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和元胞自动机的荒漠化演化预测模型

合集下载

基于GIS和元胞自动机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模拟——以滇西北香格里拉县为例

基于GIS和元胞自动机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模拟——以滇西北香格里拉县为例

1 理 论 与 方 法
目前 元胞 自动机 在地 理模 拟 中主 要用 于 城 市用 地 和沙 漠化
1 )西 南 林 业 大 学重 点 基 金 项 目 (0 5 3 ) 200Z 。 第 一 作 者 简 介 : 鹏 , ,9 3年 1 | , 州 省 林 业 调 查规 划 卢 男 18 1』 生 贵 院 , 理 工 程师 。 助 通 信 作者 : 彩 荣 , 南林 业 大 学 资 源 学 院 , 授 。 } ma : e 岳 西 教 : ic 一 l
第3 9卷 第 1 O朗
2 01 1年 1 0月








Vo . .1 139 No O
Oc .2O1 t 1
J OURNAL OF NOITHEAS FORESTRY 1 T UNI VERS TY 1
基 于 G S和 元 胞 自动 机 的 土 地 利 用/ 盖 变 化 模 拟 I 覆 )

1 +
f∑ ‘ J +
kl =

Lg 模型 中, 仅有 J 个 截距 , 且有 . oi t 不 —1 而 , 一1套 斜 率 系 数 估 计 对 应 于 同一 套 自变 量 , 就 是 公 式 中 每 一 斜 率 系 数 都 有 两 这 个下标的原 因, 中第一个 下标 标 志不 同 的 Lg , 二 个下 其 oi 第 t 标 标 志 不 同 的 自变 量 。
基 于此 , 者对云南省香格里拉县 18- 2 0 的土地 笔 9 9 0 0年 利 用 变 化 驱 动 机 制 加 以研 究 , 对 该 区 域 未 来 2 并 0a的土 地 利 用 空 间 格 局 动 态 变 化 进 行 模 拟 。通 过 研 究 , 以期 对 研 究 区森 林 景 观 的 恢 复 与 重建 等 提 供 一 定 的 参 考 , 滇 西 北 其 他类 似 为 地 区 的 研 究 提供 借鉴

基于gis与地理元胞自动机(geo-ca)模型的城市空间扩展模拟研究——以呼和浩特市为例

基于gis与地理元胞自动机(geo-ca)模型的城市空间扩展模拟研究——以呼和浩特市为例

基于GIS与地理元胞自动OL(Geo-CA)模型的城市卒同扩展模拟研字卜以呼和浩特市为例元胞空间表现为一个首尾相接的“圈”。

对于二维空间,上下相接,左右相接,而形成一个拓扑圆环面(torus),形似车胎或甜点圈。

周期型空间与无限空间最为接近,因而在理论探讨时,常以此类空间型作为试验。

反射型(ReflectiveBoundary)指在边界外邻居的元胞状态是以边界为轴的镜面反射。

■!—]]口…皿;口例如在一维空间中,当r=l时的边界情形:‘u趾矿定值型(ConstantBoundary)指所有边界外元胞均取某一固定常量,如0,l等.需要指出的是,这三种边界类型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二维或更高维数的构模时,可以相互结合。

如在二维空间中,上下边界采用反射型,左右边界可采用周期型(相对边界中,不能一方单方面采用周期型)。

③构形:是在某个时刻,在元胞空间上所有元胞状态的空间分布组合。

通常,在数学上它可以表示为一个多维的整数矩阵。

(3)邻居(neighbor):以上的元胞及元胞空间只表示了系统的静态成分,为将“动态”引入系统,必须加入演化规则。

在地理元胞自动机中,这些规则是定义在空间局部范围内的,即一个元胞下~时刻的状态决定于本身状态和它的邻居元胞的状态。

因而,在指定规则之前,必须定义一定的邻居规则,明确哪些元胞属于该元胞的邻居。

在一维元胞自动机中,通常以半径r来确定邻居,距离一个元胞r内的所有元胞均被认为是该元胞的邻居。

二维元胞自动机的邻居定义较为复杂,但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我们以最常用的规则四方网格划分为例),见图3·2,黑色元胞为中心元胞,灰色元胞为其邻居,它们的状态一起来计算中心元胞在下一时刻的状态。

(a)Von.Neum姗型(b)Moore型(c)扩展的Moore型图3-2元胞自动机的邻居模型Fig.3-2NeighborModelsofCellularAutomata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4.1研究区域地理位置示意图F培4.1Theschamaticmapofgeographicallocationofstudy∞呼和浩特是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也是北方沿边开放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商业贸易中心。

GIS与元胞自动机模型应用探讨

GIS与元胞自动机模型应用探讨

Discussions on the cellular automata model and
application of GIS
作者: 郑鑫[1,2]
作者机构: [1]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河南开封475001 [2]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出版物刊名: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页码: 55-58页
主题词: 元胞自动机 地理信息系统(GIS) 空间动态模型 流行病传播模型
摘要:通过对地理信息系统(GIS)与元胞自动机结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动态模型组件技术,使GIS与元胞自动机模型进行嵌套结合,从而构建了基于GIS的元胞自动机模拟流行病传播模型,并以SARS病毒传播为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

2013ersi B组获奖作品名称

2013ersi B组获奖作品名称

参赛编号:B031
作品名称:基于DEM的城市暴雨洪水预测及资源化利用模型分析
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 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 者:金耀、冯长强、李锐、张宇
指导老师:王瑞富
作品点评:模型思路比较清晰,实现手段也比较合理,模型中所涉及的空间分析有一定的应用深度,所涉及到的权重和参数也比较合理,能够对模型进行整合,让读者一目了然。全部采用了GDB的存储格式.使用了相对路径,地图文党组织也比较合理,是个不错的模型,不足之处模型中在指定平均流速时地面平均坡度和降雨的深度的系数颠倒过来了。对最后得出的预测模型最好能结合实际进行验证。
14、基于GIS的西安市雁塔区的噪声污染与防治研究
15、基于GIS的区域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16、基于GIS的城市绿地服务分析工具
17、自然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模型
18、基于GIS的棉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及精准分区施肥处方图建立研究
19、基于RS与GIS胶州湾海岸带生境脆弱性分析与预测模型
20、山东省特色农业适宜性分析
参赛编号:B038
作品名称:河南省公路交通网络分析与优化模型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 环境与规划学院
作 者:毋亭、段小微、撖志恒、兰鹏举
指导老师:闫卫阳
作品点评:作者分析、建模的思路十分明确,首先,对支撑数据的准备,其次,结合网络分形维数等理论对道路网络进行分析,提出道路网络的现状及不足之处,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一个综合指标,结合矢量数据制作成DEM,同时发现水文分析可以运用到交通道路领域,由此,利用ModelBuilder采用水文分析过程构建道路网络优化模型,最后,通过模型的分析结果实现了新设道路的定量与定位的可视化表达,为决策者提供比较可靠的依据。亮点在于很好、有效的应用相似维数、主成分分析、中心地、水文分析等理论,并且将水文分析应用与道路分析。不足之处在于构建模型过程中采用的工具还是比较单一;数据没有按照要求进行管理。

基于RS和GIS的土地荒漠化监测与防治研究

基于RS和GIS的土地荒漠化监测与防治研究

基于RS和GIS的土地荒漠化监测与防治研究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发展,土地荒漠化问题日益突出。

土地荒漠化是指由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导致土地退化,使原本肥沃的土地变成荒漠或沙漠,无法再支撑生物生存和农业生产。

土地荒漠化对人类的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研究土地荒漠化的监测与防治是十分重要的课题。

遥感(Remote Sensing)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现代土地荒漠化研究中的重要工具。

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全景的地表信息,通过对遥感图像进行解译和分析,可以获取土地荒漠化的空间分布和变化情况。

而GIS技术则可以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进行空间关系模型的构建,从而为土地荒漠化的监测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在进行土地荒漠化监测与防治的研究中,首先需要建立土地荒漠化的监测指标体系。

监测指标体系是用来评价土地荒漠化程度和变化的指标集合,涵盖了植被状况、土壤质量、覆盖度等多个方面。

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的数据可以用来计算这些监测指标,并结合GIS技术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监测土地荒漠化的发展趋势和变化特征。

除了监测指标的建立,土地荒漠化的防治也是十分重要的研究内容。

基于RS 和GIS的土地荒漠化防治研究可以从不同方面入手,例如合理利用水资源、改良土壤质量、推行适宜的农业措施等等。

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的数据可以用来评估植被覆盖情况和水资源利用情况,通过GIS技术可以进行优化方案的制定和分析,从而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质量,减少土地荒漠化的风险。

在土地荒漠化监测与防治的研究中,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技术来提高研究的精度和效率。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对大量的遥感图像数据进行深度学习和分析,提取出更多和更准确的土地荒漠化特征信息。

结合GIS技术,可以构建基于人工智能的土地荒漠化智能监测与防治系统,为土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决策。

GIS支持下的盐池县土地沙漠化动态遥感监测与预估

GIS支持下的盐池县土地沙漠化动态遥感监测与预估

GIS支持下的盐池县土地沙漠化动态遥感监测与预估
李元科;全志杰
【期刊名称】《干旱环境监测》
【年(卷),期】1998(012)004
【摘要】以2个不同时期遥感图像为主要信息源,分别解译编帛期土地沙漠化类型图,在ARC/INFO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建立空间数据,获得了盐池县1985-1995年土地沙漠化动态图和动态转移数据矩阵,可以定位,定性,定量地显示出前后两期间动态演变格局并用Markov链模型对未来演变趋势进行模拟和预测,说明盐池县属于正在发展的沙化地区,沙漠化程度进一步加刷,同时存在着“一边治理,一边破坏”的双重现象。

【总页数】5页(P213-217)
【作者】李元科;全志杰
【作者单位】西北林学院林学系;西北林学院林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833
【相关文献】
1.RS与GIS支持下的尉犁县沙漠化土地现状与动态分析 [J], 潘存军;程小红
2.RS与GIS支持下的尉犁县沙漠化土地现状与动态分析 [J], 潘存军;程小红
3.RS和GIS支持下的盐池县生态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J], 张学俭;海云瑞
4.遥感和GIS支持下的黄河源区土地沙漠化研究 [J], 封建民;王涛
5.遥感和GIS支持下的龙羊峡库区土地沙漠化动态研究 [J], 沙占江;曾永年;马海州;李玲琴;曹广超;杨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亚地区草原荒漠化过程及预测模型

中亚地区草原荒漠化过程及预测模型

中亚地区草原荒漠化过程及预测模型草原是中亚地区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中亚地区的草原逐渐面临荒漠化的危险。

本文将探讨中亚地区草原荒漠化的过程以及预测模型。

1. 草原荒漠化的过程草原荒漠化是指草原退化为荒漠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土地的干旱化和植被的退化。

这一过程通常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

首先,气候变化是导致草原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中亚地区气候干燥,降水不足,加上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使得草原的水分供应不足,无法满足植物的需求,导致植被大规模死亡。

此外,气候变化还增加了干旱和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进一步加剧了草原荒漠化的程度。

其次,人类活动也对草原荒漠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是主要的人为因素。

过度放牧破坏了草原的植被覆盖,使得土壤暴露在外,容易受到侵蚀。

此外,过度开垦导致水源枯竭、土壤贫瘠、生物多样性丧失,进而加剧了草原荒漠化的速度。

2. 草原荒漠化的影响草原荒漠化对中亚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都带来了严重影响。

首先,草原荒漠化破坏了生态平衡,减少了土壤的肥力和水分储存能力,加重了水土流失和沙尘暴的频发,威胁到了农田和城市的稳定生产和生活。

其次,草原荒漠化还破坏了生物多样性,许多物种因为缺乏适宜的生境而无法生存下去,进一步加剧了中亚地区生态系统的不稳定。

此外,草原荒漠化还对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造成了直接影响。

草原是牧民的重要生计来源,草原的荒漠化不仅削弱了牧民的收入,也引发了社会问题,增加了人民的贫困率。

3. 草原荒漠化的预测模型预测草原荒漠化的过程对于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和可持续发展规划至关重要。

因此,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预测模型来预测草原荒漠化的趋势和速度。

其中,基于遥感数据的模型被广泛应用。

通过分析遥感图像中的植被覆盖、土壤湿度等指标,可以准确预测草原荒漠化的过程。

此外,气候模型也可以用来预测气候变化对草原荒漠化的影响,为制定适应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A元胞自动机

A元胞自动机

数据收集
本研究使用的各种数据包括2003年获得的QuickBird卫星图像(0.60 m)、 1994年获得的航空摄影(4 m)、数字等高线图(10 m间隔)、水文图1:50000, 公共工程和城市规划部提供的道路网和城市总体规划图以及也门中央统计机构提 供的不同年份的统计信息。
在这项研究中,收集了1978-2003年间的可用数据,这使得校准过程能够记 录这段时间内城市增长特征的进展。用来验证模型的符合度。2003年之后的增长 数据不可用,因此无法纳入校准过程。数据通常包括不同类型、日期、比例尺和 时间的地图,这些地图被预处理为统一的地理参考,以创建萨那市在空间和时间 上的城市范围,并组织到时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中。
背 张导致了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的变化,导致了自然的变化,破坏了绿 景 地,污染了水资源。目前的需求是分析、理解、模拟城市增长演变和土地利用变化,
为人类提供适宜和安全的环境。城市增长模型是分析和预测城市增长动态的基础。 利用GIS技术研究、分析和关联城市活动与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这些 研究大多揭示了城市化和土地利用的变化是影响生活资源和环境的重要因素。城市 模型被用来预测未来的变化或发展趋势,描述和评估未来发展的影响,并探索不同 政策的潜在影响。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多维现象的空间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工 具。
基于CA转换规则的城市增长与土地利用变化预测
根据萨那市的历史发展情况,利用适 宜性图估算了城市发展用地的年需求量。 细胞的进化取决于适宜性值和发育的细胞 数量。然后计算这些细胞,以确定有多少 细胞达到了特定的转换规则状态。
研究具体步骤 Research process
研究区域
也门萨那市位于北纬15100 万和15300万之间,经度 440500000和442000000东2003 年,总面积为15284.84平方公里, 建成面积约138.66平方公里。属 于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数据缺失严重,由于位于海拔 2200米左右,该市全年气候温和。 萨那市位于也门中北部,是一个 由南向北延伸的山谷。这座古城 有着独特的城市和建筑设计,可 以追溯到2500多年前。2004年, 萨那的总人口估计为1747834人。

《2024年毛乌素沙地荒漠化时空演变及预测分析》范文

《2024年毛乌素沙地荒漠化时空演变及预测分析》范文

《毛乌素沙地荒漠化时空演变及预测分析》篇一一、引言毛乌素沙地,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中西部地区,是世界上最为典型的荒漠化沙地之一。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影响,毛乌素沙地的荒漠化问题日益严重,成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

本文旨在通过对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的时空演变进行深入研究,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析,以期为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的时空演变1. 历史演变毛乌素沙地在历史上曾是一个湿润的草原地区,但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影响,逐渐演变为荒漠化沙地。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采伐等人类活动的影响,毛乌素沙地的荒漠化程度不断加剧。

同时,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该地区的降水量减少、温度升高、风力增强等,也加剧了荒漠化的进程。

2. 空间分布毛乌素沙地的荒漠化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在空间分布上,该地区的荒漠化程度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加重。

其中,东南部地区由于地势较高、水源充足,相对较为湿润;而西北部地区地势低平、水源匮乏,荒漠化程度较高。

同时,由于人类活动的集中分布,荒漠化的空间分布也呈现出一定的聚集性特征。

三、荒漠化预测分析1. 预测方法本文采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气候模型等方法,对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析。

通过遥感技术获取该地区的地表覆盖信息、植被指数等数据,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再结合气候模型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综合分析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2. 预测结果根据预测分析结果,毛乌素沙地的荒漠化程度在未来仍将呈加剧趋势。

其中,西北部地区的荒漠化程度将更为严重,而东南部地区由于人类活动的控制和水源的保障,相对较为稳定。

同时,气候变化的影响也将继续加剧荒漠化的进程。

四、应对措施建议针对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的时空演变及未来发展趋势,我们提出以下应对措施建议:1.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教育,提高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

【毕业论文选题】遥感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

【毕业论文选题】遥感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

遥感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遥感是以航空摄影技术为基础,在20世纪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先进又实用的空间探测技术。

学术堂为你提供了以下遥感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望借鉴采纳。

遥感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一:1、GIS和遥感辅助下流域模拟的空间离散化与参数化研究与应用2、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支持的土水资源分类、评价与预测研究3、基于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洪灾风险区划研究4、基于遥感影像与GIS数据的变化检测理论和方法研究15、基于遥感、GIS的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6、遥感图像的目标检测方法研究7、遥感图像编码技术与算法研究8、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矿区环境监测与评价9、卫星遥感成像计算机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应用10、基于JPEG2000的高速遥感图像实时压缩仿真系统研究11、基于内容检索的遥感影像数据库系统研究12、基于遥感影像的地图道路网数据的变化检测13、基于小波变换的遥感图像融合算法的研究14、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道路分割算法研究15、基于控制点影像数据库的遥感卫星影像几何矫正和半自动配准16、遥感和GIS技术在磐石市土壤侵蚀定量分析的应用研究17、GIS技术支持下的海岸带遥感动态监测分析18、基于灰度共生法和小波变换的遥感影像纹理信息提取19、荒漠化评价遥感信息模型的研究20、基于J2EE的遥感影像数据库检索与发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1、现代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的江苏省某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22、基于单时相遥感影像与GIS的土地利用变化检测方法研究23、GIS和遥感(RS)在滇西北三江并流区地貌环境演化研究中的应用24、海量遥感图像内容检索关键技术研究25、基于多分辨率分析的遥感图像融合算法研究26、遥感软件知识产权与数字遥感影像版权保护27、基于特征点的遥感图像配准方法及应用研究28、基于成像系统建模提高遥感图像分辨率方法研究29、基于随机场模型的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研究30、基于特征区域的遥感影像数字水印研究231、基于数据库方式的遥感图像库内容检索研究32、面向对象的滩涂湿地遥感与GIS应用研究33、基于面向对象理论的城市空间信息遥感分析研究34、基于遥感和GIS的上海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壤碳库研究35、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单株立木识别与树冠分割算法研究36、虚拟样机技术及其在航天遥感器研发中的应用37、基于内容的光学遥感图像检索关键技术研究38、空域自适应滤波方法及其在斜模式遥感图像复原中的应用39、基于遥感和GIS的观测气温订正及对LUCC响应研究40、遥感影像数字水印算法研究遥感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二:41、遥感与GIS在油气管道线路选择中的应用研究42、基于AcrGISServer的卫星遥感影像管理系统43、多权限遥感影像信息隐藏技术研究44、MODIS卫星遥感数据云检测软件设计45、基于GIS的遥感影像快速浏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46、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的锡林郭勒盟干旱监测与预警研究47、点、线结合下的多源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匹配48、基于无人机遥感平台图像采集处理系统的研究49、基于OpenGL的遥感图像三维可视化重建50、面向对象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分割方法的研究51、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的汶川县地震前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52、遥感和GIS在汶川地震灾区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中的应用研究53、遥感影像面状地物半自动提取方法354、遥感影像数据库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55、遥感图像配准与变化检测中的关键技术研究56、遥感图像分割算法研究与实现57、高分辨率可见光遥感图像港口及港内目标识别方法研究58、遥感图像融合及应用研究59、暴雨诱发的地质灾害遥感监测与评估60、基于遥感和GIS的高分辨率城市人口密度模拟61、基于遥感技术的大庆地区地质环境监测与变化趋势评价62、基于ArcGISEngine的遥感土地退化监测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63、基于ArcGIS与ENVI一体化的遥感影像数据的网络发布与共享64、基于GIS和遥感的景观视觉资源评价65、第二次土地调查遥感解译与数据库建立研究66、基于遥感分类图的矢量化算法研究及应用67、GIS支持下的中国陆地生物量遥感动态监测研究68、基于多源遥感信息的WebGIS的设计与实现69、GIS辅助的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的研究70、GIS和遥感辅助下的江西潋水河流域化学径流计算机模拟探讨71、基于遥感和GIS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分析72、基于遥感和GIS的塔里木河下游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73、基于小波包的遥感图像半脆弱性数字水印74、海量遥感影像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和实现75、基于遥感和GIS的青藏铁路生态累积效应研究76、多光谱和全色遥感图像融合算法研究77、矿区遥感监测业务处理及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78、决策树分类器的实现及在遥感影像分类中的应用79、基于Hadoop遥感影像存储与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480、基于空间信息核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遥感图像分类遥感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三:81、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交通路网提取技术研究82、基于面向对象遥感技术的矢量元胞自动机建模及应用83、基于遥感技术的土地违法发现系统的研制与开发84、主客观相结合的遥感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研究85、遥感图像几何定位精度评价方法研究86、基于颜色和纹理特征的遥感图像检索87、基于特征的遥感图像自动配准技术研究88、基于MongoDB与Hadoop的地学遥感大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89、陇南金矿区矿山环境遥感监测与GIS评价研究90、定量化遥感数据网络发布模型设计与实现91、遥感与GIS技术在工业园规划中的应用研究92、多源遥感信息集成应用系统综合处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93、海量遥感影像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94、基于遥感和GIS的兴和县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研究95、彩色遥感图像分割算法研究96、基于遥感和GIS的京津冀都市圈城乡建设用地变化分析97、基于遥感与GIS的乌鲁木齐市绿地资源分析98、湖北省土壤侵蚀遥感监测信息WEB发布系统开发及实现99、基于小波变换的遥感图像自动配准算法研究100、基于内容的遥感图像数据库检索研究及实现101、遥感影像纹理特征提取及其在影像分类中的应用102、基于高光谱遥感图像的植被分析软件设计5103、基于MODIS遥感影像及元胞自动机的京津冀地区城市模拟研究104、土地调查数据库中海量遥感影像数据的组织管理模式研究105、多源微波遥感数据综合应用系统设计与实现106、遥感影像配准与融合技术研究107、分布式遥感空间数据库信息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108、基于遥感与GIS的北京市城镇化进程的动态研究109、基于支持向量聚类的遥感图像分割算法研究110、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淮安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111、基于遥感与GIS的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方法研究112、基于地理信息Web服务的海量遥感影像分布式处理与发布113、基于Oracle数据库的遥感影像数据管理与应用114、基于遥感和GIS的河流湖泊湿地信息提取与分析115、遥感图像分割算法研究及应用116、遥感与GIS技术在矿山环境监测与质量评价中的应用117、遥感与GIS技术在山区铁路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研究118、基于遥感影像的专题图制图综合研究及实践119、基于遥感影像的地物信息自动提取技术研究与实现120、基于遥感和GIS的重庆市涪陵区城市扩展分析遥感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四:121、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舰艇目标的分割与提取技术研究122、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本底数据库建设与应用123、水源林遥感图像空间信息特征数据挖掘124、多尺度遥感图像分割算法研究与应用125、基于遥感和GIS的矿山环境评价体系的构建与研究6126、遥感数据处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127、卫星遥感影像处理系统浏览图生成与云掩膜生成模块的设计与实现128、遥感图像道路信息提取研究129、基于四元数的彩色图像部分加密研究及在遥感图像的应用130、遥感专题产品生产中业务流程控制与资源调度设计与实现131、基于隐马尔可夫树模型与旋转不变性的遥感图像纹理检索方法研究132、基于遥感图像的内河航道识别研究133、资源三号遥感影像阴影检测与补偿系统研究与开发134、红外遥感图像仿真系统算法集成软件设计与实现135、基于MongoDB遥感数据存储管理策略的研究136、多光谱遥感图像变化检测的聚类算法研究137、基于Hadoop的遥感数据存储与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138、海洋遥感数据传输系统研究与设计139、中科星图遥感应用软件营销策略研究140、基于遥感影像的数字水印的研究与实现141、基于脆弱水印的遥感影像完整性认证算法研究142、面向遥感产品的可视化建模方法研究143、基于Petri网的遥感产品生产模型研究与应用144、遥感产品并行生产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145、面向服务的消息中间件在异构遥感系统中的应用146、面向遥感数据的云数据库技术研究与应用147、面向高分应用的在线遥感数据挖掘研究7。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区域灾害后果演化模型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区域灾害后果演化模型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区域灾害后果演化模型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近年来,我国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传统的区域灾害后果评估方法主要基于统计学的定量分析,但无法考虑灾害过程中人员、物资等的动态变化,因此在真实情况下存在较大局限。

随着数值模拟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区域灾害后果演化模型逐渐成为一种研究热点。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文旨在研究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区域灾害后果演化模型,探寻其在地质灾害预警和应急管理方面的应用前景。

通过对元胞自动机进行分析和建模,可以更加真实地描绘地质灾害的演化过程,有助于对灾害发生及其后果进行快速、准确的评估和预测,同时为应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地质灾害的基本特征和演化规律,确定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基本参数和状态转移规则。

2. 基于GIS技术构建区域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模型,将区域地质灾害数据转换为元胞状态参数,实现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初始化。

3. 建立元胞自动机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区域灾害后果的演化模拟和预测,并对灾害后果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估。

4. 基于模型预测结果,制定相应的应急管理方案,提供决策支持。

技术路线如下:1. 收集区域地质灾害数据,确定模型的基本参数和状态转移规则。

2. 基于ArcGIS软件,利用空间分析功能构建区域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模型。

3. 利用Matlab实现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建立和仿真模拟。

4. 分析模拟结果,评估灾害后果,并制定应急管理方案。

四、拟解决的关键技术1. 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建立和状态转移规则的确定。

2. 区域地质灾害数据的获取和空间分布模型的构建。

3. 灾害后果评估和应急管理方案的制定。

五、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本文研究的存在以下问题:1. 模型的参数和状态转移规则的确定需要大量的实验和思考。

解决方案:参考现有研究并进行合理的改进,进行拟合和验证。

2. 区域地质灾害数据的获取存在一定的难度和不确定性。

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荒漠化动态分析_以宁夏盐池为例

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荒漠化动态分析_以宁夏盐池为例
[ 3~ 6]
因此, 盐池县农牧业在经济活动中仍占很大比重 , 工 业则为粗放的矿产采掘业。
。针对 荒 漠化 问题 , 清 楚地 认识 荒 漠化 范
围、 程度和动态变化及其推动因素是有效控制和治 理的关键。在对荒漠化的动态监测和定量分析中 , 利用遥感方法获取荒漠化地区荒漠化动态变化的环 境信息, 而后在 GIS 中形成多层次、 综合、 动态的环 境数据库, 从而为荒漠化治理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在实际的应用中, 已经取得 很好的研究结果 [ 7, 8] 。
276




23 卷
3
荒漠化动态分析
通过宁夏盐池县 1986、 1996 和 2000 年 3 个时 期土 地 荒 漠 化 现 状 数 据 库 的 统 计 分 析 ( 表 2) , 1986 2000 年盐池荒漠化发展特点表现为整体荒
图1 Fig . 1 荒漠化遥感调查流程
漠化面积的减少与荒漠化程度的加剧。 3 个时期荒 漠化土地 分别 占总土 地面积 的 73. 1% 、 70. 4% 和 68. 3% , 荒漠化面积虽以 0. 5% 的年平均减少率在 减少, 但面积仍占相当大比例。其中 , 轻度和中度荒 漠化土地以 0. 66% 和 0. 8% 的年平均减少率减少; 强度荒漠化土地前期增加后期却有所减少 , 主要是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无序的人类开发活动 造成荒漠化面积增加 , 而近几年环保措施使荒漠化 面积有所减少 。在 70、 80 年代的沙漠化研究中, 沙漠化土地面积增长就有减缓的趋势, 原因是沙漠 化发展程度已相当剧烈 , 空间的扩大受到其他非沙 漠化土地如耕地等的限制[ 14] 。盐池县荒漠化中沙 漠化即沙质荒漠化占相当大比例, 表明盐池荒漠化 的发展趋势已进入荒漠化强度加剧的阶段。 进一步研究显示 20 世纪 80 年代中至 90 年代 末 , 尤其是 1996 2000 年的几年中 , 耕地的大量开 垦是造成荒漠化面积减少的直接原因。表 3 和表 4 是对荒漠化现状图与同期土 地利用图通过 GIS 叠 置分析得到的各土地类型的转换表。表中利用荒漠 化程度和指标结合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 将 6 个土地 类型作了简单的级别划分 , 其中林地大于微度荒漠 化土地, 微度荒漠化土地大于轻度荒漠化土地等等 类推。因此 , 表 2 和表 3 中负号体现了一种土地退 化荒漠化加剧的概念 , 而不代表负增长和面积的减 少。 例如 1986 年耕地 有 2 00hm 2 变化为 200 0 年的

基于RS和GIS的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程度定量估测

基于RS和GIS的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程度定量估测
的定量估测 。
关键词 : 荒 漠化程度定量估测 ; 被盖度和生物量定 量估测 ; S GS 植 R ; I;因 子 分 析 ; 元 线 性 回 归 分 析 多
中 图 分 类 号 : 19 Q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0 1 4 820 )5— 0 8 0 10 —78 (07 0 04 — 6
( o hat o syU  ̄n y H ri 104 ) N r esF rt m a ab 500 t er n
Abta t T es d ra ws coe in ooC u t,Mu U a da d n e n oi.A crigt teo e t in src : h t yae a h sn i Yj h l ony u n i ssn ln ,In rMo gl a codn h r na o o i t
Qu ni t eEsi t no eet ct n D ge sd o n S a tai t i fD sri a o e reBae n RSa dGI t v ma o i f i
i u Us S n l n n M a d a d,] ne o g l [ r M n oi 1 i a X n e C i iu J u y n uWe k a Tj uC n og i
Ke r s: q a t ai e e t t n o e e t i ai n d g e y wo d u n i t si i fd s r fc t e r e;q a t t e e t t n o e e a i n c v r g n i ma s t v ma o i o u n i i si i fv g t t o e e a d b o s ;RS; a t v ma o o a GI S;f co n y i ; mu t l i e rr g e so n l ss a tr a a ss l li e l a r s i n a a y i p n e

门头沟煤矿废弃地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及修复规划研究

门头沟煤矿废弃地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及修复规划研究

modelling analysis[J].Environment
【5]陈建平,丁火平,王功文,等.基于GIS和元胞自动机的荒漠化演化预测模型[J].遥感学报,2004,8(3):254—260
[6]谢炳庚,李晓青,吕辉红等.基于栅格空间信息定量化的湖南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冰川冻土:2002,8:438—442
4、结论
本研究通过遥感解译方法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基本摸清了门头沟区煤矿废弃地破坏的类型与现状;提出了资源枯竭煤矿区生态环境评价方法,构建了门头沟煤矿废弃地生态环境损害评价及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在GIS的支持下对门头沟区煤矿废弃地生态环境损害现状和采空塌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合门头沟区社会经济条件、自然环境条件编制了门头沟区煤矿废弃地生态
3~结果与讨论
3.1生态环境破坏现状
通过对门头沟区煤矿生态环境现状的分析,我们将该区的生态环境破坏分为四类:矿区景观破坏、煤矿区植被损害、煤矿开采诱发的环境地质灾害及矿区土壤污染。
(1)矿区景观破坏
利用高空间分辨率航片,通过目视解译与野外验证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得知全区煤矸石压占257处,占地183.5 hm2;利用多时相的TM遥感数据,采用监督分类的方法分析矿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发现矿区土地利用变化为林地、耕地面积大量减少,相应的建筑用地、裸岩石砾地和荒草地明显增多。主要是矿区开采导致大面积的塌陷与矸石压占以及耕地的破坏,使得矿区土地利用发生巨大变化。
3.3 门头沟煤矿废弃地采空塌陷风险分析
生态环境修复的安全措施应建立在风险研究的基础之上。本研究确定了门头沟煤矿区采空塌陷风险评价的前提风险因子包括煤层顶板特性、采空区距地表的垂深、采空区空间叠置层数、煤层倾角以及煤层顶板的管理办法;强度风险因子包括地质构造复杂程度、覆盖层类型及厚度;而诱发风险因子包括水的作用以及地震等其它可能引起地面塌陷的因素。在GIS支持下利用多因子综合评价模型进行了研究区采空塌陷风险评价。 .

基于CA模型的土地荒漠化动态模拟与预测

基于CA模型的土地荒漠化动态模拟与预测

27基于CA模型的土地荒漠化动态模拟与预测丁火平1陈建平1高晖2摘要 土地荒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严重的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之一,土地荒漠化以其发展速度和严重的灾害性而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开展土地荒漠化变化的驱动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尤其是在此基础上对土地荒漠化与其驱动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量化及土地荒漠化动态演化模拟与预测研究,对土地荒漠化的防治和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尝试利用遥感和GIS技术,结合元胞自动机(CA)模型,架构出一套土地荒漠化动态演化模型,并基于ARCGIS平台,运用AML语言编程实现了该模型。

进而利用该模型对河北坝上及邻区荒漠化的发展趋势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进行模拟与预测。

结果表明:基于该模型对河北坝上及邻区土地荒漠化时空演化进行的模拟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同时基于该模型的土地荒漠化时空演化预测符合当前的发展态势。

该套方法能较好地实现任意有效离散时间段与空间分布动态可视化表达的结合。

是土地荒漠化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进行时空演化模拟与预测较为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荒漠化; GIS; RS;元胞自动机;驱动因素;动态演化模型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国土资源信息开发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2北京交通大学,北京100044并取{j: 7nn1・迈用AMLH化与预测模望27-2所示。

眭幽融层②地舞乓中,气候、^、.iUL—T.2眵地貌是召荫足,则1jl确定是否j皇仑}盎鲁¨隈t日景J三篁兰———弓’CD相机的宝《化野外调型进行不同眶辛常的原因)勾基础上,i兄。

荒漠化{上看,研究E基于CA模型的土地荒漠化动态模拟与预测作者:丁火平, 陈建平, 高晖作者单位:丁火平,陈建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国土资源信息开发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 高晖(北京交通大学,北京 100044)引用本文格式:丁火平.陈建平.高晖基于CA模型的土地荒漠化动态模拟与预测[会议论文] 2008。

基于ENVI和ArcGIS对荒漠化数据中沙地的提取

基于ENVI和ArcGIS对荒漠化数据中沙地的提取

体卜 调入 上一 步 的 R O I 文件 和要分 类 的影像 文件 一 存储 分 类结 果 文件 。此 时 的分类 后 图像 见 图 2 , 可 以
看 出 图像 过 于破碎 化 , 需 要做 进一 步处 理 。 3 - 3 分类 后处理 分 类后 处 理 主要运 用 E N V I软 件 的 C l u m p
进行 的 图像分类 。监督 分类具 体方 法包 括 : 最小距 离法 、 平 行 六 面体 法 、 最 大似 然 比分类 法 等 。与 目
视 解译 法 相 比 , 监 督 分类 优点 是 节 省人 力 物力 、 大 面 积 区域解 译 速度 快 : 缺 点是 受 环境 影 响 较大 , 随
打开 E N V I 软 件 ,调 人 遥 感 影 像 ,在 主 窗 口
Ov e r l a y Re g i o n o f I n t e r e s t RO I Na me 改 为 沙
地—— 在 窗 口中均匀选 取 典型样 本一 存 储 为 R O I ( 感
兴趣 区 ) , 根据 实 际需 求选 取 各种 地 类 的 R O I ( 感 兴趣
类 图像 的 图斑 变得 简化 , 防 止图像 过 于破碎化 。
2 . 3 矢 量数 据 的处理
第一步 : F i l t e r - 4 C o n v o l u t i o n s a n d Mo r p h o l o g y
C o n v o l u t i o n s - - * Me d i a n , Me d i a n F i l t e r ( 中值滤 波器 ) 。 第
中, 图像 柔 和易 于进行 矢量 化 。 3 - 3 . 1 类别 集群 和筛选 类

基于MODIS数据的羌塘国家自然保护区荒漠化遥感反演与评价

基于MODIS数据的羌塘国家自然保护区荒漠化遥感反演与评价

基于MODIS数据的羌塘国家自然保护区荒漠化遥感反演与评价侯富强;李国明;阚瑷珂【摘要】Based on the data of MODIS, using factor a-nalysis method, inverses and make grading evaluation on the process of the desertification dynamics changes of the Qiangta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with selecting MSAVI, NDVI, LST and TVDI.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desertification district of protected areas appeared an overall increasing trend in the past decade, moderate and severe desertification area experienced a decreasing trend, and mild and severe desertification area showed a rising trend, and (2)The core area of Ruola and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buffer zone shows no apparent phenomenon of desertification, and experimental zone and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buffer zone experienced more serious situation, and the core area of Meimacuo and Mayi, and the center of the buffer zone saw a to a lesser extent of desertification.%基于MODIS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选取MSAVI、NDVI、LST、TVDI四个指标反演羌塘国家自然保护区荒漠化动态变化过程,并进行分级评价.结果表明:①近十年间保护区荒漠化面积总体呈增加趋势,中度和极重度荒漠化面积呈减小趋势,轻度、重度荒漠化面积呈增加趋势;②若拉核心区、缓冲区东部无明显荒漠化现象,实验区与缓冲区西部荒漠化较为严重,美马错核心区、玛依核心区、缓冲区中部荒漠化程度较轻.【期刊名称】《物探化探计算技术》【年(卷),期】2012(034)003【总页数】5页(P353-357)【关键词】荒漠化;因子分析法;动态变化;分级评价【作者】侯富强;李国明;阚瑷珂【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成都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44荒漠化作为当今世界十大环境问题之首,倍受国际社会的关注[1]。

基于GIS的城市交通元胞自动机模拟——以上海市为例

基于GIS的城市交通元胞自动机模拟——以上海市为例
市交通 系统 的实 际模 拟 中. 文基 于 G S平 台创 本 I
在空 间数据 方 面 , 以城 市土地 利用 图 、 高速公 路路 网 图 、 行政 区 划 图等 矢 量 或栅 格 图件 为基 础 创建 空间数 据. 非 空间数 据方 面 , 市交通 流所 在 城 涉及 的影 响 因素多 而 复 杂 , 观 因素 有 各 个交 通 宏 小 区的社会 经济 系统 特 别是 土 地 利 用状 况 、 通 交 系统 、 源及其他 影 响 因素 ; 观因素 有公路 服务 资 微 特性 ( 速 性 、 快 方便 性 、 适 性 、 全 性 及 经 济 成 舒 安 本 ) 供给 特性 的改善 ( 、 车道 里程 数增 加) 以及 人为
张 文 婷 ( 9 6 : , 士生 , 1 8一) 女 硕 主要 研 究 领 域 为 元 胞 自动 机 在地 学 中 的应 用 通 讯 作 者 : 军 : 士 , 教 授 , — i a d i j 13 cr 王海 博 副 E ma :ln gs @ 6 . o l wh n

11 ・ 22
b r ( )引, u u—s ia h( I 和 B eg NS F k i hb s iF ) I ML等 3 种 . 是 , 着 交 通 模 拟 系 统 在 城 市 中 的 实 际运 但 随
及非 空间数 据为 依 据 确定 转 换 规 则参 数 , 上 海 对
市交通 进行模 拟 ; 在车辆 运 动方 向上 , 用随 机数 采
城 市交 通系 统 是 城市 物 流 、 流 及 信 息 流 的 人 重要 载体 , 是城 市经 济发 展 的重要命 脉口 . ] 元胞 自 动 机 ( A)2以 简单 规 则模 拟 复 杂 现象 的特 性 使 C _
其越 来 越多 的被应 用 于交通 流 的模 拟 中. 最 典 型 的 C 交 通 模 型有 Na e S he k n A g l c rc e — —

基于Landsat 8-OLI的荒漠化地区植被覆盖度反演模型研究

基于Landsat 8-OLI的荒漠化地区植被覆盖度反演模型研究

基于Landsat 8-OLI的荒漠化地区植被覆盖度反演模型研究马中刚;孙华;王广兴;林辉;佘宇晨;邹琪【摘要】Percentage vegetation cover is a direct and effective measure used to assess and monitor desertification. In this study, a novel method that combined stepwise regression and linear spectral unmixing analysis was developed to derive an integrated regression model of percentage vegetation cover against image vegetation indices and vegetation fraction.A total of 134 sample plots were systematically selected in the study area–Kangbao County and percentage vegetation cover data that quantified desertification were collected. Landsat 8-OLI image was acquired and a total of 16 vegetation indices were calculated. Linear spectral unmixing analysis was conducted to extract vegetation fraction of mixed pixels that were introduced into stepwise regression. The results were validated using the observations of sample plots and showed that: (1) When individual vegetation indices were used to develop regression models, the vegetation indices that had the highest correlation were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 and soil adjusted vegetation index (SAVI). In the case of stepwise regression modeling, soil adjusted vegetation index (SAVI0.5), simple ratio (SRN-R) and 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 (EVI) had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and were selected. (2) When only vegetation fraction from linear spectral unmixing analysis was used as an independent variable, the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for the obtained model was 0.673, lower than the coefficient from stepwise regression, but higher than thosewhen individual vegetation indices were employed. (3) The results of accuracy assessment showed that the stepwise regression based on the vegetation indices led to the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R2 and accuracy of 0.719 and 86.70%, and the new method that introduced vegetation fraction together with the vegetation indices as independent variables into the stepwise regression resulted in the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R2 and accuracy of 0.807 and 92.37%. This implied that the integration of regression modeling and linear spectral unmixing analysis provided a great potential to increase the accuracy of predicting percentage vegetation cover as a measure of desertification.%基于Landsat 8-OLI影像数据,利用植被指数逐步回归分析和线性混合像元分解的方法,结合134个野外样地调查数据,将线性混合像元分解结果(植被丰度)导入影像植被指数逐步回归模型,建立康保县荒漠化地区植被覆盖度反演混合模型,并进行精度检验。

基于GIS模型库集成的土地利用变化预测系统

基于GIS模型库集成的土地利用变化预测系统

基于GIS模型库集成的土地利用变化预测系统
白明哲;岳秋丽
【期刊名称】《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7(030)004
【摘要】根据当前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及预测研究现状,提出了以焦作市高新区1990~2005年土地利用空间数据资料为试验数据,对系统图形与属性数据建库、模型库及其同GIS的集成土地利用变化预测系统并且进行了初步设计及实现.利用VC++和MapObjects编程实现地图查询与分析、指标测算、模型构建及检验等功能,为用地变化预测及研究者们实现预测模型的构建、属性数据的统计运算、图形数据的处理提供功能集成的应用型GIS平台,该系统也为合理利用土地提供更为科学和准确的决策.
【总页数】5页(P345-349)
【作者】白明哲;岳秋丽
【作者单位】河南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河南,郑州,451191;宿迁学院,五系,江苏,宿迁,2238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208
【相关文献】
1.集成GIS和CA在模拟土地利用变化中的应用 [J], 周明;黄柳萍
2.农村社会经济统计GIS与模型库的集成 [J], 刘强;李小娟
3.资源环境模型库系统与GIS综合集成研究--以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估系统为例 [J], 范泽孟;岳天祥
4.空间决策支持系统中模型库的生成及与GIS的紧密集成——以厦门市环境管理空间决策支持系统为例 [J], 陈崇成;王钦敏;汪小钦;黄绚
5.GIS与SPSS集成分析区域土地利用变化 [J], 刘家福;刘湘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3 01 09;修订日期:2003 04 23基金项目:本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0072030)、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10491007)和国土资源部科研项目(B1 9)共同资助。

作者简介:陈建平(1959 ),男,教授,博士导师,1995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资源评价和 3S !技术应用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已发表文章80余篇,专著7部。

E mail:3s@文章编号:10074619(2004) 03 0254 07基于GIS 和元胞自动机的荒漠化演化预测模型陈建平,丁火平,王功文,厉 青,冯 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00083)摘 要: 荒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严重的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之一,荒漠化以其发展速度和严重的灾害性而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开展荒漠化变化的驱动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尤其是在此基础上对荒漠化与其驱动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量化及动态模拟模型研究,对荒漠化的防治和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尝试利用3S 技术,结合元胞自动机理论架构出一套荒漠化动态模拟模型,进而对北京及邻区荒漠化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实验证明,这套系统是对荒漠化演化机制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进行模拟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荒漠化;元胞自动机;驱动因素;动态模拟中图分类号: P208/XB7 文献标识码: A1 引 言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亚湿润干旱区的土地退化。

荒漠化已经演变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之一,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构成严重威胁[1]。

据资料显示:全球陆地面积的1/4受荒漠化威胁,9亿多人口受到荒漠化影响;全球荒漠化正以每年约50000 70000km 2的速度扩展;全球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达423亿美元。

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目前,中国的荒漠化土地约为261万km 2,并有更多的土地正面临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荒漠化土地从东北经华北到西北形成一条不连续的弧形分布带。

荒漠化土地不仅面积广大,而且其发展速率仍在加大,在20世纪60 70年代为1560km 2/a,80年代为2100km 2/a,90年代已经达到2460km 2/a [2]。

荒漠化的不断发展,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中国北方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荒漠化以其发展速度和严重的灾害性而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中国在荒漠化治理研究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近几年来,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及其集成技术迅速发展,大量应用于灾害监测、资源监测等方面,在多元数据定量分析与综合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足之处在于动态模拟演化研究。

本文基于元胞自动机理论将荒漠化动态演化规律与其空间分布特征相结合,利用3S 技术的集成技术,结合数学模型探讨荒漠化时空动态演变规律,并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

C A 模型(Cellular Automaton Model)又叫元胞(细胞,元胞,分子或点格)自动机模型。

最初是由John Von Neumann 40年代末提出来的,用于研究自复制系统的逻辑特性。

C A 理论在地学中的应用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

美国北卡来罗那州大学的Chapin 和Weiss(1968)在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中采用了离散动态模型,十分接近CA 模型。

Tobler 在70年代,认识到C A 理论在模拟复杂地学现象中的优势,首先正式采用了C A 概念模型来模拟当时美国五大湖边底特律地区城市的迅速扩展。

进入80年代后,伴随着C A 理论的深入和发展,CA 在地学中的应用和理论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地学研究的热点。

Yong 和Wadge 用C A 模拟了火山爆发时,火山熔岩在重力作用下的漫流扩散过程。

Simth 设计了一个简单地学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了地形侵蚀的过程。

Flavio B onfatti 等人,用C A 模型对意大利威尼斯泻湖在周期性潮汐作用下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生动的模拟和预测。

CA 在地学中的许多邻域都已第8卷第3期遥 感 学 报Vol.8,No.32004年5月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May,2004经有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展现出巨大潜力。

在国际地学界,CA 模型逐渐受到重视,且研究越来越深入。

CA 模型是离散动态系统概念和应用建模的一种方法。

标准的CA 系统是一个由元胞(cells)、元胞状态(Cellular States)、领域(neighbors)和规则(Transi tion Rules/Functions)构成的四元组。

从数学模型的角度看,CA 模型是基于元胞(cell based)的动态模拟系统,所以它能够与基于栅格的GIS 系统很好地集成,这样,一方面增强了当前GIS 软件所缺乏的动态建模能力,提高了GIS 的操作性能,并为处理时态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另一方面,GIS 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能力也可为CA 模型准备数据和定义有效的转换规则,还可以对结果进行直观的显示。

因此,CA 与GIS 的集成,可以克服各自的缺点,形成一个全新的优势互补的动态系统,用来对复杂时空现象、行为和过程进行动态建模分析。

荒漠化变化其实是土地景观变化的一种,也是一种行为很复杂的地学现象,运用CA 和GIS 的集成研究方法来研究它,不仅能顾及荒漠化的空间维,还能顾及其时间维,这为荒漠化动态模拟模型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向。

2 用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荒漠化变化2 1 元胞自动机的特点及其在地学系统时空动态模拟中的概念模型CA 模型可用公式简单地描述如下:A =(C,S,N ,R)式中,A 为元胞自动机;S 为元胞状态;N 为邻近关系;R 为状态转换规则,其组成结构如图1。

C A 的基本原理就是一个元胞下一时刻的状态是上一时刻其邻域状态的函数。

图1 元胞自动机的组成(据周成虎[3])Fig.1 Structure of cellular automataCA 模型为一空间 时间离散的模型,以其框架简单、开放和适于模拟复杂的具有自组织结构的环境、社会、经济复合体为特点,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简单地说,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自下而上!的思路,没有一个既定的数学方程,因而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特征,易于地学领域应用;(2)时空离散和并行计算特征且具有强大的复杂计算能力,易于计算机建模,因为计算机对客观世界的表示是离散的;(3)规则、离散的空间结构,在空间数据结构上,易于与RS 、GIS 等地理信息技术集成;(4)天然的空间动力学模型,适于时空复杂系统建模。

正因为如此,CA 模型比较适合空间信息的时空动态分析,尤其是时空动态过程的模拟,从而为GIS 中的时空分析提供了思路和建模方法,图2是元胞自动机在地学系统应用中的概念模型。

图2 地学应用的C A 概念模型Fig.2 Conceptual model of cellular au tomata applied to geoscience2 2 针对荒漠化动态模拟的C A 模型构建方法框架荒漠化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

要模拟荒漠化时空演化,必须先探讨影响荒漠化变化的驱动因素和荒漠化演变的综合机理。

我们采用的研究思路是:在荒漠化现状野外调研和不同时相遥感图像荒漠化信息提取和演变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已有的多元信息基础资料及研究成果(包括地质、地理、多时期的水文气象、经济、人文以及DEM 数据等),运用GIS 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和概率统计、曲线估计、逻辑分析、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等数学方第3期陈建平等:基于GIS 和元胞自动机的荒漠化演化预测模型255法综合研究了荒漠化与各驱动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揭示了研究区荒漠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和荒漠化动态演化规律[4,5]。

在此基础上,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结合3S 技术和元胞自动机模型,在ARC VIEW 和ARCI NFO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上,运用AML 语言编程实现相应的荒漠化演化数学模型:GeoC A Desertification 模型。

整个模拟系统的方法框架如图3。

图3 基于GIS RS 和元胞自动机的荒漠化动态模拟方法框架图Fig.2 Method framework of desertification dynamic simulation based on GIS RS and cellular automata model3 模型实施3 1 模型结构模型的设计是以栅格数据为基础。

整个模型由二大部分组成:荒漠化分布层、综合控制因素层。

它们通过统一空间分辨率的栅格结构相互联系在一起。

荒漠化分布层是由遥感解译和野外实地调查的数据栅格化获得。

本模型按模型中元胞状态将荒漠化分布层划分为3类:非荒漠化土地、荒漠化土地,限制荒漠化土地(如水域、林地、森林等)。

模型中元胞根据邻居构形确定自身行为的同时,其行为规则受到控制因素层的影响。

综合控制因素层作为元胞模型的外部环境,影响和控制着荒漠化的演化行为。

荒漠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地学现象,影响因素很多。

通过对荒漠化演化综合机理的分析[4,5],确定了影响荒漠化的六大因子,并且运用优化的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各驱动因素的权系数(表1),将综合控制因素层划分为三个:∀气候植被人文等综合控制层;#地形地貌控制层;∃风速风向控制层。

其中气候植被人文等综合控制层的值(C)通过下面的公式空间叠加分析得出。

需要指出的是,人类改造荒漠化的因素通过植被覆盖率形式间接反映于模型运算中。

C ij t =%W k *P i jk t(1)其中C ij t 是在位置(i,j )处t 时刻荒漠化转换指数评价结果;随后我们采用下面的负幂函数将结果映射为[0,1]范围内的荒漠化转换概率P 。

P = exp {- C}(2)256 遥 感 学 报第8卷表1 北京及邻区荒漠化因子选取及权重Table1 Drive factor of desertification and its weighting变量类型(一层)权系数/%变量类型(二层)权系数/%植被覆盖19.40>50%(森林、人造林地、含水草原) 5.731% 50%(人造林地、草地)1410% 30%(人造草场、草地、山地、丘陵)23<10%(沙化草地、山地、丘陵)57土壤质地13.21裸岩区(岩性特征、组合) 6.5沙壤土(透水性缓慢)13.5砾砂土(透水性慢)20砂土(透水性较快)第三、四纪地层27粉砂土(透水性快)第四纪地层33气候因子26.263 5月降水均值39.023 5月蒸发量均值14.613 5月平均气温 1.033 5月平均风速39.233 5月平均相对湿度 6.11地形因子16.41坡度因子20坡向因子20地貌类型(高原、山地、平原)30海拔高度30水文因子14.52地表水分布密度40地表水类型(咸、碱/淡)30水体级别(4级)30人为因子10.16羊头数62.2人口出生率20.8其中 表示标准化常数, 是一种调节系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