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原因及处理办法怀集县第一中学李培芳摘要:现今中学生的体育活动是中学生课余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中学生在体育实践过程中有一个问题是我们不能回避的,并且是期待解决,即运动损伤问题。
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时期,身体各组织器官的发育还不完善,因此在日常体育教学中,要对中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运动损伤的发生原因、损伤类型和解决办法进行研究,找到切实可行教学方法,不断改善教学条件,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积极性,使体育教学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前言:近几年来报道中学体育教学活动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造成的伤害事故,给中学体育教育敲响了警钟。
但是,实际上,不论运动技术水平如何,只要进行在体育锻炼时进行必要的防护,避免损伤不是不可能的。
因此,对中学生运动损伤来说,防重于治。
只要我们思想上防伤观念常备不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中学生预防工作,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在日常教学、训练中,对运动损伤应采取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研究、总结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规律、运动损伤的预防。
不能因噎废食而不敢训练,在教学中训练、竞赛中,各项防护措施具体到位,就可以有效的防止运动损伤发生。
特别是要让中学生正确了解为什么会发生运动损伤,学习和掌握一些预防和治疗运动损伤的方法,提高中学生体育科学素质,增强体育运动中的自我保健意识,对于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更是非常必要的。
这无疑也是体育教育工作者和参加体育运动的人们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体育教学运动损伤产生的主要原因1、教师方面教师对学生的身体状况缺乏了解,个别学生身体患有某些疾病,不适合剧烈活动或某些体育项目,教师没有了解或者即使了解但没有区别对待;教学组织管理不严,学生没有按照老师要求进行活动,老师对危险性较大的项目没有严加管理;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做好准备活动,关节活动不充分,从而容易导致关节肌肉的拉伤;教师课前准备仓促,没有对体育场地及体育器材进行仔细检查,都会增加学生受伤的几率。
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原因与预防原则
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原因与预防原则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是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学生体智的全面发展,如果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忽视运动损伤的预防工作,没有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就可能发生各种伤害事故,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的思想、身体素质、技能水平不同,学生运动损伤的事故时有发生,给学生的正常学习带来了恐惧心理。
在此作者仅就造成损伤发生的原因和预防原则进行浅述,目的在于与同行们共同交流教学经验。
一、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1.对预防运动损伤的认识不足体育教师和学生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认识不足,思想上无预防概念,存在一些错误片面的认识,甚至将预防运动损伤的科学态度与勇敢、顽强、体育精神对立起来,有些学生缺乏对体育科学知识的学习,对运动规律的形成不理解,运动中充满盲目性而导致运动损伤。
(1)思想上准备不足或体育道德缺失致损伤。
(2)违背人体生理规律和人体运动规律致损伤。
(3)心理因素不稳定(如胆小、紧张或狂妄)所致的损伤。
(4)运动中好胜心强,好奇心大,心血来潮,忘乎所以。
2.缺乏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正确(1)未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做得不充分。
(2)准备活动的内容与运动基本内容结合不合理。
(3)准备活动量过大,造成疲劳,在正式运动中致伤。
(4)准备活动距正式运动时间过长,正式运动时,准备活动的作用消失而致运动损伤。
3.运动环境不规范(1)场地、设备不符合基本运动的要求。
(2)天气、光线不良(特别是室内运动馆的光亮度)。
(3)天气热,疲劳中暑;气温低,使肌肉僵硬;气候过于潮湿,使人大量出汗,影响了水盐代谢,易发生抽筋、虚脱等疾病。
4.违背人体生理解剖学原理和人体运动规律(1)在身体机能状况不良(睡眠不好),带病伤,身体疲劳,生理机能低,肌肉力量弱的情况下,进行难度、强度较大的训练易受伤。
(2)运动量安排过大,特别是局部负荷过重也易造成运动损伤。
(3)技术动作违反人体结构和活动机能的特点和运动力学原理造成运动损伤。
论如何降低体育教学训练中的运动损伤
在体育教学训练 中 , 由于体育活动具 有动作复杂多变 的特点 。
在体育课堂教学训 练过程 中 。学生必须充分认识 到运动安全
这 就要求学 生的身体具有一定 的灵 活性 、 协调性 以及柔韧性 。 而有 的重要 性 ,并且掌握运 动损伤 的基本规律 以及预防运动 损伤的原
些学生 的安 全意识 以及 自我保 护的意识不强 。并且对 运动造成 的 则 , 从而提高学生 的 自我保 护意识 , 培养学 生 良好 的训 练习惯 。 损 伤认识不 到位 . 不会 采取有效 的保护措施来 避免 自身受到伤 害 , 正 是学生思 想上的麻痹 大意 以及 本身缺乏 预防运 动损伤 的观念 , 进 而导致学 生的运动损 伤。 1 . 1 . 2 、 教学方法不 当。 课程安排 不合理 3 . 3 、 合 理的安排教学课程
运 动损 伤的原 因, 并且就如何 降低体 育教 学训 练中的运动损伤提 出了观点以及 建议 , 以供 参考。
关键词 : 降低 体育教 学 训练 运动损伤
1 、 前 言
力量 大 。 在进行 一些 体育 运动时 , 这些 弱点就 会表现 出来 . 尤其 是 2 . 2 、 慢性伤 与小伤 多 。 并且重 复损伤 多 由于训 练是一个长 时间的动作重 复过 程 。因而容易造 成慢性
在体育课 堂教学训练 中 ,导致 体育教学训练 中运动 损伤的原 将这些弱 点与技术 动作 结合时 , 就会 成为潜在的损伤 因素 。 因有很 多 , 例如 , 自我保护能力差 、 身体素质 比较 弱 、 缺乏 自我保护 意识 以及不 重视 准备活动等原 因。对于体育课堂教学过 程中的运
动损伤 ,如果 不予以重视 ,并且没 有采取有效 的运动损 伤预防措 损伤 的发生 , 而且极 易出现重复损伤 。 尤其 是在损伤没有恢 复的情
田径课堂教学常见运动损伤的分析与处理方法
田径课堂教学常见运动损伤的分析与处理方法田径是一项集合多种运动项目于一体的综合性运动项目,其运动强度大、动作幅度大、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容易导致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
在田径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处理运动损伤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田径课堂教学中常见的运动损伤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旨在帮助教练和运动员有效地应对运动损伤问题。
一、常见的田径运动损伤1. 肌肉拉伤:在田径训练和比赛中,尤其是短跑、跳高、跳远等项目,肌肉拉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
拉伤通常是由于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肌肉的过度拉伸或者肌肉的不适当收缩导致的。
2. 跟腱炎:田径运动中,跑步项目是最为常见的项目之一,长时间高强度的跑步容易导致跟腱受到过度压力,从而引发跟腱炎。
3. 膝盖损伤:包括半月板损伤、髌骨软骨损伤等,这些损伤在田径运动中十分常见,尤其是在赛季训练期间。
4. 跑步时的脚踝扭伤:田径运动中,长时间的跑步容易导致脚踝扭伤,尤其是在不平整的地面上。
5. 肩部损伤:铅球、铁饼等大力量投掷项目容易导致肩部损伤。
以上就是在田径训练和比赛中较为常见的运动损伤,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些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1. 肌肉拉伤的处理方法:一旦出现肌肉拉伤,应立即停止运动,局部冰敷10-15分钟,以缓解疼痛和肿胀,然后使用弹性绷带固定受伤部位。
在休息的同时可以进行适当的按摩和拉伸,有助于加速康复。
2. 跟腱炎的处理方法:跟腱炎一般需要长期的治疗和休息,可以采用局部热敷和适当的按摩来缓解疼痛和肿胀,同时避免过度使用受伤的腿部。
3. 膝盖损伤的处理方法:膝盖损伤一般需要进行康复训练,通过适当的运动来加强肌肉力量和稳定性,避免再次受伤。
以上就是对田径运动常见损伤的处理方法,但更重要的是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三、预防运动损伤的方法1. 合理的热身:在进行田径运动前,必须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包括慢跑、拉伸等,以增加肌肉的柔韧性,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2. 注意休息:在训练和比赛之间一定要有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使用肌肉和关节。
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应对措施
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应对措施在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可能会遭受运动损伤。
本文将探讨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应对措施,以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一、运动损伤的预防做好热身运动在开始任何体育活动之前,充分做好热身运动可以帮助学生拉伸肌肉,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并使身体的各个器官逐渐适应运动的强度。
这样可以有效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
检查场地和器材场地和器材的不当使用也是导致运动损伤的原因之一。
因此,在课前对场地和器材进行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要确保场地平整,无障碍物或杂物;器材完好,无破损或故障。
这样可以避免因场地或器材的问题而导致的运动损伤。
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在体育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体能水平和技能掌握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进度,避免让学生过度疲劳或超出自身能力范围进行运动。
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疲劳或过度运动而导致的运动损伤。
二、运动损伤的应对措施轻微损伤的应对对于轻微的损伤,如擦伤、扭伤等,要及时进行处理。
首先要清洁伤口,预防感染;其次可以进行适当的冷敷或热敷以缓解疼痛和肿胀。
同时,要安慰学生的情绪,避免因疼痛而产生恐慌和紧张。
严重损伤的应对对于严重的损伤,如骨折、内脏受伤等,需要立即进行急救处理。
要立即将受伤学生移至安全区域,并根据伤情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
如有需要,应立即送医治疗。
同时,要立即通知学生家长,及时跟进学生的治疗情况,做好后续的沟通和跟进工作。
三、案例分析案例一:通过热身运动预防运动损伤某校学生在进行篮球课前,由于未充分做好热身运动,导致在比赛中遭受了肌肉拉伤。
教师发现问题后,及时让学生停止比赛,并进行了适当的冷敷和热敷处理。
同时,教师也意识到了热身运动的重要性,以后在课前都会强调热身运动的重要性并监督学生做好充分的热身运动。
2. 案例二:通过急救处理应对严重损伤在一场足球比赛中,某学生不慎摔倒,膝盖受伤。
教师立即采取了急救措施,将受伤学生移至安全区域并进行适当的包扎。
体育教学中的运动损伤与预防措施分析
体育教学中的运动损伤与预防措施分析体育教学活动作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科目,伴随着学生对体育科目的喜爱,学校的体育活动也越来越多,但在实际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教学方式出现问题,以及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使得体育教学中的运动损伤现象愈发严重,因此需要采用相对应的措施对其进行预防和解决。
一、体育教学中的运动损伤原因1. 直接原因体育教学中的运动损伤直接原因有以下几种:没有准备运动、技术上出现问题、运动量过大、场地设备出现问题、天气原因等。
2. 客观原因(1)认识不足由于学生缺乏对运动损伤的认识,导致学生对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安全隐患毫不在意,另外由于学生不具备对运动损伤的认识,往往在体育运动技术动作不规范的情况下就自己加大运动量,最终造成运动损伤。
(2)运动量过大虽然学生的生活水平逐渐有所提高,但同时学生的体质也开始变差,多数教师在不了解学生身体实际情况下,就盲目地将运动量加大,使得运动负荷超过学生的能力范围,尤其是一些局部的运动量过大,容易导致学生出现运动损伤现象。
(3)动作不规范多数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思想不集中,将教师所讲的技术动作要领抛之脑后,甚至一部分学生在体育比赛过程中不严格遵守比赛规则,用力过猛、动作粗暴,继而造成运动损伤。
二、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1. 提高认识在实际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提高学生对运动损伤的认识,将运动安全教育作为一节教学内容,让每一位学生都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尤其是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不要盲目地参与体育活动,一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而定。
2.热身运动做好体育活动前的热身运动能够有效地预防运动损伤现象的出现,首先教师准备的教学内容要与运动负荷相符,其次要根据学生的身体情况加强准备运动,最后要根据天气条件的不同来做准备运动。
3. 合理练习体育教学中一定不会缺乏比赛性质的活动和一些日常的运动练习,因此教师在开展体育活动前,要根据教学内容认真备课,尤其是应针对活动当中易出现运动损伤的部分进行事前准备,要求学生必须着运动装参加体育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要确保场地环境无杂物,另外教师还需要为学生规范动作技术要领,严格检查运动器材,最大限度地减少运动损伤现象的发生。
体育教学中常见运动损伤的种类及处理方法
体育教学中常见运动损伤的种类及处理方法体育教学中常见运动损伤的种类及处理方法一、拉伤、扭伤:1、拉伤:即肌肉组织被拉伤,造成的变形和痛苦。
拉伤多由拉力过大而受损所致,常见的有腰椎病、肩周炎等。
处理方法:(1)冷敷:可以使用冰袋或冷水敷料,每次20—30分钟。
(2)绷带:绷带可以稳固损伤部位,以防外力扩散损伤,减缓损伤症状。
(3)止痛药:有疼痛剂或消炎剂等药物,以缓解病痛。
(4)运动恢复:可以适当做一些温和的活动,以促进组织恢复。
2、扭伤:即指因外力作用,使肌肉及骨头收到拉伸力,导致肌肉和骨头发生拉伤。
常见的有膝盖内侧拉伤、股四头肌拉伤等。
处理方法:(1)冷敷:可以使用冰袋或冷水敷料,每次20—30分钟,可以减缓受伤部位的炎症及疼痛。
(2)止痛药:可服用止痛药,药物剂量应由医生指导下决定。
(3)应用助力夹板:可以用助力夹板,将受伤部位按住,以防外力扩散损伤。
(4)运动恢复:可以做一些循序渐进的运动,以帮助损伤部位恢复。
二、跌伤1、皮肤跌伤:皮肤受到外力的刺激,出现的是外伤性皮肤破裂,常见的有擦伤、挫伤、凹陷伤等。
处理方法:(1)清洁:如果伤口表面有碎片,应用温水洗净。
(2)止血:如果伤口开裂,可以使用绷带、止血膏或纱布包扎来止血。
(3)消毒:可用消毒液或洗料水对伤口进行消毒。
(4)保护:可用涂抹有抗生素的抗菌药膏,还可以用纱布遮盖伤口,以防止伤口被外部细菌感染。
2、骨折:即骨头受力过大而发生裂痕,其症状包括疼痛、肿胀、压痛等。
处理方法:(1)定位:受伤部位非常重要,要尽量将其定位,以便更好的治疗。
(2)夹板定型:可以用夹板及绷带,牢牢将受伤部位定位。
(3)止痛:可服用止痛药以缓解疼痛。
(4)运动恢复:可做一些循序渐进的运动,以帮助骨头修复。
初中体育课中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初中体育课中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初中体育课是学生们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重要课程,然而在体育课中造成运动损伤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运动损伤不仅会影响学生们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了解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并采取预防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1. 缺乏热身运动:许多学生在参加体育课时没有进行充分的热身运动,直接进行剧烈的运动。
这样极容易导致肌肉和关节的受伤。
2. 运动技巧不规范:学生们在进行一些运动项目时,由于技术不够成熟,动作不规范,容易导致损伤。
3. 过度训练:一些学生在追求运动成绩时,可能会过度训练,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容易造成肌肉疲劳和损伤。
4. 不恰当的运动装备:一些学生使用不合适的运动装备,比如过小或过大的运动鞋、损坏的球拍等,也会导致运动损伤。
5. 缺乏安全保护措施:在进行一些高风险的体育项目时,比如篮球、足球等,缺乏适当的安全保护措施也容易导致损伤。
预防措施:1. 充分的热身运动:在进行体育课前,学生们应该进行充分的热身运动,包括跑步、拉伸等,以准备好身体进行剧烈运动。
3. 合理的训练安排:老师们应该合理安排体育课的训练计划,避免过度训练,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
4. 适当的运动装备:学校应提供合适的运动装备给学生,确保他们在进行体育活动时能够得到充分的保护。
5. 加强安全教育:老师们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教导他们在进行运动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因不注意而造成损伤。
6. 及时的康复治疗:如果学生不慎受伤,学校应该及时给予他们正确的康复治疗,确保他们能够尽快康复。
7. 注重体育教育的全面性:体育教育不仅仅是追求高分数、高成绩,更应该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使之做到身体健康发展。
在初中体育课中造成运动损伤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学校、老师和学生们应该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确保体育活动的安全性,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
学生们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在体育课中发生意外。
田径课堂教学常见运动损伤的分析与处理方法
田径课堂教学常见运动损伤的分析与处理方法田径运动是一项高强度和高风险性的运动项目,常常会发生各种运动损伤。
在田径课堂教学中,对常见的运动损伤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从跑步、跳远和投掷项目三个方面分析常见的运动损伤及其处理方法。
首先是跑步项目。
常见的跑步损伤包括跑步时膝盖疼痛、脚踝扭伤和肌肉拉伤等。
对于跑步时膝盖疼痛,可能是由于足部不稳定、腿部肌肉力量不足或过度训练所致。
处理方法包括:加强腿部肌肉的力量训练,疼痛时可以使用热敷或冷敷物疗法缓解症状。
脚踝扭伤常常发生在行进中踩到不平地面或失去平衡时。
处理方法包括:脚踝扭伤时要及时停止运动,使用冷敷物进行冷敷并使用绷带固定脚踝。
肌肉拉伤可能是由于肌肉疲劳、运动姿势不正确或过度训练引起的。
处理方法包括:停止运动,使用冷敷物冷敷,休息数天,之后进行渐进式康复运动。
其次是跳远项目。
跳远时常见的运动损伤有膝盖疼痛、脊椎受伤和脚部损伤等。
膝盖疼痛可能是由于膝盖的过度使用或跳远过程中着地时膝关节的受力导致的。
处理方法包括:减少训练强度,使用冷敷物缓解疼痛。
脊椎受伤可能是由于着地时姿势不正确或跳远过程中脊椎过度扭转造成的。
处理方法包括:引导学生注意着地的姿势,避免过度扭转。
脚部损伤常常是由于落地时脚部着地位置不准确造成的。
处理方法包括:加强跳远时的着地训练,注意着地位置的准确性。
最后是投掷项目。
投掷项目常见的运动损伤有肩关节损伤、腰部扭伤和脚踝损伤等。
肩关节损伤可能是由于投掷力量不均或姿势不正确所致。
处理方法包括:加强肩膀周围肌肉的锻炼,注意姿势的正确性。
腰部扭伤可能是在投掷过程中腰部扭转姿势不当或力量控制不好导致的。
处理方法包括:加强腰腹肌肉的锻炼,注重姿势的正确性。
脚踝损伤可能是由于投掷时的着地不稳或姿势不正确造成的。
处理方法包括:加强脚踝的稳定性训练,注意姿势的正确性。
在田径运动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常见的运动损伤进行分析,并根据不同的损伤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体育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的成因及处理
体育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的成因及处理
体育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的成因及处理
一、扭伤
扭伤是指关节受到外力作用时,韧带或肌腱过度拉伸或撕裂所造成的损伤。
常见于足踝、膝关节、手腕等部位。
成因:突然转向或停顿、不平坦的地面、运动时穿着不合适的鞋子等。
处理:冰敷、止痛药、休息、按摩、理疗等。
二、肌肉拉伤
肌肉拉伤是指肌肉过度拉伸或撕裂所造成的损伤。
常见于大腿后侧、小腿、腰部等部位。
成因:运动前未进行充分的热身、运动过程中突然加速或变向、肌肉疲劳等。
处理:休息、冰敷、按摩、理疗、适当的拉伸等。
三、滑囊炎
滑囊炎是指滑囊受到磨损或炎症所造成的损伤。
常见于肩关节、肘关节、膝关节等部位。
成因:反复摩擦、过度使用、关节受伤等。
处理:休息、冰敷、止痛药、理疗等。
四、骨折
骨折是指骨头受到外力作用而断裂或破裂所造成的损伤。
常见于手腕、脚踝、肋骨等部位。
成因:运动中受到强烈的冲击或扭曲等。
处理:紧急送医治疗,接受专业治疗。
五、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是指脊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所造成的损伤。
常见于腰部。
成因: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运动不当等。
处理:休息、理疗、手术治疗等。
总之,运动损伤的成因多种多样,处理方法也因损伤的不同而异。
在进行体育运动时,应注意预防运动损伤,如进行充分的热身、穿着合适的运动鞋、避免过度疲劳等。
如果不幸发生运动损伤,应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田径课堂教学常见运动损伤的分析与处理方法
田径课堂教学常见运动损伤的分析与处理方法
田径运动有很高的技术性和运动强度,常常会出现一些运动损伤,对于田径课堂的教学来说,了解常见的运动损伤的分析与处理方法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田径运动损伤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1. 跑步时常见的损伤:
- 跑步时大腿内侧疼痛:这可能是股内侧肌群拉伤,处理方法是休息并适当进行冷敷和按摩缓解肌肉疼痛。
- 外侧膝疼痛:这可能是跳跃过程中外侧半月板损伤,处理方法是休息并进行适当的物理治疗。
- 足底疼痛:这可能是跑步时踝关节或跖骨骨骼受伤,处理方法是休息并注意适当的热敷和保护脚部。
4. 投掷项目常见的损伤:
- 肩关节疼痛:这可能是由于过度使用或不正确的姿势引起的肩袖损伤,处理方法是休息并进行适当的物理治疗。
- 腰背疼痛:这可能是由于发力时腰部肌肉过于用力引起的,处理方法是休息并进行适当的保护和理疗。
田径运动中常见的损伤多与肌肉、骨骼和关节有关,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休息、冷敷、按摩、物理治疗以及合理的康复训练。
对于教学来说,教练应该学会观察、分析和判断损伤的原因,并根据不同的损伤给予学生相应的处理和指导,以确保学生的健康和安全。
学校体育教学训练中运动损伤的原因特点及预防4
学校体育教学训练中运动损伤的原因、特点及预防一、学校体育教学训练中运动损伤的特点(一)具有小伤多、慢性伤多、重复损伤多特点进行某一体育动作练习时,由于重复次数过多、训练时间较差,致使身体局部负担过重,极容易造成慢性损伤。
而且,此类损伤多为小伤小病,比较容易受教师、学生本身忽视,不及时治疗就投入训练,造成重复损伤,难以治疗。
(二)与身体生理结构关系较大从人的生理及解剖学方面看,人体生理结构中的某些部位属于易损伤部位,如膝关节、踝关节韧带、内翻肌群等。
在正常情况下,这些薄弱部位不会出现问题,若经过长时间体育训练或运动动作不规范,这些部位很容易出现损伤,如踝关节韧带拉伤、膝关节软骨磨损等。
(三)受外部环境影响大在体育训练中,若教师组织不当,做器械项目练习时很容易出现意外伤害。
比如,进行投掷练习时,学生不听从教师指导而出现运动损伤。
所以,外部环境对运动损伤有一定影响,在良好的组织环境下,学生不宜因操作不当或不听从教师指导而出现身体伤害。
二、学校体育教学训练中运动损伤的原因(一)教师组织不当,缺乏责任心一位优秀、责任心强的体育教师,对运动损伤有着深刻认知,从备课开始就把运动损伤预防作为体育教学训练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好相关的安全防护工作,注重课堂组织与纪律管理,把出现运动损伤的概率降到最低。
但是在实际的高校体育教学训练中,不少教师缺乏责任心,课堂组织不当、纪律性不强,以至于一些学生在训练中佩戴胸针等饰品,不穿运动鞋,不听从教师指导,不服从课堂纪律,埋下了运动损伤隐患,不少运动损伤就是因为这样而出现的。
(二)教师专业性不强,不能制定有效的防护办法部分体育教师的专业性偏低,缺乏足够的运动知识及运动技巧,对运动损伤的认识不深,在体育训练中不能编制出有效、可行的预防办法,不能根据人体生理结构特点组织技术动作训练,做不到科学合理的预防运动损伤。
而且,在学生出现运动损伤后,不能给予及时处理,对受伤原因不分析、不总结,造成学生小伤多、重复损伤多,影响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高校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原因、预防及应对
高校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原因、预防及应对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
体育教师和学生需要认真对待运动损伤问题,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下文将从原因、预防和应对三个方面来分析和探讨高校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问题。
一、原因运动损伤是指在运动中因肌肉牵张过度或局部组织受到撞击而引起的身体痛苦和损伤。
高校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1.1 不合理的运动计划不合理的运动计划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原因。
很多学生在体育课中出于好胜心态或不合理的目标来完成一些过于艰难的动作,从而导致了运动损伤的发生。
1.2 运动前不充分的热身在运动前,充分的热身可以加强肌肉和关节的柔软度,减轻运动带来的伤害风险。
很多学生在体育课中不重视热身阶段,直接开始运动,从而导致了运动损伤的发生。
1.3 运动过程中缺乏监督在运动过程中,缺乏监督是另外一种常见的原因。
在一些不规范的体育课程中,学生的运动姿势不正确或进行了过量的运动,这会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1.4 疲劳和过度训练一些运动员可能会在练习中忽视体力和精力的储备,疲劳和过度训练也是导致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预防为了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高校体育教师和学生可以采取以下有效的预防措施:2.1 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高校体育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能力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合理的训练计划可以减轻身体风险,避免不必要的运动损伤。
2.2 运动前充分的热身在体育课程中,运动前充分的热身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学生和教师应该切实重视热身环节,并制定合理的热身计划。
2.3 加强运动姿势的训练和监督高校体育老师应该仔细检查学生的运动姿势是否规范,并提供适当的指导和纠正方案,以避免不必要的运动损伤。
2.4 合理的休息和训练计划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合理的休息和训练计划是减轻运动损伤的关键所在。
运动员应该按照训练计划进行训练,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从而避免因过度训练而导致的运动损伤。
三、应对当运动损伤发生时,高校体育教师和学生应该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初中体育课中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初中体育课中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运动损伤在初中体育课中非常常见,这不仅影响着学生的身体健康,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因此,了解如何预防运动损伤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在初中体育课中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一、原因1. 不正确的姿势许多初中学生在进行运动时往往忽略了正确的姿势,例如膝盖弯曲、肩膀下垂、身体扭曲等。
这些错误的姿势会造成肌肉和骨骼的压力,导致运动损伤。
2. 过度训练过度训练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运动损伤的原因。
许多初中学生为了追求更好的成绩而过度训练,造成身体的过度疲劳,从而导致运动损伤。
3. 不足的热身不足的热身也是一个导致运动损伤的原因。
在体育课中,许多学生忽略了热身的重要性,因此在进行高强度运动时,他们的肌肉和关节没有被充分准备,很容易受伤。
4. 营养不良许多初中学生营养不良,身体的抵抗力和恢复能力非常差,这使得他们更容易受到运动损伤的影响。
二、预防措施正确的姿势对于预防运动损伤是非常重要的。
在上体育课或进行自己的运动训练时,请确保你的姿势是正确的,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运动损伤的可能性。
过度训练是非常危险的,会导致身体的过度疲劳,增加运动损伤的风险。
训练时,请合理控制训练强度和训练时间,不要一开始就追求高负荷的训练。
热身是防止运动损伤的关键。
在进行任何运动之前,一定要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这样可以使身体逐渐适应运动,减少对身体的冲击和损伤。
良好的营养对于预防运动损伤也非常重要。
保持均衡的饮食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恢复能力,减少受到运动损伤的影响。
综上所述,预防运动损伤非常重要,学生们在进行运动时一定要注重正确的姿势、训练量的控制、充分的热身和保证营养摄入,这样才能保持身体的健康和积极的心态。
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原因及预防对策
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原因及预防对策
x
一、体育教学损伤的原因
1、训练过度:参与者因训练过度而导致的损伤最常见,特别是训练量过大或锻炼时间过长等。
2、技术不足:不熟练的技术操作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比如运动过程中不恰当的姿势或力量过大等。
3、外界环境因素:施加外力,或有毒有害物质等外界环境因素,也会对参与者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4、缺乏营养:体育教学中参与者的营养摄入不足,也会影响身体的健康,严重时将会导致伤害。
二、体育教学损伤预防对策
1、选择合适的器材:要求教师挑选款式合适的运动器材,并定期更换失效的器材,以确保安全操作,减少损伤发生。
2、根据不同人群选定运动量:根据参与者的性别、年龄等不同条件,及时调整运动量和持续时间,以免过度训练导致损伤。
3、认真掌握技术:要求参与者认真掌握正确的技术要领,避免不良势力和力量造成伤害。
4、补充营养:参与者必须有充足的营养摄入,为自身提供足够的能量,以保护身体健康不受影响。
- 1 -。
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原因和处理方法
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原因和处理方法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常常因缺乏一定的运动卫生知识和出现运动损伤后的应急措施,受伤后往往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和处理方法有哪些呢?本文是店铺整理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和处理方法的资料,仅供参考。
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和处理方法1、擦伤(皮肤表面受到磨擦后的损伤)处理:A、轻度擦伤:伤口干净者一般只要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即可自愈。
B、重度擦伤:(首先需要止血)冷敷法、抬高肢体法、绷带加压包扎法、手指直接指点压止血法。
冷敷法: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降低组织温度抑制神经的感觉,因而有止血、止痛、防肿的作用,常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2、肌肉拉伤(肌纤维撕裂而致的损伤)主要由于运动过度或热身不足造成。
主要由于运动过度或热身不足造成,可根据疼痛程度知道受伤的轻重,一旦出现疼痛感应立即停止运动,用局部冷敷处理,可在痛点敷上冰块或冷毛巾,保持30分钟,以使小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水肿。
切忌搓揉按摩及热敷,至少24小时,不沾热水,不洗热水澡。
大约48小时后要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要多休息,因为拉伤是慢性的,主要靠自己机体的恢复。
3、鼻出血(鼻部受外力撞击而出血)处理:应使受伤者坐下,头后仰,暂时用口呼吸,鼻孔用纱布塞住,用冷毛巾敷在前额和鼻梁上,一般即可止血。
4、扭伤(当关节活动范围超过正常限度时,附在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腱、肌肉撕裂面造成) 重度扭伤处理:应先止血、止痛。
可把受伤肢体抬高,用冷水淋洗伤部或用冷毛巾进行冷敷,使血管收缩,减轻出血程度,减轻疼痛。
不要乱揉乱动,防止增加出血。
然后在伤处垫上棉花,用绷带加压包扎。
受伤48小时以后改用热敷,促进淤血的吸收。
5、挫伤(在钝重器械打击或外力直接作用下使皮下组织、肌肉、韧带或其它组织受伤,而伤部皮肤往往完整无损或只有轻微破损)处理同(4)。
较重的挫伤可用云南白药加白酒调敷伤处并包扎,隔日换药一次,每日2-3次,加理疗。
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原因及预防对策
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原因及预防对策
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原因及预防对策
一、运动损伤原因
1、运动技术不过关:大多数运动损伤是由运动技术不过关所造成的。
例如抛掷运动中,由于重心不稳定,肩膀抬得过高或抬得太低,力量不发挥到应有的程度,导致投掷力硬拼,而使肌肉、韧带受到过度下压而产生受伤。
2、训练量过大:运动员的运动量有一定的限度,若超过那定量,身体素质和机能就不能接受,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
3、训练次数过多:短时间内多次训练,身体和机能没有达到充足的恢复,容易产生损伤。
4、操作不当:大多数运动损伤都是由于操作不当造成的。
二、运动损伤的预防对策
1、进行充分准备:应在训练之前热身,拉伸等活动,以使肌肉及关节在训练中处于最佳状态,提高运动效果,减少损伤的发生。
2、选择合适的服装:服装的选择也是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因素,应选择合身、舒适的服装,以此来避免肌肉拉伤等损伤的发生。
3、采取安全措施:一些技术性的运动,在训练之前一定要采取安全措施,比如攀岩、蹦极跳等活动必须按照安全规程,采取安全装备和安全措施,以防止运动损伤。
4、及时治疗:如果发生运动损伤,应及时诊断,及时治疗,以阻止伤害的扩大,保证伤者的健康和最快的康复。
5、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增强体质,减少损伤的发生。
应养成定时定量的锻炼方法,有规律地进行有氧运动等,均有助于保持身体素质和健康。
田径课堂教学常见运动损伤的分析与处理方法
田径课堂教学常见运动损伤的分析与处理方法田径是一项身体素质较高的运动项目,常见的运动损伤也较为常见。
为了保障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教师在田径课堂教学中应对运动损伤有一定的了解,并掌握相应的处理方法。
本文将对田径课堂教学中常见的运动损伤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
1. 扭伤扭伤是运动中常见的损伤类型之一,特别是在田径项目中更容易发生。
扭伤一般发生在关节部位,如踝关节、膝关节等。
处理方法如下:(1) 第一时间冷敷。
冷敷能够减轻疼痛和肿胀,同时能够减少出血和渗出物的进一步积聚。
可以用冰块包裹在毛巾内进行冷敷,每次冷敷时间约15-20分钟。
(2) 适度的休息。
休息是恢复的关键,需要给予患部足够的休息时间来减少炎症的发生。
(3) 使用良好的保护装备。
对于已经受伤的部位,可以使用适当的支具进行保护,如膝盖支具、踝关节支具等。
3. 肌肉拉伤肌肉拉伤是肌肉纤维撕裂或断裂所引起的损害,常见于大腿前侧的肌肉。
处理方法如下:(1) 立即停止活动。
拉伤后应该立即停止活动,以免进一步加重伤势。
(2) 冷敷患处。
冷敷能够减轻炎症反应,减少肿胀和疼痛。
可以用冰块包裹在毛巾内进行冷敷,每次冷敷时间约15-20分钟。
(3) 使用支具进行稳定。
对于严重的拉伤,可以考虑使用支具进行固定,加速恢复。
4. 肌腱炎肌腱炎是因为肌腱长时间的过度使用而引起的慢性炎症,常见于跳高、撑竿跳等项目。
处理方法如下:(1) 休息和避免过度使用。
肌腱炎的最佳治疗方法是休息,避免再次受伤。
(2) 冷热交替敷用。
在疼痛和炎症发作期间,可以先用冷敷,然后再用热敷,以减轻疼痛和促进血液循环。
(3) 使用支具和护具。
使用合适的支具和护具可以减轻疼痛并保护肌腱。
田径课堂教学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包括扭伤、拉伤、肌肉拉伤和肌腱炎等。
对这些运动损伤,教师应该了解其原因和处理方法,并在课堂教学中相应地给予指导。
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常见的运动损伤
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常见的运动损伤小学低年级体育课是帮助孩子们培养运动习惯、提高体质的重要课程,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运动损伤风险。
在体育课中,小学生们可能会因为不慎、姿势不正确、或者活动过度等原因导致运动损伤,所以家长和老师们都需要关注并学习如何处理这些损伤。
我们需要了解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常见的运动损伤有哪些,以及如何预防和处理。
1. 扭伤扭伤是小学生体育课上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
当孩子们在运动时突然踩空或踢中其他同学,可能会导致脚踝或者膝盖扭伤。
孩子们在进行跑步、跳跃、踢球等活动时尤其容易发生这种情况。
预防方法:在活动前进行热身运动,增强肌肉的柔韧性和关节的稳定性。
老师应该对孩子们进行规范的动作指导,让他们在活动中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动作。
处理方法:一旦孩子发生了扭伤,立刻停止活动,将受伤的部位用冰袋或者冷敷物进行冰敷,减轻肿胀;然后将受伤的部位绑扎好,保持休息。
如果疼痛持续或者加剧,及时就医。
2. 摔倒孩子们在体育课上进行跑步、跳跃等活动时,可能会因为姿势不正确、地面湿滑等原因导致摔倒受伤。
预防方法:老师应该提前检查运动场地的安全性,确保地面平整、无杂物。
孩子们在进行活动时要注意姿势,避免突然改变方向或者速度。
处理方法:一旦孩子摔倒受伤,首先要观察伤势的严重程度,如果只是轻微擦伤可以用清水清洗伤口,擦上适当的消毒药膏;如果是较严重的摔伤,需要及时就医。
3. 撞伤在进行球类运动时,孩子们之间可能会因为争夺球权、抢球等原因导致撞伤。
预防方法:老师在进行球类活动时要对孩子们进行安全警示,提醒他们注意对方的位置和动作,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4. 拉伤在进行一些激烈运动比如跳绳、跳高时,孩子们可能会因为活动过度或者姿势不正确导致拉伤。
预防方法:老师在进行激烈运动的时候要对孩子们进行规范的动作指导,并控制活动的强度和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原因及处理办法摘要:现今中学生的体育活动是中学生课余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中学生在体育实践过程中有一个问题是我们不能回避的,并且是期待解决,即运动损伤问题。
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时期,身体各组织器官的发育还不完善,因此在日常体育教学中,要对中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运动损伤的发生原因、损伤类型和解决办法进行研究,找到切实可行教学方法,不断改善教学条件,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积极性,使体育教学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前言:近几年来报道中学体育教学活动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造成的伤害事故,给中学体育教育敲响了警钟。
但是,实际上,不论运动技术水平如何,只要进行在体育锻炼时进行必要的防护,避免损伤不是不可能的。
因此,对中学生运动损伤来说,防重于治。
只要我们思想上防伤观念常备不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中学生预防工作,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在日常教学、训练中,对运动损伤应采取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研究、总结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规律、运动损伤的预防。
不能因噎废食而不敢训练,在教学中训练、竞赛中,各项防护措施具体到位,就可以有效的防止运动损伤发生。
特别是要让中学生正确了解为什么会发生运动损伤,学习和掌握一些预防和治疗运动损伤的方法,提高中学生体育科学素质,增强体育运动中的自我保健意识,对于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更是非常必要的。
这无疑也是体育教育工作者和参加体育运动的人们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体育教学运动损伤产生的主要原因1、教师方面教师对学生的身体状况缺乏了解,个别学生身体患有某些疾病,不适合剧烈活动或某些体育项目,教师没有了解或者即使了解但没有区别对待;教学组织管理不严,学生没有按照老师要求进行活动,老师对危险性较大的项目没有严加管理;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做好准备活动,关节活动不充分,从而容易导致关节肌肉的拉伤;教师课前准备仓促,没有对体育场地及体育器材进行仔细检查,都会增加学生受伤的几率。
2、学生方面2.1思想不重视。
对运动损伤的认识不足对所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麻痹大意是造成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运动损伤最主要的原因。
比如在运动前没有进行充分的心理准备和热身;在运动中急于求成,在技术动作不正确的情况下自行加大运动强度和技术难度,技术动作违反了人体结构的生理特点都易造成运动损伤。
2.2技术动作不规范。
有些学生课上思想不集中, 对技术讲解和示范没有正确地理解和掌握,技术动作不合理,或者动作粗野、用力过猛甚至故意犯规,做一些危险动作,这方面的损伤比例最高。
常见于足球排球篮球等运动中。
2.3运动量过大。
目前学生的体质普遍较差、功课繁重、锻炼缺乏。
如果体育课中运动负荷超过学生可以承担的生理负荷量,尤其是局部负担过重,同样极易发生运动损伤。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调整教学目标,让他们感受到体育课是快乐的,这样他们就能自觉积极的参与到这项运动中。
3、客观条件场地和器械缺陷:运动场地的不平整、不规范和短缺,同时保护措施的不得当;室外体育器材生锈、腐烂,学校没有及时保养和修理更换都容易造成学生在活动时发生摔伤等。
恶劣的天气有时也会造成运动损伤:气温过低易引起冻伤;气温过高易引起大量出汗、电解体紊乱、甚至中暑;运动场地光线不足影响运动者的视力也容易造成损伤。
二、运动损伤的预防1、加强思想教育首先要加强体育运动的目的性教育。
在教学训练中,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把安全教育作为备课的一项内容。
多渠道开展学校安全教育宣传也是势在必行,因为伤害事故的发生,其一是个别教师责任心不强,措施不落实人为造成;其二是部分学生组织观念淡薄,纪律性、自我压缩能力差而生产;其三是一些主、客观因素(如器材隐患、气候条件、技术掌握不全面等)而导致的事故发生实属意外、突发、偶发事件,是无法预料和人为所能避免而造成。
所以学校体育教育要充分利用教师的主导地位以及发挥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正确、认真地搞好安全教育宣传这块阵地,消除伤害事故隐患的出现,不能只停留在表面文章上,必须加大措施,落实到实处,才能行之有效地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更好地推进实施素质教育,贯彻落实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健康、合格的有用之材。
对于我们处在教学一线的体育教师,也决不可以站在圈外看热闹,应理所当然的站在宣传发动的第一线。
要通过认真实践和推广实施切实可行多渠道的安全教育宣传,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潜移默化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这样,才能防止了一系列伤害事故发生。
2、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的目的,是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是它达到适宜的水平,加强各器官系统的能动性,克服惰性。
通过全身各关节肌肉的活动加速血液循环,使肌肉得到充分的血液,增加力量和弹性,并恢复因休息而减退了的条件反射联系,为正式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
准备活动的运动量,应根据个人各器官系统功能状况、气象条件和教学训练的情况而定。
若机体兴奋性较低或气温较低,准备活动应充分些。
一般认为,以身体感到发热、微微出汗为宜。
准备活动的内容,应根据教学、训练和比赛的内容而定。
做到有针对性,既有一般性准备活动,又要有专项准备活动。
大腿肌肉群损伤与准备活动内容安排有关。
准备活动的内容应做肌肉的动力性或静力性的力量练习,并应增加肌肉伸展性练习。
准备活动最后部分的内容,与正式运动的内容紧密联系,对正式运动中负担较大和易伤部位,要特别做好准备活动,对已伤部位的准备活动要谨慎小心。
一般来说,准备活动结束与正式运动的时间间隔以1-4分钟为宜。
因此,在运动间歇时间过长或教学训练课的专项时,都应补做准备活动或补做专项准备活动。
3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运动负荷安排不足,不能达到促进人体运动能力提高的目的,运动负荷安排过大,不仅使运动系统的局部负荷过重,还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疲劳,致使全身机能下降,协调能力降低,注意力、警觉反应都减弱,从而容易发生损伤。
为了减少损伤,教师、参加体育锻炼者应严格按照运动训练的原则,根据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训练水平和各项运动损伤的特点,个别对待,循序渐进,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4 、合理安排教学、训练和比赛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备课,应对教学、训练中的重点、难点是对易发生损伤的部位作到心中有数,体育课上的一些事故,不少是因组织工作不当造成的,因此,必须从安全角度出发,做好体育课教学的组织工作。
其一,规定中学生穿运动鞋和运动衣上课,以免滑倒摔伤和不必要的拉伤。
其二,清理一节课所用运动场地的杂物、浮沙、尘土等,以免出现意外事故。
其三,严格检查上课时所用的体育器材,教师示范时,提前向中学生讲清楚器材的功能、以及危险性,提醒学生注意,以防伤害事故发生。
其四、示范动作要领、严明练习纪律,明确运动信号(如手势、哨声、口令等),以免出现因为技术动作的变形、组织教学的失误和纪律性差造成中学生拉伤、擦伤、脱臼等伤害事故。
5 、掌握动作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体育课中发生意外事故是难以避免的,所以,我们体育教师要倍加小心,加强保护,确保安全。
尽量让事故减少到零,在教学科目中,要针对教学内容,重点加强保护。
6 、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医务监督在教学中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中学生的身体情况,面部表情;如学生面红耳赤,大口喘气,满头大汗,说明运动负荷大了,应立即调节,采取减少练习次数,降低练习强度,缩短练习时间和距离等措施。
如个别学生面色发白,虚汗满面,走路摇晃,说明他体力不支,应让其休息,并注意观察他的变化;在上,下午的最后一节课,特别应注意中学生的身体变化,此时学生大都是腹空肚饿,精力体力均不充沛了,所以要控制运动总量。
三、运动损伤处理运动损伤中最多见的软组织的损伤。
软组织一般包括肌肉、肌腱、腱鞘、筋膜、韧带、血管、关节囊、软骨等。
发生在这些组织的损伤称为软组织损伤。
根据损伤后皮肤、粘膜是否有创口和外界相通,分为开放性与闭合性损伤两大类。
1、擦伤(皮肤表面受到磨擦后的损伤)处理:创口较浅、面积小的擦伤,可用生理盐水洗净伤口,创口周围用75%的酒精消毒,局部擦以红汞或紫药水,无需包扎。
但面部擦伤,最好不用紫药水,关节附近擦伤经消毒处理后,一般不采用暴露疗法,因为干裂易影响关节运动,一旦发生感染,也易波及关节。
因此,关节附近多采用消炎软膏或多种抗生素软膏涂抹,并用无菌敷料覆盖包扎。
对于出血比较严重的还要进行止血处理。
2、撕裂伤伤中,以头面部皮肤撕裂伤最为多见,如篮球运动中,眉弓被对方肘碰撞引起眉际皮肤撕裂等。
若撕裂的创口较小,经消毒处理后,用粘膏或创可贴粘合即可。
撕裂创口较大,则须止血,缝合创口。
若伤情和污染较重时,应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并给以抗菌素治疗。
3、挫伤由钝性暴力直接作用于身体某部使该处及皮下组织或器官受损,如运动中相互冲撞、被踢打或身体某部碰击在器械上等。
轻者仅是皮下组织(如肌肉、韧带等)挫伤,重者(如头、胸、腹部和睾丸挫伤)常因某些器官的损伤而合并休克。
体育运动中较常见的是股四头肌和小腿前部挫伤。
4、肌肉、肌腱拉伤由于肌肉主动猛烈收缩,其收缩力超过了肌肉本身所承担的能力,或肌肉受力牵伸时超过了肌肉本身的伸展程度,均可引起肌肉拉伤。
拉伤可发生在肌腹或肌腱交界的附着处。
由于致伤力的大小和作用性质不同,可引起肌肉、肌腱部分纤维断裂、完全断裂或微细损伤的积累,除肌肉本身拉伤外,常可同时合并肌肉周围的辅助结构如筋膜、腱鞘和滑囊的损伤。
5、关节韧带扭伤由间接外力所致,即在外力作用下使关节发生超常范围的活动而造成。
轻者放生韧带部分纤维的断裂,重者则韧带纤维断裂,引起关节半脱位或完全脱位,同时可合并关节囊、滑膜和软骨组织的损伤。
6、织损伤的处理6.1 早期早期是指受伤后24-48小时内,次期病理变化的主要特点是组织撕裂或断裂后出现血肿和水肿,发生反应性炎症。
临床上表现为损伤局部的红、肿、痛和功能障碍。
因此,该期的处理原则是制动、止血、防肿、镇痛及减轻炎症。
处理方法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一种或数种并用。
冷敷、加压包扎并抬高伤肢。
这种方法应在伤后立刻使用,有制动、止血、止痛及防止或减轻肿胀的作用。
冷敷一般使用氯乙烷或冰袋,然后用适当厚度的棉花或海绵置于伤部,立即用绷带稍加压力进行包扎。
24小时后+拆除包扎固定,根据伤情在作进一步处理。
外敷新伤药常可达到消肿、止痛和减轻炎症的效果。
此外,若伤后疼痛较剧烈可服用止痛剂。
如局部红肿显著,可同时服用清热、活血、化瘀的中药。
6.2 中期中期是指损伤发生在24-48小时以后。
此期病理变化和修复过程的主要特点是肉芽祖师已经形成,凝块正在被吸收,坏死组织逐渐被清除,组织正在修复。
临床上,急性炎症已逐渐消退,但仍有瘀血和肿胀。
因此,该期的处理原则主要是改变局部的血液和淋巴循环,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加速瘀血和渗出液的吸收及坏死组织的清除,促进再生修复,防止粘连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