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国内外风电事故报告

合集下载

风电行业事故案例风电事故案例

风电行业事故案例风电事故案例

风电行业事故案例风电事故案例
1. 2018年,中国吉林省通化市发生了一起风电事故。

一台新建的风力发电机组在正常运行时突然起火,造成严重损失。

事故原因初步判定为设备故障导致的电气火灾,维
修不当和管理不善也被认为是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2. 2016年,美国得克萨斯州一座风力发电场发生了一起事故。

一座风力涡轮机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突然坍塌,造成了人员伤亡和严重的设备损失。

调查发现,设计和制造缺陷、恶劣的维护和维修管理以及高风速环境下的操作错误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3. 2014年,英国一家风力发电公司的一座风电场发生了事故。

一台风力发电机组在风速突然增大的情况下旋转速度失控,导致发电机组失稳并坍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事故调查发现,设计和制造缺陷、设备维护保养不当以及风能预测不准确等因素
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这些风电行业事故案例表明,风力发电行业需要高标准的设备设计和制造、严格的维
护管理以及预防控制风险的措施,以确保风电设施的安全运行。

风电机组重大事故案例分析

风电机组重大事故案例分析

风电机组重大事故案例分析风电机组是一种以风能为动力的发电设备,逐渐成为替代传统能源的重要方向。

不过,风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事故,有些甚至以灾难性的后果呈现。

本文将以几个国内外风电机组事故案例为例,分析其原因,进行教训总结,以期为未来的风电运行提供参考。

案例分析中国辽宁阜新风电事故辽宁阜新风电事故是中国首起大规模风电机组事故,于2012年1月16日发生。

当时,3台新建的机组在试运行时突然起火,火势迅速蔓延至其他机组,导致8台机组全部损毁,经初步统计,事故共造成109人死亡,66人受伤。

经鉴定,事故原因为施工公司违规施工,安全管理不力,导致电缆损坏引发短路而导致事故发生。

美国德克萨斯州风电事故2013年11月22日,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市一座风电机组突然爆炸,附近数百米内房屋玻璃破裂,爆炸声被听到数千米外。

事故共涉及5台机组,事件原因被归因于位于机组旁的一条高压输电线路机构出现故障所致。

英国威尔士风电事故2014年3月28日,英国威尔士格温特特霍夫风电站40多米高的一台风电机组在高速旋转中突然爆炸,事故导致一个50米范围内被炸毁,4个人受伤。

经过调查,事故原因疑似为机组刹车故障,导致叶片失控断裂。

丹麦霍斯霍尔风电事故2015年11月22日,丹麦霍斯霍尔一座风电机组突然崩塌,机组塔筒倒塌在地面,砸毁了附近一排房屋屋顶,事故中4人丧生。

经过分析,事故原因为坚固度不够,塔筒受力过大。

总结教训从以上事故案例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几个重要教训:1.设备不合格问题。

风电机组是由塔筒、机组、桨叶等组成,存在精度不足、偏差过大或售后维修不到位等质量问题,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令人担忧。

2.入场检查不到位问题。

风电机组的运行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定,但是如果入场检查不到位,相关&安全保障措施都无法下达落实,难以保证风电的运行稳定。

3.管理质量问题。

风电机组在尺寸、结构形态及颜色上都存在差别,有的机组质量完全不一样。

风电行业事故案例

风电行业事故案例

风电行业事故案例随着我国风电行业的快速发展,风电装置在建设和运维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事故。

下面,我将介绍几个发生在风电行业的事故案例。

1.2024年省风电塔吊倒塌事故2024年3月,省风电场内一台55米高的风电塔正在进行起吊作业,由于强风和塔基未按设计要求固定,导致塔吊倒塌。

事故导致3名维修工人遇难,2人受伤。

事故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未能及时查证天气预报,未做好风力控制;二是塔基施工时未按要求固定,存在质量问题。

此次事故引发了人们对风电设备安全性的关注。

2.2024年市风力发电机火灾事故2024年8月,市一座风力发电机发生火灾,造成风力发电机全面烧毁。

事故原因初步判断为发电机内部温度过高,导致电气线路着火。

火势迅速蔓延,无法控制,最终导致设备报废。

此次事故引发了人们对风力发电机内部温度控制的关注,提醒企业加强设备的监控和维护。

3.2024年地风电叶片脱落事故2024年5月,地一座风电场的风电叶片突然脱落,飞落到地面上。

幸运的是,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风电叶片的脱落引起了人们对风力发电设备质量的质疑。

经过调查,事故原因是风电叶片与主轴接口连接处存在质量问题,导致抗风能力不足。

此次事故促使风电行业加强对风电叶片的质量检测和安全控制。

4.2024年省风力涡轮机塔筒断裂事故2024年2月,省一座风力涡轮机塔筒在运行中突然断裂,导致整台涡轮机严重损坏。

事故调查发现,塔筒内部存在裂纹,并且没有及时进行检测和维修。

长期的使用和风力的作用下,塔筒断裂引发了事故。

此次事故提醒了企业和风电行业加强对涡轮机塔筒的定期检测和维护。

以上几个案例不仅仅是风电行业的事故,也是工业行业事故中常见的类型。

这些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管理不善、质量问题、天气等因素造成的。

风电行业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需要加强安全意识,完善相关法规和标准,加强对设备的监测和维护,提高行业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以确保风电发展的可持续和安全性。

最新风电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最新风电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最新风电火灾事故调查报告一、案例描述最近,某地区的风电场发生了一起火灾事故,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据初步调查,该风电场共有30台风力发电机,其中有5台在火灾中受损。

火灾发生时,现场工作人员试图扑灭火灾,但由于火势太大,无法控制。

最终,消防部门赶到现场进行扑灭,但5台风力发电机已经被彻底损毁。

同时,火灾还导致了2名工作人员受伤,其中一名伤势严重,被紧急送往医院。

风电场的管理方表示,他们对此次事故感到非常震惊和遗憾,希望能尽快找出事故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二、调查过程此次风电火灾事故发生后,现场封锁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调查。

调查组首先对事故现场进行勘察,查找可能的火灾原因。

其次,调查组对风电场的设备进行了审核,发现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如设备老化、电气连接松动等。

随后,调查组还对风电场的运营和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一些管理问题,如安全培训不足、安全意识薄弱等。

最后,调查组还对近期的天气情况和风电场的维护记录进行审核,发现有些发电机的维护记录并不完善。

三、调查结果1. 火灾原因分析通过勘察和审核,调查组发现此次风电火灾的主要原因是电气短路导致。

在火灾现场,发现了一台风力发电机的电缆连接处被烧焦的情况,因此可以初步判断是电气短路导致了火灾。

2. 安全隐患发现此次调查还发现风电场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主要包括设备老化、电气连接松动、管理问题、维护记录不完善等。

这些安全隐患都为风电火灾埋下了隐患。

3. 管理问题发现调查发现,风电场的管理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为安全培训不足、安全意识薄弱等。

这些问题也是导致风电火灾的重要原因之一。

4. 天气和维护情况分析调查组审核了近期的天气情况和风电场的维护记录,发现风电场在天气较恶劣时并没有采取足够的防范措施,也没有做好对设备的维护保养。

四、结论及建议根据调查结果,调查组对此次风电火灾事故给出如下结论和建议:1. 结论(1) 此次风电火灾的主要原因是电气短路导致;(2) 风电场存在一些设备老化、电气连接松动等安全隐患;(3) 风电场的管理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为安全培训不足、安全意识薄弱等。

风电项目事故案例汇编

风电项目事故案例汇编

风电项目事故案例汇编近年来,随着清洁能源的发展,风电项目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由于对风电项目的风险认识不足、施工、运维环节存在问题等原因,导致了一系列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几个典型的风电项目事故案例,并分析其原因,以期提醒相关方面在风电项目的设计、施工、运维等环节中加强安全意识。

首先,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风电场发生的事故,事故导致2名作业人员死亡。

该起事故的原因是施工方在风机塔筒内进行安装作业时,未按照相关规定使用适当的安全设备和安全措施。

由于风机塔筒内缺乏稳定性,两名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发生坠落,不幸遇难。

其次,2024年湖北省监利县风电场发生的事故,事故导致1名作业人员死亡。

该起事故的原因是作业人员在安装风机叶片时,未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导致风机叶片脱落,砸中一名作业人员,造成其死亡。

再次,2024年山东省日照市风电场发生的事故,事故导致1名作业人员死亡。

该起事故的原因是作业人员在对风机叶片进行检修时,未正确判断风速和叶片运动状态,导致叶片忽然旋转,砸中一名作业人员,致其死亡。

这些事故案例的共同点是,施工方和作业人员未严格按照风电项目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忽视了风电项目的风险。

导致的结果就是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为了避免风电项目事故的发生,首先需要加强对风电项目的风险认识。

各相关方面应重视风电项目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其次,需要加强风电项目的施工过程监管。

施工方应按照规定进行施工,使用适当的安全设备和安全措施,并对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

监管部门要加大对风电项目的监督检查力度,对违规操作进行严厉的处罚。

最后,需要加强风电项目的运维管理。

运维单位应建立健全的风电设备管理制度,加强设备检修和维护,确保风电设备的安全运行。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综上所述,风电项目事故的发生给人员生命安全和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风电典型事故案例剖析

风电典型事故案例剖析

风电典型事故案例剖析随着清洁能源的发展,风电作为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技术和操作等方面的原因,风电发电企业仍面临着一系列的安全隐患。

本文将以一起风电事故为例,对其进行剖析,以期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

事故案例回顾:2024年6月20日,风电场发生了一起严重的风电事故。

当天天气晴朗,但风速较大。

中午时分,一台风机由于风速过大,导致机舱内的电缆产生了过大的压力。

电缆在高温和高压环境下发生了电弧放电,引发了火灾。

火势迅速蔓延,将整个机舱都笼罩在火焰之中。

由于风机所处的地形较为特殊,救援人员无法及时到达,导致火势失控。

最终,整个风机被完全摧毁,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同时也造成了人员的伤亡。

事故原因分析:1.设计不合理:风机的设计不符合风速过大的特殊条件,导致电缆产生了过大的压力。

应该加强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的设计,并选择适合的材料来提高电缆的耐压能力。

2.施工不规范:由于时间紧迫和施工人员的疏忽,导致电缆的安装质量不过关。

应该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监督,确保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3.缺乏火灾防控措施:风机本身处在高温和高压环境下,本就存在一定的火灾风险。

然而,事故发生时,没有有效的火灾防控措施。

应采取防火保温材料、灭火设备等措施,提高火灾的防控能力。

4.救援不及时:由于风机所处的地形较为特殊,导致救援工作受阻。

应该建立健全的救援机制,做好应急准备工作,确保救援人员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

事故教训总结:1.提高安全意识:风电发电企业应该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使他们能够在工作中时刻保持警惕。

2.加强设计和检验:风机设计人员应该考虑到各种极端天气条件下的安全要求,确保风机能够在任何恶劣环境下正常运行。

同时,对风机进行定期的安全检验和维护,保证其运行的安全性。

3.严格控制施工质量:风机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所有工作的质量过关。

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安全意识。

近年国内外风电事故报告

近年国内外风电事故报告

近年国内外风电事故报告篇一:风电场事故预想汇总变电站事故预想1、变压器轻瓦斯动作的处理2、变压器重瓦斯动作的处理3、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的处理4、变压器后备保护动作的处理6、变压器压力释放保护动作的处理7、变压器有载调压开关调压操作时滑档怎样处理8、有载调压操作输出电压不变化,怎样判断处理?11、主变着火如何处理?12、主变套管严重跑油如何处理??13、运行中发现液压机构压力降到零如何处理?14、检查中发现液压机构储压筒或工作缸、高压油管向外喷油,如何处理?16、液压机构油泵打压不能停止如何处理?18、液压机构发出“油泵运转”、“压力降低”、“压力异常”预告信号,如何处理?20、35KV开关电磁机构合闸操作时,合闸接触器保持,如何处理??23、油开关严重漏油,看不见油位,如何处理?27、SF6断路器SF6低压力报警的判断处理28、SF6断路器SF6低压闭锁的判断处理29、SF6开关液压机构打压超时故障的判断处理1、巡视检查中发现刀闸刀口发热、发红怎样处理?2、手动操作机构刀闸拒分,拒合怎样处理?1、电流互感器二次开路,如何处理?2、浠1#、2#主变并列运行中若浠互31PT有一相套管严重破裂放电接地,如何处理?3、本站35KVPT二次保险熔断有哪此现象?如何处理?4.巡视检查发现浠互02PT严重漏油看不见油位如何处理?5、巡视发现浠互30PT严重渗油,如何处理?6、浠互01PT二次回路故障如何处理?7、阀型避雷器故障如何分析判断处理8、运行中发现浠互02避雷器瓷瓶有裂纹时怎样处理?10.浠03开关出线耦合电容器A相爆炸怎样处理?浠2#所变高压侧浠38开关故障跳闸,如何处理?1、全站失压的判断处理2、系统出现谐振过电压事故的处理3、在进行110KV母线送电的操作中,当推上某一开关的两侧刀闸后,突然出现谐振现象,应如何判断处理?1#主变保护动作,使全站失压,如何处理?1、中央信号盘“直流母线接地”光字牌亮如何处理?2、本站1#整流屏出现故障后怎样处理?3、35KV单相接地的故障处理4、直流系统发生接地怎样查找处理?5、蓄电池因故障造成直流消失,一时不能将蓄电池投运,如何处理?7、蓄电池爆炸处理1、变压器轻瓦斯动作的处理(1)应立即检查、记录保护动作信号,(2)报告调度及站负责人。

近年国内外风电事故报告

近年国内外风电事故报告

近期国内风电场事故报告2009年以来,我国一些风电公司在设备安装调试和运行过程中陆续发生了重大设备事故,造成风电机组完全损毁,并危及到调试人员的生命安全。

通过分析这些事故,我们发现主要原因有三类:1、风电场管理不严,对风电设备的保护参数监督失控;2、风电机厂家管理混乱,调试人员培训不到位,产品设计中也存在安全链漏洞;3、设备制造质量失控,存在不少隐患。

由于风电事故对厂家和风电开发商的负面影响较大,厂家和风电场业主往往严格保密,防止消息泄漏后有不良影响。

我们只能通过互联网和各种渠道尽可能收集多的信息,供大家了解,引以为戒,避免今后发生类似事故。

信息可能有失全面和准确,敬请谅解。

1、华锐风电机组火灾事故2009年5月,华能在通辽阜新风电场的一台华锐SL1500/77发生着火事故,机组完全烧毁,具体原因不明。

2、东汽风电机组火灾事故2009年7月14日上午10时,中广核位于内蒙古锡林浩特东45公里的风电场,一台东汽FD-77的1.5兆瓦风电机组发生火灾。

原因据说是维修过程中,在机舱烧电焊,引发机舱内的油脂起火。

见附图。

3、东汽风电机组火灾事故2010年1月24日,位于通辽的华能宝龙山风电场30号机组,1.5兆瓦的东汽FD-77机组发生飞车引发的火灾和倒塔事故。

监控人员当时发现监控系统报“发电机超速,转速为2700转/分”(正常运行时应小于1700转/分),高速轴刹车未能抱死刹车盘。

华能值班人员随即将集电线路停电,在短暂停机后,风轮再次转动(原因不明),随着转速的不断增大,高速轴上的刹车盘摩擦产生大量热量,出现火花导致机舱着火。

现场查看风机时,发现第三节塔筒也发生折断。

见下图。

4、新誉风电机组倒塔事故2010年1月20日,大唐国际在山西左云的风电场,常轨维护人员进行“风机叶片主梁加强”工作(叶片制造也有问题!),2010年1月27日工作结束。

28日10:20分,常轨维护人员就地启动风机,到1月31日43#风机发出“桨叶1快速收桨太慢”等多个报警,02:27分发“振动频带11的振动值高”报警,并快速停机。

风机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报告总结

风机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报告总结

风机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报告总结【一】风机火灾事故的背景和原因分析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风机作为重要的工业设备在各个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工艺操作不当、设备老化等原因,风机火灾事故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针对某次风机火灾事故进行深入分析,并总结出预防和应急措施,以期引起更多人对此类事故的关注和重视。

1.1 事故背景描述该次风机火灾事故发生在某家纺织厂,在夜间加工过程中突然发生火灾,造成数十万元的损失,并给相关人员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

1.2 事故原因分析经调查与分析,该次风机火灾事故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首先是设备老化问题。

该纺织厂使用的风机已经投入使用多年,其零部件逐渐磨损、劣化,在长时间高温环境下运转导致电气线路老化、松动等问题,为火灾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其次是工艺操作不当。

在加工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缺乏正规培训和安全意识,经常忽视风机的日常维护与检查工作,对异常状况反应不及时,致使潜在的故障未能及时发现和排除。

再次是应急措施不完善。

事故发生后,厂方并没有建立有效的应急救援机制,无法及时处置火灾并迅速疏散人员,浪费了宝贵的扑救时间,加大了损失和伤亡的可能性。

此外,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存在管理层面上的一些问题:管理体系不健全、责任心不强、职责划分模糊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作业指导不严格、监管力度不够等情况出现,从而为事故的发生提供了机会。

【二】预防和处理风机火灾事故的措施针对该次风机火灾事故以及类似事故频发的现状,本文总结出以下预防和处理风机火灾事故的措施:2.1 设备定期维护应定期对风机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包括定期更换老化部件、清洁灰尘、检查电气线路等,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同时,建立定期检修的制度和责任追究机制,督促运维人员履行岗位职责。

2.2 增强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加强对操作人员培训和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紧急情况处理能力。

组织专业培训师就设备操作与维护知识进行培训,并通过模拟演练熟悉应急措施。

风电场电击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风电场电击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风电场电击火灾事故调查报告一、事故概况1.1 事故发生时间:2023年5月12日晚上8点30分1.2 事故发生地点:某风电场1.3 事故性质:火灾1.4 事故经过:据事故现场监控录像显示,事故发生时,风电机组号33突然发生爆炸,随即着火。

事故发生后,当地消防、电力管理部门立即展开应急处置,经过3小时扑救,火势被控制并成功扑灭。

事故造成3名维护人员受伤。

二、事故原因2.1 天气条件:事故当晚,风力较大,天气炎热。

2.2 设备运行状况:风电机组33号机组原本是在维护状态,经过检查,该机组的主轴轴承存在磨损现象,需要更换。

而未来得及更换的情况下迫于时间压力迫不得已投入运行。

2.3 人为疏忽:事故发生时机组33的维护人员未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检查和维护,导致机组出现故障未及时排除。

同时,在发现故障后抄近路投入运行,不作全面检查。

2.4 电击问题:事故发生时,机组33的主变压器由于超负荷运行,引起了电击现象,导致火灾发生。

三、事故影响3.1 人员伤亡情况:事故造成3名维护人员受伤,伤势较轻。

3.2 设备受损情况:机组33完全报废,未来需要巨额资金重建,设备维护及更换费用超出预算。

3.3 社会影响:该风电场是当地的主要风能利用项目,事故引起当地人员对风电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产生质疑,给风电行业带来不良影响。

四、事故处理4.1 紧急处置:事故发生时,风电场工作人员立即通知当地消防部门,同时启动应急预案,安排维护人员进行紧急处置。

4.2 事故调查:根据风电场安全管理规定,立即成立由风电场相关负责人、技术人员和安全专家组成的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调查。

4.3 安全整改:根据事故调查结果,风电场立即制定安全整改措施,并加强对维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4.4 经济赔偿:对受伤维护人员进行医疗救治,并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相应的经济赔偿。

五、事故分析5.1 设备缺陷:事故发生时,机组33的主变压器超负荷运行,引发电击现象,从而导致了火灾的发生。

风电混塔倒塔案例

风电混塔倒塔案例

风电混塔倒塔案例风电混塔倒塔案例在国内外都有发生。

其中,一些典型的案例如下:1.2021年12月18日,黑龙江某风电场发生了一起18号风机倒塔事件。

当时,天气晴朗,风速为10m/s,负荷为40MW,未限电。

然而,18号风电机组平均风速达到了10.89m/s,瞬时风速为9.06m/s,负荷为1531kW。

在远程集控中心值班人员发现18号机组报警并失去通讯连接后,立即通知现场人员排查处理,但最终还是发生了倒塔事件。

2.2019年9月3日,位于巴西马拉尼昂州的三角洲6号风电场中的一台GE风电机组发生倒塔事故,导致一人受伤。

经过调查,事故原因是风机在大风期间以超速模式运行,而叶片相关的熔断器出现问题,导致叶轮不平衡,最终发生倒塌事故。

3.2017年12月2日,宁夏大水坑风电场中的DF05-07风机塔身倒塌,导致发电机组损毁严重。

除了以上案例,还有许多其他风电混塔倒塔案例,其中一些是由于设备故障、安装不当、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的。

为了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风电场需要加强设备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

同时,在安装和运行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风电场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风电混塔倒塔的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不合理:如果风机的结构强度设计不合理,或者使用了低质量的材料,或者没有进行积极的质量监控,都可能导致风机倒塔事故的发生。

2.施工问题:如果安装风机时,人员没有按照安装说明进行操作,或者没有采用正确的安装工艺,那么风机的安装质量就难以保证,可能导致倒塔事故。

3.测量不精确:在安装风机时,如果使用的量具不准确,或者没有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就可能导致风机结构出现偏差,为后续事故埋下隐患。

4.环境问题:风机需要经常面对强风或恶劣的天气条件,如果风机没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就可能发生倒塔事故。

5.维护不到位:如果风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没有进行及时维护,结构松散或者零部件变形,都有可能对结构强度造成影响,从而导致倒塔事故。

风电行业事故案例

风电行业事故案例

风电行业事故案例随着全球环境意识的增强,可再生能源行业正不断发展壮大。

其中,风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的重要代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

然而,风电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其中之一就是事故风险。

本文将以几起风电行业事故案例为例,探讨其原因及应对策略,以期提高行业安全水平。

案例一:风力发电机塔吊倾覆2018年,某风电场内,一起风力发电机塔吊倾覆的事故发生。

当天,突发强风导致塔吊失去平衡,并最终倒塌。

事故造成多人受伤,严重影响了项目的正常运营。

事故原因分析:该事故主要原因是对风力发电机塔吊的风险评估不完善。

在选址和设计阶段,未考虑到该地区常年强风的特点,导致选用的塔吊无法承受突发大风的冲击。

应对策略:对于此类事故,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全面性非常重要。

在选址和设计阶段,必须充分考虑气象条件,特别是常年风速和风向的变化。

同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和规范,在塔吊的安装和维护过程中加强监督,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案例二:风力发电机叶片断裂2016年,某风电场发生了一起风力发电机叶片断裂的事故。

在平稳运行期间,机组的一片叶片突然断裂,飞掠起附近的区域,幸好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事故原因分析:经过调查,发现该事故主要由于叶片制造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所致。

制造商在材料选择和加工工艺上存在瑕疵,导致叶片无法承受预期的风力冲击。

应对策略:为了避免叶片断裂的事故,风电行业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

制造商应严格执行质量标准,确保叶片的材料选择和加工工艺符合要求。

同时,风电场经营者也需要在使用过程中加强监测和检查,定期进行叶片的维护和更换,及时发现并修复隐患。

案例三:风电场高空坠落事故2019年,某风电场发生了一起高空坠落事故,一名维护工人在维修过程中从高处摔落,不幸身亡。

该事故引起了对风电场施工和维护作业安全的广泛关注。

事故原因分析:事故的发生主要源于施工和维护作业中安全管理不到位。

未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也未给予工人足够的安全培训,导致工人在高处工作时发生摔落事故。

风电火灾事故通报

风电火灾事故通报

风电火灾事故通报2023年9月15日,发生了一起严重的风电火灾事故,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为了及时向各方通报事故的详情和处理情况,现将事故通报如下:一、事故基本情况9月15日15:30,位于我公司XXX风电场的2号风机发生了火灾事故。

据初步调查,火灾是由风机内部故障引发的。

在火灾过程中,共有4名工作人员受伤,其中1人重伤,3人轻伤,无人员死亡。

同时,事故导致2号风机完全损毁,对周边环境和设备造成了一定影响。

二、事故处理情况1. 紧急应对措施: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救援和灭火工作。

同时迅速疏散周边人员,并通知相关部门参与事故处理工作。

2. 伤员救治:对伤员进行了紧急救治,并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目前伤员情况稳定,无生命危险。

3. 现场清理和处置:对事故现场进行了清理和处置工作,确保环境安全。

同时对2号风机进行了全面检查和维修,排除了潜在安全隐患。

4. 事故原因调查:已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调查,并将尽快公布调查结果。

3. 赔偿和补救工作对于受到影响的周边环境和设备,我司将积极推动赔偿和补救工作,尽快恢复受损部分。

同时,对受伤人员进行合理的赔偿和安抚工作,确保他们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以上就是本次风电火灾事故的基本情况及处理情况通报,事故发生后,公司将全面加强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安全制度和技术防护措施,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同时,也向各方表示诚挚的歉意,并感谢大家对公司的理解和支持。

公司将在事故处理和赔偿工作上继续积极主动,维护好公司形象和品牌声誉。

公司欢迎各界对本次事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推进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

再次致以诚挚的歉意和衷心的感谢。

近年国内外风电事故报告总结.doc

近年国内外风电事故报告总结.doc

近年国内外风电事故报告总结.doc[ 标签 :标题 ]篇一:国内外风电标准情况报告国内外风电标准情况报告1国际风力发电机组标准、检测及认证发展和现状1.1 国际风力发电机组标准、检测及认证发展情况1.1.1 早期风电设备标准发展史国际风电设备的检测认证已有30 多年的历史。

20 世纪 70 年代,丹麦基于当时的工业标准,制定了本国的风电机组检测和认证制度,1979 年得到正式批准,确定私人投资风电若想获得国家补助需要通过 RIS?国家实验室的测试和资质认证 1。

1980 年至 1995 年间,风电在国际范围内广泛发展,为了保障风力发电机组的质量、安全,推进风电机组国际贸易的发展,各风电先进国家相继出台了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质量及安全相关的标准 /指南草案。

1985 年,荷兰电工技术委员会( NEC88 )颁布了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设计指南,加拿大标准协会颁布了适用于本国的小型风电机组安全设计标准。

1986 年,德国第三方认证机构德国劳埃德船级社(Germainscher Lloyd ,简称 GL )提出了第一个适用于风电机组型式认证和项目认证的规范。

1987 年,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 )成立了 88 技术委员会( Technical Committee-88 ,简称 TC 88),同年 TC-88 基于 GL 规范发布了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要求标准2。

1988 年,丹麦、德国、荷兰和国际能源署(IEA )又陆续公布了风电机组验收操作规范与指南。

1992 年丹麦公布丹麦标准(DS)DS 472。

1994 年,美国能源部(DOE)开始组织实施风力发电机组研究计划,计划通过项目实施初步形成美国风电产业认可的基础标准协议。

早期风电设备的检测认证主要发生在欧洲,这与欧洲在风电技术与风电产业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

一方面欧洲风电产业的发展促使了检测认证制度及标准的出台,使欧洲后来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风电标准、检测及认证制度;另一方面检测认证的发展和完善又有力地推动了欧洲风电产业的发展,使欧洲在风电技术与风电产业方面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风电机组重大事故案例分析

风电机组重大事故案例分析

风电机组重大事故案例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国风电机组装机容量的快速增长,风电事故频发成为困扰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以下将针对我国地区的一起风电机组重大事故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该事故发生在2024年6月地,事故原因初步判定为设备故障。

当时,由于风电机组长时间运行导致设备老化严重,一台风电机组在运行中突然停机,无法重新启动,并伴有火灾的情况。

火灾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给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该事故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设备老化和维护不到位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风电机组长时间运行,设备损耗严重,导致设备故障概率增加。

此外,维护保养不到位也是导致故障发生的原因之一、其次,事故现场应急措施不到位。

事故发生后,缺乏及时有效的应急措施,导致事故的扩大和人员伤亡的增加。

再次,缺乏事故防范和应急演练。

事故发生前,没有进行充分的事故防范和应急演练,员工对应急措施和应对流程不熟悉,无法有效应对事故。

为了避免和减少风电机组重大事故的发生,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设备的维护和监测。

定期对风电机组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更新老化的设备,增加风电机组的使用寿命。

同时,利用远程监控技术,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其次,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措施。

事故发生后,能够快速有效地触发应急预案,有序组织人员撤离,并进行火灾扑灭等应急处置措施。

此外,应加强事故防范和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事故防范演练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处理事故的技巧。

综上所述,风电机组重大事故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设备维护、应急预案、员工培训等多个方面。

通过加强设备维护、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加强应急演练,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风电机组重大事故的发生。

同时,政府、企业和民众也应共同努力,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意识和管理水平,加强事故的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从而保障人员的安全和环境的健康。

风机倒塔事故报告

风机倒塔事故报告

风机倒塔事故报告1. 引言风机倒塔事故是指风力发电场中的风机发生倒塔而导致的事故。

风机倒塔事故在过去几年逐渐增多,给风力发电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安全隐患。

本文对一起风机倒塔事故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

2. 事故概述该风机倒塔事故发生于2021年5月1日,位于某风力发电场的风机编号为WT001。

该风机安装有大型的风叶和高效的发电机,并且通过铁塔固定在地面上。

事故发生时,风机投入正常运行状态,但突然发生强风天气,导致风叶受力过大,铁塔发生弯曲并最终倒塌。

3. 调查与分析3.1 气候条件事故发生时的气候条件是导致该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

据气象部门的数据显示,在该风力发电场附近记录到平均风速超过15米/秒的强风,持续时间达到了2小时以上。

这种强风天气将风机暴露在了巨大的风载荷下,超过了风机的承受能力。

3.2 设计与施工根据对风机设计与施工的调查分析,发现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

首先,铁塔的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到强风天气对结构的影响,没有采取足够的加固措施。

其次,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不严格,导致铁塔的强度存在缺陷。

这些设计与施工问题导致了风机在强风天气下发生失稳。

3.3 人为管理风力发电场的人为管理也是造成风机倒塔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根据了解,该发电场在强风天气下没有及时采取措施,例如降低风机的发电功率或停机等,从而导致风机在超过承受能力的风载荷下运行。

此外,该发电场在事故前没有进行风机的定期检修和维护,也未能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

4. 整改措施为了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制定以下整改措施:4.1 加固设计与施工在风机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铁塔的加固措施。

为了提高其抗风能力,可以采用更加坚固的材料,并对关键部位进行加强处理。

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质量控制,确保铁塔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4.2 强风天气管理风力发电场应制定相应的强风天气管理规定。

在预警出现后,需要及时降低风机的发电功率或停机,以减少风载荷对风机的影响。

风电场典型事故案例

风电场典型事故案例

风电场典型事故案例近年来,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风力发电也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

然而,由于风电场运行期间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安全隐患,风电场事故时有发生。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风电场事故案例:1.中国大悟市风电场坍塌事故2024年8月26日,湖北省大悟市风电场内的3座风力发电机塔架突然坍塌,致使2名工人死亡,2名工人受伤。

经调查,该事故是由于装配质量问题导致的。

事后,相关责任单位和人员被追究刑事责任。

2.瑞典阿尔兹维克风电场火灾事故2024年,瑞典阿尔兹维克风电场发生突发火灾,导致4座风力发电机被烧毁。

据初步调查,该事故是由于电气设备故障引起的。

事故发生后,风电场采取了措施,加强了电气设备的维护和检修,以及火灾防护工作。

3.美国古金山风电场风扇刹车失灵事故2024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古金山风电场发生风扇刹车失灵事故,导致一座风力发电机的风扇叶片突然脱落,风电机下方的地面受到冲击,造成1名工人受伤。

据调查,事故原因是刹车系统存在故障,没有及时发现和修复。

4.德国埃雷克斯德鲁普风电场装配故障事故2024年,德国埃雷克斯德鲁普风电场一座正在建设中的风力发电机塔架坍塌,致使2名工人死亡。

经过调查,事故是由于塔架在装配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导致其承受不住风压而坍塌。

这些典型的风电场事故案例反映了风电场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和危险因素。

这些问题包括装配质量问题、电气设备故障、刹车系统故障等。

为了避免和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风电场应加强设备的质量监管和维护,建立健全的安全检查和维修体系,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培训水平。

此外,风电场也应加强与当地相关部门和社区的沟通合作,共同维护风电场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从远景风电现场典型事故案例看事故调查与分析

从远景风电现场典型事故案例看事故调查与分析

从远景风电现场典型事故案例看事故调查与分析近年来,中国风电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远景风电作为国内风电行业的龙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遭遇了一些典型事故案例。

通过对这些事故案例的调查与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对风电行业的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有更深入的认识。

一、陕西远景风电事故案例该事故发生在陕西省风电场,一名电力维修工在进行设备维修时不慎被高压电击身亡。

经调查分析发现,导致此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电力维修工没有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维修工作,没有戴好绝缘手套和绝缘鞋,也没有使用工作警告标牌。

2.现场管理不到位。

风电场的管理人员对现场维修作业的安全管理不够到位,未能查验维修工的操作证照和操作技能,也未对其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

3.缺乏安全意识。

电力维修工对高压电的危害和事故可能性认知不足,缺乏安全意识,在进行维修操作时没有做好自我防护。

通过对该事故的调查与分析,可以看出事故的发生不仅仅是一些个体的责任,更多的是体现了整个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事故的发生是事先存在隐患和薄弱环节的结果,通过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可以找到事故的根本原因,从而提出改进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二、浙江远景风电事故案例该事故发生在浙江省风电场,一名巡检人员在巡检过程中不慎从风机塔身上坠落,造成严重伤害。

经过调查与分析,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设施不完善。

风机塔身没有设置防护栏杆、安全锁等安全设施,未能提供巡检人员的安全保障。

2.巡检人员操作不标准。

巡检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未按照安全规程进行,没有正确使用安全带,也没有遵守吊篮使用规范,使得自身暴露在高空坠落的危险中。

3.管理监督不到位。

风电场管理人员对巡检作业的安全管理不到位,未能对巡检人员进行严格的安全监督和指导,也未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通过对该事故的调查与分析,可以看出事故的发生与安全设施、操作规范和管理监督等多个方面存在问题有关,需要综合采取措施加强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确保风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国内外风电事故报告篇一:国内外风电标准情况报告国内外风电标准情况报告1 国际风力发电机组标准、检测及认证发展和现状1.1 国际风力发电机组标准、检测及认证发展情况1.1.1 早期风电设备标准发展史国际风电设备的检测认证已有30多年的历史。

20世纪70年代,丹麦基于当时的工业标准,制定了本国的风电机组检测和认证制度,1979年得到正式批准,确定私人投资风电若想获得国家补助需要通过RIS?国家实验室的测试和资质认证1。

1980年至1995年间,风电在国际范围内广泛发展,为了保障风力发电机组的质量、安全,推进风电机组国际贸易的发展,各风电先进国家相继出台了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质量及安全相关的标准/指南草案。

1985年,荷兰电工技术委员会(NEC88)颁布了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设计指南,加拿大标准协会颁布了适用于本国的小型风电机组安全设计标准。

1986年,德国第三方认证机构德国劳埃德船级社(Germainscher Lloyd,简称GL)提出了第一个适用于风电机组型式认证和项目认证的规范。

1987年,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成立了88技术委员会(Technical Committee-88,简称TC 88),同年TC-88基于GL规范发布了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要求标准2。

1988年,丹麦、德国、荷兰和国际能源署(IEA)又陆续公布了风电机组验收操作规范与指南。

1992年丹麦公布丹麦标准(DS)DS 472。

1994年,美国能源部(DOE)开始组织实施风力发电机组研究计划,计划通过项目实施初步形成美国风电产业认可的基础标准协议。

早期风电设备的检测认证主要发生在欧洲,这与欧洲在风电技术与风电产业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

一方面欧洲风电产业的发展促使了检测认证制度及标准的出台,使欧洲后来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风电标准、检测及认证制度;另一方面检测认证的发展和完善又有力地推动了欧洲风电产业的发展,使欧洲在风电技术与风电产业方面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作为风电设备认证史上的第一批认证标准与指南(表1-1),这些标准草案、规则、指南的颁布和试行为后来国际风电认证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基础和指导。

表1-1 第一批风电设备认证标准与指南31.1.2 IEC风电设备系列标准形成随着风电在世界范围内的蓬勃发展,风力发电机组贸易也逐步由国内走向国际。

面对各国认证机构和各自不同的规则和要求,欲获得国际贸易权,风力发电机组往往需要得到各国认证机构的认证。

为避免重复认证,欧盟建议建立IEC标准,以便统一认证规则和要求。

在风电机组标准化方面,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与IEC达成协议,由IEC领导风能行业的标准化。

1995年IEC TC 88开始风电机组认证程序国际标准化的研究,并最终由IEC认证评估委员会于2001年发布了第一版《IEC WT01风力发电机组合格认证-规则及程序》4,随后TC 88逐步发布了IEC 61400系列标准,并根据标准实施和风电行业发展情况不断修订原标准、开发新标准。

目前IEC 61400系列风电机组标准包括了风电机组设计要求、叶片测试、功率特性测试、噪声、载荷测量等,具体相关标准见表1-2。

51.1.3 国际风电设备标准发展现状IEC 61400系列标准的发布,使各国在风电设备标准上逐步达成共识,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风电设备贸易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欧盟进入风电规模化发展阶段,随后美国、印度、中国都先后进入了规模发展阶段。

21世纪可再生能源政策网络(REN21)数据显示6,1992年以来,全球风电机组累计装机容量① TS-Technical Specification,技术规范的年增长率一直高于15%,近六年(2005年-2009年)年均增长率更是高于27%。

截至2009年底,全球累计风电机组装机容量159GW,其中2009年新增装机38GW,接近累计装机容量的1/4,创造了年新增装机容量的新记录。

截至2009年底,全球已有超过100个国家涉足风电开发,其中有17个国家累计装机容量超过百万千瓦。

随着风电产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发展风电的国家认识到对风电设备进行检测和认证的必要性,包括丹麦、德国、荷兰、挪威、西班牙、瑞典、美国、印度在内的很多国家已经建立风电设备检测和认证体系。

目前,IEC 61400系列标准已成为各国进行风电设备认证的基础标准。

各国的风电机组标准、检测、认证规则围绕IEC 61400系列标准建立,相互之间有较大的共性,这大大促进了国家间风电机组认证的发展。

例如荷兰、德国和丹麦承认彼此的检测结果。

然而,由于地方法规和具体情况不同,各国在制定自己的风电机组标准、认证规则时,也会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要求。

例如,丹麦型式认证要求风电机组必须进行噪声测试、叶片反射特性测试,而德国认证则对风电机组塔基提出了专门的要求。

除IEC 61400系列标准外,国际上使用较多的风电机组认证规范还有GL的风力发电机组认证指南、DNV的风力发电机组设计指南等。

1.2 IEC WT 01认证模式简介IEC WT01将风电机组认证分为型式认证、项目认证和部件认证。

1.2.1 型式认证型式认证涉及风电机组的各个方面,包括塔架以及塔架和地基之间的连接型式,还包括风电机组设计时对地基提出的要求,甚至可能包括一个或多个地基设计方案。

型式认证的目的是确认风电机组型式的设计和制造符合设计条件、指定标准和其他技术要求。

必须有证据表明该风电机组可以按照设计文件进行安装、运行和维修。

型式认证适用于一系列具有相同设计和制造工艺的风电机组。

型式认证包括如下4项必选模块和2项可选模块:图1-1 IEC WT 01型式认证模块1.2.2 项目认证项目认证证书是针对一台或多台风电机组签发的,包括塔基以及对特定安装场地条件的评估。

项目认证证书的签发是在型式认证的基础上,通过场地评估和塔基设计评估完成的。

项目认证的目的是评估确认已通过型式认证的风电机组和对应的塔基设计是否能满足特定风电场的外界条件、适用的建筑和电力法规及其他相关要求。

认证机构应评估确认场地的风况和其他环境条件、电网条件以及土壤特性是否和拟安装风电机组的设计以及塔基设计一致。

对获得型式认证的风电机组,项目认证由如下图1-2的必选模块和可选模块组成。

图1-2 IEC WT 01项目认证模块1.2.3 部件认证篇二:风电场事故总结与分析风电场事故及分析2009年以来,我国一些风电公司在设备安装调试和运行过程中陆续发生了重大设备事故,造成风电机组完全损毁,并危及到调试人员的生命安全。

通过分析这些事故,我们发现主要原因有三类:1、风电场管理不严,对风电设备的保护参数监督失控;2、风电机厂家管理混乱,调试人员培训不到位,产品设计中也存在安全链漏洞;3、设备制造质量失控,存在不少隐患。

由于风电事故对厂家和风电开发商的负面影响较大,厂家和风电场业主往往严格保密,防止消息泄漏后有不良影响。

我们只能通过互联网和各种渠道尽可能收集多的信息,供大家了解,引以为戒,避免今后发生类似事故。

1、大唐左云项目的风机倒塌事故其事故报告如下:2010年1月20日,常轨维护人员进行“风机叶片主梁加强”工作,期间因风大不能正常进入轮毂工作,直到2010年1月27日工作结束。

28日10:20分,常轨维护人员就地启动风机,到1月31日43#风机发出“桨叶1快速收桨太慢”等多个报警,2:27分发“震动频带11的震动值高”报警,并快速停机。

8:00风机缺陷管理人员通知常轨维护负责人,18:00常轨维护人员处理缺陷完毕后就地复位并启动。

直到2月1日3:18分,之前43#风机无任何报警信息,发生了倒塌事件。

塔筒中段、上段、风机机舱、轮毂顺势平铺在地面上,塔筒上段在中间部分发生扭曲变形。

风力发电机摔落在地,且全部摔碎,齿轮箱与轮毂主轴轴套连接处断裂,齿轮箱连轴器破碎,叶片从边缘破裂大量填充物散落在地面上。

事故发生后,风电场将二期风机全停,并进行外观、内部的全面检查。

3月4日,左云风电公司检查发现二期61号风机中下塔筒法兰连接螺栓断裂48个(共125个),在螺栓未断裂部分的法兰与筒壁焊缝中有长度为1.67米的裂缝,其异常现象与倒塌的43号塔筒情况基本一致。

事故原因很可能是塔架制造和螺栓质量不符合要求。

大唐左云项目风机倒塌事故倒塌的风机通过了240小时的现场验收,风机运行时间才两个月左右,运行期间没有按照要求进行塔筒螺栓的力矩检查和维护。

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一、大唐委托山西的检测公司对塔筒的法兰材料进行了检测,检验的结果是法兰的低温冲击韧性远远达不到国标的要求。

二、风场现场施工单位对螺栓力矩没有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机组的塔筒连接螺栓大部分存在力矩不足,有些螺栓用手就可以拧动。

2、甘肃瓜州风机倒塌事故2010年8月下旬,甘肃瓜州北大桥地区连续大风,造成某在建风场的一个1.5MW机组发生倒塌事故。

初步分析可能是安装时螺栓力矩出现问题,大风时螺栓承受剪切力,且超过载荷极限发生断裂。

同时不排除螺栓本身质量存在问题。

所幸,此次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瓜州风机倒塌3、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风机倒塌事故2010年的系列倒机事故中,东汽独中三元。

2010年1月24日,宁夏天净神州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的一台东汽风机倒塌,被视为2010年第一起风机事故。

此后,华能通辽宝龙山风场的东汽风机、辽宁凌河风电场的华锐风机、大唐山西左于风场的风机先后出现倒塌。

2010年5月,中国广东核电有限公司在吉林大安风电场的一台风机倾倒,症状、事故原因与前两起类似。

4、华锐风电风机倒塌、人员死亡事故2010年初在辽宁凌河风电场,华锐两台风机发生事故,造成风机倒塌; 2010年8月中旬,在酒泉又有一台华锐风机在调试中倒塌;华锐风电科技集团公司在张家口尚义县安装调试风机时发生触电事故3人死亡;2011年1月5日18时30分,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张家口市尚义县南壕欠镇大坝沟村施工工地进行安装调试风机时,发生触电事故,造成1人当场死亡,2人重伤,伤者立即被送往医院抢救。

2名伤者经抢救无效相继死亡。

5、苏司兰公司风机机舱着火事故 2010年4月17日,内蒙古辉腾锡勒风电场,一台苏司兰能源集团制造的风机由亍一个液压联动部件注油过多,引发机舱篇三:风电机组重大事故案例分析风电机组重大事故案例分析据英国风能机构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全球共发生风电机组重大事故715起,其中火灾事故138起,占总数的19.3%,位列第二位。

2010年欧美等国新增火灾事故7起,其中2起火灾对作业工人造成了严重烧伤。

因此,火灾已成为继雷击后第二大毁灭性机组灾害。

实际上,风电机组重大事故在国内外都有发生。

有的重大事故可以预防,甚至完全可以避免。

然而,随着我国风电机组的不断增多,部分突发事故是不可避免的,例如部分因雷击而造成的火灾事故,还有在运行过程中,部分因机组部件损坏造成剧烈摩擦起火而引发的火灾事故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