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大学生运动习惯养成的因子分析

合集下载

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一、大学生体育锻炼存在的问题当今时代,有很多大学生不喜欢进行体育锻炼,具体原因主要有下面五个方面:第一,在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下,除了给大学生带来了各种便利外,同时也滋生出了许多弊端,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的不断涌现,导致许多学生沉迷在网络游戏中,很少有时间会走出室内空间进行体育锻炼。

第二,学生受家庭方面所带来的影响,从小在温室中长大,不能吃苦,不能流汗。

第三,学生由于缺乏体育锻炼,导致自身的运动能力较差,很难掌握相关的运动项目技能,从而在体育活动中存在较强的自卑感。

第四,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无法做到持之以恒。

第五,学生没有对体育锻炼产生浓厚的热情。

第六,学生在主观意识上认为体育锻炼并没有任何用处。

二、习惯养成的方法(一)引导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学生只有在懂得锻炼身体的原理并正确运用这些原理时,才能从根本上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

比如,教师在对大学生进行体育教学时,要有意识的把体育锻炼的原理和方法传授给每一位学生。

首先,在理论课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运用各种方式让学生了解人体结构各器官的功能,并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体育动作的规律特点。

其次,在项目技能实践中,要通过实例学习让学生懂得科学合理的锻炼程序。

(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当前高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和以往有所不同,它主要强调健康第一,把体育锻炼和健康充分的结合起来。

因此,要想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

对于高校教学来说,体育作为一门学科,其本身就具有丰富的文化底?N。

这一阶段的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和更新特别快,所以教师不能一味地讲解体育技术的基本原理,要更加深入的拓展一些具有文化内涵的学科内容。

例如,教师可以讲解一些健身的方法、运动期间的预防、安全急救等等。

这些课程的拓展,不但可以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意义,还能够增强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其习惯的养成。

浅析学校因素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

浅析学校因素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

浅析学校因素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论文关键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论文摘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法、数理统计法等,就影响高等院校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学校因素,对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2008级、2009级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同学影响因素、课外体育活动因素、学校体育文化氛围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

高校体育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学校系统体育学习的最后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的终身健身意识和锻炼习惯的最佳时期。

然而,学生在接受了长达若干年体育教育之后,能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者并不多见。

这不仅对学校体育提出了各阶段体育教育如何衔接的问题,更是对大学体育提出了如何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一个教育学问题。

在此背景下,本文拟从教育学因素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及影响因素作一研究,了解影响他们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学校因素,旨在为进一步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为提高高校体育教育任务的完成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为大学体育教育实现与终身体育的接轨提供理论依据。

1、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就高校体育教学因素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及影响因素等对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2008级、2009级的各1000名进行调查研究。

发出《大学生体育态度与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调查问卷2000份,收回1936份,回收率96.8%,其中有效问卷1921份,有效率为96.1%。

其中男生1147名,女生853名。

数据采用office2003下的excel办公软件和spssl7.0进行数据统计的处理。

2、结果与分析2.1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现状分析研究锻炼习惯形成的影响因素,首先要研究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

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过程是:需要—动机—行为—效果—行为的持续和反复一习惯,锻炼行为的产生是锻炼习惯形成的第一步,而锻炼动机又是锻炼行为发生的动力,动机则来源于个体的需求。

从锻炼行为到锻炼习惯,关键是锻炼行为的保持,锻炼的行为使人产生愉悦,满足,胜利等良好的情绪体验,激发继续锻炼的内驱力。

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相关的因素分析

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相关的因素分析

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相关的因素分析健康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之一,是民族素质高低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锻炼态度会影响锻炼行为,对身体锻炼认识、锻炼情感、锻炼倾向会直接影响锻炼的行为与效果。

分析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形成的主要因素,分析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方式的客观因素,探讨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发展趋势以及建立正确、健康、科学的大学生体育锻炼方式的对策,对增强大学生身体健康,丰富充实他们的课余生活,帮助他们建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辽宁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沈阳航天航空大学、沈阳理工大学,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200名大学生。

1.2 研究方法1.2.1 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书籍及论文,为本课题的研究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本文共发放学生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92份,回收率为96%,其中有效问卷为188份,有效率为97.91%,其中男生98人,占52.1%,女生90人,占47.9%.1.2.3 数理统计法对收集的数据运用相关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

2 影响体育锻炼态度相关的因素分析2.1 学生自身的需要分析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主要产生于其自身对体育锻炼的认识。

学生主观认识到参与体育锻炼的益处,就会主动寻求适合自身的运动项目,设定运动时间、运动强度等。

调查结果:经常参与锻炼的人数为73人(38.82%);偶尔参与锻炼的人数为95人(50.53%);不运动的人数为20人(10.6%)。

普通高校学生无论是在生理或心理上都有较大的发展,他们办事不再盲目听从家长、老师的安排,在很大程度是具有理性的。

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制约因素的分析及对策研究(一)

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制约因素的分析及对策研究(一)

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制约因素的分析及对策研究(一)摘要: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作为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呈现下降趋势,大学生体育锻炼能力下降,体育锻炼行为受到不同因素度的影响和制约,这已是其影响学生体质的关键原因。

学生学习任务繁重、意识形态的改变、科技发展的负面作用、学生怕脏、怕累的观念、体育基础设施不足、体育锻炼养成及指导不规范不系统等都是影响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原因所在。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观念,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行为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制约因素;对策研究一、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制约因素的分析1、市场经济形态下、人们意识形态认知的影响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是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唯一途径,在培养子女成长过程中对子女的教育就自然而然的是给孩子灌入文化课学习,学习好是将来孩子成长成才的根本。

而对于体育活动则是家长们认为可有可无的内容,甚至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体育锻炼认为是一种浪费学时间,不务正业的活动。

致使孩子整天坐在书桌前苦熬寒窗,磨练意志,同时也磨坏啦孩子的身体。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要有充足的学习时间作保证,并不认为孩子只有劳逸结合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更好地发掘学习潜力,对于孩子的体育锻炼和健身活动,很多家长认为是浪费时间,耽误学习的做法。

因此,对于经过大学前教育的大学生而言,孩子运动的时间受到约束,很多大学生在这九年义务教育中并未能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更谈不上接受过系统的体育训练和掌握一到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啦。

因此,在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进行合理有效的体育锻炼也就很难完成。

2、传统体育项目受到新型娱乐项目的冲击。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先进技术的运用,使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网络技术的运用为人们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电子游戏,网络游戏、网络电影、网络购物等科技飞速发展为学生提供了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视觉、听觉的完美享受。

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度的分析对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大学生体育运动的参与情况以及影响因素,可以帮助学校和相关部门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提高大学生体育运动的参与度,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一、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度的现状大学生体育运动的参与度普遍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大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参与体育运动。

大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兼顾学业和体育运动并不容易,很多学生选择将时间用在学习上而放弃体育运动。

其次,缺乏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认可。

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和益处认识不足,很多人将体育运动视为充实课余时间的一种娱乐活动,而非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次,缺乏合适的运动场地和设施。

一些学校和学院的体育设施不够完善,运动场地紧张,导致学生缺乏体育运动的条件和机会。

最后,缺乏专业的指导和管理。

一些大学校园没有专业的体育教练和运动管理人员,学生的体育锻炼缺乏科学性和引导性。

二、影响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度的因素1. 学校和家庭的态度学校和家庭对大学生体育运动的态度对于学生的参与度有着重要影响。

学校应该重视体育运动的作用,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体育课程和运动场地。

家庭应该鼓励孩子多参与体育运动,营造良好的家庭运动氛围。

2. 器材和设施的改善学校应该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投入,提供更好的运动场地和器材。

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运动环境的舒适程度和设施的完善程度。

3. 兴趣和动力的培养学校应该开设丰富多样的体育课程和活动,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通过增加体育竞赛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动力。

4. 正面的宣传和社会影响学校和媒体应该加强对大学生体育运动的正面宣传,让学生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和益处。

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应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营造积极向上的体育氛围。

5. 运动管理和指导学校应聘请专业的体育教练和运动管理人员,为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运动指导和管理。

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因素分析

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因素分析

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因素分析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是终身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使大多数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目标之一”。

调查和分析影响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因素,对指导大学生长时间从事体育锻炼并培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有着深刻的意义。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上述三所大学的300名大学生就影响其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探索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因素,促进其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增进终身健身的意识。

一、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1、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

调查的大学生中有89.1%比例的人认为体育锻炼重要和较重要,重要性认识情况水平较高,其参与的情况也较好,参与的人占有63.1%。

其中男生认识到体育锻炼重要的占92%,女生认为体育锻炼重要的占86%,在参与情况上,男生有76.30%比例的人实际参加了体育锻炼,而女生只有不足一半的人(47.40%)参加了体育锻炼。

男女生的对体育锻炼重要认知性和实际参与上都有明显不同。

2、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

对于被调查的300名在校大学生的问卷中,我们设置了五项主要指标:强身健体、健美减肥、抗病防病、消遣爱好、调节身心等。

统计中发现,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动机是多元的:学生们在选择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时,绝大部分(76.3%)把强身健体摆在第一位,其次是调节精神(69.10%)、消遣爱好(53.4%)、健美减肥(46.8%)和抗病防病(23.7%)。

而且动机的选择在男女性别上出现了差异:男生认为强身健体是主要锻炼目的,占80%的比例,而女生则选择健美减肥(91.4%)为主要锻炼目的,分析认为女生在爱美方面比男生更注重一点,对身材的要求也高于男生。

3、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与时间。

我国体育人口的基本标准中明确规定的的频度和时间是每周身体活动不少于3次,每次体育锻炼活动时间30min以上,调查中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中有45.8%的人符合我国体育人口的标准,体育人口明显高于我国科教文人员2010年的34.3%的体育人口比例。

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因素分析

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因素分析
1 . 理 统 计 法 .4数 2
2 6
l . % 244 3 5 1 2 % 4.9
7 0
3 .9% 34 31 1 .5% 26
男生
29 0
4 3 % 7_ 7 l8 4
运用 E cl xe 对数据进行统计 。
2研 究 结 果 与 分 析 .
习惯是在一定情况下 自动 的去进行 某些 活动的特殊倾 向。体育锻 炼习惯是人们经过 了认真思考 ,并理解 身体锻 炼的价值及其所具有 的
女生
25 4
6 41 0. %
效果 , 了个人通过锻炼期望达到 的 目 , 了身体锻炼的一般规 明确 标 懂得
律, 掌握 了身体锻炼的原则和方法 , 能准确 的评价 和判 断 自我体质的情 况, 且具备 了良好 、 比较稳定的身体锻炼 自觉性 。本研究 以体育锻炼持 续 的时间、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和每次活动所 用的时间等方 面的 量化指标来衡量大学生是否具有体育锻炼 习惯 。 21 . 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 现状 表 1大学生 对体育活动 的喜爱程度 被调查人数 非 常喜爱
动, 男生对体育活动的喜爱程度远大于女生。 调查还发现 , 学生参加体育锻炼 的次数远 远不够 , 大多数学生达不
生体质和健康水平 的文件 , 来加强青 少年学生的体育工作。《 民健身 全 计划纲要》 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 面贯彻 党的教育方针 , “ 努力做好学
到“ 每天锻炼 l 小时” 的要求。
1 01
表 3中不难 看出 ,锻炼意识 和体育条件是 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
惯的主要因素。
221体育锻炼意识对大学生体育锻炼 习惯的影响 .. 众所周知 , 体育锻 炼习惯的养成是建立在一定 的兴趣 基础上的 , 是 学生 自愿性 质的体育活 动 , 从某种 程度上讲 , 是体 育意识 的一种 表现。 体 育 锻炼 习 惯不 是 天生 就 有 的 , 而是 在 社 会 生 活 中不 断 养 成 的 。在 日常 生 活和学 习中, 由于人们所 接受的体育教育和体育 活动氛 围、 体育锻炼 条件等的差异 , 造成人们在 形成锻炼态度 、 锻炼意识 、 锻炼 习惯等方 面 也有所不 同。 体育锻炼习惯 的形成是从 自我认识锻炼的需要开始的 , 产 生锻 炼动机 , 机产生 以后 即付 诸行动 , 是行为过程 , 终养成锻炼 动 这 最

大学生体育锻炼效果的影响因素及措施分析

大学生体育锻炼效果的影响因素及措施分析

大学生体育锻炼效果的影响因素及措施分析摘要:体育锻炼是让学生保持健康身体的有效途径,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是国家高度重视的方向。

目前,我国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覆盖面少,并且体育锻炼的效果比较低。

2022年某大学就有针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参加到体育锻炼的人员占比仅占7%,并且这7%里面仅有17%是为了锻炼身体才去参加体育锻炼,学校安排要求锻炼的占47%,陪练占比7%。

由此可见,大学生的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体育锻炼的效果也不好。

但是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推力,大学生只有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保持健康的身体,才能在未来大展宏图时候能够有拼搏的底气和勇气。

因此,本文主要在关切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基础上,积极地探求大学生体育锻炼效果的影响因素,并希望能够从中能够找到解决大学生体育锻炼效果低问题的具体措施,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锻炼;影响因素1、大学生体育锻炼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1.1、缺少体育锻炼的意识,减低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观意愿大学阶段的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少,主要原因是大学生本身就缺少了体育锻炼的意识。

而体育锻炼意识的缺乏,主要是因为生理机能的麻痹性、传统思维的束缚以及体育锻炼重要性认识不够清楚。

首先,生理机能的麻痹性是导致大学生缺少体育锻炼意识的主要因素。

当一个人的生理机能达到高峰期的时候,他是不容易发现身体出现的问题,并且也很少有需要锻炼一下身体的想法。

当一个人的生理机能已经在走下坡路,身上的各种问题就会突显出来,他就会懊悔曾经的自己没有锻炼好自己的身体。

其次,传统思维的束缚是导致大学生缺少体育锻炼意识的重要因素。

我国传统理念一直有“学而优则士”的说法,很多家长都继承了这一理念,所以对学生的要求就是一定要刻苦的学习文化知识,其他的都不太重视。

学生从小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也潜移默化的继承了这一理念。

即使到了大学,学生独立的学习和生活后,大学生仍然以文化学习为首要任务,并将自己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文化学习中,忽视体能锻炼的重要性,放弃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

影响大学生形成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因素分析

影响大学生形成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因素分析
中图 分 类 号 : 874 G 0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2—16 (0 00 —05 —0 17 35 2 1)3 15 2
1 Anay i i he Fa t r ih n ue e t e Colg u n s’Ex r ie Ha t 【 1 lssO lt co s wh c I f nc h l e St de t l e e cs bi
1 体 育锻 炼行 为 习惯 的定义 、 形成 机 制
11 体 育 锻 炼 行 为 习惯 的 定 义 及 主 要 特 征 .
教师是影响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形成的主要 因素 , 在习
惯 的形 成 过程 中起 着 不 可替代 的 作用 。8 .%的体 育教 师 认为 , 42
体育教师是否认识到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是 影响教师教学行为的重要因素。教师对体育锻炼行为的价值判 断, 会通过体育教学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 的影响。 2. . 体 育教师对体育锻炼 的方法的掌握程度 12 8 . %的教师 和 7 %的学生认为 , 93 8 体育教师 对体育锻炼 方法和手段 的掌握程度 , 是制约体育 教师对 学生 的体 育锻炼 能力和习惯培养 的重要 因素。另外 , 当教师掌握 的体 育锻炼 的方法 和手段具有 多样 性 、 简单 实用 性和 普及 性等 特点时 , 可更好 的满足学生 自主进行体育锻炼 的需要 。
h n e e t a d a a e e st h mp r n e o x rie r a i o h o l e s e t . ro e ,e c e sp a e oei omi gt x r i a i, te itr s n w rn s otei o t c fe e cs sa e b scfrt ec l g td n s Mo e v r ta h r l ya k y rl nfr n h e e e cs sh b t s a e u e a d te r g l t n ft e s h o s n c sa yt u r ne ti . n h e u ai so h c o li e es r o g aa te h s o

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制约因素及干预研究

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制约因素及干预研究

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制约因素及干预研究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于青春期,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关心。

大学生锻炼行为作为保持身体健康的主要途径之一,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然而,现实中,大学生的锻炼行为却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导致他们的锻炼行为无法得到有效的积极影响。

本文将对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制约因素及干预研究进行浅谈。

一、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制约因素:1、时间压力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非常大,尤其是在大学期间,各科学业繁重,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和参加各类课程,时间压力比较大,使得很多学生没有时间去进行一些好的锻炼。

2、运动场地不足现在的大学校园内很多运动场地都比较狭小,而大学生的运动项目比较多,加之场地较小,会对大学生锻炼行为造成很大的限制。

3、锻炼误区大学生在进行锻炼时,往往没有正确的健身指导,造成了很多健身误区,甚至健身不当的情况,导致消极影响。

4、社交约束有的大学生因为社交约束,不愿去参加一些体育娱乐活动,导致锻炼行为的缺乏。

5、其他制约因素此外,还有一些诸如身体障碍、缺乏运动意愿等因素也会制约大学生进行锻炼行为。

二、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干预研究为了有效地改进大学生的锻炼行为,需要一些针对性的关注和干预研究。

1、运动场地需要得到扩建和改善运动场地是大学生进行锻炼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可以通过扩建运动场地或者改善现有场地等方式来增加大学生进行锻炼的条件。

2、提高健身指导专业化健身作为一项高度专业化的运动系统,大学生进行锻炼需要得到专业的健身指导,可以通过增加一些健身指导课程、聘请专业健身教练等方式来提高健身指导的专业性。

3、加强宣传与推广增加宣传和推广,让大学生更加了解锻炼的必要性和意义,提高其对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鼓励社交参与在大学生锻炼行为中,社交参与因素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大学生之间社交交往,如举办聚餐、运动等社交活动,从而提高其积极性和参与度。

5、增加锻炼管控管理对大学生进行锻炼管控管理,让学生在制定计划时获得更多的支持,通过班级、学院等组织的形式来组织力量,让学生有更多的信息参考。

影响大学生运动习惯养成的因子分析

影响大学生运动习惯养成的因子分析

影响大学生运动习惯养成的因子分析[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因子分析法对影响大学生运动习惯养成的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得出学生个体对体育的认知、学校体育、家庭教育和社会因素四个影响大学生运动习惯养成的因子。

通过对四个影响因子的调查分析,发现学生个体对运动的认知不足,学校体育工作目标没有真正得以落实,大部分家长忽视了身体素质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对大众体育的关注不够,都给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带来困难。

[关键词]大学生素质教育运动习惯终身体育运动习惯是人们在学校教育和生活中逐渐养成的稳定的参与体育锻炼的一种生活方式。

培养体育习惯是一种养成教育,需要学生养成运动兴趣,掌握运动技能,在运动过程中获取情感体验,并能主动参与锻炼。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5年以来,教育部定期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学生的身体素质呈持续下降趋势。

经常体育锻炼可以增进健康,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下降说明学生运动不足,运动不足必然对学生的运动兴趣和运动习惯的养成带来了困难。

养成学生终身体育习惯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目标,大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与影响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形成的诸多影响因素有密切关联。

为此,我们对江苏省两所高校大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大学生运动习惯养成的影响因子,切实为推进素质教育服务。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本研究对象是宿迁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二年级15个体育选项教学班的580名学生。

(二)研究方法其一,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需要,有目的地阅读了教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专著,通过”中国知网”查阅与本研究相关的期刊文献。

其二,问卷调查法:对选取的影响大学生运动习惯养成的10个因素的指标进行调研,共发放问卷580份,收回有效学生问卷548份、家长有效问卷516份。

采用再测法进行信度检验,两次测得的结果的相关系数R=0.75。

影响大学生养成良好体育习惯的因素探析

影响大学生养成良好体育习惯的因素探析

影响大学生养成良好体育习惯的因素探析摘要:本文通过对影响大学生体育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大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提出建议和意见,为促进终身体育理念在大学生中的贯彻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高校;体育习惯;养成教育早在二十世纪,党中央就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再一次把教育作为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重点,并明确了教育作为经济发展原动力的重要地位。

体育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样走进了积极改革的行列。

我们高校所培养的大学生,将来会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只有当我们国家拥有一大批具有强健体魄和渊博学识的年轻一代时,伟大民族的复兴计划才会拥有更坚实的基础,这一切的保证则是在大学阶段,也就是在接受系统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养成一个良好的体育习惯。

然而,仅仅通过体育课来完成体育教育与养成一个良好的体育习惯相比显然是不科学和不合理的。

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养成一种习惯是非常关键的。

在大学阶段,学生已形成成熟的社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已经具备了自我操控能力。

能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是在中小学阶段所不具备的优越条件,因此,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体育习惯的养成教育时机是非常成熟的,更是非常有必要的。

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河北省十所高校在校大学生。

1.2研究方法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

其中重点采用了调查法中的特乐菲法(专家问卷调查法)。

在专家问卷调查中,根据影响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不同因素,我们在设计问卷时将其划分为两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共六项,属于较大的影响因素范畴。

在一级指标的下面又各自分为共计划34项二级指标。

这些指标涵盖了影响大学生养成良好体育习惯的基本因素。

2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2.1体育教学因素的影响。

学生从开始接受教育时就决定了教学对其掌握技能的重要性。

从小学生的整齐站队到大学生的健康教育,教学因素都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有关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因素分析与探讨

有关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因素分析与探讨

有关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因素分析与探讨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深入开展,高校体育教育理念正向终身体育及快乐体育教育发展,有效提高大学生素质,体现大学生主体地位,并发挥学习体育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本文分析了有关高校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因素,探讨了培养大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因素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实施,高校体育教育已由传统的灌输式体育教育向快乐体育及终身体育方式转变,为更好实施素质体育教育,有必要加强高校大学生体育习惯养成的因素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有效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一、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1.体育兴趣与同学因素在体育教学活动开展中,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与其学习效果紧密相连,两者之间是成正比的,根据有关调查研究表明,对体育感兴趣的大学生,有56%以上的学生具有锻炼习惯,对于没有体育锻炼的大学生中,绝大多数是不喜欢体育课的,这表明喜欢体育对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具有强化作用。

在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中,同学因素也是很重要的,大学生处于人生的青年期,正是精力充沛、思想活跃及爱好广泛的年龄阶段,大学生希望通过各类交际途径认识世界,并获得友谊,以满足精神及物质上的需要,而高校体育课为大学生人际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并且大学生是按班集体与宿舍为单位活动的,主要人际交流对象是同学,个人兴趣及爱好很容易受周围同学活动的影响,因此,同学间的相互作用对其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具有较大影响。

2.体育文化氛围与课外体育活动高校体育文化氛围对大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也较为重要,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可有效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树立合理的体育价值管,并对体育锻炼习惯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体育文化形成具有教育、智力促进、心理疏导、情操陶冶及实践等功能,而其最基本功能为教育功能,实施体育文化功能可满足大学生良好需求,丰富大学生体育、身体锻炼及运动训练等基本知识,让大学生在实际体育活动中感受体育锻炼所带来的影响。

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表 3 对 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 习惯 因素的调查
在 被 调 查 的样 本 中我 们 选 取 了 2 4 7名 男 生 和 2 3 5名
诸 行动 , 这是行为过程 , 最终养成锻炼 习惯 。 在调查中 , 我们发现绝 大多数大学 生对体育 的认 知 是明确的 , 对体育 活动 是喜 爱 的 , 具 有积 极参 与体 育 活
动的行为意向。有 6 1 . 4 6 %的男生 和 3 4 . o 3 % 的女生是
表 1 大 学 生对 体 育 活动 的喜 爱程 度
作 者简介 : 温亚旭 , 男, 副教授 , 研究方 向: 体育经济学与学校体育 。 基金项 目: 黑龙江大学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项 目, 项 目编号: 2 0 1 3  ̄5;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 目, 项 目编号 : 1 2 5 3 2 2 8 5 。
动性 、 定 型的稳 固性 、 形成 的后天性 以及 功 能的 省力性 四个心理特征 。本文用以体 育锻炼持续 的时 间、 每周 参 加体育锻炼的次数 和每 次活动所 用 的时 间三个 指标来 衡量大学生是否具有体育锻炼习惯。
对其体育锻炼习惯 进行 系统 的研究 , 探索了影 响体育锻
2 . 1 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现状
薄, 9 0 % 的学生没有养成锻炼 习惯 。我们认为普 通高校
体育教学的中心意义在 于培养学生 的“ 终身体育” 意识 , 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保障 。因此 , 当前高等 学校体 育教育改革的 目标 应以培养 学生体育锻炼 习惯 , 而非 以 竞技体育能力为 目标。本文以黑龙江 大学 学生 为样 本 ,
4 6 %) 对于体育运动 的兴趣一般 。
不仅如此 , 调 查结 果还 表 明 , 大 学生 参加 体 育锻炼 的次数和时间较少 , 大多数 学生达不到平均“ 每天锻炼 1

影响体育锻炼可开展的因素分析

影响体育锻炼可开展的因素分析

影响体育锻炼可开展的因素分析体育锻炼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提高免疫力等。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因素会影响人们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可能性。

本文将对影响体育锻炼可开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个人因素1. 身体状况:一个人的身体状况直接影响着他是否能够进行体育锻炼。

如果一个人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就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锻炼,或者根本无法进行强度较大的运动。

2. 健康意识:有些人并不重视自己的健康,缺乏健康意识,觉得体育锻炼只是一种消遣,并不重要。

这种心态会影响他们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3. 毅力和毅力:进行体育锻炼需要耐心和毅力,如果一个人缺乏这些品质,就很难坚持下来,从而影响锻炼效果。

解决建议:个人因素是比较难以改变的,但可以通过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鼓励人们养成锻炼的习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环境因素1. 城市化进程加快: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情况下,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工作压力增大,时间管理不当,很难分出时间进行锻炼。

2. 交通条件:很多人工作地点远离居住地,交通不便,花费大量时间在交通上,这使他们很难抽出时间进行锻炼。

3. 环境安全:一些地区的环境安全状况较差,人们不愿意在附近的公园或操场进行锻炼,甚至担心出行安全。

解决建议:政府可以通过建设便民设施和运动场地,提高城市环境的舒适度和安全性,鼓励企业实行弹性工作制,给员工更多的自由时间,从而增加人们进行体育锻炼的可能性。

三、社会因素1. 工作压力:现代社会,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人整天忙于工作,很难抽出时间进行锻炼。

2. 社交圈影响:大多数人的社交圈子中可能没有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因此在社会上开展体育锻炼的氛围不是很浓厚。

3. 经济状况:一些家庭因为经济状况相对较差,无法支付高额的体育锻炼费用,导致无法进行体育锻炼。

四、文化因素1. 教育程度:一些人的教育程度较低,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方法了解较少,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也较低。

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生 体育 锻炼 习惯养 成 的重要 因素 之一 。 没有
体 育锻 炼 习惯 的学 生 中 , 有 一部 分 是 自身愿 意 参加 体 育锻 炼 , 而是 不知 道该 练 些什 么和 如何去 练 。 这说明, 在体 育教 学 中 , 不 仅要培
提 ,大 学生 体 育锻 炼习惯 的养成是学 生 自身
惯 。 即仅 仅 掌握 了某 种技 能 , 也不 等 于对 这 件 事情 有 兴 趣 、 有爱好 , 更 不 能觉 得 养 成 了 从 事这件 事情 的 习惯 。 大 学体 育 旨在 培养 大
激 发 学生 进行 体育 锻 炼的 兴趣 , 正 确发 挥体 育 课 堂 的教学 指导 作 用 ; 在 养 成体 育锻 炼 习 惯中, 加 强对 学 生课 外 锻 炼 的 辅 导 , 培 养学 生 自觉锻 炼 的习惯 , 提高 学生 体育 素养 。
2 . 3 、 教学 内容 的影 响因素 体 育 教 学 内容 的设 定 置 也 是 影 响大 学
4 、 总结 培 养 大 学 生 正确 的体 育 意 识 和 让 大 学 生 对 体 育锻 炼 产 生 兴趣 是 学 校 体 育 培 养学 生 终身 体育 的重 要 目标 。 培 养学 生体 育锻 炼
习惯 是树 立 良好 的 体 育道 德 风 尚 的重 要 前
学 生树 立正 确 的体 育锻 炼动 机 , 具有 体育 锻 炼 的 良好 习惯 , 继 而把 大学 生培 养成 为 具有 综 合 能力素 质 的人才 。
1 、 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及意义
大 学 生活 中 ,体 育 依然 也 是 一 门 必 修 课, 但是 , 大 部 分 同学 视 体育 课 是 一 种 任务 式似 的课 程 , 更 甚至有 同学认 为上 体 育课 是

影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影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影 响学生 体 育锻炼 习惯 养成 的因素分 析及 对 策 识 的 问题 。体 育 锻炼 的实施 ( 间的过 程 )体 育锻 炼 习惯 时 , 的形成 要求 在 时 间上是 持 续 、 进式 地 , 渐 最好 是 有计 划 式 地, 而不 能是 断 断续 续 、 然式 地 和无 计 划 式地 。在 这 个 突 过 程 中学 生是 否有 良好 的情 感 体 验对 学 生能 否 坚 持体 育 锻炼 也是 很 重要 的 因素之一 。例 如 、 学生 通过 体育 锻炼 能 够把 学 习 和生 活 的压抑 情 绪得 到 宣泄 ,让 整 个 身心 得 到 放 松和 快乐 。 这是 一种 积极 地情 感体 验 。 如果 学生 在体 育
理解 成 体育 锻炼 自动化 的行 为 。也 可 以认 为 是 指在 一定
力 ,靠 内部 的 自我 监督 。此 时已 经有 了 一定 的认 识 和 意 志 , 够进 行 自我 要求 和 自我 监督 , 需 要 外 部 监督 , 能 不 但 仍 然需 要 自己的意志 努力 。在 时间上 要尽 量天 天坚持 , 不
第 2 5卷 第 6期
V0 .5 No6 1 . 2
延安 职业技 术学 院学 报
J u a fYa a c t n l& Te h ia n t ue o r l o n’n Vo ai a n o c nc lI si t t
21 0 1年 1 2月
De 2011 c.
影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要 一定 的外 部帮助 。 第 三 ,体育 习惯 是 自觉 性 行 为 。它需 要 一定 的意 志
的对策 。
1学 生体 育锻炼 习惯 及其 形成 规律
11体 育锻 炼 习惯 .

学生体育运动习惯养成的因素分析共5页word资料

学生体育运动习惯养成的因素分析共5页word资料

学生体育运动习惯养成的因素分析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以哈尔滨市10所大中学校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

2 研究结果与分析2.1 学生体育运动习惯现状调查习惯是在一定情况下自动的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

体育运动习惯是人们经过了认真思考,并理解身体锻炼的价值及其所具有的效果,明确了个人通过锻炼期望达到的目标,懂得了身体锻炼的一般规律,掌握了身体锻炼的原则和方法,能准确的评价和判断自我体质的情况,且具备了良好、比较稳定的身体锻炼自觉性。

本研究以体育运动持续的时间、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和每次活动所用的时间等方面的量化指标来衡量学生是否具有体育锻炼习惯。

2.1.1 学生体育运动习惯现状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态度和对体育运动项目的喜爱程度差别很大。

有20.75%的男生和8.05%的女生非常喜爱体育活动,有16.28%的男生不喜爱体育活动、24.72%的女生不喜爱体育活动,男生对体育活动的喜爱程度远大于女生。

调查还发现,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远远不够,大多数学生达不到“每天锻炼1小时”的要求。

在喜爱体育运动的学生中,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次数和时间却远远没有达到“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要求。

这里边就存在一个问题:喜爱体育锻炼的学生多,经常锻炼的人却很少。

有关学者研究认为,体育意识、体育文化氛围、体育人群角度、体育锻炼引导、体育锻炼基础条件等方面是影响学生体育习惯形成的主要原因。

2.1.2 影响学生体育运动习惯的因素分析2.1.2.1体育锻炼意识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众所周知,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是建立在一定的兴趣基础上的,是学生自愿性质的体育活动,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体育意识的一种表现。

体育锻炼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养成的。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由于人们所接受的体育教育和体育活动氛围、体育锻炼条件等的差异,造成人们在形成锻炼态度、锻炼意识、锻炼习惯等方面时也有所不同。

影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原因调查与分析

影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原因调查与分析
作 、 合动作 、 路练习。教师引导 、 错 。 组 套 纠 菜 单 三 : 化 太极 拳 。 学 要求 : 看 图 解 和 录像 、 个 动 简 教 观 单
指 出 :使 大多 数 学 生形 成 良好 的 体 育 锻 炼 习 惯 是 高 校 体 育 课 “ 程 的 发展 目标 之 一 。 弄 清 影 响 大 学 生 体 育 锻炼 习惯 形 成 的 因 ” 素 , 促 使 大 多 数 学 生 形 成 良好 的体 育 锻 炼 习惯 的 当 务 之 急 。 是 因此 , 查 和 研究 影 响 体 育 锻 炼 习 惯 的 相 关 因素 。 指 导 学 生 调 对 长期 进 行 体 育 锻 炼 ,最 终 形 成 体 育 锻 炼 的 习惯 有 着 重 要 的 意 义 。影 响 大 学 生 体 育 锻 炼 习惯 形 成 的 因 素 是 多 方 面 、多 层 次 的 , 且 具 有 明 显 的 差 异 。 笔 者 查 阅 文 献 资 料 发 现 , 多 研 究 并 许 缺 少 具 体 的条 件 因素 调 查 。笔 者 对 影 响 大 学 生 体 育 锻 炼 习 惯 形 成 的 因素 作 了较 为 具 体 深 人 的 调查 .希 望 了 解 当 代 大 学 生 体 育 锻 炼 习惯 的现 状 ,探 明影 响 大学 生体 育锻 炼 习 惯 形 成 的 因素 ,有 的放 矢 地 推 进 当前 高 校 体 育 课 程 教学 ,提 高 教 学 质 量 , 大 学 生 养成 良好 的 体 育 锻 炼 习 惯 , 对 今 后 高 校 体 育 的 使 并 改 革 提 供 有 益 的 指 导 和启 迪 。 的团 结 合 作 的 优 良品德 。 教 学 实践 中 , 个 学 生都 获得 了 主 在 每 动 发 展 和 锻炼 的 机 会 , 足 了不 同类 型学 生 的 个性 发 展 需 要 。 满 调 查 结 果 表 明 .08 %的 学 生 在 长 跑 中 虽 然 感 到 腹 痛 或 出现 4. 4 困难 现 象 , 均 能 坚 持 到 终 点 ;51% 的学 生 认 为 周 围 的学 生 但 6 .6 均 能 完 成 的 自 己肯 定 也 能 完 成 :51 %的 学 生 经 常 觉 得 快 乐 6. 8 自信 , 生 人 际 交 往 关 系 和 谐 。 同学 、 友 的劝 说 、 评 乐意 学 对 朋 批 接 受 的 占9 . %:对 朋 友 的 优 缺 点 能 正 确 开 展 表 扬 和 批 评 的 43 2 占8 . % ; 5 3 在结 识 新 朋 友 时 经 常 主 动 的9 . %: 不 同生 活 方 0 27 9 与 式 、 质 和 性 格 的 同学 相处 能很 快 适 应 的 占6 . %。 气 74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大学生运动习惯养成的因子分析[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因子分析法对影响大学生运动习惯养成的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得出学生个体对体育的认知、学校体育、家庭教育和社会因素四个影响大学生运动习惯养成的因子。

通过对四个影响因子的调查分析,发现学生个体对运动的认知不足,学校体育工作目标没有真正得以落实,大部分家长忽视了身体素质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对大众体育的关注不够,都给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带来困难。

[关键词]大学生素质教育运动习惯终身体育运动习惯是人们在学校教育和生活中逐渐养成的稳定的参与体育锻炼的一种生活方式。

培养体育习惯是一种养成教育,需要学生养成运动兴趣,掌握运动技能,在运动过程中获取情感体验,并能主动参与锻炼。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5年以来,教育部定期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学生的身体素质呈持续下降趋势。

经常体育锻炼可以增进健康,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下降说明学生运动不足,运动不足必然对学生的运动兴趣和运动习惯的养成带来了困难。

养成学生终身体育习惯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目标,大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与影响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形成的诸多影响因素有密切关联。

为此,我们对江苏省两所高校大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大学生运动习惯养成的影响因子,切实为推进素质教育服务。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本研究对象是宿迁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二年级15个体育选项教学班的580名学生。

(二)研究方法其一,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需要,有目的地阅读了教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专著,通过”中国知网”查阅与本研究相关的期刊文献。

其二,问卷调查法:对选取的影响大学生运动习惯养成的10个因素的指标进行调研,共发放问卷580份,收回有效学生问卷548份、家长有效问卷516份。

采用再测法进行信度检验,两次测得的结果的相关系数R=0.75。

其三,专家访谈法: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运动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也为弥补问卷调查中的一些不足之处,本研究进行了多角度、多方面的专家访谈,为准确研究影响大学生运动习惯养成的因子分析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其四,因子分析法: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频度、因子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一)大学生养成运动习惯影响因子的确定对调查的原始数据使用spss13.0计算出了影响学生运动习惯养成的因素测量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发现各指标之间有高度相关,经过计算提取公共因子前后测量指标的共同度,发现各个指标的共同度较大,因子分析的效果显著。

通过计算得出影响学生运动习惯养成各因子的特征值和累计贡献率,其中F1、F2、F3和F4四个因子的累计贡献率为81.62%。

经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旋转后,影响因子的载荷矩阵如表1所示。

根据影响因子的载荷矩阵,通过对影响因子的特征的分析,得出学校体育、学生个体、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是大学生运动习惯养成的四个影响因子(见表2)。

(二)影响大学运动习惯养成的因子分析1.个体因子。

(1)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现状。

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是检验学生是否养成运动习惯的简洁方法。

大学生经常参加自己喜爱的运动,有助于培养他们稳定的体育兴趣,从而为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打好基础。

对学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次数的调查统计显示:男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明显好于女生,其中男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两次以上的比例为33.40%,而女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两次以上的比例仅有9.26%,有45.26%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基本不参加体育锻炼。

可见大部分学生的运动习惯还没有养成。

(2)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

课余时间的安排和课余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大学生的生活方式。

对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用来复习功课的占59.49%,居第一位;上网游戏和视听娱乐分别排在第二、三位,分别为45.26%和33.40%;参加体育锻炼排在第四位,仅为28.83%。

可见除了复习功课,网络游戏和视听娱乐已成为大学生课余生活的主旋律。

(3)大学生对体育锻炼和体育课目的的认知。

调查发现,学生在对“体育锻炼对提高健康水平的重要性”的认识上,认为“非常重要”的占51.37%,认为“重要”的为43.01%,“不重要”为5.62%。

在对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目的调查发现,被选择比例排前三位的分别是强身健体、娱乐身心和提高运动技术,拿学分则被排在最后一位。

说明大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目的的认知明确,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知总体上是正确的,但在对上体育课的目的的调查发现,拿学分排在第一位。

可见,学生对体育课目的的认知有偏差,学生对“体育课”与“课外体育锻炼”目的的认知上有较大差异,说明体育教育本身存在不足,需要改变学生为了成绩而上体育课的现状。

(4)对学校体育的态度。

对“你是否喜欢上体育课和你是否喜欢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两项调查结果显示:学生选择喜欢上体育课的人占46.25%,选择不喜欢上的占27.48%;选择喜欢学校组织体育活动的占48.37%,选择不喜欢的占26.09%。

两个问题持喜欢和不喜欢态度的比例都接近,值得思考的是喜欢上体育课和喜欢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的学生不到一半。

可见体育课的教学与组织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说明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应当符合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应当注重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培养和运动习惯的养成。

2.学校因子。

(1)中学对学校体育重视不足。

对学生对中学阶段学校体育看法的调查结果显示,55.28%的学生认为学校领导对学校体育的重视程度一般,31.03%的学生认为不重视,而认为重视的只占13.69%,说明我们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关注度。

(2)部分中学体育教师没有尽其职。

上好体育课是体育教师的职责,培养学生运动习惯和传授学生运动技能是体育课教学的基本任务。

但调查结果显示,12.24﹪的中学体育教师上课时基本不对学生进行指导,依然是落后的“半放羊式”教学;67.37﹪的教师对体育课的组织和要求不严谨,随意性较大,学生对基本的运动技能跑、跳、投技术的掌握情况不尽如人意,这对学生其他各项运动技能的掌握与提高极为不利。

(3)中学缺乏对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引导。

中学阶段体育目标实现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大学阶段运动技能的掌握和运动习惯的养成,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是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可以有效地弥补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对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和习惯有积极的作用。

调查发现,被调查大学生在中学阶段能够主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为32.85%,偶尔参与的为46.51%,基本不参与的为20.64%。

由此可见,学生每天运动一小时的目标没有真正得以落实,学生缺乏锻炼的积极主动性,也从侧面显示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组织与引导的力度不够。

在对影响学生体育锻炼原因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没时间参加体育锻炼的为59.31%,不喜欢运动为42.70%,家长不支持为41.67%。

主动参与运动需要有一定的运动技能,并能从运动中体验快乐,学习压力大和家长不支持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运动参与的兴趣,长期缺乏体育锻炼,必然影响运动技能的提高,给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带来困难。

(4)高校对体育工作的开展重视度较高,但对实现培养学生运动习惯的目标却有心无力。

由于中小学的体育教育对学生运动技能和运动兴趣的培养亏欠太多,导致学生很难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虽然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充裕,体育课教学更加规范,场地器材充足,课外体育活动内容更加丰富,但高校对大学生运动习惯的培养成效不尽如人意,说明高校体育工作还存在不足。

体育教学缺乏创新,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已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多以“教”为主,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中忽视了学生积极主动性的调动,对学生体育能力、心理发展、终身锻炼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明显不足。

各项体育俱乐部是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之一,但多为学生自发,缺乏专业教师的组织与引导。

3.家庭因子。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正确的家长教育对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家长的经济状况、文化程度、认知能力则对孩子的行为取向起引导作用。

在对家长参加体育锻炼情况和家长对子女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的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学生家长中,仅有11.4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58.33%的家长表示在中学阶段不支持孩子参加体育锻炼,但在子女上大学后,却有95.16%的家长表示支持孩子参加体育锻炼。

由此可见,虽然大部分家长没有养成运动习惯,但他们对参与体育运动的认知是正确的。

仅少部分家长支持孩子在中学阶段参加体育锻炼,在身体锻炼(占用时间)和提高文化成绩两者之间,他们大部分选择了后者,说明升学给家长带来了较大压力,家长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加强孩子的智力培养。

4.社会因子。

(1)大众体育事业发展缓慢。

我国一直重视竞技体育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成为竞技体育强国,奥运会的骄人战绩振奋了人心,但我国大众体育事业的开展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在2009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刘鹏局长提出了“各级财政对于群众体育投入过少”的问题。

国家体育总局原局长伍绍祖也作出了“国家拨给体委的经费几乎全部被分配到竞技体育的各个项目上”的反思,政府和社会团体组织的各项比赛只是针对极少数的人群,大众体育经费投入不足、人口基数大、人们体育意识薄弱和体育锻炼缺乏组织和引导都给大众体育的顺利开展带来了困难。

(2)媒体导向有偏差。

1995年颁布《体育法》后,我国传播媒体加大了对体育事业的宣传力度,目前我国各大报纸杂志、电视台、知名网站90%以上设有体育栏目,有力地促进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但传播媒体报道的多为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的相关方针政策,缺乏大众体育和学校体育方针政策推行和落实情况的相关报道。

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运动习惯的养成,需要媒体加强对体育教育改革进行监督。

三、结论与建议(一)结论第一,大学生虽然能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但大部分学生体育习惯没有养成,对上体育课的目的认知也不足。

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并不能完全适应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电子网络的飞速发展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方式。

第二,部分中学对学校体育的重视不足,学生每天运动一小时的目标没有从真正得以落实。

部分中学体育教师缺乏责任心,导致大部分学生跑、跳、投基本运动技能掌握情况较差,同时学校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不合理,不能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也从侧面反映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缺乏组织与引导。

第三,大部分学生家长没有养成运动习惯,但他们基本都能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人健康发展的重要性,由于孩子升学给他们带来了较大压力,导致他们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加强孩子的智力培养,给中学阶段学生运动习惯的培养带来了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