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 唐文强 韦名德 杨端翠等编(课后练习题目和答案)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实验--唐文强-韦名德-杨端翠等编(课后练习题目和答案)

大学物理实验--唐文强-韦名德-杨端翠等编(课后练习题目和答案)

物理实验部分习题参考答案:一、题目:⒈按照误差理论和有效数字运算规则改正错误:⑴ cm 02.0345.10)(±=d⑵ s 5.40.85)(±=t⑶ 2911N/m )1079.51094.1(⨯±⨯=Y⑷ m 2mm 2000=⑸ 5625.125.12=⑹ 233101)00.6(6161⨯===ππd V⑺ 6000006.116.121500400=-⨯3. 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计算下列各式:⑴ =++6386.08.7537.343⑵ =--54.76180.845.88⑶ =⨯+-⨯25100.10.51092.6⑷ =÷⨯0.17155.32.91⑸ =÷-+001.2)47.0052.042.8(⑹ =⨯⨯0.3001.32π⑺ =÷-22.100)230.10025.100(⑻ =+--⨯)001.000.1)(0.3103()3.163.18(00.50 5.计算下列数据的算术平均值、标准偏差及平均值的标准偏差,正确表达测量结果(包括计算相对误差)。

⑴ cm /i l :3.4298,3.4256,3.4278, 3.4190,3.4262,3.4234,3.4263,3.4242,3.4272,3.4216;⑵ s /i t :1.35,1.26,1.38,1.33,1.30,1.29,1.33,1.32,1.32,1.34,1.29,1.36; ⑶ g /i m :21.38,21.37,21.37,21.38,21.39,21.35,21.36。

6.用算术合成法求出下列函数的误差表达式(等式右端未经说明者均为直接测得量,绝对误差或相对误差任写一种)。

⑴ z y x N 2-+=; ⑵ )(222B A k Q +=,k 为常量; ⑶ F D c B A N 21)(12--=; ⑷ b a ab f -=, (b a ≠);⑸ A B A f 422-=; ⑹ 21212⎪⎭⎫ ⎝⎛=r r I I ; ⑺ t VV α+=10,α为常量; ⑻ ri n sin sin =。

大学物理下册波动光学习题解答 杨体强.pdf

大学物理下册波动光学习题解答  杨体强.pdf


3
当 2
=
7000
o
A
时,有 2ne
=
(k2
+
1 2
)2
=
k22
+ 3500

因 2 1,所以 k2 k1 ;又因为 1 与 2 之间不存在 3 满足
2ne
=
(k3
+
1 2
)3

即不存在 k2 k3 k1 的情形,所以 k2 、 k1 应为连续整数,

k2 = k1 −1

由②、③、④式可得:
x1
=
D d
= 50 100
=5 10-5 m
x2
=
D d
3= 50 100
=1.510-4m
(2)两干涉条纹的间距为
x = D 2=1.010-4m d
1-2
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用
=
6328
0
A
的氦氖激光束垂直照射两小孔,两小孔
的间距为 1.14mm,小孔至屏幕的垂直距离为 1.5m。求在下列两种情况下屏幕
上干涉条纹的间距。 (1)整个装置放在空气中;
(2)整个
装置放在 n=1.33 的水中。
解: 设两孔间距为 d ,小孔至屏幕的距离为 D ,装置所处介质的折射率为 n , 则两小孔出射的光到屏幕的光程差为
=
n(r2
− r1)
=
nd
x D
所以相邻干涉条纹的间距为
x = D dn
(1)在空气中时, n =1。于是条纹间距为
光的波长为
5500
0
A
,则这云母片的厚度应为多少?
解:设云母片的厚度为 e,则由云母片引起的光程差为

大学物理实验习题和答案(整理版)

大学物理实验习题和答案(整理版)

大学物理实验习题和答案(整理版)第一部分:基本实验基础1.(直、圆)游标尺、千分尺得读数方法。

答:P462.物理天平1.感量与天平灵敏度关系。

天平感量或灵敏度与负载得关系。

答:感量得倒数称为天平得灵敏度。

负载越大,灵敏度越低。

2.物理天平在称衡中,为什么要把横梁放下后才可以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

答:保护天平得刀口。

3.检流计1.哪些用途?使用时得注意点?如何使检流计很快停止振荡?答:用途:用于判别电路中两点就是否相等或检查电路中有无微弱电流通过。

注意事项:要加限流保护电阻要保护检流计,随时准备松开按键。

很快停止振荡:短路检流计。

4.电表量程如何选取?量程与内阻大小关系?答:先估计待测量得大小,选稍大量程试测,再选用合适得量程。

电流表:量程越大,内阻越小。

电压表:内阻=量程×每伏欧姆数5.万用表不同欧姆档测同一只二极管正向电阻时,读测值差异得原因?答:不同欧姆档,内阻不同,输出电压随负载不同而不同。

二极管就是非线性器件,不同欧姆档测,加在二极管上电压不同,读测值有很大差异。

6.信号发生器功率输出与电压输出得区别?答:功率输出:能带负载,比如可以给扬声器加信号而发声音。

电压输出:实现电压输出,接上得负载电阻一般要大于50Ω。

比如不可以从此输出口给扬声器加信号,即带不动负载。

7.光学元件光学表面有灰尘,可否用手帕擦试?答:不可以8.箱式电桥倍率得选择方法。

答:尽量使读数得有效数字位数最大得原则选择合适得倍率。

9.逐差法什么就是逐差法,其优点?答:把测量数据分成两组,每组相应得数据分别相减,然后取差值得平均值。

优点:每个数据都起作用,体现多次测量得优点。

10.杨氏模量实验1.为何各长度量用不同得量具测?答:遵守误差均分原理。

2.测钢丝直径时,为何在钢丝上、中、下三部位得相互垂直得方向上各测一次直径,而不就是在同一部位采样数据?答:钢丝不可能处处均匀。

3.钢丝长度就是杨氏模量仪上下两个螺丝夹之间得长度还就是上端螺丝夹到挂砝码得砝码钩之间得长度?答:前者4.采用光放大办法测钢丝得微小伸长量时要测望远镜到标尺之间得距离L,请问,L就是指平面镜镜面到望远镜旁标尺得距离还就是指平面镜镜面到望远镜物镜之间得距离?答:前者5.必须预加砝码使钢丝拉直,您能用什么办法判断需预加几个砝码?答:用图示法。

大学物理实验作业答案(全部)

大学物理实验作业答案(全部)

教育技术专业《大学物理实验》课后部份习题答案控制电路的研究(PASCO 综合性实验)1.在限流和分压实验中,当连接完电路准备通电前,应使滑动头C 移到哪一端?为什么?(P191思考题) 答:如图1所示,在限流实验中,当连接完电路准备通电前,应使滑动头C 移到B 端,使限流有效电阻最大,可让回路中电流从小变到大。

如图2所示,在分压实验中,当连接完电路准备通电前,应使滑动头C 移到A 端,使分压有效电阻最小,可控制电压从小变到大。

2. 有人说,分压电路是用来控制电压,限流电路是用来控制电路电流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P191思考题)答:这种说法太片面。

因为,分压电路控制范围:V 是0E →,I 是00E R →。

限流电路控制范围:V 是00R E E R R →+,I 是00E E R R R →+。

所以,无论是分压还是限流控制电流,都能进行控制电路的电压和电流,只是在具体电路中,控制程度不同。

霍尔效应效应及其磁场的测量1、什么是霍尔效应?采用霍尔效应测量磁场时,要测量哪些物理量?答:①导体或半导体薄膜材料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载流子产生定向运动,运动的电荷在磁场中受到洛仑兹力作用使电荷产生横向的偏转,由于样品有边界,所以偏转的载流子将在边界积累起来,产生一个横向电场,这种现象就是霍尔效应。

②霍尔电压B I K U S H H =,对于一定的霍尔元件,其灵敏度H K 是一个常量,已测量;因此,采用霍尔效应测量磁场时,需要测量霍尔电流S I 和对应的磁感应强度B 两个物理量。

2、使用霍尔效应测量磁场时,如何消除其副效应的影响?答: 使用霍尔效应测量磁场时,可以采用对称测量法消除副效应的影响。

选择电流和磁场的四种取向组合),(S I B ++、),(S I B -+、),(S I B --、),(S I B +-测得四组电压值1U 、2U 、3U 、4U ,再根据下式算出霍尔电压值44321U U U U U H -+-=。

(整理)大学物理课后习题答案(上册)

(整理)大学物理课后习题答案(上册)

《大学物理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习 题11-1. 已知质点位矢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形式为)ωt sin ωt (cos j i +=R r其中ω为常量.求:(1)质点的轨道;(2)速度和速率。

解:1) 由)ωt sin ωt (cos j i +=R r 知t cos R x ω= t sin R yω=消去t 可得轨道方程 222R y x =+2) j rv t Rcos sin ωωt ωR ωdtd +-==i R ωt ωR ωt ωR ωv =+-=2122])cos ()sin [(1-2. 已知质点位矢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形式为j i r )t 23(t 42++=,式中r 的单位为m ,t 的单位为s .求:(1)质点的轨道;(2)从0=t 到1=t 秒的位移;(3)0=t 和1=t 秒两时刻的速度。

解:1)由j i r)t 23(t 42++=可知2t 4x = t 23y +=消去t 得轨道方程为:2)3y (x -=2)j i rv2t 8dtd +==j i j i v r 24)dt 2t 8(dt 11+=+==⎰⎰Δ3) j v 2(0)= j i v 28(1)+=1-3. 已知质点位矢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形式为j i rt t 22+=,式中r 的单位为m ,t 的单位为s .求:(1)任一时刻的速度和加速度;(2)任一时刻的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解:1)j i rv2t 2dtd +==i va2dtd ==2)212212)1t (2]4)t 2[(v+=+= 1t t 2dtdv a 2t+==n a ==1-4. 一升降机以加速度a 上升,在上升过程中有一螺钉从天花板上松落,升降机的天花板与底板相距为d ,求螺钉从天花板落到底板上所需的时间。

解:以地面为参照系,坐标如图,升降机与螺丝的运动方程分别为20121at t v y += (1) 图 1-4 20221gt t v h y -+= (2)21y y = (3)解之t=1-5. 一质量为m 的小球在高度h 处以初速度0v 水平抛出,求: (1)小球的运动方程;(2)小球在落地之前的轨迹方程; (3)落地前瞬时小球的td d r,td d v ,tv d d . 解:(1) t v x0= 式(1)2gt 21h y -= 式(2)j i r )gt 21-h (t v (t)20+=(2)联立式(1)、式(2)得 22v 2gx h y -=(3)j i rgt -v t d d 0= 而 落地所用时间 gh 2t =所以j i r 2gh -v t d d 0= j v g td d -= 2202y 2x )gt (v v v v-+=+=212220[()]g t dvdt v gt ==+1-6. 路灯距地面的高度为1h ,一身高为2h 的人在路灯下以匀速1v 沿直线行走。

(完整版)大学物理实验教材课后思考题答案

(完整版)大学物理实验教材课后思考题答案

大学物理实验教材课后思考题答案一、转动惯量:1.由于采用了气垫装置,这使得气垫摆摆轮在摆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粘滞阻尼力矩降低至最小程度,可以忽略不计。

但如果考虑这种阻尼的存在,试问它对气垫摆的摆动(如频率等)有无影响?在摆轮摆动中,阻尼力矩是否保持不变?答:如果考虑空气粘滞阻尼力矩的存在,气垫摆摆动时频率减小,振幅会变小。

(或者说对频率有影响,对振幅有影响)在摆轮摆动中,阻尼力矩会越变越小。

2.为什么圆环的内、外径只需单次测量?实验中对转动惯量的测量精度影响最大的是哪些因素?答:圆环的内、外径相对圆柱的直径大很多,使用相同的测量工具测量时,相对误差较小,故只需单次测量即可。

(对测量结果影响大小)实验中对转动惯量测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周期的测量。

(或者阻尼力矩的影响、摆轮是否正常、平稳的摆动、物体摆放位置是否合适、摆轮摆动的角度是否合适等)3.试总结用气垫摆测量物体转动惯量的方法有什么基本特点?答:原理清晰、结论简单、设计巧妙、测量方便、最大限度的减小了阻尼力矩。

三、混沌思考题1.有程序(各种语言皆可)、K值的取值范围、图 +5分有程序没有K值范围和图 +2分只有K值范围 +1分有图和K值范围 +2分2.(1).混沌具有内在的随机性:从确定性非线性系统的演化过程看,它们在混沌区的行为都表现出随机不确定性。

然而这种不确定性不是来源于外部环境的随机因素对系统运动的影响,而是系统自发产生的(2).混沌具有分形的性质(3).混沌具有标度不变性(4).混沌现象还具有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对具有内在随机性的混沌系统而言,从两个非常接近的初值出发的两个轨线在经过长时间演化之后,可能变得相距“足够”远,表现出对初值的极端敏感,即所谓“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答对2条以上+1分,否则不给分,只举例的不给分。

四、半导体PN 结(1)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电流一电压变换器测量11610~10--A 电流,有哪些优点?答:具有输入阻抗低、电流灵敏度高、温漂小、线性好、设计制作简单、结构牢靠等优点。

大学物理实验作业习题

大学物理实验作业习题

大学物理实验作业习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作业习题第一部分:力学部分1、长度、密度测量⑴使用游标时,怎样识别它的精度?⑵如何从卡尺和螺旋测微计上读出被测的毫米整数和小数?⑶用静力秤衡法测固体密度,在秤浸入液体中的固体质量时,能否让固体接触烧杯壁和底部,为什么?⑷如要测定一块任意形状的固体的密度,试选择一种实验方法,写出测量的步骤。

2 、三线悬盘测刚体转动惯量⑴为什么实验时必须要求两盘水平,三根悬线长度相等?⑵如何启动三线摆才能防止晃动?⑶为什么三线摆的扭转角不能过大?⑷仪器常数m0、m1、m2应选用什么仪器测量a和b分别表示什么距离为什么周期T要通过测量50周的时间50T计算得到,直接测量行吗为什么3、碰撞和动量守恒⑴分析实验过程中的守恒原理,动量和能量是否遵守同一守恒定律、你能给出什么结论?⑵比较以下实验结果:把光电门放在远离及靠近碰撞位置;碰撞速度大和小;正碰与斜碰导轨中气压大与小。

4 、拉伸法测杨氏模量⑴仪器调节的步骤很重要,为在望远镜中找到直尺的象,事先应作好哪些准备,试说明操作程序。

⑵如果在调节光杠杆和镜尺组时,竖尺有5度的倾斜,其它都按要求调节。

问对结果有无影响影响多大如果竖尺调好为竖直而小镜有5度的倾斜,对结果有无影响⑶本实验中各个长度量用不同的仪器(螺旋测微计、钢卷尺等)来测量是怎样考虑的,为什么?⑷利用光杠杆把测微小长度△L变成测D等量,光杠杆放大率为2D/l,根据此式能否以增加D减少1来提高放大率这样做有无好处有无限度应怎样考虑这个问题⑸加砝码后立即读数和过一会读数,读数值有无区别,从而判断弹性滞后对测量有无影响。

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5、焦利氏秤测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⑴焦利氏秤的弹簧为什么要做成锥形?⑵实验中应注意哪些方面因素才能减小误差?6 、落球法测液体的粘滞系数⑴本实验中可能引起误差的因素有哪些?⑵本实验所采用的测液体粘滞系数的方法是否对一切液体都适用?⑶什么是雷诺系数?说明其物理意义,结合以上实验,分析其影响。

大学物理杨先卫上册课后答案

大学物理杨先卫上册课后答案

大学物理杨先卫上册课后答案1、31.在炎热的夏天,下列能有效降低室内气温的办法是()[单选题] *A.关闭门窗,不让外界的热空气进来B.在地上洒一些水(正确答案)C.打开电风扇D.打开电冰箱的门,散出冷空气2、地面上的木箱必须持续用力推才能不停地向前运动,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木箱受摩擦力3、6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单选题] *A.空气中细小的灰尘就是分子B.弹簧能够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间隙C.由于分子非常小,人们无法直接用肉眼进行观察(正确答案)D.把一块铜锉成极细的铜屑就是铜分子4、举重运动员把杠铃举在空中停三秒,此时运动员对杠铃的举力做功[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有力无距离,不做功5、48.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液体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甲物质的密度比乙小B.体积为60cm3的乙物质的质量为48g(正确答案)C.质量为25g的甲物质的体积为30cm3D.甲和乙两种液体等体积混合后的密度小于1g/cm36、3.海绵受挤压发生形变,桌面受挤压不会发生形变.[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7、6.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发现中微子振荡的两位科学家。

中微子是一种比电子还小的基本粒子。

下列微粒中最小的是( ) [单选题] *中子原子中微子(正确答案)质子8、4.两个物体只有接触才存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9、2.银行有存储贵重物品的业务,需要记录“手纹”、“眼纹”、“声纹”等,以便用自己独有的特征才能取走东西,防止盗领,这里的“声纹”主要记录的是人说话的([单选题] *A.音调B.响度C.音色(正确答案)D.三者都有10、孔明灯俗称许愿灯,放孔明灯是我国的一种民俗文化。

如图58所示,孔明灯在点燃后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忽略其质量的变化,则孔明灯的()A.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减少B.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C.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少D.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增加(正确答案)11、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单选题]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B.教室里课桌的高度约为8m(正确答案)C.一支普通牙刷的长度约为40cmD.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20min12、57.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无数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大学物理实验(一)_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大学物理实验(一)_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大学物理实验(一)_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以下不属于系统误差的有:()答案:用电流表测量一稳定电流,每一次读数均不同2.单摆摆球经过()时开始计时。

答案:平衡位置3.凯特摆是利用物理摆的()避免和减少了某些不易测准的物理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精度。

答案:共轭点4.在测定杨氏模量的实验中,光杠杆预调节过程不正确的是:()答案:上下移动望远镜和直标尺,使望远镜中能够看清标尺的刻度线5.液体表面张力系数与以下哪些因素无关()答案:液体表面张力6.霍尔效应里,电压和所加电流成什么关系?()答案:线性7.电场线与等势线是什么关系?()答案:正交8.在“用牛顿环测量平凹透镜曲率半径”的实验中,由于叉丝没有和载物台的移动方向平行,引起的误差属于()答案:系统误差9.三棱镜折射率随波长的变化关系是()。

答案:三棱镜折射率随波长的增加而减小10.对改装的多量程电压表进行校准,并绘制校准曲线,如下说法正确的是()答案:需要对扩展后电压表的多个量程进行校准校准曲线需要画成折线11.物体内部温度不均匀时,就会有热量从高温处传递到低温处。

在垂直于热传导方向上一单位截面,单位时间内通过该截面的热量与此处的温度梯度成正比,比例系数称为(),在国际单位制中,其单位为()。

答案:导热系数W/(m×K)12.在透镜焦距的测定实验中采用了哪些方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答案:自准直法两次成像法成像公式法13.关于混合法测定固体比热容,属于热力学系统的有()答案:金属块内筒温度计14.对于公式,如果要验证该公式,则如下叙述正确的是:()答案:若采用作图法处理数据,则S为横坐标,为纵坐标保持滑块的初速度不变,改变S的距离,测量通过不同距离后的15.实验中增加测量次数是为了减小数据结果的系统误差。

()答案:错误16.理想情况下,摆球的质量和材质、摆线的长度和材质都会影响单摆的周期。

大学物理-光的干涉习题思考题及答案word资料5页

大学物理-光的干涉习题思考题及答案word资料5页

习题18-1.杨氏双缝的间距为mm 2.0,距离屏幕为m 1,求:(1)若第一到第四明纹距离为mm 5.7,求入射光波长。

(2)若入射光的波长为 A 6000,求相邻两明纹的间距。

解:(1)根据条纹间距的公式:m d D kx 0075.0102134=⨯⨯⨯=∆=∆-λλ 所以波长为: A 5000=λ(2)若入射光的波长为 A 6000,相邻两明纹的间距:mm d D x 31021060001410=⨯⨯⨯==∆--λ 18-2.图示为用双缝干涉来测定空气折射率n 的装置。

实验前,在长度为l 的两个相同密封玻璃管内都充以一大气压的空气。

现将上管中的空气逐渐抽去,(1)则光屏上的干涉条纹将向什么方向移动;(2)当上管中空气完全抽到真空,发现屏上波长为λ的干涉条纹移过N 条。

计算空气的折射率.解:(1)当上面的空气被抽去,它的光程减小,所以它将通过增加路程来弥补,所以条纹向下移动。

(2)当上管中空气完全抽到真空,发现屏上波长为λ的干涉条纹移过N 条。

可列出:λN n l =-)(1解得: 1+=lN n λ 18-3.在图示的光路中,S 为光源,透镜1L 、2L 的焦距都为f , 求(1)图中光线SaF 与光线SOF 的光程差为多少?。

(2)若光线SbF 路径中有长为l , 折射率为n 的玻璃, 那么该光线与SOF 的光程差为多少?。

解:(1)图中光线SaF 与光线SOF 的几何路程相同,介质相同,所以SaF 与光线SoF光程差为0。

(2)若光线SbF 路径中有长为l , 折射率为n 的玻璃, 那么光程差为几何路程差与介质折射率差的乘积,即 )(1-n l 18-4.在玻璃板(折射率为50.1)上有一层油膜(折射率为30.1)。

已知对于波长为nm 500和nm 700的垂直入射光都发生反射相消,而这两波长之间没有别的波长光反射相消,求此油膜的厚度。

解:油膜上、下两表面反射光的光程差为2 ne2ne=(2k+1)λ/2=(k+1/2)λ (k=0,1,2,…) ①当λ1=5000A时,有 2ne=(k 1+1/2)λ1=k 1λ1+2500 ② 当λ2=7000A时,有 2ne=(k 2+1/2)λ2=k 2λ2+3500 ③ 因λ2>λ1,所以k 2<k 1;又因为λ1与λ2之间不存在λ3满足 2ne=(k 3+1/2)λ3式即不存在 k 2<k 3<k 1的情形,所以k 2、k 1应为连续整数,即 k 2=k 1-1 ④ 由②、③、④式可得:k 1=(k 2λ2+1000)/λ1=(7k 2+1)/5=[7(k 1-1)+1]/5得 k 1=3 k 2=k 1-1=2可由②式求得油膜的厚度为 e=(k 1λ1+2500)/(2n)=6731 A18-5.一块厚μm 2.1的折射率为50.1的透明膜片。

大学物理习题集加答案解析

大学物理习题集加答案解析

大学物理习题集(一)大学物理教研室2010年3月目录部分物理常量┄┄┄┄┄┄┄┄┄┄┄┄┄┄┄┄┄┄┄┄┄┄┄┄┄┄┄┄┄2练习一库伦定律电场强度┄┄┄┄┄┄┄┄┄┄┄┄┄┄┄┄┄┄┄┄┄┄3练习二电场强度(续)电通量┄┄┄┄┄┄┄┄┄┄┄┄┄┄┄┄┄┄┄┄┄4练习三高斯定理┄┄┄┄┄┄┄┄┄┄┄┄┄┄┄┄┄┄┄┄┄┄┄┄┄┄┄5练习四静电场的环路定理电势┄┄┄┄┄┄┄┄┄┄┄┄┄┄┄┄┄┄┄┄6练习五场强与电势的关系静电场中的导体┄┄┄┄┄┄┄┄┄┄┄┄┄┄┄8练习六静电场中的导体(续)静电场中的电介质┄┄┄┄┄┄┄┄┄┄┄┄9练习七静电场中的电介质(续)电容静电场的能量┄┄┄┄┄┄┄┄┄┄10练习八恒定电流┄┄┄┄┄┄┄┄┄┄┄┄┄┄┄┄┄┄┄┄┄┄┄┄┄┄11练习九磁感应强度洛伦兹力┄┄┄┄┄┄┄┄┄┄┄┄┄┄┄┄┄┄┄┄┄13练习十霍尔效应安培力┄┄┄┄┄┄┄┄┄┄┄┄┄┄┄┄┄┄┄┄┄┄14练习十一毕奥—萨伐尔定律┄┄┄┄┄┄┄┄┄┄┄┄┄┄┄┄┄┄┄┄┄16练习十二毕奥—萨伐尔定律(续)安培环路定律┄┄┄┄┄┄┄┄┄┄┄┄17练习十三安培环路定律(续)变化电场激发的磁场┄┄┄┄┄┄┄┄┄┄┄18练习十四静磁场中的磁介质┄┄┄┄┄┄┄┄┄┄┄┄┄┄┄┄┄┄┄┄┄20练习十五电磁感应定律动生电动势┄┄┄┄┄┄┄┄┄┄┄┄┄┄┄┄┄┄21练习十六感生电动势互感┄┄┄┄┄┄┄┄┄┄┄┄┄┄┄┄┄┄┄┄┄┄23练习十七互感(续)自感磁场的能量┄┄┄┄┄┄┄┄┄┄┄┄┄┄┄┄┄24练习十八麦克斯韦方程组┄┄┄┄┄┄┄┄┄┄┄┄┄┄┄┄┄┄┄┄┄┄26练习十九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及其时空观┄┄┄┄┄┄┄┄┄┄┄┄┄27练习二十相对论力学基础┄┄┄┄┄┄┄┄┄┄┄┄┄┄┄┄┄┄┄┄┄28练习二十一热辐射┄┄┄┄┄┄┄┄┄┄┄┄┄┄┄┄┄┄┄┄┄┄┄┄┄29练习二十二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热辐射┄┄┄┄┄┄┄┄┄┄┄┄┄┄┄┄30练习二十三德布罗意波不确定关系┄┄┄┄┄┄┄┄┄┄┄┄┄┄┄┄┄┄32练习二十四薛定格方程氢原子┄┄┄┄┄┄┄┄┄┄┄┄┄┄┄┄┄┄┄┄33部分物理常量万有引力常量G=×1011N·m2·kg2重力加速度g=s2阿伏伽德罗常量N A=×1023mol1摩尔气体常量R=·mol1·K1玻耳兹曼常量k=×1023J·K1斯特藩玻尔兹曼常量= ×10-8 W·m2·K4标准大气压1atm=×105Pa真空中光速c=×108m/s基本电荷e=×1019C电子静质量m e=×1031kg质子静质量m n=×1027kg中子静质量m p=×1027kg真空介电常量0= ×1012 F/m真空磁导率0=4×107H/m=×106H/m普朗克常量h = ×1034 J·s维恩常量b=×103m·K说明:字母为黑体者表示矢量练习一库伦定律电场强度一.选择题1.关于试验电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试验电荷是电量极小的正电荷;(B) 试验电荷是体积极小的正电荷;(C) 试验电荷是体积和电量都极小的正电荷;(D) 试验电荷是电量足够小,以至于它不影响产生原电场的电荷分布,从而不影响原电场;同时是体积足够小,以至于它所在的位置真正代表一点的正电荷(这里的足够小都是相对问题而言的).2.关于点电荷电场强度的计算公式E = q r / (4 0 r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r→0时, E→∞;(B) r→0时,q不能作为点电荷,公式不适用;(C) r→0时,q仍是点电荷,但公式无意义;(D) r→0时,q已成为球形电荷,应用球对称电荷分布来计算电场.3.关于电偶极子的概念,其说法正确的是(A) 其电荷之间的距离远小于问题所涉及的距离的两个等量异号的点电荷系统;(B) 一个正点电荷和一个负点电荷组成的系统;(C) 两个等量异号电荷组成的系统;(D) 一个正电荷和一个负电荷组成的系统.(E) 两个等量异号的点电荷组成的系统4.试验电荷q0在电场中受力为f , 其电场强度的大小为f / q0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E正比于f;(B) E反比于q0;(C) E正比于f 且反比于q0;(D) 电场强度E是由产生电场的电荷所决定的,不以试验电荷q0及其受力的大小决定.5.在没有其它电荷存在的情况下,一个点电荷q1受另一点电荷q2的作用力为f12,当放入第三个电荷Q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f12的大小不变,但方向改变, q1所受的总电场力不变;(B) f12的大小改变了,但方向没变, q1受的总电场力不变;(C) f12的大小和方向都不会改变, 但q1受的总电场力发生了变化;(D) f12的大小、方向均发生改变, q1受的总电场力也发生了变化.二.填空题1.如图所示,一电荷线密度为的无限长带电直线垂直通过图面上的A点,一电荷为Q的均匀球体,其球心为O点,ΔAOP是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为了使P点处场强方向垂直于OP, 则和Q的数量关系式为,且与Q为号电荷(填同号或异号) .2.在一个正电荷激发的电场中的某点A,放入一个正的点电荷q ,测得它所受力的大小为f1;将其撤走,改放一个等量的点电荷q,测得电场力的大小为f2 ,则A点电场强度E的大小满足的关系式为.3.一半径为R的带有一缺口的细圆环, 缺口宽度为d (d<<R)环上均匀带正电, 总电量为q ,如图所示, 则圆心O处的场强大小E = ,场强方向为.三.计算题1.一“无限长”均匀带电的半圆柱面,半径为R, 设半圆柱面沿轴线单位长度上的电量为,如图所示.试求轴线上一点的电场强度.2.一带电细线弯成半径为R的半圆形, 电荷线密度为= 0 sin, 式中0为一常数, 为半径R与X 轴所成的夹角, 如图所示,试求环心O处的电场强度.练习二电场强度(续)电通量一.选择题1.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电荷电量大,受的电场力可能小;(B)电荷电量小,受的电场力可能大;(C)电场为零的点,任何点电荷在此受的电场力为零;(D)电荷在某点受的电场力与该点电场方向一致.2.在点电荷激发的电场中,如以点电荷为心作一个球面,关于球面上的电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球面上的电场强度矢量E处处不等;(B) 球面上的电场强度矢量E处处相等,故球面上的电场是匀强电场;(C) 球面上的电场强度矢量E的方向一定指向球心;(D) 球面上的电场强度矢量E的方向一定沿半径垂直球面向外.3.关于电场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电场线上各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B) 电场线是一条曲线,曲线上的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与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平行;(A) 开始时处于静止的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运动的轨迹必与一条电场线重合;(D) 在无电荷的电场空间,电场线可以相交.4.如图,一半球面的底面园所在的平面与均强电场E的夹角为30°,球面的半径为R,球面的法线向外,则通过此半球面的电通量为(A)R2E/2 .(B) R2E/2.(C) R2E.(D) R2E.5.真空中有AB两板,相距为d ,板面积为S(S>>d2),分别带+q和q,在忽略边缘效应的情况下,两板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A)q2/(40d2 ) .(B) q2/(0 S) .(C) 2q2/(0 S).(D) q2/(20 S) .二.填空题1.真空中两条平行的无限长的均匀带电直线,电荷线密度分别为+ 和,点P1和P2与两带电线共面,其位置如图所示,取向右为坐标X正向,则= ,= .2.为求半径为R带电量为Q的均匀带电园盘中心轴线上P点的电场强度, 可将园盘分成无数个同心的细园环, 园环宽度为d r,半径为r,此面元的面积d S= ,带电量为d q = ,此细园环在中心轴线上距圆心x的一点产生的电场强度E = .3.如图所示,均匀电场E中有一袋形曲面,袋口边缘线在一平面S内,边缘线所围面积为S0,袋形曲面的面积为S ,法线向外,电场与S面的夹角为,则通过袋形曲面的电通量为.三.计算题1.一带电细棒弯曲线半径为R的半圆形,带电均匀,总电量为Q,求圆心处的电场强度E.2.真空中有一半径为R的圆平面,在通过圆心O与平面垂直的轴线上一点P处,有一电量为q 的点电荷,O、P间距离为h ,试求通过该圆平面的电通量.练习三高斯定理一.选择题1.如果对某一闭合曲面的电通量为=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S面上的E必定为零;(B) S面内的电荷必定为零;(C) 空间电荷的代数和为零;(D) S面内电荷的代数和为零.2.如果对某一闭合曲面的电通量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S面上所有点的E必定不为零;(B) S面上有些点的E可能为零;(C) 空间电荷的代数和一定不为零;(D) 空间所有地方的电场强度一定不为零.3.关于高斯定理的理解有下面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 如高斯面上E处处为零,则该面内必无电荷;(B) 如高斯面内无电荷,则高斯面上E处处为零;(C) 如高斯面上E处处不为零,则高斯面内必有电荷;(D) 如高斯面内有净电荷,则通过高斯面的电通量必不为零;(E) 高斯定理仅适用于具有高度对称的电场.4.图示为一轴对称性静电场的E~r关系曲线,请指出该电场是由哪种带电体产生的(E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 r表示离对称轴的距离)(A) “无限长”均匀带电直线;(B) 半径为R的“无限长”均匀带电圆柱体;(C) 半径为R的“无限长”均匀带电圆柱面;(D) 半径为R的有限长均匀带电圆柱面.5.如图所示,一个带电量为q 的点电荷位于立方体的A角上,则通过侧面a b c d 的电场强度通量等于:(A) q / 240.(B) q / 120.(C) q / 6 0 .(D) q / 480.二.填空题1.两块“无限大”的均匀带电平行平板,其电荷面密度分别为( 0)及2 ,如图所示,试写出各区域的电场强度EⅠ区E的大小,方向;Ⅱ区E的大小,方向;Ⅲ区E的大小,方向.2.如图所示,真空中两个正点电荷,带电量都为Q,相距2R,若以其中一点电荷所在处O点为中心,以R为半径作高斯球面S,则通过该球面的电场强度通量= ;若以r0表示高斯面外法线方向的单位矢量,则高斯面上a、b 两点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式分别为,.3.点电荷q1、q2、q3和q4在真空中的分布如图所示,图中S为闭合曲面,则通过该闭合曲面的电通量= ,式中的E是哪些点电荷在闭合曲面上任一点产生的场强的矢量和答:是.三.计算题1.厚度为d的无限大均匀带电平板,带电体密度为,试用高斯定理求带电平板内外的电场强度.2.半径为R的一球体内均匀分布着电荷体密度为的正电荷,若保持电荷分布不变,在该球体内挖去半径r的一个小球体,球心为O′ , 两球心间距离= d, 如图所示, 求:(1) 在球形空腔内,球心O处的电场强度E0;(2) 在球体内P点处的电场强度E.设O、O、P三点在同一直径上,且= d .练习四静电场的环路定理电势一.选择题1.真空中某静电场区域的电力线是疏密均匀方向相同的平行直线,则在该区域内电场强度E和电位U是(A) 都是常量.(B) 都不是常量.(C) E是常量, U不是常量.(D) U是常量, E不是常量.2.电量Q均匀分布在半径为R的球面上,坐标原点位于球心处,现从球面与X轴交点处挖去面元S, 并把它移至无穷远处(如图,若选无穷远为零电势参考点,且将S移走后球面上的电荷分布不变,则此球心O点的场强E0与电位U0分别为(注:i为单位矢量)(A)-i QS/[(4 R2 )20 ];[Q/(40R)][1-S/(4R2)].(B) i QS/[(4 R2 )20 ];[Q/(40R)][1-S/(4R2)].(C) i QS/[(4 R2 )20 ];[Q/(40R)][1-S/(4R2)].(D) -i QS/[(4 R2 )20 ];[Q/(40R)][1-S/(4R2)].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沿着电力线移动负电荷,负电荷的电势能是增加的;(B) 场强弱的地方电位一定低,电位高的地方场强一定强;(C) 等势面上各点的场强大小一定相等;(D) 初速度为零的点电荷, 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总是从高电位处向低电位运动;(E) 场强处处相同的电场中,各点的电位也处处相同.4.如图,在点电荷+q的电场中,若取图中P点处为电势零点,则M点的电势为(A) .(B) .(C) .(D) .5.一电量为q的点电荷位于圆心O处,A、B、C、D为同一圆周上的四点,如图所示,现将一试验电荷从A点分别移动到B、C、D各点,则(A) 从A到B,电场力作功最大.(B) 从A到各点,电场力作功相等.(C) 从A到D,电场力作功最大.(D) 从A到C,电场力作功最大.二.填空题1.电量分别为q1 , q2 , q3的三个点电荷分别位于同一圆周的三个点上,如图所示,设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圆半径为R, 则b点处的电势U = .2.如图,在场强为E的均匀电场中,A、B两点距离为d, AB连线方向与E方向一致, 从A点经任意路径到B点的场强线积分= .3.如图所示,BCD是以O点为圆心, 以R为半径的半圆弧, 在A点有一电量为+q的点电荷, O点有一电量为–q的点电荷, 线段= R, 现将一单位正电荷从B点沿半圆弧轨道BCD移到D点,则电场力所作的功为.三.计算题1.电量q均匀分布在长为2 l的细杆上, 求在杆外延长线上与杆端距离为a的P点的电势(设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 .2.一均匀带电的球层, 其电荷体密度为, 球层内表面半径为R1 , 外表面半径为R2 ,设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 求空腔内任一点的电势.练习五场强与电势的关系静电场中的导体一.选择题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场强度相等的地方电势一定相等;(B) 电势梯度绝对值大的地方场强的绝对值也一定大;(C) 带正电的导体上电势一定为正;(D) 电势为零的导体一定不带电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场强大的地方电位一定高;(B) 带负电的物体电位一定为负;(C) 场强相等处电势梯度不一定相等;(D) 场强为零处电位不一定为零.3. 如图,真空中有一点电荷Q及空心金属球壳A, A处于静电平衡, 球内有一点M, 球壳中有一点N,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E M≠0, E N=0 ,Q在M处产生电场,而在N处不产生电场;(B) E M =0, E N≠0 ,Q在M处不产生电场,而在N处产生电场;(C) E M =E N =0 ,Q在M、N处都不产生电场;(D) E M≠0,E N≠0,Q在M、N处都产生电场;(E) E M =E N =0 ,Q在M、N处都产生电场.4.如图,原先不带电的金属球壳的球心处放一点电荷q1, 球外放一点电荷q2,设q2、金属内表面的电荷、外表面的电荷对q1的作用力分别为F1、F2、F3 , q1受的总电场力为F, 则(A) F1=F2=F3=F=0.(B) F1= q1 q2 / ( 4 0d2 ) ,F2 = 0 , F3 = 0, F=F1 .(C) F1= q1 q2 / ( 4 0d2 ) , F2 = 0,F3 = q1 q2 / ( 4 0d2 ) (即与F1反向), F=0 .(D) F1= q1 q2 / ( 4 0d2 ) ,F2 与F3的合力与F1等值反向,F=0 .(E) F1= q1 q2 / ( 4 0d2 ) , F2= q1 q2 / ( 4 0d2 ) (即与F1反向), F3 = 0, F=0 .5.如图,一导体球壳A,同心地罩在一接地导体B上,今给A球带负电Q, 则B球(A)带正电.(B) 带负电.(C) 不带电.(D) 上面带正电,下面带负电.二.填空题1.一偶极矩为P的电偶极子放在电场强度为E的均匀外电场中, P与E的夹角为角,在此电偶极子绕过其中心且垂直于P与E组成平面的轴沿角增加的方向转过180°的过程中,电场力作功为A = .2.若静电场的某个立体区域电势等于恒量, 则该区域的电场强度分布是;若电势随空间坐标作线性变化, 则该区域的场强分布是.3.一“无限长”均匀带电直线,电荷线密度为,在它的电场作用下,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 的质点以直线为轴线作匀速圆周运动,该质点的速率v = .三.计算题1.如图所示,三个“无限长”的同轴导体圆柱面A、B和C,半径分别为R A、R B、R C,圆柱面B上带电荷,A和C 都接地,求B的内表面上电荷线密度1,和外表面上电荷线密度之比值1/2.22.已知某静电场的电势函数U=-+ ln x(SI) ,求点(4,3,0)处的电场强度各分量值.练习六静电场中的导体(续)静电场中的电介质一.选择题1.一孤立的带正电的导体球壳有一小孔,一直导线AB穿过小孔与球壳内壁的B点接触,且与外壁绝缘,如图、D分别在导体球壳的内外表面上,A、C、D三点处的面电荷密度分别为A、C、D , 电势分别为U A、U C、U D ,其附近的电场强度分别为E A、E C、E D , 则:(A) A>D ,C = 0 , E A> E D , E C = 0 , U A = U C = U D .(B) A>D ,C = 0 , E A> E D , E C = 0 , U A > U C = U D .(C) A=C ,D≠0 , E A= E C=0, E D ≠0 , U A = U C =0 , U D≠0.(D) D>0 ,C <0 ,A<0 , E D沿法线向外, E C沿法线指向C ,E A平行AB指向外,U B >U C > U A .2.如图,一接地导体球外有一点电荷Q,Q距球心为2R,则导体球上的感应电荷为(A)0.(B) Q.(C) +Q/2.(D) –Q/2.3.导体A接地方式如图,导体B带电为+Q,则导体A(A) 带正电.(B) 带负电.(C) 不带电.(D) 左边带正电,右边带负电.4.半径不等的两金属球A、B ,R A = 2R B ,A球带正电Q ,B球带负电2Q,今用导线将两球联接起来,则(A) 两球各自带电量不变.(B) 两球的带电量相等.(C) 两球的电位相等.(D) A球电位比B球高.5. 如图,真空中有一点电荷q , 旁边有一半径为R的球形带电导体,q距球心为d ( d > R ) 球体旁附近有一点P ,P在q与球心的连线上,P点附近导体的面电荷密度为.以下关于P点电场强度大小的答案中,正确的是(A) / (20 ) + q /[40 ( d-R )2 ];(B) / (20 )-q /[40 ( d-R )2 ];(C) / 0 + q /[40 ( d-R )2 ];(D)/ 0-q /[40 ( d-R )2 ];(E)/ 0;(F) 以上答案全不对.二.填空题1.如图,一平行板电容器, 极板面积为S,,相距为d,若B板接地,,且保持A板的电势U A=U0不变,,如图, 把一块面积相同的带电量为Q的导体薄板C平行地插入两板中间, 则导体薄板C的电势U C = .2.地球表面附近的电场强度约为100N/C ,方向垂直地面向下,假设地球上的电荷都均匀分布在地表面上,则地面的电荷面密度= , 地面电荷是电荷(填正或负).3.如图所示,两块很大的导体平板平行放置,面积都是S,有一定厚度,带电量分别为Q1和Q2,如不计边缘效应,则A、B、C、D四个表面上的电荷面密度分别为、、、.三.计算题1.半径分别为r1 = cm 和r2 = cm 的两个球形导体, 各带电量q = ×108C, 两球心相距很远, 若用细导线将两球连接起来, 并设无限远处为电势零点,求: (1)两球分别带有的电量;(2)各球的电势.2.如图,长为2l的均匀带电直线,电荷线密度为,在其下方有一导体球,球心在直线的中垂线上,距直线为d,d大于导体球的半径R,(1)用电势叠加原理求导体球的电势;(2)把导体球接地后再断开,求导体球上的感应电量.练习七静电场中的电介质(续)电容静电场的能量一.选择题1.极化强度P是量度介质极化程度的物理量, 有一关系式为P = 0(r1)E , 电位移矢量公式为D = 0E + P ,则(A) 二公式适用于任何介质.(B) 二公式只适用于各向同性电介质.(C) 二公式只适用于各向同性且均匀的电介质.(D) 前者适用于各向同性电介质, 后者适用于任何电介质.2.电极化强度P(A) 只与外电场有关.(B) 只与极化电荷产生的电场有关.(C) 与外场和极化电荷产生的电场都有关.(D) 只与介质本身的性质有关系,与电场无关.3.真空中有一半径为R, 带电量为Q的导体球, 测得距中心O为r 处的A点场强为E A =Q r /(40r3) ,现以A为中心,再放上一个半径为,相对电容率为r的介质球,如图所示,此时下列各公式中正确的是(A) A点的电场强度E A=E A / r;(B) ;(C) =Q/0;(D) 导体球面上的电荷面密度= Q /( 4R2 ).4.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然后在两极板间插入一导体平板,则电容C, 极板间电压V,极板空间(不含插入的导体板)电场强度E以及电场的能量W将(↑表示增大,↓表示减小)(A) C↓,U↑,W↑,E↑.(B) C↑,U↓,W↓,E不变.(C) C↑,U↑,W↑,E↑.(D) C↓,U↓,W↓,E↓.5.如果某带电体电荷分布的体电荷密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电场的能量变为原来的(A) 2倍.(B) 1/2倍.(C) 1/4倍.(D) 4倍.二.填空题1.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断开电源, 然后使两极板间充满相对介电常数为r的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 此时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为原来的倍, 电场能量是原来的倍.2.在相对介电常数r= 4 的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中,与电能密度w e=2×106J/cm3相应的电场强度大小E = .3.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为U,其间充满相对介电常数为r的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电介质厚度为d , 则电介质中的电场能量密度w = .三.计算题1.一电容器由两个很长的同轴薄圆筒组成,内外圆筒半径分别为R 1=2cm ,R2= 5cm,其间充满相对介电常数为r的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电容器接在电压U=32V的电源上(如图所示为其横截面),试求距离轴线R=处的A点的电场强度和A点与外筒间的电势差.2.假想从无限远处陆续移来微电荷使一半径为R的导体球带电.(1) 球上已带电荷q时,再将一个电荷元dq从无限远处移到球上的过程中,外力作多少功(2) 使球上电荷从零开始加到Q的过程中,外力共作多少功练习八恒定电流一.选择题1.两个截面不同、长度相同的用同种材料制成的电阻棒,串联时如图(1)所示,并联时如图(2)所示,该导线的电阻忽略,则其电流密度J与电流I应满足:(A) I1 =I2 J1 = J2 I1 = I2 J1 = J2.(B) I1 =I2 J1 >J2 I1<I2 J1 = J2.(C) I1<I2 J1 = J2 I1 = I2 J1>J2.(D) I1<I2 J1 >J2 I1<I2 J1>J2.2.两个截面相同、长度相同,电阻率不同的电阻棒R1 、R2(1>2)分别串联(如上图)和并联(如下图)在电路中,导线电阻忽略,则(A) I1<I2 J1<J2 I1= I2 J1 = J2.(B)I1 =I2 J1 =J2 I1= I2 J1 = J2.(C)I1=I2 J1 = J2 I1<I2 J1<J2.(D)I1<I2 J1<J2 I1<I2 J1<J2.3.室温下,铜导线内自由电子数密度为n= × 1028个/米3,电流密度的大小J= 2×106安/米2,则电子定向漂移速率为:(A)×10-4米/秒.(B) ×10-2米/秒.(C) ×102米/秒.(D) ×105米/秒.4.在一个长直圆柱形导体外面套一个与它共轴的导体长圆筒,两导体的电导率可以认为是无限大,在圆柱与圆筒之间充满电导率为的均匀导电物质,当在圆柱与圆筒上加上一定电压时,在长度为l的一段导体上总的径向电流为I,如图所示,则在柱与筒之间与轴线的距离为r 的点的电场强度为:(A) 2rI/ (l2).(B) I/(2rl).(C) Il/(2r2).(D) I/(2rl).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两电源的电动势分别为1、2、,内阻分别为r1、r2,三个负载电阻阻值分别为R1、R2、R,电流分别为I1、I2、I3 ,方向如图,则由A到B的电势增量U B-U A为:(A) 2-1-I1 R1+I2 R2-I3 R .(B) 2+1-I1(R1 + r1)+I2(R2 + r2)-I3 R.(C) 2-1-I1(R1-r1)+I2(R2-r2) .(D) 2-1-I1(R1 + r1)+I2(R2 + r2) .二.填空题1.用一根铝线代替一根铜线接在电路中,若铝线和铜线的长度、电阻都相等,那么当电路与电源接通时铜线和铝线中电流密度之比J1:J2 = .(铜电阻率×106·cm , 铝电阻率×106 · cm , )2.金属中传导电流是由于自由电子沿着与电场E相反方向的定向漂移而形成, 设电子的电量为e , 其平均漂移率为v , 导体中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为n , 则电流密度的大小J = , J的方向与电场E的方向.3.有一根电阻率为、截面直径为d、长度为L的导线,若将电压U加在该导线的两端,则单位时间内流过导线横截面的自由电子数为;若导线中自由电子数密度为n,则电子平均漂移速率为.(导体中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为n)三.计算题1.两同心导体球壳,内球、外球半径分别为r a , r b,其间充满电阻率为的绝缘材料,求两球壳之间的电阻.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两电源的电动势分别为1=9V和2 =7V,内阻分别为r1 = 3和r2= 1,电阻R=8,求电阻R两端的电位差.练习九磁感应强度洛伦兹力一.选择题1.一个动量为p电子,沿图所示的方向入射并能穿过一个宽度为D、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均匀磁场区域,则该电子出射方向和入射方向间的夹角为(A) =arccos(eBD/p).(B) =arcsin(eBD/p).(C) =arcsin[BD /(ep)].(D) =arccos[BD/(e p)].2.一均匀磁场,其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于纸面,两带电粒子在该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A)两粒子的电荷必然同号.(B) 粒子的电荷可以同号也可以异号.(C) 两粒子的动量大小必然不同.(D) 两粒子的运动周期必然不同.3.一运动电荷q,质量为m,以初速v0进入均匀磁场,若v0与磁场方向的夹角为,则(A)其动能改变,动量不变.(B) 其动能和动量都改变.(C) 其动能不变,动量改变.(D) 其动能、动量都不变.4.两个电子a和b同时由电子枪射出,垂直进入均匀磁场,速率分别为v和2v,经磁场偏转后,它们是(A)a、b同时回到出发点.(B) a、b都不会回到出发点.(C) a先回到出发点.(D) b先回到出发点.5. 如图所示两个比荷(q/m)相同的带导号电荷的粒子,以不同的初速度v1和v2(v1v2)射入匀强磁场B中,设T1、T2分别为两粒子作圆周运动的周期,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 T1 = T2,q1和q2都向顺时针方向旋转;(B) T1 = T 2,q1和q2都向逆时针方向旋转(C) T1T2,q1向顺时针方向旋转,q2向逆时针方向旋转;(D) T1 = T2,q1向顺时针方向旋转,q2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二.填空题1. 一电子在B=2×10-3T的磁场中沿半径为R=2×10-2m、螺距为h=×10-2m的螺旋运动,如图所示,则磁场的方向, 电子速度大小为.2. 磁场中某点处的磁感应强度B=-(T), 一电子以速度v=×106i+×106j (m/s)通过该点,则作用于该电子上的磁场力F= .3.在匀强磁场中,电子以速率v=×105m/s作半径R=的圆周运动.则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 .三.计算题1.如图所示,一平面塑料圆盘,半径为R ,表面均匀带电,电荷面密度为,假定盘绕其轴线OO以角速度转动,磁场B垂直于轴线OO,求圆盘所受磁力矩的大小。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目的(1)利用伏安法测电阻。

(2)验证欧姆定律。

(3)学会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的计算;进一步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

实验方法原理根据欧姆定律, I U R =,如测得U 和I 则可计算出R 。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验待测电阻有两只,一个阻值相对较大,一个较小,因此测量时必须采用安培表内接和外接两个方式,以减小测量误差。

实验装置待测电阻两只,0~5mA 电流表1只,0-5V 电压表1只,0~50mA 电流表1只,0~10V 电压表一 只,滑线变阻器1只,DF1730SB3A 稳压源1台。

实验步骤本实验为简单设计性实验,实验线路、数据记录表格和具体实验步骤应由学生自行设计。

必要时,可提示学 生参照第2章中的第2.4一节的有关内容。

分压电路是必须要使用的,并作具体提示。

(1)根据相应的电路图对电阻进行测量,记录U 值和I 值。

对每一个电阻测量3次。

(2)计算各次测量结果。

如多次测量值相差不大,可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3)如果同一电阻多次测量结果相差很大,应分析原因并重新测量。

数据处理 测量次数123 U1/V5.46.98.5 I1/mA2.002.603.20 R1/Ω270026542656 测量次数123 U2/V2.082.222.50 I2/mA38.042.047.0 R2/Ω54.752.953.2(1)由%.max 55551111××××==== UU ∆,得到,. VU 1515151500001111====∆ VU 07507507507500002222. ==== ∆; (2)由%.max55551111××××==== II ∆,得到,. mAI 07507507507500001111==== ∆ mAI 7575757500002222. ==== ∆; (3)再由2222222233333333)()( I I V U RuR∆∆ ++++==== ,求得ΩΩ1111101010109999222211111111====××××====RRuu,;(4)结果表示Ω±=Ω×±=)144(,10)09.092.2(231RR光栅衍射实验目的(1)了解分光计的原理和构造。

大学物理上册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_修订版)

大学物理上册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_修订版)

因此, A 对地的速度为
v A地
u
v
' A
(u 2gh cos )i ( 2gh sin ) j
题▲图
1-14 一船以速率 v1 = 30km2 h-1沿直线向东行驶,另一小艇在其前方以速率
v2 = 40km2
-1
h
沿直线向北行驶,问在船上看小艇的速度为何 ?在艇上看船的速度又为何 ?
解: (1) 大船看小艇,则有 v21 v2 v1 ,依题意作速度矢量图如题 1-13 图 (a)
R 2 sin t
dvx dt
ay
R 2 cos t
dvy dt

以初速度
v0 = 20 m
s
1
抛出一小球,抛出方向与水平面成幔
60 °的夹角,
求: (1) 球轨道最高点的曲率半径 R1 ; (2) 落地处的曲率半径 R2 .
( 提示:利用曲率半径与法向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
解:设小球所作抛物线轨道如题 1-10 图所示.
习题解答 (注:无选择题,书本已给出)
习题一
1-6 | r |与 r 有无不同 ? dr 和 dr 有无不同 ? d v 和 dv 有无不同 ?其不同在哪里 ?
dt dt
dt d t
试举例说明.
解: ( 1) r 是位移的模, r 是位矢的模的增量,即
r r2 r1 , r r2 r1 ;
(2) dr 是速度的模,即 dr
a
a
2 n
a2
(0.064) 2 (0.08) 2 0.102 m s 2
▲ 如题 1-12 图,物体 A 以相对 B 的速度 v = 2gy 沿斜面滑动, y 为纵坐标,开始时 A

大学物理实验课后答案定稿版

大学物理实验课后答案定稿版

大学物理实验课后答案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1)利用f=(D+d)(D-d)/4D 测量凸透镜焦距有什么优点?答这种方法可以避免透镜光心位置的不确定而带来的测量物距和像距的误差。

(2)为什么在本实验中利用1/u+1/v=1/f 测焦距时,测量u和v都用毫米刻度的米尺就可以满足要求?设透镜由于色差和非近轴光线引起的误差是1%。

答设物距为20cm,毫米刻度尺带来的最大误差为0.5mm,其相对误差为0.25%,故没必要用更高精度的仪器。

(3)如果测得多组u,v值,然后以u+v为纵轴,以uv为横轴,作出实验的曲线属于什么类型,如何利用曲线求出透镜的焦距f。

答直线;1/f为直线的斜率。

(4)试证:在位移法中,为什么物屏与像屏的间距D要略大于4f?由f=(D+d)(D-d)/4D → D2-4Df=d2→ D(D-4f)=d2 因为d>0 and D>0 故D>4f1.避免测量u、ν的值时,难于找准透镜光心位置所造成的误差。

2.因为实验中,侧的值u、ν、f都相对较大,为十几厘米到几十厘米左右,而误差为1%,即一毫米到几毫米之间,所以可以满足要求。

3.曲线为曲线型曲线。

透镜的焦距为基斜率的倒数。

①当缝宽增加一倍时,衍射光样的光强和条纹宽度将会怎样变化如缝宽减半,又怎样改变答:a增大一倍时, 光强度↑;由a=Lλ/b ,b减小一半a减小一半时, 光强度↓;由a=Lλ/b ,b增大一倍。

②激光输出的光强如有变动,对单缝衍射图象和光强分布曲线有无影响有何影响答:由b=Lλ/a.无论光强如何变化,只要缝宽不变,L不变,则衍射图象的光强分布曲线不变(条纹间距b不变);整体光强度↑或者↓。

③用实验中所应用的方法是否可测量细丝直径其原理和方法如何答:可以,原理和方法与测单狭缝同。

④本实验中,λ=632。

大学物理实验试题及答案

大学物理实验试题及答案

大学物理实验试题及答案试题一:电场与电势能1. 两个均匀带电平板之间的电场强度为E,两板间距为d。

求证:带电平板的电场强度与两板间距和电场强度成正比,与板的面积无关。

解答: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电场强度E等于电势差ΔV与沿电场线的位移Δs的比值。

在平行板电容器内,电场强度可以表示为E = ΔV / Δs。

假设两板间距为d1时,电场强度为E1;两板间距为d2时,电场强度为E2。

由于电容器内电场是均匀的,因此可以得到ΔV / Δs = ΔV1 /Δs1 = ΔV2 / Δs2。

根据等式关系可以推导出 E1 / E2 = d1 / d2。

从中可以看出,电场强度与两板间距成正比,与板的面积无关。

2. 在电势能转化的过程中,电势能的守恒原理是否适用?解答:电势能守恒原理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场中的应用,它指的是在电荷自由运动的过程中,电势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但总能量保持不变。

在电势能转化的过程中,电势能的守恒原理是适用的。

试题二:光学实验1. 请解释全息照相术的原理及应用。

解答:全息照相术是一种记录光场干涉图样的技术,它利用激光的相干性和干涉现象来记录物体的三维信息。

该技术的原理是:将激光束分为物光和参考光两束,物光经过与被照物体产生干涉,然后与参考光叠加形成干涉图样,将干涉图样记录在感光介质上。

当使用与记录时相同的参考光波束照明记录介质时,可以再现物体原始的全息图像。

全息照相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其中包括:- 三维成像:全息照相术可以记录物体的全息图像,再现出立体感强烈的图像,可以用于展示艺术品、建筑模型等。

- 安全验证:全息图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用于制作银行卡、身份证等的安全标识。

- 光学存储:全息图像可以作为光学存储介质,存储更多的信息量,并具有快速读写的特点。

2. 请解释光栅的作用和原理。

解答:光栅是一种具有定期排列的平行透明或不透明条纹的光学元件。

它根据干涉和衍射原理,可以将入射的光线分散成多个方向的光束,从而实现波长的分离或角度的分散。

[实用参考]大学物理实验习题及答案汇编.doc

[实用参考]大学物理实验习题及答案汇编.doc

大学物理实验习题汇编一、示波器的使用[预习题]1、简述示波器各个按纽的作用。

2、观察信号随时间的变化图形时必须加上锯齿波扫描信号,为什么?[作业题]1、如何在示波器屏幕上得到以下图形?(1)一个光点;(2)两条点线;(3)两个从左至右移动的亮点。

2、假定扫描信号是频率为f 的锯齿波,P 轴输入信号为]2)(4sin[00ππ+-=t t f U V y ,试用作图法画出示波器屏幕上显示的图形。

二、电位差计的原理和使用[预习题]1、用电位差计测量电动势的原理、方法。

2、测量中,电流标准化后,强调变阻器R 1固定不变的原因和可变电阻R 2的作用?3、箱式电位差计的组成及各按纽的作用。

4、本实验要求及注意事项。

[作业题]1、按图4连接电路,接通K 1,将K 2倒向Es 或EG 后,无论怎样调节活动端m 、n ,检流计指针总向一边偏转,试问有哪些可能的原因?三、全息照相[预习题]1、全息片的基本特点是什么?2、要想得到再现图像不重叠的全息片,在拍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3、物光与参考光的光程差一般为多少?为什么?4、冲洗全息底片时应注意什么?[作业题]1、为什么要求光路中物光与参考光的光程尽量相等?2、制作全息衍射光栅时,为什么到达感光片的两束光要接近于平行光?四、霍尔效应[预习题]1、什么是霍尔效应?霍尔电压是如何产生的?2、简述用霍尔效应测量磁场的原理。

3、如何消除副效应对实验的影响?[作业题]1、由V H-G 、V H-P 曲线讨论说明电磁铁缝隙中磁场的分布情况。

2、根据实验计算出载流子浓度n 及载流子迁移率μ。

五、等厚干涉[预习题]1、由于测微鼓轮中螺距间总有间隙存在,当测微鼓轮刚开始反向旋转时会发生空转,引起读数误差(称为空回误差),实验时应如何避免?2、在实验中,若叉丝中心没有通过牛顿环的中心,以叉丝中心对准暗环中央所测出的并不是牛顿环的直径,而是弦长,以弦长代替直径代入公式进行计算,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请从几何的角度证明之。

大学物理实验作业答案(全部)

大学物理实验作业答案(全部)

大学物理实验作业答案(全部)教育技术专业《大学物理实验》课后部份习题答案控制电路的研究(PASCO 综合性实验)1.在限流和分压实验中,当连接完电路准备通电前,应使滑动头C 移到哪一端?为什么?(P191思考题)答:如图1所示,在限流实验中,当连接完电路准备通电前,应使滑动头C 移到B 端,使限流有效电阻最大,可让回路中电流从小变到大。

如图2所示,在分压实验中,当连接完电路准备通电前,应使滑动头C 移到A 端,使分压有效电阻最小,可控制电压从小变到大。

2.有人说,分压电路是用来控制电压,限流电路是用来控制电路电流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P191思考题)答:这种说法太片面。

因为,分压电路控制范围:V 是0E →,I 是00E R →。

限流电路控制范围:V 是00R E E R R→+,I 是00E E R RR →+。

所以,无论是分压还是限流控制电流,都能进行控制电路的电压和电流,只是在具体电路中,控制程度不同。

霍尔效应效应及其磁场的测量1、什么是霍尔效应?采用霍尔效应测量磁场时,要测量哪些物理量?答:①导体或半导体薄膜材料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载流子产生定向运动,运动的电荷在磁场中受到洛仑兹力作用使电荷产生横向的偏转,由于样品有边界,所以偏转的载流子将在边界积累起来,产生一个横向电场,这种现象就是霍尔效应。

②霍尔电压B I K U S H H =,对于一定的霍尔元件,其灵敏度H K 是一个常量,已测量;因此,采用霍尔效应测量磁场时,需要测量霍尔电流S I 和对应的磁感应强度B 两个物理量。

2、使用霍尔效应测量磁场时,如何消除其副效应的影响?答:使用霍尔效应测量磁场时,可以采用对称测量法消除副效应的影响。

选择电流和磁场的四种取向组合),(S I B ++、),(S I B -+、),(S I B --、),(S I B +-测得四组电压值1U 、2U 、3U 、4U ,再根据下式算出霍尔电压值44321U U U U U H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实验部分习题参考答案:一、题目:⒈按照误差理论和有效数字运算规则改正错误:⑴ cm 02.0345.10)(±=d⑵ s 5.40.85)(±=t⑶ 2911N/m )1079.51094.1(⨯±⨯=Y⑷ m 2mm 2000=⑸ 5625.125.12=⑹ 233101)00.6(6161⨯===ππd V⑺ 6000006.116.121500400=-⨯3. 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计算下列各式:⑴ =++6386.08.7537.343⑵ =--54.76180.845.88⑶ =⨯+-⨯25100.10.51092.6⑷ =÷⨯0.17155.32.91⑸ =÷-+001.2)47.0052.042.8(⑹ =⨯⨯0.3001.32π⑺ =÷-22.100)230.10025.100(⑻ =+--⨯)001.000.1)(0.3103()3.163.18(00.50 5.计算下列数据的算术平均值、标准偏差及平均值的标准偏差,正确表达测量结果(包括计算相对误差)。

⑴ cm /i l :,,, ,,,,,,;⑵ s /i t :,,,,,,,,,,,;⑶ g /i m :,,,,,,。

6.用算术合成法求出下列函数的误差表达式(等式右端未经说明者均为直接测得量,绝对误差或相对误差任写一种)。

⑴ z y x N 2-+=; ⑵ )(222B A k Q +=,k 为常量; ⑶ F D c B A N 21)(12--=; ⑷ b a ab f -=, (b a ≠); ⑸ A B A f 422-=; ⑹ 21212⎪⎭⎫ ⎝⎛=r r I I ;⑺ t VV α+=10,α为常量; ⑻ ri n sin sin =。

7.改正标准偏差传递式中的错误。

⑴ d b L 21+=, 2221d b L S S S +=; ⑵ t L L α+=10,α为常量, 2200⎪⎭⎫ ⎝⎛+⎪⎭⎫ ⎝⎛=t S L S L S t L l α; ⑶ 0021m mgl L v =,g 为常量 20020022212121⎪⎭⎫ ⎝⎛+⎪⎭⎫ ⎝⎛+⎪⎭⎫ ⎝⎛+⎪⎭⎫ ⎝⎛=m S l S m S L S v S m l m L v 。

8.用算术合成法计算下列各式的结果及误差。

⑴ C B A N 31-+=, cm )0002.05768.0(±=A ,cm )02.007.85(±=B , cm )002.0247.3(±=C ;⑵ 3cm )11000(±=V ,求=V 1 ⑶ x ba R =, cm )02.065.13(±=a ,cm )005.0871.10(±=b ,Ω±=)8.00.67(x ; 9.用一级千分尺(示值误差为mm 004.0±)测量某物体的厚度10次,数据为:,,,,,,,,,(mm)。

用标准偏差估算误差,正确表达测量结果。

10.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g ,当摆角很小时有gl T π2=的关系。

式中l 为摆长,T 为周期,它们的测量结果分别为cm 02.081.98)(±=l ,s 0002.09842.1)(±=T ,求重力加速度及其不确定度,写出结果表达式。

11.已知某空心圆柱体的外径cm 004.0800.3)(±=R ,内径cm 002.0482.1)(±=r ,高cm 004.0276.6)(±=h ,求体积V 及其不确定度,正确表达测量结果。

二、部分习题参考答案(2007年3月12日)1、(1) cm )02.034.10(±=d(2) s )585(±=t(3) -211m N 10)06.094.1(⋅⨯±=Y(4) m 000.22000=mm(5) 56.125.12=2(6) 113)00.6(616133===ππd V .1 (7) 551000.60.11000.66.116.121500400⨯=⨯=-⨯ 3、(1)++=(2)--=(3)5555251092.6100010.01000005.01092.6100.10.51092.6⨯=⨯+⨯-⨯=⨯+-⨯(加减运算的三个数中末位数量级最高的是5100.02⨯,计算值的存疑位与其对齐)(4)21039.30.19.3380.17155.32.91⨯=÷=÷⨯(5)()999.3001.200.8001.247.0052.042.8=÷=÷-+(6)9.840.3006.91415.30.3001.32=⨯⨯=⨯⨯π(7)()42100.21022.10002.022.100230.10025.100-⨯=⨯÷=÷-(8)()()()00.11001000.100.11000.200.50001.000.10.31033.163.1800.502=⨯=⨯⨯=+--⨯ 5、(1)()cm l n l n i i 4251.34216.34256.34298.310111=+++==∑=Λ ()()()()[]{}2122214251.34216.34251.34256.34251.34298.311-++-+-=∆-=∑=Λn i i l l n S = cm 001.010003.0===n S S l 测量结果:cm )001.0425.3(cm)003.0425.3(±=±=±=±=l l S l l S l l(2) ()s 32.136.126.135.112111=+++==∑=Λn i i t n t ()()()()[]2221236.132.126.132.135.132.1112111-++-+--=∆-=∑=Λn i i t t n S == s 01.0009.012032.0====n S S t 测量结果:s)01.032.1(s)03.032.1(±=±=±=±=t S t t S t t(3)()g m n m n i i 37.2136.2137.2138.217111=+++==∑=Λ ()()()()[]gm n S n i i m 01.0012.037.2136.2137.2137.2137.2138.211711122212==-++-+--=∆-=∑=Λg n S S m 01.00045.07012.0==== 注:从测量数据看出仪器精度为 测量结果:gS m m gS m m m m )01.037.21()01.037.21(±=±=±=±=6、解(1) zy x N dz dy dx dN ∆+∆+∆=∆∴-+=22 (2)()()()B B A A k Q BdB AdA k BdB AdA k dQ ∆+∆=∆+=+=误差传递公式:222(3)()22A D C B A N --=∂∂, A D B N 2=∂∂, A D C N 2-=∂∂, AC BD D N )(2-=∂∂, 21-=∂∂F N ; ()F D A C B D C A D B A D A A D C B F FN D D N C C N B B N A A N N ∆+∆-+∆+∆+∆-=∆∂∂+∆∂∂+∆∂∂+∆∂∂+∆∂∂=∆∴21)(22222(4)()()()()()()b b a b a a b a a b f f db b a b a da b a a b ba db b a da b db a da b a b a d b db a da f df b a b a f ∆-+∆-=∆-+--=-+--+=---+=--+=误差传递公式:ln ln ln ln (注意:合并相同微分项)(5)()4ln ln ln ln 22---=A B A f()A dA dB B A B dA B A A A dA B A B A d f df ----=---=2222222222 =()dB B A B dA B A A B A 2222222---+ 误差传递公式:()B B A B A B A A B A f f ∆-+∆-+=∆2222222(6) 112211221122112212122222ln 2ln 2ln ln r r r r I I I I r dr r dr I dI I dI r r I I ∆+∆+∆=∆-+=-+=误差传递公式:(7) ()t t V V V V dt t V dV V dV t V V ∆++∆=∆+-=+-=)1(2)1(21ln 21ln ln 00000ααααα误差传递公式:(8) γγγγγ∆+∆=∆-=-=i i i n n d di i i n dn i n cot cot sin cos sin cos sin ln sin ln ln 误差传递公式:7、解(1)1=∂∂b L , 21=∂∂d L 22222241d b d b L S S S d L S b L S +=⎪⎭⎫ ⎝⎛∂∂+⎪⎭⎫ ⎝⎛∂∂=(2) ()t L L α+-=1ln ln ln 0L L L 1ln 0=∂∂, tt L αα+=∂∂1ln 0 2222022001ln ln 0⎪⎭⎫ ⎝⎛++⎪⎭⎫ ⎝⎛=⎪⎭⎫ ⎝⎛∂∂+⎪⎭⎫ ⎝⎛∂∂=t S L S S t L S L L L S t L t L L αα(3) L m l g m v ln 2ln )ln ln ln (ln 21ln 00---++= m m v 21ln =∂∂, 0021ln l l v =∂∂, 0021ln m m v -=∂∂, LL v 1ln -=∂∂ 222022222022022222ln ln ln ln 000⎪⎭⎫ ⎝⎛+⎪⎭⎫ ⎝⎛+⎪⎪⎭⎫ ⎝⎛+⎪⎭⎫ ⎝⎛=⎪⎭⎫ ⎝⎛∂∂+⎪⎪⎭⎫ ⎝⎛∂∂+⎪⎪⎭⎫ ⎝⎛∂∂+⎪⎭⎫ ⎝⎛∂∂=L S m S l S m S S L v S m v S l v S m v v S L m l m L m l m v8、解(1) cm56.84082.107.8558.0247.33107.855768.031=-+=⨯-+=-+=C B A N cm 02.0002.03102.00002.031=⨯++=∆+∆+∆=∆C B A N 测量结果:cm )02.056.84(±=∆±=N N N(2)设Vy 1= 2cm 001000.0100011-===V y 2622cm 10110001--⨯==∆=∆V Vy 测量结果:23cm 10)001.0000.1(000001.0001000.0--⨯±=±=∆±=y y y(3)Ω=⨯==14.840.67871.1065.13x ba R 0.678.0871.10005.065.1302.0++=∆+∆+∆=∆=xx b b a a R R E R =++=Ω=⨯==∆1012.014.84R E R R测量结果: Ω±=∆±=)184(R R R9. 解:()()()()[]222121261.14216.14261.14256.14261.14298.14110111mm 261.14)216.14256.14298.14(1011-++-+--=∆-==+++==∑∑==ΛΛn i i d n i i d n S d n d=mm 02.0 mm 002.03004.03==∆=仪仪S 与仪器误差合成mm)02.026.14(mm02.0002.002.02222±=∆±==+=+=∆d d S S d 测量结果仪10、解: 224Tl g π= 22222s cm 75.9909842.181.981415.344-⋅=⨯⨯==T lg π 014.01040002.09842.10002.0281.9802.0282222=⨯+=⎪⎭⎫ ⎝⎛⨯+⎪⎭⎫ ⎝⎛=⎪⎭⎫ ⎝⎛+⎪⎭⎫ ⎝⎛==-T U l U g U E T l gg222s cm 10)1.09.9(测量结果s cm 101014.081.990--⋅⨯±=±=⋅⨯=⨯=⋅=g g g U g g E g U分享者:蒙立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