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献刀详细教案2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操献刀》教案

焦作一中崔新

教学目标

1.理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赏细节,探究小说主题。

教学重难点

发掘曹操英雄中“奸”的本质。

教学方法

讨论法诵读法探究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三国时期,刀光剑影,金戈铁马,出现了一批赫赫有名的铁血英雄,传扬了一种轰轰烈烈的生命理想,可是,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就是历史啊!然而,那些人,那些事,又在文学的世界里丰满、鲜活起来。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那些人、那些事又是怎样的呢我们将通过《曹操献刀》来重温那些鲜活的生命。

二、明确学习目标(学生齐读并将学习目标标注在课本上)

1.理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赏细节,探究小说主题。

三、检查预习

1.《曹操献刀》中有名有姓有台词的主要人物都有谁

王允

吕伯奢曹操董卓

陈宫

2.用一个词概括曹操的形象。(学生会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定位:褒或贬。)四、分析罗贯中笔下的曹操形象

由学生预习作业对曹操的评价入手,先来分析曹操的“奸”。

(一)在《曹操献刀》中,最能表现曹操奸诈狠毒的是哪一件事罗贯中是怎么表

现曹操的奸诈狠毒的

学生研读第4段。

明确:亡命途中,草木皆兵,误杀好人,尚可理解;知错再错,诱杀伯奢,穷凶极恶,不可原谅;面对指责,竟道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刺裸裸的无耻!

比较探究:

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孙盛《杂记》孙盛《杂记》中的内容和文本中的内容不同在哪里(引导学生品读“凄怆”、“宁”、“毋”,最后尝试理解翻译)

明确:凄怆——曹操已知铸成大错,愧疚难当,悲怆恸哭。

如果你写这个片段,你会选择哪一句话(横看成岭侧成峰,自圆其说即可。)(二)探究曹操英雄的一面

杀伯奢,我们看到了曹操的冷血和残忍,罗贯中笔下的曹操就只是一个负面的形象吗

学生研读第一段。

赏析:

1.一人抚掌大笑曰:“诸位公卿,夜哭到明……还能哭死董卓否”

明确:推敲“抚掌”的含义。群臣哭作一团,一片混乱,此时慢慢、大声地拍手,有提醒的意思,引人注目,卓尔不群;“慢”中含有嘲讽的意味。

品读语言,读出性格来——信心十足,卓尔不群的曹操。

2.“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豪气干云,壮怀激烈的曹操。

3.“虽死不恨”——正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曹操。

正如刚才同学们所言,在节选部分我们分明看到了曹操英雄的一面。再来看看诗歌中的曹操(出示曹操的诗歌)。

从曹操的诗里,你看到一个怎样的曹操

(心怀天下、志存高远)

明确:曹操的出场,充满了英雄的色彩:董贼废旧立新,大厦将倾,群臣束手

无策之际,一个小小的骁骑校尉,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于既倒。英雄总是在这样在危难之际闪亮登场的,烛之武是,荆轲是,曹操也是!

(三)探究作品中曹操的本心

可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为什么就没能杀死董卓呢

提示:可以从行刺过程和行刺结果来思考这个问题。

学生研读第2段。

行刺过程的分析:

明确:刺客的追求只有一个——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曹操不是,所以输了。与前面的出场相比,英雄气有余,英雄胆不足!

这可以说是没有杀死董卓的原因之一——提前安排退路。

行刺结果的分析:

行刺成功——死;行刺败露——死;献刀脱逃——生。

明确:前两种假设都指向了一种结果——死亡,曹操可舍不得死。初读文本,我们也许会为曹操在命悬一刻的情况下还能顺利脱身而感到钦佩,深入研读,我们不仅怀疑,这种以背叛誓言为代价的灵活机智还值得赞扬吗这种失去立场的随机应变你还会崇敬吗

通过曹操献刀这件事,我们不否认,曹操是聪明的,但绝不智慧!曹操是有英雄气质的,但却不是一个真正的英雄!这种小聪明的核心是利己,它的实质就是奸。至此,曹操奸雄的形象已经跃然纸上。

(四)历史中的曹操与文学中的曹操

明确:历史追求的是真实,文学追求的是艺术,是艺术就离不开虚构。罗贯中本身就有拥刘反曹的倾向,所以他在塑造曹操之初就把他钉在奸的十字架上。我们赏读的是小说中的曹操,是艺术形象,也是历史人物,我们不能用现实去衡量他,也不能简单地贴标签式解读,要透过细微之处,进行深层次的解读。奸雄也好,英雄也好,文学本无标准答案,横看成岭侧成峰!

(五)学习小结

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不仅得益于惊险的情节和离奇的故事,更在于细节的鲜活和生动,欣赏文学作品,细节描写让我们看到曹操英雄背后的奸诈,让我们领会罗贯中的创作意图,让我们理解作品的主题。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运用个性化的细节描写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描写丰富细腻、含意深刻,小中见大,细中见

深。

五、课堂练习

用一句话评价曹操。

六、推荐阅读

1.孙绍振《另眼看曹操》

2.易中天《品三国》第一部《魏武挥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