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评价与管理 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
2024版地下水资源管理形势与挑战
地下水与地表水联合调度模式探索
01
水资源联合调度机制
建立地下水与地表水联合调度的机制,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
用。
02
水库与地下水联合调度
通过水库与地下水的联合调度,实现洪水的有效调节和水资源的时空均
衡分配。
03
生态补水与地下水调度
利用生态补水等手段,改善地下水资源状况,提高地下水的生态服务功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加强节水宣传教育,推广节水技术和产品,提高 全社会节水意识。
推动多元化供水格局形成
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推动形成多元化供水格局, 降低对单一水源的依赖程度。
05
地下水资源管理策略与建议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制定地下水资源管理法规
建立健全的地下水资源管理法规体系, 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责 和权限,为地下水资源管理提供法制 保障。
加强对违法取水、超采地下水等行为的查处力度,切实维护地下水 资源管理秩序。
强化社会监督
鼓励公众、媒体等社会力量参与地下水资源管理监督,促进管理公 开透明。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推广节水技术和设备 积极推广先进的节水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工业和城市 生活等领域的用水效率。
加强节水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学校等渠道加强节水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节水 意识,形成全社会节约用水的良好风尚。
100%
过度开采
为满足用水需求,部分地区存在过 度开采地下水的情况,导致地下水 位下降、水资源枯竭等问题。
80%
水资源浪费
由于缺乏有效的水资源管理和节水 措施,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加剧 了水资源短缺的压力。
水质污染与生态破坏
点源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未经处 理直接排放,造成地下水水质 污染。
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的现状与挑战
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的现状与挑战地下水作为地球上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生态平衡以及经济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化的推进以及农业活动的频繁,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为了保护和修复地下水资源,各种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当前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的现状进行详细阐述,并分析其面临的挑战。
一、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的现状1、抽出处理技术抽出处理技术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地下水污染治理方法之一。
该技术通过抽水井将被污染的地下水抽出,然后经过地面上的处理设施进行净化处理,达标后再回灌到地下或者排放。
这种方法对于去除地下水中的溶解性污染物,如重金属、有机物等,具有一定的效果。
然而,抽出处理技术存在着处理成本高、影响地下水水位以及可能导致污染物扩散等问题。
2、原位化学氧化技术原位化学氧化技术是向地下水中注入强氧化剂,如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使污染物发生氧化反应,从而降低其毒性和浓度。
该技术对于处理有机污染物,如石油烃、氯代烃等,具有较好的效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氧化剂的选择和注入量需要精确控制,否则可能会对地下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3、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来降解地下水中的污染物。
这种方法具有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点,但修复周期较长,且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如温度、pH 值、营养物质等。
4、渗透反应墙技术渗透反应墙是在地下水流经的路径上设置一道填充有反应材料的墙体,当污染水流经墙体时,污染物与反应材料发生化学反应或物理吸附,从而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该技术具有无需外加动力、运行维护成本低等优点,但反应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寿命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5、监测自然衰减技术监测自然衰减技术是在不对污染场地进行主动干预的情况下,通过对污染物的自然衰减过程进行监测,来评估污染的修复效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污染程度较轻、自然衰减能力较强的场地,但需要长期的监测和评估。
水资源管理政策实施挑战与机遇
水资源管理政策实施挑战与机遇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管理成为各国普遍面临的重要问题。
水资源管理政策的实施面临着诸多挑战,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机遇。
本文将探讨当前水资源管理政策实施所面临的挑战,并对其所带来的机遇进行分析。
一、挑战1. 水资源稀缺首先,水资源的稀缺性是当前水资源管理面临的首要挑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水资源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而水资源的供应量却有限。
特别是干旱、缺水地区,水资源的紧缺性更加明显。
因此,制定合理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必将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极为巨大的挑战。
2. 污染与保护其次,水资源的污染与保护也是水资源管理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各类污染物不断排放到水环境中,导致水质恶化。
同时,水资源的保护也是一项重要任务,仅仅依靠水资源的治理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如何制定合理的管理政策,保护水资源,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挑战。
3. 法律与监管另外,水资源管理政策的实施还面临着法律与监管层面的挑战。
水资源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如何制定合理、科学的管理政策,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需要严格的法律和监管机制来支撑。
当前,一些地区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管体系还不够健全,导致管理政策的实施难以有效,这无疑给水资源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二、机遇1. 水资源利用技术的创新挑战之下必有机遇,面对水资源管理的挑战,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目前,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研发多种高效节水技术,如雨水收集利用、地下水补给等。
这些技术的广泛应用有望为水资源管理带来新的机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缓解当前面临的挑战。
2. 国际合作与共享此外,国际合作与共享也为水资源管理带来了机遇。
水资源是全球共同拥有的宝贵资源,各国之间进行水资源的合作与共享,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并共同应对水资源管理的挑战。
目前,一些国家进行了跨境水资源合作,通过共同管理和利用水资源,实现了共赢的局面。
地下水资源管理与综合评价策略
地下水资源管理与综合评价策略地下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之一,而地下水资源管理与综合评价策略则是保障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合理分配的关键。
本文将从地下水资源的现状、管理模式和评价方法三个方面,探讨地下水资源管理与综合评价策略的重要性和应对措施。
一、地下水资源现状据统计,我国地下水总储量达到25000亿立方米,是世界上仅次于俄罗斯的第二大地下水资源国家。
然而,由于长期的过度开采和松散的管理制度,我国地下水资源遭遇了严重的污染和衰退。
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下水状况公报》透露,全国地下水超采率高达、59.6%。
此外,地下水污染现象也日益严重,农村地下水井中超标率达到、55.8%。
因此,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成为当务之急。
二、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式地下水资源管理包括政府和社会的双重管理模式。
政府管理是地下水资源的主体管理方式,主要包括制订行政法规,实施地下水资源调查与监测、划定水源保护区、实施污染防治等。
社会管理则是政府管理的补充和延伸,主要体现在地下水利用的各个环节,包括水井修建、地下水取水、水土保持和土地利用等方面。
当前,我国地下水资源管理面临诸多问题,包括政府管控不到位、地下水资源管理法规不健全、重视管理而忽视监督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得到及时解决。
三、地下水资源综合评价方法地下水资源的综合评价是地下水资源管理的重要一环。
综合评价主要分为自然评价和社会评价两个方面。
自然评价侧重于地下水资源地质、地貌、水文、水质、水量等自然因素,而社会评价则强调地下水资源在经济、生态、民生等多方面的作用和价值。
基于这两个方面的评价方法,可以制订出合理的地下水资源管理策略和措施,促进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四、地下水资源管理与综合评价策略应对措施强化地下水资源法规制度,明确政府和社会各自的管理职责和权力。
制定地下水资源有序利用计划,以及建立模型实现对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分配。
加强地下水资源的技术研发和创新,积极开展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科学开采。
地下水资源管理的技术与策略
地下水资源管理的技术与策略水是生命之源,而地下水资源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经济发展以及生态平衡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以及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水位下降、水质恶化、地面沉降等。
因此,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采取有效的技术与策略,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地下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地下水资源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
它相对稳定,不易受到季节和气候的影响,能够为干旱时期和缺水地区提供可靠的水源。
同时,地下水水质通常较好,经过地层的过滤和净化,含有较少的杂质和污染物。
然而,由于地下水资源的形成和更新过程较为缓慢,如果过度开采或不合理利用,将导致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水位下降会使得水井干涸,影响供水;水质恶化会威胁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地面沉降则可能破坏建筑物和基础设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地下水资源管理的技术手段(一)地下水监测技术通过建立地下水监测网络,利用水位监测仪、水质分析仪等设备,实时掌握地下水资源的动态变化,包括水位、水质、水温等参数。
这为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持。
(二)地下水数值模拟技术运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软件,模拟地下水流的运动规律和污染物的运移过程。
可以预测地下水资源的变化趋势,评估开采方案的合理性,为制定科学的管理策略提供依据。
(三)地下水回灌技术将经过处理的地表水或其他水源,通过回灌井注入地下含水层,以补充地下水资源。
这不仅可以增加地下水资源量,还可以改善水质和防止地面沉降。
(四)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对于已经受到污染的地下水资源,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理技术,如抽出处理法、原位修复法等。
抽出处理法是将污染的地下水抽出进行净化处理;原位修复法则是在地下直接对污染物进行降解和去除。
三、地下水资源管理的策略(一)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政府应制定完善的地下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地下水资源的产权归属、开发利用原则和保护要求。
地下水资源利用技术现状与趋势
地下水资源利用技术现状与趋势地下水是指在地下岩石或土壤的毛细孔、裂缝和空洞中存储的水资源。
它是人类重要的水源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等方面。
然而,随着全球增长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地下水的开采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其再生能力,导致严重的地下水资源枯竭和环境问题。
因此,利用地下水资源的技术创新和开发便逐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地下水资源开发现状目前,地下水资源的开采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抽水和灌溉技术,这种方法不仅效率低,浪费资源,而且不利于地下水的再生和保护。
在中国,地下水资源的利用更是严重超采。
据统计,在中国的360个主要城市中,有超过70%的城市地下水的开采量已超过了可持续性的上界。
然而,这一情况在很多其他发展中国家同样普遍存在。
因此,我们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和地下水资源管理的改进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地下水资源利用技术趋势1.地下水循环利用技术在实现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上有一项趋势是地下水循环利用技术的发展。
在城市中,城市排水、雨水、生活污水等均可以通过处理后重新利用,而这正是地下水循环利用技术的核心所在。
地下水循环利用技术的优点在于:降低了给城市供水的压力,同时增加了城市水的供应量,同时也能节水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这一技术中,通过植物、微生物和物理处理等手段实现水质提升,再通过地下水补给和回收等手段利用地下水资源。
2.人工补给技术人工补给技术是利用自然补给和人工补给的方式,将自然降水引入许多之前被忽视的水源地点。
这一技术能促进区域水循环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提高地下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中国和许多发展中国家,这种技术已经逐渐被应用于灌溉、城市供水和工业用水领域。
3.智能输水技术智能输水技术便是从智能传感技术和水管理技术的融合中来的。
这种技术利用各种高科技手段,将城市的供水管网与远程监控系统集成起来,从而实现对水量的精细控制和方便的远程管理。
该技术可实现对水质、水位、压力等多种重要指标的监控,能够快速反应水的资源供给不足,水泄漏等问题,避免浪费资源和环境污染。
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挑战与机遇
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挑战与机遇在地球上,水资源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
然而,由于人类的不断发展和增长,全球水资源的供需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挑战与机遇,以及应对这些挑战的策略。
一、水资源管理与保护面临的挑战1. 水资源的紧缺全球范围内,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十分尖锐。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水资源的需求不断上升,但是自然水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相对应的,供给也在下降。
据联合国水资源发展报告介绍,在世界上仅有的2.5%的水中,只有1%的水是可持续利用的,而当今全球近40%的人口仍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每年因水资源缺乏而死亡的人数超过100万人,特别是贫困地区非常严重。
2. 水质污染一些人类活动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遭受严重的污染,如工业污水、农业群体和城市排放,以及各种渗透物等。
水质的恶化和缺乏适量的水会导致许多健康和环境问题,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会带来巨大的危害。
3. 水资源的不平衡分配在各国范围内,水资源的利用分配存在明显的不平衡和差异。
有很多国家和地区没有足够的水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另一些地区则在供水方面浪费太多的资源。
此外,在许多地区,水资源分配问题仍然是一个政治问题,无法有效解决。
二、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机遇1. 加强水资源管理的意识随着阳性教育的不断普及和发展,人们对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水资源管理的意识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趋势。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已经采取行动,以提高水资源管理的效率,保护水资源的质量。
2. 利用新兴的科技发展科技是提高水资源管理效率和保护水质的重要手段。
现代科技如智能水表、水质监测系统、水处理设备、水工程等的利用,有助于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同时,科技也有助于提高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方案,保证了经济上的可持续性和生态环境的平衡。
3. 加强国际合作水资源是地球上的共同财富。
理解水资源管理的全球挑战
理解水资源管理的全球挑战水,是生命之源,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然而,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水资源管理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这些挑战不仅影响着人类的日常生活和经济发展,也关乎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首先,人口增长是水资源管理面临的一个巨大压力。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在持续上升。
更多的人意味着更多的用水需求,包括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
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城市供水系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许多地区不得不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甚至引发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
其次,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分布和可利用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同时也改变了降水模式和蒸发量。
一些地区可能会面临更加频繁和严重的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则可能遭受暴雨和洪涝灾害。
这使得水资源的供应变得更加不稳定和难以预测,给水资源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例如,在一些原本水资源丰富的地区,由于干旱的加剧,水资源变得短缺;而在一些易发生洪涝的地区,大量的雨水无法得到有效储存和利用,反而造成了灾害和损失。
水资源的污染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城市生活污水等,都在不断地污染着水资源。
这些污染物不仅降低了水的质量,使其无法直接使用,还可能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许多河流、湖泊和地下水已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治理和恢复这些受污染的水资源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时间。
此外,水资源的分配不均也是全球水资源管理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在世界范围内,水资源的分布极不均衡。
一些地区水资源丰富,而另一些地区则极度缺水。
这种不均衡不仅存在于不同的国家之间,也存在于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之间。
例如,非洲的一些干旱地区,水资源极度匮乏,人们甚至难以获得基本的生活用水;而在一些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如南美洲的亚马逊流域,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却不高。
地下水资源开发中的新技术及市场前景
地下水资源开发中的新技术及市场前景地下水是人类生产、生活、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资源,对保障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全球各国尤其是在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地下水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型水资源,往往是解决水资源紧缺和水安全的重要途径。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地下水资源的利用价值也日益凸显,进一步推动了地下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本文主要介绍地下水资源利用中的新技术及市场前景。
一、地下水开采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地下水开采是利用地下水资源的主要途径,相应的开采技术也越来越成熟。
传统的地下水井开采技术固然稳定可靠,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一些新的地下水开采技术也逐渐应用于地下水资源开发中。
1. 高压水射流激光切割井口技术高压水射流激光切割井口技术是利用水射流劈裂地质岩石的原理,借助激光辅助裂隙钻孔的原理,实现对地下水井口的劈裂开采。
该项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地下水井开采技术。
相对于传统井开采技术,高压水射流激光切割井口技术在开采效率、节能环保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2. 气泡剥离井壁降阻技术气泡剥离井壁降阻技术是利用气泡在井壁上产生的剥离作用,可以有效地降低管道内流动阻力,提高水源的供水能力。
该项技术已经成为了地下水井开采的主流技术之一。
二、地下水资源污染治理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地下水资源污染治理技术是保障地下水资源安全利用的重要手段。
目前,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主要包括生物、化学和物理等多种方法。
在这些治理技术中,化学方法的应用最为广泛。
而新型材料的应用也成为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的新方向。
1. 高压活性氧化技术高压活性氧化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
该技术借助氧气和乙酸等离子体的氧化方式,能够直接氧化污染物,从而达到治理污染的目的。
该技术具有占地少、工艺成熟、安全可靠等优点。
2. 新型材料的应用新型材料的应用也是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的新方向。
例如,一些纳米材料在处理亚硝酸盐和氨氮等有机物时,具有显著的吸附能力,能够有效地去除有害物质。
世界地下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现状
世界地下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现状郭孟卓1,赵辉2(1.水利部办公厅; 2.中国地质大学)一、世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球地下水开采量约5500亿m3/a,其中美国、中国、日本、澳大利亚分别为1135亿m3/a、760亿m3/a、138亿m3/a和27亿m3/a,到20世纪末,全球地下水开采量已经超过7500亿m3/a,近10多年中,全球地下水开采量以印度和中国的增长量最大。
各国开采地下水的主要用途不尽相同,如美国、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用于灌溉的地下水量约占地下水总开采量的50%以上,而日本和欧共体各国的地下水主要用于居民生活供水。
全球绝大部分城市的供水依靠地下水,美国50%的生活用水取自地下水。
全世界地下水资源总量是比较丰富的。
如果不包括冰川和长年积雪,储存和流动的地下水资源量约占全世界淡水资源的2/3,每年有2.5万亿m3可更新的地下水资源,这比目前全世界地下水使用量的3倍还要多。
根据世界粮农组织(FAO)的资料显示,俄罗斯联邦使用的地下水资源量还不到每年9000亿m3补给量的5%;西非不到1%;中国可更新的地下水供水量超过8000亿m3,但仅使用了1031.49亿m3(1997年)。
即使印度已存在严重的过量开采问题,但其使用量仍不足其评价的每年4500亿m3补给量的1/3。
从世界范围来看,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仍具有一定的潜力。
二、世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世界范围内,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存在三个主要问题:超采,由于排水不足或地表水、地下水没有联合利用造成的土地盐渍化,因农业、工业和人类活动造成的地下水污染。
1、地下水补给平衡受到破坏西亚和南亚的地下水问题较为突出。
例如也门的地下水开采所产生的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人民的日常生活,在高平原区,地下水的开采量已超过补给量的400%,可能是目前世界上全国范围内地下水开采量超过补给量的唯一一个国家。
墨西哥的含水层几乎全部处于强过量开采状态,一个灌区的研究表明,灌区内10个含水层的地下水水位平均下降速度达 1.79~3.3m/a。
地下水资源评价与管理
地下水资源评价与管理近年来,人们对地下水资源的评价和管理越来越重视。
地下水是一种重要的水资源,不仅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用水、农业灌溉和工业生产,还对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合理评价和科学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首先,地下水资源的评价是确保可持续利用的第一步。
对地下水的评价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如地球化学分析、水文地质勘探和数学建模等。
通过对水质特征和地质条件的综合分析,可以了解地下水的储量、质量以及可供利用的潜力等重要参数,为后续的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同时,评价还可以检测潜在的污染源,帮助预测地下水的变化趋势,从而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水质恶化。
其次,地下水资源的管理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包括水资源的划定、使用权的确认和管理程序的规范等,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保护。
其次是加强监测和调控措施,对地下水的水位和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
此外,还需要加强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地下水资源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促进大众参与到地下水资源管理中来。
地下水资源评价与管理的重点还在于保护生态环境。
在评价和管理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需求和健康,避免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的破坏。
对于生态脆弱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应采取特殊的管理措施,确保水源充足且不受污染,维持生态系统良好的功能和平衡。
此外,地下水资源的评价与管理也需要与其他水资源的管理相互配合。
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对其仅进行单一的评价和管理是远远不够的。
应该将地下水与地表水的管理纳入整体水资源管理的框架中,协调两者之间的管理措施,实现全面高效的水资源管理。
在地下水资源评价与管理过程中,科学与技术的支撑是至关重要的。
合理的水文地质勘探技术、先进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以及高效的管理工具都是保障可靠评价和科学管理的基础。
因此,需要不断加大对相关科学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提升地下水资源评价与管理的水平。
世界地下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现状
世界地下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现状郭孟卓,赵辉(.水利部办公厅; .中国地质大学)一、世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世纪年代中期,全球地下水开采量约亿,其中美国、中国、日本、澳大利亚分别为亿、亿、亿和亿,到世纪末,全球地下水开采量已经超过亿,近多年中,全球地下水开采量以印度和中国的增长量最大。
各国开采地下水的主要用途不尽相同,如美国、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用于灌溉的地下水量约占地下水总开采量的以上,而日本和欧共体各国的地下水主要用于居民生活供水。
全球绝大部分城市的供水依靠地下水,美国的生活用水取自地下水。
全世界地下水资源总量是比较丰富的。
如果不包括冰川和长年积雪,储存和流动的地下水资源量约占全世界淡水资源的,每年有万亿可更新的地下水资源,这比目前全世界地下水使用量的倍还要多。
根据世界粮农组织()的资料显示,俄罗斯联邦使用的地下水资源量还不到每年亿补给量的;西非不到;中国可更新的地下水供水量超过亿,但仅使用了亿(年)。
即使印度已存在严重的过量开采问题,但其使用量仍不足其评价的每年亿补给量的。
从世界范围来看,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仍具有一定的潜力。
二、世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世界范围内,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存在三个主要问题:超采,由于排水不足或地表水、地下水没有联合利用造成的土地盐渍化,因农业、工业和人类活动造成的地下水污染。
、地下水补给平衡受到破坏西亚和南亚的地下水问题较为突出。
例如也门的地下水开采所产生的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人民的日常生活,在高平原区,地下水的开采量已超过补给量的,可能是目前世界上全国范围内地下水开采量超过补给量的唯一一个国家。
墨西哥的含水层几乎全部处于强过量开采状态,一个灌区的研究表明,灌区内个含水层的地下水水位平均下降速度达~。
近年来,西亚、西北亚次大陆和巴基斯坦灌溉井的数量每年增加万眼,在大面积范围内,地下水的开采量已超过其年补给量,且这一面积还在逐年增加。
在印度南部的基岩山区,单井出水量在减少,随着井深的加大,地下水的开发费用也在增加,由于地下水的开采,含水层的疏干,印度农业收成的受到严重威胁,已影响到该地区不断增长的人口对水资源的需求,限制了地区的经济发展。
地下水资源评估与管理
地下水资源评估与管理地下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
它广泛应用于农业灌溉、城市供水以及工业生产等领域。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对地下水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给地下水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因此,地下水资源评估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地下水资源评估是指对地下水储量、水质和开发利用潜力等进行科学、客观的量化分析和评价。
它是制定科学合理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的基础,也是保护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
首先,地下水资源评估需要通过采集大量的地下水数据来进行分析。
这些地下水数据包括地下水位、地下水流量、地下水化学成分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可以建立地下水系统的模型,从而准确地评估地下水资源的储量和开发潜力。
其次,地下水资源评估需要考虑地下水的可持续性。
地下水是一个有限资源,开采速度过快将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质恶化等问题。
因此,评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性非常重要。
可持续性评估需要综合考虑地下水补给量、地下水消耗量以及地下水的保护措施等因素,以确定合理的地下水开采量,保障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另外,地下水资源评估还需要考虑地下水的水质问题。
地下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
因此,在地下水资源评估过程中,对地下水的水质进行评估和监测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地下水水质评估,可以及早发现和预防地下水污染问题,保障地下水的安全利用。
最后,地下水资源评估还需要综合考虑地下水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地下水开采过程中,常常会引起地层沉降、地表下陷等问题,给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评估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利用需充分考虑这些环境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地下水资源评估与管理对于保障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科学、客观的评估和管理,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地下水的需求,并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地下水资源评估与管理应得到广泛重视,并加强相关技术研究和政策制定,以推动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地下水资源的管理与评价
地下水资源的管理与评价地下水是一种重要的水资源,它是地球表面以下的水体,来源于降雨、河流、湖泊等地表水源的渗透和滞留,在土壤与岩石的间隙和裂缝中聚集而成。
由于地下水的分布地域广泛、质量稳定、储量巨大、开发利用方便等诸多优点,近年来在生活饮用、农业、工业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地下水资源的管理与评价显得尤为关键。
一、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地下水资源的管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水资源的保护、水资源的调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在地下水资源保护方面,应加强水资源保护意识,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保护地下水源地生态环境。
对于那些岩溶水、河谷平原地区、人口密集区等特殊地质地理环境区域,应及时进行调查研究,加强监测,建立预警系统,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保障其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地下水资源调配方面,应加强水资源统筹管理,采用先进的外围取水、导水、汇水技术,加快水资源重点区域向非重点区域的调配和供应,通过北方向南调取水,南水北调,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在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必须坚持节水优先、效益优先、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采用科学的、技术先进的开采方式和一系列保护措施,避免对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
同时,应引导和鼓励新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途径,如海水淡化、水电站等新型水资源工程,为地下水资源的利用提供有效保障。
二、地下水资源的评价地下水资源评价是指通过对地下水利用价值的分析评估,对相应的地下水资源进行评价,全面了解其水源状况、水质状况、开发利用状况等,为制定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计划、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地下水资源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直接观测法、模型仿真法和统计方法等。
其中直接观测法是通过对井水和河流水质进行取样,然后分析水质指标来评价地下水资源;模型仿真法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地下水资源进行评价;统计方法是在分析地下水水质、水量等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科研技术和数学模型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全面评价。
地下水资源管理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分析
地下水资源管理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分析第一章:地下水资源管理的历史发展地下水资源作为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水源之一,从古至今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地下水资源管理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逐步得到重视和规范。
1.1 古代地下水资源管理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利用地下水资源来满足生产和生活需求。
以古埃及为例,埃及人民通过灌溉系统从尼罗河中引水到地下,用以灌溉农田。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地下水资源管理实践之一。
1.2 近代地下水资源管理随着工业化和人口增长的加速发展,人们对地下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在近代,地下水资源管理逐渐开始系统化,并出现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
地下水的开采、利用和保护逐渐成为国家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责任。
1.3 现代地下水资源管理进入20世纪,全球各国对地下水资源的管理愈发重视。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地下水资源管理逐渐向先进技术方向迈进。
各国纷纷建立了地下水监测网络,制定了地下水管理政策和标准,加强对地下水的保护和管理。
第二章:地下水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目前,全球范围内地下水资源管理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与问题,包括可持续开发、水质污染、水量过度抽取等。
2.1 可持续开发地下水资源是可再生的有限资源,随着人类对水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成为当务之急。
通过制定严格的地下水开采许可制度、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保证地下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2.2 水质污染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以及城市排污等原因导致地下水质量下降已成为全球性问题。
为了解决地下水水质问题,需要加强水源地保护工作,推进治理污染源,加大监测力度,确保供水安全。
2.3 水量过度抽取一些地下水资源丰富的地区,由于长期超过地下水补给能力的过度抽取,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源逐渐枯竭。
合理制定和执行地下水资源管理政策,控制过度抽取,保护地下水资源。
第三章:地下水资源管理的应对之策为了更好地管理地下水资源,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上述问题。
3.1 加强监测与数据共享建立健全的地下水监测网络,强化数据共享与交流,及时监测地下水位和水质变化,为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
地下水评价与管理: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
地下水评价与管理: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Karen G. Villholth魏国强译;冯翠娥、李烨校译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人类对淡水资源的需求量将增加,淡水资源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无计划用水和水资源衰竭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这就需要加大工作力度,以解决水资源的不平衡问题。
但是,在发展中国家,政府对此很少干涉。
在这些国家和国际机构中,缺乏对地下水资源及其管理方面的知识、意识和理解。
本文重点介绍了水资源问题比较突出地区的联系和发展趋势,例如水污染、城市化及地下水管理中的社会经济因素等。
全球化为促进必要知识的获得及其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应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
这样做的益处包括:理念和方法的集中增长;知识的共享;地区交互式网络的形成。
国际发展与研究机构居于很有利的位置,他们可以促进全球化的进程,应当与“当地”任务联合进行,例如局域网建设、野外调查、能力建设及倡议活动。
一、概述地下水的分布特点、规模及其自然特性在全球范围内变化很大,因此在不同的地区,地下水对人类和自然界的重要性也就不尽相同。
如果将全球看作一个整体,在不同的气候带、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地下水在为人类活动供水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Shah 2004)。
世界水评估计划(WWAP)在世界水资源发展报告中指出:“1950-1975年间在很多工业化国家,及1970~1990年间在发展中国家的很多地区,地下水开采规模迅速扩大。
要系统地统计开采量和用水量是不可能的,据估计,全球地下水所提供的水量占当前饮用水的50%,占工业用水的40%,占灌溉用水的20%。
地下水的社会意义不能单纯用开采量来衡量。
与地表水相比,地下水带来的经济效益更大,这是因为地下水开采比较方便、安全程度较高、而且水质较好,几乎不需要处理”(UN/WWAP2003)。
地下水约占全球用水量的四分之一(Shah 2004)。
印度在发展中国家中是个特例,它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5%,但养活这些人的水资源量和土地面积分别只占全球总量的6%和%(Zektser and Everett 2004)。
水资源管理和规划的挑战与机遇
水资源管理和规划的挑战与机遇引言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然而,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水资源管理和规划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当前水资源管理和规划面临的挑战,并分析其中蕴含的机遇。
挑战一:供需矛盾日益加剧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同时,气候变化导致降水分布不均,水资源供给受到严重影响。
供需矛盾日益加剧,给水资源管理和规划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首先,供水压力加大。
许多地区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困境,供水压力日益加大。
尤其是在干旱地区和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供水问题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其次,水质问题突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工业和农业活动的增加,水质问题变得日益突出。
水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需要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规划,提高水质监测和治理能力。
挑战二: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水资源管理和规划不仅需要满足人类的生活需求,还需要兼顾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平衡。
然而,这一平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地区过度开发水资源,导致河流干涸、湖泊消失,湿地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发展,是当前水资源管理和规划亟待解决的难题。
机遇一:科技创新促进高效利用面对水资源管理和规划的挑战,科技创新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通过科技创新,可以实现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供水能力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首先,水资源管理和规划可以借助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实现对水资源的精确监测和管理。
通过实时监测水质、水量等数据,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其次,科技创新可以推动水资源的再生利用和回收利用。
例如,利用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将废水进行处理后再利用,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对自然水源的依赖。
机遇二:国际合作促进共享共治水资源是全球共同的财富,国际合作是水资源管理和规划的重要机遇。
地下水资源管理的政策创新与全球合作
03
政策创新方向
综合管理政策
01
跨部门协调机制
建立多部门参与的地下水资源管 理协调机制,确保政策的一致性 和有效性。
02
水资源综合规划
03
法规与标准体系
制定全面、科学的地下水资源综 合规划,明确开发利用、保护、 治理等目标。
完善地下水资源管理的法规和标 准体系,为政策实施提供法律保 障。
市场化手段与政策
学性。
创新驱动发展
鼓励地下水资源管理领域的科技创 新,推动新技术、新方法的研发和 应用。
科技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间地下水资源管理领域的 科技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 挑战。
04
全球合作机制
国际组织与合作框架
联合国水资源组织
通过促进各国政府间的政策对话,推动全球水资源综合管理,确保 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政策创新与全球合作的必要性
01
02
03
创新管理政策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地下 水资源管理政策,实现资 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 境的保护。
加强国际合作
地下水资源是全球性的公 共资源,需要各国共同努 力,加强合作,共同应对 挑战。
促进技术发展
通过技术创新和进步,提 高地下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和保护水平,推动全球水 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状况改善
通过实施有效的地下水资源管理政策,一些国家成功改善了水资源状况。例如,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浪费和恢复生态 环境等措施有助于改善水质和水量。
社会经济影响
地下水资源管理政策对社会经济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可以促进农业、工业和城市 发展;另一方面,不当的水资源管理可能导致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和社会经济不稳定等问题。
地下水资源管理与开发
地下水资源管理与开发地下水是人类生活中重要的水源之一,而地下水资源的管理与开发对于保障其可持续利用与维护环境健康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地下水资源的特点、管理与开发现状以及可持续利用等方面加以探讨。
一、地下水资源的特点地下水是指地面以下自然界中充填的水,是地球上维持生态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下水资源的特点在于分布广泛、易于储存、稳定性较强。
其分布范围甚至可以跨越各国边境,具有国际性的影响力。
地下水储量虽然比地表水大,但由于很难捕捉其运动速率、量和质量的变化,因此地下水资源管理就成为了一个具有相当复杂性的问题。
二、地下水资源管理与开发现状随着人口增加、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环境受到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地下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然而,地下水资源的管理与开发却受到了各种问题的制约。
例如,由于缺乏全面的地下水资源调查,地下水水位变化不明显,泉水涌出量不能预测,导致地下水资源开发初期很容易出现超采现象,进而引发地下水逐渐枯竭的现象。
同时,由于缺乏科学的地下水资源管理机制和有效的监测手段,地下水资源的使用、保护和修复成本较高、执行难度大。
此外,由于缺乏必要的地下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制约,地下水资源遭到过度开采或恶性污染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三、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愈发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
为了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对地下水资源采取合理、规范的管理手段,通过科学的管理对地下水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开发。
例如,通过对地下水资源潜在质量和时空变化规律的深入了解和研究,可以建立科学、有效的监测手段和地下水资源管理机制,以达到保障地下水资源的规范利用和开发的目的。
同时,在地下水资源管理中,科学合理的战略规划与政策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
四、结语总之,地下水资源管理与开发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其涉及的管理手段和政策措施需要经过全面的研究和讨论。
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和全面的科技支撑,我们相信,能够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全面保护,为社会的永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水评价与管理: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Karen G. Villholth魏国强译;冯翠娥、李烨校译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人类对淡水资源的需求量将增加,淡水资源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无计划用水和水资源衰竭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这就需要加大工作力度,以解决水资源的不平衡问题。
但是,在发展中国家,政府对此很少干涉。
在这些国家和国际机构中,缺乏对地下水资源及其管理方面的知识、意识和理解。
本文重点介绍了水资源问题比较突出地区的联系和发展趋势,例如水污染、城市化及地下水管理中的社会经济因素等。
全球化为促进必要知识的获得及其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应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
这样做的益处包括:理念和方法的集中增长;知识的共享;地区交互式网络的形成。
国际发展与研究机构居于很有利的位置,他们可以促进全球化的进程,应当与“当地”任务联合进行,例如局域网建设、野外调查、能力建设及倡议活动。
一、概述地下水的分布特点、规模及其自然特性在全球范围内变化很大,因此在不同的地区,地下水对人类和自然界的重要性也就不尽相同。
如果将全球看作一个整体,在不同的气候带、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地下水在为人类活动供水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Shah 2004)。
世界水评估计划(WWAP)在世界水资源发展报告中指出:“1950-1975年间在很多工业化国家,及1970~1990年间在发展中国家的很多地区,地下水开采规模迅速扩大。
要系统地统计开采量和用水量是不可能的,据估计,全球地下水所提供的水量占当前饮用水的50%,占工业用水的40%,占灌溉用水的20%。
地下水的社会意义不能单纯用开采量来衡量。
与地表水相比,地下水带来的经济效益更大,这是因为地下水开采比较方便、安全程度较高、而且水质较好,几乎不需要处理”(UN/WWAP2003)。
地下水约占全球用水量的四分之一(Shah 2004)。
印度在发展中国家中是个特例,它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5%,但养活这些人的水资源量和土地面积分别只占全球总量的6%和2.5%(Zektser and Everett 2004)。
在农村地区,地下水占生活用水的80%。
此外,现在估计每年有1900-2600万口机井和管井抽出约244km3的地下水用于灌溉(相当于全球地下水每年开采量估计值的四分之一)(Burke and Moench 2000; Foster et al.2000)。
Shah等人(2003)估计,55~60%的印度人(约6.2亿)直接或间接的依靠地下水生活。
在过去的50年里,农民的地下水投资约为120亿美元,而公共部门用于地表水灌溉的投资为200亿美元。
前者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远远大于后者(Shah et al. 2003)。
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衰竭所带来一系列问题,包括水位下降、水井干枯(季节性的)、抽水成本提高、地面沉降、湿地减少、泉及河流流量降低、咸水入侵、土地盐渍化、自然毒素(例如氟化物和砷)以及点源和非点源人类排放废弃物的淋滤引起的地下水水质恶化(Moench and Dixit 2004; Richardson et al. 2004; FAO2003; Llamas and Custodio 2003; Moench et al. 2003; Morris et al. 2003; Burke and Moench 2000; Shah et al. 2000)。
虽然人们对这方面的认识越来越多,在理解全球地下水资源及其应用和全球范围内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方面仍然存在大片的空白(Moench et al. 2003)。
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明显比工业化国家要严重,因为发展中国家地下水开发的速率较快,而其经济、技术及制度能力有限,不足以控制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因此,他们在法规调整和应急处理方面还缺乏广泛的政治认可和社会支持。
本文的目的是总结地下水利用和管理方面的发展趋势和相关问题,尤其关注发展中国家。
本文试图找到实现全球地下水长期可持续利用和管理的障碍以及实现途径和方法。
提出应发挥国际水资源研究机构的作用,国际组织应通过有秩序的共同努力,实现全球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地下水应用的全球化趋势及相关问题1、“可持续利用”与“过量开采”世界上的地下水资源储存总量很大,大约98%的液态淡水储存在地下含水层中(UN/WWAP 2003)。
但在全球范围内,特别是在局部地区范围内,已知可利用的地下水量很少,可开采量更少。
随着水资源变得越来越贫乏,这个问题也变得越来越明朗了,因此,管理者们希望根据某些标准来定义和实现“可持续利用”,而避免“过量开采”。
现实情况是,由于地下水系统的复杂性、隐蔽性和各向异性,要精确绘制出全球范围内的地下水资源分布图是不可能的。
无论如何,企图开采利用所有的地下水资源也是行不通的,反而会带来很多不可修复的问题:大量的海水入侵,淡水湖泊、河流和泉水位的下降,大范围的污染和(或者)地层固结及地面沉降。
据估计,每年有8.2%的可恢复性地下水被人类开采利用(Shah 2004),虽然这个数据看上去不算大,但它涵盖了全球地下水的补给变化,基本反映了降雨量和含水层之间的差值。
问题是:在某一个具体的地区,长期(例如一代或两代人)可行的地下水可持续的开采量是多少?这里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是:地下水的开采总是会影响到水均衡,进而影响到水循环经过地区的水资源可用性;地下水开采将会降低地下水位,从而影响可利用资源,使流入量在半稳定状态、长期过程中,与流出量达到平衡。
仅根据可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定量评价及其补给速率,是不能回答这个问题的,还需要广泛分析各种用水需求,权衡某一开采方案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技术、社会经济及环境方面)。
因此,“可持续利用”和“过量开采”的概念并不适用于提出确切的界限值——超过某个值的地下水利用为非持续性的(Custodio 2002)。
合理的地下水管理应该是多学科的协调作用,这就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
也不能完全抛弃“可持续利用”和“地下水过量开采”这两个概念,虽然它们缺乏先进性,但是它们却向公众和政府传达了清晰的信息,或许可以促进交流,以便于明确地下水紧张形势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2、地下水发展的类型和趋势发展中国家的地下水开发很可能会继续增长。
这主要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相对较高的人口增长速率以及缓慢进步的工业化进程和社会福利,最终导致了人均用水量的提高。
最主要的耗水产业是农业、城市及工业用水的增长,现在是这样,将来也如此。
这里总结的普遍性可能不一定完全正确,因为各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存在着差别。
其中,差别最大的地区可能是亚洲与非洲,亚洲(特别是印度和中国东北部的华北平原)的发展速度较快,而非洲,尤其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发展速度较慢,其资源、人口或经济条件限制了当地的发展。
不过,后面的分析可能有缺陷,存在不确定性,这是由于缺乏全面的数据和资料造成的(Giordano,出版中)。
当前,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地下水利用都存在不协调开发和分配不合理问题:农村和城市用水者之间、小型和大型用水者之间、工业和农业用水者之间。
部分原因是由水资源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
地下水分布广泛而且在时间和空间上比较稳定,这使得地下水成为一种可靠且易获得的资源,容易为个人、各地按需开采。
然而,地下水的“公用存储区”特点也使其形势和协调控制变得更加复杂(Custodio 2002)。
地下水利用量的急剧增长主要受到市场的调控和经济的驱动,因为地下水的开采成本比较合理,而且大多数国家都掌握了所需要的技术。
在发展中国家,地下水开发过程中另一个显著的问题是:主要利用地下水资源来发展小型的灌溉农业,大部分低收入人群的生活因此得以保证,而地下水衰竭和管理措施的缺乏对贫困人口造成了严重问题(Mukherji and Shah 2002)。
原因在于,当水井干枯或者遭到污染时,富裕的地下水用户有能力找到替代水源,而贫困的地下水用户则对此无能为力。
3、地下水管理中缺少的环节地下水管理中有四个重要的环节。
在地下水发展的低级阶段,这四个环节还不很明显,但是随着对地下水的利用和依赖性增强,这些环节显得越来越清晰,在实际的分析和管理过程中不能将其割裂开来。
第一个环节是地下水和地表水之间的关系。
在世界上大多数地区,早期的地下水开采都与地表水有重要联系,即地表水和地下水可以互相转换,例如,通过沼泽、泉、河流、湖泊等互相转变。
因为地下水集中利用的主要影响经常以地表水和地下水联系的减少导致生态系统恶化为表征,这一环节才被发现。
然而,在发展中国家,这一认知必须转化为管理政策(Sophocleous 2003; Llamas 1998)。
很多发达国家有相关法律保护河流流量——有时称为环境流量,该法律具有限制地下水开采和强制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联合管理的作用。
第二个环节是地下水水量和水质之间的关系。
尽管造成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不良用地、集约耕作、工业及生活垃圾处理不当和随意排放,但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地下水流量和水位的改变在本质上会改变地下水的化学组成,当地下水用于某一特定用途时会产生有害影响。
诸如此类的例子包括:在滨海含水层集中开采地下水引起海水入侵、因为地下水位降低导致氧气进入本来厌氧的环境,致使某些有害物质(锰、铁、硒、硫化物)释放出来(Morris et al. 2003)。
此外,地下水系统中的很多污染问题并不是直接造成的,而是来源于地下水的二次污染。
例如,当含水层受到有机污染后(来自垃圾填埋场、地表垃圾的淋滤或废水灌溉),其污染羽根据不同的氧化还原环境释放出可溶性有毒、有害成分,例如砷、铁和锰(Morris et al. 2003)。
有意或无意的释放到含水层环境中的某些化学成分,例如杀虫剂和汽油产品,在含水层中可能会变化、降解,其产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比其初始成分更严重(Morris et al. 2003)。
这些相关因素和过程很复杂,虽然普遍的机理和因果效应方面的知识已为人类所知,但是,了解特殊的现场情况和特殊的化学物质的性质仍然是必要的。
这个领域需要认真研究,因为有很多东西还不清楚,人们还不能根据含水层的特性、流量和地下水位的变化及污染源情况来预测和防止对地下水质的影响,即便在发展中国家,有毒化学物质的种类也很多。
同时,需要将研究结果公诸于众,发达地区可以将其训练和能力建设方面的经验传授给欠发达地区,因为这两种地区在地下水污染和防治方面的知识相差甚远。
第三个环节是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关系。
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比农村快,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也更加明显。
例如,中国一些大城市的家庭用水和工业用水迫切需要优先满足,而这会影响到附近、上游农村地区及城市周围地区的农业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