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论
中学历史教学理论阐述
中学历史教学理论阐述1 探究学习,建构知识探究式教学有以下环节:(1)创设问题情境: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必须要建立在经验基础上,教育就是经验的生成和经验的不断改造,学生利用经验产生问题,有了问题就有了想要“一探究竟”的欲望和学习动力。
因此,我们把问题视为探究教学的心脏。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通过设置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他们的疑问、激发他们的兴趣、促进他们的思考。
而且提出的问题最好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才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例如在讲评历史人物曹操时,不妨借助《三国演义》中的一段耳熟能详的评语“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分析这样的评价是否客观真实。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探究、合作,学会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也了解到文学作品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差别。
(2)实施分层次指导:人的智力发展是不同的,不同的人对同一历史问题的理解是不同的,每个学生都以自己的方式建构知识结构,这些方式也许都是有效的。
因此,教师不能要求学生一定要按照某个方式去学习,要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这就要求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探究活动的指导也要有层次性。
(3)组织交流讨论:探究学习适合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
分组要注意各成员间性格、能力等方面的互补,这有利于保证探究学习的顺利完成。
在探究活动中,学生通过组内交流讨论,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验证方案并交流总结;学生通过组间的交流讨论,可以实现资源共享。
(4)比较分析,总结规律:通过全体学生就学习结果的交流讨论,深刻了对问题的理解,也实现了知识的意义建构。
(5)学习结果反思:组织学生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有利于学生更清晰的发现自身学习弱点,改进学习策略。
2 在情境中体验历史人物情感或再现历史发展变化2.1 角色体验,跨时空重现历史很多时候,学生不能理解历史中的一些事物发展,甚至对于一些历史事件的发生表现冷淡,是因为时空的距离,造成了认知和情感上的空白。
中学历史教学论讲义
中学历史教学论第一章:绪论一、中学历史教学法的定义:以中学历史教学的全过程为对象,以历史教学原理为指导,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一般规律的学科。
(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教)。
二、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对象:中学历史教学的全过程(课前准备、课堂实施、课后评价)内容:探究性教学:1、探究历史教学原理(为什么教和学);2、探究历史教学内容(教材)教什么学什么。
3、探究历史教学模式(怎么教、怎样学);4、探究历史教学的评价(教的如何,学的如何)。
专题式教材,贯通古今中外,一定要充实学科知识,这是基础研究的出发点,以马列主义,毛思,三个代表、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方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三、学科性质一认为:应用教育科学范畴;二认为:理论教育科学的范畴(都应属于应用教育的范畴,是综合科学)。
四、研究现状五、学习的意义和要求p12-16:要提高认识;态度端正(按老师要认真去做);充分的理论功底;注重实践(观摩、操作)、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第二章:中学历史教学的任务一、中学历史课的地位和作用1、历史和历史学:历史: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历史学:对历史的研究。
2、地位:是实现中学培养目标的一门基础课和必修课,按教育方针培养四有新人,并为高一级院校培养、输送人才,坚持社会主义与教育相结合,教育为人民服务。
3、作用:(1)、是现实中学教育目标的一门基础科学:工具类课程:语文、英语、数学知识类课程:历史、物理、化学技术类课程:计算机、体育、音乐。
政治类课程:法律、哲学、思想政治(2)、是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础课程。
(3)、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知识宝库。
二、制定任务的依据:p631、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2、体现历史学科特有的价值及其教育功能的发挥。
3、适应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全面发展)三、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1、教学目标:课改的“三维目标”p71(1)、知识与能力—是历史教学的基础和核心。
历史教学论(2024)
引言:历史教学是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学习和研究历史,学生可以了解过去的事件和人物,从而更好地理解现在和未来。
历史教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不高、教学资源有限等。
本文将围绕历史教学展开论述,并提出一些改进历史教学的方法。
概述:历史教学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历史教学,学生可以了解过去的事件和人物,从而更好地理解现在和未来。
由于各种原因,历史教学面临着一些难题。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讨论如何改进历史教学。
正文:一、课程设置的改进1.设计丰富多样的历史教材:历史教材应该包括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区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世界历史的发展。
2.引入当代史:将当代史适当纳入历史教学中,让学生了解现代社会中的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使历史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3.强调跨学科:在历史教学中引入其他学科的元素,如文学、艺术等,以增加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
二、教学方法的改进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研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2.案例教学法:通过真实的历史案例,让学生具体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提高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兴趣。
3.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增加学生与历史内容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图像、音频、视频等,呈现历史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加生动地感受到历史的魅力。
5.参观实地教学法:带领学生到历史遗址、博物馆等实地考察,使学生亲身体验历史,增加学生对历史的感知和理解。
三、教师的角色与任务1.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应接受专业培训,提高自身的历史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以更好地传递历史知识给学生。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开展有趣的活动、引发学生的思考等。
3.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使学生对历史教学内容更加深入地理解。
四、教育资源的优化1.利用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教师可以获取更多的历史资源,同时也可以通过在线教学平台和学习工具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资源。
中学历史教学论
中学历史教学论二.理解、掌握三维目的,总体认识1.知识与能力(最基础性的)掌握基本的历史意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与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1)知识目标:a基本历史事实-----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b基本历史概念C基本历史规律(2)历史学习能力a历史阅读理解能力b历史论述能力(史论结合)○1叙述能力:a分析与综合b比较与概括(比较就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历史,确定历史之间的异同,有了比较,对历史的认识更精准;概括就是把各科历史抽象出来的一些共同特征联系起来做进一步归纳,使认识更深刻)○2历史解说能力A对史实本身的评价b对相关历史论述的评价c一句材料独立提出观点2.过程与方法(1)过程: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2)方法:○1材料学习法;○2观察学习法(提取有力历史信息)○3思辨学习法(构建知识体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目标)(三维目标的灵魂)一观:以人为本,善待生命二情:爱国、关注人类命运三感: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四态:○1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2求务实的科学态度;○3尊重、理解不同文明的海纳百川态度○4天、地、人和谐发展,顺其规律的自然态度。
三.中学历史教材1整合教学基本内容的策略论(1)搞清历史来龙去脉,关注知识细节(2)选择和确定教学重点(讲课要有重点,跌宕起伏)(把握时间、补充材料,围绕重点进行设问○1历史发展的影响;○2教材体系;○3本课内容(3)梳理知识的核心要素(过程要素、政治要素、格局要素)(4)构建历史原型:构建历史体系(史实的联系、认识的联系)(5)归纳历史特点:给学生探索2.如何突出重点和难点(1)时间把握,重点讲的时间多点(2)补充课外资料,讲详细(3)围绕重点内容进行设问3.新课改历史教科书的基本特点(微观宏观)(1)编排力求生动活泼。
新课改教材注意在行文中穿插一些有趣的故事,注重对历史过程的生动描述,在文字上力求浅显、活泼。
朱煜:历史课程与教学论
朱煜:历史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章中学历史课程面面观在西方,“课程”(curriculum)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年)一文中。
西方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简称学程。
在我国,“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时期。
唐代孔颖达在《五经正义》中为《诗经·小雅》作的“疏”里有“维护课程”一句,但其涵义宽泛,与现在所说的课程的意思相去甚远。
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其涵义指功课及其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与现在对课程的理解基本相似。
目前,学术界对课程的定义繁多,其中影响较大的一种课程定义认为,课程是学科或教学科目。
这是最普遍的也是狭义的课程定义。
广义的课程不仅包括学科,还包括学习者的学习经验或体验。
历史课作为我国近现代学校的一门基础课程,始于清末兴办的新式学堂。
伴随着历史课程的出现,学术界也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
第一节中学历史课程演进第二节中学历史课程目标第三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第四节中学历史课程资源第一节中学历史课程演进一、中学历史课程设置回顾(一)清末中学历史课程中国传统教育中,虽然早有“小学”、“大学”的概念,但没有“中学”的说法,中学教育观念的出现,是近代化改革的产物。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开始了洋务运动,同时也揭开了近代教育改革的序幕。
1862年清政府创办京师同文馆,以后又相继开设上海广方言馆、广州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批近代学校。
京师同文馆的课程表中,有“读各国史略”。
曾在上海广方言馆求学的张君劢,后来回忆说:“我们那时上课,……四天读英文,三天读国文。
……在四天读英文的时间,并不完全读英文,而是包括了数学、化学、物理、外国历史等都属于英文。
”可见广方言馆也有历史课。
其它学堂基本类似。
课程主要为英文,其次则有舆地、算术、历史及天文等。
然而,直到19世纪末,清政府所办的新式学堂虽然大多属于中等层次,但是在性质上多为训练一技一艺的专门学校,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普通中学”。
(完整版)中学历史教学论答案
名词解释1.教案教案是教师上课前,在深刻钻研课程标准、教材,研究学生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的教学实施方案,可以称作课时授课计划或备课笔记。
对克服教学的盲目性、游移性,加强目的性与计划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说课就是让教师以语言的为主要的表述工具,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专家、系统而概括地解说自己对具体的课程的内容的理解,阐述自己的教学观点,表达自己的执教设想、方法、策略以及理论依据等,然后由大家进行评说。
简言之,说课是对课程的理解、备课的解说、上课的反思.3.导入导入指教师在一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从非学习状态逐渐进入到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
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的欲望,参与教学的程度及其学习效果,都与教师的导入有很大关系。
一段精彩的导入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渴望探求知识所以然的心理投身到学习活动中,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创造良好的前提。
4.课堂组织技能一般认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采取一系列组织管理和调节控制措施,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活泼、主动地学习,并建立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和教学秩序,从而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这样的行为方式成为教师的课堂组织技能。
5.课堂结束技能是指教师在一个教学内容结束或课堂教学任务终了阶段,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重复、强调、概括总结、训练操作、实践活动等方式,对所学新课知识和学科能力进行系统强化,使之稳固纳入学生认知结构的教学行为的技能。
6.备课备课是对教师职业的一项基本要求,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特别是高等师范院校进行实习工作的学生,在新课改教学实施过程中,备课尤为重要。
认真备课是历史教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具体体现,是提高历史教堂效果的起点和基石,也是保证历史课堂效果的关键性环节。
7历史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可分为狭义和广义的理解。
而历史课程资源既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
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论文题目一、最新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论文选题参考1、论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模式2、关于初中历史教育教学的几点思考3、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育教学合作探究模式运用浅谈4、论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5、论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6、浅谈初中历史教育教学师生互动方式的创新7、论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8、刍议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观念更新与拓展9、浅谈新时期初中历史教育教学方式10、分析创新教育背景下的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要求11、分析创新教育背景下的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要求12、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与拓展13、小议初中历史教育教学14、探究新时期初中历史教育教学15、如何推动初中历史教育教学改革16、中学历史教育教学创新型培养模式的探索17、创新教育背景下的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要求Requirements on history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set in the background of innovate education18、合作探究模式在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初探19、浅谈初中历史教育教学的趣味性20、我对初中历史教育教学的几点认识二、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论文题目大全1、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与拓展2、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与拓展3、论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4、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反思5、俗史学在中学历史教育教学中的作用6、基于“木筏”理论的中学历史教育教学探索7、中学历史教学中关爱生命教育之初探8、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生态环境教育9、略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观念——兼谈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因素10、新世纪的中学历史教育——历史教学改革师生谈11、中学历史教学的情感教育研究12、我国中学历史教育视野下的德育研究——关于历史教学中道德教育的思考13、心理健康教育:中学历史教学不容忽视的话题14、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15、中学历史教学与环境意识教育16、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途径17、实施素质教育深化中学历史教学改革18、环境意识教育——中学历史教学应该补上的一课19、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成功感”教育20、中学历史教学应注重对学生的人格教育三、热门中学历史教育教学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2、寓情感教育于中学历史教学之中3、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乡土史教育4、中学历史教育:乡土历史教学方法之我见5、中学历史教学中"国际意识"教育研究综述6、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道德教育7、也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8、略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人格教育9、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忧患意识教育10、中学历史教学与科学精神教育11、中学历史教学的本质是人文主义教育12、生存教育理念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渗透13、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的尝试14、追问历史教育的社会价值——中学历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笔谈——史学的魅力在于对人心灵的恒久呵护15、论中学历史教学与学生品德教育16、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加强爱国主义教育17、中学历史教学中环境教育的实践与思考18、中学历史教学中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19、中学历史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偏差及矫正20、新课改背景下高师历史教学与中学历史教育接轨的思考四、关于中学历史教育教学毕业论文题目1、关于中学历史教育教学任务的几点思考2、创新教育背景下的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要求3、浅谈初中历史教育教学现状及建议4、论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5、中学历史教育教学创新型培养模式的一点探索——以大河坎中学的改革为例6、中学历史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7、浅谈初中历史教育教学8、正确认识历史教育的重要地位,推动中学历史教育教学改革9、新媒体环境下初中历史教育教学的应对策略10、初中历史教育教学要重视通“鉴”——兼议“重教书、轻育人”的危害与解决之道11、浅析如何构建初中历史教育教学高效课堂12、新媒体环境下初中历史教育教学的应对策略13、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与爱国主义情感培养14、浅谈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15、创新教育背景对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要求及其革新思路研究16、浅谈初中历史教育教学的艺术性17、创新教育背景下的中学历史教育教学18、初中历史教育教学策略探讨19、如何推动初中历史教育教学20、浅析初中历史教育教学的方法五、比较好写的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论文题目1、论中学历史教学的爱国主义教育2、中学历史教学的环保教育3、谈初中历史教学的德育教育4、中学历史教学渗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5、让中学历史教学回归理性常识——历史教育:理性的重构与超越6、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7、中学历史教学中应该加强人文精神教育8、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9、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情境教育10、德育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11、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国际意识教育12、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13、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生态环境教育14、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中国民俗文化教育15、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生态环境意识教育16、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情商教育的研究17、略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灾害教育18、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国际意识教育的必要性19、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德育教育研究20、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展民族知识教育的实践研究。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论文10篇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论文10篇汇报人: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中学历史教学研究论文10篇第一篇:初中历史教学中学习兴趣培养策略现如今,在对初中学生的历史教学中很明显地存在两个很大的误区。
首先,有相关人士做过类似的调查实验,随机询问一百名学生对于历史这一科目重要性的认识,最后统计的结果让我们大吃一惊,有92%的学生认为只要学好语数外三门“大科”就好,历史这门“副科”不必太在意,同时为我国的历史教育事业感到深深的担忧,当然这个问题出自学生。
另一个问题则出自于老师,目前大多数老师很少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学习历史的重要性,而是一味地强调如何学习摄取足够的知识应付今后学生要面临的一系列考试,所以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学霸”令人担忧。
我们要为学生创作良好的学习心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逐步解决目前历史教学中出现的窘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爱上学习历史,我国在教育领域方面的发展才会真正获得快速的发展。
1.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的热情传统的历史课堂通常都是枯燥无味的,以致课堂效率不高,浪费学生和老师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我们必须针对课堂氛围方面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以进一步达到让学生快乐学习、有效提高其成绩的目的,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些具体的措施。
1.1故事导入法这是活跃课堂氛围的重要方法之一。
许多老师为了赶进度而一味地、快速地讲课件,或为了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知识而耗费大量的课堂时间对同一个知识点进行详细、重复的讲解。
殊不知这种方法最后只会事倍功半,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加深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厌恶程度。
所以老师要从这方面入手,在教学过程之中尽量穿插进一些有意思的小故事,更加有效地集中孩子们的注意力,加深他们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长此以往学生才会真正懂得如何有效学习,进而提高自己的历史成绩。
1.2诗词导入法我们在进行诗词歌赋的赏析之时,通常做的第一步是先了解该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
同样的,在这里也同样适用,反过来想,要在课题内容正式开始之前以更好的方式一步步导入,那么诗词是最好的选择。
中学历史教学论文范本6篇
中学历史教学论文范本6篇【篇一】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本校多数学生对学习历史不重视,缺少兴趣,甚至认为学习历史没有用。
每一届都有为数不少的历史学困生,转化历史学困生成为历史教研组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历史学困生的成绩是暂时落后,但并不能代表这群学生没有学好历史的希望。
那么,如何引起本校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形成学习历史的动机,增强历史教学的吸引力,是历史教学首先要解决的任务。
现拟从影响农村高中学生学习历史动机的因素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措施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影响农村高中学生学习历史动机的因素(一)社会环境影响学生学习历史动机在做本小课题之前,我们抽样对某些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和了解。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出现较强的历史学习动机首先是因为学业水平考或是高考要考历史。
学业水平考试所有学科全部及格才能拿到高中毕业证,这就要求历史必有考试及格。
高考中,文科生必须考历史,要想上理想的大学,历史他必须考出好的成绩,尤其是农村的学生。
由于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一部分学生才产生了较强的历史学习成绩动机。
在之前调查中发现,有85%的同学表示“如果不考历史,将不会花时间学习”,而“我努力学习历史,是为了学业水平考试或高考有好成绩,将来有好前途”,得分高居各个理由之首。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考试制度这一社会因素对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二)学校环境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一所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学,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也强。
而一所农村薄弱高中学校,不论是文化底蕴还是学校各类硬件建设都远远落后于示范类学校。
再加上学生学习基础与学习习惯都较差,这些因素使得学生的学习动机不高,历史学科更低。
进入到我校的大多数学生学习动机低,甚至于不想读高中,或是家长逼迫过来读的,或是不读书不知道能干点什么。
这样的学生在初中已经被科任老师视之后进生,而他们在初中时也是破罐子破摔。
到高中后,学业任务更重了,困难使得这些学生更不想读了。
2020年云师大学科历史中学历史教学论真题
2020年云师大学科历史中学历史教学论真题1.我国现行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正式颁布于 [单选题] *A.2003年B.2011年C.2017年(正确答案)D.2018年2.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指的是 [单选题] *A.家国情怀B.史料实证(正确答案)C.唯物史观D.历史解释3.“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
”这描述的是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特性中的 [单选题] *A.思想性B.人文性C.综合性D.社会性(正确答案)4.《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历史学习“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
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这体现了新课程提出的 [单选题] *A.人文主义目标B.知识与能力目标C.过程与方法目标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答案)5.历史课堂提问的原则之一是注意问题的思维性,即问题对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所能起到的价值。
历史思维能力包括三个层面:“是什么?”、“为什么?”、“什么启示?”以下相关阐释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是什么”要求学生“知其然”B.“为什么”要求学生“知其所以然”C.“什么启示”则要求学生“豁然开朗”D.课堂提问是历史教学的根本所在(正确答案)6.中学历史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单选题] *A.备课B.上课(正确答案)C.课后教导评价D.反馈7.教师的专业成熟反映在( ) [单选题] *A.班集体的培养(正确答案)B.对教师工作的认同程度C.熟练驾驭学科知识的教学D.具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8.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
教育教学专业理论(二)中学历史教学理论知识
中学历史教学理论知识第一节中学历史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一、中学历史的教学原则★★★★历史知识的特点是确定中学历史教学原则的基本依据和出发点。
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集中反映和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
中学历史教学的原则主要有:史论结合的原则、突出重点的原则、直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
(一)史论结合的原则这是历史教学的一条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则。
“史”指具体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及其活动等基本史实。
“论”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对基本史实进行正确的解析,从中得出科学的结论。
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即所言的史论结合。
(二)突出重点的原则所谓“重点”,是指客观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构成历史知识体系的重要内容。
在历史教学中,突出重点就是要突出教材中最关键、最重要的知识。
因为历史教材中的知识有主要和次要、重点与非重点之分,所以历史教学首先要求学生掌握主要内容,即重点知识。
而且在历史教学中存在着内容多、时间少的矛盾,这也要求教师要把握重点知识进行教学。
但突出重点并不意味着丢弃非重点,否则就割裂了历史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与系统性。
突出重点,首先要确定重点。
一般而言,在教材中居于主导地位,起着关键作用的史实,构成了历史发展基本内容的史实,对联系当前实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具有现实意义的内容,均应确定为教学重点。
(三)直观性原则这是中学各科教学都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
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直观手段为学生提供感知材料和具体知识,使学生以事实、实物和形象为基础,形成历史表象。
历史课的直观教学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的,同时又以历史的过时性特征为其存在的客观前提。
它要求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充分运用各种直观手段,主要是语言直观和教具直观。
语言直观就是运用语言艺术“再现”过去的历史。
教具直观是通过使用教具来实现直观教学的。
二者结合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四)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是指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严格按照历史学科本身的知识系统和逻辑顺序有条不紊地讲授历史知识。
历史教学论论述题
历史教学论论述题1、现代教育理念的主要内容现代教育理念的主要内容2、历史课程教学目标的主要内容历史课程教学目标的主要内容3、新世纪中学历史教育目标的特点新世纪中学历史教育目标的特点4、中学历史课程教学的地位中学历史课程教学的地位5、“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含义“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含义6、美国历史科教育目标的特点美国历史科教育目标的特点7、历史教育目标的世界性发展趋势历史教育目标的世界性发展趋势8、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9、中学历史教学的原则中学历史教学的原则10、选择历史课堂教学方法的依据选择历史课堂教学方法的依据11、中学历史教师的素质中学历史教师的素质12、如何进行课时备课如何进行课时备课13、历史教案包含的内容历史教案包含的内容14、如何评价一堂历史课如何评价一堂历史课15、如何理解启发式教学如何理解启发式教学16、如何理解“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如何理解“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思想 17、历史基础知识教学的要求历史基础知识教学的要求18、历史课堂教学板书的要求历史课堂教学板书的要求19、备课时,如何确定教学重点?怎样突出重点?备课时,如何确定教学重点?怎样突出重点?20、历史课堂教学语言的要求历史课堂教学语言的要求21、历史综合课的结构历史综合课的结构22、如何运用好讲述法如何运用好讲述法23、为何在历史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为何在历史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24、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智能的培养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智能的培养25、历史教学过程的基本结构历史教学过程的基本结构26、导言课的任务导言课的任务27、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28、历史课堂谈话法的要求历史课堂谈话法的要求29、素质教育下如何进行教法改革素质教育下如何进行教法改革30、素质教育下如何进行学法改革素质教育下如何进行学法改革。
中学历史教学论大纲
《中学历史教学法》课程教学大纲HISTORY INHIGH SCHOOL TEACHING学时数:48学分数:3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执笔者:审核人:编制日期:20XX年3月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是专门研究中学历史学科的教学科学和教学艺术的学科,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它通过对中学历史学科的认识、对中学历史学科教学过程、原则、形式、方法等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学历史学科教学的理论、方法、技能。
本课程既是一门综合性的理论课,又是一门方法、技能课。
通过本门课的学习,既使学生将中学历史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融合起来,又使他们将融合的理论知识付诸应用。
因此本门课程对于培养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课程的基础内容和要求1、绪论(2学时)了解教学与教学法对象和任务;学习掌握中学政治课教学法的意义和方法重点:中学历史课教学法的研究对象2、中学历史课的性质、地位和任务(3学时)重点与难点:中学历史课的性质和地位3、当代中学生(4学时)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掌握重点:当代中学生的思想特点难点:中学生思想的双重性4、中学历史课课程标准和教科书(7学时)掌握初中历史课教科书的特点及使用建议;掌握高中历史课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特点及使用建议重点:初中历史课新课标的设计背景及新特点难点:高中历史课新课标的设计背景及特点5、中学历史课教学的组织形式(4学时)了解教学的组织形式;了解课堂教学的类型和结构;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重点: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难点:课堂教学的类型与结构的关系6、历史课的教学方法(5课时)掌握启发式是基本教学方法;掌握历史课常用的教学方法掌握教重点:启发式教学难点:启发式教学的应用7、中学历史课教学的准备工作(8学时)掌握中学历史教师的备课掌握板书设计与教具准备重点:中学历史教师备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8、中学思想政治课中的说课和听课(7学时)掌握中学历史课的说课掌握中学历史课的听课重点:中学历史课的说课9、中学历史课的练习、复习和考核工作(4学时)掌握中学历史课的复习与作业掌握中学历史课的命题与考试掌握中学历史的成绩评定重点:中学历史课的命题与考试难点:中学历史课学业成绩评定的改革10、中学历史课的课外辅导(4学时)掌握中学历史课的学习方法指导掌握“第二课堂”辅导重点:历史课“第二课堂”的形式与做法难点:中外典型学习方法三.能力培养要求(一)使学生掌握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二)使学生掌握中学历史课教学的基本技能和技巧;(三)使学生完成由学生向教师转变的基本训练,为培养合格的历史课教师做好知识上和技能上的必要准备。
中学历史教学论笔记
中学历史教学论笔记历史教学笔记一、名词解释1、历史课程标准历史课程标准是一份纲领性和规范性文件,规定了历史教学的目标、过程、范围及教学要求等重要内容,对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学评估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所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
教学方法的确定,要考虑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学设备及教师本身的教学特长等因素。
3、维格教学维格教学是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成许多容易掌握的具体单一技能,如“导课技能”、“结尾技能”等,并对每一种技能提出训练目标,在较短时间内对师范生或在职教师进行反复训练,以提高受训者教学技能的师资培训模式。
4、讲述法讲述法是由教师运用口头语言传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
5、叙述法叙述法是按照历史事件发展或历史人物活动的时间顺序,对其史实进行全面、系统的讲授。
叙述一般以叙事为主,所以也称为叙述式讲授。
6、描述法历史教师在必要时还要对某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场面、某些重要历史人物的外貌形象进行描述,以进一步帮助学生在头脑中重现逼真的历史场面,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其特征是生动、形象、逼真。
7、讲解法讲解法是对史实运用分析、综合、对比的方法进行科学的论证,形成历史历史概念和提示历规律的讲授方法。
8、图示法图示法是用简明的文字、字母、数字、表格、符号等表示历史事实或历史概念,用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
9、谈话法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实践经验,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回答,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方法。
10、讨论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是由教师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交换意见,从而达到互相启发、弄懂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
11、提问技能提问技能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出问题以及学生回答作出反应的技巧和能力。
它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双向交流的桥梁和共同实现教学目标的纽带。
学科教学论(历史)
引言概述:学科教学论是一门研究各学科教学方法和原理的学科,旨在探索如何有效地传授学科知识,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以历史学科为例,探讨历史学科的教学论,并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和教学资源等五个大点展开,详细阐述历史学科教学的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一、教学目标1.明确历史学科的核心目标:历史学科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和现象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2.设置具体的教学目标:根据历史学科的知识体系,设置具体的教学目标,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正确记忆、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能力等。
二、教学内容1.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将历史学科的知识分为不同的时期和主题,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历史知识。
2.选择合适的教材和教学资源: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权威、全面、丰富的教材和教学资源,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学科的知识。
三、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图片和实物展示:通过展示历史图片和实物,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和记忆效果。
3.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历史学科的知识以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形式呈现给学生,提高教学效果。
四、评价方式1.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生在知识掌握、分析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2.项目评价:让学生参与历史项目的研究和展示活动,通过项目完成的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综合能力。
五、教学资源1.图书和参考资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历史图书和参考资料,以帮助他们深入学习历史知识。
2.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平台、历史文献、图片、视频等资源,扩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总结:历史学科的教学论涉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和教学资源等方面。
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教育论丛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李江王成志中学历史教学工作者,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贯彻这一思想,过程大致是:“设疑~搜集史料~甄别、选择史料~整理分析史料~运用史料(讲述、讨论、推论)~得出结论”。
这样就从质疑入手,强化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使学生对书本的观点有更为具体和深刻的理解,形成一种不唯书、不唯上、独立思考的习惯。
一、在历史教学中,与“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相关的、易出现的问题1.为了证明教材中的结论以及个人的观点,引用单一的史料,来证明历史问题中学历史教师为了讲清楚课本中的知识,为了对课本里的已有的结论进行史料证明,常常会出示一些的史料或史实,然后就引导学生得出一个结论。
但这些史料是的观点是单一的,这种做法可能会导致学生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首先,无法启迪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这个结论,通常是教科书中的结论。
因而,史料仅是观点的注脚,其作用是印证教科书的结论,增强教师的说服力,而非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引导学生在鉴别、比较之后构建新的、合理的认识。
其次,史料与结论不匹配。
结论有大小,所需证据不一样,对思维严谨程度的要求也有差异,重大结论一般结论可以一般证据证明,重大结论须以重大证据证明,非常结论则非常证据必不可少。
2.从浩如烟海的史书中引用史料,但引用的史料都是同一观点,只是记载方法不同,有意无意的回避其它客观史实有些中学历史教师,为论证教材上或者个人的某个观点,出示了大量的材料。
但是,这些材料都是某一类别的材料,或者角度一样,或者意图一致。
材料虽多,却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提供不同类型的材料,让学生学会辨别史料的方法,自己得出结论,这才有助于学生的成长。
有的教师在出示材料之后,“论从史出”,得出的结论总是定论。
其实,在历史研究中,由于材料欠缺,有些问题是没有定论的。
胡适在曾经说过:“没有证据,只可悬而不断;证据不够,只可假设,不可武断;必须等到证实之后,方才可以算作定论。
历史教学论-复习
(附笔记内容:1.掌握知识的内在结构。如时间、空间、因果联系;2.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提倡探究式学习;3.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4.创设条件,使师生共同参与学习活动。)
注重探究式学习,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
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渐了解中国国情,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不断强化民主与法治意识,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等等。
7. 历史教学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答:课程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和有机体。
8. 历史教材: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凡是承载历史教学内容和历史信息的物化材料,都可以视为历史教材。泛指历史教学活动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既是教师进行历史教学的基本材料,也是学生进行历史学习活动的主要凭借。教学论意义上,历史教材是由一定的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分门别类组成的可供学生阅读、视听和借以操作的材料,包括教具。
答:(1)历史课程价值取向从精英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2)历史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3)以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学生学习。
(4)历史课程管理以刚性转向弹性。
6. 历史教育的三维目标是什么?
答:(1)知识与能力。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请列出本课的板书设计。(30分)
5.你认为本课的重点与难点是什么?判断重难点的依据是什么?如何突出该重点与突破该难点?(50分)
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考试科目代码:845
考试科目名称:中学历史教学论
说明:考生答题时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漏批责任自负。
结合所学《中学历史教学论》的理论与方法,就试卷提供的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教材(详见附页),进行答卷。
1.请设计出本课的情感目标与开场白。(30分)
2.如何讲好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