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墨子经济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合集下载

墨子的思想的现实意义

墨子的思想的现实意义

墨子的思想的现实意义墨子曾经学习过儒家思想,但是后来他认为儒家思想提倡礼术,礼多而繁琐让人觉得太过约束以至心情不悦,而且提倡厚葬,太奢侈让老百姓不富裕,长久下去会伤及民生而误事。

因此墨子才会自立一派。

墨子主张从实用主义的角度破旧立新,因而这种实用主义也贯穿了墨家思想的始终。

它把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作为其学派的总的宗旨。

在这个宗旨的指导之下,引申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等主张。

一、兼爱非攻的核心思想兼爱非攻是墨子哲学思想中最核心的部分。

兼爱,就是一视同仁地爱一切人,像爱自己一样地去爱很多人。

墨子认为爱是没有差别,没有等级的,即爱有无差等,这和儒家思想所谓的亲亲尊尊是根本对立的,墨子的兼爱思想不免让人觉得有些僵化和过于理想化。

但是墨子在解释兼爱的时候又会让人觉得很舒服,从现实主义来看,在实际生活中,如果我们把爱看作有差别,有等级的话,结果只会是交相恶,以仇人相对待。

另外从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意味的角度来说,类似基督教中的博爱精神。

把天看作人,是具有自己的意志的,上帝一视同仁地抚育我们,天一直在爱着人们,老天不希望看到人与人之间相互伤害,因此一心想让人们相爱相利。

墨子主张非攻,兼爱和非攻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墨子急切的想用非攻的思想来劝说各国的君主们停止战争,拯救百姓们于水深火热之中。

墨子本身始终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他为了自己的主张能够为君主所采纳,除了用严密的逻辑推理来论证战争的爆发是有违天命,还列举了历史上滥争滥伐最后导致的失败的例子来说明侵略战争是伤人伤己的这种实质。

墨子站在平民阶级的立场为百姓说话,即便墨子知道热衷于战争讨伐的君主们是不会采纳他的观点,即便他知道自己做的是一件明知不可为但仍然为之的事情,但他还是做了。

在他身上所散发出来的人道主义的光辉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

在治国方面,墨子主张尚同、尚贤。

尚贤尚同的主张是墨子思想在政治上的体现,政治地位的获得必须要有才能,没有才能不能做官,反对世袭制度。

浅析墨子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浅析墨子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浅析墨子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浅析墨子思想及其现代价值一、墨子的主要思想(一)兼爱一一人道精神之阐扬。

“兼爱”是墨家最独特的核心价值观,也是墨家能够成为先秦“显学”的主要原因。

墨子的无私“兼爱”,首先是针对儒家的亲亲之“仁爱”提出的。

墨子认为,要使天下人相爱善,就要“爱人若己”。

但即便如此,墨家的兼爱并不排除现实功利的考虑。

墨子曾引进“义”的观念来解释“兼爱”,他所说的“义”即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所以,他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强调“义即利”。

这表达了一种义利统一的思想,其“利”并非一己一时一事之利,应是对他者、天下人有“利”,是谓“公利”。

为此,墨子常“爱人”与“利人”并提,提倡“兼而爱之,从而利之”,实现了兼爱精神和功利主义的紧密结合。

平等之爱,在“人以群分”的古代,实难以推行。

然而墨子“兼爱”思想的提出,依旧人道精神阐扬的体现。

它可以为现代人的价值追求注入平等观念和道德理想的因素,足以为人们所珍视。

(二)非攻一一无义战争之消弧“非攻”的理论依据仍是“兼爱”思想。

墨子认为战争不仅对个人有害无益,而目_对百姓大众、社会国家也是最大的不利。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反对一切战争。

而对喜好攻伐征战、粉饰主张的国君以夏禹、商汤、周武王为例的话难,墨子说:“子未察吾言之类,未明其故者也。

彼非所谓‘攻’,谓‘诛’也。

”(《非攻下》)由此可见,墨子反对一切劳民伤财的侵略性、非正义战争,却明白无误地提倡正义的战争。

而正义之战,就是以暴制暴、以战比战的手段。

要真正实现以战比战,墨子认为既要提倡“非攻”,也要加强军备、处理好邻国邦交关系等等。

此外,墨子倡言“非攻”,不仅只限于曰头宣传,还义无反顾地身体力行,这一点在《墨子》一《公输》、《鲁问》等篇中都有记载。

(二)尚同与尚贤一一政治伦理之建构。

墨子生活于诸侯争霸的乱世,天下“尚同”成为他的道德理想国。

墨子认为,为了实现天下“尚同”,消除混乱状态,就要由天子颁布是非善恶的统一标准,这就是道德和法律,诸侯国君通过卿大夫和乡镇里长加以执行。

浅议墨子的经济思想及现代意义

浅议墨子的经济思想及现代意义

浅议墨子的经济思想及现代意义摘要:在墨子的经济思想中,十分重视开源节用,关心平民百姓的生活和国家的兴衰。

这些思想对于我国当今新农村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以及整体经济的发展都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墨子;经济思想;现代意义一、墨子的经济思想在墨子的思想体系中涉及到了政治、经济、伦理、军事等各个方面。

在经济领域,墨子的主要观点就是要求当时的统治阶级和平民百姓开源节流,发展经济,因为经济的发达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百姓的贫富。

墨子提出,在工农业生产上要提高重视,不要荒废。

尤其是粮食生产最重要。

墨子说:“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

故民无仰,则君无养;民无食,则不可事。

”粮食既是百姓生存所必须依赖的,也是国君生存所必须依赖的,百姓没有食物,就不能从事任何生产,国君没有食物就无法进行管理和统治,这样会影响到国家的治理,也容易遭受他国的进攻和侵略,所以,百姓的最大忧患就是“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

”这也是国君的忧患,如果不能生产出足够的衣食来满足百姓的衣食,那么国家的就不能稳定,国家的政治不稳定又会影响到经济的向前发展。

可见,从事生产劳动既利国又利民,是完全符合“义”的标准的。

但是,在当时的物质生产当中却不能生产出足够的衣食,墨子认为是从事生产劳动的人口太少了,因此,墨子特别注意人口的增加,总结了一些影响人口减少的原因告诫当时统治者:第一,“厚葬久丧”使男女很长时间不能相见,造成“败男女之交”而影响人口的增加。

第二,国君蓄养宫女,“大国数千,小国累百”,使“男女失对”,影响人口生产。

第三,诸侯国发动频繁的兼并战争,“久者终年,速者数月”,也使男女不能相见,影响人口增殖。

第四,统治者对百姓征收许多苛捐杂税,并要求他们服沉重的劳役,这使许多人冻饿而死,人口减少。

墨子当时就能把人口的生产和工农业生产联系起来,实属难能可贵。

墨子还要求人们不要侵犯别人的私有财产和物质利益,指责小至窃桃李大至发动掠夺兼并战争,都是亏人自利的不“义”行为。

浅析墨子经济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浅析墨子经济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浅析墨子经济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浅析墨子经济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墨子作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其政治思想、道德思想和经济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文仅选择其经济思想加以论述,介绍了墨家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论述了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它的局限性与现实意义。

墨子经济伦理兼相爱交相利生财节用一、墨子经济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墨子,名翟,春秋战国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

以他为代表的墨家学派,曾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纷呈、百花齐放的年代占据显赫地位,与儒家学派分庭抗礼,被同称为“显学”。

墨子自称“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①,可见他既不是上层统治者,也不是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者,他属于当时社会下层的“士”。

从历史记载来看,墨子和小生产者接触颇多,不单学会了一些手艺,还懂得农耕,深知下层人民生活的疾苦。

因此,墨子的思想是一般小生产阶层利益和要求的反应。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进步非常迅速。

土地制度发生有利于生产的变化,农业生产技术广泛改进,农业产量大幅提高。

手工业也获得长足发展。

这些物质生产的发展又带动了商业的发展。

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独立的富商,而且很受社会尊重;到战国时期,商品交换更为兴盛,经商者随处可见。

伴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局面却是日益动荡,战争频繁。

在这一时期,旧的政治秩序分崩离析,旧的宗法关系解体,社会政治、经济关系和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奴隶制日趋瓦解,封建制日趋形成。

正是这样的时代特征,铸就了墨子的经济思想。

二、墨子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一)“无差等”的社会平等观在墨子看来,国无大小,人无贵贱。

“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

”②人们在社会经济交往过程中是对等和公平的,“强不执弱,众不劫富,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③。

同时,墨子在“无差等”的基础上,引申出追求平等的社会理想。

墨家思想的现代意义

墨家思想的现代意义

尚贤兼爱,非攻交利,大同以容世界——浅论墨子思想对于构建与谐社会的现代意义墨子,名翟,战国时期鲁国人,出生在一个工匠世家,本就是一个善于制造器械的能手。

后曾“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

但她认为儒家思想所重视的周礼烦琐不容易实行,厚葬既浪费钱财又贫民害事,另立了一个与儒家不同的学派——墨家。

墨子作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由其弟子及后学记录、整理、编纂而形成的《墨子》一书集中反映了墨子与墨家思想。

《墨子》书中的《兼爱》、《天志》等篇反复提倡“兼相爱”、“交相利”。

这就是墨子的主要主张。

墨子认为当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人与人之间的争夺,使得“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乱者不得治”,成为天下的大害,而战争与掠夺的根源就在于缺失“兼爱”精神。

她说:“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君臣不相爱则必不忠惠,父子不相爱则不孝慈,兄弟不相爱则不与调。

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傲贱、诈必欺愚”。

所以墨子认为“兼爱”就是为天下兴利除害的唯一办法。

墨子的“兼爱”亦为“仁”,把具有“兼爱”精神的人称为“仁人”,与孔子提倡的“仁”字面相同,但具体的内容有很大的差异。

孔子主张的“爱人”就是依照宗法制度的“亲亲”原则,对亲疏不同的人有先后轻重之分。

而墨子主张爱无差等,爱无厚薄。

“非攻”就就是反对攻伐战争,它就是“兼爱”思想在国与国关系上的运用。

在墨子生活的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割据,战乱频繁,普通百姓对此痛恶不已。

因此,墨子提出“非攻”的思想。

她指责发动侵略战争的国家都就是“攻伐无罪之国”,并且批判其对被侵略国家的“燔溃其祖庙,劲杀其万民”。

残酷的战争不仅给被侵略国家带来沉重的灾难,而且对发动战争的国家也就是“夺民之用,废民之利”。

最终的结局就就是两败俱伤。

墨子的“非攻”也不就是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她也区分进攻战争与防御战争,还区分“伐”与“诛”。

她的“非攻”实质上就是“非战”、“与平”,这与她的“兼爱”思想就是一致的,并且就是“兼爱”思想的最集中地体现。

最新浅谈先秦墨家的生态经济思想及当代启示-精品

最新浅谈先秦墨家的生态经济思想及当代启示-精品

最新浅谈先秦墨家的生态经济思想及当代启示-精品浅谈先秦墨家的生态经济思想及当代启示提倡节俭消费是墨子生态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这种消费观与当代社会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观及循环经济之核心主旨相吻合,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墨家生态经济思想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借鉴。

先秦墨家学派的经济思想蕴涵着丰富的生态因子,这种生态因子在《墨子》①之生产观、消费观、赋税观与分配观中均可被相对容易地找出来。

先秦墨家的生态经济思想对于处于生态困境中的当代人类有着深刻的启迪。

一、主张“强力疾作”与“食饥息劳”的生产观墨子生产观的内容特别丰富,一方面他主张“强力疾作”,强调生产的必要性与重要作用,注意到合理的劳动分工与较高的劳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他也注重“食饥息劳”与“节俭”等可以力保生产可持续性进行的措施,其生产观领域的生态因子是相当突出的。

出身于小生产者阶层的墨子深知劳动的重要性,这是他主张“强力疾作”的一个现实原因,胡寄窗先生就很敏锐地指出了这一点:“只要曾亲身参加劳动并具有敏锐观察力的思想家,即不难体会出劳动的重要性。

”为了论证劳动的重要性,墨子采用了从多个角度分析、层层递进的逻辑思路。

首先,墨子认为劳动是保障人类得以维持其基本生存的必要条件,《墨子·非乐上》这样论述道:“今人固与禽兽麋鹿、蜚鸟、贞虫异者也,今之禽兽麋鹿、蜚鸟、贞虫,因其羽毛以为衣裘,因其蹄蚤以为裤屦,因其水草以为饮食。

故唯使雄不耕稼树艺,雌亦不纺绩织纴,衣食之财固已具矣。

今人与此异者也,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

”可以看出,这里墨子是将人类视为自然界中的普通一员,将人类放置于整个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去论证劳动对于人类而言的意义。

在自然界中,其它生物可以凭借其自身的遗传基因条件在其已经适应的生态环境中生存下去,而人类的衣食住行却无不来自于自身的劳动,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劳动则生,不劳动则亡,劳动创造了人类得以顺利传承其生命链条的物质资料,成为人类立足于自然界的坚实保障。

墨子的“兼爱”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墨子的“兼爱”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的根本论点却不相同。“儒家说的非攻,主要的出发点来自儒家
核心的主张‘仁’,是专就义与不义的问题而言,而墨子的非攻,在
义与不义之外,更谈到利与不利的问题。”墨子说的“利”并不是自
私自利的“利”,而是民众之利。好战的君主发动的攻伐掠夺战争
只是给民众带来深重的灾难,根本没有从民众的利益而出发。攻
爱”这种高尚的道德情操不可能推行。其次,“兼爱”实行需要有
贤明君主作为保障。“兼爱”不仅仅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调
节,更注重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维护。这就需要各国有足以贤明的
君主来推行“兼爱”的思想,这对于当时国君来说,无疑是道德上
的高要求,所以实行起来并不容易。最后,“兼爱”思想没有足够
支撑它的律法体系以及相应的制度保证。它仅仅是道德上的要
伐者打胜仗,可以享有战胜的荣誉,扩张的领土,乃至显扬的国
威,看来是有利的。但是这只是少数人得利能给国家带
来统治者想要的繁荣富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墨家的“非攻”也
是和平思想的具体体现。
二、墨子“兼爱”思想的实践诉求
“兼爱”思想是否能顺利实行,应该说是墨子“兼爱”理论体系
没有从他人的角度出发,把属于自己的爱分给别人,这往往引起
祸乱的产生。墨子的“兼爱”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兼相爱”——墨子“兼爱”思想的文化理念。墨子的
“兼爱”包含了“大爱”的精神,提出社会成员应该相互关爱,而不
是局限于个人情感上的“小爱”。不过,墨子的“兼爱”的特点是
“为彼犹为己”(《墨子·兼爱下》)。这就说明了,实行“兼爱”既是
个人生活的幸福、社会的稳定,对于国家的生存发展也具有至关
重要的作用。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墨子的消费经济思想及其借鉴价值

墨子的消费经济思想及其借鉴价值

墨子的消费经济思想,在中国消费经济思想史上独具一格。

墨子的消费经济思想以节用论为核心。

他提出打破等级界限的普遍的消费标准;主张以发展生产保证消费;警告统治者要全面实行节用以保证多数人的长远消费;阐明应加强消费品的积累而应时之急。

因此,墨子提出“三患论”,揭露战争频仍的战国年间,人民没有起码消费保证。

墨子的消费经济思想,反映了战乱时代广大人民企盼衣食无亏、安居乐业的强烈愿望,带有小生产者的理想色彩。

墨子提出的节用论,在今天仍有启发意义与借鉴价值,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自上而下地实行节俭,反对铺张浪费。

一、提出打破等级界限的消费标准在消费问题上,墨子主张打破等级界限,以满足社会多数人的消费需求。

为此,他提出一个普遍的消费标准:1.饮食。

“足以充虚继气,强股肱,耳目聪明,则止。

不极五味之调,芬香之和,不致远国珍怪异物”(1)。

只要能够充饥补气,强壮手脚,耳聪目明就行了,不讲究五味调和、气味芳香,不招致远国珍贵奇怪的食物。

2.衣服。

“冬以圉寒,夏以圉暑。

凡为衣裳之道,冬加温,夏加清”(2)“适身体,和肌肤而足矣,非荣耳目而观愚民也”(3)。

衣服,冬天用来御寒,夏天用来御暑。

凡是缝制衣服的原则,冬天增加温暖,夏天增加凉爽;身体合适,肌肤舒服就够了,并不是夸耀耳目,炫动愚民。

3.房屋。

“冬以圉风寒,夏以圉暑雨,有盗贼加固者”(4),“其中蠲洁可以祭祀,宫墙足以为男女之别”(5)。

房屋,冬天用来抵御风寒,夏天用来防暑热和风雨,有盗贼侵略能够增加防守的坚固,室内清洁卫生,可以进持祭祀,壁墙足以使男女分别生活,就可以了。

4.交通。

“车以行陵陆,舟以行川谷,以通四方之利。

凡为舟车之道,加轻以利”(6),可以“任重致远”(7)。

车用来走陆地,船用来行水路,使各地沟通交流。

制造车船的原则,就是坚固轻快,可以运重物,行远路。

5.用品。

“凡天下群百工,轮车[革贵]匏,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

曰: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8)。

论墨子思想中的经济学体现

论墨子思想中的经济学体现

二、从社会生产活动的角度看墨子的经济思想
社会经济活动经过四个环节,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 ,这四个领域分别对应着墨子的勤劳致富、按劳分配、平等互利和勤俭节约的经济伦理思想。
1、生产--勤劳致富的思想
首先,我们要就墨子在生产过程中主张勤劳致富思想的原因进行分析。从出身来看墨子出生于社会底层 ,是小生产劳动者的思想代表 ,他的亲身经历使他更能体会到用体力求生存的艰辛,更能理解物质生产的重要性。墨子认为生产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的基本手段 ,是人类社会生存的基础 ,也是人类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动物是被动地适应自然 ,而人类是通过生产劳动主动从自然界获得生活所需资料。在墨子看来 ,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的生活。由此 ,墨子认为 ,人人都必须努力劳动 ,人才能生存,社会才能存在和发展。墨子提倡勤劳致富 ,“国家富 ,财用足 ,百姓皆得暧衣饱食 ,便无宁忧 ”《墨子 ·七患 》。在如何发展物质生产方面,墨子提出了三个重要措施:第一,进行合理的社会劳动分工。墨子认为,合理的劳动分工使得创造物质财富的生产劳动进行得更为有效。。第二,充分发挥技术进步在物质生产中的作用。墨子指出,生产技术的改进可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匠之为车辖,须臾斫三寸之木,而任五十担之重。故所为功,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第三,重视人才。在墨子看来,物质财富生产是一种社会化行为,不仅需要体力劳动者,而且需要脑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主要从事国家管理活动和“教人耕者”以及“教天下以义”等活动,他们的活动对于促进物质生产劳动有着重要作用。劳心者同劳力者一样,都是用“力”和“事其劳”,都应该享有社会财富分配权,即“获其食”。在墨子看来,成功的物质生产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是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的,应同等对待。
4、消费--勤俭节约的思想
在经济活动中的消费环节墨子主张的是“节用论”,即主张节约开支,反对浪费。墨子之所以要提倡“节用”,是因为当时的统治者为了贪图物质生活的享受,向人民征收繁重的赋税,广大人民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为了改变这种不公平的现状,针对过度耗费社会物质财富的贵族生活方式,墨子提出节用理论,把节用作为消费的基本原则。所以墨子“节用论”的锋芒主要是向上而不是向下的。墨子认为,如果把所有浪费现象都消灭,则国家的财富“足以倍之”10。墨子的节葬、非乐思想是节用思想的进一步发挥,其目的也是为了节用。墨子非乐就是因为乐只能娱人身口耳目,却要耽误农夫耕田、农妇织布、官吏办事。儒者执有命、服久丧、行厚葬、享音乐,墨子认为这些既荒废了社会的物质生产,又浪费了已生产出来的物质财富。墨子认为,这样不仅影响了人们的衣、食、住、行,而且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墨子认为节约同生产一样,实质都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节俭是一种美德,它关系到国家的贫富兴亡。为了防备不测之天灾,墨子主张,社会物质财富除用于必要的消费之外,还应该有必要的储备,使广大人民在歉收之年不致冻饿而死。墨子为了在当政中推行其节用学说,率先从自我做起,布衣草鞋,过着“自苦为极”的简朴生活。应该指出,墨子提倡节俭,反对淫佚,并不意味着不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饮食衣服居住的一般条件能得到充分满足以后,还是可以提高到美、丽和乐的富裕水平。换句话说,墨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求满足人的基本生理需要,而是主张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而逐步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这并不违反节用的原则。笔者认为,墨子在节用中能够从自身做起,对上能够遏止,对下能够引领。这样可以为社会节省很多不必要的浪费,可以把节省下来的生产资料作为资本进行扩大再生产,更大程度上的加快经济的发展。

古文阅读与鉴赏解读墨子中的理性思想

古文阅读与鉴赏解读墨子中的理性思想

古文阅读与鉴赏解读墨子中的理性思想古文阅读与鉴赏:解读墨子中的理性思想古代中国哲学思想独具特色,其中墨子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墨子的著作中,理性思想是核心内容之一。

本文就从古文阅读与鉴赏的角度,来解读墨子著作中的理性思想,探究其对后世影响。

1. 墨子简介墨子,名翟,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以其理性主义的思想而闻名于世。

他的著作《墨子》是墨家学派的集大成之作,内容广泛,影响深远。

2. 墨子的理性思想墨子的理性思想可以从多个角度解读。

首先,墨子强调人的理智能力,主张通过理性思考和讨论来解决问题,并反对盲从和迷信。

其次,墨子从道德伦理的角度出发,提倡兼爱和自利利他的原则,认为理性是实现兼爱的关键。

此外,墨子还从政治哲学的角度,主张以理性为依据来构建社会制度,推动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3. 墨子对后世的影响墨子的理性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上,墨子的理性思想开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为后来的儒家、道家等思想流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其次,墨子对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墨子强调实践和观察,注重实证和验证,为古代中国科学的兴起提供了理论支持。

4. 墨子思想的现实意义墨子的理性思想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在个人层面,墨子的理性思维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解决问题,提高创新能力。

其次,在社会层面,墨子的兼爱思想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与平等具有启示意义。

最后,在科学研究领域,墨子的理性思想也为科学家提供了一种科学精神和实践方法,鼓励推崇实证和实践。

5. 结语墨子的理性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瑰宝,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通过阅读和鉴赏墨子的著作,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他的理性思想,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学术研究中,推动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注:本文为根据题目要求,按照“古文阅读与鉴赏”部分来进行格式化的文章写作,目的是根据题目的要求来展示解读墨子中的理性思想。

简论墨子的经济伦理思想墨子的思想

简论墨子的经济伦理思想墨子的思想

简论墨子的经济伦理思想墨子的思想一、墨子经济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墨子经济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十分广泛,据《吕氏春秋·当染》记载,“鲁惠公使宰让请郊庙之礼于天子,桓王使史角往,惠公止之,其后在于鲁,墨子学焉。

”《韩非子·显学》也说过:“孔子墨子俱道尧舜”。

在《墨子》一书中,墨子常常引用儒家经典去发表自己的看法,由此可见,墨子的经济伦理想很大程度也受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影响。

但是后来,墨子脱离儒学,建立起当时与儒家学说相抗衡的墨家学派。

对于墨子的这一思想转向,《淮南子·要略训》则认为,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悦,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

“用夏政”则可以看出墨子思想深受夏禹之道的影响。

《庄子·天下》中记载墨子学派效仿夏禹的情况说:“墨子称道曰:‘昔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山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无数。

禹亲自操藳耜而九杂天下之川。

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

禹大圣也,而形劳天下也如此。

”使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跂蹻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曰: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谓墨。

’”司马谈评价墨家时也说过:“墨者亦尚尧舜道,言其德行曰:‘堂高三尺,土阶三等,茅茨不翦,采椽不刮。

食土簋,啜土刑,粝粱之食,藜藿之羹。

夏日葛衣,冬日鹿裘。

’其送死,桐棺三寸,举音不尽其哀。

教丧礼,必以此为万民之率。

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

夫世异时移,事业不必同,故曰‘俭而难遵’”。

由此可见,“禹之道”是构成墨子经济伦理思想的直接思想资源。

此外,春秋时期齐学的富国利民思想与三晋政治家的按功论爵主张等也对墨子经济伦理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墨子经济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一)重视物质生产的生产伦理思想墨子极为重视劳动在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作用,他认识到人不劳动就不能获得生存,而劳动正是人与动物本质区别之所在:“今人固与禽兽、麋鹿、蜚鸟、贞虫异者也。

墨子经济思想的总结

墨子经济思想的总结

墨子经济思想的总结墨子(墨子,约公元前470年-公元前391年)是古代中国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提出了一种独特的经济思想,对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墨子的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墨子》中,下面将对墨子经济思想进行详细的总结。

首先,墨子的经济思想强调合理利用资源。

在《墨子》一书中,墨子提到了“济事”和“尚贤”的观念,强调了合理利用资源来满足人们的需要。

他认为,人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去分配资源,使每个人的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

同时,他也反对浪费资源和财富,主张节约和勤劳。

墨子认为,通过合理利用资源和劳动来创造财富,可以增加社会的富裕和和谐。

其次,墨子提出了封建社会经济秩序的观念。

墨子认为,社会应该建立一种公正和稳定的经济秩序,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他主张通过建立法律和道德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维持社会秩序。

他认为,只有在一个稳定的经济秩序下,人们才能够安居乐业,社会才能够繁荣发展。

同时,他也主张公正分配资源,避免社会的不公和贫富差距过大。

再次,墨子的经济思想强调公共利益。

墨子认为,人们应该追求公共利益,而不是个人私利。

他批评了战国时期的贵族和统治者,认为他们追求个人利益而忽视了公共利益,这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

墨子主张通过政府和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保护公共利益。

他认为,只有当个人行为符合公共利益时,社会才能够稳定和和谐。

此外,墨子还强调了守义的重要性。

他认为,经济活动应该遵守道德和伦理原则,不能违背良心和良知。

他主张通过道德教育来培养人们的良心和道德观念,使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能够守义和遵循正确的道德准则。

墨子认为,只有当人们守义时,才能够维持社会的稳定和秩序,实现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最后,墨子的经济思想强调了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性。

墨子主张通过和平来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

他强调了战争对经济的破坏和浪费,认为战争只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财富的流失。

墨子主张通过和平外交来解决争端和冲突,减少战争和冲突对经济的影响。

墨家思想的现代意义

墨家思想的现代意义

墨家思想的现代意义墨家思想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哲学思想流派,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子,主要强调兼爱和非攻的原则。

墨家思想的现代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墨家思想提出了兼爱原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友爱和互助。

在当今社会,面对各种社会问题和冲突,墨家思想主张以和平、互助和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着资源分配不公、社会阶层分化、种族和宗教矛盾等问题,如果能够秉持墨家思想的兼爱理念,促进社会各个群体之间的平等和谐相处,就能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其次,墨家思想强调非攻原则,反对战争和暴力,主张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

墨子认为,战争只会带来伤害、破坏和混乱,而不会解决问题。

这一观点对于当今世界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国际关系的日益紧张和各种冲突的频发,墨家思想提供了一种和平发展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墨子的建议是通过互助、仁爱和理性的沟通,实现和平共处,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加稳定和谐的局面。

墨家思想的第三个现代意义是推崇实用主义和实践导向。

墨子主张实事求是,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

他强调行动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这一思想对于现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往往容易迷失于各种理论和抽象的思考,而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

墨家思想提醒人们,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实现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总而言之,墨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墨子提出的兼爱和非攻原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友爱和和平相处。

他还提倡实用主义和实践导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追求实际问题的解决。

墨家思想还具有全球化的视野和价值观念,推崇人类的共同利益和命运。

这些思想对于解决当今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运用。

墨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墨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墨子思想的现实意义摘要:墨子是着名的平民思想家、政治活动家,其“兼爱”、“非攻”、“尚贤”、“尚同”思想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观念。

墨子为了实现其“兼爱”、“非攻”的理想身先力行,创立墨子者集团,传播墨子理论,帮助弱者,济贫扶弱,体现其高尚的情操。

墨子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特别是历代农民起义的口号大都体现了墨子的观点,如:杀人者偿命;耕者有其田;反对贪官污吏;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均贫富等等。

墨子代表农民小生产者利益,体现了“以民为本的富民思想”和反侵略、反战争的思想。

关键词:墨子、以民为本、兼爱、非攻、兼相爱、交相利、民富国治墨子名翟,战国初期创立墨子学派,是着名的平民思想家、政治活动家。

《墨子》七十一篇,现存五十三篇,传于世。

兼爱、非攻、尚贤、尚同是其思想主流,“兼爱、非攻”思想体现了“以民为本”思想观念,在当时及后世影响颇大。

墨而衣食刘三伍。

更墨子“兼爱”“非攻”的思想实质是以人为本,反对攻战是为了广大劳动人民。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统治者争城夺地,互相杀伐,争战不已。

墨子认为争城夺地之战,遭殃的是劳苦大众。

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其主旨是要求统治者宽大政策,施以仁政,兼爱人民。

墨子说:“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⑩。

由于人与人之间不相爱,就会相攻、相贼、相伐。

必然会出现“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傲贱,诈必欺愚。

”⑾的现象。

老百姓本来就贫弱,在富人欺诈压迫之下,就更无以为生了。

这样贫者会越贫,富者越富,怎样来改变这种情况呢?墨子提出:“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⑿只要人人都树立了“兼爱”的道德观,以“兼爱”来要求自己,就能“视人之国者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者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⒀。

如果大家都能做到这样的话,就达到了“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谐。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动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贼,诈不欺愚”⒁。

墨子的思想体系及现实意义

墨子的思想体系及现实意义

试述墨子的思想体系及其现实意义摘要:墨子作为春秋战国之际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其理论体系是我国思想史上的宝贵财富。

本文总结整合了墨子思想中最具特色的十大社会思想,并结合现实社会,论述了其学说对于我们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字:墨子社会思想现实意义一、平民圣人墨子墨子名翟,战国初年鲁国人,为墨家学派创始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

墨子出身平民阶层,常常以"贱人”,"鄙人”自称,他十分同情平民百姓的疾苦,思想倾向于社会下层的劳动人民。

后来他建立的墨家学派,弟子大多来源于社会下层。

传说墨子原来也是“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但由于不满儒术所提倡的繁琐和浪费的“礼”,而后变成儒家的批判者,创立起具有小生产者独特风格的墨家学派。

墨家学派有严密的组织,严格的纪律,每个成员都要勤奋学习,吃苦耐劳,“以苦为义”,生活水平必须自觉接近下层劳动人民。

墨子的思想对当时影响很大,《韩非子•显学》说:“世之显学,儒墨也”。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和墨子创立的墨家学派是当时影响较大的两个著名的学派。

墨子针对当时社会的弊病,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等十大主张。

墨子的思想博大精深,他的政治、哲学思想以及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见解,主要保留在《墨子》一书中。

此书71篇,流传到今天的只有53篇,是研究墨子及墨家学说的基本材料。

二、墨家思想要点以及对现今的参考意义1、社会理想一一兼爱、非攻⑴兼爱所谓“兼爱”就是不论关系、亲疏、远近,不论阶级、高低、贵贱的平等之爱,一种抛开血缘亲疏和背景的平等博爱。

墨子所处时代,正值春秋战国之际,战争盛行,生民涂炭,社会问题极为严重。

墨子认为社会一切混乱和人与人关系的不和谐,都是因为人们不相爱所以容易交相恶。

墨子在找出了社会弊病的乱源:“不相爱”之后,提出了解決问题的方案,这方案就是“兼爱”。

墨子的义治市场经济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墨子的义治市场经济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Journal of China Executive Leadership Academy Pudong2022年3月第16卷第2期Mar. 2022V ol. 16, No. 2116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F092A 1674-0955(2022)02-0116-12墨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在两千余年前的百家争鸣时代,墨学的社会知名度和政策影响力远大于儒学,现代学者常以《孟子·滕文公上》篇中的“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来说明当时墨学之盛况。

一提到墨学,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其“兼相爱,交相利”和“非攻”思想,但遗憾的是,许多研究者长期以来对墨子思想的认识也仅仅停留于此。

本文试图挖掘墨子思想体系内在的市场经济思想,并进一步伸发以孟子的“义”来节制市场机制的政策思考。

本文绝非为刻意求得学术上的标新立异而附会,也非为刻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而牵强。

本文希望,通过将一些古典思想与现代制度放在一起进行审视,从而能发现各自的盲区,以为市场经济制度在未来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一个新视角。

一、墨子是市场经济拥护者(一)梁启超对墨子的误读墨子思想自秦汉以来几近湮灭,偶尔有唐代韩愈、明代李贽等人对墨学有所涉猎,到了清代《墨子》才受毕沅等人完整注释,而至20世纪,才由一些知识分子重新阐发和宣扬,其中贡献最大者当数摘 要:墨子思想中含有明确的市场逻辑和亲市场内容,梁启超对墨子思想有着巨大误读。

墨子还特别强调义,认为“万事莫贵于义”。

综合来看,墨子有一种义治市场经济思想,这种思想可以照亮法治市场经济的盲区。

法治市场经济本身并不能避免许多不义的交易行为;在历史上,法治市场经济曾经伴随着性别歧视、奴役劳动甚至奴隶买卖,以及暴力性经济活动;即使在现代,法治的正义也需要自然法思想的引入。

因此,墨子义治市场经济思想也具有现代意义。

未来的市场经济,应该是一种义法市场经济。

关键词:墨子;市场经济;义法市场经济;正义;法治收稿日期作者简介:2021-11-08:张文魁,男,湖南衡南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墨子思想主张的积极意义

墨子思想主张的积极意义

墨子思想主张的积极意义墨子思想主张墨子主张尚俭节用,及兼爱非攻。

墨子特别着重“利”和“功”,尤其是“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是评估一切价值的标准,合乎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的,才有价值;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即是人民的“富庶”,凡能使人民富庶的事物,都是有用。

其主张与效益主义相近。

对百姓没有直接用处或有害的事物都要将其节约,反对奢侈,主张节葬短丧,反对音乐;国家人民的最大问题,是国家人民的互相斗争,而互相斗争的起因,在于人民的互不相爱。

墨子因而提出兼爱之说,兼爱能利人利己,为了阻止斗争,墨子提出“非攻”,反对战争,更付诸行动,研究防御战术,曾与鲁班于攻防战中较量。

人没有相爱的本能,为了促使人民兼爱,墨子提出种种的制裁,主张有上帝在上,赏赐兼爱者与惩罚不兼爱的人,鬼神同样赏善罚恶,人亦须自求多福,不应垂手而祈求神灵保祐。

赏罚都是个人自招的,并非命定。

墨子也着重政治的制裁,要使世界和平,人民安乐,不但需要有一上帝在天上,亦需要有一上帝于人间。

应以天子的号令为是非的绝对标准,除此之外不应再有其他标准,在下者一律服从,而天子又以“兼相爱交相利”为令,那么天下人都会“兼相爱交相利”。

天子代天发号施令,人民只可服从天子,天子可说兼君主与教皇于一身。

《墨子.鲁问》:“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

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葬、节用;国家熹音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则语之兼爱、非攻,故曰:择务而从事焉。

”尚同:推举贤人统治,由贤明的统治者来统一法的标准(法度)。

尚贤:尊重人才,把人才问题作为国家政治的重中之重,主张圣贤在位,能人胜任。

丧葬:长时间的土葬会使国家贫穷,人民稀少,政治混乱,所以必须废除。

节选:提倡极其艰苦朴素的生活,是极端救世的苦行僧派,强调在不增加开支的情况下,对人民有益。

非乐:从社会功利的角度出发,认为贵族所采用的礼乐制度,皆属浪费而不实用,除加重人民负担,也会影响国家经济。

论墨家思想“兼爱”和“节用”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论墨家思想“兼爱”和“节用”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论墨家思想“兼爱”和“节用”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五千多年历史长河滚滚,神州孕育出灿烂繁荣的华夏文化,而中国政治思想则是璀璨华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中国政治思想形成了以深层次文化底蕴为内涵的文化体系,在整个体系中先秦诸子思想为中国文化的根脉所在,无疑该特别重视,其中最重要的儒、墨、道、法四家中,墨家又尤其不可忽略。

与战国时期其他诸家相比较,墨子的思想没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也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墨子的许多言论都是针对一些具体的社会现象而发的,这反映墨子的思想学说实际上以实用为原则。

墨子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兼爱。

以兼爱为出点发,墨子提出了非攻、尚贤等主张。

在国家的经济政策上,墨子从实用出发,提出了节用、节葬等主张。

一、“兼爱”对于现实生活的意义墨子认为人与人之间兼相爱当做是解决一切社会根本问题的根本途径,以为使人们“兼相爱,交相利”是制止社会动乱的根本办法。

“兼爱”,就是要求人与人之间实行普遍的、无差别的互相友爱。

所谓“兼相爱”,就是“视人之国,若其国;视人之家,若其家;视人之身,若其身。

”使彼此的利益兼而为一。

这样,“为彼,犹为己也”,就会彼此相爱,从而达到“交相利”。

“兼爱”思想对于个人而言,可以正确认识自身,恰当处理日常人际关系;对国家而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建设和谐社会,保护人类共同拥有的地球家园,实现“和平与发展”的当代核心价值。

随着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人们沟通、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他们由原来的陌生、独立逐渐形成一个或由共同爱好,或由相同属性而建立的交际圈,这就自然需要建立相互关爱和谐的关系,其中的价值原则俨然可以由“兼爱”构成。

近年来,在各个城市奔走助人的“义工”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兼爱”是一种追求大爱的理想,物欲横流的价值社会里,现代人常常迷失自我,生活往往充斥着冲突、纠纷、矛盾,但是,“兼爱”思想有益于唤醒人们心底深处对于爱的渴求,因为“人性善”。

从2008年的汶川地震全国人民伸出的友爱之手,到王家岭矿难全社会的关注,玉树地震相互帮助、相互关爱的人们,我们的社会还是充满了大爱。

浅议墨子的经济发展观

浅议墨子的经济发展观

浅议墨子的经济发展观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在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墨子的论著中就涉及了许多经济学理论,“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强力的生产观念,为推动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墨子的经济思想,对于推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标签:墨子;经济墨子的经济思想产生于两千多年前的自然经济的小生产时代,但对于今天市场经济的大生产时代的经济理论仍有重大的启示作用。

在经济理论上,墨子所处的时代不同于现代,他的结论与今人不同是理所当然的,但基质与原则是相同的,这正是今天我们借鉴的地方及研究的意义之所在。

一、高度重视社会生产墨子认为,动物是依靠本能生存,“因其羽毛以为衣裘,因其蹄离蚤以为绔屦,因其水草以为饮食。

”雄不耕嫁树艺,雌不纺绩织纴,而“衣食之财固已具”。

人类则是“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

”(《非乐上》)从这种观念出发,墨子高度重视社会生产,他把经济状况的好坏、物质财富的丰亏匮,看作天下治乱的前提。

墨子说:“贤者之治国也,蚤朝晏退,听狱治政,是以国家治而刑法正。

贤者之长官也,夜寝夙兴,收敛关市、山林、泽梁之利以官实官府,是以官府实而财不散。

贤者之治邑也,蚤出莫入,耕稼树艺,聚菽粟,是以菽粟多而民足乎食。

故国家治则刑法正,官府实则万民富。

上有以洁为酒醴粢盛以祭祀天、鬼,外有以为皮币,与四邻诸侯交接;内以食饥息劳,将养其万民,(外有以)怀天下之贤人。

是故上者天、鬼富之,外者诸侯与之,内者万民亲之,贤人归之。

以此谋事则得,举事则成,入守则固,出诛则强。

故唯昔者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之所以天下、正诸侯者,此亦其法已。

”(《尚贤中》)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业时代、也是最发达的农业文化国度,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政治家大都重视农业生产,以农为本的思想是一种普遍的观念。

墨子也最重视农业生产,他认为“菽粟不足以食之”(《七患》)是导致亡国的七中祸患之一。

他还说:“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墨子经济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作者:邹沣[摘要]墨子作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其政治思想、道德思想和经济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文仅选择其经济思想加以论述,介绍了墨家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论述了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它的局限性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墨子经济伦理兼相爱交相利生财节用一、墨子经济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墨子,名翟,春秋战国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

以他为代表的墨家学派,曾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纷呈、百花齐放的年代占据显赫地位,与儒家学派分庭抗礼,被同称为“显学”。

墨子自称“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①,可见他既不是上层统治者,也不是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者,他属于当时社会下层的“士”。

从历史记载来看,墨子和小生产者接触颇多,不单学会了一些手艺,还懂得农耕,深知下层人民生活的疾苦。

因此,墨子的思想是一般小生产阶层利益和要求的反应。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进步非常迅速。

土地制度发生有利于生产的变化,农业生产技术广泛改进,农业产量大幅提高。

手工业也获得长足发展。

这些物质生产的发展又带动了商业的发展。

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独立的富商,而且很受社会尊重;到战国时期,商品交换更为兴盛,经商者随处可见。

伴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局面却是日益动荡,战争频繁。

在这一时期,旧的政治秩序分崩离析,旧的宗法关系解体,社会政治、经济关系和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奴隶制日趋瓦解,封建制日趋形成。

正是这样的时代特征,铸就了墨子的经济思想。

二、墨子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一)“无差等”的社会平等观在墨子看来,国无大小,人无贵贱。

“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

”②人们在社会经济交往过程中是对等和公平的,“强不执弱,众不劫富,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③。

同时,墨子在“无差等”的基础上,引申出追求平等的社会理想。

墨子明确要求打破贵族统治阶级垄断政治、经济的局面,使庶民也有平等参与的权利。

他说:“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段予以令。

……故当是时,以德就烈,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

”墨子还批判了儒家“亲亲有术,尊贤有等”的主张,反对奴隶主贵族利用宗法关系和等级制度垄断富贵爵禄的旧制度。

墨子“无差等”的思想,反映了当时庶民阶级要求实现社会平等的强烈愿望,表达了劳动人民对改变自身社会地位和生活境况的期盼,表述了他理想中的社会关系,可以看成他其他经济思想的前提。

(二)对生产和财富的认识1、社会生产以农业为基础。

墨子认识到劳动是人的本质,人类社会只有从事物质生产才有物质生活,如果不从事生产就不能生活下去。

在社会劳动中,墨子尤其重视农业生产在国计民生中的作用,他说:“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

故民无仰,则君无养;民无食,则不可事。

”④五谷麻丝“为民衣食之财,自古及今,未尝不有此也”⑤。

因此,统治者应当重视农事,把农业生产放在首要地位。

同时,墨子还认识到农业收成好,人们丰衣足食,则社会安定,统治稳固,而“农事缓则贫,贫且乱政之本”⑥,农业是社会生产的基础。

墨子对发展农业提出了一些方法建议。

首先,应当开垦荒地。

“田不辟,少食。

”⑦“安国之道,道任地始。

地得其任,则功成;地不得其任,则劳而无功。

”⑧土地能不能得到合理使用,能不能充分发挥效力,是农业生产能否发展的关键。

其次,必须保证农业生产的时间,若“农夫不暇稼穑,妇人不暇纺绩织,则是国家失卒,而百姓易务业”⑨。

在所有政府行为当中,以战争对农业生产破坏最大,“春则废民耕嫁树艺,秋则废民获敛”,这也反应了小生产阶层希望过上安定生活的愿望。

再次,应当增加农业劳动力。

当时,社会上存在劳动力不足,人口稀少的现象,墨子分析其中的原因是,统治者“其使民劳,其籍敛厚,民财不足,冻饿死者,不可胜数也”⑩。

而且“攻城野战,死者不可胜数”{11}。

因此,墨子提出了,男子二十当娶,女子十五当嫁的要求,同时反对诸侯大夫们蓄养妾媵的做法。

2、勤劳致富的生财观。

墨子作为自己从事生产的小生产者,深谙劳动的艰辛,也明白勤劳致富的道理。

他认为生产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基本手段,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也是人与动物的区别所在。

“今人与此异者也,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

君子不强听治,即刑政乱;贱人不强从事,即财用不足。

”{12}墨子还对儒家轻视物质生产的态度加以了批判,说儒家的倡导者好吃懒做,“倍本弃事而安怠傲,贪于饮食,惰于作务”,必然“陷于饥寒,危于冻馁”{13}针对儒家“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观点,墨子反驳道:“在于桀纣,则天下乱;在于汤武,则天下治,岂可谓有命哉!”{14}这从侧面体现了小生产者以力谋、勤劳致富的思想。

在论述了劳动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墨子提出了发展生产的措施:第一,进行合理的社会分工,使劳动者各尽其能、各从其事;第二,发挥技术的作用,促进物质生产;第三,重视人才。

虽然墨子没有提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分工,但有触及这方面的论述。

他认为,从事管理、教育等活动的劳心者,也同劳力者一样促进物质生产的发展,都应该享有分配的权力。

(三)对分配和赋税的认识基于勤劳致富的思想,墨子在分配方面主张“有财相分”,反对“不与其劳,或其实”。

“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

”{15} “入人之场园,取人之桃李姜者,上得且罚之,众闻则非之,是何也?曰:不与其劳,获其实,已非其有所取之故”{16},言下之意,不是自己的劳动所得却据为己有,是会收到责罚的。

因此,墨子谴责不顾百姓疾苦,只顾自己享乐的“别君”,谴责“厚措敛乎万民”、“亏夺民衣食之财”的王公大人{17},谴责“贪于饮食,惰于从事”的“穷民”{18}。

墨子倡导的是“有财相分”,“有力者度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19},反对“有余力,不能以相劳;腐朽余财,不以相分;隐匿良道,不以相教”{20}。

在赋税方面,墨子认为,赋税是维持封建统治各级机构正常运转的经济来源。

但是敛税必须遵循以下的原则:第一,不能“厚敛乎万名”。

统治者的消费和百姓的消费是此消彼长的,官府征收的多,则百姓自留的少。

“国家治则刑法正,官府实则万民富。

外有以为皮币与四邻诸侯接;内有以食饥息劳,将养其万民,怀天下之贤人”。

可见,墨子处理官与民之间赋税比例的原则是“官府实”、“万民富”,统治者应当适可而止,不能通过横征暴敛来满足自身的奢侈消费。

第二,“加费”与“加利”同步,即如果统治者增收了赋税,那么就应当增加社会福利,例如新修水利等。

这与当今“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税收原则相类似。

(四)“交相利”的交换思想春秋战国时期,商品经济已经取得一定程度的发展,出现了坐地买卖、摊贩、倒卖等商业活动的形式,“商人之四方,市价倍蓰,虽有关梁之难,盗贼之危,必为之”{21},墨子称这种行为为“商人之察”,是商人智慧的表现。

墨子认为:“买无贵,说在反其贾。

刀籴相为价。

刀轻则籴不贵,刀重则籴不易。

王刀无变,籴有变。

岁变籴,则岁变刀。

价宜则售,说在尽。

尽也者,尽去其以不售也。

其所以不售去,则售。

价也宜不宜在欲不欲。

”{22}言下之意是,商品的买卖,很难说贵与贱,交易过程中,刀币与谷物是相互为价格,它们的贵贱是相对而言的。

商品价格受到货币价值和供求关系的影响:当货币升值或供过于求时,商品价格就会下降;当货币贬值或供不应求时,商品价格就会上升。

价格适宜,商品就能成交,而价格适宜与否,取决于双方的买卖意向。

这一段论述表明墨子已经从商品价格和货币价格的相对关系中认识到货币本身就是一种商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价值规律的内容。

(五)“节用”的消费思想墨子一方面积极倡导生产,一方面倡导节用,主张“量腹而食”、“度身而衣”的消费观。

为防止统治阶级的过高消费,墨子提出了三条原则:第一,个人的消费应当与自己的财力相当。

“贫家而学富家衣食多用,则速亡必矣”{23}。

第二,主张“去无用之费”。

他认为,“去无用之费,圣王之道,天下之大利也”{24}。

治理国家要从最严重的弊端入手,因此财政开支应当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25}。

第三,“费财劳力不加利者,不为”。

即凡是劳民伤财,对人不产生更多好处的事情,不应为之。

根据这条原则,墨子设计了一套以维持较低生活需要为限度的消费标准:日用产品上,“足以奉给民用则止”;饮食上,“足以增气充虚,强股肱,耳目聪明则止”;衣着上,“冬以围寒,夏以围暑”,能够冬暖夏凉则止;房屋建设上,“冬以围风寒,夏以围暑雨”,整洁卫生,“足以别男女则止”;军事上,“以围寇乱盗贼”;交通上,“车以行陵陆,舟以行川谷,以通四方之利”{26}。

在节葬上,墨子提倡“棺三寸,足以朽体;衣衾三领,足以覆恶。

以及其葬也,下毋及泉,上毋通泉;垄若参耕之亩,则止矣”{27}。

可见,墨子的消费理论是把包括统治阶级在的人们的生活水平控制在一个最简单节约的水平上,在墨子看来,“其民俭而易治,其君用财节而易赡也。

府库实满,足以待不然”{28}。

三、对墨子经济思想的评价(一)墨子的经济思想反映了小生产者的经济利益和要求小生产者是春秋战国时期数量最为广大的劳动群众,包括了自耕农民、手工业者、商人和一部分无固定职业的城市平民。

他们的来源广泛,具有复杂的阶级构成。

小生产者介于奴隶主和奴隶之间,受到奴隶主和后来的地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具有较强的反抗性。

但因为小生产者从奴隶制的母体中诞生,又是新生的劳动阶级,具有新时代的特征,又有奴隶制的残余色彩,因此具有先进性和落后性两方面的特征。

墨子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同样难逃其阶级局限性。

(二)“无等差”思想的双重性墨子倡导的“无等差”的思想,具有反对落后的奴隶制的进步性,但同时与新兴的封建制产生矛盾。

墨子作为当时小生产者的代表,在奴隶主阶级的对立面,提出了这一要求,但这是与新兴地主阶级获得统治地位的要求相矛盾的。

无论是哪一个阶级掌权,都不可能平等的对待被剥削和被压迫的阶级,墨子所追求和倡导的“无等差”的社会形态,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这也正是儒学之所以受到之后历代统治者的追捧而墨家却归于沉寂的原因,墨家把这种有违统治者利益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当作献给统治阶级的良策,是不可能得到统治者推崇的。

(三)“兼相爱”、“交相利”的局限性“兼相爱”、“交相利”只适用于小生产者范围内,只能得到小生产者的认同,在超越这一阶层的范围时,例如在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很难得到认同;另外,即便在小商品生产者之间,也只有在交往各方存在共同利益时才能得到认同和采纳。

一个社会的经济交往不能只局限在生产者的范畴,必定是在各个社会阶级和阶层之间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