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先危险性分析法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
预先危险分析方法预先危险性分析(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简称PHA)是在进行某项工程活动(包括设计、施工、生产、维修等)之前,对系统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类别、分布)、出现条件和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宏观、概略分析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其目的是早期发现系统的潜在危险因素,确定系统的危险等级,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止这些危险因素发展成为事故,避免考虑不周所造成的损失,属定性评价。
即:讨论、分析、确定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触发条件、现象、形成事故的原因事件、事故类型、事故后果和危险等级,有针对性地提出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1)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的功能主要有:① 大体识别与系统有关的主要危险;② 鉴别产生危险的原因;③ 估计事故出现对系统产生的影响;④ 对已经识别的危险进行分级,并提出消除或控制危险性的措施。
(2)预先危险性分析步骤① 对分析系统的生产目的、工艺过程以及操作条件和周围环境进行充分的调查了解;② 收集以往的经验和同类生产中发生过的事故情况,判断所要分析对象中是否也会出现类似情况,查找能够造成系统故障、物质损失和人员伤害的危险性;③ 根据经验、技术诊断等方法确定危险源;④ 识别危险转化条件,研究危险因素转变成事故的触发条件;⑤ 进行危险性分级,确定危险程度,找出应重点控制的危险源;⑥ 制定危险防范措施。
(3)危险、有害因素的危险性等级PHA分析的结果用危险性等级来表示。
危险性可划分为四个等级,见表附。
表附危险性等级划分表预先危险性分析评价7.2.1 总体预先危险性分析该项目各单元都存在机械伤害、电气伤害、摔伤、腐蚀及化学灼伤、高处坠落、烫伤等危险危害因素,本小节将这些危险危害因素集中起来,进行预先危险性分析评价,见附表。
(加氢尾油项目)附表总体危险性分析评价表7.2.2 电气单元预先危险性分析电气单元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进行评价,如下附表。
附表电气单元预先危险性分析评价表7.2.3 循环水与污水处理单元危险性分析附表循环水与污水处理单元危险性分析评价表7.2.4 氢气压缩机设备危险性分析附表氢气压缩机设备危险性预分析表7.2.5 加热炉、地面焚烧炉危险性分析对加热炉、地面焚烧炉进行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分析,见下附表。
预先危险性分析PHA法
预先危险性分析PHA法预先危险性分析(Pre-Hazard Analysis,PHA)是一种用于评估和管理潜在危险的系统性方法。
该方法通过对工艺、设备、系统或项目在设计、改进或实施阶段进行系统综合考虑,并识别和评估可能存在的危险性。
PHA方法有助于提前发现可能导致事故或损失的因素,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和防护措施,降低事故风险。
PHA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和行业,包括化工、制造业、建筑、交通等。
在PHA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各种工具和技术,如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风险矩阵、环境影响评估等。
PHA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认PHA的目标和范围:明确评估的对象和目标,例如特定工艺或项目。
2.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收集和分析与评估对象相关的信息,包括设计文件、操作规程、现场观察等。
3.识别潜在危险:通过团队讨论、专家意见和现场观察等方式,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和故障。
这些危险可能包括火灾、爆炸、毒性物质释放、机械故障等。
4.评估危险的严重程度:对于每个识别出的潜在危险,评估其对人员、设备和环境造成的潜在风险。
评估可以用风险矩阵、概率-影响矩阵等工具进行。
5.识别和选择控制措施:确定降低风险的有效控制措施,如工程控制、管理控制、人身保护设备等。
6.编写PHA报告:将PHA过程的结果和结论整理成报告,包括识别的危险、风险评估结果、建议的控制措施等。
7.跟踪实施和效果:监督和评估实施阶段的控制措施,并确认其对危险和风险的控制效果。
PHA方法的优点包括:1.早发现潜在危险:PHA方法在设计或改进阶段就能发现潜在危险,从根本上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
2.有效识别高风险区域:PHA方法通过系统综合考虑,能够识别出高风险区域和事故链。
3.为风险管理提供依据:PHA方法可以为风险管理提供有力的依据,明确风险的严重程度和控制措施的优先级。
4.考虑多方利益:PHA方法通常是由多个相关方参与,能够考虑到各个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关注点。
预先危险性分析PHA法
分析及评价方法-预先危险性分析(PHA)法本文作者佚名???????预先危险分析也称初始危险分析,是在每项生产活动之前,特别是在设计的开始阶段,对系统存在危险类别、出现条件、事故后果等进行概略地分析,尽可能评价出潜在的危险性。
因此,该方法也是一份实现系统安全危害分析的初步或初始的计划,是在方案开发初期阶段或设计阶段之初完成的。
?????1.预先危险分析的主要目的?????(1)识别危险,确定安全性关键部位;?????(2)评价各种危险的程度;?????(3)确定安全性设计准则,提出消除或控制危险的措施。
?????此外,预先危险分析还可提供下述信息:?????(1)为制(修)定安全工作计划提供信息;?????(2)确定安全性工作安排的优先顺序;?????(3)确定进行安全性试验的范围;?????(4)确定进一步分析的范围,特别是为故障树分析确定不希望发生的事件;?????(5)编写初始危险分析报告,作为分析结果的书面记录;?????(6)确定系统或设备安全要求,编制系统或设备的性能及设计说明书。
?????2.分析内容?????由于初始危险分析从寿命周期的早期阶段开始,因此,分析中的信息仅是一船性的,不会太详细。
这些初始信息应能指出潜在的危险及其影响,以提醒设计师们要通过设计加以纠正。
这种分析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1)审查相应的安全性历史资料;?????(2)列出主要能源的类型,并调查各种能源,确定其控制措施;?????(3)确定系统或设备必须遵循有关的人员安全、环境安全和有毒物质的安全要求及其它有关的规定;?????(4)提出纠正措施建议,在完成识别危险、评价危险的严重程度及可能性之后,还应提出如何控制危险的建议。
?????为了能全面地识别和评价潜在的危险,分析中还必须考虑的如下项目:?????(1)危险物品,例如:燃料、激光、炸药、有毒物、有危险的建筑材料、放射性物质等;?????(2)系统部件间接口的安全性,例如:材料相容性、电磁干扰、意外触发、火灾或爆炸的发生和蔓延、硬件和软件控制(包括软件对系统或分系统安全的影响)等;?????(3)确定控制可靠性的关键软件命令和响应,例如:错误命令、不适时的命令或响应、或由订购方指定的不希望事件等;?????(4)与安全有关的设备、保险装置和应急装置等,例如:联锁装置、硬件或软件故障安全设计、分系统保护、灭火系统、人员防护设备、通风装置、噪声或辐射屏蔽等;?????(5)包括生产环境在内的环境约束条件,如:坠落、冲击、振动、极限、温度、噪声、接触有毒物、静电放电、雷击、电磁环境影响、电离和非电离辐射等;?????(6)操作、试验、维修和应急规程等。
预先危险性分析
• 步骤五:分析并列出已考虑的安全措施
分析并记录系统中已有的或已经设计的安全措施。这 些安全措施用于预防、监测、降低所提假设产生的危险可 能带来的后果。 记录系统中已有的或已经设计的安全措施是非常重要 的,因为可以从中看出已经采取了哪些方法和手段,同时 也可以帮助小组成员来考虑是否应该做进一步的补充或修 改。对于会产生高度危险的假设问题,小组负责人应保证 已经列出足够多的安全措施。
18
• 步骤三:识别危险
结合步骤二中提出的假设问题,分析并记录 每一个假设中存在的与物料化学性质(毒性、可燃 性、反应性等)和工艺操作条件(温度、压力等)有 关的潜在危险。
• 步骤四:分析危险可能产生的后果
分析并识别每一项危险可能带来的后果,有 些危险可能会带来多个后果。分析小组应该记录 对所有步骤三中识别的危险的讨论情况。即使有 些危险没有实质性的后果,也要记录,这样可以 看出小组成员对此危险的分析过程。
3.4.6PHA中必须考虑的项目
1.危险物品,例如:燃料、激光、炸药、有
毒物、有危险的建筑材料、放射性物质等;
• 2. 系统部件间接口的安全性,例如:材 料相容性、电磁干扰、意外触发、火灾或 爆炸的发生和蔓延、硬件和软件控制(包 括软件对系统或分系统安全的影响)等;
• 3. 确定控制可靠性的关键软件命令和响应, 例如:错误命令、不适时的命令或响应、 或由订购方指定的不希望事件等;
29
PHA中必须考虑的项目
• 4. 与安全有关的设备、保险装置和应急装置等, 例如:联锁装置、硬件或软件故障安全设计、 分系统保护、灭火系统、人员防护设备、通风 装置、噪声或辐射屏蔽等; • 5. 包括生产环境在内的环境约束条件,如: 坠落、冲击、振动、极限、温度、噪声、接触 有毒物、静电放电、雷击、电磁环境影响、电 离和非电离辐射等; • 6. 操作、试验、维修和应急规程等。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re-Hazard Analysis,PHA)是一种常见的风险管理方法,旨在识别和评估潜在风险以制定适当的防范措施。
本文将介绍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步骤以及应用范围,并通过几个实际例子来说明其重要性和价值。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是一种用于评估预计活动的风险的方法。
它主要用于识别和衡量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或业务中断的潜在危险因素。
通过提前识别可能的风险,组织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避免事故的发生或最小化其潜在影响。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的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步是确定评估的目标和范围。
在进行风险评估之前,必须明确评估的范围和目标。
这将有助于确保评估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并保证评估的结果对组织的决策具有指导意义。
第二步是收集和分析数据。
在进行风险评估时,我们需要收集和分析与潜在风险因素相关的数据。
这些数据可能来自内部的记录、历史事件、文献研究以及相关的行业标准和法规。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识别和理解可能导致风险的根源和原因。
第三步是评估和分类风险。
在这一步骤中,我们需要根据收集和分析的数据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类。
评估风险时,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如风险矩阵、事件树分析或剖面法等。
通过将风险分为不同的等级或类别,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了解和管理风险。
第四步是制定风险管理计划。
根据评估的结果,我们可以制定适当的风险管理计划。
风险管理计划应包括预防措施、监测措施、事故应急预案以及培训和教育活动等。
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计划,组织可以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并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理。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适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工业、建筑、运输、医疗和环境等。
例如,在建筑领域,预先危险性分析法可以帮助识别潜在的结构问题、施工现场安全隐患以及建筑工艺上的风险。
在医疗领域,预先危险性分析法可以用于评估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药物使用的风险以及医疗设备的故障等。
总之,预先危险性分析法是一种重要的风险管理方法,通过提前识别和评估潜在风险,可以帮助组织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预先危险性分析
PHA中必须考虑的项目
1. 危险物品,例如:燃料、激光、炸 药、有毒物、有危险的建筑材料、放射 性物质等;
2. 系统部件间接口的安全性,例如: 材料相容性、电磁干扰、意外触发、火 灾或爆炸的发生和蔓延、硬件和软件控 制(包括软件对系统或分系统安全的影 响)等;
第五节 预先危险性分析 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
(PHA)
该方法是系统安全分析法之一,它主要用 于某一项工程的设计、施工、生产之前, 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类别,出现条件,可 能导致事故的后果作一概略分析的方法。
因其特点是把分析工作做在行动之前,故 称为“预先”分析。
概念与目的
危险性预先分析表格
(1)子系统或功能元素:被分析的机器、 设备或性能因素。
(2)型式:系统阶段或运行形式。 (3)危险因素:设备或性能本质方面的
因素。
(4)触发事件:引起转化的不理想事件 和缺陷。
(5)危险状态:各种不安全因素作用的 恶果。
危险性预先分析表格
(6)触发事件。
(7)潜在灾害。
物的危险源的基本分类
(2)工业毒害源
工业毒害源是指在工业生产中能导致职 业病,中毒窒息的有毒有害物质,窒息 性气体,刺激性气体,有害粉尘,腐蚀 性物质和剧毒物。
如硫化氢、CO、二氧化硅粉尘、石棉粉 尘等。
(3)大气污染源
大气污染源是指造成大气污染的工业性 烟尘和粉尘。
物的危险源的基本分类
(电石),锌粉、生石灰等。
物的危险源的基本分类
⑤自燃物品:如黄磷、硝化纤维片、油布、油 纸、粉煤等。
预先危险分析法
案例二:某高速公路施工安全控制
总结词:施工安全
详细描述:该案例运用预先危险分析法对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重点分析施工设 备、临时设施、作业环境等方面的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
特点
预先危险分析法具有系统性、预防性 和前瞻性,能够全面分析系统中的潜 在危险,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目的与意义
目的
预先危险分析法的目的是识别和评估系统中的潜在危险,确 定其可能造成的后果和影响,为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提供依 据。
意义
预先危险分析法对于保障人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全、设备安全和环境安全具 有重要意义,能够预防事故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预先危险分析法将不断发展和完善,提高评估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
未来,预先危险分析法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相结合,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安全评估,提 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未来,预先危险分析法将更加注重实践应用和案例研究,不断完善和优化评估方法和流程,为各领域的 安全生产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支持。
预防性
通过预先识别和评估潜在的 危险,可以采取有效的预防 措施,减少事故发生后的损 失。
系统性
预先危险分析法采用系统的 方法进行分析,能够综合考 虑各种因素,提供更准确的 评估结果。
灵活性
预先危险分析法适用于各种 规模和类型的项目,可以根 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局限性
主观性
分析结果受限于分析人员的经验和知 识水平,可能导致分析结果不够准确。
什么是预先危险性分析法?
什么是预先危险性分析法?
(一)预先危急性分析概述预先危急性分析是在一个系统或子系统(包括设计、施工、生产)运转活动之前,大体识别系统存在的主要危急,找出产生危急的缘由,分析估量发生事故可能导致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判定已识别的危急性等级,提出消退或掌握危急性的措施。
(二)预先危急性分析中危急性等级的划分标准在分析系统危急性时,为了衡量危急性的大小及其对系统破坏性的影响程度,可以将各类危急性划分为4个等级,如表3-7所示。
表3-7 预先危急性分析中危急性等级划分表
(三)预先危急性分析的基本格式预先危急性分析的结果可采纳表格形式进行归纳分析,依据预先危急性分析的实际状况确定表格格式以及分析内容,如表3-8所示。
表3-8 预先危急性分析工作表
预先危急性分析工作表的通用格式一般采纳固定项进行统计,便于计算机管理,如表3-9 所示。
编制过程为:
首先要了解系统的基本目的、工艺过程、掌握条件及环境因素等。
然后在1的栏目中填入所分析子系统归属的车间或工段的名称;在2的栏目中填入所分析子系统的名称;在3的栏目中填入子系统处于何种状态或运行方式;在4的栏目中填入子系统可能发生的潜在危急;
在5 的栏目中填入导致事故发生的危急因素;在6 的栏目中填入导致事故产生的那些大事及错误;在7的栏目中填入事故后果;在8的栏目中填入危急等级;在9的栏目中填入为消退或掌握危害可实行的措施,其中包括对装置、人员、操作程序等方面的措施;在10的栏目中填入必要的说明内容。
预先危险性分析
3.2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3.2.1方法介绍在每项生产活动之前,特别是在对系统中的危险类别。
危险产生条件、事故后果等概略地进行分析称为预先危险性分析。
预先危险性分析应该在系统或设备研制的初期进行、分析工艺设计、装置、物料、能量等可能存在的危害类别、出现条件、事故后果等。
随着设计研制工作的进展,这种分析应不断进行,分析结果用于改进设计和制造。
对于现役的系统或设备也可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吗,考察其安全性。
该方法也是一份实现系统安全危害分析的初步计划,是在方案开发初期阶段或设计阶段完成的,其目的是判断系统内的潜在危险,确定其危险等级,防止危险因素发展为事故,造成危害或损失。
通过预先危险性分析,应力求达到以下四项基本目标:1)大体识别与系统有关的主要危害。
在初始识别中暂不考虑事故发生的概率;2)鉴别危险因素产生危害的致因;3)假设危害确实出现,估计和鉴别对系统的影响,包括人员伤害和系统破坏、物质损失等;4)将已经识别的危害分级,提出消除和控制危害的措施。
3.2.2分析步骤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是用来识别系统中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并对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进行分析评估,从而提出改进系统、预防事故发送的安全措施。
分析的步骤可概括如下:1)熟悉分析对象的功能、构成、工作原理及工艺流程、环境条件等,调查了解与人身安全及有毒物质等有关的安全要求与规范、规程等,根据经验、技术和其他方法确定可能的危险源;2)调查、分析类似的系统过去有关事故得教训和安全生产的经验,查找分析系统中造成系统故障、物质损失和人员伤亡的危险因素,分析事故的可能类型;3)对确定的危险源编制预先危险性分析表;4)确定系统中导致危险发生的起因事件,即危险因素转变为危险状态或事故的触发条件和转化条件;进一步寻求对策措施,检测对策措施的有效性;5)分析系统故障状态、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性等,并进行危险等级划分;6)找出消除或控制危险或危害的对策措施,对不能控制的危险要分析需采用的合理预防预防措施。
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_1
让知识带有温度。
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预先危急性分析办法预先危急性分析1预先危急性分析概述预先危急性分析(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简称PHA)就是在举行某项工程活动(包括设计、施工、生产、修理等)之前,对系统存在的各种危急因素(类别、分布)浮现条件与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举行宏观、概率分析的系统平安分析办法,其目的就是早期发觉系统的潜在危急因素,确定系统的危急性等级,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止这些危急因素进展成为事故,避开考虑不周造成的损失。
1、1步骤(1)对系统的生产目的、工艺过程以及操作条件与周围环境举行充分的调查了解。
(2)收集以往的阅历与同类生产中发生过的事故状况,分析危急、有害因素与触发大事。
(3)推想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与危急或危害程度。
(4)确定危急、有害因素后果的危急等级。
(5)制定相应平安措施。
1、2危急性等级按危急、有害因素导致的事故的危急(危害)程度,将危急、有害因素划分为四个危急等级。
如表1-1。
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表1-1 危急性等级划分表1-2 危急性预先分析(样表)12生产装置的预先危急性分析(1)评价结果按表1-2形式对恒盛药化生产装置举行预先危急性评价分析:分析结果见表2-1。
表2-1 恒盛药化生产装置预先危急性分析2表2-1 恒盛药化生产装置预先危急性分析(续1)3456第2页/共3页让知识带有温度。
7预先危急性分析办法(2)预先危急性分析小结通过预先危急性分析可知:生产装置生产及检修理过程中,存在着的主要危急就是:火灾、爆炸、中毒,其危急等级为Ⅲ~Ⅲ级(危急至破坏性的);第二就是电气火灾、触电、化学灼伤、水灾等,其危急等级为Ⅲ级(危急级);再次就是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车辆损害、机械损害、噪声伤害等,危急等级为Ⅲ级(临界级)。
对于上述可能产生的各种危急、有害因素,在预先危急性分析表中均一一对应提出初步的防范对策措施。
8文档内容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下载、修改、丰富并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预先危险性分析(PHA)法
分析及评价方法-预先危险性分析(PHA)法本文作者佚名预先危险分析也称初始危险分析,是在每项生产活动之前,特别是在设计的开始阶段,对系统存在危险类别、出现条件、事故后果等进行概略地分析,尽可能评价出潜在的危险性。
因此,该方法也是一份实现系统平安危害分析的初步或初始的方案,是在方案开发初期阶段或设计阶段之初完成的。
1.预先危险分析的主要目的(1)识别危险,确定平安性关键部位;(2)评价各种危险的程度;(3)确定平安性设计准那么,提出消除或控制危险的措施。
此外,预先危险分析还可提供下述信息:(1)为制(修)定平安工作方案提供信息;(2)确定平安性工作安排的优先顺序;(3)确定进行平安性试验的范围;(4)确定进一步分析的范围,特别是为故障树分析确定不希望发生的事件;(5)编写初始危险分析报告,作为分析结果的书面记录;(6)确定系统或设备平安要求,编制系统或设备的性能及设计说明书。
2.分析内容由于初始危险分析从寿命周期的早期阶段开始,因此,分析中的信息仅是一船性的,不会太详细。
这些初始信息应能指出潜在的危险及其影响,以提醒设计师们要通过设计加以纠正。
这种分析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1)审查相应的平安性历史资料;(2)列出主要能源的类型,并调查各种能源,确定其控制措施;(3)确定系统或设备必须遵循有关的人员平安、环境平安和有毒物质的平安要求及其它有关的规定;(4)提出纠正措施建议,在完成识别危险、评价危险的严重程度及可能性之后,还应提出如何控制危险的建议。
为了能全面地识别和评价潜在的危险,分析中还必须考虑的如下工程:(1)危险物品,例如:燃料、激光、炸药、有毒物、有危险的建筑材料、放射性物质等;(2)系统部件间接口的平安性,例如:材料相容性、电磁干扰、意外触发、火灾或爆炸的发生和蔓延、硬件和软件控制(包括软件对系统或分系统平安的影响)等;(3)确定控制可靠性的关键软件命令和响应,例如:错误命令、不适时的命令或响应、或由订购方指定的不希望事件等;(4)与平安有关的设备、保险装置和应急装置等,例如:联锁装置、硬件或软件故障平安设计、分系统保护、灭火系统、人员防护设备、通风装置、噪声或辐射屏蔽等;(5)包括生产环境在内的环境约束条件,如:坠落、冲击、振动、极限、温度、噪声、接触有毒物、静电放电、雷击、电磁环境影响、电离和非电离辐射等;(6)操作、试验、维修和应急规程等。
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
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预先危险性分析(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简称PHA)是在进行某项工程活动(包括设计、施工、生产、维修等)之前,对系统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类别、分布)出现条件和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宏观、概率分析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其目的是早期发现系统的潜在危险因素,确定系统的危险性等级,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止这些危险因素发展成为事故,避免考虑不周造成的损失。
(1)对系统的生产目的、工艺过程以及操作条件和周围环境进行充分的调查了解。
(2)收集以往的经验和同类生产中发生过的事故情况,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和触发事件。
(3)推测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和危险或危害程度。
(4)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后果的危险等级。
(5)制定相应安全措施。
按危险、有害因素导致的事故的危险(危害)程度,将危险、有害因素划分为四个危险等级。
如表1-1。
级别危险程度可能导致的后果级安全的可以忽略级临界的处于事故边缘状态,暂时尚不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应予排除或采取控制措施。
级危险的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要立即采取措施级破坏性的会造成灾难性事故,必须立即排除预先危险性分析采用如下的表格形式(见表1-2)提交结果潜在危险、危害触发形成事故事故危险现象措施事故因素事件原因事件后果等级(1)评价结果按表1-2形式对恒盛药化生产装置进行预先危险性评价分析:分析结果见表2-1。
潜在危险危害事故危险触发事件现象形成事故原因事件措施事故因素后果等级1.贮罐反应釜、管线等破裂、1.生产装置及原料、产品库区严禁烟火; 1.点火吸烟;超温、漫溢泄漏;2.动火时必须严格按动火手续办理动火证,并采取有效防2.抢修、检修时违章动火、焊接2.设备管道、法兰等密封处泄范措施;时未按有关规定动火;漏;3.加强转动设备及电机等维护,防止摩擦或相间短路等引易燃、易爆3.其他火源,电动机相间短路; 3.罐、阀门、管道、仪表连接起杂物燃烧;物质甲醇、物料遇4.电气线路陈旧老化或受到损财产处泄漏; 4.对生产装置及原料、产品库区域的电气线路加强维护检乙醇、甲可燃物坏产生短路火花;损失、火灾4.设备、阀门、管道等因质量?~查;苯、异丙明火、燃5.静电放电;人员爆炸或安装不当泄漏; ? 5.防雷、防静电设施应定期检查、检测,确保完好可靠;醇、二氯甲烧或爆6.雷击(直接雷击、雷电二次作伤亡、5.撞击、人为破坏或自然灾害6.机动车辆加强管理,禁止进入生产区及原料、产品库区;烷、六氟丙炸用、沿着电气线路、金属管道浸停产等造成容器、管道等破裂而泄7.明火源安全距离符合规定要求;烯、泄漏等入);漏;8.杜绝跑、冒、滴、漏,确保生产装置密封完好。
预先危险性分析(PHA)
预先危险性分析(PHA)(一)定义预先危险性分析(PHA)也可称为危险性预先分析,是在每项工程、活动之前(如设计、施工、生产之前),或技术改造之后(即制定操作章程前和使用新工艺等情况之后),对系统存在的危险因素类型、来源、出现条件、导致事故的后果以及有关防范措施等作一概略分析的方法。
通过预先危险性分析,力求达到4项基本目标:(1)大体识别与系统有关的一切主要危险、危害。
在初始识别中暂不考虑事故的发生的概率;(2)鉴别产生危害的原因;(3)假设危害确实出现,估计和鉴别对人体及系统的影响;(4)将已经识别的危险、危害分级,并提出消除或控制危险性的措施。
分级标准如下:工级——安全的,不至于造成人员伤害和系统损坏;Ⅱ级——临界的,不会造成人员伤害和主要系统的损坏,并且可能排除和控制;Ⅲ级——危险的,会造成人员伤害和主要系统损坏,为了人员和系统安全,需立即采取有效措施;Ⅳ级——破坏性的,会造成人员死亡或众多伤残,及系统报废。
(二)分析步骤(见图9—6)(三)基本危害的确定系统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基本危害有:(1)火灾;(2)爆炸;(3)有毒气体或蒸气、窒息性气体不可控溢出;(4)腐蚀性液体的不可控溢出;(5)有毒物质不加控制地放置;(6)噪声、粉尘、放射性物质、高温、低温等危害;(7)电击、淹溺、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危险。
(四)预先危险性分析表基本格式预先危险性分析的结果一般采用表格的形式。
表格的格式和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表9—7、表9—8为两种基本的格式。
(五)应用示例例1某乙烯厂环氧乙烷/乙二醇(EO/EG)在役装置安全评价预先危险性分析按表9—8的形式,对EO/EG装置进行预先危险性分析,分析结果见表9—9。
通过预先危险性分析可以得知,本装置存在着火灾、爆炸、中毒、高温灼伤的危险、危害因素,但主要危险为火灾、爆炸,其危险等级为Ⅳ级(破坏性的)。
引发火灾爆炸的主要因素是环氧乙烷、乙二醇等物料故障泄漏。
预先危险性分析安全评价法(PHA)
危险性预先分析在一项工程活动(如设计、施工、生产)之前,首先对系统存在的危险作宏观概略的分析,或作预评价,就叫作危险性预先分析(Prelininary Hazard Analysis,简称PHA),又称初步危险分析,或预备事故分析。
这种方法是对可能出现的危险类别、危险出现的条件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作大概的分析,其目的是判别系统的潜在危险,确定其危险等级,防止采用不安全的技术路线、使用危险性物质、工艺和设备等。
如果必须使用时,也可以从设计和工艺上考虑采取安全措施,使这些危险性不致于发展成为事故。
它的特点是把分析工作做在形式系统之前,可避免由于考虑不周而造成的损失。
由于系统的危险性有潜在性质,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展成为事故。
因此,当生产系统处于新开发阶段,对其危险性还没有很深的认识,或者是采用新的操作方法,接触新的危险物质、工具和设备时,使用危险性预先分析就十分合适。
由于事先分析几乎不耗费什么资金,而且可以取得防患于未然的效果,所以为大家都乐于使用。
第一节危险性预先分析步骤和分级使用危险性预先分析方法时,首先对生产目的、工艺过程以及操作条件和周围环境,作比较充分的调查了解。
然后按系统和子系统一步一步地查找危险性,其危险性分析的步骤如下:1.根据经验根据过去的经验,分析对象出现事故的可能类型。
2.调查危险源即危险因素存在于哪个子系统中。
调查可采用安全检查表、经验方法和技术判断的方法。
3.识别转化条件即研究危险因素转变为危险状态的触发条件和危险状态转变为事故(或灾害)的必要条件,并进一步谋求防止办法,检验这些办法的效果。
4.划分危险等级即把预计到潜在危险性划分危险等级。
其分级的目的是要排列出先后顺序和重点,以便优先处理。
其分级方法和含意为:Ⅰ级安全的,无人员伤亡或系统损坏。
Ⅱ级临界的,处于事故的边缘状态,暂时还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的损坏。
因此,应予排除或采取控制措施。
Ⅲ级危险的,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要立即采取措施。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
预先危险分析方法预先危险性分析(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简称PHA)是在进行某项工程活动(包括设计、施工、生产、维修等)之前,对系统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类别、分布)、出现条件和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宏观、概略分析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其目的是早期发现系统的潜在危险因素,确定系统的危险等级,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止这些危险因素发展成为事故,避免考虑不周所造成的损失,属定性评价。
即:讨论、分析、确定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触发条件、现象、形成事故的原因事件、事故类型、事故后果和危险等级,有针对性地提出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1)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的功能主要有:① 大体识别与系统有关的主要危险;② 鉴别产生危险的原因;③ 估计事故出现对系统产生的影响;④ 对已经识别的危险进行分级,并提出消除或控制危险性的措施。
(2)预先危险性分析步骤① 对分析系统的生产目的、工艺过程以及操作条件和周围环境进行充分的调查了解;② 收集以往的经验和同类生产中发生过的事故情况,判断所要分析对象中是否也会出现类似情况,查找能够造成系统故障、物质损失和人员伤害的危险性;③ 根据经验、技术诊断等方法确定危险源;④ 识别危险转化条件,研究危险因素转变成事故的触发条件;⑤ 进行危险性分级,确定危险程度,找出应重点控制的危险源;⑥ 制定危险防范措施。
(3)危险、有害因素的危险性等级PHA分析的结果用危险性等级来表示。
危险性可划分为四个等级,见表附。
表附危险性等级划分表预先危险性分析评价7.2.1 总体预先危险性分析该项目各单元都存在机械伤害、电气伤害、摔伤、腐蚀及化学灼伤、高处坠落、烫伤等危险危害因素,本小节将这些危险危害因素集中起来,进行预先危险性分析评价,见附表。
(加氢尾油项目)附表总体危险性分析评价表7.2.2 电气单元预先危险性分析电气单元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进行评价,如下附表。
附表电气单元预先危险性分析评价表7.2.3 循环水与污水处理单元危险性分析附表循环水与污水处理单元危险性分析评价表7.2.4 氢气压缩机设备危险性分析附表氢气压缩机设备危险性预分析表7.2.5 加热炉、地面焚烧炉危险性分析对加热炉、地面焚烧炉进行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分析,见下附表。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
3.3 预先危险分析方法预先危险性分析(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简称PHA)是在进行某项工程活动(包括设计、施工、生产、维修等)之前,对系统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类别、分布)、出现条件和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宏观、概略分析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其目的是早期发现系统的潜在危险因素,确定系统的危险等级,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止这些危险因素发展成为事故,避免考虑不周所造成的损失,属定性评价。
即:讨论、分析、确定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触发条件、现象、形成事故的原因事件、事故类型、事故后果和危险等级,有针对性地提出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1)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的功能主要有:① 大体识别与系统有关的主要危险;② 鉴别产生危险的原因;③ 估计事故出现对系统产生的影响;④ 对已经识别的危险进行分级,并提出消除或控制危险性的措施。
(2)预先危险性分析步骤① 对分析系统的生产目的、工艺过程以及操作条件和周围环境进行充分的调查了解;② 收集以往的经验和同类生产中发生过的事故情况,判断所要分析对象中是否也会出现类似情况,查找能够造成系统故障、物质损失和人员伤害的危险性;③ 根据经验、技术诊断等方法确定危险源;④ 识别危险转化条件,研究危险因素转变成事故的触发条件;⑤ 进行危险性分级,确定危险程度,找出应重点控制的危险源;⑥ 制定危险防范措施。
(3)危险、有害因素的危险性等级PHA分析的结果用危险性等级来表示。
危险性可划分为四个等级,见表附3.1。
表附3.1 危险性等级划分表7.2 预先危险性分析评价7.2.1 总体预先危险性分析该项目各单元都存在机械伤害、电气伤害、摔伤、腐蚀及化学灼伤、高处坠落、烫伤等危险危害因素,本小节将这些危险危害因素集中起来,进行预先危险性分析评价,见附表7.1。
(加氢尾油项目)附表7.1总体危险性分析评价表专业知识整理分享7.2.2 电气单元预先危险性分析电气单元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进行评价,如下附表7.2。
作业条件预先危险性分析评价方法
作业条件预先危险性分析评价法(简称LEC),D=L×E×C。
公式中:L--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分数值;
D--风险高低的等级。表示危险程度。
表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分数值
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10
完全可以预料
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或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测系统或曾经作过监测;或过去曾经发生类似事故、事件或偏差;或在异常情况下发生过类似事故、事件或偏差
0.5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能定期进行监测
0.2
极不可能;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相当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0.1
实际不可能
表2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分值
频繁程度
分数值
频繁程度
10
连续暴露
2
每月一次暴露
6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1
每年几次暴露
3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0.5
非常罕见地暴露
表3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分数值
法律法规
及其他要求
人员伤亡
直接经济损失(万元)
停工
公司形象
100
严重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
丧失劳动力、截肢、骨折、听力丧失、慢性病
10以上
部分设备停工
公司及周边范围
2
不符合公司的安全操作程序、规定
轻微受伤、间歇不舒服
1以上
1套设备停工
引人关注,不利于基本的安全卫生要求
1
完全符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 预先危险分析方法预先危险性分析( 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简称 PHA )是在进行某项工程活动(包括设计、施工、生产、维修等)之前,对系统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类别、分布)、出现条件和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宏观、概略分析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其目的是早期发现系统的潜在危险因素,确定系统的危险等级,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止这些危险因素发展成为事故,避免考虑不周所造成的损失,属定性评价。
即:讨论、分析、确定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触发条件、现象、形成事故的原因事件、事故类型、事故后果和危险等级,有针对性地提出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1)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的功能主要有:① 大体识别与系统有关的主要危险;② 鉴别产生危险的原因;③ 估计事故出现对系统产生的影响;④ 对已经识别的危险进行分级,并提出消除或控制危险性的措施。
(2)预先危险性分析步骤① 对分析系统的生产目的、工艺过程以及操作条件和周围环境进行充分的调查了解;② 收集以往的经验和同类生产中发生过的事故情况,判断所要分析对象中是否也会出现类似情况,查找能够造成系统故障、物质损失和人员伤害的危险性;③ 根据经验、技术诊断等方法确定危险源;④ 识别危险转化条件,研究危险因素转变成事故的触发条件;⑤ 进行危险性分级,确定危险程度,找出应重点控制的危险源;⑥ 制定危险防范措施。
(3)危险、有害因素的危险性等级PHA分析的结果用危险性等级来表示。
危险性可划分为四个等级,见表附3.1。
表附 3.1 危险性等级划分表级别危险程度可能导致的后果Ⅰ安全的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及系统损失Ⅱ临界的处于事故的边缘状态,暂时还不至于造成人员伤亡、系统损失或降低系统性能,但应予以排除或采取控制措施Ⅲ危险的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失,要立即采取防范对策措施1Ⅳ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及系统严重破坏的灾难性事故,必须予以果断排灾难性的除并进行重点防范7.2 预先危险性分析评价7.2.1 总体预先危险性分析该项目各单元都存在机械伤害、电气伤害、摔伤、腐蚀及化学灼伤、高处坠落、烫伤等危险危害因素,本小节将这些危险危害因素集中起来,进行预先危险性分析评价,见附表 7.1。
(加氢尾油项目)2附表 7.1 总体危险性分析评价表序号123 4 5事故、故障主要危险源位置类型设备维修操作机械伤害接触敞开式电气设备、接地设备、照明电气伤害设备等人员巡视时摔伤腐蚀性物质存放或腐蚀及化投加时学灼伤维护、检修高处设备;在井、池、洞上高处坠落面或附近作业触发条件1.违章操作2.误操作3.设备安全保护装置失灵1.违章操作;2.电气设备、线路损坏;3.所使用的临时照明装备不是安全电压;4.防护用具不符合要求。
1.障碍物无警示标志;2.室内光线过暗;3.楼梯地面结冰、湿滑;4.人员安全意识差。
1.操作不当;2.腐蚀性物质泄露;3.人员缺乏必要保护1.防护措施不全或损坏;2.违反安全规程;3.未正确使用合格可靠的防坠落用品;4.未安排专职监护人员或监护人员脱岗。
危险等级ⅡⅡ~ⅢⅡⅡ~ⅢⅡ~Ⅲ控制措施1.维护检修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2.机器传动件的外露部分应有保护装置;3.设备设有紧急事故停车装置;4.定期检修、保养设备。
1.严格按规章作业;2.定期检修、维护、更换设备受损器件;3.检修照明电器为安全电压、潮湿工作场所的照明装置、电力线路选用绝缘性能好的产品;4.凡操作人员能触及的裸带电体要设置安全围栏;5.正在送电运行及检修设备挂警示牌等标志;6.防护用具进行符合性试验,且作业人员使用合格的防护用具。
1.位置较低的管道等障碍物有明显警示标志;2.确保室内照明;3.楼梯踏板采用花纹钢板或进行防滑处理;4.保持地面干燥清洁。
1.严格按规章作业,小心投加;2.定期检查设备容器是否有缺陷;3.为操作人员配备个体劳动防护用品如防护手套、靴子等。
1.应健全防护设施,高处平台四周设置防护栏杆;2.平台栏杆和爬梯扶手应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3.楼梯必须考虑防滑措施;4.定期检查和维护防坠落用品;5.监护人员监守岗位,并事先约定联系信号;6.办理《高处安全作业证》并确认安全措施落实后方可进行作业。
36 7接触表面温度超过50℃的设备、管道、高温介质接触低温设备、管道,冬季长时间室外作业1.高温部位无明显标志;1.表面温度超过 60℃的设备、管道应采取保温措施;2.高温管道、阀门质量可靠;烫伤 2.保温材料损坏;Ⅱ3.采取保温、高温部位设警示标志或隔离措施;3.高温介质泄露4.定期检查和维护。
1.低温设施防护损害;2.低温介质液氧、液氮、液 1.定期检查低温设施防护措施,使其保持有效;冻伤态丙烯等发生泄漏;Ⅱ2.采取工程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措施防止低温介质泄露;3.低温作业操作失误; 3.严格按安全作业规程操作;4.严寒气候条件下长时间室 4.减少严寒气候条件下室外作业时间。
外作业。
7.2.2 电气单元预先危险性分析电气单元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进行评价,如下附表7.2。
附表 7.2 电气单元预先危险性分析评价表序号主要危险源事故、故触发条件危险控制措施位置障类型等级1.当变压器长期过载,会引起线圈发热, 1.在变压器安装运行前,进行绝缘强度的测试,其电阻值不得小于规定的使绝缘逐渐老化,造成匝间短路、相间允许值;短路或对地短路; 2.在高低压配电盘上安装三相电流表,不允许过载运行;1变压器2.油质不佳,油量过少;Ⅲ3.绝缘油在投入运行前,必须进行化验,运行中也应定期化验油质和检视火灾穿心螺丝外面所包扎或套的绝缘太薄,油位,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3.夹板与铁芯之间的绝缘损坏,穿心螺丝 4.定期检测变压器铁芯的绝缘强度,发现其低于标准时,要及时更换螺栓及夹板可能碰接铁芯,发生短路,造成套或对铁芯进行绝缘处理;局部过热,引起绝缘严重损坏而起火; 5.检修时不要损坏绝缘,检修结束后应有专人清点工具、检查各部件、测44.表面的绝缘漆运行较久,绝缘老化或破损,产生很大的涡流,铁芯过热,使绕组温升增加,造成变压器内部闪络击穿、起火;5.吊芯检修,不慎将线圈的绝缘和瓷套损坏,继续运行,轻则闪络,重则短路、起火;6.线圈内接头、连接点因接点螺栓松动、焊接不牢、分接开关接点损坏发生接触不良引起局部过热,破坏线圈绝缘、发生短路或断路,产生高温电弧,使绝缘油分解,导致变压器起火、爆炸;7.变压器遭雷击产生过电压以及电磁振荡引起变压器内部过电压;8.油浸变压器的二次侧中性点接地三相负载不平衡,零线出现电流,且该电流过大而接地点接触电阻又较大时,接地点就会产生高温,引燃可燃物;9.变压器负载生短路,变压器承受相当大的短路电流。
如保护系统失灵或整定值调整过大,就有可能烧毁变压器。
高压电气设 1. 高压柜操作和维护通道过小,带电部位2触电裸露;备2. 操作人员没有必要的防护措施。
试绝缘等,确认完整无损,安全可靠才能投入运行;6.检修时注意引线的安全距离,防止由于距离不够而在运行中发生闪络,造成事故;7.检查各螺栓的松紧程度,发现有不良的必须紧固;8.检查变压器线圈的接头焊点,发现焊点不牢、虚焊、焊点两端固定不牢的,必须将焊接面清洗干净,重新焊接;9.检查分接开关接点,必须将开头转换到位,逐个紧固螺栓,确认正确无误时,方可投入运行;10.按 GB50057-1994 的要求设置过压保护器和避雷设施,并在每年雷雨季节来临前对其进行检测;11.经常检查接电线接地点是否完整、紧固,并应定期测试接地电阻值,容量在100kW 以上的变压器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Ω,容量在100kW 以下的则应不大于10Ω;12.变压器必须安装短路保护;13.运行中应注意变压器的声音、温升和油位、油色,出现异常要及时排除;14.保持变压器清洁,随时清除油箱盖上积聚的油垢和灰尘,严防其被外部飞火引燃成灾。
1.高压电气设备布置安排合理,间距设置符合要求;2.电气设施选型、安装合格,应能满足生产和安全的要求;Ⅲ 3. 在高压设备上安装漏电检漏仪以及漏电保护器等;4.检修时应先检查现场,禁止带电作业;5.加强电气设备管理,避免有裸露接头等带电部位;53 4 5 61. 设备、线路老化而绝缘损坏;2. 设备、线路因机械损伤、啃齿动物啃咬、低压电气设触电过载击穿等原因绝缘损坏;备、电气线路3.接地不良;4.漏电保护装置失灵。
1.设备装置固定有缺欠;2.安全防护措施有缺陷;正常作业物体打击 3.设备故障;4.人员违章操作;5.高处的物体或工具不慎掉落。
1.电气系统损坏,长时间超负荷运行;2.违章操作;电气设备、电火灾 3.电气、电缆环境不良,长时间蓄热。
缆4.绝缘破损,露电线路中电阻大的地方容易发热,引燃周围有可燃物。
1.地坑、栏杆或盖板缺失;2.高处平台、楼梯的防护栏杆缺陷或梯度高处作业高处坠落过陡;3.在高处检修时未采取安全防护措施;4.工作时,用力不当滑倒;6.作业人员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和个体防护用品;7.强化电气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持证上岗。
1.对电气设备、线路的绝缘强度进行检测,发现老化破损的应及时更换;Ⅲ2.设置防止小动物的隔离措施,避免电缆被啃咬;3.电气设备应按要求接地,且接地电阻应符合要求;4.装设漏电保护器,并定期检查以保证漏电保护器完好。
1.设备设施安装时应避免螺丝松动、紧固不稳;2.在易发生落物伤人的位置设置防护措施,并定期检查这些安全防护措施的完好性;Ⅱ3.定期检修,保持设备运行完好,防止设备故障引起落物伤人;4.加强工作人员安全教育,杜绝违章作业引发事故;5.设备设施应固定良好,防止高处作业时作业工器具、物品掉下伤人。
1.定期检测电气设备,防止系统损害引发电气火灾事故;2.避免超负荷运行造成电气、电缆过热引发火灾;3.对电气作业人员进行教育,持证上岗,杜绝违章作业;Ⅲ4. 注意电气、电缆环境区域的通风情况,加强巡查,发现有过热处加强通风;5.加强巡查,发现漏电和绝缘破损的应立即更换;6.保证电气设备、电缆等区域干净、整洁,周边无可燃物。
1.在地坑、高处平台、楼梯等处设置防护栏杆,并保持完好。
Ⅱ 2. 高处作业应采取安全带等个体防范措施。
3.高处作业时应谨慎,防治作业不慎滑倒受伤。
67.2.3 循环水与污水处理单元危险性分析序号1 2 3主要危险事故、故源位置障类型维修设备、中毒或管道窒息设备、管道、阀门维溺水护检修碰撞伤泵房害附表 7.3循环水与污水处理单元危险性分析评价表危险触发条件控制措施等级1.检修空气流通不畅,环境应通风;1.检修部位未进行通风;2. 作业时应有专人监控,并约定联系方式;2. 检修人员安全意识差;Ⅲ3.加强检修人员的安全教育;3.有害气体监测仪器失灵。
4.定期检测有害气体监测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