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的连接方式
钢结构常用的连接方法
钢结构常用的连接方法
钢结构常用的连接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螺栓连接:使用螺栓将钢结构构件连接在一起,可以采用普通螺栓、高强度螺栓或预应力螺栓。
2. 焊接连接:通过焊接将钢结构构件连接在一起,包括手工电弧焊接、气体保护焊接、埋弧焊接等。
3. 铆接连接:采用铆钉将钢结构构件连接在一起,可以采用拉铆或者冲击铆接的方式。
4. 锈蚀连接:使用锈蚀或者锈蚀加粘结的方式将钢结构构件连接。
5. 槽钢连接:将槽钢与其他构件进行连接,可以实现不同方向的连接。
6. 槽型连接:使用槽型钢将钢结构构件连接在一起,可实现不同角度的连接。
需要根据具体的钢结构设计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连接方法,并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操作。
钢结构的连接方法
钢结构的连接方法一、钢结构的连接方法1、焊接连接2、螺栓连接3、铆钉连接二、以钢材制作为主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
钢材的特点是强度高、自重轻、刚度大,故用于建造大跨度和超高、超重型的建筑物特别适宜;材料匀质性和各向同性好,属理想弹性体,最符合一般工程力学的基本假定;材料塑性、韧性好,可有较大变形,能很好地承受动力荷载;建筑工期短;其工业化程度高,可进行机械化程度高的专业化生产;加工精度高、效率高、密闭性好,故可用于建造气罐、油罐和变压器等。
其缺点是耐火性和耐腐性较差。
主要用于重型车间的承重骨架、受动力荷载作用的厂房结构、板壳结构、高耸电视塔和桅杆结构、桥梁和库等大跨结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等。
钢结构今后应研究高强度钢材,大大提高其屈服点强度;此外要轧制新品种的型钢,例如H型钢(又称宽翼缘型钢)和T形钢以及压型钢板等以适应大跨度结构和超高层建筑的需要。
钢结构又分轻钢和重钢。
判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很多有经验的设计师或项目经理也常常不能完全说明白,可以以一些数据综合考虑并加以判断。
三、钢结构以钢材制作为主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
钢材的特点是强度高、自重轻、刚度大,故用于建造大跨度和超高、超重型的建筑物特别适宜;材料匀质性和各向同性好,属理想弹性体,最符合一般工程力学的基本假定;材料塑性、韧性好,可有较大变形,能很好地承受动力荷载;建筑工期短;其工业化程度高,可进行机械化程度高的专业化生产;加工精度高、效率高、密闭性好,故可用于建造气罐、油罐和变压器等。
其缺点是耐火性和耐腐性较差。
主要用于重型车间的承重骨架、受动力荷载作用的厂房结构、板壳结构、高耸电视塔和桅杆结构、桥梁和库等大跨结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等。
钢结构今后应研究高强度钢材,大大提高其屈服点强度;此外要轧制新品种的型钢,例如H型钢(又称宽翼缘型钢)和T形钢以及压型钢板等以适应大跨度结构和超高层建筑的需要。
钢结构又分轻钢和重钢。
钢结构的连接方法及区别
钢结构的连接方法及区别焊接连接是钢结构中最常用的连接方法之一、通过将钢材加热至熔化状态,然后相互压合或形成多层焊缝,使两个钢材或构件连接在一起。
焊接连接的优点是连接强度高、刚性好、耐疲劳性能好,适用于各类钢结构。
但是焊接连接的缺点是成本较高、施工难度大,可能需要专业焊接工人进行操作。
螺栓连接是另一种常用的钢结构连接方法。
通过使用螺栓、螺母和垫圈将两个钢材或构件连接在一起。
螺栓连接的优点是安装方便、布置灵活、拆卸方便,适用于需要机械拆卸的钢结构。
缺点是连接强度相对较低,需要增加螺栓数量以提高强度,且需要定期检查螺栓松动情况。
铆接连接是通过在连接处应用铆钉连接钢材或构件。
铆接连接的优点是连接强度高、刚性好、安全可靠,适用于需要较高强度连接的钢结构。
缺点是安装困难、需求专业工具和技术才能进行操作。
插接连接是将一个构件插入或套入另一个构件的连接方式。
插接连接的优点是简单易操作、方便拆卸,适用于一些需要频繁组装和分解的钢结构。
缺点是连接强度较低,适用于一些轻型的非承重结构。
焊接、螺栓和铆接是三种最常用的钢结构连接方法。
它们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和要求。
总体来说,焊接连接强度高且可靠,适用于大型和承重结构;螺栓连接方便拆卸和调整,适用于需要灵活布置的结构;铆接连接相对于螺栓连接而言连接强度更高,适用于需要较高强度的结构;插接连接简单易操作,适用于轻型非承重结构。
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设计需求,综合考虑结构的功能、形式、材料特性、施工和维护等方面的因素选择合适的连接方法。
同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需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连接的质量和安全性。
钢结构连接的三种方法
钢结构连接的三种方法
钢结构连接的三种方法分别是焊接、螺栓连接和铆接。
1. 焊接:利用高温将两个或多个零件熔合在一起,形成坚固的连接。
焊接连接可以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结构,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刚性,但需要在现场进行,且操作难度较大。
2. 螺栓连接:将零件通过螺栓和垫圈连接起来,形成可拆卸的连接方式。
该方法便于现场施工和维修,但需要注意螺栓预紧力的控制,以确保连接的稳定性。
3. 铆接:将两个或多个零件通过铆钉连接起来,形成永久性的连接。
铆接连接适用于需要远离现场制造的构件,具有较高的耐久性和抗震性,但需要在制造厂进行。
钢结构的连接方法
钢结构的连接方法
钢结构的连接方法主要包括:
1.焊接:焊接是采用焊接焊条或电弧焊将钢结构连接在一起的一种方法。
具体的焊接方式包括:焊接板焊、焊缝焊、插焊、双面焊等。
2.螺栓连接:利用螺栓将所连接的板件固定在一起。
螺栓连接方式包括:普通螺栓连接、拧紧螺母系统、膨胀螺栓系统等。
3.剪切连接:剪切连接是将钢板条和角钢以剪切变形的方式结合在一起。
剪切连接包括:
常规剪切连接、法兰连接、超高度剪切连接、超宽度剪切连接等。
4.组合连接:组合连接是在焊接和螺栓连接的基础上,将两者相结合,相互补充来实现钢结构连接的方式,如拉杆焊接和螺栓连接等。
5.跨度连接:跨度连接是将壳体系支撑在支撑点之间,以产生超长的
结构的连接方法。
常见的跨度连接方式有套筒支撑系统、群支撑系统、球
支撑系统等。
钢结构的连接方法
钢结构的连接方法一、钢结构的连接方法1、焊接连接2、螺栓连接3、铆钉连接二、以钢材制作为主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
钢材的特点是强度高、自重轻、刚度大,故用于建造大跨度和超高、超重型的建筑物特别适宜;材料匀质性和各向同性好,属理想弹性体,最符合一般工程力学的基本假定;材料塑性、韧性好,可有较大变形,能很好地承受动力荷载;建筑工期短;其工业化程度高,可进行机械化程度高的专业化生产;加工精度高、效率高、密闭性好,故可用于建造气罐、油罐和变压器等。
其缺点是耐火性和耐腐性较差。
主要用于重型车间的承重骨架、受动力荷载作用的厂房结构、板壳结构、高耸电视塔和桅杆结构、桥梁和库等大跨结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等。
钢结构今后应研究高强度钢材,大大提高其屈服点强度;此外要轧制新品种的型钢,例如H型钢(又称宽翼缘型钢)和T形钢以及压型钢板等以适应大跨度结构和超高层建筑的需要。
钢结构又分轻钢和重钢。
判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很多有经验的设计师或项目经理也常常不能完全说明白,可以以一些数据综合考虑并加以判断。
三、钢结构以钢材制作为主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
钢材的特点是强度高、自重轻、刚度大,故用于建造大跨度和超高、超重型的建筑物特别适宜;材料匀质性和各向同性好,属理想弹性体,最符合一般工程力学的基本假定;材料塑性、韧性好,可有较大变形,能很好地承受动力荷载;建筑工期短;其工业化程度高,可进行机械化程度高的专业化生产;加工精度高、效率高、密闭性好,故可用于建造气罐、油罐和变压器等。
其缺点是耐火性和耐腐性较差。
主要用于重型车间的承重骨架、受动力荷载作用的厂房结构、板壳结构、高耸电视塔和桅杆结构、桥梁和库等大跨结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等。
钢结构今后应研究高强度钢材,大大提高其屈服点强度;此外要轧制新品种的型钢,例如H型钢(又称宽翼缘型钢)和T形钢以及压型钢板等以适应大跨度结构和超高层建筑的需要。
钢结构又分轻钢和重钢。
简述钢结构连接方法的种类
简述钢结构连接方法的种类
钢结构连接方法的种类包括以下几种:
1. 螺栓连接:使用螺栓和螺母将钢构件连接在一起。
螺栓连接能够提供较高的刚度和强度,并且易于安装和拆卸。
2. 焊接连接:通过将钢构件进行熔接来实现连接。
焊接连接能够提供更高的刚度和强度,并且可以实现连续的结构性能。
3. 铆接连接:使用铆钉将钢构件连接在一起。
铆接连接具有较高的刚度和强度,并且能够实现连续的结构性能。
4. 锚固连接:通过固定钢构件到混凝土结构或者其他基础上来实现连接。
锚固连接能够提供较高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5. 拼装连接:将预制的钢构件通过扣件或者其他连接件进行组合拼装。
拼装连接能够提高施工速度和灵活性,并且便于现场安装。
6. 机械连接:使用机械连接件,如榫卯接头、卡口式接头等,将钢构件连接在一起。
机械连接能够提供较高的刚度和强度,并且方便拆卸和更换。
总结起来,钢结构连接方法的种类多样,每种连接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特点,选择合适的连接方法可以提高钢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钢结构主要的连接方式
1、焊接是钢结构最主要的连接方式,有对接焊缝和角焊缝两种基本形式。
常用的焊接方法有手工焊、自动(或半自动)埋弧焊。
手工焊焊条型号应与主体金属强度相适应。
施焊过程中可能产生裂纹、气孔、烧穿、弧坑等缺陷。
为保证焊缝质量,应根据焊缝等级按各自不同的检验标准进行质量检查。
2、焊缝为保证焊缝质量和便于施焊,对接焊缝要求按焊件厚度采用不同形式的坡口,坡口形式有I 形、单边V形、V形、U形、K形、X形等。
对于没有采用引弧板的焊缝,计算时焊缝长度要考虑起落弧的影响。
对接焊缝截面上的应力分布与母材相同,强度计算公式也相同,轴力作用下一般采用直缝,强度不足时可采用斜焊缝,当倾斜角度BW56。
时,可不进行焊缝强度计算,在弯矩、剪力共同作用下的计算公式也可采用材料力学公式。
、角焊缝受力复杂,按受力不同分为侧焊缝和端焊缝为保证焊接质量,规范对焊脚尺寸hf及焊缝计算长度lw等都作了构造规定。
角焊缝计算以最小焊缝截面为计算截面,且不论抗拉、抗压及抗剪均采用同一强度设计值£ fw。
对角焊缝在轴心力、弯矩、扭矩、剪力及几个力共同作用下的受力进行了分析并推导出不同情况下的计算公式,应熟练掌握。
4、焊接施焊时,由于不均匀的温度场,使杆件产生焊接变形和焊接应力,这对结构在常温、静载作用下的承载力没有影响,但增大了结构的变形,降低了结构的刚度、疲劳强度以及稳定承载力。
从设计和施工方面应采取不同措施减小或消除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如设计上尽量使焊缝对称布置;施焊时应采用合理的施焊次序等。
5、螺栓排列普通螺栓排列时,规范根据受力、构造和施工三方面的要求规定了容许距离,针对螺栓几种可能的排列形式,提出了不同的防止措施,在确定单个螺栓承载力设计值的基础上,分析了螺栓群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和计算方法。
6、高强度螺栓高强度螺栓是通过特制扳手拧紧螺帽,使螺杆产生很大的预拉力,将板件压紧。
在外力作用下,板件间产生很大的摩擦力。
摩擦型高强螺栓就是依靠摩擦力传递剪力的。
钢结构的连接方式
(1)按构件连接的相对位置分类 对接连接、搭接连接、T形连接和角部连接等 (2)按构造分类 对接焊缝(正对接焊缝、斜对接焊缝); 角焊缝(正面角焊缝、侧面角焊缝和斜焊缝) (3)按施焊位置分类 平焊、立焊、横焊和仰焊
(1)指引线 (2)图形符号 (3)辅助符号
(1)对接焊缝的构造要求 (2)角焊缝的构造要求 (3)焊缝的强度设计值
(1)轴心力作用下的对接焊缝连接强度计算 (2) 直螺栓连接
略
(1)螺栓布列间距不宜过大或过小 (2)螺栓连接的强度设计值
(1)抗剪承载力计算 (2)抗拉承载力计算 (3)同时承受剪力和杆轴方向拉力的普通螺栓
的剪拉承载力计算 (4)螺栓群在弯矩作用下的计算
钢结构构件常用的连接方式
钢结构构件常用的连接方式1.焊接连接焊接连接有气焊、接触焊和电弧焊等方法。
在电弧焊中又分手工焊、自动焊和半自动焊三种。
目前,钢结构中常用的是手工电弧焊。
利用手工操作的方法,以焊接电弧产生的热量使焊条和焊件熔化,从而凝固成牢固接头的工艺过程,就是手工电弧焊。
(1)焊缝的形式与构造①对接焊缝对接焊缝的形式有直边缝、单边V形缝、双边V形缝、U形缝、K形缝、X 形缝等。
当焊件厚度很小,可采用直边缝。
对于一般厚度的焊件,因为直边缝不易焊透,可采用有斜坡口的单边V形缝或双边V形缝,斜坡口和焊缝根部共同形成一个焊条能够运转的施焊空间,使焊件易于焊透。
对于较厚的焊件,则应采用U形缝、K形缝和X形缝。
其中V形缝和U形缝为单面施焊,但在焊缝根部还需要补焊,当焊件可随意翻转施焊时,使用K 形缝和X形缝较好。
焊缝的起点和终点处常因不能熔透而出现凹形的焊口,为避免受力后出现裂纹及应力集中,施焊时应将两端焊至引弧板上,然后再将多余部分切除,这样便不致减小焊缝处的截面。
对接焊缝的优点是用料经济,传力均匀、平顺,没有显着的应力集中,承受动力荷载的构件最适于采用对接焊缝。
缺点是施焊的焊件应保持一定的间隙,板边需要加工,施工不便。
②角焊缝在相互搭接或丁字连接构件的边缘,所焊截面为三角形的焊缝,叫做角焊缝。
角焊缝按外力作用方向可分为平行于外力作用方向的侧面角焊缝和垂直于外力作用方向的正面角焊缝。
钢结构中,最常用的是普通直角焊缝,其他形式主要是为了改变受力状态,避免应力集中,一般多用于直接受动力荷载的结构。
杆件与节点板的连接焊缝一般宜采用两面侧焊,也可用三面围焊,对角钢焊件还可采用L形围焊,但为不引起偏心,角钢背焊缝长度常受到限制,所以一般只适用于受力较小的焊件。
所有围焊的转角处必须连续施焊。
角焊缝的优点是焊件板边不必预先加工,也不需要校正缝距,施工方便。
其缺点是应力集中现象比较严重,由于必须有一定的搭接长度,角焊缝连接在材料使用上不够经济。
钢结构的构件连接方式
d e钢结构的构件连接方式钢结构的连接方法大体来看,有以下几种:焊接——是使用最普遍的方法,该方法对几何形体适应性强,构造简单,省材省工,易于自动化,工效高;但是焊接属于热加工过程,对材质要求高,对于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也高,焊接程序严格,质量检验工作量大。
铆接——该方法传力可靠,韧性和塑性好,质量易于检查,抗动力荷载好;但是由于铆接时必须进行钢板的搭接,相对来讲费钢、费工。
普通螺栓连接——这种方式装卸便利,设备简单,工人易于操作;但是对于该方法,螺栓精度低时不宜受剪,螺栓精度高时加工和安装难度较大。
高强螺栓连接——此法加工方便,对结构削弱少,可拆换,能承受动力荷载,耐疲劳,塑性、韧性好摩擦面处理,安装工艺略为复杂,造价略高射钉、自攻螺栓连接——较为灵活,安装方便,构件无须预先处理,适用于轻钢、薄板结构不能受较大集中力。
焊接连接 焊接是钢结构较为常见的连接方式,也是比较方便的连接方式,在众多的钢结构中,焊接是最为常见的一种。
根据焊接的形式,焊缝可以分为对接(平接)焊缝、角焊缝、和顶接焊缝三大类。
对接焊缝对接焊缝按受力与焊缝方向分直缝——作用力方向与焊缝方向正交;斜缝——作用力方向与焊缝方向斜交两类。
从直观来看,直缝受拉,斜缝受拉与剪的同时作用。
对接焊缝在焊接上有以下处理形式: a )直边缝:适合板厚t 10mm b )单边V 形:适合板厚t =10~20mmc )双边V 形:适合板厚t =10~20mmd )U 形:适合板厚t > 20mme )K 形:适合板厚t > 20mm b斜缝 直缝f)X形:适合板厚t > 20mm对接焊缝的优点是用料经济、传力均匀、无明显的应力集中1[1],利于承受动力荷载;但也有缺点,需剖口,焊件长度要精确。
对接焊缝需要做以下构造处理:首先,在施焊过程中,起落弧处易有焊接缺陷,所以用引弧板;但采用引弧板施工复杂,除承受动力荷载外,一般不用,计算时将焊缝长度两端各减去5mm。
钢结构的连接方法
二、焊缝连接的缺陷、质量检验
焊缝质量检验
外观检查: 检查外观缺陷和几何尺寸。 无损检验:检查内部缺陷。
①超声波检验 ②X射线透照
二、焊缝连接的缺陷、质量检验
焊缝质量检验
焊缝的级别 ①三级焊缝只要求对全部焊缝作外观检查,符合
三级质量标准; ②二级焊缝要求通过外观检查和超声波检验,其
中要求超声波检验每条焊缝的20%长度; ③一级焊缝则要求通过外观检查和全部超声波检
缝正应力为弯矩和轴心力引起的应力之和(a)验算, 剪应力仍按式(b)验算,需要验算折算应力时按式(c) 进行验算。
N AW
M Ww
ftw
(a)
VSw I wt
f
w v
(b)
12 312 1.1 ftw (c)
钢结构的连接
第四节 角焊缝连接的构造和计算
第四节 角焊缝连接的构造和计算
一、受力特征和构造要求 1、角焊缝按其受力方向和位置分为: 侧面角焊缝(侧焊缝) 正面焊缝(端焊缝) 两者联合使用称为围焊缝
1、减少或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的措施 (1)设计角度,尽量避免三向拉应力的情况 (2)制造方面,采取适当的焊接次序 焊缝较厚时采用分层焊,焊缝较长时采用分段焊
(3)尽可能采用对称焊缝
2、减少或消除焊接变形的措施 (1)施焊前使构件有一个和焊接变形相反的预变形
(2)采用合理的装配和焊接顺序 (3)对于小尺寸的杆件,可在焊前预热,或焊后回 火加热到600℃左右,然后缓慢冷却,可消除焊接 变形。 (4)机械矫正:锤击法
俯焊
立焊(平) 立焊(竖)
仰焊
三、焊缝连接的型式
四、焊缝的强度设计值
焊缝强度主要决定于焊缝金属和主体金属的强度。 并与焊接形式、应力集中程度以及焊接工艺条件等有 密切关系。
钢结构的构件连接方式
d e f 钢结构的构件连接方式钢结构的连接方法大体来看,有以下几种:焊接——是使用最普遍的方法,该方法对几何形体适应性强,构造简单,省材省工,易于自动化,工效高;但是焊接属于热加工过程,对材质要求高,对于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也高,焊接程序严格,质量检验工作量大。
铆接——该方法传力可靠,韧性和塑性好,质量易于检查,抗动力荷载好;但是由于铆接时必须进行钢板的搭接,相对来讲费钢、费工。
普通螺栓连接——这种方式装卸便利,设备简单,工人易于操作;但是对于该方法,螺栓精度低时不宜受剪,螺栓精度高时加工和安装难度较大。
高强螺栓连接——此法加工方便,对结构削弱少,可拆换,能承受动力荷载,耐疲劳,塑性、韧性好摩擦面处理,安装工艺略为复杂,造价略高射钉、自攻螺栓连接——较为灵活,安装方便,构件无须预先处理,适用于轻钢、薄板结构不能受较大集中力。
焊接连接焊接是钢结构较为常见的连接方式,也是比较方便的连接方式,在众多的钢结构中,焊接是最为常见的一种。
根据焊接的形式,焊缝可以分为对接(平接)焊缝、角焊缝、和顶接焊缝三大类。
对接焊缝对接焊缝按受力与焊缝方向分直缝——作用力方向与焊缝方向正交;斜缝——作用力方向与焊缝方向斜交两类。
从直观来看,直缝受拉,斜缝受拉与剪的同时作用。
对接焊缝在焊接上有以下处理形式:a )直边缝:适合板厚t 10mmb )单边V 形:适合板厚t =10~20mmc )双边V 形:适合板厚t =10~20mmd )U 形:适合板厚t > 20mme )K 形:适合板厚t > 20mmf )X 形:适合板厚t > 20mm对接焊缝的优点是用料经济、传力均匀、无明显的应力集中1[1],利于承受动力荷载;但也有缺点,需剖口,焊件长度要精确。
对接焊缝需要做以下构造处理:首先,在施焊过程中,起落弧处易有焊接缺陷,所以用引弧板;但采用引弧板施工复杂,除承受动力荷载外,一般不用,计算时将焊缝长度两端各减去5mm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钢结构的连接钢结构的构件是由型钢、钢板等通过连接(connections)构成的,各构件再通过安装连接架构成整个结构。
因此,连接在钢结构中处于重要的枢纽地位。
在进行连接的设计时,必须遵循安全可靠、传力明确、构造简单、制造方便和节约钢材的原则。
钢结构的连接方法可分为焊接连接、铆钉连接、螺栓连接和轻型钢结构用的紧固件连接等(图3.1.1)。
3.1.1 焊缝连接一、焊缝连接的特点焊接连接(welded connection)是现代钢结构最主要的连接方法。
其优点是:构造简单,任何形式的构件都可直接相连;用料经济,不削弱截面;制作加工方便,可实现自动化操作;连接的密闭性好,结构刚度大。
其缺点是:在焊缝附近的热影响区内,钢材的金相组织发生改变,导致局部材质变脆;焊接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使受压构件承载力降低;焊接结构对裂纹很敏感,局部裂纹一旦发生,就容易扩展到整体,低温冷脆问题较为突出。
二、钢结构常用的焊接方法1、手工电弧焊这是最常用的一种焊接方法(3.1.2)。
通电后,在涂有药皮的焊条和焊件间产生电弧。
电弧提供热源,使焊条中的焊丝熔化,滴落在焊件上被电弧所吹成的小凹槽熔池中。
由电焊条药皮形成的熔渣和气体覆盖着熔池,防止空气中的氧、氮等气体与熔化的液体金属接触,避免形成脆性易裂的化合物。
焊缝金属冷却后把被连接件连成一体。
手工电弧焊设备简单,操作灵活方便,适于任意空间位置的焊接,特别适于焊接短焊缝。
但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焊接质量与焊工的技术水平和精神状态有很大的关系。
手工电弧焊所用焊条应与焊件钢材(或称主体金属)相适应,例如:对Q235钢采用E43型焊条(E4300~E4328);对Q345钢采用E50型焊条(E5000~E5048);对390钢和Q420钢采用E55型焊条(E5500~E5518)。
焊条型号中字母E表示焊条类型等。
不同钢种的钢材相焊接时,宜采用低组配方案,即宜采用与低强度钢相适应的焊条。
2、埋弧焊(自动或半自动)埋弧焊是电弧在焊剂层下燃烧的一种电弧焊方法。
焊丝送进和焊接方向的移动有专门机构控制的称埋弧自动电弧焊(图3.1.3);焊丝送进有专门机构控制,而焊接方向的移动靠工人操作的称为埋弧半自动电弧焊。
电弧焊的焊丝不涂药皮,但施焊端靠由焊剂漏头自动流下的颗粒状焊剂所覆盖,电弧完全被埋在焊剂之内,电弧热量集中,熔深大,适于厚板的焊接,具有很高的生产率。
由于采用了自动或半自动化操作,焊接时的工艺条件稳定,焊缝的化学成分均匀,故焊成的焊缝的质量好,焊件变形小。
同时,高的焊速成也减小了热影响区的范围。
但埋弧焊对焊件边缘的装配精度(如间隙)要求比手工焊高。
埋弧焊所用焊丝和焊剂应与主体金属的力学性能相适应,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3、气体保护焊气体保护焊是利用二氧化碳气体或其他惰性气体作为保护介质的一种电弧熔焊方法。
它直接依靠保护气体在电弧周围造成局部的保护层,以防止有害气体的侵入并保证了焊接过程的稳定性。
气体保护焊的焊缝熔化区没有熔渣,焊工能够清楚地看到焊缝成型的过程;由于保护气体是喷射的,有助于熔滴的过渡;又由于热量集中,焊接速度快,焊件熔深大,故所形成的焊缝强度比手工电弧焊高,塑性和抗腐蚀性好,适用于全位置的焊接。
但不适用于在风较大的地方施焊。
电阻焊是利用电流通过焊件接触点表面电阻所产生的热来熔化金属,再通过加压使其焊合。
电阻焊只适用于板叠厚度不大于12mm的焊接。
对冷弯薄壁型钢构件,电阻焊可用来缀合壁厚不超过3.5mm的构件,如将两个冷弯槽钢或C 型钢组合成I型截面构件等。
三、焊接连接形式及焊缝形式1、焊缝连接形式焊缝连接形式按被连接钢材的相互位置可分为对接、搭接、T型连接和角部连部四种(图3.1.4)。
这些连接所采用的焊缝主要有对接焊缝和角焊缝。
对接连接主要用于厚度相同或接近相同的两构件的相互连接。
图3.1.4(a)所示为采用对接焊缝的对接连接,由于相互连接的两构件在同一平面内,因而传力均匀平缓,没有明显的应力集中,且用料经济,但是焊件边缘需要加工,被连接两板的间隙和坡口尺寸有严格的要求。
图3.1.4(b)所示为用双层盖板和角焊缝的对接连接,这种连接传力不均匀、费料,但施工简便,所连接两板的间隙大小无需严格控制。
图3.1.4(c)所示为用角焊缝的搭接连接,特别适用于不同厚度构件的连接。
传力不均匀,材料较费,但构造简单,施工方便,目前还广泛应用。
T型连接省工省料,常用于制作组合截面。
当采用角焊缝连接时(图3.1.4d),焊件间存在缝隙,截面突变,应力集中现象严重,疲劳强度较低,可用于不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结构的连接中。
对于直接承受动荷载的结构,如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其上翼缘与腹板的连接,应采用如图3.1.4(e)所示的焊透的T形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进行连接。
角部连接(图3.1.4f、g)主要用于制作箱形截面。
对接焊缝按所受力的方向分为正对接焊缝(图3.1.5a)和斜对接焊缝(图3.1.5b)。
角焊缝(图3.1.5c)可分为正面角焊缝、侧面角焊缝和斜焊缝。
焊缝沿长度方向的布置分为连续角焊缝和间断角焊缝二种(图3.1.6)。
连续角焊缝的受力性能较好,为主要的角焊缝形式。
间断角焊缝的起、灭弧处容易引起应力集中,重要结构应避免采用,只能用于一些次要构件的连接或受力很小的连接中。
间断角焊缝的间断距离l不宜过长,以免连接不紧密,潮气侵入引起构件锈蚀。
一般在受压构件中应满足l≤15t;在受拉构件中l≤30t,t为较薄焊件的厚度。
焊缝按施焊位置分为平焊、横焊、立焊及仰焊(图3.1.7)。
平焊(又称俯焊)施焊方便。
立焊和横焊要求焊工的操作水平比平较高。
仰焊的操作条件最差,焊缝质量不易保证,因此应尽量避免采用仰焊。
四、焊缝缺陷及焊缝质量检验1、焊缝缺陷焊缝缺陷指焊接过程中产生于焊缝金属或附近热影响区钢材表面或内部的缺陷。
常见的缺陷有裂纹、焊瘤、烧穿、弧坑、气孔、夹渣、咬边、未熔合、未焊透(图3.1.8)等;以及焊缝尺寸不符合要求、焊缝成形不良等。
裂纹是焊缝连接中最危险的缺陷。
产生裂纹的原因很多,如钢材的化学成分不当;焊接工艺条件(如电流、电压、焊速、施焊次序等)选择不合适;焊件表面油污未清除干净等。
2、焊缝质量检验焊缝缺陷的存在将削弱焊缝的受力面积,在缺陷处引起应力集中,故对连接的强度、冲击韧性及冷弯性能等均有不利影响。
因此,焊缝质量检验极为重要。
焊缝质量检验一般可用外观检查及内部无损检验,前者检查外观缺陷和几何尺寸,后者检查内部缺陷。
内部无损检验目前广泛采用超声波检验。
该方法使用灵活、经济,对内部缺陷反应灵敏,但不易识别缺陷性质;有时还用磁粉检验。
该方法荧光检验等较简单的方法作为辅助。
此外还可采用X射线或r射线透照或拍片。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规定焊缝按其检验方法和质量要求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三级焊缝只要求对全部焊缝作外观检查且符合三级质量标准;设计要求全焊透的一级、二级焊缝则除外观检查外,还要求用超声波探伤进行内部缺陷的检验,超声波探伤不能对缺陷作出判断时,应采用射线探伤检验,并应符合国家相应质量标准的要求。
3、焊缝质量等级的规定GB50017规范规定,焊缝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性、焊缝形式、工作环境以及应力状态等情况,按下述原则分别选用不同的质量等级:(1)在需要进行疲劳计算的构件中,凡对接焊缝均应焊透,其质量等级为:①作用力垂直于焊缝长度方向的横向对接焊缝或T型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受拉时应为一级,受压时应为二级;②作用力平行于焊缝长度方向的纵向对接焊缝应为二级。
(2)不需要计算疲劳的构件中,凡要求与母材等强的对接焊缝应予焊透,其质量等级当受拉时应不低于二级,受压时宜为二级。
(3)重级工作制和起重量Q≥50t的中级工作制吊车梁的腹板与上翼缘之间以及吊车桁架上弦杆与节点板之间的T 形接头焊缝均要求焊透。
焊缝形式一般为对接与角接的组合焊缝,其质量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4)不要求焊透的T形接头采用的角焊缝或部分焊透的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以及搭接连接采用的角焊缝,其质量等级为:①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且需要验算疲劳的结构和吊车起重量等于或大于50t的中级工作制吊车梁,焊缝的外观质量标准应符合二级;②对其他结构,焊缝的外观质量标准可为三级。
3.1.2铆钉和螺栓连接一、铆钉连接铆钉连接(riveted connections)的制造有热铆和冷铆二种方法。
热铆是由烧红的钉坯插入构件的钉孔中,用铆钉枪或压铆机铆合而成。
冷铆是在常温下铆合而成。
在建筑结构中一般都采用热铆。
铆钉的材料应有良好的塑性,通常采用专用钢材BL2和BL3号钢制成。
铆钉连接的质量和受力性能与钉孔的制法有很大关系。
钉孔的制法分为Ⅰ、Ⅱ两类。
Ⅰ类孔是用钻模钻成,或先冲成较小的孔,装配时再扩钻而成,质量较好。
Ⅱ类孔是冲成或不用钻模钻成,虽然制法简单,但构件拼装时钉孔不易对齐,故质量较差。
重要的结构应该采用B类孔。
铆钉打好后,钉杆由高温逐渐冷却而发生收缩,但被钉头之间的钢板阻止住,所以钉杆中产生了收缩拉应力,对钢板则产生压缩系紧力。
这种系紧力使连接十分紧密。
当构件受剪力作用时,钢板接触面上产生很大的磨擦力,因而能大大提高连接的工作性能。
铆钉连接由于构造复杂,费钢费工,现已很少采用。
但是铆钉连接的塑性和韧性较好,传力可靠,质量易于检查,在一些重型和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中,有时仍然采用。
二、螺栓连接螺栓连接分普通螺栓连接(bolted connections)和高强度螺栓连接(high-strength bolted connections)两种。
1、普通螺栓连接C级螺栓由未经加工的圆钢压制而成。
由于螺栓表面粗糙,一般采用在单个零件上一次冲成或不用钻模钻成的孔(Ⅱ类孔)。
螺栓孔的直径比螺栓杆的直径大1.5~3mm。
对于采用C级螺栓的连接,由于螺杆与栓孔之间有较大的间隙,受剪力作用时,将会产生较大的剪切滑移,连接的变形大。
但安装方便,且能有效地传递拉力,故一般可用于沿螺栓杆轴受拉的连接中,以及次要结构的抗剪连接或安装时的临时固定。
A、B级精制螺栓是由毛坯在车床上经过切削加工精制而成。
表面光滑,尺寸准确,螺杆直径与螺栓孔径相同,但螺杆直径仅允许负公差,螺栓孔直径仅允许正公差,对成孔质量要求高。
由于有较高的精度,因而受剪性能好。
但制作和安装复杂,价格较高,已很少在钢结构中采用。
2、高强度螺栓连接高强度螺栓分大六角头型(图3.1.9a)和扭剪型(图3.1.9b)两种。
安装时通过特别的板手,以较大的扭矩上紧螺帽,使螺杆产生很大的预拉力。
高强螺栓的预拉力把被连接的部件夹紧,使部件的接触面间产生很大的磨擦力,外力通过摩擦力来传递。
这种连接称为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
它的优点是施工方便,对构件的削弱较小,可拆换,能承受动力荷载,耐疲劳,韧性和塑性好,包含了普通螺栓和铆钉连接的各自优点,目前已成为代替铆接的优良连接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