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阻力测定
4情境_通风阻力测定与计算.
通风阻力测定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1.测算井巷风阻。 测风阻时,要逐段进行,不能赶时间,力求一次测准。 2.测算摩擦阻力系数。 测摩擦阻力系数时,可以分段、分时间进行测量,不 必测量整个巷道的阻力,但测量精度要求高。 3.测算通风阻力的分布情况。 为了掌握全矿井通风系统的阻力分布情况,应沿着通风 阻力大的路线测定各段通风阻力,了解整个风路上通风阻力 分布情况。测量全矿井通风阻力时要求连续、快速。
一、通风阻力测定的方法及步骤 (一)测定前的准备工作
1.仪表和人员的准备
序号 1 2 3 4 5 6 名 称 型号 数量 1 1 3 1 5m 机械表 1 1 用 途
精密气压计 干湿温度计 高、中、低速风表 秒表 皮尺 手表
测气压 测干湿温度 测风速 测风计时 测断面尺寸 记录测量时间
7
8
竹竿
记录表格
3.井下测量步骤 1)井下测量时仪器的布置如图6-1所示,将两个静压 管用三角架设于1点和2点,其尖部迎风,管轴和风向平行。 用胶皮管将静压管与压差计相连。 2)读取压差计的夜面读数L读和仪器校正系数K,记录 于附表3-3中。 3)与此同时,其他人员测量测点的风速、干湿球温度、 大气压、巷道断面尺寸及测点间距,分别记录于附表3-1、 附表3-2和附表3-4中。 4)当1、2两测点测完后,顺着风流方向将1测点的静 压管移至测点3,进行与上述相同的测量工作,如此继续循 环进行,直到测完为止。
• 2. 选择测量路线和测点 • 选择路线后,按下列原则布置测点: • (1)在风路的分叉或汇合地点必须布置测点。如果在分 风点或合风点流出去的风流中布置测点时,测点距分风点 或合风点的距离不得小于巷道宽度B的12倍;如果在流入分 风点或合风点的风流中布置测点时,测点距分风点或合点 的距离一般可为巷道宽度B的3倍。如图4.1所示。
通风安全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 通风阻力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习测算通风阻力及摩擦阻力系数的方法,加深对矿井通风阻力的理解。
2.掌握测定通风阻力、求算风阻、等积孔和绘制风阻特性曲线的方法。
3.掌握在通风管道中测算摩擦阻力系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原理:根据能量方程可知,当管道水平放置时,两测点之间管道断面相等,没有局部阻力,且空气密度近似相等时,则两点之间的摩擦阻力就是通风阻力,它等于两点之间的绝对静压差(2121p p h h -==-阻摩)。
根据第三章内容可知,管道的摩擦阻力可用下式计算:,摩23Q S LU h α=Pa风阻为2Q h R 摩=,82m /Ns等积孔为R A 19.1=, 2m摩擦阻力系数为 ,摩测23ULQ S h =α 2Ns /m4换算为标准状态的标α为,测测标ραα2.1=2Ns /m 4矿井空气的密度为0.3780.003484(1)sat P PT Pϕρ=-测断面平均风速为 v =均管道风量为sm S v Q /3,均=三、实验仪器和设备干湿球温度计、空盒气压计、通风管道、皮托管、单管倾斜压差计。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依据空盒气压计和干湿温度计的测定结果计算空气的密度。
2. 测定风道的断面平均风速;测点布置:为了准确测得断面风速分布,必积平分线上布置测点,如图1所示为三等面积环的测点布置。
如速度场纵横对称,也可以只在纵向(或横向)上布置测点。
记入实验报告书中。
4.当水柱计稳定时,同时读取h阻1-25.用皮尺量出测点1、2之间的距离,根据管道直径,计算出管道面积和周长,记入实验报告书中。
6.根据上述数据计算风阻、等积孔、摩擦阻力系数,记入实验报告书中。
五、实验数据记录本实验共测了4组数据,同学们有选择性的抄其中一组即可,第1组数据:表2 管道参数与压差计读数记录表表3 平均风速测量参数表表4 管道摩擦风阻与摩擦阻力计算结果表第二组数据:表2 管道参数与压差计读数记录表表4 管道摩擦风阻与摩擦阻力计算结果表第三组数据:表2 管道参数与压差计读数记录表表4 管道摩擦风阻与摩擦阻力计算结果表第四组数据:表2 管道参数与压差计读数记录表表4 管道摩擦风阻与摩擦阻力计算结果表实验二 扇风机特性测定一、 实验目的1. 掌握扇风机特性测定方法。
通风阻力测定
1.概述1.1矿井通风系统现状矿井通风系统为中央边界抽出式通风方式,东西两翼并联通风,+528平硐、+660平硐、+790平硐为进风平硐,+999平硐为回风平硐。
主扇配70B2-21№:24型轴流式风机2台(1台备用),1#风机配450KW电机,2#风机配630KW电机。
2台风机均于于1996年进行了风机节能技术改造。
根据性能测定,供风能力最大可达9954 m³/分,最高静压可达2887Pa。
现运转1#风机,电压660V,电流34A,负压2100Pa。
矿井总进风量6468m3/min,总回风量6648 m3/min。
生产布置及风量分配情况:乐德古煤矿原设计能力60万吨/年,于1981年12月投产,1987年达设计能力。
其后产量逐年有所增加,近年来,因销售形势好转,产量有所增加。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矿井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现已开工延深+350m生产水平。
计划在+350m 水平投入生产后,矿井生产能力达到120万吨/年。
目前生产区域主要布置在+660m和+528m 水平。
东翼布置一个综采面、一个炮采面、4个掘井头,西翼布置一个综采队、5个掘进头生产。
东翼总配风为3312m³/min,西翼总配风量3583m³/min,矿井总风量为7187m³/min,。
1.2项目实施背景作为矿井+528m生产水平的接替水平+350m水平即将形成生产系统。
下一步+350m水平的主要大巷+350m主平硐与将作为矿井的主要进风井。
到时,矿井主要进风平硐+325m进风平硐和矿井主要回风平硐+999m回风平硐的落差将达到674m,在矿井每年8—10月的反风季节时,受自然风压影响大。
且随着矿井的主采水平由+528m水平转向+350m水平,按照瓦斯剃度的原理进行推测,+350m水平的煤层瓦斯含量将远远大于+528m水平的瓦斯含量;由于矿井机械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及煤炭市场的需要,矿井生产系统经过进一步改造,矿井的单产单进将上一个新台阶,矿井原煤产量将提高到120万吨/年。
《通风阻力测定》
U均1-2L12
—S1均-1-22测段平均周长,mu均1-2
均取测段内主要断面的面积和周长的为其平均值。
U 均1- 2
25
十、测定结果的校验
1.据风压平衡定律及并联风路的实测值校验。 2.据风机房水柱计读数校验。
h 阻 1 2 h s h v h 自
式中 —h自自然风压值,Pa; h 自 m 1 g Z m 2 g Z 、 m— 1 分m别2 为进、回风段平均密度,kg/m3; — 风机h s房水柱计读数,hv为该断面风流平均速压Pa; — 进、回风段深度,m;
17
八、井下测定
(一) 压差计法
立井和风硐阻力测定 1.用自制重锤或静压管,配以测绳测立井通风阻力。 2.利用风机房水柱计测定风硐通风阻力。
18
八、井下测定
(二) 气压计法
1.适用条件:适用于测定线路特长(万米以上)、 测定范围广、要求精度不太高的阻力测定。
2.测定方法分类:逐点测定法(基点法)和双测点 同时测定法(同步法)。其中双测点同时测定法可 以避免地表大气压变化对测定的影响,而逐点测定 法需设置基点对大气压进行校正。
Q S
— 巷S 道断面积,m2 —风速,m/s
相邻两测点处风量变化大时(有分支),取造成 23 该测段阻力的主风量为平均风量。
九、测定结果计算
5.通风阻力计算
压差计法:
2
2
h阻 12h12(
11
2
22) 2
气压计法:
2
2
h 阻 1 2 K ( P 1 P 2 ) K '( P 1 ' P 2 ') m g Z 1 2 ( 2 11 2 22 )
图像可以水平放置,风流从左到右;也可以 垂直放置,风流从下方流向上方。
通风阻力测定
通风阻力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测算摩擦阻力及摩擦阻力系数额方法。
2、掌握通风阻力的测定方法。
3、求算风阻、等积孔、绘制风阻特性曲线的方法。
以巩固压力与阻
力的关系,风阻与等积孔的概念。
通过绘制风阻特性曲线,进一
步理解h=RQ2的关系。
二、实验设备
单管倾斜压差计、皮托管、通风模拟巷道、皮尺等。
三、实验原理
教材中有讲过,对一段通风管道及其摩擦阻力按下式计算
h摩=Q2 Pa
当风流通过此段通风管道时,为了阻力而消耗的能量按下式计算
h阻=(P1+Z1ρ1+)-( P2+Z2ρ2+) Pa
等积孔计算按下式
A=
风阻计算按下式
R=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先用单管倾斜压差计测出1、2两断面的动压,同时测1、2两断面的绝对静压差h静1-2和两点中心点最大动压,用两点最大动压的平均值来计算风速,从而计算通过管道的风量。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及优化分析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及优化分析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矿井通风阻力的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矿井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对矿井通风阻力的测定和优化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矿井通风阻力测定的方法和优化分析的过程展开讨论。
一、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1. 风压法测定法风压法是通过实测矿井通风系统的总风压,再根据风道的尺寸和形状以及风机的性能参数计算得到通风网络的总阻力值。
该方法操作简单,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适用于对通风系统总阻力的测定。
2. 等效阻力法测定等效阻力法是通过测定各个部分的阻力,再把每个部分的阻力值相加得到整个风道系统的总阻力。
这种方法相对于风压法更为精确,可以更准确地找到通风系统中存在的阻力点,是通风系统的优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3. 模型试验法测定模型试验法是通过建立矿井通风系统的物理模型,利用风洞实验等方法进行仿真,通过计算得到通风系统的阻力,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准确性,但是成本较高,周期较长。
以上三种方法在矿井通风阻力测定中各有所长,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而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结合多种方法,进行多方面的测定和分析。
二、矿井通风阻力优化分析过程1. 数据收集首先需要收集矿井通风系统相关的数据,包括风道的尺寸和形状、风机的性能参数、风量、风压等信息。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能够为后续的优化分析提供有效的依据。
2. 阻力分析3. 优化方案制定在阻力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优化方案,包括对通风系统的结构优化、风机的参数调整、风道的改造等措施,从而降低通风系统的阻力,提高其通风效率和安全性。
4. 优化效果评估实施优化措施后,需要对通风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通过对通风量、风压、风速等指标的测定和比对,验证优化措施的效果,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在矿井通风阻力优化分析中,除了以上提到的过程之外,还需要对通风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及时发现并解决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保障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及优化分析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及优化分析随着煤矿深部开采和煤矿井下开工面长度的增加,井下通风系统的阻力逐渐增加,通风系统的压力需求也相应增加,这对矿井的安全和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矿井通风系统的阻力测定及优化分析是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和提高通风系统效率的关键工作。
本文将对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及优化分析进行详细介绍。
一、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1. 定量化测定方法通过使用风压表、风速仪等仪器对矿井通风系统的阻力进行定量化测定。
首先在矿井通风系统中安装风压表和风速仪,然后对不同通风系统元件的阻力进行测量。
通过测定不同通风系统元件的阻力,可以全面了解整个通风系统的阻力构成,为通风系统的优化提供依据。
2. 数值模拟方法利用计算机模拟软件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模拟计算矿井通风系统中不同管道、风机、巷道等元件的阻力,得出通风系统的阻力分布情况。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获取通风系统的阻力数据,为通风系统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二、矿井通风阻力优化分析1. 通风系统阻力分析通风系统的阻力主要由矿井内的巷道、风机、阀门、风门、支架等构成。
为了实现通风系统的最优化设计和运行,必须对通风系统的阻力进行深入分析。
通过上述定量化测定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获取的阻力数据,可以进行全面的阻力分析,找出通风系统中阻力较大的部位,为后续的优化提供方向。
通过对通风系统阻力分析,可以找出通风系统中存在的瓶颈和问题,进而对通风系统进行阻力优化。
包括通过改善通风系统元件的结构设计,减少通风系统元件的局部阻力;合理调整通风系统的布局设计,减少总体阻力;对通风系统进行清洁和维护,减少阻力的堆积等措施,从而降低通风系统的阻力,提高通风系统的效率。
通风系统的阻力与通风系统的能量消耗成正比,通风系统的能量消耗是其运行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通风系统阻力优化的过程中,需要对通风系统的能量消耗进行分析。
通过对通风系统能量消耗的分析,可以找出通风系统中存在的能量浪费和低效问题,为通风系统的节能优化提供依据。
煤矿通风阻力测定及分析
2024.02 矿业装备 / 170 引言矿井风阻是反映矿井通风情况的一个重要参数,其测量是矿井通风工艺和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对矿井通风阻力的测量,全面认识并掌握矿井通风阻力的分布规律,为改进矿井通风状况、减少通风阻力奠定基础。
在此基础上,对矿井通风设计、通风系统优化、灾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本文以某煤矿为例进行分析,为了更好地了解其风场的风阻分布情况,以更好地提高通风质量,对其进行了风阻测量。
1 工程概况某煤矿集团公司为充分利用大同煤田二叠系煤层资源,对其进行了大规模、高品位的现代化矿山建设。
某矿山从2020年开始施工,到2006年开始试产,到2008年顺利通过了国家总体验收,到2021年实现了投产。
井田总倾角为24.3 km,倾角为11.7 km,面积为170.9 km 2。
井田划分为四个分区、八个盘区,其中地质储量50.7亿t,工业储量47.6亿t,可采储量30.7亿t,按照1 500万t/年的设计产能,使用年限140年。
矿山入口空气流量为48 126 m/min;回风流量为48 693 m/min;有效空气流量为46 882 m/min;矿井有效风量为97.3%,矿井配风量为230 000 m/min,矿井配风率为46.5%;该矿井的配风率为100%,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每一回采工作面和硐室均实行单独通风,没有轻风区和无风区。
一块区域的主通风风机选择了2台ANN3600/2000 N 轴流风机;二盘区、雁崖矿区扩区两个主扇采用了ANN3200/1600 B 型轴流风机,并对其进行了现场试验。
矿井通风阻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矿井的通风效果、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
所以,在矿山的设计和开采中,必须对巷道进行合理的设计,使其风阻降到最小,从而达到安全、高效的目的。
矿井通风阻力的测量是矿井通风技术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的在于了解矿井通风系统中的通风阻力的大小及分布。
为改进矿井通风条件、减少阻力,进而减少能耗,对煤巷内的摩阻系数和风阻进行了测量,同时也为煤巷内的通风设计、改造、风压调节和火灾防治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
明于通风系统图上。测点应该依次编号,测定中如发现选定的路线 和测点有不恰当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减若干测点。 测点的设置原则是: (1)测点之间的压差应不小于1~2毫米水柱不大于测压仪器的 )测点之间的压差应不小于1~2毫米水柱不大于测压仪器的 量程。 (2)测点应尽可能避免靠近井筒和主要风门,以减少井筒提升 和风门开启时的影响。 (3)井巷通风阻力系数测定时,在风流分支.汇合.转弯.扩大或 )井巷通风阻力系数测定时,在风流分支.汇合.转弯. 缩小等局部阻力物前布置的测点,与局部阻力物的距离不得小于 巷宽的3倍;在局部阻力物后时,不得小于巷宽的8~12倍。 巷宽的3倍;在局部阻力物后时,不得小于巷宽的8~12倍。 为了计算井巷风阻,应在风流分支. 为了计算井巷风阻,应在风流分支.汇合处和较大的集中漏风 点前后布置测点。 (4)测点前后3米长的地段内,应该使支架保持完好,没有堆 )测点前后3 积物。 (5)在并联风路中对于不进行阻力测量的风路,也要进行风量 测定,以便计算它的风阻和校核风量。
其次,根据阻力测定方法和测定内容准备仪器。每个测定小 组必备的仪器有:(1 组必备的仪器有:(1)测定两点间的压差:用气压计法时,可 备恒温气压计两台,8磅冷藏瓶1~2个,或精密气压计两台; 用压差计法时,可备单管压差计或补偿式微压计1台,内径4~ 5毫米橡皮管或弹性好的塑料管两根(一根长150~200米, 另一根10~20米),静压管或皮托管两只,量程0.7~ 0.9的液体比重计一支,小唧筒一支,酒精或乙醇若干。(2) 侧量风速:高.中.低速风表各一只,秒表一只。(3)测量空 气的重率:空盒气压计一台,手摇湿度计或通风湿度计一台。 (4)测量井巷几何系数:20~30米长皮尺一个。(5)测量其 )测量井巷几何系数:20~30 20~30米长皮尺一个。(5 它内容所需的仪表,如瓦斯检定器等。 所有测定用仪表都必须附有校正曲线,精度应能满足测定的 需要。 测定时由4~5人组成一个测定小组,事前做好分工。每人都 测定时由4~5人组成一个测定小组,事前做好分工。每人都 应根据分工掌握所需测定项目的测定方法,熟悉仪表的性能和注 意事项。测定范围很大时,可以分成几个小组同时 进行 ,每组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
1.矿井通风阻力测定的概述1.1目的主要有:①了解通风系统中阻力分布情况,以便降阻增风;②提供实际的井巷摩擦阻力系统和风阻值,为通风设计、网络解算、通风系统改造、调节风压法控制火灾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
1.2矿井通风阻力测定的方法单管倾斜压差计单管倾斜压差计的外部结构和工作原理如图2-6所示。
它由一个大断面的容器1 0(面积为F1)和一个小断面的倾斜测压管8(面积为F2)及标尺等组成。
大容器10和测压管8互相连通,并在其中装有用工业酒精和蒸馏水配成的密度为0.81kg/m的工作液。
两断面之比(F1/F2)为250~300。
仪器固定在装有两个调平螺钉9和水准指示器2的底座1上,弧形支架3可以根据测量范围的不同将倾斜测压管固定在5个不同的位置上,刻在支架上的数字即为校正系数。
大容器通过胶管与仪器的“+”接头相通,倾斜测压管的上端通过胶皮管与仪器的“-”接头相连,当“+”接头的压力高于“-”接头的压力时,虽然大容器内液面下降甚微,但测压管端的液面上升十分明显,经过下式计算相对压力或压差h:h=LKg ,Pa (2-14)式中 L——倾斜测压管的读数,mm;K——仪器的校正系数(又称常数因子),测压时倾斜测压管在弧形支架上的相应数字。
图2-6 YYT—200型单管倾斜压差计结构1—底座;2—水准指示器;3—弧形支架;4—加液盖;5—零位调整旋钮;6—三通阀门柄;7—游标;8—倾斜测压管;9—调平螺钉;10—大容器;11—多向阀门仪器的操作和使用方法如下:(1)注入工作液。
将零位调整旋钮5调整到中间位置,测压管固定在弧形支架的适当位置,旋开加液盖4,缓缓注入预先配置好的密度为0.81 kg/m的工作液,直到液面位于倾斜测压管的“0”刻度线附近,然后旋紧加液盖,再用胶皮管将多向阀门11中间的接头与倾斜测量管的上端连通。
将三通阀门柄6拨在仪器的“测压”位置,用嘴轻轻从“+”端吹气,使酒精液面沿测压管缓慢上升,察看液柱内有无气泡,如有气泡,应反复吹吸多次,直至气泡消除为止。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矿井通风阻力是指空气在矿井内流动时所遇到的阻力。
通风阻力大小直接影响矿井通风系统的效率,因此准确测定矿井通风阻力对于优化通风系统设计和提高矿井通风效果至关重要。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
1.烟雾法烟雾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
首先,在矿井通风系统中加入一定量的烟雾源,例如烟雾弹或其他烟雾喷雾器。
然后观察烟雾在矿井中的流动情况,根据烟雾的流动轨迹确定阻力的大小。
这种方法适用于矿井内空气流动区域较小的情况。
2.压差法压差法是一种常见的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
首先,在矿井通风系统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安装差压传感器或差压计,测量进出风口之间的压差。
然后根据通风方程和气体流动原理,计算得出矿井通风阻力的大小。
这种方法适用于验证通风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和测量系统整体阻力。
3.风速法风速法是一种直接测量矿井通风阻力的方法。
首先,在通风系统中安装风速仪或风速传感器,测量空气在矿井中的流速。
然后根据通风方程和气体流动原理,计算得出矿井通风阻力的大小。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通风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
4.摩擦力测量法摩擦力测量法是一种间接测量矿井通风阻力的方法。
首先,在矿井通风管道的内壁上安装摩擦力传感器,测量空气流过管道壁面时的摩擦力。
然后根据摩擦力和通风方程之间的关系,计算得出矿井通风阻力的大小。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具体管道和设备的通风阻力进行测量。
综上所述,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包括烟雾法、压差法、风速法和摩擦力测量法等。
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可以选择适合的方法来测量矿井通风阻力,以提高通风系统的效率和矿井的安全性。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报告
白果煤矿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报告一、矿井通风概况白果煤矿矿井设计力量 9 万t/a,井田面积 (km)2,开采 2#煤层,煤层平均厚度 2.3m。
矿井承受平峒开拓,三条平峒进风, 2#回风斜井主扇分盘区抽出式通风,主扇型号为1K58No.27,电机功率 240 kw,叶片安装角度为35°,总排风量为 7470m3/min,矿井负压986Pa。
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为 1.41m3/t,二氧化碳涌出量为 1.44 m3/t;瓦斯确定涌出量为5.92 m3/min,二氧化碳确定涌出量为 6.06 m3/min,为低瓦斯矿井。
该矿井未发生自然发火事故,但煤层具有自燃倾向性,自燃发火期为6~8 个月,属于一类简洁自燃煤层。
本井田煤尘具有爆炸危急性,煤尘爆炸指数为 37.74。
某煤矿目前矿井共有 3 个综采工作面,一个预备面,2 个生产面。
共有掘进工作面 9 个:即 404 运顺、404 回顺、西一轨道巷、西一皮带巷、西一回风巷、三盘区进风巷、三盘区2#皮带巷、三盘区 2#回风巷、301 回顺。
各采掘面通风状况如下〔参照 2023 年 8 月份测风报表〕1、210 停采面配风 587 m3/min,由副一、二平峒进风,经二盘区回风巷回到2#回风井。
2、204 综采面配风 1127 m3/min,进风均由副一、副二平峒进风,经二盘区皮带巷到采面,回风经二盘区回风巷到 2#回风井。
3、402 综采面配风 912 m3/min,由二盘区轨道巷进风,经二盘区回风巷回到2#回风井。
4、404 运顺掘进工作面承受一台 28 kw 风机供风,工作量风量 180 m3/min。
5、404 回顺掘进工作面承受一台22×2kw 对旋风机供风,工作面风量 278 m3/min。
6、300 运顺掘进工作面承受一台22×2kw 对旋风机供风,工作面风量 371 m3/min。
7、300 回顺掘进工作面没有掘进生产,承受一台 30X2 kw 对旋风机供风,工作面风量255 m3/min。
通风阻力测定讲解
通风阻力测定讲解通风阻力测定是指在一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对建筑物中的空气流动性能进行测量和评估。
在建筑物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通风阻力测定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
正确的通风阻力测定结果能够帮助设计师和施工人员设计和建造更加舒适、环保和安全的建筑环境。
这篇文章将为您详细讲解通风阻力测定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什么是通风阻力?通风阻力指渗透或补风系统所必须克服的阻碍气流流动的力量。
通风阻力主要来自建筑物外墙的渗透、空调系统、风机和管道系统等。
建筑物的通风阻力对于维持室内空气的质量、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以及降低建筑物能耗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风阻力测定的原理通风阻力测定的原理是基于物理学中的能量守恒原理。
当室内外的气压差异达到一定程度时,空气会从高压区域流向低压区域。
通风阻力可以理解为气流受到阻碍的程度。
通风阻力测定通常使用压差法进行。
通过在高压和低压区域分别安装差压计,测量室内外的气压差异,从而计算出通风阻力的值。
通风阻力测定的步骤通风阻力测定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步骤一:准备工作在进行通风阻力测定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确定测试时间和地点。
2.测量室内外的气压差异。
3.确定测试范围和测试方向。
步骤二:进行测试1.安装差压计。
在高压和低压方向各安装一个差压计,根据测试范围和测试方向的不同而确定差压计的位置。
2.打开通风口。
打开被测空间内的通风口,使得室内外的气流得以流通。
3.测试差压。
记录差压计的读数,并计算出实际的差压值。
4.进行多次测试。
重复以上步骤,进行多次测试,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步骤三:结果分析根据测试数据,计算出通风阻力的值,并进行结果的分析。
得出的结果可以帮助设计师和施工人员进行建筑物的改善和优化。
通风阻力测定是建筑物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项指标。
正确的测定结果能够帮助设计师和施工人员优化建筑物的通风系统,提高室内空气的质量和舒适度,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和维护费用。
因此,建筑师、工程师和其他建筑从业人员需要充分了解通风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法,以便能够提供更好的建筑环境。
煤矿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案
煤矿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案引言煤矿是我国能源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矿井通风是煤矿生产中的关键环节。
保证矿井良好的通风状态,不仅可以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同时也能提高煤炭的生产效率。
在线路设计和通风系统维护方面,通风阻力的精确测量和评估对保障矿井的正常生产与造价控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煤矿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案的主要内容。
测量方法煤矿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可采用两种方法,分别为经验法和试验法,下面将对两种方法的具体步骤进行介绍。
经验法经验法是利用煤矿矿井实际工作数据,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出通风阻力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测量矿井的风量和静压,并记录下来。
2.计算出平均风速,用以下公式计算:V = Q / A其中,V为平均风速,Q为风量,A为矿井横截面积。
3.用以下公式计算阻力系数k1、k2:K1 = (dP1 * 100) / V^2K2 = (dP2 * 100) / V^2其中,dP1和dP2为两个不同监测点的静压差。
4.用以下公式计算出煤矿矿井的通风阻力:Delta P = (K1 - K2) * V^2 / 100其中,Delta P为煤矿矿井的通风阻力。
试验法试验法是指利用通风试验平台,按矿井实际情况模拟出实际工作状态进行测试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一台通风试验平台,并将其设置成与矿井实际情况相同的状态。
2.在试验平台上设置监测点,测量静压、风量等参数,并记录下来。
3.采用其他测量方法,如测定流量管法等,得出煤矿矿井的实际阻力系数。
4.用以下公式计算出煤矿矿井的通风阻力:Delta P = k1 * V^2 / 100其中,k1为煤矿矿井的阻力系数,V为平均风速。
注意事项在煤矿矿井通风阻力测定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测量前,应对测量仪器进行归零,并检查是否出现故障。
2.测量时应选择代表性区域进行测量,并在不同的区域、不同时段进行多次测量,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3.注意安全,避免在高空或有毒有害气体的地区进行测量,必要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
ij
Rij
式中:Rsij——标准空气密度下测点i和j间的 标准风阻,N·s2/m8。
d.通风干湿温度计: 测量范围-25~+50℃,最小分度值0.2℃; e.皮托管: 校正系数0.998~1.004; f.低速风速表: 测量范围0.2~5m/s,启动风速≤0.2m/s; g.中速风速表: 测量范围0.4~10m/s,启动风速≤0.4m/s ;
h.高速风速表: 机械翼式:测量范围0.8~25m/s,启动风速 ≤0.5m/s; 杯式:测量范围1.0~30m/s,启动风速≤0 .8m/s; i.秒表: 最小分度值1s;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 (标准)
1、通风阻力测量的内容与意义 通风阻力测量基本包括: (1)测算风阻 (2)测算摩擦阻力系数 (3)测量通风阻力的分配情况 意义:通风阻力测定是做好生产矿井通风技术 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掌握生
本标准规定了矿井通风阻力测定使用仪器、 测定步骤、测定结果计算和处理。
U形压差计右边酒精表面所承受的压力,等于从静压管四个 小眼传入胶皮管内的1断面空气绝对静压与皮管内空气柱产 生的重力压强之差,即, Ps1 Z 12 g Pa
而U形管左边酒精表面所承受的压力则是2断面的绝对静压 Ps2。故把两边酒精表面的倾斜距离hre换算为垂直水柱的高 度mm,再换算为Pa值,就是两边酒精表面所承受的压力之 差,即
5.2 测点选择 首先在通风系统图上按选定测定路线布 置测点,并按顺序编号。然后再按井下实际 情况确定测点位置,并作标记。 选择测点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a.测点应在分风点或合风点前(或后)处选定 。选在前方不得小于巷道宽度的3倍;选在后 方不得小于巷道宽度的8倍;
b.需要在巷道转弯处、断面变化大的地方选 点时,选在前方不得小于巷道宽度的3倍;选 在后方不得小于巷道宽度的8倍; c.测点前、后3m内巷道应支护良好,巷道内 无堆积物; d.两测点间的压差应不小于20Pa。
mtt 440-2008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
mtt 440-2008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
MTT 440-2008是中国的标准,主要针对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进行规定和指导。
以下是该标准的主要内容概述:
1. 范围:该标准适用于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的实施和评估。
2. 术语和定义:标准对矿井通风中常用的术语和定义进行了解释和说明,以确保标准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3. 通风阻力测定的方法:标准详细介绍了不同方法测定矿井通风阻力的步骤和要求,包括风压法、差压法、风量法等。
4. 测定环境和条件:标准规定了进行通风阻力测定时应满足的环境和条件要求,例如温度、湿度、压力等。
5. 测定设备和仪器:标准列举了常用的测定设备和仪器,并对其选用、校准和使用进行了要求和说明。
6. 测定结果和分析:标准提供了通风阻力测定结果的分析方法和处理方式,例如对测定数据的统计分析和误差分析等。
7. 报告和记录:标准规定了通风阻力测定的报告和记录要求,包括数据记录、数据分析、结论和建议等。
8.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标准明确了通风阻力测定中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要求,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MTT 440-2008是一项关于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的规范标准,旨在提供准确和可靠的测定结果,为矿井通风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达州市炉坪煤矿张家沟井通风阻力测定总结报告.指导:编制:审核:2009年11月15日通风阻力测参加人员目录第一章矿井概况 (1)第一节位置 (1)第二节开拓方式、开采方法 (1)第三节开采技术条件 (1)第四节矿井通风系统,通风方式 (2)第二章通风阻力测定 (3)第一节通风阻力测定的目的和意义 (3)第二节测定前的准备 (3)第三节资料整理及测定结果 (6)第四节存在问题及建议 (14)第一章矿井概况第一节位置达州市炉坪煤矿张家沟井位于宣汉县城东南17公里的东乡镇炉坪村,行政区划属天生镇、芭蕉镇、东乡镇、三河乡所辖。
炉坪煤矿1971年建矿,75年投产,设计生产能力为21万吨/年,核定生产能力21万吨/年,08年实际生产能力18.6万吨。
第二节开拓方式、开采方法开拓方式为平硐(副)+斜井(主),井田内可采或局部可采煤层4层,即正连、底连、渣子笼、宽连,现开采正连、底连煤层。
生产水平有+600m、+500m、+440m、+300m水平,其中+600m、+500m水平已采空,现采+300m、+440m水平。
全矿井生产采区有3个,即+300下盘采区、+300西四采区、+440底连采区。
全矿布置3个采面,6个掘进,+300下盘采区布置有1面3头,采面即B4211采面,掘进为:+500下盘排水、+430下盘半煤巷、+300东集中巷;+300西四采区布置有1面2头,采面即4411采面,掘进为+400半煤巷、+360半煤巷;+440底连采区布置有1面1头,采面即D3111采面,掘进即+440底连西巷。
第三节开采技术条件1、瓦斯根据达市经煤[2008]309号文批复,炉坪煤矿2008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为: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737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8.993m3/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2.976m3/min ,二氧化碳绝相对涌出量为9.863m3/t,为低瓦斯矿井。
2、煤尘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鉴定,炉坪煤矿开采的煤层有煤尘爆炸性。
3、煤炭自燃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鉴定,炉坪煤矿开采的煤层为不易自燃煤层。
4、地温本区地温属正常区。
第四节矿井通风系统,通风方式矿井采用分区式通风系统,抽出式通风方式。
矿井通风系统为“两进两回”,总进风量为2900 m3/min左右,总回风量为3050 m3/min左右,矿井外部漏风150 m3/min左右。
进风井分别为张家沟平硐(+496)和张家沟斜井(+496),张家沟平硐进风为1700m3/min左右, 张家沟斜井进风为900 m3/min左右;回风井分别为380m风井(+527)和小柏林风井(+726)风井, 380m风井安装有2台FBCD Z—№13型轴流式风机,额定功率为55×2 kw,转速为1450转/分,叶片安装角度为24°/21°,风井回风量为1850 m3/min左右,风机房静压1250Pa 左右;小柏林风井安装有2台FBC Z—№12.5型轴流式风机,额定功率为45 kw,转速为1450转/分,叶片安装角度为26°风井回风量为1200 m3/min左右,风机房静压650Pa左右。
第二章通风阻力测定第一节通风阻力测定的目的和意义1、《煤矿安全规程》及瓦斯综合治理示范矿建设要求进行通风阻力测定;2、详细测定矿井通风系统总阻力和系统阻力分布情况,为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提供基础数据;3、为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生产、通风管理提供依据;4、对我矿的通风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要求今后本矿井能够独立组织和合格地完成通风阻力测定和反风演习。
5、确定矿井各种支护形式的标准巷道的磨擦阻力系数第二节测定前的准备1、测定路线根据矿井通风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分析矿井通风系统的基础上,确定出本次的测定路线如下:(一)主测定路线(两条)(1)张家沟斜井(1-2)→+300m水平西集中巷(2-3-4)→+300m 西四轨道上山(4-5)→4411采面(5-6) →西四+400半煤巷(6-7) →西四上区段通风上山(7-8)→+440底连回风巷(8-10)→+440总回风石门(10-11)→总回风上山(11-12)→+500总回风巷(12-13)→380风井(13-14)→380风机房。
(2)张家沟斜井(1-2)→+300m水平东集中巷(2-15、16、17)→东五轨道上山(17-18)→东五+430半煤巷(18-19) →东五上区段通风上山(19-20)→++492回风巷(20-21)→+500回风巷(21-22)→总回风上山(22-23)→小柏林风井(23-24)→小柏林风机房。
(二)辅助路线(三条)(1) +300m西二半煤巷(3-25)→西二上山上山(25-26)→+400西半煤巷(26-27) →总回风上山(27-28)。
(2)张井平硐(29-30、31)→+500底连西巷(31-32、33)→底连边界上山(33-9)。
(3)张井平硐(31-34)→+500下盘排水巷(34-22)。
2、测点的布置为了获取全面可靠的测定数据,按照通风阻力测定的要求,结合矿井巷道布置的特点,在下井测定前先在通风系统图上初步布置测点,井下测定时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适当的补充和修改,其测点设置的原则是:(1)测点布置在风流稳定,巷道规整的地点,测点前后支护完好,巷道内无堆积物;(2)在风流分岔,汇合及局部阻力大的地点之前(或后)布置测点;(3)测点与风流变化点之间应有一定距离;(4)测点尽可能设在标高导向控制点附近,使各测点标高准确;(5)在不测定阻力的分岔巷道中测定风量,以核算风量误差;(6)沿测定路线对测点编号。
依据上述原则,本次测定共布置测点34个,测定路线及测点布置如图。
3、人员组织根据本次通风阻力测定工作的要求,测定前矿测量人员依据测点的布置,对各测点巷道的断面、标高、测点间的间距已进行测量,其原始数据见表本次测定工作是由通风技术科组织,达竹矿务局通风处指导、矿通风人员参加,现场测定了井巷气候参数、井下压力、风速、其原始数据见表。
所有测定仪器(除风表外)均在达竹矿务局借调,所有仪器仪表均经检定单位检定合格。
现场测定时共分二个小组,从11月4日至11月6日进行,每组人员组织分工情况如下表:4、测定仪器本次测定使用的各种仪器、仪表如下:WFQ-2型精密气压计4台空盒气压计2台高速风表2台中速风表2台微速风表2台通风机械式干湿温度计2台5.测定方法本次测定采用的是精密气压计两点同时测定法,其测定方法如下:每天测定前先在地面对仪器进行校正,读大气压读数,压差均调为零,在现场测定时,将两台精密气压计(Ⅰ、Ⅱ)同时放在1#测点,调好仪器记录初读数,然后Ⅰ号仪器不动,将Ⅱ号仪器移到2#测点,约定时间同时读取两台仪器读数,再把Ⅰ号仪器移到2#测点与Ⅱ号仪器同时读数校正,校正后Ⅰ号仪器留到2#测点,Ⅱ号仪器移到3#测点,再按约定时间读取两台仪器的读数。
如此循环前进直至测完。
在测定过程中,当压差计超过仪器规定读数时,两台仪器在同一地点进行调零,并作好记录。
每天测完后两台仪器应回到地面入井前校正仪器的地点,进行仪器校对。
第三节 资料整理及测定结果本次测定的全部资料采用下列方法,使用人工计算。
1、计算方法(1)巷道断面积和巷道周长各种断面形状的巷道断面面积、周长计算公式为:①矩形S=A ×HU=2×(A+H )②.梯形S=1/2×(A+B )×HU=A+B+2×22)2(H B A +-③半圆形S=A ×(0.39×A+H 2)U=2.57×A+2H 2④三心拱形S=A ×(0.26×A+H 2)U=2.33×A+2H 2以上式中:S —巷道断面积,m 2;U —巷道周长,mA —巷道宽度(下宽),mB —巷道上宽,mH —巷道高度,mH2—三心拱,半圆拱巷道的墙高,m2、测点风速及风量①采用路线法风表测风,其测点实际风速按下列公式计算:V=(a ×V 表+b )×S S 4.0 ×601 式中: a 、b —风表校正系数0.4—人体侧面积,m 2V 表—表风速,m/minV —测点巷道断面的平均风速,m/s②测点风量,测点间风量的确定测点风量按下列公式计算:Q ’=V ×S两测点间巷道通过的风量按如下原则确定:③两测点间巷道没有分叉,通过风量取两测点风量的平均值,即:Q1—2=(Q1+Q2)/2④在风流分叉点前布设测点,则通过两测点间巷道的风量取后一测点的风量,即:Q1—2= Q2⑤在风流分叉点后布设测点,则通过两测点间巷道的风量取前一测点风量,即:Q1—2= Q1以上各式中:Q1—测点1处的风量,m3/sQ2—测点2处的风量,m3/sQ3—测点3处的风量,m3/s3、大气压力测点的大气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P=P O±B×100式中:P—测点大气压力,PaP O—仪器的基准气压值,厂方调定为96603.8PaB—显示数字,“+”、“—”是由显示符号而定。
4、空气密度测点的空气密度按下列公式计算:ρ=0.003484×P/(273+t)×(1-0.378×φ×P s/P)测点间的平均空气密度,取两测点空气密度的平均值,即:ρ=0.5(ρ1+ρ2)式中:ρ一空气密度,Kg/m3{ρ1、ρ2一测点1、2的空气密度,Kg/m3t一湿空气的温度,o C一相对湿度,用小数表示;一温度t时饱和水蒸汽的分压力,Pa5、测点动压测点的动压按下列公式计算h动=1/2×V2×ρPa6、静压差两测点间的静压差按下列公式计算:h静1—2=(h1—h2)+(h2’—h1’)式中:h静1—2—1、2测点间的静压差,Pah1、h2—前后测点气压计的压差读数,Pah2’、h1’—在1#测点时ⅠⅡ号仪器校正气压差读数,Pa7、测定巷道的阻力、测定路线的总阻力(1)用精密气压计两点同时测定时,两测点间巷道的通风阻力采用下列公式计算:h阻1—2=h静1—2+Z1—2ρ1—2g+1/2×(ρ1V12-ρ2V22)式中:h阻1—2—1、2测点羊的通风阻力,PaZ1—2—1、2测点的标高差,Z1—2=Z1-Z2, Pa ;ρ1—2—1、2测点羊的平均空气重率,Kg/m3(2)测定路线的总阻力h 阻总h 阻总=h 阻1—2+h 阻2—3+……..+h 阻(n-1)n Pa (3)巷道风阻、百米风阻、百米标准风阻 两测点间测量时的巷道风阻: R 1-2=221Q -阻h两测点间的标准风阻: R 1-2标=212-1ρ2.1R -⨯ 测量巷道的百米标准风阻: R 100=212-1L R -标(4)巷道的摩擦阻力系数: α测=UL QS h 2122132-1⨯⨯⨯--阻式中 α测—实测的巷道摩擦阻力系数,NS 2/m 4L 1—2—1、2测点间的间距,m 标准摩擦阻力系数α标 8、计算结果根据原始资料及上述公式,对所有数据进行了处理,得出结果见汇总表(表5)9.测量结果校核通过测定和资料的整理,矿井通风系统阻力已全部求出,为了验证测定结果能否反映矿井通风阻力分布的实际情况及其可靠性,对测定结果的精度校核如下:(1)矿井自然风压计算本次测定,矿井进回风风流有一定的误差,因此自然风压对矿井通风有一定的影响,在进行全矿井通风阻力测定的同时,对矿井自然风压值按下列公式计算:En=(∑+-niih11)+(Zn-Z1)×21nrr+×9.8①380风井自然风压为:En=(∑+-niih11)+(Zn-Z1)×21nrr+×9.8=-366.74+(534.629-494.037)×(1.125+1.211)/2*9.8 =-366.74+464.63= 97.89Pa②小柏林风井自然风压为:En=(∑+-niih11)+(Zn-Z1)×21nrr+×9.8=-2480.96+(+726.5-494.037)×(1.211+1.108)/2*9.8 =160.5Pa(2)测定精度的校核全系统计算阻力值,按下列公式计算:①380风井阻力值为:'阻h=hs-1/2×ρ×ν2+En=1250-26.47+97.89=1321.42Pa②小柏林风井阻力值为:'阻h =hs-1/2×ρ×ν2+En=650-11.62+160.5 =798.88Pa式中:hs —风机静压水柱柱读数,ρ、ν—引风硐空气的密度(㎏/m3)和风流的风速(m/s ). 因此全系统阻力测定的相对误差为: E=''阻阻阻h h h -×100%①380风井阻力误差为: E =42.1321135442.1321-×100%=2.5%②小柏林风井阻力误差为:: E =88.79822.72188.798-×100%=9.7% 式中:'eh ——系统测定阻力累计值,Pa.误差计算表明,全矿井通风系统测定,误差只有分别为 2.5%和9.7%,测定数据基本可靠,进行误差分析后,可以作为通风优化及日常通风管理的基本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