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物理学》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物理学》试卷

1、根据土壤物理学原理,简述节水种植的技术途径。

答:由于土壤入渗过程受土壤初始含水量、供水强度、水质、供水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在灌溉的过程中,保持连续补给水,供给水的速度应小于或等于水在土壤中的下渗速度。

2、用土壤物理原理解释间断性洗盐和连续洗盐哪种效果好?

答:间断性洗盐时,土表湿润,与底土的水分发生毛细管连接,使土面蒸发增强,表土盐分进一步增加,因此间断性洗盐可能会加剧土壤的盐渍化。

3、试用土壤水的能量关系分析“蒙金土”的水气状况。

答:蒙金土即土壤上层的质地以砂质为主,透水通气良好,可以迅速的接纳较大的降水量,防止地面径流,减少水土流失。下层质地偏粘,起保水托肥作用,减少养分下渗流失,又有回润水分的能力。这种质地剖面即发育小苗又发育老苗,对土壤水,肥,气,热状况调节较好,适宜于作物生长,群众称之为“蒙金土”。

对于蒙金土而言,因细质土壤较粘重,导水率小,当湿润锋到达细土层,入渗速率立即并持续降低,进而在两土层之间形成一个滞水层,从而导致下层土壤通气不良。

停止灌溉时,随着蒸发的进行,上层为砂土,大孔隙多,容易失水,因而通气良好,下层粘土不易失水,通气不良。不论植物根系在

哪一层土壤中,均对其生长不利。

4、解释土壤水滞后现象的机理及其在生产中的体现。

答:机理;

(1)瓶颈理论

土壤中较大的孔隙彼此分开,中间由较小的孔隙相连,从而在土壤中形成肚大口小的形状。在吸湿过程中,小孔隙首先充水,接着大孔隙慢慢充水,基质势逐渐增加,但只要基质势还没有达到最大孔隙对应的基质势水平,大孔隙就会对一部分小孔隙充水产生瓶颈作用,不能充水。随着基质势继续增加,达到最大孔隙对应的基质势水平时,所有孔隙对应的基质势均低于此值,瓶颈作用消失,所有孔隙都将迅速充满水分。脱湿过程则与此相反,对于开始充满水分的孔隙,在基质势减小时,水分并不立即排出,因为虽然最大孔隙对应的基质势大禹此值,但外围的小孔隙对应的基质势仍小于此值。外围小孔隙对内部大孔隙的脱水产生瓶颈作用,只有当基质势降低到外围小孔隙对应的水势水平时,土壤孔隙才开始排水,并且是孔径大于外围小孔隙的孔隙水分全部排空。

(2)弯液面延迟形成理论

滞后作用不一定在大孔隙与小孔隙相连时才能发生,在单个孔隙中也能发生。开始时水分可能在单个的毛细管中凝结,随着凝结水的增加。最后水分在孔隙的中间处结合。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形成凹的弯液面。在水分结合以前,体系中的压力为“正”,结合以后,突

然变成“负”。由于这种弯液面形成的原因,也导致滞后作用的产生。

(3)接触角理论

水分能湿润土壤矿物的表面,并且在静止状况下一定的毛细管孔隙中水分表面与孔隙管壁的接触角是一定的。土壤在脱湿和吸湿过程中,土壤水和土壤固相的接触角是不同的。在吸湿过程中,水分沿着固相表面推进,由于界面处的摩擦力与推进方向相反,其接触角比静止时大;而在脱湿过程中,水分沿着固相表面撤退,由于界面处摩擦力与撤退方向相反,其接触角比静止时小,由毛细管理论可知,相同水分条件下水势产生了差异。所以,吸湿和脱湿过程接触角的差异也是产生滞后现象的一个原因。

在生产中的体现:土壤吸水容易失水难,这一特性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