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性产能过剩问题原因探究(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期性产能过剩问题原因探究(一)
内容摘要:产能过剩问题一直是经济学家和产业界人士共同关注的焦点,企业为达到规模经济,不断的增加投资、扩充产能,导致供需失衡、产品价格暴跌、库存增加、利润下降,甚至出现全行业亏损的情况。本文着眼于经济理论的不同观点来探讨当前企业面临的普遍性、长期性产能过剩形成的原因,并就产能过剩造成的经济效果及其影响进行分析。
关键词:产能过剩供过于求产能利用率市场机能失灵规模经济
企业为从事生产必需雇用土地、劳动力、资本、企业家能力等生产要素,并运用这些资源生产出特定的产品,以提供销售或服务。而生产能力即产能(capacity)是指企业利用现有的资源,所能达到的最大产出数量。
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在自利的动机下,消费者追求最大满足,生产者追求最大利润,市场的价格机能像一只看不见的手(invisiblehand)引导商品的供给量即需求量,不存在生产过剩(excesscapacity)的问题。然而,从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经验来看,完全竞争市场和价格自动调整的假设存在一定缺陷,市场机能完全可能失灵,因此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供需均衡就算短期内可能达到,但要维持长期均衡则十分困难。
如果社会需求受各项因素影响而无法满足总供给时,厂商的总产能就会出现过剩。从1970年石油危机后美国制造业的不景气,到1990年初期日本的泡沫经济现象,甚至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各国面临的经济衰退,产能过剩似乎已成为一种长期性及全球性的问题。即使在劳动成本相对较低廉的我国,虽然出口的快速增长可持续地带动国内需求的成长,但在跨国公司逐渐将制造基地移至我国,同时国内企业也不断扩建增产的双重供给增加之下,国内各行业逐渐出现供过于求、产能闲置的情况。
根据商务部于2005年8月公布的《2005年下半年600种主要消费品及300种主要生产资料供求状况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在600种主要消费品中,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有172种,占28.7%;供过于求的商品428种,占71.3%;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其中,如家用电器、纺织品、通讯手机、五金电料等主要消费品产能过剩的情况相当严重,行业利润继续恶化。而生产资料的情况虽然较消费品略好,300种主要生产资料中供过于求的有66种,占22%;供求平衡的213种,占71%;供不应求的21种,占7%。但在钢铁、水泥、电解铝及汽车等行业,也遭遇到产能扩张过快、库存增加、利润明显下降的问题。
如果生产者的理性行为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厂商在面临生产过剩、利润下降时仍不断削价竞争,甚至继续投入大量资金继续扩产呢?长期性的产能过剩对厂商的决策行为及消费者的福利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本文从经济学理论的不同观点,探讨长期性生产过剩能力的形成原因,并探讨长期产能过剩对总体经济和个体厂商的影响。
生产能力与厂商效率
在探讨生产能力过剩的原因之前,有必要为生产能力下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根据威廉.史蒂文森的说法,生产能力是指一个作业单元(operationunit)满负荷生产时所能处理的最大限度,简单地说,生产能力就是产能的上限。但是在实务管理上,可以将生产能力细分为两种:
设计生产能力,指可实现的最大产出,或称为理想情况下的最大可能产出;有效生产能力,指在考虑了产品组合、排程的困难、机器维修以及质量因素等情况下的最大可能产出。
从上述两种定义可以看出,有效生产能力通常小于设计生产能力,而两者间与实际产出的比率对分析生产能力的运用效率十分有效。一般来说,现场生产部经理重视的是实际产出与有效生产能力间的比率,即所谓的生产效率(productionefficiency),它代表在排除所有不是生产部经理控制的因素下,所能做到的最好情况和最大产量。
然而,对经营者和投资人来说,产能利用率(capacityutilization)可能是更有意义的指标,
指实际产出与设计生产能力的比值,它更能反映个别厂商或整体产业的生产资源是否真正能得到有效利用。尤其对设备投资庞大、产能相对集中的高科技行业(如半导体芯片代工业、液晶面板、炼油厂等)来说,从产能利用率的高低可以看出,该行业的供需态势、竞争强度甚至利润情况。
通过以上说明,可以进一步的探讨厂商应如何提高生产能力。从生产者行为的角度来看,厂商在面对生产要素投入的短期决策和长期决策时,要面临着不同的限制条件。在短期决策(shortrun)时,一种或多种的固定投入品,如厂房的扩建、机器设备的购置安装、资本的投入等是无法变更的,因此提高产能的手段只能偏向于提高现有设备的生产效率,也就是从减少设备检修时间、改善排程、安排工人加班、调整产品生产组合等方法提高有效生产能力水平。
但是从长期决策(longrun)来看,所有的投入品都是可变的,企业可以透过资本支出来改变生产规模,提高生产能力。至于何谓短期?何谓长期?并没有特定的区分标准,对劳力密集型或生产设备简单的加工行业来说,一两个星期或几个月就可以完成长期产能的增加,但对资本密集型、设备投入大的核心工业(coreindustry)来说,三年或五年都不见得能完成生产能力的增加。对这些生产能力调整不易的产业来说,需要何种生产能力?需要多大的生产能力?何时需要这种生产能力?这些问题对公司的长期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不当的生产能力决策将会对厂商的生产成本及竞争效率带来严重后果,造成生产能力不足或生产能力过剩。因此,丧失市场发展机会或出现产能闲置。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与产能过剩问题
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产品不可能会生产过量,因为生产产品的过程就会产生和产品相同价值的所得,即使产品有些过剩或不足,透过价格机能,生产过剩的产品价格会下跌,生产不足的产品价格会上升,市场机能(marketmechanism)可迅速消除这种不均衡,此即所谓的赛伊法则(Say’sLaw)。
二战后,由于市场秩序及经济活动遭受巨大的破坏,基于战后重建的需要,政府的角色被不断的强化,西方国家受凯恩斯等经济学家的影响,致力于运用政府控制的手段来管制商业运作、控制金融市场,并建立福利社会,希望通过政府支出的增加以改善社会有效需求的不足,此做法被称之为凯恩斯革命(KeynesianRevolution),全球经济从此开始长达四分之一世纪的高成长、低通膨的黄金时代。然而这样的高成长和繁荣时期并未持续太久,随着全球贸易投资的不断扩张,国际间经济波动的互相影响不断加深。1970年,石油输出国家组织(OPEC)成立标志石油危机和象征固定汇率体制的布里敦森林协定(BrettonWoodsAgreement)瓦解,各国政府丧失了对经济的控制能力,这时人们开始反思政府干预的弊病,并期望通过取消劳动力、资本与货物自由流动的限制,由市场力量来消除供需的不平衡,至此新古典经济理论(Neoclassicaleconomictheory)又重新回到主导地位。
在新古典经济学一般均衡理论的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和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下,市场力量会使经济趋于均衡,当经济运行偏离了原有的均衡状态,市场经济体系会产生自我恢复均衡的力量。因此,政府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去除一切不必要的干预、打破行政垄断、开放国内市场等,让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市场力量自然会达到最有效率的运作。
但新古典经济学对完全竞争市场的两项不合理假设暴露出在产能过剩问题上分析不足。首先,新古典经济学根据边际成本(MC)递增法则认为,单位生产成本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迅速上升,按照P=MR=MC的订价原则,即使在完全竞争的长期均衡下,边际利润为零,但边际成本仍将高于长期平均成本(LAC),此部份的利润仍可弥补厂商的固定费用(FC)。
因此即使短期决策内总需求的下降会带来短暂的产能过剩,但长期决策时完全竞争会迫使亏损的厂商退出市场,直到剩余产能完全被消除为止。然而,这样的假设可能只会出现在经济学的教科书中,事实上从已开发国家的经济发展经验来看,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已经被证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