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模块三燃烧和火灾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培训模块三燃烧和火灾基本知识燃烧基础知识

培训模块三燃烧和火灾基本知识燃烧基础知识

培训模块三燃烧和火灾基本知识一、燃烧基础知识1.燃烧的定义及条件(1)燃烧的定义。

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烟气的现象。

(2)燃烧的条件1)燃烧的必要条件。

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都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引火源,这三个条件通常被称为“燃烧三要素” o只有这三个要素同时具备,可燃物才能够发生燃烧,无论缺少哪一个要素,燃烧都不能发生。

用“燃烧三要素”来表示无焰燃烧的必要条件非常确切,但对于有焰燃烧,需要有可燃物、助燃物、引火源和链式反应四个要素。

2)燃烧的充分条件。

具备了燃烧的必要条件,并不意味着燃烧必然发生。

发生燃烧,其“三要素”彼此必须要达到一定量的要求,即要有一定数量或浓度的可燃物、一定含量的助燃物、一定能量的引火源,并且三者存在相互作用的过程,这就是发生燃烧或持续燃烧的充分条件。

2、燃烧的分类(1)按燃烧发生瞬间的特点不同分类。

按燃烧发生瞬间的特点不同,燃烧分为着火和爆炸两种类型。

(2)按燃烧物形态不同分类。

按燃烧物形态不同,燃烧分为固体物质燃烧、液体物质燃烧和气体物质燃烧三种类型。

3^着火的方式可燃物着火一般有引燃和自燃两种方式。

4、引燃的定义外部引火源(如明火、电火花、电热器具等)作用于可燃物的某个局部范围,使该局部受到强烈加热而开始燃烧的现象,称为引燃(又称点燃)。

5、物质燃点的定义及特点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物质在外部引火源作用下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

物质的燃点越低,越容易着火,火灾危险性也就越大。

6、自燃(1)自燃的定义。

可燃物在没有外部火源的作用时,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燃烧,称为自燃。

(2)自燃的类型。

根据热源不同,自燃分为自热自燃和受热自燃两种类型。

(3)易发生自燃的物质。

某些物质具有自然生热而使自身温度升高的性质,物质自然生热达到一定温度时就会发生自燃,这类物质称为易发生自燃的物质。

消防知识培训基本内容

消防知识培训基本内容

消防知识培训基本内容火灾是一种极其危险的灾害,它可能在瞬间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因此,了解消防知识,掌握应对火灾的技能,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以下是消防知识培训的一些基本内容。

一、火灾的基本知识1、火灾的定义和分类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根据燃烧物质的不同,火灾可以分为 A 类(固体火灾,如木材、纸张等)、B类(液体火灾,如汽油、酒精等)、C 类(气体火灾,如天然气、煤气等)、D 类(金属火灾,如钾、钠等)和 E 类(带电火灾,指电器设备等)。

2、燃烧的三要素燃烧需要同时具备可燃物、助燃物(通常为氧气)和引火源三个要素。

只有控制或消除其中一个或多个要素,才能有效预防和扑灭火灾。

3、火灾的发展阶段火灾通常经历初起阶段、发展阶段、猛烈阶段和熄灭阶段。

初起阶段是灭火的最佳时机,此时火势较小,容易控制。

二、消防设施和器材1、常见的消防设施(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能够及时发现火灾并发出警报。

(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火灾发生时自动喷水灭火。

(3)消火栓系统:提供灭火用水。

(4)防烟排烟系统:排出烟雾,保证人员疏散通道的安全。

2、常见的消防器材(1)灭火器:包括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用于扑灭初起火灾。

(2)灭火毯:可覆盖火源,隔绝氧气灭火。

(3)消防斧:用于破拆障碍物。

(4)强光手电筒:在烟雾中照明。

三、火灾预防1、电气防火(1)正确使用电器设备,避免过载和短路。

(2)定期检查电线、插座和电器设备,及时更换老化和损坏的部件。

(3)不私拉乱接电线。

2、燃气防火(1)使用燃气时要保持通风良好。

(2)定期检查燃气管道和阀门,防止泄漏。

(3)发现燃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

3、易燃易爆物品管理(1)妥善存放易燃易爆物品,远离火源和热源。

(2)在易燃易爆场所,严禁烟火。

4、安全疏散(1)保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不堆放杂物。

消防设施操作员基础知识培训模块三:燃烧和火灾基本知识

消防设施操作员基础知识培训模块三:燃烧和火灾基本知识

培训模块三:燃烧和火灾基本知识培训项目1:燃烧基础知识培训项目2:火灾的定义和分类培训项目3:建筑火灾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培训项目4:防火和灭火的基本原理一、判断题1、火是以释放热量并伴有烟或火焰或两者兼有为特征的燃烧现象。

( √)2、火灾是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 )3、B类火灾是指液体或者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4、E类火灾是指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5、国家标准GB/T4968-2008《火灾分类》中根据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将火灾定义为A类、B类、C类、D类、E类、F类六种不同的类型。

( √)6、乙烷引起的火灾属于B类火灾。

(× )7、A类火灾是指普通固体可燃物燃烧引起的火灾。

(×)8、煤油引起的火灾属于C类火灾。

(× )9、石蜡引起的火灾属于属于B类火灾。

(√ )10、较大火灾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一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 ×)11、按火灾损失严重程度把火灾划分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四个等级。

(√ )12、一般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 √)13、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 发烟的现象。

(√ )14、只能与空气中的氧起燃烧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

(×)15、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都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和引火源。

(√ )16、物质燃烧是氧化反应,而氧化反应不一定是燃烧,能被氧化的物质都是能够燃烧的物质。

(× )17、凡与可燃物质相结合能导致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

(√)18、凡使物质开始燃烧的热源,统称为引火源。

( ×)19、燃烧只能在空气(氧) 存在时才能发生,在其他氧化剂中不能发生。

消防安全基本知识 常识

消防安全基本知识 常识

消防安全基本知识常识消防安全基本知识常识第一章:火灾与燃烧的基本概念1. 火灾的定义与特点火灾是指能够造成破坏、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可燃物燃烧所引起的现象。

火灾具有瞬发性、危险性和破坏性的特点。

2. 燃烧的要素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放出热能和产生光亮的化学反应。

燃烧有三个要素,即可燃物、氧气和点火源。

3. 燃烧的过程燃烧的过程包括点火、燃烧和熄灭三个阶段。

点火是指可燃物与点火源接触后着火;燃烧是指点火后可燃物与氧气反应产生火焰和热能;熄灭是指燃料和氧气供应不足或被消防措施控制后火焰逐渐熄灭。

第二章:消防设备与器材的基本知识1. 灭火器灭火器是一种用于扑灭初起火灾的装置。

根据灭火介质的不同,灭火器可分为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

2. 消防栓消防栓是一种用于供水灭火的设备。

消防栓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室内消火栓设备和室外消火栓设备。

3. 自动灭火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是一种能够自动检测、报警和灭火的系统。

常见的自动灭火系统包括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和泡沫灭火系统等。

第三章:火灾预防与应急措施1. 火灾预防措施火灾预防的主要措施包括安全用电、安全用火、禁止乱扔烟蒂和鞭炮等易燃物品、加强管理和监督、定期检查和维护消防设备等。

2. 火灾应急措施火灾发生时,应立即采取以下应急措施:保持冷静,迅速逃生;尽量用湿毛巾阻挡呼吸道;不乘坐电梯,尽量使用安全通道逃生;打电话报警,向消防人员求助。

第四章:常见火灾事故案例及分析1. 居民楼火灾居民楼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火灾事故,主要原因包括家庭用电问题、燃气泄漏、吸烟不慎等。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居民楼的消防设施,提高住户的消防意识。

2. 工厂火灾工厂火灾具有瞬发性、爆炸性和烟雾密度大的特点,常见原因包括设备故障、操作不当、物料堆积和电气设备问题等。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设备维护、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完善灭火设备和应急疏散通道等。

3. 森林火灾森林火灾是由于气象条件、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消防设施操作员基础知识 目录_蓝色简约日事日清

消防设施操作员基础知识 目录_蓝色简约日事日清

培训项目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
02
计规范》(GB50116)《火灾自
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16)相关知识
培训项目4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
04
规范》(GB 50140)《建筑灭火
器配置验收及检查规范》(GB
50444)相关知识
06
培训项目6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 指示系统技术标准》(GB 51309)
培训项目7 安全疏

05 培训模块5 电气消防 基本知识
培训模块5 电气消防基本知识
0 1 培训项目1 电工学基础 知识 0 2 培训项目2 电气线路和设备防火常识
06 培训模块6 消防设施 基本知识
培训模块6 消防设施基本知识
A
培训项目1 火灾自 动报警系统基本知

C
培训项目2 自动灭 火系统基本知识
分类
的燃烧性能
03 培 训 项 目 3 建 筑 构 件 04 培 训 项 目 4 建 筑 的 耐
的耐火极限
火等级
05 培 训 项 目 5 建 筑 的 防 06 培 训 项 目 6 建 筑 的 总
火和防烟分区
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
培训模块4 建筑防火基本知识
02
培训项目8 建筑内 外装修防火基本要

01
培训模块9 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01 培训项目13 《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 (GB 25201) 相关知识
02 培训项目14 《其他消防设施设计、施工和验收、检测规 范标准的规范》相关知识
感谢聆听
消防设施操作员基础知 识
演讲人
2022-01-04
01 培训模块1 职业道德
培训模块1 职业道德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内容(三篇)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内容(三篇)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内容1、火灾基础知识:“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通俗的说,着火失去控制而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等灾难性事件,被称为火灾。

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

火灾发生的原因包括:雷击起火、自燃起火、使用明火不慎以及使用燃气或电器不当等。

而发生火灾和燃烧,必须有可燃物、助燃物(不一定是氧气)、点火源这三要素并存才能生火。

三者缺任何一者就不能生火。

1)什么是可燃物一般说来,凡是能在空气、氧气或其他氧化剂中发生燃烧反应的物质都称为可燃物,否则称不燃物。

可燃物既可以是单质,如碳、硫、磷、氢、钠、铁等,也可以是化合物或混合物,如乙醇、甲烷、木材、煤炭、棉花、纸、汽油等。

2)什么是助燃物凡是能和可燃物发生反应并引起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

助燃物的种类很多。

氧气是一种最常见的助燃物,它存在于空气中,故一般可燃物质在空气中均能燃烧。

3)什么是点火源点火源是指具有一定能量,能够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能源。

有时也称着火源或火源。

点火源的种类很多,主要有如下几种:1、明火有生产用火,如用于气焊的乙炔火焰,电焊火花、加热炉,锅炉中油、煤的燃烧火焰等;2、有非生产性火如烟头火、油灯火、炉灶火等;3、电火花如电器设备运行中产生的火花,短路火花、静电放电火花等;4、冲击与摩擦火花如砂轮、铁器摩擦产生的火花等;5、聚集的日光;6、已经燃烧的物质,可能成为它附近可燃物的点火源。

总之,一切防火与灭火措施的基本原理就是防止燃烧三要素同时存在、互相结合、互相作用。

2、防火基础知识失去控制的燃烧和爆炸会引起火灾与爆炸事故,威胁人身安全,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因此,要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积极预防火灾与爆炸事故的发生。

1)职工基本防火常识企业的每个岗位上的员工都应按照下面要求,做好防火工作:1、自觉遵守消防法规、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2、知道本单位、本工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事故应急措施。

燃烧常识火灾基本知识培训讲座

燃烧常识火灾基本知识培训讲座
产损失1000 万元以上。 • ④ 一般火灾。死亡3 人以下;重伤10 人以下;直接财
产损失1000 万元以下。 • 注:“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2021/6/8
22
一、火灾的定义和分类
• (三)、按起火直接原因分类
• 1、放火。
• 2、违反电器安装安全规定。
• 3、违反电器使用安全规定。
• (3)导热物体的厚度(距离)和截面积。传导物体的 厚度(距离)愈小,截面积愈大,传导的热量愈多。
• (4)时间。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时间越长,传导的热 量越多。
2021/6/8
25
二、火灾的发展
• (二)热对流 • 1、定义:热通过流动介质将热量由空间中的一处传到
另一处的现象叫做对流。 • 2、影响热对流的因素。 • (1)通风孔洞面积和高度。 • (2)温度差。 • (3)通风孔洞所处位置的高度。
械热能、生物能、光能、核能。
2021/6/8
4
一、燃烧的本质与条件
• 三、燃烧的充分条件
• 在某些情况下、虽然具备了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但由 于可燃物的数量不够、氧气不足、着火源的热量不大、 温度不够、燃烧也不能发生,因此,燃烧的四个充分条 件是:
• 一定的可燃物浓度 • 一定的氧气含量 • 一定的着火能量 • 相互作用
• 火焰的定义:正在燃烧的可燃气体(蒸气)所占据的发 光、放热的空间范围称为火焰,俗称火苗。
• 火焰的结构:内焰、外焰、焰心。
• 焰心的温度较低,内焰的亮度最强,外焰的温度最高。
• 注意:气体可燃物的火焰只有内焰和外焰。
• 火焰的颜色:含氧量在50%以上的可燃物燃烧时,发出 不显光的火焰;含氧量在50%以下的,发出显光的火焰。

消防培训内容

消防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一、燃烧的基础知识:燃烧,俗称着火,是指可燃物与氧或氧化剂作用下发生的释放热量的化学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和发烟的现象。

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叫火灾。

任何物质发生燃烧都有一个由未燃状态转向燃烧状态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发生必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并且三者要相互作用。

1。

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2。

助燃物:凡是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助燃物3着火源:凡能引起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称作着火源。

二、燃烧的类型与火灾形成的条件:1、燃烧的类型可分为闪燃、着火、自燃、爆炸等几种.2、火灾形成的条件:必须要有着火源、可燃物、助燃物缺一不可。

3、预防火灾的基本措施:三、预防火灾就是要消除产生燃烧的条件1、控制可燃物2、隔助燃物3、消除着火源等措施破坏产生燃烧的条件。

除了从物质上、客观环境上做好防火工作外,强化人们的防火防灾的主观意识更为重要。

只有让人们懂得了怎样防火并重视防火,才能自觉遵守各项防火规章制度,杜绝火源,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消除产生火灾的条件.四、火灾有哪几种类型,各类火灾怎样选用灭火器具凡失去控制,对财产和人身造成损害的燃烧现象,叫火灾.按燃烧的性质划分,火灾有五种类型,各类火灾所适用的灭火器如下:A类,指含有碳固体火灾.可选用清水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磷酸铵干粉灭火器(ABC干粉灭火器)。

B类,指可燃液体火灾。

可选用干粉灭火器(ABC干粉灭火器),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只适用于油类火灾,而不适用于极性溶剂火灾.C类,指可燃汽体火灾。

可选用干粉灭火器(ABC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易发生上述三类火灾部位一般配备ABC干粉灭火器,配备数量可根据部位面积而定,一般危险场所按每75平方米一具计算,每具重量为4公斤。

4具为一组,配有一个器材架。

危险性地区或轻危险性地区可适量增减.D类,指金属火灾,目前尚无有效灭火器,一般可用沙土。

消防设施操作员(基础知识)1-3模块

消防设施操作员(基础知识)1-3模块
★消防行业职业道德的特点:①消防安全的责任 性;②工作标准的原则性;③职业行为的指导性; ④规范从业的约束性。
★消防行业职业道德的作用:①规范社会职业秩 序和职业行为;②有利于提高职业素质,促进本 行业的发展;③有利于促进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 形成。
4、下列( B)项不是消防行业职业道德的特点? A.消防安全的责任性 B.工作标准的操作性 C.职业行为的指导性 D.规范从业的约束性
培训模块一 职业道徳
★培训项目 2 职业守则
忠于职守,严守规程
★忠于职守的含义:指以高度负责的职业道德精神,在 本岗位上尽职尽责,时刻做好为消防事业献出生命的准 备。 ★忠于职守的要求:①认真工作;②责任担当;③爱岗 敬业。 ★严守规程的含义:指严格按照国家消防安全的方针、 政策、法律、条例、标准、规程和有关制度等进行操作。 ★严守规程的要求:①遵章守纪;②一丝不苟;③坚持 原则。
消防设施操作员
消防设施操作员是指从事建(构)筑物消防设施运行、操作 和维修、保养、检测等工作的人员。《消防设施操作员国 家职业技能标准》按照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范围、工作责 任和工作难度将其划分为2个方向、5个等级,其中消防设 施监控操作职业方向分别为: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 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消防设施检测维修保养职业方 向分别为: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一级 /高级技师。
培训模块一 职业道徳
★培训项目 2 职业守则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
★以人为本的含义:指在社会活动中把保障人的需求作 为根本。 ★以人为本的要求:①增强以人为本的消防安全意识; ②在消防安全管理中体现以人为本;③营造以人为本的 消防安全氛围。 ★生命至上的含义:指人的生命高于一切。 ★生命至上的要求:①安全第一;②预防为主;③救人 第一。

火灾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火灾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火灾安全教育培训内容一、火灾基础知识1. 火灾定义: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2. 火灾原因:电器短路、煤气泄漏、燃烧物品等。

3. 火灾分类:根据可燃物类型,火灾可分为A、B、C、D、E、F六类。

4. 火灾发展过程:初起、发展、猛烈、衰减和熄灭五个阶段。

二、火灾预防措施1. 安装并定期检查烟雾报警器。

2. 遵守电器使用规定,不私拉乱接电线。

3. 储存易燃物品要远离火源,并确保通风良好。

4. 学会使用灭火器,并了解不同类型火灾的灭火方法。

5. 制定家庭和企业火灾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三、火灾应对与自救1. 火灾发生时保持冷静,迅速报警并通知他人。

2.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势沿安全通道疏散。

3. 遇到浓烟时,切勿盲目跳楼,应寻找避难所并等待救援。

4. 火灾现场切勿乘坐电梯,应使用楼梯逃生。

5. 若身上着火,应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

四、火灾安全设施与器材1. 烟雾报警器:及时发出警报,提醒人们逃生。

2. 灭火器:扑灭初起火灾,防止火势蔓延。

3. 消防栓与消防水带:提供灭火用水,扑灭大面积火灾。

4. 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指引人们迅速找到安全出口。

五、火灾安全教育与培训1. 定期开展火灾安全知识讲座,提高公众安全意识。

2. 组织火灾应急演练,让公众熟悉逃生路线和方法。

3. 加强对儿童、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火灾安全教育。

4. 鼓励企业、学校等单位设立消防安全日,普及消防知识。

六、火灾安全责任与法规1. 遵守国家及地方消防法规,确保消防安全。

2. 单位和个人应履行火灾预防、报告、扑救等义务。

3. 对于违反消防法规导致火灾事故的行为,将依法追究责任。

4. 鼓励社会监督,共同维护消防安全环境。

总结:火灾安全教育培训对于提高公众火灾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掌握火灾基础知识、预防措施、应对与自救方法,以及了解安全设施与器材、教育与培训、责任与法规等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保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消防设施操作员(中级)培训的内容

消防设施操作员(中级)培训的内容

消防设施操作员(中级)培训的内容第一阶段:网络课程研究本阶段主要包括职业道德、消防工作概述和燃烧与火灾基本知识三个培训模块。

培训模块一:职业道德本模块主要包括职业道德基本知识和职业守则两个培训项目。

通过研究,能够了解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和规范,掌握职业守则的内容和要求。

培训模块二:消防工作概述本模块主要包括消防工作的性质和任务、消防工作的方针和原则两个培训项目。

通过研究,能够了解消防工作的重要性和任务,掌握消防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针。

培训模块三:燃烧和火灾基本知识本模块主要包括燃烧基础知识、火灾的定义和分类、建筑火灾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防火和灭火的基本原理四个培训项目。

通过研究,能够了解燃烧和火灾的基本知识,掌握建筑火灾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以及防火和灭火的基本原理。

培训模块四:建筑防火基本知识本模块主要包括建(构)筑物分类、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建筑的耐火等级、建筑的防火和防烟分区、建筑的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安全疏散、建筑内外装修防火基本要求八个培训项目。

通过研究,能够了解建筑防火的基本知识,掌握建筑的防火和防烟分区、安全疏散等方面的要求。

培训模块五:电气消防基本知识本模块主要包括电工学基础知识、电气线路和设备防火常识两个培训项目。

通过研究,能够了解电气消防的基本知识,掌握电气线路和设备防火的常识。

培训模块六:消防设施基本知识本模块主要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基本知识、电自动灭火系统基本知识、其他消防设施基本知识三个培训项目。

通过研究,能够了解消防设施的基本知识,掌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电自动灭火系统等消防设施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培训模块七:初起火灾处置基本知识本模块主要包括常用灭火剂与灭火器使用方法、火灾报警、火场应急疏散逃生、火灾扑救、火灾现场保护五个培训项目。

通过研究,能够了解初起火灾的处理方法,掌握常用灭火剂与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以及火灾报警、火场应急疏散逃生等方面的知识。

培训模块八:计算机基础知识本模块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与功能、计算机基本操作、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和使用、电子表格软件的功能和使用、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应用、AutoCAD软件的功能和使用六个培训项目。

培训模块三 燃烧和火灾基本知识培训项目2~4 补充精简版

培训模块三 燃烧和火灾基本知识培训项目2~4  补充精简版

培训模块三燃烧和火灾基本知识培训项目2 火灾的定义和分类1.火灾的定义: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称为火灾2.火灾损失:火灾损失是指火灾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2.1.火灾直接经济损失2.1.1.火灾直接财产损失2.1.1.1.建筑类损失2.1.1.2.装置装备及设备类损失2.1.1.3.家庭物品类损失2.1.1.4.汽车类损失2.1.1.5.产品类损失2.1.1.6.商品类损失2.1.1.7.文物建筑等保护类财产损失2.1.1.8.贵重物品等其他财产损失2.1.2.火灾现场处置费用2.1.2.1.灭火救援费(含灭火剂等消耗材料费、水带等消防器材损耗费、消防装备损坏损毁费、现场清障调用大型设备及人力费)2.1.2.2.灾后现场清理费2.1.3.人身伤亡所支出的费用2.1.3.1.人身伤亡包括在火灾扑灭之日起7日内,人员因火灾或灭火救援中的烧灼、烟熏、砸压、辐射、碰撞、坠落、爆炸、触电等原因导致的死亡、重伤和轻伤三类3.火灾的分类3.1.按照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分类3.1.1.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3.1.2.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3.1.3.C类火灾,气体火灾3.1.4.D类火灾,金属火灾3.1.5.E类火灾,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3.1.6.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火灾3.2.按照火灾损失严重程度分类3.2.1.特别重大火灾: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3.2.2.重大火灾: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千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3.2.3.较大火灾: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3.2.4.一般火灾: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3.3.按照引发火灾的直接原因分类3.3.1.电气引发的火灾3.3.1.1.按其发生在电力系统位置不同3.3.1.1.1.变配电所火灾:主要包括变电器及变配电所内其他电气设备的火灾。

消防设施操作员培训模块三燃烧和火灾基本知识项目1

消防设施操作员培训模块三燃烧和火灾基本知识项目1
消防学校
三.燃烧的类型
闪点在消防上的作用。闪点是可燃性液体性 质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评定可燃性液体火灾危险 性大小的重要参数。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 反之,则越小。液体生产及储存场所的火灾危险 性分为甲类(闪点<28℃的液体),乙类(28℃≤ 闪点<60℃的液体),丙类(闪点≥60℃的液体)三 个类别.(判断/单选)
消防学校
二.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 可以燃烧的物品称为可燃物,如纸张,木材,
煤炭,汽油,氢气等。(判断/单选) (2)助燃物
凡与可燃物相结合能导致和支持燃烧的物质, 称为助燃物(也称氧化剂)(判断/单选)
消防学校
二.燃烧的条件
(3)引火源 凡使物质开始燃烧的外部热源(能源),称为
引火源(也称点火源)(判断/单选) 火源通常有明火,高温物体,化学热能,电热
消防学校
三.燃烧的类型
2)蒸发燃烧.蒸发燃烧是指可燃性液体受热后边 蒸发边与空气相互扩散混合,遇引火源后发生燃 烧,呈现有火焰的气相燃烧形式.
消防学校
三.燃烧的类型
2)爆炸的分类.爆炸按照产生的原因和性质不同, 分为物质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 (判断/多选)
消防学校
三.燃烧的类型
①物理爆炸.装在容器内的液体或气体,由于物 理变化(温度,体积和压力等因素的变化)引起体 积迅速膨胀,导致容器压力急剧增加,因超压或 压力变化使容器发生爆炸,且在爆炸前后物质的 性质及化学成分均不改变的现象,称为物理爆炸。
消防学校
三.燃烧的类型
②化学爆炸。由于物质在瞬间急剧氧化或分解 (即物质本身发生化学反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的现象,称为化学爆炸。如炸药,可燃气体,粉 尘等 ③核爆炸。(判断,单选,多选)
消防学校

消防设施操作员三 燃烧和火灾基本知识

消防设施操作员三  燃烧和火灾基本知识

培训模块三燃烧和火灾基本知识>>>培训项目1燃烧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1.燃烧是指( ) 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烟气的现象。

A.可燃物B.易燃物C.助燃物D.爆炸品2.物质处于固体状态而没有火焰的燃烧称为( )A.有焰燃烧B.无焰燃烧C.气相燃烧D.表面燃烧3. 通常将气相燃烧并伴有发光现象称为( )。

A.有焰燃烧B.无焰燃烧C.气相燃烧D.表面燃烧4.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都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这三个条件通常被称为“燃烧三要素”,其中不包括( )。

A.助燃物B.自由基C.可燃物D.引火源5.凡与可燃物相结合能导致和支持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也称氧化剂).以下( ) 不能被称为助燃物。

A.氧气B.液氣C.氟气D.氰气6. 自然界中的可燃物种类繁多,若按化学组成不同,可分为()和无机可燃物两大类。

A.有机可燃物B.固体可燃物C.液体可燃物D.气体可燃物7. ( )不是发生燃烧或持续燃烧的充分条件。

A.一定数量的可燃物B.一定含量的助燃物C.一定能量的引火源D.链式反应的自由基8.按照燃烧发生瞬间的特点不同,燃烧分为着火和( ) 两种类型。

A.引燃B.自燃C.轰燃D.爆炸9.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物质在外部引火源作用下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 )。

A.自燃点B.闪点C.燃点D.爆点10.某些物质具有自然生热而使自身温度升高的性质,物质自然生热达到一定温度时就会发生自燃,这类物质称为易发生自燃的物质。

下列不属于油脂类物质的是( )A.油布B.涂料C.含油切屑D.骨粉11.煤堆会产生热量积累,从而导致煤堆温度升高,当内部温度超过( )C时,就会发生自燃。

A.40B. 50C.60D.8012.某些物质具有自然生热而使自身温度升高的性质,物质自然生热达到一定温度时就会发生自燃,这类物质称为易发生自燃的物质。

【模块三】燃烧和火灾基本知识4

【模块三】燃烧和火灾基本知识4

培训项目4 防火和灭火的基本原理一、单选题1、本题中,()属于控制可燃物的防火措施。

A密闭有可燃介质的容器、设备B限制可燃物质储运量C清除和控制明火源D防止和控制高温物2、下列哪项属于控制可燃物的防火措施()。

A密闭有可燃介质的容器、设备B防止日光照射和聚光作用C用不燃或难燃材料代替可燃材料D在建筑之间留足防火间距,设置防火分隔设施3、下列哪项属于隔绝助燃物的防火措施()。

A密闭有可燃介质的容器、设备B防止日光照射和聚光作用C用不燃或难燃材料代替可燃材料D在建筑之间留足防火间距,设置防火分隔设施4、本题中()项属于隔绝助燃物的防火措施。

A清除和控制明火源B用不燃或难燃材料代替可燃材料C封闭起火的建筑、设备和孔洞等D在建筑之间设置防火间距,建筑物内设置防火分隔设施5、本题中,()属于控制和消除引火源的防火措施。

A密闭有可燃介质的容器、设备B限制可燃物质储运量C清除和控制明火源D在建筑之间设置防火间距,建筑物内设置防火分隔设施6、下列()属于避免相互作用的防火措施。

A密闭有可燃介质的容器、设备B限制可燃物质储运量C清除和控制明火源D在气体管道上安装阻火器、安全液封,水封井等7、利用破坏燃烧爆炸的基础的原理,用阻燃剂对可燃材料进行阻燃处理,改变其然烧性能,这样的防火方法称之为()。

A控制可燃物B隔绝助燃物C控制和清除引火源D避免相互作用8、利用破坏助燃条件的原理,密闭有可燃介质的容器、设备等,这样的防火方法称之为()。

A控制可燃物B隔绝助燃物C控制和清除引火源D避免相互作用9、利用不使新的燃烧条件形成的原理,在建筑之间设置防火间距,建筑物内设置防火分隔设施,这样的防火方法称之为()。

A控制可燃物B隔绝助燃物C控制和清除引火源D避免相互作用10、下列哪项属于冷却法灭火的主要措施()。

A封闭着火的空间B将未着火物质搬迁转移到安全处C将直流水、开花水、喷雾水直接喷射到燃烧物上D往着火物上直接喷射干粉灭火剂,中断燃烧链式反应11、一般氧浓度低于()时,就不能维持燃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物理爆炸。装在容器内的液体或气体,由于物理变化(温度、体积和压力等因 素的变化)引起体积迅速膨胀,导致容器压力急剧增加,因超压或应力变化使容器 发 生爆炸,且在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及化学成分均不改变的现象,称为物理爆炸。 锅炉爆炸、液化石油气钢瓶受热爆炸、油桶或轮胎爆炸P42
三、燃烧的类型
②化学爆炸:由于物质在瞬间急剧氧化或分解(即物质本身发生化学反应) 导致 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而形成爆炸,且爆炸前后物质的化学 成分和性质均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的现象,称为化学爆炸。P44
第二类是分解放热物质。主要包括硝化棉、赛璐珞、硝化甘油、硝化棉漆片等 这类物质的 特点是化学稳定性差,易发生分解而生热自燃。P40-P42
第三类是发酵放热物质。主要包括植物秸秆、果实等。P40-P42
第四类是吸附生热物质。主要包括活性炭末、木炭、油烟等炭粉末。P40-P42
第五类是聚合放热物质。主要包括聚氨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甲基丙 烯酸甲酯 等。P40-P42
三、燃烧的类型
3)爆炸极限
①爆炸极限的定义:可燃的蒸气、气体或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遇火源即能 发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浓度,称为爆炸极限。爆炸下限、爆炸上限、爆炸极限范围。 P48
②不同物质的爆炸极限 :表3-1-5、表 3-1-6、表 3-1-7 P48--P49
③爆炸极限在消防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方面:作为评定可燃 气体、液体蒸气或粉尘等物质火灾爆炸危险性大小的主要指标。第二方面:作为确 定厂房和仓库防火措施的依据。第三方面: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根 据可燃物的爆炸极限及其危险 特性,确定相应的防爆、泄爆、抑爆、隔爆和抗爆 措施。P49--P50
三、燃烧的类型
4)最低引爆能量: ①最低引爆能量的定义。最低引爆能量又称最小点火能量,是指 在一定条件下, 每一种爆炸性混合物的起爆最小点火能量。P50 ②不同物质的最低引爆能量。表3-1-8 表3-1-9 P50
三、燃烧的类型
5)引发爆炸的直接原因。引பைடு நூலகம்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两大方面:
三、燃烧的类型
(2)爆炸
1)爆炸的定义。在周围介质中瞬间形成高压的化学反应或状态变化,通常伴有强 烈放热、发光和声响的现象,称为爆炸。P42
2)爆炸的分类。爆炸按照产生的原因和性质不同,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 爆炸。化学爆炸,按照爆炸物质不同,分为气体爆炸、粉尘爆炸和炸药爆炸;按照 爆 炸传播速率不同,又分为爆燃、爆炸和爆轰。P42
培训模块三 燃烧和火灾基本知识 ●培训项目一 燃烧基础知识 ●培训项目二 火灾的定义与分类 ●培训项目三 建筑火灾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培训项目四 防火与灭火的基本原理
培训项目一 燃烧基础知识
【培训重点】 1.熟练掌握燃烧的定义和条件。 2.掌握燃烧的不同类型和有关术语的定义及其相关内容。 3.了解燃烧产物的定义、类型及毒性。 4.掌握烟气的危害性和流动蔓延过程。 5.掌握火焰的定义、构成及特征,燃烧热和燃烧温度的定义与变化 规律。
三、燃烧的类型
b.闪点的变化规律: 闪点随其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髙;闪点随其沸点的增加而升高; 闪点随其密度的增加而升高;闪点随其蒸气压的降低而升高.P53
C.闪点在消防上的应用:闪点是可燃性液体性质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评定可燃性液 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就越大;反之,则越小。一 是根据闪点划分可燃性液体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将液体生产及储存场所的火灾危险 性分为甲类(闪点<28弋的液体)、乙类(28VW闪点<60T的液体)、丙类(闪 点N 60龙的液体)三个类别。《石油库设计规范》(GB 50074 )根据闪点将液 体分为易燃液体(闪点<45龙的液体)和可燃液体(闪点≥ 45龙的液体)两种类 型。 二是根据闪点间接确定灭火剂的供给强度。P54
(3)一定能量的引火源:从烟囱冒出来的炭火星, 温度约有600℃。P38表 3-1-2
(4)相互作用:要使燃烧发生或持续,除“燃烧三要素”彼此必须要达到一定量 的要求,“燃烧三 要素”还必须相互结合、相互作用。否则,燃烧也不能发生。
三、燃烧的类型
1.按照燃烧发生瞬间的特点不同分类:按照燃烧发生瞬间的特点不同,燃烧分为着火和爆 炸两种类型。 (1)着火:着火又称起火,它是日常生产、生活中最常见的燃烧现象,与是否由外部热 源引发无关,并以出现火焰为特征。可燃物着火一般有引燃和自燃两种方式。P38
三、燃烧的类型
③不同可燃物的引燃:第一,固体可燃物的引燃;第二,可燃液体的引燃;第三,可燃气体 的引燃。 2)自燃 ①自燃的定义:可燃物在没有外部火源的作用时,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 生的燃烧, 称为自燃。P39 ②自燃的类型:自热自燃、受热自燃 P39 ③物质的自燃点: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P39表 31-4 4易发生自燃的物质及自燃特点:易发生自燃的物质种类较多,按其自燃的方式不同,分 为以下类型:
③核爆炸。由于原子核发生裂变或聚变反应,释放出核能所形成的爆炸,称 为核 爆炸。例如,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的爆炸就属于核爆炸。P44
4气体爆炸见物质以气体、蒸气状态发生的爆炸,称为气体爆炸。气体爆炸 具有的主要特征:一是现场没有明显的炸点;二是击碎力小,抛岀物块 大、 量少、抛出距离近,可以使墙体外移、开裂,门窗外凸、变形等;三是爆炸 燃烧波作用范围广,能烧伤人、畜呼吸道;四是不易产生明显的烟熏;五是 易产生燃烧痕 迹。P44
二、燃烧的条件
(3)引火源:凡使物质开始燃烧的外部热源(能源),称为引火源(也称点火源)。 火源通常有明火、高温物体、化学热能、电热能、机械热能、生物能、光能 和核能等七类。 (4 )链式反应:有焰燃烧都存在着链式反应。当某种可燃物受热,它不仅会 汽化,而且其分子会 发生热裂解作用,从而产生自由基。自由基是一种高 度活泼的化学基团,能与其他自 由基和分子起反应,使燃烧持续进行,这 就是燃烧的链式反应。
三、燃烧的类型
⑦爆燃。爆燃是指以亚音速传播的燃烧波。爆燃的产生必须要有三个条件: 一是 有燃料和助燃空气的积存;二是燃料和空气混合物达到了爆燃的浓度; 三是有足够的 点火能量。爆燃的这三要素缺一不可。例如,锅炉在启动、 运行、停运中,避免燃料和助燃空气积存就是杜绝炉膛爆燃的关键所在。 8爆轰。爆轰又称爆震,是指以冲击波为特征,传播速度大于未反应物质中 声速 的化学反应。发生爆轰时能在爆炸点引起极高压力,并产生超音速的 冲击波。P48
三、燃烧的类型
第一类是氧化放热物质。主要包括:油脂类物质(如动植物油类、棉籽、油布、 涂料、炸 油渣、骨粉、鱼粉和废蚕丝等),低自燃点物质(如黄磷、磷化氢、氢化 钠、还原铁、还 原镣、钮黑、苯基钾、苯基钠、乙基钠、烷基铝等),其他氧化放热 物质(如煤、橡胶、 含油切屑、金属粉末及金属屑等)。P40-P42
三、燃烧的类型
第六类是遇水发生化学反应放热物质。主要包括活泼金属(如钾、钠、镁、 钛、 错、锂、饨、钾钠合金等),金属氢化物(如氢化钾、氢化钠、氢化 钙、氢化铝、四 氢化锂铝等),金属磷化物(如磷化钙、磷化锌),金属 碳化物(如碳化钾、碳化钠、 碳化钙、碳化铝等),金属粉末(如镁粉、 铝粉、锌粉、铝镁粉等),硼烷等。 第七类是相互接触能自燃的物质。P40-P42 5.影响自燃发生的因素:一是产生热量的速率;二是通风效果;三是物质周 围环境的保温条件。
● 燃烧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氧化还原化学反应,能燃烧的物质一定能够被氧化,而能被氧化的物 质不一定都能够燃烧。 P36
● 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燃烧反应,可根据“化学反应、放岀热量、 发出光亮”这三个特征 来判断。 P36
二、燃烧的条件
1.燃烧的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 引火源,这三个条件通常被称为“燃烧三要素”。 只有这三个要素同时具备,可燃物才能够发生燃烧,无论缺少哪一个,燃烧都不能发生。 有焰燃烧需要有可燃物、助燃物、引火源和链式反应四个要素。 P36
(1)可燃物:化学组成不同,可分为有机可燃物和无机可燃物两大类;按物理状态不同, 可分为固体可燃物、液体可燃物和气体可燃物三大类。
(2)助燃物:凡与可燃物相结合能导致和支持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也称氧化剂)。 通常助燃物是氧,空气中含有大约21%的氧;氯、氟、氯酸钾等物质也可作为燃烧反应的 助燃物;低氮硝化纤维、硝酸纤维的赛璐珞等 含氧物质,一旦受热,能自动释放出氧,不 需外部助燃物就可发生燃烧。P36---P37
三、燃烧的类型
(2)液体物质燃烧: 1 )闪燃: ①闪燃的定义:可燃性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混台达到一定浓度后,遇明火 发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称为闪燃。P53 ②闪燃的形成过程:闪燃是可燃性液体发生着火的先兆,发生闪燃就是危险 的警告。P53 ③液体的闪点: a.闪点的定义: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可燃性液体表面产生的蒸气在试验火 焰作用下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单位为℃。P53
①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由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引发 爆炸 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生产设备原因、生产工艺原因、物 料原因。
②人的不安全行为: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爆炸的原因主要有:违反操作规 程, 违章作业,随意改变操作控制条件;生产和生活用火不慎,乱用炉火、 灯火,乱丢未熄灭的火柴杆、烟蒂;判断失误、操作不当,对生产出现的超 温、超压等异常现象束手无策;不遵循科学规律指挥生产,盲目施工,超负 荷运转等。P51
6)爆炸对火灾发生变化的影响。P51--P52
三、燃烧的类型
2.按燃烧物形态不同分类:固体物质燃烧、液体物质燃烧、气体物质燃烧P52 (1)固体物质燃烧:P52--P53 1)阴燃:成捆堆放的纸张、棉、麻以及大堆垛的煤、草、锯末等固体可燃物。 2)蒸发燃烧:蜡烛、樟脑、松香、硫黄等物质燃烧。 3)分解燃烧:木材、纸张、棉、麻、毛、丝以及合成高分子的热固性塑料、合成 橡胶等物质。 4)表面燃烧:木炭、焦炭、铁、铜等物质燃烧。
三、燃烧的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