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外名句积累(秦汉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名著名句

魏晋南北朝名著名句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2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3人生贵得适意尔。
——《世说新语·识鉴》4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5 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谢灵运《初去郡》6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司马迁《史记》7 云中白鹤,非燕雀之网所能罗也。
——《世说新语·赏誉》8 生也有涯,无涯惟智。
——《文心雕龙·序志》9安身为乐,无忧为福。
——《三国志·蜀书·许麋孙简伊秦传》10 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颜氏家训·勉学篇》11爵高者忧深,禄厚者责重。
——《三国志·蜀书·许靖传》12 善为文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
——《文心雕龙·练字》13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陈寿《三国志》14 战捷之后,常苦轻敌。
——《三国志·吴书·陆逊传》15 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世说新语·方正》16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刘邦《鸿鹄歌》17 、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世说新语·任诞》18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曹植《洛神赋》19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文心雕龙·论说》20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曹植《七哀诗》。
名言名句100条魏晋篇

名言名句100条魏晋篇诸葛亮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
如果不下苦工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
2、贵而不骄,胜而不恃,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作为一员将领)应该是富贵却不骄傲,打了胜仗却不自矜,有才能而能礼贤下士,正直刚强又能忍耐。
3、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不倚仗自己的才华而在别人面前表现出骄傲的神情,不能因为自己受宠就到部下那里作威作福。
4、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不学习,没有方法增长才干;不立志,没有方法成就学业。
5、不备不虞,不可以师。
对敌情没有准备,对意外事变没有预见的人,不可“统领三军。
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在这战乱的时代里,只希望苟且保全性命,并不谋求在诸侯那里作官扬名。
7、远虑者安,无虑者危。
在事情发生前就预先考虑到可能发生的不利情况,并且采取了应对的措施,这样当事情发生时,就不会发生危险。
反之,此前没有考虑,没有应对的措施,一旦事情发生,后果就不堪设想。
8、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想要考虑某件事的好处,必须先考虑到它的坏处;想要考虑某件事情的成功,必须先考虑它的失败。
9、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恃功能而失信。
不要认为自己身份显贵就看轻别人,不要以为自己的想法是对的而反对、不采纳其他人的建议,不要自以为功劳大了不起就失去诚信10、势利之交,难以经远。
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险夷而益固。
建立在权势和名利之上的交往,是难以持久的。
有修养的人之间彼此深交而心息相通时,就好比花木,温暖时也不会多开花,寒冷时也不会改变叶子的颜色,能够经历一年四季而不衰败,经历艰险日益牢固。
曹操1、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山不厌烦高大,海不厌烦深广;周公吐出正吃的饭,忙干接待贤才,使天下豪俊都归心于他。
中国古代文学诗文背诵默写篇目(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推荐五篇]
![中国古代文学诗文背诵默写篇目(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推荐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9ecb1af0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64.png)
中国古代文学诗文背诵默写篇目(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推荐五篇]第一篇:中国古代文学诗文背诵默写篇目(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 中国古代文学诗文默写篇目(一)先秦部分(10篇)《诗经》:《关雎》、《卷耳》、《黍离》、《君子于役》、《蒹葭》、《采薇》屈原:《湘夫人》、《山鬼》、《国殇》、《涉江》汉魏六朝部分(40篇)汉乐府:《陌上桑》、《东门行》、《十五从军征》、《上山采蘼芜》、《江南》《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迢迢牵牛星》、《客从远方来》、《涉江采芙蓉》、《庭中有奇树》刘邦:《大风歌》刘彻:《秋风辞》辛延年:《羽林郎》曹操:《短歌行》、《步出夏门行》(观沧海)、《蒿里行》曹植:《白马篇》、《野田黄雀行》、《七哀诗》曹丕:《燕歌行》王粲:《七哀诗》陈琳:《饮马长城窟行》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阮籍:《咏怀》(夜中不能寐、驾言发魏都)潘岳:《悼亡》(荏苒冬春谢)陆机:《赴洛道中作》(其一)刘琨:《扶风歌》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野外罕人事、种豆南山下)、《饮酒》(结庐在人境)谢灵运:《登池上楼》、《登江中孤屿》鲍照:《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代出自蓟北门行》庾信:《拟咏怀》(摇落秋为气)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南朝民歌:《西洲曲》北朝民歌:《木兰诗》熟读部分:《诗经》:《七月》、《氓》、《东山》屈原:《离骚》(节选)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张衡:《归田赋》赵壹:《刺世嫉邪赋》王粲:《登楼赋》曹植:《赠白马王彪》王羲之:《兰亭集序》刘琨:《重赠卢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第二篇:中国古代文学诗文背诵篇目中国古代文学诗文背诵篇目(100首)原文先秦部分(10篇)《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高考语文每日诵读9——汉魏六朝必背名言

每日诵读9——汉魏六朝必背名言注:加黑加线句背诵,其他熟记用于作文和做人。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风歌》刘邦司马迁《史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报任安书》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垓下歌》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列传》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列传》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士为知己者死。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相如闻,不肯与会。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高考语文背诵秦汉名言名句选

司马迁《史记》
01.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
02.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
03.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无形。
04.常人安于故俗,学着溺于所闻,
05.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06.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刘向
07.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0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说苑•炳烛而学》
王充《论衡》
09.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10.千人所指,无病而死。
11.以管窥天,以蠡测海。
桓宽《盐铁论》
12.言之非难,行之为难。
《非鞅》
13.刑一而正百,杀一而慎万。
《疾贫》
班固《汉书》
14.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1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董仲舒传》
16.冲风之衰,势不能起毛羽;强弩之末,力不能入鲁缟。
17.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也。
或:强弩之末,矢不能穿鲁缟也。
17.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历朝历代名篇名句400句

第一部分——先秦名言《诗经》1.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3.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4.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5.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6.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7.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8.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9.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10.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尚书》11. 满招损,谦受益。
12.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13.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周易》14.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5.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16.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7.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18.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礼记》19.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0.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21.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22.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23.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左传》24.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25.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26.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
27.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28.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管子》29.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30.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晏子春秋》31.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32.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论语》33.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4.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5.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6.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8. 言必信,行必果。
39.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0.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41.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42.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4.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5. 马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各朝代最经典名句,写文章用得上,值得收藏

各朝代最经典名句,写文章用得上,值得收藏《诗经》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6.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易经》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8.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老子》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0.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1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3.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尚书》15.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6.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17.满招损,谦受益。
《左传》1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19.皮之不存,毛将焉附?20.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21.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22.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2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国语》24.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25.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论语》26.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7.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28.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29.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4.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3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7.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8.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9.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
4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2.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43.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44.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45.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46.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魏晋南北朝时期名句选

魏晋南北朝时期名句选1.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3.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曹植·白马篇)4.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5.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归园田居)6.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陶渊明·归园田居)7.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二首)8.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9.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10.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11.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陶渊明·读山海经)1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陶渊明·杂诗)1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14.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15.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16. 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
(陆机·拟明月何皎皎)17. 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陆机·文赋)18. 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陆机·文赋)19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
(陆机·猛虎行)20. 金玉满堂莫收,古人安此尘丑。
独以道德为友,故能延期不朽。
(嵇康)15.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登池上楼)21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谢灵运·初去郡)22.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谢灵运·入彭蠡湖口)23.林壑敛瞑色,云霞收夕霏(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24.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谢灵运·岁暮)25. 巧言虽美,用之必灭.(曹植·矫志诗)26.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曹植《杂诗》)27.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高中语文总复习名言警句素材--二十四史经典名句

二十四史经典名句1、义感君子,利动小人《晋书-符登传》译文:道义可以感动君子,利益可以打动小人。
2、太刚则折,至察无徒。
《晋书-周岂页》译文:过于刚直就会折断,极其明察就没有门徒。
3、为国之道,食不如信。
立人之要,先质后文。
《宋书-江夷传》译文:治理国家的道理是给民以食物不如给民以信义,做人首先要讲诚信,才可以饰之以文。
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列传》译文: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5、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史记-滑稽列传》译文:鸟将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时候,他的话也是善良的。
6、浊其源而望其流,曲其形而欲其直,不可得也。
《后汉书-刘般传》译文:希望从浑浊的源头流出清澈的泉水,希望扭曲的形体有笔直的影子,这都是不可能的。
7、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后汉书-杨震传》译文: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8、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董仲舒传》译文:站在深潭边,希望得到里面的鱼,还不如回家去结网。
9、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战战栗栗,日慎一日。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译文:应该像面临着深渊和在薄冰上行走一样提心吊胆,害怕得发抖,一天比一天更加谨慎。
10、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史记-货殖列传》译文:(人生一世,无非是在追求名利),天下熙熙,都是为利而来;天下攘攘,都是为利而往。
11、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汉书-高帝纪上》译文:顺应道德的人才会昌盛,不遵从道德的人必然灭亡。
12、农,天下之大本,民所恃以生也。
《汉书-文帝纪》译文:农业是天下的根本,是百姓赖以生存的衣食来源。
1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汉书-成帝纪》译文:有了过错,而不悔改,这才叫过错。
14、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
《汉书-食货志》译文:在寒冷的天气,人们不会去等待狐裘或丝绵做的轻暖的冬衣(寒不择衣);人在饥饿的时候,不会去等待甜美的食物(饥不择食);人在饥寒交迫之时,也就不会考虑到廉耻之心了。
高中语文默写必背名句

高中语文默写必背名句1.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2.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4.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李密《陈情表》)5.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李密《陈情表》)6.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王勃《滕王阁序》)7.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王勃《滕王阁序》)8.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王勃《滕王阁序》)9.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10.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阁序》)11.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韩愈《师说》)1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1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14 高中学习方法.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15.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荀子"劝学》)16.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17.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18.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秦汉时期名家名篇名句

秦汉时期名家名篇名句
1.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2.曹操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3.曹丕
燕歌行(其一)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两汉魏晋南北朝名句

两汉魏晋南北朝名句二、两汉魏晋南北朝部分名言名句天天测(一)1、成一家之言2、或轻于鸿毛3、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4、桃李不言5、我为鱼肉6、意在沛公7、绳锯木断8、积毁销骨9、韩信将兵10、不知其人11、一鸣惊人12、大礼不辞小让13、决胜千里之外14、焉知非福15、少而好学16、耳闻之不如目见之17、糟糠之妻不下堂18、水可载舟19、失之东隅20、金石为开21、其实难副22、廉者不受嗟来之食23、友而不心24、不如退而结网25、画虎不成反类狗名言名句天天测(二)1、人至察则无徒2、时不利兮骓不逝3、壮士十年归4、孔雀东南飞5、左右种梧桐6、莲叶何田田7、老大徒伤悲8、长命无绝衰9、锄者忘其锄10、迢迢牵牛星11、但伤知音稀12、下言加餐饭13、郁郁园中柳14、海不厌深15、周公吐哺16、人生几何17、以观沧海18、知小而谋强19、洪波涌起20、志在千里壮心不已21、千里无鸡鸣22、艰哉何巍巍23、何时返故乡24、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5、国无定臣名言名句天天测(三)1、明月照高楼2、京洛出少年3、千里无人烟4、丈夫志四海5、相煎何太急6、视死忽如归7、李下不整冠8、向声背实9、自古而然10、秋风萧瑟天气凉11、失人者崩12、半于九十13、非学无以广才14、远小人15、奉命于危难之间16、非宁静无以致远17、死而后已18、不以宠而作威19、如炳烛之明20、心游万仞21、挫万物于笔端22、其义自见23、勿以善小而不为24、奉命于危难之间25、化为绕指柔名言名句天天测(四)1、一朝成灰尘2、悠然见南山3、及时当勉励4、双双入我庐5、托体同山阿6、山气日夕佳7、疑义相与析8、淡淡寒波生9、谁知荣与辱10、池鱼思故渊11、带月荷锄归12、刑天舞干戚13、富贵非吾愿14、莲花过人头15、莲子清如水16、风吹草低见牛羊17、秋风别苏武18、世乱识忠良19、观千剑而后识器20、登山则情满于山21、足见其疏乃知其密22、蝉噪林愈静23、慕鸿鹄以高翔24、除非己莫为25、茕茕孑立两汉魏晋南北朝部分名句验收测试1、或轻于鸿毛2、桃李不言3、我为鱼肉4、意在沛公5、船可载舟6、绳锯木断7、积毁销骨8、韩信将兵9、女为悦己者容10、大礼不辞小让11、决胜千里之外12、焉知非福13、糟糠之妻不下堂14、水至清则无鱼15、画虎不成反类狗16、时不利兮骓不逝17、失之东隅18、金石为开19、其实难副20、廉者不食嗟来之食21、壮士十年归22、孔雀东南飞23、老大徒伤悲24、周公吐哺25、海不厌深26、人生几何27、知小而谋强28、志在千里壮心不已29、以观沧海30、相煎何太急31、视死忽如归32、李下不整冠33、秋风萧瑟天气凉34、郁郁园中柳35、忽如远行客36、皎皎河汉女37、非志无以成学38、宁静以致远39、死而后已40、悠然见南山41、疑义相与析42、带月荷锄归43、富贵非吾愿44、托体同山阿45、重之若千钧46、心游万仞47、挫万物于笔端48、其义自见49、无以善小而不为50、奉命于危难之间51、归鸟为我旋52、化为绕指柔53、莲花过人头54、莲子清如水55、世乱识忠良56、观千剑而后识器。
秦汉魏晋南北朝必背古文

谏逐客书第二段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
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悦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後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後宫,而骏马抉提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
所以饰後宫、充下陈、娱心意、悦耳目者,必出於秦然後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於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於侧也。
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
《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
今弃击瓮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今取人则不然。
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过秦论第三段及至秦王,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挽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黔首之民。
然后践斩华为城,因河为津,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天下已定,秦王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报任少卿书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乃如左丘明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魏晋南北朝名句大全

魏晋南北朝名句大全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子建集》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子建集》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持。
《曹子建集》如何金石交,一旦更离伤。
《阮步兵集》娱乐未终及,白日忽蹉跎。
《阮步兵集》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陶渊明集》暖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呜桑树巅。
《陶渊明集》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集》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集》时危节乃见,世乱识忠良。
《鲍参军集》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乐府诗集》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乐府诗集》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乐府诗集》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西洲曲》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
《敕勒歌》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鲍照《拟行路难●其六》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水经注·巫峡》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魏武帝集》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魏武帝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魏武帝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魏武帝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魏武帝集》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粱!曹丕《燕歌行》蔡文姬《悲愤诗》内容略(太长了)PS: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它从经学中彻底解脱出来,实现了自身的自觉发展,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它标志着一个新的文学时代的到来,并且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前期领军人物曹操,虽然主要作品散布三国时期。
但也被认为是魏晋南北朝文学的重要代表,在文学史著作中也习惯把建安文学当作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开端。
另:100句实在是凑不出来了。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两桨桥头渡,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折梅寄江北?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足以极视听之娱。
鸿飞满西洲,信可乐也。
汉魏南北朝名句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解读]时间像江河向东流入大海,一去不复返;人在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龄大了一事无成,那就只好空留悲伤、后悔。
人生积时为日,积日为月,积月为年,看似长久。
年少的时候盼望着长大,常觉得日子过得很慢,来日方长。
其实,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如果任其蹉跎,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自甘暴弃,终于要后悔也来不及。
●百闻不如一见。
——汉?班固《汉书?赵充国传》[解读]听得再多,不如亲眼看到一次。
指看到的比听到的要可靠些。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曹植《七步诗》)[解读](豆萁与豆)本来都是豆根所生,(豆萁燃烧着)煎熬豆子,为什么这么紧急?比喻兄弟逼迫太紧,自相残害,违背天理,为常情所不容。
告诫人们不要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据《世说新语?文学》中说,曹丕做了皇帝以后,对才华横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怀嫉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成一首诗,如不做到,就将处死。
曹植未走完七步,便作成了一首诗,后人称为《七步诗》。
广泛流传的四句是:“煮豆然豆萁,豆在釜中泣。
~,~。
”萁(qí):指豆茎。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晋?傅玄《傅子?口铭》[解读]病是从口里吃进去的,祸是从口里说出来的。
这句话告诫人们说话要谨慎,说话不注意会招来祸害。
处世戒多言,言多必有失。
傅玄:(217——278)西晋哲学家,文学家。
著有《傅子》、《傅玄集》。
明朝时有人把他的作品收集编成《傅鶉觚集》。
口铭:关于口的座右铭。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解读]不进入老虎洞,就捉不到小老虎。
比喻不亲身进入险境,就不能取得重大成功。
也指不经实践就难以获得真知。
不:亦作“焉”。
●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
——汉?无名氏《古诗?甘瓜抱苦蒂》[解读]瓜是甜的,却有个苦的瓜蒂,枣是漂亮的,却长在荆棘上。
比喻世上万物难以样样都好。
汉魏六朝时古诗文名篇名言

汉魏六朝时古诗文名篇名言汉魏六朝时古诗文名篇名言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汉魏六朝时古诗文名篇名言,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汉魏六朝名言司马迁《史记》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
2.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6.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7.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
8.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9.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10.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11.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班固《汉书》1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董仲舒传》13.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14.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15.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汉书东方朔》曹操1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17.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观沧海》诸葛亮18.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诫子书》19.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诫子书》20.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诫子书》2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陈寿《三国志》2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23.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24.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2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傅玄2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陶渊明2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杂诗》28.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移居》29.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杂诗》范晔《后汉书》30.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3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32.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33.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中小学语文知识-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文学名句积累14句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名句积累14句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安书》)
2、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混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长歌行》)
3、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4、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
(《孔雀东南飞》)
5、老骥伏极,志在干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6、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
7、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8、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9万里赴我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
10、采菊东篙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
1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12、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水经注·三峡》)
1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陈寿《三国志》)
1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课外名句集锦(四)秦汉魏晋南北朝
91.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李斯《谏逐客书》
泰山之所以有这样的高度,正是因为不拒绝渺小的土壤,堆砌而成才能形成如今的成就。
江河之所以有这样的深度,正是因为不拒绝细微的溪流,汇流而成才能形成如今的规模。
9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93.以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报任安书》
也是想探求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贯通古往今来变化的脉络,成为一家的言论。
94.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陈寿《三国志》
9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司马迁《史记》
桃树李树有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不会说话,但仍然能吸引许多人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于树下走出一条小路出来。
比喻一个人做了好事,不用张扬,夸耀,向别人邀功,人们就会记住他。
96.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司马迁《史记》
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9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陈寿《三国志》
98.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司马迁《史记》
众口所责,虽坚如铁石之物,亦告熔化;毁谤不止,令人难以生存,而遭毁灭。
后喻舆论作用极大,众口一词,积非成是;流言可畏,能颠倒是非,置人于死地。
99.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司马迁《史记》
干大事不必顾及小的礼节,讲大节无须讲究小的责备。
100.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司马迁《史记》
在小小的军帐之内作出正确的部署,能决定千里之外战场上的胜负。
101.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司马迁《史记》
102.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司马迁《史记》
药虽然是苦的,但是只有苦药才能治病。
后引申为忠实的劝告往往都是不喜欢听的,但是却对我们的行动有好处。
103.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司马迁《史记》
把鸟打尽了,打完了,那良弓就没有用处了,兔子已死,那狗也没用了,不如烹了吃了。
这里是指一个人失去了利用价值,就被杀掉或者落下个比别人更惨的下场。
104.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刘向《说苑》
从别人那里听来的事情,没有亲眼所见的可靠;亲眼所见,又不如亲自尝试去做。
105.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刘向《说苑》
和道德高尚的人生活在一起,就像进入充满兰花香气的屋子,时间一长,自己本身因为熏陶也会充满香气,于是就闻不到兰花的香味了;和素质低劣的人生活在一起,就像进了卖鲍鱼的市场,时间一长,连自己都变臭了,也就不觉得鲍鱼是臭的了。
说明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
106.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东方朔《答客难》
告诫人们指责人不要太苛刻、看问题不要过于严厉,否则,就容易使大家因害怕而不愿意与之打交道,就像水过于清澈养不住鱼儿一样。
107.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
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108.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班固《汉书》
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匡扶正义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
109.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班固《汉书》
站在水边想得到鱼,不如回家去结网。
比喻只有愿望而没有措施,对事情毫无好处。
或者比喻只希望得到而不将希望付诸行动。
110.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班固《汉书》
比喻以往的失败,应该拿来当作教训。
111.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曹丕《典论·论文》
写好文章是的国家大业,永垂不朽的盛世,世世代代都有这个传统,写文章是对精神与文明的最好传承!
11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只有像周公那样礼待贤才(周公见到贤才,吐出口中正在咀嚼的食物,马上接待),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
11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老马虽然卧在马槽子下,但它仍有行千里的志向。
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
11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为了解除国难献身,把死亡看作回家一样。
意思是为国献身,去血洒疆场,赢得胜利与自由的荣光!
115.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诫子书》
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
116.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
117.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诫子书》
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
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118.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陈寿《三国志》
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11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120.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陈寿《三国志》
国家以人民为根本,人民以食物为头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