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铝及其重要化合物》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3.2铝及其重要化合物课件
(3)常用铝盐溶液与氨水反应来制备 Al(OH)3,其离子方程式 为:Al3++3NH3·H2O===Al(OH)3↓+3NH4+。
3.明矾
明矾的化学式为: KAl(SO4)2·12H2O ,可溶于水,电离方程
式为:KAl(SO4)2===K++Al3++2SO24-。 明矾可用于净水,其原因是: Al3+水解产生 Al(OH)3 胶体,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②讲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பைடு நூலகம்
说考纲—分析考情明考向
说基础
课前预习读教材
SHUO JI CHU 基/础/梳/理
一、铝 1.物理性质及用途 颜色: 银白色 ;硬度、密度: 较小 ;熔点: 较低 ;导电、 导热性: 良好 。 用途:制造 铝合金 、制作 导线 。
2.化学性质
(1)与 O2 反应
特别关注 金属与酸或碱反应的实质是金属与溶液中的 H+或 OH-发生氧 化还原反应。在反应过程中,都是金属失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 可知,金属失去的电子数等于生成 H2 中的原子数,如等物质的量 的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的 H2 的物质的 量相等,常用的方法有守恒法和平均值法(即求混合金属的平均相 对原子质量)。
5.在做铝的燃烧实验时,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 灯上加热至其熔化,会看到的现象是铝箔熔化,失去光泽,但熔化 的 铝 并 不 滴 落 。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四单元第2讲铝及其化合物课件
断,完全正确的是(
)。
选项
陈述Ⅰ
铝制炊具最好不要盛 A 放酸性或碱性较强的
液体食物
氯气不能使干燥的有 B 色布条褪色,能使湿
润的有色布条褪色
C
二氧化硫能使KMnO4 溶液褪色
铁和铝制成的槽车可 D 以密封贮运浓硫酸或
浓硝酸
陈述Ⅱ
因为Al和Al2O3既可以 与酸反应,又可以与 碱反应
判断
Ⅰ对,Ⅱ对, 无
碱反应,Al 与产生 H2 的关系均是:2Al~3H2。
(1)等量铝分别与足量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氢气
的体积比为VVNHaOClHHH22=1。
第十九页,共49页。
(2)足量的铝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 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VVNHaOClHHH22=13。
(3)一定量的铝分别和一定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若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13<VVNHaOClHHH22<11,则必定是:铝与盐酸 反应时,铝过量而盐酸不足;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铝不 足而氢氧化钠过量。
第七页,共49页。
◎ 自主测评 ◎
1.(2014年北京卷)下列(xiàliè)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
保护(bǎohù)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 )。
A.K
B.Na
C.Fe
D.Al
解析:K、Na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在空气中极易被氧气氧
化,A、B错误;Fe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生成一层疏松的Fe2O3
第十七页,共49页。
解析:18 mol·L-1 H2SO4为浓H2SO4与Mg、Al反应不产生H2; Mg、Al与稀HNO3反应生成NO而不是H2;Mg与盐酸反应产生H2,而 Mg与NaOH不反应,等质量(zhìliàng)的Al分别与足量的HCl和NaOH溶 液反应,产生H2的量相等。故A项产生H2的量最多。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3.2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反应生成1 g H2需上述金属:Mg-12 g,Ag和Cu不反应可视
为无穷大,Al-9 g、Zn-32.5 g、Fe-28 g,该两种金属混
合生成1 g H2时所需质量15 g,应介于两金属分别与HCl反应 生成1 g H2时消耗金属量的中间.
2.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 mL 3 mol/L的盐酸和NaOH溶
一、铝的重要性质
化学反应
主要现象
与 O2 反应
常温 生成致密的 氧化物薄膜 加热 铝受热 熔化 ,失去 金属光泽
化学方程式 4Al+3O2
===2Al2O3
△ 4Al+3O2===== 2Al2O3
化学反应
主要现象 剧烈反应,产生
化学方程式 2Al+6HCl===AlCl3+3H2↑ 2Al+2NaOH+2H2O ===2NaAlO2+3H2↑
4.(2011· 湛江调研)Al、Mg混合物与适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 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所得固体质量比原固体增 加了4.8 g,则该混合物的物质的量可能为 A.0.04 mol C.0.06 mol B.0.03 mol D.0.05 mol ( )
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
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甲∶乙=1∶2,则加入铝粉的质 量为 A.5.4 g C.2.7 g B.3.6 g D.1.8 g为:2Al+6HCl===2AlCl3+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可见当参加反应的HCl和 NaOH的物质的量一样多时,产生H2的体积比是1∶3,而题设条件体积 比为=1∶2,说明此题投入的铝粉对盐酸来说是过量的,而对NaOH来 说是不足的. 1 - 盐酸生成的H2为 ×0.1 L×3 mol· L 1=0.15 mol. 2 则Al与NaOH反应生成的H2为0.15 mol×2=0.3 mol. 据2Al~3H2知n(Al)=0.2 mol 所以m(Al)=0.2 mol×27 g· mol-1=5.4 g 即投入的铝粉为5.4 g.
为无穷大,Al-9 g、Zn-32.5 g、Fe-28 g,该两种金属混
合生成1 g H2时所需质量15 g,应介于两金属分别与HCl反应 生成1 g H2时消耗金属量的中间.
2.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 mL 3 mol/L的盐酸和NaOH溶
一、铝的重要性质
化学反应
主要现象
与 O2 反应
常温 生成致密的 氧化物薄膜 加热 铝受热 熔化 ,失去 金属光泽
化学方程式 4Al+3O2
===2Al2O3
△ 4Al+3O2===== 2Al2O3
化学反应
主要现象 剧烈反应,产生
化学方程式 2Al+6HCl===AlCl3+3H2↑ 2Al+2NaOH+2H2O ===2NaAlO2+3H2↑
4.(2011· 湛江调研)Al、Mg混合物与适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 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所得固体质量比原固体增 加了4.8 g,则该混合物的物质的量可能为 A.0.04 mol C.0.06 mol B.0.03 mol D.0.05 mol ( )
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
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甲∶乙=1∶2,则加入铝粉的质 量为 A.5.4 g C.2.7 g B.3.6 g D.1.8 g为:2Al+6HCl===2AlCl3+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可见当参加反应的HCl和 NaOH的物质的量一样多时,产生H2的体积比是1∶3,而题设条件体积 比为=1∶2,说明此题投入的铝粉对盐酸来说是过量的,而对NaOH来 说是不足的. 1 - 盐酸生成的H2为 ×0.1 L×3 mol· L 1=0.15 mol. 2 则Al与NaOH反应生成的H2为0.15 mol×2=0.3 mol. 据2Al~3H2知n(Al)=0.2 mol 所以m(Al)=0.2 mol×27 g· mol-1=5.4 g 即投入的铝粉为5.4 g.
高三一轮复习铝及其化合物讲课课件
2 考点二:两性金属
考点
[典例 2] 锌和铝都是活泼金属,其氢氧化物既能溶于强酸溶
液,又能溶于强碱溶液,但是 Al(OH)3 不溶于氨水,而 Zn(OH)2 能溶于氨水,生成[Zn(NH3)4]2+。
回答下列问题:
(1)单质铝溶于 NaOH 溶液后,溶液中铝元素的存在形式为 _[_A_l_(O__H_)_4_]-_(_或___A_l_O_- 2_)__(用化学式表示)。
3 考点三:从铝土矿制铝单质
由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含SiO2、Fe2O3、MgO等杂质)提取Al2O3的 两大工艺流程:
方案一:碱溶法
3 考点三:从铝土矿制铝单质
由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含SiO2、Fe2O3、MgO等杂质)提取Al2O3的 两大工艺流程:
方案二:酸溶法
3 考点三:从铝土矿制铝单质
KAl(SO4)2·12H2O
PART THREE
考点讲解
1 考点一:铝及其化合物的
例题 1.(2017·镇江模拟)下列关于铝单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于铝在空气中不会氧化,所以铝制品的使用寿命都很长 B. 由于铝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所以常用铝来冶炼某些高熔点金属 C. 常温下,可用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说明铝与浓硫酸不反应 D. Al 有良好的导热性,可制成铝箔包装物品
物的主要性 国卷Ⅱ13;
,4、铝及其化合物以工艺流程的形
质及其应用 2015·全国卷Ⅰ10、27 式出现。
。
,全国卷Ⅱ 13
5、有关铝及其化合物的计算
PART TWO
自主复习
02 自主复习
01
02
03
04
单质——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盐(某些重要)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课件
• 1.“铝三角”
• ①Al3++3NH3·H2O===Al(OH)3↓+3NH • 或Al3++3OH-===Al(OH)3↓ • ②Al(OH)3+3H+===Al3++3H2O • ③Al(OH)3+OH-===[Al(OH)4]- • ④[Al(OH)4]-+CO2===Al(OH)3↓+HCO3• 或[Al(OH)4]-+H+===Al(OH)3↓+H2O • 或2[Al(OH)4]-+CO2===2Al(OH)3↓+CO
• 1.元素的性质包含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其强弱可以通过该元素对应的某些化学性 质体现出来。某同学认为铝元素是金属元 素,但是有一定的非金属性,下面的化学 反应你认为能支持该同学观点的是
()
• A.铝片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 B.铝热反应
• C.氢氧化铝溶于强碱溶液
• 【解析】 元素的非金属性可以根据其单 质的氧化性、氢化物的稳定性以及最高价 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来判断。要说 明铝元素具有非金属性只能通过其最高价 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来判断了,C 选项氢氧化铝能与强碱反应说明氢氧化铝 有一定的酸性,因而可以作为判断铝元素 具有非金属性的依据。
• 2Na[Al(OH)4]+H2SO4===2Al(OH)3↓+ Na2SO4+2H2O。
• (1)上述哪一种方法比较节约试剂?[提示: 试从每生产2 mol Al(OH)3所耗费的试剂用 量予以说明]
• (2)原料相同,请设计一种更为节约试剂的 方法(以方程式表示,并说明其可以最节 约试剂的根据)。
【答案】 AD
• 3.(2008年广东高考)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 分别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反应,至体系 中均无固体物质,消耗碱量最多的是
()
• A.Al2O3
• ①Al3++3NH3·H2O===Al(OH)3↓+3NH • 或Al3++3OH-===Al(OH)3↓ • ②Al(OH)3+3H+===Al3++3H2O • ③Al(OH)3+OH-===[Al(OH)4]- • ④[Al(OH)4]-+CO2===Al(OH)3↓+HCO3• 或[Al(OH)4]-+H+===Al(OH)3↓+H2O • 或2[Al(OH)4]-+CO2===2Al(OH)3↓+CO
• 1.元素的性质包含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其强弱可以通过该元素对应的某些化学性 质体现出来。某同学认为铝元素是金属元 素,但是有一定的非金属性,下面的化学 反应你认为能支持该同学观点的是
()
• A.铝片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 B.铝热反应
• C.氢氧化铝溶于强碱溶液
• 【解析】 元素的非金属性可以根据其单 质的氧化性、氢化物的稳定性以及最高价 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来判断。要说 明铝元素具有非金属性只能通过其最高价 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来判断了,C 选项氢氧化铝能与强碱反应说明氢氧化铝 有一定的酸性,因而可以作为判断铝元素 具有非金属性的依据。
• 2Na[Al(OH)4]+H2SO4===2Al(OH)3↓+ Na2SO4+2H2O。
• (1)上述哪一种方法比较节约试剂?[提示: 试从每生产2 mol Al(OH)3所耗费的试剂用 量予以说明]
• (2)原料相同,请设计一种更为节约试剂的 方法(以方程式表示,并说明其可以最节 约试剂的根据)。
【答案】 AD
• 3.(2008年广东高考)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 分别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反应,至体系 中均无固体物质,消耗碱量最多的是
()
• A.Al2O3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3.2铝及其重要化合物课时详解课件
3.明矾净水原理
明矾的化学式为 KAl(SO4)2·12_H_2_O__,其净水的原理涉及
到的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__A__l_3+__+__3__H_2O__=_=_=_A_l_(__O_H_)_3_(_胶__体___)_+__3_H__+______。
【思考与探究】 1.下列变化可通过一步化学反应直接完成的是___①_____。 (1)Al(OH)3→Al2O3 (2)Al2O3→Al(OH)3 (3)Al→Al(OH)3 2.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物质有哪些?
C
解析:Mg、Al失去电子变为离子,离子再结合OH-生成沉 淀,则镁铝合金与盐酸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其生成 沉淀时结合的OH-的物质的量,沉淀量最大时得到Mg(OH)2和 Al(OH)3的混合物,则m(OH-)=(a+1.7)g-a g=1.7 g, n(OH-)=0.1 mol,电子转移总数是0.1NA,A、B正确;沉淀 量最大时,溶液中n(Na+)=n(Cl-),此时HCl和氢氧化钠的
氧
化 物
与NaOH反应 Al2O3+2NaOH==2NaAlO2+H2O
2.氢氧化铝 (1)物理性质 白色胶状不溶于水的固体,有较强的吸附性。
(2)化学性质
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 ——① ② ③— ——AA2— —llA—((l— —OO(—HHO— —))H—33)——+ +3———=3O=—HH=——+-A—l==——2==—O==——3AA+———llO33—+——2H-+2+———O3。2———HH22—O——O;;———
3.用途 纯铝用作导线,铝合金用于制造汽车、飞机、生活 用品等。
【问题与探究】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2节铝及其重要化合物课件
(5)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 100 mL 3 mol·L-1 的盐酸和 NaOH 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 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 V(甲)∶V(乙)=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___A_____。
A.5.4 g B.3.6 g C.2.7 g D.1.8 g (6)将 5.4 g Al 投入 200.0 mL 2.0 mol·L-1 的某溶液中有氢气产生,充分反应后有金属剩余。该溶液可能 是____D____。 A.HNO3 溶液 B.Ba(OH)2 溶液 C.H2SO4 溶液 D.HCl 溶液
质 固态 银__白__色__ 2.7 g·cm-3 660.4℃ 2467 ℃ 较软
导电、导热性 延展性 _很__好___ __良__好__
用途
纯铝用作导线,铝合金用于制备汽车、飞机、生活用品等
第六页,共73页。
3.铝的化学性质 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第七页,共73页。
④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_2_A_l_+__2_O_H__-_+__2_H_2_O_=_=_=_2_A__lO__-2_+__3_H_2_↑_______ 高温
D.曲线 b 为 Mg 与盐酸反应的图象
解析 由图象可以看出,生成气体的体积相等,则盐酸完全反应,x=2.24,A 正确;根据生成的 H2 为 2.24 L,可知 Na 失去 0.2 mol 电子,则钠的物质的量为 0.2 mol,B 正确;反应时如果钠过量,则钠会
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多于 2.24 L,故 C 错误;根据反应速率可知 a、b、c 依次是 Na、Mg、Al 与盐酸反
第十五页,共73页。
4.[2016·洛阳月考]将等物质的量的金属 Na、Mg、Al 分别与 100 mL 2 mol·L-1 的盐酸反应,实验测得
A.5.4 g B.3.6 g C.2.7 g D.1.8 g (6)将 5.4 g Al 投入 200.0 mL 2.0 mol·L-1 的某溶液中有氢气产生,充分反应后有金属剩余。该溶液可能 是____D____。 A.HNO3 溶液 B.Ba(OH)2 溶液 C.H2SO4 溶液 D.HCl 溶液
质 固态 银__白__色__ 2.7 g·cm-3 660.4℃ 2467 ℃ 较软
导电、导热性 延展性 _很__好___ __良__好__
用途
纯铝用作导线,铝合金用于制备汽车、飞机、生活用品等
第六页,共73页。
3.铝的化学性质 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第七页,共73页。
④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_2_A_l_+__2_O_H__-_+__2_H_2_O_=_=_=_2_A__lO__-2_+__3_H_2_↑_______ 高温
D.曲线 b 为 Mg 与盐酸反应的图象
解析 由图象可以看出,生成气体的体积相等,则盐酸完全反应,x=2.24,A 正确;根据生成的 H2 为 2.24 L,可知 Na 失去 0.2 mol 电子,则钠的物质的量为 0.2 mol,B 正确;反应时如果钠过量,则钠会
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多于 2.24 L,故 C 错误;根据反应速率可知 a、b、c 依次是 Na、Mg、Al 与盐酸反
第十五页,共73页。
4.[2016·洛阳月考]将等物质的量的金属 Na、Mg、Al 分别与 100 mL 2 mol·L-1 的盐酸反应,实验测得
(人教)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件:3.2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第2节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21-
(2)偏铝酸盐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图像。
操作
偏铝酸盐溶液中逐滴加稀盐酸 稀盐酸中逐滴加偏铝酸
至过量
盐溶液至过量
现象
立即产生白色沉淀→渐多→最 无沉淀→出现沉淀→渐
多→渐少→消失
多→最多→沉淀不消失
图像
离子 AlO2- +H++H2O Al(OH)3↓ 方程式 Al(OH)3+3H+ Al3++3H2O
系:Mg~H2、2Al~3H2,则Mg、A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A项正确;Mg、Al
的质量比为4∶3,B项错误;Mg、Al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4∶27=8∶9,C项错
误;根据图中所用时间可知,反应速率之比为3∶2,D项错误。
关闭
A
解析 答案
第三单元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第2节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考点一
化物 ( × )
第三单元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第2节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19-
1.两性物质
(1)中学学习阶段接触到的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有: ①金属单质:Al;②两性氧化物:Al2O3;③两性氢氧化物:Al(OH)3;④ 弱酸的铵盐:(NH4)2CO3、CH3COONH4、(NH4)2S等;⑤弱酸的酸式 盐:NaHCO3、KHS、NaHSO3等;⑥氨基酸等。
立即产生白色沉淀→渐 无沉淀→出现沉淀→渐多→ 多→最多→渐少→消失 最多→沉淀不消失
图像
离子 Al3++3OH- Al(OH)3↓
方程式
高三年级一轮复习课件铝与化合物
即制取 2 mol Al(OH)3 消耗 H+ 1.5 mol,OH- 1.5 mol。 结论是丙以较少的原料制出较多的 Al(OH)3,最好;乙以 较多的原料制出较少的产品,最差。相同的原料制取的
Al(OH)3 质量应是 W3>W1>W2。 n(H+)=35908gg×/m7o0l%×2=5 mol n(OH-)=4024g0/mgol=6 mol
解析 甲:2Al+2OH-+2H2O===2AlO—2+3H2↑ AlO—2+H++H2O===Al(OH)3↓ 乙:2Al+6H+===2Al3++3H2↑ Al3++3OH-===Al(OH)3↓ 丙:Al—3—H→+ Al3+,3Al—3O—H→- 3AlO—2 所以 Al3++3AlO—2+6H2O===4Al(OH)3↓ 分析:(从化学方程式计量数看) 甲:制取 2 mol Al(OH)3 消耗 H+ 2 mol,OH- 2 mol。 乙:制取 2 mol Al(OH)3 消耗 H+ 6 mol,OH- 6 mol。 丙:制取 4 mol Al(OH)3 消耗 H+ 3 mol,OH- 3 mol。
3.足量的两份铝分别投入到等体积、一 定物质的量浓度的 HCl、NaOH 溶液中,二者 产生的 H2 相等,则 HCl 和 NaOH 的物质的量 浓度是什么关系?为什么?
提示 3∶1.因为铝足量且产生H2相等,根据2 中的关系式n<HCl>∶n<NaOH>=3∶1,又因为二 溶液体积相等,故物质的量浓度c<HCl>∶c<NaOH> =n<HCl>∶n<NaOH>=3∶1.
二、铝的重要化合物 1.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比较
物理
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过量的,相对于NaOH溶液来说是不足量的,所以
加入铝粉质量为5.4 g。
返回目录
第11讲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规律小结]常见的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
考 点
①金属单质:Al;
互 ②两性氧化物:Al2O3;
动 探 究
③两性氢氧化物:Al(OH)3; ④弱酸的铵盐:(NH4)2CO3、CH3COONH4、(NH4)2S等; ⑤弱酸的酸式盐:NaHCO3、KHS、NaHSO3等;
• [答案](1)1∶1 (2)1∶3 (3)3∶1
例3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 mL 3 mol/L的盐 酸和NaOH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
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 V(甲)∶V(乙)=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
(A )
A.5.4 g
B.3.6 g
C.2.7 g
D.1.8 g
考 A [解析] 2Al+6HCl===2AlCl3+3H2↑,2Al+
点 互
2NaOH+2H2O===2NaAlO2+3H2↑,由化学方程式可
动 知,若在等物质的量的盐酸和NaOH溶液中分别加入
探 究
足量铝,反应时产生H2的体积之比为1∶3,现在产生
H2的体积之比为1∶2,说明铝粉的量相对于盐酸来说
返回目录
铝与酸碱反应的定量计算:
•(1)等质量的两份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氢氧 化 __钠__溶__液__反。应,所得H2的体积之比是 •(2)足量的两份铝分别投入到等体积、等物质 的 的量体浓积度之的比盐是酸__、__氢__氧__化。钠溶液中,产生H2 •(3)足量的两份铝分别投入到等体积、一定物 质的量浓度的HCl、NaOH溶液中,二者产生 的 比是H2_相__等__,__则_。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
返回目录
第11讲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考 C [解析] Mg、Al失去电子变为离子,离子再结合
点 OH-生成沉淀,则镁铝合金与盐酸反应转移电子的物
互
动 质的量等于其生成沉淀时结合的OH-的物质的量,沉
探 究
淀量最大时得到Mg(OH)2和Al(OH)3的混合物,则
m(OH-)=(a+1.7)g-a g=1.7 g,n(OH-)=0.1 mol,
返回目录
近年高考命题的重点是铝与NaOH溶液的反 应及Al2O3和Al(OH)3的两性,常在选择题中 以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书写与正误判断、 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鉴别与分离等角度考 查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在非选择题 中以金属元素的性质为载体,通过推断题、 实验题和化工流程图题,考查考生运用金属 元素的有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预计 以实验探究的形式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将 成为来年高考命题的新亮点。
2.a g镁铝合金投入x mL 2 mol·L-1的盐酸中, 金属完全溶解,再加入y mL 1 mol·L-1 NaOH
C 溶液,沉淀达到最大值,质量为(a+1.7)g,则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镁铝合金与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A B.沉淀为Mg(OH)2和Al(OH)3的混合物 C.x=2y D.a的取值范围为0.9<a<1.2
2.铝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所以说“铝 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这种说法是否恰 当?为什么?
3.用铝箔包裹的钠与水反应,为什么产生H2的 量会增多? 4.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反应机理如何?请 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
•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
• (1)铝在自然界中有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式
返回目录
• (3)用铝粉和Fe2O3做铝热反应实验,需要的试剂还 有________。
•a.KCl
b.KClO3 c.MnO2
d.Mg
•取少量铝热反应所得的固体混合物,将其溶于足量 稀H2SO4,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____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说明固体混合物中无Fe2O3,理由 是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说明)。
•B.[2014·全国卷Ⅱ] 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后固 体的质量不变
•C.[2014·北京卷] Al片溶于NaOH溶液中,产生 气体:2Al+2OH-+2H2O===2AlO2-+3H2↑ •D.[2014·江苏卷] Al、HCl、NaOH中任意两种物 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反应
•
返回目录
• 例 2 [2014·山东卷] 离子液体是一种室温熔融盐, 为非水体系。由有机阳离子、Al2Cl7-和AlCl4-组成的离 子液体作电解液时,可在钢制品上电镀铝。 •(1)钢制品接电源的________极,已知电镀过程中不产 生其他离子且有机阳离子不参与电极反应,阴极电极 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改用AlCl3水溶液作电解液,则阴极产物为________。 •(2)为测定镀层厚度,用NaOH溶液溶解钢制品表面的 铝镀层,当反应转移6 mol电子时,所得还原产物的物 质的量为________mol。
电子转移总数是0.1NA,A项、B项正确;沉淀量最大 时,溶液中n(Na+)=n(Cl-),此时HCl和氢氧化钠的
物质的量相等,即2x=y,C项错误;电子转移总数是
0.1NA,若金属全部是镁,则镁的质量是1.2 g,若金 属全部是铝,则铝的质量是0.9 g,D项正确。
返回目录
第11讲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考纲要求
1. 了解铝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了解铝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考点一 铝的性质及用途
返回目录
考点
高考纵览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铝及其化 合物
新课标全国 Ⅰ10(选择); 新课标全国 Ⅱ10(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新课标全国Ⅰ7 (选择);新课标 全国Ⅱ9(选择)
全国Ⅰ10(选择) 全国Ⅱ13(选择)
返回目录
[规律小结]铝与酸、碱反应的定量关系
铝分别与盐酸、NaOH溶液反应的原理: 2Al+6HCl===2AlCl3+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变式训练
B 1.下列关于铝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由于铝在空气中不会锈蚀,所以铝制品的使用寿命都 很长 B.由于铝具有强还原性,所以常用铝来冶炼某些高熔点 金属 C.常温下,铝被浓硫酸钝化,所以可用浓硫酸除去铝表 面的铜镀层 D.由于铝的导电性能比铜强,所以常用铝制造电线、电 缆
⑥氨基酸。
返回目录
栏目导引
返回目录
知识梳理
•1.结构和存在 •铝位于元素周期表_第__三__周__期__第__Ⅲ__A__族_,原子结构 示意图为
•铝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丰富,仅次于氧、硅。自然
界中的铝全部以化___合_____态存在。
返回目录
• 2.物理性质
• 铝是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硬 度较小,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 延展性。
(X )
• (2)Mg、Al在空气中性质稳定,因而都具有很强 的抗腐蚀性( )
X X • (3)MgO与Al粉的混合物也可称为铝热剂 ( ) X • (4)Mg是活泼金属,而Al是两性金属( )
典型例题
A • 例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015·全国卷Ⅰ]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 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 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3.化学性质
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Desktop\5_铝热反应高中化学必修一
• 4. 制备反应: __2_A_l_2O__3(_熔__融__) 通_=_=电_=__4A__l+__3_O_2_↑___。
冰晶石
返回目录
1.铝的化学性质活泼,为什么日常生活中广泛使 用的铝制品通常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