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业态介绍0326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便利店业态介绍

一、便利店业态简介

1、便利店定义

美国定义:便利店是指营业面积从93至300平方米以内,拥有停放5至15台汽车的停车场,营业时间比一般超市时间长,并采用自助服务方式,给予顾客购物上最大方便的小型店铺;另外,便利店主要经营奶酪制品、面包、饮料、香烟、冷冻食品等农产品和生活必需用品并保持适当合理的库存。

日本定义:便利店是指在一个小的商圈范围内,用开架售货的方式,销售日常生活必需品的长时间营业的小型商店。是以向消费者提供方便为第一要义,并在经营管理方面追求高效率性的零售企业;

中国定义:便利店是指满足顾客便利性需求为主要目的的零售业态(我国商务部《零售业态分类》(GB/T181062000)定义);便利店是一种以自选销售为主,销售小量应急性的食品、日常生活用品和提供商品性服务,以满足顾客便利性需求为主要目的的零售业态(《零售学》(肖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第一版))。

2、便利店业态的分类

从世界便利店的发展历程来看,通常被划分为两种类型:传统型(Traditional)和加油站型(Petroleum-Based)。

传统型便利店:

通常位于居民住宅区、学校以及客流量大的繁华地区,营业面积在50~150平方米不等,营业时间为15~24小时,经营品种多为食品、饮料,以即时消购物的便利性费、小容量、应急性为主,80%的顾客是目的性购买(如7-Eleven、Circle K)盛行于亚洲的日本,中国台湾。

加油站型便利店:

通常指以加油站为主体开设的便利店(如BP、ESSO),在地域广阔且汽车普及的欧美地区发展较为迅猛,2000年美国加油站型便利店占行业门店总数的76.1%。

3、便利店业态特征

从不同国家对便利店所下定义来看,便利店普遍具有以下特征:

(1)选址在居民住宅区、公路边,以及车站、医院、学校、娱乐场所所在地;

(2)商品营业面积较小,但利用率高;

(3)商品结构以速成食品、饮料、小百货为主,有即时消费性、小容量、应急性等特点;

(4)80%的顾客为有目的购买;

(5)营业时间长,一般在15小时以上,甚至24小时,终年无休日。

(6)以开架自选为主,结算在收银机统一进行

便利店是超市发展到相对较为成熟的阶段后,从超市中分化出来的一种零售业态。一方面,超市的发展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障碍,既“购物的不便利”;另一方面超市的发展为便利店提供了先进的销售方式和经营管理技术。具体的说,便利店具有与超市相区别的四个“便利”业态特征:

(1)距离便利性

便利店与超市相比,在距离上更靠近消费者,一般情况下,步行5~10分钟便可到达。

(2)即时的便利性

便利店商品突出的是即时性消费,小容量,急需性等特性。超市的品种通常在2000种至3000种左右,与超市相比,便利店的卖场面积小(50~200平方米),商品种类少,而且商品陈列简单明了,货架比超市的要低,使顾客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所需的商品。实行进出口同一的服务台收款方式,避免了超市结账排队的现象。据统计,顾客从进入便利店到付款结束平均只需三分钟的时间。

(3)时间的便利性

一般便利店的营业时间为16~24小时,全年无休,所以有的学者称便利店为消费者提供“Any Time”式的购物方式。

(4)服务的便利性

很多便利店将其塑造成社区服务中心,努力为顾客提供多层次的服务,例如速递、存取款、发传真、复印、代收公用事业费、代售邮票、代订车票和飞机票、代冲胶卷等等,对购物便利的追求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这就决定了便利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二、便利店业态发展历史

1、世界发展历史

便利店简称CVS,起源于美国,发展成熟在日本,其特点在台湾发挥到极致。

在美国,由于超级市场步入大型化与郊外化以后,给购物者带来了距离、时间、商品、服务等诸多方面的不便利;同时由于超级市场远离购物者的居住区,到超级市场购物需驾车前往,加上超级市场卖场面积巨大,商品品项繁多,购物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挑选商品,且还需忍受排长队等候结帐之苦;以上种种都使得那些想购买少量商品或想满足即刻所需的购物者深感不便,便利店由此应运而生。

1927年,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南陆冰公司(Southland Ice Corporation)创立了世界上第一家便利店——Tote'm ,这是便利店的鼻祖。1946年正式改名为7-Eleven(7-11),藉以标榜该店营业时间由早上7时至晚上11时。此后便利店便在美国和世界范围内快速发展。1957年,美国只有500家便利店,然而到了2001年,美国便拥有便利店124,500家,销售额达到了2830亿美元。因此当时有人认为便利店是西方零售业的“爆发户”。

日本便利店是60年代末从美国引进的,经营便利店最为成功,日本第一家便利店成立于1969年,是由日本橘高糕点批发公司按美国模式建立的沃玛特便利连锁集团。1973年日本伊藤洋华堂集团与美国南方公司建立7-11便利商店连锁集团。1991年日本7-11公司应美国南陆公司的要求,在与该公司实现资本参与的同时,实现经营方面的参与,现已成为南陆公司的控股公司。当年,日本共有41050家便利店、网点密度为3045人/店,便利店在日本零售业销售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为5%,特别是7-Eleven连锁便利店,1991年的利润高达24.4%,位居日本零售业之首。到1992年7-11集团在国际上22个国家拥有13950家店,是世界最大的便利连锁店集团。到1997年7-11在日本本土拥有7000多家店,销售额达到17000亿日元。

2000年年底,7-11在日本国内拥有8600家店铺。便利店已成为日本零售业中具有日本本土特色的典型代表。

我国台湾便利店始于70年代末,1977年成立的“青年商社”是台湾最早的便利店。1979年统一集团引入日本7-11后,当年与桑斯兰德公司签约合作。便利店在台湾开始大规模发展。1980年第一家7- Eleven长安门店开幕。1998年1月加盟店比例超过65%,到1999年3月,门店数已达2009家。目前全台湾平均每3千人就拥有一家便利商店,是全世界便利商店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2、便利店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从便利店的世界发挥历程可以看出,发源于美国的便利店是在移植到日本后得到飞速发展的,其后又在日本和台湾被加以推广。其中原因在于日本和台湾地域狭小,人口众多、密集度相当高,居民出行购物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步行,会更多地考虑便利的因素。同样原因,在国内各中心城市与沿海城市,便利店也存在着较大的生存空间。

根据零售业态的发展规律,一般认为,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的国内城市,便利店就会有生长的土壤。而它们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较快、富裕程度较高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如沪宁杭和广深等城市。事实上,国内的便利店也正是在这两个地区得以迅速发展。中国的便利店大致经过三个发展阶段:

起步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以粮食系统的改造为发端。使用的是“便民店”的名称,并与超市一起被列为发展连锁经营的两个主要业态;当时主要是政府推动,各种型态的传统小店纷纷改名为便利店、便民店,但是却不具备现代便利店的基本功能,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快速发展阶段:1995年至今,大陆地区的便利店出现了迅猛的发展势头,大陆地区最早的、较有现代特征的便利店是1993年3月上海出现的“百式”便利店,1995年1月上海牛奶公司开设的可的食品便利店,以及其后相继出现的深圳7-11,华联罗森便利店等,这是中国第一批出现的便利店。其中上海和广东是大陆地区具有现代意义便利店的诞生地,也是目前发展最好的地区;同时,在我国沿海和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便利店也快速发展。北京的便利店出现较晚,目前有物美佳联便利、超市发便利和普尔斯马特便利店等,均实行24小时营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