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案-新人教版1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散文诗二首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散文诗二首教案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散文诗二首》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人与自然”。
本课包括《荷叶母亲》和《春水》两篇散文诗。
这两篇课文以优美的语言,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崇敬之情。
通过学习这两篇课文,学生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对自然的热爱,提高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值青春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
但同时,他们也有自己的特点,如注意力容易分散,对文字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散文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对自然的热爱,提高语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散文诗的特点,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突破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引导学生体会散文诗的语言美,深入理解课文。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世界。
2.对比教学法: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散文诗的特点,提高鉴赏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作者介绍、相关图片等。
2.教学用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大自然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起自己对大自然的印象,激发学习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两篇散文诗的作者和课文大意。
2.呈现(15分钟)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
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二首-荷叶-母亲》教案
1.提升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对《散文诗二首-荷叶-母亲》的深入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体会散文诗的文体特点,感受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培养审美情趣。
2.增强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精彩语句,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和运用能力,激发创造性思维,提升写作技巧。
3.培养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感悟母爱的伟大,培养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增强学生对家庭、亲情的认识和尊重。
4.增进文化理解:使学生了解和欣赏散文诗的艺术魅力,拓宽文学视野,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意识。
5.增强自主学习与合作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讨论,培养独立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散文诗的文体特点:通过分析《荷叶》和《母亲》,使学生掌握散文诗的举例:《荷叶》中“荷叶是荷花的母亲”,通过拟人手法将荷叶与母亲形象联系起来,展现了母爱的伟大。
2.教学难点
-意象与情感的关联:指导学生如何从具体的意象中提炼出作者的情感,如从《荷叶》中的荷叶形象感受到作者对母亲的敬仰。
-修辞手法的运用: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何将这些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以提高表达效果。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们的分组讨论和创作练习进行得相当积极。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写作中,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不过,我也观察到有些小组在讨论时,个别成员参与度不高,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主题的理解不够深入,或者是对散文诗的创作感到陌生。为此,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一些针对性的指导,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讨论和创作中来。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的散文诗。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散文诗的基本概念、文体特点以及母爱主题的表达。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散文诗的理解,并尝试了自己创作。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创造美,用散文诗的形式表达对母爱等美好情感的感悟。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人教部编版】七上语文:第7课-散文诗二首习题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上语文:第7课-散文诗二首习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散文诗二首》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包含了《春》和《济南的冬天》两篇散文诗。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这两篇课文,感受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同时,通过学习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散文诗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品味作者情感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作者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作者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散文诗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作者的情感。
2.难点:深入理解课文,品味作者的情感,提高散文诗的鉴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
2.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引导探究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含课文内容、作者简介、相关图片等。
2.教学用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3.课前预习: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春天的美景,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对散文诗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作者的语言风格。
同时,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大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探究课文中的情感内涵。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课文中的精彩片段,让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文诗两首》教案新人教版
7 散文诗两首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语感。
2.学习诗歌借助具体形象抒发感情的写法。
3.品味诗歌的精巧语言,体会诗歌中美好的母子深情。
教学重难点1.品味诗歌的精巧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2.把握诗歌情感基调,通过诵读揣摩,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对母亲的依赖非常大,尤其女生中表达得更加强烈。
通过学习这两首散文诗让学生们充分朗读,体验亲情,激发他们关爱母亲,回报母亲的炽热情怀。
课时分配2课时教学设计(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金色花一、新课导入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不会因为时空的流转而改变,这是人类共同歌颂的永恒主题。
母爱是人类社会中最崇高、最美好的情感。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让我们期待一次美的洗礼!二、自由朗读,期待永恒美1.在学习课文以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一代文豪——泰戈尔。
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
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受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2.接下来,让我们自由朗读一遍课文,为进一步感知美扫清障碍。
朗读课文时,我们要读准字音。
3.说说这首诗的大致内容,请同学答复一个小问题:A这篇文章里的金色花是自然界中的花,还是一种有特别意义的花?如果是一种有特别意义的花,那是一朵怎样的花。
(由具备了神力的小男孩变的花)B“我〞变成金色花后干了什么事?三次嬉戏:母亲做祷告时,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母亲去牛棚时,与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三、倾情诵读,感受语言美1.请同学们说说这首诗给了你怎样的感受,看看我们会不会“心有灵犀〞。
(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与一个怎样的妈妈?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感情?)(主要突出表现孩子天真淘气、热爱母亲,母亲慈祥善良、喜爱孩子。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两首》荷叶母亲教案新人教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散文诗两首》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对自然、人生、情感的独特观察和表达的情况?”举例说明:比如,你们是否曾经被某个自然景象所打动,想要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散文诗的奥秘。
3.欣赏散文诗的语言美,体会散文诗所表达的情感,提高文学审美能力。
4.能够进行简单的文学鉴赏,培养审美能力,对文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5.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口头表达和交流能力。
6.学会如何将散文诗中的情感和意象与自己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进行创造性思考和表达。
7.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能够对散文诗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分析。
5.拓展内容:关于散文诗的文学评论和研究,如《散文诗的艺术特色》、《散文诗的发展历程》等。
6.拓展要求: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阅读以上作品,深入理解散文诗的文学价值和审美特点,提高文学批评和鉴赏能力。同时,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推荐阅读材料、解答疑问等。
7.拓展内容:关于散文诗的创作技巧和方法,如《散文诗的创作技巧》、《散文诗的创作实践》等。
4.能够进行简单的文学鉴赏,培养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第7课《散文诗二首-荷叶.母亲》教案
1.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使其能够理解和感受散文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培养审美情趣。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分析《荷叶.母亲》的文本,提升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强化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深入领悟作品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母爱主题。
4. 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良好的家庭观念和孝敬父母的道德品质,增强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针对以上难点,教师应采取以下方法:
- 运用多媒体手段,如配乐朗读、图片展示,帮助学生感受散文诗的情感氛围。
- 设计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文本,提升批判性思维。
-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分享个人经历,加深对母爱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 通过具体语句的分析,如“你是荷叶,我是红莲”的比喻意义,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和创作手法。
第7课《散文诗二首-荷叶.母亲》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7课《散文诗二首-荷叶.母亲》教案,选自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1. 熟读并背诵《荷叶.母亲》。
2. 学习散文诗的基本特点,分析《荷叶.母亲》的文本结构、表现手法和意境。
3. 理解并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真挚感情,感受亲情的伟大。
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朗读体验的感受。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 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母爱在散文诗中的艺术表现”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 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散文诗中的艺术特色、情感表达和深层含义,并解决问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两首》(教案)
《散文诗两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2)理解并积累诗中的生字、生词。
(3)学习和借鉴诗中借助一种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在反复诵读中,理解作品主题思想,品味作者感情。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珍爱亲情,培养自己健康高尚的审美乐趣,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在反复诵读中,理解作品主题思想,品味作者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和借鉴诗中借助一种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课前准备】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游子吟》全体同学诵读。
这是一个平凡母亲的平常故事,但平凡的细节中却折射出母爱的光芒,因而成了千古绝唱。
母爱如玫瑰,馨香儿女的一生一世,它是世上至真至纯的爱。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金色花》和《荷叶母亲》这两首小诗走进母爱的温馨世界,来感受亲情的美好与圣洁。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体,一般篇幅短小,具有诗的意境和散文表现力。
表象是散文,本质是诗。
二、检查预习,为下列生字新词注音释义匿笑( nì ) :匿笑,偷笑。
匿,隐藏,不让人知道。
沐浴( mù yù ):洗澡。
比喻承受润泽、培养。
祷告( dǎo ):向神祈求保佑。
嗅( xiù ) :闻(气味)。
并蒂(bìng dì ):指两朵花并排地长在同一个茎上。
花瑞(huā ruì ):花中的祥瑞,指特异而不常见的奇花。
菡萏(hàn dàn):荷花;攲(qī)斜:倾斜、歪斜。
慈怜(cí lián) :爱怜荫蔽(yīn bì):遮蔽、隐蔽;荫庇。
三、学习《金色花》(一)作者简介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作家,被称为“诗圣”。
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吉檀伽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七年级-统编版(2024新版)-语文-上册-[教学设计]-7-散文诗二首(第1课时)
第7课散文诗二首(第1课时)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
2.初步感知作者在两首散文诗中寄寓的丰富感情。
教学重点1.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
2.整体把握作者在两首散文诗中寄寓的丰富感情。
教学难点1.注意不要将朗读与理解割裂开来,而要使之相互促进。
2.让学生基于作品从整体把握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课件中的漫画。
提出问题:你的母亲有着怎样的特点?你对她有着怎样的感情?学生自由回答问题,可以分享交流,由此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新知探究一、知人论世1.走近作者。
【活动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积累的知识或课前查阅的资料,和同桌交流两位作者及其作品,教师出示课件中的作者简介作为补充。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及其作品,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
2.写作背景。
【活动内容】出示“写作背景”的课件内容。
教师做补充。
【设计意图】了解写作背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想要表达的感情。
二、知识链接【活动内容】教师出示“散文诗”的相关知识。
三、正音释义【活动内容】朗读课文,检查预习,字音及词语释义。
出示课件中的易错生字词和需要掌握的词语释义,再让学生指出其他理解困难的字词,加以点拨解决。
匿笑()花瓣()沐浴()嗅到()衍()荫蔽()并蒂()菡萏()攲斜()心绪()徘徊()匿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花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徘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攲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意图】解决生字词,读通课文,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整体感知【活动内容】初读课文,自由朗读这两篇作品,读通顺,把读不懂的地方标画出来,小组讨论互助;或在全班提出,由同学或老师解答。
听范读后,再读课文,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注意朗读的语气。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案
- 如《济南的冬天》中,作者用“白雪皑皑”来形容冬天的景色,学生需理解这种修辞手法的作用。
- 语言品味的培养:学生能够品味文章中的优美词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 例如,《春》中的“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学生需学会欣赏此类语句的美感。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散文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我注意到,同学们在讨论中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进行交流。但在引导与启发方面,我觉得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今后,我将更加注重提问的开放性和启发性,激发同学们的思考潜能。
2. 教学难点
- 情感的理解与表达:学生往往难以准确把握作者在散文诗中的情感表达,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细读和讨论来体会。
- 如《济南的冬天》中,作者对家乡冬天的眷恋情感,学生可能难以感同身受。
- 散文诗与诗歌的区别:学生可能难以区分散文诗与诗歌的界限,需要通过具体文章的分析,理解散文诗的特点。
- 例如,散文诗在形式上的自由,以及它结合了散文的叙述和诗歌的抒情的表达方式。
3. 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仿写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 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散文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 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二首》包括以下两篇文章:《春》和《济南的冬天》。教学内容主要围绕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案)一. 教材分析《散文诗二首》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两首散文诗《再别康桥》和《我爱这土地》。
这两首诗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语言表达。
通过学习这两首散文诗,学生可以领略到诗歌的魅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诗歌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但学生在理解和欣赏散文诗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散文诗的美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散文诗;能够理解诗中的生词和难点;能够分析诗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理解和欣赏散文诗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祖国、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散文诗;理解诗中的生词和难点;分析诗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2.难点:深入理解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欣赏散文诗的美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优美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3.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生词、难点解析等内容。
2.音频:准备与课文相关的音乐、朗读等音频资料。
3.图片:准备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音乐、展示图片等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优美的学习氛围,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散文诗二首》。
2.呈现(10分钟)教师分别呈现《再别康桥》和《我爱这土地》两首散文诗,学生跟读并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让学生感受散文诗的美感。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散文诗二首教案新人教版
-学生主动查阅资料,了解散文诗的发展历程和著名散文诗人的作品。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散文诗知识,与同学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板书设计
- ①本文重点知识点:《秋天的怀念》和《我的老师》两篇散文诗的主题、情感表达、写作手法等。
- ②本文重点词:散文诗、意象、情感、写作手法等。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看到了学生的进步和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散文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能够从语言、结构、情感等方面对散文诗进行鉴赏。在课堂讨论中,学生们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观点,这让我看到了他们在思维和表达能力上的进步。在作业环节,虽然有些学生的完成质量不高,但也有不少学生提交了高质量的作业,这让我感到欣慰。
- ③本文重点句:两篇散文诗中的精彩语句,如《秋天的怀念》中的“秋天,是一把钥匙”,《我的老师》中的“他像一座山,屹立在那里”。
2.板书设计应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
- ①艺术性:使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如在黑板上绘制与散文诗意境相符的简笔画,增强视觉效果。
- ②趣味性:采用有趣的字体或符号,如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书写关键词,或用卡通形象代表散文诗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导入新课:介绍本节课将要学习的两首散文诗。
二、自主学习(10分钟)
1.让学生自主阅读两首散文诗,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文解析(15分钟)
1.分析《秋天的怀念》的写作特点,体会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2.解析《我的老师》中的情感表达,感悟作者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四、课堂讨论(10分钟)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散文诗的概念、特点和鉴赏方法,结合《秋天的怀念》和《我的老师》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突出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案新人教版
(3)散文诗的情感表达:散文诗在表达情感方面具有独特的魅力,通过描绘景物、叙述事情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散文诗的情感表达,培养他们的情感共鸣。
2.教学难点:
1.散文诗的定义与特点:散文诗是一种以散文的形式表达诗意的文学体裁,具有自由、散乱、富有音乐性和诗意等特点。
2.《天上的街市》的作者、背景及主题:《天上的街市》的作者是郭沫若,发表于1926年。诗歌通过描绘天上的街市,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理想生活的向往。
3.《静夜思》的作者、背景及主题:《静夜思》的作者是李白,创作于唐代。诗歌通过描绘寂静的夜晚,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家人的思念之情。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的《天上的街市》和李白的《静夜思》。以下是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
1.散文诗的定义与特点:散文诗是一种以散文的形式表达诗意的文学体裁,具有自由、散乱、富有音乐性和诗意等特点。
2.《天上的街市》的作者、背景及主题:《天上的街市》的作者是郭沫若,发表于1926年。诗歌通过描绘天上的街市,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理想生活的向往。
6.散文诗的想象与创新:散文诗在表达上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诗人可以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手法,创造出独特的诗意世界。
7.散文诗的朗读与欣赏:朗读散文诗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其韵律美和语言魅力,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8.散文诗的创作技巧:学习散文诗的创作技巧,如如何选择题材、如何描绘景物、如何表达情感等,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文学创作能力。
9.散文诗与诗歌、散文的关系:散文诗既有诗歌的韵味,又有散文的自由,它是诗歌和散文的一种融合体。
10.散文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散文诗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许多著名的文学家都曾创作过散文诗。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两首》教案
概述“我”和妈妈嬉戏的经过。 示例:当妈妈做祷告时,我就开放花瓣,散发 清香,沁入妈妈的心脾。 交流点拨】 当妈妈读书时,我就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阳光 太刺眼,这样可以保护母亲的视力) 当妈妈去牛棚时,我就恢复原形求她讲故事。 3、作者以时间顺序来写“我”与母亲节的三 次嬉戏,说说这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 第 4 段:写第一次嬉戏,这是一次对母爱无私 的回报。孩子想为正在祷告的母亲做些什么,于是
词语积累
匿笑:偷偷地笑。 祷告:向神灵祈求保佑。
一、齐读第 1-3 段,回答下面问题。 1、诗歌开头的“假如”一词大文中有什么作 用? 点拨: “假如”表明全文内容是以一种假想的 方式写成的,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个词视为整首诗的 思考问题,整 考查学生对开头
诗眼。 讲授新课 2、从“笑嘻嘻” “匿笑” “悄悄地开放” “看着 你工作”这些词语,你能看出什么? 点拨:可以看出“我”在用一种嬉戏的方式身 母亲表达真挚的爱意。 3、“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也不 响。 ”表现了孩子的什么特点?
理答案。
句(段)的理解。
学生读这三个 段,体会诗人 的真情。
抓住关键词语, 体会真情。
体会句子的意
品味句子。
点拨: “暗暗地匿笑”写出了孩子调皮、快乐、 思 天真、活泼的特点,说明了沐浴在母爱中的孩子是 快乐幸福的。 二、抽读第 4-7 段,思考: 1、这三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 的什么感情? 点拨:写“我”和母亲的三次嬉戏经过,体现 了“我”对母亲的爱和依恋之情。 2、用“当妈妈 ,我就 ”的句式, 概括内容,并 恰当表达 培养学生的语言 表达能力。 品味文章语 言,想象作者 描绘的画面。 培养学生品味文 章语言的能力。
生难字
嗅 (xiù) . 祷 (dǎo)告 . 罗摩衍 (yǎn)那 .
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
《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散文诗二首》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本单元的课文主要表现亲情。
本课选择了中外两篇散文诗,表现了儿女对母亲的依恋和感激,是很好的自读课文本。
学情分析: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同类型文本的学习方法,可以利用前几篇文章所学的阅读方法,自主完成本课的学习。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诗文的思想内容。
3.体会人间至爱亲情。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诗文,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诗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方法:诵读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金色花》一、导入我们小学时就已学过一首表现母爱的诗歌——《游子吟》,我们来一起回忆一下。
在诗中,一位平凡但又慈爱的母亲正在为即将出行的儿子缝补衣裳,那么我们又为我们的母亲做过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金色花》,一起来看一下诗中的“我”为母亲做了些什么。
二、走近作者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代表作有《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吉檀迦利》。
我们所学的这首《金色花》就选自他的《新月集》,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我国著名诗人郭沫若、徐志摩、冰心等均受他的影响。
三、认识生字词匿笑(nì):偷偷地笑。
祷告(dǎo):向神祈求保佑。
罗摩衍那(yǎn):印度长篇叙事诗。
膝上(xī):膝盖上面。
四、初读课文(一)音频范读课文(注意语气:天真、活泼、淘气、欢快、温馨、深情)(二)同学朗读课文,注意揣摩下面句子的语气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注:要读出孩子的调皮,得意,骄傲。
)2.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注:要读出母亲的焦急惦念)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注:要读出母亲的责备、担忧、焦虑和欣喜。
)4.“我不告诉你,妈妈。
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课题7.散文诗二首课型新授课课时2课时教材分析人教版(新课标)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是《散文诗二首》,分别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金色花》与我国现代诗人冰心的《荷叶∙母亲》。
《金色花》《荷叶∙母亲》两首散文诗紧扣本单元的“亲情”,都以母爱为主题,虽然篇幅短小,但语言却凝练优美,内涵丰富,诗意深刻隽永。
学习本课,可以进行文本联读,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内容,分析物象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对母爱的歌颂和赞美,培养学生对母亲的理解和感恩。
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诗歌,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2.品味“以小见大”的手法,理解特殊物象的象征意义;3.学习清新优美的语言,理解不同背景下作者对母爱歌颂和赞美的相似性;4.学会理解母亲,培养对挚爱亲人的感恩之情。
教学重点品味“以小见大”的手法,理解特殊物象的象征意义;学习清新优美的语言,理解不同背景下作者对母爱歌颂和赞美的相似性。
教学难点学会理解母亲,培养对挚爱亲人的感恩之情。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母亲与孩子的双向奔赴,是穿越时空的漫长告白:“你不记得我了,但我依然爱你。
”“我不认识你了,但我依然爱你。
”孩子是母亲最柔软的肋骨,也给予她们最坚强的铠甲。
又是一年母亲节,爱华中学文学社团为大家带来两首不同国家主题作品,让我们一起去参与活动,感受那份深沉而真挚的母爱吧。
任务一:花之韵,爱的声音任务二:花之意,爱的内涵任务三:花之语,爱的表达任务四:花之情,爱的味道第一课时活动过程【作者连连看】作者国籍作品或代表作泰戈尔(1861-1941),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剧本《修道士》《国王和王后》《摩吉多塔拉》《邮局》,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
作品以“母爱、童真、自然”的爱的哲学为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散文诗二首
教学目标: 1、掌握散文诗的朗读技巧,继续提高朗读能力。
2、学习和借鉴两首散文诗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
3、熟读背诵两首诗。
教学重点:准确领悟诗歌所抒发的感情,把握诗歌托物言情的写法。
教学难点:深层品味诗句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如《金色花》中“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荷叶母亲》中“心中的雨点”的含义等。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金色花
泰戈尔
导入:一、导入:
母爱是文学艺术上一个的主题,它是世界上最崇高最伟大的爱。
当太阳升起,我们会感到光明与希望;而母亲的拥抱,我们会感受到温馨与幸福。
今天,让我们带着这种对母亲的爱一起走进泰戈尔先生的《金色花》,一起来感受母子至深之情。
二、检查预习
1、学生出示搜集的作者简介(老师可补充)
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艺术家,社会活动家,曾获得191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代表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等,在他的作品里,多以爱、宽容、欢乐为主题,颂扬人间最崇高,最纯真的感情,而母爱就是他最为极力颂扬的主题之一。
2、学习整理出本课生字词:
匿.(nì)笑花瓣.(bàn)沐浴
..(mù yù)罗摩衍.(yǎn)那
新授:三、整体感知
这是一首散文诗,风格清新自然,韵律优美,我们要学好一首诗,首先得读好这首诗,在读中品味诗歌,在读中获得美的享受。
(可指导生从语速、语调、重音、节奏或诗文的思想感情入手进行谈论。
可采用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学生单独读等形式朗读本诗。
)
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像寒冷冬天里的一杯热茶,温暖着我们;像一股涓涓细流,滋润着我们;像一股和煦的柔风,抚摸着我们。
一声声呵护,一声声叮咛,一次次
微笑,都让我们如沐春风,温馨幸福。
让这些闪着童真,闪着挚爱的诗篇离我们近些,再近些,让我们透过这些诗篇学会更高境界的爱吧,无私地爱我们的爸爸妈妈,爱这个世界上所有善良而正直的人们。
让我们再次满含对母亲的深深的爱,读一次课文,读给我们心中最伟大的母亲。
附:拓展阅读选文:
作业:完成本课书后练习,本课练习册完成第一课时
板书设计:
《金色花》
内容在妈妈身边幸福、快乐
象征意义孩子的纯洁、可爱
母爱的光辉
抒发感情对母亲的爱
感情基调温馨、快乐
第二课时
荷叶母亲
冰心
导入:一、谈话导入:
冰心说“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
落,也不是悲凉。
”让我们沿着她铺起的爱的长途,感受她内心对母亲至真至纯的
感激和爱。
二、检查预习:
1、学生出示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
原名谢婉莹。
冰心的著作丰富,小说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散文有《笑》《往事》
等,诗集有《繁星》《春水》等。
创作最显功力的是“冰心体”散文,它们以细腻
温柔而又微带忧愁的情调,轻倩灵活而又含蓄不露的笔调写童心、母爱和自然,
语言清新隽丽,耐人寻味。
既有白话口语的朴素流畅,又兼备文言特有的简洁凝
练。
2、字词积累。
并蒂.(dì)菡萏
..(pái huái)欹.(qī)
..(hàn dàn)徘徊
斜荫蔽:遮蔽。
新授:三、整体感知
老师示范朗读,学生圈点勾画,把握文章大意。
(明确)这是一篇借景写人,托荷赞母的散文。
写荷花是为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达到“我”是雨打风摆的荷花,而母亲则是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的境界。
是啊,连荷叶都会自觉地保护荷花,何况母亲爱护自己的子女。
讨论:四、探究
1、学生大声地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作者感动于一个怎样的画面?同学们能否找到
文中描写这个画面的段落呢?
2、用圈点勾画法圈出“风雨中几看红莲”部分表示作者心境变化、当时环境和红莲
表现的词句。
3、园里莲花有很多,只择其中两朵来写,这里作者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这样有什
么作用?
4、“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
空下的荫蔽?”一句中“心中的雨点”如何理解?在文章结构中有何作用?
(学生分组讨论、探究)
1、(学生代表诵读)
示例1:“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斜过来,正覆盖在红莲
上面……”
示例2:“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明确:因为荷叶倾侧过来覆盖红莲正如母亲为自己遮风挡雨,无畏地为红莲遮蔽。
作者被感动了,感叹母亲为自己的付出。
意思是,自己困难的时候,只有母亲无私的帮助自己。
2、一写看红莲
心情:烦闷
环境: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
红莲:开满亭亭
二写看红莲
心情:不适意徘徊
环境:雷声作了雨越下越大
红莲:左右倚斜无依无靠。
三写看红莲
心情:不宁的心绪散尽感动
环境:雨肆意地下着
红莲:在大荷叶的覆盖下不动摇
由荷叶保护荷花自然联想到母亲对女儿的爱护,联想丰富。
3、明确:两朵莲花,一红一白,一谢一安然,以白衬红,更突出红莲在勇敢慈怜
的荷叶的庇荫下的幸福
4、明确:“心中的雨点”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
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
母爱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的时候
得到安慰,在孤独中的到欢乐,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时得到幸福。
文章结
尾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拓展:五、拓展延伸:
1、发挥你的想象,仿照文中的语言写一段献给母亲的诗句。
母亲啊!您是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示例写句子。
示例:音乐像一股晶莹而又甘美的泉水,流进人们的心里,洗去心灵中的尘垢。
(1)冬天像
(2)老师的话像
如:(1)冬天像个慈善的老人,给小麦盖上厚厚的棉被,使它安然度过娇弱的童
年。
(2)老师的话像一把开心的钥匙,打开了我的心灵之锁,重新扬起了我自信的
帆。
总结:爱是大自然最原始、最纯真的情感,父母对于子女之爱更是无私、无畏。
在我们的
生活中随时都融入了父母浓浓的爱。
清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出门前的一句关爱的
叮咛;上学时整齐的书包,临睡前掩紧的被角。
用心去爱孩子已经成为父母的习惯,他们是孩子躲避风雨的港湾。
当风雨袭来时,他们都会将孩子紧紧地搂在怀里。
在
他们爱的保护伞下,一切暴风雨都会过去。
最后,让我们为天下所有的父母亲祈祷,愿他们幸福安康!
作业:完成本课书后练习,本课练习册完成第二课时
板书设计:荷叶母亲
冰心(散文)
寄寓
荷叶―――――――――>母亲
(无畏遮蔽)联想无私爱护)
红莲―――――――――>我
象征
心中的雨――――――>人生路上的坎坷磨难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