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新中国禁毒运动

合集下载

建国初期禁毒运动述论

建国初期禁毒运动述论

建国初期禁毒运动述论烟毒是旧中国的一大社会顽疾,历代统治者养痈遗患,致使其愈演愈烈,极大地危及了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社会稳定和国家繁荣。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全国范围内雷厉风行地开展了一系列禁毒斗争。

仅用短短三年时间,就基本肃清了祸害中国百余年的烟毒,创造了世界禁毒史上的奇迹,为中国乃至世界都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标签:建国初期禁毒措施成果一、建国初期严峻的禁毒形势1.种植毒品情况严重,吸毒现象随处可见。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范围内究竟有多少耕地种植罂粟不可计数。

据统计,解放前夕,全国种植罂粟面积高达100万公顷,烟地面积占据耕地面积相当大的比例。

烟毒泛滥必然会导致烟馆林立、吸食成风的现象出现。

以较大城市为例,昆明市有烟馆1187家,贵阳市有1000多家,成都市有714家,重庆市有270家。

在川北的广元城区,几乎每个杂院都有两三个小烟馆。

此外,在西南各地还有流动的篼篼烟馆。

而吸食毒品的烟民之多更是惊人。

据统计,解放前夕,全国约有烟民2000万人,占当时总人口的4.4%。

众多烟民终日吞云吐雾,形同枯槁。

2.制毒技术先进,贩毒活动猖獗。

新中国成立初期,旧中国的制毒技术不仅仍然存在,而且技术更加先进。

他们中有些是小批量生产的手工作坊,有些是雇佣技师使用机器大规模生产的工厂。

此外,新中国成立初期,贩毒活动也是十分猖獗。

据初步统计,当时全国约有毒贩30余万人。

一些地区,残留在大陆的国民党反革命分子直接进行武装贩运,妄图以此来颠覆新生的人民政权。

此外,一些地主恶霸、乡保人员利用地痞流氓组成帮派,勾结土匪进行贩运,给整个社会造成的影响极为恶劣。

二、建国初期禁毒运动的实施步骤与具体举措第一阶段:全面排查,初步打击。

禁毒的第一阶段是指从各城市解放到1950年2月。

这一阶段主要工作内容是调查烟毒情况,初步打击种烟、吸毒、贩毒、售毒人员。

禁烟运动最早从东北开始,1946年8月25日东北人民根据地辽吉区人民政府发布了《查获鸦片毒品暂行办法》和《禁烟禁毒条例》,具体地规定了打击种、贩、售、吸毒人员的各项细则。

新中国的禁毒制度

新中国的禁毒制度

关于禁毒的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

我国云南、四川一些民族自治地方也结合本地区、本民族实际,制定了一些立法。主 要有《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禁毒条例》(1995年5月31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 族自治州禁毒条例》(1990年8月25日)、《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禁毒条例》 (1994年6月2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禁毒条例》(1991年5月27日)、 《凉山彝族自治州施行〈四川省禁毒条例〉补充规定》(2001年5月25日)等。 1999年至2007年之间,随着新毒情的出现和国家毒品政策的调整,原有的禁毒立法 体系在稳定原有刑事立法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补充。禁毒工作方针调整为“四禁并 举、预防为本、严格执法、综合治理”,增加了“预防为本”、“综合治理”。“和 谐”“以人为本”等社会发展理念的提出,2004年《宪法》“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条款的增订,在此背景下,我国刑事政策进行了深刻的调整,提出宽严相济的刑事政 策,对长期“严打”进行反思。毒品政策的调整无疑是这种大的思想解放、认识转变 和社会政策的一个具体表现。近十年来,国内制贩毒品特别是冰毒、摇头丸等新型毒 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呈上升趋势,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情况屡禁不止。国内吸毒人员 规模不断扩大,并因此导致艾滋病等多种严重传染病的扩散。毒品管制、毒品预防和 社会帮教、强制戒毒的措施需要进一步完善。最迫切的问题是,随着我国毒品政策调 整,相关立法出现冲突,而现有法律和实践产生矛盾,需要一部较高层次的法律来统 一认识,并保证实践中一些做法的合法性。《禁毒法》的制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制定 通过的。与此同时,大量出现了严格管制毒品的行政立法和“以人为本”救助为主的 吸毒、戒毒行政立法,在省级司法工作中则出现一批关于禁毒的法律适用规范性文件
第三个里程碑
1998年5月至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七位常 委观看全国禁毒展览,极大推动了我国禁毒工 作进程。 这次展览,被当时的媒体誉为建国以来展期 最长、观众最多、规格最高、社会反响最大、 教育效果最好、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展览。这 次展览后,国务院于1998年批准公安部成立了 禁毒局,于1999年重新组建了新一届国家禁毒 委员会,于2000年发表了《中国的禁毒》白皮 书;国家禁毒委员会于1999年8月在包头召开 了第三次全国禁毒工作会议,我国禁毒工作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入到一个新阶段。来自新《禁毒法》主要有五大亮点

新中国的禁毒制度

新中国的禁毒制度

13
新《禁毒法》主要有五大亮点
第四,明确规定了禁毒保障机制。《禁毒法》 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禁毒工 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禁毒经 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总结三年禁毒人民战 争的宝贵经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中央和地方 财政加大了对禁毒工作的投入,仅中央补助地 方禁毒专项经费就达11.7 亿元,补助地方禁毒 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有 5.14 亿元为此,《禁毒法》 明确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禁毒经费保 障规定,确保禁毒工作有充足的经费保障。
6
第四个里程碑
2007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 共和国禁毒法》,为在新形势下全面加强禁毒 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在2005年以来开展禁毒人民战争过程中,党 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从依法禁毒、保障禁 毒工作深入持久开展的高度,部署制定《中华 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并于2007年底出台,标 志着党和国家把禁毒工作依法纳入到了经济社 会协调发展的大局,标志着我国禁毒工作由此 进入到依法全面推进的新的历史阶段,标志着 我国禁毒斗争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新中国的禁毒制度的 变迁
1
新中国禁毒制度在历史上秉承
1.秉承自晚清以来的三次禁毒运动 成果
2.秉承前苏联禁毒事件 3.我国革命根据地时期的禁毒的立 法实践为历史渊源
2
我国禁毒历程中的四大里程碑
首先介绍我国在戒毒历程中的四大里程碑,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禁毒工作的发展 历程,四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集中 代表了各个时期我国禁毒工作的鲜明特色, 突出反映了我国禁毒斗争的发展沿革,充 分彰显了我国厉行禁毒的一贯立场和主张。
11
新《禁毒法》主要有五大亮点
第二,第一次将禁毒委员会写入法律,明 确规定了各级禁毒委员会的职责,依法确 立了禁毒工作领导体制。《禁毒法》规定: “国务院设立国家禁毒委员会,负责组织、 协调、指导全国的禁毒工作。县级以上地 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禁毒工作的需要,可 以设立禁毒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 导本行政区域内禁毒工作”,确定了禁毒 委员会的法律地位。

中国禁毒的历史事件

中国禁毒的历史事件

中国禁毒的历史事件
中国禁毒的历史事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

当时,鸦片、
海洛因等毒品在国内广泛流行。

为了改变这种恶劣的现象,中国政府
开始采取禁毒政策,宣传毒品的危害并加强对毒品的打击力度。

1950年代,中国政府成立了国家禁毒委员会,并开始对毒品进行全面的监管和打击。

此后若干年间,中国政府不断加强禁毒工作,开
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建立毒品检测机构和戒毒机构,对毒贩和吸
毒者予以严厉打击。

21世纪以来,中国政府继续加大禁毒力度,推出一系列新的禁毒政策和措施。

同时,政府还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开展跨境禁毒行动,共同打击毒品犯罪活动。

总的来说,中国禁毒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毒品的普及率和使用率
有所下降。

但同时也要看到,在禁毒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禁毒丨中国禁毒的历史

禁毒丨中国禁毒的历史

引言概述禁毒是指通过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等手段,全社会共同努力,从根源上杜绝和控制的制造、贩卖和使用,保护公民的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禁毒事业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法律和社会治理领域,中国自古以来对的禁止和打击一直秉持着零容忍的原则。

本文将围绕中国禁毒的历史展开分析,旨在探讨中国禁毒事业的发展历程,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推动禁毒事业的进展。

正文内容1.大清禁毒运动1.1鸦片战争及对禁毒运动的影响1.2广西禁毒斗争的先驱1.3圣旨与禁烟运动1.4禁毒运动的实施效果与不足1.5影响禁毒运动的因素2.中华民国时期的禁毒进程2.1禁止鸦片的国民政府政策2.2禁毒工作的组织与实施2.3禁毒成果与局限性2.4法制进步与禁毒战略调整2.5社会恶劣形势对禁毒的挑战3.建立后的禁毒斗争3.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禁毒工作3.2开展大规模禁毒宣传教育3.3成立禁毒执法机构与国际交流合作3.4加强法律建设与立法改革3.5成果与挑战:一体化打击跨国犯罪4.当代中国禁毒现状4.1禁毒法律体系的建立与完善4.2禁毒宣传教育与社会参与4.3禁毒执法力量的加强与合作4.4种类与使用趋势的变化4.5领导重视与禁毒工作创新5.中国禁毒事业的未来展望5.1加强国际合作与共同打击犯罪5.2推动禁毒宣传教育更加全面深入5.3加强预防与康复治疗工作5.4进一步完善禁毒法律体系与执法机制5.5精细化打击犯罪与全面禁毒战略的形成总结中国禁毒事业经历了从大清以来的历史进程,在共和国成立后逐渐取得成果,并在当代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禁毒举措,但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未来,我们需要加强国际合作,通过更加全面深入的宣传教育,加强预防与康复治疗工作,并进一步完善禁毒法律体系与执法机制,以形成精细化打击犯罪与全面禁毒的战略。

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实践,我们有信心在禁毒事业中取得更加显著的成就,为维护国家社会的安定与和谐作出更大的贡献。

《建国初期内蒙古地区的禁烟禁毒运动研究(1950-1953)》范文

《建国初期内蒙古地区的禁烟禁毒运动研究(1950-1953)》范文

《建国初期内蒙古地区的禁烟禁毒运动研究(1950-1953)》篇一一、引言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面临百废待兴的局面,其中之一便是解决内忧外患的毒品问题。

作为国家的重要部分,内蒙古地区在建国初期的禁烟禁毒运动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这一时期内蒙古地区禁烟禁毒的背景、实施措施及取得的成效,以期为当今的毒品治理工作提供历史借鉴。

二、内蒙古地区禁烟禁毒的背景建国初期,内蒙古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环境的影响,毒品问题严重,尤其是鸦片、大烟等毒品的泛滥,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稳定。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开展了禁烟禁毒的行动。

三、禁烟禁毒的实施措施(一)政策制定与宣传中央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禁烟禁毒的政策和法规,并在内蒙古地区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教育。

通过广播、报纸、宣传画等多种形式,向广大群众普及禁毒知识,提高人们对毒品危害的认识。

(二)加强执法力度政府组织了专门的禁毒队伍,对制毒、贩毒、吸毒等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

同时,还对涉毒人员进行教育改造,帮助他们戒除毒瘾。

(三)开展医疗救助政府组织医疗队伍,对已经成瘾的吸毒人员进行医疗救治和康复治疗,帮助他们重新回归社会。

四、内蒙古地区禁烟禁毒的成效与影响经过三年(1950-1953)的努力,内蒙古地区的禁烟禁毒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制毒、贩毒的现象大幅减少,吸毒人数也明显下降。

这一工作的成功不仅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条件,也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同时,这一时期的禁烟禁毒工作也为后来的毒品治理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五、结论与启示(一)结论通过实施严格的政策、执法、宣传和教育措施,内蒙古地区的禁烟禁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这一时期的工作为后续的毒品治理工作奠定了基础,为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生活提供了保障。

(二)启示首先,政府应加强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制定和执行严格的政策和法规。

其次,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毒品危害的认识。

再次,应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制毒、贩毒等行为。

中国禁毒史课件

中国禁毒史课件

二、清朝禁毒史

海牙国际禁毒会议,草签了世界第一个国际禁毒 公约——《海牙禁止鸦片公约》,称为国际禁毒 合作的开端,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禁毒斗争的开展, 是国际禁毒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在近代禁烟史上 写下了浓彩重抹的一笔。
二、清朝禁毒史

4、近代毒品屡禁不止的原因 自清中叶禁烟后,在长达二百多年的时间里,历 届政府均高喊禁烟,中国不仅是发布禁烟令最早 的国家,也是发布禁烟令最多的国家,但在形形 色色、五花八门的禁烟令中,烟毒却走向了泛滥, 达到了高潮。毒祸屡禁不止的原因,概而言之, 主要是国家政治长期动荡,号令不一,各行其是; 各级政府因贪图鸦片烟税而见利忘义,动摇于禁 弛之间,官吏贪赃枉法,使禁烟徒有虚名;。
二、清朝禁毒史

由于东印度公司的船只被禁止运送鸦片到中国, 所以在孟加拉地区生产的鸦片要先在加尔各答出 售,再在那里运到中国。不过,尽管清廷一直禁 止鸦片进口,又在1799年重申禁烟,但东印度公 司仍从孟加拉透过贸易商和中介走私鸦片到中国 广州等地,平均每年更高达900吨。鸦片源源不 绝的输入中国,使中英贸易形成了庞大的逆差, 尽管中国输出茶叶、丝绸和瓷器,仍未能阻止白 银大量流出的问题。
二、清朝禁毒史

《钦定严禁鸦片烟条例》亦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 “禁毒法”,惩治措施极为严厉:所有吸毒人员, 在一年半之内必须戒烟,不能禁烟者将被判刑, 绞监候(死缓)。鸦片烟贩,就地正法,斩立决; 所有开设烟馆、提供吸烟场所,以及包庇贩毒的 官员,就地正法,绞监候(死缓)。鸦片烟贩, 就地正法,斩立决;为国内走私提供货源的洋人, 就地正法,首犯斩立决,从犯绞立决。除了吸毒 人员是死缓以外,其他凡是参与鸦片销售的相关 人员,无论洋人还是中国人,都要就地正法。
一、明末禁烟令

1949-1953新中国成立扫毒

1949-1953新中国成立扫毒

分析:1949-1953新中国成立后扫毒成功的方式和原因(与现在菲律宾的杜特尔特扫毒对比与预判)参考:新中国扫毒方式:○1把禁止栽种鸦片和土地革命结合,把毒品放在缉私的首位(消除源头)○2颁布法令法规,设立禁毒局○3取缔烟馆,进行特殊药物管制○4打击哥老会,土匪,等反动势力,摧毁毒品犯罪关系网○5群防群治○6加大宣传,形成人人喊打的声势○7设立戒烟所,帮助吸毒人员戒毒○8全国性禁止种植毒品植株,改种粮食,国家对相关地区给予经济贷款○9期间统一指挥进行了两次全国性的禁毒运动(取得巨大成绩)个人觉得杜特尔特的扫毒手段相对粗暴单一,经济和政治上支持的力度不够大,也没有真正做到广泛发动群众,宣传欠缺,难以真正唤醒民众的意识(但杜特尔特的做法也有一定国情的原因)新中国扫毒成功的原因:○1国内政权稳定,一党专政,为扫毒提供了有利支持。

○2建国初邦交国家少,中国相对封闭○3中国建国初实行的是计划经济,资本市场不活跃○4建国初,各阶级进行了流动,新政府及其各级官员与毒品贸易的利益关系被彻底切断○5政策明确,运动中始终集中打击制毒,贩毒,运毒,争取了胁从,偶犯,毒犯家属和为数众多的毒瘾民○6集中处理。

逮捕和处决毒犯都大张旗鼓地采取了集中处理的方式,完全显示了运动的威力和政府的决心。

○7采取了综合治理的手段○8运动与常态防治相结合(由于国情,杜特尔特采取的方式和新中国不太一样,杜特尔特的法令可能在短时间内打击到小毒贩,减少吸毒者,但对大毒枭影响不大,治标不治本,未来可能还有大举措。

该法令可能造成一定无辜者伤亡,使社会产生动荡,但另一方面发动了群众,尽管是无序的,加大了毒贩和普通民众的矛盾,给予了毒贩压力,使其脱离民众的掩护。

总体来说,利大于弊,因为禁毒对于菲律宾发展来说是一个避不开的话题。

)。

禁毒手抄报资料:新中国成立后的禁毒运动.doc

禁毒手抄报资料:新中国成立后的禁毒运动.doc

禁毒手抄报资料:新中国成立后的禁毒运动第一个里程碑:1950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我国开展声势浩大的禁烟运动,禁绝了为患百余年的鸦片烟毒。

《关于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发布后,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严厉惩办与改造教育相结合,收缴毒品,禁种罂粟,封闭烟馆,严厉惩治制贩毒品活动,八万多名毒贩子被判处刑罚,2000万名吸毒者被戒除毒瘾,并结合农村土地改革根除了罂粟种植。

短短三年时间,就基本禁绝了为患百余年的鸦片烟毒,创造了举世公认的奇迹。

至此,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我国以"无毒国"享誉世界近30年。

第二个里程碑:1990年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关于禁毒的决定》,我国禁毒工作开始有法可依。

《关于禁毒的决定》为禁毒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发挥了重要作用。

决定颁布后,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于1990年月专题研究禁毒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1年2月下发加强禁毒工作的五号文件;国务院成立全国禁毒工作领导小组,对外称国家禁毒委员会,并于1991年6月召开第一次全国禁毒工作会议,在全国范围全面部署加强了禁毒斗争。

第三个里程碑:1998年5月至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七位常委观看全国禁毒展览,极大推动了我国禁毒工作进程。

这次展览,被当时的媒体誉为建国以来展期最长、观众最多、规格最高、社会反响最大、教育效果最好、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展览。

这次展览后,国务院于1998年批准公安部成立了禁毒局,于1999年重新组建了新一届国家禁毒委员会,于2000年发表了《中国的禁毒》白皮书;国家禁毒委员会于1999年8月在包头召开了第三次全国禁毒工作会议,我国禁毒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第四个里程碑:2007年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为在新形势下全面加强禁毒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在2005年以来开展禁毒人民战争过程中,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从依法禁毒、保障禁毒工作深入持久开展的高度,部署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并于2007年底出台,标志着党和国家把禁毒工作依法纳入到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局,标志着我国禁毒工作由此进入到依法全面推进的新的历史阶段,标志着我国禁毒斗争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新中国成立初期烟毒问题的治理

新中国成立初期烟毒问题的治理

理论研究 商业2.0233新中国成立初期烟毒问题的治理张亚林 (天津商业大学)摘要:1949年10月1日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布成立,这个古老的国家以新的身份出现在世界的舞台上,焕发着勃勃生机,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而烟毒问题也是新生政权需要解决的重要社会问题,本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烟毒状况及烟治理方法和治理成效三个方面来探讨新中国成立初期烟毒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鸦片;治理;新中国;社会问题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烟毒品状况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百多年被侵略的屈辱历史,鸦片源源不断的输入到这个古老的国度,泛滥的鸦片也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成为阻碍新中国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作为困扰旧中国的主要社会问题的烟毒主要包括毒品和鸦片,而鸦片的分布范围更广,对国民的危害更为严重,据统计显示,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罂粟在全国范围内种植达2000万亩,约有1000万以上农民参与种植罂粟。

而吸毒在全国各地是十分普遍的现象,烟民数量惊人,各地烟馆林立,甚至有些地方烟馆比旅店,饭店还多。

可以说十室之邑,必有烟馆。

而吸食鸦片,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有时候甚至把烟当做应酬品。

而如此泛滥的烟毒,对国际民生,社会安定,新生政权的稳定产生的危害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严重威胁民众的生存,鸦片的种植会挤占大量的田地,而且会使土质变硬,土地肥力下降,造成粮食产量下降,及其容易引起饥荒,严重威胁了人民的生活。

第二,烟毒肆虐,对社会财富流失严重极,同时吸食鸦片也对人的身心造成极大危害。

自鸦片战争以来,大量鸦片输入中国,一方面造成中国白银外流国库空虚,另一方面危害着人们的健康。

鸦片吸食者身体虚弱,精神萎靡不振,一旦停止吸食则会生不如死。

戒烟者需要强大的自制力,那些不幸染上烟毒的人,在无烟可吸时甚至会卖儿卖女筹集烟资。

正如泉州民谣所说:“鸦片是土,吃了糊涂,妻子不顾,靠壁穿绔” [1]第三,吸食鸦片会败坏社会风气,容易引起各种犯罪。

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市禁烟禁毒运动始末

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市禁烟禁毒运动始末

近代以来毒品肆虐,举国上下深受其害,北京也不例外。

虽然历届政府的禁毒活动从未停息,但依旧未能扫清北京严重的毒患。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政权开展轰轰烈烈的群众性禁烟禁毒运动,基本肃清了北京市的烟毒流害,还千年古都以清风正气。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市的烟毒概况清末北京城烟馆遍地,烟客众多,吸食者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甚至连皇帝身边的内廷太监和御前侍卫也不能远离鸦片的诱惑。

北京的烟毒多从天津、广州走私而来,并且以天津为主。

随着吸食之风的加剧,以至于京官的十分之一二,官僚幕友的十分之五六都染上了烟瘾,至于小吏跟班吸食鸦片的更是不可计数,查禁烟毒已成空谈。

民国北平烟毒之风盛极一时,绝大多数军阀、官僚、政客以及富有商贾都有毒瘾,一般市民喜好吸食鸦片者也日渐增多,北平当局也曾着力禁绝,但依然无法阻止烟毒的泛滥。

北平沦陷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推行鸦片毒化政策,所谓的“禁烟局”名为禁烟,实则负责毒品公开销售,一时间北平土药店、土膏店几乎遍布街头巷尾,前门一带更是烟馆林立,生意兴隆。

国民党政府接管北平之后,烟毒流行的情况也并未改变多少,不仅吸食者众多,而且官贩勾结的现象十分普遍。

国民党军统少校于云涛组织了百余人的毒品贩运团,用飞机、轮船从北京向上海、西安等地运输、销售毒品,规模之大,令人咋舌。

1949年1月31日,人民解放军进驻北京,百年古都和平解放。

此时,旧社会遗留下来的鸦片烟毒依旧存在,运售、制造、吸食烟毒的情况十分普遍,烟毒案件频发。

那时候,北京市的毒品主要以鸦片和白面类毒品(即海洛因、吗啡等)为主,其中鸦片主要来自于西北的绥远、察哈尔及热河等省,白面类大部分是在本地制造的。

新中国成立之后,虽然公安部门对烟毒的检查极其严格,但毒贩的运输方法十分隐蔽,很难察觉。

有毒贩把烟毒包在粽子里、馒头里或饼干中运输,还有毒贩把烟毒藏在皮鞋尖或者后跟里运输,以逃避公安检查。

二、和平解放后北京市初步的禁烟禁毒工作北京和平解放之后,新生的人民政权开始了禁毒工作。

创造世界奇迹的新中国禁烟禁毒运动

创造世界奇迹的新中国禁烟禁毒运动

创造世界奇迹的新中国禁烟禁毒运动作者:王晓平来源:《党史博采·纪实(上)》 2019年第11期文|王晓平“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

”鸦片烟毒为害华夏民族百余年,屡禁不绝,愈禁愈烈,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已达积重难返的境地。

面对毒魔肆虐的严重局面,共和国的缔造者们高举禁烟的正义之剑,在全国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声势浩大的禁烟禁毒运动,仅用三年时间就清除了这一百年痼疾。

当1953年中国政府总理兼外长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已经消灭了前人未能消灭的陋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无毒国”时,世人不由为之震惊、赞叹。

雷霆万钧国民党留给新中国的烂摊子乌烟瘴气、百弊丛生,烟毒泛滥是其中一个最为严重和突出的社会问题。

当时,各省种植、销售鸦片的现象已十分普遍,云贵川三省更为严重。

据统计,全国罂粟种植面积高达100万公顷,烟毒泛滥严重的西南地区,烟地多达1500万亩以上,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0%。

其中,贵州的安顺和习水因普遍种烟,被称为“烟乡毒地”。

因烟多粮少,人民的生计十分困难,甚至时有饥荒出现。

1950年春,西康及川南部分地区,就曾因种烟过多,缺乏粮食,造成严重的灾荒。

烟毒泛滥导致烟民数量惊人。

在解放初期全国4亿多人口中,吸毒成瘾者多达2000多万,占当时总人口的4.4%。

这些“瘾君子”无心生产,为毒品不惜一切代价。

贩卖、制毒的活动极为猖獗,几乎遍及全国。

当时,全国约有鸦片毒贩30万人,其中,华北的察哈尔、山西、绥远、河北四省及京津两市,有毒贩1万余人;华东的福建、皖北、苏南、苏北、上海等地,有毒贩3000多人;华中的武汉是旧中国烟毒运销中心之一,有毒贩近4000人;贵州的贵阳、安顺、遵义、铜仁是烟毒集散地,终年烟商云集;西安是西北制贩毒品的中心,几乎行行贩毒。

烟毒制造者们,有的雇请技师使用机器进行大规模生产,有的采取手工作坊式进行小批量生产。

毒贩的身份五花八门,不少反革命分子混杂其中。

从鸦片战争到今天——中国禁毒历程回顾

从鸦片战争到今天——中国禁毒历程回顾

从鸦片战争到今天——中国禁毒历程回顾中国禁毒史可以追溯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惨痛战争,也是中国禁毒史上的起点。

当时,西方列强通过走私鸦片侵害中国,导致中国社会沉沦于鸦片泛滥之中。

这场惨败让中国深刻认识到鸦片对国家和人民的危害,也标志着中国禁毒工作的开始。

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中国政府积极投入禁毒斗争中。

20世纪初,中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禁毒法律法规,从根本上遏制了鸦片的非法贩卖和滥用。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更是加大了禁毒斗争的力度,成立了专门的禁毒机构,建立了全国禁毒网络,并不断完善禁毒法律体系,将禁毒工作纳入了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里,中国禁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

作为一个经济社会正在快速发展的国家,中国面临着各种来自国内外的禁毒挑战。

但中国政府始终坚定不移地推进禁毒斗争,不断加大禁毒力度,实施了一系列多管齐下、全面覆盖的禁毒政策,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国禁毒工作的成绩不仅体现在法律上的规范,更体现在社会上的变化。

中国的禁毒宣传教育深入人心,社会对毒品的认识逐渐深化,禁毒意识在人们心中树立起来。

同时,中国也不断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禁毒事务,为全球禁毒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然而,中国禁毒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随着国际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加,毒品的贩运渠道也愈发复杂多样,给禁毒斗争带来了新的困难。

中国政府正在加强与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毒品贩运的挑战,不断完善禁毒法律法规,努力构建全社会禁毒合力,保障国家和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

中国禁毒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禁毒斗争永无止境。

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推进禁毒工作,不断改进禁毒措施,加强禁毒宣传教育,提高禁毒意识,全力打击毒品犯罪活动。

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禁毒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不懈奋斗。

在回顾中国禁毒历程的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禁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建国初期内蒙古地区的禁烟禁毒运动研究(1950-1953)》范文

《建国初期内蒙古地区的禁烟禁毒运动研究(1950-1953)》范文

《建国初期内蒙古地区的禁烟禁毒运动研究(1950-1953)》篇一一、引言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迅速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尤其是针对内蒙地区所面临的严重毒品问题,禁烟禁毒工作成为了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本篇论文将重点探讨内蒙古地区在建国初期(1950-1953年)所实施的禁烟禁毒运动及其相关背景、主要策略、执行过程以及成效和影响。

二、内蒙古地区禁烟禁毒运动的背景在建国初期,内蒙古地区因历史原因和地理环境因素,毒品问题十分严重,对当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特别是鸦片烟的种植和毒品交易泛滥,导致了大量的财产损失和社会资源的浪费,也损害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在这一背景下,政府发起了针对毒品的全面打击行动。

三、禁烟禁毒运动的主要策略1. 立法禁止:政府颁布了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禁止鸦片种植和毒品交易,并设立了严厉的处罚措施。

2. 宣传教育:通过广播、报纸等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和抵制意识。

3. 设立禁毒机构:成立专门的禁毒机构,负责监督和执行禁烟禁毒政策。

4. 清理贩毒网络:与当地公安、司法部门联合行动,清理和打击贩毒网络,根除毒品源头。

四、执行过程在执行过程中,政府首先在重点区域设立了禁毒机构,通过广泛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认知度。

同时,政府也加强了对毒品交易的打击力度,通过法律手段清理贩毒网络。

在执行过程中,政府还积极引导农民转变观念,鼓励他们放弃鸦片种植,转向其他经济作物种植。

五、成效和影响经过三年的努力,内蒙古地区的禁烟禁毒运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毒品种植得到了有效控制,鸦片种植面积大幅减少。

其次,毒品交易得到了有效打击,贩毒网络被彻底摧毁。

此外,社会风气明显好转,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得到了有效保障。

这些成效不仅对内蒙古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也对全国的禁烟禁毒工作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

六、结论建国初期内蒙古地区的禁烟禁毒运动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禁毒三减策略的发展过程

禁毒三减策略的发展过程

禁毒三减策略的发展过程中国禁毒政策的变迁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由于鸦片烟毒给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党中央和政务院从建国之初就十分重视禁烟禁毒工作,把禁烟禁毒作为当时社会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的禁毒态度是坚决的,行动也是果断的。

1950年2月24日,在人民政权建立仅4个多月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即向全国发出了《关于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它的发布标志着建国初期禁毒运动的开端。

运动初期,以禁种和禁运为重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特别是结合清匪反霸和春耕铲除烟苗,改种农作物,使禁种的成果比较显著,到1951年,全国已基本上做到了罂粟的禁种。

为彻底根治烟毒这一社会毒瘤,党中央、政务院决定在1952年春,集中力量、集中时间,组织一次全国性的大规模的群众性禁毒运动。

1952年4月1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肃清毒品流行的指示》,明确指出运动的方针是:严厉惩办与改造教育相结合,打击惩办少数,教育改造多数。

具体政策是:“制造者、集体大量贩卖者从严,个别少量贩卖者从宽;主犯从严,从犯从宽;惯犯从严,偶犯从宽;拒不坦白者从严,彻底坦白者从宽;今后从严,过去从宽。

”运动的重点部门是铁路、公路、海运、河运、邮政、海关、公安(包括边防)、司法、税务等部门。

运动的重点地区是大中城市、边防口岸,以及过去烟毒盛行的地区。

运动打击的重点是集体大量的制毒、贩毒犯与严重违法的工作人员。

同年5月21日,政务院再次发布《严禁鸦片烟毒通令》,决定此次运动由公安部负主要责任,其他部门予以配合。

公安部根据这一精神,提出了《关于开展全国规模的禁毒运动的报告》,鉴于禁毒力量的有限,建议禁毒运动先城市后农村地开展。

自此,一场大规模的禁烟禁毒运动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到1952年11月,全国性的禁烟禁毒运动基本结束,在禁种、禁运、禁售、禁吸方面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在禁毒重点地区共发现制、贩、运毒的毒犯369705人,逮捕82056人,处理51627人,处决了880名罪大恶极的毒犯,占逮捕数的1%。

《建国初期内蒙古地区的禁烟禁毒运动研究(1950-1953)》范文

《建国初期内蒙古地区的禁烟禁毒运动研究(1950-1953)》范文

《建国初期内蒙古地区的禁烟禁毒运动研究(1950-1953)》篇一一、引言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国内外严峻的毒品与烟害问题,党和政府迅速作出反应,坚决开展了禁烟禁毒运动。

作为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地区在建国初期的禁烟禁毒工作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本文旨在研究建国初期内蒙古地区禁烟禁毒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影响,以期为今后的相关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二、背景分析建国初期,内蒙古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环境的特殊性,烟毒问题十分严重,这不仅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还对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威胁。

当时,烟草制品与毒品在农村、边远地区尤为盛行,一些不法分子借此进行非法活动,危害社会秩序。

为此,中央政府在分析国内外形势后,决定在内蒙古地区开展大规模的禁烟禁毒运动。

三、禁烟禁毒运动的过程1. 政策制定与宣传:内蒙古地方政府根据中央政府的指示,制定了相应的禁烟禁毒政策,并通过广播、报纸、宣传画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提高人民群众的认知度和支持度。

2. 查缉毒品与烟草:内蒙古地区公安机关积极配合开展查缉行动,对非法种植、制造、贩卖毒品和烟草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同时,对涉案人员进行教育、处罚,并依法没收非法所得。

3. 帮助戒瘾与康复:对于已经上瘾的人员,政府设立了专门的戒瘾所和康复中心,提供医疗、心理等全方位的帮助和康复服务。

4. 乡村宣传与教育:针对农村地区文化水平较低的情况,内蒙古地区政府组织了大量的文化教育活动和宣传活动,提高农民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四、成效与影响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和宣传,内蒙古地区的禁烟禁毒运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方面,烟草制品和毒品的生产、销售得到全面控制,不法分子受到了法律的严惩;另一方面,人民群众的法治观念得到加强,毒品上瘾人员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同时,这也为地方治安和社会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在文化建设和社会道德风尚的提升方面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总结与启示内蒙古地区在建国初期的禁烟禁毒运动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和经验教训。

《建国初期内蒙古地区的禁烟禁毒运动研究(1950-1953)》范文

《建国初期内蒙古地区的禁烟禁毒运动研究(1950-1953)》范文

《建国初期内蒙古地区的禁烟禁毒运动研究(1950-1953)》篇一一、引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初期,为适应新中国发展的需求和民族繁荣的需要,一项旨在解决民族地区严峻的烟毒问题的历史性行动应运而生。

特别是对于内蒙古地区而言,这一时期的禁烟禁毒运动对民族区域社会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本文将以时间为线索,系统探讨1950年至1953年间内蒙古地区禁烟禁毒运动的发展、措施及其所取得的成效与问题。

二、背景与必要性内蒙古地区在建国初期面临着严重的烟毒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不仅对人民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危害,也对地方的社会秩序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因此,开展禁烟禁毒运动成为当时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三、禁烟禁毒运动的开展(一)政策制定与宣传政府在内蒙古地区制定了一系列禁烟禁毒的政策和法规,并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教育。

通过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活动,提高人民群众对烟毒危害的认识,为禁烟禁毒运动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打击贩毒活动政府组织了专门的缉毒队伍,对贩毒活动进行严厉打击。

同时,加强了对边境地区的管控,防止毒品流入内蒙古地区。

(三)开展戒毒工作对于已经染上毒瘾的人员,政府组织了专门的戒毒机构,进行系统的戒毒治疗和康复工作。

同时,还开展了大量的社会救助工作,帮助戒毒人员重新融入社会。

四、取得的成效与问题(一)取得的成效通过开展禁烟禁毒运动,内蒙古地区的烟毒问题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社会风气明显好转,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同时,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存在的问题虽然禁烟禁毒运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部分地区对禁烟禁毒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工作进展缓慢;部分戒毒机构存在管理不善、治疗效果不佳等问题。

五、经验与启示(一)政府重视与支持是关键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是禁烟禁毒运动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只有政府积极推动,才能有效开展禁烟禁毒工作。

(二)加强宣传教育是基础提高人民群众对烟毒危害的认识是禁烟禁毒工作的基础。

禁毒手抄报:1950年新中国的禁毒运动

禁毒手抄报:1950年新中国的禁毒运动

禁毒⼿抄报:1950年新中国的禁毒运动 新中国建⽴之后,⾯临着复杂的社会环境,存在着许多丑恶的社会现象:鸦⽚烟毒流⾏,赌场、妓院林⽴……这些丑恶现象毒害⼈民的⾝⼼健康。

新政权建⽴之初,这些丑恶现象继续污染着社会风⽓,并且许多烟馆成为分⼦和盗匪的藏⾝落脚之地,严重地危害着新中国社会秩序。

于是,⼀场轰轰烈烈禁毒运动展开了。

历代禁烟效果不尽⼈意 在我国历史上有三次⼤的禁烟运动。

1729年,雍正皇帝颁布了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个禁烟法令。

由此便揭开了⼈类史上禁烟运动的序幕。

1839年,林则徐任禁烟钦差⼤⾂,发动了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第⼀次⼤规模的禁烟运动,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虎门销烟。

清末民初,中国政府⼜发动了第⼆次禁烟运动。

这场运动分前后两期,前期是晚清新政为了挽救垂亡的政权⽽发动的禁烟运动,后期是民初政府为了除旧布新,巩固新⽣的制度⽽发动的禁烟运动。

这场运动前后经历了⼗年,它的最⼤成果就是在外交上阻⽌了英国的印度鸦⽚的合法进⼝。

1949年中华⼈民共和国成⽴后,1950年2⽉,中央⼈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严禁鸦⽚烟毒的通令》,我国开展声势浩⼤的禁烟运动,禁绝了为患百余年的鸦⽚烟毒。

《关于严禁鸦⽚烟毒的通令》发布后,各级政府坚持严厉惩办与改造教育相结合,收缴毒品,禁种罂粟,封闭烟馆,严厉惩治制贩毒品活动,⼋万多名毒贩⼦被判处刑罚,2000万名吸毒者被戒除毒瘾,并结合农村⼟地改⾰根除了罂粟种植。

短短三年时间,就基本禁绝了为患百余年的鸦⽚烟毒。

在这场规模空前的禁毒运动中,查实以种植、贩运、销售毒品为业的⼈员369705名,其中51627名被依法处理,800名罪⼤恶极的罪犯被判处死刑;缴获鸦⽚类毒品339万两,制毒机械5716套,⽤于武装贩毒的枪⽀882⽀。

与此同时,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地制⽌了罂粟种植,并通过⾃⾏戒除和强制戒除的办法,帮助上千万烟民戒除了烟瘾。

1953年,中国总理兼外长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已经消灭了前⼈未能消灭的陋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50新中国禁毒运动新中国建立之后,面临着复杂的社会环境,存在着许多丑恶的社会现象:鸦片烟毒流行,赌场、妓院林立……这些丑恶现象毒害人民的身心健康。

新政权建立之初,这些丑恶现象继续污染着社会风气,并且许多烟馆成为反革命分子和盗匪的藏身落脚之地,严重地危害着新中国社会秩序。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禁毒运动展开了。

历代禁烟效果不尽人意在我国历史上有三次大的禁烟运动。

1729年,雍正皇帝颁布了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禁烟法令。

由此便揭开了人类史上禁烟运动的序幕。

1839年,林则徐任禁烟钦差大臣,发动了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禁烟运动,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虎门销烟。

清末民初,中国政府又发动了第二次禁烟运动。

这场运动分前后两期,前期是晚清新政为了挽救垂亡的政权而发动的禁烟运动,后期是民初政府为了除旧布新,巩固新生的制度而发动的禁烟运动。

这场运动前后经历了十年,它的最大成果就是在外交上阻止了英国的印度鸦片的合法进口。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我国开展声势浩大的禁烟运动,禁绝了为患百余年的鸦片烟毒。

《关于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发布后,各级政府坚持严厉惩办与改造教育相结合,收缴毒品,禁种罂粟,封闭烟馆,严厉惩治制贩毒品活动,八万多名毒贩子被判处刑罚,2000万名吸毒者被戒除毒瘾,并结合农村土地改革根除了罂粟种植。

短短三年时间,就基本禁绝了为患百余年的鸦片烟毒。

在这场规模空前的禁毒运动中,查实以种植、贩运、销售毒品为业的人员369705名,其中51627名被依法处理,800名罪大恶极的罪犯被判处死刑;缴获鸦片类毒品339万两,制毒机械5716套,用于武装贩毒的枪支882支。

与此同时,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地制止了罂粟种植,并通过自行戒除和强制戒除的办法,帮助上千万烟民戒除了烟瘾。

1953年,中国总理兼外长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已经消灭了前人未能消灭的陋习。

”从上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整整30年的时间,我国毒品问题出现了一个由滥到治的相对稳定期。

西南地区:“几乎无户不种”建国前夕,全国大量耕地被用于种植鸦片原料罂粟。

如西南地区调查,云南省罂粟种植面积占耕地的33%,贵州的安顺地区则“几乎无户不种”;西康省种罂粟土地占耕地面积的48%以上;整个凉山地区烟片种植户占各县总户数的60%-80%。

据不完全统计,解放前西南区种罂粟曾多达1545.46万亩,以亩产15两计,年产鸦片2.3亿两。

如果用这些土地种粮,以亩产230斤计,年损失粮食35.55亿斤以上。

国民党反动政权把禁烟当作财源,搞“寓禁于征”,“以征促禁”,以禁烟敛财,除烟亩税金,过境税(含杂收保护费等)外,还大收特收烟馆捐、烟民开灯吸毒“证照费”等,如广西从1932年-1935年,“禁烟”税均为省税中第一大税。

巨额“禁烟”税的征收,庇护和助长了制贩吸毒活动的发展,鸦片烟毒流及全省。

据统计,1936至1940年,全省共登记烟民300592人,全省城乡共设烟馆3000余家,仅南宁市便有烟馆100家,其中大烟馆9家。

桂林市一天销售烟土量就达2000两。

1949年,桂林绥靖公署一次就从外地运进烟土四五百担,配售给烟民和毒贩。

四川广安县烟民讽刺国民党政府的禁烟政策诗歌写道:“我有三亩田,政府叫我种烟,我种了烟,好抽窝捐;我有一两银,政府叫我买烟,我买了烟,好抽灯捐;我已种烟买烟而吸烟,为何又叫我戒烟?”那个时代烟毒危害之烈,仅解放前夕西南地区烟民数量就高达600余万,占总人口8%强。

无数吸食上瘾的烟民,不仅被戕害身体,耗散资财,甚至破产堕落,沦为游民无赖,如娼妓、盗贼、扒手、乞丐等,造成劳动力的大量丧失,严重影响社会治安和社会生产。

1950年春西康、川南地区严重饥荒,就是因为种烟过多,严重缺粮造成。

大西南禁毒在鸦片种植泛滥严重的西南地区,1950年3月1日,西南军政委员会发布的《关于1950年春耕及农业生产指示》,特别指出要严禁种植鸦片。

1951年春,西南地区就基本禁绝了鸦片种植。

如云南嵩明县民权乡,农民自动订立公约,保证不让一粒烟籽入土,并将烟地改种其他农作物。

由于建国初期种植和吸食毒品的人太多,而禁毒的人力、物力又有限,因此初期禁毒工作采用了卡死流通环节的战术,着重打击贩运及出售毒品的罪犯,当时称之为“拦腰一棍”。

这样一来,种植鸦片的卖不出去,吸食鸦片的又买不着,因而成效显著。

据不完全统计,在烟毒泛滥的西南诸省,1950年即破获各类烟毒案1万余起,烟毒犯1万余人,判有期徒刑1000多人,缴获鸦片毒品94.8万两又7000余包,查获烟具22万余件,查封烟馆5400余家,没收贩运毒品汽车13辆,登记烟民3万余人,戒除1.3万余人。

政务院《通令》发布以后,四川各省、市、行署即各大区之后,相继成立了各级禁烟禁毒委员会,部分地区农村也成立了禁烟禁毒小组。

各级禁毒组织重点工作就是进行广泛的禁烟毒宣传,掀起群众性的禁止烟毒运动。

各地大都在人民代表会议、农民代表会议,以及减租退押中作了广泛深入的禁烟毒宣传教育。

形式有专题讨论、诉苦大会、街头宣传、漫画标语等,做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如四川广安县,组织烟民自编自演节目,如《烟民回头》《烟民自叹》等,同时还利用花鼓、金钱板等方式,劝谕烟民。

还有就是由各禁毒机构组织宣传队,收集创作一些戒烟歌谣,广为传唱:“毛主席号召大禁毒,我们全民要响应。

砸掉烟枪烧掉大烟,叫它们永世不出现。

禁了大烟身体壮,甩开膀子把劳动干;禁了大烟省了钱,支援朝鲜打胜仗,支援国家搞建设。

”四川省涪陵县(现属重庆)于1950年12月召开两万余人的群众禁烟大会,广泛宣传烟毒危害,公布政府禁止烟毒措施,当众焚毁烟土烟具,并判处13名毒犯有期徒刑,4名死刑。

会后进行了声势浩大的深入宣传,仅城区在三天之内就有1863人登记请求戒瘾。

许多烟毒犯纷纷交出烟毒具,要求自新。

城区各学校、治安组、民众夜校经常进行宣传,发动亲属友邻劝戒。

该县禁烟委员会扩大戒烟所,沿江各大市镇均成立禁烟戒毒支会,将禁毒工作深入到全县各个角落。

在四川南川县(现属重庆),1950年冬至1951年春全县一方面采取检举、揭发、规劝、说服的办法,另一方面,以辖区为范围,把全县划为10个禁烟点,分期分批分别集训瘾民,每期2至3个月,共集训瘾民21116人,缴烟具23万余件。

全国至1952年底,除甘肃、四川、湘西、广西等少数民族聚居区个别地方禁烟毒延长到1956年和1957年以外,内陆省市及边远省份的汉民区,全部肃清了毒品。

《史林》武明新中国建立之后,面临着复杂的社会环境,存在着许多丑恶的社会现象:鸦片烟毒流行,赌场、妓院林立……这些丑恶现象毒害人民的身心健康。

新政权建立之初,这些丑恶现象继续污染着社会风气,并且许多烟馆成为反革命分子和盗匪的藏身落脚之地,严重地危害着新中国社会秩序。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禁毒运动展开了。

历代禁烟效果不尽人意在我国历史上有三次大的禁烟运动。

1729年,雍正皇帝颁布了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禁烟法令。

由此便揭开了人类史上禁烟运动的序幕。

1839年,林则徐任禁烟钦差大臣,发动了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禁烟运动,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虎门销烟。

清末民初,中国政府又发动了第二次禁烟运动。

这场运动分前后两期,前期是晚清新政为了挽救垂亡的政权而发动的禁烟运动,后期是民初政府为了除旧布新,巩固新生的制度而发动的禁烟运动。

这场运动前后经历了十年,它的最大成果就是在外交上阻止了英国的印度鸦片的合法进口。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我国开展声势浩大的禁烟运动,禁绝了为患百余年的鸦片烟毒。

《关于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发布后,各级政府坚持严厉惩办与改造教育相结合,收缴毒品,禁种罂粟,封闭烟馆,严厉惩治制贩毒品活动,八万多名毒贩子被判处刑罚,2000万名吸毒者被戒除毒瘾,并结合农村土地改革根除了罂粟种植。

短短三年时间,就基本禁绝了为患百余年的鸦片烟毒。

在这场规模空前的禁毒运动中,查实以种植、贩运、销售毒品为业的人员369705名,其中51627名被依法处理,800名罪大恶极的罪犯被判处死刑;缴获鸦片类毒品339万两,制毒机械5716套,用于武装贩毒的枪支882支。

与此同时,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地制止了罂粟种植,并通过自行戒除和强制戒除的办法,帮助上千万烟民戒除了烟瘾。

1953年,中国总理兼外长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已经消灭了前人未能消灭的陋习。

”从上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整整30年的时间,我国毒品问题出现了一个由滥到治的相对稳定期。

西南地区:“几乎无户不种”建国前夕,全国大量耕地被用于种植鸦片原料罂粟。

如西南地区调查,云南省罂粟种植面积占耕地的33%,贵州的安顺地区则“几乎无户不种”;西康省种罂粟土地占耕地面积的48%以上;整个凉山地区烟片种植户占各县总户数的60%-80%。

据不完全统计,解放前西南区种罂粟曾多达1545.46万亩,以亩产15两计,年产鸦片2.3亿两。

如果用这些土地种粮,以亩产230斤计,年损失粮食35.55亿斤以上。

国民党反动政权把禁烟当作财源,搞“寓禁于征”,“以征促禁”,以禁烟敛财,除烟亩税金,过境税(含杂收保护费等)外,还大收特收烟馆捐、烟民开灯吸毒“证照费”等,如广西从1932年-1935年,“禁烟”税均为省税中第一大税。

巨额“禁烟”税的征收,庇护和助长了制贩吸毒活动的发展,鸦片烟毒流及全省。

据统计,1936至1940年,全省共登记烟民300592人,全省城乡共设烟馆3000余家,仅南宁市便有烟馆100家,其中大烟馆9家。

桂林市一天销售烟土量就达2000两。

1949年,桂林绥靖公署一次就从外地运进烟土四五百担,配售给烟民和毒贩。

四川广安县烟民讽刺国民党政府的禁烟政策诗歌写道:“我有三亩田,政府叫我种烟,我种了烟,好抽窝捐;我有一两银,政府叫我买烟,我买了烟,好抽灯捐;我已种烟买烟而吸烟,为何又叫我戒烟?”那个时代烟毒危害之烈,仅解放前夕西南地区烟民数量就高达600余万,占总人口8%强。

无数吸食上瘾的烟民,不仅被戕害身体,耗散资财,甚至破产堕落,沦为游民无赖,如娼妓、盗贼、扒手、乞丐等,造成劳动力的大量丧失,严重影响社会治安和社会生产。

1950年春西康、川南地区严重饥荒,就是因为种烟过多,严重缺粮造成。

大西南禁毒在鸦片种植泛滥严重的西南地区,1950年3月1日,西南军政委员会发布的《关于1950年春耕及农业生产指示》,特别指出要严禁种植鸦片。

1951年春,西南地区就基本禁绝了鸦片种植。

如云南嵩明县民权乡,农民自动订立公约,保证不让一粒烟籽入土,并将烟地改种其他农作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