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5《回忆我的母亲》(第课时)教学案 语文版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上《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1)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上《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1)](https://img.taocdn.com/s3/m/895202c89e31433239689364.png)
5.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目标1. 了解回忆录的一般特点:写真人真事,记叙中可穿插议论、抒情。
2. 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和运用朴素、简洁、平实的语言来进行描述的方法。
3. 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忍顽强的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
教学重点目标2教学难点对文章后四段的准确理解。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与老师引导结合。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我们曾学过刘坚同志的《草地晚餐》。
记叙的人物是谁?(学生答:朱德同志)文章歌颂了朱德同志的哪些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学生答:艰苦朴素、坚忍不拔、以身作则、平易近人、关怀战士、与战士同甘共苦、忠诚于革命事业,等等)朱德同志的这些崇高的品质和革命精神的养成,固然与他接受马列主义,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革命实践分不开,但也同他母亲钟太夫人的教育、影响和熏陶分不开。
忠厚仁慈、坚忍顽强、爱憎分明、始终如一地支持儿子投身于革命事业。
她勤劳一生,在世上活了86个春秋,于1944年去世。
朱德同志为了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与敬爱之情,于1944年母亲逝世后写下了这篇朴素感人的叙事散文。
本文最早发表在1944年5月4日延安《解放日报》上。
延安《解放日报》曾于1944年5月4日刊登《朱母钟太夫人传略》一文。
延安的《解放日报》是当时中共中央的机关报。
二、简介作者朱德同志(1886~1976)是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士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
朱德同志早年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
1915年在云南参加反对袁世凯称帝复辟的起义。
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之后,在党的领导下,积极从事革命活动。
1927年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次年,他率领南昌起义的一部分部队,开赴井冈山,与毛泽东同志所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任军长。
1930年起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中华苏维埃军事委员会主席。
初一第5课《回忆我的母亲》教案精选
![初一第5课《回忆我的母亲》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b46afcd8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10.png)
初一第5课《回忆我的母亲》教案精选教案精选:初一第5课《回忆我的母亲》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一语文教材第五课《回忆我的母亲》,主要内容是作者通过回忆自己的母亲,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思念之情。
文章通过对母亲的生活片段的描述,展现了母亲的善良、勤劳和坚强,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3. 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回忆和描述来表达对亲人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并体会到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重点:通过文章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亲人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材;3. 投影仪;4. 白色粉笔;5. 练习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母亲,让学生思考母亲的辛苦和付出;2. 提问:你们对母亲有什么样的感情?有没有曾经为母亲做过什么特别的事情?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回忆我的母亲》;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对文章进行逐段讲解,解释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2. 讲解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3. 讲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四、课堂讨论(5分钟)1. 让学生分组讨论:你们觉得作者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们自己的母亲又有哪些相似之处?2. 邀请几名学生分享自己的讨论结果。
五、随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2.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段关于母亲的话。
六、板书设计(5分钟)1. 在黑板上写下文章的主题思想;2. 在黑板上写下作者对母亲的感情的关键词语。
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给母亲写一封信,表达对母亲的感情;2. 请学生回家后,观察母亲的一天的活动,记录下母亲的辛苦和付出。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应该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2.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思考如何更好地表达对亲人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课《回忆我的母亲》教案1
![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课《回忆我的母亲》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f9e6a2c74693daef5ef73d85.png)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生平,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学习回忆录的写作特点。
2.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3.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忍顽强的美德。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情境导入大家都知道朱德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和革命家,他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和他小时候手的教育有分不开的联系。
他的母亲教给了他很多东西,他在《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中就讲述了这些事迹,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到底是怎样的。
二、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生平,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学习回忆录的写作特点。
2.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3.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忍顽强的美德。
三、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军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
2,基础字词佃农diàn 祖籍jí溺死nì任劳任怨yuàn和蔼ǎi 妯娌zhóu lǐ 和睦mù 衙门yá仪陇县lǒng 慰勉wèi miǎn 聊叙liáo 甥shēng任劳任怨:做事不辞辛苦,不怕别人埋怨和蔼: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妯娌:兄的妻子和弟的妻子的合称。
和睦:形容相处融洽友爱。
周济: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帮助。
为富不仁:靠剥削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
聊叙:姑且谈谈。
安息:对死者表示悼念的用语。
3.理清思路第一部分(1 段),开篇点题,说明了本文的写作动机。
第二部分(2-13 段),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以时间为线索,翔实而又有重点地记叙了母亲勤劳的一生。
第三部分(14-17 段),写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也表达了自己继续革命的决心。
4.自主探究1.请学生朗读或齐读这一部分。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回忆我的母亲》(第1课时)教案 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回忆我的母亲》(第1课时)教案 语文版](https://img.taocdn.com/s3/m/0c9a7740bed5b9f3f90f1cc5.png)
第二部分(2—-15)详略得当地记叙了母亲勤劳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
的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第三部分(16--17)写作者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和表达自己的决心。
四、逐段阅读
1、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①本段点明主旨的句子:“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3、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黑的字注音。
①不辍劳作(chuò):不停地劳动(耕作)。
②任劳任怨(rèn yuàn):一切劳苦和怨言都能经受。任,担当、承受。
③宽厚仁慈(rén cí):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
④为富不仁(wéi fù):有钱而心狠,残酷剥削穷人,压迫穷人。
⑤节衣缩食(suō shí):尽量节省。节,减省;缩,缩减。
⑥支撑门户(zhī chēng):勉强维持家庭。
⑦东挪西借(nuó):文中指到处向人家借钱。
⑧聊叙(liáo xù):叙谈叙谈。聊,姑且、略;叙,谈。(姑且谈谈)
二、课文导入
1、师:同学们,母亲对儿女的爱深沉、博大、无私。让我们一生一世都难与报答。现在我让同学们听一首有关母亲的歌,请大家听后说说母亲为我们做了些什么?(听阎维文的歌《母亲》)
深明大义
1919年
离开土地就不舒服
继续劳动,直到最后
1924--1927
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
勤俭持家,深明大义
1937年
过着勤劳的农妇生活
理解党的困难,支持革命
1944年
86岁高龄仍不辍劳作。
热爱劳动
②思考:母亲有哪些高尚品质,文中那些段落分别体现了这一品质?
1、勤劳(第4、5、13段)天不亮就起床,整日劳碌,一生不曾脱离劳动,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语文版](https://img.taocdn.com/s3/m/8a57373db7360b4c2e3f64c0.png)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示例之一教学目的一、了解朱德母亲的品质。
她是一位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爱憎分明的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领会作者由热爱母亲推而广之热爱中国普通劳动人民的崇高思想感情。
二、领会本文感情真挚、语言简明平实的特点;学习本文从小处着眼、于细微处见真情的精心选材和巧妙布局。
三、了解回忆录的一般特点。
教学设想一、课文篇幅较长,文中涉及的事件离现代学生生活较远,故要求做好以下课前预习:熟悉课文内容,思考叙事的顺序和线索,结合课文看注释,识生字新词。
二、启发学生爱亲人的感情,并把爱亲人与爱人民、爱祖国联系起来。
三、讲清作者着眼于生活琐事精心选材和巧妙的布局,以及立意的高明之处。
四、集中正音,分散解词。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一、解题。
二、检查预习:指导学生朗读,给生字正音。
三、划分段落,写段意。
四、学习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中的第一层(2—8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这堂课我们学习新课《回忆我的母亲》,这是一篇写真人真事的回忆录。
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同志的母亲钟老太太是一位普通的劳动妇女。
她一生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并始终如一地支持儿子投身革命事业,是一位令人尊敬的伟大母亲。
钟太太以85岁高龄于1944年去世,朱德同志极为悲痛。
当年就写了这篇朴素感人的文章。
文章真实而细致入微地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追述了母亲对他的深刻影响,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与感激之情。
二、检查预习1.指导学生朗读。
要求画出课文“预习提示”中的字词及需要补充的字词。
试说出文章叙事的顺序和线索。
2.听写下列字词并给加黑字注音。
佃农(diàn)祖籍(jí)仪陇(lǒng)溺死(nì)劳碌(lù)私塾(shú)衙门(yá)横蛮(hèngmán)不辍劳作(chuò)饱尝(cháng)妯娌(zhóulǐ)和睦(mù)差役(chāiyì)3.提问:谁能说说本文叙事的顺序和线索?(能说出按时间顺序来写即可;线索说不出,留待后面讲析。
七年级语文上册 5《回忆我的母亲》(第1课时)教学案 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5《回忆我的母亲》(第1课时)教学案 语文版](https://img.taocdn.com/s3/m/2bd6cc9365ce0508763213d1.png)
5.回忆我的母亲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本文生字词及其词义。
2.了解母亲的形象特征。
知道人物具有的优秀品质和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突出人物的优秀品质。
(重点)3.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由爱母亲升华到爱中国普通劳动人民的思想境界。
(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谁都有母亲。
母亲的爱像高山,像海洋,像大地,像阳光,母亲的爱最崇高、最伟大、最无私、最宽广。
今天,我们来学习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看看是怎样的一位母亲培养了朱德总司令这样一位时代的伟人。
二、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
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军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
其主要著作收入《朱德选集》。
2.朗读课文,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韶.关(sháo)仪陇.(lǒng)豌.豆(wān)管束.(shù) 和睦.(mù) 庚.子(gēng)佃.农(diàn) 祖籍.(jí) 溺.死(nì)私塾.(shú) 忙碌.(lù) 衙.门(yá)横蛮.(mán) 和蔼.(ǎi) 差.役(chāi)不辍.劳作(chuî)3.理解词语。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辛苦,不怕别人埋怨。
为富不仁:靠剥削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
佃农:自己没有土地,以租种土地为生的农民。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
豪绅:旧时指地方上依仗封建势力欺压人民的绅士。
节衣缩食:省吃省穿,泛指节俭。
东挪西借:这里借一借,那里借一借,表示千方百计地维持家庭生计。
不辍劳作:劳动作活的事从不停止。
4.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文章饱含了作者对母亲的哪些丰富感情?明确:有“爱”“敬”“哀”“思念”“怀念”“歌颂”“赞扬”“感谢”等等。
其中,“爱”是基本感情,是贯串全文的感情。
作者怀着对母亲深深的爱而哀思母亲,敬重母亲,歌颂母亲,感谢母亲,唱出一支对母亲的深情赞歌。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回忆我的母亲教案新版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回忆我的母亲教案新版语文版](https://img.taocdn.com/s3/m/b9b61807b9f3f90f77c61b8d.png)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习本文按照一定顺序选择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体会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的特点和作用。
2、过程和方法:通过朗读,理清本文讲述了母亲的哪些事迹;体会本文质朴的语言,理解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母亲勤劳俭朴、艰苦奋斗、认识大体、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了解母亲形象的特征。
知道人物具有得到优秀品质和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突出人物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朱德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和革命家,他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和他小时候手的教育有分不开的联系。
他的母亲教给了他很多东西,他在《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中就讲述了这些事迹,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到底是怎样的。
二、介绍作者。
朱德,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
本文是作者为纪念母亲去世而写的。
三、抄写词语,注音和解释。
迁徙()溺()死和睦()衙()门妯娌()节衣缩食宽厚仁慈四、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了解课文都写了母亲哪些方面的优秀品质并找出表现这些优秀品质的事例的语句。
2、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在文中标出,并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3、掌握文中词语的意义。
五、学生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六、朗读分析课文。
1、教师范读第一段,这段情真意切,表达了对母亲的无限热爱和怀念。
要求学生仔细聆听,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并感受文章朴素优美的语言魅力,达到以读代讲的目的。
提问: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指定几名学生朗读2——15段,要求感情充沛,尽量声情并茂。
提问:这一部分以记叙为主,但其间穿插着评价母亲优秀品质的语句,请把这些句子找出来,思考他们有什么作用。
“母亲是个好劳动”“聪明能干”“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更强烈了”“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语文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7)
![语文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7)](https://img.taocdn.com/s3/m/fceb7b469b6648d7c1c74658.png)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
2、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和运用朴素、简洁、平实的语言来进行描述的方法。
3、学习回忆录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并掌握母亲所具有的品质。
2、理解并把握朴素文笔下蕴含的深沉真挚的感情。
课前准备收集赞美母亲的诗歌、文章、歌曲等。
第一课时本课目标1、掌握生字词。
2、分析概括母亲的品质。
教学过程一、语文活动请学生交流收集的关于赞美母亲的诗歌、文章。
(让学生上台朗读)二、课文导入刚刚大家交流了许多赞美母亲的作品,在不同的作者笔下母亲的形象也各不相同,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朱德元帅笔下的他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课文是作者位了纪念母亲去世而写的。
注:共和国十大元帅朱德彭德怀林彪贺龙陈毅刘伯承罗荣桓聂荣臻徐向前叶剑英三、整体感知1、学生朗读课文,了解朱德母亲平凡的一生。
2、标注出生字词。
3、标注出文章中不懂或难以理解的细节质疑。
四、师生互动1、学生在学习小组中自学、相互讨论本文的生字词。
(教师巡视指导)溺死nì不辍chuò私塾shú劳碌lù和蔼hé ǎi宽厚管束慰勉为wéi富不仁节衣缩食佃diàn农和睦mù迁徙xǐ妯娌zhóulǐ任劳任怨勉强miǎn qiǎng 聊叙衙yá门无可奈何菜籽(zǐ)榨(zhà)豪绅shēn 东挪西借滋味周济哭泣横蛮佃农:向地主租种土地的农民,租种某地主土地的农民称为某地主的佃户家境:家庭的经济状况。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
劳碌:事情多而辛苦。
豪绅:旧时指地方上依仗封建势力欺压人民的绅士(有势力、有名望的人)。
节衣缩食:省吃省穿,泛指节俭。
东挪西借:挪,挪借,暂时借用。
这里借一借,那里借一借,表示千方百计地维持家庭生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5《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新版)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5《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新版)语文版](https://img.taocdn.com/s3/m/fc34a031f121dd36a32d829b.png)
《回忆我的母亲》[课标要求:]1、了解母亲平凡伟大的一生,学习劳动人民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优秀品德。
2、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3、学习文章语言朴素,感情真挚的特点。
4、感受作者对母亲的赞扬、热爱与思念之情。
[学法点悟:]学习本文要在朗读中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并感受文章语言朴素优美的魅力。
通过自学归纳朱德母亲的特点,然后组织交流讨论,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认识文章选材典型的特点。
[整体感知:]本文是朱德同志在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以极其悲痛的心情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是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素的散文。
课文选取了哪些材料?表现了母亲的哪些优秀品质?课文是怎样将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地组织为一个整体的?这就是我们在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疑难解析:]质疑:课文选取了哪些材料?表现了母亲的哪些优秀品质?解惑:课文围绕“勤劳”精选典型事例,突出了母亲的优秀品质。
如煮饭、种田、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等表现了母亲的勤劳俭朴;没有打骂过我们,没有同人吵过架表现了母亲的宽厚;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表现了母亲的仁慈;在家庭遭遇不幸时不灰心表现了母亲的坚强;对“我”从事的事业的理解表现了母亲对革命的支持,……这些事例平凡而又典型,表现了母亲作为“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的优秀品质。
质疑:课文是怎样将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地组织为一个整体的?解惑:课文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叙事线索,标明事件的时间并按顺序安排记叙的内容。
质疑:本文采取了什么样的叙事方法?采用这样的叙事方法有什么作用?解惑:采用了倒叙和顺叙相结合的方法。
作者从母亲的去世写起。
这对母亲的一生来讲,当然是最后发生的事情,所以是倒叙。
痛定之后,母亲一生的重要事迹和优良的品德以及对作者的教育和影响,就一幕一幕地映现在作者的脑海里。
因此作者从第2自然段起,到第12自然段止,就按照年代先后顺序写,这是顺叙。
作者将倒叙和顺叙结合起来运用,使文章的脉络清楚,内容的安排极其自然。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5课《回忆我的母亲》(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语文版(2021学年)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5课《回忆我的母亲》(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语文版(2021学年)](https://img.taocdn.com/s3/m/25225f3949649b6649d74794.png)
(2016年秋季版)湖南省冷水江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回忆我的母亲》(第1课时)教学设计语文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年秋季版)湖南省冷水江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回忆我的母亲》(第1课时)教学设计语文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年秋季版)湖南省冷水江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回忆我的母亲》(第1课时)教学设计语文版的全部内容。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回忆录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和运用朴素、简洁、平实的语言来进行描述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一、使学生了解,朱德同志所具备的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与他的母亲对他的教育、影响和熏陶是分不开的.这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二、学习运用质朴平实的语言,选择精当的材料来歌颂母亲的“勤劳一生”,表达作者深切真挚的感情的写法。
深入理解文章最后四段的内容和作用。
这些应作为重点讲清楚。
三、文中记叙的多是平凡琐事,涉及历史上的一些社会现象,学生不熟悉。
按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时间”概念一定要弄明确,不能模糊.这些难点一定要帮学生理解.四、主要教法是设疑、点拨、讲析、讨论、总结。
可适当运用电教手段。
如文章按时间顺序记叙母亲的经历,表现母亲的优秀品质,可列一个表,绘制在软片上,运用投影机,采用边讲析边打出相关的内容项目的方法,将思路逐步向学生理解,使学生对全文的主要内容能较好地掌握。
语文:第5课《回忆我的母亲》第1课时教案新部编本(语文版七年级上册)
![语文:第5课《回忆我的母亲》第1课时教案新部编本(语文版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b977f317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17.png)
教师学科教课设计[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5、回想我的母亲节次第 1 课时备课人赵群友讲课时间总课时数知识与技术教学过程与方法目标感情态度与价值观教课重、难点一、理解字词。
二、学习回想录的特色。
三、学习抓住人物特色来选材,从而表现人物。
导入新课,指导预习,初步认识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段落层次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勤奋简朴、宽厚博爱、坚韧坚强的美德,领会作者对母亲的想念、尊敬之情要点:字词;全文线索掌握。
难点:朗诵;理清段落层次。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预习反应1、初读课文,将文中有困难的字词标明出来。
2、给以下加黑字注音。
佃农di àn原籍j í妯娌zhòul ǐ牵强qi ǎng迁移xǐ慰勉wèimi ǎn 淹死 nì衙门yá私塾sīshú调料tiáo血溅jiàn瞒着mánzhe3、解说以下词语,并给加黑的字注音。
①不辍劳作(chuò):不断地劳动(耕种)。
②不辞辛苦(r èn yu àn):全部劳累和牢骚都能经受。
任,担当、蒙受。
③宽厚博爱(r én c í):待人宽大老实,博爱慈善。
④为富不仁(wéifù):有钱而心狠,残忍盘剥穷人,压迫穷人。
⑤节衣缩食(suōsh í):尽量节俭。
节,减省;缩,减少。
⑥支撑门户(zhīch ēng):牵强保持家庭。
⑦东挪西借(nuó):文中指各处向人家借款。
⑧聊叙( li áo x ù):叙谈叙谈。
聊,临时、略;叙,谈。
(临时谈谈)二、课文导入1、师 : 同学们,母亲对子女的爱深邃、广博、无私。
让我们一世一世都难与报恩。
《回忆我的母亲》(语文版七年级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回忆我的母亲》(语文版七年级必修)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d18efda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8a.png)
《回忆我的母亲》(语文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理解回忆录的特点,了解文章的选材和布局,体会文中真挚的感情和简明平实的语言。
二课时安排1.课时:两课时;2.课型:说读课。
三预习要求1.读课文,了解母亲的事迹;2.根据课文第一层次练习“理解分析”中的三个问题,理解课文记事的顺序和课文的结构布局。
四教学蓝图全篇文章的教学大致分为三个重要的教学板块:1.整体感知课文,2.整体理解课文,3.整体赏析课文。
五教学主要过程教学板块之一:整体感知课文。
1.同学们读课文,体会文中母亲的事迹,母亲的品德。
2.请同学们用“母亲是……”的格式为题说句子,要求在课文之中尽情搜寻、概括,从而理解课文运用不同的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多方位地立体地表现母亲优秀品质的特点。
同学们进行课堂说话活动:母亲是勤劳一生的人母亲是一位有很多事情值得我永远回忆的人母亲是个好劳动母亲是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的人母亲是整日劳碌着的人母亲是聪明能干的人母亲是能将地主富豪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的人母亲是每天天还没亮就第一个起身的人母亲是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的人母亲是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的人母亲是同情贫苦人的人母亲是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人母亲是对穷苦农民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反感的人母亲是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的人母亲是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成功的人母亲是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的人……3.教师小结。
教学板块之二:整体理解课文。
1.教师:《回忆我的母亲》鲜明地表现了回忆录的特点。
作者以时间为经线,以母亲的优秀品德为纬线,把很多值得永远回忆的事情编织起来。
请同学们读课文,以“说说‘母亲’的好品德”为题,每人叙述一件事,说说这件事表现了“母亲”什么样的品质。
2.同学们读课文,理解分析文中的“事例”,准备进行说话。
3.同学们以四人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说话活动。
4.学生代表发言。
第五课《回忆我的母亲》教案语文版七年级上
![第五课《回忆我的母亲》教案语文版七年级上](https://img.taocdn.com/s3/m/2b911e59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9b.png)
第五课《回忆我的母亲》教案语文版七年级上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学会通过课文分析,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情感表达。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深入分析课文内容,提高合作学习能力。
运用思维导图,梳理课文结构,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孝顺父母的品质。
学会珍惜亲情,懂得感恩。
培养对文学的热爱,激发阅读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生字词的学习。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课文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学习。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情感。
如何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三、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作者的简介,引导学生了解作者。
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谈谈对母亲的认识和感情。
2.课文朗读学生自读课文,注意朗读技巧。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感受课文情感。
3.生字词学习学生自学生字词,查阅字典。
教师检查学生生字词掌握情况,进行讲解和辅导。
4.课文内容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结构。
5.修辞手法与表达技巧学习教师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学生举例说明,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6.课后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批改作业,反馈问题,进行讲解。
7.课堂小结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鼓励。
四、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检查学生的朗读技巧和情感表达。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生字词掌握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分析学生课后练习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4.课堂小结评价学生在课堂小结中的发言,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
五、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找出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2.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5《回忆我的母亲》(第1课时)教学案语文
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本文生字词及其词义。
2.了解母亲的形象特征。
知道人物具有的优秀品质和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突出人物的优秀品质。
(重点)
3.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由爱母亲升华到爱中国普通劳动人民的思想境界。
(难点)【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谁都有母亲。
母亲的爱像高山,像海洋,像大地,像阳光,母亲的爱最崇高、最伟大、最无私、最宽广。
今天,我们来学习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看看是怎样的一位母亲培养了朱德总司令这样一位时代的伟人。
二、自主预习
1.走近作者。
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军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
其主要著作收入《朱德选集》。
2.朗读课文,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韶.关(sháo)仪陇.(lǒng)豌.豆(wān)
管束.(shù) 和睦.(mù) 庚.子(gēng)
佃.农(diàn) 祖籍.(jí) 溺.死(nì)
私塾.(shú) 忙碌.(lù) 衙.门(yá)
横蛮.(mán) 和蔼.(ǎi) 差.役(chāi)
不辍.劳作(chuò)
3.理解词语。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辛苦,不怕别人埋怨。
为富不仁:靠剥削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
佃农:自己没有土地,以租种土地为生的农民。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
豪绅:旧时指地方上依仗封建势力欺压人民的绅士。
节衣缩食:省吃省穿,泛指节俭。
东挪西借:这里借一借,那里借一借,表示千方百计地维持家庭生计。
不辍劳作:劳动作活的事从不停止。
4.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文章饱含了作者对母亲的哪些丰富感情?
明确:有“爱”“敬”“哀”“思念”“怀念”“歌颂”“赞扬”“感谢”等等。
其中,“爱”是基本感情,是贯串全文的感情。
作者怀着对母亲深深的爱而哀思母亲,敬重母亲,歌颂母亲,感谢母亲,唱出一支对母亲的深情赞歌。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这篇课文记叙了母亲的哪些事件?
明确:记叙了母亲煮饭、种田、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和气待人、周济穷人等小事。
记叙了母亲同情革命、支持革命的事情。
2.结合这些事件的具体内容,分析和概括朱德的母亲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明确:朱德的母亲主要有这样一些优秀品质:①勤劳(第4、5、13段),②俭朴能干(第6、12段),③宽厚仁慈(第7段),④坚强(第8段),⑤有远见(第10段),⑥同情革命(第11段),⑦支持革命(第12段)。
(二)深层探究
1.母亲一生值得回忆的事件很多,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些事件来写呢?这些事件又是如何串连起来的?
明确:作者精选的这些事件最能表现普通劳动妇女的本质特征:勤劳俭朴的习惯、宽厚仁慈的态度、坚强不屈的性格。
但在文章中这些事件又不是零碎的、孤立的,文章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线索,标明事件的时间并按顺序安排记叙的内容。
如课文第
二部分中,记叙了庚子年(1900)受灾农民吃大户,乙未年(1895)除夕被迫分家,光绪三十一年(1905)母亲送子读书等,甚至引用侄儿、外甥的来信,也标明时间。
这样,虽然文章所记的内容时间跨度大,事件多,但脉络清晰、有条不紊、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2.作者是怎样把对母亲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结合起来的?谈谈你的体会。
明确:朱德是领袖,是革命家,他心里装着人民,还装着党和国家。
作者深知母亲逝世的哀痛是“无法补救的”,因此就要寻找补救之法,以报答母恩于万一。
于是,从母亲的平凡,想到劳动人民的平凡,想到“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再进一步想到“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再通过一个设问句,使报答母亲深恩的感情上升为更博大的感情:“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文章倒数第二自然段表达了作者宽广的胸怀、崇高的精神。
作者把爱母亲的感情与爱党、爱人民、爱民族的感情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大大地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四、板书设计
回忆我的母亲具体事例煮饭、种田、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和气待人、周济穷人
同情革命、支持革命
优秀品质勤劳俭朴的习惯
宽厚仁慈的态度
坚强不屈的性格
感情:怀念赞扬崇敬悲痛
五、课外拓展
朱德的母亲去世后,延安各界举行公祭,挽联甚多。
你能写出一副挽联吗?
明确:中共中央的挽联是:“八路公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
”上联颂总司令丰功伟绩,“大孝为国”之赞,正是朱德文中所言:“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
”“吾党之光”,是党中央对钟太夫人的崇高评价,也表明伟大的共产党与亿万人民的母亲的血肉联系和鱼水之情。
中共中央党校的挽联是:“唯有劳动人民母性,能育劳动人民领袖。
”
毛泽东的挽联是:“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不愧劳动阶级完人。
”
周恩来、刘少奇、陈云等人的挽联是:“教人成民族英雄,举世共钦贤母范;毕生为劳动妇女,故乡永保好家风。
”
谢觉哉同志的挽联是:“红星入怀,盖世勋名光子舍;白云在望,漫天暗澹陨慈晖。
”24916 6154 慔031167 79BF 禿 23130 5A5A 婚I21705 54C9 哉><25724 647C 摼f24831 60FF 惿40459 9E0B 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