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 第十五章 建筑抗震设计基本知识二最终版.ppt
合集下载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件
结构分析软件SAP20
适用范围
SAP2000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结构 分析,包括高层建筑、大跨度结
构、桥梁、工业厂房等。
特点
SAP2000具有强大的建模功能, 支持多种类型的结构形式,能够 进行线性、非线性及动态分析, 同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库和连接
模型。
应用案例
SAP2000在许多大型工程项目中 得到广泛应用,如上海中心大厦
抗震加固的方法与技术
增大截面法
通过增加原结构的截面面积来 提高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
外包钢加固法
在结构的外侧或内侧包裹一层 钢板,以提高结构的承载力和 延性。
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法
将碳纤维布粘贴在结构的表面 ,以提高结构的抗剪、抗弯和 抗拉能力。
增设支撑和拉杆法
通过增设支撑和拉杆来改变结 构的动力特性和传力路径,提
03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理
建筑结构的震害分析
01
02
03
结构整体倒塌
地震时,建筑结构整体倒 塌是由于结构整体性差、 延性不足或构造措施不当 等原因所致。
节点和连接破坏
节点和连接的破坏会导致 结构失稳,影响结构的承 载能力和稳定性。
墙体破坏
墙体在地震中容易发生开 裂、断裂、倒塌等现象, 影响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 性。
05 建筑结构抗震加固技术
抗震加固的基本原则
01
02
03
04
安全性原则
加固后的结构应能够承受可能 出现的各种地震作用,确保结
构安全。
适用性原则
加固后的结构应满足正常使用 要求,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耐久性原则
加固后的结构应具有足够的耐 久性,满足设计使用年限的要
求。
经济性原则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PPT课件PPT共164页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源自《建筑结构抗震设计》PPT课件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源自《建筑结构抗震设计》PPT课件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建筑抗震结构》课件
参考文献
震害 ».1997. Seismology.
李大震、杨洪才编. 《建筑抗震理论与设计》. 人 民邮电出版社, 1998年1月.
Philips, W. John. Science 21: 341. 1888.
简介
什么是建筑抗震结构?
建筑抗震结构指的是通过钢材的运用、应用加强 剂及各种构造及加固手法,使建筑结构能够在强 震的作用下保持自身稳定。
为什么需要建筑抗震结构?
因为地震是突发性极强的自然灾害,它能够在极 短的时间内摧毁整个城市或地区的建筑物,造成 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1
抗震设计的重要性
对设计区域的地质环境进行充分 的研究,并选择合理的基础形式。
合理的结构形式可以提高建筑物 的抗震能力,也能够为建筑物的 美观和使用带来更多的空间和弹 性。
设计的计算方法
对建筑的质量、结构、建筑材料 等进行科学的计算和分析,确保 建筑物的稳定性,并降低破坏和 损失的风险。
抗震设计的实践
1
抗震设计实践案例分析
《建筑抗震结构》PPT课 件
Come and learn about how to design structures that can withstand earthquakes. Discover the importance of anti-seismic design and how it can save lives and minimize damage.
通过案例分析,探究有效的抗震设计手法,保证建筑物在灾害来临时能够持续稳 定。
2
抗震设计实践的总结
总结抗震设计的实践和应用,以帮助公众了解未来抗震设计工作的发展方向。
结构抗震抗震设计基本知识PPT课件
中距小烈度就高,反之烈度就低。影响烈度的因素,除了 震级、震中距外,还与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地基条件、 建筑物的动力特性、施工质量等因素有关。
2.地震烈度表 地震烈度表是评定烈度的标准和尺度。 我国在1980年制定了《中国地震烈度表》。 《中国地震烈度表》将地震烈度分为1-12度。
第18页/共72页
第22页/共72页
三、地震烈度、震级与地震影响的关系
(1)5.0-5.4级地震,震中烈度多为六度,其面积小于 500平方公里。
(2)5.5-5.9级地震,震中烈度多为七度,其面积不超 过200平方公里;六度区面积也只有数百平方公里。
(3)6.0-6.4级地震,震中烈度多数为八度,其面积几 十平方公里;七度区不超过200平方公里,六度区数百平 方公里,如震中烈度为七度,则与5.5-5.9级地震结果相同。
烈 人的感觉
度
1 无感
2 室内个别静止中的人 感觉
3 室内少数静止中的人 感觉
4 室内多数人感觉。室 外少数人感觉。少数 人梦中惊醒
一般房屋
门、窗轻微作响 门、窗作响
其它现象
悬挂物微动 悬挂物明显摆动,器皿作响
加速度
mm/ s2
速度
mm / s
个别:10%以下 少数:10%——50% 多数:50%——70% 大多数:70%——90%
由于震源深浅、震中距大小等不同, 地震造成的破坏也不同。 震级大,破坏力不一定大; 震级小,破坏力不一定就小
第17页/共72页
二、 地震烈度
1.定义及影响因素 一次地震对某一地区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称地震烈度,
简称为烈度。用I表示,是衡量地震引起后果的一种标度。 一般而言,震级越大,烈度就越大。同一次地震,震
2.地震烈度表 地震烈度表是评定烈度的标准和尺度。 我国在1980年制定了《中国地震烈度表》。 《中国地震烈度表》将地震烈度分为1-12度。
第18页/共72页
第22页/共72页
三、地震烈度、震级与地震影响的关系
(1)5.0-5.4级地震,震中烈度多为六度,其面积小于 500平方公里。
(2)5.5-5.9级地震,震中烈度多为七度,其面积不超 过200平方公里;六度区面积也只有数百平方公里。
(3)6.0-6.4级地震,震中烈度多数为八度,其面积几 十平方公里;七度区不超过200平方公里,六度区数百平 方公里,如震中烈度为七度,则与5.5-5.9级地震结果相同。
烈 人的感觉
度
1 无感
2 室内个别静止中的人 感觉
3 室内少数静止中的人 感觉
4 室内多数人感觉。室 外少数人感觉。少数 人梦中惊醒
一般房屋
门、窗轻微作响 门、窗作响
其它现象
悬挂物微动 悬挂物明显摆动,器皿作响
加速度
mm/ s2
速度
mm / s
个别:10%以下 少数:10%——50% 多数:50%——70% 大多数:70%——90%
由于震源深浅、震中距大小等不同, 地震造成的破坏也不同。 震级大,破坏力不一定大; 震级小,破坏力不一定就小
第17页/共72页
二、 地震烈度
1.定义及影响因素 一次地震对某一地区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称地震烈度,
简称为烈度。用I表示,是衡量地震引起后果的一种标度。 一般而言,震级越大,烈度就越大。同一次地震,震
《建筑结构抗震》PPT课件
“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
简称为:“小震不坏,
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第一水准: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 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
第二水准: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 震影响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 继续使用。
第三水准: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 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 重破坏。
(面波) (横波)
地震波记录图
• 1.1.3 地震动
由地震波传播所引发的地面振动,通常称为地震动。
为什么地震时人的感 觉是先颠后晃? 地震时,震中及其附近的人们先感觉到上下颠
簸,然后感到前后或左右摇晃。这是因为地震发生时,地 震波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纵波,它传播的速度快,可达 5—6Km/秒;另一种是横波,它的速度较慢,达3—4 Km/ 秒。因为纵波先到,使人们产生上下颠簸的感觉;而横波 后到,让人们感到水平摇晃,对建筑物的破坏主要是横波。 人们在感觉到“颠”的时候,要马上就地避震,因为大的 破坏力马上就要到了。
由于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不断释放能量, 地球内部的温度也随深度的增加而升高,地下2 00Km到700Km其温度由600℃升至2000 ℃ ,在 这一范围内的地幔中存在着一个厚约几百公里 的软流层。因温度分布不均匀,就发生了地幔 内部物质的对流;另外地球内部的压力也是不 均衡的,在地幔上部约900MPa,地幔中部为3700 MPa。
Ⅸ(9)度:坐立不稳行动的人可能摔跤 ;严重破坏, 墙体龟裂,局部倒塌,复修困难 ;严重破 坏,墙体龟裂,局部倒塌,复修困难;加 速度500厘米/秒² 。
Ⅹ(10)度:骑自行车的人会摔倒,处不稳状态的人会 摔出几尺远,有抛起感;大部倒塌,不堪 修复;山崩和地震断裂出现,基岩上的拱 桥破坏,大多数砖烟囱从根部破坏或倒毁; 加速度1000厘米/秒² 。
《建筑抗震结构》课件
监测方法
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设备 ,如传感器、测量仪器、数 据采集系统等,对结构进行 实时监测和数据记录。
数据处理与分析
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评估结构的性能变化和抗 震能力,为结构的维护和加 固提供依据。
预警与决策支持
根据监测结果和数据分析, 及时发出预警信息,为决策 者提供科学依据,采取有效 措施应对地震等自然灾害。
基于结构健康监测的抗震设计
总结词
基于结构健康监测的抗震设计是一种利用现代监测技术,对 结构在地震中的实时状态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结 构抗震设计的理念。
详细描述
这种方法利用传感器、无线传输等技术,对结构的振动、变 形、裂缝等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分析监测数据,可以了解结 构的实时状态和地震作用下的反应。根据监测结果,可以优 化结构的设计,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基于结构损伤控制的抗震设计
总结词
基于结构损伤控制的抗震设计是一种以控制结构在地震中的损伤程度为目标, 进行结构抗震设计的理念。
详细描述
这种方法着重于控制结构在地震中的损伤程度,以避免结构发生严重的破坏或 倒塌。设计时会考虑结构的材料特性、连接方式、构造措施等因素,制定相应 的设计策略,以减小结构在地震中的损伤。
抗震结构设计的优化方 法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总结词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是一种以结构在地震中的性能为目标,进行结构抗震设计的 理念。
详细描述
这种方法强调在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性能应满足特定的需求,如结构的变形、位 移、加速度等应在规定的范围内。设计时,会根据地震的预期强度和结构的特性 ,制定相应的设计策略,以保证结构在地震中的性能。
02
地震基础知识
地震的成因与分类
地震的成因
建筑结构抗震基础知识..PPT文档83页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建筑结构抗震基础知识..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建筑结构抗震基础知识..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精品】15建筑抗震概念设计PPT课件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பைடு நூலகம்内容:
• 注意场地选择和地基基础设计 • 把握建筑结构的规则性 • 选择合理抗震结构体系 • 合理利用结构延性 • 重视非结构因素 • 确保材料和施工质量
第一章作业: 教材第17页,1.5、1.6、1.10
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等及发震断 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位错的部位
当确实需要在不利地段或危险地段建筑工程时 应遵循建筑抗震设计的有关要求进行详细的场地评价,并采取必要的抗震措施
1.5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
二、建筑结构的规则性 建筑物平、立面布置的基本原则: 对称、规则、质量与刚度变化均匀 结构对称—— 有利于减轻结构的地震扭转效应
形状规则—— 在地震时应力集中现象较少,有利于抗震
质量与刚度变化均匀 ——平面内使结构刚度中心与质量中 心相一致,避免扭转效应。 高度方向均匀变化,避免薄弱层, 减小变形集中、鞭梢效应。
1.5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
平面不规则的类型
不规则类型 扭转不规则 凹凸不规则
楼板局部不连续
定
义
楼层的最大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大于该楼层两端弹性 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平均值的1.2倍
竖向抗侧力构件(柱、抗震墙、抗震支撑)的内力由水平转换 构件(梁、桁架等)向下传递
楼层承载力突变 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80%
1.5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
建筑结构平面的扭转不规则示例 建筑结构平面的凹角或凸角不规则示例
1.5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
建筑结构平面局部不连续示例 沿竖向的侧向刚度不规则(有柔软层)
1.5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
三、利用结构延性
利用结构弹塑性阶段的性能 通过塑性变形来消耗地震时输入结构的能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三、抗震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 —— 指一些在计算中或在规范中难以作出 具体规定的问题,必须由工程师运用“概念”进行 分析,作出判断,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 结构破坏机理的概念; ❖ 力学概念; ❖ 由震害、试验现象等总结提供的各种宏观的和具体的经验等。 ★ 概念及经验要贯穿在方案确定及结构布置过程中,
③ 刚度与质量分布特别不均匀的建筑物、甲类建筑物 等,宜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
最新.
18
3.底部剪力法
① 基本思想:按结构底部总剪力相等的原则,把多 质点体系简化为单质点体系,只用基本自振周期确 定总底部剪力,然后按照一定规律将地震力(总底 部剪力)沿高度沿高度分配给各质点。
最新.
14
2.单质点弹性体系的地震作用
F
mS a
x0 m a x g
Sa x0 m a x
mg
kG
G
式中:m、G ——为单质点体系的质量及重量; g ——重力加速度;
x0max ——为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
Sa / x0max ——称为地震系数,表示地面运动的相对强度;
k x0max / g ——称为动力系数,表示质点加速度与地面加速
② 雪荷载的50%;
③ 一般楼面活荷载的50%,藏 书库、档案库活荷载的80 %。
❖ 简化后的计算简图如图,
图中Gi为第i层质点的重力
荷载代表值。
最新.
13
二、单质点弹性体系的地震作用
1.单质点体系
❖等高单层厂房、水塔等。 ❖该结构中参与振动的所有质量全部折算至顶部; ❖墙、柱视作一无重的弹性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单质点体系; ❖该体系只作单向振动时,就成为一个单自由度体系。
❖地震按其成因可分为: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构造 地震。
1. 火山地震——由于火山爆发而引起的地震; 2. 陷落地震——由于地表或地下岩层突然大规模陷落
和崩塌而造成的地震;
3. 构造地震——由于地壳运动,推挤地壳岩层使其薄 弱部位发生断裂错动而引起的地震。
❖ 前二种地震的影响范围和破坏程度相对较小,而后 一种地震的破坏力大
最新.
11
第三节 地震作用的计算
一、重力荷载代表值 二、单质点弹性体系的地震作用 三、多质点弹性体系的地震作用
最新.
12
一、重力荷载代表值
❖ 一般把各层质量集中在楼
层处,n个楼层即形成n个 质点。每一楼面标高位置 的重量(称重力荷载代表 值)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① 恒荷载(本层楼面结构及上、 下各半层墙、柱)的全部;
最新.
3
二、常用术语
1. 地震震级:
1) 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释放能量多少)的尺度。目前, 国际上比较通用的是里氏震级,其原始定义为1935年由里 克特(Richter)给出,即地震震级M为 M = logA
2) 震级与震源释放能量的大小有关,震级每差一级,地震释 放的能量将差32倍。
❖ 微震 —— 小于2级的地震; ❖ 有感地震 —— 2 ~ 4级地震,人能感觉到; ❖ 破坏性地震 —— 5级以上地震,能引起不同程度的破坏; ❖ 强烈地震 —— 7级以上的地震。
第五编 建筑抗震设计基本知识
第十五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的抗震验算
第一节 地震基本知识 第二节 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 地震作用的计算 第四节 结构的自振周期 第五节 结构的抗震验算
最新.
1
第一节 地震基本知识
一、地震的类型 二、常用术语
最新.
2
一、地震的类型
❖ 地震是由于地壳构造运动(岩层构造状态的变动)或其 它原因而引起的地面振动的现象。
4.设防烈度:建筑物抗震设防时采用的烈度。
最新.
5
❖ 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地震 地面运动 地面加速度a0 建筑物加速度a
惯性力FE
ma
G
a g
G
最新.
6
第二节 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一、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 二、抗震设防的目标 三、抗震概念设计
最新.
7
一、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
1. 抗震设防类别
最新.
4
2. 地震烈度
❖ 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到一次 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对于一次地震,表示地震大小的 震级只有一个;
❖ 随距离震中的远近不同,烈度就有差异。
❖ 评定地震烈度的标准就称为地震烈度表。绝大多数国家 包括我国都采用分成12度的地震烈度表。
3. 基本烈度
❖ 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它是指该地区 今后一定时期内,在一般场地土条件下,可能遭受的最 大地震烈度,也就是由国家地震局制定的全国地震烈度 区划图规定的烈度。
❖ 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 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2. 抗震设防标准
❖ 甲类建筑 ❖ 乙类建筑 ❖ 丙类建筑 ❖ 丁类建筑
最新.
8
二、抗震设防的目标
❖ 抗震设防的目标 —— 三水准要求:
所谓的三水准抗震目标,可简单的概括为:
1)小震不坏 2)中震可修 3)大震不倒
最新.
三、多质点弹性体系的地震作用
1.多质点体系的振型和自振周期 2.多质点体系的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 ❖应按不同情况分别采用相应的地震作用计算方法:
① 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刚度与质量 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建筑物,可采用底部剪力法。
② 高度超过40m的高层建筑物一般可采用振型分解反 应谱方法。
计算结构自振周期 k / m,T 2 / 2 m / k 由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查表,得场地特征周期Tg; 由设防烈度查表得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max; 确定、1、2; 由T、Tg、αmax按图计算水平地震影响系数α; 作用在单质点上的水平地震作用为 FEK=αg=αmg。
最新.
17
★ 应体现在计算简图或计算结果的处理中,
★ 对某些薄弱部位的配筋构造起作用。
概念设计带有一定的经验性。但它和抗震计算、构 造设计等是不可分割、互为补充的抗震设计的重要 组成部分。
最新.
10
1. 场地、地基和基础选择
❖场地土的分类 ❖场地的选择 ❖地基和基础选择
2. 结构的平面和立面布置 3. 结构体系的选择 4. 抗震结构构件及其连接 5. 非结构构件 6. 材料选择和施工
度相比的放大系数; α ——为地震影响系数,α= kβ。
最新.
15
3.计反应谱曲线
α— 地震影响系数;
αmax— 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T — 结构自振周期;
Tg— 特征周期; γ— 曲线下降段衰减指数;
η1— 直线下降段下降斜率调整系数;
η2— 阻尼调整系数
最新.
16
4.单质点体系的地震作用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