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
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概论
•
你有多努力,就有多幸运。。18:05:21 18:05:2 118:05 Tuesda y, March 22, 2022
•
追求生命的竞争,占据了所有的生物 ,且维 持着他 们的活 动。。2 2.3.222 2.3.221 8:05:21 18:05:2 1March 22, 2022
•
不擅长倾听不同的声音,是管理者最 大的忽 视。。2 022年3 月22日 下午6 时5分22 .3.2222 .3.22
17
认定的含义及其分类
(2)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 ①存在: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 ②权利和义务: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
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 ③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
录。 ④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
A.存在 B.完整性 C.计价和分摊 D.权利和义务
【答案】C
32
审计过程
• 审计过程是指审计工作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主要包 括:
• 计划阶段 • 实施阶段 • 完成阶段
33
计划阶段
• 调查了解客户的基本情况 • 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 初步调查并评价内部控制制度 • 判断重要性和评估审计风险 • 编制审计计划
8
例题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发挥着导向 作用,以下对审计目标导向作用的判断事项不恰当的是 ( )(单项选择)
A.审计目标界定了注册会计师的责任范围 B.审计目标直接影响注册会计师计划和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
时间安排和范围 C.审计目标决定了不仅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发表意见,同
时需要对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是否存在重大缺陷、是否存在 违反法规行为提供鉴证 D.审计目标决定了注册会计师如何发表审计意见
02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
CPA应当实施下列审计程序识别和评估 重大错报风险:P31
①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整个过程中识别 风险,并考虑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 ②将识别的风险与认定层次可能发生错报的领域 相联系。 ③考虑识别的风险是否重大。 ④考虑识别的风险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 可能性。
风险评估程序的地位与作用
需要执行控制测试的情况
在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时,预期内部 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 仅实施实质性程序不足以提供认定层次充分、 适当的实际证据。
控制测试
控制测试的性质:P32
控制测试的时间
控制测试的范围
实质性程序
实质性程序: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重大错 报风险实施的直接用以发现认定层次重大错 报的审计程序。
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
认定:管理层对财务报表各组成要素的确认、 计量、列报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 ①认定中包含明示性的声明; ②也可能包含暗示性的声明。
管理层认定的三种类型
关于各类交易和事项运用的认定 关于期末账户余额运用的认定 关于列报运用的认定
关于各类交易和事项运用的认定
①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外部环境 ②被审计单位的性质 ③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与运用 ④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 ⑤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与评价 ⑥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一)风险评估程序
风险评估程序:为了解被审计单位环境而 实施的程序。 (1)询问 (2)分析程序 (3)观察和检查 (4)其他信息来源
①发生 ②完整性 ③准确性 ④截至 ⑤分类
认定:发生
发生的认定:指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 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eg1.将虚构的销售收入列入本期收入中;
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
第一节审计目标一、审计目标的含义与影响因素审计目标的含义审计目标是在一定历史环境下,审计主体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最终结果,它体现了审计的基本职能,是构成审计理论结构的基石,是整个审计系统运行的定向机制,是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般认为,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包括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总目标规范具体目标的内容,具体目标则是总目标的具体化;审计目标的影响因素一、社会需求是影响审计目标确立的根本因素;二、审计能力是是影响审计目标确立的决定性制约因素;三、社会环境的制约使审计目标成为现实的审计目标:1.国家法律对审计目标确立的影响;2.法庭判决对审计目标确立的影响;3.会计职业团体对审计目标确立的影响;审计的目标体系总体审计目标既反映了审计环境对财务报表审计的要求,又体现了财务报表审计作用于审计环境的实质内容;一般审计目标是进行所有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审计均需达到的目标,包括与交易类别有关的审计目标、与账户余额有关的审计目标以及与列报有关的审计目标;具体审计目标是适用于某个特定交易、账户和列报的审计目标;一般审计目标和具体审计目标受总体审计目标的制约,是总体审计目标的具体化;审计总目标的演变审计总目标既反映社会审计环境对审计的要求,也反映了审计作用于社会审计环境的实质内容;审计总目标的确定受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并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审计总目标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在详细审计阶段,审计总目标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会计记录的逐笔审查,判定有无技术错误和舞弊行为;2.在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审计总目标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资产负债表所有项目余额的可靠性、真实性审查,判断其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3.在财务报表审计阶段,审计总目标是判定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地反映了其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以及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是否符合本国的会计准则,并在出具审计报告的同时,提出改进经营管理的意见;二、审计总目标现阶段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总目标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第1101 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对财务报表审计的总体目标作出了规定;该准则指出,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1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2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即评价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在评价财务报表的合法性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下列内容:1.选择和运用的会计政策是否符合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并适合于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2.管理层作出的会计估计是否合理;3.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4.财务报表是否作出充分披露,使财务报表使用者能够理解重大交易和事项对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在评价财务报表的公允性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下列内容:1.经管理层调整后的财务报表是否与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一致;2.财务报表的列报、结构和内容是否合理;3.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地反映了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与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相关的审计目标三、审计具体目标审计具体目标是总目标的具体化,并受到总目标的制约,它包括一般目标和项目目标;一般目标是进行所有项目是审计必须达到的目标;项目目标是按每个项目分别确定的目标;具体目标必须根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和审计总目标来确定;管理层的认定定义:是指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理解的要点:确认、计量、列报依据的标准是会计准则表达包括明示和暗示管理层认定的解析:在资产负债表中列报存货10万元管理层认定的分类管理层的认定与审计目标密切相关总目标:注册会计师的基本职责就是确定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其财务报表的认定是否恰当;将管理层的认定运用于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及列报,就形成了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及列报的一般审计目标;根据一般审计目标,结合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注册会计师就很容易确定被审计单位各类交易、帐户余额及列报的具体审计目标;一般审计目标1.总体合理性;指审计师根据所掌握的信息,从总体上评价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项目金额是否合理;2.真实性;指财务报表所列的金额是否真实可信;3.所有权;指资产负债表列示的资产确归企业所有,所列示的负债确属企业应履行的义务;4.完整性;指确认企业全部交易和事项是否都已登记入账,并列示于财务报表之中;5.估价;指确认企业财务报表项目金额是否经过正确计价;6.截止;指确定交易是否计入恰当的时期;7.机械准确性;指确认企业财务处理和报表编制有关数字的计算、汇总等是否正确;8.分类;指确认企业报表项目是否按公认会计准则恰当的加以分类;9.披露;指要确认企业在财务报表及其附注中恰当地披露了企业会计信息;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准确性与发生、完整性之间存在区别若已记录的销售交易是不应当记录的,则即使发票金额是准确计算的,仍违反了发生目标;若已入账的销售交易是对正确发出商品的记录,但金额计算错误,则违反了准确性目标,但没有违反发生目标;在完整性与准确性之间也存在同样的关系;管理层的认定与销售交易审计目标的关系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管理层的认定与存货审计目标的关系与列报相关的认定第二节审计范围审计范围的含义财务报表的审计范围是指为实现财务报表审计目标,审计师根据审计准则和职业判断实施的恰当的审计程序的总和;恰当的审计程序则是指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是恰当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是指审计程序的目的和类型1.审计程序的目的包括:1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评估重大错报风险;2通过实施控制测试,确定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3通过实施实质性程序,发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2.审计程序的类型包括检查、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和分析程序;审计程序的时间是指审计师何时实施审计程序,或审计证据适用的期间或时点; 审计程序的范围是指实施审计程序的数量,包括抽取的样本量,对某项控制活动的观察次数等;审计范围受到限制是指由于客观原因或者被审计单位施加的限制,审计师未能实施其根据审计准则和职业判断应当实施的审计程序,从而未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确定审计范围的依据审计师应当根据审计准则和职业判断确定审计范围:1审计准则在规定审计师承担的责任和所要实现的目标的同时,还规定了为履行责任和实现目标所需实施的审计程序;2审计中的职业判断是指审计师在审计准则的框架下,运用专业知识和经验在备选方案中作出决策;第四节审计目标的实现过程审计目标的实现过程计划审计工作确定对项目组注册会计师的要求时,应考虑的因素➢业务规模和复杂程度➢风险水平➢所需的专门技术➢员工的胜任能力➢执行工作的时间初步计划时应注意的独立性问题确保事务所内任何层级的个人都保持独立性客户未支付的审计费用同时向客户提供咨询服务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对于高风险的认定实施进一步的审计程序➢对于高风险的认定,注册会计师要考虑它可能会存在怎样的重大错报,因此需要设计并执行特定审计程序来发现那些潜在的错报;➢需要执行特定审计程序的事项包括那些在常规或系统流程之外的交易,重大的会计估计和判断,或者相当复杂的交易;进一步的审计程序➢内容: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关系: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如果注册会计师认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可靠程度高,则实质性程序的工作量可以大为减少,反之,实质性程序的工作量会增加;➢无论何时,实质性程序是必不可少的;需要获取的有关控制有效性证据控制在所审计期间的不同时点是如何运行的;控制是否得到一贯执行;控制由谁执行;控制以何种方式运行例如人工控制或自动化控制;控制测试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实施;当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控制测试:在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时,预期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仅实施实质性程序不足以提供认定层次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实质性程序➢定义:是指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直接用以发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审计程序;➢种类: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细节测试以及实质性分析程序; 应对特别风险的措施如果认为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是特别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专门针对该风险实施实质性程序;如果针对特别风险仅实施实质性程序,注册会计师应当使用细节测试,或将细节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结合使用,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审计业务约定书一定义: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签订的,用以记录和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与受托关系、审计目标和范围、双方的责任以及报告的格式等事项的书面协议;二目的:签署审计业务约定书的目的是为了明确约定双方的责任与义务,促使双方遵守约定事项并加强合作,以保护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的利益;审计业务约定书具有经济合同的性质,一经约定双方签字认可,即成为会计师事务所与委托人之间在法律上生效的契约;三审计业务约定书签定会计师事务所在承接审计业务时,应当考虑其自身能力和能否保持独立性,并与委托人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具体内容可能因被审计单位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但应当包括下列主要方面:一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二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三管理层编制财务报表采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四审计范围,包括指明在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时遵守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以下简称审计准则;五执行审计工作的安排,包括出具审计报告的时间要求;六审计报告格式和对审计结果的其他沟通形式;七由于测试的性质和审计的其他固有限制,以及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重大错报可能仍然未被发现的风险;八管理层为注册会计师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协助;九注册会计师不受限制地接触任何与审计有关的记录、文件和所需要的其他信息;十管理层对其作出的与审计有关的声明予以书面确认;十一注册会计师对执业过程中获知的信息保密;十二审计收费,包括收费的计算基础和收费安排;十三违约责任;十四解决争议的方法;十五签约双方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表的签字盖章,以及签约双方加盖的公章; 如果情况需要,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在审计业务约定书中列明下列内容:一在某些方面对利用其他注册会计师和专家工作的安排;二与审计涉及的内部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其他员工工作的协调;三预期向被审计单位提交的其他函件或报告;四与治理层整体直接沟通;五在首次接受审计委托时,对与前任注册会计师沟通的安排;六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之间需要达成进一步协议的事项;如果负责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同时负责组成部分财务报表的审计,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下列因素,决定是否与各个组成部分单独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一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的委托人;二是否对组成部分单独出具审计报告;三法律法规的规定;四母公司、总公司或总部占组成部分的所有权份额;五组成部分管理层的独立程度;对于连续审计,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是否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修改业务约定的条款,以及是否需要提醒被审计单位注意现有的业务约定条款;。
审计目标和审计过程
审计目标和审计过程1. 引言审计是组织内部和外部对财务报表、业务运营和内部控制系统的一种独立评价活动。
审计过程是通过收集、分析和评价相关材料和信息,以确定一个实体的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准确和完整,同时评估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本文将介绍审计的目标和审计过程,帮助读者了解审计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2. 审计目标审计目标是审计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和目标。
审计目标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2.1. 审计准则合规性审计目标之一是确保审计过程符合相关的审计准则。
审计准则是制定审计活动和评估审计程序的规范,包括国际审计准则、国家审计准则以及行业自律组织的准则。
确保审计准则的合规性能够增加审计活动的可靠性和可比性,提高审计结果的准确性。
2.2. 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审计的核心目标是评估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审计师通过收集、分析和评估相关的会计记录和财务报表,来确定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反映实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能够帮助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
2.3.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目标还包括评估实体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内部控制是一个组织的一套规范、准则和措施,用于确保实体在经营过程中达成其目标,并防止欺诈和错误的发生。
审计师需要评估实体的内部控制系统是否健全、可靠、有效,并提供改进意见,以帮助实体改进其内部控制。
3. 审计过程审计过程是指审计师根据审计准则和内部控制进行财务报表和业务运营的评估的一系列步骤。
审计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关键步骤:3.1. 规划阶段规划阶段是审计过程的第一个步骤。
在这个阶段,审计师需要了解实体的业务和战略目标,收集相关的文档和信息,并制定审计计划和程序。
审计师还需要评估实体的内部控制系统,以确定审计的重点和风险。
3.2. 测试阶段测试阶段是审计过程的核心步骤,包括获取审计证据、分析和评估财务报表和业务运营记录,并进行风险和控制的测试。
审计师通过进行抽样、确认、计算和比较等方法,来验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评估实体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
审计范围并不是指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哪一 年(年度)的财务报表,也不是指注册 会计师审计的哪一张财务报表。
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审计准则和职业判断 确定审计范围。
Ø恰当的审计程序:审计程序的性质、时 间和范围是恰当的
Ø审计程序类型:检查、观察、询问、函 证等
▪ 3.如果管理层的某项声明与其他审计证据相 矛盾,注册会计师应当调查这种情况。必要 时,注册会计师应重新考虑管理层作出的其 他声明的可靠性。
▪ 4.如果在审计过程中识别出异常情况,注册 会计师应当作出进一步调查。
▪ 合理保证是一个与绝对保证相对应的概 念。合理保证提供的是一种高水平但非 百分之百的保证。
▪ 然后注册会计师针对报表的每一项目确定具体的审计 目标,根据审计目标实施相应的审计程序,获取审计 证据,得出审计结论。
▪ 最后注册会计师将各报表项目的审计结论汇总分析, 形成对财务报表的整体审计意见(合法性和公允性), 出具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中清楚地表达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 允性发表意见。形成一个审计循环,如下图:
▪ 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 计工作,能够对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 大错报(无论该错报是由错误引起,还 是由舞弊引起)获取合理保证
三、确定具体审计目标
▪ 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其总目标 就是针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公允性和合法性发表 意见,
▪ 注册会计师首先必须取得管理层编制的财务报表,也 就意味着,管理层对财务报表作出了认定。
▪ 1.注册考虑, 发现的错报是否表明在某一特定领域存在舞 弊导致的更高的重大错报风险。
▪ 2.如果从不同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或获取的 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不一致,可能表明其中 某项或某几项审计证据不可靠,因此,注册 会计师应当追加必要的审计程序。
审计目标与审计程序
审计目标与审计程序1. 审计目标审计目标是指进行审计的目的和预期结果,即审计的目的和目标。
通过审计目标的设定,可以明确审计的范围和方向,为审计工作提供指导。
审计目标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发现错误和不合规行为审计的首要目标是发现企业在财务报告过程中是否存在错误和不合规行为。
审计人员会通过对财务报表、相关凭证和其他相关文件的检查,以及与公司管理层和其他相关人员的沟通,来判断企业是否按照相关法规和准则进行财务报告。
1.2 评估风险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还旨在评估企业的风险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审计人员会通过对企业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的评估,以及对企业运营和管理过程的了解,来判断企业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是否能够有效防范潜在的风险。
1.3 提供建议和改进意见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还会提供建议和改进意见,帮助企业改善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体系。
审计人员会根据发现的问题和风险,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改进意见,帮助企业优化财务报告过程,提高内部控制的效果。
2. 审计程序审计程序是指完成审计目标所需采取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方法。
审计程序根据审计目标的不同,会有一定的差异,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确定审计范围和目标在开始审计工作之前,审计人员需要与企业管理层进行沟通,明确审计范围和目标。
审计人员会与企业管理层讨论财务报表的核算方法、内部控制的组织和运行情况,以及其他与审计目标相关的事项,从而明确审计的范围和目标。
2.2 收集和分析审计凭证审计人员会收集和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相关凭证和其他相关文件,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审计人员会仔细检查财务报表和凭证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比对企业的财务数据和相关文件,确保其是否一致和合理。
2.3 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人员会评估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
他们会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并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测试和评估,以判断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有效。
审计-第二章 审计目标和审计过程-精选文档
• • • • • •
二、审计总目标21 审计的总目标,它是审计目的的具体化。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 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 (1)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 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 (2)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 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社会审计的总目标是证实报表合法性、公允性。
• (一)存在或发生认定 • 该认定是指: • 资产负债表所列的各项资产、负债、所有 者权益在资产负债表日是否存在,有无高 估; • 利润表所列的各项收入和费用在会计期间 内是否确实发生,有无虚构。
10 10
• (二)完整性认定 • 该认定是指:在会计报表中应该列示的所 有交易和项目是否都列入了,有无低估或
以查账错防弊为主要审 计目标。 以判断财务状况和偿债 能力为主要审计目标。 查账错防弊目标依然存 在,但已退居第二位。
功能
审计的功能主 要是防护性。 审计的功能从 防护性发展到 公正性。
第三阶段 会计报表审计阶段 20世纪30年代后
审计目标不再 以验证会计报表的真实、 局限于查账错 公允性为主要审计目标。 防和为社会提 审计由静态审计发展到 供公正,而是 动态审计,并增加了管 向管理领域有 理审计内容。 所深入和发展 4
项目目标
总体 真实性 合理性
完整性
所有权
估价
截止
机械性 披露 准确
分类
15
归纳: 一般审计目标是由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认定推论得出的,
实质上是对被审计单位认定的验证。
管理层认定 估价或分摊 存在与发生 表达与披露 权利和义务 完整性
一)管理层认定 22 存在与发生 权利和义务 完整性 估价或分摊 表达与披露
审计目标与审计范围(2):审计目标及审计过程
【例题1· 多选题】下列实质性程序中,能够证明 长期股权投资的“计价和分摊”认定的审计程 序有( )。 A.获取或编制长期股权投资明细表,复核加计, 并与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 B.对于长期股权投资分类发生变化的,检查其核 算是否正确 C.结合银行借款等的检查,了解长期股权投资是 否存在质押、担保情况 D.结合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科目,将其与报表 数核对是否相符 【答案】ABD
(4)准确性和计价
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经公允披露,且金额
恰当
对应的具体目标:确认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 披露且金额恰当。
认定 分类
各类认定的含义
具体审计目标(注册 会计师需要确认的事 项)
发生及权 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 发生的交易、事项, 利和义务 他情况已发生,且与被 或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审计单位有关 的交易和事项包 括在 财务报表中 完整性 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 应当披露的事项有包 表中的披露均已包括 括在财务报表中 分类和可 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 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 理解性 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 列报和描述,且披露 表述清楚 内容表述清楚 准确性和 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 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 计价 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 已公允披露,且金额 恰当
(二)计划审计工作
合理的审计计划有助于实现审计目标,提高审计效
率。
审计计划过程不是一个孤立的阶段,而是一个持续
的不断修正的过程,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
(三)实施风险评估程序
风险评估程序是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要求的重要程序。
主要内容包括: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识别和评估交易层次、账户余额层次、列报认定 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包括确定需要特别考虑的重 大错报风险(即特别风险)以及通过实施实质性 测试程序无法应对的重大错报风险。 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过程,贯穿于审计全过程。
审计学3审计目标
❖认定: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财务报表(中的各种 业务和相关帐户)所作的陈述或声明。
❖ (二)符合性测试认定事项
有关内部控制的认定:
❖① 存在---控制存在; ❖②有效----控制有效执行; ❖③持续性---控制在整个可靠期间内执行。
❖ (二)实质性测试认定事项
❖(1)选择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
❖(2)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
❖(3)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做出合理的会计估计;
❖(4)设计、实施和维护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内 部控制。
附录:会计估计
❖ 会计估计:是指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
基础所作出的判断。为了定期、及时 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需将企业持 续不断的营业活动(经济业务)划分为各个阶段,如年度、季度、月度, 并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这期确认、 计量和报告,这样就必须进行会计估计。合理地进行会计估计,不仅有 助于企业为会计信息使用者编制出客观、公允的财务报表,也有助于企 业管理当局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继而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8.1821.8.1811:11:2111:11:21August 18, 2021
❖
14、市场营销观念:目标市场,顾客需求,协调市场营销,通过满足消费者需求来创造利润。2021年8月18日星期三上午11时11分21秒11:11:2121.8.18
具体审计目标
审计程序
⑷权利和义务 公司对存货均拥有所有权
⑼
⑴完整性
记录的存货数量包括了公司所有的在 库存货
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
• 例如,某公司资产负债表列示有存货2500万 元,且没有在附注中做任何说明,则意味 着该公司管理层认定:
• 该公司确实有存货且属于该公司所有;
• 该公司所有的存货都已列入资产负债表存 货项目;
• 所有属于存货的账户余额都已恰当地列入 存货项目,且没有需要说明的特殊情况;
• 这2500万元的存货金额是正确的。
例如,如果不存在某顾客的应收账款,但在试 算平衡表中记录了这笔应收账款,则违反了“存 在”认定。 ⒉权利和义务。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 控制,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 义务。
由权利和义务推导出的审计目标是:资产是被 审计单位的权利;负债是被审计单位的义务。
⒊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 权益均已记录。
审计准备阶段是指从确定审计任务开始,到 下达审计通知书之前的过程。此阶段的主要任务 包括:
(1)确定设计任务; (2)成立审查小组,确定审计负责人; (3)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制定审计方案。
(二)审计实施阶段:审计实施阶段是指从下达 审计通知书开始,一直到结束具体实施审计工作 之间的过程。此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
管理层认定
例如:财务报表上列示的存货如下: 流动资产:
存货:
1,000,000
• 明示性的认定:
• 1.存货是存在的;
• 2.存货的价值是1,000,000元。
• 暗示性的认定:
• 1.所有应报告的存货均已包括在内;
• 2.所有报告的存货都归公司所有;
• 3.存货的使用不受任何的限制。
管理层认定的类型
(1)下达审计通知书; (2)进驻被审计单位; (3)实施审计
(三)审计报告阶段:审计报告阶段是对整个 审计工作的归纳、总结阶段。此阶段的主要工 作包括:
第二章审计目标与审计报告
第二节 管理层认定与审计具体目标
❖ 审计具体目标是审计总目标的进一步具 体化,它包括一般审计目标和项目审计 目标。一般审计目标是进行所有项目审 计均必须达到的目标;项目审计目标是 按每个项目分别确定的目标。
❖ 一般地,审计具体目标必须根据被审计 单位管理层认定和审计总目标来确定。
审计目标
第一节 审计总目标
一、审计总目标的演变
❖ 在详细审计阶段,审计总目标是查错防弊 ;
❖在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审计的目标从防 护性发展到公证性;
❖ 在会计报表审计阶段,审计的总目标是判 定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会计报表的合 法性、公允性,并在出具审计报告的同时 ,提出改进经营管理的意见。
二、我国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
❖ 以上两种责任不能相互取代。
财务报表审计的一般原则
1、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2、遵守质量控制准则 3、遵守审计准则
财务报表的审计范围
❖ 定义: 财务报表的审计范围是指为实现财务 报表审计目标,注册会计师根据审计准则和 职业判断实施的恰当的审计程序的总和。
❖ 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审计准则和职业判断确 定审计范围。
❖ (2)审计工作涉及实施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财务 报表金额和披露的审计证据。选择的审计程序取决 于注册会计师的判断,包括对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 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在进行风险评估 时,注册会计师考虑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 制,以设计恰当的审计程序,但目的并非对内部控 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审计工作还包括评价管理层 选用会计政策的恰当性和作出会计估计的合理性, 以及评价财务报表的总体列报。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布的《审计 准则说明书》指出:“独立审计人 员对会计报表的例行审计目标,是 对会计报表是否遵守公认会计原则, 公允地表达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 以及现金流量表示意见。
第2章-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PPT课件
(2) ▪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
(3) 作出合理的会计估计
管理层对编制财务报表负有直接责任
2021/3/29
会计系《审计学原理》
二)治理层的责任
2021/3/29
会计系《审计学原理》
三、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2021/3/29
会计系《审计学原理》
四)财务报表审计的一般原则
2021/3/29
会计系《审计学原理》
2.以验证财务报表的真实公允性 为主要审计目标阶段
•即系统导向审计阶段
从20世纪30年代
到20世纪60年代
该阶段,审计师着重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与公允 性发表意Con见ten,t T以itle帮助报表使用者作出相应决策。
2021/3/29
会计系《审计学原理》
3.以查错防弊和验证财务报表的真实 公允性两目标并重阶段
CPA审计的目标
两个层次
目标一
总 目 标
目标二
具体 目标
2021/3/29
会计系《审计学原理》
总目标
财务报表审计目标
具体目标
各类交易、账户余额、 列报相关的审计目标
2021/3/29
会计系《审计学原理》
审计目标的作用
体现 了审 计的 基本 职能
审计 审计 理论 系统 结构 运行 的基 的定 石 向机
会计制度,并适合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
(2)
▪ 管理层作出的会计估计是否合理
(3) (4)
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可靠性、 可比性和可理解性
▪ 财务报表是否作出充分披露,使财务报表使用者能够理解重大
交易和事项对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
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
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审计是一种对财务报表或其他财经信息的系统性、独立的核查和确认活动,通过这一活动,审计人员能够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评价。
审计的目标是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和其他财经信息的审查与核实,形成独立的、客观的意见,为利益相关方提供合规性和可靠性的保证。
审计目标:1.评价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审计的首要目标是评估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审计人员通过检查和验证企业的财务记录、交易、凭证、账务处理等,以判断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
2.发现内部控制问题:审计的目标之一是评估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审计人员通过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流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等进行审查和测试,以确定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3.确保法律合规性:审计的目标之一是确认被审计单位是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
审计人员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和其他财经信息的审查,以及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合规性进行评估,确保企业的经营行为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4.提供合理保证:审计作为一种独立的确认活动,其目标是为利益相关方提供合理的保证。
审计人员通过审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和其他财经信息,独立发表审计意见,使利益相关方对企业的财务报表有一个客观、可靠的评估和判断依据。
审计过程:1.策划阶段:审计过程的第一步是制定审计计划。
在这个阶段,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进行沟通,了解企业的运营情况、风险特征和内部控制制度,并根据这些信息制定审计程序和时间表。
2.数据收集与分析阶段:在这个阶段,审计人员从被审计单位获取相关的财务报表和其他财经信息,并对这些数据进行核实和分析。
审计人员会检查企业的账务记录、凭证、交易记录等,以判断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内部控制评价阶段:在这个阶段,审计人员会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系统。
审计人员会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流程、账务处理、风险管理等进行审查和测试,以确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
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第一节审计目标概括地讲,审计目标是对审计对象的评判。
它是审计主体通过审计活动所期望达到的最终结果,是审计主体进行审计前所确定的工作方向。
能够说,明确了审计目标,开展审计工作就会有的放矢。
审计目标包括审计总目标和审计具体目标两部分。
一、审计总目标依照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那么的规定,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总目标是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以下方面发表审计意见:1〕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那么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2〕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在评判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那么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以下内容:〔1〕选择和运用的会计政策是否符合适用的会计准那么和相关会计制度,并适合于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形;〔2〕治理层作出的会计估量是否合理;〔3〕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明白得性;〔4〕财务报表是否作出充分披露,使财务报表使用者能够明白得重大交易和事项对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阻碍。
在评判财务报表是否作出公允反映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以下内容:〔1〕经治理层调整后的财务报表是否与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一致;〔2〕财务报表的列报、结构和内容是否合理;〔3〕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地反映了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
二、审计具体目标审计具体目标是审计总目标的具体化,它应当依照审计总目标和被审计单位的认定来确定。
〔一〕被审计单位的认定被审计单位认定,是指被审计单位治理层对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
认定与审计目标紧密相关,注册会计师的差不多职责确实是确定被审计单位治理层对其财务报表的认定是否恰当。
注册会计师了解了认定,就专门容易确定每个项目的具体审计目标,并以此作为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以及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基础。
被审计单位治理层在财务报表上的认定有些是明确表达的,有些那么是隐含表达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某公司资产负债表反映的存货资料如下:
存货余额
3,450,000
减:存货跌价准备 90,000
存货账面价值
3,360,000
管理当局对存货首先作了4项明确的认定:
①存货是存在的(存在);
②存货跌价准备正确估价为90000元(计价和分摊); ③存货的账面价值是3360000元,且计算是精确的(计 价和分摊) ④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列报的存货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 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分类和可理解性)
2、关于期末账户余额运用的认定
(1)存在
指财务报表中列入的资产、负债和权益在资产负债表日是 否确实存在,没有高估(或虚增)的情况。
➢ 例如:管理层认定资产负债表中所列商品存货在资产负债 表日确实存在并可供销售。
(2)完整性 指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没
有低估(或漏记)的情况。
(2)注册会计师了解了认定就很容易确定每个项目的具体 审计目标;
(3)注册会计师通过考虑可能发生的不同类型的潜在错报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并结合具体认定设计审计程序 予以应对
1、关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
(1)发生
指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 关。
强调没有高估(或虚增)交易和事项的情况
账户余额交 易
判断认定 审计具体目标
2、审计总目标的演变
审计目标是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 即随着审计的发展而发展的。
以民间审计发展为例,它从形成到发展经历 了详细审计阶段、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财务报 表审计阶段,审计目标也相应的经历了这三个发 展阶段。
• 查错防弊 详细审计
资产负债表 审计
同时也作了3项隐含的认定:
①所有应报告的存货均已包括在内(完整性);
②报表上列示的存货数额是恰当的,没有高估(准确性 和计价);
③所有被报告的存货都归公司且不受限制(权利和义 务)。
(二)具体审计目标的确定
主要分为针对交易和事项的具体审计目标、 针对期末账户余额的具体审计目标、针对列 报的具体审计目标三个方面。
针对交易和事项的具体审计目标
名称 有关交易和事项的认定
发 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 生 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完整 所有的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 性 项均已记录 准 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 确 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 性
截 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 止 会计期间
分 交易和事项已记入恰当的账 类户
对应的审计目标 针对具体问题
录。
➢ 用错误的价格记录销售交易以及单价与数量的升级计算错 误就是违反准确性认定的典型。
(4)分类
是指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与恰当的账户。
➢ 例如,将行政人员的工资计入销售成本是典型的违反了分 类认定的例子。
(5)截止
指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 例如:将1月份发出的货物记录在12月的销售中就是违反 了截止认定。
(4)权利和义务
指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债 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偿还义务的债务。
3、关于列报运用的认定
(1)发生以及权利和义务
指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属于被审计 单位的权利和义务。
➢ 例如:如果被审计单位披露该公司已经收购了另一家公司, 则该收购行为已经全部完成。
(2)完整性
指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均已包括。
➢ 例如:应收票据的贴现、为其他企业贷款提供担保、所有重 大的关联方交易等均已披露在财务报表中。
(3)分类和可理解性
是指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 表述清楚。
➢ 例如:管理层认定存货分为完工产品、在产品和原材料 是恰当的,与存货计价方法有关的披露是可理解的。
• 发生 • 完整性 • 准确性 • 截止 • 分类
2、关于期末账户 余额运用的认定
• 存在 • 权利和义务 • 完整性 • 计价与分摊
3、关于列报运用 的认定
• 发生及权利和义 务
• 完整性 • 分类和可理解性 • 准确性和计价
(二)管理层认定与审计目标的关系
(1)注册会计师的基本职责就是确定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 其财务报表的认定是否恰当;
第二章 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
பைடு நூலகம்一节 审计目标
一、财务审计的总目标 1、理解审计目标的层次性: 审计目标是在一定历史环境下,人们通过审计实践活
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最终结果。 包括两个层次: 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 与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相关的具体审计目标。
■具体目标与总目标的关系
会计报表体
发表意见 审 计 总 目 标
➢ 例:管理层认定已记录的销售交易反映了实际发生的商品 或服务交易。
(2)完整性 指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 强调的是没有低估(或漏记)交易和事项的情况。
➢ 例:若被审单位有虚增利润的动机,就可能少计有关负债 和费用增加的交易和事项,导致报表数据不完整,违反了 完整性认定。
(3)准确性 指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
(2)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 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验成果和现金流量。(公 允性)
二、具体审计目标
(一)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认定
管理层认定——指管理层对财务报表各组成要素 的确认、计量、列报做出的明确或暗含的表达。 (其中绝大部分认定都是暗含的)
• 管理层认定分三种类型:
1、关于各类交易 和事项相关的认定
• 判断企业 信用状况
• 鉴证财务 报表的可 信财性务报表审
计
现代审计
• 鉴证财务报 表的可信性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 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规定:财务报表审计 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 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
(1)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 计准则的规定编制;(合法性)
完整性认定所涉及的事项与存在认定所涉及的事项恰好相 反。违反存在认定与账户高估有关,违反完整性认定与账 户低估有关。
(3)计价与分摊
指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 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 例如:管理层认定固定资产以历史成本记录,同时通过这 就将这些成本系统的分摊到恰当会计期间。类似的,应收 账款在资产负债表中是以可实现净值表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