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
过程管控的六个方面
![过程管控的六个方面](https://img.taocdn.com/s3/m/cbc1ecd8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d8.png)
过程管控的六个方面随着企业管理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过程管控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管理工具。
过程管控是指管理人员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管理企业中的流程和过程,以确保各个环节的平稳运行,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效率。
过程控制有六个方面,下面我们一一介绍。
第一个方面是规划控制。
企业应该制定有效的流程和过程规划,使所有相关人员都能对此有清晰的理解。
规划应遵循企业目标,并与计划、资源分配、质量控制、安全等内容结合。
规划应该在整个运营周期中保持有效性和灵活性。
第二个方面是监控控制。
企业应该建立有效的监控措施以确保规划的执行情况,并能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监控措施应该包括对数量、质量和时间的监控,也应该注意监控成本和资源的使用。
第三个方面是变更控制。
企业应该明确变化的类型和步骤,并建立变更管理程序。
变更管理程序应该细致、完备,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影响的可控性。
变更管理需要与项目管理、需求管理、配置管理等相关流程相衔接。
第四个方面是风险控制。
企业应该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以确保识别、评估和响应风险。
风险管理过程需要与企业战略、项目管理、质量管理等相关流程相衔接,以确保有效管理风险。
第五个方面是问题控制。
企业应该建立有效的问题管理程序,以确保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问题管理程序应该包括问题识别、分类、评估、解决和跟踪等步骤。
通过问题管理程序,企业能够改进流程和过程,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
最后一个方面是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应该成为企业的一种文化,并贯穿于每个过程中。
企业应该建立持续改进的机制,以确保不断改进流程和过程,并实现优化业务、增强竞争力的目标。
以上就是过程控制的六个方面,企业可参考利用这些方面来建立有效的过程控制,来不断提升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过程控制知识点(精编)
![过程控制知识点(精编)](https://img.taocdn.com/s3/m/b48ba4f884254b35eefd34aa.png)
(一)概述1.过程控制概念:采用数字或模拟控制方式对生产过程的某一或某些物理参数进行的自动控制。
2.学科定位:过程控制是控制理论、工艺知识、计算机技术和仪器仪表知识相结合而构成的一门应用学科。
3.过程控制的目标:安全性,稳定性,经济性。
4.过程控制主要是指连续过程工业的过程控制。
5.过程控制系统基本框图:6.过程控制系统的特点:1)被控过程的多样性2)控制方案的多样性,包括系统硬件组成和控制算法以及软件设计的多样性。
3)被控过程属慢过程且多属参数控制4)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主要形式5)过程控制有多种分类方法。
过程控制系统阶跃应曲线:7.衰减比η:衡量振荡过程衰减程度的指标,等于两个相邻同向波峰值之比。
即:8.衰减率ϕ:指每经过一个周期以后,波动幅度衰减的百分数,即:衰减比常用表示。
9.最大动态偏差y1:被控参数偏离其最终稳态值的最大值。
衡量过程控制系统动态准确性的指标10.超调量:最大动态偏差占稳态值的百分比。
11.余差:衡量控制系统稳态准确性的性能指标。
12.调节时间:从过渡过程开始到结束的时间。
当被控量进入其稳态值的范围内,过渡过程结束。
调节时间是过程控制系统快速性的指标。
13.振荡频率:振荡周期P的倒数,即:当相同,越大则越短;当相同时,则越高,越短。
因此,振荡频率也可衡量过程控制系统快速性。
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动态特性):过程在各输入量(包括控制量与扰动量)作用下,其相应输出量(被控量)变化函数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14. 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的特点:1单调不振荡。
2具有延迟性和大的时间常数。
3具有纯时间滞后。
4具有自平衡和非平衡特性。
5非线性。
(二)过程控制系统建模方法机理法建模:根据生产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变化机理,写出各种有关方程式,从而得到所需的数学模型。
测试法建模:根据工业过程的输入、输出的实测数据进行某种数学处理后得到的模型。
经典辨识法:测定动态特性的时域方法,测定动态特性的频域方法,测定动态特性的统计相关法。
过程控制系统概述
![过程控制系统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4d8703dc6f1aff00bed51e99.png)
过程控制系统概述杨峰电信学院06自动化3班学号:40604010321所谓过程控制(Process Control)是指根据工业生产过程的特点,采用测量仪表、执行机构和计算机等自动化工具,应用控制理论,设计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实现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
一﹑过程控制的特点随着生产过程的连续化﹑大型化和不断强化, 随着对过程内在规律的进一步了解,以及仪表﹑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 生产过程控制技术近年来发展异常迅速.所谓生产过程自动化, 一般指工业生产中(如石油﹑化工﹑冶金﹑炼焦﹑造纸﹑建材﹑陶瓷及热力发电等)连续的或按一定程序周期进行的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凡是采用模拟或数字控制方式对生产过程的某一或某些物理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进行的自动控制统称为过程控制.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 一般要求保持过程进行中的有关参数为一定值或按一定规律变化. 由于被控参数不但受内﹑外界各种条件的影响, 而且各参数之间也会相互影响, 这就给对某些参数进行自动控制增加了复杂性和困难性. 除此之外, 过程控制尚有如下一些特点:1. 被控对象的多样性.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 首先得认识被控对象的行为特征, 并用数学模型给以表征, 这叫对象特性的辨识. 由于被控对象多样性这一特点, 就给辨识对象特性带来一定的困难.2. 被控对象存在滞后.由于生产过程大多在比较庞大的设备内进行, 对象的储存能力大, 惯性也大. 在热工生产过程中, 内部介质的流动和热量转移都存在一定的阻力, 因此对象一般均存在滞后性. 由自动控制理论可知, 如系统中某一环节具有较大的滞后特性, 将对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质量指标带来不利的影响, 增加控制的难度.3. 被控对象一般具有非线性特点.当被控对象具有的非线性特性较明显而不能忽略不计时, 系统为非线性系统, 必需用非线性理论来设计控制系统, 设计的难度较高. 如将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性的被控对象经线性化处理后近似成线性对象, 用线性理论来设计控制系统, 由于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有明显的差别, 难以达到理想的控制目的.4. 控制系统比较复杂.控制系统的复杂性表现之一是其运行现场具有较多的干扰因素. 基于生产安全上的考虑, 应使控制系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由于以上特点, 要完全通过理论计算进行系统设计与控制器的参数整定至今乃存在相当的困难, 一般是通过理论计算与现场调整的方法, 达到过程控制的目的.二﹑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 一般可用如下框图表示被控参数(变量)y(t ) ;控制(操纵)参数(变量)q(t) ;扰动量f(t) ;给定值r(t) ;当前值z(t); 偏差e(t) ;控制作用u(t)三、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按系统的结构特点来分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复合控制系统(前馈-反馈控制系统)按给定值信号的特点来分定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1.反馈控制系统偏差值是控制的依据,最后达到减小或消除偏差的目的。
过程控制计划
![过程控制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ce0a6039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62.png)
过程控制计划过程控制计划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的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以确保项目能够按照计划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的成果。
过程控制计划是项目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项目团队有效地监控项目进度、成本和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1. 目标和范围。
过程控制计划的首要任务是明确项目的目标和范围。
在制定过程控制计划时,需要明确项目的整体目标和具体范围,明确项目的目标是什么,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成果,项目的范围包括哪些内容,需要完成哪些工作。
只有明确了项目的目标和范围,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过程控制计划,确保项目按照既定目标和范围进行。
2. 过程管理。
过程管理是过程控制计划的核心内容,它包括项目的进度管理、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对项目的进度进行有效管理,及时发现进度偏差,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调整。
同时,还需要对项目的成本进行有效管理,控制项目的成本在合理范围内。
此外,质量管理也是过程控制计划的重要内容,需要确保项目的成果符合预期的质量要求,达到客户的满意度。
3. 风险管理。
在过程控制计划中,还需要考虑项目的风险管理。
项目实施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可能会影响项目的进度、成本和质量。
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确保项目能够顺利进行。
4. 沟通管理。
沟通管理也是过程控制计划的重要内容。
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与各方进行有效的沟通,包括项目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客户的沟通、与供应商的沟通等。
有效的沟通可以及时传递信息,协调各方的工作,解决问题,确保项目能够按照计划进行。
5. 变更管理。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变更,包括范围变更、进度变更、成本变更等。
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变更管理计划,对变更进行评估和控制,确保变更能够得到有效管理,不会对项目的顺利进行造成影响。
6. 总结。
过程控制计划是项目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项目团队有效地控制和管理项目的过程,确保项目按照计划顺利进行。
过程控制系统基础知识
![过程控制系统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609586548d7c1c708a14574.png)
第一节过程控制发展概况过程控制通常是指石油、化工、电力、冶金、轻工、纺织、建材、原子能等工业部门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40年代以后,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发展很快。
尤其是近些年来,过程控制技术发展更为迅猛。
纵观过程控制的发展历史,大致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50年代前后,一些工厂企业的生产过程实现了仪表化和局部自动化。
这是过程控制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过程检测控制仪表普遍采用基地式仪表和部分单元组合式仪表(多数是气动仪表),过程控制系统结构大多数是单输入、单输出系统;被控参效主要是温度、压力、流量和液位四种参数。
控制的目的是保持这些过程参数的稳定,消除或减小主要扰动对生产过程的影响;过程控制理论是以频率法和根轨迹法为主体的经典控制理论.主要解决单输人、单输出的定位控制系统约分析和综合问题。
自60年代来,随着工业生产酌不断发展,对过程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为自动化技术工具的完善创造了条件.从此开始丁过程控制的第二个阶段。
在仪表方面,开始大量采用气动和电动单元组合仪表。
在过程控制理论方面,除了仍然采用经典控制理论解决实际工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外.现代控制理论得到应用,为实现高水平的过程控制奠定了理论基础.从而过程控制由单变量系统转向多变量系统。
但是。
由于过程机理复杂,过程建模困难等等原因,现代控制理论一时还难以应用于实际工业生产过程。
70年代以来.过程控制得到很大发展。
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迅猛发展.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成功与微处理器的相继问世.使功能丰富的计算机的可靠性大大提高、性能价格比又大大提高、尤其是工业控制机采用了冗余技术和软硬件的自诊断措施.使其满足工业控制的应用要求。
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开发、应用和普及.使生产过程自动化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过程控制发展到现代过程控制的新阶段:计算机时代。
这是过程控制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这一阶段纳主要特点是:对全工厂或整个工艺流程的集中控制、应用计算机系统进行多参数综合控制,或者由多台计算机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和经营管理。
过程控制应用的范围
![过程控制应用的范围](https://img.taocdn.com/s3/m/78b89bda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d7.png)
过程控制应用的范围
过程控制是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进行监测、调节和控制,以达到生产过程的稳定和优化。
过程控制应用广泛,涉及到许多领域,如化工、制药、食品、电子、机械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过程控制应用的范围。
1. 化工领域
化工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温度、压力、流量、pH值等参数进行监测和控制,以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过程控制技术在化工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制药领域
制药过程中,需要对温度、湿度、压力、流量等参数进行监测和控制,以保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过程控制技术可以实现药品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食品领域
食品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温度、湿度、pH值、氧气含量等参数进行监测和控制,以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过程控制技术可以实现食品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 电子领域
电子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温度、湿度、压力、流量等参数进行监测和控制,以保证电子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过程控制技术可以实现电子产品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5. 机械领域
机械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温度、湿度、压力、流量等参数进行监测和控制,以保证机械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过程控制技术可以实现机械产品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过程控制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过程控制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质量控制中的过程控制
![质量控制中的过程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a3253a9b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de.png)
质量控制中的过程控制在质量控制中,过程控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过程控制是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调节,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的一种管理方法。
通过过程控制,可以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做出调整,避免不良品的产生,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生产效率。
一、过程控制的概念及作用过程控制是指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通过对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监控和调节,以确保生产过程稳定、可控,从而达到产品质量的要求。
过程控制的核心是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进行监控,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做出反应和调整,以防止问题进一步扩大。
过程控制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首先,可以帮助企业减少产品不良率,提高合格品的产量。
其次,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再者,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排除生产过程中的问题,避免不良品流入市场,保护企业品牌形象。
总的来说,过程控制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二、过程控制的方法过程控制有多种方法,常见的方法包括:1. 统计质量控制(SQC):通过对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变化,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2. 过程监控图(SPC):通过绘制控制图,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变化,及时调整生产参数,保持生产过程稳定。
3. 六西格玛(Six Sigma):通过六西格玫的方法,对生产过程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根源,并采取相应措施,改进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
4. 故障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通过对潜在故障模式和效果的分析,找出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并提前采取防范措施,避免问题发生。
5. 设备管理效益(OEE):通过对设备的运转效率、生产能力和质量损失等指标进行监控,发现设备运行中的问题,及时做出调整,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方法并不是孤立的,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运用,以达到最佳的过程控制效果。
三、过程控制中的关键要点在进行过程控制时,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要点:1. 确定关键过程:首先要确定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节点,以确保对关键节点进行有效监控和控制。
过程控制的方法有哪些
![过程控制的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53bd45b4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c9.png)
过程控制的方法有哪些过程控制是指在计算机操作系统中对运行的进程进行管理和调度的一种机制。
它涉及到进程的创建、终止、调度、同步和通信等方面,是操作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过程控制中,有许多不同的管理方法和策略,我将在以下几个方面逐一介绍。
1. 进程创建:进程的创建通常有三种方式:用户请求创建、系统初始化创建和进程自我复制。
用户请求创建是指用户通过运行特定的系统调用,在操作系统中创建新的进程。
系统初始化创建是指操作系统在系统启动时预先创建一些必要的进程,例如init 进程。
进程自我复制是指一个正在运行的进程创建一个与自己相同的新进程。
2. 进程终止:进程的终止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实现:正常终止、异常终止和外界干预终止。
正常终止是指进程完成了它的任务,然后自愿退出。
异常终止是指进程由于发生了一些错误或异常情况而被迫退出。
外界干预终止是指操作系统或其他进程通过发送特定的信号来终止一个进程。
3. 进程调度:进程调度是指操作系统在多个进程之间进行切换和调度,以实现对系统资源的合理利用。
常见的调度算法有先来先服务(FCFS)、最短作业优先(SJF)、最短剩余时间优先(SRTF)、轮转调度、优先级调度等。
4. 进程同步:进程同步是指多个进程之间的相互协作,以保证它们之间的临界资源的安全访问。
常见的进程同步方法有互斥锁、信号量、条件变量等。
5. 进程通信:进程通信是指进程之间传递信息和数据的过程。
常见的进程通信方法有管道、消息队列、共享内存、信号和套接字等。
6. 进程间通信(IPC):进程间通信是指两个或多个进程之间进行信息和数据交流的过程。
IPC可以通过共享内存、消息传递、管道、信号和套接字等方式来实现。
7. 进程死锁避免:死锁是指多个进程之间由于彼此之间的循环等待而无法继续执行的一种情况。
为了避免死锁的发生,可以采用资源分配的策略、资源有序分配策略和银行家算法等方法。
8. 多线程:多线程是指在同一个进程内同时执行多个线程,每个线程都拥有独立的程序计数器、栈和寄存器。
过程控制教学大纲
![过程控制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c7c68bc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db.png)
过程控制教学大纲过程控制教学大纲过程控制是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工业生产中的自动化控制、优化和监控等方面。
为了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过程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过程控制教学大纲是必不可少的。
一、课程简介过程控制教学大纲首先需要对课程进行简要介绍。
课程应包括过程控制的定义、目标和应用领域等基本概念,以及介绍过程控制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二、课程目标在过程控制教学大纲中,明确课程的目标是至关重要的。
课程目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理论知识:学生应该掌握过程控制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控制策略和控制算法等。
2. 实践技能: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实践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过程控制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包括系统建模、控制器设计和参数调整等。
3. 创新能力:学生应该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过程控制的知识和技能,提出改进和优化方案。
三、教学内容在过程控制教学大纲中,详细列出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必要的。
教学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介绍过程控制的定义、目标和应用领域,以及过程控制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2. 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介绍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过程等。
3. 控制策略和控制算法:介绍常见的控制策略和控制算法,包括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模糊控制和模型预测控制等。
4. 系统建模与参数辨识:介绍系统建模的基本方法和参数辨识的技术,包括传统的数学建模方法和现代的数据驱动建模方法。
5. 控制器设计与参数调整:介绍控制器设计和参数调整的方法和技术,包括根轨迹法、频域法和优化方法等。
6. 过程监控与故障诊断:介绍过程监控和故障诊断的方法和技术,包括统计过程监控和模型基于过程监控等。
四、教学方法在过程控制教学大纲中,应明确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既包括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也包括实验操作和实践项目等。
过程控制的名词解释
![过程控制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d9007ef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21.png)
过程控制的名词解释
过程控制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管理产品加工,检验,组装,包装或其他相关过程以确保产品质量的实践。
从1950年代开始,工业和制造行业使用过程控制技术来实现生产过程的精确控制和提高效率。
过程控制的主要用途是控制生产线的操作过程,比如在涂装操作中使用的料位控制器,机械操作中的触摸屏等设备,以确保机器总体操作在安全可靠的情况下顺利进行,并确保机器的自动化运行。
过程控制的目的是控制机器和工艺运转,使机器和工艺能够实现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企业的经济效益。
过程控制设备包括传感器,决策器,执行器,及其他自动控制元件,这些元件都具有回路,可以检测物理参数,以及监控和控制机器和工艺的运行参数。
在过程控制的系统中,由传感器采集的机器和工艺的物理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和位置等参数,将传递给决策器,决策器根据传递的实时参数,做出相应的控制决策。
基于控制决策,决策器将信号传送给执行器,使机器和工艺达到规定的操作要求,从而实现过程控制。
此外,过程控制还可以帮助企业监控和分析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从而帮助企业及早发现问题,调整参数以实现最佳产品质量和最高的生产效率。
总的来说,过程控制可以实现机器和工艺的自动化控制,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监控和分析工艺参数,及早发现问题,实现最佳产品质量和最高的生产效率。
过程控制是现代制造和行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企业来说,投资过程控制技术将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并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节约成本,提升市场占有率。
过程控制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过程控制的名词解释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d84594f3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53.png)
过程控制的名词解释是什么过程控制是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了许多领域,包括化工、制造、能源等等。
那么,过程控制是什么呢?简单来说,过程控制是一种通过监测和调整某个过程的参数和变量,以实现预定目标的技术手段。
这个过程可以是一个化学反应、一项制造工艺或者一个能源系统。
过程控制的主要目标是使产出的产品或服务符合特定要求,既要高质量,又要高效率。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过程控制需要实时地监测关键的参数和变量,并及时根据这些数据进行调整。
这样就可以保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各种因素都在可控范围内,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在过程控制中,最常见的手段是使用传感器来实时地监测关键的参数和变量。
通过这些传感器获取到的数据,可以用来判断当前的生产状态,并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进行调整。
例如,在一个化工反应中,可以通过监测温度、压力和浓度等参数,来控制反应的进程和产物的质量。
过程控制的核心是控制系统,它包括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机构。
传感器用来获取数据,控制器用来处理这些数据并制定控制策略,执行机构用来根据控制器的指令进行实际操作。
通过这些组成部分的协同工作,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精细控制。
在过程控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反馈控制。
反馈控制通过与参考值进行比较,将差异转化为控制信号,从而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动态调整。
这种控制方式可以使整个系统保持在稳定状态,并对外部干扰做出相应的响应,从而提高产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过程控制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化工领域,过程控制可以用来控制化学反应的速度、产物的选择性和产量等;在制造领域,可以用来控制生产线的速度和质量;在能源领域,可以用来控制发电机组和输电系统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可以说,过程控制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过程控制是一种通过监测和调整某个过程的参数和变量,以达到预定目标的技术手段。
它利用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机构等组成部分,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和调整。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大纲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f789e52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bf.png)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大纲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熟悉过程控制的基本原理、掌握过程控制的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过程控制理论分析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能够撰写相关论文和报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过程控制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具体包括: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过程控制的基本原理、过程控制的基本方法。
其中,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包括过程控制的概念、分类和应用;过程控制的基本原理包括过程控制的原理、过程控制的数学模型;过程控制的基本方法包括过程控制的设计方法、过程控制的实现方法和过程控制的优化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讲授法主要用于传授基本概念和原理,讨论法主要用于探讨实际问题,案例分析法主要用于分析具体案例,实验法主要用于动手实践。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我们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我们将采用《过程控制》一书作为主教材,同时辅以《过程控制原理与应用》等参考书。
多媒体资料方面,我们将收集和制作相关的教学PPT、视频等资料。
实验设备方面,我们将准备相关的实验设备和器材,以供学生动手实践使用。
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我们将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平时表现评估将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旨在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和交流能力。
过程控制方法
![过程控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3c60efa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b6.png)
过程控制方法在生产制造和管理中,过程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过程控制方法是指对生产或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和调整,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标准。
下面将按类划分介绍几种常见的过程控制方法。
1.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指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调整,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和客户需求。
常见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检验、抽样、统计过程控制等。
检验是通过对产品的外观、尺寸、性能等方面进行检测,以确定产品是否符合标准和客户要求。
抽样是通过对产品进行随机抽样,以确定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
统计过程控制是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以发现和纠正生产过程中的问题,从而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2.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指通过对生产和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调整,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常见的成本控制方法包括:成本计划、成本分析、成本管理等。
成本计划是通过对生产和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成本预算和计划,的各个环节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以发现成本问题和瓶颈,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方案。
成本管理是通过对生产和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调整,以实现成本控制和效益提高。
3.生产计划控制生产计划控制是指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调整,以实现生产计划的顺利进行。
常见的生产计划控制方法包括:生产计划编制、生产进度控制、生产过程监控等。
生产计划编制是通过对市场需求、生产能力和资源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确定生产计划的内容和目标。
生产进度控制是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调整,以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进行。
生产过程监控是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以发现生产问题和瓶颈,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方案。
4.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指通过对生产和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调整,以降低风险,保障生产和管理的安全和稳定。
常见的风险控制方法包括: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应急预案等。
风险评估是通过对生产和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调整,以实现风险控制和安全稳定。
过程控制的要求
![过程控制的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2a23bc0f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3f.png)
1、过程控制的要求:安全性、稳定性、经济性2、过程控制设计的步骤:a确定控制目标b选择被控参数c选择控制量d确定控制方案e选择控制策略f选择执行器g设计报警和联锁系统h系统的工程设计i系统设计调试和整定调节器的参数3、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a结构不同的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前馈_反馈复合控制系统)b设定值不同的控制系统(定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顺序控制系统)4、衰减比:衡量系统振荡过程衰减程度的指标(两个相邻的同向波峰值之比)衰减率:衡量衰减程度的另一指标(一个周期后波动幅度衰减的程度)超调量:最大动态偏差占被控量稳态值得百分比残余偏差:过渡过程结束后,被控量新的稳态值与设定值之间的差值5、电动单元组合(DDZ)仪表、气动单元组合(QDZ)仪表6、模拟仪表的信号可分为气动仪表的模拟信号与电动仪表的模拟信号气动仪表的输入/输出模拟信号统一使用0.02~0.1MPa的模拟气压信号。
过程控制系统的模拟直流电流信号为4~20mADC,负载电阻为250欧,模拟直流电压信号为1-5VDC.第二章1、最大绝对误差:仪表的实测示值x与真值X a的最大差值相对误差标称相对误差引用误差2、仪表的精确度是仪表检测误差的一种工程表示,是用来衡量仪表测量结果可靠性程度最重要的指标。
仪表的精度可分为若干个等级,其等级可用去掉最大引用误差中的+—和%来表示例:某仪表的最大引用误差为+—0.5%,则该仪表的精度等级为0.5级;某仪表的最大引用误差不超过+—1%,则该仪表的精度等级即为1.0级。
3、热电偶的测温原理P29 热电偶回路中热电动势由温差电动势两部分组成4、冷端延伸与等值替换原理P30(计算题中间温度定值)P32例2—15、压力:指垂直于单位面积的力表压Pg:指绝对压力与当地大气压力之差负压pv(真空度):指当绝对压力小于大气压力时,大气压力与绝对压力之差(结合P43图2-29)6、体积流量:瞬时流量累积流量重量流量:瞬时流量累积流量质量流量:瞬时流量累积流量标准状态下的体积流量温度为20度,压力为一个标准大气压7、物位主要包括:液位料位界位8、红外式检测原理:根据气体对红外线的强吸收特性,特含有红外线的光源通过被测气体,使被测气体吸收红外辐射能并将其转化为热能,进而利用传感元件测量外线辐射能的大小,最终达到检测被测气体成分的目的。
第2章-过程控制系统基本概念解析
![第2章-过程控制系统基本概念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6a89a5b33687e21ae45a901.png)
智能建筑环境检测与控制技术
2.4.2 按给定信号的特点分类
(3)程序控制系统 程序控制系统的给定量按照已知的规律变化, 要求其输出量与给定量的变化规律相同,如数控 机床的程序控制系统、造纸中制浆蒸煮的温度控 制、程序控制电液伺服系统和周期性工作的加热 设备等。程序控制系统的设定值按照预先设定的 程序自动改变,系统按设定程序自动运行,直至 全部程序运行完为止。程序控制系统可以是开环 的,也可以是闭环的。
智能建筑环境检测与控制技术
2.2 过程控制系统的特点
连续型生产过程的基本特征是过程参数的变 化不仅受过程内部环境和条件的影响,也会受到 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影响生产的 参数大多不止一个,其作用也各不相同,这些都 造成了过程控制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 过程控制系统与其他自动控制系统相比,除了具 有一般自动化技术所具有的共性之外,还具有其 自身的特点。
(1)反馈控制系统 在过程控制系统中,反馈控制系统是一种最 基本的控制结构形式。反馈控制系统依据被控参 数与设定值之间的偏差进行工作,系统运行的最 终目标是减小或消除偏差。锅炉液位控制系统就 是一个反馈控制系统。如果反馈信号不止一个, 就构成了多个闭合回路,也称多回路控制系统。
智能建筑环境检测与控制技术
智能建筑环境检测与控制技术
2.2 过程控制系统的特点
(5)过程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 在过程控制系统中,通常用温度、流量、压 力、转速、液位、浓度等物理量来表征生产过程 的正常与否。由于被控过程大多具有大惯性、大 滞后等特点,使得多半过程控制具有慢过程控制 参数控制的特点。
智能建筑环境检测与控制技术
2.1 过程控制系统的发展概况
过程控制(process control)通常是指石油、 化工、电力、冶金、轻工、纺织、造纸、医药、 建材、核能等工业生产中连续的或按照一定周期 程序进行的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
过程控制系统
![过程控制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b26f6e98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35.png)
分析可知,以风量作控制参数为最佳选择。
§2-3 执 行 器 选 择
0、概述
1. 作用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接受调节器的指令;
•经执行机构将其转换为相应的角位移或直线位移;
•去操纵调节机构,改变被控对象进、出的能量或
物料。
2.
组成
执 行 机 构 调 节 机 构
3. 类型
薄 膜 机 构 - - 应 用 最 广
快开特性:适于要求快速开、闭的控制系统。
抛物线特性:介于直线特性与对数特性之间,弥补了直线特 性小开度时控制性能差的缺点。
三、控制阀作用方式的选择
(一)、气开气关方式的选择
• 选气开还是气关式,由生产工艺的要求决定。 1、从生产的安全出发 2、从保证产品质量考虑 3、从降低原料和动力的损耗考虑 4、从介质特点考
过程控制系统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单回路控制系统 第三章 串级控制系统
第一章 绪论
1、过程控制的概念
凡是采用数字或模拟控制方式对生产过程的某一或某些 物理参数进行的自动控制通称为过程控制。
2、过程控制的特点
过程控制的目的:保持过程中的有关参数为一定值或按 一定规律变化。
过程控制的特点:
1、被空对象的多样性 2、普遍存在滞后 3、特性往往具有非线性
一般希望控制通道克服扰动的应使扰动作用点位置远离被控 量能力要强,动态响应应比扰动通道快,要突出干扰作用,应使扰 动作用点位置远离被控量。
(三).实例讨论
例1:喷雾式乳粉干 燥设备的控制 。
1.控制要求:干燥后的 产品含水量波动要小。
2.被控参数选择:干 燥器里的温度
3.控制参数的选择 (三种方案如图所示)
8、调节器输出:根据偏差值、经一定算法得到的输出值。
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
![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1e7d2a6a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3f.png)
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
根据处理的对象和过程的性质,过程控制系统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工艺过程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各种工艺过程的系统,如炼油、化工、冶金等。
该系统涉及到大量的物理和化学变化,需要对流量、压力、温度、浓度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2.环境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环境中的水质、空气质量、噪声、辐射等,保障环境质量。
该系统需要对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对污染源、噪声源等进行控制。
3.电力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电力生产、输送、分配等过程的系统。
该系统需要对电力质量、负荷、电压等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4.交通运输控制系统:用于实现交通运输的安全、顺畅、高效,包括交通信号控制、公共交通调度、路况监测等。
5.安防控制系统:用于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包括监控、报警、门禁等。
6.医疗卫生控制系统:用于医院、诊所等医疗卫生机构中对患者、药品、设备等进行监管和控制。
7.其他控制系统:如水利控制系统、气象控制系统、火灾控制系统等,根据控制
对象和过程的性质而定。
过程控制行为规范
![过程控制行为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ce136f9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95.png)
过程控制行为规范过程控制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
过程控制主要包括:人员配备、安全生产管理基础工作、开展标准化创建活动、安全检查隐患整改、安全事故调查处理。
1、安全管理人员配备根据公司《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设置规定》的要求,各项目应配备具有资格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数量1-2人,应满足现场安全管控需要。
2、安全人员工作行为(1)建立安全工作日记,其中主要内容:检查内容、存在问题、整改情况,起到积累经验和便于考核的作用,同时可作为工作证据。
(2)建立月安全汇报制度,内容:本月施工概况;本月安全生产情况;施工过程中安全工作重点及采取的技术或管理措施;内外部检查评价(如有);措施实施情况;下个月安全工作计划;需要公司解决的问题。
(3)加强周信息汇报制度,基层安全人员负责将所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如安全事故、未遂事故、安全动态等上报至安全部,使公司对各项目的情况有充分了解,便于公司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安全人员负责在每周五将安全有关信息汇报至安全监管部。
3、班组安全员项目各班组设不脱产的安全员,负责监督班组人员按章操作、纠正违章作业、督促处理险情、随时反映和提出有关安全生产的建议。
4、安全保证计划在开工前,应由项目经理主持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策划,并在策划的基础上编制项目安全保证计划,经项目经理批准后报公司安全监管部备案。
项目经理部应对生产过程以及为生产服务的过程中存在的危害或潜在危害进行辨识,对其危害程度进行评价,找出重大危险源,并制定管理方案。
项目经理部每半年重新辨识、评价一次。
项目安全保证计划需包括的内容(项目有关管理制度、规定已明确的可直接引用)包括:工程概况、控制程序、控制目标、组织结构、职责权限、资源配置、安全措施、重大危险源及其管理方案、检查评价、奖惩制度。
项目经理部应根据项目施工安全目标的要求配置必要的资源,确保施工安全,保证目标实现。
5、安全技术交底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负责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应当对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作出详细说明,并由双方签字确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DDZ-Ⅱ型仪表由220V交流电压单独供电,DDZ-Ⅲ型仪表由统一供电。
2.对PID调节器而言,当积分时间,微分时间时,调节器呈调节特性。
3.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同一仪表对某一工艺参数进行正反行程的测量,相同的被测量值得到的正反行程测量值的最大差值称为。
4.由于系统中物料或者能量的传递需要克服一定的阻力而产生的滞后被称为___________。
5.在被控对象的输入中,_______________应该比干扰变量对被控变量的影响更大。
6.按照给定值对控制系统进行分类,如果给定值按事先设定好的程序变化,则控制系统为_______________。
7.当系统的最大超调量与最大偏差相等时,系统的余差值等于___________。
8.确定调节阀气开气关型式主要应考虑________________。
9.常用的抗积分饱和措施有限幅法和____________。
10.与反馈控制能够克服所有干扰不同,前馈控制能够克服_________种干扰。
2、单项选择题11.下列()不是测量仪表的技术性能指标。
A.仪表精度 B.灵敏度 C.响应时间 D.测量方法12. 对于始点为0℃的电子电位差计,当输入端短路时,仪表指针应指在()。
A.始点 B.室温 C.终点 D.原位置13.下列利用热电效应测温的温度计是()温度计。
A. 双金属B. 压力式C. 热电偶D. 热电阻14.DDZ–Ⅲ型仪表现场传输信号为4~20mADC,而控制室的联络信号为电压,那么电流与电压之间的转换电阻为()。
A.200Ω B.250Ω C.500Ω D.750Ω15.一般认为,多次测量中任何一次测量的极限误差为()。
A.±δ B.±2δ C.±3δ D.±4δ16.过渡过程常出现如下几种形式:1 振荡衰减过程②衰减振荡过程③等幅振荡过程④发散振荡过程⑤非振荡发散过程其中,属于稳定过程的有()。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①②17.雷达跟踪系统属于()。
A.定值控制系统B.随动控制系统C.程序控制系统D.前馈控制系统18.下列参数()不属于过程特性参数。
A.放大系数KB.时间常数TC.滞后时间τD.积分时间T I19.下列控制系统中,()是开环控制。
A.定值控制系统B.随动控制系统C.前馈控制系统D.程序控制系统20.下述名词中,()不是过渡过程的品质指标。
A.最大偏差 B.余差 C.偏差 D.过渡时间21.如右图所示的蒸汽加热器温度控制系统,被控对象为()。
A.流体出口温度B.蒸汽加热器C.冷凝水出口温度D.流体22.对于如图所示的锅炉液位的双冲量控制系统,有如下说法:①这是一个前馈与反馈相结合的控制系统②这是一个串级控制系统③加入前馈控制的目的是克服由于蒸汽负荷突然变化而造成的虚假液位④双冲量是指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⑤阀门的作用形式为气关阀这些说法中,()是正确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①③⑤23. 右图所示为丙烯冷却器的控制方案示意图,图中所采用了( )控制方案完成控制。
A.串级B.选择性C.分程D.均匀24. 一个间歇反应器的温度控制系统,其控制方案如右图所示,图中所采用了( )控制方案完成控制。
A.串级B.选择性C.分程D.均匀25.温度控制系统如图所示,当物料为温度过高时易结焦或分解的介质、调节介质为过热蒸汽时,则调节阀和调节器的作用形式为()。
A.气开调节阀,反作用调节器B.气关调节阀,正作用调节器C.气开调节阀,正作用调节器D.气关调节阀,反作用调节器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在题后的括号内,对的打“√”,错的打“× ”。
每小题1分,共10分)26.K型热电偶测温时如果采用E型的电子电位差计则会产生很大的测量误差。
()27. 在控制系统中,被控变量是被控制的物理装置或物理过程。
()28. 对理想微分作用而言,假如偏差固定,即使数值很大,微分作用也没有输出。
( )29.设计串级控制系统时应该把所有干扰包括在副环中。
()30. 开环控制是一种没有反馈的简单控制。
( )31. 等幅振荡是过渡过程基本形式之一,如果系统出现等幅振荡,则该系统是稳定的。
( )32. 对于干扰通道,时间常数越大则越有利于调节。
( )33. 均匀控制系统的调节器参数整定可以与定值控制系统的整定要求一样。
( )34. 串级控制系统的整定都是先整定主环再整定副环( )。
35. 在控制系统的方块图中,被控变量总是随着给定值增加而增加。
( )四问答题(36、37题每题6分,38、39题每题8分,40题每题12分,共40分)36.过渡过程的品质指标有哪些?请结合下图解释各种品质指标的含义。
37.怎样选择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副控制器的控制规律?38. 如图所示,若错用了E热电偶的补偿导线,当热电偶冷端短接时,电子电位差计指在20℃上(机械零位在0℃),热电偶热端温度为885℃时,试求电子电位差计指在多少℃?附:K热电偶分度表温2030875880885890895度℃0.7981.20336.32336.52436.72436.92537.125K(mV)1.1921.80166.85967.24567.63068.01568.399E(mV)39. 如图所示用差压变送器测量闭口容器液位。
已知h2 =200cm,h3 =140c m,被测介质密度,负压管内不增加隔离液,则(1)变送器的量程为多少?(2)是否需要迁移?如果需要,迁移量为多少?40.某干燥器的流程图如下图所示,干燥器采用夹套加热和真空抽吸并行的方式来干燥物料。
夹套内通入的是经列管式加热器加热后的热水,加热器采用的是饱和蒸汽。
为了提高干燥速度,应有较高的温度θ,但θ过高会使物料的物性发生变化,这是不允许的,因此要求对干燥温度θ进行严格的控制。
(在此系统中蒸汽流量对热水温度的影响比冷水流量要大。
)1) 如果蒸汽压力波动是主要干扰,应采用何种控制方案,为什么?2) 如果冷水流量波动是主要干扰,应采用何种控制方案,为什么?3) 如果冷水流量和蒸汽压力都经常波动,应采用何种控制方案,为什么?画出控制流程图;4) 画出方块图,确定阀门的气开气关形式和控制器的正反作用。
1、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自动调节系统方块图中,给定值R,测量值Z和偏差e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2.过渡过程结束时,被控变量所达到的新的稳态值与原稳态值之差叫做。
3.串级调节系统中,主回路是一个调节系统。
4.电-气转换器能够把0~10 mA或4~20 mA的电流信号转换成的气信号。
5.电子电位差计是根据原理工作的。
6.积分时间愈_____________,积分作愈弱。
7.压力表是利用弹性元件在被测介质的压力作用下产生弹性形变的原理而制成的。
8.一个对象的特性可以用微分方程来描述,则它是一个_______________阶系统。
9.当一个调节器的输出信号同时送给两个调节阀,这两个调节阀工作在不同的信号区间,则构成的控制系统为____________控制系统。
10.在自动控制系统中,能够测量某物理量的大小并把它转化为一种特定信号的自动化装置是。
2、选择题(每空2分,共30分)1.在合成纤维锦纶生产中,熟化罐的温度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其期望值是一已知的时间函数,则熟化罐的温度控制系统属于()。
A. 定值控制系统B. 随动控制系统C. 正反馈控制系统D. 程序控制系统2. 对于始点为0℃的电子电位差计,当输入端短路时,仪表指针应指在()。
A.始点 B.室温 C.终点 D.原位置3.如图所示差压式液位计测容器的液位,其零点需()。
+ -h2h1最高液位最低液位A.正迁移B.负迁移C.无迁移D.无法确定4.下列关于时间常数T的说法,下列说法中()是错误的。
A.对于干扰通道,时间常数大则利于调节B.对于调节通道,时间常数大则系统较为稳定C.对于调节通道,时间常数小则系统易于控制D.时间常数T指当对象受到阶跃输入作用之后被控量达到新稳态值的63.2%所需要的时间5.如图所示的液位控制系统是一个()。
A.定值控制系统 B.随动控制系统 C.程序控制系统 D.随机控制系统6.温度控制系统如图所示,当物料为温度过高时易结焦或分解的介质,调节介质为待加热的软化水时,调节阀和调节器的作用形式为()。
A.气关调节阀,正作用调节器B.气开调节阀,反作用调节器C.气开调节阀,正作用调节器D.气关调节阀,反作用调节器7.如图为一个加热器控制系统,通过将进料与蒸汽进行换热达到对物料进行加热的目的,希望出料温度恒定。
其中已知进料流量为最主要的干扰,有人据此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控制系统。
这是一个()。
A.前馈控制系统B.反馈控制系统C.闭环控制系统D.单回路控制系统8.一般认为,多次测量中任何一次测量的极限误差为()。
A.±δ B.±2δ C.±3δ D.±4δ9.某一调节器,它的T I=∞,T D及δ分别放在任一中间位置,则调节器具有()。
A.比例调节作用 B.比例微分作用C.比例积分作用 D.比例积分微分作用10.下列()不是描述对象特性的参数。
A.过渡时间B.时间常数C.放大系数D.滞后时间11.某测温仪表范围为200—1000O C,根据工艺要求,温度指示值不允许超过±6℃,则应选仪表的精度等级为( ) A.0.5级 B.1.0级 C.1.5级 D.2.5级12.串级控制系统中,副调节器一般采用()调节规律A.PIB.PIDC.PDD.P13.下面关于补偿导线说法不正确的有()。
A.补偿导线与对应的热电偶在0~100℃的温度范围内有相同的热电特性B.补偿导线无极性C.不同的热电偶用的补偿导线也不同D.热电偶测温时使用补偿导线是为了将冷端延伸到温度比较恒定的地方14.DDZ–Ⅲ型仪表现场传输信号为4~20mADC,而控制室的联络信号为电压,那么电流与电压之间的转换电阻为()。
A.200Ω B.250Ω C.500Ω D.750Ω15.如图所示,曲线A、B、C表示了差压式液位计测容器的液位时零点迁移的情况,那么曲线C代表是()。
-200 0 200 400 600 800 ΔP(KPa)P出(KPa)10020C A BA.正迁移B.无迁移C.负迁移D.A、B、C答案都不正确3、判断题(每空1分,共10分)16.相同的温度下,所有种类的热电偶都产生相同的热电势。
()17. 均匀控制系统的调节器参数整定可以与定值控制系统的整定要求一样。
()18. 在调节系统的品质指标中,最大偏差与超调量在任何时候都完全相等。
( )19. 电子电位差计和电子自动平衡电桥的测量桥路都是平衡电桥。
( )20.由控制系统的方块图可知,调节变量是被控对象的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