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区材料的投放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是幼儿参与益智活动的操作对象,是幼儿开展益智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幼儿建构知识的依托,益智区的教育功能主要是通过材料来实现的,益智区活动材料投放的方式直接关系着幼儿的活动效果, 不同的投放方式能够引发幼儿行为方式的多样性。幼儿的选择行为、合作行为、学习行为、社会性行为等直接反映了幼儿的能力发展水平。在这个衔接紧密的动态过程中,幼儿会从环境的熏染、被动的感受发展过渡到主动运用多种感官对事物进行观察探究,积极地与材料互动;促进他们多样化的想法形象化,更好地引发幼儿的充分思考、分析、推理,帮助幼儿逐渐把零碎的知识经验系统化,逐步实现知识与经验的自我建构。幼儿的良好习惯得以养成,多种能力得到了提高,许多非智力因素如耐心、信心、毅力、勇敢、责任等多方面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1、教师推介式投放
益智区活动中,教师作为材料的提供者、观察者和评价者,会对幼儿的操作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教师推介式投放有利于师幼互动,让教师的主导性和幼儿的主体性得以充分体现。在自主学习活动开始前,教师向幼儿集体推介新的益智材料,这类材料层次功能学习难度相对大一些,教师会对对材料组成、材料玩法进行介绍,引发幼儿的观察、思考。教师邀请个别幼儿上前来尝试操作,使得幼儿对材料的操作方法有了基本的掌握。教师的推介会同时引发多名幼儿对同一材料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在接下来的幼儿选择操作过程中,材料成为焦点,幼儿对材料的选择行为出现趋同化的特点,同时会延伸成为几名幼儿在一起探究的小组学习模式。并且整个自主学习过程中,幼儿兴趣浓厚,完全沉迷于这一材料的操作研究中,没有更换材料,操作行为更专注。在小组学习中,幼儿之间相互交流、模仿学习,轮流操作材料,会引发幼儿间自发的商讨,进而产生他们自定的游戏规则,这使得幼儿良好的社会性行为得以萌芽发展。幼儿间的个体差异性也会导致幼儿的操作方法、玩法会各不相同,这种耳濡目染、相互观摩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幼儿之间的这种合作行为能有效地激发幼儿在益智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促进幼儿观察分析能力的提高,促进幼儿对材料玩法的快速掌握和创新。
如:大班益智材料《纸桥的承重》,大班老师提供了三种纸(彩色打印纸、卡纸、瓦楞纸),两个一次性纸杯、一记录纸、还有一盒圆形的木片,不同的材质让幼儿操作时去感受每纸的承受能力。有了教师的推介,幼儿对材料的玩法、目的明确了,幼儿在操作时,非常的认真专注。一名小朋友操作时,她在打印纸上放了一片圆形的木片,纸没有变化,当放到第三片木片时,纸一下子弯了,她画下了纸的形态并记下了数字“3”;在卡纸上放了16片圆形的木片,纸开始往下弯,她又开始边画边记录下来;当放上瓦楞纸时,她小心翼翼的在上面放上了第28个圆形木片,瓦楞纸明显变弯,她停了下来,这时她又一次记录下来。在整个操作中,孩子能够边实验边思考,操作、数数、记录着每一个环节。教师的推介引发了幼儿的兴趣与思考,激发了幼儿的学习行为。在旁边观看的幼儿也被不同的操作结果吸引了。在轮到他操作时,他对上一名幼儿的操作进行了重复验证,同时也加入了自己的想法。他用玩具,硬币等一些重量不同的材料进行操作,并调整了两个纸杯桥墩之间的距离。记录结果与前一个小朋友截然不同,纸的不同、承受物品的不同,都会带来桥面弯曲变化的不同。大班幼儿有了初步的的竞争意识,他们还自发的进行了“擂台赛”,互相挑战,观察相同的材料,不同的桥面,谁的材料承重能力更强等等,拓展出更多的探究点。在操作比较中,幼儿进行相互的学习思考、分析印证。幼儿的学习能力、学习深度得到了发展。教师的推介增强活动的挑战性和趣味性,有效的促进了幼儿之间的合作学习,使一份益智材料探究活动的时间能够持续很长。
2、幼儿自选式投放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促进个体创造力发展的两个重要条件。益智区是激发幼儿天性的地方,因此我们努力在益智区为幼儿营造宽松自由的环境,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自主参与、自主结交伙伴,尽享自主乐趣。教师在投放材料的时候要尽量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面向全体幼儿,让幼儿能够不断地探索与追求。自选式的投放方式就是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将各类丰富多样的材料直接投放到材料柜中,这类主
要是难度层次功能较低的材料。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意愿去选择材料时意外发现新材料,在惊喜的同时,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引发幼儿的自主探索完成操作学习。幼儿对材料的选择行为是非常放松自主的,完全无压力。同时我们也会发现,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发现85%的幼儿都会选择两种材料进行操作。
教师还可以在益智区中设立“材料加油站”,在“材料加油站”为幼儿投放大量的大小、颜色、数量、形状各异的低结构材料、废旧物品等。材料是开放的,幼儿可以随时取放。这种自选容使孩子的意愿得到了满足,因此在活动中他们是积极主动的、情绪是稳定的。
如:中班益智游戏材料《有趣的沉浮》的操作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去“材料加油站”,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材料去实验操作。有的孩子选取了积木、纸、塑料玩具、石头;有的孩子选取了棉花、橡皮泥、彩笔、吸铁石;有的孩子选取了鸡蛋壳、海绵、瓶盖、树枝……经过自己的操作观察,孩子们会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之后与同伴进行益智区材料的交流分享。当孩子们探索到怎样让浮着的东西沉下去或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时,可以到“材料加油站”中找辅助材料,通过自己不断反复地尝试和实验,最终获得了成功。孩子们也会惊喜地与老师和同伴进行分享,这种材料的自选方式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性,让幼儿体验到了各种实验结果的可能性,即培养了幼儿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和爱好,又发展了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对投放的材料从颜色方面看,色彩鲜艳的材料幼儿较感兴趣;从大小方面看,幼儿对大中型的材料比小型材料较感兴趣;从数量方面看,数量充足的材料,更有利于幼儿的自主探索,操作结果的可能性越多;从材料的形状来看,形状各异的材料更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从而引发幼儿主动探索的欲望。如:数学类益智游戏《按规律排序》操作中,老师提供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引导幼儿学习有规律的排序,可是有,72%的幼儿对此只能持续一小段时间,很快就不感兴趣了。当有一名幼儿从“材料加油站”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材料进行排序,如各种颜色的瓶盖、各种小动物的头饰或者彩色的糖纸等等,就会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