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学设计

《咏雪》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世说新语》以语言简练、词意隽永著称,鲁迅先生称之为“名士的教科书”。

《咏雪》选自《世说新语·言语》,课文言简意赅的叙述了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展示了古人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画面,透出一种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学习本文除了让学生体会家庭和谐氛围外,还应掌握文言文学习方法,感受古人的雅趣。

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刚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掌握不到位。

如果教师引导的好,养成了阅读文言文的好习惯,会为今后学习文言文打下良好的开端。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指导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加强朗读训练;注重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自主学习,疏通文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1、简要了解刘义庆和《世说新语》。

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基本内容,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俄而、欣然、拟、未若、因”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3、能背诵课文。

4、能赏析精彩语句。

教学重点1、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能赏析精彩语句。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假如此时此刻窗外飘起了漫天飞舞的雪花,你会有什么想法和冲动?(让同学们说一说,学生会说打雪仗、堆雪人等)。

同学们玩儿的兴致很高啊!冬天马上就要来了,寒风凛冽固然让人心存畏惧,可严冬也有令我们期待和憧憬的地方,雪花这个飞舞的精灵给冬天增加了多少意趣和浪漫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诗礼书香之家,看看他们在下雪天会进行哪些有趣的活动。

二、新课学习(一)文学常识填空《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

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

被鲁迅先生称作“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全书有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

《咏雪》选自“言语”一门。

(二)学习《咏雪》1、一读课文找生字,读准音。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咏雪》 教案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咏雪》 教案

咏雪【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学习如何细致体会语言的差异,培养语感。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巩固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以诵读为主,自主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的能力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继续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掌握一定的自学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主动、合作、探究求解,不搞机械文白对译。

【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1.师:我这儿有三幅对联,请同学们对一对:“门对千竿竹、门对千竿竹短、门对千竿竹短无”。

对出下联:“家藏万卷书、家藏万卷书长、家藏万卷书长有”。

2.这三幅对联都是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对的。

他就是明代的翰林学士叫解缙,江西吉水人,是一个有名的才子。

他六、七岁就能吟诗作对,人们都称他为“神童”。

他家与曹尚书家的竹园相对,于是他便在自己家的门上贴了一幅对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

曹尚书见了很不愉快,心想:我家的竹园景色哪能让他借用呢?于是,他就命令人把竹子砍去一截。

解缙见了,就在对联下面各添一字: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曹尚书更加生气,马上命令人把竹子全部砍光。

解缙见后又在对联下面各加一字: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这一次,曹尚书无计可施了,不得不惊服解缙确有才华。

3.师:同学们听了之后是否也对解缙十分佩服呢。

对呀,他尚在童年时代就巧妙的运用反义词将一副对联因时设景对出连环对,确实让人赞叹不已。

其实在中国古代,有才华、有学识的少年儿童比比皆是,今天我们就随着南朝刘义庆再认识一位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

他是谁呢?请大家随我一同走进《世说新语》——《咏雪》。

二、品读《咏雪》1.首先请同学们回忆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生回忆,师生共同总结。

以读为主,初读准字音、明内容——再读划节奏、清文意——悟读动脑筋、来思辨——趣读学名句、来仿写——赏读出韵味、快背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世说新语〉二则》教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咏雪》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本文,并试着背诵。

2、能借助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理解文意,对不理解的地方敢于提问。

3、了解“咏絮之才”这个典故的由来,学习古人的智慧。

4、积累古诗中的咏雪名句。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这篇古文,并能借助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的意思,积累咏雪名句。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两个人对雪的比喻妙在哪里,文中的谢太傅为什么更欣赏侄女谢道韫的回答,谢道韫因何得名“咏絮之才”。

教学过程:一、介绍人物,创设情境。

1、课件依次出示:谢安、谢道韫、王羲之的图片,师作如下介绍:谢安,东晋政治家,军事家,也是当朝宰相,世称谢太傅、谢公。

他自幼聪慧敏悟,气字非凡,甚至连被誉为“王与马,共天下”的著名丞相王导都知道他,以致于当时的学童连他的读书音韵都竞相仿效,蔚成时尚。

在同权臣桓温的周旋与斗争中,谢安表现出了超人的胆识与气度,成了稳定大局的顶梁柱,群臣的主心骨。

公元371年,桓温废除了皇帝司马奕,另立简文帝司马昱,公元373年二月,当桓温闻讯简文帝并没有如他指望的那样,禅位给他,气急败坏;亲率大军,杀气腾腾地回兵京师,向谢安,王坦之问罪,并欲趁机扫平京城,改朝换代。

眼见朝廷上下,人心惶惶,新帝司马曜也不得不下诏让吏部尚书谢安和侍中王坦之到新亭迎接桓温。

当时,文武百官纷纷跪拜在道路两旁,甚至连抬头看一眼威风凛凛从眼前经过的桓温的勇气都没有,这里面也包括那些有地位有名望的朝廷重臣。

与谢安同来的王坦之早已是惊慌失色,汗流浃背,紧张地连手版都拿倒了。

在这惶恐的一群人中,只有两个人不改自然容颜,一个是来者不善的桓温,一个是镇定安闲的谢安。

在习习拂面的寒风中,谢安走上台阶,在席上就坐。

他并不看桓温布置在四周,围得像铁桶似的卫兵,而是先作了一首咏浩浩洪流的《洛生咏》,然后才平静从容地说:“我听说诸侯有道,就会命守卫之士在四方防御邻国的入侵。

明公入朝,会见诸位大臣,哪用得着在墙壁后布置人马呢?”老道的桓温没料到昔日在自己府中做司马的谢安在这种关头依旧不改其旷达风度和自若本色,一下子被他镇住了,于是赶忙赔笑说:“正因为不得已才这样做呀!”嚣张气焰被打下去后,他连忙传令撤走兵士,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又摆酒设馔,与谢安两人“欢笑移日”,在这欢笑声中,朝廷总算度过了一场虚惊。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案
-修辞手法:讲解并使学生理解课文中所运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表达和写作技巧。
举例:《咏雪》中“未若柳絮因风起”一句,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未若”是对比的手法,“柳絮因风起”则是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来形成意象,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2.教学难点
-文言文理解:对于初中生而言,文言文的阅读理解是一大难点,生字词、特殊句式等都会造成理解上的障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课文《咏雪》的阅读与理解;《咏雪》中的生字词学习;分析《咏雪》的文学特点及修辞手法;了解作者刘义庆及其作品《世说新语》的背景知识;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鉴赏能力。本节课将深入挖掘教材内容,通过解析课文,使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咏雪》是东晋文学家刘义庆所著《世说新语》中的一则,它以简洁精炼的文字描绘了雪的美丽。文言文是古代文人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学习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咏雪》这篇课文。通过分析课文中对雪的描绘,学习作者如何巧妙地运用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将雪的飘逸和纯净表达得淋漓尽致。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运用文言文描绘自然美”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写作中的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学设计

《咏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重点文言实词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借助注释翻译文章3.感受和体会家庭聚会其乐融融的氛围【教学重难点】诵读文言文,积累重点实词【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知道哪些有关于雪的古诗词呢?(学生举手讨论交流),我们已经积累了这么多关于雪的古诗词,那么请同学看看老师ppt上所出示的这一句诗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现在我们一起来赏析下这句诗歌。

学生分享赏析这句诗,最后老师总结得出结论:这句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雪比作春天的梨花,生动形象,极具春天的意味。

雪除了像梨花,还像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咏雪》,看一看在这篇小小的文章里,两位聪明的小孩又将雪比作什么呢?二.多种方式诵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尝试着划分朗读节奏,并批注不会或不能确定的读音。

2.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准节奏,听准读音,并做好修正。

3.抽读,教师随机抽取学生诵读课文。

4.齐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

三.整体感知1.学生反复多次阅读课文,遮住课后的注释,尝试着理解文义,同桌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讨论。

2.老师抽同学起来展示刚刚的阅读成果,学生能够概括出文章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3.接下来再让同学借助课后注释来翻译文章,注意到重点实词,勾画出仍然不懂的地方。

4.老师重点讲授学生不懂的文言实词。

最后达到学生能够流利地翻译文章的效果。

四.问题探究1.谢家的这一场家庭聚会呈现出怎样的家庭氛围?从文中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明确:融洽轻松愉悦且文化气息浓郁。

由“寒雪日”“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可以看出。

2.“未若柳絮因风起”和“撒盐空中差可拟”两个比喻谢太傅更倾向于哪种?编者呢?明确:谢太傅更倾向于“柳絮因风起”,因为兄女回答出此句的时候,谢太傅表现是“大笑乐”。

编者也更喜欢“柳絮因风起”,因为文章的最后专门交代了兄女的身份,足以可见编者对她才华的赏识。

部编版(人教)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学设计

部编版(人教)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学设计
今天我们再向大家介绍两位古代少年,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
(3)出示学习目标
讲故事梗概,说出有关人物
听老师讲授
了解《世说新语》
了解本课学习要达到的目标
用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使学生初步认识《世说新语》“志人”的特点。
目标激励,增强学习动机

新课
1、出示去掉标点的文言文。
学生思考探究,给去掉标点的原文加上标点。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让学生初步理解文章,从中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
2、范读课文。正音,画出关键处的停顿。字音差拟骤
左将军王凝之〡妻也。
提示学生抓住要素概括文章内容
学生听读
学生抓住时、地、人、事件概括文章内容
整体理解文章
此基础上口头翻译文章。
理解儿女在文中的含义
体会词语的古今异义现象
5、品读鉴赏
学生散读课文,启发学生探究课文重点内容。拓展欣赏《春雪》
品读鉴赏
讨论两个比喻的妙处
学生根据重点内容自由提问
体会比喻所写的意境
学会鉴赏
正确翻译两个句子

小结
概括故事主要人物的特点。
检查当堂背诵
学生分析总结主要人物、特点及刻画人物的方法
学生背诵全文
使学生整体理解文章
学生根据注释,通过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在原文处对重点词语进行批注骤内集未若差可拟因儿女
文义
使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落实文章中的重点文言词语。
4、教师点拨,文中的“儿女”一词怎么理解?启发学生理解“儿女”一词古今异义的区别。并拓展“妻子”“亲戚”等词义缩小的现象。
找出与故事情节有关的人物,写出名字,判断人物关系
部编版(人教)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学设计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之一《咏雪》教案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之一《咏雪》教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 文言文阅读:正确朗读《咏雪》原文,理解文章的基本情节和主旨。
- 词语理解: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关键词语,如“谢安”、“内集”、“儿女”等,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 句子翻译:能够准确翻译文章中的关键句子,如“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理解其深层含义。
- 写作手法分析:识别并理解文章中的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7. 课后习题解答:针对课后习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8. 创作实践:布置与《咏雪》相关的创作实践作业,如写一篇以“雪”为主题的短文,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作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咏雪》一文的内容和寓意,感受古人的智慧与情感。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之一《咏雪》教案
一、教学内容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之一《咏雪》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咏雪》原文阅读:引导学生正确朗读文言文,理解文意,把握文章主旨。
2. 词语解释:讲解文章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如“谢安”、“内集”、“儿女”等,帮助学生理解句子含义。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 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咏雪》的基本内容。这篇文章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雪的景象,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感悟。这种感悟是古代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2. 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文章中的关键句子,如“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分析作者是如何巧妙地运用比喻来描绘雪的。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教授《咏雪》这一课时,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存在一定难度。在授课过程中,我尽量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例子来解释文言文中的难点,比如通过比较雪与撒盐的动作,帮助学生理解比喻的修辞手法。这种教学方法似乎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我感觉还可以进一步优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学设计

《咏雪》教学设计科目语文设计者赵雪莹学校轩辕中学授课班级七五学生人数 60课题______《咏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型新授授课日期二、教材分析:《咏雪》选自《世说新语·言语》,文章讲的是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

《世说新语》文笔简洁明快,语言含蓄隽永,本文只有70多字,却鲜明地塑造了谢安、谢朗、谢道韫这三个人物。

“咏雪”成为流传千古的一段佳话,由此也有了“柳絮才高、咏雪之才、咏絮才”等典故。

本文在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课,本单元的主题是“亲情”,我以为“咏雪”固然体现了亲情,但更重要的是展示了魏晋名士那种洒脱、儒雅的气质和富有情趣的生活情景。

所以,我想尽力带着学生去感受古人那种洒脱儒雅、情趣盎然的生活气息。

三、学情分析:我们之前已经学过《童趣》等三篇文言文,学生积累了一些文言知识,并且熟悉了我们学习文言文的步骤,要读懂这个故事没有太大的困难。

所以,我主要是引导学生整理归纳文言知识,挖掘其文化内涵,并努力创造氛围,让学生真切感受“咏雪”的情境,鼓励学生去想象。

四、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复习巩固作者及《世说新语》;2、掌握“俄而、骤、欣然、差可拟、因”等文言词语;3、情景再现,走近古人讲论文义的情境中。

过程与方法:1、检测掌握的作家作品情况,并补充相关内容;2、同伴互助,解决疑难词语,并归纳整理;3、师生共同表演,讲论文义,再现故人读书的情景。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感受文化故人的情操,感受文化魅力。

五、评价方案设计:1、针对目标一,采用提问的方式进行测评;2、针对目标二,采用书面练习的方式进行测评;3、针对目标三,采用小组展示的方式进行测评六、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情境再现,讲论文义。

七、教学流程设计:(一、)布置预习:1、熟读《咏雪》,了解大意,划出自己不懂的词句;2、搜集学过的关于雪的诗句。

( 二、)导入新课:图片展示“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学设计)-七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学设计)-七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小荷尖角,谢家玉树——《咏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译读感知,积累文言知识,疏通文意,培养文言语感,赏宴会雅景。

2、处境析情,品析宴会雅言,小组合作探究语言妙处。

3、感宴会雅风,知人论世,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

【教学重点】1、译读感知,积累文言知识,疏通文意,培养文言语感,赏宴会雅景。

2、处境析情,品析宴会雅言,小组合作探究语言妙处。

【教学难点】感宴会雅风,知人论世,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

【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某日,窗外突观雪花潇洒舞动,出门观之,似白羽之物落之以鼻,欣喜之时,仆人奉上家宴邀请函一封。

家宴邀请函久未通函,展信如唔。

今晓时分忽见窗外大雪盛景,兴味盎然,乃邀族内亲友莅临寒舍,行人间乐事,赏美景吟诗。

一赏乐景二品才情,为家中小辈学问指点迷津。

雪重路难行,切记小心。

顺颂时祺。

谢安亲笔作为谢氏家族成员,请你应邀出席宴会。

情境任务:任务一:译读感知,赏宴会雅景任务二:处境析情,品宴会雅言任务三:谢家玉树,感宴会雅风二、宴前准备早闻谢家叔父家学渊博,盛名在外,许久未见,你倍感压力。

故请搜集《世说新语》相关知识,了解亲友,盛装赴宴。

1、编者介绍: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刘义庆。

刘义庆(公元403--444年),南朝宋(南北朝刘宋)王朝宗室,文学家。

字季伯。

他秉性简素,爱好文史,喜欢招聚文学之士,《世说新语》是他组织编写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是六朝志人小说代表作,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体小说代表作。

2、作家作品:《世说新语》原书八卷,今本作三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篇,主要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的名士的言行与轶事,较全面地反映出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

鲁迅称其为“一部名士教科书”。

3、走近亲友——谢安: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中国东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世说新语二则-咏雪》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观察过下雪的情景?”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人是如何描绘雪的奥秘。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世说新语二则-咏雪》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这是我在今后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首先,对于生字词的掌握,虽然我在课堂上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但学生们在实际运用中仍显得不够熟练。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加大生字词的复习力度,通过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记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主要内容包括:课文《咏雪》的阅读与理解;《咏雪》中的生字词学习;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作用;了解作者及其背景;体会文章的意境及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古典文学鉴赏能力。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思想感情体会:引导学生感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升学生的情感共鸣。
举例:
-重点讲解“霰”字的古义和今义,以及在不同语境下的运用。
-通过对比喻“撒盐空中”的解析,让学生理解修辞手法在描绘事物特点时的效果。
-通过谢道韫的生平介绍,帮助学生了解东晋时期的文化特点。
-深入分析文章中对雪的赞美,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敬畏。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觉得这次创作活动很受学生们的欢迎,他们积极参与,展示了自己的才华。但在活动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学生在创作时修辞手法使用不够恰当,有些创意较为局限。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在以后的实践中,我应该更多地给予学生指导,引导他们拓宽思维,激发创造力。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案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让《咏雪》这样的经典文章真正走进学生们的内心,激发他们对文学、对生活的热爱。
4.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对人物的刻画;
5.背诵《咏雪》并理解其寓意;
6.感受古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及情感表达;
7.结合现实生活,学会欣赏自然美,提高审美情趣。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学科核心素养:
1.提高文化素养:通过学习《咏雪》,让学生了解古代文人墨客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方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依赖心理较重。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我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指导,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写作练习让我看到了学生们的潜力,但也暴露出他们在实际运用修辞手法时的一些问题。如句子结构不够合理、修辞手法运用不够恰当等。针对这些问题,我将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世说新语》的背景及文学价值介绍;
2.《咏雪》一文的语言特色、意象描绘、情感表达;
3.文中重要词语、成语的含义与用法;
(2)分析人物形象:学会从文中对谢太傅、道韫等人物的描写中,分析其性格特点,理解作者对人物的刻画。
举例:谢太傅在文中展现出博学多才、谦虚有礼的形象,教师需指导学生从文中的言行举止中体会这一形象。
(3)体会情感表达:感受作者对雪的赞美之情,理解作者通过咏雪所抒发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8《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8《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学设计教案

《咏雪》教学设计一、教学思路《咏雪》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篇幅不长,语言文字较为浅显,而且有一定的故事性,学生理解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但面对刚刚接触文言文的七年级学生,我首先设法引导学生认真弄清文中字词句子的基本意思,把握文章的主旨。

没有这一环节,教学很容易流于空泛。

然后,我努力引导学生自己去解读文本,探究文本。

并且运用图文结合的多媒体课件,使教学重难点突出,同时,让学生结合图文,当堂巩固积累文言字词,并且背诵。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有关《世说新语》的文学常识,结合课文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未若”等,并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事物;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古人家庭生活中的雅趣,感受谢氏家族和睦、轻松、融洽的家庭氛围;学习古代聪慧机敏的少年的智慧。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结合课文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品析文中人物的语言,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诵读法: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理解文意。

2.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本文叙事中包含议论,教师的引导点拨与学生的参与探究相结合。

3.延伸阅读法:巩固积累咏雪名句。

五、教具多媒体六、课时一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课前,老师出一个谜语考考大家:头戴六角帽,身穿白衣裳,寒冷全不怕,迎风空中舞。

(打一自然现象)你们能猜得出是什么吗?对,是雪。

有没有同学知道雪是什么样子的?(通过多媒体展示几张雪花的图片)好的,同学们,现在来看下这几张图片上的雪花,我们来观察一下雪花有哪些特点呢?(参考:六角形的,白色的,出现在寒冷的冬天,像白色的花瓣一样在空中飘舞。

)同学们描述得很准确。

那么你们觉得那漫天飞舞、纷纷扬扬的雪花像什么呢?我们能把它比作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古代的两个少年是如何吟咏雪花的。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学设计

8《<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刘冰亚北京市人大附中朝阳学校一、教材分析《<世说新语>二则》是“亲情单元”中的文言文篇目。

这两篇文言文分别从长辈对晚辈的尊重鼓励,和晚辈对长辈的维护两个角度出发,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风貌。

这与本单元“亲情”的主题相呼应。

本课课文选自《世说新语》一书,此书从多方面反应当时的社会生活。

除高尚廉洁的品德外,编者犹为赞许深沉豁达的胸怀雅量、机智敏捷的言语应对,所以本课所选两则都是表现少年儿童聪慧方正的正面形象,侧面体现了当时士人的文化修养、生活情趣和意志追求。

二、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小学六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感悟能力,接触过简单的诗文,也有过朗读练习,接受过一定朗读指导。

但本课是学生自进入初中以来第一次接触到的文言文课文,学过程中要克服学生的畏难心理和生疏感,所以要“言”“文”兼顾,既要把握文言知识,又要将其作为文章来深入赏析。

三、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利用注释读懂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讲述两则故事。

2.学生能够对《咏雪》中的两个比喻通过比较其本体与喻体的特点进行赏析。

3.学生能够通过圈画谢太傅的行为动作分析谢太傅的人物形象,结合本单元的“亲情”主题评价谢太傅。

四、教学重点利用注释读懂大意,通过比较本体与喻体的特点赏析比喻句。

五、教学难点通过人物行为分析人物形象及内心,关注文本内部的角色,也关注文本作者(编者)的写作(编写)意图。

六、教学过程(一)介绍《世说新语》。

1.阅读《世说新语》中“中朝小儿”故事,初步了解《世说新语》。

中朝①有小儿,父病,行乞药②。

主人问病,曰:“患疟也。

”主人曰:“尊侯③明德④君子,何以病疟⑤?”答曰:“来病⑥君子,所以为疟耳!”注释:①中朝:西晋,晋帝室南渡后称渡江前的西晋为中朝。

②乞药:求医问药。

乞:求取。

③尊侯:尊称对方的父亲。

④明德:光明的德行。

⑤因为当时俗传行疟的是疟鬼,形体极小,不敢侵犯巨人或君子,所以主人这样问。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8《世说新语》二则:咏雪》优课教案_1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8《世说新语》二则:咏雪》优课教案_1

《咏雪》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咏雪》是新的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世说新语》二则中的第一则。

这一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题,精心构建单元整体,选文兼顾诗文,兼顾古今。

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刚上初中不久的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切近、平易。

《世说新语》二则讲述古代少年的聪慧故事,也能让人感受到魏晋世族家庭的文化修养和情趣。

《咏雪》是一篇文言文,但语言文字理解起来并不难,还带有一定的故事性,学生理解起来应该说相对容易一些,但是,对文中语言的辨析和欣赏在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难度。

二、学情分析:本课是中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教学中一定要克服学生的畏难心理和生疏感,切不可败坏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信心。

学生们小学时接触的文言文虽不多,但读懂此文亦不是难事。

要学生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三、教学目标(三维目标整合写;重点、难点)1.结合注释,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疏通文句,理解文意,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别。

(教学重点)2.多种方式朗读文章,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握文言文的重点内容。

3.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比较两种比喻的优劣,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的能力,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

教学重点:目标1、2.教学难点:目标3四、教学过程:1、师生共同了解《世说新语》:(1).学生读注解①,介绍刘义庆及《世说新语》。

(2).教师补充《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

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

被鲁迅先生称作“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全书有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

2.学生读全文,教师听纠正读音。

(1)、指名读课文。

(2)、纠正字音。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说课稿(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说课稿第【1】篇〗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咏雪》。

下面我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点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这几个环节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咏雪》一文是人教版部编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中的第一则。

这个单元的课文以家庭、亲情为主题。

《咏雪》全文仅71字,展现出家庭和美温馨的一面,勾画出古人家庭文化教育的画面,描绘了一个古代典型的书香门第。

二、说学情本文是学生进入初中后所学的第一篇文言文,文言文的底子近乎为零。

这就首先应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能让学生产生对文言文学习畏难和恐惧心理。

这篇课文语言文字比较浅显,还带有一定的故事性,学生理解起来也相对容易一些,能够自主查阅工具书疏通文字障碍。

但在语句的欣赏和辨析上存在比较大的困难。

要提前给学生布置好预习具体任务,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教学目标的落实。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对现阶段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我设定的三维教学目标为:1. 知识与能力: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理解文意;背诵课文;明确比喻之精妙在于神似而非形似。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形式的反复诵读,感知文章内容;在讨论中明白道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书香门第家庭文化教育的良好氛围,对孩子成才的作用。

四、说教学重点:根据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我把第一个目标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理解文意;积累文言实词,尤其是古今异义的词语。

说教学难点:根据本课内容、教师用书的教学建议和语文学科特点,我把本课教学难点确定为:欣赏文中人物语言,探究比喻的妙用。

五、说教法学法(一)教法为了实现这一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课采用诵读──探究法,讨论──点拨法。

学习文言文最实用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就是读,读也是文言文学习不变的主题,因而我安排了三个层次多种形式诵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咏雪》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咏雪》教学设计

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世说新语>两则—咏雪》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咏雪》一文出自《世说新语》中的“言语”一门,语言浅易,故事简单。

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中,谢家子弟咏雪的事情。

文章只是客观地叙写其事,没有任何评论,而这正为学生进行文本的个性解读,提供了极好平台。

在教学中,教者一改以往教师讲解学生听的方式。

在学习形式上,设计了“表演式感知”、“探究式鉴赏”、“独立式创作”等三个环节,通过学生表演,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在探究式鉴赏中,学生合作探讨,自主生成问题,并选择有代表性、典型的问题放到桌面上,让学生们解疑答问。

这篇课文的精彩点在于谢家子弟谢朗、谢道韫,对“白雪纷纷何所似”的不同诠释,而对这两句不同的咏雪句的鉴赏又是这一教学环节的重彩戏,学生在谈自己喜欢的理由的同时,也是一种自我感悟、自我鉴赏的过程,在思想的交流中也丰满了自己的思想。

“独立式创作”一环旨在让学生鉴赏他人诗句之余,也亲自“尝尝梨的味道”,用“_______差可拟”或“未若_______”的句式尝试着对纷纷扬扬的白雪作生动的描述,鼓励学生超越文本,在创作中融入学生对雪、对诗的感悟与智慧。

教学目标:1.讲清楚文言文学习的基本要求2.通过注释,读懂浅显的文言文3.理解言简意赅的文章里,蕴含着的丰富的人文内涵,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学重点疏通文意,引导学生品评词句,理解文意,积累文言词语教学难点使学生了解《世说新语》“志人”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世说新语》中一些小故事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看着同学们一双双闪烁着智慧的眼睛,我不由地想起冰心的一句诗:“小孩子那细小的身躯里 / 含着伟大的灵魂,/ 有着无穷的智慧。

”是啊,自古以来,出现过许许多多聪明机智的少年儿童,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同学们知道哪些聪明孩童的故事呢?1、学生回答自己所知道的古代聪明孩童的故事。

(如:孔融让梨、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等)2、导入主题:其实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作诗的曹植,十二岁当宰相的甘罗等。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部编)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咏雪》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部编)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咏雪》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2课时)教学目标:1.讲清楚文言文学习的基本要求2.通过注释,读懂浅显的文言文3.理解言简意赅的文章里,蕴含着的丰富的人文内涵,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方法:要素教学法教具:u盘,白板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升入初中后,文言文以及古诗就是我们语文学习的重要年内容了。

一般每册课本中有文言文五篇,古诗包括课后的诗词背诵近十五首,篇章比例占到五分之一强。

每次期中期末及中考分数也都占到四分之一左右。

学习文言文及古诗有很多好处,例如:可以直接了解我国五千年的历史,能促进现代汉语学习,文言是现代汉语之根,可以促进现代汉语的学习,可以学习我国古人丰富的思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等。

二、新授(一)学习文言文基本要求(或者说学习的基本内容)掌握必要的文学常识,朗读文章会停顿,准确清楚每个字的含义,文从字顺的翻译句子,揣摩课文内容,有哪些感悟,很多篇章需要背诵等等。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逐渐明确这些要求的。

1.文学常识选自《世说新语笺疏》刘义庆(403---444)南朝宋城彭(现在江苏徐州)人,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

《世说新语》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 朗读文章会停顿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范读,学生朗读,读流畅,读出停顿)准确清楚每个字的含义3.文从字顺的翻译句子,翻译原则以及方法(1)初步学习翻译课文,首先要利用课文注释。

(2)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我们应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4)具体方法:留、扩、补、调、删等。

留在翻译中,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案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案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主题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学生们能够结合典故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深入的交流。在这一环节,我尽量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启发学生思考,帮助他们提炼出有益的品质。但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讨论时容易偏离主题,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意引导学生聚焦关键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学生在理解难点内容时仍有一定困难。比如,对典故中人物品质的深入理解和词语的准确运用。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通过更多实例分析和练习,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其次,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世说新语》这部著作的了解程度有限。因此,我适时调整了教学内容,加强了背景知识的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典故。同时,通过对比分析两个典故,让学生体会到不同人物品质的特点,这种方法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
在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诗词创作活动让学生们热情高涨。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创作出了许多有趣的小诗。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较为沉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古诗词创作还不够自信。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多地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尝试,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4.词语积累:学习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如:谢安、孙康、咏雪、映雪等。
5.朗读与感悟: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6.思想教育:通过两则故事,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勤奋学习,培养良好的品质。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节课内容紧密联系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道德品质,符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的小诗。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咏雪典故在现代生活中的启示”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案.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案.docx

项目公开课项目负责人名称活动10-20活动地点七年 4 班时间活动《咏雪》主讲人 / 主备人王玲形主题主评人 / 开课人参加全体语文组成员申请学时 1 学时对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把握停顿,利用注释疏通文意,读懂文章;2.过程与方法:诵读课文,读中理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文章人物性格特点,体悟谢公和编者的态度,并感受家庭氛围,教学重点: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了解古今异义词2.把握停顿,读准节奏教学难点:1.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2.探究两个比喻,学会如何写出形神兼备的比喻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过程:一、兴趣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咏雪》 ( 板书课题 ) ,选自世说新语,编者刘义庆。

咏雪,顾名思义,这是写雪的文章。

自古以来,雪以其千姿百态、洁白晶莹的特点激发了无数文人的灵感,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咏雪佳句,下面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你知道的咏雪佳句。

(明确: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2.同学们课外阅读都很丰富,学习语文一定要注意课外积累。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很多咏雪的佳句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那么,如果是你面对纷纷扬扬的白雪,你会把雪比作什么呢?(明确:棉花、鹅毛、面粉、蒲公英等)3.大家的想象力都很丰富,其实啊,比喻只要抓住两个不同事物的相似点,那么比喻就没有对错之分,但是比喻是有好坏之分的。

二、初步感知1.请同学们翻开课本到这一页,这是一篇文言文,首先我们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PPT出示字词)请同学们读一读。

(明确:( 1)骤 zhòu 骤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学习文言文要充分利用注释。

急、大的意思,有个词叫暴风骤雨,这里的骤也是这个意思。

( 2)差 chā,大体。

(3)即 j í,就是。

( 4)俄而:不久,一会儿。

)2.那我们再来看看课文中是否还有疑问的地方( PPT出示全文,重点字词加横线),请一列同学起来翻译加横线字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神似:在给人的感觉上,柳絮纷飞给人的视觉感受和雪是相似的。
我们在写比喻句的时候,先要追求形似,这是基本要求,而神似是更高的追求。最终能够达到形神兼备。 )
3.面对这两个比喻,谢安怎么反应的?
(明确:公大笑乐。是的,谢公没有对两人的回答做出明确的评价。)
那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课文最后一句话,这是编者加的。编者的态度又是怎么样的呢?和谢公一样吗?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还需不断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语文教学也需要系统的知识,要及时做总结,做一个合格的导学者。
(明确:纷纷:纷纷扬扬的样子; 拟:相比; 未若:不如; 因:凭借。)
那么这里的两个比喻句里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
(明确:
本体:白雪纷纷
喻体:撒盐空中
柳絮因风起 )
2.你认为哪个比喻比较好,为什么呢?小组讨论一下吧。
同学们讨论得非常激烈,谁愿意来分享一下自己的观点?
(明确:
(1)形似:盐和雪一样洁白,而柳絮一点灰白色的
项目名称
公开课
项目负责人
活动时间活动主题
《咏雪》
主讲人/主备人主评人/开课人
王玲形
参加对象
全体语文组成员
申请学时
1学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把握停顿,利用注释疏通文意,读懂文章;
2.过程与方法:诵读课文,读中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文章人物性格特点,体悟谢公和编者的态度,并感受家庭氛围,
(2)差chā ,大体。 (3)即 jí,就是。
(4)俄而:不久,一会儿。 )
2. 那我们再来看看课文中是否还有疑问的地方(PPT出示全文,重点字词加横线),请一列同学起来翻译加横线字词。
(明确:何:什么 ; 似:像 ; 拟:相比 ; 因:凭借 )
2. 除了字词,文言文的朗读也很重要,有没有同学想试一试。(生读)
3. 大家的想象力都很丰富,其实啊,比喻只要抓住两个不同事物的相似点,那么比喻就没有对错之分,但是比喻是有好坏之分的。
二、初步感知
1.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到这一页,这是一篇文言文,首先我们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PPT出示字词)请同学们读一读。
(明确:(1)骤zhòu 骤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学习文言文要充分利用注释。急、大的意思,有个词叫暴风骤雨,这里的骤也是这个意思。
他读得怎么样啊?有没有同学愿意来点评一下?
(明确:指导句子内部停顿,尤其第一句和最后一句(PPT出示全文停顿))
3. 我们来一起读一下课文。
三、品析课文
1. 之前我们讲到比喻,文中也有两个比喻,我们来看一看(出示PPT三句话)
白雪纷纷何所似
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请同学们利用注释翻译这三个句子。
柳絮因风起 → 给人的感觉→神似
活动反思:
《咏雪》篇幅短小,文意简单,寥寥几十个字生动记叙了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编者通过两个晚辈回答的对比,赞赏了才女谢道韫的才华。而两个晚辈的比喻,正可以作为文章的突破点切入,并重点探究。由此引出谢公和编者对两个晚辈的回答的态度和反应。此外,还要引导学生感受名门望族谢家的家庭氛围。
(明确: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
2. 同学们课外阅读都很丰富,学习语文一定要注意课外积累。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很多咏雪的佳句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那么,如果是你面对纷纷扬扬的白雪,你会把雪比作什么呢?
(明确:棉花、鹅毛、面粉、蒲公英等)
大家畅所欲言:民主
家中气氛很和谐轻松,公大笑。)
四、总结课文
寥寥几十个字,课文给我们展示了不同性格的人物,两个生动的比喻,还让我们感受到了谢家和谐的家庭氛围,让我们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这篇文章。
五、作业布置
1. 翻译全文
2. 完成作业本
六、板书设计
咏雪
本体:白雪纷纷
喻体:撒盐空中 → 外形 → 形似
形神兼备
本次教学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对教学重难点都做了点拨。由于是七年级学生,所以在学习文言文时,要加强对句读的指导,把握句子停顿和节奏。在释义部分,请学生结合注释掌握重点字词。但是在文言文特殊句式方面并没有展开来讲,例如“何所似”,这是一个宾语前置句,这个方面要加以改进。同时,在文章的翻译上,可以系统地教他们翻译方法,如留、补、换、改、删,如此学生就能融会贯通了。在课文的拓展上,引入了《乌衣巷》,当时粗略带过,若能加上讲解会更好。
教学重点:
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了解古今异义词
2.把握停顿,读准节奏
教学难点:
1.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
2.探究两个比喻,学会如何写出形神兼备的比喻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咏雪》(板书课题),选自世说新语,编者刘义庆。咏雪,顾名思义,这是写雪的文章。自古以来,雪以其千姿百态、洁白晶莹的特点激发了无数文人的灵感,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咏雪佳句,下面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你知道的咏雪佳句。
(明确:编者是比较喜欢兄女的比喻的,不然他就不会在最后特地加上对谢道韫的介绍,表明对她的赞赏。)
4.其实,除了谢道韫以外,谢安也是个有名的政治家,东山再起这个成语的主人公就是他。
(出示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那么是什么样的家庭能培养出这样优秀的人才呢?他们的家庭氛围是什么样的?
(明确:下雪天在家里谈论诗文:高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