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宝石基础复习

宝石基础复习

复习提纲名词解释定义、举例说明1、断口:指具有不完全解理性质的宝石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无固定方向破裂的性质。

如:贝壳状断口(石英)、锯齿状断口(软玉)、粗糙状断口(独山玉)、多片状断口(蛇纹石玉)2、岩石:岩石是矿物的自然集合体,主要由一种或几种造岩矿物按一定方式通过一定的地质作用胶结而成。

岩石按其成因和形成过程可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3、偏振光:偏振光是在单一平面内并只在与传播方向垂直的一个方向上振动的光。

应用:偏光仪4、双晶:双晶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种晶体按一定的对称规律形成的规则连生。

类型:接触双晶(尖晶石)、聚片双晶(钠长石)、环状双晶(金绿宝石)、穿插双晶(十字石和萤石)。

识别特征:凹角和V形条纹5、合成宝石:指部分或完全由人工制造的晶质和非晶质材料,这些材料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及晶体结构和与其相对应的天然宝石基本相同6、矿物:矿物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元素单质或化合物。

如单质矿物(自然金、金刚石)、化合物矿物(石英、刚玉)7、晕彩(变彩):指当光从薄膜或从贵蛋白石所特有的结构反射时,由于光的干涉或衍射作用而产生的颜色或一系列颜色。

如欧泊的晕彩8、晶体:晶体是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晶形的充分发育可导致其外部晶面呈规则的几何形态。

多数宝石矿物是单矿物晶体,如钻石、红宝石。

性质:自范性、均一性、各向异性、对称性、稳定性9、仿制宝石:指任何具有被仿制宝石外貌但不具备所仿制宝石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晶体材料。

天然材料(仿软玉的白玛瑙)、人工材料(玻璃、塑料)10、解理:指宝石晶体在外力作用下,沿着某些固定方向裂开,并或多或少留下光滑平面的性质。

类型:极完全解理(云母、石墨)、完全解理(方解石、金刚石)、中等解理(辉石、角闪石)、不完全解理(磷灰石)、极不完全解理(石英)一、填空题:1.岩石按其成因和形成过程可分为__火成岩___、__沉积岩__和__变质岩__三大类,2.光率体又称为光性指示体,它是一种将光波振动方向与该方向上折射率值相联系起来的空间几何图形,不同光性特征的晶体其光率体的几何图形不同。

宝石学基础

宝石学基础

选择题
以下哪种宝石因其独特的猫眼效应而著称?
A. 钻石
B. 红宝石
C. 猫眼石(正确答案)
D. 蓝宝石
宝石的硬度是衡量其什么的指标?
A. 光泽度
B. 透明度
C. 抗刮擦能力(正确答案)
D. 颜色饱和度
下列哪一项是评价宝石价值时不考虑的因素?
A. 稀有性
B. 切工与抛光
C. 产地(正确答案)
D. 市场需求
宝石中的“火彩”现象主要与什么有关?
A. 宝石的切割方式(正确答案)
B. 宝石的重量
C. 宝石的颜色
D. 宝石的透明度
下列哪种宝石属于有机宝石?
A. 水晶
B. 翡翠
C. 琥珀(正确答案)
D. 钻石
宝石的“克拉”单位是用来衡量什么的?
A. 宝石的长度
B. 宝石的重量(正确答案)
C. 宝石的硬度
D. 宝石的折射率
以下哪种宝石因其变彩效应而闻名?
A. 祖母绿
B. 猫眼石
C. 欧泊(正确答案)
D. 尖晶石
宝石的颜色主要由什么因素决定?
A. 宝石的化学成分(正确答案)
B. 宝石的切割形状
C. 宝石的产地
D. 宝石的大小
在宝石学中,“包裹体”通常指的是什么?
A. 宝石内部的杂质或缺陷(正确答案)
B. 宝石的外部涂层
C. 宝石的切割技术
D. 宝石的抛光程度。

宝石学考试复习-1-2

宝石学考试复习-1-2

第六章红宝石的二色性很强不同产地红宝石的特征:缅甸抹谷的红宝石:流纹状色带与短针状的金红石相伴出现,方解石晶体与致密网状的金红石针共生。

泰国红宝石:具有煎蛋状包裹体。

斯里兰卡红宝石:含细长针状金红石、锆石晕圈。

缅甸蒙素红宝石:常见热处理的产物(指纹状包体)。

越南红宝石:特征包裹体是三水铝石,在愈合裂隙中包含有成指纹状排列的气液两相包裹体和次生褐铁矿的浸染。

红宝石与模仿品(锆石、尖晶石、镁铝榴石、碧玺、红色玻璃)的区别:尖晶石、镁铝榴石和红色玻璃可以根据他们没有二色性将其和红宝石区分开,红色锆石和碧玺的双折射率大,在十倍放大镜下透过台面可见底部棱边的明显双影现象,据此可以与红宝石区别。

这几个仿制品之间的区别:尖晶石、镁铝榴石和红色玻璃三者都是均质体,据此可与红色锆石和碧玺区分开;尖晶石和镁铝榴石的相对密度和折射率都要比红色玻璃的大,据此可将红色玻璃分开,然后尖晶石的相对密度和折射率都要比镁铝榴石的小,据此可区分开两者;锆石的相对密度和折射率要比碧玺的大很多,据此可分开两者。

蓝宝石与外观相似的宝石(尖晶石、碧玺、坦桑石、堇青石、蓝晶石)的区别:蓝色尖晶石和蓝色玻璃根据其无二色性,可以与蓝宝石区别;蓝色碧玺和蓝晶石的双折射率大,在十倍放大镜下透过台面可见底部棱边的明显双影现象,据此可与蓝宝石区别;坦桑石和堇青石具有三色性,,而蓝宝石只有二色性,据此可以区别。

市场上常见的坦桑石往往经过热处理,热处理后其三色性不明显,常只有二色性。

这样可根据二色性的颜色特征及其他性质如折射率等来识别。

坦桑石的折射率1.69—1.70,硬度是6.5,而蓝宝石的折射率是1.76—1.78,硬度是9.这几种仿制品之间的区别:堇青石和坦桑石:堇青石的折射率1.53—1.56,相对密度2.59,坦桑石的折射率1.69—1.70,硬度是6.5。

红蓝宝石的评价:1.颜色:颜色是最重要的评价因素,颜色应鲜艳纯正均匀,红宝石最好的颜色是鸽血红,蓝宝石以矢车菊蓝色或纯蓝色为最佳。

宝石学考试复习-2

宝石学考试复习-2

宝石学试题下一、名词解释:1. 天然宝石:由自然界产出,具有美观、耐久、稀少性,可加工成装饰品的矿物单晶体(可含双晶)。

2. 透明度:是指物体允许可见光透过的程度。

透明度划分为:透明、半透明、微透明、不透明五个级别。

并分别描述。

3. 星光效应:弧面形宝石的表面呈现一组放射状闪动的亮线。

形如夜空中闪烁的星星,称为星光效应。

每条亮线称为星线。

随着宝石的转动或光源的转动,星光将围绕宝石或灯光作反方向转动。

4. 色散:当一束白光穿过透明宝石的斜面时,将把白光分解成它所组成的颜色,形成光谱色。

5. 临界角:当光波由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线远离法线方向传播。

随着入射角的不断增大,折射线偏离法线也将不断加大。

当入射角度加大到一定程度,相应的折射线已不再进入光疏介质,而是沿着分界面传播。

如果入射角继续增大,入射光线不再发生折射,而是全部反射回入射介质中,且遵循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这一现象称为光的全反射,折射角等于90º时,相应的入射角度称为全反射临界角。

二、是非题(正确的在括号内√,错误的在括号内×。

每题1分共10分)1. 在正交偏光镜下,将宝石旋转一周,出现明暗现象,则说明该宝石为非均质体(×)2. 有颜色的宝石不可能有色散。

(×)3. (111)晶面与a、b、c三个结晶轴是等距相交的。

(×)4. 有二色性的宝石一定是非均质体。

(√)5. 砂矿中的金刚石很多是近球形的,这是搬运中河砂对其磨损所致。

(×)6. 彩色电气石的色调总是No方向深于Ne方向。

(√)7. 按国标规定,所有染色宝玉石均须在鉴定报告中注明属“处理”。

(×)8. 天然形成的玻璃必须冠以“天然”二字。

(√)9. 托帕石属于三斜晶系。

(×)10. 市场上最常见的合成宝石是玻璃。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 金绿宝石属于斜方晶系, 折射率为,双折射0.009 相对密度3.73 。

宝石学复习资料

宝石学复习资料

宝石学一、名词解释1、宝石:自然界产出,具有美观、耐久、稀少性,可加工成装饰品的矿物单晶体(可含双晶)。

2、玉石:自然界产出,具有美观、耐久、稀少性和工艺价值的矿物集合体(岩石)。

3、有机宝石:自然界生物生成,部分或全部由有机物组成,可用于装饰的固体材料。

4、改善宝玉石:通过人工方法使宝石潜在的美显示出来的宝玉石。

优化宝玉石:运用传统的,被人们广泛接受的,是宝石潜在的美显示出来的方法进行改善所得的宝石。

处理宝玉石:运用非传统,不被人们接受的方法进行改善所获得的宝玉石。

5、人工宝玉石:完全或部分由人工生产或制造的用作首饰及装饰品的材料。

合成宝石:完全或部分有人工制造,且自然界有已知对应的晶体或非晶体。

人造宝玉石:有人工制造,自然界无已知对应的晶体或非晶体。

6、偏光:在垂直光传播方向上,光波全部平行一个方向振动的光波。

7、双折射:对于非均质宝石而言,除光轴方向外,不同方向上的折射率值不同。

双折射率:非均质宝石不同方向折射率的最大数值差。

8、双影现象:双折射率大的宝石,通过宝石观察到的线段成双影现象。

(锆石、冰洲石、碳化硅、橄榄石)9、自色:由矿物自身的化学组成这一固有的因素引起的颜色。

他色:宝石矿物的非固有因素引起的颜色,不包括物理化学效应引起的颜色。

假色:物理光学效应引起的颜色。

10、密度:材料的重量与体积的比值。

(有单位的)相对密度:材料的重量与其相同体积水的重量的比值。

11、火头:将无色光分解成单色光的能力。

水头:翡翠等玉石的透明度。

12、翡翠A货:未经改善的翡翠。

B货:经过人工漂白,对翡翠结构有一定的破坏,无论注胶与否。

C货:经过染色的翡翠。

13、压电性:受压后在晶轴两端产生电压,可以吸附小纸片的性质。

热电性:受热后在晶轴两端产生电压,可以吸附小纸片的性质,14、变彩效应:在宝石表面有不同的颜色变化的斑块,并随着宝石转动色斑闪现或闪变的现象。

(欧珀、变彩拉长石)变色效应:宝石的颜色随同入射光不同而发生变化的现象。

宝石学整理

宝石学整理

宝石学整理1、什么是宝石、玉石、宝石学、猫眼效应、星光效应,宝石的磷光性、荧光性、光泽、透明度?(1)宝石宝石:凡能满足加工工艺要求、世间稀少、坚韧美丽的单矿物晶体,个别宝石为单矿物集合体。

宝石:凡能满足加工工艺要求、世间稀少、坚韧美丽的单矿物晶体,如钻石、红宝石等;个别宝石为单矿物集合体如蛋白石(欧泊)。

(2)宝石学宝石学(GEMOLOGY):研究宝石的科学。

属于矿物学的分支与交叉性的科学。

主要研究非金属矿物。

矿物学以矿物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地质基础学科,是研究地壳物质成分的学科之一。

矿物:地壳中由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在一定的地质和物化条件下相对稳定的自然元素组成的单质和化合物;是组成岩石和矿石单位,是成分、结构比较均一,具有一定形态、物化性质,并呈各种物态出现的自然物体。

如:金刚石、石英、云母、盐、水和冰等。

(3)玉石玉石:地壳中质地细腻、品性坚韧、光泽油润、颜色美丽的岩石。

单矿物的集合体或多种矿物的集合体(岩石)。

如:翡翠、软玉、青金石、绿松石等。

(4)荧光性荧光性:指宝石暴露在紫外或阴极射线下发出可见光的性质如:红宝石(Cr)——红色荧光,锆石(U)——黄色荧光(5)磷光性磷光性:指经过紫外线照射后,切断外部能量(紫外线)后,宝石继续发光的性质磷灰石——兰色磷光钻石——紫外线下具有荧光性(6)透明度宝石的透明度:宝石透过可见光的能力。

宝石透明度级别:根据可见光透射宝石后被宝石吸收与畸变的程度划分透明---光无明显畸变或吸收半透明---有少量畸变或吸收半透彻---有相当微量畸变或吸收次半透彻---只透过少量的光不透明----几乎很少量光透过,例如黑玉髓、天青石(7)光泽宝石光泽:宝石矿物表面的反可见光的能力光泽强弱与其对可见光的吸收有关,吸收大,反射愈大,光泽愈强。

其大小用反射率描述即R=[(N-1)²+K²]/[(N+1)²+K²]N---吸收系数K---折射率K很小时R=(N-1)²/(N+1)² R很小时(8)猫眼效应猫眼效应:指素面宝石在光的照射下形成的像猫眼瞳孔收缩亮带的光学现象。

宝石学基础知识

宝石学基础知识

宝石学基础1.(变石)是晶体。

2.具有完全解理的宝石是(冰洲石)。

3.黄光的光波波段是(550—590nm)。

4.月光石的硬度是(6)。

5.正交偏光镜下(金绿宝石)有四次明暗变化。

6.水晶的化学成分是(SiO2).7.优质的放大镜具有良好的(消除色差和消像差)。

8.宝石的计量单位是克拉,1克拉等于(0.2克)。

9.光从光密介质向光疏介质传播且入射角等于临界角时,将出现(折射线沿两介质分界面传播)。

10.玛瑙属于(隐晶质)。

11.按包裹体形成的相对时间,可将宝石包裹体分为三大类,其中原生包裹体指(比寄主晶体先形成的包裹体)。

12.透明的祖母绿宝石常加工成(阶梯式琢型)。

13.平面偏光镜指(在单一平面内并只在传播方向垂直的一个方向上振动的光线)。

14.二色镜的两个小窗口代表(两个互相垂直的振动方向的光的颜色)。

15.绿松石的成因类型是(风化矿床)。

16.平常常说的宝石折射率是指在(460nm)光波下测得的。

17.橄榄石中睡莲状包裹体,按其成因分类是属于(同期或同生)。

18.蓝宝石的密度常为(4.00g/cm3)。

19.钻石的密度常为(3.52g/cm3)。

20.(等轴晶系或台面垂直光镜)的宝石在偏光镜下为全消光。

21.折射仪测定宝石具有两个阴影,其中高折射率值不动,低折射率值上下移动,该宝石为(一轴晶负光性)。

22.将白光分解成光谱色称为(色散)。

23.红宝石、蓝宝石常见折光率是(1.762—1.770)。

24.等轴晶系的对称特点(均有三个L4)。

25.单斜晶系的晶体常数是(a不等于b不等于c,a=r=90’).26.三斜晶系的晶体常数是(a b c不等,a b r不等于90)。

27.结晶学中的聚形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形聚合而形成的)。

28.可见光波长的范围是(700nm—400nm)。

1.岩石按成因和形成过程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2.根据晶体对称型中有无高次轴和高次轴多少将晶体分为三大晶族和七大晶系,它们是:高级晶族有(等轴晶系)1个晶系;中级晶族有(三方晶系)(斜方晶系)(三斜晶系)3个晶系。

宝石学

宝石学

第一部分:宝石学概论一、基本概念1、宝石:指自然界中色泽艳丽、透明无瑕、硬度大、化学性质稳定或者是透明度稍差,但具特殊光学效应,粒度大于3mm以上的单矿物晶体称为宝石。

宝石界人士泛指的宝石一般限于此类。

由此可以得出天然宝石必须具备的条件•美丽——颜色鲜艳,光泽强•稀少——物以稀为贵•耐用——硬度大,化学性质稳定所以——天然宝石经济评价的依据(一)宝石的品种——五皇一后指的是那些宝石(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金绿宝石——变石和猫眼;一后是指珍珠)(二)宝石的质量(三)宝石的重量(四)款式和磨工(五)买主的喜爱商贸界较合理的分类1、常见宝石——20多种(商业)2、不常见宝石——目前正在寻找开发利用的宝石。

3、有机宝石——珍珠、珊瑚、琥珀、象牙等4、人造宝石:(1)合成宝石(2)人造宝石(CZ、YAG、GGG)(3)再造宝石(4)拼合石5、仿制宝石:也有人造也有天然的只是用于仿制别的宝石。

玻璃、塑料2、色散:把白光分解成组成它的光谱色(赤、橙、黄、绿、青、蓝、紫)称为色散。

3、多色性:宝石晶体在透射光照射下,不同方向呈显不同颜色的现象,称之为宝石的多色性。

4、光泽•宝石表面的总光量称为光泽。

•对于透明度很高的宝石来说,除了宝石表面反射光量之外,还应考虑透射光量。

也就是说宝石表面的光泽,是反射光量(主要的)和透射光量(少数的)的总和。

•宝石的光泽与折光率和宝石表面抛光程度有关:折光率高、抛光好的宝石光泽强。

5、透明度•宝石透过可见光的能力称为透明度。

•透明度的大小取决于宝石的化学成分与内部结构。

•如果宝石的化学组合结构中有较多的自由电子,对光波的吸收较多,因而透过的光就少或不透明。

反之,不存在自由电子的宝石,对光的吸收少,透过的光多,透明度就高。

6、猫眼效应•弧面宝石在光线照射下,在宝石表面呈现可以平行移动的丝绢状光带,象猫眼睛的虹膜,这种现象称之为猫眼效应。

•自然界中常见具猫眼效应的宝石有电气石、绿柱石、磷灰石、金绿宝石、石英等等。

宝石学基础复习资料

宝石学基础复习资料

1宝石特性:耐久,瑰丽,稀少宝石:符合工艺要求天然矿物晶体宝石加工工艺学:改造宝石原材料的大小,形状,面交比,核对陈冠希,多快好省的制造新颖美观、颜色鲜艳、晶莹无瑕、工艺精湛的工艺品宝石加工业的趋势:1.高档宝石的加工和销售仍在增长,在宝石中占主导地位。

2.新品种的宝石不断出现3.合成宝石和人造宝石大量上市4.宝石的人工优化已经成为各国宝石加工的重要方向5.宝石新款式不断涌现6.出现了一些新的切磨方法7.宝石加工机械向自动化,综合化方向颜色性质:1.色彩:颜色的种类 2.饱和度:色彩的浓淡程度(可见光光谱选择性吸收的强度)3.色耀度:色彩的明亮程度,宝石对光的反射透射能力 4.色调:色的偏向(光谱组成和对光的选择性吸收)5.色形:颜色的分布形态色形:对于刻面宝石要求色彩均匀,对不透明宝石不是很重要透明度:透明宝石一般设计为刻面宝石,微透明,不透明的大多设计成凸面宝石光泽:宝石表面反射光的能力,受宝石表面性质、平整程度、抛光质量、矿物颗粒的排列影响多色性:在偏光镜下转动非均质体宝石宝石颜色发生改变的现象。

色散:取决于色散值和颜色,翠榴石:折射率大,因为颜色没有火彩,金红石0.28太大了火彩条件:必须具备一定数目的色散值;必须有一定的面角比猫眼效应评价:正直细活。

宝石一定的凸面型琢型,长轴垂直于平行的显微构造,地面平行内含物所在的平面星光:具有两组以上的包裹体,弧面宝石底部平行于包裹体所在的平面变彩:由于宝石的特殊结构对光的干涉衍射作用产生的多种颜色,颜色随方向改变而改变解理:受外力沿一定方向裂开的性质,不能沿着解理面抛光裂理:宝石受外力,沿着双晶结合面裂开成平面的性质裂纹:受外力,沿着任意方向破裂的性质,呈现贝壳状,齿状凸面型刻面:表面突起,流线型,有一定对称性,底面可以是平直或弯曲,适用于不透明或者半透明,具有特殊光学校应,或者含有较多包裹体或者裂隙素面:1单凸面琢型2.扁豆凸面琢型(上下一样高,欧泊,原石较薄)3.双凸面琢型,可增加色饱和度,高档翡翠4.空心凸面:增加透明度,改善颜色5.凹面琢型:在凹面上镶嵌一颗贵重宝石,材料浪费多,价格低刻面:许多小翻面按一定规则排列,呈现规则几何多面体。

材料科学:宝石学资料

材料科学:宝石学资料

材料科学:宝石学资料1、名词解释(江南博哥)特征光谱解析:具有特征的吸收线、吸收带、吸收边或者发光线组成的,具有指示宝石致色剂、宝石品种的光谱。

2、名词解释拉曼(Raman)散射解析:光子与物质的分子发生非弹性碰撞后,改变了入射光频率的现象。

4、名词解释生长纹理解析:水热法合成宝石常由于多晶面的生长快速方式造成的纹理,水热法合成祖母绿常显示锯齿状纹理,水热法合成红、蓝宝石中常有波状纹理。

5、名词解释非均质体解析:光性各向异性双折射的物质为非均质体。

6、名词解释蚀像解析:晶体的晶面上出现的具有几何形状内凹小坑或者突起的小丘。

7、名词解释脉石解析:是指矿床中与矿石相伴生的非矿石部分,如矿体中所含的围岩角砾或低矿化的围岩残余等。

8、名词解释长波和短波紫外灯解析:分别辐射波长为365nm和253.7nm的紫外光的低压汞灯。

9、名词解释裂理解析:是晶体在外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结晶方向裂开的性质。

10、名词解释梨晶解析:焰熔法长出的晶体形态类似梨形,故称为梨晶。

11、名词解释斯涅耳定律解析:描述材料的反射率与折射率、吸收率之间函数关系得物理定律,用于反射仪。

12、名词解释面网解析:结点在平面上的分布构成面网。

13、问答题什么叫宝石?什么叫玉石?解析:宝石:自然界中色泽艳丽,透明无瑕,硬度大,化学性质叫稳定或透明度稍差但具有特殊光效应的粒度3mm以上的单矿物晶体。

玉石:自然界质地细腻、坚韧、光泽强、颜色美观,由单矿物或多种矿物组成的岩石。

14、名词解释再造宝石解析:将一些天然宝石的碎块、碎屑经人工熔结后制成。

常见的有再造琥珀、再造绿松石。

15、名词解释浮生解析:不同物质的晶体沿一定方向的规则连生,或同种物质的晶体以不同的面网相接合而形成的规则连生称为浮生。

16、问答题你如何为顾客选择一只最好的钻戒?解析:先用热导仪侧其真伪,其次在经济条件允许下重量越重越好,颜色最好是无色,净度应至少在VVS以上,切功上选择标准圆钻型,等级评价为优的钻石17、问答题钻石的折射率值和密度值各是多少?解析:2.417-2.42;3.51g/cm18、问答题欧泊、Slocum石、塑料仿欧泊如何区别。

GIC系统宝石学考试重点资料

GIC系统宝石学考试重点资料

一、名词解释1、牛眼状干涉图和螺旋状干涉图形成的原理、现象、对于某一种宝石的特殊意义以及画法牛眼状干涉图原理现象:一轴晶正光性,无对称中心,具有独特的左旋或右旋旋光性,在正交偏光镜下偏振光围绕光轴旋转,形成中空的黑十字牛眼状干涉图。

鉴定意义:只出现在水晶或无色水晶之中。

螺旋桨状干涉图原理现象:紫晶大多数都呈聚片双晶状产出,并且平行于菱面体的晶面,两相邻的双晶一层属于左旋光性,一层属于右旋光性。

全部抵消或部分抵消旋光作用,使紫晶的干涉图呈变形的螺旋桨状的黑十字。

鉴定意义:只出现在天然的紫水晶中2、⑴变色效应:在不同的光源照射下,样品呈现明显颜色变化的现象。

如:变石、变色石榴石⑵变彩效应:光从某些特殊的结构反射出时,由于干涉或衍射作用而产生的颜色或一系列颜色,随观察方向不同而变化的现象。

如:欧泊、拉长石⑶猫眼效应:在平行光的照射下,以弧面形切磨得某些珠宝玉石表面呈现的一条明亮光带,随样品随光线的转动而移动的现象,称为猫眼效应。

如:金绿宝石猫眼、玻璃猫眼3、⑴临界角:当光线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光线偏离法线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继续增大入射角,是折射线沿两介质之间的分界面通过时,即产生一个90°折射角,这时的入射角就叫做临界角。

⑵全反射:所有从光密介质进入到光疏介质的光线,当入射角小于临界角时发生折射,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发生全反射。

4、脆性:宝石在外力打击作用下易破碎的性质。

翠性:指翡翠中主要组成矿物硬玉(辉石)的两组解理造成的闪闪发光的现象,即‘苍蝇翅膀5 翡翠处理:、(1)漂白处理(漂白充填,漂白侵蜡)(2)染色处理(A加热染色B辐射致色)(3)覆膜处理龟裂纹(酸蚀纹)指经过酸处理过的翡翠在强光源下观察,表面显龟裂纹,结构松散,在裂隙处可见胶的存在,在紫外荧光下可能有白色荧光。

6、(1)、解理:指晶体在外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的结晶方向裂开呈光滑平面的性质。

(2)、裂理:指晶体在外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的结晶方向(如双晶结合面)产生破裂的性质。

宝石学整理

宝石学整理

宝石学整理1、什么是宝石、玉石、宝石学、猫眼效应、星光效应,宝石的磷光性、荧光性、光泽、透明度?(1)宝石宝石:凡能满足加工工艺要求、世间稀少、坚韧美丽的单矿物晶体,个别宝石为单矿物集合体。

宝石:凡能满足加工工艺要求、世间稀少、坚韧美丽的单矿物晶体,如钻石、红宝石等;个别宝石为单矿物集合体如蛋白石(欧泊)。

(2)宝石学宝石学(GEMOLOGY):研究宝石的科学。

属于矿物学的分支与交叉性的科学。

主要研究非金属矿物。

矿物学以矿物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地质基础学科,是研究地壳物质成分的学科之一。

矿物:地壳中由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在一定的地质和物化条件下相对稳定的自然元素组成的单质和化合物;是组成岩石和矿石单位,是成分、结构比较均一,具有一定形态、物化性质,并呈各种物态出现的自然物体。

如:金刚石、石英、云母、盐、水和冰等。

(3)玉石玉石:地壳中质地细腻、品性坚韧、光泽油润、颜色美丽的岩石。

单矿物的集合体或多种矿物的集合体(岩石)。

如:翡翠、软玉、青金石、绿松石等。

(4)荧光性荧光性:指宝石暴露在紫外或阴极射线下发出可见光的性质如:红宝石(Cr)——红色荧光,锆石(U)——黄色荧光(5)磷光性磷光性:指经过紫外线照射后,切断外部能量(紫外线)后,宝石继续发光的性质磷灰石——兰色磷光钻石——紫外线下具有荧光性(6)透明度宝石的透明度:宝石透过可见光的能力。

宝石透明度级别:根据可见光透射宝石后被宝石吸收与畸变的程度划分透明---光无明显畸变或吸收半透明---有少量畸变或吸收半透彻---有相当微量畸变或吸收次半透彻---只透过少量的光不透明----几乎很少量光透过,例如黑玉髓、天青石(7)光泽宝石光泽:宝石矿物表面的反可见光的能力光泽强弱与其对可见光的吸收有关,吸收大,反射愈大,光泽愈强。

其大小用反射率描述即R=[(N-1)²+K²]/[(N+1)²+K²]N---吸收系数K---折射率K很小时R=(N-1)²/(N+1)² R很小时(8)猫眼效应猫眼效应:指素面宝石在光的照射下形成的像猫眼瞳孔收缩亮带的光学现象。

宝石学基础.资料

宝石学基础.资料
• 非晶质体的内部质点不作规则排列,不具格子构造称为非晶 质或非晶质体。内部质点的不规则排列使其不具有规则的几何外 形。
均质体与非均质体
• 均质体
指具有均质性的物体。一般的气体、液体、非品质(玻璃或凝胶体)固体都 是均质体。
• 非均质体
光学性质随方向而异的晶体称为非均质体。非均质体的折射率值有多个。
多晶质体
• • 由多个小晶体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岩石或者玉石,称为多晶质
体。 按单体的结晶习性及集合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粒状、片状、板 状、针状、柱状、棒状、放射状、纤维状、晶簇状。
显晶质与隐晶质
• 隐晶质:由无数个非常小的晶体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岩石或者玉石, 这些微晶小到在光学显微镜下也不易分辨出晶体的个体,称为隐 晶质体。
宝石学基础
宝石的命名
• 以颜色直接命名 • 以特殊的光学效应直接命名
• 以产地命名 • 以矿物或岩石名称直接命名
• 古代的一些传统名称
以颜色直接命名
以特殊光学效应命名
以产地命名
哥伦比亚祖母绿
赞比亚祖母绿
以矿物名称直接命名
古代传统命名结晶学来自结晶学基础• 晶质体与非晶质体 • 均质体与非均质体
• 显晶质:结晶颗粒粗大,极易识别的晶体个体。
隐晶质
显晶质
宝石的力学
• 硬度 • 密度 • 韧性 • 解理
1-滑石 6-长石
硬度对应列表
2-石膏 7-石英
3-方解石 8-黄玉
4-萤石 9-刚玉
5-磷辉石 10-金刚石
解理和断口
• 解理:指宝石在受外力作用下,沿一定的结晶方向裂开呈光滑平 面的性质称为解理,根据宝石发生解理的难易程度和解理面的平 滑程度可将解理划分为极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和不完 全解理四个等级。

宝石学复习资料

宝石学复习资料

宝石学复习资料晶体是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晶体结构特征:晶体具有晶格结构,颗粒在三维空间中规则排列在晶格中。

2(自限性)晶体可以在自由生长状态下自发形成正多面体。

3晶体的内能最小晶体的异向性:晶体的解理,颜色和光学性质都有随方位而变化的特点晶体的定向特性:1。

晶体的性质具有随方向变化的各向异性。

2.它具有形状和特性。

晶体的对称元素:点、线和面。

晶体对称定律:晶体可能出现的只能是二次轴,三次轴,四次轴,六次轴。

不肯能存在五次轴及高于六次轴的对称性。

对称型:晶种。

所有对称元素的组合称为晶体的对称类型等轴晶系:立方体,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

宝石:钻石,石榴子石,萤石,方钠石。

六方晶系:六方柱,六方双锥。

宝石:绿柱石,磷灰石,高温石英四方晶系:三方柱,菱面体,三方单锥。

正交体系:正交柱,正交双锥。

宝石:翡翠、黄玉、橄榄绿、黄水晶、黝帘石单斜系统:斜方形柱,平行双面。

宝石:正长石、锂辉石、石膏、透辉石。

三斜系统:平行、双面、单面。

宝石:绿松石、钠长石、玫瑰石。

单形:是由对称要素联系起来的一组晶面的总和,同一单形的所有晶面都同形等大。

聚形: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由同一对称联系起来的单形可能聚合成聚形。

双晶:双晶是一种规则的连续晶体,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体组成,它们之间有直接的结晶关系,并以一定的对称方式一起生长。

晶体的凹角是确定双晶存在的可靠标志之一。

接触:借助假镜反射,使两个人重合或形成平行方向。

互穿:两个晶体生长并相互交叉聚片。

一系列薄层晶体的页片状接触双晶晶体:肉眼可以区分矿物单体和黄金。

隐晶石:一些晶体非常小,在普通显微镜下看不到。

晶体的化学分类:含氧盐类,硅酸盐类{岛状(锆石,橄榄石,石榴石,托帕石)环状(蓝锥矿,绿柱石,碧玺)链状(翡翠,软玉,透辉石)层状(青田石,寿山石,蛇纹石)架状(月光石,日光石,拉长石)}鹏酸盐类(硼铝镁石)磷酸盐类(磷灰石,绿松石)碳酸盐类(孔雀石,方解石,白云石)氧化物:简单氧化物(刚玉、红宝石、蓝宝石、蛋白石;石英、紫水晶、黄玉、玉髓)复合氧化物(尖晶石、绿松石)类质同像:晶体及认购中的某种质点a为它种类似质点b所代替,而能保持原有晶体结构不改变,只是使晶体格常数发生不大的变化(完全,不完全,等价,不等价)类质同像:原子或离子半径相近2离子类似相近3离子电价平衡宝石水的存在形式:吸附水,结晶水,结构水可见光波长:380nm至780nm。

第一章 宝石学复习题

第一章 宝石学复习题

无机宝石包括那两种?
它包括天然和人造的宝石两种.
什么是人工宝石?

是指完全或部分由人工制造,仅具有美观、耐久特性,用 于首饰或其他饰品制作的材料的统称。 人工宝石包括:
合成宝石、人造宝石、拼合宝石和再造宝石四类。
什么是合成宝石?

是指自然界有对应产物,且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晶体结 构与天然珠宝玉石基本相同的人工宝石。

宝石必备三大特征?
瑰丽
首要条件:晶莹剔透,光彩夺目。
耐久
特色:质地坚硬,经久耐用,长久保存
稀少
起重要作用:物以稀为贵,稀少很大程度上决 定宝石的价值。
宝石有什么组 成?
无机物和有机物 • 无机物和少数岩石作为宝石原料占90%。例如:钻石 祖母 绿 红宝石 等等 •有机物是属于动植物的产物,可以是动植物本身也可以 是动植物石化的产物。例如:珍珠 象牙 琥珀 珊瑚等等
天然宝石的定义?

天然宝石:是指自然界产出,具有美观 耐久 稀有的特性,可 加工成装饰品矿物单晶体(可含双晶),如钻石 红宝石.天然宝 石一般具有鲜艳 透明度高 硬度大 化学性质稳定的性质.
天然玉石的定义?

是指自然界产出,具有美观 耐久 稀有的特性,可加工成装饰 品矿物单集合体.少数为非晶体.如翡翠
宝石的定义?

宝石又称为珠宝玉石,泛指一切经过琢磨 雕刻后可成为首 饰或工艺品德材料,是天然珠宝玉石和人工宝石的统称
1、珠宝玉石分为哪两类?这两类又分为什么宝石? 分为天然珠宝玉石和人工宝石。
天然珠宝玉石包括天然宝石、天然玉石和天然 有机宝石;人工宝石分为合成宝石、拼合宝石、 人工宝石和再造宝石。
2、宝玉石一般以什么命名?

一般以宝石的颜色、特殊光学效应、产地、矿物 岩石名称、传统名称、人名、译音、生产方法及 生产工艺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石学一、名词解释1、宝石:自然界产出,具有美观、耐久、稀少性,可加工成装饰品得矿物单晶体(可含双晶)。

2、玉石:自然界产出,具有美观、耐久、稀少性与工艺价值得矿物集合体(岩石)。

3、有机宝石:自然界生物生成,部分或全部由有机物组成,可用于装饰得固体材料。

4、改善宝玉石:通过人工方法使宝石潜在得美显示出来得宝玉石。

优化宝玉石:运用传统得,被人们广泛接受得,就是宝石潜在得美显示出来得方法进行改善所得得宝石。

处理宝玉石:运用非传统,不被人们接受得方法进行改善所获得得宝玉石。

5、人工宝玉石:完全或部分由人工生产或制造得用作首饰及装饰品得材料。

合成宝石:完全或部分有人工制造,且自然界有已知对应得晶体或非晶体。

人造宝玉石:有人工制造,自然界无已知对应得晶体或非晶体。

6、偏光:在垂直光传播方向上,光波全部平行一个方向振动得光波。

7、双折射:对于非均质宝石而言,除光轴方向外,不同方向上得折射率值不同。

双折射率:非均质宝石不同方向折射率得最大数值差。

8、双影现象:双折射率大得宝石,通过宝石观察到得线段成双影现象。

(锆石、冰洲石、碳化硅、橄榄石)9、自色:由矿物自身得化学组成这一固有得因素引起得颜色。

她色:宝石矿物得非固有因素引起得颜色,不包括物理化学效应引起得颜色。

假色:物理光学效应引起得颜色。

10、密度:材料得重量与体积得比值。

(有单位得)相对密度:材料得重量与其相同体积水得重量得比值。

11、火头:将无色光分解成单色光得能力。

水头:翡翠等玉石得透明度。

12、翡翠A货:未经改善得翡翠。

B货:经过人工漂白,对翡翠结构有一定得破坏,无论注胶与否。

C货:经过染色得翡翠。

13、压电性:受压后在晶轴两端产生电压,可以吸附小纸片得性质。

热电性:受热后在晶轴两端产生电压,可以吸附小纸片得性质,14、变彩效应:在宝石表面有不同得颜色变化得斑块,并随着宝石转动色斑闪现或闪变得现象。

(欧珀、变彩拉长石)变色效应:宝石得颜色随同入射光不同而发生变化得现象。

日光下绿色,白炽灯下红色。

(变石、石榴石、刚玉、合成金刚石)15、猫眼效应:在定向琢磨得弧面型宝石表面,出现横跨宝石并随宝石转动而游动得光带得现象。

(正、直、细、活、美)星光效应:两组以上得猫眼效应。

16、珠光效应:珍珠表面所呈现得七色晕彩现象。

月光效应:弧形月光石呈现得一种波形浮光现象,浮光淡蓝色优质。

二、填空题1、物理呈色机理:色心致色、物理光学致色、过渡金属离子次外层电子跃迁、电荷转移、能带致色。

2、宝石鉴别用得紫外灯:长波365nm、短波253、7nm。

折射仪用得黄光:589nm3、天然欧泊包括:白欧泊、火欧泊、黑欧泊、晶质蛋白石。

分子式:SiO2·nH2O4、密度排序:钙铝榴石岩(乌兰翠)>翡翠>重液三溴甲烷>东陵石>岫玉5、绿松石:蔚蓝色由含有机成因得氨基铜离子造成。

脱水作用可使蔚蓝色变成绿色。

6、查尔斯滤色镜下呈红色:独山玉、青金石、东陵石、染色翡翠、红色碧玺、翠榴石。

7、铬离子致色得宝石:红宝石、红色尖晶石、祖母绿、变石、翡翠、镁铝榴石、碧玺、翠榴石。

8、长石类得宝石有:正长石-月光石,斜长石-拉长石、奥长石、日光石,微斜长石-天河石。

9、有变彩效应得宝石:拉长石-干涉,欧泊-衍射。

10、四大砚石:端石(广东)歙石(安徽江西)兆石(甘肃)鲁石(山东)四大印章石:寿山石(田黄石、福建)青田石(灯光冻、浙江)昌化石(鸡血石、浙江)巴林石(内蒙古)11、象牙得勒兹纹就是机理花纹。

12、珍珠得产地:广西、海南、广东。

浙江、江苏、湖北、福建。

13、珍珠:文石较多;红珊瑚:主要就是碳酸钙;白珊瑚:主要就是文石。

14、珊瑚钙质型:由碳酸钙组成,红珊瑚、白珊瑚、蓝珊瑚。

珊瑚角质型:由有机质组成,黑珊瑚、金珊瑚。

15、珍珠:同心放射状结构,有明显得白心,颜色由内而外一圈圈加深。

纵面可观察到平行条纹。

16、玳瑁:白底黑斑、黄底褐斑,色斑镜下呈浑圆形色素小点。

17、生辰石:一月紫牙乌;二月紫晶;三月海蓝宝石;四月钻石;五月祖母绿;六月变石、珍珠、月光石;七月红宝石;八月橄榄石;九月蓝宝石;十月欧泊、碧玺;十一月托帕石;十二月绿松石、青金石三、简答题1、宝石得评价标准4C原则。

颜色、净度、重量、切工。

颜色浓—宜浓不宜淡,阳—宜亮不宜暗,正—接近光谱色,与—分布均匀;宝石内部含外来得物质及不连续界面得多少,(越少越好,特殊光学效应除外);相同质量下,重量越重越好;包括表面得修饰度,加工得标准程度。

2、宝石得特殊光学效应。

原因:宝石内部有特殊包体,特殊结构,特殊性质。

包体对光得折射、反射;结构对光得干涉、衍射;宝石对光得选择性吸收;宝石对光得色散效应;宝石对光得漫反射。

3、猫眼效应。

原因:①宝石内部存在大量细小、秘籍、平行排列得纤维状、针状气、液、固态包体,或晶体生长过程中留下管状负晶、晶体得一些片晶、定向解理。

②琢磨时底面平行包体方向。

③宝石琢磨成长轴与猫眼线方向平行得椭圆弧面形。

评价:正、直、细、活、美。

蜜黄色。

4、折射仪得基本原理(图解)。

①原理:光波由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当入射角达到一定,将会发生全反射得现象。

发生全反射得临界角大小,与介质得折射率有关。

固定一方介质,则样品得折射率可由临界角换算获得。

②图解:入射角小于临界角时,光发生折射出现暗区;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发生全反射出现亮区。

③结构:照明:一般选用589nm得黄光(钠光灯、发黄光二极管LED、光源目镜加黄色滤色片获得)接触液得折射率1、745。

④读数:均质体:转动只有一个读数。

一轴晶:两个读数,其中一个转动样品保持不变,另一个大得读数变化时正光性,小读数变化时负光性。

二轴晶:两个读数,都随样品得转动而变化。

⑤点测法:样品弧形光滑表面与玻璃台接触处加比平时更少得接触液;去掉折射仪得目镜;在距目镜30cm处观察;观察者实现前后移动,影像半明半暗时中部读书。

5、钻石得评价、鉴定。

评价:4C标准大小、净度、颜色、切工。

DEFGHIJKLMN 极白2-优白2-白1-微黄2-浅黄白2-浅黄2-黄FL无瑕IF内无瑕VVS极轻微瑕VS轻微瑕SI微瑕I有瑕鉴定:钻石硬度最高,表面无刻痕、擦痕;钻石属于等轴晶系,无双折射率、无双影(与无色锆石、碳化硅、莫桑石、无色托帕石区分);钻石得密度3、52,与立方氧化锆明显高得密度6、0区分;钻石紫外灯下一般不发荧光,与立锆弱至中橙黄色区分;钻石得色散度0、44,火彩现象只能瞧到橙色、蓝色,与其她仿钻材料更高得色散度区分(碳化硅0、104 钛酸锶0、109 密度5、13);用热导仪,钻石有异常高得导热性,人工合成莫伊桑石也有异常高得导热性;特征得415nm得吸收线,与人工合成得钻石区分(人工优化得GE钻石很难区分);读字法,钻石台面向下倒置于文字上,从亭部无法瞧清该字。

人工合成CVD钻石。

外形呈板状;多为暗褐色或浅褐色,极少蓝色无色;放大检查可见不规则深色包体与点状包体;强烈得异常消光;弱得橘黄色荧光。

6、翡翠B货主要鉴定特征。

①颜色:绿白分明、没有黄色铁锈,用透射光观察绿色浮起,见不到清晰地色根。

②结构:放大镜观察,结构松散,颗粒边界较模糊,解理面呈撕裂状,细微裂隙发育,彼此相连呈沟渠状。

③光泽:理论上光泽变弱,弱玻璃至树脂光泽④密度:不确定⑤荧光:紫外灯下具有荧光,由充填得环氧树脂所致。

⑥红外光谱:在2800-3000cm有强吸收峰指示环氧树脂得存在。

7、祖母绿得鉴定。

成分:铍铝硅酸盐,Be3Al2Si6O18。

铬致色,翠绿色;铯致色,粉色摩根石。

含有特征包裹体:气液固三相共存“盐”包体,气态二氧化碳、液态氯化钠、固态立方体食盐组成,哥伦比亚优质祖母绿;“竹节状”包体,呈长柱状得透闪石、阳起石,俄罗斯祖母绿;暗色包体,叶片状、鳞片状得黑云母,俄罗斯、印度。

合成祖母绿:折射率、密度偏小;查尔斯滤色镜下成亮红色(只针对哥伦比亚祖母绿);云雾状白色不透明包体(面包渣状包体),银白色不透明片状包体(坩埚表面脱落形成得铂晶),“钉状”包体,钉头就是硅铍石,钉尖就是气液两相包体。

热处理、辐照处理:浸油得祖母绿在紫外灯下发出与宝石不同得荧光;放大观察到裂隙中得干涉色,裂隙未充满得可见空隙;热针实验可发现油迹。

8、论述石榴子石。

铝系列:铁铝榴石-镁铝榴石(红色调),折射率:1、79-1、76-1、74;密度:4、05-3、84-3、78。

锰铝榴石即乌兰翠(橘红色),折射率:1、81;密度:4、15。

钙系列:钙铝榴石-钙铁榴石(黄绿色调),折射率:1、74-1、888;密度:3、61-3、84。

钙铝榴石即翠榴石(翠绿色),色散强:0、057;在滤色镜下呈红色;马尾状包体(中心暗褐色铬铁矿,放射状展布得细微纤维闪石石棉包体);硬度:6、5。

9、珍珠与仿珍珠得区别。

①手摸法:珍珠有凉感,仿珍珠有滑感。

②直观法:珍珠得大小不一,圆度不规则,有勒腰纹;仿珠大小一致,圆度好,光滑。

③弹跳法:珍珠有有机质层,弹跳性好;仿珠弹跳性差。

④察孔法:珍珠钻孔边缘锐利;仿珠凹陷,呈喇叭状口。

⑤掂量法:珍珠比仿珠更重。

⑥放大观察法:珍珠表面有沙状纹,自然流动得表面,自然得高低起伏;仿珠没有。

⑦结构:珍珠有二圆结构、同心圆状。

10、红色宝石鉴别。

主要品种有:红宝石、红色尖晶石、红石榴石、合成红宝石。

①均质性:红宝石四明四暗;红尖晶石全消光;红石榴石异常消光。

②多色性:红宝石明显(紫红-橙红);红尖晶石无多色性;红石榴石无多色性③折射率:红宝石1、76-1、77;红尖晶石 <1、72;红石榴石 1、76④密度:红宝石 4、0;红尖晶石 3、60;红石榴石 3、84⑤吸收线:红宝石红区吸收;⑥特征包体:红宝石六射星光;红尖晶石小八面体尖晶石包体;⑦紫外荧光:红宝石红色;红尖晶石强红色;红石榴石无;合成红宝石红色。

11、蓝色宝石鉴别。

主要品种有:蓝宝石、堇青石、海蓝宝石、蓝托帕。

①均质性:蓝宝石四明四暗;堇青石四明四暗;海蓝宝石四明四暗;蓝托帕四明四暗②多色性:蓝宝石明显(蓝-绿蓝);堇青石三色性(无色-蓝灰-深紫);海蓝宝石弱(蓝-绿蓝);蓝托帕弱。

③折射率:蓝宝石 1、76-1、77;堇青石 1、542-1、551;海蓝宝石 1、577-1、583;蓝托帕 1、619-1、627(0、01)。

④密度:蓝宝石 4、0;堇青石 2、61;海蓝宝石 2、72;蓝托帕 3、53。

⑤吸收线:蓝宝石蓝区吸收;⑥滤色镜:海蓝宝石颜色加深;蓝托帕颜色褪色。

⑦特征包体:蓝宝石色带;海蓝宝石雨状包体。

12、绿色宝石鉴别。

主要品种有:祖母绿、碧玺、橄榄石、锆石。

①均质性:祖母绿四明四暗;碧玺四明四暗;橄榄石四明四暗;碧玺四明四暗;锆石四明四暗。

②多色性:祖母绿强(蓝绿-黄绿);碧玺强(蓝绿-白);橄榄石弱;锆石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