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晨读+晚练:第一周第1天+晨读、晚练+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晨读晚练答案1.doc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晨读晚练答案1.doc

晚练 11. A 【解析】A项,pínɡ/bǐnɡ,dǎo/dào,kōnɡ/kǒnɡ,zhú/shù;B项,bō/fán,chōnɡ/chònɡ,bào/pù,xiànɡ;C项,xī/jí,liù/liū,zhé,zǎn/cuán;D项,màn,tiāo/tiǎo,jié/jí,jué/juè。

2. 示例:碧荷,展开胸襟拥抱骄阳,洋溢着浓烈的热情。

金菊,绽开笑脸傲对秋风,展示着清逸的品格。

【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

选择如青松一类有风骨的植物,通过其身姿表达其精神,如坚贞与乐观……3. (1)积水成渊积善成德 (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3)白露未晞所谓伊人 (4)无贵无贱无长无少4. D 【解析】案:追究,查办。

5. C 【解析】①是黄昌没有发迹之前,当时州刺史很赏识他;③表现黄昌善于断案,没有体现他的“政尚严猛”;⑤是写黄昌原来的妻子的事情,也不能体现他的“政尚严猛”。

6. C 【解析】与妻子相认,不是在任州书佐时。

7. (1)后来才秘密派出亲信到他部下贼曹的家里,并突然找到赃物,于是把贼曹一家悉数收捕,同时杀死。

(2)黄昌暗中拘捕了一个盗匪的首领,逼使那盗首分条列出各县中强暴之人的姓名和住处,于是派人分头全部捕捉,无一漏网。

(3)她的儿子犯案,她就到黄昌那里诉讼责备自己,黄昌疑心犯人的母亲不像蜀人,就问她原因。

【参考译文】黄昌字圣真,会稽余姚人。

出身寒微,居住的地方靠近学校,多次见到儒生们在校学习行礼,因此喜爱学问,学习经学。

他又懂得法律文案,因此在郡中任决曹。

当时州刺史巡行所属部域,见到黄昌,很赏识他,就征召他为从事。

后来黄昌担任宛令,处理政事严厉凶猛,喜欢揭发奸邪。

有人偷了黄昌的车盖,黄昌开始并不声张,后来才秘密派出亲信到他部下贼曹的家里,并突然找到赃物,于是把贼曹一家悉数收捕,同时杀死。

晨读、日学、晚练、周结、旬测通用版【第一季】必修一第一单元:单元测试 Word版含解析

晨读、日学、晚练、周结、旬测通用版【第一季】必修一第一单元:单元测试 Word版含解析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单元测试题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失败的英雄荆轲一生只干了一件事,就是行刺当时秦国的最高统治者秦王赢政。

这件事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人们却一直把荆轲看作是一个英雄。

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里描写了五个刺客:曹沫、专诸、聂政、豫让和荆轲。

比较一下这五个人的功绩,荆轲是刺杀最没有成效的一个:刺秦完全以失败告终,不但一无所获,而且损失惨重,除了自己被杀外,还搭上秦武阳、樊於期的性命,失去了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使燕遭秦的报复。

但是,荆轲却成为这五名刺客中名气最大的一个。

在《刺客列传》中,描写荆轲的文字最长,他一个人的篇幅超过了其他四个人的总和。

并且司马迁在描写荆轲时,笔墨饱含感情,整个刺秦过程慷慨悲壮、惊心动魄,从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么,司马迁又为什么要对荆轲如此偏重呢?因为荆轲比其他四个刺客高出一筹,而那又是因为秦王比其他刺客要谋刺的对象高出一筹。

况且,这个秦王后来横扫六国,统一天下,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君王。

两千年来,人们为荆轲失败扼腕叹息,纷纷分析其失败原因。

有人认为是荆轲进咸阳宫失去了帮手;有人认为荆轲剑术不精,武功欠佳,没有刺杀到秦王;还有人认为荆轲有贪生心理,没有在“图穷匕见”的第一瞬间向秦王下手,他想抓活的,给自己生还的希望。

说荆轲有贪生心理我不敢认同,说他想生擒秦王倒可能是事实。

人们对“荆轲刺秦”一直有一个误会,以为荆轲来到咸阳宫的目的就是为了杀死秦王。

其实燕太子丹派荆轲到秦国,第一目的是想效仿曹沫挟持齐桓公的事件,荆轲最好也能挟持住秦王,逼他归还侵略燕国的土地;若不行,再刺杀秦王。

但最终两个目的都没达到。

世人对荆轲的失败耿耿于怀,是因为潜意识里希望他刺秦成功。

然而,假如荆轲真刺死了秦王——那时候赢政还只是一个诸侯国的国君而已,还没有变成后来的秦始皇,那么,荆轲的名声也就与《刺客列传》里其他的刺客一样了,而不会脱颖而出。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晨读晚练答案31.doc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晨读晚练答案31.doc

晚练311. C 【解析】A.bǎi,cuán,xiān/xiǎn,suí/suì;B.lǚ/lóu,jiáo,ài,sì/shí;C.yè/yàn,ní/nì,y īng/yìng,pián/biàn;D.qiǎ,liáng/liàng,jǐ,xù/chù。

2. 无论是“六岁能文”的初唐杰出诗人王勃,还是七岁就举办音乐会的奥地利神童莫扎特;无论是十八岁就指挥东吴千军万马的周瑜,还是十七岁就名噪世界足坛的巴西球王贝利,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初生牛犊不怕虎,自古英雄出少年。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仿写能力。

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严格按照要求仿写;其次要仔细解读例句。

本题例句由两个条件关系的复句和一个总结句组成,所以我们在解答时也要按照这个句式去仿写。

3. (1)长桥卧波复道行空(2) 而无车马喧心远地自偏(3)落红不是无情物(4)衣食足而知荣辱4. B 【解析】具:全部。

5. C 【解析】③表现胡宿心思细密,为帝着想;⑤不属于胡宿的行为。

6. C 【解析】泾州士兵想相互煽动作乱,不是已经作乱;“应一并处罚”文中无信息。

7. (1)胡宿拿来全部案卷查看,仔细探究原来的记录,原来是一个妇女与奸夫合谋共同杀害了她的丈夫,却捉住这个农民来诬告他。

(2)你们辅佐滕侯很长时间了,如果他有过错,为什么不及早指出纠正呢?(3)如今官员中有人耻于燕蓟之地被敌人占据,(但)天时人事的条件还不具备(或:时机不成熟),却妄想(胡乱地图谋)难以成功收复失地的事。

【参考译文】胡宿,字武平,常州晋陵人。

胡宿为人清白谨慎,忠诚老实,内心坚强,外表平和。

中举后任扬子县尉。

县里发生水灾,老百姓被淹死(不少),县令不能拯救,胡宿带领公私船只救活了数千人。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晨读晚练答案32.doc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晨读晚练答案32.doc

晚练321.D【解析】A.群雄角(ju6)逐;B.乳臭(xiu) :C.横(h&ng)祸。

2.示例:绿灯可以再等,生命不可重获。

心头常亮红绿灯,行走安全伴人生。

【解析】拟写公益宣传语体现了 "简明、连贯、得体”的考点要求,切合“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要求,同时还凸现了语文"生活化、实用化、人文化”的特征。

公益宣传语常用的方法是:运用修辞,力求押韵;突出主题,力求简洁;化用名言,力求诗意。

3.(1)行拂乱其所为劝君更尽一杯酒(2)长太息以掩涕兮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天生我材必有用春花秋月何时了4.C【解析】觞:罚饮酒。

5.C【解析】于:均为介词,表对象,在……上。

A.以:上句,介词,表对象,用;下句,连词,表目的,来。

B.之:上句,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下句,代词,这件事。

D.而:均为连词,上句,表承接,接着;下句,表转折,却。

6.D【解析】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

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7.C【解析】原文的意思是,晏子自己“敝车羸马”,却不吝啬以君之赐供养亲族士人的行为与孟子的理想接近,范仲淹克己好仁的义田之举,超过了晏子。

故作者用孟子“亲亲而仁民” 的话,意在凸显范仲淹的贤德,说范仲淹的义举与晏子接近,不合文意。

8.(1)购置临近城邑常年丰收的千亩田地,叫作义田。

(2)退职回家等待补缺的人,也提供资助。

(3)官府供给粮食这样充裕,朝廷俸禄这样优厚,(却)停留在一己私欲罢了。

【参考译文】范文正公是苏州人,生平喜好用财物助人。

选择那些亲近却贫困、疏远却贤良的人,全都救济他们。

当他富贵显达时,购置了临近城邑常年丰收的千亩田地,叫作义田,用来供养救助全族的人。

(使他们)每天有饭吃,年年有衣穿,嫁娶丧葬时,都有供养。

选择族中年长又贤能的人管理那账册,再按时共同掌管收支。

每天吃饭,每人一升米;每年制衣,每人一匹绢。

嫁女的给钱五十贯,再嫁的给钱三十贯;娶妻的给钱三十贯,再娶的给钱十五贯;丧葬的比照再嫁的钱数, 葬小孩的给钱十贯。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晨读晚练答案5.doc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晨读晚练答案5.doc

晚练 51. B 【解析】A项,“得心应手”为“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用在此处合乎语境;B 项,“八面玲珑”意为“用来形容人处世圆滑,待人接物面面俱到”,此处语境不合,感情色彩不当,应为“左右逢源”;C项,“枝繁叶茂”意为“枝条繁多,绿叶茂密”,合乎语境;D项,“不能自持”意为“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用在此处合乎语境。

2. 草根发明难有市场。

【解析】概括要抓住语段核心问题“这么好的发明何时能在上海获得‘用武之地’?”用一句陈述句准确表述。

3.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2)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3)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4)吾日三省吾身与朋友交而不信乎4. B 【解析】趋:快步走。

5. C 【解析】A项“以”分别为“介词,用”“介词,因为”;B项“于”分别为“介词,向,对”“介词,表被动,被”;C项“乎”均为语气助词,表反问,相当于“呢”;D项“而”分别为“连词,表转折关系,却”“连词,表修饰”。

6. B 【解析】①是说魏文侯礼贤下士,④是说魏文侯善听音乐,⑤是子方对子击诘问的回答。

7. D 【解析】“愤然与之绝交”错,原文为“璜,鄙人也,失对,愿卒为弟子”。

8. (1)我听说国君仁德,他的臣子就敢直言。

刚才任座的话很耿直,我因此知道您是一位仁德的君主。

(2)地位卑下的人不参与地位高贵之人的事,关系疏远的人不参与关系亲近的人的事。

我在朝外任职,不敢接受您的命令。

【参考译文】魏文侯用卜子夏、田子方担任国师,他每次经过名士段干木的住宅,都要在车上俯首行礼。

各地的贤才德士很多前来归附他。

魏文侯派乐羊攻打中山国,攻克了中山国,魏文侯把它封给了自己的儿子魏击。

魏文侯向群臣问道:“我是什么样的君主?”大家都说:“您是仁德的君主!”只有任座说:“国君您得了中山国,不用来封您的弟弟,却封给自己的儿子。

这算什么仁德君主!”魏文侯勃然大怒,任座快步离开。

魏文侯接着问翟璜。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晨读晚练答案3.doc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晨读晚练答案3.doc

晚练 31. B 【解析】A项,jué,sāi/sè,zhǔ;B项,mì,lù,zháo;C项,jǔ,jí,jìng/jīng;D项,wěi,tiáo,qì/qiè。

2. 北京11月初或持续低温,已基本确定将提前供暖。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知识,能力层级为D级。

拟写一句话新闻的要点是确定对象及其特征、事件的经过结果。

这是解题的关键,如果考生不能通盘考虑整个语段就会遗漏部分信息,造成新闻要点概括不全,影响得分。

3. (1)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2)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3)早生华发一尊还酹江月(4)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4. B 【解析】诸:表多数,众多,各。

5. D 【解析】①说他的性格特点,⑤是说他自谦。

6. D 【解析】王浑并没有“认为皇上……非常不妥”,文章此处主要表现王浑为人低调。

7. (1)承袭了父亲京陵侯的爵位,征辟到大将军曹爽府成为他的属官。

曹爽被杀后,按照惯例,他也被免了官。

(关键点:“爵”、“辟”、“掾”、“随例”)(2) 王浑于是在东部边境陈兵,了解那里地形的险易,逐个地观看敌城,考察攻取的形势。

(关键点:“陈”、“历观”、“察”)(3)王浑安抚外乡人,诚心安慰接纳他们,座上没有空着的席位,门前没有滞留的宾客。

(关键点:“羁旅”、“绥纳”、“停宾”)【参考译文】王浑,字玄冲,太原晋阳人。

王浑深沉儒雅有器量。

承袭了父亲京陵侯的爵位,被封为大将军曹爽的属官。

曹爽被杀后,按照惯例,他也被免了官。

后来起用为怀令,参管文帝安东军事,逐渐升迁为散骑黄门侍郎、散骑常侍。

咸熙年间任越骑校尉。

武帝接受封禅,加封王浑为扬烈将军,迁任徐州刺史。

当时遇上灾荒饥饿,王浑开仓振济,百姓依赖他。

泰始初年,增加封邑一千八百户。

一段时间后,迁任东中郎将,监理淮北诸军事,镇守许昌。

屡次陈述治国方略,意见多被采纳。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晨读晚练答案18.doc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晨读晚练答案18.doc

晚练181. D 【解析】A.xiànɡ,yè/yàn,pì,xiàng/hàng;B.zā/zhā,kǎ/kè,jǔ,dī;C. mú/mó,xián,chàn/zhàn,qī/qì;D.xíng/héng,ài/yì,zhù/zhǔ,shí/zhì。

2. C 【解析】本文段所陈述对象是哲学以及哲学与宗教、科学的关系。

据下文提示“信仰”并与之对应,第一空选填①;与上文“做出理由充足的回答”相应,第二空应选填③;第三空根据与全文照应——“宗教”在前,“科学”在后——应选填⑥。

3. (1)秦爱纷奢奈何取之尽锱铢(2)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3)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4)回清倒影4. B 【解析】指摘:指出错误。

5. C 【解析】都为介词“凭借”。

A.分别为放于方位词之前的助词,可不译;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B.分别为连词“并且”,连词“因而”;D.分别为介词“跟”,动词“结交”。

6. A 【解析】省略处加上“拨”,与原意不合。

原意是讲“不认为高益画错了”。

7. C 【解析】根据第三段所述的理由和几个画例可知沈括的观点和欧阳修是一致的。

8. 对用之说:“你的画确实很精巧,只是少了天然之趣。

”用之非常佩服他的评点,说:“我常常担心自己不如古人,(原因)正在于这一点。

”【解析】关键词语“信”、“工”、“但(不可译为‘但是’)”、“患”、“其”要准确翻译,要正确理解“用之深伏其言”。

【参考译文】收藏书画的人,很多人是贪图作者的名气,偶尔有传说是钟繇、王羲之、顾恺之、陆探微的手笔的,见到的都争着买进,这就是所说的“耳鉴”。

还有的人看画用手去摸,据说着色均匀,手指摸上去没有高低不平的感觉的就是好画。

这种方法又比“耳鉴”低下,叫作“揣骨听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晨读晚练答案19.doc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晨读晚练答案19.doc

晚练191. D 【解析】A.应为“娴熟”;B.“定金”应改为“订金”,定金具有法律保护作用;C.应为“化了妆”。

2. (1)国家法定节假日总天数由目前的10天增加到11天,假日时段呈分散趋势。

(2)增设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

(3)春节假日提前,从除夕开始。

(4)休假方式更加灵活,允许上移下错,与法定假日形成连休。

【解析】首先找出变化,原来为十天,现在为十一天。

原来只有五个法定节日,现在变成七个。

再关注下面的小字,写出变化即可。

3. (1)俱为一体陟罚臧否(2)意踌躇宫阙万间都作了土(3)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4)孰能无惑其为惑也终不解矣4. D 【解析】固:坚决。

5. C 【解析】A.前“为”是介词,被;后“为”是动词;B.前“焉”为代词,他;后“焉”为兼词,于此;D.句末语气词,表判断;句中语气词,表提顿。

6. B 【解析】③④与“敛其容”无关,⑥表其大公无私。

7. B 【解析】B项曲解原意。

大家讥笑张朴村的原因是:他的观点近似迂腐而且言语与众不同。

8. 顾窃自念/生逢明圣/平生所志/具上殿箚子/欲进见时一自列之耳。

9. (1)我心里认为他很不一般,而他私下也愿意与我接近。

(2)书已经修订完成,但张朴村久留在别处超过了时间,大家开始怀疑他。

【解析】第(1)句注意“异”、“就”的解释,第(2)句注意“以为”的古今异义现象。

【参考译文】张朴村名字叫云章,字汉瞻,号朴村,是江南嘉定人。

以前山的徐司寇喜欢文学,因为招揽人才而闻名,从大江南北年高望重的人到一般乡里有点才能的人如果不能被他招揽至门下的话,他就会认为这是一种耻辱,那些有才能的人也因此都依附了他。

我刚到京师时,看到的徐司寇宾客有十之八九;其中谋求进取的人,多是自恃文采好,竞相追逐声名;就是那两三个资格较老的人也是互相对峙,以自己的名气来压制对方;只有张朴村在其中表现出内敛安静,谦恭和气。

我心里认为他很不一般,而他私下也愿意与我接近。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晨读晚练答案7.doc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晨读晚练答案7.doc

晚练71. A 【解析】A项“空洞无物”“多指言谈、文章极其空泛或不切实际”,此处正确;B项“水落石出”意为“事情的真相已经弄清”,而语境则为高考作文试题“终于揭开神秘面纱”,望文生义,故错误;C项“身临其境”为“亲自面临那种境地”,显然不合语境,应用“设身处地”;D 项“津津有味”意为“形容兴味浓厚”,此处形容王蒙著作的叙事风格,应用“娓娓道来”。

2. 指喜欢宅在家里网购的人群【解析】下定义是压缩语段的变形,要抓住语段里反映事物特征的信息,次要的、非本质的信息排除在外,按照“本质特点+属性判断”进行表述。

3.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3)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4)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4. D 【解析】扞:同“捍”,抵御。

5. B 【解析】①甘茂认识到了战争的困难;③⑤都是甘茂对后事的预料,体现出自己的担忧,并采取的行动;②是叙述史实,与甘茂无关;④是战争的结果;⑥是进谏成功秦王采取的行动。

6. A 【解析】还有主观原因,即甘茂担心在遇到攻打的困难后,秦王对自己不信任。

7. (1)天下的人都不因此称赞张先生,而却因此认为先王英明。

(2)这样一来,大王就会欺骗魏王,而我则要受到公仲侈的怨恨呢。

(3)不知道是坐着等待别人进攻,或是主动进攻别人,哪一种更为有利呢?【参考译文】甘茂是下蔡人。

他曾学习各家的学说,秦惠王一见就喜欢上了他,就任用他做左丞相,任用樗里子做右丞相。

秦武王三年,武王想派甘茂攻打韩国夺取宜阳,以便取道到周王室。

甘茂说:“请让我邀请魏国一起攻打韩国。

”武王就派向寿协助他去办这件事。

甘茂请魏国结盟,魏国答应以后,甘茂回秦国,到了息壤,对向寿说:“您回去跟大王说:魏国接受了我的请求,但是我希望大王不要攻打韩国。

”向寿回国后,把甘茂的话转告给武王,武王到息壤迎接甘茂。

甘茂一到,武王问他不攻打韩国的缘故。

甘茂回答说:“宜阳是一个大县,上党和南阳的财赋储备已经很久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晨读晚练答案16.doc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晨读晚练答案16.doc

晚练161. A 【解析】A.zhú/zhuó,chéng/chěng,zháo/zhuó;B.piǎo,yù,dòng;C.qiè,yīn/yān,lèi/l ěi;D.kuàng/kuāng,huì,zhàn/chàn。

2. 日本的服装公司运用了韩国研发的染色技术,制造出能改变颜色的T恤衫、圆领衫和运动短裤,这些服装的颜色能随体温或气温的变化而改变。

【解析】此题考查长短句转换,首先找出主干句“日本的服装公司运用了韩国研发的染色技术,制造出能改变颜色的T恤衫、圆领衫和运动短裤”,再把其他修饰成分单独成句。

3.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4)梳晓鬟也烟斜雾横4. D 【解析】许:答应。

5. C 【解析】C.两个“以”都是介词,可译为“用、拿”;A.第一个“之”是代词,可译为“他们”;第二个“之”是结构助词,可不译;B.第一个“其”是代词,可译为“他们”;第二个“其”语气词,表示商量的语气,可译为“还是”;D.两个“而”都是连词,第一个表示修饰关系,第二个表示目的关系。

6. D 【解析】①④是太武帝的话,不是直接体现。

⑤不能直接体现其谋略。

7. A 【解析】当时封的是冀州刺史。

8. (1)(帝)下诏命令陆俟督率众军镇来防备蠕蠕。

(关键词:诏,督,以) (2)郎孤得以回镇为官,得意(欣喜)于自己的好名誉,一定会更多施恩给百姓(对百姓施加恩惠)。

(关键词;获,欣,加恩) (3)况且要除掉心腹之患,却说一定得留下它的同类,可以吗?(关键词:况,而,遗,类) 【参考译文】陆俟,是代国人。

父亲陆突,道武初年,统率部民跟随皇上征战讨伐,多次建有战功,位居上党太守、关内侯。

陆俟年幼时聪明有智慧。

明元即位,继承爵位关内侯。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晨读晚练答案20.doc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晨读晚练答案20.doc

晚练201. B 【解析】A.gōu/gòu,sǎo/sào,yàn,xīng/xìng;B.bēn/bèn,kōng/kòng,léi/lěi,sāng/sàng;C.gān,chái/qí,yuán/huì,fú/piǎo;D. xuān/xuàn,chuàng/qiàng,wàng/wǎng,jiǎ。

2. 示例:初冬的一天,天气骤变,疾风骤雨扑来,把银杏树吹打得瑟瑟发抖,树叶纷纷凋零,好像在唱一曲哀婉的歌,在地上发出沉重的叹息。

【解析】做好此题的关键是吃透试题的要求,要用上“银杏树”、“初冬”、“疾风骤雨”、“凋零”几个关键词,而且,必须有比喻、拟人修辞手法。

表达要生动形象。

3. (1)吾日三省吾身与朋友交而不信乎(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3)白露未晞所谓伊人(4)无贵无贱无长无少4. B 【解析】竟:最终。

5. B 【解析】②表现其“孝”,③是间接表现,⑤为众人的意见。

6. A 【解析】文帝任命错误,应该是天子任命。

7.(1)景帝暗地里收养了三千名不怕死的士人,分散在百姓中,到这时一个早晨就集合起来,众人不知道这些人是从哪里来的。

(2)命令百官推举人才,明确年少与年长者的尊卑,体恤贫困与孤独的人,清理被废除不用的人。

四海倾心向往,朝廷内外恭敬。

【参考译文】景皇帝名师,字子元,是宣帝的儿子。

高雅有风采,沉着坚毅很有远大的谋略。

他年少时就流传有好声誉,和夏侯玄、何晏名望相同。

何晏时常称说:“差不多可以成就天下事的,是司马子元。

”魏景初年间,任散骑常侍,多次升官为中卫军。

制定选用人才的方法,提拔人不超越他的功绩,任免官吏无私情。

宣穆皇后去世,景帝服丧以极其孝顺闻名。

宣帝将要诛杀曹爽时,精心秘密谋划,单独跟景帝悄悄策划,文帝不知道这件事。

高一语文第一周第1天晨读晚练-含答案

高一语文第一周第1天晨读晚练-含答案
第一周第1天 晨读、晚练
一、多音字识记——记少不记多法
一个词读音特殊的
腌:除“腌臜”读ā外,其余都读yān;
熬:除“熬菜”读āo外,其余都读áo;
蚌:除地名“蚌埠”读Bènɡ外,其余都读bànɡ;
臂:除“胳臂”读bei外,其余都读bì;
瘪:除“瘪三”读biē外,其余都读biě;
簸:除“簸箕”读bò外,其余都读bǒ;
①它聚集起许多细流 ②它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它的前身 ③挟卷着滚滚的沙石 ④冲倒了层沙积土 ⑤合成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 ⑥它曲折地穿过悬崖峭壁
A.②①③⑤④⑥B.②①⑤⑥④③
C.⑤②①⑥④③D.⑤②①④⑥③
二、思乡怀人诗
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白 雁
顾文昱①
万里西风吹羽仪②,独传霜翰③向南飞。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与传统多边开发银行不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更为专注,在弥补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金方面将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
B.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新媒体时代,古典诗词是否还能活在当下,以什么样的方式活在当下,这是需要我们认真面对的问题。
C.我们的大学是以培养艺术家为宗旨来教育学生,却忽视了培养学生老老实实“打铁”的能力与态度,轻视了专业人才的“工匠精神”。
赏析 首句写静夜景色。“凉”“千山月”给人一种玲珑剔透之感。从“月”等字可知时间大约在秋天。一轮明月把远近山头照得如同白昼,作者在夜凉如水、万籁俱寂中吹笛,周围的环境也显得格外宁静。次句刻画的是另一种境界。“路暗”也说明时间在夜晚,“百种花”说明此时的节令已是百花争妍的春天。路暗、花繁,把春夜的景色写得扑朔迷离,正合梦中情景。此二句意境朦胧,语言隽永,对下二句起了烘托作用。第三句借一个传说故事喻世事变迁,反映了作者超脱人世之想。末句写酒尽兴阑,思家之念不禁油然而生,表明作者虽想超脱,毕竟不能忘情于人世,与苏东坡所说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意境相似。四句诗虽是写四个不同的意境,但组合在一起又成为一幅构思完整、意境连绵的图画,暗寓作者既想超脱时空而又留恋人间的隐与仕的矛盾思想。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晨读晚练答案24.doc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晨读晚练答案24.doc

晚练241. B 【解析】A.zǎi,chā,shě/shè,káng/gāng;B.luò/là,lěi/léi,gòng/gōng,dàng/dāng;C.p ú,ké/qiào,lù,sè;D.mú/mó,bào/pù,hèng,xǐng。

2. 拜托包涵高寿【解析】本题考查谦辞与敬辞的使用。

帮助的敬辞是拜托或劳烦。

原谅的敬辞是包涵或见谅。

问长辈要问高寿。

3.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2)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3)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4)鼎铛玉石弃掷逦迤4. A 【解析】竟:最终。

5. C 【解析】③的行为不能说明有才能,只能说明其为人处世的态度;⑥说的是王宪没有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

6. A 【解析】错在“被武宗封为太子少保”,原文是世宗。

7. (1)王宪不肯前往,说:“我刚进入中台,为什么被驱赶得这么急迫呢?” (2)又请求设立京营分伍操练法,各位将领不能借在内府供职,设法躲避操练。

(3)恰值皇帝醒悟大同是重镇,不应破坏,于是就搁置其事,叛乱不久也平定了。

【参考译文】王宪,字维纲,东平县人。

弘治三年考中进士。

历任阜平、滑县知县。

正德初年,提升为大理寺丞。

升任右佥都御史。

清理甘肃屯田。

进升右副都御史,辽东巡察安抚,因在应州抗御敌寇有功,荫袭锦衣。

升任户部右侍郎,改任陕西巡抚。

进京担任兵部右侍郎。

京郊盗寇四起,与太监张忠、都督朱泰一起捕捉他们。

武宗南征,命他率领户、兵、工三部郎官各一人督率管理粮秣等军需物资。

皇帝回京,以皇帝诏谕任命他代替王琼担任兵部尚书。

世宗即位,被给事中史道弹劾而被罢官。

嘉靖四年,朝廷推荐邓璋和王宪做三边总制,言官认为不行,皇帝最终任用了王宪。

部下将领王宰、史经接连击败敌寇,皇帝下诏书褒赞。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晨读晚练答案13.doc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晨读晚练答案13.doc

晚练131. B 【解析】愚蠢yú、和煦xù、囹圄yǔ、龋齿qǔ。

A.都读qī;C.服务wù、果脯fǔ、辅助fǔ、讣告fù;D.悭吝qiān、其余读jiān。

2. (1)“惠顾”改为“浏览”(2)“你”改为“贵”(3)“可”改为“请”(4)“洽谈”改为“联系”【解析】“惠顾”是敬辞,不能用于自身;“你社”“可”显不出敬重之意;“洽谈”过于庄重严肃,书面化太强。

3. (1)其翼若垂天之云海运则将徙于南冥(2)浩浩汤汤朝晖夕阴(3)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4)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4. C 【解析】荣华:草木的花与叶。

5. A 【解析】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对象,可以译为“到”。

6. C 【解析】意在说明大部分的作品已随时间而散失消亡。

7. (1)颜渊能够不朽而永存,固然不是凭借他的功业,更不必说是著作吧?(2)我想挫减你的锐气,勉励你树立求学之道,因此在你南归之时赠送此文给你。

【参考译文】各种草木鸟兽被归类为“物”,而世间众人被归类为“人”,他们生存在世时虽有分别,然而到了死亡时却很相同,全部也都变成腐朽、消亡殆尽的地步。

而圣贤身处世人之中,他们也需要面对这种生死变化,然而却和各种事物及世人有分别——他们能在精神、功业上永垂千古,时间再久也能够留存。

圣贤能够长存不朽的缘故,就在于他们建立德行、功业或著作了。

一个人能努力修炼个人操守的话,一定能有所成就;若要建立个人功业,却是受社会情况限制;若要行文传世的话,则被个人天赋所约束。

有些人能建立功业,却未必有著作留下。

看《诗》、《书》、《史记》等著作所记,当中有多少人是善于著作的呢?至于有高尚德行的人,更未必能建立功业,又有著作传世的了。

孔子的弟子中,有能建立功业的,有能著书立说的。

就以颜渊为例,他独居穷宅时挨饥受冷;在与人相处时又整天沉默寡言,旁人也许以为他愚笨无能。

然而当时孔门中众多弟子都极其尊重颜渊,无人敢与他相比。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晨读晚练答案12.doc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晨读晚练答案12.doc

晚练121. A 【解析】A项,全为jué;B项,赂、绿、戮lù,露lòu,掳lǔ;C项,辰chén,其余均为shēn;D项,箴、甄、臻zhēn,狰zhēng,缜zhěn。

2. 特点:将乔布斯头像侧影与苹果商标相融合。

寓意:体现了乔布斯是苹果的灵魂,表现出人们对乔布斯的纪念。

【解析】将原苹果标识被咬的缺口,改为乔布斯的头像的苹果标识两者的结合是有一定的寓意的。

关键词是乔布斯是苹果的灵魂,人们永远怀念她。

而这种方式就是最好的怀念。

3. (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3)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4)摽掠其人输来其间4. D 【解析】D项根据后文对吕徽之家境贫寒的描写可知,“刺”解释为“撑”比“乘”更为合理,且“刺船”就是“撑船”的意思。

5. D 【解析】A.“而”:却,转折连词/地,表修饰的连词。

B.“其”:那,那个,代词/一定,副词。

C.“何”:哪里,代词/什么,代词。

D.“以”:把,用,介词。

6. B 【解析】原文“苦吟弗就。

先生不觉失笑”中“失笑”,是“忍不住发笑,不自主地发笑”的意思,而选项解释为“笑出声来”是不妥的,失却了君子之风,这不合吕徽之的为人之态。

7. 回至中途/夜黑/不良于行/暂憩一露棚下/适主人自外归/乃尝识面者/问所从来/语以故。

8. (1)一天,(吕徽之)带上纸币到富人家买谷种,正遇大雪,站在门口,(那家)人不理睬他。

(2)陈治中骑着跛驴,当时还是平民,看到吕先生风采神韵高洁简淡,就问道:“莫不是吕徽之吧?”【解析】(1)两处省略要补足;“人弗之顾”要还原为正常语序;楮币,纸币;顾,理睬。

(2)策,驱使,骑;骞,跛;高简,高洁简淡;得非……乎,莫不是……吧。

【参考译文】我乡的吕徽之先生,像神仙一样居住在万山之中,学问广博并且能写诗文,问(他)没有不知道的,而(他却)常常回避自己的名声,耕田捕鱼用来自给自足。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晨读晚练答案4.doc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晨读晚练答案4.doc

晚练 41. B 【解析】A项中“牢不可破”意为“异常坚固,不可摧毁。

也用在指人固执己见或保守旧习”,用在此处语境不合,应用“颠扑不破”。

B项“抽丝剥茧”意为“形容分析事物极为细致,而且一步一步很有层次”,此处正确。

C项“烟消云散”为“像烟雾和云气一样消散。

比喻事物消失得无影无踪”,此处不合语境,应为“灰飞烟灭”。

D项“一得之见”意为“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见解”,结合语境,应为“一孔之见”指“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2. 示例:①李老师,您好!我是宛风。

②老师,我和几个同学想去拜访您,您看行吗?③老师,您什么时候有时间,我们到哪儿见您呢?④好的,我们一定准时拜访您。

老师再见!【解析】这是很有生活味的题目,题目给定的是一个师生对话的情境,要求补充的是学生的话语,内容的补充不难,关键是要得体,要符合说话的情境和学生的身份,还要有礼貌等。

3.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3)屋舍俨然鸡犬相闻(4)东风无力百花残蜡炬成灰泪始干4. A 【解析】吊:慰问。

5. C 【解析】两个“而”均为连词,表承接关系。

A项第一个“以”后面跟的是主谓短语,为连词,因为;第二个“以”后面跟的是名词性短语,为介词,因。

B项第一个“其”为副词,加强推测语气,大概;第二个“其”为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

D项第一个“乃”为副词,就;第二个“乃”为副词,竟然。

6. B 【解析】②是其他人的建议。

⑤⑥均为侧面表现。

7. D 【解析】檀道济把自己比作是宋国的“万里长城”,并不是指作为战略屏障的长城。

8. (1)(檀道济)小时候就成了孤儿,在守丧期间完全按礼仪行事,侍奉哥哥姐姐因为和顺细心而受到称赞。

(2)檀道济命令军士全部穿上铠甲,自己身穿白袍乘着车子,慢慢地走出包围圈。

魏军害怕有埋伏,不敢逼近,于是安全撤回。

(3)道济因为多次有战功,所以获得了威名,其他的人只是没有被任用罢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晨读晚练答案29.doc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晨读晚练答案29.doc

晚练291. C 【解析】A项,“披星戴月”为“身披星星,头戴月亮。

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此处语境为人“行动迅速”,应用“流星赶月”。

B项,“出尔反尔”意为“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不合语境。

D项,“改头换面”为“指人在轮回中只改变外形而已。

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其内容、实质不变”,语境中曹颖没有改变外表容貌,故不合语境。

C项,“屡见不鲜”为“多次见到,并不新奇”,此处正确。

2. 示例:屈原披头散发,行吟泽畔,他绝望了,他最后望了一眼如灰的天空,如幽灵游荡的故国,他闭上双眼投身于汨罗江。

【解析】一要符合人物身份,二要符合情景要求,三要语言流畅、生动,有一定文采。

3. (1)驽马十驾功在不舍(2) 百草丰茂洪波涌起(3)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4)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4. A 【解析】“宅”应为“位置”。

5. B 【解析】B.都是代词,他。

A.代词;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C.介词,在;介词,被。

D.连词,表并列;连词,表修饰。

6. C7. (1)这就是受到皇帝的知遇,掌握了很大权力的大丈夫的所作所为啊!(2)既不受官职的约束,也不受刑罚的惩处,既不问天下的治乱,也不管官吏的升降。

(3)昌黎韩愈听了李愿的话,称赞他讲得有气魄。

给他斟上酒,并为他作一首歌。

【参考译文】太行山的南面有个盘谷。

盘谷中间,泉水甘甜,土地肥沃,草木繁茂,人烟稀少。

有人说:“因为这山谷环绕在两山之间,所以称作‘盘’。

”也有人说:“这个山谷,位置幽僻而地势阻塞,是隐者盘桓逗留的地方。

”我的朋友李愿就住在这里。

李愿说:“人们称为大丈夫的人,我是了解的。

他们把利益恩惠施给别人,名声显扬于当世,在朝廷上参与政事,任免百官,辅佐皇帝发号施令。

他们到了朝廷外面,便树起旗帜,陈设弓箭,武夫在前面呼喝,侍从塞满道路,负责供给的仆役各自拿着物品,在路的两边飞快奔跑。

他们高兴时就随意赏赐,发怒时就任情处罚。

他们跟前聚集着很多才能出众的人,论古说今,赞扬他们的美德,这些话叫人听在耳中而不感到厌烦。

高中语文晨读晚练答案

高中语文晨读晚练答案

高中语文晨读晚练答案
11月25日
1.B(A菲(fě)薄鞭辟(pi)入里C弄(I6ng)堂转辗(zhan)D编辑(G剑拔弩(n)张)
2.D(A嬉笑瑕不掩瑜B字帖轻歌曼舞C寥廓家其)
3A(敬赠:恭敬地赠送;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
固然:表承认某个现实,引起下文转折;纵然:即使;另辟蹊径:另外开辟道路;别开生面:另外开展新的局面或创造新的形式。

)
4.B(A搭配不当,将“表示出”改为“出现”C否定不当,去掉“不要”D 主语残缺,将“了”改为“的”或在“以”前加“该作品”)
5.D(狄更斯是英国作家)
11月27日
1.A(B溯sùC藉jie谑xueD创chuang)
2.C(必须:副词,多作状语:必需:表示一定得有,不可缺少的,作定语或谓语;颠倒:错乱,与应有的情况相反;颠覆:物体翻倒或采取阴谋手段从内部推翻合法的政府:短小精悍: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干练;精明强干:形容人机警聪明,办事能力很强,本句侧重表现人物外貌而不是办事能力,”短小精悍”符合语境)
3.C(A句式杂糅,“目的是”与“旨在”去掉其一:B成分残缺,在“共同成长”后加的经历”;D成分赘余,“大约“左右”去掉其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多音字识记——记少不记多法一个词读音特殊的腌:除“腌臜”读ā外,其余都读yān;熬:除“熬菜”读āo外,其余都读áo;蚌:除地名“蚌埠”读Bènɡ外,其余都读bànɡ;臂:除“胳臂”读bei外,其余都读bì;瘪:除“瘪三”读biē外,其余都读biě;簸:除“簸箕”读bò外,其余都读bǒ;打:除量词(十二个为一打)读dá外,其余都读dǎ;逮:除“逮捕”读dài外,其余都读dǎi;提:除“提防”读dī外,其余都读tí;佛:除“仿佛”读fú外,其余都读fó;红:除“女红”读ɡōnɡ外,其余都读hónɡ;估:除“估衣”读ɡù外,其余都读ɡū;过:除作姓时读Guō外,其余都读ɡuò;勾:除“勾当”读ɡòu外,其余都读ɡōu;括:除“挺括”读ɡuā外,其余都读kuò;纶:除“纶巾”读ɡuān外,其余都读lún;虾:除“虾蟆”读há外,其余都读xiā;巷:除“巷道”读hànɡ外,其余都读xiànɡ;貉:除“一丘之貉”读hé外,其余都读háo;溃:除“溃脓”读huì外,其余都读kuì。

二、思乡怀人诗整体把握鉴赏思乡怀人诗应从以下几点切入:1.把握情感类别思乡怀人诗抒发的情感大致有三类。

①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

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

③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2.挖掘关键信息思乡怀人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孤”“悲”“无情”“怜”“空”“独”“故园”“相思”等,这些都是鉴赏的切入点。

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如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

梦中作①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至颍州。

②梁代任昉在《述异记》中说:晋时王质入山采樵,见二童子对弈,就置斧旁观。

童子给王质一个像枣核似的东西含在嘴里,就不觉得饥饿。

等一盘棋结束,童子催归,王质一看,发现自己的斧柄已经朽烂。

回去后,发现亲故都已去世,早已换了人间。

③酒阑:酒尽。

赏析首句写静夜景色。

“凉”“千山月”给人一种玲珑剔透之感。

从“月”等字可知时间大约在秋天。

一轮明月把远近山头照得如同白昼,作者在夜凉如水、万籁俱寂中吹笛,周围的环境也显得格外宁静。

次句刻画的是另一种境界。

“路暗”也说明时间在夜晚,“百种花”说明此时的节令已是百花争妍的春天。

路暗、花繁,把春夜的景色写得扑朔迷离,正合梦中情景。

此二句意境朦胧,语言隽永,对下二句起了烘托作用。

第三句借一个传说故事喻世事变迁,反映了作者超脱人世之想。

末句写酒尽兴阑,思家之念不禁油然而生,表明作者虽想超脱,毕竟不能忘情于人世,与苏东坡所说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意境相似。

四句诗虽是写四个不同的意境,但组合在一起又成为一幅构思完整、意境连绵的图画,暗寓作者既想超脱时空而又留恋人间的隐与仕的矛盾思想。

三、素材积累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春草鹿呦呦:屠呦呦人物事迹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这是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

1968年,中药研究所开始抗疟中药研究,39岁的屠呦呦担任该项目的组长。

经过两年的研究对象筛选,并受到中国古代药典《肘后备急方》的启发,项目组将重点放在了对青蒿的研究上。

1971年,在失败了190次之后,项目组终于通过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在接下来的反复试验中得出了青蒿素对疟疾抑制率达到100%的结果。

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胜利完成科研任务。

青蒿素问世44年来,共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

未来,屠呦呦希望通过研究,让青蒿素应用于更多地方,为更多人带来福音。

颁奖词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

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

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一、语言基础知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根据北京市旅游法学研究会的调研,低价团在各地旅游市场又卷土重来....,大有超过《旅游法》实施之前的恶性竞争之势。

B.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张,北京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现代化建筑,在城市改弦更张....的同时,旧城区域逐渐变得“碎片化”。

C.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表示,目前诗歌创作正呈现繁荣发展的景象,希望此后能创作出更多文质彬彬....的诗歌作品。

D.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雪地行走,虽说有些艰难,却也乐不思蜀....,因为融入在雪中的那份喜悦早已将寒冷驱散。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与传统多边开发银行不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更为专注,在弥补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方面将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

B.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新媒体时代,古典诗词是否还能活在当下,以什么样的方式活在当下,这是需要我们认真面对的问题。

C.我们的大学是以培养艺术家为宗旨来教育学生,却忽视了培养学生老老实实“打铁”的能力与态度,轻视了专业人才的“工匠精神”。

D.互联网主流机顶盒已形成基于以ARM架构为基础的芯片平台系统,拥有海量的应用和开放的软件框架,能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生命像一江春水,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享受着它所遭遇的一切。

①它聚集起许多细流②它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它的前身③挟卷着滚滚的沙石④冲倒了层沙积土⑤合成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⑥它曲折地穿过悬崖峭壁A.②①③⑤④⑥B.②①⑤⑥④③C.⑤②①⑥④③D.⑤②①④⑥③二、思乡怀人诗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白雁顾文昱①万里西风吹羽仪②,独传霜翰③向南飞。

芦花映月迷清影,江水含秋点素辉。

锦瑟夜调冰作柱,玉关晨度雪沾衣。

天涯兄弟离群久,皓首江湖犹未归。

注①明代嘉定(今属上海)人,曾随军北征。

②羽仪:行军队列中用羽毛装饰的旌旗类。

③霜翰:翰,本指鸟羽,此处指白雁。

相传白雁每逢秋深则南飞,白雁至则霜降,故谓之霜信,亦称霜翰。

(1)颔联的“迷”“点”两字非常精妙,请作简要赏析。

答:(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答:5.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庆东原·京口夜泊汤式故园一千里,孤帆数日程,倚逢窗自叹飘泊命。

城头鼓声,江心浪声,山顶钟声。

一夜梦难成,三处愁相并[注]。

注三处:指城头、江心和山顶。

(1)此曲开头两句是怎样写游子与故乡的遥隔的?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2)曲中的鼓声、浪声、钟声对表现诗人的情感有何作用?答:答案精析1.A [A项卷土重来: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

B项改弦更张:琴声不和谐,换了琴弦,重新安上,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做法。

不符合语境,应改为“日新月异”。

C项文质彬彬: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来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此处用词对象错误,应改为“文质兼美”。

D项乐不思蜀:泛指乐而忘返。

不符合语境,应改为“乐此不疲”。

]2.B [A项成分残缺,“弥补”缺少中心语,可在“资金”后面加上“不足”。

C项“培养”与“态度”不搭配,可去掉“与态度”。

D项“基于”与“以……为基础”杂糅,去掉一个即可。

]3.B [语段围绕“春水”展开,从“发源”到“聚集”,再到“曲折地穿过”,是事物发展的逻辑。

句群内部从“聚集……细流”到“合成……洪涛”,遵循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的顺序;“穿过”“冲倒”“挟卷”是对⑤句中“向下奔注”的具体阐释;“滚滚的沙石”与“快乐勇敢地流走”衔接顺畅。

]4.(1)“迷”字传神地描绘出芦花倒映水中,摇曳不定,和水中的月亮交融幻化的动态情景;“点”字巧妙地写出皎洁的月光在幽静江面上跳跃闪动的情态,扑朔迷离,令人心醉。

(2)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思恋。

首联借白雁南飞含蓄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眷恋;颔联刻画了记忆中的家乡美景,与颈联的眼前之景作对比,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对亲人的思恋。

解析(1)要立足诗歌,从写法角度以及表达效果上回答。

(2)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善于从描绘的景象找到突破口,也要注意诗词中直接表达作者感受的句子。

另外注释也要考虑进来。

5.(1)开头两句分别从空间(一千里)和时间(数日程)上,极言游子与故乡的遥隔。

抒发了诗人流离飘泊的失意怅惘之情。

(2)①写鼓声、浪声、钟声,既烘托出夜泊的环境,又写出作者强烈的乡思之情。

②鼓声易使人生发光阴蹉跎的感慨,浪声易使人联想起险恶的仕途人间,钟声更易激起凄凉惆怅的落拓情怀。

③乡思本在睡梦中才能解脱,可现在鼓声、浪声、钟声却搅得诗人难以入眠,其悲其哀更深一层。

(写出两方面即可)解析(1)回答本题,要注意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来分析。

“一千里”是从空间上说的,“数日程”是从时间上说的,这样开头两句就从空间和时间上,极力描写与故乡的遥隔,从而抒发了诗人流离飘泊的失意怅惘之情。

(2)一切景语皆情语,题干中的鼓声、浪声、钟声,既是景语,又是情语,它是作者心声的写照。

回答本题,要从鼓声、浪声、钟声所产生的联想意义和它在曲中所起的有关作用来回答。

情感语录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1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

其实你若真爱一个人,内心酸涩,反而会说不出话来12.生命中有一些人与我们擦肩了,却来不及遇见;遇见了,却来不及相识;相识了,却来不及熟悉,却还要是再见13.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遇见14.世上总有一颗心在期待、呼唤着另一颗心15.离开之后,我想你不要忘记一件事:不要忘记想念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