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艺术手法-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手法(步骤一) 。前三句 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 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步骤二), 其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步骤三) 。
绝句两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一句用刘备三顾茅庐 来衬托诸葛亮的杰出才能(步骤二),表达了诗人对诸葛
亮的敬仰之情(步骤三)。
学习目标
1 2 3 4 回顾诗歌的艺术手法的类别 了解诗歌艺术手法题的设题方法 学习诗歌艺术手法题的一般解题步骤 规范解答艺术手法类的诗歌鉴赏题
关于诗歌的表达技巧
• 所谓诗歌的表达技巧就是作者在诗歌写作 中描绘景物、抒发情感之时所运用的手段、 方法、修辞等表达艺术形式。它是作者在 描绘景物、抒发情感中将客观景物与主观 情感联系起来的桥梁、纽带,它能帮助作 者更生动形象、准确传神地借助景物来表 达内心欲表达的思想感情。它包括我们常 说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结 构技巧。
1 表达方式 艺 术 手 法
2 表现手法
3 修辞方法 4 结构技巧
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 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 间接抒情: 1 借景抒情—触景生情 融情入景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2 借事抒情/即事感怀 3 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 托物寓理 4 借古讽今 借古喻今 咏史言志 借古鉴今 借古抒怀 怀古伤今 5 用典抒情 描写:白描/细节描写/侧面描写/渲染/动静结合/虚实结合 等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试分析这首诗歌的表达技巧。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寓情于景、用典、衬托的手法(步 骤一)。其中,三四两句是寓情于景,“自”“空”二字
写出了祠堂景色虽美,却无人欣赏,以乐景写哀情。“三
表现手法
修 辞 手 法
01、比兴:渲染或导引 02、比喻:突出、化虚为实 03、比拟:形象生动 04、对偶:整齐含蓄 05、对比:鲜明突出 06、用典:言简意丰耐人寻味 07、双关:含蓄委婉、趣味 08、夸张:浪漫、突出醒目 09、借代:简练含蓄 10、互文:言简意赅 11、反问 设问:承启深化、强调 12、反复:强调突出
例题分析1
早 行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陈与义
参考答案: 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 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 孤独寂寞(步骤三)。
课堂 练习
雨后池上 刘攽(bān)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比喻。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 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Aa一二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 塘雨后幽美迷人的的静态。b三四句“忽起””垂杨舞”以及垂杨 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写出了雨后 池塘上的动态之美。B本诗既写出了雨后池塘的静态之美,又写 出了它的动态之美,以静显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 幅异常优美的雨后池塘春景图。
课堂练习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 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⑵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 要分析。(3分) 明确: (步骤一)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 点是借景抒情。 (步骤二)诗人借助对“青苔”、“虹 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 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步骤 三)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从其他角度(如互文手法)回答,言之成理也可。】
•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怡人的环境,衬托出 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 吧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 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 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 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1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 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
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 的盎然生机(步骤二)。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 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步骤三)。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作者是采用什么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 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这首诗的构思巧妙之处是“主客移位”(步骤一)。 前两句细写春风中的柳条藤蔓修长柔软,并赋予其以人的 感情,一个“系”字写出了柳条藤蔓牽衣拉裾的动作,表 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后两句更是将黄莺 人格化,就像即将分别的老朋友,一个“啼”字更似凄凄 惜别,难舍主人离去(步骤二)。这样主客移位,巧妙而 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步骤三)。
课堂 练习
除 夜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第三句采用了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第三句采用曲写 (对写)/ 侧面虚写的写法 (步骤 一) 。 诗句不直接写自己思念故乡,而写故乡的 亲人在这除夕之夜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这 其实正是写诗人自己思念故乡和亲人(步骤 二) 。 这样写,把深挚的情思抒发得更为委婉 含蓄,更显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步骤三) 。
的思乡之情(步骤三) 。
书湖wk.baidu.com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 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步骤一)。写开门见“山”,
“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化静为
•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 1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 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 • 【答案】 • ①比喻,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 生动贴切; • 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 • 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这首诗是诗人入蜀后所作。简析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 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运用了反衬手法,以乐景衬托哀情的艺 术手法(步骤一) 。前两句勾画了一幅浓丽的春 日画面,极言春光融融。 作者面对如画的景色, 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
(步骤二),特别是最后一句,流露出归心深切
结构技巧
诗歌常见的技巧: 首尾照应 开门见山 层层深入 先总后分 先景后情 卒章显志 过渡 铺垫 伏笔 照应等
诗词鉴赏 艺术手法
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
设题方法
1、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表 现手法) 2、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怎样的效 果? 3、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4、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 XX这 一手法的?
分析技巧型 答题步骤
•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常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 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 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 作用。
越中览古
1、比兴/用典/对比 2、衬托:以动衬静 、以声衬寂 、以明衬暗、以乐景衬哀 情 3、虚实结合 / 联想和想象/侧面虚写 / 曲写(对写):如 以对方写自己(委婉含蓄) 写景方法:衬托渲染 运用修辞 联想想象 4、渲染 /烘托 5、白描 /细节描写 色彩搭配 高低远近 动静明暗 虚实结合 6、象征/托物言志 点面结合 工笔细描 粗笔勾勒 乐景写哀 7、情与景关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融情入景、景中 哀景写乐 含情、直抒胸臆 8、侧面描写:如视觉、触觉、听觉、嗅觉 10、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11、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写实和夸张
•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怡人的环境,衬托出 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 吧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 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 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 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 【答案】B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