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的教师应如何适应教育信息化对教学和课程带来的影响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时代的教师应如何适应教育信息化对教学和课程带来的影

信息时代的教师应如何适应教育信息化对

教学和课程带来的影响

李志琴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是国家、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积极推进国家信息化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教师教育信息化既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因此,从未来教育的新趋势去探讨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可以使我们站在社会发展的“制高点”上去迎接这场新变革的到来,从而为我国教育和教师继续教育的蓬勃发展创造条件和机遇。

一、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的要求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教学从观念、思想、理论到手段、方法、模式等的根本性变革,这场变革能否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的关键在教师。因为教师是最终决定教育革新成败的因素,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育信息化将无法实现。为适应未来的教育,推进教育信息化,我们需要建立新型的教师队伍,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1、树立终身教育观

在传统教育体系中,教育在相当程度上是让学生记忆各种知识或信息。然而在信息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的增长大大加快,知识的更新周期变短,许多知识还没有等到学生学会,可能就已经过时了。学校教学在大量和有效地传授越来越多、不断发展并与认识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知识的同时,应侧重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使学生获得种种可持续的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

使学生成为有能力在自己的一生中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更新、深化和进一步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使自己适应不断变革的世界。这是一种富有时代精神的、面向未来的教育观和教学观,它对于已习惯了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已形成了固有教育教学观念的教师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教师只有迎接挑战,转变旧观念,树立新观念,才能与时代和教育的发展保持同步。

2、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学习者就能够获得学习的内容,对所在的研究进行扩展,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更有效的控制,从而使学习成为更具有自我导向和控制的过程。良好的信息意识和较强的信息素养,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教师作为信息化人才的塑造者,自然需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指出:“全面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在教师教育中的普及和应用,显著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积极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管理体制和办学方式的改革创新,探索并初步构建信息环境下教师教育的有效模式。”通过信息技术的培训既要使教师建立科学的、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还要逐步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3、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尤其是基于Internet的多媒体教育网络中的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既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又可以进行协作型教学,还可以将“个别化”与“协作型”二者结合起来。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或需要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方式甚至指导教师。作为教师,自身必须具备充足的知识量,大量采用计算机、多媒体和虚拟

现实等教学技术,并在教学过程中创建信息教学环境,探索知识形成过程的多种教学模式,以适应不同类型的教学需要。

4、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将由传统教学的“人—人”关系,变成人—机—人的关系。信息网络工具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学生就有条件获得和处理信息,并进行交流。同时教师的角色也将随之改变,不再是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教师将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演变成终身导师。教师角色的这种重新定位,不但没有减轻教师的任务,反而意味着对教师的期望更高,要求更严。

二、教育信息化中的教师素质培养

教育信息化为我们展示了未来教育的美好前景,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会自然而然地创造教育奇迹,它可能被用于促进教育改革,也可能被用于强化传统教育,因为任何技术的社会作用都取决于它的使用者。

对于教师应具备的信息素养,可分为四个不同层次,即:基本信息素养、学科信息素养、特殊信息素养、科研信息素养。

1、基本信息素养,是指一个教师平时必须具备的关于信息方面的一般观念、意识、知识、技能,涉及教师适应信息时代的教育观念、信息道德与伦理、加工与使用信息资源等方面,这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2、学科信息素养,就是教师在进行具体的学科教学中所具备的信息知识和能力。

3、特殊信息素养,是指计算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者应具备的专业的信息知识和能力。

4、科研信息素养,是指一个教师进行科研活动所具备的信息知识能力。

在这四种信息素养中,基本信息素养是形成学科信息素养、特殊信息素养、科研信息素养的基础,基本信息素养是每一名教师都应具备的。

随着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单纯的职前教育转型为终身教育,教育所要完成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因此,教师必须适应终身教育的要求,以实现个性化教育的现实可能性,特别是要转换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新的观念,运用新方法,取得教育的最优效果。

三、教师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继续教育

教育要适应信息革命和信息社会的发展趋势,教育必须实现信息化,而教育信息化首先要求教师的信息化,只有用信息化的观念和信息化的技术改变和武装教师,培养信息化的新型教师,才能加速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实现教育信息化的蓝图。

1、树立终身教育思想,建立完善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

当前世界各国都把教育改革的重点放在师资水平上,对教师实施继续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的共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要发展成人教育和其他继续教育,逐步形成大众化、社会化的终身教育体系。”“终身教育是对所有人的要求,任何人都要活到老、学到老,但对教师则更为重要,必须走在全社会的前面。”可以说,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因为作为教育者,他的教育会直接影响他人,影响一批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