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弹性变形 90页PPT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弹性与塑性在工程上的应用准则:服役中构件的应 力不能超过弹性极限或屈服强度加工中的材料应降低 弹性极限或屈服强度
谁是“弹性定律”的提出者?
由于弹性材料的长期使用,人们开始注意到材料形变的规律。 最早对此进行总结的是齐国人,在《考工记·弓人》中有 “量其力,有三钧”的说法。
东汉的郑玄(公元127-200)对此进行了注释,他写道: “假令弓力胜三石,引之中三尺,以绳缓擐之,每加物一石,则 张一尺。”(《周礼注疏》)
四、拉伸试验设备
§1.2 力-伸长曲线和工程应力-应变 曲线
弹性变形 不均匀屈服塑性变形 均匀塑性变形 不均匀集中塑性变形
断裂
应力-应变曲线
§1.3 强度指标及其测定
13、比屈例服极限σp
试验过应程力中-应,变外成力正不比增关加系试的样最仍大能应继力续伸长;或外
拉伸试样一般为经机加工的试样和不经机加工的全截面试样, 其横截面通常为圆形、矩形、异形以及不经加工的全截面形 状。
二、试验标准
《金属拉伸试验方法 》 老标准GB228-76 、GB228-87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 新标准GB/T228-2019; 试验是用拉力拉伸试样,一般拉至断裂,
测定相应的力学性能。除非另有规定,试验一 般在室温10℃-35℃范围内进行,对温度要 求严格的试验,试验温度应为23℃±5℃。
2.1 弹性变形及其物理本质
2.1.1 弹性变形过程 外力(F)与原子间引力(a / r m)、斥力(b / r n)的平衡过程。
FfFAB0 nm rm rn
外力引起的原子间距的变化,即位 移,在宏观上就是所谓弹性变形。
外力去除后,原子复位,位移消失, 弹性变形消失,从而表现了弹性变 形的可逆性。
y
x
广义虎克定律:
x = [ x - ( y + z ) ] / E y = [ y - ( z + x ) ] / E z = [ z - ( x + y ) ] / E
x y = x y / G y z = y z / G
z x = z x / G 单向拉伸时: x = x / E ,
2.3.1弹性后效
瞬间加载------正弹性后效 瞬间卸载------反弹性后效
把一定大小的应力骤然加到多晶体试 样上,试样立即产生的弹性应变仅是
该应力所应该引起的总应变(OH)中的 一部分(OC),其余部分的应变(CH) 是
在保持该应力大小不变的条件下逐渐 产生,此现象称为正弹性后效。当外 力骤然去除后,弹性应变消失,但也 不是全部应变同时消失,而只先消失
y = z = - x / E
2.1.3 常用弹性常数及其意义
1、弹性模量E,在单向受力状态下 :E 表征材料抵抗正应变 的能力。
2、切变弹性模量G,在纯剪切应力状态下 :G 表征材料抵 抗剪切变形的能力。
3、泊松比υ,在单向受力状态下: υ表示材料受力后横向正 应变与受力方向上正应变之比。
弹性后效实例
2.3.2弹性滞后环(滞弹性)

理想的弹性体其弹性变形速度很快,
相当于声音在弹性体中的传播速度。
在加载时可认为变形立即达到应力-
应变曲线上的相应值,卸载时也立即
0
e 恢复原状,即加载与卸载应在同一直
线上,应变与应力始终保持同步。
在实际材料中有应变落后于应力现象,这种现象叫做滞弹性 (非瞬间加载条件下的弹性后效)
一般建议采用短试样。
拉伸试样的形状尺寸, 一般随金属产品的品种、 规格及试验目的之不同 而分为圆形,矩形及异型 三类。
如无特殊要求,应按该表规 定选用。
4、试样的加工和测量
应按照相关产品标准或GB/T2975的要求切取 样坯和制备试样;
试样原始截面积测定的方法和准确度应符合标 准附录A-D的规定。选用合适的量具或测量装 置,应根据测量的试样原始尺寸计算原始横截 面积,并至少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拉伸试样 1) 圆形试样
d0 l0
2) 矩形试样 3)异型试样
t b
l0
3、拉伸试样的尺寸
以光滑圆柱试样为例,可分为:
21))定比标例距标试距样试:样 比例试关短样系试的。样原:始K标=5距.6L50与原始截面或积LA00=或5d直0 径d0之间不存在
例长如试L样0=:10K0=m11m.3或200mm,或则L延0=伸10率d表0 示为δ100mm或 δ200m延m。伸率分别用δ5、δ10来表示,
第二章 弹性变形
商洛学院 常亮亮
概述
金属的应力—应变曲线(F0不变) (拉伸试验) 金属在外力作用下一般经历弹 性变形(elastic deformation)、 塑性变形(plastic deformation) 和断裂(fracture)三个阶段。
①弹性变形
②屈服变形
③均匀塑性变形
④局部塑性变形
唐初,贾公彦对郑玄的注疏又作了进一步的注释。他指 出:“郑又云‘假令弓力胜三石,引之中三尺’者,此即 三石力弓也。必知弓力三石者,当‘弛其弦,经绳缓擐之’ 者,谓不张之,别以一条绳系两箫,乃加物一石张一尺, 二石张二尺,三石张三尺。”
从《考工记》的记述来看,当时制作的弓大多为三石 (即90斤)拉力的弓,这可能是当时较为标准的弓。
空间受严格限制的场合:既要求刚度高,又要求质量轻。因 加大截面积不可取,只有选用高弹性模量的材料才可以提高 其刚度,即比弹性模量(弹性模量/密度)要高。
弹性性能与特征是原子间结合力的宏观体现,本质上决 定于晶体的电子结构,而不依赖于显微组织,弹性模量 是对组织不敏感的性能指标。 6、影响弹性模量的因素 1)纯金属的E与原子半径
变形:材料受外力作用发生尺寸和形状的变化。 弹性变形:材料受外力作用发生尺寸和形状的变化,当外 力去除后,随之消失的变形。(原子系统在外力作用下离 开其平衡位置达到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
弹性变形涉及构件刚度——构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与两个因素相关: 构件的几何尺寸;材料弹性模量。
塑性变形的不同工程要求:加工过程中降低塑变抗 力;服役过程中提高塑变抗力
范围内,E变化很小,视为常数。 精密件:E随T的微小变化造成
较大使用误差。
(4)加载速率 弹性变形速度远超一般加载速率
(5)冷变形 冷加工塑性变形后 ,E值略降低(4%6%)。大变形产生的变形织构将引起E的各向异性, 沿变形方向E值最大。
2.2.2弹性比功
1、弹性比功 We(弹性应变能密度)材料开始塑性变形 前单位体积所能吸收的弹性变形功。如图:弹性比功

弹性比功= e εe / 2 = e2 / (2E)
e
制造弹簧的材料要求高的弹性比功: ( e 大 ,E 小)
通过适当热处理使材料具有高的e
0
εe
ε
2、比例极限 p
3、弹性极限 e 表示材料发生弹性变性的极限抗力
2.3弹性不完整性
在应力的作用下产生的应变,与应力间存在三个关系:线性、 瞬时和唯一性。在实际情况下,三种关系往往不能同时满足, 称为弹性的不完整性。
(2) 在第二次反向受力前先使金属材料于回复或再结 晶 温 度 下 退 火 , 如 钢 在 400-500℃ , 铜 合 金 在 250270℃退火。
第一节 力-伸长曲线和应力-应变曲线
§1.1拉伸试样
一、单向静拉伸试验特点:
1.最广泛使用的力学性能检测手段; 2.实验的应力状态、加载速率、试样尺寸、温度 等都有 规定; 3.揭示金属材料常见的力学行为(弹性变形、塑性变 形、断裂); 4.可测最基本力学性能指标:强度(σ)、塑性(δ、
ψ)、应变硬化、韧性等。
三、拉伸试样
1、金属拉伸试验试样标准:GB6397-86 2、与拉伸试样相关的几个概念: 标 距:测量伸长用的试样圆柱和棱柱部分的长度; 原始标距 l0:施力前的试样标距; 断后标距:试样断裂后的标距。 平行长度l:试样两头部或两夹持部分之间平行部分的长度; 伸 长:试验期间任一时刻原始标距的增量。
时,σ0.2 =880M Pa
包辛格效应的重要意义。
理论上:由于它是金属变形时长程内应力(常称反向应力)的 度量(长程内应力的大小可用X光方法测量),可用来研究材 料加工硬化的机制。
工程应用上:首先:材料加工工艺需要考虑包辛格效应。
其次:包辛格效应大的材料,内应力较大。
消除方法
(1) 预先进行较大的塑性变形;
加载和卸载时的应力应变曲线 不重合形成一封闭回线 —— 弹性滞后环
0
e
对于多数金属材料,如果不是在微应变范围内精密测量,其
滞弹性不是十分明显;而有少数金属特别象铸铁、高铬不锈
钢则有明显的滞弹性。
例: 普通灰铸铁在拉伸时,
其在弹性变形范围内应力和
应变并不遵循直线AC关系,
而是加载时沿着直线ABC,
在卸载时不是沿着原途径,
而是沿着CDA恢复原状。
弹性滞后环面积: 表示被金属不可逆方式吸收的能量 (即内耗)大小
加载时试样储存的变形功为ABCE, 卸载时释放的弹性变形能为ADCE, 这样在加载与卸载的循环中,试样储 存 的 弹 性 能 为 ABCDA , 即 图 中 阴 影 线面积。
滞后环的应用
1676年,英国物理学家胡克(R. Hooke,1635-1703)以字 谜的形式发表了关于弹性力的定律,即ceiiinosssttuv。1678年, 他公布了谜底,即Ut tensiosie vis,中文的意思是“有多大的 伸长就有多大的力”。
胡克和郑玄一样,他们都没有说明定律适用的范围。由于 郑玄的研究贡献,以胡克名字命名的定律名称是否应更名为 “郑玄定律”或“郑玄-胡克定律”。若是这样,弹性定律的 建立不是在17世纪,而是在2世纪了。
E = k / r m (m>1)
(2)合金元素和第二相 对于金属材料,合金成分对晶格常数的改变不大,因此 其合金化对E改变不大。
在只要求增加抗变形刚度的场合,没必要选择合金,因 此,结构材料只用碳钢即可满足要求。
合金中形成高熔点高弹性模量的第二相质点,可提高弹 性模量。
(3)温度
一般结构件:±50℃的工作温度
★消振: Cr13系列钢和灰铸铁的内耗大,是很好的消振材料, 常用作飞机的螺旋桨和汽轮机叶片、机床和动力机器的底座、 支架以达到机器稳定运转的目的。 ★乐器:对追求音响效果的元件音叉、簧片、钟等,希望声 音持久不衰,即振动的延续时间长久,则必须使内耗尽可能 小。 ★精密仪表中的弹簧、油压表或气压表的测力弹簧,要求弹 簧薄膜的弹性变形能灵敏地反映出油压或气压的变化,因此 不允许材料有显著的滞弹性。
4、体积弹性模量K,表示物体在三向压缩(流体静压力)下, 压强与体积变化率之间的线性比例关系:
K= -P E VV 3(12)
2.2 弹性性能的工程意义
2.2.1刚度 刚度: 概念:在弹性变形范围内,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称为刚度。 意义:构件刚度不足,会造成过量弹性变形而失效。 定义:
要增加零(构)件的刚度,要么选用正弹性模量E 高的材料, 要么增大零(构)件的截面积A。
2.3.3Bauschinger
包辛格(Baushinger)效应—弹性不完整性
定义:指原先经过少量预变形,然 后反向加载时弹性极限(σe)或屈服强 度(σS)降低的现象。
实际材料T10钢的包辛格效应 条件:T10钢淬火350℃回火 拉伸时,曲线1 σ0.2=1130MPa。 曲线2事先经过预压变形再拉伸
一 部 分 (DH) , 其 余 部 分 (OD) 是 逐 渐
消失的。此现象称为反弹性后效。
弹性后效:应力作用下应变不断随时间而发展的行为, 以及应力去除后应变逐渐恢复的现象。 影响因素:组织的不均匀性;温度(升高); 应力状 态(切应力成分大时)。 危害:仪表的准确性; 制造业中构件的形状稳定性 (校直的工件会发生弯曲)。
2.1.2 Hooke 定理
Hooke定律:在弹性状态下应力与应变之间的线性关系。
(各向同性体在单轴加载方向上的应力σ与弹性应变ε间的关系)
固体中一点的应力应变状态可用其单元体上的9个分量表Leabharlann 示,如下图: zz
zx xz
zy yz
y
xy yx
x
正应力: x 、 y 、 z 正应变: x 、 y 、 z 切应力:x y 、 y z 、 z x、 y x 、 z y 、 xz 切应变:x y 、 y z 、 z 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