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映潮望岳春望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映潮望岳春望教案

教学目标:

1.背诵诗篇。

2.总体感知课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并掌握如何学习诗。

3.大致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理解他诗歌的风格变化。

教学重点:

1.背诵诗篇

2.总体感知课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并掌握如何学习诗。

教学难点:

总体感知课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并掌握如何学习诗。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讨论法

课时安排:

一个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古代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许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而且意境深远: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

传颂,成为流传千古的名篇。同学们,你们学习诗歌已经有好几个年头了,那你们知道要如何学习诗歌吗?

二、知人论诗,了解作者

诗歌鉴赏中要真的读懂一个诗人蕴藏于诗中的感情是很不容易的。除了诗的字句意思之外,还要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风格,甚至是他生活的时代、所处的境地等,这就是所谓的知人论诗,知时论诗。——这是欣赏诗歌的前提。

今天我们要学习著名诗人杜甫的两首诗歌,现在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作者的生平。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人称“诗圣”;其诗被喻为“诗史”;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别”

《望岳》这首诗写于开元盛世。开元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的年号。从太宗李世民贞观初年到开元末年,经过一百多年的积累,唐朝出现了全面繁荣的景象,历史上叫做”开元盛世”。

《望岳》就写于这个时期。此时诗人年方24岁,正过着一种“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诗人的背后是一个鼎盛的唐王朝,所以在他的诗里便投射了足够的“盛唐气象”。

三、如何学习诗歌?

方法一:多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岱了曾眦

先划分诗的节奏,后正确诵读:①注意停顿和重音,读出诗的节奏;②读中想象诗的意境,③读中想象诗人的思想感情。

方法二:读原句,看注解,查资料,理解诗意。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岱宗”,即泰山。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称为岱宗。“夫如何”,到底怎么样呢?“夫”,语气助词,无意。接句自问自答,以夸张手法,极写“齐鲁青未了”的气势,放眼望去,一片青翠苍都,绵延不绝。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齐鲁”,春秋时两诸侯国,后用为该地域的简称。泰山北为齐,泰山南为鲁。“青未了”,形容泰山山脉绵延深远,青翠苍都,从齐到鲁看不到尽头。这一句是远望,摹写泰山卧齐鲁大地,突出了岱宗的雄伟宏阔的气势。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造化”,指天地自然。“钟神秀”,天地间神奇秀美皆聚泰山。“钟”,聚集的意思。阴,山的北面;阳,山的南面。泰山极高,南面受日光,故明亮;北面阳光照不到,故昏暗。意思是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

“荡胸”,心胸摇荡。“决眦”,眼睛睁大,眼角欲

裂,形容极力张大眼睛。“眦”,眼框。“入”,收入眼里,看到。这两句的意思是层层云升腾,涤荡心胸;飞鸟归山,映入眼帘。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应当,一定要。“凌”,登临,登上。“绝顶”,最高峰。“览”,俯视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终要登山泰山顶峰,一眼望去,四周重重山峦都显得渺小了。方法三、带问题,合作探讨,深入理解。

1、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向岳而望,并且角度有别,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写乍一见远望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兴奋和惊叹仰慕之情。

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用语言来形容山高,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这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前句虚写,泰山的美一言难尽,不如写造物主对其情有独钟。后句实写,“割”字用得好,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

形象。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这两句是写细望。表达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愿望。

是其誓言,也是诗人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可见其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全诗主旨:相信自己终能攀上人生顶峰的豪情壮志。方法四:分析景物特点,把握诗人情思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远大抱负。

四、了解《春望》的写作背景

叛军攻下唐都长安的第二年三月即安史之乱时期,诗人劫后余生写下了《春望》。此时的诗人人到中年,战乱使得他穷愁潦倒,与家人聚少离多。

五、如何学习诗歌?

方法一:多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溅抵搔浑胜簪

先划分诗的节奏,后正确诵读:①注意停顿和重音,读出诗的节奏;②读中想象诗的意境,③读中想象诗人的思想感情。

方法二:读原句,看注解,查资料,理解诗意。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城”,指长安城,当时被叛军占领。这两句的意思是国都破碎不堪,只有山河依旧存在;春天又来到长安城,只有荒草长得特别茂盛。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溅落。这一联一般有两种解释:

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感到惊心;

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抵”,值。这一联的意思是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家信可以抵得上万两黄金那么宝贵。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搔”,用手挠。“浑”,简直。“胜”,能够承受。这两句的意思是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方法三、带问题,合作探讨,深入理解。尽量用诗中的词回答下列问题

1.诗人望见什么景物?这景物有什么特点?

国破草木深

2.是什么原因使春天变得如此的荒凉?

烽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