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工程论文
人因工程学论文

人因工程学论文第一篇:人因工程学论文人因工程学论文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从最原始的完全依靠自然的生活(比如采集食物、狩猎以及逃避猛兽的追捕)到逐渐学会制作简单的工具,再到各种复杂工具和技术的发展。
人类经历如此漫长的道路,才从原始社会发展到今天。
现在,我们已经能够使用各种技术生产大量的产品和设备,其中包括我们的祖先所不可能想象的产品。
在这个过程中,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技术发展与人的因素是不可分割的,他们的关系就是人们开始研究人因的起因。
人们都有这样的经历,一些工具、装置、设备或机器的使用十分不方便,而只要稍加改动,用起来就会舒服的多。
这些只是非常简单的人因工程学的应用。
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对于自身认识的加深,人因工程学学也越来越深入与技术融合再一起,同时也越来越深入地溶入人们的生活之中,例如在各种日常用品,家用摄像机、浴盆,电视机的遥控器等都非常典型地应用到人因工程学。
下面将对人因工程学这门学科从总体进行认识并且较深入地理解几个比较重要的概念。
、人因工程学的定义目前国际上对人因工程学有几种不同的称呼。
美国称之为人因工程学(Human Factors),在欧洲工效学(Ergonomics)更为流行。
有些学者称之为人类工程学(Human Engineering)、人机工程, 也有一些心理学家喜欢使用工程心理学(Engineering Psychology)的叫法。
在具体的定义上,也没有统一。
例如国际人机工程学会将人机工程学定义为: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里学等方面的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生活中和休息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学科。
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将人机工程学定义为研究人和机器、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合理结合,使设计的机器和环境系统适合人的生理、心理等特点,达到在生产中提高效率、安全、健康和舒适的目的的学科。
人因工程学术论文(2)

人因工程学术论文(2)人因工程学术论文篇二技术哲学视野下的人因工程反思【摘要】从技术哲学阐发它对人因工程的意义及影响,这是人因工程学研究的一个全新视角。
技术哲学的合理性考量,能从技术理性内在蕴含工具和价值两重属性角度,揭示人因工程的局限性并反思其合理性维度。
【关键词】人因工程;技术哲学;人-机-环境一、人、机、环境是人因工程的存在现代人因工程的最大特点,是把人、机、环境看作系统的三大要素,在深入研究三者各自性能的基础上,强调从系统的整体性能出发,通过三者间的信息传递、加工和控制,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复杂巨系统,并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使系统具有“安全、高效、经济”等综合效能。
此外,现代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积极主张把环境作为系统的一个环节,并按系统的总体要求对其进行全面的规划和控制。
还处于发展初期的人因工程,以创造最合适人操作的机械装备和作业环境,使人-机-环境系统协调而获得系统的最高综合效能为目标。
目前,人因工程的研究内容括:人的特性研究、机器特性研究、环境特性研究、人-机关系研究、人-环境关系研究、机-环境关系研究和人-机-环境系统总体性能研究七个方面。
二、人因工程背后的合理性考量首先,机器工业把科学和巨大的自然力并入自身,因而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点是一目了然的。
象不变资本的任何其他组成部分一样,机器不创造价值,而只是把自身的价值转移到它所生产的产品上。
所以说,它自身的价值进入了产品的价值。
机器不是使产品变便宜,而是使产品随着机器的价值相应地变贵。
马克思说过:“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不过是为了降低商品价格,缩短工人为自己劳动的工作日部分,以便延长他只是为资本家劳动的工作日部分。
这是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特殊的方法。
”人因工程的引进,从使人适应机器转入到使机器适应人,表面上是资本家在生产中注重了劳动者的因素,但这是为了生产出更高质的商品而不得不注重的一个环节,也是基于提高效率、赚取更多的利润为前提的。
要知道资本家与工人是永远对立的,他不会让工人真正自由全面的发展,他要更长久的剥削劳动者,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还要使工人觉得做人是可以忍受的而且是完全幸福的。
人因工程学论文.pdf

人因工程学论文指导老师刘树林班级工双01姓名韦磊学好 00082019时间 2004.6利用人机工程学原理搞好电冰箱设计在21世纪,科学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对自身认识的加深,人因工程和技术制造的融合越来越深,以广泛的应用的各种日常生产中。
下面我们对电冰箱人机界面设计有关内容进行了探讨。
阐述了加强使用性研究,了解人在感觉和认识方面的需求重要性。
1加强使用性研究,了解人对感觉和认识的需求人类工程学研究的目的是优化产品与用户间的界面。
这个界面包括软件和硬件两部分,软件指显示和电子控制部分,硬件指把手、按钮及其他结构件等。
成功的产品设计应力求达到人在操作产品过程中,决不让用户调整自己,不应使用户产生混乱,更不能对用户有害。
一个成功的产品设计必须进行人的使用性研究,了解人在感觉和认识方面的需求。
1.1感觉方面 要使产品满足用户的感觉需求,设计者必须搜集最终购买和使用该产品的大量用户信息。
必须分析产品最终定位特点,全面了解使用者的国别、年龄、性别、人种、身高等,以确保产品定位准确。
此外,还必须考虑冰箱内部零部件的强度、握力、组合运动范围及灵活性,保证满足用户对产品的功能要求。
1.2认识方面 产品设计必须考虑产品在感性和理性认识方面的要求。
感性反映的是人的五官感觉,例如触觉和听觉的控制反馈。
理性认识则是推理和处理信息后的产物,理性认识包括记忆、逻辑和学习功能。
切实理解产品最终用户要求,加强使用性研究,可使产品的功能更接近用户需求。
通过使用性研究,可对产品的使用性进行评价,排除不能给产品增加明显价值的功能特性,研究的数据可为设计改进提供明确的依据,有可能产生新产品的概念。
2以人为中心,搞好电冰箱人机界面设计电冰箱设计应考虑人的使用性要求。
人处在中心位置,使用者对电冰箱的拉手、电气按钮、旋钮、冰箱造型、零件功能等均有要求,下面对电冰箱设计中涉及到的内容进行探讨和研究,并参照国外产品研究发展方向。
本科论文汽车中的人因工程学

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消费意识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现代产品在设计时越来越注重用户体验和客户感受。
“满足客户需求”已经成为现代产品设计的基本原则。
汽车作为常见的产品,不再是简单的的运输手段,而成为了反映人们的性格,身份,品味,思想的载体。
现在,对汽车的认识早已不再是有四个轮子的会运动的外壳。
人们越来越希望汽车的每一处设计都能够体现人文关怀。
方向盘是汽车组成中的重要部分。
方向盘的设计是汽车人性化设计的一个缩影。
方向盘的造型、尺寸以及功能键要符合人因工程学的设计;大小、色彩等要符合消费心理学和设计美学的原则;方向盘的个体设计又要和汽车的总体设计风格相呼应。
本文以汽车方向盘为研究对象,对方向盘的人因设计的概念、发展、方法以及实际设计进行了整理、分析并做了总结。
重点研究当前已有的汽车方向盘的人因设计的成果和问题,通过对现存的问题的分析,探讨进行汽车方向盘的优化人因设计的方案,提出方向盘人因设计的发展趋势。
综合人因工程的方法和其他设计原理,对汽车使用者的各种情况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研究并对方向盘的多个构造方面进行人因设计,找出更能适应使用者的设计。
关键词:方向盘,人因设计,人因工程,智能系统Abstract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echnology continues to progress,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improve, as well as consumer awareness and lifestyle changes, modern product design is increasingly focused on humane care and respect for the user. "To meet people's needs "is the basic starting point of the product design. The car is no longer a simple means of transport, the carrier made in order to reflect the people's character, identity, taste, thought. Now,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ar is no longer four wheels will be the movement of the shell. More and more user-friendly design gives the car more economic and cultural implications. There is growing hope that the car every design are the humane care.The steering wheel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vehicle composition. The design of the steering wheel is a microcosm of the car user-friendly design. Steering wheel shape, size, and function keys to meet the engineering design; size, color, etc.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design psychology and design aesthetics; the steering wheel again and the car's overall design style echoes. These areas should be standing on the user's point of view to consider the design.On the steering wheel being the concept of the design,This article organize and analyze the steering wheel’s development, methods, and the actual design and do a summary. Focus on current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of the existing car steering wheel design, solutions to existing problems, car steering wheel optimization of design, to identify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steering wheel, ergonomic design. Integrated engineering methods and design principles, the car users a variety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alysis of multiple tectonic aspects of the study and the steering wheel due to the design, find out more user-friendly design.Keywords: steering wheel, Ergonomic Design, human-factors engineering, intelligent systems.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II)第一章绪论.................................................... -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 1 -1.1.1研究背景........................................... - 1 -1.1.2研究的意义......................................... - 1 -1.2国内外研究进展........................................... - 2 -1.2.1 人因工程学的研究进展............................... - 2 -1.2.2 人因工程在汽车空间构造方面的研究进展............... - 2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 2 - 第二章汽车的构造及方向盘的作用................................ - 4 -2.1汽车的构造及原理......................................... - 4 -2.2汽车的转向系统及原理..................................... - 4 -2.3方向盘在转向系统中的作用................................. - 5 - 第三章方向盘设计的比较分析.................................... - 6 -3.1方向盘的普通设计与人因设计的比较......................... - 6 -3.1.1方向盘的形状....................................... - 6 -3.1.2方向盘的造型....................................... - 6 -3.1.3方向盘的尺寸....................................... - 7 -3.1.4方向盘的色彩....................................... - 7 -3.1.5方向盘的材料....................................... - 8 -3.1.6方向盘的位置....................................... - 9 -3.1.7方向盘的功能键.................................... - 10 -3.2现有方向盘的普通设计与人因设计的比较.................... - 10 - 第四章基于人因工程学的汽车方向盘设计......................... - 12 -4.1方向盘的构成............................................ - 12 -4.2汽车方向盘的人因化设计.................................. - 12 -4.2.1方向盘的形状...................................... - 12 -4.2.2方向盘的造型...................................... - 13 -4.2.3方向盘的材料...................................... - 13 -4.2.4方向盘的尺寸...................................... - 13 -4.2.5方向盘的色彩...................................... - 14 -4.2.6方向盘的位置...................................... - 14 -4.2.7方向盘的功能键.................................... - 16 -4.3现代车载智能系统与方向盘的结合.......................... - 16 -4.3.1车载智能系统介绍.................................. - 16 -4.3.2车载智能系统与方向盘设计的结合.................... - 17 - 第五章结论和展望............................................. - 18 -5.1 结论................................................... - 18 -5.2 展望................................................... - 18 - 参考文献....................................................... - 20 -致谢........................................................... - 21 -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1.1.1研究背景人类历史的发展已经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几千年,而在这厚重的历史中积淀着人类先祖们的辛劳和智慧,同时留给了后人无尽的知识和财富。
人因工程论文-精品

人因工程论文-精品2020-12-12【关键字】目录、建议、情况、条件、地方、问题、系统、有效、深入、现代、平衡、合理、健康、保持、发展、提出、发现、研究、特点、位置、关键、支撑、安全、理想、要素、基础、需要、环境、工程、能力、方式、作用、比重、结构、水平、速度、动员、分析、倾斜、把握、丰富、满足、管理、保证、指导、加快、提高、改进、减轻、落脚点、有效性SHANDONG INSTITUT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人因工程课程设计指导老师姓名学号完成日期2013年02月10日目录一、引言 (1)二、问题及改进 (1)2.1 鞍座设计不合理 (1)2.2 鞍座太高 (4)2.3 缺少腰靠 (6)2.4 车把握起来费力 (6)2.5 手柄握起来舒适度较差 (7)三、结语 (8)参考文献 (9)基于人因工程学的自行车设计改进摘要:自行车设计在以往只是从满足人的使用功能出发,而忽视了骑乘者是否感到舒适。
本文从人因工程学角度,运用人体测量学、身体运动学的理论,对自行车设计上长期存在的一些不符合人体工效学要求的缺陷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人因工程学设计鞍座腰靠一、引言人因工程学( Human Factors or Human Factor Engineering ) , 又称工效学(Ergonomics)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性应用科学。
它综合应用生理学、心理学、医学、卫生学、人体测量学、劳动科学、系统工程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在对人、机器、技术和相关环境的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并利用人的行为方式、工作能力、作业限制等特点,以提高生产(包括日常生活中人的活动)的效率、安全性、健康性、舒适性和有效性。
现代人因工程学的落脚点不仅在于工厂生产现场的布置与设计,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随处可见、随时接触的日常用品当中。
真正具有现代形式的自行车诞生于 1874 年。
如今自行车在很多国家只是作为运动健身的工具,但是从上世纪 20 年代自行车传入我国以来,由于经济、人口状况与地理条件等方面的原因,自行车在一个很长时期内一直作为中国百姓的主要交通工具。
人因实验论文

基于人因实验的车间生产环境局部理论分析摘要:人因工程学也叫人机工程学、人类工效学、人类工程学、工程心理学等,它主要研究人和机器、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合理组合,使机器和环境系统适合人的生理、心理等特点,从而达到在生产中提高效率、安全、健康和舒适的目的,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生产系统主要由人、机、物、法、环五要素组成。
人的因素是影响生产线的重要因素之一,运用人因工程学的知识对生产环节的不合理之处提出改善,为工人营造一个舒适、科学、合理的工作环境。
通过对生产线进行优化,对不合理之处进行改进,使运行流畅,从而提高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关键字:人因工程生产环境与效率1.引言生产加工车间的工人作业环境向来是企业管理者经常忽视的问题之一,特别是国内一些机械制造加工车间,更是极少重视工人的生产作业环境,然而适宜的环境对人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较为舒适的厂区环境和现代化设备以及干净整洁的办公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员工,不仅影响员工的心理状态,还能影响工人的生理状态,从而在人因这方面对生产效率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是提高企业生产率和产品质量的无形力量。
本文目的在于根据部分人因实验的总结将对工人的生产作业环境做一个局部的理论分析,也加深自己对人因工程及工业工程有一个更深一步的认识。
2. 国内车间生产加工环境的浅析由于我国历史发展的原因,工业工程相关知识未能西方先进国家那样在国内各生产与加工行业得以广泛应用,人因工程也发展较晚,致使生产行业范围内对“以人为本”生产环境设计疏于重视,显而易见国内企业对工人的生产与加工环境设置与人因工程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相差很大。
具体来说,国内生产车间一般具有以下特点:(1)生产车间噪声较大,对机器产生的噪声不能进行有效的弱化,可能导致直接或间接的工作事故并不同程度的影响生产效率。
(2)生产车间温度较高或较低(因季节而变),引起工人心理与生理不良反应,导致生产效率严重降低。
(3)生产车间光线的供给未根据工人的人因供给合理指标进行光线的调试,忽略了不同光照可能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从而影响效率。
人因工程学论文

我校图书馆的人因学分析与优化研究摘要:随着我校学生对图书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图书馆成为一个不错之选。
为了保证学生能够更好的阅读更多的图书,我们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对图书馆进行改进,让学生更好的接受书面知识。
根据人因学工作环境发现:照明、颜色环境;噪声环境微气候环境进行分析与优化研究,能让学生活得到更好的,更舒适,更健康的学习环境获得更多的知识。
并且把研究理论应用于实践中,优化学习环境。
关键词:照明;颜色环境、噪声环境;微气候环境1前言随着学院的发展,图书馆将时刻稟记着读者的需求,团结一致、锐意进取,努力探索新的技术手段和新的服务方式,争取为学生的学习研究创造更理想的环境。
这样学生去图书馆的机会越来越多。
为了学生争取更好的学习环境,必须对图书馆问题和不足方面进行改进。
论述如何改进我校图书馆学习环境以及其中的人因学分析与优化问题研究。
并把研究结论应用到实践中去,改善现有学习环境。
2照明对人因学工作环境研究的影响在人们认识自然的过程中,约有80%的信息量是通过视觉系统提供的。
视觉获得信息的效率、质量与视觉特性和照明条件有直接关系,基本视觉功能的执行在很多情况下离不开照明,因此照明条件也是工作环境的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照明对工作效率、工作质量、作业安全、人的情绪、视力和身体健康等都有影响、为了通过更好的控制和调节照明条件使工作环境变得更加舒适、健康、安全和高效,必须研究与照明有关的问题,分析照明的人因影响。
2.1照明的标准及影响2.1.1照明标准照明标准是指工作场合所必须达到的照明水平,是照明设计的和管理的重要依据。
我国照明标准《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美国照明标准根据照明标准两表可见,我国标准阅览室的最低照度为75lx,美国标准100-200lx,低于或高于这个标准都会产生视疲劳,对我们的视力有非常大的影响。
但是往往有人也会以认为照明环境“越亮越好”,这一观点并非正确。
重要的不是照明的强度,实际上帮助人看到东西的是发光强度。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论文前言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论文前言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章节“人因工程课程设计论文前言”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理解人因工程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了解课程设计论文的撰写流程及规范。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人因工程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训练学生运用文献查阅、数据分析等手段,对人因工程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人因工程学科的兴趣,培养其科学精神和探究意识;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使其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人的因素,体现人文关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人因工程在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旨在通过实际案例和课程设计,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初三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可能缺乏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在课程设计中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人因工程基本概念:介绍人因工程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使学生对人因工程有全面的认识。
2. 人因工程原理:讲解人体生理和心理特点,分析人在操作过程中的需求、限制和特点。
3. 人因工程应用:结合实际案例,介绍人因工程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如界面设计、人机交互、作业空间设计等。
4. 课程设计论文撰写:指导学生了解论文撰写流程,包括选题、文献查阅、数据分析、论文结构与格式等。
5.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共计10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第1-2课时:人因工程基本概念及原理介绍;- 第3-4课时:人因工程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第5-6课时:课程设计论文撰写指导;- 第7-8课时:课程设计实践操作;- 第9-10课时:课程设计成果展示与评价。
人因工程学论文

人因工程学论文对近视眼镜架人因工程学设计的探讨院系:政法学院旅游系专业:10级旅游管理学号:2010502212姓名:刘灿对近视眼镜架人因工程学设计的探讨摘要:眼镜是近视者解决近视的首先,但是佩戴者普遍反映市面上的眼镜架总有一些让他们感觉不舒服的地方。
本文在于对现行流行的眼镜架进行初探,从人因工程学角度进行定性分析,以期能为眼镜架设计者提供一些专业看法,辅助提高近视群体近视眼镜佩戴的舒适度。
关键字:眼镜架、优缺点、人因工程一、引言人们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生活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对于学生而言,学习压力也不断加大。
在中国,近几年来人们的近视率不断攀升,佩戴眼睛的人群已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
设计一款符合现代人们需求的近视眼镜架,以帮助佩戴者减轻或缓解各种不适负面影响,增加佩戴舒适度和美感,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是现代镜架设计的必须考虑的问题。
本文在于从人因工程学角度分析现在市面上各种近视眼镜架的优缺点,探讨更加符合近视者需求的眼镜架的设计思路。
二、近视眼镜的作用对于佩戴近视眼镜者而言,佩戴的目的主要是解决自身近视的问题。
近视者若不采取一些补救措施,他们在生活工作学习中会遇到各种不便,如对于远处事物的变化不敏感,而对于近处的事物分辨不清。
因此佩戴近视眼镜是大多数人解决近视的主要方法。
而有些人们戴近视眼镜却不在于解决自身的近视问题,更关注的是佩戴它所带来的外在美感。
眼镜成为一些人自我装扮点缀的必备品,会让佩戴者显现出另一番风格和魅力。
有些人佩戴它显得书生气,一股儒雅风范、文人气息。
而有些人就显得成熟稳重,很有干劲,干事干劲利落,或者是一副学者风范、成功人士。
三、镜架结构一副镜架通常是由镜圈、鼻托、桩头和镜脚等主要部分构成。
镜圈(镜框):镜片的装配位置,用金属丝,尼龙丝及螺丝,凭借着沟槽或钻孔来固定镜片,它影响到镜片的切割和眼镜的外形。
鼻梁:连接左右镜圈或直接与镜片固定连接。
鼻梁有直接置于鼻子上,也有通过托叶支撑于鼻子。
人因工程论文

人因工程学——在学校寝室方面的应用摘要:随着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的高度发展,人的因素在产品设计与生产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人机和谐发展的问题也就越来越重要。
学生生活在学校里,寝室就是学生温暖的小窝。
寝室里的每一样东西我们不仅看了要顺心、满意而且要用的舒服、健康。
因此,设计科学、舒适的课桌椅,对减轻学生的疲劳强度,提高学习和教学效率是极其重要的。
关键词人因工程;桌椅设计;学习效率;人体数据1、床的设计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所以,床的设计要合理是很必要的。
一定的长和宽以及高度都要符合人的基本要求。
设计中应用人体测量学、人体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人体结构特征和机能特征进行研究,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尺寸、重量、体表面积、比重、重心以及人体各部分在活动时的相互关系和可及范围等人体结构特征参数。
休息好是学生学习的必要前提,而我们学校的寝室床是上下铺,往上爬的台阶太细了,人踩在上面不仅脚会痛,而且有时还会滑,这样就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危险性;还有床的尺寸设计不太好,上铺到房顶的距离太矮,大学生来自各个地方,身高差异很大,有的人个头高站在床上会坷脑袋。
这样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书架的设计学生离不开书,一个好的书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学校的书架是钉在墙上的,在钉的时候可能是忽略了尺寸大小的问题。
人躺在床上要占一定的空间,学校书架钉的太靠下了,就相当于占了床的一定空间,这样人地方就小了没处理好“人—机—环境”之间的的关系;还有人睡觉不可能会一动不动,往上稍微一动就会碰到书架上,又给学生的安全造成了危害。
应该把书架的高度在往上钉点,这样不仅有足够的睡觉空间,而且也避免坷着。
3、衣柜的设计为了节省空间,寝室里每人一个放东西的柜子。
可是它太深了,由于东西多,里面放满了东西,每次找东西时,还要爬到里面去找,因为胳臂的长度是有限的,柜子的深度比胳膊要长好多。
脑袋连同身子一起爬进去才能找到想要找的东西。
产品的设计就是要满足人的需要,设计者要考虑使用者的方便、安全问题。
人因工程学论文

人因工程学的应用人因工程学算是一门管理科学。
早前,它有个名字叫工效学、人体工学或人因学;这门学科在中国落户也有些年了,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我觉得这门科学却仅仅停留在一个“口号”,或者说是“形式”上,并没有得到很完美地体现。
人因工程学其实是一门重要的工程技术学科,是管理科学中工业工程专业的一个分支。
它研究的是人、机器、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合理结合;使设计的机器和环境系统适合人的生理、心理等特点,达到在生产中提高效率、安全、健康和舒适目的的一门学科。
但是,在中国,一切涉及精神面层次的东西,怎么说呢?我想应该是六七十年代破四旧时的惯性吧,很多人会认为这纯粹是在扯淡,没事儿瞎闲着。
人因工程学因为它存在的特殊性,它侧重于研究人对环境的精神认知,侧重于研究环境施加给人的物理影响,是一个相当边缘化的学科,它的发展打破了我们对本身熟知的学科之间的界限,融合了个学科的相关理论,其综合性是不言而喻的,这导致了这门学科命名的多样化,学科本身定义也不统一,边界模糊;但是无可否认,这门学科的应用范围却是相当广泛的,而且它的一些观点,是必须得到我们做工程的,特别是管理人员的重视!人因工程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了关于人的行为方式、工作能力、作业限制,如照明、噪声、微气候等环境因素、所适用设备对人的生理心理及作业效率的影响。
这样一说,很多经常工作在现场的人或许就清楚了:比如在锅炉厂房附近,噪声的影响有时候能让人有一种暴起伤人的感觉!电厂运行前有一道吹管的工序,经历过的肯定都会印象深刻,那刺耳的尖叫声能让人心烦意乱。
记得有一次,电厂吹管之后,附近农民家的母鸡不下蛋了,组织了一大帮人把电厂门给堵起来,不让工人们进厂上班,那时候,有好多人都是靠翻墙进去的,不少人没少被围观的农民踢屁股。
或许你会说,这些类似笑话的事情,怎么会影响到工程的建设呢?直接的影响或许真的没有,但是,发生这样的事情之后,工人们的心理或者就不能说是很正常了吧?上班的时候互相调笑说某某某早上进门的时候被踢了屁股,或者某某某翻墙的时候摔了个狗吃屎……在这样的环境下,工程质量、工业安全都是得不到必要的保障的!如此一来,工程建设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而这类影响或者说应该是潜在的,它存在一个未知的触发条件,一旦这种潜在衍变成现实,那将酿成多大的灾难,这是无法评估的!我听说过那些德国佬做技术指导的时候,只要知道现场作业采用的是软爬梯,他们就是死也不会上去的。
人因工程学术论文

人因工程学术论文人因工程是把人、机、环境看作系统的三大要素,在深入研究三者各自性能的基础上,强调从系统的整体性能出发,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人因工程学术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人因工程学术论文篇一人因工程在生产车间的应用研究摘要:随着工业工程和管理科学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人的因素。
人因工程在生产车间现场中的应用研究是现代工业工程研究和应用的热点。
在我国的大型企业中以人因工程为代表的工业工程有较多的应用。
但在近些年大量涌现的中小型公司普遍存在生产车间环境较差、设备布置不合理等阻碍工作效率提高的问题。
文章由人因工程学角度出发,从操作台、安全色、控制器三方面分析人因工程在生产车间的应用,然后应用人因工程学相关理论,探索生产车间人因工程改善的应用原则,改善现场环境,构建舒适、安全且符合实际生产的作业空间。
关键词:人因工程;作业空间;控制器;安全色1.引言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的生产活动由“人适机”转向“机宜人”。
“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安全、健康、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作业条件等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
在传统的生产过程中,企业往往是片面的强调生产的数量和质量,而忽略了人的因素,这样就会使员工在工作中过度疲劳或者容易发生生产事故,也容易让员工对工作产生厌倦。
人因工程的出现为减少这些不良状况提出了很好的方法。
在我国,人因工程的应用比较好的一般都是在大企业,而中小型的企业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
研究人因工程学在生产车间的应用对我国企业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等有重要的意义。
而对于成本高效率低的中小型企业,人因工程是使其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人因工程起源于欧洲,发展于美国,关于人因工程的研究及应用国外的研究较国内的研究起步早,但研究的重点都集中在人因工程的应用方面。
在我国,关于人因工程学应用的研究在逐年上升,其中在工程技术领域的应用研究领先于在经济管理、医药卫生等方面的研究[1]。
人因工程

人因工程学论文-----[寝室环境分析]姓名:张波学号:0801030112摘要:针对寝室的现有条间进行分析,通过对寝室微气候条件,噪音环境、照明和颜色、空气环境等的分析,找出影响寝室同学舒适度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改善方案。
关键词:人因工程、照明、噪音、空气、微气候若说学生生活是一曲大乐章的话,那么宿舍生活就像是一个个小音符了,大乐章的动听离不开小音符的优美,我们的宿舍生活“1”“2”“3”便是优美的一节。
寝室和家一样,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地方,主要用来休息的地方,也是我们学习的地方,寝室的环境是否舒适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质量以及做其他事的效率。
研究寝室,主要针对床、衣柜、鞋柜的摆放位置,以及寝室照明环境、色调等来进行。
首先来说明一下寝室的布局,寝室朝阳,从入门开始右侧卫生间,左侧通常用来晒衣服,也许不应该说是晒衣服,应该说是阴干,往里来便是两侧靠着墙壁放着连续的六张床床高约一米六,宽约一米八床下面是宽约两尺的衣柜,挨着衣柜的时一米高的书桌,桌上放置长宽高约为1m/1m/0.5m的书架,书桌其他部分用来防治日常杂物,桌下与衣柜相对的位置是鞋柜,鞋柜分两层。
最里面是窗台,一般无处放置的物品都放在其上。
有时显得杂乱无章。
首先要说的就是寝室的微气候条件和噪音影响。
微气候各要素中,温度对体温调节起主导作用,室内的气温主要取决于太阳辐射和大气温度,同时也受生活环境中各种热源影响。
大气温度可直接影响室内温度,在室内自然通风良好情况下,室内温度可略高于室外气温。
从寝室的布置上来说明,床、鞋柜、衣柜是一体的,也是最占空间的,它们的放着相对位置不需改变,但我们知道衣服阴干对身体不好,尤其是内衣在无太阳的地方下干会滋生很多细菌,而且晾衣是会增加寝室内的湿度,从人因工程学的角度出发,室内湿度过高,不仅影响人的舒适感,还有利于室内环境中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加剧室内微生物的污染,这些微生物可导致呼吸系统或消化系统等多种疾病的发生。
人因工程学教学模式论文

人因工程学教学模式研究摘要:根据人因工程学课程特点,将教学内容分为3级,1级需要学生理解接收并能灵活应用,2级需要学生理解并掌握,3级教学内容主要为扩展性的知识。
对于1级教学内容,必须采用互动式教学,不通过这一过程,就达不到学生灵活运用的程度,首先考虑3种互动方式,即:课堂讨论、案例教学及互动式实验与验证。
通过这些方式,改进教的方法,调动学的动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人因工程教学内容分级互动式教学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1(a)-0000-00人因工程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内容分类比较多,知识点比较分散。
因此就要加深学生在学习时的记忆,形成部分内容的系统性。
最好的途径就是通过互动式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掌握。
1 人因工程学课程特点人因工程学课程包括内容比较多,模块也比较多,大多数模块内容之间的联系比较弱,缺少连惯性。
课程内容涉及人体形态特征、人体生理特性、人的心理特性、人的系统功能特征、人与工作方式的关系、工作环境对人的影响、人因工程方法研究,在了解人因的基础上,还需要用科学的方法,使工作人员适应工作环境或改善工作环境,合理安排工作形式、工作时间等以取得最好的绩效。
人体测量与人体心理特性的联系就比较弱,工作环境又涉及噪声、空间尺寸、照明、温度、湿度、心理感受、振动等内容,涉及学科内容比较多,学生接受时就有一定的难度。
人的系统功能特征涉及神经系统及人的信息处理。
有些教学内容又联系比较紧密,比如:人体形态特征与工作空间设计,人的系统功能特征与工作空间设计及工作安排。
如果不采取特色教学方法,教学效率就达不到预期效果。
2 人因工程学教学模式学习首先是一个过程,既然是过程,就会有效率的高低,效率还要与学习的时间进行平衡,学习必须有重点,内容还要进行分类。
人处理、接收、储存信息是有限度的,对于重点内容,通过各种教学方式,突出教学内容,对部分知识还要达到理解、接收、应用的程度[1]。
对人因工程的认识以及对课程教学的看法5篇

对人因工程的认识以及对课程教学的看法5篇第一篇:对人因工程的认识以及对课程教学的看法对人因工程的认识以及对课程教学的看法在接触这门课程之前,人因工程对我来说是个非常陌生的名词,我十分渴望了解这门新兴学科所诠释的自然哲理。
第一次真正体会人因工程知识是在学习catia软件的过程当中。
在图书馆借了一本关于catia人机分析的书籍,我开始了探索catia人机模块之旅。
刚开始我试着建立人体模型,然后调节各种姿势。
在human activity analyse 模块里,我们可以进行人体运动的仿真,人体测量,人体动作的评分,姿态优化,干涉分析,提升分析等等。
用人体模型的姿态评估与优化功能可以对动作进行定量化的分析,得到最优的动作,从而减轻劳动者的体力负荷。
通过对catia 人机模块的初步学习,我初步地体会了人因工程研究的目的:1 使人工作地更有效率2 使人工作地更加安全3 使人工作地更加舒适。
其次,通过对课本的学习。
我发现人因工程是一门多学科相互交合的学科。
在人的因素这一章节中,讲述的更多的是生理学的知识和心理学。
在讲述照明环境时,利用的更多的是定量化的工具,分析照明环境与人体舒适度,人工作效率的关系。
然后通过改善照明环境,降低疲劳,提升工作效率。
在计算全面通风换气量的时候,结合物理学的热学导出计算公式。
其中也有涉及到一些简单的化学知识。
其中我觉得使用性比较强大的是工作空间设计,利用该章节的知识,我们可以设计出合理舒适的作业空间结构。
下面是我对人因工程课程教学的一些个人建议:第一,在课程当中增加互动环节。
这样可以增强同学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让同学跟上老师的节奏。
第二,图形结合。
比如说在讲解点光源的照度,光的亮度的时候,可以更好的结合图形来说明。
第三,将CATIA 的教学与人因工程相结合。
Catia中的人机分析工具可以有利于我们队人因工程知识的理解。
第四,在联系实际的同时更多的讲定量化的工具。
定量化的工具可以让同学理解更深刻。
人因工程论文

常工院图书馆人因工程分析13 工业强永刚 13060719 陈璐瑶 13060703 蔡紫君 13060701 【摘要】由于大学招生规模的扩大,图书馆迎来了人流井喷的时代。
而通过对图书馆进行空间布置优化和功能的改善,能够建立一种温馨与和谐的环境,让读者感受到图书馆是一个有利于学习与信息交流的最佳场所。
本文阐述了常州工学院图书馆建筑的基本特点,从人因工程方面对图书馆的功能布局进行探讨,并进行合理规划。
关键词:图书馆人因工程空间布置功能布局1.1 课题的来源对于高校的学生而言,图书馆是多数同学学习的重要场所之一,而书架的设计好坏,可以影响到同学们借书的效率。
好的书架能为广大的借阅者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也更便于同学们搜索和取书。
为此,本小组选取图书馆书架为研究对象,结合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在对目前高校书架的现状进行具体分析的情况下,提出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改进的方案,从而为广大同学提供更良好的借书环境。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日益发展,为了应对纸质文献和新的服务项目内容不断增加,许多图书馆开始进行翻新或扩建。
如今,图书馆的规划设计是目前阶段迫在眉睫的问题。
表 1.1 展示了近十年来全国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及馆藏密度对比。
1 表1.1可以看出,随着馆藏密度的逐渐降低( 78 册/平方米到 70 册/平方米),其他空间比例和学习空间比例相对增加。
那么作为图书馆的管理者,如何利用好这些空间成了必须要考虑的一件事。
本人所在小组通过调研常工院图书馆的规划与布置,总结出其中运用到的人因工程例子,并分析可改进之处,为其他高校的改进提供借鉴。
1.2 课题的意义随着各个高校的图书馆的改造和常州工学院新校区的建成,图书馆的重新设计和布置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事。
本人所在小组经过三天的现场调查,通过对回馈信息的整理,从常工院图书馆书架的设计、书目摆放的方法、自习区和储物柜的设计三大方面运用人因工程知识进行详细分析。
通过这一系列的展现,分析其中的优势和不足,为其他图书馆的建设提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
因
工
程
论
文
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姓名:
班级:人力1221
学号:201251211116
对南校区A401教室的人因工程分析摘要:应用人因工程原理,对我校南校区A401教室的照明、桌椅、综合布局等因素进行分析,并应用相应的理论研究结果提出具体优化设计方案。
关键词 : 人因工程学;教室;布局;优化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在校学习,最重要的一部分时间都是在教室中度过,包括上课、自习。
学校教室是教与学的场所,教室在建筑和设备方面是否符合要求,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效果。
那么,我们的教室设施、布局和环境状况如何,是否真正适合我们在其中学习?本文将应用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对我校南校区A401教室进行分析。
对于南校区A401教室,又主要研究照明、桌椅、综合布局这三大方面。
对于照明问题,我们主要是通过教室灯光的数目和亮度来分析。
桌椅状况包括高度、舒适度等。
而综合布局则考虑的是桌椅、灯具的布局,幻灯的高度、视觉角度及其它一些综合布局情况。
下面是我通过实地观测搜集的一些资料:
教学楼是我校学生上课和自习的主要地点,因其设施齐全,且离大部分学生宿舍较近,从而教学楼教室成了大多数同学上自习的首选教室。
1、照明。
灯具采用三管嵌入格栅式,且从前往后共布置了 6排电灯,每排 4 支,即总灯数为 6*4=24 支,灯管数 24*3=72支。
且灯管与黑板平面平行。
2、桌椅。
采用椅面可翻转连式课桌椅。
3、综合布局。
教室大小约为 10m*18m,桌椅布局分左、右两列,左右分别为7个位子,14排。
故像南校区A401这样的大教室总共可容纳约180人。
幻灯高度约为 2m,离地面距离约 1m。
讲台设置在教室中央。
通过对各教室大致情况的了解,有了以上列举的资料,我们就可以开始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采用分因素横向分析的方法。
一、照明
人对光环境的需求与他从事的活动有密切关系,优良的照明振奋人的精神,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人身安全与视力健康。
教室是教与学的场所,因此教室的光环境又有它特殊意义。
教室的采光和照明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和教师视觉作业的完成,而且也影响到其它非视觉作业的各个方面。
因此,实现良好适宜的照明在对教室的人因工程设计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对所得到资料的分析及在各教室中上课的亲身体会,我大致总结出目前我们学校教室的照明状况尚且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教室电灯数量足够,且均匀分布。
但日光灯与课桌的距离偏大,当灯具与课桌相距达 2m 以上时,会致使教室内照明不均,且产生“眩晕光”,使学生的眼睛容易发生“光疲劳”。
2、教室内电灯数量足够,且灯具与课桌距离也较合理。
但没有安装黑板灯,从而造成教室黑板处光线较暗,照度较低。
虽然在使用幻灯时较为方便,但当老师上课偶尔在黑板上写东西时,离得稍远的同学就很难看见。
3、教室灯具排列不是十分合理,且偶尔出现电灯超过使用寿命或由于其他原因造成损坏还得不到及时更换的现象。
而且,为追求投影屏幕和显示器明亮的显示效果,通常会将窗帘拉上,甚至将照明灯具关闭,造成室内采光不足。
最后,我们总结出设置教室照明灯光的一些建议:
为了使课桌面和黑板上有足够的照度,照度分布比较均匀,不产生或少产生阴影。
就要求照明工具的布置符合要求,如尽量使灯具的长轴垂直黑板(即纵向排列)。
同时,对一些教室改变采光环境,确保合理分布光源,保证室内色彩协调,避免光线直射人的眼睛,避免黑板、白板、投影屏幕等上产生眩光,以利于消除眼睛疲劳,保护视力。
且对于超过寿命期的灯管和已坏的灯管应及时更换。
学校教室的采光和照明,不仅要求有足够的光照度,还要有好的照明质量,使师生有一个减少视疲劳和舒适愉快的光环境,从而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二、桌椅
高校学生大部分学习时间处于伏案坐姿,科学地设计符合人类工效学要求的
课桌椅空间设置,对于提高学生作业能力,培养健康美观的坐姿习惯,预防长期伏案引起的肩颈背肌肉骨骼劳损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了解,高校学生存在一定肩颈肌肉劳损患病率,其原因与不合工效学要求的课桌椅空间设置不无关联。
通过观查我们发现,我校大多数教室的桌椅都是椅面可翻转连式桌椅。
但根据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分离式课桌椅通常比连式更合乎工效学要求。
分离式桌椅高差适当,且学生可根据自身体格因素调整椅座距,斜面课桌还可减少伏案学习的颈前倾角,有利于阅读和书写,可避免学习时头部过度前倾,但斜面过大也容易使书本滑落,因而适宜的规格是桌面坡度为100~120。
连式桌椅空间设置主要工效学问题是桌椅高差和椅座距均偏大,与学生体格不协调,此种不良界面可造成伏案坐姿的躯干前倾角加大,眼桌距缩小和坐点前移,使躯干和四肢肌负荷加重,臀腿部承重压强加大,学生作业能力会出现下降,也易致视力疲劳。
另外,对于桌椅的高度,日本有学者曾提出一个计算桌椅高度的简易公式: h(桌面高度)=坐高 P3+下腿长
h(椅面高度)=下腿长
但由于学校教室的课桌椅基本都是统一规格的,而学生的体型又存在较大的差异,故目前仍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要。
但从学生的健康与舒适考虑,还是建议学校最好使用升降可调式课桌椅,当然这一方法的可行性还是有待商议。
同时,桌椅设计时要根据人体形态工程学原理,使桌面和椅背座垫弧度尽量符合人体曲线,让人坐感舒适;桌面和椅面材料应保证使用坚固、耐久;桌椅结构简洁、流畅,可自由调节高度,安装维修方便。
同时要确保使用材料中所含的化学成分不能超标,不得为追求美观、坚固等,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综合布局
对于教室的综合布局问题,我通过对上述资料的分析,发现了以下几点问题,并相应提出了一些建议。
1、教室长约 18m,不论是通过理论分析或是亲身体验,我们都不难发现,在教室坐后排的同学仍能清楚得看清幻灯,而在主楼若坐的位子偏后则很难看得
清楚。
因此,教室幻灯大小与教室面积大小应有所匹配。
才能达到最好的视觉效果。
2、仍旧对于幻灯屏幕的分析,从视觉角度上来看,教室不属于阶梯教室,每排位子都是平的,因此,它将幻灯高度设得稍高来避免前排同学遮挡住后排同学的视线。
但这也造成了看幻灯时大家都必须仰头看,一节课下来,脖子难免有点难受。
通过估算,在教室看幻灯时仰角大约为 10°~45°,尤其是最前排同学仰角更大。
3、当前在部分学校中,更加清洁和多功能的白板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粉笔灰飞扬的黑板,成为了学校新的建设项目首选的教学设备。
白板作为一个辅助的教学书写工具,与学生在书面看到的表现更加接近,在黑板背景上难以表现丰富的色彩和与印刷品上类似的能力,而白板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做到这一点。
4、教室综合布置中颜色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教学环境中色调的不同也会影响学生的智力活动:浅绿色和浅蓝色会使人产生安静、和谐的感觉,易于消除大脑疲劳,提高用脑效率;而深黄色和深红色可对人产生强烈刺激,使大脑兴奋,随后则趋向抑制。
因此在普通教室这种人员多而集中且需要安静学习的场所,应设计成冷色调(浅蓝、浅绿等),形成宁静的学习环境。
如在同学中普遍反应较喜欢主楼 A 座的桌椅颜色,它的桌椅是湖蓝色的,还有管院辅楼的桌子颜色为灰白色,椅子为淡蓝色,这些颜色都能给大家一种较为舒适愉悦的感受。
5、其它因素。
包括足够的氧气补充,适宜的温度,纯净的声音,都能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曲敏.高校多媒体教室的人机工程学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2006
[2]代双亮.教室中的人机工程学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1995,17(3)
[3]阮宝湘,郡祥华.工业设计人机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王金星.产品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5]张成.居室装潢与家事活动中工效学的应用[J].人类工效学,2003,9(2)
[6]从春侠.大学和谐文化建设与学习空间设计[J].高校教育管理,2008(1)
[7]王晓东,王述洋,王显芳,张万里.基于人机工程学的新型多媒体教室的研究与设计[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7,20(1)
[8]何芳.教室的教育学意义与资源再造[J].新课程,2007(12)
[9]丁玉兰.人机工程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