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教案
七年级(下)信息技术教案全册-图文
七年级(下)信息技术教案全册-图文第一课成立编辑部一、设计思想:本册的主要任务是利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多媒体电子杂志的设计。
通过编辑部的故事、制作电子杂志、杂志的修饰和完善等三个教学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学会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培养整理信息、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发展创新的能力。
本课作为教材的第一单元第一课,要求学生掌握的教学知识点并不多,主要是让学生经历设计任务、了解杂志编辑部的工作流程。
首先要组织学生成立杂志社,确定刊物的主题、名称、栏目和各编辑的分工。
在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多种策略尝试,方法并不局限于书本上的例子,要鼓励同学之间多交流,多合作,着重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创造性;学会同他人交往与合作。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子杂志的一般编辑方法和编辑部的工作流程。
2.过程与方法:尝试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够积极主动的与他人交流合作。
3.情感与价值观:增强信息意识,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构思编辑部总体框架难点:小组合作和编辑部的分工四、教学准备1.准备2~3个不同风格的电子杂志的范例。
2.在指定文件夹中放一些素材,让学生通过网上邻居将喜欢的杂志范例拷贝到自己的文件夹里。
或者提供学生一些网址,让学生通过浏览器直接查找自己喜欢的电子杂志范例。
五、教学过程1、教师要提供2~3个做好的范例,最好是风格不一致的。
让学生对电子杂志大致有个了解,但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萌发想要自己创作的愿望。
同时让学生知道做什么事都要先有思考,要有计划。
2、在构思编辑部的总体框架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6—8人),在编辑部里有哪些分工内容?为了让讨论落到实处,可以规定每组必须讨论出2~3个主题。
3、电子杂志风格的确定可以让学生单独进行思考,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当然教师需要结合范例,将风格这一较为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七年级(下)信息技术教案全册
第一课成立编辑部一、设计思想:本册的主要任务是利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多媒体电子杂志的设计。
通过‚编辑部的故事‛、‚制作电子杂志‛、‚杂志的修饰和完善‛等三个教学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学会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培养整理信息、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发展创新的能力。
本课作为教材的第一单元第一课,要求学生掌握的教学知识点并不多,主要是让学生经历设计任务、了解杂志编辑部的工作流程。
首先要组织学生成立杂志社,确定刊物的主题、名称、栏目和各编辑的分工。
在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多种策略尝试,方法并不局限于书本上的例子,要鼓励同学之间多交流,多合作,着重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创造性;学会同他人交往与合作。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子杂志的一般编辑方法和编辑部的工作流程。
2.过程与方法:尝试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够积极主动的与他人交流合作。
3.情感与价值观:增强信息意识,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构思编辑部总体框架难点:小组合作和编辑部的分工四、教学准备1.准备2~3个不同风格的电子杂志的范例。
2.在指定文件夹中放一些素材,让学生通过‚网上邻居‛将喜欢的杂志范例拷贝到自己的文件夹里。
或者提供学生一些网址,让学生通过浏览器直接查找自己喜欢的电子杂志范例。
五、教学过程1、教师要提供2~3个做好的范例,最好是风格不一致的。
让学生对电子杂志大致有个了解,但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萌发想要自己创作的愿望。
同时让学生知道做什么事都要先有思考,要有计划。
2、在构思编辑部的总体框架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6—8人),在编辑部里有哪些分工内容?为了让讨论落到实处,可以规定每组必须讨论出2~3个主题。
3、电子杂志风格的确定可以让学生单独进行思考,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当然教师需要结合范例,将风格这一较为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4、接下来就需要综合考虑大家的意见,形成编辑计划书。
七年级信息技术全册教案(清华版)(下册)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段国芸2014.3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理解信息的含义与特征;理解信息技术与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了解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情况。
2、能力方面: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进行辩证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理论和实际。
三、教学难点:信息技术的发展中涉与到的有关概念与其具体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该课在多媒体教室上.五、教学方法:阅读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比喻法六、教学安排:一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板书)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在初中我们学了有关信息技术的知识从现在起我们要继续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请看投影。
(师)从这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世纪之交,千年更迭,人类进入了以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新的时代,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
那我们看一下今天所要讲的内容:(打出投影片,此投影内容的说明如下)谈到信息技术那我们就要谈“信息”。
一、什么是信息?(点击主图中的相应超,则此片蓝底从上到下打开)1、什么是信息?A:共享信息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就越大比如我有一个科技成果,它是以文字或语言的方式表示的,是一条信息,知道的人越多它的价值就越大。
它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或经济效益。
信息是一种资源。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共同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但信息与物质和能源不同的是物质和能源使用后减少,信息使用以后却不会减少,共享信息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就越大,这就是信息的共享性。
B: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大家谁能举出一个信息不存在的例子(设问)。
不论你说不说话,睡不睡觉,你都给别人一个信息。
由于宇宙中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
信息是事物运的状态和方式,因此,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C:信息也会过时(提问)大家谁能举出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下册)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下册)第一章:网络的基本概念与使用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如互联网、IP地址等。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习惯,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法规。
1.2 教学内容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网络的基本组成:硬件设备、传输协议、域名系统等网络的正确使用方法:浏览网页、搜索信息、文件等网络道德和法律法规:保护个人隐私、不传播不良信息等1.3 教学活动讲授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通过案例分析,讲解网络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网络使用的心得和经验1.4 教学评价学生能回答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组成学生能演示正确使用网络的方法和技巧学生能列举网络道德和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第二章: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如插入、删除、编辑单元格等。
培养学生运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电子表格软件的界面和功能:菜单栏、工具栏、单元格等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插入、删除、编辑单元格数据整理和分析:排序、筛选、公式和函数的使用2.3 教学活动讲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通过实例演示,教授数据整理和分析的方法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2.4 教学评价学生能熟练操作电子表格软件,进行基本操作学生能运用公式和函数进行数据计算和分析学生能独立完成数据整理和分析的任务第三章:演示文稿的制作与展示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使用演示文稿软件制作简单的演示文稿。
培养学生有效地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成果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演示文稿软件的界面和功能:幻灯片、模板、动画等演示文稿的制作:插入文本、图片、图表等演示文稿的展示:动画效果、切换效果、演讲稿等3.3 教学活动讲解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通过实例演示,教授制作和展示演示文稿的方法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制作并展示自己的演示文稿3.4 教学评价学生能熟练操作演示文稿软件,制作简单的演示文稿学生能运用动画效果和切换效果,使演示文稿更具吸引力学生能有效地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成果第四章:计算机编程基础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编程的基本概念,如变量、循环、条件语句等。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清华版
提克阿热克乡中学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付永亮2013.2.25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进度表课题:第一课成立编辑部课题:第二课选择编辑器课题:第三课编辑计划书一、导入新课:(一)引入新课本课是把上节课第一次编委会讨论的编辑计划书,输入到Word中,进行排版美化,通过打印机把计划书打印出来,每人一份,以使编辑部组内的每个编辑明确编辑的内容及各自承担的任务。
通过局域网向同学们展示“范例完成的示意图”如下:二、教学新课(二)编辑计划书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应具备一定的文字输入技能,同时已经掌握Word排版的基本技能,如插入艺术字、剪贴画、设置字符底纹、字体颜色等。
1、编辑部成员共同在主编的计算机中建立一个以杂志社名称命名的文件夹。
用来存放杂志的文档和有关的资料,如图所示。
复备2、在该文件夹中新建一个名为“编辑计划”的Word文档,如图所示。
3、输入计划书的内容。
4、在文档的最后插入日期和时间。
在“插入”菜单中选择“日和时间”项,即可在光标所在位置插入当前的日期和时间,如图所示5、利用“格式工具栏”对计划书进行编辑,形成一份图文并茂的文档,对编辑计划书的排版美化,不必强求一律,要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相关排版技能,排出个性化的计划书,鼓励学生大胆的创新,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如图所示。
(三)打印预览打印预览就是在打印文档之前真实地看到打印后的效果。
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打印预览”按钮,进入“预览”方式,如图所示。
在打印预览模式下,有一个打印预览工具栏,单击“显示比例”下拉菜单,可以调整文档在屏幕上显示的大小;通过“多页”按钮可控制每屏显示的页数。
如果对排版格式和布局感到满意,就可以直接打印了。
如果对版面安排不满意,可以单击预览窗口中的“关闭”按钮,关闭打印预览窗口,返回编辑窗口继续修改。
(四)打印计划书把计划书打印出来是本节课的难点,如果全部在课堂上打印出来,时间上不可能;在课堂上可以每组打印一份,其余的,可以安排在课外,也可以让学生到自己家里打。
七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七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全册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发展史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从电子管计算机到集成电路计算机,再到现在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了解我国计算机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1.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介绍计算机的硬件组成部分,如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
介绍计算机的软件组成部分,如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1.3 计算机的开机和关机讲解开机的步骤,包括开关机的正确方法。
讲解关机的步骤,包括正常关机和强制关机。
第二章: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2.1 操作系统的认识介绍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介绍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和基本操作。
2.2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讲解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
讲解创建、复制、移动、删除文件和文件夹的方法。
2.3 计算机的设置和优化讲解计算机的系统设置,如屏幕分辨率、声音设置等。
讲解计算机的优化方法,如清理磁盘、优化启动项等。
第三章: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3.1 文字处理软件的认识介绍文字处理软件的概念和作用。
介绍Microsoft Word的基本操作。
3.2 文档的基本操作讲解文档的新建、打开、保存和关闭。
讲解文本的输入、编辑和格式设置。
3.3 文档的美化和打印讲解字体、字号、颜色、对齐等格式的设置。
讲解插入图片、表格、页眉页脚等元素。
讲解打印文档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四章: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4.1 电子表格软件的认识介绍电子表格软件的概念和作用。
介绍Microsoft Excel的基本操作。
4.2 工作表的基本操作讲解工作表的新建、打开、保存和关闭。
讲解单元格的选定、编辑和格式设置。
4.3 数据的录入和处理讲解数据的输入方法,如手动输入、导入外部数据等。
讲解数据的排序、筛选、汇总等处理方法。
第五章: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5.1 演示文稿软件的认识介绍演示文稿软件的概念和作用。
介绍Microsoft 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
5.2 演示文稿的制作讲解演示文稿的新建、打开、保存和关闭。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全册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开关机、使用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和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
2. 学会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进行资源管理,包括创建、复制、删除文件和文件夹等。
3. 掌握常用办公软件(如Word、Excel)的基本使用方法,进行简单的文档编辑和数据处理。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开关机的正确方法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的使用2. 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桌面环境的熟悉任务栏和开始菜单的使用文件资源管理器的操作常用的系统设置3. 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Word的基本操作(如创建、编辑、保存文档)Excel的基本操作(如创建、编辑、保存工作簿)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常用办公软件(Word、Excel)的基本使用方法2. 教学难点:Excel中公式的输入和函数的应用Word中字体和段落格式的设置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Windows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
实践法:学生在计算机上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2. 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
网络教学:利用校园网,获取更多教学资源,拓宽学生视野。
五、教学安排1. 课时:共20课时2. 教学计划:第1-4课时: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第5-8课时: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第9-12课时:Word的基本使用第13-16课时:Excel的基本使用第17-20课时:综合练习与拓展六、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出勤、纪律、参与度等。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计算机操作和实践环节中的表现,如正确开关机、熟练使用输入输出设备、合理管理文件资源等。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包括Word和Excel文档的编辑、格式设置、数据处理等。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下册)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下册)第一章:网络的基本概念与使用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网络的定义、发展历程以及基本组成。
学会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搜索和交流。
1.2 教学内容网络的定义与分类互联网的发展历程网络的基本组成互联网的使用:浏览网页、搜索信息、网上交流等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学习使用互联网。
1.4 教学步骤讲解网络的定义与分类。
介绍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讲解网络的基本组成。
学生实践,学习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搜索和交流。
1.5 作业与评价学生完成一篇关于互联网发展历程的小作文。
评价学生对网络基本概念的理解和互联网使用的能力。
第二章:电子表格的使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数据录入、编辑、计算和可视化。
2.2 教学内容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数据录入与编辑数据计算数据可视化:图表的制作与展示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学习电子表格的使用。
2.4 教学步骤讲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
学生实践,学习数据录入与编辑。
讲解数据计算的方法。
学生实践,学习制作图表。
2.5 作业与评价学生完成一份电子表格作业,包括数据录入、计算和图表制作。
评价学生对电子表格软件的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第三章:演示文稿的制作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使用演示文稿软件制作和展示演示文稿。
3.2 教学内容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幻灯片的制作与编辑动画与过渡效果的添加演示文稿的展示与分享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学习演示文稿的制作。
3.4 教学步骤讲解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
学生实践,学习幻灯片的制作与编辑。
讲解动画与过渡效果的添加方法。
学生实践,学习演示文稿的展示与分享。
3.5 作业与评价学生完成一份演示文稿作业,包括幻灯片的制作、动画与过渡效果的添加。
评价学生对演示文稿软件的操作能力和演示文稿的制作水平。
清华版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
6.10至6.14
期末测试
1
1、检测本学期所学内容
2、通过笔试和机试进行测试
3、培养学生良好的内容
6.17至6.21
1
1、掌握保存工作薄的方法,学会填充柄的使用。
2、使学生建立数据处理的概念。
3、培养学生自主查找和获取信息的意识。
工作表的构成,有规律数据的快速输入。
填充柄的操作。
3.18至3.22
4、动物的力量——初识高效运算的函数
(月测试)
1
1、掌握求和函数的使用方法。
2、使生掌握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操作,掌握仿制图章工具的使用。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用仿制图章工具处理图像。
掌握仿制图章工具的使用。
5.20至5.24
12、方寸集美景——图像裁剪和画笔工具
1
1、掌握图像裁剪和画笔工具的用法。
2、通过工具的使用进行图片的处理。
3、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掌握图像裁剪和画笔工具的用法。
2013.3.4至3.8
2、信息新技术——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
1
1、了解计算机的组成,能够区分软硬件的特点,用途。
2、通过阅读,交流学习信息新技术。
3、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知道计算机由硬件和软件组成。
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3.11至3.15
第二单元动物新视野
3、动物的速度——工作表、单元格、填充柄
6、动物的聚会——数据排序、分类及图表处理
1
1、掌握数据升序降序,图标以及分类处理。
2、能够在数据的排序,图标的处理中,体会信息的处理方式。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教案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教案第一章:网络基础知识1.1 网络的起源与发展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特点。
1.2 互联网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互联网的定义和组成。
让学生了解互联网的协议和分层结构。
1.3 网络地址与域名系统让学生了解IP地址的概念和分类。
让学生了解域名系统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第二章:浏览器使用与信息搜索2.1 浏览器的安装与使用让学生了解浏览器的种类和特点。
让学生掌握浏览器的安装和基本操作。
2.2 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让学生了解搜索引擎的分类和特点。
让学生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包括关键词搜索、高级搜索等。
2.3 信息的评估与引用让学生了解网络信息的来源和可靠性。
让学生学会评估信息的价值和引用规则。
第三章:电子邮件与即时通讯3.1 电子邮件的发送与接收让学生了解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和格式。
让学生掌握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方法。
3.2 电子邮件的客户端软件使用让学生了解常用的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
让学生掌握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的基本操作。
3.3 即时通讯工具的使用让学生了解常用的即时通讯工具。
让学生掌握即时通讯工具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第四章:网络文化与道德法规4.1 网络文化的特点与影响让学生了解网络文化的特点和影响。
4.2 网络安全与道德规范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让学生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和道德规范。
4.3 网络法律法规的了解让学生了解我国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
让学生学会遵守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维护网络秩序。
第五章:数字创作与分享5.1 数字媒体的类型与特点让学生了解数字媒体的类型和特点。
让学生学会正确选择和应用数字媒体。
5.2 数字创作工具的使用让学生了解常用的数字创作工具。
让学生掌握数字创作工具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5.3 数字作品的分享与传播让学生了解数字作品分享的方式和平台。
让学生学会合理分享和传播数字作品,尊重知识产权。
第六章:计算机基础操作6.1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让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界面。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教案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
2.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应用领域2. 常用信息技术的操作方法3. 网络资源的使用和注意事项4. 信息伦理和网络安全5. 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案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操作方法、网络资源的使用和注意事项、信息伦理和网络安全。
2. 教学难点:信息技术的操作方法、网络资源的高级应用、信息伦理和网络安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网络资源的使用和注意事项、信息伦理和网络安全。
2. 实践法:引导学生操作常用信息技术,学会网络资源的高级应用。
3. 案例分析法:分析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每人一台计算机。
2. 教学软件:教学所需的演示文稿、案例资料、操作指南等。
3. 教学工具:计算机、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六、教学进程1. 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应用领域(2课时)1.1 信息技术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及未来发展趋势2. 常用信息技术的操作方法(4课时)2.1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2.2 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2.3 表格处理软件的使用2.4 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3. 网络资源的使用和注意事项(2课时)3.1 网络浏览器的基本使用3.2 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3.3 网络资源的评估与引用4. 信息伦理和网络安全(2课时)4.1 信息伦理规范与案例分析4.2 网络安全知识与防护措施5. 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案例(4课时)5.1 教育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5.2 医疗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5.3 企业管理的信息技术应用5.4 日常生活里的信息技术应用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验学生对信息技术基本概念、应用领域、操作方法、网络资源使用和注意事项、信息伦理和网络安全的掌握程度。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教案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够熟练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
3.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培养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五章:Internet的基本使用1.1 了解Internet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1.2 学会使用浏览器浏览网页1.3 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1.4 学会和安装软件2. 第六章:网络通信2.1 了解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2.2 学会使用电子邮件客户端发送和接收邮件2.3 掌握腾讯QQ等即时通讯工具的使用方法3. 第七章:博客与微博3.1 了解博客与微博的基本概念3.2 学会使用博客和微博进行信息发布与交流3.3 掌握网络社交礼仪4. 第八章:网络信息安全4.1 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4.2 学会使用杀毒软件进行病毒查杀4.3 掌握网络安全防护措施4.4 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5. 第九章: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5.1 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本概念5.2 学会使用常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5.3 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本操作方法三、教学方法1. 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技能。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采用案例教学法,结合典型实例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程度、操作技能等。
2. 结果性评价: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实践作品等方式,评估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程度。
3. 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的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和平时表现,进行全面评估。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信息技术下》2. 教学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3. 网络资源:相关网站、博客、微博等4. 实践作品:学生作品示例5. 辅助工具:计算机、投影仪、音响等六、第十章:信息处理与演示文稿6.1 了解信息处理的基本概念6.2 学会使用Microsoft Word进行文档编辑6.3 掌握Microsoft 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的方法6.4 学会运用多媒体元素丰富演示文稿七、第十一章:电子表格与数据处理7.1 了解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7.2 学会使用Microsoft Excel创建和管理表格7.3 掌握Excel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7.4 学会使用公式和函数进行数据计算八、第十二章:网络资源搜索与利用8.1 了解网络资源的基本概念8.2 学会使用搜索引擎高效搜索信息8.3 掌握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技巧8.4 学会评估和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九、第十三章:数字艺术与创意设计9.1 了解数字艺术的基本概念9.2 学会使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图片编辑9.3 掌握简单的计算机绘画技巧9.4 学会运用数字技术进行创意设计十、第十四章:信息技术与社会应用10.1 了解信息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10.2 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10.3 掌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方法10.4 提高信息技术素养,适应信息化社会教学方法:1. 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技能。
七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七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全册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学会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1.2 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组成部件: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开关机、使用鼠标和键盘等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组成部件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1.4 教学评价课后小测验,测试学生对计算机发展历程和基本组成部件的掌握情况操作实践,检查学生对计算机基本操作的熟练程度第二章:操作系统及其应用2.1 教学目标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掌握常用应用程序的使用方法2.2 教学内容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和基本操作常用应用程序的使用方法:记事本、画图等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常用应用程序的使用方法2.4 教学评价课后小测验,测试学生对操作系统概念和作用的掌握情况操作实践,检查学生对Windows操作系统和常用应用程序的熟练程度第三章: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3.1 教学目标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Word 2010进行文字处理掌握Word 2010的基本操作和功能3.2 教学内容文字处理软件的概念和作用Word 2010的界面和基本操作Word 2010的功能:字体设置、段落设置、插入图片等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Word 2010进行文字处理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Word 2010的基本操作和功能3.4 教学评价课后小测验,测试学生对文字处理软件概念和作用的掌握情况操作实践,检查学生对Word 2010的基本操作和功能的熟练程度第四章: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4.1 教学目标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Excel 2010进行电子表格制作掌握Excel 2010的基本操作和功能4.2 教学内容电子表格软件的概念和作用Excel 2010的界面和基本操作Excel 2010的功能:单元格操作、数据录入、公式函数等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Excel 2010进行电子表格制作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Excel 2010的基本操作和功能4.4 教学评价课后小测验,测试学生对电子表格软件概念和作用的掌握情况操作实践,检查学生对Excel 2010的基本操作和功能的熟练程度第五章: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5.1 教学目标了解演示文稿软件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PowerPoint 2010制作演示文稿掌握PowerPoint 2010的基本操作和功能5.2 教学内容演示文稿软件的概念和作用PowerPoint 2010的界面和基本操作PowerPoint 2010的功能:幻灯片制作、动画效果、切换效果等5.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演示文稿软件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PowerPoint 2010制作演示文稿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PowerPoint 2010的基本操作和功能5.4 教学评价课后小测验,测试学生对演示文稿软件概念和作用的掌握情况操作实践,检查学生对PowerPoint 2010的基本操作和功能的熟练程度第六章:计算机网络基础6.1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作用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和分类学会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搜索6.2 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作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硬件、软件、协议等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等互联网的基本使用:浏览器、搜索引擎等6.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作用,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和分类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学会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搜索6.4 教学评价课后小测验,测试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概念和作用的掌握情况操作实践,检查学生对互联网基本使用的熟练程度第七章:信息安全与道德规范7.1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和防范措施掌握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遵守计算机使用道德规范7.2 教学内容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和防范措施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知识:密码保护、数据备份等计算机使用道德规范:尊重他人隐私、不恶意攻击等7.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和防范措施,掌握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遵守计算机使用道德规范7.4 教学评价课后小测验,测试学生对计算机病毒和计算机安全的掌握情况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计算机使用道德规范方面的表现第八章:程序设计基础8.1 教学目标了解编程语言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一种简单的编程语言进行程序设计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8.2 教学内容编程语言的概念和作用一种简单的编程语言:Python等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等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编写代码、调试程序等8.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了解编程语言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一种简单的编程语言进行程序设计通过编程实践,让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8.4 教学评价课后小测验,测试学生对编程语言概念和作用的掌握情况编程实践,检查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的熟练程度第九章:算法与问题解决9.1 教学目标了解算法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算法解决问题掌握算法的基本思想和方法9.2 教学内容算法的概念和作用常见算法:排序、查找、递归等算法的基本思想:逐步求精、模块化等算法的方法:穷举法、递推法、动态规划等9.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了解算法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算法解决问题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掌握算法的基本思想和方法9.4 教学评价课后小测验,测试学生对算法概念和作用的掌握情况问题解决实践,检查学生对算法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的熟练程度第十章:综合应用与创新10.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10.2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教育、医疗、交通等创新实践项目:编程设计、网站制作、数据分析等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检索、信息评估、信息伦理等10.3 教学方法采用项目式学习方法,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10.4 教学评价学生项目作品展示,评估学生在信息技术综合应用和创新实践方面的能力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评估学生在信息素养方面的表现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需要重点关注的原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基础,掌握这些操作对于后续的学习至关重要。
清华大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初中七年级下册全册优质课件
人是世间最具智慧的生物,由血肉之躯和精巧严密的思维组成, 创造了人类社会的无数奇迹。人的这种结构特点被应用到机器中,就 有了现在的计算机。
1
计算机硬件
组成计算机的各种部件(即有形设备)是计算机硬件,计算机 的所有硬件组成了计算机硬件系统。从外观上看,台式计算机硬件 系统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等部件组成。
由此可见,信息就是某个事物所表达的一些意思或内容。还是用 铃声来举例,有些铃声表达的是“起床”的信息,有些铃声表达的是 “上课”的信息,这些信息描述了被表示的那些事物的某种属性、状 态或运动变化规律。 信息本身(即内容含义)是无形的,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不能 独立展现,但信息可以通过其他事物(即载体)来表达和传播。例如, 上课的信息通过铃声来表达,花的清香品质通过气味来表达,企盼和 平的愿望通过和平鸽来表达,大众传媒将信息通过报纸上的文字、图 片或影视中的图像及声音来表达。 正是由于信息可以通过文字、图片、音频或视频等形式来表达, 并借助于某种载体来传递,因此,信息是可以共享的,信息在同一时 刻可被多人同时接收。如同学们听教师唱歌,歌声被全班同学接收。
近代社会电报、电话的发明以及广播电视的普及和应用,推进 了近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现代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得到飞速发展, 如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半导体存储器、光记录器、现代印刷、 计算机网络、手机、电视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 率和生活质量,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信息技术一般是指在信息的获取、存储、传递、加工、应用、 管理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 传感技术、控制技术等。
2
了解信息技术
人类在了解自然、改善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对信息进行获取、 传递、存储、处理和控制,进而产生了一系列信息工具。各种信息 工具的改善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信息技 术的发展历程。 古时有结绳记事、甲骨文、活字印刷、烽火台、信使、信鸽、 地动仪、算盘等,有些技术一直沿用至今。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全册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2)掌握常用的信息处理方法,如文字处理、表格处理、演示文稿制作等。
(3)学会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检索、交流与合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信息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信息技术的应用意识。
(2)培养学生遵守信息法律法规,尊重知识产权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1. 信息技术的定义与发展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与功能3. 常用信息技术设备与软件4. 信息安全与道德规范第二章:文字处理1.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2. 字体、段落格式的设置3. 表格的制作与编辑4. 文档的打印与输出第三章:表格处理1. 表格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2. 表格的创建、编辑与格式化3. 数据排序与筛选4. 数据汇总与分析第四章:演示文稿制作1. 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2. 幻灯片的布局与设计3. 图片、图表、动画的使用4. 演示文稿的播放与展示第五章:互联网应用1. 互联网的基本概念与接入方式2. 浏览器的使用与网页搜索3. 电子邮件的发送与接收4. 网络交流工具的使用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 任务驱动教学:以实际任务为线索,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案例教学:通过分析典型实例,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
4.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协作精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参与度、合作精神等。
2. 成果性评价:评价学生完成任务的质量,如作品设计、创新能力等。
3. 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的平时成绩、实践操作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进行评价。
七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七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全册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发展史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从电子管计算机到集成电路计算机,再到现在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了解我国计算机的发展状况,以及我国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
1.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部分,如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
了解计算机的软件组成部分,如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1.3 计算机的启动与关闭学习计算机的启动过程,了解启动顺序以及启动过程中各个部件的作用。
学习计算机的关闭方法,了解正确关闭计算机的重要性。
第二章:操作系统及其应用2.1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了解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和作用。
了解常见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macOS等。
2.2 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学习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组成,如桌面、任务栏、开始菜单等。
学习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如打开关闭文件、调整系统设置等。
2.3 常用应用程序的使用学习Word、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
学习如何使用网络浏览器、音乐播放器等常用应用程序。
第三章:文字处理3.1 文字处理的基本概念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定义、功能和作用。
了解常见文字处理软件,如Microsoft Word、WPS Office等。
3.2 Microsoft Word的基本操作学习Microsoft Word的界面组成,如菜单栏、工具栏、编辑区等。
学习Microsoft Word的基本操作,如输入文字、编辑文本、设置字体格式等。
3.3 文字处理的高级技巧学习如何使用Microsoft Word进行排版、插入图片、创建表格等。
学习如何保存、打开和打印文档。
第四章:电子表格4.1 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定义、功能和作用。
了解常见电子表格软件,如Microsoft Excel、WPS Office等。
4.2 Microsoft Excel的基本操作学习Microsoft Excel的界面组成,如菜单栏、工具栏、工作表等。
清华版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一、学期分析初中七年级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很浓厚,想要动手的积极性也比较高,通过对上学期的学生表现及动手操作能力的观察,发现学生动手能力差异较大,有些学生能快速掌握,有些同学还需要其他同学的帮助才能完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任务的设计上,需要有层次性,既照顾了能力强的同学,同时也关注了动手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注重知识的基础性,又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教材分析本教材是清华版七年级下册,教材以学生动手操作为活动主线,体现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
本教材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坚持从实际问题出发,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信息素养。
教材共有4个单元。
第1单元是介绍信息新概念和信息新技术,主要是理论知识,第2单元以Excel为主要内容,重点让学生学习工作表、填充柄、函数、数据表及数据排序图表处理,第3单元是桌面DIY,学习Photoshop软件中的应用,学习填充工具、矩形选框工具、魔棒工具和模糊工具及添加文字图层等知识点。
第4单元是设计的魅力,还是以Photoshop软件中的工具学习,学以致用。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了解信息新概念,信息新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2、掌握Excel中填充柄的使用,函数的应用,修饰数据表及数据排序图表处理的应用。
3、Photoshop软件中各种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应用。
四、教学措施1、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
2、教学中灵活使用演示教学、启发式教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3、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注重动手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培养,耐心辅导学生。
4、分层教学,教学中有梯度,有层次,让学生在教学任务中都能感受到信息技术的实用性,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五、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2、让学生感受互联网时代,体验感受因特网带给人们的便捷。
3、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达到信息技术学以致用的效果。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
3. 学会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查询和资源获取。
4. 培养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处理问题和完成任务。
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
3. 互联网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巧。
4. 信息技术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
2. 学会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查询和资源获取。
教学难点:1. 学会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查询和资源获取。
2. 信息技术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材:《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1. 导入:通过讨论和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 介绍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应用场景。
3. 学生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展示各种信息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课: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1. 导入:通过展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机、关机、登录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2. 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外部设备。
3. 学生活动: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登录、打开软件、编辑文档等。
第三课:互联网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巧1. 导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互联网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介绍互联网的基本结构和常用服务。
3. 学生活动:让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查询和资源获取,如查找资料、下载文件等。
第四课:信息技术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1. 导入:通过展示和讨论各种信息技术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介绍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3. 学生活动:让学生小组讨论和展示各种信息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教学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成果。
2. 鼓励学生发表学习体会和个人感悟。
3. 提出进一步学习和提高的建议。
信息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七年级下册教参
第1单元信息大世界一、单元概述本单元学习信息、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让学生正确理解“信息”概念,明确信息通过载体来传播,了解载体的常见形式,消除学生对信息概念的模糊认识;明确信息技术的内含,简单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了解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相关产品及用途,明确信息技术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作用;深入了解信息技术的核心设备——计算机,了解计算机的硬件、软件组成,消除学生对计算机的神秘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单元围绕信息及信息技术概念这个主题,安排了二课内容,通过大量精美的图片、简洁的表格展示认识的对象及学习任务,力求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第1课是“信息新社会”,通过精美的图片及文字解说,介绍信息的含义,同时明确信息通过这些载体来传播,并进一步认识常见的信息载体形式,让学生透过现象看到“信息”的本质,将正确的概念根植于学生的大脑之中;通过案例列举及图片展示,让学生简单、直观地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明确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发挥重要的作用,简单了解信息技术研究的内容。
第2课“信息新技术”,主要介绍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硬件部分通过图形、图片和表格让学生了解组成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五大功能模块、计算机工作流程及硬件功能、样式,进一步消除学生对计算机的神密感,对学生自主判别计算机的性能也有一定的帮助;软件部分用类比的方法介绍软件的地位及担当重要的作用,并简单了解软件的分类。
本单元各课除了基础知识学习外,每课都安排了一些相关的知识巩固、延伸内容,分布在“DIY”、“视野拓展”和“活动天地”栏目中,目的是培养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知识面,给学生进行探索学习提供帮助。
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处理教材。
二、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信息、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
2、初步理解信息及其载体的关系,认识常见的信息载体。
3、初步了解计算机软、硬件组成,明确软硬件之间的关系.三、重点难点重点:1、认识并理解信息、信息技术的含义.2、认识计算机硬件系统及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理解信息的含义及特征;理解信息技术及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了解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情况。
2、能力方面: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进行辩证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理论和实际。
三、教学难点:信息技术的发展中涉及到的有关概念及其具体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该课在多媒体教室上.五、教学方法:阅读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比喻法六、教学安排:一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板书)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在初中我们学了有关信息技术的知识从现在起我们要继续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请看投影。
(师)从这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世纪之交,千年更迭,人类进入了以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新的时代,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
那我们看一下今天所要讲的内容:(打出投影片,此投影内容的说明如下)谈到信息技术那我们就要谈“信息”。
一、什么是信息?(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蓝底从上到下打开)1、什么是信息?A:共享信息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就越大比如我有一个科技成果,它是以文字或语言的方式表示的,是一条信息,知道的人越多它的价值就越大。
它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或经济效益。
信息是一种资源。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共同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但信息与物质和能源不同的是物质和能源使用后减少,信息使用以后却不会减少,共享信息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就越大,这就是信息的共享性。
B: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大家谁能举出一个信息不存在的例子(设问)。
不论你说不说话,睡不睡觉,你都给别人一个信息。
由于宇宙中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
信息是事物运的状态和方式,因此,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C:信息也会过时(提问)大家谁能举出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总结:信息的时效性要求及时获得和利用信息,这样才能体现信息的价值。
D:信息离不开载体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不是事物本身,因此,它不能独立存在,必须借助某种符号和物体才能表现出来,而且同一信息还可以借助不同的载体来表现。
比如新闻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来表现。
信息离开载体就不能存储和传递。
掌握了信息的定义和特征,对信息进行观察、了解和利用这就是信息活动,它与我们的是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二、信息活动(板书)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存储--------------------信息传递(板书)(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蓝底以百叶窗形式打开)在此可以让一位同学上来指出计算机的各个部位。
(检测一下学生的掌握情况)计算机从只能处理数值到能处理各种声音及影像信息,从孤立的到相互之间的网络联系,计算机向网络化和多媒体化方向发展。
三、计算机网络请看(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从无到有同时配解说)可通过作图加比喻法。
讲述此内容四、多媒体计算机向多媒体方向发展,那什么是多媒体呢?(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从无到有出现同时配解说)计算机的发展方向:(在信息革命处已提及,此处重提,强调一下)网络及多媒体化:以internet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正迅速将全球联成一个整体,“地球村”不再是梦,信息的交流及传播没有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计算机从处理文字和数值,扩展到处理声音、图像、影像等。
(讨论)简单提及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及现有水平,指出我国信息技术同世界先进技术之间的差距(印度及美国),激励学生的爱国情操,鼓励他们学好知识,报效国家。
五、回顾所学的内容:通过投影回顾(总结性的)六、作业:(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蓝底旋转出现)课后练习1、书面练习:课后作业1-4,课后完成,下一次课抽查完成情况。
2、查找有关的资料:电脑报、上网、十万个为什么之等信息学科,培养自己的课外阅读和自习的能力。
第2课、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是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的第一单元第二课,属于常识课。
主要内容是介绍常用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各部分的名称及其作用。
难点:计算机软件的概念,三、课时安排:l课时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l)了解常用计算机的构成;(2)认识计算机的主机、常用的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并了解它们的作用;(3)了解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的概念;(4)了解主机的内部结构;(5)学会对一台简易的计算机进行组装操作。
2.过程与方法(l)通过学生观察计算机,直观地认识组成计算机的主要设备及其作用;(2)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扩展学生自己已有的知识,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有个系统的了解,让学生学会协作学习,学会自我评价的方法;(3)通过让学生动手对计算机进行组装,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并获得成功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计算机消除学生对计算机的神秘感,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五、教学理念和方法本节是以知识学习为主,内容较多,而且有些还是比较抽象的,学习时要结合实物、图片进行,使一些理念性的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事例。
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为了让学生消除对计算机的陌生感,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设计了以下活动。
活动一,让学生观察打开机箱的主机。
活动二,让学生动手操作,将一台简易的电脑组装起来。
六、教学组织设计通过猜谜语引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通过设问和图片介绍的方法,让学生认识计算机。
通过让学生观察和小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是由主机、输入部分、输出部分组成。
通过让学生以产品介绍员的身份向同学介绍计算机各部分设备的名称和作用。
通过教师讲述、让学生认识硬件和软件的概念及其作用。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装机小能手的活动,激发起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七、教学准备机房、学生用电脑、各类计算机的图片。
九、教学过程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系统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图片来让学生认识计算机的分类和组成,认识计算机的各部分设备的名称和作用,同时通过学生扮演产品介绍员的活动,让学生说出所认识的计算机各部分设备的名称和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由于这是七年级信息技术第一单元第二课进一步认识计算机的构成及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安排了学生组装计算机这一环节,虽然只是简单的连线,但却能给学生很大的成功感和满足感。
但由于是小组合作,可个别学生生得不到锻炼,教师在小组干部培训方面要加强这方面的引导和培训。
再教设计压缩知识学习时间,多抽出时间让学生动手实践组装计算机,解除对计算机的神秘感,提高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视野拓展信息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人工智能是信息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机器人是人工智能的一个代表,为促进机器人及智能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国际上推出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机器人大赛,如机器人足球、机器人相扑、机器人灭火、机器人舞蹈、机器人走迷宫和机器人赛跑等,参见图2.8。
机器人大赛,不仅为青少年提供了良好的寓教于乐的载体,也极大地促进了实用智能机器人的研发。
知识着陆1 .信息的内容表示了某种事物的属性、状态及其运动变化规律;信息的作用是可以帮助人们认识某种事物的未知属性;信息的价值在于满足人们生存与发展的某种需要。
2 .信息常常通过文字、图片、视频、音频、气味等形式来表达。
3 .信息技术一般是指在信息的获取、存储、传递、加工、应用、管理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
活动天地将计算机配件用搭积木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台计算机。
走访老师、家长或计算机工程师,收集学校或家里计算机配件的相关资料,完成表2.4中需填写的内容。
知识着陆1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系统由输入设存储设备、运算器、控制器和输出设备五大模块组成。
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2 .计算机的工作流程:用户通过输人设备向计算机输人信息并保存在存器中;控制器从存储器取得需要的信息交运算器进行加工处理,并将结果送回储器保存;控制器再将用户需要输出的信息送到输出设备展示。
控制器协调各部件之间的工作,保证数据处理的有序进行。
了现在的计算机。
1 .计算机硬件组成计算机的各种部件(即有形设备)是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的所有硬件牲咬了计算机硬件系统。
从外观看,计算机硬件系统由主机、显示器、键盘、琳柯音箱等部件组成,见图2.2。
从计算机工作的原理上看,硬件系统主要由输入设备、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出设备五大模块组成,见图2.3计算机是信息处理的核心设备,根据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的“程序存储原理”设计制造。
计算机的工作流程如图2.4所示。
计算机硬件系统非常复杂,分为主机和外部设备两大部分,五大模块是其中的主要部分,还有一些辅助部件,详情见表2.1、表2.2。
2 . 计算机软件人有躯体和思想之别,思想是大自然赐予人的.没有思想.躯体何用,人的智慧就来源于思想。
计算机有硬件和软件之分,软件是人编制的,没有软件,计算机就是一堆废铁,计算机的智能就在于软件的功能。
控制计算机运行的指令、数据及说明文档等称为汁算机软件。
软件分为两类,一类是系统软件,另一类是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是每台计算机必备的基本软件,如操作系统软件WindowS XP被安装在很多计算机上,它的工作是接受用户的请求。
并管理有效备课框架:七年级第二学期课题:第二单元:动物新视野第 4 课动物的力量----初识高效运作的函数计划课时数1 完成课时数:1教材解读:本课主要内容由编辑计算公式、工具栏运算按钮、插入运算函数三部分组成,分别从三个途径,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展示Excel的运算功能。
编辑计算公式主要是学习加法、除法公式的编辑,体现数据处理的基本思想;工具栏运算按钮主要是常用函数的快速运算,体现数据处理方便快捷;插入运算函数主要是学习系统运算函数调用,体现数据处理软件的强大运算功能。
本课的难点是插入函数的操作。
学习目标A类知识方面:掌握求平均值函数的使用方法。
B类技能方面:1.使学生掌握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分析问题,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C类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的精神;2.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作风。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数据运算、数据表的修饰、数据的统计分析及数据图形化表达;教学难点:是插入函数的操作。
左手栏·教学板块(策略与过程)(注明各板块解决目标序号及所用时间)右手栏·学生个体的学习过程教法:教师演示教学学法:认真观察、记忆,动手操作实践教学设计与教学建议教师介绍求平均值函数是AVERAGE,它的使用方法与SUM函数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