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活动课《有趣的拼搭》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拼搭》及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拼搭》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简单图形以及图形的组合方法;2.能够在视觉上区分相异的图形和相似的图形;3.通过拼搭图形,锻炼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4.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第一节课导入教师出示若干张由不同形状的卡纸拼接而成的图形,让学生观察图形。
教师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这些卡纸拼接在一起能不能当做一个整体来看?为什么?2.这些卡纸能不能拼接成其他不同的图形?3.这些卡纸的形状有哪些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操作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拼搭小图形。
教师示范如何用卡纸往大画板上粘图形,让学生模仿。
然后,教师出示一些难度小的示例图形,并让学生尝试自己拼搭,并互相比较结果。
总结教师统计学生的拼搭结果,总结出哪些较为相似的图形,避免学生仅关注小细节而忽略结构。
第二节课导入教师把刚才学生们拼搭好的图形挂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
教师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这些图形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2.这些图形有没有什么规律?操作教师通过在黑板上拼搭图形,展示出图形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并指导学生如何用图形组合方式来拼搭新的图形。
教师提供一些初始图形,并以让学生两人一组,自己动手组合图形的方式让学生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总结教师让一些学生把刚才成功组合出的图形展示出来,并让全班点评。
同时,教师说明这些图形之间存在的规律,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图形的相似性和不同性。
第三节课导入教师出示一些实际环境下常见的图形拼接问题,例如:拼搭简单家居、玩具、木屋等。
教师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通过卡纸图形来拼搭。
操作教师让学生两人一组,自主选择教室内的材料,在老师指定的范围内,自行设计和制作一个家具、一个玩具或者一个建筑模型。
总结教师总结学生的设计结果,并提醒学生在设计中要考虑到结构的稳定性,以及所使用材料的安全性。
教学反思这次课程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可以改进的。
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更多的视觉案例来丰富学生的学习,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察一些拼搭好的模型等。
大班《好玩的拼搭游戏》活动设计及反思
大班《好玩的拼搭游戏》活动设计及反思活动设计:1.活动目标:-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激发孩子们对拼搭游戏的兴趣。
-提升孩子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活动准备:-准备足够的拼搭游戏材料,如积木、乐高、磁力片等。
-划分小组,每组5-6人,并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指导老师。
-准备活动场地,确保空间够大,并有足够的桌椅。
-提前进行游戏规则的讲解和示范。
3.活动流程:-第一阶段:解谜游戏a.指导老师给出一个拼搭游戏的谜题,要求孩子们按照谜题进行拼搭。
b.孩子们分组进行拼搭,尽可能快速地完成任务。
c.第一个完成任务的小组将获得奖励。
-第二阶段:合作拼搭比赛a.每个小组将获得相同的拼搭材料。
b.每组根据给定的时间,利用拼搭材料进行拼搭。
c.要求每个小组成立一个负责人,协调团队成员的合作。
d.时间结束后,评委评选出最好的拼搭作品,并颁发奖励。
-第三阶段:自由拼搭a.给每个小组一定的时间和拼搭材料,让他们自由发挥创造力进行拼搭。
b.老师和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观摩和点评每个小组的作品。
c.最后,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动交流。
4.反思:-活动设计合理,吸引了大班孩子们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团队合作和创造力。
-解谜游戏能够让孩子们接触到拼搭游戏的基本原理和规则,培养了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合作拼搭比赛加强了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并促使孩子们更好地分工合作。
-自由拼搭阶段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让他们有更多展示才华的机会,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
-通过评委的评选和奖励,激励孩子们努力拼搭,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
-活动中,需要指导老师的引导和帮助,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并对孩子们的表现进行适时的肯定和鼓励。
总结:通过这次《好玩的拼搭游戏》活动,大班孩子们在玩中学会了团队合作、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活动设计的流程合理,给予了孩子们足够的自由和发挥空间,并通过比赛和奖励激励了他们的积极参与。
活动的反思中提到,指导老师的存在是活动的保障,需要及时给予孩子们适时的引导和肯定。
数学活动课有趣的拼搭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课《有趣的拼搭》教学反思《有趣的拼搭》是一节活动课,学生很感兴趣,很喜欢这种课,感觉很好玩。
通过教学我发现要想让低年级学生学好数学要做到以下几点:1.数学课上要让学生多操作为何学生喜欢这节活动课,因为课堂上孩子们可以动手操作,有一种参与感,滚一滚,堆一堆,摸一摸,搭一搭,数一数,像玩游戏一样,有趣好玩。
有些东西真的用语言表达很难让学生弄明白,可是一动手,便不言自明。
数学教学应该向语文课学习,让学生能感知数的灵动,让数学教学变得丰硕多彩。
2.小组讨论很有必要不要小看这些小孩子,他们思维活跃,想法多样,只要你给他们一个舞台,他们就会出色演绎。
在搭一搭这个活动中,我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可以搭出哪些物体,学生搭出了很多新奇的造型,我都给与了肯定和表扬。
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不仅培育了每一个孩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而且使每一个孩子在有趣的学习活动中取得了踊跃的数学学习心态。
以上仅是自己的一点浅见,在此后的教学中,我会把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踊跃性作为我备课的一个重点内容。
《有趣的拼搭》是一节活动课,学生很感兴趣,很喜欢这种课,感觉很好玩。
通过教学我发现要想让低年级学生学好数学要做到以下几点:1.数学课上要让学生多操作为何学生喜欢这节活动课,因为课堂上孩子们可以动手操作,有一种参与感,滚一滚,堆一堆,摸一摸,搭一搭,数一数,像玩游戏一样,有趣好玩。
有些东西真的用语言表达很难让学生弄明白,可是一动手,便不言自明。
数学教学应该向语文课学习,让学生能感知数的灵动,让数学教学变得丰硕多彩。
2.小组讨论很有必要不要小看这些小孩子,他们思维活跃,想法多样,只要你给他们一个舞台,他们就会出色演绎。
在搭一搭这个活动中,我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可以搭出哪些物体,学生搭出了很多新奇的造型,我都给与了肯定和表扬。
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不仅培育了每一个孩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而且使每一个孩子在有趣的学习活动中取得了踊跃的数学学习心态。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有趣的拼搭-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有趣的拼搭-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了解拼搭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3.通过拼搭形成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4.继续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运用拼搭法组合出规定的空间图形;2.培养学生想象构造的能力及对建筑结构的基本认识。
三、教学难点1.学生能运用拼搭法组合出规定的空间图形;2.学生能在不同空间图形中发现共性,提出具体的拼搭方法。
四、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幻灯片和视频的介绍,向学生展示一些形状奇特的建筑,引导他们发现建筑中的基本形状。
2.新课讲解1.定义:拼搭是指用一些具有规则的小部件,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各种各样的大型物体。
2.拼搭原则:基础部件、规范组合、多样组合。
3.拼搭方法:正方形拼搭法、三角形拼搭法、长方形拼搭法、不规则拼搭法。
4.实例演示:通过拼搭纸箱,让学生亲身体验拼搭的方法和规则。
5.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打造个性化建筑的基本要素。
3.教学实践1.学生自由拼搭: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班级内的拼搭工具,自由组合出他们想象中的建筑物,半小时后让他们之间互相交流、学习。
2.团队拼搭:教师设定任务,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用规定部件完成任务。
3.展示交流:引导学生在班内展示自己的拼搭成果,并相互交流、学习。
4.总结讲评:同学们可以在讲评环节分享自己的拼搭心得,教师也可以统一培训一些实用的知识技巧。
4.拓展延伸1.课后作业:家庭作业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动机,老师可以通过拍照的形式交给学生家长,加强家校互动。
2.拼搭比赛:对于在班内取得成果的学生,可以组织专业人士进行点评,并设立奖励机制。
五、教学反思1.拼搭课程对学生的想象力和组合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通过拼搭训练,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了很好的提升。
2.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有更多的发言机会,增加互动讨论的情况。
同时,老师应该做好指引和引导,让大家有效地利用班内资源进行合理的拼搭。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上册《有趣的拼搭》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6、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它们各自的特点,下面做一个游戏。 游戏规则:两人一组,其中一人蒙上眼睛摸一摸,并说出摸到图形的名称,另 一人评判,然后交换。比比谁摸对的次数多。 7、搭一搭。 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搭出自己喜欢的组合图形和同伴交流。
板块三、课堂练习 新课讲授完以后,出示练习题
1. 数一数,填一填。
二、说学情
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好动,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容易疲劳,有意注 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表达能力有限。在学生刚刚接触数学 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具体的实物和图形,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获 得充分的体验,感知这些几何形体的主要特征,形成清晰的认识。
三、说教学目标
1.通过自己动手拼搭,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表达 能力以及想象能力。 3.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拼搭活动,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 进一步了解它们的特征。
教学难点
通过拼搭活动,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 进一步了解它们的特征。
五、说教法学法
教学时,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可让学生自己观察和摆弄准备好的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形状的实物或积木,让他们根据已有的知识 经验互相说一说这些物体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学生可能会把长方体说成 是长方形或长方块,把球说成圆,教师不必马上纠正,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 想法,学会与同学交流。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有趣的拼搭》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 级上册《有趣的拼搭》的课文内容。下面我将从说教材、 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 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 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趣味拼搭》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趣味拼搭》含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建筑物的基本部分:墙、屋顶、窗户、门、梯子等;2.能够用齿轮、桥梁、轮胎等齿轮组件搭建简单机器;3.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4.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教材准备1.各种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积木、构造玩具;2.齿轮组件、汽车轮胎等机器组件;3.同样数量的小池或者篮子。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老师拿出几个不同图案的积木示范给孩子们看,让孩子们自己找到相同颜色和图案的作为自己的队友,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
第二步:知识讲解1.解释建筑物的基本组成部分:墙、屋顶、窗户、门、梯子等。
2.解释齿轮组件的作用和分类,如传动齿轮、滚动齿轮、斜齿轮和细齿轮等。
第三步:实践操作1.分组,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队友和颜色找到自己的小池或者篮子,将积木按照自己的喜好拼搭起来,创造自己的建筑物。
2.孩子们还可以将齿轮组件、汽车轮胎等机器组件配合积木,搭建一个小小的机器人或者小车。
第四步:体验分享1.每组代表分享自己的作品,演讲时可以介绍用到的齿轮组件和建筑物部分,以及自己的创意和故事。
2.在分享的同时,老师让其他孩子们提问和反馈,促进孩子们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教学反思教学优点1.孩子们在玩游戏的同时,了解了彼此的不同;2.通过亲手操作积木和机器组件,孩子们增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3.分组协作模式让孩子们学会了团队合作,培养了交流能力。
教学不足1.部分孩子对建筑物的概念不够清晰,可能会难以理解和创造;2.部分孩子在组合和拼搭时难以克服自己的想法和固定思维。
教学改进1.加强阶段性评估,及时跟进孩子们的学习进度和理解情况;2.在教学中加入可以引导孩子们放松和集中注意力的音乐或游戏环节,以便更好地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结束语在趣味拼搭的教学中,孩子们不但学到了科学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教学反思,我也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了孩子们在学习科学技术的同时,更需要我们从心灵上的引导和支持。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拼搭》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拼搭》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到拼搭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拼搭能力。
2. 帮助学生发展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4.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拼搭材料,例如积木,拼图等。
2. 准备绘制一些简单的拼搭示例,供学生参考。
3. 准备学生小组,每个小组4-5人。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0分钟)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有趣的拼搭”,让学生分享他们喜欢的拼搭玩具和游戏,并简单介绍拼搭的定义和重要性。
Step 2: 示范拼搭(15分钟)向学生展示一些简单的拼搭示例,例如用积木搭建简单的房屋或塔楼。
让学生观察示例,并分析搭建的方法和规律。
Step 3: 分组活动(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4-5人。
每个小组分配一些拼搭材料。
要求每个小组合作搭建一个特定的拼搭作品,例如高塔或立体拼图。
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完成任务。
Step 4: 讨论和分享(15分钟)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让其他小组成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在搭建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并一起讨论解决方案。
Step 5: 数学运用(20分钟)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数学方面。
通过询问他们在拼搭过程中涉及到的数学概念和技能,如几何形状、比例关系等。
鼓励学生用数学的角度分析拼搭过程和规律。
Step 6: 小结和扩展(10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小结,总结学生们在拼搭中学到的数学概念和技能。
提醒学生继续发展他们的拼搭能力,并鼓励他们寻找更多有趣的拼搭项目。
教学反思:这个教案的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拼搭能力,并将数学概念和技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通过团队合作和互动讨论,学生们能够分享和交流他们的想法和解决方案,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同时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反馈。
此外,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进行扩展,引导他们尝试更复杂的拼搭项目。
第六单元 第2课时 有趣的拼搭(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第六单元第2课时有趣的拼搭教学流程【设计意图:复习了旧知,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
】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哪些立体图形?导语:这节课我们学习《有趣的拼搭》。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习“方法”学习任务一:动手合作探索几何图形的特征。
活动一:滚一滚,哪个滚得最快?1.每个小组分别拿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各一个,把它们一起放在搭好的斜面顶端,听老师发出“开始”口令后,让它们同时自由滚或滑下。
2.猜想:老师这儿有一块斜放的木板,如果把这4块积木放在木板的上方,小朋友们猜一猜,结果会怎样?哪些形状的积木会滑下来?哪些形状的积木会滚下来?哪一个滚得快?2.活动验证:猜测得对不对,还得通过实践来验证。
3.发现规律:长方体和正方体会滑下来,圆柱和球会滚下来,球滚的最快。
4.像圆柱和球这样形状的物体容易滚动。
你能再举一些它们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吗?活动二:堆一堆,哪种最难堆?1.小组活动:每一小组分别拿出6个长方体、6个正方体、6个圆柱和6个球,把它们分别堆起来。
2.思考讨论:为什么正方体与长方体堆得高,而圆柱与球不容易堆?3.联系生活:物体表面平的容易堆得高。
你能再举一些它们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吗?活动三:摸一摸,摸出的是什么?1.每一小组在口袋里装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每人轮流从口袋中任意摸一个,先猜猜摸到的是什么,再拿出来看一看。
2.活动验证:猜测得对不对,还得通过实践来验证。
活动四:搭一搭,比一比谁搭得好?1.分小组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搭一搭,先集体交流,然后动手操作,可以搭成自己喜欢的、有趣的作品。
比比谁拼搭的最好!2.作品展示,引导评价。
3.小结:(1)球不能放在最下面。
要想搭的高,长方体圆柱可以竖着放。
(2)用长方体正方体搭成的作品比较牢固,用圆柱搭成的作品可以活动。
活动五:数一数。
1.说一说下面的立体图形是由哪些形状的立体图形搭成的?数一数,各种形状的立体图形各用了几个?2.适时指出:要按一定的顺序数,如从左往右,从上往下地数。
一年级《有趣的搭拼》教学随笔5篇
一年级《有趣的搭拼》教学随笔5篇一年级《有趣的搭拼》教学随笔1《有趣的搭配》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排列与组合知识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验__等活动,找出事物的组合数和排列数,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有趣的搭配》教学反思。
1、教学情境化。
为了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快乐感,我采用了情境化教学。
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节课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片人物入手,根据学生的认知情感悄然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美羊羊走进课堂,并始终围绕一个主题情境展开课堂教学,寓教于乐,学生学起来自然就兴趣盎然了。
2、数学生活化。
从课堂导入的攀比穿衣到早餐搭配、-密码、选择路线、照相等这些生活素材串联起来,用学生经常接触的生活问题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让学生从衣、食、行、玩这些常态生活中寻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方法,使他们充分体会到数学知识存在于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教学反思《《有趣的搭配》教学反思》。
3、学习主体化。
在本节课中,每个环节都注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探索搭配规律的这一环节中,我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方法,而是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同桌互助学习,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参与学习过程,使抽象认知自然过渡到实物认知,最后在总结升华。
在揭示计算方法时又采用了探究式学习方法,还记得在教学“3件上装,4件下装有多少种搭__法”时,我先让学生根据“2件上装和3件下装有6种搭__法,2件上装和4件下装有8种搭__法”来让学生大胆猜测“3件上装和4件下装”会有几种搭__法?然后再通过连线的方法去验__,从而总结出计算的方法,学生认知规律水到渠成,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还为学生的会学打下了基础。
此外,我还对学生进行了逆向思维训练“12种搭__法会有几件衬衫几条领带”。
另外我引导学生用不同符号表示上装和下装时,充分地保护了学生个__认知,尊重学生又不乏指导,整堂课都在积极引导学生围绕有顺序这一思想进行搭配,这样,实际上深化了学生对有序搭配的理解和应用,重点自然突出,在反复强调中突破了难点。
SJ苏教版 一年级数学 上册第一学期(教学设计 教案与教学反思)第六单元 认识图形(一)第2课时 有趣的拼搭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一)第2课时有趣的拼搭教学内容:课本第32--33页。
教学目标:1、经历活动过程,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
2、体会平面和曲面的区别,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判断能力。
3、通过合作学习,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和想法,能作出判断和简单的评价。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这些物体的名称和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体会平面、曲面。
课前准备:师生共同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积木玩具。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朋友,你们愿意和它交朋友吗?2、上节课我们学了认识物体,请大家回忆一下,学了哪些物体?3、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玩”积木,好不好?谁能在玩的时候也学到新的知识,就能得到老师奖励的红花。
4、出示课题:有趣的拼搭。
二、探究交流1、“滚一滚”。
交代:请靠左边坐的四位小朋友按顺序分别从袋中拿出长方体、正方体、球和圆柱各一个,把它们一起放在滑板顶端。
右边的四位小朋友做裁判,观察这四个物体同时往下滑,会发现什么?听口令操作。
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左右两组轮流操作,结果是否和其他同学发现的一样?师生共同总结。
学生评价。
2、“堆一堆”。
谈话:(3/4拍打击乐)下面我们就一边欣赏音乐,一边用这些物体堆一堆,又会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呢?操作:请各组的1号小朋友拿出几个正方体,2、3、4号小朋友也分别拿出几个长方体、圆柱和球,堆一堆,你发现了什么?讨论交流。
学生评价。
3、“摸一摸”。
讲述:看着小朋友学得这么投入,有一位老爷爷可高兴了。
(出示圣诞老人)他给小朋友带来很多礼物,大家想知道什么好礼物吗?指名上台摸,说说摸出来的是什么物体。
分组摸,请每组的小组长拿出预先准备的口袋,其余7人挨着顺序分别摸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4、“搭一搭”。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讨论交流:你搭的是什么?是用什么物体搭成的?为什么用这些积木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这些物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有趣的拼搭》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有趣的拼搭》人教新课标教案:《有趣的拼搭》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五章《有趣的拼搭》的相关知识。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物体拼接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教材中包含了简单的图形拼接、组合以及对称等概念,并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际例子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图形拼接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简单的图形拼接、组合以及对称等概念。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图形拼接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难点:理解图形拼接、组合以及对称等概念,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教材、课件、图形卡片等。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尺子、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有趣的拼搭图形,如拼图、积木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图形是如何拼接而成的。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过程,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有趣的拼搭》。
2. 知识讲解与例题演示(10分钟)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教材中的图形卡片,了解和掌握图形拼接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理解图形拼接、组合以及对称等概念。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4. 小组合作探究(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发一些图形卡片,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用这些图形卡片拼出不同的图形。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造有趣的拼搭图形。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评价。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有趣的拼搭1. 图形拼接的方法和技巧2. 图形组合的概念3. 对称的概念和应用七、作业设计1. 请用剪刀剪下教材中的图形卡片,尝试拼出不同的图形。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6.2有趣的拼搭 -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6.2有趣的拼搭 -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教学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习到有关于图形的拼搭,认识不同的图形,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2.教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数学的学习中得到快乐和成长。
3.教学态度:通过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严谨性,从而培养出积极向上、认真负责、思维敏捷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有趣的拼搭,如果我们运用拼图的方法来拼凑一幅图,你们会非常愉快吗?一起来尝试一下吧。
2.导入新知识如果拼图袋子中有三种图形,分别是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我们可以把它们拼成任意一个图形,每次至少选取一个图形,若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每种图形拼成的图形种类都要不一样,那么一共可以拼成多少种图形?学生可以自由进行探究,看看每种图形可以拼成哪些图形,然后计数。
这种方法在数学中叫做排列组合。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三种图形可以进行任意搭配,例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相搭成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三角形三种图形同时搭成的任意一个新形状都算一种。
这样计算就很困难,我们可以用画图法来辅助计算。
此处首先介绍概念-组合问题。
因为有学生经常会问,课堂上便于直接讲解概念。
然后,应用画图法让学生进行练习计算,解决题目。
最后,总结结论。
3.拓展实践学生进行两两搭配活动,就拼成了新的图形。
比如,两个三角形组合成一个菱形;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组合成一个梯形等等。
孩子们在实践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数学的乐趣。
4.总结归纳经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一种有趣的拼搭方法,并且通过实践熟练掌握了排列组合的概念,通过数学的学习,培养了孩子们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反思数学的学习需要形象化的来教授,所以设计此讲解排列组合时,以儿童易理解为出发点。
相信通过这样的讲解方式,孩子们能够学得更加轻松愉快。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拼搭》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拼搭》教案名称:有趣的拼搭年级:幼儿园大班学科:数学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的观察、分辨和判断能力;2. 锻炼幼儿的思维逻辑和动手操作能力;3. 增强幼儿对图形的认知和理解。
活动准备:1. 多种不同形状的积木或拼图;2. 分组名牌;3. 活动板和橡皮擦;4. 记分板。
活动步骤:引导讨论(10分钟)1. 班级坐成一个圆圈,教师出示一些不同形状的物品(如三角形积木、正方形拼图等),让幼儿观察并讨论这些形状的特点和区别。
游戏规则介绍(5分钟)1. 教师向幼儿介绍游戏规则:幼儿将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队长,队长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拼搭出不同的形状。
2. 告诉幼儿,每个小组拼搭一个正确的形状即可得到1分,形状更复杂难度更大,可以得到额外的加分。
3. 准备一张记分板,记录各小组的得分情况。
分组和准备(5分钟)1. 根据班级人数将幼儿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人数适当。
2. 分发分组名牌给各小组的队长,帮助幼儿确认自己所在的小组。
3. 教师分发积木或拼图给各小组。
拼搭比赛(15分钟)1. 设置一个时间限制,让各小组队长带领小组的成员开始拼搭形状。
2. 教师鼓励幼儿积极动手拼搭,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3. 保持课堂秩序,观察并记录各小组得分情况。
展示和点评(10分钟)1. 时间到,教师停止比赛,各小组将拼搭好的形状摆放在自己组的活动板上。
2. 首先让每个小组的队长向全班展示拼搭的形状,并解释自己所拼搭形状的特点。
3. 教师和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问、评论和点评各小组的拼搭作品。
总结归纳(5分钟)1.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内容,强调各种形状的特点和区别。
2. 鼓励幼儿回顾整个活动,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收获。
活动延伸:1. 可以组织幼儿自由创作,使用积木或拼图进行创造性拼搭,并分享自己的作品。
2. 可以利用幼儿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拼搭,比如动物、植物等。
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中的积木或拼图材料安全无毒,避免幼儿吞食或受伤。
大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拼搭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拼搭教案及教学反思前言在大班数学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下学习数学,是许多老师关注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制定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其中“有趣的拼搭教案”是一种被广泛运用的教学方法。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大班数学教师常用的“有趣的拼搭教案”及其具体实践方法,并结合我们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和反思,为大家提供参考。
什么是“有趣的拼搭教案”“有趣的拼搭教案”是利用卡片、图案、数字等元素,通过组合搭配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拼凑问题、探索规律、发现数学之美的一种教学方法。
不同于传统的讲解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为了主角,通过寻找答案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在这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实践方法选材首先,教师需准备相应的拼搭教案素材。
如下图所示,这是我们准备的一组数字卡片素材。
问题设计在素材准备完成之后,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问题,例如:•用这些卡片拼出99。
•用卡片拼出比18大10的数是多少?•这些数字卡片可以拼出哪些质数?活动方式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在小组或单独完成问题,并在限定时间内提交答案。
同时,教师可安排相应的欣赏和交流环节,允许学生相互分享、比较、交流答案。
教学反思通过对这种教学方法的实践,我们发现这种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很好的效果。
首先,探究性学习是这种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
这种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了知识探寻的主角,灵活的学习方法也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入。
其次,这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兴趣。
学生通过拼搭卡片、探究规律等活动,对数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
再者,这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在拼凑的过程中,可以考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最后,这种教学方法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
学生在竞争中感受到成功和失败的感觉,逐步锻炼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紧张感。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综合与实践《有趣的拼搭》一等奖创新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综合与实践《有趣的拼搭》一等奖创新教案《有趣的拼搭》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1、在拼一拼、搭一搭的活动中,感受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能用分层数一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在拼搭的过程中,能思考并寻求到使图形稳固的方法。
3、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4、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想象。
【重点】使学生能用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拼出新的图形,能清楚地向别人分享所拼图形的想法。
【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
【教学过程】1、激趣引入,回顾旧知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玩积木吗?生:喜欢。
师:今天黄老师和你们一起搭积木好不好?生:好。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玩一个游戏《有趣的拼搭》。
在玩积木之前黄老师要给你们介绍几位好朋友,你们猜猜是谁?猜谜语:圆圆鼓鼓小淘气,滚来滚去不费力。
(球)正正方方六张脸,平平滑滑都一样。
(正方体)上下圆圆一样大,放倒一推就滚动。
(圆柱)长长方方六张脸,相对两面一个样。
(长方体)师:小朋友们真棒!对立体图形的样子都这么熟悉,今天我们就用这些立体图形来玩“有趣的拼搭”二、探究体验,发现规律活动一:拼一拼1.老师示范,学生观察。
问:同学们老师用了几个相同的长方体?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2 )个长方体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
(板书)2.学生小组合作拼一拼。
①(教师收集学生拼好的图形)②学生分享说一说:用了()个相同的图形,拼成一个什么图形。
(用圆柱的小组生:用了2个圆柱拼成了一个大圆柱。
(板书)追问:如果给你3个圆柱、4个圆柱、100个圆柱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小结:同样的立体图形可以拼回同一种立体图形。
③出示正方体拼组的作品。
学生观察问:用了几个正方体拼出一个什么图形?学生观察并发现:同样的立体图形可以拼回同一种图形也可以拼出不同的立体图形。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2 有趣的拼搭丨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2 有趣的拼搭丨苏教版一、教材及目标1. 教材本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为《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本节课学习的是第三单元《数字之间的对比》中的第二节《有趣的拼搭》。
2. 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1.掌握数字的大小比较方法;2.熟练运用数字对比方法进行数字大小的判断;3.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通过一段简短的视频介绍,引导学生了解到本节课的目标:掌握数字的大小比较方法,运用数字对比方法进行数字大小的判断。
2. 对比数字大小1.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所学的数字大小比较方法。
2.引入本节课所学的新方法:拼搭数字比较大小。
指导学生看图中的数字,将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拼搭,通过比较不同数字的拼搭方式,发现不同数字的大小关系。
3. 模仿练习由教师出示一个数字,引导学生独立拼搭,并把他们认为比该数字小或大的数码组合展示出来。
4. 提高练习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系列数字的拼搭任务,并判断大小关系。
5. 拓展练习设计一组数字拼搭游戏,要求学生能够利用所学方法完成游戏。
三、教学设计与评价1. 教学设计1.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数字比较大小的方法。
2.引入新方法:拼搭数字比较大小,通过实例展示如何拼搭数字,帮助学生吸收知识。
3.常规练习验证个人掌握情况,提高练习集体考查掌握情况,拓展练习加深对新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评价通过常规练习、提高练习、拓展练习等环节,教师能够快速发现学生的掌握情况,并针对性地给予指导,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字观念和运算能力。
四、教学反思及改进在本节课中,我尝试引入拼搭数字比较大小的方法,这是一种新颖且实用的数字比较方法,孩子们能够轻松掌握。
同时,在练习环节中,我设置了多种不同难度的练习,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运算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尽可能多地使用各种生动有趣的方法,帮助孩子们深入理解数学知识。
大班数学有趣的拼搭教案反思
大班数学有趣的拼搭教案反思1、大班数学有趣的拼搭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巩固对常见平面图的认识,初步体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灵活性和动手能力。
3.初步认识了解公用边,知道公用边的特征及含义。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问题。
5.发展孩子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
活动准备:PPT、美工垫、雪糕棒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巩固对常见平面图形的认识。
播放PPT 第1页请幼儿观看,这是什么呀?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变个魔术,小朋友可要看仔细哦。
二、讲解"公用边"1.播放PPT第2---3页,老师拿掉一根雪糕棒还有几根雪糕棒?你们信不信用5根雪糕棒也能拼搭出两个三角形,我要变了,你们可要看清楚哦?2播放PPT第4-6页。
成功了吗?我用5根雪糕棒也拼搭出了两个三角形,咦?奇怪了,同样是两个三角形,为什么前面我用了6根雪糕棒,而现在我只用了5根雪糕棒也能搭出两个三角形?(引导幼儿说出两个图形都用到中间的一根雪糕棒)小结:原来这根雪糕棒即是上面三角形的一条边,也是下面三角形的一条边,两个三角形都用到了这条边,我们就把这条两个图形都用到的边叫做"公用边"。
三、创设情境,引发幼儿对闯关游戏的兴趣,启发幼儿用雪糕棒拼搭出图形,感知图形公用边的特征。
1.播放PPT电话声音,教师模仿接电话,告知电话内容,引入闯关游戏。
2.用共边法引导幼儿拼出所需图形,并进行游戏。
第一关:播放PPT第7---10页,引导幼儿用6根雪糕棒,用公用边的方法拼搭出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并找出它们的公用边。
3.孩子自由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4.孩子们展示他们的成就,找出共同的优势。
小结:集体观看PPT第11---12页,原来6根雪糕棒可以拼搭出方向不同的图形,而且每个图形都有一条它们的公用边。
第二关:播放PPT第13---14页,引导幼儿用公用边的方法,用最少的雪糕棒拼搭出2个正方形和1个长方形,并找出它们的公用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活动课《风趣的拼搭》教学反思
《风趣的拼搭》是一节活动课,学生很感兴趣,很喜欢这种课,觉得很好玩。
通过教学我发现要想让低年级学生学好数学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数学课上要让学生多操作
为什么学生喜欢这节活动课,因为课堂上孩子们可以动手操作,有一种参与感,滚一滚,堆一堆,摸一摸,搭一搭,数一数,像玩游戏一样,风趣好玩。
有些东西真的用语言表达很难让学生弄明白,但是一动手,便不言自明。
数学教学应该向语文课学习,让学生能感知数的精巧,让数学教学变得丰富多彩。
2.小组讨论很有必要
不要小看这些小孩子,他们思维活跃,想法多样,只要你给他们一个舞台,他们就会精彩演绎。
在搭一搭这个活动中,我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可以搭出哪些物体,学生搭出了很多新奇的造型,我都给与了肯定和表扬。
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不仅培养了每个孩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而且使每个孩子在风趣的学习活动中获得了积极的数学学习心态。
以上仅是自己的一点浅见,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把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积极性作为我备课的一个重点内容。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