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新课标全国Ⅰ卷理综化学试卷分析

合集下载

2016年高考新课标1卷理综化学试题评析

2016年高考新课标1卷理综化学试题评析

2016年高考新课标1卷理综化学试题评析一、总体评价“稳中有变、凸显能力”是2016年新课标全国1卷的突出特征,不但考察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同时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综合运用能力、信息获取能力、数据的处理能力、实验的探究能力等核心化学素养,试卷体现出“基础性、应用性、时代性”试题的“稳”体现:在试卷的题型与考察的主干知识点与前几年基本保持一致。

题型:选择题7题,42分;非选择题必考题3题,包括实验题、化学反应原理题与化工流程题,共43分,选考题选修2《化学与技术》、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三选一1题,15分,共计100分。

主干知识点有:阿伏加德罗常数、有机基本概念、实验基础操作,电化学原理,电解质溶液,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元素、化合物知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相关计算、化学平衡常数、溶度积的简单计算、化学平衡的移动、未知方程式的书写等等。

试题的“变”体现:必做题的难度有所下降、部分题目相比前几年更加简洁明了、言简意赅,有的素材给料形式比较新颖。

二、近三年考点与难度比较1、贴近教材,注重双基今年的试题,贴近教材,依托于课本上的知识,注重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例如第7题,怎样鉴别蚕丝与人造纤维、食用油不可反复加热、用加热法可以杀死流感病毒、什么样浓度的酒精才有消毒作用,这些知识既来自于课本,又贴近生活。

选择题10、实验题26题考察了实验的基本操作,例如分液、除杂、气体的收集、溶液的配制、仪器的连接等。

这些双基的考察,具有很好的导向性,既让学生重视课本、重视双基,又切身体会到化学的实用性与重要性。

2、突出能力的的考察,注重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为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学生,一定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纯知识性题目的考核逐渐偏少,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考察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例如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计算能力等。

(完整word)2016年高考全国1卷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

(完整word)2016年高考全国1卷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K 39 Cr 52 Mn55 Ge 73 Ag 108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体积分数)为95%【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在灼烧时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人造纤维在灼烧时会蜷缩成一个小球,有浓烈的黑烟,有与蛋白质灼烧的不一样的气味,故可以区别蚕丝和人造纤维,正确;B.食用油高温反复加热发生化学变化,产生多种有毒、有害甚至是致癌的稠环芳香烃物质,进而会危害人体健康,正确;C.加热或高温会使蛋白质发生变性,从而失去对家禽的危害作用,故具有杀菌消毒作用,正确;D.医用消毒酒精通常是用体积比浓度为75%中乙醇溶液,浓度太大,杀菌能力强,但渗透性差,浓度太小,渗透性强而杀菌能力又弱。

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渗透性差,会导致病毒的表面的蛋白质变性,当病毒退壳后,里边的蛋白质仍然会危害人体健康,错误。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在生活的应用正误判断的知识。

【名师点睛】化学是一门实用性的学科,在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中应用十分广泛。

我们生活就要吃饭、穿衣,在生活过程中在与周围环境接触的过程中,往往会接触微生物或注意不当而患有疾病,消毒、治疗要使用一定的方法、或用一定的物质进行处理,这些都与化学知识有关。

2016年新课标全国Ⅰ卷理综化学试卷分析

2016年新课标全国Ⅰ卷理综化学试卷分析

2016 年新课标全国Ⅰ卷理综化学试卷剖析寿县一中高三化学组高考理综化学部分是以化学新课程标准、全国新考试纲领为命题依照、以人民教育第一版社第一版的一般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为命题基础的。

试题一直坚持“立足教材,稳中有变,着重创新”的原则,在全面观察考生素质的同时,也增强了对技术和知识运用能力的查核。

2016 年理科综合全国乙卷(化学部分)持续走“基础性、新奇性、研究性、开放性”的路线,全卷着重基础、试题突出了学科的骨干知识,内容紧扣教材、很多题目源于教材,覆盖面广,着重原创,在试卷的长度、难度、计算量、填空的数目等方面着重导向性,并且给教师的讲评和学生的反省预留了很大的空间,全卷没有偏题和怪题。

为了更好的为 2017 年的高考化学备考复习供给有价值的参照,下边我们就 2016 年高考全国理综乙卷中化学题的观察内容、观察特色进行对照剖析,获得的教课启迪和大家一同分享。

一、选择题剖析(一)选择题观察内容题号分值观察内容7 6 分化学与生活、化学知识。

波及蛋白质的变性及其鉴识方法,医用酒精的辨别,食用油高温变质等问题8 6 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与判断。

波及氧化复原反响,化学均衡和化学键等基础知识。

9 6 分观察有机物构造和性质判断。

波及有机物的命名,同分异构体,加成反响,高分子化合物等基本观点。

10 6 分观察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波及分液、气体采集、气体净化和溶液配制等基本实验操作方法。

11 6 分观察电解原理的应用。

以三室式电渗析法办理含Na2SO4废水为剖析目标,波及电极反响、离子互换膜、pH 及电子转移的计算等基础知识。

12 6 分观察中和滴定、弱电解质的电离以及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等。

136分观察元素和无机框图题推测以及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要点查核了氢、碳、氧和氯元素的重要化合物的互相转变。

(二)选择题观察特色剖析今年高考的选择题部分都着重基础知识的观察,观察要点突出,题目的综合度加大,信息量多,涵盖的知识点多。

2016高考全国卷1理综化学含答案及解析

2016高考全国卷1理综化学含答案及解析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答案】D【解析】A、蚕丝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灼烧时会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人造纤维由纤维素改性得到,灼烧时有刺激性气味,可由此区分二者,故A正确。

B、食用油反复加热,碳链会变成环状,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故B正确。

C、加热、强酸碱、重金属盐均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因此加热可杀死流感病毒,故C正确。

D、医用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工业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故D错误。

因此,本题选D。

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 AB、1 mol N2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 AC、1 mol 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 AD、标准状况下,2.24L 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 A【答案】A【解析】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2-甲基丁烷也称为异丁烷B、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C、C4H9Cl有3种同分异构体D、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答案】B【解析】10.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D 、将Cl 2与HCl 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 2【答案】C 【解析】11.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 2SO 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 、cd 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 +和SO 42–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

2016高考新课标I卷化学解析

2016高考新课标I卷化学解析

2016高考新课标I卷化学解析新东方在线侯宇2016年高考理综考试刚刚结束,新东方在线名师侯宇第一时间为大家带来新课标I 卷化学试题解析。

【真题】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侯宇老师解析】第7题考到了化学与生活的问题。

B是石油用反复加热会产生愁环芳香烃,加热能杀毒毒菌,让蛋白质变性。

不管你用什么招,只要能让蛋白质变性就能杀菌消毒,以蛋白质为主,或者蛋白质在里面占了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果是这样的话,把蛋白质给干掉了,就杀菌消毒了,C应该是对的。

D医用酒精中乙醇浓度为95%。

人造纤维,至少不是蛋白质,那么它跟蛋白质的燃烧味不一样,这也是靠谱的。

那就是D了。

【真题】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 AB.1 molN2与4 mol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 AC.1 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 AD.标准状况下,2.24 L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 A【侯宇老师解析】第8题也是新课标卷的常考题目。

A选项,乙烯、丙烯,就是CH2。

不管是多少乙烯,就是一堆CH2,这不重要。

14克乙烯就是1摩尔的CH2。

B很明显可逆反应的事,水解,都是不完全的,最后算结果也肯定算不出来,说几的都白扯。

C是铁反应的问题,现在跟硝酸反应,也是一个三价铁,你有铁的数据拿铁去算,一个铁转移三个电子,应该是三个。

最后D选项,常见的问题。

当然这个问题也是涉及面很广的题目,只要你化学里边算术,就都能跟Na联系到一起,这样所有你学过的化学知识都可以出到这里面,所以这题也是要靠平时积累的。

【真题】13.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m、p、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是元素Z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0.01 mol·L–1r 溶液的pH为2,s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

2016年高考全国1卷理综化学试题(精准解析)(Word版)

2016年高考全国1卷理综化学试题(精准解析)(Word版)

2016年高考全国1卷理综化学试题(精准解析)(Word版)DB.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C.C4H9Cl有3中同分异构体D.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解答】选B.解:A.异丁烷含有4个C原子,2﹣甲基丁烷含有5个C原子,故A 错误;B.乙烯与水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故B正确;C.同分异构体是化合物具有相同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C4H9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故C错误;D.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D.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解答】选C.解:A.互不相溶的液体采用分液方法分离,乙酸乙酯和饱和碳酸钠溶液不互溶,应该采用分液方法分离,用到的仪器是分液漏斗,故A错误;B.NO易和空气中O2反应生成NO2,所以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NO不易溶于水,应该用排水法收集,故B错误;C.FeCl3属于强酸弱碱盐,Fe 3+易水解生成Fe(OH)3而产生浑浊,为了防止氯化铁水解,应该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故C正确;D.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会带出部分水蒸气,所以得不到纯净的氯气,应该将饱和食盐水出来的气体再用浓硫酸干燥,故D错误;11.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cd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SO42﹣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42﹣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增大B.该法在处理含Na2SO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和H2SO4产品C.负极反应为2H2O﹣4e﹣=O2+4H+,负极区溶液pH降低D.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的O2生成【解答】选B.解:A、阴离子向阳极(即正极区)移动,氢氧根离子放电pH减小,故A错误;B、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SO42﹣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通电时,氢氧根离子在阳极区放电生成水和氧气,使得氢离子浓度增大,与硫酸根离子结合成硫酸;氢离子在阴极得电子生成氢气,使得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与钠离子结合成氢氧化钠,故可以得到NaOH和H2SO4产品,故B正确;C、负极即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故C错误;D、每生成1mol氧气转移4mol电子,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25mol 的O 2生成,故D错误.12.298K时,在20.0mL 0.10mol•L﹣1氨水中滴入0.10mol•L﹣1的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已知0.10mol•L﹣1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B.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mLC.M点处的溶液中c(NH4+)=c(Cl﹣)=c(H+)=c(OH﹣)D.N点处的溶液中pH<12【解答】选D.解:A.强酸弱碱相互滴定时,由于生成强酸弱碱盐使溶液显酸性,所以应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所以氨水滴定盐酸需要甲基橙作指示剂,故A错误;B.如果M点盐酸体积为20.0mL,则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铵,氯化铵中铵根离子水解导致该点溶液应该呈酸性,要使溶液呈中性,则氨水应该稍微过量,所以盐酸体积小于20.0mL,故B错误;C.M处溶液呈中性,则存在c(H+)=c(OH﹣),根据电荷守恒得c(NH4+)=c(Cl﹣),该点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铵,铵根离子水解而促进水电离,但水的电离程度较小,该点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NH4+)=c(Cl﹣)>c(H+)=c(OH﹣),故C错误;D.N点为氨水溶液,氨水浓度为0.10mol•L﹣1,该氨水电离度为1.32%,则该溶液中c (OH﹣)=0.10mol/L×1.32%1.32×10﹣3 mol/L,c(H+)=mol/L=7.6×10﹣10mol/L,所以该点溶液pH<12,故D正确;13.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p、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是元素Z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0.01mol•L ﹣1r溶液的pH为2,s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的大小W<X<YB.元素的非金属性Z>X>YC.Y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解答】选:C.解: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p、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是元素Z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则n为Cl2,Z 为Cl,氯气与p在光照条件下生成r与s,0.01mol•L﹣1r溶液的pH为2,则r为HCl,s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则p为CH4,氯气与m反应生成HCl与q,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则m为H2O,q为HClO,结合原子序数可知W为H元素,X为C元素,Y为O元素.A.所以元素中H原子半径最小,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故原子半径W(H)<Y(O)<X(C),故A错误;B.氯的氧化物中氧元素表现负化合价,氧元素非金属性比氯的强,高氯酸为强酸,碳酸为弱酸,氯元素非金属性比碳的强,故非金属性Y(O)>Z(Cl)>X(C),故B 错误;C.氧元素氢化物为水,常温下为液态,故C正确;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碳酸,碳酸属于弱酸,故D错误.二、解答题必选题(共3小题,满分43分)26.(14分)氮的氧化物(NO 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3将NO x还原生成N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2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氨气的制备①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 (OH)2+2NH4Cl CaCl2+2NH3↑+2H2O.②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d→c→f→e→i(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2)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将上述收集到的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2(两端用夹子K1、K2夹好).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解释原因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充入Y管中①Y管中红棕色气体慢慢变浅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8NH3+6NO27N2+12H2O 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Y管中有少量水珠生成的气态水凝聚打开K2③Z中NaOH溶液产生倒吸现象④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Y管压强小于外压【解答】解:(1)①实验室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方法制备氨气,反应物状态为固体与固体,反应条件为加热,所以选择A为发生装置,反应方程式:Ca(OH)2+2NH4Cl CaCl2+2NH3↑+2H2O;故答案为:A;Ca(OH)2+2NH4Cl CaCl2+2NH3↑+2H2O;②实验室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方法制备氨气,制备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氨气为碱性气体,应选择盛有碱石灰干燥管干燥气体,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所以应选择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氨气极易溶于水,尾气可以用水吸收,注意防止倒吸的发生,所以正确的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d→c→f→e→i;故答案为:d→c→f→e→i;(2)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充入Y管中,则氨气与二氧化氮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无色氮气,所以看到现象为:红棕色气体慢慢变浅;8NH3+6NO2=7N2+12H2O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装置内压强降低,所以打开K2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发生倒吸;故答案为:操作步骤实验现象解释原因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充入Y管中①红棕色气体慢慢变浅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8NH3+6NO2=7N2+12H2O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Y管中有少量水珠生成的气态水凝聚打开K2③Z中NaOH溶液产生倒吸现象④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Y管中压强小于外压27.(15分)元素铬(Cr)在溶液中主要以Cr3+(蓝紫色)、Cr(OH)4﹣(绿色)、Cr2O72﹣(橙红色)、CrO42﹣(黄色)等形式存在,Cr(OH)3为难溶于水的灰蓝色固体,回答下列问题:(1)Cr3+与Al3+的化学性质相似,在Cr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蓝紫色溶液变浅,同时又灰蓝色沉淀生成,然后沉淀逐渐溶解形成绿色溶液.(2)CrO42﹣和Cr2O72﹣在溶液中可相互转化.室温下,初始浓度为1.0mol•L﹣1的Na2CrO4溶液中c(Cr2O72﹣)随c(H+)的变化如图所示.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a2CrO4溶液中的转化反应2CrO42﹣+2H+=Cr2O72﹣+H2O.②由图可知,溶液酸性增大,CrO4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根据A点数据,计算出该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1.0×1014.③升高温度,溶液中CrO42﹣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则该反应的△H<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在化学分析中采用K2CrO4为指示剂,以AgNO3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的Cl﹣,利用Ag+与CrO42﹣生成砖红色沉淀,指示到达滴定终点.当溶液中Cl﹣恰好完全沉淀(浓度等于1.0×10﹣5mol•L﹣1)时,溶液中c(Ag+)为 2.0×10﹣5mol•L﹣1,此时溶液中c(CrO42﹣)等于5×10﹣3mol•L﹣1.(已知Ag2 CrO4、AgCl的K sp分别为2.0×10﹣12和2.0×10﹣10).(4)+6价铬的化合物毒性较大,常用NaHSO3将废液中的Cr2O72﹣还原成Cr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H++Cr2O72﹣+3HSO3﹣=2Cr3++3SO42﹣+4H2O.【解答】解:(1)Cr3+与Al3+的化学性质相似可知Cr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先生成Cr(OH)3灰蓝色沉淀,继续加入NaOH后沉淀溶解,生成绿色Cr(OH)﹣;故答案为:蓝紫色溶液变浅,同时又灰蓝色沉淀生成,然后沉淀逐渐溶解形成绿色4溶液;(2)①随着H+浓度的增大,CrO42﹣转化为Cr2O72﹣的离子反应式为:2CrO42﹣+2H+⇌Cr2O72﹣+H2O,故答案为:2CrO42﹣+2H+⇌Cr2O72﹣+H2O;②溶液酸性增大,平衡2CrO42﹣+2H+⇌Cr2O72﹣+H2O正向进行,CrO4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A点Cr2O72﹣的浓度为0.25mol/L,根据Cr元素守恒可知CrO42﹣的浓度为0.5mol/L,H+浓度为1×10﹣7mol/L,此时该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1.0×1014,故答案为:1.0×1014;③升高温度,溶液中CrO42﹣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平衡逆向移动,说明正方向放热,则该反应的△H<0,故答案为:<;(3)当溶液中Cl﹣完全沉淀时,即c(Cl﹣)=1.0×10﹣5mol/L,依据Ksp(AgCl)=2.0×10﹣10,计算得到c(Ag+)===2.0×10﹣5mol/L此时溶液中c(CrO42﹣)===5.0×10﹣3mol/L,故答案为:2.0×10﹣5 ;5.0×10﹣3;(4)利用NaHSO3的还原性将废液中的Cr2O72﹣还原成Cr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H++Cr2O72﹣+3HSO3﹣=2Cr3++3SO42﹣+4H2O,故答案为:5H++Cr2O72﹣+3HSO3﹣=2Cr3++3SO42﹣+4H2O.28.(14分)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也常用来漂白织物等,其一种生产工艺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NaClO2中Cl的化合价为+3价.(2)写出“反应”步骤中生成ClO2的化学方程式2NaClO3+SO2+H2SO4=2NaHSO4+2ClO2↑.(3)“电解”所用食盐水由粗盐水精制而成,精制时,为除去Mg2+和Ca2+,要加入的试剂分别为NaOH溶液、Na2CO3溶液.“电解”中阴极反应的主要产物是ClO2﹣(或NaClO2).(4)“尾气吸收”是吸收“电解”过程排出的少量ClO2.此吸收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该反应中氧化产物是O2.(5)“有效氯含量”可用来衡量含氯消毒剂的消毒能力,其定义是:每克含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克Cl2的氧化能力.NaClO2的有效氯含量为 1.57.(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解答】解:(1)在NaClO2中Na为+1价,O为﹣2价,根据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得Cl的化合价为+3价,故答案为:+3;(2)NaClO3和SO2在H2SO4酸化条件下生成ClO2,其中NaClO2是氧化剂,还原产物为NaCl,回收产物为NaHSO4,说明生成硫酸氢钠根据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3+SO2+H2SO4=2NaHSO4+ClO2↑,故答案为:2NaClO3+SO2+H2SO4=2NaHSO4+ClO2↑;(3)食盐溶液中混有Mg2+和Ca2+,可以利用过量NaOH溶液除去Mg2+,利用过量Na2CO3溶液除去Ca2+,ClO2氧化能力强,因此电解装置中阴极ClO2得电子生成ClO2﹣,阳极Cl﹣失电子生成Cl2.故答案为:NaOH溶液;Na2CO3溶液;ClO2﹣(或NaClO2);(4)依据图示可知,利用含过氧化氢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lO2,产物为ClO2﹣,则此反应中ClO2为氧化剂,还原产物为ClO2﹣,化合价从+4价降为+3价,H2O2为还原剂,氧化产物为O2,每摩尔H2O2得到2mol电子,依据电子守恒可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答案为:2:1;O2;(5)1gNaClO2的物质的量=mol,依据电子转移数目相等,NaClO2~Cl﹣~4e﹣,Cl2~2Cl﹣~2e﹣,可知氯气的物质的量为mol×4×=mol,则氯气的质量为mol×71g/mol=1.57g,故答案为:1.57g.三.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化学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注意所选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11.[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高锰酸钾(KMnO4)是一种常用氧化剂,主要用于化工、防腐及制药工业等.以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为原料生产高锰酸钾的工艺路线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原料软锰矿与氢氧化钾按1:1的比例在“烘炒锅”中混配,混配前应将软锰矿粉碎,其作用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利用率.(2)“平炉”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2MnO2+4KOH+O22K2MnO4+2H2O.(3)“平炉”中需要加压,其目的是提高氧气的压强,加快反应速率,增加软锰矿转化率.(4)将K2MnO4转化为KMnO4的生产有两种工艺.①“CO2歧化法”是传统工艺,即在K2MnO4溶液中通入CO2气体,使体系呈中性或弱碱性,K2MnO4发生歧化反应,反应中生成KMnO4,MnO2和KHCO3(写化学式).②“电解法”为现代工艺,即电解K2MnO4水溶液,电解槽中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MnO42﹣﹣e﹣=MnO4﹣,阴极逸出的气体是H2.③“电解法”和“CO2歧化法”中,K2MnO4的理论利用率之比为3:2.(5)高锰酸钾纯度的测定:称取1.0800g样品,溶解后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摇匀.取浓度为0.2000mol•L﹣1的H2C2O4标准溶液20.00mL,加入稀硫酸酸化,用KMnO4溶液平行滴定三次,平均消耗的体积为24.48mL,该样品的纯度为95.62%(列出计算式即可,已知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解答】解:(1)原料软锰矿与氢氧化钾按1:1的比例在“烘炒锅”中混配,混配前应将软锰矿粉碎,其作用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利用率.故答案为: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利用率;(2)流程分析可知平炉中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加热反应生成锰酸钾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nO2+4KOH+O2=2K2MnO4+2H2O,故答案为:2MnO2+4KOH+O2=2K2MnO4+2H2O;(3)“平炉”中加压能提高氧气的压强,加快反应速率,增加软锰矿转化率.故答案为:提高氧气的压强,加快反应速率,增加软锰矿转化率;(4)①在K2MnO4溶液中通入CO2气体,使体系呈中性或弱碱性,K2MnO4发生歧化反应,反应中生成KMnO4,MnO2,二氧化碳在碱性溶液中生成碳酸氢钾,化学式为:KHCO3,故答案为:KHCO3;②“电解法”为现代工艺,即电解K2MnO4水溶液,在电解槽中阳极,MnO42﹣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产生MnO4﹣.电极反应式是:MnO42﹣﹣e﹣=MnO4﹣;在阴极,水电离产生的H+获得电子变为氢气逸出,电极反应式是:2H2O+2e﹣=H2↑+2OH﹣;所以阴极逸出的气体是H2;总反应方程式是:2K2MnO4+2H2O2KMnO4+2H2↑+2KOH,故答案为:MnO42﹣﹣e﹣=MnO4﹣;H2;③依据电解法方程式2K2MnO4+2H2O2KMnO4+2H2↑+2KOH,可知K2MnO4的理论利用率是100%,而在二氧化碳歧化法反应中3K2MnO4+2CO2=2KMnO4+MnO2+K2CO3中K2MnO4的理论利用率是,所以二者的理论利用率之比为3:2,故答案为:3:2;(5)依据离子方程式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可知KMnO4与草酸反应的定量关系是2KMnO4~5H2C2O4,配制溶液浓度为c=mol/L,1.0800g样品中含有KMnO4的物质的量n=×mol=0.006536mol,KMnO4的质量m=0.006536mol×158g/mol=1.03269g,纯度为:×100%=95.62%,故答案为:95.62%.12.[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锗(Ge)是典型的半导体元素,在电子、材料等领域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G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2,有2个未成对电子.(2)Ge与C是同族元素,C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双键、叁键,但Ge原子之间难以形成双键或叁键.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原因是Ge原子半径大,原子间形成的σ单键较长,p﹣p轨道肩并肩重叠程度很小或几乎不能重叠,难以形成π键.(3)比较下列锗卤化物的熔点和沸点,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原因GeCl4、GeBr4、GeI4都属于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GeCl4<GeBr4<GeI4,分子间作用力增强,熔沸点依次升高.GeCl4GeBr4GeI4熔点/℃﹣49.5 26 146沸点/℃83.1 186 约400(4)光催化还原CO2制备CH4反应中,带状纳米Zn2GeO4是该反应的良好催化剂.Zn、Ge、O电负性由大至小的顺序是O>Ge>Zn.(5)Ge单晶具有金刚石型结构,其中Ge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微粒之间存在的作用力是共价键.(6)晶胞有两个基本要素:①原子坐标参数,表示晶胞内部各原子的相对位置,如图为Ge单晶的晶胞,其中原子坐标参数A为(0,0,0);B为(,0,);C为(,,0).则D原子的坐标参数为(,,).②晶胞参数,描述晶胞的大小和形状,已知Ge单晶的晶胞参数a=565.76pm,其密度为g•cm﹣3(列出计算式即可).【解答】解:(1)Ge是32号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IV A族,基态Ge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2,在最外层的4s能级上2个电子为成对电子,4p轨道中2个电子分别处以不同的轨道内,有2轨道未成对电子,故答案为:3d104s24p2;2;(2)Ge与C是同族元素,C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双键、叁键,Ge原子半径大,难以通过“肩并肩”方式形成π键,Ge原子之间难以形成双键或叁键,故答案为:Ge原子半径大,原子间形成的σ单键较长,p﹣p轨道肩并肩重叠程度很小或几乎不能重叠,难以形成π键;(3)锗的卤化物都是分子晶体,分子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对于组成与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熔沸点越高,由于相对分子质量:GeCl4<GeBr4<GeI4,故沸点:GeCl4<GeBr4<GeI4,故答案为:GeCl4、GeBr4、GeI4都属于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GeCl4<GeBr4<GeI4,分子间作用力增强,熔沸点升高,故答案为:GeCl4、GeBr4、GeI4都属于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GeCl4<GeBr4<GeI4,分子间作用力增强,熔沸点升高;(4)元素非金属性:Zn<Ge<O,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元素的电负性越大,故电负性:O>Ge>Zn,故答案为:O>Ge>Zn;(5)Ge单晶具有金刚石型结构,Ge原子与周围4个Ge原子形成正四面体结构,向空间延伸的立体网状结构,属于原子晶体,Ge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Ge原子杂化轨道数目为4,采取sp3杂化,故答案为:sp3;共价键;(6)①D与周围4个原子形成正四面体结构,D与顶点A的连线处于晶胞体对角线上,过面心B、C及上底面面心原子的平面且平行侧面将晶胞2等分,同理过D原子的且平衡侧面的平面将半个晶胞2等等份,可知D处于到各个面的处,则D原子的坐标参数为(,,),故答案为:(,,);②晶胞中Ge原子数目为4+8×+6×=8,结合阿伏伽德罗常数,可知出晶胞的质量为,晶胞参数a=565.76pm,其密度为÷(565.76×10﹣10 cm)3=g•cm﹣3,故答案为:.13.[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秸秆(含多糖物质)的综合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是以秸秆为原料合成聚酯类高分子化合物的路线: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正确的是cd.(填标号)a.糖类都有甜味,具有C n H2m O m的通式b.麦芽糖水解生成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葡萄糖和果糖c.用银镜反应不能判断淀粉水解是否完全d.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类天然高分子化合物(2)B生成C的反应类型为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3)D中官能团名称为酯基、碳碳双键,D生成E的反应类型为氧化反应.(4)F 的化学名称是己二酸,由F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为nHOOC(CH2)4COOH+nHOCH2CH2CH2CH2OH+(2n﹣1)H2O.(5)具有一种官能团的二取代芳香化合物W是E的同分异构体,0.5mol W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44gCO2,W共有12种(不含立体结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的结构简式为.(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反,反)﹣2,4﹣己二烯和C2H4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对二苯二甲酸的合成路线.【解答】解:(1)a.糖类不一定有甜味,如纤维素等,组成通式不一定都是C n H2m O m 形式,如脱氧核糖(C6H10O4),故a错误;b.葡萄糖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但麦芽糖水解生成葡萄糖,故b错误;c.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葡萄糖,说明淀粉水解了,不能说明淀粉完全水解,再加入使碘溶液不变蓝,说明淀粉完全水解,故c正确;d.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类,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d正确,故选:cd;(2)B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属于取代反应,故答案为: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3)由D的结构简式可知,含有的官能团有酯基、碳碳双键,D脱去2分子氢气形成苯环得到E,属于氧化反应,故答案为:酯基、碳碳双键;氧化反应;(4)F的名称为己二酸,己二酸与1,4﹣丁二醇发生缩聚反应生成,反应方程式为:HOOC(CH2)4COOH+HOCH2CH2CH2CH2OH+(2n﹣1)H2O,故答案为:己二酸;HOOC(CH2)4COOH+HOCH2CH2CH2CH2OH+(2n﹣1)H2O;(5)具有一种官能团的二取代芳香化合物W是E的同分异构体,0.5mol W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44gCO2,生成二氧化碳为1mol,说明W含有2个羧基,2个取代基为﹣COOH、﹣CH2CH2COOH,或者为﹣COOH、﹣CH(CH3)COOH,或者为﹣CH2COOH、﹣CH2COOH,或者﹣CH3、﹣CH(COOH)2,各有邻、间、对三种,共有12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12;;(6)(反,反)﹣2,4﹣己二烯与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在Pd/C作用下生成,然后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合成路线流程图为:,故答案为:.。

高考全国卷1理综化学含答案及解析

高考全国卷1理综化学含答案及解析

2016高考全国卷1理综化学含答案及解析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答案】D【解析】A、蚕丝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灼烧时会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人造纤维由纤维素改性得到,灼烧时有刺激性气味,可由此区分二者,故A正确。

B、食用油反复加热,碳链会变成环状,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故B正确。

C、加热、强酸碱、重金属盐均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因此加热可杀死流感病毒,故C正确。

D、医用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工业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故D错误。

因此,本题选D。

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 AB、1 mol N2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 AC、1 mol 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 AD、标准状况下,2.24L 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 A【答案】A【解析】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2-甲基丁烷也称为异丁烷B、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C、C4H9Cl有3种同分异构体D、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答案】B【解析】10.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D、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答案】C【解析】11.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 2SO 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 、cd 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 +和SO 42–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

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

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体积分数)为95%【答案】D【解析】【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在生活的应用正误判断的知识。

【名师点睛】化学是一门实用性的学科,在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中应用十分广泛。

我们生活就要吃饭、穿衣,在生活过程中在与周围环境接触的过程中,往往会接触微生物,因注意不当而患有疾病,消毒、治疗或用一定的物质进行处理,这些都与化学知识有关。

常见的纤维有棉花、羊毛、腈纶化学纤维等,棉花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糖类,灼烧有烧被套的气味;羊毛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腈纶等是人工合成的物质,灼烧有浓烈的黑烟,会蜷缩成一个小球,冷后是一个小硬球。

判断衣服布料的材料就可以用灼烧的方法鉴别,在洗涤时也可以根据物质面料成分的性质选择适当的方法。

食用油高温反复加热会产生致癌物质,故要少吃油炸食品;肌肉注射或输液时经常要用酒精消毒,消毒用的酒精是体积比为75%的酒精的水溶液,浓度过大或过小都不能很好的杀菌消毒。

因此,只有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才会使我们的生活质量得以提升,也才会更安全、更健康。

学.科网8.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14 g 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 AB .1 mol N 2与4 mol H 2反应生成的NH 3分子数为2N AC .1 mol Fe 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 AD .标准状况下,2.24 L CCl 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 A【答案】A【解析】【考点定位】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的知识。

【名师点睛】阿伏加德罗常数是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含有的该物质的基本微粒数目,用N A 表示,其近似值是6.02×1023/mol ;在国际上规定:0.012 kg 的12C 所含有的碳原子数,任何物质只要其构成的基本微粒数与0.012 kg 的12C 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相同,就说其物质的量是1 mol 。

2016年高考全国1卷理综化学试题(精准解析)(Word版)

2016年高考全国1卷理综化学试题(精准解析)(Word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K39 Cr52 Mn55 Ge73 Ag108 一、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6分,共42分)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解答】选D.解:A.蚕丝含有蛋白质,灼烧时具有烧焦的羽毛气味,为蛋白质的特有性质,可用于鉴别蛋白质类物质,故A正确;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生成苯并芘等稠环芳香烃物质,可致癌,故B正确;C.加热可导致蛋白质变性,流感病毒是蛋白质,故C正确;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故D错误.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4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AB.1molN2与4mol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AC.1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AD.标准状况下,2.24L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A【解答】选A.解:A.14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含CH2物质的量==1mol,含氢原子数为2NA,故A正确;B.1molN2与4molH2反应生成的NH3,反应为可逆反应1mol氮气不能全部反应生成氨气,生成氨气分子数小于2NA,故B错误;C.1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生成硝酸铁,电子转移为3mol,电子转移数为3NA,故C错误;D.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不是气体,2.24LCCl4含物质的量不是0.1mol,故D错误;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2﹣甲基丁烷也称异丁烷B.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页脚内容C.C4H9Cl有3中同分异构体D.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解答】选B.解:A.异丁烷含有4个C原子,2﹣甲基丁烷含有5个C原子,故A错误;B.乙烯与水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故B正确;C.同分异构体是化合物具有相同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C4H9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故C错误;D.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D.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解答】选C.解:A.互不相溶的液体采用分液方法分离,乙酸乙酯和饱和碳酸钠溶液不互溶,应该采用分液方法分离,用到的仪器是分液漏斗,故A错误;B.NO易和空气中O2反应生成NO2,所以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NO不易溶于水,应该用排水法收集,故B错误;C.FeCl3属于强酸弱碱盐,Fe3+易水解生成Fe(OH)3而产生浑浊,为了防止氯化铁水解,应该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故C正确;D.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会带出部分水蒸气,所以得不到纯净的氯气,应该将饱和食盐水出来的气体再用浓硫酸干燥,故D错误;11.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cd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SO42﹣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42﹣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增大B.该法在处理含Na2SO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和H2SO4产品C.负极反应为2H2O﹣4e﹣=O2+4H+,负极区溶液pH降低页脚内容.. . .D .当电路中通过1mol 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 的O 2生成【解答】选B .解:A 、阴离子向阳极(即正极区)移动,氢氧根离子放电pH 减小,故A 错误; B 、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 +和SO 42﹣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通电时,氢氧根离子在阳极区放电生成水和氧气,使得氢离子浓度增大,与硫酸根离子结合成硫酸;氢离子在阴极得电子生成氢气,使得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与钠离子结合成氢氧化钠,故可以得到NaOH 和H 2SO 4产品,故B 正确;C 、负极即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故C 错误;D 、每生成1mol 氧气转移4mol 电子,当电路中通过1mol 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25mol 的O 2生成,故D 错误.12.298K 时,在20.0mL0.10mol?L ﹣1氨水中滴入0.10mol?L ﹣1的盐酸,溶液的pH 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已知0.10mol?L ﹣1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B .M 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mLC .M 点处的溶液中c (NH 4+)=c (Cl ﹣)=c (H +)=c (OH ﹣)D .N 点处的溶液中pH <12【解答】选D .解:A .强酸弱碱相互滴定时,由于生成强酸弱碱盐使溶液显酸性,所以应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所以氨水滴定盐酸需要甲基橙作指示剂,故A 错误;B .如果M 点盐酸体积为20.0mL ,则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铵,氯化铵中铵根离子水解导致该点溶液应该呈酸性,要使溶液呈中性,则氨水应该稍微过量,所以盐酸体积小于20.0mL ,故B 错误;C .M 处溶液呈中性,则存在c (H +)=c (OH ﹣),根据电荷守恒得c (NH 4+)=c (Cl ﹣),该点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铵,铵根离子水解而促进水电离,但水的电离程度较小,该点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 (NH 4+)=c (Cl ﹣)>c (H +)=c (OH ﹣),故C 错误;D .N 点为氨水溶液,氨水浓度为0.10mol?L ﹣1,该氨水电离度为1.32%,则该溶液中c (OH ﹣)=0.10mol/L×1.32%1.32×10﹣3mol/L ,c (H +)=mol/L=7.6×10﹣10mol/L ,所以该点溶液pH <12,故D 正确;13.短周期元素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 、p 、r 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 是元素Z 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q 的精心整理页脚内容水溶液具有漂白性,0.01mol?L ﹣1r 溶液的pH 为2,s 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的大小W <X <Y B .元素的非金属性Z >X >Y C .Y 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 D .X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解答】选:C .解:短周期元素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 、p 、r 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 是元素Z 下生成r 与s ,0.01mol?L ﹣1r 溶液的pH 为2,则r 为HCl ,s 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则p 为CH 4,氯气与m 反应生成HCl 与q ,q 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则m 为H 2O ,q 为HClO ,结合原子序数可知W 为H 元素,X 为C 元素,Y 为O 元素.A .所以元素中H 原子半径最小,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故原子半径W (H )<Y (O )<X (C ),故A 错误;B .氯的氧化物中氧元素表现负化合价,氧元素非金属性比氯的强,高氯酸为强酸,碳酸为弱酸,氯元素非金属性比碳的强,故非金属性Y (O )>Z (Cl )>X (C ),故B 错误; C .氧元素氢化物为水,常温下为液态,故C 正确;D .X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碳酸,碳酸属于弱酸,故D 错误. 二、解答题必选题(共3小题,满分43分)26.(14分)氮的氧化物(NO x )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 3将NO x 还原生成N 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 3与NO 2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氨气的制备①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 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 (OH )2+2NH 4Cl CaCl 2+2NH 3↑+2H 2O .②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 d→c→f→e→i (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2)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将上述收集到的NH 3充入注射器X 中,硬质玻璃管Y 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 2(两端用夹子K 1、K 2夹好).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解释原因 打开K 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 ①Y 管中 红棕色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中的气体缓慢充入Y 管中 气体慢慢变浅8NH 3+6NO 27N 2+12H 2O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Y 管中有少量水珠 生成的气态水凝聚打开K 2③ Z 中NaOH 溶液产生倒吸现象④ 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Y 管压强小于外压【解答】解:(1)①实验室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方法制备氨气,反应物状态为固体与固体,反应条件为加热,所以选择A 为发生装置,反应方程式:Ca (OH )2+2NH 4Cl CaCl 2+2NH 3↑+2H 2O ;故答案为:A ;Ca (OH )2+2NH 4Cl CaCl 2+2NH 3↑+2H 2O ;②实验室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方法制备氨气,制备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氨气为碱性气体,应选择盛有碱石灰干燥管干燥气体,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所以应选择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氨气极易溶于水,尾气可以用水吸收,注意防止倒吸的发生,所以正确的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d→c→f→e→i;故答案为:d→c→f→e→i;(2)打开K 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 中的气体缓慢充入Y 管中,则氨气与二氧化氮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无色氮气,所以看到现象为:红棕色气体慢慢变浅;8NH 3+6NO 2=7N 2+12H 2O 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装置内压强降低,所以打开K 2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发生倒吸;故答案为:操作步骤实验现象解释原因 打开K 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 中的气体缓慢充入Y 管中①红棕色气体慢慢变浅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8NH 3+6NO 2=7N 2+12H 2O 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 Y 管中有少量水珠生成的气态水凝聚打开K 2③Z 中NaOH 溶液产生倒吸现象④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Y 管中压强小于外压27.(15分)元素铬(Cr )在溶液中主要以Cr 3+(蓝紫色)、Cr (OH )4﹣(绿色)、Cr 2O 72﹣(橙红色)、CrO 42﹣(黄色)等形式存在,Cr (OH )3为难溶于水的灰蓝色固体,回答下列问题:(1)Cr 3+与Al 3+的化学性质相似,在Cr 2(SO 4)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直至过量,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蓝紫色溶液变浅,同时又灰蓝色沉淀生成,然后沉淀逐渐溶解形成绿色溶液 . (2)CrO 42﹣和Cr 2O 72﹣在溶液中可相互转化.室温下,初始浓度为1.0mol?L ﹣1的Na 2CrO 4溶液中c (Cr 2O 72﹣)随c (H +)的变化如图所示.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a 2CrO 4溶液中的转化反应 2CrO 42﹣+2H +=Cr 2O 72﹣+H 2O .精心整理页脚内容②由图可知,溶液酸性增大,CrO 42﹣的平衡转化率 增大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根据A 点数据,计算出该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1.0×1014 .③升高温度,溶液中CrO 42﹣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则该反应的△H <0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在化学分析中采用K 2CrO 4为指示剂,以AgNO 3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的Cl ﹣,利用Ag+与CrO 42﹣生成砖红色沉淀,指示到达滴定终点.当溶液中Cl ﹣恰好完全沉淀(浓度等于 1.0×10﹣5mol?L ﹣1)时,溶液中c (Ag+)为 2.0×10﹣5 mol?L ﹣1,此时溶液中c (CrO 42﹣)等于 5×10﹣3 mol?L ﹣1.(已知Ag 2CrO 4、AgCl 的K sp 分别为2.0×10﹣12和﹣10(4)+6价铬的化合物毒性较大,常用NaHSO 3将废液中的Cr 2O 72﹣还原成Cr 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H ++Cr 2O 72﹣+3HSO 3﹣=2Cr 3++3SO 42﹣+4H 2O .【解答】解:(1)Cr 3+与Al 3+的化学性质相似可知Cr 2(SO 4)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先生成Cr (OH )3灰蓝色沉淀,继续加入NaOH 后沉淀溶解,生成绿色Cr (OH )4﹣;故答案为:蓝紫色溶液变浅,同时又灰蓝色沉淀生成,然后沉淀逐渐溶解形成绿色溶液;(2)①随着H +浓度的增大,CrO 42﹣转化为Cr 2O 72﹣的离子反应式为:2CrO 42﹣+2H +?Cr 2O 72﹣+H 2O ,故答案为:2CrO 42﹣+2H +?Cr 2O 72﹣+H 2O ;②溶液酸性增大,平衡2CrO 42﹣+2H +?Cr 2O 72﹣+H 2O 正向进行,CrO 4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A 点Cr 2O 72﹣的浓度为0.25mol/L ,根据Cr 元素守恒可知CrO 42﹣的浓度为0.5mol/L ,H +浓度为1×10﹣7mol/L ,此时该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1.0×1014,故答案为:1.0×1014;③升高温度,溶液中CrO 42﹣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平衡逆向移动,说明正方向放热,则该反应的△H <0,故答案为:<;(3)当溶液中Cl ﹣完全沉淀时,即c (Cl ﹣)=1.0×10﹣5mol/L ,依据Ksp (AgCl )=2.0×10﹣10,计算得到c (Ag +)===2.0×10﹣5mol/L此时溶液中c (CrO 42﹣)===5.0×10﹣3mol/L ,故答案为:2.0×10﹣5;5.0×10﹣3;(4)利用NaHSO 3的还原性将废液中的Cr 2O 72﹣还原成Cr 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H ++Cr 2O 72﹣+3HSO 3﹣=2Cr 3++3SO 42﹣+4H 2O ,故答案为:5H ++Cr 2O 72﹣+3HSO 3﹣=2Cr 3++3SO 42﹣+4H 2O ... . .28.(14分)NaClO 2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也常用来漂白织物等,其一种生产工艺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1)NaClO 2中Cl 的化合价为 +3价 .(2)写出“反应”步骤中生成ClO 2的化学方程式 2NaClO 3+SO 2+H 2SO 4=2NaHSO 4+2ClO 2↑ . (3)“电解”所用食盐水由粗盐水精制而成,精制时,为除去Mg 2+和Ca 2+,要加入的试剂分别为 NaOH 溶液 、 Na 2CO 3溶液 .“电解”中阴极反应的主要产物是 ClO 2﹣(或NaClO 2) . (4)“尾气吸收”是吸收“电解”过程排出的少量ClO 2.此吸收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 ,该反应中氧化产物是 O 2 .(5)“有效氯含量”可用来衡量含氯消毒剂的消毒能力,其定义是:每克含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克Cl 2的氧化能力.NaClO 2的有效氯含量为 1.57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解答】解:(1)在NaClO 2中Na 为+1价,O 为﹣2价,根据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得Cl 的化合价为+3价,故答案为:+3;(2)NaClO 3和SO 2在H 2SO 4酸化条件下生成ClO 2,其中NaClO 2是氧化剂,还原产物为NaCl ,回收产物为NaHSO 4,说明生成硫酸氢钠根据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 3+SO 2+H 2SO 4=2NaHSO 4+ClO 2↑,故答案为:2NaClO 3+SO 2+H 2SO 4=2NaHSO 4+ClO 2↑;(3)食盐溶液中混有Mg 2+和Ca 2+,可以利用过量NaOH 溶液除去Mg 2+,利用过量Na 2CO 3溶液除去Ca 2+,ClO 2氧化能力强,因此电解装置中阴极ClO 2得电子生成ClO 2﹣,阳极Cl ﹣失电子生成Cl 2.故答案为:NaOH 溶液;Na 2CO 3溶液;ClO 2﹣(或NaClO 2);(4)依据图示可知,利用含过氧化氢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lO 2,产物为ClO 2﹣,则此反应中ClO 2为氧化剂,还原产物为ClO 2﹣,化合价从+4价降为+3价,H 2O 2为还原剂,氧化产物为O 2,每摩尔H 2O 2得到2mol 电子,依据电子守恒可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答案为:2:1;O 2; (5)1gNaClO 2的物质的量=mol ,依据电子转移数目相等,NaClO 2~Cl ﹣~4e ﹣,Cl 2~2Cl ﹣~2e ﹣,可知氯气的物质的量为mol×4×=mol ,则氯气的质量为mol×71g/mol=1.57g,故答案为:1.57g .三.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化学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注意所选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1.[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高锰酸钾(KMnO 4)是一种常用氧化剂,主要用于化工、防腐及制药工业等.以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 2)为原料生产高锰酸钾的工艺路线如下:精心整理 页脚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原料软锰矿与氢氧化钾按1:1的比例在“烘炒锅”中混配,混配前应将软锰矿粉碎,其作用是 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利用率 . (2)“平炉”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2MnO 2+4KOH+O 22K 2MnO 4+2H 2O .(3)“平炉”中需要加压,其目的是 提高氧气的压强,加快反应速率,增加软锰矿转化率 . (4)将K 2MnO 4转化为KMnO 4的生产有两种工艺.①“CO 2歧化法”是传统工艺,即在K 2MnO 4溶液中通入CO 2气体,使体系呈中性或弱碱性,K 2MnO 4发生歧化反应,反应中生成KMnO 4,MnO 2和 KHCO 3 (写化学式).②“电解法”为现代工艺,即电解K 2MnO 4水溶液,电解槽中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MnO 42﹣﹣e ﹣=MnO 4﹣,阴极逸出的气体是 H 2 .③“电解法”和“CO 2歧化法”中,K 2MnO 4的理论利用率之比为 3:2 .(5)高锰酸钾纯度的测定:称取1.0800g 样品,溶解后定容于100mL 容量瓶中,摇匀.取浓度为0.2000mol?L ﹣1的H 2C 2O 4标准溶液20.00mL ,加入稀硫酸酸化,用KMnO 4溶液平行滴定三次,平均消耗的体积为24.48mL ,该样品的纯度为 95.62% (列出计算式即可,已知2MnO 4﹣+5H 2C 2O 4+6H +=2Mn 2++10CO 2↑+8H 2O ).【解答】解:(1)原料软锰矿与氢氧化钾按1:1的比例在“烘炒锅”中混配,混配前应将软锰矿粉碎,其作用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利用率. 故答案为: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利用率;(2)流程分析可知平炉中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加热反应生成锰酸钾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nO 2+4KOH+O 2=2K 2MnO 4+2H 2O , 故答案为:2MnO 2+4KOH+O 2=2K 2MnO 4+2H 2O ;(3)“平炉”中加压能提高氧气的压强,加快反应速率,增加软锰矿转化率. 故答案为:提高氧气的压强,加快反应速率,增加软锰矿转化率;(4)①在K 2MnO 4溶液中通入CO 2气体,使体系呈中性或弱碱性,K 2MnO 4发生歧化反应,反应中生成KMnO 4,MnO 2,二氧化碳在碱性溶液中生成碳酸氢钾,化学式为:KHCO 3,故答案为:KHCO 3; ②“电解法”为现代工艺,即电解K 2MnO 4水溶液,在电解槽中阳极,MnO 42﹣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产生MnO 4﹣.电极反应式是:MnO 42﹣﹣e ﹣=MnO 4﹣;在阴极,水电离产生的H +获得电子变为氢气逸出,电极反应式是:2H 2O+2e ﹣=H 2↑+2OH ﹣;所以阴极逸出的气体是H 2;总反应方程式是:2K 2MnO 4+2H 2O 2KMnO 4+2H 2↑+2KOH,.. . .故答案为:MnO 42﹣﹣e ﹣=MnO 4﹣;H 2; ③依据电解法方程式2K 2MnO 4+2H 2O2KMnO 4+2H 2↑+2KOH,可知K 2MnO 4的理论利用率是100%,而在二氧化碳歧化法反应中3K 2MnO 4+2CO 2=2KMnO 4+MnO 2+K 2CO 3中K 2MnO 4的理论利用率是,所以二者的理论利用率之比为3:2,故答案为:3:2;(5)依据离子方程式2MnO 4﹣+5H 2C 2O 4+6H +=2Mn 2++10CO 2↑+8H 2O 可知KMnO 4与草酸反应的定量关系是2KMnO 4~5H 2C 2O 4, 配制溶液浓度为c=mol/L ,1.0800g 样品中含有KMnO 4的物质的量n=×mol=0.006536mol ,KMnO 4的质量m=0.006536mol×158g/mol=1.03269g, 纯度为:×100%=95.62%,故答案为:95.62%.12.[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锗(Ge )是典型的半导体元素,在电子、材料等领域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Ge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 3d 104s 24p 2 ,有 2 个未成对电子.(2)Ge 与C 是同族元素,C 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双键、叁键,但Ge 原子之间难以形成双键或叁键.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原因是 Ge 原子半径大,原子间形成的σ单键较长,p ﹣p 轨道肩并肩重叠程度很小或几乎不能重叠,难以形成π键 .(3)比较下列锗卤化物的熔点和沸点,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原因 GeCl 4、GeBr 4、GeI 4都属于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GeCl 4<GeBr 4<GeI 4,分子间作用力增强,熔沸点依次升高 .GeCl 4GeBr 4 GeI 4 熔点/℃ ﹣49.5 26 146 沸点/℃83.1186约400(4)光催化还原CO 2制备CH 4反应中,带状纳米Zn 2GeO 4是该反应的良好催化剂.Zn 、Ge 、O 电负性由大至小的顺序是 O >Ge >Zn .(5)Ge 单晶具有金刚石型结构,其中Ge 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sp 3 ,微粒之间存在的作用力是 共价键 .(6)晶胞有两个基本要素:精心整理页脚内容①原子坐标参数,表示晶胞内部各原子的相对位置,如图为Ge 单晶的晶胞,其中原子坐标参数A 为(0,0,0);B 为(,0,);C 为(,,0).则D 原子的坐标参数为 (,,) . ②晶胞参数,描述晶胞的大小和形状,已知Ge 单晶的晶胞参数a=565.76pm ,其密度为g?cm ﹣3(列出计算式即可).【解答】解:(1)Ge 是32号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IVA 族,基态Ge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 104s 24p 2,在最外层的4s 能级上2个电子为成对电子,4p 轨道中2个电子分别处以不同的轨道内,有2轨道未成对电子,故答案为:3d 104s 24p 2;2;(2)Ge 与C 是同族元素,C 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双键、叁键,Ge 原子半径大,难以通过“肩并肩”方式形成π键,Ge 原子之间难以形成双键或叁键,故答案为:Ge 原子半径大,原子间形成的σ单键较长,p ﹣p 轨道肩并肩重叠程度很小或几乎不能重叠,难以形成π键;(3)锗的卤化物都是分子晶体,分子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对于组成与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熔沸点越高,由于相对分子质量:GeCl 4<GeBr 4<GeI 4,故沸点:GeCl 4<GeBr 4<GeI 4,故答案为:GeCl 4、GeBr 4、GeI 4都属于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GeCl 4<GeBr 4<GeI 4,分子间作用力增强,熔沸点升高,故答案为:GeCl 4、GeBr 4、GeI 4都属于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GeCl 4<GeBr 4<GeI 4,分子间作用力增强,熔沸点升高;(4)元素非金属性:Zn <Ge <O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元素的电负性越大,故电负性:O >Ge >Zn ,故答案为:O >Ge >Zn ;.. . .(5)Ge 单晶具有金刚石型结构,Ge 原子与周围4个Ge 原子形成正四面体结构,向空间延伸的立体网状结构,属于原子晶体,Ge 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Ge 原子杂化轨道数目为4,采取sp 3杂化,故答案为:sp 3;共价键;(6)①D 与周围4个原子形成正四面体结构,D 与顶点A 的连线处于晶胞体对角线上,过面心B 、C 及上底面面心原子的平面且平行侧面将晶胞2等分,同理过D 原子的且平衡侧面的平面将半个晶胞2等等份,可知D 处于到各个面的处,则D 原子的坐标参数为(,,),故答案为:(,,);②晶胞中Ge 原子数目为4+8×+6×=8,结合阿伏伽德罗常数,可知出晶胞的质量为,晶胞参数a=565.76pm ,其密度为÷(565.76×10﹣10 cm )3=g?cm ﹣3,故答案为:.13.[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秸秆(含多糖物质)的综合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是以秸秆为原料合成聚酯类高分子化合物的路线: 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cd .(填标号) a .糖类都有甜味,具有C n H 2m O m 的通式b .麦芽糖水解生成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葡萄糖和果糖c .用银镜反应不能判断淀粉水解是否完全d .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类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2)B 生成C 的反应类型为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3)D 中官能团名称为 酯基、碳碳双键 ,D 生成E 的反应类型为 氧化反应 . (4)F 的化学名称是 己二酸 ,由F 生成G 的化学方程式为 nHOOC (CH 2)4COOH+nHOCH 2CH 2CH 2CH 2OH +(2n ﹣1)H 2O .(5)具有一种官能团的二取代芳香化合物W 是E 的同分异构体,0.5molW 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44gCO 2,W 共有 12 种(不含立体结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的结构简式为.精心整理页脚内容(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反,反)﹣2,4﹣己二烯和C 2H 4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对二苯二甲酸的合成路线 .【解答】解:(1)a .糖类不一定有甜味,如纤维素等,组成通式不一定都是C n H 2m O m 形式,如脱氧核糖(C 6H 10O 4),故a 错误;b .葡萄糖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但麦芽糖水解生成葡萄糖,故b 错误;c .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葡萄糖,说明淀粉水解了,不能说明淀粉完全水解,再加入使碘溶液不变蓝,说明淀粉完全水解,故c 正确;d .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类,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d 正确,故选:cd ; (2)B 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 ,属于取代反应,故答案为: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3)由D 的结构简式可知,含有的官能团有酯基、碳碳双键,D 脱去2分子氢气形成苯环得到E ,属于氧化反应,故答案为:酯基、碳碳双键;氧化反应; (4)F 的名称为己二酸,己二酸与1,4﹣丁二醇发生缩聚反应生成,反应方程式为:HOOC (CH 2)4COOH+HOCH 2CH 2CH 2CH 2OH +(2n ﹣1)H 2O ,故答案为:己二酸;HOOC (CH 2)4COOH+HOCH 2CH 2CH 2CH 2OH +(2n﹣1)H 2O ;(5)具有一种官能团的二取代芳香化合物W 是E 的同分异构体,0.5molW 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44gCO 2,生成二氧化碳为1mol ,说明W 含有2个羧基,2个取代基为﹣COOH 、﹣CH 2CH 2COOH ,或者为﹣COOH 、﹣CH (CH 3)COOH ,或者为﹣CH 2COOH 、﹣CH 2COOH ,或者﹣CH 3、﹣CH (COOH )2,各有邻、间、对三种,共有12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12;;.(6)(反,反)﹣2,4﹣己二烯与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在Pd/C作用下生成,然后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合成路线流程图为:,故答案为:.. . .。

(完整版)2016年高考全国1卷理综化学试题(精准解析)(Word版)

(完整版)2016年高考全国1卷理综化学试题(精准解析)(Word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K39 Cr52 Mn55 Ge73 Ag108 一、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6分,共42分)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解答】选D.解:A.蚕丝含有蛋白质,灼烧时具有烧焦的羽毛气味,为蛋白质的特有性质,可用于鉴别蛋白质类物质,故A正确;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生成苯并芘等稠环芳香烃物质,可致癌,故B正确;C.加热可导致蛋白质变性,流感病毒是蛋白质,故C正确;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故D错误.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4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 AB.1molN2与4mol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 AC.1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 AD.标准状况下,2.24L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 A【解答】选A.解:A.14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含CH2物质的量==1mol,含氢原子数为2N A,故A正确;B.1molN2与4molH2反应生成的NH3,反应为可逆反应1mol氮气不能全部反应生成氨气,生成氨气分子数小于2N A,故B错误;C.1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生成硝酸铁,电子转移为3mol,电子转移数为3N A,故C错误;D.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不是气体,2.24LCCl4含物质的量不是0.1mol,故D错误;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2﹣甲基丁烷也称异丁烷B.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C.C4H9Cl有3中同分异构体D.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解答】选B.解:A.异丁烷含有4个C原子,2﹣甲基丁烷含有5个C原子,故A错误;B.乙烯与水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故B正确;C.同分异构体是化合物具有相同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C4H9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故C错误;D.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D.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解答】选C.解:A.互不相溶的液体采用分液方法分离,乙酸乙酯和饱和碳酸钠溶液不互溶,应该采用分液方法分离,用到的仪器是分液漏斗,故A错误;B.NO易和空气中O2反应生成NO2,所以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NO不易溶于水,应该用排水法收集,故B错误;C.FeCl3属于强酸弱碱盐,Fe3+易水解生成Fe(OH)3而产生浑浊,为了防止氯化铁水解,应该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故C正确;D.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会带出部分水蒸气,所以得不到纯净的氯气,应该将饱和食盐水出来的气体再用浓硫酸干燥,故D错误;11.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cd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SO42﹣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42﹣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增大B.该法在处理含Na2SO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和H2SO4产品C.负极反应为2H2O﹣4e﹣=O2+4H+,负极区溶液pH降低D.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的O2生成【解答】选B.解:A、阴离子向阳极(即正极区)移动,氢氧根离子放电pH减小,故A错误;B、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SO42﹣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通电时,氢氧根离子在阳极区放电生成水和氧气,使得氢离子浓度增大,与硫酸根离子结合成硫酸;氢离子在阴极得电子生成氢气,使得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与钠离子结合成氢氧化钠,故可以得到NaOH和H2SO4产品,故B正确;C、负极即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故C错误;D、每生成1mol氧气转移4mol电子,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25mol的O2生成,故D错误.12.298K时,在20.0mL0.10mol?L﹣1氨水中滴入0.10mol?L﹣1的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已知0.10mol?L﹣1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B.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mLC.M点处的溶液中c(NH4+)=c(Cl﹣)=c(H+)=c(OH﹣)D.N点处的溶液中pH<12【解答】选D.解:A.强酸弱碱相互滴定时,由于生成强酸弱碱盐使溶液显酸性,所以应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所以氨水滴定盐酸需要甲基橙作指示剂,故A错误;B.如果M点盐酸体积为20.0mL,则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铵,氯化铵中铵根离子水解导致该点溶液应该呈酸性,要使溶液呈中性,则氨水应该稍微过量,所以盐酸体积小于20.0mL,故B 错误;C.M处溶液呈中性,则存在c(H+)=c(OH﹣),根据电荷守恒得c(NH4+)=c(Cl﹣),该点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铵,铵根离子水解而促进水电离,但水的电离程度较小,该点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NH4+)=c(Cl﹣)>c(H+)=c(OH﹣),故C错误;D.N点为氨水溶液,氨水浓度为0.10mol?L﹣1,该氨水电离度为1.32%,则该溶液中c(OH﹣)=0.10mol/L×1.32%1.32×10﹣3mol/L,c(H+)=mol/L=7.6×10﹣10mol/L,所以该点溶液pH <12,故D正确;13.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p、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 是元素Z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0.01mol?L﹣1r溶液的pH为2,s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的大小W<X<YB.元素的非金属性Z>X>YC.Y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解答】选:C.解: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p、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是元素Z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则n为Cl2,Z为Cl,氯气与p在光照条件下生成r与s,0.01mol?L﹣1r溶液的pH为2,则r为HCl,s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则p 为CH4,氯气与m反应生成HCl与q,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则m为H2O,q为HClO,结合原子序数可知W为H元素,X为C元素,Y为O元素.A.所以元素中H原子半径最小,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故原子半径W(H)<Y(O)<X(C),故A错误;B.氯的氧化物中氧元素表现负化合价,氧元素非金属性比氯的强,高氯酸为强酸,碳酸为弱酸,氯元素非金属性比碳的强,故非金属性Y(O)>Z(Cl)>X(C),故B错误;C.氧元素氢化物为水,常温下为液态,故C正确;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碳酸,碳酸属于弱酸,故D错误.二、解答题必选题(共3小题,满分43分)26.(14分)氮的氧化物(NO 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3将NO x还原生成N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2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氨气的制备①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H4Cl CaCl2+2NH3↑+2H2O.2②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d→c→f→e→i(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2)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将上述收集到的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2(两端用夹子K1、K2夹好).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解释原因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 中的气体缓慢充入Y管中①Y 管中红棕色气体慢慢变浅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8NH3+6NO27N2+12H2O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Y管中有少量水珠生成的气态水凝聚打开K2③Z中NaOH溶液产生倒吸现象④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Y管压强小于外压【解答】解:(1)①实验室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方法制备氨气,反应物状态为固体与固体,反应条件为加热,所以选择A为发生装置,反应方程式:Ca(OH)2+2NH4Cl CaCl2+2NH3↑+2H2O;故答案为:A;Ca(OH)2+2NH4Cl CaCl2+2NH3↑+2H2O;②实验室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方法制备氨气,制备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氨气为碱性气体,应选择盛有碱石灰干燥管干燥气体,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所以应选择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氨气极易溶于水,尾气可以用水吸收,注意防止倒吸的发生,所以正确的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d→c→f→e→i;故答案为:d→c→f→e→i;(2)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充入Y管中,则氨气与二氧化氮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无色氮气,所以看到现象为:红棕色气体慢慢变浅;8NH3+6NO2=7N2+12H2O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装置内压强降低,所以打开K2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发生倒吸;故答案为:操作步骤实验现象解释原因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充入Y管中①红棕色气体慢慢变浅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8NH3+6NO2=7N2+12H2O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Y管中有少量水珠生成的气态水凝聚打开K2③Z中NaOH溶液产生倒吸现象④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Y管中压强小于外压27.(15分)元素铬(Cr)在溶液中主要以Cr3+(蓝紫色)、Cr(OH)4﹣(绿色)、Cr2O72﹣(橙红色)、CrO42﹣(黄色)等形式存在,Cr(OH)3为难溶于水的灰蓝色固体,回答下列问题:(1)Cr3+与Al3+的化学性质相似,在Cr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蓝紫色溶液变浅,同时又灰蓝色沉淀生成,然后沉淀逐渐溶解形成绿色溶液.(2)CrO42﹣和Cr2O72﹣在溶液中可相互转化.室温下,初始浓度为1.0mol?L﹣1的Na2CrO4溶液中c (Cr2O72﹣)随c(H+)的变化如图所示.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a2CrO4溶液中的转化反应2CrO42﹣+2H+=Cr2O72﹣+H2O.②由图可知,溶液酸性增大,CrO4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根据A点数据,计算出该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1.0×1014.③升高温度,溶液中CrO42﹣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则该反应的△H<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在化学分析中采用K2CrO4为指示剂,以AgNO3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的Cl﹣,利用Ag+与CrO42﹣生成砖红色沉淀,指示到达滴定终点.当溶液中Cl﹣恰好完全沉淀(浓度等于1.0×10﹣5mol?L﹣1)时,溶液中c(Ag+)为 2.0×10﹣5mol?L﹣1,此时溶液中c(CrO42﹣)等于5×10﹣3mol?L﹣1.(已知Ag2CrO4、AgCl的K sp分别为2.0×10﹣12和2.0×10﹣10).(4)+6价铬的化合物毒性较大,常用NaHSO3将废液中的Cr2O72﹣还原成Cr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H++Cr2O72﹣+3HSO3﹣=2Cr3++3SO42﹣+4H2O.【解答】解:(1)Cr3+与Al3+的化学性质相似可知Cr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先生成Cr(OH)3灰蓝色沉淀,继续加入NaOH后沉淀溶解,生成绿色Cr(OH)4﹣;故答案为:蓝紫色溶液变浅,同时又灰蓝色沉淀生成,然后沉淀逐渐溶解形成绿色溶液;(2)①随着H+浓度的增大,CrO42﹣转化为Cr2O72﹣的离子反应式为:2CrO42﹣+2H+?Cr2O72﹣+H2O,故答案为:2CrO42﹣+2H+?Cr2O72﹣+H2O;②溶液酸性增大,平衡2CrO42﹣+2H+?Cr2O72﹣+H2O正向进行,CrO4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A点Cr2O72﹣的浓度为0.25mol/L,根据Cr元素守恒可知CrO42﹣的浓度为0.5mol/L,H+浓度为1×10﹣7mol/L,此时该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1.0×1014,故答案为:1.0×1014;③升高温度,溶液中CrO42﹣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平衡逆向移动,说明正方向放热,则该反应的△H <0,故答案为:<;(3)当溶液中Cl﹣完全沉淀时,即c(Cl﹣)=1.0×10﹣5mol/L,依据Ksp(AgCl)=2.0×10﹣10,计算得到c(Ag+)===2.0×10﹣5mol/L此时溶液中c(CrO42﹣)===5.0×10﹣3mol/L,故答案为:2.0×10﹣5;5.0×10﹣3;(4)利用NaHSO3的还原性将废液中的Cr2O72﹣还原成Cr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H++Cr2O72﹣+3HSO3﹣=2Cr3++3SO42﹣+4H2O,故答案为:5H++Cr2O72﹣+3HSO3﹣=2Cr3++3SO42﹣+4H2O.28.(14分)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也常用来漂白织物等,其一种生产工艺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NaClO2中Cl的化合价为+3价.(2)写出“反应”步骤中生成ClO2的化学方程式2NaClO3+SO2+H2SO4=2NaHSO4+2ClO2↑.(3)“电解”所用食盐水由粗盐水精制而成,精制时,为除去Mg2+和Ca2+,要加入的试剂分别为NaOH溶液、Na2CO3溶液.“电解”中阴极反应的主要产物是ClO2﹣(或NaClO2).(4)“尾气吸收”是吸收“电解”过程排出的少量ClO2.此吸收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该反应中氧化产物是O2.(5)“有效氯含量”可用来衡量含氯消毒剂的消毒能力,其定义是:每克含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克Cl2的氧化能力.NaClO2的有效氯含量为 1.57.(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解:(1)在NaClO2中Na为+1价,O为﹣2价,根据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得Cl+3价,故答案为:+3;和SO2在H2SO4酸化条件下生成ClO,3NaHSO4,说明生成硫酸氢钠根据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H2SO4=2NaHSO4+ClO2↑,故答案为:食盐溶液中混有Mg2+和Ca2+,可以利用过量氧化能力强,因此电解装置中阴极ClO2.故2NaOH溶液;Na2CO3溶液;ClO2﹣(或NaClO(4)依据图示可知,利用含过氧化氢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lO2,产物为ClO2,则此反应中ClO2为氧化剂,还原产物为ClO2﹣,化合价从+4价降为+3价,H2O2为还原剂,氧化产物为O2,每摩尔H2O2得到2mol电子,依据电子守恒可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答案为:2:1;O2;(5)1gNaClO2的物质的量=mol,依据电子转移数目相等,NaClO2~Cl﹣~4e﹣,Cl2~2Cl﹣~2e﹣,可知氯气的物质的量为mol×4×=mol,则氯气的质量为mol×71g/mol=1.57g,故答案为:1.57g.三.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化学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注意所选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是一种常用氧化剂,主要用于化工、防腐及制药工业等.以软锰矿(主)为原料生产高锰酸钾的工艺路线如下:烘炒锅”中混配,混配前应将软锰矿粉碎,其作用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利用率.(2)“平炉”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2MnO2+4KOH+O22K2MnO4+2H2O.(3)“平炉”中需要加压,其目的是提高氧气的压强,加快反应速率,增加软锰矿转化率.(4)将K2MnO4转化为KMnO4的生产有两种工艺.①“CO2歧化法”是传统工艺,即在K2MnO4溶液中通入CO2气体,使体系呈中性或弱碱性,K2MnO4发生歧化反应,反应中生成KMnO4,MnO2和KHCO3(写化学式).②“电解法”为现代工艺,即电解K2MnO4水溶液,电解槽中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MnO42﹣﹣e﹣=MnO4﹣,阴极逸出的气体是H2.③“电解法”和“CO2歧化法”中,K2MnO4的理论利用率之比为3:2.(5)高锰酸钾纯度的测定:称取1.0800g样品,溶解后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摇匀.取浓度为0.2000mol?L﹣1的H2C2O4标准溶液20.00mL,加入稀硫酸酸化,用KMnO4溶液平行滴定三次,平均消耗的体积为24.48mL,该样品的纯度为95.62%(列出计算式即可,已知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解答】解:(1)原料软锰矿与氢氧化钾按1:1的比例在“烘炒锅”中混配,混配前应将软锰矿粉碎,其作用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利用率.故答案为: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利用率;(2)流程分析可知平炉中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加热反应生成锰酸钾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nO2+4KOH+O2=2K2MnO4+2H2O,故答案为:2MnO2+4KOH+O2=2K2MnO4+2H2O;(3)“平炉”中加压能提高氧气的压强,加快反应速率,增加软锰矿转化率.故答案为:提高氧气的压强,加快反应速率,增加软锰矿转化率;(4)①在K2MnO4溶液中通入CO2气体,使体系呈中性或弱碱性,K2MnO4发生歧化反应,反应中生成KMnO4,MnO2,二氧化碳在碱性溶液中生成碳酸氢钾,化学式为:KHCO3,故答案为:KHCO3;②“电解法”为现代工艺,即电解K2MnO4水溶液,在电解槽中阳极,MnO42﹣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产生MnO4﹣.电极反应式是:MnO42﹣﹣e﹣=MnO4﹣;在阴极,水电离产生的H+获得电子变为氢气逸出,电极反应式是:2H2O+2e﹣=H2↑+2OH﹣;所以阴极逸出的气体是H2;总反应方程式是:2K2MnO4+2H2O2KMnO4+2H2↑+2KOH,故答案为:MnO42﹣﹣e﹣=MnO4﹣;H2;③依据电解法方程式2K2MnO4+2H2O2KMnO4+2H2↑+2KOH,可知K2MnO4的理论利用率是100%,而在二氧化碳歧化法反应中3K2MnO4+2CO2=2KMnO4+MnO2+K2CO3中K2MnO4的理论利用率是,所以二者的理论利用率之比为3:2,故答案为:3:2;(5)依据离子方程式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可知KMnO4与草酸反应的定量关系是2KMnO4~5H2C2O4,配制溶液浓度为c=mol/L,1.0800g样品中含有KMnO4的物质的量n=×mol=0.006536mol,KMnO4的质量m=0.006536mol×158g/mol=1.03269g,纯度为:×100%=95.62%,故答案为:95.62%.12.[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锗(Ge)是典型的半导体元素,在电子、材料等领域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G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2,有2个未成对电子.(2)Ge与C是同族元素,C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双键、叁键,但Ge原子之间难以形成双键或叁键.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原因是Ge原子半径大,原子间形成的σ单键较长,p﹣p轨道肩并肩重叠程度很小或几乎不能重叠,难以形成π键.(3)比较下列锗卤化物的熔点和沸点,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原因GeCl4、GeBr4、GeI4都属于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GeCl4<GeBr4<GeI4,分子间作用力增强,熔沸点依次升高.GeCl4GeBr4GeI4熔点/℃﹣49.5 26 146沸点/℃83.1 186 约400(4)光催化还原CO2制备CH4反应中,带状纳米Zn2GeO4是该反应的良好催化剂.Zn、Ge、O 电负性由大至小的顺序是O>Ge>Zn.(5)Ge单晶具有金刚石型结构,其中Ge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微粒之间存在的作用力是共价键.(6)晶胞有两个基本要素:①原子坐标参数,表示晶胞内部各原子的相对位置,如图为Ge单晶的晶胞,其中原子坐标参数A 为(0,0,0);B为(,0,);C为(,,0).则D原子的坐标参数为(,,).②晶胞参数,描述晶胞的大小和形状,已知Ge单晶的晶胞参数a=565.76pm,其密度为g?cm﹣3(列出计算式即可).【解答】解:(1)Ge是32号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IV A族,基态Ge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2,在最外层的4s能级上2个电子为成对电子,4p轨道中2个电子分别处以不同的轨道内,有2轨道未成对电子,故答案为:3d104s24p2;2;(2)Ge与C是同族元素,C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双键、叁键,Ge原子半径大,难以通过“肩并肩”方式形成π键,Ge原子之间难以形成双键或叁键,故答案为:Ge原子半径大,原子间形成的σ单键较长,p﹣p轨道肩并肩重叠程度很小或几乎不能重叠,难以形成π键;(3)锗的卤化物都是分子晶体,分子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对于组成与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熔沸点越高,由于相对分子质量:GeCl4<GeBr4<GeI4,故沸点:GeCl4<GeBr4<GeI4,故答案为:GeCl4、GeBr4、GeI4都属于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GeCl4<GeBr4<GeI4,分子间作用力增强,熔沸点升高,故答案为:GeCl4、GeBr4、GeI4都属于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GeCl4<GeBr4<GeI4,分子间作用力增强,熔沸点升高;(4)元素非金属性:Zn<Ge<O大,故电负性:O>Ge>Zn,故答案为:O>Ge>Zn;(5)Ge单晶具有金刚石型结构,Ge原子与周围4个Ge原子形成正四面体结构,向空间延伸的立体网状结构,属于原子晶体,Ge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Ge原子杂化轨道数目为4,采取sp3杂化,故答案为:sp3;共价键;(6)①D与周围4个原子形成正四面体结构,D与顶点A的连线处于晶胞体对角线上,过面心B、C及上底面面心原子的平面且平行侧面将晶胞2等分,同理过D原子的且平衡侧面的平面将半个晶胞2等等份,可知D处于到各个面的处,则D原子的坐标参数为(,,),故答案为:(,,);②晶胞中Ge原子数目为4+8×+6×=8,结合阿伏伽德罗常数,可知出晶胞的质量为,晶胞参数a=565.76pm,其密度为÷(565.76×10﹣10 cm)3=g?cm﹣3,故答案为:.13.[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秸秆(含多糖物质)的综合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是以秸秆为原料合成聚酯类高分子化合物的路线: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正确的是cd.(填标号)a.糖类都有甜味,具有C n H2m O m的通式b.麦芽糖水解生成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葡萄糖和果糖c.用银镜反应不能判断淀粉水解是否完全d.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类天然高分子化合物(2)B生成C的反应类型为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3)D中官能团名称为酯基、碳碳双键,D生成E的反应类型为氧化反应.(4)F的化学名称是己二酸,由F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为nHOOC(CH2)COOH+nHOCH2CH2CH2CH2OH+(2n﹣1)H2O.4(5)具有一种官能团的二取代芳香化合物W是E的同分异构体,0.5molW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44gCO2,W共有12种(不含立体结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的结构简式为.(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反,反)﹣2,4﹣己二烯和C2H4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对二苯二甲酸的合成路线.【解答】解:(1)a.糖类不一定有甜味,如纤维素等,组成通式不一定都是C n H2m O m形式,如脱氧核糖(C6H10O4),故a错误;b.葡萄糖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但麦芽糖水解生成葡萄糖,故b错误;c.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葡萄糖,说明淀粉水解了,不能说明淀粉完全水解,再加入使碘溶液不变蓝,说明淀粉完全水解,故c正确;d.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类,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d正确,故选:cd;(2)B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属于取代反应,故答案为: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3)由D的结构简式可知,含有的官能团有酯基、碳碳双键,D脱去2分子氢气形成苯环得到E,属于氧化反应,故答案为:酯基、碳碳双键;氧化反应;(4)F的名称为己二酸,己二酸与1,4﹣丁二醇发生缩聚反应生成,反应方程式为:HOOC(CH2)4COOH+HOCH2CH2CH2CH2OH+(2n﹣1)H2O,故答案为:己二酸;HOOC(CH2)COOH+HOCH2CH2CH2CH2OH+(2n﹣1)H2O;4(5)具有一种官能团的二取代芳香化合物W是E的同分异构体,0.5molW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44gCO2,生成二氧化碳为1mol,说明W含有2个羧基,2个取代基为﹣COOH、﹣CH2CH2COOH,或者为﹣COOH、﹣CH(CH3)COOH,或者为﹣CH2COOH、﹣CH2COOH,或者﹣CH3、﹣CH(COOH)2,各有邻、间、对三种,共有12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12;;(6)(反,反)﹣2,4﹣己二烯与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在Pd/C作用下生成,然后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合成路线流程图为:,故答案为:.。

2016年高考全国1卷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

2016年高考全国1卷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

(除 Au、 Pt、 C 之外的电极 ),则电极
本身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若是惰性电极 (Au、Pt、C 等电极 ),则是溶液中的阴离子放电, 放电的先后顺序是 S2->I->Br->Cl->OH->含氧酸根离子, 阴极则是溶液中的阳离子放电, 放电顺序 是 Ag+>Hg2+>Fe3+>Cu2+>H+,与金属活动性顺序刚好相反。溶液中的离子移方向符合:同种电荷
【考点定位】考查电解原理的应用的知识。 【名师点睛】化学反应主要是物质变化,同时也伴随着能量变化。电化学是化学能与电能转
化关系的化学。电解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它可以使不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借助于 电流而发生。与外接电源正极连接的电极为阳极,与外接电源的负极连接的电极为阴极。阳
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若阳极是活性电极
氨水的电离度为
1.3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
B. M 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 20.0 mL
C.M 点处的溶液中
c(NH4

)


c(Cl
)=

c(H
)=

c(OH
)
D. N 点处的溶液中 pH<12
【答案】 D
【考点定位】考查酸碱中和滴定、弱电解质的电离以及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等知识。
当方法。实用的植物油高温反复加热会产生致癌物质,故要少吃油炸食品;肌肉注射或输液
时经常要用酒精消毒, 消毒用的酒精是体积比为 75%的酒精的水溶液, 浓度过大或过小都不能
很好的杀菌消毒。只有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才会使我们的生活质量得以提升,也才会更安

2016高考全国新课标I卷理综化学试题答案及解析

2016高考全国新课标I卷理综化学试题答案及解析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 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一、选择题:7.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 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C. 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 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8. 设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14g 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A 2NB. 1mol 2N 与4mol 2H 反应生成的3NH 分子数为A 2NC. 1mol Fe 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A 2ND. 标准状况下,2.24L 4CCl 含有的共价键数为A 0.4N 9.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2-甲基丁烷也称为异丁烷B. 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C. 49C H Cl 有3种同分异构体D. 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10.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B.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C. 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D. 将2Cl 与HCl 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2Cl 11. 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24Na SO 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 、cd 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 和24SO -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通电后中间隔室的24SO -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 增大 B. 该法在处理含24Na SO 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 和24H SO 产品C. 负极反应为+222H O 4O +4H e ===--,负极区溶液pH 降低D. 当电路中通过1mol 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 的2O 生成 12. 298K 时,在20.0mL 10.10mol L -⋅氨水中滴入10.10mol L -⋅的盐酸。

2016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卷(全国课标Ⅰ卷)分析报告

2016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卷(全国课标Ⅰ卷)分析报告

2016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卷(全国课标Ⅰ卷)分析报告湖南省高考化学学科评卷组2016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分为全国课标Ⅰ卷、全国课标Ⅱ卷、全国课标Ⅲ卷。

今年自主命题的省份大幅减少,使用不同课标卷的省份具体见表1。

我省理综采用全国课标Ⅰ卷,本文结合阅卷时考生的答题情况,对试卷(全国课标Ⅰ卷)进行整体分析,进而得到一些相关的中学化学教学启示。

表1 2016年高考化学试卷类型试卷类型使用地区全国课标Ⅰ卷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安徽、福建、山东全国课标Ⅱ卷青海、西藏、甘肃、吉林、宁夏、新疆、重庆、辽宁、黑龙江、内蒙古、陕西全国课标Ⅲ卷云南、广西、贵州自主命题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四川、海南1.试题分析与评价1.1 试卷结构、题型及得分情况表2 2016年高考化学试题结构必考选考Ⅰ卷Ⅱ卷题号7~13 26 27 28 36~38内容选择题实验原理无机技术/结构/有机分值42 141514152016年全国课标Ⅰ卷符合《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要求。

在题型结构、分数分布、内容结构上与往年试卷一致。

试题难度基于生物学科有较大提高的情况下,化学学科与去年试题相比稳中略有一点降低,但仍然很好的体现了基础性、层次性和选择性。

整套试题的考查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灵活应用,注重主干知识考查题型的创新;凸显能力测试的主导思想,着重考查《考试说明》上要求的三种能力——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能力。

整套试题对于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有很好的区分度。

1.2考查内容2016年全国课标Ⅰ卷考查内容及分值见表3(共34个点)。

表3 化学学科考查知识与能力双向细目表(满分100分)备注:当一道题目含有多个知识点,对该题的分值标“*”,所以会出现重复计分的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化学实验、化学原理、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等主要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其中化学实验、氧化还原、有机化合物所占的比重较大。

2016年化学试题评析(高三年级组)

2016年化学试题评析(高三年级组)

2016年高考新课标I卷化学试题分析与评价高三化学组2016、6、202016年高考落下帷幕,我们高三年级组老师们在认真研究理综卷I之化学试题,结合高三的复习策略,有很多感触。

在这些感触中,刘树领老师、刘敏老师和顾艳兵老师做了很好的总结和反思。

下面是刘树领老师的总结:一、试卷难度降低,试题体现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试题给考生第一印象是平和、熟悉、常规,无偏题怪题,选择题难度偏易。

考查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沉淀溶解平衡等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虽高考整体难度弱于前几年,但利于学生腾出时间去思考从而培养学生思考和创新能力都有积极意义。

如12题有创意,把电离度、酸碱中和滴定、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行为一体化。

如26题中对比锅炉水除氧剂联氨和Na2SO3的优劣,比较新颖,实际它来源于必修2的课后作业(原料的选择原则)。

选修题中38题模仿体例,设计有机合成流程图,仍然考查学生的创造性。

二、知识覆盖面大,重点考查学生的化学知识素养与能力重视了对中学常见的重要的化学物质的考查,但这些物质与生活、生产、学习联系比较紧密,以此凸显命题素材的选取来源于生活,体现了化学在生活生产中的科学应用价值,同时考查考生联系生产、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第7题考查化学与生活常识,所选素材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知识。

第8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这是各选项都是历年高考必考常考的“原题”。

第9题考查有机化合物中的必修内容,侧重有机基础知识中基本概念的考查,如戊烷三种同分异构体的系统命名和俗名,2-甲基丁烷俗称异戊烷。

第10题考查中学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液、溶液的配制、气体的收集、洗气等。

第11题考查电解原理的,难度适中。

第12题略有新意,稍有难度,基础扎实,不难解决。

以酸碱中和滴定做背景,考查酸碱滴定中指示剂的选择、滴定终点的判断、根据电离度计算弱电解质溶液的pH,既有定性判断又有定量计算,是一道很好的比较综合的好题。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部分)试题(全国卷1 Word版 含解析)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部分)试题(全国卷1 Word版 含解析)

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理综化学试题参考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灼烧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可以区别蚕丝和人造纤维,A正确;B、食用油反复加热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B正确;C、高温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从而杀菌消毒,C正确;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D错误,答案选D。

考点:考查化学与生活的判断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 AB.1 molN2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 AC.1 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 AD.标准状况下,2.24 L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 A【答案】A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2-甲基丁烷也称异丁烷B.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C.C4H9Cl有3种同分异构体D.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2-甲基丁烷也称异戊烷,A错误;B.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B正确;C.C4H9Cl有4种同分异构体,C错误;D.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错误,答案选B。

考点: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判断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D.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用分液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乙酸乙酯,A错误;B.NO的密度与空气接近,且能与氧气反应生成NO2,所以用排水法收集,B错误;C.铁离子水解,溶液显酸性,因此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C正确;D.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只能除去氯气,但不能除去水蒸气,不能得到纯净的Cl2,D错误,答案选C。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新课标全国Ⅰ卷理综化学试卷分析
2016年新课标全国Ⅰ卷理综化学试卷分析
寿县一中高三化学组
高考理综化学部分是以化学新课程标准、全国新考试大纲为命题依据、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为命题基础的。

试题始终坚持“立足教材,稳中有变,注重创新”的原则,在全面考查考生素质的同时,也加强了对技能和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核。

2016年理科综合全国乙卷(化学部分)继续走“基础性、新颖性、探究性、开放性”的路线,全卷注重基础、试题突出了学科的主干知识,内容紧扣教材、许多题目源于教材,覆盖面广,注重原创,在试卷的长度、难度、计算量、填空的数量等方面注重导向性,而且给教师的讲评和学生的反思预留了很大的空间,全卷没有偏题和怪题。

为了更好的为2017年的高考化学备考复习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下面我们就2016年高考全国理综乙卷中化学题的考查内容、考查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得到的教学启示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选择题分析
(一)选择题考查内容
题号分
值考查内容
7 6化学与生活、化学常识。

涉及蛋白质的
变性及其鉴别方法,医用酒精的识别,
分食用油高温变质等问题
8 6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与判断。

涉及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和化学键等基础知识。

9 6

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判断。

涉及有机物的命名,同分异构体,加成反应,高分子化合物等基本概念。

10 6

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涉及分液、气体收集、气体净化和溶液配制等基本实验操作方法。

11 6

考查电解原理的应用。

以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为分析目标,涉及电极反应、离子交换膜、pH及电子转移的计算等基础知识。

12 6

考查中和滴定、弱电解质的电离以及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等。

13 6

考查元素和无机框图题推断以及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重点考核了氢、碳、氧和氯元素的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二)选择题考查特点分析
今年高考的选择题部分都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考查重点突出,题目的综合度加大,信息量多,涵盖的知识点多。

选择题突出以下两
原反应,又有关于共价键的分子结构的分析;第9题多方位考查有机基本概念,包括同分异构、反应类型、有机物类别等知识点;第13题对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及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本性质的考查。

3、突出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
第10题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废水,是一种处理废水的同时可制得相应有用物质的一道综合性试题,起点高、落点低,考查同学们准确理解题意,综合运用电化学原理分析作答的一道试题。

第11题题干和三室式电渗析法装置图中隐含的电极反应和离子移动方向,需要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来提取。

第12题中N点氨水的pH计算,需要使用氨水的电离度信息来完成;滴定过程所用的指示剂,需从强酸弱碱盐水解溶液呈酸性的知识信息中考虑。

选择题第13题元素推断,一改往年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来推断的风格,变为以元素组成的相关物质的性质为载体,框图变化为包装来推断元素,解答元素有关的结构和性质问题。

老师们认为,命题专家可谓煞费苦心,打造出选择题中一道令人耳目一新的压轴题。

此外,无机框图推断题在前些年的全国卷、海南卷中时有出现,如今又“重现江湖”。

试题设计新颖,将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考查相结合,提高了试题的思维容量。

二、非选择题分析
题号分

考查内容
26 14 考查实验探究,涉及实验原理分析、气体收集、装置连接等。

27 15 考查化学反应原理的分析与探究,涉及化学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的计算。

28 14 考查无机流程,涉及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及电解原理的应用。

题号分

考查内容
36 15 选修2:化学与技术化学知识
考查物质制备工艺流程的知识。

以软锰矿为原料生产高锰酸钾的工艺路线为分析内容,涉及物质分离方法及原理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滴定及有关的基本化学计算。

37 15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考查物质结构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涉及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δ键和π键,分子间作用力、电负性、空间构型、杂化轨道及晶胞结构与计算等。

38 15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分。

考查有机物的结构、性质、转化、化学方程式和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的知识。

涉及有机物命名、结构简式、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有机反应类型和同分异构体的分析判断。

1、注重实验能力的考查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如第26题(1)(2)小题中对NH3的制取、净化的考查,所取素材简单明了具有明确的实验目的、原理和步骤;追求问题有新意,侧重实验基础;仪器选择连接、操作的规范是考察主流,问题灵活多变。

试卷做到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实验探究能力和化学学科能力的综合考查。

2、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如27题(3)Ksp的简单计算, 28题(1)中NaClO2中Cl的化合价等均属于中学化学最基础的知识。

而27(2)平衡移动原理、28(4)(5)得失电子相等等均属于中学化学主干知识。

如果考生不能根据试题提供信息,对题中条件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整合,发散联想,对所问就不能做到准确解答。

28题的工业流程题,均为历年常见题型,也是学生掌握较好的题型。

选修部分的题型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动,所考查的知识点都是考生平日复习中常见的。

主观题部分,28题(5)给出了“有效氯含量”的定义,要求计算
NaClO2的有效氯,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计算,同时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注重综合分析的能力考查
从有关图表中提取有用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考查学生吸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是本次考试的一大亮点。

如26(2)、27(2、3)、28(2、4)等题,较好地考查了学生运用图像、图表等分析问题的的综合能力。

第28题中氯元素化合价的变化需要学生能够阅读理解流程图,根据物质间的变化来分析和判断;亚氯酸钠的有效氯含量的计算,需要学生通过自学,理解其计算方法。

4、注重探究能力的考查
在今年的考题中,背景材料现实化、化学知识实用化,多数题目中的背景材料源于生活和生产实际,体现了化学知识回归生活,指导生产的学科实用价值。

第26题以利用氨气的还原性将NOx还原为无毒物质N2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的实验基础和探究能力,以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的考题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往脱离化学学科本义、人为设置浪费考生考试时间的所谓化学情境的题风。

体现了命题人在新常态下求真务实、举重若轻、简洁明快的风格和气度。

三、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1、要重视基础知识
一要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

高考的重点始终围绕着高中化学中那些最基本、最核心的学科内涵和本义,主要是考查考生对一些基础知识的理解深度。

在复习过程中,要把复习的重点放在对一些最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上。

二要在复习过程中重视知识网络的形成。

通过横向和纵向统摄整理,使零散的知识有序地贮存,使之系统化、结构化,能够做到准确提取、灵活应用。

三要抓好基本概念、原理的掌握和应用。

通过分析比较,多角度辨析,掌握概念的内涵外延,原理和规律的本质,在深刻理解和有效应用上下功夫。

2、要重视应用能力
无论是主观题还是客观题,都是以基础知识为依托展开的,历年的高考热点始终是高中化学中的那些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纯知识性题目的考核逐渐偏少,取而代之的则是更多的知识应用型题目,因此教学中更应强调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而坚实的化学基础知识,清晰的化学知识结构,是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所以对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准确把握,并扎扎实实落实到位,对学科思想的透彻理解和学科方法灵活应用更是取得高分的关键。

3、要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
冷静才能出高分。

很多学生在高考时,心理素质差,把本来掌握
的知识在考试时不能正常发挥出来。

或者是看到熟悉的题目,就粗心大意不仔细审题而导致丢分。

故复习时,加强心理辅导的同时,训练学生细心审题,深刻理解题意,是化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是学生高考取得高分的关键。

4、要重视试题的精选
高三年级,学生的时间紧、时间短、任务重。

若大搞题海战术,学生会弄得疲惫不堪,苦不堪言,最后收效甚微。

故教学要在全面系统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做到重点突出。

精选试题,针对性练习。

如增加有机推断、化学平衡、化学计算如盖斯定律、原电池、电解池等相关问题的训练。

突破化学反应原理、化工流程专题。

5、要重视基本实验
化学实验题是理综考试必考试题,而实验题也学生最头疼的试题。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化学实验题,可以发现几乎所有试题均来自课本上的教师演示实验及课后学生实验。

认真复习课本实验,弄清实验原理、目的、要求、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实验基础知识,并能做到举一反三,是我们做好实验复习的保证。

6、要重视反思能力的培养
新的高考越来越突出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能力的考查。

因此我们在复习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反思、归纳、整理的习惯培养,要使他(她)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更要力求做到触类旁通。

使其
所学知识得到升华,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和优异的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