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图经济理论对经济学的影响

合集下载

李嘉图

李嘉图

一、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大卫"李嘉图的经济理论大卫"李嘉图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

从斯密到李嘉图的这半个世纪的时期内,英国及其整个世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经济上,英国的工业促进了英国的工业生产急剧增长,19世纪初时就使得英国成为了“世界工厂”。

英国的产业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经济关系,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国的统治地位完全确立起来。

政治上,工业革命形成了产业无产阶级。

正是在这样一种特殊的背景下,李嘉图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进一步发展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的父亲是从荷兰移民到英国的一位犹太金融家,李嘉图从十多岁起就开始在他父亲的交易所随其父从事证券金融业务。

孩提时代起的耳濡目染,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为李嘉图以后的事业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他执意娶一位贵格教教徒(Quaker)为妻,被其父剥夺了财产继承权以后,大卫"李嘉图开始自立门户,独立从事证券交易和房地产买卖,很快就取得了成功,二十来岁的李嘉图已经腰缠万贯,成为了伦敦证券交易所和房地产市场上炙手可热的投资家,后来又当上了英国下院议员。

在经济理论研究方面,大卫"李嘉图算得上是一位大器晚成的奇才。

他27岁时才第一次读到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37岁发表他的第一篇经济学论文。

随后就一发而不可收拾,在他14年短暂的学术生涯中,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著作、文章、笔记、书信、演说。

其中,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下文简称为《原理》)最具盛名,这本作品当时对人们的影响不亚于斯密的《国富论》。

《原理》虽然结构混乱,但是其中所提到的问题明确和尖锐,所用的方法一贯和彻底,这些都大大超过了《国富论》。

3、李嘉图的理论贡献

3、李嘉图的理论贡献

立,从而实际上揭示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 级、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对立。他 还论述了货币流通量的规律、对外贸易中 的比较成本学说等。但他把资本主义制度 看作永恒的,只注意经济范畴的数量关系, 在方法论上又有形而上学的缺陷,因而不 能在价值规律基础上说明资本和劳动的交 换、等量资本获等量利润等,这两大难题 最终导致李嘉图理论体系的解体。他的理 论达到资产阶级界限内的高峰,对后来的 经济思想有重大影响。
相同点:二者都认为使用价值不是交换价值的尺度。不同点: 斯密认为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可以有交换价值。李嘉图认 为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肯定没有交换价值,并且意识到了 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区别。
2、在劳动决定价值的问题上,李嘉图与斯 密有什么不同?
斯密认为商品的价值有时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 定,有时由交换 价值决定。李嘉图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 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
李嘉图不仅看到了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 品的所耗费的劳动决定的,而且区分了个 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出商 品的价值不是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 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李嘉图指出 :一切商品,无论是工业制 成品、矿产品还是土地产品,规定其价值 的永远不是在极为有利的条件下进行生产 时用的较小量劳动,而是不享有这种便利 的人进行生产时所投入的较大量劳动。
4、李嘉图对劳动价值理论的发展 (1) 在商品生产中存在新价值的创 造和旧价值的转移; (2)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 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而 非个别劳动时间。
李嘉图看到了商品的价值是由两部分组 成的,即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价值和 转移到新产品中的旧价值。李嘉图指出: 商品的价值与投在它们生产上的劳动成 正比例,这里的劳动不仅包括投在商品 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劳动,也包括投在实 现该劳动所需要的一切器具或机器上的 劳动。

古典经济学与现代经济理论

古典经济学与现代经济理论

古典经济学与现代经济理论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旨在研究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方式,以及经济活动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在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古典经济学与现代经济理论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古典经济学和现代经济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差异,并分析其对经济学发展的影响。

一、古典经济学的主要观点古典经济学是指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的一系列经济学派别,包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人的观点。

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思想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认为市场可以自我调节,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古典经济学强调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来源,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商品所需的劳动时间。

此外,古典经济学还提出了边际效用递减原理,即随着消费增加,每单位消费的边际效用逐渐减少。

二、现代经济理论的主要观点现代经济理论是指20世纪以来经济学的发展,包括了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等学派。

现代经济理论对古典经济学的观点进行了批判和修正。

现代经济理论认为市场并非完全有效,存在市场失灵的情况,需要政府干预来纠正市场失灵。

现代经济理论还强调需求决定供给,认为消费者的需求是决定生产和资源配置的关键因素。

此外,现代经济理论还引入了边际效用理论的概念,但与古典经济学不同的是,现代经济理论认为边际效用递减的速度并非固定。

三、古典经济学与现代经济理论的差异古典经济学与现代经济理论在很多观点上存在差异。

首先,古典经济学主张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而现代经济理论认为市场存在失灵,需要政府干预。

其次,古典经济学强调劳动价值论,而现代经济理论更加注重需求决定供给。

另外,古典经济学认为边际效用递减的速度是固定的,而现代经济理论认为这个速度是变化的。

此外,古典经济学更加关注长期经济增长,而现代经济理论更加注重短期经济波动和政策调控。

四、古典经济学与现代经济理论的影响古典经济学和现代经济理论都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古典经济学的自由放任观念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对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经济学的发展历程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的学科,经历了漫长而丰富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其起源、发展阶段以及对现代经济学的影响。

1. 经济学的起源经济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就开始思量经济活动和资源分配的问题。

然而,直到18世纪才浮现了现代经济学的雏形。

2. 古典经济学阶段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古典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提出了一系列经济理论和观点。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被认为是经济学的奠基之作,他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和分工理论。

李嘉图则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和地租理论等。

这一阶段的古典经济学对后来的经济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新古典经济学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新古典经济学逐渐兴起。

该阶段的代表人物包括威廉·斯坦利·杰文斯、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等。

新古典经济学强调边际效用和供需理论,并对古典经济学的一些观点进行了修正和发展。

4.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阶段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爆发,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主张通过国家干预来调节经济活动,以刺激经济增长和解决失业问题。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5. 新古典合理预期学派和供给学派20世纪70年代以后,新古典合理预期学派和供给学派逐渐兴起。

新古典合理预期学派主张个体在做出经济决策时具有合理的预期,并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

供给学派则强调供给侧改革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6. 行为经济学和实证经济学近年来,行为经济学和实证经济学成为经济学领域的热点。

行为经济学研究人们在经济决策中的行为模式和心理因素,对传统经济学的理性假设提出了质疑。

实证经济学则借助数据和实证分析,对经济现象进行实证研究。

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充满了变革和创新。

古典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古典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是两个在时间和理论上相隔甚远的经济学派别。

古典经济学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兴起,而现代经济学则包含了20世纪以来的经济理论和研究方法。

尽管两个经济学派别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它们都对经济体系和市场运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古典经济学是由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经济学家发展起来的。

该学派的核心理论观点之一是自由市场机制的优越性。

他们相信市场是自我调节的,通过供求关系来决定价格和资源配置。

古典经济学家还主张劳动价值论,即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所需的劳动时间。

在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下,国家干预经济的作用被视为无效和不必要的。

现代经济学的发展起源于20世纪初的经济危机和经济学方法的创新。

现代经济学家更加关注宏观经济学和市场失灵。

他们认为市场并非完全有效,存在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等问题。

因此,现代经济学家提出了更多的政府干预和监管措施,以维护经济的稳定和公平。

此外,现代经济学家还将数学和统计学等工具应用于经济研究,提出了许多精确的经济模型和定量分析方法。

古典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的差异不仅仅体现在理论观点上,也反映在经济政策和实践中。

古典经济学的自由市场观念对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现代经济学家的观点强调市场的局限性,并主张政府应该在适当的时候采取干预措施。

古典经济学的贡献在于对市场机制的研究和资源配置的理论基础的建立。

古典经济学家的思想对于后来的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有很大的影响。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模型逐渐成为主流。

总结而言,古典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代表了不同时间段的经济思想和理论。

古典经济学关注市场的自我调节和劳动价值论,强调自由市场机制的优越性。

而现代经济学关注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的必要性,运用数学和统计学等方法进行经济研究。

这两个经济学派别的理论和实践都对经济学科的发展和经济政策的制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经济学常识》专题一 李嘉图的理论贡献

《经济学常识》专题一 李嘉图的理论贡献

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与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相比,其进
步性表现在( )
①提出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肯定没有交换价值
②认为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消耗的劳动来决定 ③意识到商品生产过程中新价值创造和旧价值的转移问题 ④意识到在商品价值决定问题上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之间的区别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①一种商品如果没有用就不会具有交换价值; ——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交换价值; ②效用不能成为交换价值的尺度; ——交换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 ③耗费在一件商品上的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尺度,交换价值
是由价值来调节的。 ——商品的机制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
——价值决定交换价值
2.对商品价值的认识
(1)基本观点: (2)评价:
①同意斯密使用价值不能成为交换价值的尺度的观点; ②纠正了斯密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可以有交换价值的观 点,提出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肯定没有交换价值; ③意识到了价值与交换价值之间的区别。
④批判斯密的二元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
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
斯密劳动 价值理论
使用价值与交 换价值的关系 没有使用价值的东 西可能有交换价值 有时由生产该商品 所耗费的劳动量决 定,有时由交换价 值决定(二元) 颠倒了价值与交换 价值的关系
2.相对工资理论(第一个提出)
⑴基本观点: ①.相对工资:指在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工人所得工资 与资本家所得利润、土地所有者所得地租相比较的工资 ②.雇佣工人的相对工资下降,意味着在资本主义的国民
收入中,工人阶级所占的份额下降,工人阶级与其他阶级
收入差距拉大 ⑵评价:
在经济学史上第一个提出相对工资概念。这从量的方面揭

李嘉图经济思想总结

李嘉图经济思想总结

李嘉图经济思想总结李嘉图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经济学家,被公认为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税收原理》中,这本书被誉为经济学的圣经。

以下是对李嘉图经济思想的总结。

李嘉图经济思想的核心观点是劳动价值论和地租理论。

在李嘉图看来,社会财富的生成源于劳动。

他认为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唯一因素,劳动力价值由生产中所需的劳动时间来衡量。

李嘉图否定了亚当·斯密等其他经济学家所主张的价值是由经济中的供需关系决定的观点,提出了劳动价值论。

在李嘉图的经济思想中,地租理论占据着重要地位。

他认为土地是一种特殊的自然资源,地租是由于土地的稀缺性和需求大于供给而产生的。

根据李嘉图的地租理论,土地的地租随着土地的质量和地理位置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这个理论对后来的土地经济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李嘉图批判了当时盛行的重商主义和自由贸易反对者的观点。

他认为自由贸易可以提高国家和个人经济福利。

他主张国家不应干预经济活动,应该允许市场自由发挥作用。

他提出了消费者主权的理念,认为消费者的需求决定了市场供求关系。

在他看来,自由竞争是一个有效的机制,可以使经济资源合理配置,实现最大的效益。

李嘉图还对人口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认为人口增长会带来社会资源稀缺和生产率下降的问题。

他的人口理论与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产生了一定的联系,但他并不像马尔萨斯那样悲观。

李嘉图认为,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生产率可以提高,人口增长并不会对社会带来威胁。

此外,李嘉图还对国家税收政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他主张采用单一的土地租税来取代其他税种,认为这是一种公平和高效的税收方式。

他认为土地税有助于实现财富再分配,并鼓励人们对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总体来说,李嘉图的经济思想对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的劳动价值论和地租理论开创了经济学的新思路,对后来的经济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自由贸易观点和反对国家干预的立场对经济自由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明确的主张。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读书笔记-----大卫.李嘉图李嘉图(David Richardo,1772~1823年)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最杰出的代表和完成者。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以下简称《原理》)是他在经济理论方面的主要代表作。

马克思对他曾经给于很高的评价,称他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最后的伟大的代表”,指出“李嘉图的学说严峻地总括了作为现代资产阶级典型的整个英国资产阶级的观点”。

李嘉图的经济学说主要是在《原理》这部著作中完成的。

李嘉图出生在英国一个犹太人的家庭,父亲是个有钱的伦敦证券交易所经纪人。

他少年时代没受过什么正规教育,从14岁起就跟随她的父亲在证券交易所做生意。

1793年他21岁时因为改变宗教信仰而脱离家庭,独立进行证券交易活动。

到25岁左右他已经在投机活动中发财致富,变成了百万富翁,于是转而致力于自然科学的学习和研究,钻研过物理、化学、矿物学和地质学等。

1799年他阅读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从此对政治经济学发生兴趣。

但是他真正着手研究政治经济学,是在1809年参加当时有关货币银行问题的争议以后。

他曾经发表《黄金的价格》等论文,批判当时英格兰银行滥发纸币的政策,要求发行稳定和可靠的银行券,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1814年他退出证券交易所,致力于经济研究。

从1815年起他发表了好几部著作,反对当时的谷物法。

因为谷物法用高关税禁止谷物大量进口。

使谷物价值昂贵,这有利于土地贵族而损害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正是在同代表金融贵族和土地贵族利益的经济观点做斗争中,李嘉图的经济理论体系形成了。

1817年他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出版,这使他立即成为当时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

1819年他被选为英国议会下议院议员。

在议会中,他提出了许多激进的政治经济改革主张,坚持自由贸易,反对谷物法,建议减低租税和降低粮价;同时,他也反对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的社会改革计划。

所以,在经济理论和政治活动方面,李嘉图都是产业资本阶级的代表人物。

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以及对我国经济的指导意义

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以及对我国经济的指导意义

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以及对我国经济的指导意义摘要:大卫李嘉图作为一位杰出的经济学家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思想,比较优势理论无疑是他经济思想理论中极其重要的一点,自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理论以来已有200多年的时间,在这过去的时间里各国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发展自己的本国工业,同时也促进了世界经济自由化的发展,提高了生活水平。

我国自建国以来也充分发挥自己在劳动力方面的优势,发展自己的工业。

我国也适时根据我们国际比较优势的变化来调整我们的经济政策。

随着时代的变化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也存在这一些不足,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一些经济学家赋予了比较优势理论新的内涵。

关键词:比较优势经济思想经济发展意义一、比较优势理论提出的背景由于两个国家刚好具有不同商品生产的绝对优势的情况是极为偶然的,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1815年英国政府为维护土地贵族阶级利益而修订实行了“谷物法”。

“谷物法”颁布后,英国粮价上涨,地租猛增,它对地主贵族有利,而严重地损害了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昂贵的谷物,使工人货币工资被迫提高,成本增加,利润减少,削弱了工业品的竞争能力;同时,昂贵的谷物,也扩大了英国各阶层的吃粮开支,而减少了对工业品的消费。

“谷物法”还招致外国以高关税阻止英国工业品对他们的出口。

为了废除“谷物法”,工业资产阶级采取了多种手段,鼓吹谷物自由贸易的好处。

而地主贵族阶级则千方百计维护“谷物法”,认为,既然英国能够自己生产粮食,根本不需要从国外进口,反对在谷物上自由贸易。

这时,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找到谷物自由贸易的理论依据。

李嘉图适时而出,他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提出了著名的比较优势原理。

这是一项最重要的、至今仍然没有受到挑战的经济学的普遍原理,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经济解释力。

他认为,英国不仅要从外国进口粮食,而且要大量进口,因为英国在纺织品生产上所占的优势比在粮食生产上优势还大。

故英国应专门发展纺织品生产,以其出口换取粮食,取得比较利益,提高商品生产数量。

李嘉图经济思想及同期的经济学家

李嘉图经济思想及同期的经济学家

一、李嘉图经济思想大卫·李嘉图(1772年4月18日一1823年9月11日),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之一,也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

李嘉图早期是交易所的证券经纪人,后受亚当斯密《国富论》一书的影响,激发了他对经济学研究的兴趣,其研究的领域主要包括货币和价格,对税收问题也有一定的研究。

李嘉图的主要经济学代表作是1817年完成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书中阐述了他的税收理论。

1819年他曾被选为上院议员,极力主张议会改革,支持自由贸易。

李嘉图继承并发展了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他认为限制政府的活动范围、减轻税收负担是增长经济的最好办法。

1.劳动价值理论大卫·李嘉图继承和发展了亚当·斯密创立的劳动价值理论,并以此作为建立比较优势理论的理论基础。

在分析论述比较优势理论中,李嘉图赋予劳动以重要的地位,他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开宗明义就指出,“一件商品的价值,或曰用以与之交换的任何其他商品的数量,取决于生产此件商品所必需的相对劳动量。

”进而,他也像斯密一样,将价值区分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指出“有用性不是衡量交换价值的标准”,认为“商品的交换价值以及决定商品交换价值的法则,即决定为了交换他种商品必须付出多少此种商品的规律,全然取决于在这些商品上所付出的相对劳动量”。

国际贸易中各方的利益全然系于国际市场上各类商品的交换价值,即相对价格水平。

在李嘉图看来,一国国内各地区、各产业间资本、劳动等各类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是利润率均等化的根本原因。

但国与国之间的要素流动则势必因各种原因而被强制性地打断,甚至完全不流动。

由此,李嘉图断定,正是国际间的这种生产要素的不流动性,决定了“支配一个国家中商品相对价值的法则不能支配两个或更多国家间相互交换的商品的相对价值”。

正好比“葡萄牙用多少葡萄酒来交换英国的毛呢,不是由各自生产上所用的劳动量决定的”一样。

或者说,各类生产要素在国际间完全不流动,打断了国际间利润率均等化的进程,因而使一国能够比较稳定地保持在某种商品生产上的比较优势地位。

探究大卫·李嘉图的经济学说及其影响

探究大卫·李嘉图的经济学说及其影响

探究大卫·李嘉图的经济学说及其影响一、大卫李嘉图其人有这样一位历史人物,马克思称他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最后的伟大代表,称他的学说严峻地总括了作为现代资产阶级典型的整个英国资产阶级的观点。

这个人就是出生于十八世纪七十年代的英国著名政治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

大卫李嘉图声名显赫的理由很多:他是历史上最富有的经济学家;是马尔萨斯最亲密的朋友;他提出了比较优势原理以及古典经济学中很多较为成熟的理论。

大卫李嘉图出生在英国一个犹太家庭,其父是一位富有的伦敦证券交易所经纪人。

受家庭的影响,他 14 岁就跟随父亲在证券交易所做生意。

不久,他因改变宗教信仰而脱离了家庭,独立进行证券交易,在 25 岁时成为百万富翁。

此后,他致力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先后研究过数学、化学、物理、矿物学、地质学等,并爱好文学和哲学。

1799 年,他阅读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后对政治经济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1809 年,已成为腰缠万贯的金融家的大卫李嘉图匿名发表《黄金价格》一文。

1817年他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出版,该书的问世使他立即成为当时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

由于大卫李嘉图在成为经济学家之前,首先是一个成功的商人,所以他的著作往往是从更为商业的角度,用更为商人的视角去研究经济学问题。

二、大卫李嘉图的经济学说李嘉图奉行经济自由主义,以功利主义为其哲学基础,鼓励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

他的经济学理论包括三个最主要的论点:劳动价值理论、自由贸易理论、分配理论。

(一)劳动价值理论劳动价值理论是大卫李嘉图全部经济学理论的出发点和基础。

他首先接受亚当斯密区分商品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理论,但是又对斯密关于交换价值很大的东西可能没有使用价值的论点进行了否定。

对于这一问题,大卫李嘉图有更深的认识,他认为使用价值虽然不是衡量交换价值的尺度,但对交换价值而言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如果一件商品对人来说全然没有用处,那么不管它有多么珍贵,生产和获取这件商品需要付出多少劳动,它也不会具有任何交换价值。

理解经济理论从亚当斯密到凯恩斯

理解经济理论从亚当斯密到凯恩斯

理解经济理论从亚当斯密到凯恩斯经济理论是研究资源配置和生产分配的理论体系。

从亚当斯密到凯恩斯,经济理论发展经历了多个重要的阶段。

本文将介绍这些经济学家的贡献,并探讨他们的思想对经济学的影响。

一、亚当斯密亚当斯密是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国富论》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即市场经济的自由能够实现最大程度的福利。

他主张自由贸易、竞争和分工,认为这些因素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经济发展。

亚当斯密的这一理论被称为古典经济学派,对后来的经济学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大卫·李嘉图大卫·李嘉图是经济学史上的另一位重要人物,他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和地租理论。

他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过程中耗费的劳动量,而土地的价值主要由地租决定。

李嘉图的理论为经济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对后来的经济学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凯恩斯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之一,他的理论对经济学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凯恩斯批评了古典经济学派的观点,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

他认为,在经济危机时期,市场机制无法自行调节,需要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刺激需求,以实现经济复苏。

凯恩斯的理论被称为凯恩斯主义,对后来的宏观经济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综上所述,亚当斯密、李嘉图和凯恩斯都是经济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的理论奠定了经济学的基础,并对后来的经济学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亚当斯密的自由市场理论、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和地租理论以及凯恩斯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理论,都为我们理解现代经济学提供了重要框架。

这些经济学家的贡献不仅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对实际经济政策的制定产生了积极影响。

然而,我们也要注意到,经济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随着时代和经济变化,经济理论也在不断演变。

亚当斯密和凯恩斯的理论虽然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但都为我们理解经济运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理解经济理论的发展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经济变化,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福祉做出贡献。

李嘉图经济理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借鉴意义

李嘉图经济理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借鉴意义

李嘉图经济理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借鉴意义周玉乐 浙江财经学院2009级西方经济学摘 要 大卫-李嘉图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在世界范围内业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历代大经济学家都给了他很高的评价。

李嘉图在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著作 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 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其经济思想,将古典政治经济学推向了高峰,这些经济理论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对于改变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其等价原理也对我国在国债与税收方面有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李嘉图 中国 比较优势理论 李嘉图等价原理一、李嘉图其人李嘉图是斯密之后把英国古典经济学继续推向高峰的传奇经济学家,他是商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独特代表。

他是犹太人,14岁时就随父亲在交易所工作,却又不愿继承父业,且背叛犹太教而随妻皈依教友派,于是和父亲闹翻。

离家后,先从事银行业工作,21岁时开始独立经营,很快发了大财。

成为百万富翁后,他开始专心致学。

他虽然只有中专学历,可先后自学和研究了数学、物理学、化学、矿学、地质学等众多学科,涉猎面广且均有不俗建树,跻身科学殿堂。

27岁时在读了亚当 斯密的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后,对经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799年,英国因与拿破仑统治的法国作战,滥发银行券并停止兑现黄金,导致价格上涨,他研究了黄金高价现象,并开始发表一系列关于货币与物价的论文,主张收回多发的纸币,以稳定物价,在此基础上写成的 黄金的高价 一书,也于1810年出版。

战争结束后,英国颁布新的谷物法,规定国内谷物价格在不超过一定水平时,外国的廉价谷物不得进口。

他在1815年发表 论谷物价格低廉对资本利润的影响 反对新 谷物法 ,主张进口国外廉价谷物,以降低工人的货币工资和地租,从而提高利润。

这两大项研究都是为了解决当时的实际经济问题,也有利于产业资本的发展。

此外,他还开拓研究经济学其它领域并形成体系。

1817年出版了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大著,使他名声大振。

李嘉图的理论贡献

李嘉图的理论贡献

李嘉图 没有使用价值就没 有交换价值; 使用价值不能决定 交换价值;
价值的 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 商品的价值由生产 源泉 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所 该商品耗费的劳动 决定;交换价值决定价 决定;价值决定交 值。(二元劳动价值论) 换价值。(一元)
比较李嘉图与斯密劳动价值论的异同
斯密劳动价值理论 李嘉图劳动价值理论
2、提出一元劳动价值论 3、对斯密劳动价值论的发展
(1) 在商品生产中存在新价值的创造和旧价值的转移;
(2)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 决定,而非个别劳动时间。 4、评价P13
(1)一元收入分配理论: 工资、利润和地租都是 来自雇佣工人创造的新 雇佣工人新创造的价值 价值。
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理论
①名义工资:资本家一定时 期支付给工人的货币量。 ②实际工资:工人用获得的 货币工资所能购得的生活必 须品。 ③结论:名义工资上涨,但 工人生活有下降趋势。
④原因:真实反映 工人生活水平的是 实际工资,而非名 义工资。 ⑤局限:工人 实际工资下降 归因于人口增 长。
“十二五”时期,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雇佣工人新创造的价值
工资 相对的
利润
地租
例如:假如总产品增加一 倍,三者各增加一倍,则? 假如总产品增加一倍,工资 增长比例低于其他二者? 相对工资下降。 工人阶级和其他阶 级的收入差距扩大
㈢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
1.李嘉图的一元收入分配理论 2.李嘉图的相对工资理论(第一个提出)
观点一:工资和利润来自雇佣 工人的劳动; 观点二:地租也是工人劳动的 产物; 观点三:如果工资、利润、地租 都增加,但工资、地租增量少于 利润,则地租和工资相对下降。 量
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英国的古典政 治经济学

英国的古典政 治经济学

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在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不仅为后来的经济学理论奠定了基础,还对当时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于 17 世纪中叶,完成于 19 世纪初。

这一时期,英国正经历着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重大转变。

工业革命的兴起,使得英国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批杰出的经济学家开始对经济现象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总结。

威廉·配第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

他在其著作中,开创性地运用了统计和数量分析的方法来研究经济问题。

他主张从生产领域来寻找财富的源泉,并提出了“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的著名论断。

配第的研究为后来的经济学家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

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他的代表作《国富论》被誉为经济学的奠基之作。

在《国富论》中,斯密阐述了劳动分工对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作用。

他认为,劳动分工能够使劳动者专注于某一特定的工作,从而提高其熟练程度和技能水平,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斯密还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理论,强调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他认为,在市场经济中,每个人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会不自觉地促进社会的整体利益。

斯密的这一理论,为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大卫·李嘉图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

他在继承斯密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劳动价值论。

李嘉图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他还深入研究了级差地租理论,指出地租的产生是由于土地肥力和位置的差异。

李嘉图的理论对后来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贡献在于,它第一次把经济理论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探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规律。

它强调了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为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它对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及对我国经济的指导意义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及对我国经济的指导意义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及对我国经济的指导意义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及对我国经济的指导意义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即认为生产要素只有劳动一种。

这个模型的基本假设包括1:生产要素只有劳动一种;一国之内的劳动是完全同质的;在一国之内劳动可以在不同部门之间自由流动,但在国际间不能流动;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商品市场和劳动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不考虑运输成本和其它交易费用;两国相同产品的生产技术及生产函数不相同;两国的消费偏好即社会无差异曲线相同。

斯密认为国与国之间存在贸易的前提是两个国家之间都存在交易产品存在绝对优势才进行的,对于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上都处于优势的国家和两种产品都处于弱势的国家就不可能发生国际贸易了,而李嘉图则对斯密理论进行了发展和修正,李嘉图认为只要两国的两种产品之间存在比较优势就可以进行国际贸易,即存在绝对优势的国家可以生产它存在优势相对比较大的产品,存在绝对弱势的国家生产它相对弱势比较小的产品进行国际贸易,一个国家不论其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都可以得到利益,即在各自的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能够得到更多的产品量,从而提高消费水平和福利水平。

这一理论证明了世界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必要性,是自由贸易理论的核心。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有指导意义,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提出了对我国经济建设的意义:(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后进的国家如日本、韩国等,追赶先进的国家,形成整体的竞争优势或局部的竞争优势,都与政府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一国如果想改变其相对落后的贸易结构,便应选定一些重要的行业与部门,对其实施有效的政府干预,给予政策、资金等多方面的帮助。

建立大规模的企业集团,充分利用规模经济的效应,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因此,在实施战略贸易政策的时候,可以从本国资源出发,选择好主攻方向,较早地取得成本优势与规模应。

关于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一些思考

关于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一些思考

关于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一些思考在经济思想史上,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他的理论体系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国际贸易领域,他在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经济史上第一次为自由贸易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在一定程度上有力地解释了导致国际贸易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标志着国际贸易学说总体系的建立。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说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不可动摇的基础”。

它揭示了国际贸易领域中客观存在的一般的经济运行原则与规律,即“如果说,绝对成本说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贸易互利性原理,那么,比较成本说就进一步将贸易分工互利性原理一般化、普遍化了。

”比较优势理论表明,参与国际贸易的各个国家虽然在经济发展、资源情况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是每个国家都能以处于比较优势的产品来加入国际贸易中,并从中获利。

或许一些参与国在生产成本、劳动效率等方面都处于优势地位,则该参与国可在优中选优中找到比较有优势的产品来参与国际贸易;甚至说,如果该参与国在生产成本、劳动效率等方面都处于劣势,但也能在劣势中选择比较轻从而找到比较优势。

李嘉图以英国、葡萄牙两国关于毛呢和葡萄酒的贸易为例,说明按照比较优势原理英葡双方能够进行互惠互利的贸易。

他假定英国生产一定量的毛呢需要100人一年的劳动,酿造一定量的葡萄酒需要120人一年的劳动;葡萄牙生产等量的毛呢需要90人劳动一年,而等量的葡萄酒生产则需要80人劳动一年。

这个假定意味着英国在这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但是,对比而言,生产毛呢的劣势要小一些(100/90上述就是关于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简单描述。

该理论虽然简单明了,但是背后却隐含着相当深刻而且意义重大的内涵。

正如本文开文对李嘉图及其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该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国际贸易领域中客观存在的经济运行的一般原则和规律,对于实际有很高的指导价值,也有很高的科学理论价值。

《李嘉图的经济理论》课件

《李嘉图的经济理论》课件
《李嘉图的经济理论》 PPT课件
# 李嘉图的经济理论 经济学家李嘉图的重要理论和应用,为今天的经济研究提供了基础和启示。
介绍
李嘉图简介
了解李嘉图的背景和成就,为深入理解其经济思想打下基础。
为什么要学习李嘉图的经济理论
解释为何李嘉图的经济理论对现代经济学具有重要意义。
李嘉图的生平
出生和成长背景
李嘉图的家庭背景及其在经济学领域的学术发展。
短期和长期影响
评估李嘉图经济思想的短期 和长期影响,及其对经济学 发展的意义。
后继经济学家的发 展
介绍后继经济学家如何继承 和发展了李嘉图的理论。
结论
1 李嘉图经济理论的价值和应用
总结李嘉图经济理论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2 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参考和借鉴
说明李嘉图的思想对现代经济形势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关税》,1843年
介绍李嘉图的著作及相关领域的出版物,进行学术引用。
2 David Ricardo,《政治经济学和税收原理》,181 7年
引用David Ricardo的著作,展示李嘉图在当时的思想拓展。
3 梅尔切特,《经济学的全局史》,2005年
引述梅尔切特的著作,说明李嘉图的思想在经济学发展中的地位。
政治生涯和贡献
探究李嘉图在政治和经济领域的活动,及其对经济学的贡献。
去世和影响
李嘉图去世后,他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和延续。
李嘉图的思想
劳动价值论和地租 理论
解释李嘉图对劳动价值和土 地地租的理论解释。
绝对地租和相对地 租
比较与区分李嘉图理论中的 绝对地租和相对地租概念。
成本价值论和商品 价格
阐述李嘉图对成本价值和商 品价格之间关系的观点。

浅谈西方经济学流派与思潮及其对中国经济学的启示

浅谈西方经济学流派与思潮及其对中国经济学的启示

浅谈西方经济学流派与思潮及其对中国经济学的启示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西方经济学流派与思潮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这些经济学理论不仅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于正在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本文将探讨主要的西方经济学流派和思潮,并分析它们对中国经济学的启示。

二、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1、古典经济学:以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为代表,强调自由市场、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主张经济自由化。

2、凯恩斯主义:以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为代表,强调国家干预经济,通过政府支出和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

3、芝加哥学派:以米尔顿·弗里德曼为代表,主张经济自由化,强调市场调节,反对国家干预。

4、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以罗伯特·巴罗、詹姆斯·赫克曼等为代表,将古典经济学与现代数理经济学相结合,强调市场调节和宏观经济稳定性。

5、新凯恩斯主义:以乔治·阿克洛夫、格利高里·曼昆等为代表,将凯恩斯主义与现代数理经济学相结合,强调政府干预和宏观经济稳定性。

三、西方经济学思潮对中国经济学的启示1、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中国经济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市场失灵、政府过度干预等。

借鉴西方经济学思潮,中国应寻找市场与政府的最佳平衡点,既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又发挥政府的作用以弥补市场失灵。

2、经济增长与稳定: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面临着经济增长不稳定的问题。

西方经济学思潮中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和新凯恩斯主义派都强调了经济增长与稳定的重要性。

中国应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吸收这些理论的有益成分,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增长与稳定之路。

3、全球化与经济发展: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日益紧密。

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自由贸易、国际货币体系等问题,对于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中国应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为自身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外部环境。

李嘉图的研究方法对经济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李嘉图的研究方法对经济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李嘉图的研究方法对经济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抽象推理方法的使用、假定问题思想、抽象的演绎方法、独创性地创立了许多抽象的名词来观察经济比较优势理论理论基础大卫·李嘉图继承和发展了亚当·斯密创立的劳动价值理论,并以此作为建立比较优势理论的理论基础。

在分析论述比较优势理论中,李嘉图赋予劳动以重要的地位,他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开宗明义就指出“一件商品的价值,或曰用以与之交换的任何其他商品的数量,取决于生产此件商品所必需的相对劳动量”。

进而,他也像斯密一样,将价值区分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指出“有用性不是衡量交换价值的标准”,认为“商品的交换价值以及决定商品交换价值的法则,即决定为了交换他种商品必须付出多少此种商品的规律,全然取决于在这些商品上所付出的相对劳动量”。

在李嘉图看来,一国国内各地区、各产业间资本、劳动等各类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是利润率均等化的根本原因。

但国与国之间的要素流动则势必因各种原因而被强制性地打断,甚至完全不流动。

由此,李嘉图断定,正是国际间的这种生产要素的不流动性,决定了“支配一个国家中商品相对价值的法则不能支配两个或更多国家间相互交换的商品的相对价值”。

正好比“葡萄牙用多少葡萄酒来交换英国的毛呢,不是由各自生产上所用的劳动量决定的”一样。

或者说,各类生产要素在国际间完全不流动,打断了国际间利润率均等化的进程,因而使一国能够比较稳定地保持在某种商品生产上的比较优势地位。

既然诸多原因决定了同一种商品在不同的国家其相对价值各异,那就给各国参与国际贸易获取贸易利益留下了可资利用的空间。

然而此处的前提必须是各国都能找准自己同他国比较的有利之处,即确定它们各自的比较优势。

基本原则李嘉图也像斯密一样,采取了由个人经济行为推广至国家经济行为的办法,来分析论证他所说的比较优势以及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贸易模型。

在李嘉图看来,在商品的交换价值由生产中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条件下,每个人都会致力于生产对自己说来劳动成本相对较低的商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嘉图经济理论对经济学的影响[摘要]李嘉图以严谨的演绎法和高度的抽象阐述了他的价值理论、分配理论和经济发展理论。

马克思对之予以高度的评价,吸收了其理论中的科学成分并结合自己的理论与实践创立了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

新古典学派也起源于李嘉图的理论,从而把李嘉图看成是现代经济学的鼻祖。

[关键词]价值理论;分配;剩余价值理论李嘉图的古典名著5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6(以下正文中简称5原理6)不仅使古典经济学的发展达到了顶峰,而且开辟了一个以收入分配论为中心内容的经济学研究的新时代,它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产生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李嘉图研究的中心是分配问题,而价值学说是其分配学说的基础,于是李嘉图就从价值理论出发来进行研究。

在研究了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本身以后,李嘉图进一步把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动态化,于是又形成了他的经济发展理论,而有关货币、银行和国际贸易等的理论则是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的补充。

马克思对之予以高度的评价,吸收了其理论中的科学成分并结合自己的理论与实践创立了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

新古典学派也起源于李嘉图的理论,从而把李嘉图看成是现代经济学的鼻祖。

一、李嘉图的理论对马克思的影响众所周知,马克思的经济学说是在直接继承李嘉图经济理论的科学成分并批判其错误成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早在1847年,马克思在发表5哲学的贫困6时就对经济学的各个流派进行了具体的、科学的分析,初步批判地吸收了古典经济学中包括劳动价值学说在内的科学成分。

马克思曾经指出:/李嘉图的价值论是对现代经济生活的科学解释0¹。

当然那时马克思还没建立起劳动二重性学说,直到1857)1858年,在5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6里,马克思才制定了自己的以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基础的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

李嘉图通过对价值量的研究,比较深刻地论证了简单劳动、复杂劳动所创造价值的差异;论证了商品的价值量同劳动成正比、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的价值不能由个别劳动消耗决定,劳动创造价值;区分了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认为生产资料的价值被转移到产品中去,市场价格环绕自然价格而上下滚动,工资与利润对立,劳动创造利润,利润率趋于下降等。

这些正确的原理,马克思统统继承了下来,特别是李嘉图得出的一些对当时来说带有根本结论性和鲜明阶级性的那些论点马克思更为重视。

马克思认为李嘉图所着重分析的工资、利润和地租的数量比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矛盾,比斯密更加充分地发挥了剩余价值理论。

李嘉图以工资和利润的对立论证了工人阶级和资本家阶级的利益的对立关系;还指出当时机器和劳动处于不断竞争中,机器的使用可使资本家和地主增加收入积累财富,却同时造成人口过剩和劳动者状况恶化,从而说明资本家和地主阶级同工人阶级利益的对立关系;从地租是地主由于占有土地而取得的不劳而获的寄生收入,论证了地主阶级和农业工人利益的对立关系;还从地租和利润成反比说明了地主阶级和资本家阶级的利益的对立关系。

尽管李嘉图为得出这些结论而做出的推导含有许多错误,但他毕竟看到了当时存在的现实状况。

马克思指出:古典经济学的/最后的伟大的代表李嘉图,终于有意识地把阶级利益的对立、工资和利润的对立、利润和地租的对立当作他的研究出发点0º。

马克思通过对商品二因素的深刻分析揭示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这一劳动二重性原理,其根源又在于商品生产下的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这一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分析了价值的实体、价值形态的发展以至货币的本质这些关于价值的质的问题,并根据对李嘉图所考察的价值量的进一步分析提出了商品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复杂劳动是自乘或多倍的简单劳动。

马克思又根据劳动二重性学说区分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指出商品的价值为C+V+M,通过具体劳动转移了全部生产资料的价值C,通过抽象劳动创造了新的价值即V+M,从而批判了否定C的/斯密教条0;指出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出卖的劳动力,劳动力成了商品,工资只是劳动力价值的转化形态;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创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从而解决了李嘉图所不能解决的资本主义占有规律同价值规律的矛盾;提出了资本有机构成这一重要的经济范畴,并以此为基础说明利润率下降的原因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不变资本的增加快于可变资本的增加,可变资本产生的剩余价值量相对于总资本来说的减少,表现为利润率的下降;区分了价值和生产价格,提出了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充分开展时,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从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不再按价值而是按生产价格出售,解决了李嘉图所不能解决的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与价值规律的矛盾;由于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资本有机构成,农产品价值高于它的生产价格而有个利润余额,它转化为绝对地租归土地所有者;从价值形式的发展论证了货币的本质以及其基本职能,尤其是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特别是马克思指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从而揭示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条件和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必然性,最终得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一科学结论。

马克思就是这样吸取了李嘉图经济学说的精华,批判其存在的错误,创造性地发展了一系列经济理论,从而创立了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

二、李嘉图的理论对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影响李嘉图的理论不仅直接影响了马克思创立无产阶级经济学,而且更直接地影响了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形成,特别是现代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我们知道,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既定制度条件下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而李嘉图以分配问题作为其研究的中心,特别着重分析了工资、利润和地租的数量比例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矛盾,在他的动态分析中,分别考察了工资、利润、地租单项数值的决定问题。

因此,李嘉图的分配理论后来成了微观经济分析的主要对象。

李嘉图在5原理6中也考察了国民财富的增长、总收入与纯收入、货币流通量变动与物价水平变动的关系等问题,而这又正是宏观经济学所要考察的重要课题之一。

有人甚至认为李嘉图的经济学是一个完整的宏观体系。

剑桥学派的创始人马歇尔集当时一切资产阶级经济学说之大成,把供求论、边际效用论、边际生产论、生产费用论等结合在一起,以局部均衡分析为特征建立了新古典经济学体系。

马歇尔的代表著作5经济学原理6被奉为划时代的著作,是对古典经济学的继续和更新,而马歇尔的理论以及他的追随者所作的修正、改进和阐述,被视为现代微观经济分析的基础。

李嘉图由于各方面的局限混淆了许多不同的经济范畴,所以有时不能用劳动价值论来说明一切问题而逃遁到供求生产费用决定论上去。

这一点表现在他对劳动价值学说的修正上。

由于混同了生产价格和价值,不能用劳动价值论说明生产价格的形成,李嘉图认为除了劳动之外,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比例不同,商品上市时间不同,以及在生产价格变化上起作用的工资和利润的变动都是价值决定的因素。

马歇尔同是用商品的增多衡量价格,即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一致时的价格来衡量商品的价值,供给价格由生产费用决定。

我们知道,李嘉图的价值论和马歇尔的价值论是截然不同的,但是李嘉图价值论的某些次要成分和马歇尔价值论的主要成分还是接近的,从马歇尔的理论中我们能依稀看到李嘉图的影子。

李嘉图的动态经济分析是以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和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为前提。

所谓土地报酬减是指在原有耕地上加倍投资的结果并不能增加加倍的农产品,就是说所增加的农产品是递减的。

报酬递减规律是以技术不变为前提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也以各种其他因素不变为前提,提出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益递减等一系列递减规律。

因此报酬递减规律是西方经济学所采用的一个基本规律而被引入各个不同的领域。

马歇尔在其均衡分析所作的一般表述都以报酬递减为基础,拿最简单的供给曲线来说,由于报酬递减,商品的边际生产费用是随着商品数量的增加而递增,从而供给价格也随着商品数量的增加而递增,因此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升高。

李嘉图也使用过均衡分析,尽管他使用均衡分析的目的与新古典学派不同。

他使用均衡分析的目的常常是为了便于分析,为了了解某些中心趋势,而不是认为均衡是已达到了的一种状况,均衡常常被看作各个工业之间利润率的均等化。

按照李嘉图的理论,商品的价格是在生产中根据劳动的投入量形成,以工资和自然价格为中心,现实的市场价格不断变动而达到自然价格,这样,构成自然价格的就是工资+利润+已耗生产资料的补充费用,使市场价格达到自然价格的乃是利润率在自由竞争下通过供求的相互作用而平均化的作用。

现代西方经济学总是以数学的方法来表示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而李嘉图已用了此种方法。

在他的分配理论中,李嘉图认为人口增加与收入提高不存在简单的函数关系,而存在着随时间而变化的递增和递减两个函数。

在分析工资、利润、地租三者关系时也用到这种方法。

琼#罗宾逊等人认为,/新古典学派分配理论系来自对李嘉图地租理论的修改0¹。

马歇尔以国民收入分配的宏观动态分析为主,着重从分配与成长的相互关系中去理解分配问题,而李嘉图是以积累以及成长过程中分配关系的长期动态化作为分配论的主题。

很明显,马歇尔的这种分析方法和考察对象是植根于李嘉图的理论之中的。

关于地租,马歇尔认为,由于土地的供给是固定不变的,没有生产费用,也没有供给价格,因此地租受土地需求的影响。

根据土地报酬递减规律,随着对同一土地连续追加资本和劳动,农产品的增加率不断递减直到一点,农产品的收益仅仅够偿付耕种者的开支和他自己的劳动,这就是/耕种边际0,而总产量超过这个耕种边际的金额就是地租。

从这里可以看到,马歇尔的地租理论与李嘉图的级差地租学说大同小异,显然前者沿袭了后者。

新剑桥学派的奠基者斯拉法,运用并发展了李嘉图所提出的利润理论,利用李嘉图的抽象法和里昂惕夫的投入产出法,提出了在既定生产技术条件下各生产部门的产品价格、工资率和利润率的计算模型,并用以解决经济学上的难题。

在利润理论中,斯拉法运用了李嘉图的谷物比例利润率理论的方法论。

李嘉图在写5原理6前提出的利润理论中,认为谷物的资本利润率决定其他资本的利润率而取决于产出的谷物大于投入谷物比率,即决定所有其他行业利润的是农场主的利润。

斯拉法接受了这一观点,认为有一种标准商品,即投入的生产资料和产出的产品,在物质形态上是相同的,因而其产出超过投入的比率完全不必用价值,而只用物质数量便可以计算,并且这个超过量不论分配为工资或利润时两者的比例如何变动,都不会影响这种标准商品的价值。

当生产标准商品的部分的利润率已定时,它的利润率便决定其他部门的利润率。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李嘉图无论是在分析方法、研究对象还是一些基本概念的建立上都对现代西方经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1]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M]1商务印书馆, 1983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3、42卷[M]1人民出版社1[3]罗尔1经济思想史[M]1商务印书馆, 19811[4]李嘉图1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1商务印书馆,19761[5]萨缪尔森1经济学[M]1商务印书馆, 19821[6]琼#罗宾逊1现代经济学导论[M]1商务印书馆,19821[责任编辑:宫森林]132003年第4期NORTHERN ECONOMY AND TRADE 理论探讨¹琼#罗宾逊:5现代经济学导论6,第52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