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复习资料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考点复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考点复习)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中国著名儒家典籍《孟子》,文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认为“人和”是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由此推出“得道得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
2、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书。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仁政”,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是中国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门人记录并整理而成的。
《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 之一。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⑴[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⑵[环]围。
⑶[池]护城河。
⑷[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⑸[兵]兵器。
⑹[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
⑺[委而去之]意思是弃城而逃。
⑻[委]放弃。
⑼[去]离开。
⑽[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
⑾[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⑿[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⒀[得道]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
⒁[至]极点。
⒂[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⒃[畔]同“叛”,背叛。
⒄[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⒅[君子]这里指能行仁政的君主,即上文所说的“得道者”。
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答案】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⑵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答案】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⑶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答案】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式。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复习资料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家和万事兴。
众人拾柴火焰高。
团结就是力量兄弟同心金不换,妯娌同心家不散。
人心齐,泰山移。
2、孟子,名轲。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开头指出在战争中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是“人和”,意思是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也就是下文所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4、文中借战争论述了实行“王道”的重要性,这一则短文的论点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5、守城一方的有利条件是什么?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
(用文中肯定词语概括)6、攻城一方“环而攻之”所凭借的条件是什么?必有得天时者矣(或得天时)7、攻城一方不能取胜的原因是什么?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8、守城一方失利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委而去之。
10、“得道者”的意思是:施行仁政的人;文中与它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
11、本文论述逐层推进,试理出思路。
先以战争中的情况为例,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揭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一论点,接着对论点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与阐述。
12、请你根据文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句话的内容,联系历史或现实,举一个这样的事例。
秦王朝施行暴政,使“天下苦秦久矣”,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秦王朝灭亡。
或者:长勺之战能以弱胜强的先决条件,就是做到了取信于民。
13、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
以国家外交部而言,“道”指国家间和平共处、互不侵犯;以国家内部而言,“道”指爱民,为老百姓着想;以个人而言,“道”指与人为善,仁义道德。
14、(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论据)天时不如地利(从进攻一方而言)(论据)地利不如人和(从防御一方而言)(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从战争到治国)15. 用自己的话分析为什么“域民不以封疆之界”?靠边界来限制人民的迁留,是客观上对人民的强制,留住人留不住民心,只有靠施仁政才能得百姓的拥戴,人民安居乐业,国家自然也就安定。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全面梳理复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基础知识】【文学常识】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山东省邹人。
战国中期 , , 。
是学说的继承和发扬者,有“”之称。
受业于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他和孔子的学术成就几乎同高,人们将他们合称为“”。
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七篇。
是之一,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关于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方面问题的论争。
文章说理透彻,气势磅礴,语言流畅,且富于感情色彩。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提倡“仁政”,是孔子思想的发展。
原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音】畔【重点字词句义】1、通假字:①亲戚畔.之2、古今异义词:①然而..不胜者(古义:今义:)②城.非不高也(古义:今义:)③池.非不深也(古义:今义:)3、词类活用:4、一词多义:5、其他重点词语解释:①天时..不如地利..②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③环.而攻之而不胜④是.天时不如地也⑤池.非不深也⑥兵.革.非不坚.利.也⑦委.而去.之⑧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⑨固.国不以山溪之险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⑾得道..者多助⑿寡助之至.⒀亲戚..畔之⒁天下顺.之⒂故.君子..有.不战6、重点语句翻译: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5、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复习版
3、“人和”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请你结合历史或 现实,再举出一个相关的事例。
含义: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相关事例如:①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人民紧密团结,经过八 年的艰苦奋战,终于取得抗战胜利。②汶川大地震,13亿中 国人手牵手,心连心,共克时艰。
4、“道”指什么?“人和”指什么?二者之间有什 么关系?
要施行“王道”(“仁政”),实现“人和”,使天下 归顺。(或“要施恩于民,凝聚人心”。)
2、这则短文提出的论点是什么?你如何理解本文中 的“道”的含义。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道”指施行“仁政”,即重视人民的生存权利,争取人 心;民心向背,对于战争具有根本性的作用,对于治国也具 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装备不是不坚固锋利),粮食不是不多,弃城而逃,这是因为有
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
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 寡助。
域: 这里是“限制”的意思 固: 。巩固。
以:介词,凭、靠。 山溪:泛指山河。
威: 震摄。
得道: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理解性默写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 不如人和。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中指出民心向背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关系的句 子是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得道者(施仁政的人)的最终结果: 多助之至 天下顺之
所以说,使人民安居下来而不迁移到别的地方,不能靠 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 武器的锐利。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 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知识点归纳
.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知识点归纳 一、重点字词解释 1、七里之郭. (外城) 2、环.而攻之(围) 3、池.非不深(护城河) 4、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兵,兵器。
、革,甲胄。
5、委.而去.之(放弃)(离开)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限制) 7、多助之至.(极点)8、亲.戚畔.之(亲戚)(通“叛”背叛 ) 9、固国.(国防) 10、天下顺.之(归顺、服从) 二、句子翻译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线。
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3、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弃城而逃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5、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
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6、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君主。
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论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
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必要性。
文章用层层推理的方法进行论证开篇即提出论点接着设例进行论证再据此阐发引申层层深入最后得出断语逻辑性很强。
1、本文的主旨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从全文看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是人和,但“人和”的实质..是得道,“人和”的最佳局面是天下顺之,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初三复习)
战例二:
结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人和 在治 国中 的重 要性
论点范围
主张(结论)
域民 战 争 治 国 固国 威天下
排比 (反面论证)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施 行 “ 仁 政 ”
(对比论证)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 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 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 人和。 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 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 第二段:战例一〔攻方失利〕 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 论证了分论点一:天时不如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 第三段:战例二〔守方失例〕 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 论证了分论点二:地利不如 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 人和 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 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 第四段:在前三段论述的基础 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 上进一步阐发,由战争推及 助,失道 者寡助。寡助之至, 到治国,,从而得出结论:得 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 道者多助,失道 者寡助 顺之。以天下 之所顺,攻亲 戚 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 战必胜矣。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限制人民定居某一区域,不靠边境的界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巩固国防,不靠山川的险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在天下树立威望,不靠武器装备的精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行仁政的,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帮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的人就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连亲属都背叛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让天下人都归顺他的人去攻打连亲属都背叛他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文言文《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考点复习(天津专用)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考点复习考点复习一:词语解释第一类:最易考词语,常以错误选项出现。
(复习要求:记牢正确解释)1. 池.非不深也2. 兵.革非不坚利也3. 七里之郭.4、寡助之至.5. 委.而去之第二类:次易考词语,常以正确选项出现。
(复习要求:熟悉正确解释)1.天下顺.之2.寡助之至.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4.环.而攻之而不胜第三类:通假字。
(复习要求:熟记所通的字及解释)亲戚畔之(攻亲戚之所畔)第四类:古今异义词(复习要求:熟记古义,了解今义)(1)三里之城.(古义;今义:城市)(2)池.非不深也(古义今义:池塘)(3)委而去.之(古义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古义: 今义:在一定疆界内的地方,疆域)第五类:词类活用(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 (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 (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第六类:本课突出词语:“之”的用法7、以天下之所顺(用在主谓间,不译)考点复习二:句式特点本课典型句式:判断句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考点复习三:课文正确理解与考题对比复习(空白处为暂时没有设过错误选项)以民为本,推行仁政,是孟子最重要的政治主张,也是我国传统政治思想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这一章借讨论战争来论述推行仁政、贏得民心的重要性。
考点复习四:试题精选一、(2021和平二模)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回答9~11题。
9.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A. 七里之郭.郭:外城B. 池.非不深也池:池塘C. 委.而去之委:丢下D. 天下顺.之顺:归顺10.以下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D )A. 夫环而攻之B. 米粟非不多也C.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D. 攻亲戚之所畔1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A. 文章先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三里”“七里”都极言防守地域之大,以致难以攻破,所以说“天时不如地利”。
中考语文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复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复习导引一、重点字词(1)道:仁政(2)郭:外城(3)环:包围(4)城:城墙(5)池:护城河(6)兵革:武器装备(7)兵:兵器(8)革:盔甲(9)委:放弃(10)去:离去(11)域:名作动,限制(12)固:形作动,巩固(13)威:形作动,震慑(14)至:极点(15)坚:坚锐(16)利:锋利(17)以:凭借(18)畔:通叛,背叛(19)顺:归顺,服从(20)亲戚:泛指内外亲属(21)故:所以(22)有:或者二、重点句子翻译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的天时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的团结。
2、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然而却不能取胜,是因为有利作战的天气时令却比不上有利作战的地理形势。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限制人民定居某一区域,不靠边境的界限,巩固国防,不靠山川的险阻,在天下树立威望,不靠武器装备的精良。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得到仁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失掉仁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5、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让天下人都归顺他的人,去攻打连亲戚都背叛的人必然所向无敌。
6、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三、理清结构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指出“人和”是决定战争胜利的最主要条件。
第二、三段:以战例证明论点①第二段以进攻一方为例证明“天时不如地利”②第三段以防守一方为例证明“地利不如人和”第四段:总结全文,以“人和”引出,论述“得道”的重要性。
四、内容解析1、该文是怎样论述中心论点的?请简析之。
先提出论点,再分步用事实举例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归纳总结全文主旨。
2、根据提示用课文句子填空。
对天时、地利、人和在军事上的不同作用,作者的看法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人和”的实质是得人心,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天下顺之。
3、文中的“三里”、“七里”这些数量词是实指吗?用意何在?不是,是虚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复习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 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 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
•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 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 不如地利也。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 孟子(约前372一 前289),名轲, 字子舆,邹(今山 东邹县)人,战国 时期思想家、教育 家,是儒家思想的 代表人物,地位仅 次于孔子,被尊为 “亚圣”,后世常 以“孔孟”并称。
孟 名 子
,邹(现山东邹县)人, 战国时期 思想 家、 教育 家。他 是 儒家 思 想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 “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 战国中期、主张 施行仁政 以统一天下,最 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曾游说梁、 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著 书立说。《 孟子 》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长 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 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 大影响,与《论语》、《大学》、《中
• • • •
寡助之至:之,到。至,极点。 亲戚畔之:内外亲属 畔,通“叛”,背叛。 之:他,代词。 天下顺之:归顺,服从。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 连内外亲属都反对的寡助之君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 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 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居到别的 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 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 武力的强大。施行仁政的君王,就能得到 很多人的帮助;不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他 的人就少。支持帮助的人少到了极点, (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的 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的人都会归顺他。 凭借天下人民都拥护的条件,去攻打连内 外亲属都背叛的君王,所以,施行仁政的 君王要么不战,(如果)战就一定取得胜 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复习)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 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4、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整篇课文给出作为文段)
1、选出与“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中“之”字用法相同 的一项( ) B A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B水陆草木之花 C肉食者谋之:(这)件事 D两狼之并驱如故
2、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C ) A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兵器 B寡助之至 至:极点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区域 D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 3、选出下列翻译正确的一项( D )
A委而去之(萎靡不振地逃跑) B池非不深也(池塘不是不深)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都,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D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 定胜利)
4、选出对文章分析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 C ) A孟子认为“战必胜”的必要条件是“得道”。 B”君子”是指文中所说的“得道者”。 C文章主要论述了弱者可以战胜强者。 D”得道者多助”的“道”在文中指“施行仁政”
5、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B ) A文章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式,显得很有气势。 B第二段设了一个守城的例子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 C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对比的写法,突出了“得道”的作用。
• 2.通假字。 • 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 3.虚词。 •之 • 亲戚畔之 代词 他 三里之城 助词 的 寡助之至 动词 到 •而 • 泉香而酒冽 表并列 并且 夫环而攻之 表修饰 着、地 攻之而不胜 表转折 却、但是
1、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代词,这(就是) 2、池非不深也 护城河 3、兵革非不坚利也 武器装备,兵:兵器 4、委而去之 委:放弃 去:离开 5、人和 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6、域民 界限,这里意思是限制 7、固国 使……巩固 8、威天下 威慑 9、寡助之至 到 10、亲戚畔之 他,指寡助之君 11、亲戚畔之 通“叛”,背叛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复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复习1、文章中心内容:借论述战争来讲民心向背,论述施行仁政王道的重要性。
2、评注此文:开头提出中心论点,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
短文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写法上,开篇提出论点后,先举例论证,然后道理论证,论证王道的重要性时,正反对比,结论突出,中心鲜明。
语言上,善用排比,语句整齐、流畅,气势磅礴,有说服力与感染力。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此文讲的主要内容:讲的是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的问题,即人才是在艰难困苦中造就的,国无忧患要灭亡。
4、评注第一段内容:开篇连用六个排比句举六个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事例,说明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练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接着,作者由个别得出一般性结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要想成就人才,必须从思想、身体、生活等诸多客观艰苦环境中磨练,最终,动心忍性,增加人没有的才干。
由此,说明困境造就人才。
写法上,先举同类事例论证,从个别到一般,再作道理论证,人才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这一中心就明确了。
语言上善用排比,(作用同上)评注第二段:此段在上段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又从造就人才的主观因素上,提出了“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强调人面对困境时,主观努力,经受磨练,奋发图强对成才的重要性,接着,再由个人说到国家,提出了“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王”的论断,强调忧患意识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由此,自然导出全文的中心“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写法上,由个人到国家,正反对比论证经受磨练的好处,说理透彻,观点鲜明。
语言上善用对称句(对偶句),使得句式整齐,有说服力与感染力。
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比较-A、结构及论证方法的异同:相同:都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类比论证方法。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识点梳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识点梳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一句中国古代的谚语,意思是当一个人得到很多人的帮助时,说明他做的是对的,并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和支持;但一旦一个人走上了错误的道路,他会失去他人的帮助和支持,因为大家不再相信他的行为和决策。
这句谚语反映了道德和行为对于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以及人们对于真理和正义的追求。
1.谚语的背景:中国文化中强调的是以德为先,重视道德、荣誉和良善行为。
谚语的意义是告诫人们要秉持正义和真理,不要走上违背道德的道路。
2.得道多助:当一个人做正确的事情,遵守道德原则,他将会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帮助。
这是因为人们会认同并欣赏那些秉持正直和真理的人,并愿意与他们合作。
一个得道之人的人际关系会更加融洽和有力量,他们能够得到帮助、支持和共识。
3.失道寡助:与得道多助相对应的是失道寡助。
当一个人违背道德或做出错误的决定时,他会失去他人的支持和信任。
人们不愿意与不诚实、不正直或不道德的人为伍,并且不愿意与之合作。
一个失道之人将会在社会中被孤立,他们会面临更多的阻力和挫折。
没有别人的支持和帮助,他们的事业和目标很难实现。
4.道德对于社会的重要性:谚语强调了道德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道德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互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只有秉持正义和真理、尊重他人的价值观和权益,人们才会相互扶持、共同进步,并且社会才能够稳定和和谐发展。
5.个人行为的影响力:谚语还反映了个人行为对于自身影响力的重要性。
当我们选择遵守道德原则,做出正确的决策时,我们会在他人心中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形象和信任。
这将使我们能够更加轻松地影响他人、获得合作以及实现自己的目标。
但是,如果我们进行欺骗、不诚实或者以其它方式违背道德,我们将失去他人的信任和支持,从而降低自己的影响力。
总结起来,谚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向我们传达了一种重要的价值观:重视道德和行为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力。
遵守道德原则和尊重他人的权益可以赢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持,有助于个人和社会的繁荣;而违背道德将使我们失去他人的信任,并可能导致我们的失败和孤立。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统编版)2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识梳理(学生版+解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识梳理(学生版)一、作者作品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中国著名儒家典籍,文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关系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认为“人和”是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由此推出“得道得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
2、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名,字。
战国时期著名、,代表人物。
著有一书。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主张,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之称,与孔子合称为。
《孟子》是中国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门人记录并整理而成的。
《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之一。
四书指:。
二、课文内容概括。
文章开篇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
第一层作者提出中心论点用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相互比较组成。
中间两个"不如"相连,表示了递进关系,一个比一个重要。
这样提出论点,更显得观点鲜明。
第二层,论证"天时地利人和"。
以设置占天时者不能攻破占地利者为例,比较"天时"于"地利"的重要。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说明城小而难守;"环而攻之"说明攻城者攻势强大,占有战斗的主动权;"而不胜"说明攻方失败。
战斗会以弱者胜、强者败告终,作者认为攻防之所以敢大军压境,是因为在"天时"之占了优势,但守方可凭借"地利"进行抵抗;攻方久攻不下,军心涣散,必然失败。
这样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第三层,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以拥有良好的地理条件而终不能守为例,比较"地利"与"人和"的轻重。
"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指明了守方具有优越的"地利"条件,本可以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基础知识和练习)
一、重点字词1、通假字亲戚畔之“畔”同“叛”,背叛2、词类活用固国不以山溪形容词用作动词,巩固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域民使......定居3、一词多义利: 天时不如地利有利兵革之利锐利4、古今异义亲戚畔之内外亲属5、重点实词池非不深也池:护城河兵革非不坚利兵:兵器委而去之去:离开寡助之至至:极点6、重点虚词之: 三里之城的环而攻之小城委而去之小城兵革之利的寡助之至取独天下顺之他以天下之所顺的者: 必有得天时者矣......的原因然而不胜者和“也”构成判断句得道者多助......的人二、文章主旨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论证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条件是人心向背,而决定人心向背的根本条件是:是否施行仁政,从而证明实行仁政的重要性。
模拟练习: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4分)敌.国外患法家拂.士人恒过.而后喻.2、翻译句子。
(4分)①、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②、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人才必须经历哪些磨难?4、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能否养尊处优,耽于安乐?我们还应有哪些忧患常识?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由此可联想到一个成语:模拟练习:1、匹敌辅佐犯错误了解2、①这样以后才知道忧愁祸患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②通过这些用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动,使他的性格坚韧起来。
3、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4、不能。
虽然我们现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但是无论生活,还是工作竞争日益激烈,个人价值能否实现,民族复兴大业能否完成,都需要我们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去面对挑战,承受失败,直至成功。
5、居安思危。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识点归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识点归纳-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识点归纳一、重点字词解释1、七里之郭.(外城)2、环.而攻之(围)3、池.非不深(护城河)4、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兵,兵器。
、革,甲胄。
5、委.而去.之(放弃)(离开)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限制)7、多助之至.(极点)8、亲.戚畔.之(亲戚)(通“叛”背叛)9、固国.(国防) 10、天下顺.之(归顺、服从)二、句子翻译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线。
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3、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弃城而逃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5、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
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6、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君主。
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论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
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必要性。
文章用层层推理的方法进行论证开篇即提出论点接着设例进行论证再据此阐发引申层层深入最后得出断语逻辑性很强。
1、本文的主旨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从全文看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是人和,但“人和”的实质..是得道,“人和”的最佳局面是天下顺之,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全面梳理复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全面梳理复习【文章内容】原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天气时令的有利条件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
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
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
【文学常识】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山东省邹人。
战国中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是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扬者,有“亚圣”之称。
受业于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他和孔子的学术成就几乎同高,人们将他们合称为“孔孟”。
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关于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方面问题的论争。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资料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资料1、重要虚词整理。
①之三里之城(的,结构助词)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指“城郭”)(夫环而攻之委而去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的,结构助词)(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寡助之至多助之至( 到, 动词)亲戚畔之天下顺之(代词,指得道者)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而④环而攻之而不胜(A、顺连;B、转折,但是)夫环而攻之(顺连)然而不胜者(然而,转折,但是)委而去之(顺连)③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借)(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以天下之所顺(凭借,有时也翻为“用”)2、重要实词整理。
⑴ [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⑵ [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⑶ [人和]作战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⑷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⑸ [郭]外城。
【是】,这⑹ [环]包围。
⑺ [池]护城河。
⑻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兵,武器;革,指盔甲之类。
⑼ [委]放弃;[去]离开。
⑽ [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
⑾ [封疆]划定的疆界。
⑿ [固]巩固。
⒀ [山溪]地势;山河。
⒁ [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者,...的人,此处特指君主。
⒂ [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
⒃ [至]极点。
⒄ [畔]通“叛”,背叛。
⒅ [顺] 归顺,服从⒆[故]所以。
3、重点语句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好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条件,有利的地理条件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放弃而离开城池,这是因为有利的地理条件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限制人民不凭借划定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凭借山河的险要,威震天下不凭借无力的强大)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的帮助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的帮助就少)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家人和亲戚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语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复习资料
九年级语文(上)复习专题专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班级姓名阅读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按要求回答问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两章》) (一)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兵革非不坚利也兵: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 (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 2.“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是指什么
说的( ) A.正确的道理 B.作战的规律 C.施行“仁政” D.统治
的方法 3.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B.第二段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第三段写地理条件虽优越而守城失利,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C.第四段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得人和”则“战必胜”。
D.本文所论述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是“人和”。
4.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相同?( )和() 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木兰诗》) B.委而去之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E.多助之至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 5.“得道者”的意思是;文中与它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
6.用
文中语句填空。
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
7.回忆你学过的文言课文,从中举出一则可
以证明本文论点的史实。
(二)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理解有误
的一项是() A.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包围) B.池非不深也(池:水池) 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D.域民
不以封疆之界(域:这里是“限制”的意思) 13.对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
已,战就一定胜利) B.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方圆三里那样的小城和方圆七里的大城) C.委而去之(弃城而逃) 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不能只靠武力强大来震慑天下) 9.下面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孟子》相传是孟子及其弟子所作。
B.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C.文章第(四)段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
D.本文骈散结合,读来琅琅上口,朗读时要注意节奏正确。
比如“城/非不高也”、“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0.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中与“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
B.作者在论述战争的三个要素时,着重强调了“人和”。
C.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法治”的思想。
(三)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 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
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选自《论语》) 1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2分)①兵革非不尖利也兵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③足兵兵④民信之
矣信 1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3. [甲] 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乙]文重点强调的观点是什么?(3分)
14.你认为[甲] [乙]两文重点强调的内容有什么关系?(3分)
参考答案: 1.(1)兵器 (2)限制 (3)通“叛”,背叛 2.C 3.B 4.A B 5.施行仁政的人君子 6.得道天下顺之 7.秦王朝施行暴政,使“天下苦秦久矣”,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秦王朝灭亡。
或者:长勺
之战能以弱胜强的先决条件,就是做到了取信于民。
8.B 9.B 10.C 11.D 12.①兵器②疆界(答“限制”也算对)③军备(军队)④信任,信用 13.①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②从古到今,人都有一死,(如果)不取信于民,国家就无以立足。
1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民无信不立(或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5. [甲] 文重点强调的“人和”(“得道”)与[乙]文重点强调的“民信”(“取信于民”),二者有密切的相关性。
“民信”(“取信于民”)是“人和”(“得道”)的重要条件(或“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