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陶渊明的社会理想
浅析陶渊明的理想生活和人生态度
浅析陶渊明的理想生活和人生态度浅析陶渊明得理想生活和人一辈子态度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号五柳先生,后代世人也称他为“靖节征士”,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他是东晋末期南朝初期得诗人、散文家、文学家.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世家,他得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得开国元勋,军功特别显著,最大得官做到大司马.而陶渊明得祖父、父亲都曾做过太守.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因此青青年时代得陶渊明就立志学习,且非常有雄心壮志.但从二十九岁开始进入仕途,却只担任过祭酒、参军等小官.不仅他得壮志不能实现,还不得不在官场中周旋,不能真心相对,官员之间虚伪一场.陶渊明认清了官场得黑暗与污浊后,就逐渐关于仕途有些心灰意冷.后来陶渊明生活上也越来越困难了.他又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而辞官回家,从此隐居,远离官场,远离那些他不乐于见得是是非非.因此他满怀情感得写出了《归去来兮辞》,后来他又写了《桃花源记》,以理想式得社会生活来对抗现实得无奈.田园诗是陶渊明创作得要紧题材,因为他从小就热爱大自然,特别向往美好得田园间得生活.陶渊明在辞官归隐田园之前,心中一直有一声音在强烈地呼唤他“归来”,呼唤来到不被世俗所污染得地点.后来,他实现了归田园居得愿望.陶渊明描绘了一个人人自得其乐得乐园——“桃花源”,建立了一个理想得社会,没有压迫,每个人基本上真心相对.陶渊明只能通过写词来寄予他盼望参与政治得愿望,更盼望人民不要再生活在这种水深火热中.wcoM假如人们能生活在那种没有争斗得社会中,该是多么幸福啊.因此陶渊明得归隐更是一种对社会动荡得无奈与感叹.一、陶渊明得理想田园生活陶渊明得田园诗产生于东晋论文联盟末年,而这与当时得政治和文化背景紧密相关.东晋末年,当时朝廷特别污浊、腐败,而当时得士族文人一辈子活也非常糜烂.在这种得现实环境里,非常多名士被卷进残酷得政治斗争之中,令他们不知何去何从.而像陶渊明那个有理想有抱负得人,确信将会陷入现实与理想斗争得漩涡中.有如此一句话:“诗歌合为时而作,文章合为事而作”.因此在那个时期许多不满于现实得文人,放弃仕途,归隐田园.陶渊明确实是这些文人中得杰出代表.在那个阶级斗争激烈,官场腐败得时代,陶渊明认识到了其中得黑暗,而不愿同流合污,因此在陆续做个几个小官之后决定归隐,后来就一直过着“躬耕自资”得生活,生活自给自足,并在诗中表现出盼望有一个没有忧愁得理想社会.在南山之下种种菜,赏赏花,并在这种情况下开创了田园诗.总之,陶渊明能够讲是田园诗得开山鼻祖.历代也有许多写田园诗得人,但没有一个能够超过陶渊明得.陶渊明得田园诗清新脱俗、质朴自然,表现了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得意愿,有他独特得个人经历又将他思想融入到里面去,在他得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能够讲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这一流派.二、陶渊明得人一辈子态度一定得人一辈子态度受一定得时代得妨碍.陶渊明得人一辈子态度就受时代得印记妨碍得痕迹非常深.东晋末期,官场黑暗,地主庄园经济接着进展.永嘉之乱后,士族大量购置田园,使得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在那个动荡时代之中,官场如战场,士族得官职变幻无常,讲升就升,讲贬就贬.而陶渊明得人一辈子态度在他得文学作品中也有一定得体现.陶渊明时代为官得家庭与当时得社会环境对他得妨碍也可谓不小.他从小就立志要做一番大事业,能够令自己光宗耀祖.他也在为此不断地努力,但却在不断地受挫中.在东晋末期时期玄学之风特别盛行,而陶渊明受到玄学思想得妨碍.用隐居来躲避显示,寄情于山水来表现对现实得不满.陶渊明可谓是出淤泥而不染,拥有高尚得情操,又自得其乐、淡泊名利.总之,东晋末期得时候官场腐败,关于士族也不是十分在乎,统治阶级也非常腐朽.陶渊明就毅然辞官,用归隐田园来抵抗.能够讲陶渊明看透了官场得黑暗,对官场也深恶痛绝.陶渊明没有求名求利之得欲望了,他在那个幽静得田园中寻到了自己得归宿.三、陶渊明得诗歌风格苏轼曾讲:“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这就话得意思确实是讲陶渊明得诗外表上非常质朴,实际上非常华美,外表上非常单薄简单,实际上非常丰富.陶渊明得诗非常平静,非常优雅,非常通俗易明白,但又不是淡而无味得,看似一般、短小,事实上意味隽永.从他辞官之后就有一种容易满足和平和得心态来面对现实.但又不忍打破自己得梦,就塑造了一个理想得生活状态.因此讲陶渊明得诗朴素中见精彩,细细品味起来又意境深远,回味无穷,不尽地令人向往起来.陶渊明得诗里也不是只有清幽得田园风光,还有寄予了他政治方面得抱负.还有得诗中表现了人与人之间得美好,充满了善良,相处融洽.还有对具体生活细节得描写.陶渊明由衷地盼望人们能够返璞归真,回到人们最开始得那种美好.总之,陶渊明得诗语言质朴、自然,将平常参加劳动得细节毫不突兀得写了出来,有一种清新脱俗得意境.表现了诗人能够归隐田园,感受自然美好得喜悦之情.诗人所描绘得一副副画面也是自己真实情感得流露,表现了他对现实得憎恶,又无力去改变它,只能从另一方面得到慰藉.综上所述,在东晋末期南朝初期,政治黑暗,陶渊明把对田园风光得描写作为诗词得要紧表现对象,成为了中国田园诗得开山鼻祖.他所向往得生活是对现实无奈得抵抗,对黑暗政治得抨击.假如文如其人得话,那么陶渊明确信是一个专门率真淳朴得人,读他得诗确实是在读他本人.陶渊明是后来得田园诗人难以到达得一个高度,他得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得地位是不可撼动得.。
浅析陶渊明的理想生活和人生态度
浅析陶渊明的理想生活和人生态度浅析陶渊明的理想生活和人生态度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号五柳先生,后代世人也称他为靖节征士,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
他是东晋末期南朝初期的诗人、散文家、文学家。
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世家,他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的开国元勋,军功非常显著,最大的官做到大司马。
而陶渊明的祖父、父亲都曾做过太守。
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
所以青少年时代的陶渊明就立志学习,且很有雄心壮志。
但从二十九岁开始进入仕途,却只担任过祭酒、参军等小官。
不仅他的壮志不能实现,还不得不在官场中周旋,不能真心相对,官员之间虚伪一常陶渊明认清了官场的黑暗与污浊后,就逐渐对于仕途有些心灰意冷。
后来陶渊明生活上也越来越困难了。
他又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而辞官回家,从此隐居,远离官场,远离那些他不乐于见的是是非非。
于是他满怀情感的写出了?归去来兮辞?,后来他又写了?桃花源记?,以理想式的社会生活来对抗现实的无奈。
田园诗是陶渊明创作的主要题材,因为他从小就热爱大自然,非常向往美好的田园间的生活。
陶渊明在辞官归隐田园之前,心中一直有一声音在强烈地呼唤他归来,呼唤来到不被世俗所污染的地方。
后来,他实现了归田园居的愿望。
陶渊明描绘了一个人人自得其乐的乐园桃花源,建立了一个理想的社会,没有压迫,每个人都是真心相对。
陶渊明只能通过写词来寄托他希望参与政治的愿望,更希望人民不要再生活在这种水深炽热中。
如果人们能生活在那种没有争斗的社会中,该是多么幸福埃所以陶渊明的归隐更是一种对社会动乱的无奈与感慨。
一、陶渊明的理想田园生活陶渊明的田园诗产生于东晋末年,而这与当时的政治和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东晋末年,当时朝廷非常污浊、腐败,而当时的士族文人生活也很糜烂。
在这种的现实环境里,很多名士被卷进残酷的政治斗争之中,令他们不知何去何从。
而像陶渊明这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肯定将会陷入现实与理想斗争的漩涡中。
陶渊明桃源理想”探析及反思
陶渊明“桃源理想”探析及反思是中国古代史上开一代自然之风,影响深远的重要诗人。
流传至今的作品有诗一百二十余首,另有文、赋等十余篇。
因其在文学创作上的主要成就是田园诗,有人称他为田园诗人之祖;又因其创作的田园诗大多反映的是他晚年的隐居生活,钟嵘说他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1](P822)因此,在世人的眼中,他被看作为一位崇尚自然、遗世归隐的诗人。
其实,陶渊明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怀古田舍》等一类意境优美,和谐自然,别开生面的田园诗,还有他与现实的矛盾抗争以及思想追求。
他既有热切用世之心,又追求人格的独立,具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最能够反映陶渊明精神理想的便是他晚年所写的《桃花源诗并序》.一、“桃源理想”社会基本特征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序》包括序言《桃花源记》和主体《桃花源诗》两部分。
《》和《桃花源诗》从不同角度对理想社会进行了具体的描写,是陶渊明崇高理想在晚年的具体展现。
序言写渔人发现世外桃源,以他的亲身见闻来证明桃园世界的确存在;诗则是作者正面描绘这个理想社会的完整面貌,最后表示自己对这个理想社会的向往.《桃花源诗》: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 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 一朝敞神界。
谆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
[2]( P428-431) 诗中所构画的理想社会是诗人根据家乡江州一代人民为生活所迫而“逃亡去就,不避幽深” [3](P2205-2208)的事实,并结合前人有关追求美好社会方面的材料,加以想象虚构写成的,描绘出了陶渊明一生苦苦追求的理想社会的蓝图。
从《桃花源诗并序》可以看出,陶氏所描绘的理想社会具有以下六个基本特征: 一是隔绝世间,独立世外。
从《桃花源记》看陶渊明人生理想
从《桃花源记》看渊明人生理想容提要:桃花源成为渊明一生追求的社会理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桃花源的和平美好与东晋硝烟四起的现实对比鲜明,以此对统治者发动的不义战争进行谴责,表达了下层劳动人民追求和平的愿望。
其二,“桃花源”这一农耕社会模式的提出,凝聚着渊明对劳动人民苦难生活之根源的深沉思考。
其三,桃花源的提出,体现了他对上古治世社会的追求。
其四,桃花源人的生活方式与他所崇尚的隐居生活是相契合的。
关键词:桃花源渊明理想向往隐居生活“桃花源”这一社会模式是东晋诗人渊明在《桃花源诗并记》中所描述的一个理想社会,是诗人一生探求社会理想的总结。
青年时的渊明颇具“大济苍生”①的宏伟报负,希望有所作为。
怀着“铅刀一割”②和中兴氏的愿望,先后三次出仕。
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公元393年)至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这十三年中,渊明先后担任过祭酒、参军、县令等官职。
他正直孤介的性格,与官场的腐朽风气格格不入,几次都辞官而去。
最后从泽令任上辞职,结束了他的仕途生活,转而寄身田园,隐居躬耕,独善其身,“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③尽管他努力躬耕,生活却每况愈下,“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④。
”“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
”⑤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所造成的惨况,让他感到无比愤慨。
长期的躬耕自资生活,他对农民的思想和愿望有了更深的了解,对造成劳动人民苦难生活的根源进行了反思。
晚年,他创作《桃花源诗并记》,桃花源社会的提出,表现了诗人一生探求社会理想所达到的高度,“它闪耀着人民理想的光辉,具有高度的思想意义。
”⑥“桃花源”为什么会成为渊明一生追求的社会理想,并在文学史上产生深远影响呢?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桃花源的和平宁静与硝烟四起的东晋社会对比鲜明,从而对混乱现实进行了批判,表达了和平的愿望。
桃花源地处深山丛岭之中,地理位置偏僻,桃花源人的祖先是朝时的一批避乱隐居的人,《桃花源诗》说:“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桃花源记》:陶渊明的理想社会之探索
《桃花源记》:陶渊明的理想社会之探索引言:探寻理想社会许多文学作品都被用来探索理想社会的构建和实现。
《桃花源记》是一篇由东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所写的短篇小说,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乌托邦般的桃花源社会。
通过这个故事,陶渊明探索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并对现实世界的不完美提出了批判和反思。
本文将详细探讨《桃花源记》中描绘的理想社会,并分析陶渊明对于社会底层问题的触动。
一、神秘隐蔽的桃花源1.1 不为人知的存在故事的背景设定在山水之间的桃花源,这是一个隐蔽的地方,没有人知道。
这个地方之所以能够完全与外界隔绝,可以说是一种神秘的存在。
陶渊明通过这种构建,展示了他对于理想社会的设想,一个远离尘嚣、安宁祥和的地方。
1.2 独立自给的社区桃花源是一个独立自给的社区,居民以务农为生,和睦相处。
他们没有依附于外界,自给自足,不需要与外界进行任何交流和贸易。
这种独立性使得社区能够不受外界干扰,体现了陶渊明对于一个自给自足、不依赖外界的理想社会的追求。
1.3 公平正义的分配在桃花源社会中,土地和资源都是公平分配的。
陶渊明描述了居民按照自己的需要从共有的土地上取食物,不会出现争斗和纷争。
这种公平正义的分配机制展示了社区内部和谐共处的重要性,也是陶渊明理想社会中公正的体现。
二、理想社会的特征2.1 和谐共处与自由平等在桃花源社会中,居民和睦相处,没有争斗和压迫。
他们自由平等地共享社区的资源,没有社会等级的存在。
这种和谐共处和自由平等是陶渊明理想社会的基本特征,体现了他对于人类关系的追求和理想社会的构想。
2.2 自给自足与简朴生活桃花源居民靠自己的劳动生活,不依赖外界。
他们务农为生,过着简朴的生活。
这种自给自足和简朴的生活方式是陶渊明对于理想社会的一种设想,他认为人们过于追逐物质享受会导致社会的腐化和不公平。
2.3 自然与美赏桃花源被山水环绕,有着美丽的自然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居民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种对于自然的赞美和尊重是陶渊明理想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回应。
浅析陶渊明的理想社会
蔡 雨格
( 南 民 族 大 学 四川 成 都 西 60 4 ) 10 1
7 — — 一 ———
摘
要 : 陶渊 明的 作 品 大 多描 绘 的是 一 个 个 完 美 的“自然 ” 会 理 想 及 乌 托 邦 模 式 。 人 们 都 十 分 重 视 对 于 陶 渊 明 社 会 理 想或 理 想 社 会 社
介 于 “ 同 ” “ 国 寡 民 ” 的“自然 ” 会 理 想 大 与 小 间 社 《 子》 老 曾经 描 绘 了一 种 社 会 结 构 理 想 : 小 国 寡 民 , 有 什 伯 之 器 , “ 使
一
、
而不用 , 使民重死 , 而民不远徙 ; 国相望 , 邻 鸡犬 之声相 闻, 民至老死 不相 往来 。 而《 ” 礼记 ・ 礼运篇》 描绘了另一种 “ 同” 则 大 理想 :大道之行 , “ 天下 为公 , 贤 与 能 , 修 睦 , 人 不 独 亲 其 亲 , 其 子 , 老有 所 终 , 有 所 选 讲信 故 子 使 壮 用 , 有 所 长 。 鳏寡 孤 独 废 疾 者 , 有 所 养 。 男 有 分 , 有 归 。 货 恶 其 弃 幼 皆 女 于地也 , 不必藏于己 ; 力恶 其不 出于身也 , 不必 为 己。是故 谋 闭而不 兴。 盗 窃 乱 贼 而 不 作 , 外 户而 不 闭 , 谓 大 同 。 陶 渊 明则 取 舍 “ 同 ”、 小 故 是 ” 大 “ 国寡 民” 和 而形 成 一 种 特 殊 的 “自然 ” 会 。 这 种 “自然 ” 社 会 , 陶 调 社 ’ 的 是 渊 明把儒家虚构 的淳朴无争的上古之世与道家宣扬的小国寡 民的社 会模 式结合成一体, 并把它作为 自己心 目中的理想社会来 歌颂 。关于此 , 可以 从陶渊明的 田园诗及桃源诗作来看 : 尚贤尊圣黄帝唐尧虞舜 的远古 社会 , 是 陶渊明所景仰 的。《 时运》 诗说 : 黄唐莫逮 , 独在余”。“ “ 慨 黄唐 ” 传 指 说 中的黄帝 、 唐尧 , 据说他们统治的远古时代 , 社会太平 , 人心淳朴 。陶渊 明在此点明意在对这种“ 贤人社会 ” 完美境界 的向往 。《 饮酒 》 诗说 : 羲 “ 农去我久 , 世少复真 。汲 汲鲁 中叟 , 举 弥缝 使其 淳” 。羲谓伏羲 , 农谓 神 农, 皆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也 , 以此感叹上古社会 这样一种政治理想 。 和谐 田园诗《 劝农》 悠悠 上古 , 中“ 厥初生 民 , 傲然 自足 , 抱朴含 真。 ” “ 熙熙 令 音 , 猗 原 陆 … … 桑 妇 宵 兴 , 夫 野 宿 。 这 实 际 上 呈 现 出 一 幅 和 猗 农 ” 平 宁 静 的农 作 图 , 陶 渊 明 把 中 国 自给 自足 的 、 村 封 闭 式 的 特 质 加 以美 是 农 化而成的结果 。《 和郭主簿二首》 其 一 ) 蔼蔼 堂前林 , ( “ 中夏 贮清 阴。凯 风 因 时来 , 开 我 襟 。 也 描 写 了 陶 渊 明所 向往 的夏 E乡 居 的 淳 朴 、 闲 回飓 ” l 悠 生 活 , 人 进 入 了宁 静 、 幽 的 村 庄 , 略繁 木 林 荫 下 凉 风 吹 襟 的 惬 意 , 使 清 领 描 绘了小康 和谐 的农家乐趣 。《 园 田居》 诗 中也 再次描 述 了理 想 田园 归 组 社会的居住情况是“ 方宅十余 亩, 草屋 八九间 ……户庭 无尘 杂, 虚室有余 闲”。陶渊明不仅描述 了田园生 活 , 并身体 力行倡 导人 人都来 参加生产 劳 动 , 来 歌 颂 体 力 劳 动 的 艰 苦 和 由此 带 来 的心 理 上 的 宁 静 乃 至 安 乐 , 以此 显 示 出理 想 获 得 实 现 的 愉 悦 心 情 。 世外 桃 源 则 是 陶 渊 明 辞 官 归 隐 故 里 之 后 , 直 过 着 “ 耕 自资 ” 生 一 躬 的 活。由于对现实的失望 , 使其 回到诗歌 中去构 筑一个 理想 的社 会 , 迫 而 《 桃花源记》 也正是以文 学形式表达 其理想 , 展示其 乌托邦 社会模 式 的。 陶渊明在《 桃花源记 》 里进 一步描绘 了与 田园生活休 戚相关 的另一 个社 会 图景 : 缘 溪 行 … …忽 逢 桃 花 林 , 岸 数 百 步 … … 有 良田 美 池桑 竹 之属 , “ 夹 阡陌交通 , 鸡犬相闻……黄发垂髫 , 并怡 然 自乐 。 这是 一种和平 宁静 , ” 安 居乐业的生活。同样给我 们描绘 了一个 和平 安康 的世 界。在 这个世 界 里, 人人 日 出而作 , 日入而息 , 相命 而耕 , 春收秋 割 , 鸡犬 互呜 , 童叟 欢愉 。 没有战乱 , 没有贫穷 , 没有 压迫 , 有官场 的丑恶 , 没 没有统 治者 与被统 治 者 , 与 人 之 间 , 与 自然 之 间是 那 么 的 和 谐 统 一 ; 人过 着 自食 其 力 , 人 人 人 康 乐 幸 福 的 生 活 , 成一 个 令 人 神 往 的 桃 源 仙 境 。 形
浅析陶渊明的社会理想
2008年4月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Apr.,2008第21卷第2期 Journal of Shiyan Technical Instit ute Vol.21No.2 浅析陶渊明的社会理想朱道平(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文博学院,重庆400047)[摘 要] 长期以来,人们都十分重视对于陶渊明社会理想或理想社会的研究,但多数是从文学角度对其进行解释。
本文作者试图用历史及社会学观点从社会经济结构、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分层、家庭结构、生活习俗结构等方面来阐释陶渊明的理想社会,希望发现其以后社会的变迁和美好田园生活所到起的积极作用,增强其参考价值和研究意义。
[关键词] 陶渊明;社会理想;“自然”社会模式构成[中图分类号] K2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24738(2008)022******* 陶渊明(365年~427年),又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
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
“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
”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即陶渊明二十九岁那年,因“亲老家贫”,“耕织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缸无储粟”(《归去来辞序》),于是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
以后曾几度出仕,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官。
最后一次是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出任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
”(萧统《陶渊明传》)从此远离官场,退隐田园。
后陶渊明以满腔政治热情和远大理想抱负作脍炙人口的《归去来兮辞》,晚年写了《桃花源诗并记》,以真实的人生来对抗时代的虚伪,以新颖的“自然”来抵御社会的浑浊。
通过所描绘的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自得其乐的人间乐园———“桃花源”社会,逐渐构筑出他“桃花源”式的社会理想,希翼寄托其对社会政治积极参与的强烈愿望,展现一种欲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政治抱负,更是对晋宋易代的悲愤和感叹。
而其所架构的“桃花源”对其以后社会的变迁和美好田园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具有较高参考价值和研究意义。
结合陶渊明的经历和作品,谈谈对陶渊明人生选择的看法
结合陶渊明的经历和作品,谈谈对陶渊明人生选择的看法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他的一生经历了多次政治变故,但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理想,最终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
从他的经历和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所做出的人生选择和对人生的看法。
首先,陶渊明的人生选择是与他的信仰和理想紧密相关的。
他一生都秉承着儒家思想,注重道德伦理和人文精神,他坚持自己的理想,不为权势所动。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表现人性、反映现实、弘扬道德的题材,比如《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自由、平等、和谐的向往。
他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不仅因为它们是优美的文学作品,更因为它们传递了他对人性的尊重和珍视。
其次,陶渊明的人生选择是自主的和勇敢的。
他不畏艰辛,不怕挫折,不追求名利,而是坚持自己的信仰和追求。
他在政治上的选择也是自主的,他不愿意为了个人利益而妥协,而是坚持自己的原则,最终被贬谪到遥远的南方,但他仍然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思想和精神追求。
他在南方生活期间,他的作品更加深入人心,他用自己的文字表达了对人生、自然、社会的思考和感悟。
他的作品也成为了后人追寻精神之源的宝贵遗产。
最后,陶渊明的人生选择是有价值的。
他的经历和作品对于我们今天仍然具有启示意义。
他的人生告诉我们,要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理想,要勇敢追求真理和自由。
他的作品向我们展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生命,更加鼓舞了我们寻求内心的宁静和心灵的自由。
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人生态度,追求自由、平等、和谐的社会,珍视人性、道德和艺术。
综上所述,陶渊明的经历和作品证明了他的人生选择是正确而有价值的。
我们应该向他学习,追求自由、真理和美好的人生。
浅析陶渊明笔下的乌托邦社会
浅析陶渊明笔下的乌托邦社会摘要:东晋诗人陶渊明,受儒道学说影响深远。
他的作品多以田园诗为主,除此之外还有辞赋和散文等。
他的作品有的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追求,有较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有的是抒发了在门阀制度下有志难酬的满腔愤慨。
随着他的归隐,他的田园诗蕴含了浓厚的现实主义精神。
本篇论文从陶渊明的生平、思想,其作品中所体现的美好理想社会等方面对陶渊明笔下的乌托邦社会进行分析。
关键词:陶渊明乌托邦社会陶渊明本是一个怀有满腔报国情的爱国志士,但是在他多次投入军幕却不见国家有任何复兴的希望后,他心灰意冷,便远离了政坛,隐居田园。
他热爱美好的田园生活,因为他“性本爱丘山”。
他三十年的政坛生涯并没有给晋末动荡不安的社会带来一点安宁,反而使他更加看透当时的社会政局。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便选择了归隐田园。
一、陶渊明的生平及思想(一)质性自然晋穆帝永和八年壬子,陶渊明生,卒于元嘉四年,卒年七十六岁。
陶渊明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爱丘山,不同流俗。
简文帝咸安元年辛未,政局混乱,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陶渊明此年开始游宦,以谋生路。
二十一岁那年,陶渊明薄宦,二十二岁结束薄宦回家,直到二十五岁移居市廛,共三十年。
所以他在他的《归园田居》中提到: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五十五岁的时候,陶渊明终于能够归家隐居。
在其隐居的这些年中,有《桃花源诗并序》《述酒》诗作等作品创作出来,广为流传。
陶渊明的一声都追求自然,为人质朴纯真,非常的干脆鲜明。
从陶渊明的人格方面来看,梁启超曾对他做出很高的评价:“第一,须知他是一位极热烈、极有豪气的人;第二,须知他是一位缠绵悱恻最多情的人;第三,须知他是一位极严正道德和责任心极重的人。
”梁启超先生对陶渊明的评价之高足可见陶渊明先生的人格高尚。
论其出身,也只不过是一位贫困的农民,但是他独具魅力的人格和与众不同的人生观,使他如一朵清莲一般绽放在这混乱的年代里。
因为陶渊明最能领略自然之美,所以他能比正常人更深刻的体会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再加上他本是农民出身,自小丰富的生活经验是他更为深刻的体会这人生妙味的另一不可缺少的原因。
从《桃花源记》看陶渊明人生理想
从《桃花源记》看陶渊明人生理想内容提要:桃花源成为陶渊明一生追求的社会理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桃花源的和平美好与东晋硝烟四起的现实对比鲜明,以此对统治者发动的不义战争进行谴责,表达了下层劳动人民追求和平的愿望。
其二,“桃花源”这一农耕社会模式的提出,凝聚着陶渊明对劳动人民苦难生活之根源的深沉思考。
其三,桃花源的提出,体现了他对上古治世社会的追求。
其四,桃花源人的生活方式与他所崇尚的隐居生活是相契合的。
关键词:桃花源陶渊明理想向往隐居生活“桃花源”这一社会模式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诗并记》中所描述的一个理想社会,是诗人一生探求社会理想的总结。
青年时的陶渊明颇具“大济苍生”①的宏伟报负,希望有所作为。
怀着“铅刀一割”②和中兴陶氏的愿望,先后三次出仕。
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公元393年)至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这十三年中,陶渊明先后担任过祭酒、参军、县令等官职。
他正直孤介的性格,与官场的腐朽风气格格不入,几次都辞官而去。
最后从彭泽令任上辞职,结束了他的仕途生活,转而寄身田园,隐居躬耕,独善其身,“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③尽管他努力躬耕,生活却每况愈下,“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④。
”“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
”⑤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所造成的惨况,让他感到无比愤慨。
长期的躬耕自资生活,他对农民的思想和愿望有了更深的了解,对造成劳动人民苦难生活的根源进行了反思。
晚年,他创作《桃花源诗并记》,桃花源社会的提出,表现了诗人一生探求社会理想所达到的高度,“它闪耀着人民理想的光辉,具有高度的思想意义。
”⑥“桃花源”为什么会成为陶渊明一生追求的社会理想,并在文学史上产生深远影响呢?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桃花源的和平宁静与硝烟四起的东晋社会对比鲜明,从而对混乱现实进行了批判,表达了和平的愿望。
桃花源地处深山丛岭之中,地理位置偏僻,桃花源人的祖先是秦朝时的一批避乱隐居的人,《桃花源诗》说:“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对陶渊明的看法
对陶渊明的看法
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深刻地反映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和感悟。
我认为,陶渊明的作品具有深刻的人性关怀和智慧,他的思想和艺术成就对后人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首先,陶渊明的作品表现出对人性的高度关怀,他关注人们的生命和命运,对人们的苦难和疾病深表同情。
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类自由和幸福的追求,其中最著名的是《桃花源记》,
这篇篇短小却意蕴深厚的文章中,他描绘了一个自由和平的世外桃源,反映了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其次,陶渊明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智慧和思辨精神。
他的思想和文学风格深受道家、儒家和佛家的影响,他在文学和哲学上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思考。
他通过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和探索,提出了自己的“归隐”理念,认为人们应该回归自然、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这种思想在中国文学和思想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最后,陶渊明的艺术成就对后人具有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他的诗歌语言简洁、意境丰富,有着浓郁的个性和艺术特色。
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自然的描绘和对人性的反思,这种写实和思辨的结合,成为后来文学创作的重要范式之一。
他的作品对后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被誉为“陶渊明式的诗人”成为传统文学和现代文学中的重要流派之一。
综上所述,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人性关怀和智慧,对后人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他的
思想和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哲学和社会思想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中国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陶渊明理想社会[浅析陶渊明的社会理想]
陶渊明理想社会[浅析陶渊明的社会理想]陶渊明(365年―427年),又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
晚年写的《桃花源诗并记》,通过所描绘的一个没有剥削与压迫,人人自得其乐的人间乐园――“桃花源”,逐渐构筑出他“桃花源”式的社会理想,寄托其对社会政治积极参与的强烈愿望,展现一种欲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政治抱负。
而其所架构的“桃花源”对其以后社会的变迁和美好田园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具有较高参考价值和研究意义。
一陶渊明理想社会模式的构成及其形成(一) 陶渊明理想社会模式构成关于陶渊明的理想社会模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看其构成:1 在社会经济方面,描绘了以自足自给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农业经济社会“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桃花源记》)人们有良田,种植桑树、养鱼植竹,按照四季轮换,种植五谷等作物。
“春蚕收长丝,秋收靡王税”,春收蚕丝,秋收粮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棉矣”,“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古人的理想在这里都实现了。
2 在社会政治方面,极力否定魏晋以来的君主制度,努力架构一个“无君”社会在《桃花源记》中,“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展示了一个与秦汉魏晋等封建主义社会相对立的理想社会。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揭示了生活在“桃花源”中的人们都是反对君主专制的“贤者”,以其自由自在的生活常态,否定君主制度的存在性。
这里没有君主、国家和各级官吏机构的存在,排除了压榨和剥削。
3 在家庭社会关系方面,“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在“桃花源”中,人们以家为单位,相互勉励,努力耕种。
人们日出而作,日落各归所居休息。
自然和谐,和平安静,安居乐业。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有人的地方,就有社会关系,在这个“自然”社会里,人们没有忧伤,和睦相处,人与人之间没有社会地位的等级差别。
如何解读桃花源记中的理想社会
如何解读桃花源记中的理想社会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令人向往的理想社会,这个社会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纷扰,充满了宁静、和谐与美好。
那么,我们该如何去解读这样一个理想社会呢?首先,桃花源中的人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他们“往来种作”,依靠自己的劳动来满足生活的需求。
这种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让人们不必为了追逐物质财富而奔波劳累,也避免了因财富分配不均而产生的种种社会问题。
在这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每个人都平等地参与劳动,平等地享受劳动成果。
这种平等的劳动观念,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中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现象的不满,以及对一个公平、公正社会的渴望。
其次,桃花源中的社会关系非常和谐。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孩子都能快乐地生活,这体现出桃花源里浓厚的亲情和关爱。
邻里之间“鸡犬相闻”,彼此熟悉,相互帮助,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尔虞我诈。
人们之间的关系单纯而真挚,充满了温暖和善意。
这种和谐的社会关系,是在现实社会中难以寻觅的。
在当时的社会,人们往往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择手段,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友爱被逐渐消磨。
而桃花源中的这种理想的人际关系,正是作者对美好人性的呼唤,对真情实感的向往。
再者,桃花源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遂与外人间隔”,这里的人们不受外界的干扰和影响,保持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这种隔绝,使得桃花源能够避免外界的战乱、纷争和动荡。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战争频繁,百姓流离失所,生活苦不堪言。
而桃花源就像是一个避风港,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安宁的生存环境。
同时,这种与世隔绝也象征着作者对现实社会的逃避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他深知在现实中无法改变黑暗的现状,于是在心中构建了这样一个与世无争的理想世界。
此外,桃花源中的社会秩序井然。
“设酒杀鸡作食”,热情款待外来的渔人,这显示出桃花源里的人们有着良好的道德风尚和文明礼仪。
他们遵循着一定的行为准则和社会规范,自觉地维护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而在现实社会中,道德沦丧、秩序混乱的现象屡见不鲜。
浅析陶渊明的社会理想
浅析陶渊明的社会理想作者:朱道平来源:《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02期[摘要]长期以来,人们都十分重视对于陶渊明社会理想或理想社会的研究,但多数是从文学角度对其进行解释。
本文作者试图用历史及社会学观点从社会经济结构、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分层、家庭结构、生活习俗结构等方面来阐释陶渊明的理想社会,希望发现其以后社会的变迁和美好田园生活所到起的积极作用,增强其参考价值和研究意义。
[关键词]陶渊明;社会理想;“自然”社会模式构成[中图分类号] K2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738(2008)02-0039-04陶渊明(365年~427年),又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
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
“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
”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即陶渊明二十九岁那年,因“亲老家贫”,“耕织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缸无储粟”(《归去来辞序》),于是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
以后曾几度出仕,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官。
最后一次是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出任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
”(萧统《陶渊明传》)从此远离官场,退隐田园。
后陶渊明以满腔政治热情和远大理想抱负作脍炙人口的《归去来兮辞》,晚年写了《桃花源诗并记》,以真实的人生来对抗时代的虚伪,以新颖的“自然”来抵御社会的浑浊。
通过所描绘的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自得其乐的人间乐园——“桃花源”社会,逐渐构筑出他“桃花源”式的社会理想,希翼寄托其对社会政治积极参与的强烈愿望,展现一种欲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政治抱负,更是对晋宋易代的悲愤和感叹。
而其所架构的“桃花源”对其以后社会的变迁和美好田园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具有较高参考价值和研究意义。
一、“桃花源”式的理想社会模式——介于“大同”与“小国寡民”间的“自然”社会理想《老子》曾经描绘了一种社会结构理想:“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民不远徙;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试析陶渊明的社会理想
2012.06学教育《桃花源诗并记》,以真实的人生来对抗时代的虚伪,以新颖的“自然”来抵御社会的浑浊。
通过所描绘的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自得其乐的人间乐园———“桃花源”社会,逐渐构筑出他“桃花源”式的社会理想,希翼寄托其对社会政治积极参与的强烈愿望,展现一种欲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政治抱负,更是对晋宋易代的悲愤和感叹。
而其所架构的“桃花源”对其以后社会的变迁和美好田园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研究意义。
陶渊明辞官归隐之后,一直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由于对现实的失望,迫使其回到诗歌中去构筑一个理想社会,而《桃花源诗并记》也正是以文学形式表达其理想,展示其乌托邦社会模式的。
陶渊明在《桃花源诗并记》里进一步描绘了与田园生活休戚相关的另一个社会图景:“缘溪行……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这是一种和平宁静,安居乐业的生活。
“往来耕作”突出人人辛勤劳作,“怡然自乐”可以看出“丰衣足食”的愉快,对土地、房屋、鸡犬的描绘则曲婉地表现出社会安定。
而桃源人“设酒杀鸡作食”,“各复延至其家”则又表现了桃花源民风的淳朴。
“诗”中的“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暖交通,鸡犬互鸡吠……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
”同样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和平安康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人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相命而耕,春收秋割,鸡犬互鸣,童叟欢愉。
没有战乱,没有贫穷,没有压迫,没有官场的丑恶,没有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是那么的和谐统一;人人过着自食其力,康乐幸福的生活,形成一个令人神往的桃源仙境。
这里设想出一个“尚贤尊圣”、“和谐田园”、“世外桃源”式的完美的“自然”社会理想及乌托邦模式。
表现陶渊明对现存社会制度的彻底否定与对理想世界的无限追慕和向往。
也反映了陶渊明希望人们用共同劳动和平共处来创造和谐安宁、幸福美好生活的初步民主主义思想。
探寻陶渊明的社会理想
课程篇【学习目标】1.理解诗、文内容。
2.探寻陶渊明的社会理想。
【学习重难点】探寻陶渊明的社会理想及其思想根源。
【学习流程】【导入】陶渊明一生五仕五隐,无论出仕也好,隐居也罢,他都执着地追寻着他的社会理想。
今天,我们结合他的4篇诗、文,探寻他的社会理想及其思想根源。
一、重温经典背诵《桃花源记》,重温世外桃源的美好,说说诗人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社会?(温馨提示:可以用原文回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生答略。
师总结:在陶渊明的笔下,描绘了一幅环境优美、土地肥沃、没有战争、没有繁重的赋税徭役,人人安居乐业的生活图景。
而这样的社会生活,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更是进行了具体描绘。
二、诗文互证1.诵读《桃花源诗》,理解诗歌内容。
2.理清《桃花源诗》的思路,找出诗中和《桃花源记》中互为印证的内容。
学习方法:(1)自由诵读;(2)小组合作探究。
明确:全诗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六句,叙述了桃源中人的来历。
第二部分:中间十八句,具体描写桃源中人的生活场景。
第三部分:结尾八句,诗人抒发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感慨。
师:默读诗歌,请从记和诗中找出互为印证的内容。
生答略。
师总结:同学们仔细阅读,诗与文两相印证,理解更加深刻。
下面我们诵读《归园田居》二首,从这两首诗中找出和《桃花源记》描写内容相似的诗句。
3.诵读《归园田居》二首,理解诗歌内容,找出和《桃花源记》描写内容相似的诗句。
学习方法:(1)自由诵读;(2)小组合作解决疑难。
生诵读、思考、探究、展示。
师总结:经过诵读、解析,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陶渊明笔下田园生活的美好。
这种生活就是他向往追求的理想生活。
可是,在他生活的时代,这一切显得那么遥不可及。
他生活的时代又是怎样的呢?你能从这4篇诗、文中找到一些依据吗?三、时代背景二十岁的陶渊明,也曾怀揣梦想,希望能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
虽说也出任了一些小官,但当时的社会实在太黑暗,他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
陶渊明生活的时代到底是怎样的呢?你能从这4篇诗、文中找到一些依据吗?并说说你的理解。
浅析陶渊明的社会理想
浅析陶渊明的社会理想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和社会思想家。
他生活在东晋时期,以其高尚的政治理念和文学作品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社会理想对中国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陶渊明的社会理想进行浅析。
陶渊明的生平简介陶渊明是唐代文学家陶渊明的一位后裔。
他生于263年,死于427年。
他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精通诗歌、文学和政治理论。
他曾在政府机构工作过一段时间,但很快便被政治腐败和官僚主义所厌恶。
之后,他离开政府,成为了一位独立的思想家和文学家。
他的文学作品以清新、明朗、真挚为特点,对后世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陶渊明的社会理想反对权力、富贵和权利陶渊明的社会理想可以总结为三大方面:反对权力、富贵和权利。
他认为,权力和财富是社会不公正的源头,政府和国家制度应该尽可能地减少它们的影响。
陶渊明反对权力不是无原则的,他认为法律应该存在,而不是给不负责任的权力任意支配。
他强调了自由、从容、悠闲的生活态度和自然之美。
他认为政府应该保证人民的权利和利益,而不是为了维护政府权力而摧毁这些权利。
他认为个人自由生活是社会的基础,而私人财产和习俗的无差别算命也是社会不公正的。
反对社会等级制度陶渊明反对社会等级制度的做法类似于他反对权力和财富的立场。
他认为,以有限的财富、地位和名义为基础的等级制度是不公正的。
他主张平等、公正和社会联合,反对强大的利益集团。
主张理想社会制度陶渊明的理想社会制度应该是一种非资本主义的、靠道德、随缘生活的社会。
他主张随意生活,一种奉行自私和欲望满足的生活方式,强调个人的自由和创造力。
他认为,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的公平和正义。
结论陶渊明是中国文化和思想瑰宝之一。
他的社会理想为今日中国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指导。
今天的中国,已经可以看到陶渊明的迹象,尤其是在中国的文化和思想层面。
他的反对不公正的制度和支持自由、平等、从容的社会,为我们现代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蓝图。
陶渊明的理想
陶渊明的理想陶渊明的理想:追求自然与心灵的平静与安宁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作深受人们喜爱和推崇。
陶渊明的理想可以用追求自然与心灵的平静与安宁来概括。
陶渊明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他曾经担任过官职,但由于受到政治斗争的影响,他选择了隐居田园。
他的理想并不是追求权力和地位,而是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心灵的安宁。
在他的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陶渊明的诗作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悟。
他喜欢在田园间漫步,观察四季更迭,感受自然的美丽和伟大。
在他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山水的描绘,对花草的赞美,对鸟兽的喜爱,以及对天空的仰望。
他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体验,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他认为自然是一本无比宝贵的书籍,通过与自然的交流和学习,人们可以获得内心的平静和智慧。
陶渊明的理想不仅仅是追求自然的美丽和宁静,更是追求内心的平和和心灵的安宁。
他主张在喧嚣的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宁静,追求心灵的平和。
他认为,人们应该远离功名利禄的诱惑,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内心的宁静。
他通过隐居田园,与自然为伴,修炼自己的心灵,达到了心境的平和和心灵的安宁。
陶渊明的理想在今天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忙于工作和追求物质的享受,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内心的需求和追求内心的宁静。
而陶渊明的理想提醒了我们,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追求自然与心灵的平静与安宁。
不要被世俗的纷扰所困扰,要用心去感受自然的美丽和伟大,用心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陶渊明的理想。
首先,我们可以抽出时间去欣赏自然的美丽,去感受大自然的力量和魅力。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冥想和打坐来平静内心,追求心灵的宁静和平和。
还可以通过阅读和学习,提升自己的内涵和修养,培养一颗平和宁静的心。
陶渊明的理想是追求自然与心灵的平静与安宁。
他通过自己的生活和诗作,向我们展示了追求内心平和的重要性。
陶渊明的理想
陶渊明的理想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理想主张以追求自然与自由为核心。
他生活在东晋末年的混乱时期,目睹了社会的黑暗和政治的腐败,因此他有着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陶渊明的理想是追求自然。
他崇尚自然之道,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他认为人应该追求内心的真实和自由,而不被社会的束缚所限制。
他以田园为背景,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田园诗,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他以“闲适自然,不卑不亢”的态度面对人生,追求着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陶渊明的理想也是追求自由。
他对社会的不公和政治的腐败深感不满,因此他追求自由的精神成为他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对自由的追求体现在他的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中。
他通过文学作品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批评,倡导人民的自由和平等。
他的政治活动也是为了追求社会的自由和公正,他曾多次上书皇帝,直言不讳地指出社会的弊端和政治的腐败。
他的言行体现了他对自由的坚持和追求。
陶渊明的理想与现实相比可能有些遥远,但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理想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激发了人们对自由、平等和公正的追求。
他的田园诗和政治著作成为后世文人的楷模和榜样,影响了许多人的思想和行为。
陶渊明的理想也给我们当代人以启示。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境,但我们仍然可以从陶渊明的理想中获得启发。
我们可以向他学习追求自然和自由的精神,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被外界的压力和诱惑所左右。
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参与社会和政治活动,争取社会的自由和公正。
陶渊明的理想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激励着我们为实现理想而努力。
陶渊明的理想主张追求自然与自由,他的思想和行为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追求自然和自由的精神激励着人们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同时也激励着人们为社会的自由和公正而奋斗。
他的理想给我们当代人以启示,鼓励我们坚持自己的信念,追求自由与公正,为实现理想而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陶渊明的社会理想[摘要]长期以来,人们都十分重视对于陶渊明社会理想或理想社会的研究,但多数是从文学角度对其进行解释。
本文作者试图用历史及社会学观点从社会经济结构、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分层、家庭结构、生活习俗结构等方面来阐释陶渊明的理想社会,希望发现其以后社会的变迁和美好田园生活所到起的积极作用,增强其参考价值和研究意义。
陶渊明(365年~427年),又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
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
“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
”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即陶渊明二十九岁那年,因“亲老家贫”,“耕织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缸无储粟”(《归去来辞序》),于是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
以后曾几度出仕,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官。
最后一次是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出任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
”(萧统《陶渊明传》)从此远离官场,退隐田园。
后陶渊明以满腔政治热情和远大理想抱负作脍炙人口的《归去来兮辞》,晚年写了《桃花源诗并记》,以真实的人生来对抗时代的虚伪,以新颖的“自然”来抵御社会的浑浊。
通过所描绘的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自得其乐的人间乐园——“桃花源”社会,逐渐构筑出他“桃花源”式的社会理想,希翼寄托其对社会政治积极参与的强烈愿望,展现一种欲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政治抱负,更是对晋宋易代的悲愤和感叹。
而其所架构的“桃花源”对其以后社会的变迁和美好田园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具有较高参考价值和研究意义。
一、“桃花源”式的理想社会模式——介于“大同”与“小国寡民”间的“自然”社会理想《老子》曾经描绘了一种社会结构理想:“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民不远徙;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而《礼记·礼运篇》则描绘了另一种“大同”理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陶渊明则取舍“大同”、“小国寡民”调和而形成一种特殊的“自然”社会。
这种“自然”的社会,是陶渊明把儒家虚构的淳朴无争的上古之世与道家宣扬的小国寡民的社会模式结合成一体,并把它作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理想世界来歌颂。
关于此,可以从陶渊明的田园诗及桃源诗作来看他的这一社会理想:尚贤尊圣黄帝唐尧虞舜的远古社会,是陶渊明所景仰的。
《时运》诗说:“黄唐莫逮,慨独在余”。
“黄唐”指传说中的黄帝、唐尧,据说他们统治的远古时代,社会太平,人心淳朴。
陶渊明在此点明意在对这种“贤人社会”完美境界的向往。
《饮酒》诗说:“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羲谓伏羲,农谓神农,皆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也以此感叹上古社会这样一种政治理想。
和谐田园如《劝农》诗中“悠悠上古,厥初生民,傲然自足,抱朴含真。
”“熙熙令音,猗猗原陆……纷纷士女,趋时竞逐。
桑妇宵兴,农夫野宿。
”这实际上呈现出一幅和平宁静的农作图,是陶渊明把中国自给自足的、农村封闭式的特质加以美化而成的结果。
《和刘柴桑》诗:“耕织称其用,过此奚所须”再次表达自耕自织以求暖衣足食的愿景。
《和郭主簿二首》(其一)“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
凯风因时来,回飓开我襟。
”也描写了陶渊明所向往的夏日乡居的淳朴、悠闲生活,使人进入了宁静、清幽的村庄,领略繁木林荫下凉风吹襟的惬意,描绘了小康和谐的农家乐趣。
《归园田居》组诗中也再次描述了理想田园社会的居住情况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田园社会的饮食情况是“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
陶渊明不仅描述了田园生活,并身体力行倡导人人都来参加生产劳动。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具端。
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
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
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
”以此来歌颂体力劳动的艰苦和由此带来的心理上的宁静乃至安乐。
同样在《归园田居》之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也再次揭示陶渊明写田园生活,写体力劳动,实际上都是在咏歌描绘自己的理想,显示出理想获得实现的愉悦心情。
世外桃源陶渊明辞官归隐故里之后,一直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
由于对现实的失望,迫使其回到诗歌中去构筑一个理想的社会,而《桃花源诗并记》也正是以文学形式表达其理想,展示其乌托邦社会模式的。
陶渊明在《桃花源诗并记》里进一步描绘了与田园生活休戚相关的另一个社会图景:“缘溪行……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这是一种和平宁静,安居乐业的生活。
“往来种作”突出人人辛勤劳作,“怡然自乐”可以看出“丰衣足食”的愉快,对土地,房屋,鸡犬的描绘则曲婉地表现出社会安定。
而桃源人“设酒杀鸡作食”,“各复延至其家”则又表明桃花源民风的淳朴。
“诗”中的“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暖交通,鸡犬互鸣吠……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
”同样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和平安康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人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相命而耕,春收秋割,鸡犬互鸣,童叟欢愉。
没有战乱,没有贫穷,没有压迫,没有官场的丑恶,没有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是那么的和谐统一;人人过着自食其力,康乐幸福的生活,形成一个令人神往的桃源仙境。
综上,这里设想出了一个“尚贤尊圣”、“和谐田园”、“世外桃源”等的完美“自然”社会理想及乌托邦模式。
表现了陶渊明对现存社会制度的彻底否定与对理想世界的无限追慕和向往。
也反映陶渊明希望人们用共同劳动和平共处来创造和谐安宁、幸福美好生活的初步民主主义思想。
二、陶渊明理想社会模式构成及形成(一)陶渊明理想社会模式构成关于陶渊明的理想社会模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看其构成:1.在社会经济方面,描绘了以自足自给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农业经济社会。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桃花源记》)人们有良田,种植桑树、养鱼植竹,按照四季轮换,种植五谷等作物。
“春蚕收长丝,秋收靡王税”,春收蚕丝,秋收粮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棉矣”,“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古人的理想在这里都实现了。
2.在社会政治方面,极力否定魏晋以来的君主制度,努力架构一个“无君”社会。
在《桃花源记》中,“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展示一个与秦汉魏晋等封建主义社会相对立的理想社会。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揭示了生活在“桃花源”中的人们都是反对君主专制的“贤者”,以其自由自在的生活常态,否定君主制度的存在性。
这里没有君主、国家和各级官吏机构的存在,排除了压榨和剥削。
社会分层理论认为,根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即社会分层[1]。
陶渊明所描绘的理想社会中人人参加劳动:“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希望是一个“秋收靡王税”的没有剥削劳动所得完全归己所有的社会。
在他的理想王国中,没有严格意义的社会等级区分和阶级、阶层分化对立,没有体现社会的不平等。
3.在家庭社会关系方面,“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桃花源诗并记》)这里,人们以家为单位,相互勉励,努力耕种,他们日出而作,日落各归所居休息。
自然和谐,和平安静,安居乐业。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有人的地方,就有社会关系,在这个“自然”社会里,人们没有忧伤,和睦相处,人与人之间没有社会地位等级差别。
这些在其作品中多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方面,更多地表现了友情、亲情、人情,富有浓郁的人情味和生活气息,反映了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如:“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归田园居》节选)4.在生活习俗结构方面,“男女衣着,悉如外人”[2],人们互相认识,如有来人,便一眼认出外来的人。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询。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来了外人,便争相邀请去家里做客,以杀鸡斟酒招待,表露出“自然”社会中的人们热情与好客。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虽说荒草掩路,但是阻隔的实际上是“自然”社会与外界的交通联系,而在“自然”社会中,“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人与人之间经常往来,交情淳厚,老少和睦相处。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俎豆是古代祭祀用的礼器,衣裳则是“自然”社会中人们穿的服装。
礼法、服制犹保存着古风,显示“自然”社会中的民俗文化特质。
(二)陶渊明社会理想模式形成陶渊明社会理想模式形成,除了受传统农业社会和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家族聚居观念的影响外,至少还有以下几个原因:1.陶渊明社会理想产生的现实依据社会学认为,社会变迁中的理想目标,是社会思想家或者个人在社会变动或者变革背景下,按照自己预先设计的或希望出现的社会变迁的方向和目标。
那么按照这个认识,社会变迁,特别是社会环境,对思想家及其社会理想的产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当时正值晋宋易代的前夜,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动乱的时期之一。
中原战乱后,北方士族纷纷南下。
东晋王朝失陷了中原、偏安江左,腐朽的统治阶层不顾人民的死活,仍在进行着激烈的内部争权夺利,使人民长期处于动乱不安之中。
兵役、劳役、水灾、旱灾、赋税,民不聊生,社会矛盾尖锐,人民四处逃亡。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一文中说“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上述情况十分相似[3]。
社会变迁导致社会转型,新的社会统治模式的不确定性,往往使社会产生了不同的认知,希望出现新的不同于以往的新思潮,而社会个体与此同时产生了社会批判思想——自己的社会理想模式。
陶渊明处在东晋的分裂崩亡时期和晋末的社会转型之际,政治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大小军阀为了争夺权力,互相攻杀,兵祸连年不绝。
加之,他对东晋的黑暗政府现实产生了强烈不满,于是坚决地否定自己所处的社会,不断地构思和向往理想的生活图景。
那么,以反映人民群众对于和平宁静幸福美好生活向往的理想社会——“桃花源”式的“自然”社会模式便应运而生。
2.传统思想及同时代思想家的影响“桃花源”式的“自然”社会模式的设计,不仅有现实的生活基础而且有其深刻的思想理论基石。
陶渊明自幼受到儒家经典的熏陶,“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