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矿学

合集下载

选 矿 学

选 矿 学

选矿学第一章概论什么叫选矿?选矿是通过物理的化学的、物理化学的方法,把有用矿物与脉石分离的方法叫选矿。

物理的有重力选矿、磁选;化学的有水冶、化学酸侵;物理化学的有浮游选矿。

第一节选矿原理(浮选原理)矿浆通过浮选机,浮选机产生气泡,在起泡剂的作用下有用矿物颗粒在捕收剂的作用下吸附于气泡上,被浮选机推向上层,由于多次吸附,有用矿物品位越来越高,脉石由于不是目的矿物,不能吸附在气泡而滑落在矿浆中,随矿浆流出浮选机外,成为尾矿,品位提高后的泡沫叫矿化泡沫,上升到矿浆面后被刮板刮出,成为精矿。

第二节浮选机械1、机械搅拌式浮选机苏联A型,中国改造成为SF型(广泛应用效率高)2、充气搅拌式阿巷太尔型(美国)中国改造为TTF型,没有自吸浆能力,效率高,产量大。

3、浮选柱:不用电力,产量大、效率高,但要充气。

第三节浮选药剂1、气泡剂:能使浮选机吸入空气,产生气泡的药剂叫气泡剂。

有2﹟油、胺类、酯类高分子化合物均有气泡性能。

2、捕收剂:能让有用矿物颗粒吸附在气泡上产生矿化泡沫的药剂叫捕收剂,它分为:a、阴离子捕收剂:黄药类、黑药类、白药类,如乙基黄药、丁基黄药、丁基铵黑药等。

b、阳离子捕收剂:氨类、胺类、硫氨类,有色金属选矿用的少。

c、高分子捕收剂:如糊精、醇类捕收剂柴油等。

3、矿浆调整剂:应用最多的是石灰,能调节矿浆的PH值。

还有碳酸钠、硫化钠、水玻璃等。

4、抑制剂:氯化钠(钾、钠)硫化钠。

5、活化剂:硫酸铜、硫化钠、硫酸铵等。

6、脉石抑制剂:水玻璃、六偏磷酸钠、碳酸铀。

《选矿学培训》课件

《选矿学培训》课件

选矿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选矿
早在古代,人们就采用简单的物 理方法,如手选、重锤破碎和研 磨等,对矿石进行初步的挑选和
加工。
近代选矿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选矿技术得 到了迅速发展,出现了各种破碎、 磨矿、浮选和重选等技术和设备。
现代选矿
现代选矿技术不断创新和完善,采 用先进的工艺流程和自动化技术, 提高了矿物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效 益。
选矿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矿石的破碎与磨矿
研究矿石的破碎原理、破碎设备、磨矿原理 及磨矿设备等。
产品处理与综合利用
研究矿物产品的处理、加工和综合利用,提 高矿物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价值。
选别原理与方法
研究各种选矿方法的原理、工艺流程和技术 特点,如重选、浮选、磁选和电选等。
选矿厂的工艺流程与设计
研究选矿厂的工艺流程设计、设备配置和优 化、生产管理等。

技术创新机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为选矿技术创新提供了 更多的机遇和可能性。
感谢观看
THANKS
《选矿学培训》ppt 课件
• 选矿学概述 • 选矿工艺流程 • 选矿设备与技术 • 选矿实践与应用 • 选矿学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目录
01
选矿学概述
选矿学的定义与重要性
选矿学的定义
选矿学是一门研究矿物分离和处理的 科学,主要涉及矿石的破碎、磨矿、 选别和产品处理等工艺过程。
选矿学的重要性
选矿是矿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环节 ,通过选矿过程可以将有价值的矿物 与脉石矿物分离,为国民经济各部门 提供所需的矿物原料。
加强信息技术与选矿技术的融合,提高生产效率和智能化 水平。
选矿技术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资源品质下降
随着资源品质的下降, 需要不断提高选矿技术 水平,以适应不同品质

《选矿学培训》课件

《选矿学培训》课件
磨矿设备
常见的磨矿设备有球磨机、棒磨机、 自磨机等。其中,球磨机是最常用的 磨矿设备,具有破碎比大、处理能力 强的优点。
分级原理及设备
分级原理
根据矿石中不同粒级矿物的比重、沉降速度等物理性质的差异,采用适当的设备和操作条件,将矿石按粒度分成 不同级别的过程。
分级设备
常见的分级设备有水力旋流器、螺旋分级机、筛分机等。水力旋流器利用离心力进行分级,适用于细粒级矿物的 分级;螺旋分级机则通过螺旋叶片的旋转将矿浆中的固体颗粒按粒度分离;筛分机则利用筛网的孔径大小将矿石 按粒度进行分离。
滚轴筛
振动筛
滚轴筛的工作机构是由数根滚轴按一定的 倾角平行排列而成,滚轴通过链轮或齿轮 由电动机驱动旋转。
振动筛是利用振动器产生的激振力使筛面 产生周期性振动,从而对物料进行筛分的 机械。
破碎与筛分流程设计
设计原则 保证产品质量;
降低能耗和钢耗;
破碎与筛分流程设计
尽量简化流程; 注意环境保护。
设计步骤
磁选应用
广泛应用于黑色金属矿石(如铁、 锰、铬)的选矿,以及非金属矿石 (如石英、长石、高岭土)的提纯 。
电选法
电选原理
利用矿物电性质差异进行分选, 带电矿物在电场中受到不同方向
的作用力,从而实现分离。
电选设备
主要包括高压电选机、静电分离 器和摩擦电选机等,不同设备适 用于不同粒度和电性差异的矿物
矿产资源概述
01
02
03
矿产资源定义
矿产资源是指在地壳内或 地表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 有经济意义的自然矿物集 合体。
矿产资源分类
根据矿产的性质和成因, 矿产资源可分为金属矿产 、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 。
矿产资源特点
矿产资源具有有限性、不 可再生性、分布不均匀性 和可替代性等特点。

1.1选矿学的内容和范畴

1.1选矿学的内容和范畴

Mineral Processing EngineeringMineral Process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 Processing区别定义矿石:从矿体中开采出来的,从中可提取有用组份的矿物集合体。

岩石则相反,一般由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两部分组成。

与技术条件及经济等因数有关。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多的岩石可升格为矿石。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①矿石的性质包括: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如颗粒大小、形状、分布及晶粒见的连晶等)、物理化学性质、金属元素的赋存状态。

②根据矿石的化学成分及矿物组成,可确定欲回收的有用成分。

③根据矿石的结构构造及有用成分的赋存状态,可判定磨矿的单体解离粒度,矿石的可选性等。

④根据矿石的物理化学性质,可初步确定哪种选矿方法及最佳的选矿工艺流程。

2将矿石中有价成分富集起来,使之达到冶炼或其他工业上规定的要求,以便合理、经济、有效地利用矿产资源。

3除去矿石中所含的有害杂质,使之易于或能够被利用。

45从废物、废渣(如城市固体垃圾、冶炼炉渣、电解泥等)中回收有价成分,解决废物利用问题。

7从空气或废气中分离出粉尘。

控制大气污染。

选矿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1将固体物料按照一定的要求分选成不同的产品,以满足生产需要或增加其使用价值。

将矿石中多种有用矿物分选成各种精矿产品,以利于分别加工利用。

46从废液或工业废水中回收有价成分或净化排放污水,保护自然环境。

准备作业分选作业后续作业3.磨矿1.重选2.磁选3.浮选1.脱水2.过滤3.干燥1.筛分2.破碎1.品位(grade)品位(grade):指产品中金属或有用成分的质量与该产品质量之比。

α、β、θ。

α—原矿品位。

β—精矿品位。

θ—尾矿品位。

如:铜精矿品位为15%,表示100吨干精矿中含有15吨金属铜,品位是评定产品质量指标之一。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2.产率(yield)产率(yield):产品质量与原矿质量之比叫产率,用γ表示。

选矿学基础ppt优质课件7

选矿学基础ppt优质课件7
选矿学基础ppt优质课 件7
contents
目录
• 选矿学概述 • 矿石性质与选矿方法 • 破碎与筛分 • 磨矿与分级 • 重选法 • 浮选法 • 电选法及其他选矿方法
01
选矿学概述
选矿学的定义与任务
定义
选矿学是研究矿物原料分选加工过程的学科,通过物理、化学等方法将有用矿 物与脉石矿物分离,使有用矿物富集,以满足冶炼或工业生产的需求。
破碎方法与设备
折断
物料在破碎工作面间如同承受弯曲应 力一样被折断。
磨剥
两个破碎工作面在物料上作相对运动 ,对物料施加剪切力,从而使物料发 生破裂。
破碎方法与设备
颚式破碎机
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维护检修方便、生产和建设费用比较少,因此被广泛用于矿山。
圆锥破碎机
适用于中碎或细碎作业的破碎机械。中、细碎作业的排料粒度的均匀性一般比粗碎作业要 求的高,因此,在破碎腔的下部须设置一段平行区,同时,还须加快破碎锥的旋转速度, 以便物料在平行区内受到一次以上的挤压。
并应用于工业生产。
现代选矿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 高,现代选矿学更加注重高效、 环保、节能的选矿技术和设备的
研发与应用。
选矿学的应用领域
金属矿选矿
非金属矿选矿
金属矿选矿是选矿学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涉及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等金属矿物的 分选加工。
非金属矿选矿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非 金属资源的分选加工,以及陶瓷、玻璃等 材料的原料制备。
筛分方法与设备
固定筛
构造简单、寿命长、尤其是不消 耗动力、没有运动部件、设备成
本和使用成本低。
滚轴筛
多用于选煤厂粗粒物料的干法筛分 。
振动筛
振动筛的振动频率高、振幅小,物 料在筛面上的跳动高度低、有利于 物料过筛,同时可防止泥质物料堵 塞筛孔。

选矿学课件——第一篇 第四章 矿床、矿石学基础

选矿学课件——第一篇 第四章 矿床、矿石学基础

(七)矿石的品级和品位
1、品位
矿石中有用组分的含量称为 品位。我们还经常使用边 界品位和工业品位两个名 词。边界品位是用来划分 矿体与非矿体的最低品位, 即超过这个品位是矿体, 达不到这个品位值不是矿 体。工业品位是指在当前 科学技术及经济条件下能 供开采和利用矿段或矿体 的最低平均品位。
2、品级 主要根据矿石的品
十米以上的称矿瘤;直径只有只 2、矿体的产状
米的称矿巢;直径更小的称矿囊 或矿华袋等。这种矿体在宝玉石 矿床中也较为常见。 (2)板块矿体:是指主要呈二维 延伸的矿体。又有两种基本类型:
指矿体产出的空间位置和地质环 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矿体的空间位置。包括走 向、倾向和倾角。
矿层:是指沉积堆积作用形成的 (2)矿体的埋藏情况。是露出
2、后生矿床 指矿体的形成明显晚于围岩的一类矿床。例如某些 热液矿床,其矿脉切穿围岩,其形成时间明显晚于 围岩。
(三)矿体的形状和产状
1、矿体的形状
(3)柱状矿体:是指一个方面
(1)等轴状矿体:指三轴在三度 空间大致均衡延伸的矿体。按其 规模又有不同各称,例如直径数
延伸较大、而其它两个方面延伸 较小的矿体类型。金刚石矿体常 呈这种形状产出。
2、母岩 指在矿床形成过程中,为成矿提供主要成矿物质的 岩石,与矿体的空间上、时间上、主要在成因上存 在密切的联系。
(五)矿石和脉石
红宝石与刚玉
1、矿石 是指从矿床中开采出来的,能
从中提出有用组份(元素、化 合物或矿物)的矿物或矿物集 合体。矿体一般由矿石矿物和 脉石矿物两部分组成。矿体矿 物是指可被利的金属和非金属 矿物,也称有用矿物,如红宝 石矿床中的刚玉;脉石矿物是 指不能被利用的矿物,也称无 用矿物,如红宝石矿床中的石 英、云母等。 2、脉石 一般泛指矿体中的无用物质, 包括围岩的碎块、夹石、的脉 石矿物。它们通常在矿床开采 过程中被废弃掉。

选矿学PPT课件

选矿学PPT课件

解离度
嵌布关系
嵌布关系是指有用矿物与脉石在矿石 中的相互嵌布情况。不同的嵌布关系 需要采用不同的选矿方法和流程进行 处理。
解离度是指有用矿物与脉石的分离程 度。解离度越高,有用矿物与脉石的 分离越容易,选矿指标也越好。
03 碎矿与磨矿
碎矿与磨矿的目的和要求
01
02
03
碎矿的目的
使矿石粒度减小,满足后 续选矿工艺对粒度的要求。
选矿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选矿
古代人们通过手工挑选、淘洗等 方式进行简单的矿物分选。
近代选矿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机械选矿逐 渐取代手工选矿,选矿效率得到大 幅提高。
现代选矿
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浮 选、磁选、重选等多种选矿方法得 到广泛应用,选矿技术日益成熟。
选矿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研究内容
选矿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矿石性质研究、选矿工艺研究、选矿设备研究以及选矿 厂设计等方面。
研究方法
选矿学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其中,实验研究是最 基本的研究方法,通过实验室小试、中试和工业试验等阶段来验证和优化选矿 工艺。
02 矿石性质及工艺 矿物学
矿石的组成与分类
矿石的组成
矿石一般由矿物和脉石两部分组成,矿物是指矿石中可被利用 的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脉石则是指矿石中不能被利 用的矿物杂质。
矿石的分类
根据矿石中有用矿物的含量、矿物颗粒的大小和嵌布关系等, 可将矿石分为自然矿石和工业矿石两大类。其中自然矿石可直 接用于冶炼或加工,而工业矿石则需要经过选矿处理。
矿石的物理性质
密度和比重
密度是指矿石单位体积的质量,比重则是指矿石的重量与 同体积水的重量之比。不同矿物的密度和比重不同,这是 选矿过程中分选矿物的依据之一。

《选矿学》——精选推荐

《选矿学》——精选推荐

《选矿学》《选矿学》课程介绍⼀、课程性质选矿学是研究矿物分选、分离、富集、综合利⽤矿产资源的⼀门综合性技术科学,是矿物加⼯⼯程专业的主⼲课程和专业核⼼课程。

本课程整合了筛分破碎技术、重⼒选矿技术、浮游分选技术、分离技术等四门课程内容,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掌握各种矿物加⼯⽅法的基本理论、矿物加⼯⼯艺及相应的机械设备的⼯作原理及其应⽤实践,使学⽣掌握牢固的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学⽣在⼯程实践中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适⽤专业矿物加⼯⼯程专业三、先修课程⾼等数学、⼤学物理、流体⼒学、⽆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程制图、煤化学四、课程的教学内容1.破碎理论及破碎机械、磨矿与磨矿机械、粒度分离技术与设备、超细粉体技术。

2.重选基本原理、重介质分离技术、跳汰分离技术、流膜分离技术、重选⽣产⼯艺、物料可选性及重选⼯作效果评价。

3.矿物界⾯分选基本原理和⽅法、浮选药剂、浮选设备、典型浮选过程、其他界⾯分选⽅法、浮选⼯艺与实践。

4.固体物料脱⽔⼯艺,粗、细物料脱⽔设备、浓缩分级沉淀、凝聚与絮凝、⼲燥与除尘。

5.典型矿物加⼯实践。

五、课程的教学特点1."选矿学"课程结构新体系和教学⼤纲充分体现加强基础,切实拓宽专业⾯;2.突出素质教育和创新⼈才培养。

课程教学利⽤校内矿物加⼯实验技术、校外现场⽣产实习、导师制下实施的⼤学⽣科技训练计划开展第⼆课堂这三个层次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的动⼿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激发学⽣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能⼒。

3.利⽤现代教育技术⼿段,全⾯改⾰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法,部分内容开展双语教学。

(1)研制开发了课程教学多媒体课件,切实解决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增加信息量,拓宽专业⾯。

(2)课堂讲授运⽤启发式、探究式、综合法以及⽣产实际案例分析教学,激发学⽣⾃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3)采⽤讲课、⼤作业、讨论、⼩论⽂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体现以学⽣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选矿学教学大纲资料

选矿学教学大纲资料

《选矿学》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名称:选矿学学时/学分:120/7.0先修课程:《物理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流体力学》、《大学物理》、《矿物学基础》适用专业:矿物加工工程开课院(系):矿业学院教材:谢广元主编《选矿学》(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为本科“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学生能将有关矿石破碎与磨碎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解决矿物加工之前的预处理及其它相关领域的工程实际问题。

掌握重力选矿的基本理论,包括颗粒的沉降、重力分层、斜面流和回转流分选原理;基本工艺知识,以有色、黑色、金和煤的重力选矿为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能运用重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矿物分选的能力。

掌握磁选的物理基础,矿物磁性,磁选设备的基本知识,磁系设计基本理论和磁选生产实践;了解矿物电性,电选的物理基础、电选机的基本知识及电选实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磁选的基本理论解决本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中的磁选应用的能力。

掌握浮选的基本原理、浮选药剂的性能、浮选药剂作用机理、浮选机械、浮选工艺与实践的知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浮选的基础理论知识解决本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中的浮选应用能力。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绪论了解选矿的任务、选矿的基本内容和选矿厂的生产流程、选矿的工艺指标。

第一篇矿石学基础第二篇碎矿与磨矿第一章碎散物料的粒度组成与分析掌握粒度、粒级的表示方法、平均粒度、粒度分析;了解筛分分析(标准筛、泰勒标准筛、筛分分析、筛上累积产率、筛下累积产率);学会用筛分结果绘制粒度分析曲线、粒度特性方程式。

第二章工业筛分及筛分机械掌握易筛粒、难筛粒、筛分概率、筛分效率的概念;了解筛分动力学及应用;了解影响筛分效率的因素(物料性质、筛面种类、工作参数、操作制度)。

了解各种筛分机械的结构特点。

第三章碎矿掌握矿石解离度、破碎比、矿石的机械强度、可碎性、可磨性的概念;了解破碎功耗学说。

选矿专业知识

选矿专业知识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选矿是利用矿物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借助于各种选矿设备将矿石中的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分离,并达到使有用矿物相对富集的过程。

选矿学是一门分离、富集、综合利用矿产资源的技术科学。

选矿的对象:金属、非金属和可燃有机矿产资源。

选矿的目的和意义:1、将有用矿物和脉石矿物分离;2、将彼此共生的有用矿物尽可能地分离并富集成单独的精矿;3、排除对冶炼和其他加工过程有害的杂质,提高选矿产品质量;4、综合回收有价元素,充分、合理、经济地利用矿产资源。

矿物、矿石的区别。

矿物:在地壳中由于自然的物理化学作用或生物作用所生成的自然元素和自然化合物。

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它们具有相对稳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矿石:矿物在地壳中分布不均,但在地质作用下,可以形成相对富集的矿物集合体。

在现代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以开采、加工、利用的矿物集合体叫做矿石;否则,称为岩石。

直接与选矿有关的矿物性质:密度、磁性、导电性、润湿性、特殊选矿方法(光泽、形状)密度:是重选的依据。

按照密度分层,通过运动介质的作用达到分离。

松散-分层-分离。

水力分级、风力分级、重介质分选、跳汰选矿、溜槽和摇床。

磁性:是它被磁铁吸引或排斥的性质(矿物分强磁性、弱磁性、非磁性)。

磁力大小,物质的磁导率u有关。

磁感应强度B=磁导率U*磁场强度H。

磁介质被置于磁场中,由于磁场的作用而磁化,在介质内产生磁矩。

单位磁矩称磁化强度。

磁化强度M与该点的磁感应强度成正比,M=体积磁化率k*H。

比磁化系数是物质的体积磁化率与本身密度的比值,物质的感应磁场强度B=磁导率u*(磁场强度H+磁化强度M)。

磁力=真空磁导率u0*比磁化系数X*外磁场强度H*dH,H*dH表示磁场力。

磁力由磁性和磁场力决定。

导电性:是指矿物的导电能力(一般矿物分良导体、半导体、非导体),矿物的电性质,电阻、介电常数、比导电度以及整流性。

被分选的物料从圆筒上部给入高压电极和圆筒接地电极之间的电晕电场中,物料荷电以后,导电性能良好的颗粒在与接地电极表面接触时,能较快地将它们所荷的电荷经圆筒电极传走,在旋转圆筒带来的离心力和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脱离圆筒电极,落入导体颗粒的接料槽中。

选矿学名词解释

选矿学名词解释

《选矿学》复习资料整理编辑:陈志勇一、名词解释自由沉降:指矿粒在介质中沉降时,不受任何机械力作用,只受介质阻力作用。

干涉沉降:矿粒沉降速度除受自由沉降因素影响外,还受到由于周围矿粒存在而引起的其他因素影响。

沉降末速:在矿粒所受有效重力与介质阻力平衡时,矿粒作等速运动,颗粒运动速度达到最大值,这时的速度称为沉降末速。

等降比:具有相同自由沉降速度的等降颗粒,其中密度小的颗粒粒度与密度大的颗粒粒度之比,叫做等降比。

水力粒度:水力粒度是指用沉降法测出的颗粒粒度吸入作用:流体动力作用可以再下降冲程中,在床层还没有紧密之前,将细小的重矿物优先带到床层底层。

冲程系数:隔膜面积与筛板面积的比值,一般小于1。

析离分层:在摇床选矿中,床层上的颗粒在方向交变的水平振动力作用下按粒度和密度的分层。

跳汰周期曲线:一个周期内表示水速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

分离粒度:粒度分配曲线上相当于分配率为50%的粒度。

球形系数:矿粒形状偏离球形的程度可用同体积球体的表面积与矿粒的表面积之比来衡量,称作球形系数偏离角:矿物实际运动方向与床面纵轴的夹角,称为偏离角。

拜格诺层间斥力:拜格诺指出当悬浮液中固体颗粒受到连续剪切时,垂直于切线方向将产生一种分散压力(也叫层间斥力)水力分级:根据颗粒在介质中的沉降速度的不同,将宽级别粒群分成两个或多个粒度相近的窄级别的过程尖灭角:矩形床条与三角形床条的高度均由传动端到精矿端逐渐降低,在末端各床条与尾矿边线条成40度角的斜线尖灭,该角度称为尖灭角。

异层流:为与一般层流相区别,把上部为波动层,下部为层流层的流动叫做异层流。

也叫准层流。

二、问答题1、常用跳汰机有哪几种类型?其精矿排矿方式有哪几种?答:跳汰机按隔膜安装位置可分为:1、上动型隔膜跳汰机(典瓦型)2、下动型隔膜跳汰机3、侧动型隔膜跳汰机其排矿方式有透筛排料法、一端排矿法、中心排矿法。

2、常用的跳汰曲线有哪几种形式?分别对应什么型的跳汰机,处理什么样的物料?答:(1)正弦跳汰周期曲线,相同的上升和下降水速及作用时间。

选矿学整理资料

选矿学整理资料

一、化学及生物选矿(重点掌握生物化学选矿的本质、基本过程及每个过程的定义)化学选矿矿物的化学处理定义:矿物的化学处理是一种化学加工方法。

它以矿物原料为加工对象,利用不同矿物在化学性质上的差异,采用化学处理或化学处理与物理选矿相结合的方法,使有价组分得以富集和提纯,最终产出化学精矿或单独产品(金属或金属化合物)。

化学选矿的一般过程:1)原料准备:矿物原料的破、磨、配料;预先富集。

2)焙烧:使目的组分矿物转变为易浸的或易于物理分选的形态,部分杂质分解挥发或转变为难浸的形态,且可改变原料的结构构造。

3)浸出:使有用组分或杂质组分选择性地溶于浸出液中,从而使两种组分分离。

一般情况下浸出含量少的组分。

4)固液分离:采用沉降倾析、过滤和分级等方法处理浸出液,以获得供后续处理的澄清溶液或含少量细矿粒的稀矿浆。

5)浸出液净化:采用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或溶液萃取法等进行净化分离,以获得有用组分含量高的净化溶液6)制取化学精矿:从净化液中采用化学沉淀法、金属置换法、金属沉积法以及物理选矿法,沉淀析出化学精矿。

常见的化学选矿方法:1)矿石焙烧2)矿物浸出3)离子交换4)溶剂萃取5)离子沉淀6)置换沉淀7)金属沉积1)矿石焙烧:在适当气氛中加热矿物原料至低于矿物组分熔点温度,使目的组分与炉气发生化学反应转变成适于后续作业所要求的形态的过程,称为焙烧。

(氧化焙烧,硫酸化焙烧,氯化焙烧,离析焙烧,还原焙烧,磁化焙烧,加盐焙烧,煅烧,微波加热)2)矿物浸出:浸出是溶剂选择性地溶解矿物原料中某组分的工艺过程。

矿物原料浸出的任务,是选择适当的溶剂使矿物原料中的目的组分选择性地溶解于溶液中,达到有用组分与杂质组分或脉石组分相分离的目的。

因此,浸出过程本身是一个目的组分提取与分离的过程。

(依浸出过程物料的运动方式,可分为渗滤浸出和搅拌浸出。

依浸出试剂种类,浸出可进一步分为:酸法,碱法,盐浸,细菌浸出,氰化法及混汞法等)3)离子交换:离子交换净化法是溶液中的目的组分离子与固态离子交换剂之间进行多相复分解反应。

矿业权--选矿学基础XXXX1021

矿业权--选矿学基础XXXX1021

直接与选矿有关的矿物性质
密度
单位体积 矿物的质 量,重选 的依据。
润湿性
磁性
指矿物能被
水润湿的性 被磁铁吸引
质。易被水 润湿的矿物 称为亲水性
或排斥的性 质,磁选的
矿物。反之, 依据。
称为疏水性
矿物,浮选
的依据。
导电性
指矿物的 导电能力 ,电选的 依据。
1 磁性
磁性是指矿物能被磁铁吸引或排斥的性质。
压碎:大多用于脆性、坚硬物料的粗碎。 劈碎:对物料的破碎最为有利。 击碎:主要用于脆性物料的破碎。 磨碎:多用于小块物料的细磨。
与破碎相关的矿石物理性质:矿石硬度、密度、水分、 粘土含量和物料最大粒度。
矿石分为难碎性矿石、中等可碎性矿石和易碎性矿石。
破碎设备的选择与处理矿石的物理性质、要求破碎的生 产能力、破碎产品粒度、设备配置以及选矿厂的规模和 厂址地形等有关。如选厂规模大、山坡建厂者,宜采用 旋回破碎机;选厂规模小、平地建厂以及矿石中粘性物
9. 选别作业中的工艺指标及其计算
①品位―指原料或产品中有用成分的质量与该产品质量之比,常用 百分数表示。通常α表示原矿品位;β表示精矿品位;θ表 示尾矿品位。对于金银等贵金属的品位常用g/t表示。
②产率―产品质量与原矿质量之比,常以γ表示。
③选矿比-原矿质量与精矿质量的比值。用它可以确定获得1t精 矿所需处理原矿石的吨数。常以K表示。
4~5 功率消耗低;不能处 理粘土矿
3~4
适于含粘土多
的矿石
10~15 投资少、管理费用低、 能耗低
在实验室或试验场地为完成粒度分析而进行的筛分称为 试验筛分;在工厂或矿场为完成生产任务而进行的筛分 称为工业筛分。
实验室筛分工具 1.标准筛:一套筛孔尺寸大小有一定比例的、筛孔边长 及筛丝直径均按有关标准制造的筛子。使用时将各个筛 子按筛孔大小,从上至下顺序叠放,上层筛孔大,下层 筛孔小,各筛子所处的层位次序称为筛序。每两个相邻 筛子筛孔尺寸的比值称为筛比。有的标准筛确定一系列 筛子中的某个筛子作为基准筛,简称基筛。标准筛都有 筛底和筛盖,分别用来收集筛下产品和防止物料溅失。

选矿学教学大纲

选矿学教学大纲

《选矿学》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名称:选矿学学时/学分:120/7.0先修课程:《物理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流体力学》、《大学物理》、《矿物学基础》适用专业:矿物加工工程开课院(系):矿业学院教材:谢广元主编《选矿学》(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为本科“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学生能将有关矿石破碎与磨碎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解决矿物加工之前的预处理及其它相关领域的工程实际问题。

掌握重力选矿的基本理论,包括颗粒的沉降、重力分层、斜面流和回转流分选原理;基本工艺知识,以有色、黑色、金和煤的重力选矿为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能运用重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矿物分选的能力。

掌握磁选的物理基础,矿物磁性,磁选设备的基本知识,磁系设计基本理论和磁选生产实践;了解矿物电性,电选的物理基础、电选机的基本知识及电选实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磁选的基本理论解决本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中的磁选应用的能力。

掌握浮选的基本原理、浮选药剂的性能、浮选药剂作用机理、浮选机械、浮选工艺与实践的知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浮选的基础理论知识解决本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中的浮选应用能力。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绪论了解选矿的任务、选矿的基本内容和选矿厂的生产流程、选矿的工艺指标。

第一篇矿石学基础第二篇碎矿与磨矿第一章碎散物料的粒度组成与分析掌握粒度、粒级的表示方法、平均粒度、粒度分析;了解筛分分析(标准筛、泰勒标准筛、筛分分析、筛上累积产率、筛下累积产率);学会用筛分结果绘制粒度分析曲线、粒度特性方程式。

第二章工业筛分及筛分机械掌握易筛粒、难筛粒、筛分概率、筛分效率的概念;了解筛分动力学及应用;了解影响筛分效率的因素(物料性质、筛面种类、工作参数、操作制度)。

了解各种筛分机械的结构特点。

第三章碎矿掌握矿石解离度、破碎比、矿石的机械强度、可碎性、可磨性的概念;了解破碎功耗学说。

选矿学

选矿学

一:名词解释介质阻力:矿粒在介质中运动时,由于介质质点间内聚力的作用,最终表现为阻滞矿粒运动的作用力,这种作用力叫介质阻力。

机械阻力:处于运动中的粒群,颗粒之间、颗粒与器壁之间产生摩擦碰撞所导致的阻力称为机械阻力。

形状系数:用球体沉降速度公式计算形状不规则的矿粒沉降速度时所引入的一个修正系数固体容积浓度:单位体积悬浮液内固体颗粒占有的体积(λ)松散度:单位体积悬浮液内液体所占有的体积称为松散度(θ)球形系数:流体的粘度:等沉现象:沉降过程中,往往存在某些粒度大密度小的矿粒同粒度小密度大的矿粒以相同沉降速度沉降的现象,这种现象叫做等沉现象。

等沉比:等沉颗粒中,小密度矿粒的粒度与大密度矿粒的粒度之比,称为等沉比。

(E0)沉淀度:在单位时间内单位横断面积上所沉淀的固体体积量。

最大沉淀度:阻力系数:是矿粒形状和雷诺数Re的函数动力粘度:使用单位距离的单位面积液层,产生单位流速所需之力运动粘度:动力粘度μ与流体密度ρ的比值(v)粘性阻力:由于介质的粘性,使介质分子与矿粒表面存在黏性摩擦力,这种因黏性摩擦力所致的阻力成为粘性阻力。

压差阻力:由于介质的惯性,使运动矿料前后介质的流动状态和动压力不同,这种因压力差所引起的阻力称为压差阻力。

自由沉降:单个颗粒在无限宽广的介质中的沉降干扰沉降:实际选矿过程中矿粒成群地在有限介质空间里的沉降。

自由沉降末速:在自由沉降过程中当矿料的运动加速度减小为零时,作用在矿粒上的重力G0与阻力R平衡,矿粒以等速度沉降,称这个速度为自由沉降末速。

跳汰选矿:物料主要在垂直升降的变速介质流中,按密度差异进行分选的过程。

脉动水流:跳汰机中水流运动的速度和方向是周期变化的。

这样的水流称作脉动水流。

跳汰周期:脉动水流每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所用的时间。

跳汰周期特性曲线:在一个周期内表示水速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

冲程:水流在跳汰室中上下运动的最大位移称为水流冲程。

冲次:水流每分钟循环的次数称为冲次。

选矿学

选矿学

1、选矿:就是利用矿物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借助各种选矿设备将矿石中的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分离,并达到使有用矿物相对富集的过程。

2、矿物:是在地壳中由于自然的物理化学作用或生物作用所生成的具有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天然化合物和自然元素。

3、有用矿物:能为人类利用的矿物。

4、脉石矿物:矿石中目前无法富集或尚不能利用的一些矿物称脉石。

5、矿石:在当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人们能够将含有用矿物的岩石中的某些组分加以富集并利用,这类岩石称矿石。

6、选矿学:研究矿物分选的学问,是一门分离、富集、综合利用矿产资源的技术科学。

7、直接与选矿有关的矿物性质:密度、磁性、导电性、润湿性。

8、选矿产品。

精矿:分选所得有用矿物含量较高,适合于冶炼加工的最终产品。

中矿:分选过程中得到的尚需进一步处理的中间产品。

尾矿: 分选后,其中有用矿物含量很低,不需要进一步处理理的产品。

矿产资源的加工过程:1、矿石分选前的准备作业(筛分、破碎、磨矿)------破碎车间2、分选作业(重选、电磁选、浮选)------磨选车间3、选后的产品处理作业(脱水、除尘)------脱水车间重选------利用比重差异浮选------利用表面润湿性的差异磁选------利用磁性差异电选------利用电性差异化学选矿------利用化学性质差异矿石准备作业一般是指选别前矿石的粉碎作业,通常包括破碎筛分和磨矿分级。

通常将最终粉碎产品粒度为5毫米以上的粉碎过程,称为破碎;机械能破碎的方法:挤压破碎、劈裂破碎、折断破碎、研磨破碎、冲击破碎。

破碎比:在破碎过程中,入料最大粒度与产物最大粒度的比值。

破碎段数:物料经过破碎的次数。

颚式破碎机:简摆式破碎机、复摆式破碎机。

辊式破碎机工作原理:由于两个破碎辊作相向旋转,物料与辊子之间产生摩擦作用,将给入的矿石卷进两辊之间的空间(破碎腔),使矿石受到挤压和研剥而破碎。

破碎后的产品在重力作用下,从两辊间排出。

筛分:利用筛子将粒度范围较宽的混合物料按粒度分成若干个不同级别的过程。

有色金属选矿学

有色金属选矿学

有色金属选矿学有色金属选矿学是一门涉及有色金属矿藏开发、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性学科。

本文将从有色金属选矿学的定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有色金属选矿学的定义有色金属选矿学是研究从有色金属矿石中提取有价金属的过程,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金属矿物与脉石矿物分离,并达到工业利用的学科。

它涉及到矿物学、物理化学、化学、力学、机械等多个领域,是实现有色金属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学科之一。

二、有色金属选矿学的研究内容1.矿物学研究:了解各种有色金属矿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包括硬度、解理、颜色、光泽、密度、磁性等,以及不同矿物的晶体结构和化学组成特点。

2.矿石性质分析:分析有色金属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结构构造等特点,确定最佳的选矿工艺流程和药剂制度。

3.物理选矿法:利用矿物的物理性质差异,采用重选、浮选、磁选等方法将有色金属矿物与脉石矿物分离。

4.化学选矿法:利用化学试剂与有色金属矿物发生化学反应,将金属离子从矿物中溶解出来,再通过置换、沉淀等手段得到金属。

5.生物选矿法:利用微生物或植物的生物活性,通过生物吸附、氧化还原等方式从矿石中浸出有价金属,具有环保和节能优势。

6.资源综合利用:在选矿过程中,注重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实现有色金属矿山的可持续发展。

三、有色金属选矿学的研究方法1.实验室研究:通过在实验室中模拟选矿过程,研究不同条件下的选矿效果和影响因素,为后续现场试验和工业应用提供依据。

2.现场试验:在矿山现场进行选矿试验,以确定最佳的工艺流程和药剂制度,为工业应用提供指导。

3.数学模拟:利用数学模型对选矿过程进行模拟,以预测不同条件下的选矿效果和优化工艺参数。

4.计算机技术:应用计算机技术对选矿过程进行自动化控制和数据采集处理,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5.绿色选矿:注重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采用环保药剂和节能设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四、有色金属选矿学的发展趋势1.高效节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发展高效节能的选矿技术和设备,降低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筛分、破碎与磨矿实验实验一、搅拌磨影响因素试验一、目的要求1、熟悉搅拌磨的构造与操作2、了解搅拌磨装矿量对磨机生产率的影响3、了解磨矿浓度对搅拌磨生产率的影响二、实验原理搅拌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是,研磨介质在高速旋转的搅拌棒或盘的带动下对研磨筒内物料施加剪切、摩擦和冲击力,导致物料粉碎和分散。

在搅拌磨中,研磨介质不是做整体运动而是作不规则运动。

这种不规则运动对物料施加三种作用力:(1)研磨介质之间的互相冲击产生的冲击力;(2)研磨介质的转动产生的摩擦和剪切力;(3)研磨介质填入搅拌棒或园盘所留下的空间而产生的撞击力。

三、实验设备1、BJM-230A棒式搅拌磨矿机2、400目筛子,小于80目筛子3、天平、铲子、量筒4、CS1012型电热鼓风干燥箱等四、实验步骤A 装矿量试验:1、取试样8千克,用四分法分成八等份,每份1000克,另将其中一份1000克样再用四分法分成500克两份,从而配成500克、1000克、1500克、2000克4份试验样。

2、按液固比1:1分别将上面矿样按先加水后加矿石的顺序装入磨机,启动磨机,磨矿10分钟后,将磨机中物料倒出,清洗干净为止。

3、将4个磨机产品在检查筛上进行筛析,筛上物料进行烘干、称重。

4、将数据填入装矿量试验数据表。

B 磨矿浓度试验1、取试样16千克,用用四分法分成八等份,每份2000克2、按液固比0.5:1、1:1、1.5:1、2:1的条件将2000克矿样按先加矿石后加水的顺序装入磨机,启动磨机,磨矿10分钟后将磨机中物料倒出,清洗磨机干净为止。

3、将4个磨机产品在检查筛上进行筛析,筛上物料进行烘干、称重。

4、将数据填入磨矿浓度试验数据表。

五、试验结果及数据处理表1 装矿量试验数据表表2 磨矿浓度试验数据表根据上面两个表数据,分析磨机装矿量、磨矿浓度对磨机生产率的影响,并绘制装矿量---产率和磨矿浓度---产率关系曲线。

六、思考题1、简述装矿量对磨机生产率的影响。

2、简述磨矿浓度对磨机生产率的影响。

实验二、固体物料的粒度分布测定─筛分分析法一、目的要求1.用筛分分析法测定矿石的粒度分布;2.学习绘制物料粒度特性曲线3.了解和掌握筛析法测定矿石的粒度分布实验技术二、原理用筛分的方法将矿石按粒度分成若干级别的粒度分析方法,叫筛分分析,简称筛析。

筛析是根据物料是否通过筛子的筛孔来进行的。

物料在筛分时可能以不同的取向通过筛孔,在大多数情况下,物料的长度不会限制物料通过筛孔,而决定物料能否通过筛孔的是物料的宽度,因此,物料的宽度是与筛孔尺寸联系最密切的尺寸。

在矿物加工工程中,筛分是一种最古老、应用最广泛的粒度测定技术。

筛分时,物料通过一套已校标准筛网的套筛,筛孔尺寸由顶筛至底筛逐渐减小。

套筛是装在具有振动和摇动的振筛机上,振筛一段时间后,被筛分的物料分成一系列粒度间隔或粒级。

如果用n个筛子,仅可将物料分成n+1个粒级,各粒级的物料粒度是以相邻两个筛子相应尺寸表示。

三、仪器与试样振筛机、分样套筛、药物天平、秒表、橡皮布、铲子等;粒度为-3.0mm的矿石四、实验步骤1、用四分法从矿石中取出试样200克,并称重;2、将分样套筛按筛孔大小从上至下逐渐减小的次序排列好,最下一层套一筛底;3、将称好重量的试样倒入最上层筛子内,然后盖上筛盖;4、把振筛机上的压盖手轮放松,提上到顶端,然后将套筛放入振筛机内,用压盖压紧并锁紧;5、接通振筛机马达电源,震动20—25分钟后,断开电源;6、将套筛从振筛机上取下,取出最下层的筛子,用手在橡皮布上摇动一分钟,若筛下产物的重量少于此筛子筛上产物重量的1%时,认定筛分终点已达到,否则,整个套筛应继续放到振筛机上进行筛分,直到筛分终点达到为止;7、将已达到筛分终点的套筛取出,把各个筛子上的物料倒出并分别称重,记录筛析后各粒级重量之和与筛析前重量相比较,其误差不应大于+1%,否则,实验得重新做。

五、数据处理1、根据表中数据绘制物料粒度特性曲线,正负累积曲线2、计算有用矿物在各粒级的分布率。

表筛析结果记录表实验三、矿粒粒度分布测定——淘析法一、目的要求1. 用淘析法测定微细粒级矿粒的粒度分布。

2. 了解和掌握淘析法测定微细粒级矿粒的粒度分布实验技术。

二、原理淘析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逐步缩短沉降时间的方法,由细至粗地,逐步将较细的物料自试料中淘析出来。

淘析分离装置可如图(4-5)所示,基本器皿为一带毫米刻度纸的透明容器,以及搅拌器虹、吸管等。

具体操作如下:称50-100g 待淘析的干试料放进一小烧杯内加水润湿,把气泡赶走,到进容积为2—5L 的玻璃杯(或缸)内,加水至标明的刻度h 处,用带橡皮头的玻璃棒强烈搅拌使试料悬浮,然后停止搅拌,待矿液面基本平静后即开始按秒表记时,经过时间t 后打开虹吸管夹3,将h 高的矿浆全部吸出至容器4,重新加水至刻度h 处,完全重复第二步操作,经多次直至吸出的液体不浑浊为止。

将析出的产物沉淀、烘干、称重,即可算出该粒级的产率。

按此法通过改变时间t (由长到短)二分别得出各粒级(由细到粗)的产物并算出其对应的产率。

确定h 时要使虹吸管口高与试料层5mm 以上,并使矿浆中固体容积浓度不大于3﹪。

为避免矿粒彼此间团聚产生误差,可在淘析时加入少量(使矿浆中分散剂的浓度为0.01~0.2﹪)分散剂,如水玻璃、焦磷酸钠或六偏磷酸钠等。

为加速10μm 以下微细粒级产物的沉淀,可在含该产物的水中加入少许明矾。

最终试验结果的处理方法与筛析结果的处理方法类似。

沉降分析通常要求在稀悬浮液中进行,以保证悬浮液中的固体颗粒均能自由沉降,互不干涉。

由于一般仅对小于0.1mm 的物料进行沉降分析,故可按斯托克斯公式计算其沉降速度。

若水为介质,其ρf =1000 kg/m 3,可得: d=ts h )1000(545/-ρ(m) (4-2)h 值的选择,应使时间t 不过长或过短,一般分级沉降速度小的微粒部分时,h 要求小些,相反,分级粗颗粒时,h 要大些,但最小不能小于在该容器内液:固=6:1时所具有的高度(对于泥质物料为10:1)。

换言之, 颗粒从静止状态沉降,在加速作用下沉降速度愈来愈大。

随之而来的反方向阻力也增加。

但是,颗粒的有效重力是一定的,于是随着阻力增加沉降的加速度减小,最后阻力达到与有效重力相等时,颗粒运动趋于平衡,沉降速度不再增加而达到最大值。

这时的速度称作自由沉降末速。

在层流阻力范围内,沉降末速的个别式可由颗粒的有效重力与斯托克斯阻力相等关系导出:v=h/t=(ρs -ρf )gd 2/18μ (1)式中 v —斯托克斯阻力范围颗粒的沉降末速(m/s);h—沉降距离(m);t—沉降时间(s);ρs—固体密度(kg/m3);ρf—流体密度(kg/m3);g—重力加速度(9.81m/s2);d—球形固体颗粒直径(m);μ—流体的粘度(Ns/m2),水的粘度在20℃时为0.001Ns/m2,空气的粘度为0.000018 Ns/m2。

在采用厘米、克、秒单位制时,上式可简化为v=h/t=54.4(ρs -ρf)d2/μ厘米/秒(2)如介质为水,常温时可取u =0.01泊,ρf=1克/厘米3,于是上式又可简化为v=5450(ρs-1)d2厘米/秒(3)通常所说的沉降分析法就是根据矿粒在介质中的沉降速度,按式(3)换算出颗粒粒度。

而淘析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在固定沉降高度的条件下,逐步缩短沉降时间,由细至粗地,逐步将较细物料自试料中淘析出来,从而达到对物料进行粒度分布测定。

沉降时间按t=h/v式计算得。

三、分离装置基本器皿为一带毫米刻度纸的透明容器、虹吸管和夹子等组成。

四、实验步骤1、称50—100g待淘析的干试料(矿浆亦可)放进一小烧杯内加水润湿,把气泡赶走。

2、将被水润湿过并赶走气泡后的试料倒进2—5升的透明带毫米刻度纸的器皿内,加水至标明的刻度h处,用带橡皮头的玻璃棒强烈搅拌,使试料悬浮。

3、停止搅拌,待矿液面基本平静后即开始按秒表计时,经过时间t(由淘析出的粒级大小决定)后打开虹吸管夹子3,将h高的矿浆全部吸出。

4、重新加水至刻度h处,完全重复第2步和第3步的操作,经多次反复直至吸出的液体不浑浊为止。

5将析出的产物和沉于器皿底部的产物分别沉淀、烘干、称重,即可算出该粒级的产率。

6、按此法通过改变沉降时间(由长到短),变可得出物料的粒度分布。

、注意:1)在确定h高度时,要使虹吸管口高于试料层5mm以上;2)器皿中的矿浆固体容积浓度不得大于3%;3)避免矿粒彼此间团聚产生误差,可在淘析时于器皿中加入小量分散剂,(分散剂浓度为0.01—0.02%),如水玻璃、焦磷酸钠或六偏磷酸钠等。

五、数据处理按公式算出各粒级的产率。

六、思考题1.在淘析过程中,矿粒彼此间团聚,对测定有什么影响?2.为什么虹吸管口放置在物料高度5mm以上?实验四磨矿影响因素试验一、目的要求1、熟悉磨矿机的构造与操作2、了解磨机装矿量对磨机生产率的影响3、了解磨矿浓度对磨机生产率的影响二、实验原理磨矿机粉碎矿石的原理可简述如下:当磨机以一定转速旋转,处在筒体内的磨矿介质由于旋转时产生离心力,致使它与筒体之间产生一定摩擦力,摩擦力使磨矿介质随筒体旋转,并到达一定高度。

当其自身重力大于离心力时,就脱离筒体抛射下落,从而击碎矿石。

同时,在磨机运转过程中,磨矿介质与筒体、介质间还有相对滑动现象,对矿石产生研磨作用。

所以,矿石在磨矿介质产生懂得冲击力和研磨力联合作用下得到粉碎。

三、实验设备的用具1、球磨机XMO-240 × 90锥形球磨机2、100目或150目筛子3、天平、铲子、量筒4、CS1012型电热鼓风干燥箱等四、实验步骤A装矿量试验1、取试样4公斤,用四分法分成八等份,每份500克,另将其中一份500克样再用四分法分成250克两份,从而配成250克、500克、750克、1000克4份试验样。

2、按液固比1:1分别将上面矿样按先加水后加矿石的顺序装入磨机,启动磨机,磨矿10分钟后,将磨机中物料倒出,清洗磨机干净为止。

3、将4个磨机产品在检查筛上进行筛析,筛上物料进行烘干、称重。

4、将数据填入装矿量试验数据表。

B磨矿浓度试验1、取试样4公斤,用四分法分成八等份,每份500克2、按液固比0.5:1、1:1、1.5:1、2:1的条件分别将500克矿样,按先加水后加矿石的次序,装入磨机,启动磨机,磨矿10分钟后将磨机中物料倒出,清洗磨机干净为止。

3、将4个磨机产品在检查筛上进行筛析,筛上产物进行烘干、称重。

4、将数据填入磨矿浓度试验数据表。

五、试验结果及数据处理表1 装矿量试验数据表表2 磨矿浓度试验数据表根据上面两个表的数据,分析磨机装矿量、磨矿浓度对磨机生产率的影响,并绘制装矿量——产率和磨矿浓度——产率关系曲线。

六、思考题1、简述装矿量对磨机生产率的影响2、简述磨矿浓度对磨机生产率的影响第二篇磁选实验粉煤灰中铁的磁选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此实验了解磁选的应用领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