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途径

合集下载

第九章环境生态学生态学之生态系统管理

第九章环境生态学生态学之生态系统管理
•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退耕还林、 还草”为核心的生态建设提到了举足轻重的 地位,为我国最脆弱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改 善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也为生态工程研 究和应用提出了机遇和挑战。扭转西部生态 环境退化趋势,为西部开发营造一个绿色大 背景。
• 把生态建设与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结合起来, 以增加荒漠区林草植被为主,生产措施、工 程措施和农艺措施综合配套,积极治理草地 退化、沙化和盐化,控制沙漠化扩大。采取 人工种草、飞播种草等措施,变草地粗放经 营为集约经营,实现草场和畜牧业的可持续 发展。
3. 只有中等干扰程度使多样性维持最高的水平, 它允许更多的物种入侵和定居。
受损生态系统恢复的两种模式(参改Patt 1977)
没有超负荷
自然恢复过程
生态系统
消除压力
恢复
超负荷,不可逆 转的
人工措施和自然恢 复过程
3、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又叫“无公害工艺”、 “无污染生产”、“废料减量化” 等。简单地说是无废物少污染的 生产。
• 生态工业园区在运行过程中,有计划地进行 物质和能量交换,高校分享资源,寻求资源 和能源消耗最小化、废物产生最小化、努力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生态和社会关系。
• 目前,主要有三种类型的生态工业园区:
1. 现有改造型 EIP;如丹麦Kalundborg EIP
2. 全新计划型 EIP;如美国Choctaw EIP
第九章
生态系统管理
§1 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是一 个生态系统管理问题, 即如何利用 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 的有关原理,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 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包括科 学研究和行政管理。生态系统管理 已成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持生态 系统健康最有效的途径。实现可持 续发展的手段和重要途径。

如何进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

如何进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

如何进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它涉及到环境、经济和社会方面,需要在未来追求持续性、发展性和可恢复性。

如何进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一直是各个企业和国家政府面临的难题。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重点探讨以下几个问题:1. 如何制定可持续发展目标?2. 如何进行风险评估?3. 如何制定实施计划?4. 如何监测和评估实施成效?一、如何制定可持续发展目标?企业或国家政府在制定可持续发展目标时,需要考虑环境、经济和社会三方面的因素。

首先,可以制定短期、中期和长期的目标,以确保规划的连续性,例如到2030年实现零碳排放。

其次,应根据不同方面的需要和优先级确定具体的目标,例如提高能源效率、减少废弃物、改善劳动环境等。

还应该将可持续发展目标与企业或政府的策略和价值观相匹配,确保规划的可执行性和内在逻辑。

二、如何进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可持续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风险评估可以帮助企业或政府了解不同决策的风险和风险来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或回避风险。

在进行风险评估时,需要考虑各种环境、经济和社会因素,例如自然灾害、社会事件和市场变化等。

风险评估还需要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结合,确保规划的可持续性。

三、如何制定实施计划?实施计划是规划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制定实施计划时,需要考虑资源、时间和能力等方面的因素。

实施计划应该具有明确的目标、可行的步骤和有效的资源分配。

实施计划还需要制定绩效指标来监测实施成效,以便在必要时进行调整或改进。

此外,应该建立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机制,以确保规划的透明度和合法性。

四、如何监测和评估实施成效?监测和评估是可持续发展规划的最后一步。

监测和评估可以帮助企业或政府了解规划实施的效果,并据此做出调整和改进。

监测和评估还可以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等手段,提供有关实施情况的定量和定性信息,以帮助各方更好地理解和评价实施成效。

此外,监测和评估应该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实施计划相结合,以确保规划的连续性和透明度。

如何进行可持续性发展战略规划

如何进行可持续性发展战略规划

如何进行可持续性发展战略规划可持续性发展是一个前沿领域,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组织和国家开始重视可持续性发展,并逐渐将其纳入到战略规划之中。

如何进行可持续性发展战略规划成为一个重要话题。

本文将从战略规划的定义入手,深入探讨如何进行可持续性发展战略规划。

一、战略规划的定义战略规划是制定长期方向及中期目标、确定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配套制定组织架构和相关政策的一项重要管理活动。

战略规划需要考虑到内部以及外部因素,综合、系统地制定实施方案,以达到组织目标。

二、可持续性发展的定义可持续性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前提下,不破坏自然生态系统,使未来世代也能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模式。

可持续性发展不仅涵盖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可持续性,也包括了机构和个人的可持续性。

三、进行可持续性发展战略规划的步骤1.明确制定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在进行可持续性发展战略规划之前,必须要明确公司或组织希望实现的可持续性发展目标。

这些目标可能涉及到行业、环境、社会、经济等众多方面。

因此,在制定可持续性发展目标时,必须要充分考虑组织内外部的因素。

2.分析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在制定可持续性发展目标之前,必须要了解组织的内外部环境。

内部环境包括公司的战略、管理等;外部环境包括行业、竞争对手、政策法规等。

了解这些因素,对制定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目标和制定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制定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目标和方案在了解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和明确可持续性发展目标后,我们可以开始制定可持续性发展战略方案。

可持续性战略方案不仅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且需要考虑到实现的可行性。

4.制定实施计划和监测机制制定可持续性发展战略方案之后,就需要制定实施计划和监测机制。

实施计划需要将战略方案变成具体的行动计划,并且包括计划资源投入和时间安排等方面。

监测机制可以监测战略实施过程中的进展情况,及时调整战略方案,确保可持续性发展目标的实现。

四、结论可持续性发展战略规划是企业和组织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途径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途径

第九章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途径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

从目前国际社会所做的努力来看,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发展战略。

第一,制定测度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如何将资源和环境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使人们能够更加直接地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包括经济在内的各种活动进行评价。

第二,制定条约或宣言,使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有关措施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行为准则,并形成明确的行动计划和纲领。

第三,建立和健全环境管理系统,促进企业的生产活动和居民的消费生活向减轻环增负荷的方向转变。

第四,各有关国际组织和开发援助机构都把环境保护和支持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作为提供开发援助的重点领域。

第一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目前,尽管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被人们、尤其是各国政府所接受,但是,如何从一个概念进入可操作的管理层次仍需要进行很多实际的探讨。

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测定和评价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和程度。

从前面的叙述我们知道,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以及环境系统和谐发展的象征,它所涵盖的范围包括经济发展与经济效率的实现、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永续利用、环境质量的改善和社会公平与适宜的社会组织形式,等等。

因此,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几乎涉及到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以及生态环境的各个方面。

一、指标的定义和特征指标是综合反映社会某一方面情况绝对数、相对数或平均数的定量化信息,具有揭示、指明、宣布或者使公众了解等涵义。

所有指标都必须具备两个要素:一是要尽可能地把信息定量化,使得这些信息清楚和明了;二是要能够简化那些反映复杂现象的信息,即使得所表征的信息具有代表性,又便于人们了解和掌握。

根据指标的表现形式和作用的不同,指标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种。

用于反映总体单位数目和标志总量的指标,统称为数量指标。

例如,人口总数、企业总数、产品产量、排污总量等。

由于它反映的是现象的总量,因此也被称之为总量指标。

教你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课件

教你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课件

教你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课件。

第一部分: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今需求的前提下,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也就是说,不仅要考虑当前世代的需求,还要考虑后代的需求。

因此,可持续发展需要同时满足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方面的需要。

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一个方面的不良表现会影响到其他两个方面,如环境恶化会对生态系统、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可持续发展要确保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质量得到保护和改善。

第二部分:为什么需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是一种社会责任,也是企业的策略之一。

下面是几个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好处:1.提高企业的品牌价值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以提高企业的品牌价值,增加消费者认可度和信任度。

对于企业而言,品牌价值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一个受欢迎的、可靠的品牌可以让企业避免恶评和负面新闻的困扰,增加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空间。

2.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一些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比如,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回收垃圾、减少废气排放和化学品使用量等一系列措施可以降低企业的能源和资源消耗,减少废物处理成本等各种成本。

3.满足客户需要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为可持续发展的产品和服务能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环境、社会责任的要求,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选择公司的产品和服务。

第三部分:如何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考虑到企业的长期发展计划和传达企业的价值观,也需要结合不同的业务领域,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

以下是一些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步骤:1.明确企业的目标企业需要确定自己的目标,即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希望达到的结果。

为了制定明确的目标,企业需要先了解其在这些方面的强项和弱项。

目标的明确对于企业制定策略和实施具体措施十分重要。

2.制定实施计划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计划需要考虑到哪些措施需要采取来实现企业的目标,以及需要制定哪些目标。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教案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教案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介绍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

强调协调人地关系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1.2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概念及其核心要素。

培养学生认识到协调人地关系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第二章: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2.1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解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平衡。

2.2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介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原则,如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等。

2.3 案例分析:某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实践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在实际中的应用和挑战。

第三章: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3.1 人类对自然的影响讨论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工业革命以来的变化。

3.2 人地关系的演变过程分析人地关系从传统农业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的演变过程。

3.3 案例分析:某个地区的人地关系演变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人地关系的特点和挑战。

第四章: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性4.1 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讨论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以及环境保护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4.2 人口发展与城市化分析人口增长和城市化对人地关系的影响,以及协调的重要性。

4.3 案例分析:某个地区的资源与环境问题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资源与环境问题在实际中的表现和解决途径。

第五章: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5.1 政策与法律框架介绍国家和地方政策以及法律框架对于协调人地关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5.2 社会参与与公民行动强调社会参与和公民行动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5.3 创新与技术发展讨论创新和技术发展对于解决人地关系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第六章:可持续发展目标与指标6.1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设定解释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概念,并概述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

强调SDGs对于协调人地关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指导作用。

环境学原理教学大纲

环境学原理教学大纲

环境学原理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环境学原理课程编码: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conspectus学时:32 学分:2适用专业:环境科学课程类别:必修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先修课程:教材:钱易、唐孝炎主编.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第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以地球科学、生态学、工程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为依据,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系统讲述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有关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危害;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紧扣社会、经济、自然复合巨系统的内在规律;探讨了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为进一步学习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工程、环境监测等环境前沿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奠定基础。

本课程系统地介绍了环境学专业的基础知识,使环境专业一年级学生对本专业的主体内容及知识涵盖有初步和较为全面的认识;课程安排注重理论和实际的结合,既阐明了基础知识,又介绍了热点前沿。

采用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大信息量的获得;开阔知识面,培养学生对环境学基本的专业素养及专业兴趣。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线,其基本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问题展开介绍与讨论:人类、环境与生态系统问题;当代资源和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施;环境管理学;环境伦理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危害及环境保护的主要途径;旨在预防污染的清洁生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较全面系统的掌握环境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认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和接触当前环境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研究方法;能够从科学知识储备的基础上确立正确的环境观和环境意识,能从问题的表现分析其实质。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篇地球环境与生态系统第一章地球环境的基特征第二章生态系统第三章人口与资源教学基本内容:从地球环境的圈层构造、人类与地球各圈层的关系这两个角度分析地球环境的基本特征;生态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与生态平衡破坏问题;世界人口和中国人口的发展状况,人口增长对资源的压力;人口问题和我国人口政策。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高中历史教案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高中历史教案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高中历史教案第一章: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 教学目标:了解改革开放的背景、意义和主要内容,掌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国策。

2. 教学重点:改革开放的背景、意义和主要内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国策。

3. 教学难点: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人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推进。

第二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 教学目标: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掌握其主要特点和意义。

2.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其主要特点和意义。

3. 教学难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传统计划经济的区别,其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理解其在我国发展中的指导地位。

2. 教学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其在我国发展中的指导地位。

3. 教学难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与发展,其在国家政策制定中的作用。

第四章:政治体制改革与民主法治建设1. 教学目标:理解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因和过程,掌握民主法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2. 教学重点: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因和过程,民主法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3. 教学难点:政治体制改革与民主法治建设的深入推进,其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第五章:科学技术与教育事业的发展1. 教学目标:了解科学技术与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掌握其主要成就和影响。

2. 教学重点:科学技术与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其主要成就和影响。

3. 教学难点:科学技术与教育事业的创新与发展,其在国家进步中的作用。

第六章: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战略1. 教学目标: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目标,掌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途径。

2. 教学重点: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目标,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途径。

3. 教学难点: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长远意义。

第七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进程1. 教学目标: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理解城镇化进程的现状与挑战。

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战指南

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战指南

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战指南在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随着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的恶化,如何制定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企业和组织所面临的重要挑战。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战指南,帮助您在这一领域做出更出色的表现。

一、明确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意义在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目标和意义。

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平衡,为企业创造长期的竞争优势和经济效益。

明确目标和意义将有助于及早识别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优先领域,并激发团队的积极性。

二、制定明确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制定明确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是制定战略的关键一步。

需要考虑企业所处的行业、市场需求以及企业内部资源和能力。

战略目标应具体、可量化,并与企业核心价值观相一致。

例如,通过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能源效率等目标,实现对环境的积极保护。

三、评估当前状况和可持续发展风险在制定战略之前,了解当前状况和可持续发展风险至关重要。

这需要对企业的运营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资源利用效率、环境影响、员工满意度等方面。

同时,还要识别潜在的风险和挑战,例如供应链不可持续、政策限制等,以便更好地规划可持续发展战略。

四、制定具体可操作的行动计划战略制定完成后,需要制定具体可操作的行动计划。

这需要根据战略目标,确定具体的行动步骤和时间表。

行动计划应该包括各个部门的责任和协作方式,以确保战略的顺利实施。

例如,成立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定期开展可持续发展培训等。

五、建立评估和反馈机制为了确保战略的有效实施,需要建立定期评估和反馈机制。

这可以通过制定关键绩效指标和监测体系来实现。

通过定期的评估和反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战略。

此外,还可以向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公开报告可持续发展的进展情况,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六、与利益相关者合作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需要与各方合作共同解决。

与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包括与供应商、客户、员工和政府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建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

建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

建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建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其目标是满足当前世代的需求,而不会影响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各种组织和机构都需要建立相应战略,以确保其活动和决策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下面是建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

首先,建立明确的愿景和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组织需要明确其可持续发展的愿景,并制定明确的目标,以指导其行动和决策。

这些目标应该是有切实可行的,并且能够在一定时间内达到。

因此,在制定目标时,组织需要考虑可行性和现实性的因素。

其次,组织需要进行环境评估和风险评估,以了解其当前的环境状况和面临的风险。

环境评估可以帮助组织确定其影响和依赖的环境因素,从而为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基础。

风险评估则可以帮助组织识别可能对其可持续发展目标造成不利影响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第三,组织需要与相关利益相关者进行合作和沟通。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组织需要与政府、行业协会、客户、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

此外,组织还需要与其内部各部门和员工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他们理解和支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四,组织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程序,以确保可持续发展策略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这些政策和程序应该包括环境管理、能源管理、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要求。

组织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指标和评估体系,以衡量其可持续发展绩效,并进行持续改进。

最后,组织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和评估,以确保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性。

监测和评估可以帮助组织识别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

此外,组织还可以通过监测和评估来跟踪其可持续发展绩效,并及时进行改进和调整。

总之,建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包括建立明确的愿景和目标、进行环境和风险评估、合作和沟通、制定政策和程序,以及进行监测和评估。

通过这些关键环节的实施,组织可以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并为未来世代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途径 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途径 循环经济

非线性整合
退化
简单子系统
物质 能量 信息
由于稳定性没有保证,某种被触发的涨落会被放大, 而产生新的有序结构。
生态工业工程技术开发原则
❖ 进化替代原则:新资源、新材料、新产品、 新工艺引入
❖ 减量化原则:分子设计、智能化产品 ❖ 再利用原则:梯级、重复、循环利用资源、
能源 ❖ 再资源化原则:静脉产业开发、废物再利用 ❖ 系统综合原则:共生多联产、综合利用 ❖ 集成优化原则:区域内物流、能流、信息流
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经济与生态预期
发展与 生态矛 盾程度临界线①④ 科 Nhomakorabea水平从低向高
1
2
3
4
人均GDP
国际政坛有关“循环经济”的实践-
1
❖ 1972年6月 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赖以生存,它不是从上代人继
承下来的,而是从下一代人受里借来的。”
❖ 1987年 报
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主持“我们共同的未来”
➢ “地球上没有人类,生态系统更和谐完美”;
➢ “怀疑科学技术的价值,只有通过信仰(宗教··· )抑制消费” 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循环经济”与近代哲学理念 -2
➢ 人类社会活动是地球生态进化中最为活跃的 一部分,不和谐只是插曲。
➢ 社会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与关爱人类自然家园 是可以同时作到的。
➢ 坚信人类的智慧和能力,依赖科学技术的发 展是可以创造出新的生产与生活模式,使社 会与自然协调,并且和谐发展。
三、提高反应产品的专一性,反应的选择性和收率
利用催化剂晶格氧进行烃类氧化反应,新催化剂(如钛硅分子筛)的利用等
四、“原子节约”反应工艺路线的开发
异丙苯氧化法生产苯酚、丙酮等

07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途径

07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途径

4、人类活动强度指数
以色列希伯莱大学的道夫尼尔在1983年提 出运用发展度和感应度来测度和计算人对区域 的作用。用城市人口百分比表达发展度,用文 盲人数的百分比表达人对自然演替缺乏知识的 感应度。他用下式进行计算:(城市人口百分 比-文盲人数百分比)/2。如果,该平均值低 于50%,则说明地理地理相对安全;若高于50%, 则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地理环境,说明人的作 用已经大大超过了地理环境的容忍程度,长此 以往,必须引起环境质量的下降。
目前,联合国开发计划 署和设在英国的全球环境社 会与经济研究中心对可持续 发展指标体系进行了较为详 细的研究。其主要指标包括 以下几个方面:
1、衡量国家(地区)财富新标准
1995年,世界银行颁布了一项衡量国家 (地区)财富的新标准,即一个国家的财 富由3根主要资本组成:人造资本、自然 资本和人力资本。
响应指标:人口出生率、教育投资占 GPD比率、再生能源的消费量与非再生能 源消费量的比率、环保投资占GPD比率、 污染处理范围、垃圾处理的支出、科学研 究费用占GPD比率。
这个指标体系虽然经过国际专家多次讨论修改,但 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整个指标体系要涵盖各国 的情况,避免挂一漏万,甚至以偏概全,从而有可能 与具体国家的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另外由于可持续发 展的内容涉及广泛且复杂,人们对他的认识还在不断 加深,要建立一套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比较 科学的指标体系,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这套只能供 参考。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一、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
定义: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是一 种方法,结构和工具,用来组织和构 建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指标。
(一)可持续发Βιβλιοθήκη 指标体系框架的设计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必须具有以下3个功能:

4.2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途径

4.2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途径
德国绿色GDP核算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建立财 产账目,通过自然财产对财产概念进行扩展,得出物 质财产,并以非货币形式对物质财产进行计量;第二 部分,建立生产账目,包括原材料、废弃物和有害物 质,进行物质流的计算:第三部分,货币估价,通过 对传统GDP加入环境分析,从而对物质财产和物质流 账户进行估价。通常,这些计算结果由科研机构公布, 联邦统计局也通过和这些研究机构的合作,提供一些 基础数据。
由于资源环境核算是一个处于研究探索过程的国际性 课题,目前还存在很大的难度和相当的复杂性,因此, 这次开展的核算只是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中的一部分, 不包括资源耗减成本的核算,最终核算的绿色GDP指 标也只是经过环境污染损失调整的绿色GDP。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
三、全球《21世纪议程》
《21世纪议程》涉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所 有领域,提供了21世纪如何使经济、社会 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行动纲领和行动蓝图。 它共计40多万字,整个文件分4个部分: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途径
一、可持续发展指标 二、绿色GDP核算 三、全球《21世纪议程》 四、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指标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成
驱动力指标 状态指标 响应指标
第四章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GDP核算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
四、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国面向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行动
1.同环境保护和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相适应,构筑可 持续发展的法律体系。它包括三个层次:把可持续发 展原则纳入经济立法;完善环境与资源法律;加强与 国际环境公约相配套的国内立法。
2.同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有效利用市场机制保护环 境。它包括三个方面:加快经济的改革,减少和取消 对资源消耗大、经济效率低的国有企业的补贴;建立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自然资源价格体制;推行环境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途径
•第一节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第二节有关改进衡量发展指标的新思路
•第三节全球《21世纪议程》
•第四节《中国21世纪议程》
•第五节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第六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世界动向
本章重点掌握内容
• 1.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指针体系的具体内容.
2.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针体系结构(活页)
3. 衡量国家财富新标准.
4. 人文发展指数.
5. 全球《21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
6. 中国21世纪议程的特点.
7. 何为“33211”工程.
8. 美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第一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一.指标的定义和特征
二.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目标与原则
三.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
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一.指标的定义和特征
•指标是综合反映社会某一方面情况绝对数、相对数或平均数的定量化信息,具有揭示、指明、宣布或者使公众了解等涵义。

所有指标都必须具备两个要素:一是要尽可能地把信息定量化,使得这些信息清楚和明了;二是要能够简化那些反映复杂现象的信息,即使得所表征的信息具有代表性,又便于人们了解和掌握。

二.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目标与原则
•(一)建立指标体系的目标
通过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评估信息系统,监测和揭示区域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经济问题和环境问题,分析各种结果的原因,评价可持续发展水平,引导政府更好的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2.层次性原则
•3.相关性原则
•4.简明性原则
三.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
•(一)驱动力—状态—响应框架的概念
一般认为,可持续发展包括三个关键要素,即经济、社会和环境。

有关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驱动力—状态—响应框架。

驱动力指标反映的是对可持续发展有影响的人类活动、进程和方式,即表明环境问题的原因;
•状态指标衡量由于人类行为而导致的环境质量或环境状态的变化,即描述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响应指标是对可持续发展状况变化所作的选择和反应,即显示社会及其制度机制为减轻诸如资源破坏等所作的努力。

•(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的设计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必须具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功能:第一,能够描述和表征出某一时刻发展的各个方面的现状;第二,
能够描述和反映出某一时刻发展的各个方面的变化趋势;第三,能够描述和体现发展的各个方面的协调程度.
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土地利用的变化、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人均可耕地面积、温室气体等大气排放量等;状态指标主要包括贫困度、人口密度、人均居住面积、已探明矿产资源储量、原材料使用强度、水中BOD和COD含量、土地条件的变化、植被指数、受荒漠化、盐碱和洪涝灾害影响的土地面积、森林面积、濒危物种占本国全部物种的比率、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浓度、人均垃圾处理量等。

第二节有关改进衡量发展指标的新思路•一.衡量国家(地区)财富的新标准
二.人文发展指数
三.绿色国民帐户
四.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
五.几种典型的综合指标
一.衡量国家(地区)财富的新标准
•1995年,世界银行颁布了一项衡量国家(地区)财富的新标准,即一国的国家财富由3个主要资本组成:人造资本、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

人造资本为通常经济统计和核算中的资本,包括机械设备、运输设备、基础设施、建筑物等人工创造的固定资产;自然资本指的是大自然为人类提供的自然财富,如土地、森林、空气、水、矿产资源等。

人力资本指的是人的生产能力,它包括了人的体力、受教育程度、身体状况、能力水平等各个方面。

二.人文发展指数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于1990年5月在第一份《人类发
展报告》中,首次公布了人文发展指数(HDI),以衡量一个国家的进步程度。

它由收入、寿命、教育三个衡量指标组成。

“收入”是指人均GDP的多少;“寿命”反映了营养和环境质量状况;“教育”是指公众受教育的程度,也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三.绿色国民帐户
•近年来,世界银行和联合国统计局合作,试图将环境问题纳入当前正在修订的国民帐户体系框架中,以建立经过环境调整的国内生产净值(EDP)和经过环境调整的净国内收入(EDI)统计体系。

目前,已有一个试用性的UNSO(联合国统计局)框架问世,称为“经过环境调整的经济帐户体系(SEEA)”。

四.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
•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是由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国际管理学院共同制定的。

它清晰的描述了主要经济强国正在经历的变化,展示出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

它不仅为各国制定经济政策提供重要参考,而且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五.几种典型的综合指标
•综合指标是通过系统分析方法,寻求一种能够从整体上反映系统发展状况的指标,从而达到对很多单个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为决策者提供有效信息。

(一)货币型综合指标
•货币型指标的定义为:总资本存量的非递减是可持续性的必要前提,即只有当全部资本的存量随时间保持一定增长的时候,这种发展途径才可能是可持续的。

(二)物质流或能量流型综合指标
以世界资源研究所的物资流指标为代表,寻求经济系统中物质流动或能量流动的平衡关系,反映可持续发展水平。

第三节全球《21世纪议程》
•一.全球《21世纪议程》的基本思想
二.全球《21世纪议程》得主要内容
一.全球《21世纪议程》的基本思想
•全球《21世纪议程》深刻指出,人类正处于一个历史的关键时刻,世界面对国家之间和各国内部长期存在的经济悬殊现象,贫困、饥荒、疾病和文盲有增无减,赖以维持生命的地球生态系统继续恶化。

《21世纪议程》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全世界为下一世纪的挑战做好准备。

它前调圆满实施议程是各国政府必须首先负起的责任。

二.全球《21世纪议程》得主要内容
•《21世纪议程》涉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所有领域,提供了21世纪如何使经济、社会于环境协调发展的行动纲领和行动蓝图。

整个文件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步分,资源保护与管理
第三步分,加强主要群体的作用
第四部分,实施手段
第四节《中国21世纪议程》
•一.《中国21世纪议程》的基本思想
•二.《中国21世纪议程》主要内容
三《中国21世纪议程》的特点
一.《中国21世纪议程》的基本思想
•制定和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在21世纪发展的需要和必然选择。

中国是在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经济和科技水平都比教落后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这使本来就已经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环境面临更大的压力。

二.《中国21世纪议程》主要内容
•《中国21世纪议程》共20章,主要内容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与政策。

第二步分,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三步分,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四部分,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
三《中国21世纪议程》的特点
•《中国21世纪议程》具有一下几方面的独特之处:
(一)突出体现了新的发展观
(二)注重处理好人口与发展的关系
(三)充分认识我国资源所面临的挑战
(四)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
第五节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
•二.构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体系和新型机制
三《中国21世纪议程》的实施进程
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
•中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制定的重要方案和进行的重大研究主要有:
•(1)指导中国环境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国环境与发展
十大决策;
•(2)关于环境保护战略的政策性文件——中国环境保护战略;
•(3)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具体方案——中国逐步淘汰破坏臭氧层物质的国家方案;(4)全国环境保护10年纲要——中国环境保护行动计划(1991——2000年);(5)中国人口环境与发展的白皮书、国家级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中国21世纪议程。

二.构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体系和新型机制•(一)构筑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体系
•(二)利用市场机制保护环境
•(三)加强对环境保护的投资
•(四)建立环境与经济综合决策机制
三《中国21世纪议程》的实施进程
•《中国21世纪议程》的实施,将为逐步解决中国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奠定基础,有力的推动中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主要包括一下四个方面:
•(一)结合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进《中国21世纪议程》的实施
(二)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三)大力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
(四)利用国际合作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