学、 儒家经典, 如《诗经》 、 《声律启蒙》 、 《幼学琼林》等, 林语堂及其兄弟姐妹“听父亲讲 解儒家的经典及《诗经》 , 其中包含有多首优美的情
[5]8 。1916 年大学毕业后的林语堂到北京清华学 歌”
校任英文教员, 他深感国学知识的贫乏: “我对于中 国历史、 中国诗、 中国哲学, 及中国文学的知识, 充
[8]421 , 他对比这两位作家在作品题材、 人物、 情 的”
节等方面的渊源关系后, 指出“大凡文人受前人影
[6]423 ; 他在刻画自己所佩服的比利时 响是难免的”
, 而他这种科学治学态度形成的根源也亟
待探讨。
侦探小说家乔治 ・西默农(Georges Simenon)时提 及: “人家称他的著作为心理小说(psychological
2013 年 第 35 卷
研究的巨大可能性, 他们宽阔的中外文学视野、 多层 面的思维模式以及对中外文学在比较视阈下的深刻 分析, 开拓了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 为中国比较文学 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等 人对中外文化、 文学的比较研究, “可视为中西文学
[1]23 。中国近代文学史 比较研究在现代中国的滥觞”
收稿日期:2012-02-29 基金项目:漳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资助项目(漳社科联综[2011]7) 作者简介:陈智淦(1979-),男,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比较文学及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E-mail: agun172@
50
上 海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社会科学版)
Abstract: Lin Yutang, who begins to receive Western education and is also tremendously influenced by it, does a great number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researches in his various remarks and articles; and he deeply discusses SinoWestern literature relationship diachronically and synchronically by comprehendsively combining the influence study and parallel study. His achievements in SinoWester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research are so enlightening for later researchers that his transitional role in the first rise of Chinese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hould not be neglected. research methods. Key words: Lin Yutang;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fluence study; parallel study 中国比较文学发轫于 19 世纪后期, 到 20 世纪 70 年代末取得突破性的发展, 这是中国比较文学由 孕育降生到学科建制, 并形成比较文学中国学派, 与法国学派、 美国学派并驾齐驱的辉煌时期。20 世 纪前半叶, 众多翻译家、 文艺批评家、 作家等成为比 较文学研究的领路人和先驱者, 这揭示了比较文学 And this i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his profound knowledge about linguistics and sinology and his excellent mastery of overseas scientific
[9]181 一方面, 诗歌是中国人现实生活的需 的东西。 ”
。
其次, 林语堂也不否定中国文学深受西方作品 的影响, 他注意到接受国的作家在创作中模仿、 借鉴 外国文学的重要性。他认为, 中国作家在对外国文 学的吸收和消化的过程中, 要创新和借鉴他国文学 的成功经验, 中外文学交流的最直接、 最普遍的手段 是翻译, 他肯定了世界(主要是欧美)各国的翻译文 学作品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在讨论文学革命的时 候, 我们已经总结了外来文化在中国文学进步中的 积极作用。这种影响的直接来源是欧洲文学的汉语
DOI:1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3256/ki.jusst.sse.2013.01.001
第 35 卷 第 1 期 2013 年 3 月
上 海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 35 No. 1 Mar. 2013
第1期
陈智淦,等:林语堂与比较文学
51
了 19 世纪之前的两百年间, 利玛窦、 莱布尼兹、 福 禄特尔(即伏尔泰)等欧洲思想权威人士深受中国思 想洪流的影响, 在当时的欧洲, “中国孔家思想占了 学人思想的中心”
[8]410
题材、 文体、 文类、 人物形象、 语言特点等文本因素 的分析研究中可以看出, 这是林语堂在文学比较中 所运用的重要方法。 在诗歌方面, 林语堂主要分析了中西诗歌的差 异性。 他指出诗歌在中西方的地位不同: “诗歌对我 们生活结构的渗透要比西方深得多, 而不是像西方 人似乎普遍认为的那样是既对之感兴趣又无所谓
净化作用: “诗歌在中国已经代替了宗教的作用…… 诗歌教会了中国人一种生活观念, 通过谚语和诗卷 深切地渗入社会, 给予他们一种悲天悯人的意识, 使他们对大自然寄予无限的深情, 并用一种艺术的
[9]181 林语堂强调, 诗歌让中国人 眼光来看待人生。 ”
俄国等各国翻译作品的范围和内容, 以确定外国 翻译文学对中国文学影响的程度, 这无疑“为比较 文学中的影响研究保存了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 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文学创 料” 。他也非常客观、 作者的消化吸收能力“让年轻的中国一次吃掉这么 多东西, 看起来是多了一些, 倘若产生消化不良倒也 无可厚非”
林语堂与比较文学
——基于林语堂的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 陈智淦 1, 王育烽 2
(1. 厦门大学 嘉庚学院,漳州 363105;2. 厦门理工学院 外语系,厦门 361005)
摘要:自小接受西学教育及影响的林语堂, 在各种言论、 著述中进行大量的比较文学研究。他综合 运用影响研究、 平行研究等方法展开文学研究工作, 在时间上进行历时性、 共时性的全面深入论 述, 在空间上进行横向的平行比较和纵向的历史影响研究。认为其对中国比较文学的兴起和发展 所起的传承作用不容忽视, 这与他深厚的语言学造诣、 国学积累和对欧美科学研究方法的掌握关系 密切。 关键词:林语堂; 比较文学; 影响研究; 平行研究 中图分类号:I 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895X(2013)01-0049-06
[1]42 [4] [3] [2]
育而弱化了国学的积累, 开始“恶补”中国传统文 化, 看《红楼梦》 、 学北京话、 逛琉璃厂, 和书商谈论 《人间词话》 、 《四库集录》等, 并用大量的时间研 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 道家和佛教文化。经受 中西教育双重洗礼和精通中、 英两种语言的林语堂 具备深厚的文学素养、 文化素养和丰富的历史知识, 也熟悉本国和外国文学, 因此, 他在处理中西文学关 系时所做的影响阐释, 是运用影响研究所依据的文 学资料进行发掘和考证。 首先, 林语堂探讨各民族文学的相互接触和交 流。一方面, 他意识到中西作家、 作品的实际联系 和相互影响, 尤其是中国作家、 作品在国外的流传。 “中国戏剧诗文在外国大出风头……熊式一把《红 鬃烈马》 译成英文, 在伦敦演了三个多月, 博得一般 人士之称赏, 在上海又有德人以德文唱演 《牡丹亭》 , 白克夫人又把《水浒传》译成英文, 牛津某批评家 称施耐庵与荷马同一流品, 德人也译《金瓶梅》 , 称
他对此并不苟同: “奚孟农的功夫, 实自莫泊桑得 来。 莫泊桑之极力精练功夫, 也是听他叔父 Flaubert
[8]421 所以, 林语堂认定的影响研究的“事 的训导。 ”
实联系”是跨民族、 跨国界、 跨时空的影响。另一方 面, 他也注意到了中西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的互相 呼应。在《说福禄特尔与中国迷》一文中, 他阐述
[5]26 他遗憾自己在基督教学校受大学教 满了漏洞。 ”
上的另一个特殊人物——林语堂, 曾就中西文学的 关系、 题材、 结构、 技巧、 作家等方面也进行了深入 比较。 但长期以来, 学术界对林语堂的研究, 主要集 中在其小说、 轶事、 幽默观、 翻译、 小品文(散文)、 书评、 文艺思想、 人生哲学、 文化学范畴中的文化观、 而他自觉运用 与鲁迅及其他名人的关系等方面 , 比较文学研究方法, 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所起的 传承作用却鲜有提及。 在美享有盛誉的华人作家林语堂, 曾被提名为 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被美国文化界列为“20 世纪 智慧人物”之一。他集语言学家、 文学家、 翻译家、 发明家、 出版家于一身, 学养深厚、 见识广博, 涉及 文学、 语言学、 哲学、 历史等诸多领域, 是一位具有 大气象、 大手笔的“通才—专家” , 这一复合典型特 征使得“他在中国文学史有一定的地位, 但他在文 学史中也许是最不容易写的一章” 。林语堂曾留 学于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 并在德国完成 博士学业。从 1923 年回国任教起, 他便在众多的杂 感、 随笔、 小品、 美文以及演说中有意识地进行比 较文学研究, 这些言论著述中不乏大量文学比较意 识的印迹, 如《吾国与吾民》(1935)“应用了比较 文化的方法, 旁征博引” , 《生活的艺术》(1937)“包 要判断林 含着比较文化和比较文学精髓” 。因此, 语堂对中国比较文学的传承和发展所做贡献的大 小, 就必须对他运用比较文学最基本的两种研究方 法, 即影响研究、 平行研究, 在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方 面所做的努力进行系统梳理与辨析, 因为“在比较 文学中, 只有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才具有方法论的 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