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二年级下册第一课《巧妙的组合》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美术教案:巧妙的组合

小学美术教案:巧妙的组合

小学美术教案:巧妙的组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组合的概念,培养学生对美术的感知能力和创造力。

2. 引导学生运用组合的手法,将不同的图形、颜色和材质进行巧妙搭配,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组合的概念与意义2. 组合的方法与技巧3. 组合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组合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作品中,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组合手法进行创作。

2. 如何评价学生的作品,给予合理的反馈。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组合作品,用于教学展示和示范。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如铅笔、橡皮、彩色铅笔等。

3. 准备一些简单的图形、颜色和材质,供学生组合创作使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著名的组合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让学生初步了解组合的概念。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组合的概念、方法和技巧,并通过示范作品进行展示。

3. 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小组合作或个人创作,尝试将不同的图形、颜色和材质进行组合。

4. 展示:学生将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大家共同欣赏、评价,教师给予合理的反馈和建议。

七、课堂拓展:1. 邀请组合艺术大师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组合艺术。

2. 组织学生参观组合艺术展览,拓宽视野,激发创作灵感。

3. 开展组合艺术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

八、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回家后继续进行组合创作,巩固所学知识。

2. 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鼓励孩子发挥潜能。

九、评价方式: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2.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的作品,关注作品的创意、技巧和审美水平。

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给予全面、客观的评价。

十、教学反思: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重点关注如何设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确保学生在理解组合概念的能够实际应用到创作中。

2024年小学美术教案《巧妙的组合》教案设计

2024年小学美术教案《巧妙的组合》教案设计

2024年小学美术教案《巧妙的组合》教案设计1.1 设计理念:本教案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中的巧妙组合进行欣赏和分析,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1.2 适用年级:本教案适用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

1.3 教学时长:本教案需时约为40分钟。

二、知识点讲解2.1 组合的概念:2.1.1 组合是指将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元素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整体。

2.1.2 组合可以是形状、颜色、线条等元素的组合。

2.1.3 组合可以使画面更加丰富、有趣和有层次感。

2.2 巧妙的组合:2.2.1 巧妙组合是指将不同的元素以独特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颖、有趣的效果。

2.2.2 巧妙组合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和吸引人。

2.2.3 巧妙组合需要创意思维和创新能力。

2.3 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2.3.1 欣赏美术作品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感受不同的组合方式和效果。

2.3.2 分析美术作品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创意思维和组合技巧。

三、教学内容3.1 欣赏美术作品:3.1.1 展示一些以巧妙组合为主题的美术作品,如拼贴画、雕塑等。

3.1.2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作品中的组合方式和效果。

3.1.3 讨论学生对作品的感受和看法。

3.2 创作练习:3.2.1 让学生选择一些废旧物品或材料,如纸张、塑料、木头等。

3.2.2 引导学生以巧妙的方式将所选物品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整体。

3.2.3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尝试不同的组合方式和效果。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组合的概念,学会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中的巧妙组合。

4.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培养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4.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创作的乐趣,培养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学生对组合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5.1.2 学生对美术作品中的巧妙组合的欣赏和分析。

5.1.3 学生创作练习中的创意思维和组合技巧的运用。

湘教版美术二下《巧妙的组合》教学设计

湘教版美术二下《巧妙的组合》教学设计

《巧妙的组合》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湘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二年级下册第1课巧妙的组合。

教学目标:1、由欣赏美术作品,感受绘画基本形,进而让学生知道自然物体都是由基本形组成的,并由基本形进行组合、联想、创作;2、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感受美、创造美;3、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丰富学生想象,逐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4、指导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享受共同成功的喜悦。

5、学习形与形相透叠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超越单纯基本形的概念,发现新的图形结构形式。

教学难点:基本形组合时学生对画面的控制。

教学方法:演示法、启发法、合作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示范图片、各种颜色基本图形、固体胶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小朋友们,老师今天将带你们到图形王国里面去玩,你们想不想去。

图形王国里有很多的小朋友们,它们分别叫圆圆、方方和三角,他们经常在一起快乐得玩耍,你想加入他们的行列,和他们成为好朋友吗?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三个小朋友吧!二、引出课题。

1、认识圆形、方形、三角形。

(师出示用彩纸剪成的基本图)2、课件欣赏作品,让学生谈感受。

3、这节课我们就来将这些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方形、圆形巧妙地组合成一幅漂亮的图画。

板书课题:巧妙的组合。

三、师操作演示。

1、制作方法(1)首先构思,想好我要组合成一幅怎样的图画。

(2)布局,可以在白纸上作上记号,注意提示整幅作品要使画面饱满。

(3)选材。

选择合适的颜色与图形先摆一摆。

(4)按顺序粘贴图形。

(讲解固定胶的使用方法)2、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透叠组合的图形和没有透叠组合的图形进行对比。

上层的图形中透出下层图形被遮挡的部分,就叫做透叠。

板书:透叠四、小组合作,学生尝试,加深理解。

1、打开课前准备的大小不同的方形、圆形、三角形(1)可以自由裁剪老师准备好的图形,可以剩余,如有不够的还可以添加。

(2)透叠部分采用不同的颜色。

美术教案设计:巧妙的组合

美术教案设计:巧妙的组合

美术教案设计:巧妙的组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组合的概念,学会通过组合的方式创造新的形象。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相互欣赏和借鉴。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组合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通过组合创造新颖形象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突破传统思维,创造出独特的组合形象。

2. 如何评价学生的作品,让学生在评价中得到启发和提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组合作品,用于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组合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2. 教师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二、基本技巧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组合的基本技巧,如形状、颜色、质感等。

2. 教师示范如何通过组合创造新的形象。

三、实践练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基本技巧,进行实践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创作展示(5分钟)1. 学生完成自己的组合作品。

2.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作品,鼓励学生相互欣赏和借鉴。

1.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继续探索组合的更多可能性,如动态组合、立体组合等。

2. 学生可以尝试将组合技巧应用到其他艺术领域,如雕塑、设计等。

教学反思:六、组合与创意(10分钟)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组合与创意的关系,让学生了解组合不仅仅是将多个元素放在一起,更重要的是创造出新的意义和价值。

2. 培养学生运用组合技巧进行创意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1. 教师展示一些创意组合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2. 教师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3. 学生进行创意组合练习,尝试将不同的元素组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的意义和价值。

4.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并提供创意建议。

七、组合与情感(10分钟)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了解组合与情感的关系,让学生知道通过组合可以表达情感和传达信息。

湘教版美术教案二年级下册巧妙的组合(5篇范文)

湘教版美术教案二年级下册巧妙的组合(5篇范文)

湘教版美术教案二年级下册巧妙的组合(5篇范文)第一篇:湘教版美术教案二年级下册巧妙的组合湘教版美术教案二年级下册巧妙的组合1、巧妙的组合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用形状和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巧妙的组合成漂亮的画面。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提高美术欣赏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感受色块和抽象图形展现出来的美。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用形状和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巧妙的组合成漂亮的画面。

难点:学会用几何图形和色块创作绘画作品。

教学准备:作业纸、彩纸、剪刀、胶水、水彩笔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时一、游戏体验,导入教学1、教师出示几种用彩纸剪好的几何图形:三角形、圆形、方形、梯形、半圆、椭圆等,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认出来2、老师在黑板上示范:用这些几何图形任意的组合,有意识的形成一幅漂亮的画面。

3、请学生说一说,你觉得这样的画面美不美?为什么?4、导入课题:巧妙的组合二、学习方法,大胆尝试创作1、欣赏教材上的范画,初步了解作画方法2、同学之间分组探究,这种组合画有什么特点?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3、学生尝试练习,用学具中的几种几何图形拼摆组合一下,看看能组合出什么画面来。

4、老师提示:如果用大小和形状都不相同的几何图形来组合,是否能产生更加巧妙的画面来5、学生带着这个建议再次尝试,用水彩笔在作业纸上练习组合三、展示学生优秀的创意,总结创作方法1、老师出示学生的优秀作业,学生欣赏2、学生谈一谈尝试创作过程中自己总结出了什么经验?3、老师归纳总结组合拼画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二课时一、开展活动,拓展学习运用上节课学到的方法,全班四人一组,用画或皱纹纸剪贴的方法,把大小不同、颜色各异的几何图形进行重新组合,创作出漂亮而有新意的画面来。

老师作评委,全班进行比赛,比一比,哪组的画最有创意,最漂亮。

第二篇:第1课巧妙的组合美术教案[模版]第1课巧妙的组合巧妙的组合一、教材分析本课巧妙的组合是在学习过的三种基本形的基础上,安排的一堂设计绘画课。

湘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巧妙的组合》教案教学设计

湘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巧妙的组合》教案教学设计

湘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巧妙的组
合》教案教学设计
湘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巧妙的组合》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课巧妙的组合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形的自由组合和换色平涂活动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对三种形随意组织的兴趣和审美情趣。

难点:
两形重叠处区分色彩。

教学准备:颜料画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30分钟。

一、教师演示,导入新课。

1、教师演示:(1)先画一种形状,说一说是什么形状。

(2)再画另一种形,产生部分重叠。

(3)最后画第三种形,又有部分重叠。

2、先只有外形线条,再演示有色彩的:两形重叠的部分色彩要有区别。

3、出示课题:“三种形的组合”。

二、启发、归纳作业方法。

师生一起讨论作业步骤:
1、可三种形交替画出再着色:
第一次画一种形
第二次再画一种形
第三次再画一种形
注意:第一次画形,指导学生画在画面的较中间的位置,宜大一些,作为画面的主体物,然后再向外围添加其它的形。

2、平涂颜色:要求形内涂满,色彩均匀,重叠部分要换颜色。

三、学生作业,教师行间指导。

四、简评作业,展示部分较好作业,鼓励同学们的再创造情绪。

美术教案设计:巧妙的组合

美术教案设计:巧妙的组合

美术教案设计:巧妙的组合第一章:了解组合的概念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组合的概念,知道组合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组合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组合的意义。

2. 分析一些经典的美术作品,让学生了解组合在作品中的运用。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组合的理解。

2. 进行一些简单的组合练习,让学生通过实践加深对组合的认识。

3. 让学生进行观察,找出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并尝试将它们组合在一起。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尝试运用所学的组合知识,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第二章:学习组合的方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组合方法,知道如何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创作。

2.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一些基本的组合方法,如并列、重叠、包含等。

2. 分析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让学生了解这些方法在作品中的运用。

3. 引导学生进行创意组合练习,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教学活动:1. 进行一些组合方法的实践练习,让学生通过操作加深对组合方法的理解。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创意组合作品。

3. 让学生进行独立创作,运用所学的组合方法,创作一幅具有创新和审美价值的美术作品。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继续进行创意组合练习,并将作品展示给家长,争取家长的认可和支持。

第三章:运用组合创作美丽的画面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运用组合方法创作出美丽的画面,提高他们的美术创作能力。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分享精神。

教学内容:1. 分析一些美丽的画面,让学生了解组合在画面创作中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进行画面组合创作练习,提高他们的美术创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分享精神,让他们在创作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教学活动:1. 进行一些画面组合创作的实践练习,让学生通过操作加深对组合方法的理解。

美术湘版教材二年级下册教案

美术湘版教材二年级下册教案

二年级(下)册《巧妙的组合》教案——湘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1课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用形状和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巧妙的组合成漂亮的画面。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提高美术欣赏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感受色块和抽象图形展现出来的美。

教学重点:能用形状和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巧妙的组合成漂亮的画面。

教学难点:学会用几何图形和色块创作绘画作品。

教学准备:作业纸、彩纸、剪刀、胶水、水彩笔教学设计:《加一加变一变》教案——湘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2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辨认和描绘出物体的基本形状,并能想象添画成有趣的形象2、渗透轮廓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表现能力和想象创造能力3、培养学生观察习惯和对绘画的兴趣,激发学生善于并乐于运用绘画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创意教学重点:想象添画教学难点:描绘物体的外形及想象添画。

教学准备:作业纸、彩笔、各种日常生活用品教学设计:《猴子上树》教案——湘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3课教学目标:1、掌握制作玩具“猴子上树”的方法,并能找出其他可行的折法。

2、在添画、粘贴等装饰处理中,使活动具有一定的情节性、故事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在活动中体验探究、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教会学生“猴子上树”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用相同的方法制作多种玩具。

教学准备:剪刀、胶水、白纸、彩笔教学设计:《彩点点》教案——湘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4课教学目标:1、了解点彩画的基本造型要素和组织原理.2、初步掌握简单的点彩画方法,并能较自如的运用在绘画表现中.3、在感知表现过程中,体验点彩练习带来的乐趣.教学重点:色点密度的控制、颜色的组合搭配。

教学难点:点彩画方法教学准备:教具准备:作品几幅学具准备:卡纸彩色笔(油画棒)教学设计:《三个好伙伴》教案——湘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5课教学目标:1、认识三原色,了解三原色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对色彩敏锐的感受力和运用色彩大胆表现的能力。

.3、让学生充分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

巧妙的组合 教案

巧妙的组合 教案

《巧妙的组合》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行与行相透叠的表现方法和透叠图形的涂色方法。

2、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用不同的几何图形巧妙的组合成漂亮的画面。

3、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创造水平,感受色块和抽象图形体现出来的美。

教学重点:掌握透叠的表现方法和涂色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自由组织画面,合理使用色块。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体验教学1、交代游戏名称和规则。

(1)游戏名称:“交朋友”。

(2)游戏规则:把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学生轮流上台画形,一个学生只能选画原型,放行,三角形中的一种形。

要求后一位学生画形时要和前面的任一形交朋友,即要和前面的一形有所重叠。

2、比一比哪组的图形有大小变化且好看。

3、出示课题:巧妙的组合。

二、讲授新课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看书中的范图,你觉得这些画中的图形与平时看到的、自己画的有什么不同?(生答)2、这些作品用了透叠的手法,什么是透叠呢、小朋友们,你能说说吗?也能够上来示范讲解。

3、师小结:两个图形重叠后,在上层的图形中透出下层图形遮挡的部分,透出的这部分就是透叠。

4、教师演示三种形(方形、三角形、圆形)透叠效果,采取逐一叠加的方法,让学生清晰地观察到形的组合变化过程,同时,让学生上台演示形的透叠变化,并让其他学生实行讲评。

在演示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透叠图形着色后的效果,感受画面的美感,透叠部分的色彩可另外着色,也可原形叠加着色。

5、课件出示同一图形用不同的涂色方法显示的不同效果,对比分析如何上色。

6、小结:采用平涂色彩的方法,重叠的部分注意换色,相邻两色应不相同。

三、学生作画,教师巡视四、展评优秀作业,总结创作方法1、教师出示学生的优秀作业,学生讲评欣赏。

2、学生谈一谈尝试创作过程中自己总结出的经验。

3、老师归纳总结组合拼画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五、展开活动,拓展学习全班分成四组,用画或皱纹纸剪贴的方法,把大小不同、颜色各异的几何图形实行重新组合,创作出漂亮而又新意的画面来。

老师做评委,全班实行比赛,比一比,哪组的画最有创意、最漂亮。

美术教案-巧妙的组合

美术教案-巧妙的组合

美术教案-巧妙的组合教案主题:巧妙的组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组合艺术的概念并能够举例说明。

2. 学生能够观察、分析和评价不同艺术组合的效果。

3. 学生能够运用巧妙的组合原则创造自己的艺术作品。

教学材料:- 多媒体投影仪- 画笔、颜料、纸张等绘画材料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教师用多媒体投影仪展示一些艺术作品,让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些作品中的元素和组合方式。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元素如何组合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2. 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组合艺术的概念,并讲解常用的组合艺术原则,如对比、重复、层次等。

通过例子向学生展示不同组合艺术原则的效果。

3. 观察和分析(15分钟):学生分组,在每组中分发不同的艺术作品或图片。

学生观察并分析这些作品中的组合方式和原则。

每个小组选出一幅作品进行分享,让其他小组评价这个组合的效果,并提出改进意见。

4. 实践(30分钟):学生使用画笔、颜料、纸张等绘画材料创作自己的艺术作品。

学生在作品中运用讲解的组合艺术原则,并保持良好的创意。

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5. 展示和评价(10分钟):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解释自己在作品中运用了哪些组合艺术原则。

全班同学评价作品的组合效果和创意,并提供改进建议。

6. 总结(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创作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本节课学到的组合艺术原则和技巧。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并让他们观察和分析展览中的作品组合方式。

2. 给学生提供不同材料和纸张,让他们创作立体艺术作品。

引导学生思考材料的组合方式和效果。

3. 组织学生参与艺术设计比赛,让他们在比赛中运用巧妙的组合创造出独特的艺术作品。

美术教案设计:巧妙的组合

美术教案设计:巧妙的组合

美术教案设计:巧妙的组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组合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组合的概念和分类:色彩组合、形状组合、质感组合等。

2. 组合的原则:对比原则、和谐原则、节奏原则等。

3. 组合的方法和技巧:重叠、透视、空间安排等。

第二章:教学准备与过程三、教学准备1. 教材:选用合适的美术教材,准备相关图片和案例。

2. 工具:准备画纸、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绘画和制作工具。

3. 环境:创设宽敞、明亮、舒适的绘画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优秀的组合作品,引发学生对组合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讲解组合的概念、分类、原则和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演示。

3.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组合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反馈。

4.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第三章:教学评价与反思五、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的创意性、技巧性和整体性。

2.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 学生对组合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1.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 积极探索新的教学资源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美术教案设计:巧妙的组合第四章:教学活动与案例分析七、教学活动1. 活动一:组合游戏目的:培养学生对组合的兴趣和敏感度。

方法:学生分组,每组利用废旧材料进行创意组合,比一比哪个组的组合最有创意。

步骤:分组讨论-> 选择材料-> 创作组合-> 展示分享。

2. 活动二:组合作品欣赏与讨论目的: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方法:展示经典和现代的组合作品,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和分析。

步骤:作品展示-> 分组讨论-> 代表分享-> 总结点评。

美术教案设计:巧妙的组合

美术教案设计:巧妙的组合

美术教案设计:巧妙的组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组合的概念,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组合的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各种材料和技巧,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组合作品。

3. 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组合的定义与分类2. 组合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3. 欣赏与分析经典组合作品4. 创作方法的指导5. 学生实践与评价第二章:教学资源与准备一、教学资源1. 教材:美术教材及相关组合作品欣赏图册2. 材料:画纸、画笔、水彩、剪刀、胶水等绘画及手工制作材料3. 设备:投影仪、电脑、教学一体机等辅助教学设备二、教学准备1. 教师提前准备组合作品的图片及视频资料。

2. 准备好各种美术材料,确保学生可以使用。

3. 设计好教学课件,准备相关教学道具。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方法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一组有趣的组合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觉得这些作品有趣吗?你们注意到它们是由哪些元素组合而成的吗?”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引出本课课题“巧妙的组合”。

二、教学讲解与示范1. 教师讲解组合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2. 教师示范如何运用材料和技巧进行组合创作。

3. 学生认真听讲,观察示范过程。

三、学生实践1. 教师布置创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组合方法创作一幅作品。

2. 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及时解答。

四、作品欣赏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

2. 教师引导学生从组合的创意、技巧等方面进行评价。

3. 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创作心得。

第四章:教学反思与拓展一、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

2.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二、教学拓展1.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索组合创作,尝试不同材料和技巧。

2. 推荐学生参加相关的美术比赛或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

第五章:教学评价一、学生自评1. 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总结在创作过程中的收获。

美术二年级下册第一课《巧妙的组合》教案

美术二年级下册第一课《巧妙的组合》教案

分析与反思【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3、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过程与方法:1、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2、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实验中理解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和思想的意义。

2、感受科学原理应用于实际的巨大作用。

【教学重点】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教学难点】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教学准备】小组实验一:物体7种,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小组实验二:水槽,一套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一套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实验报告单。

小组实验三:水槽(与实验二共用),小瓶子,沙子若干,实验报告单。

【教材处理】第二课加一加变一变分析与反思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辨认和描绘出物体的基本形状,并想像添画成有趣的形象;2、渗透轮廓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表现能力和想像创造能力;3、培养学生观察习惯和对绘画的兴趣,激发学生善于并乐于运用绘画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创意教学重点:描画物体的外形以及想像添画。

教学难点:想像添画;教学准备:1、教具:装有不同形状物品的小纸箱、布条2、学具:作业纸、彩色笔、各种日常生活用品教学过程:一、游戏体验(活动准备:盛有不同形状的物体的纸箱、布条)1、让学生从纸箱中触摸不同形状的物体,并且说出物体的形状;2、设计提问:触摸物体的哪个部分可以知道物体的形状?3、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解决问题,并小结:触摸物体的边缘就可以知道物体的形状,物体的边缘就是物体的轮廓。

二、感知,描绘基本形(活动准备:学生自备的日常生活用品,学生4人一小组)1、仔细看一看,摸一摸带来的生活用品,再与同组的同学谈一谈,它的外形有什么特点?2、学生试画;3、讨论并且总结绘画表现应该注意的几个地方:线条流畅、抓住物体的主要特征;4、教师示范,学生评价。

美术教案设计:巧妙的组合

美术教案设计:巧妙的组合

美术教案设计:巧妙的组合第一章:组合的意义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组合的概念及其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1.2 教学内容:组合的概念介绍。

组合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1.3 教学方法:观察与讨论: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组合现象,进行小组讨论。

示范与实践:教师进行组合创作的示范,学生跟随实践。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实践过程,评估他们对组合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二章:组合的形式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的组合形式。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中组合形式的美感认知。

2.2 教学内容:常见的组合形式介绍。

美术作品中的组合形式分析。

2.3 教学方法:观察与分析:让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分析其中的组合形式。

实践与创作:学生尝试不同组合形式的创作。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创作,评估他们对组合形式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第三章:组合的创作技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习组合的创作技巧。

培养学生运用组合创作出有创意的作品。

3.2 教学内容:组合的创作技巧介绍。

实例分析:分析优秀的组合创作,探讨其创作技巧。

3.3 教学方法: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组合创作技巧,并进行示范。

实践与指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组合创作。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创作过程,评估他们对组合创作技巧的掌握程度。

第四章:组合的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将组合应用于实际美术创作中。

培养学生运用组合创作出有独特风格的作品。

4.2 教学内容:组合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方法。

实例分析:分析优秀的组合应用作品,探讨其应用技巧。

4.3 教学方法: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组合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方法,并进行示范。

实践与指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组合创作的实践。

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创作,评估他们运用组合进行创作的水平。

第五章:组合创作展示与评价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组合创作作品。

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审美能力。

5.2 教学内容:学生组合创作作品的展示。

湘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第1课巧妙的组合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

湘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第1课巧妙的组合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

湘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第1课巧妙的组合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材分析1.本课《巧妙的组合》是在学习过的三种大体形和色彩的基础上,安排的一堂设计绘画课。

为以后的色彩转变搭配打下基础。

《巧妙的组合》包括两个要紧内容:(1)超越单纯大体形的概念,发觉新的图形结构形式。

(2)感受透叠图形及着色后产生的成效。

2.教材《巧妙的组合》中呈现了部份学生作品,提示学生可从作品中发觉一些新的形象与新的构思。

教材选登了闻名画家米罗的美术作品《太阳、人和鸟》。

通过欣赏,分析画家如何运用三种大体形和画,以激发学生联想和动手欲望。

这种作业和作品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有较大的随意性和偶然性。

低年级学生容易完成作业,也容易出成效。

许多学生都能饶有爱好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学情分析存在问题是学生整体的差距较大,有部份学生的美术能力较差,纪律性也不够强,专注学习的时刻不够长;有部份学生关于学习美术的态度不够端正,关键是缺乏自信心;有部份学生过于自以为是,没有按教师的思路走。

对这些学生教师不能以批评训斥为主,应该多赏识,从头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爱好。

二年级年龄段的学生想象力丰硕,有较强的动手和表现欲望。

色彩表现力强,尤其对动手剪贴制作都超级喜爱。

通过近两年来的美术学习,学生对绘画的熟悉有了必然的熟悉与提高,也渐渐地把握了必然的美术表现手法,绘画作业水平一样较好。

而且多数学生对美术还维持着专门浓厚的爱好,愿学、想学、乐学。

教学目标1.学习与运用形与形相透叠的表现方式和透叠图形的涂色方式。

能用形状和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巧妙的组合成漂亮的画面。

2.能在组合透叠练习中感受新的平面组合形式,形成调控画面的意识。

3.能在形的自由组合和换色平涂活动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4.培育创新思维、合作学习精神和动手操作适应。

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提高美术欣赏能力和制造美的能力,感受色块和抽象图形展现出来的美。

教学重点和难点1.两形重叠处区分色彩。

能用形状和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巧妙的组合成漂亮的画面。

《巧妙的组合》教案.doc

《巧妙的组合》教案.doc

1、巧妙的组合教材分析:本课巧妙的组合是在学习过的三种基本形的基础上,安排的一堂设计绘画课。

巧妙的组合其中包含两个主要内容:超越单纯基本形的概念,发现新的图形结构形式。

感受透叠图形及着色后产生的效果。

许多大小不同的基本形相互穿插后,原基本形被打破,失去本身的意义,巧妙的组合由此产生了新的图形结构,而在作业过程中,又可能发现新的形状和现象,增添了作业的趣味性。

由于学生个性的原因,新图形给人既与原基本形完全不同性质的感受,又有区别于各人的造型特点和色彩效果。

通过对完成后的作业进行自我评价,学生也能感受到画面的疏密、虚实所产生的效果。

教材巧妙的组合中呈现了部分学生作品,提示学生可从作品中发现一些新的形象。

教材选登了著名画家米罗的美术作品《太阳、人和鸟》。

通过欣赏,分析画家怎样运用三种基本形和画,以激发学生联想。

这类作业有较大的随意性和偶然性,儿童容易作业,也易出效果,一般都能饶有兴趣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用形状和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巧妙的组合成漂亮的画面。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提高美术欣赏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感受色块和抽象图形展现出来的美。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用形状和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巧妙的组合成漂亮的画面。

难点:学会用几何图形和色块创作绘画作品。

教学准备:作业纸、彩纸、剪刀、胶水、水彩笔教学过程:一课时一、游戏体验,导入教学1、教师出示几种用彩纸剪好的几何图形:三角形、圆形、方形、梯形、半圆、椭圆等,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认出来2、老师在黑板上示范:用这些几何图形任意的组合,有意识的形成一幅漂亮的画面。

3、请学生说一说,你觉得这样的画面美不美?为什么?二、学习方法,大胆尝试创作1、欣赏教材上的范画,初步了解作画方法2、同学之间分组探究,这种组合画有什么特点?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3、学生尝试练习,用学具中的几种几何图形拼摆组合一下,看看能组合出什么画面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与反思【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
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3、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过程与方法:
1、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2、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实验中理解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和思想的意义。

2、感受科学原理应用于实际的巨大作用。

【教学重点】
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教学难点】
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教学准备】
小组实验一:物体7种,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
萝卜、橡皮。

小组实验二:水槽,一套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一套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
立方体,实验报告单。

小组实验三:水槽(与实验二共用),小瓶子,沙子若干,实验报告单。

【教材处理】
第二课加一加变一变
分析与反思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辨认和描绘出物体的基本形状,并想像添画成
有趣的形象;
2、渗透轮廓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表现能力和想像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习惯和对绘画的兴趣,激发学生善于并乐于
运用绘画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创意
教学重点:
描画物体的外形以及想像添画。

教学难点:
想像添画;教学准备:1、教具:装有不同形状物品的小纸箱、
布条2、学具:作业纸、彩色笔、各种日常生活用品
教学过程:
一、游戏体验(活动准备:盛有不同形状的物体的纸箱、布条)
1、让学生从纸箱中触摸不同形状的物体,并且说出物体的形
状;
2、设计提问:触摸物体的哪个部分可以知道物体的形状?
3、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解决问题,并小结:触摸物体的边缘
就可以知道物体的形状,物体的边缘就是物体的轮廓。

二、感知,描绘基本形(活动准备:学生自备的日常生活用品,学生
4人一小组)
1、仔细看一看,摸一摸带来的生活用品,再与同组的同学谈
一谈,它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2、学生试画;
3、讨论并且总结绘画表现应该注意的几个地方:线条流畅、
抓住物体的主要特征;
4、教师示范,学生评价。

三、想像添画(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
1、观看课件《神笔小画家》;课件脚本:洗手液瓶子的外形。

魔术小画师抱着画笔一蹦一跳地跑出来。

魔术小画师的画笔轻轻一
点,洗手液瓶子变成了一只偷鸡蛋的小老鼠。

2、设计提问:小画家是用什么方法将洗手液瓶子变成小老鼠
的?
3、讨论并总结:添画方法(内添、外添);
4、教师提示:添画时基本形不变,添画不要太多;
5、游戏活动:超级变变变
A、分小组讨论:你们小组的物品可以添画什么?
B、分小组比赛:(1)播放音乐,开始计时;(2)学生4人一组,
快速画出物体的基本形;(3)学生添画,教师随时鼓励学生大胆添色,
创新;(4)教师留意学生作业的进度,音乐停止,宣布比赛结束。

四、欣赏评析(活动准备:展示板)
1、评出每组最佳作品,贴在展示板上,并说明原因
2、教师点评;
3、谈一谈这堂课的收获和感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