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期评估实施方案
社工服务项目终期评估方案
![社工服务项目终期评估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ed9858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72.png)
社工服务项目终期评估方案一、引言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终期评估是对项目整体效果和成果进行客观、全面、科学评价的重要环节。
通过终期评估,可以了解项目是否达到预定目标,是否对受服务群体产生积极影响,是否满足社会需求,从而为项目改进和提升提供参考和依据。
本方案旨在设计一套系统、全面、可操作的终期评估方案,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评估目标和指标体系1.评估目标-确定项目的整体效果和成果;-评估项目对受服务群体的影响与满意度;-检查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改进方向。
2.评估指标体系-项目目标实现情况:通过收集和分析项目开展期间的相关数据,评估项目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服务对象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和面对面访谈等方法,了解受服务群体对项目的满意度和意见建议;-服务质量评估:从服务内容、服务过程和服务效果等方面,评估项目提供的服务质量;-组织和人力资源评估:评估项目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的效能及人力资源是否合理配置;-管理评估:评估项目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包括经费管理、项目协调和监督机制等;-社会影响及可持续性评估:评估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
三、评估方法和工具1.收集和分析项目文件和数据:通过查阅项目文件、相关资料、项目统计数据等,了解项目实施的过程和结果。
2.问卷调查:设计针对受服务群体、项目成员和相关利益相关者的问卷,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评估项目的服务效果、满意度和改进方向。
3.面对面访谈:选择目标受服务群体的代表,进行面对面访谈,了解他们对项目的意见、建议和评价,并结合定性分析方法进行评估。
4.FGD(焦点小组讨论):邀请项目成员和相关利益相关者参与焦点小组讨论,针对项目实施过程和效果,开展深入探讨和评价,并归纳总结意见和建议。
5.专家评审: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项目评估,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增加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权威性。
四、评估实施流程1.编制评估计划:明确评估目标、指标和方法,制定详细的评估计划,明确评估的时间节点、责任人和工作内容。
社工服务项目终期评估方案
![社工服务项目终期评估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30f1a9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06.png)
社工服务项目终期评估方案终期评估是社工服务项目中的重要环节,旨在对项目的执行情况、成果和效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为未来项目改进和决策提供依据。
本文将提出一份终期评估方案,包括评估目标、评估内容、评估方法和评估指标等要素。
一、评估目标:1. 评估项目执行情况,包括项目进展、活动完成情况、资源利用情况等。
2. 评估项目的成果和效果,包括服务对象的满意度、社会影响力等。
二、评估内容:1. 项目执行情况评估(1)项目进展:对项目计划与实际执行进度进行对比分析,确认项目是否按照计划进行,并找出可能导致进展延迟的原因。
(2)活动完成情况:对项目中的各项活动进行评估,包括活动的质量、参与度、持续性等。
(3)资源利用情况:对项目所需资源的调配和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
2. 项目成果和效果评估(1)服务对象满意度评估:通过调查问卷、面谈等方式,获取服务对象对项目服务内容、服务质量等方面的评价,以客观反映项目的实际效果。
(2)项目的社会影响力评估:对项目的社会影响、促进社会公平与发展等方面进行评估,包括通过项目实施所带来的社会变化和改革。
三、评估方法:1. 文献资料分析:对项目执行过程中产生的相关文件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包括项目计划、活动方案、执行记录等。
2. 定性研究方法:采用访谈、焦点小组讨论等方法,深入了解服务对象对项目的感受和反馈。
3. 定量研究方法:开展调查问卷,通过数据统计分析,获取参与项目的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和项目对社会的影响等指标的量化结果。
4. 专家评估方法: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通过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点评,提供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四、评估指标:1. 项目执行情况评估指标:(1)项目进展率:完成项目计划的进度百分比。
(2)活动完成率:项目中各项活动的完成情况。
(3)资源利用效率:项目所用资源与预算的偏差。
2. 项目成果和效果评估指标:(1)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服务对象对项目服务内容、服务质量等方面的评价得分。
省终期检查评估工作方案
![省终期检查评估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6ae8735f0e7cd1842536da.png)
海南省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终期检查评估工作方案海南省人民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二○一一年四月海南省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终期检查评估工作方案一、评估时间2011年4月—5月20日二、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名单组长:符跃兰(省政府副省长、省政府妇儿工委主任)副组长:种润之(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妇儿工委副主任)戚弘超(省发改委副主任、省政府妇儿工委副主任)潘惠丽(省教育厅副厅长)杨俊(省卫生厅副厅长)林东(省统计局副局长)苻彩香(省妇联副主席)李幼伍(省妇联副主席)成员:省委组织部、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省卫生厅、省司法厅、省民政厅、省水务厅、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省统计局、省盐务局、省妇联等部门专家。
三、检查评估组名单根据《关于调整充实海南省妇女儿童发展纲要规划专家评估组和统计监测组人员的通知》(琼妇儿工委[2011]1号)的专家评估组人员进行分组,组成检查评估组成员。
(一)第一组组长:种润之(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妇儿工委副主任)副组长:李幼伍(省妇联副主席)组员:马斌(省政府办公厅三处处长)吴桂珠(省卫生厅妇社处处长)蔡展能(省统计局社会科技处处长)毛维萍(省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陈泰伍(省政府办公厅三处调研员)联络员:林文文(省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副主任科员)评估报告撰写人:陈静远(海南阳光聚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检查市县:海口市、三亚市、海口市龙华区、美兰区、秀英区、琼山区(海口市四个区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终期检查评估工作由海口市政府先行开展检查评估;在海口市开展检查评估的基础上,省检查评估组再进行检查评估)(二)第二组组长:戚弘超(省发改委副主任、省政府妇儿工委副主任)副组长:张一峰(省委组织部副巡视员)组员:高佃恭(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和产业协调处处长)吴桂珠(省卫生厅妇社处处长)狄有根(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副处长)李诚(省统计局社会科技处副处长)联络员:林秀美(省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副主任)评估报告撰写人:欧阳洁(海南大学副研究员)检查市县:定安县、屯昌县、琼中县(三)第三组组长:潘惠丽(省教育厅副厅长)副组长:冯月花(省统计局巡视员)组员:冯娟(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人事处处长)潘向红(省司法厅警务组织宣传处处长)吴广平(省民政厅人事处副处长)樊丽春(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联络员:隋耀达(省妇联宣传部主任科员)评估报告撰写人:刘冬梅(海南大学博士)检查市县:儋州市、澄迈县、临高县(四)第四组组长:石秀慧(省教育厅巡视员)副组长:杨俊(省卫生厅副厅长)组员:毛维萍(省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黄筱波(省委组织部干部一处副处长)李诚(省统计局社会科技处副处长)樊丽春(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联络员:隋耀达(省妇联宣传部主任科员)评估报告撰写人:夏代云(海南大学博士)检查市县:文昌市、昌江县、白沙县(五)第五组组长:林东(省统计局副局长)副组长:石奇哲(省盐务局副局长)组员:吴桂珠(省卫生厅妇社处处长)蔡展能(省统计局社会科技处处长)吴广平(省民政厅人事处副处长)联络员:林文文(省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副主任科员)评估报告撰写人:方菲(海南大学副教授)检查市县:乐东县、东方县、五指山市(六)第六组组长:冯月花(省统计局巡视员)副组长:许亚川(省卫生厅副巡视员)组员:张祥云(省水务厅安监处处长)蔡展能(省统计局社会科技处处长)狄有根(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副处长)樊丽春(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联络员:林秀美(省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副主任)评估报告撰写人:欧阳洁(海南大学副研究员)检查市县:琼海市、万宁市、陵水县(七)第七组组长:苻彩香(省妇联副主席)副组长:毛维萍(省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组员:邵民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劳动保障监察处处长)蔡展能(省统计局社会科技处处长)辛德(省财政厅行政政法处副调研员)狄有根(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副处长)联络员:林文文(省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副主任科员)评估报告撰写人:陈静远(海南阳光聚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检查市县:保亭县及省直有关部门四、评估内容(一)市县(区)评估内容1、组织领导情况(1)法规政策情况——制定出台有关妇女儿童权益的法规政策情况——修订有关妇女儿童权益的法规政策情况(2)领导责任的落实情况——妇儿工委工作列入政绩考核内容情况——市县(区)领导听取妇儿工委专题汇报情况,市县政府办公会议专题研究妇女儿童工作情况——市县(区)领导就妇女儿童事项作出专项批示情况——市县(区)领导参加妇儿工委会议情况(3)妇儿工委工作机构及其运行情况——妇儿工委委员会全体会议、市县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专题会议、主任办公会议等各类会议情况——委员会及办公室其他工作制度及其运行情况——办公室人员编制(分行政编、事业编)情况——办公室人员实际到位情况(4)经费情况——列入财政预算的妇儿工委办公室工作经费(自2000年至2010年,分年度)——市县(区)财政投入的妇女儿童发展纲要规划重大项目专项经费(名称及金额)(5)宣传培训情况——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妇女儿童发展纲要规划内容纳入市县党校或其他院校常规课程或开设讲座情况——以妇女儿童发展纲要规划为内容的培训班(次)数及培训对象、人数/(次)情况(6)监测评估工作情况——市县(区)妇女儿童发展纲要规划监测指标体系的完善情况(包括就部分数据开展专项调查)——市县(区)妇女儿童发展状况监测统计数据库建设情况——监测评估工作经费保障情况——监测评估工作制度化情况——监测评估信息公开、成果转化情况2、目标达标情况(1)市县(区)实施本地区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情况市县(区)妇女儿童发展规划达标情况、主要措施、主要经验、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提出工作措施及政策建议,并就编制新一轮妇女儿童发展规划需要提出解决的目标。
2024年社工服务项目终结评估方案
![2024年社工服务项目终结评估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fe5362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30.png)
2024年社工服务项目终结评估方案一、背景介绍2024年最后一年的社工服务项目旨在全面评估项目的最终成果和影响,以便为未来的社工服务项目提供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通过本次终结评估,我们将对项目的执行情况、成果达成情况以及各方面的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并为未来社工服务项目提出建议和改进建议。
二、评估目的和范围本次终结评估的主要目的是评估2024年的社工服务项目的执行情况、成果达成情况以及项目效果,为未来同类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评估范围包括项目执行过程、项目成果、项目效果、项目管理等各方面。
三、评估方法评估将采用多种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访谈、文献资料分析等,以全面、客观地评估项目的执行情况和成果。
同时还将结合专家意见和利益相关者意见进行综合评价。
四、评估内容1. 项目执行情况:评估项目执行过程中的计划执行情况、资源利用情况、项目活动开展情况等2. 项目成果:评估项目的目标达成情况、成果展示情况、受益人满意度等3. 项目效果:评估项目对受益人、社会以及组织的影响和推动作用4. 项目管理:评估项目管理情况、项目管理效率等方面五、评估报告的编制和发布评估报告将由评估团队编制,包括评估结果、分析、建议等内容,将于评估完成后及时发布和传达给相关利益相关者,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未来的社工服务项目。
六、评估实施计划评估将于2024年年底前完成,评估报告预计于2025年初发布。
评估团队将按照评估计划和安排,尽快高效地完成评估工作,并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准确性和权威性。
七、评估的意义和价值本次终结评估将为未来社工服务项目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为社会工作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指导和支持,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大的推动力量。
八、结语2024年社工服务项目的终结评估是对项目的总结和回顾,也是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和指引。
希望通过本次评估,能够为未来的社工服务项目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力量。
结核病防治规划终期评估方案
![结核病防治规划终期评估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789024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f1.png)
结核病防治规划终期评估方案一、评估目的掌握全国各地贯彻执行《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情况,评价规划目标的完成情况,总结实施的成功经验和面临的挑战与困难,为推进落实“遏制结核病行动计划(xxxx- xxxx年)”和制定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提供基础数据和政策依据。
二、评估内容(一)各级xx制定和印发《规划》的情况以及目标的完成情况。
(二)防治措施的落实情况。
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建设、肺结核患者发现、规范诊疗和患者管理、重点人群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医疗保险和关怀救助、抗结核药品采购与使用等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三)保障措施的落实情况。
结核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的建立和各级xx相关部门履行职责情况;服务体系建设、经费投入、政策开发实施、宣传教育、科研创新以及国际合作等保障措施落实情况。
三、评估方法评估工作在省级、地(市)级和县(区)级同时开展,以各级自我评估为主。
评估数据主要来源于常规监测和现场调查数据,同时开展漏报漏登率、知晓率、患者经济负担、结核病诊疗质量和学校结核病防治5个领域的专题调查。
评估内容及数据来源见附件1。
(一)常规监测。
国家、省级、地(市)级和县(区)级通过查阅xxxx年1月1日至xxxx年12月31日期间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和死因监测系统的数据,掌握规划措施和相关活动的开展情况及规划指标的完成情况。
(二)现场调查。
国家、省级、地(市)级和县(区)级通过查阅相关材料和现场调查等方式,掌握各级期间结核病政策开发、经费保障、服务体系建设、患者管理、重点人群结核病防治、医疗保险和关怀救助、抗结核药品采购与使用等情况,并填写附件2《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终期评估现场调查表》,经逐级审核后由省级统一汇总现场调查数据库,并上报中国疾控中心。
(三)专题调查。
专题调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以省级为单位开展。
国家级负责为各省(区、市)确定抽样调查点,各省(区、市)负责组织完成本省抽样点的专题调查工作。
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终期评估方案
![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终期评估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ac22cd02768e9950e7385a.png)
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终期评估方案潍坊市潍城区卫生健康局潍坊市生态环境局潍城分局潍坊市潍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潍坊市潍城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潍坊市潍城区交通运输局潍坊市潍城区水利局潍坊市潍城区农村农业局潍城卫字〔2020〕号关于印发潍城区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2016-2020年)终期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各街道(开发区、管理区),区爱卫会有关成员单位:为扎实推进健康潍城建设和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根据市爱卫办工作安排,为做好我区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终期评估工作,迎接国家、省、市评估,区卫健局、生态环境局、住建局、城管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联合制定了《潍城区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2016-2020年)终期评估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区卫健局区生态环境局区住建局区综合执法局区交通运输局区水利局区农业农村局2020年11月20日潍城区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2016-2020年)终期评估工作方案为全面总结、评估全区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实施情况,按照市卫健委等6部门《关于印发潍坊市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2016-2020年)终期评估工作方案》(潍卫字〔2020〕150号)和区爱卫会《全区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方案(2016-2020年)》(潍城爱卫〔2016〕4号)要求,制订本方案。
一、评估原则坚持真实可靠、科学合理、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评估原则。
二、评估内容评估各街道(开发区、管理区)组织实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情况,内容包括组织管理、工作推进、取得成效等方面。
(一)组织管理。
主要评估我区对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部署、协调、动员和管理等情况。
(二)工作推进。
主要评估相关部门对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各项重点工作的推进情况。
(三)取得成效。
主要评估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工作进展和阶段性目标完成情况。
三、评估方法(一)区级自评 11月20日前,区爱卫会按照市爱卫会《全市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方案(2016-2020年)》(潍爱卫〔2016〕4号)的要求进行自评,完善相关数据资料,并上报自评报告(附件1)、终期评估评分表(附件2)和终期评估现场核查表(附件3)。
2024年社工服务项目终结评估方案
![2024年社工服务项目终结评估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dd0e69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1d.png)
2024年社工服务项目终结评估方案____年社工服务项目终结评估方案一、背景介绍社工服务项目是社会工作者通过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群众提供个案工作、群体工作和社区工作等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发展。
社工服务项目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已经成为社会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____年将是我们社工服务项目实施以来的第五个年头,也是评估该项目的时候。
为了评估社工服务项目在过去五年所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制定了以下终结评估方案,旨在全面了解项目的实施情况,为今后的项目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评估目标本次终结评估的目标是了解社工服务项目在过去五年内所取得的成效和影响,找出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的项目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具体目标包括:1. 评估社工服务项目在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方面的成效;2. 评估社工服务项目在满足群众需求方面的成效;3. 评估社工服务项目的管理和组织情况;4. 评估社工服务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三、评估方法本次终结评估将采用多种方法来收集和分析数据,以确保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具体的评估方法包括:1. 文献研究:对社工服务项目过去五年的相关文件、报告和评估报告进行梳理和分析,以了解项目的发展过程和取得的成效;2. 实地调研:选取代表性地区和项目进行实地调研,包括访谈项目参与方、收集案例资料等,以深入了解项目的运行情况;3. 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并开展调查,以了解群众对社工服务项目的满意度和需求情况;4. 集体讨论:开展座谈会和工作坊,邀请社工服务项目参与人员和利益相关方进行深入讨论,收集各方意见和建议;5.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形成评估结果。
四、评估内容本次终结评估将对社工服务项目的多个方面进行评估,包括:1. 项目发展情况:对社工服务项目的目标、理念、组织架构和规划进行评估,了解项目在过去五年内的发展情况;2. 项目成效评估:对社工服务项目在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方面的成效进行评估,包括案例剖析、问题解决和社会影响等方面;3. 社会需求评估:对社工服务项目在满足群众需求方面的成效进行评估,包括需求调研、群众满意度和反馈等方面;4. 项目管理和组织评估:对社工服务项目的管理和组织情况进行评估,包括项目管理机构、人员配备和财务管理等方面;5. 可持续发展评估:评估社工服务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项目的经费来源、自我改进和社会支持等方面。
《市十二五艾滋病防治行动计划》终期评估方案【模板】
![《市十二五艾滋病防治行动计划》终期评估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38ec4c15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64.png)
《市十二五艾滋病防治行动计划》终期评估方案【模板】附件:《**市“十二五”艾滋病防治行动计划》终期评估方案为做好《**市“十二五”艾滋病防治行动计划》(连政办发〔2012〕191号)(以下简称《“十二五”行动计划》)终期评估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评估目的评价《“十二五”行动计划》的执行情况和艾滋病防治工作效果,总结经验,查找问题,为制定“十三五”艾滋病防治行动计划提供依据和参考。
二、评估内容围绕《“十二五”行动计划》的策略、措施和目标,回顾和分析工作进展情况和目标实现程度。
(一)防治工作任务和目标完成情况。
1.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情况。
各地、各部门在社会公众宣传教育,公共场所、社区、边远贫困地区宣传教育,流动人口、青少年、妇女、被监管人群等重点人群宣传教育的工作情况。
2.扩大综合干预覆盖面情况。
各地、各部门在预防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经吸毒传播,以及预防母婴传播等方面的综合干预工作情况。
3.扩大监测检测覆盖面情况。
各地、各部门在加强监测检测工作,最大限度发现感染者等方面的工作情况。
4.扩大治疗覆盖面情况。
各地、各部门在开展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中医药治疗等方面的工作情况。
5.加强血液安全管理情况。
各地、各部门在加强采供血机构和血液管理,预防医源性传播等方面的工作情况。
6.加强对感染者和病人的服务管理情况。
各地、各部门在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提高艾滋病救治的保障水平,增强感染者和病人法制观念等方面的工作情况。
7.实现艾滋病新发感染和病死率降低情况。
各地结合实际,评价减少艾滋病新发感染,降低艾滋病病死率等目标的实现程度。
各地可利用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艾滋病哨点监测系统等信息系统,对本地主要防治工作目标和任务实现程度和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具体见附件1);没有相关信息系统数据的地区可利用相关调查或其它数据进行分析。
同时,根据需要开展专项调查收集艾滋病防治工作数据,对本地其他方面的防治目标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具体见附件2)。
终期评估实施方案
![终期评估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6411dbbb4cf7ec4afed072.png)
《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终期评估实施方案根据《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的要求,在全国开展《规划》终期评估工作,并将评估结果上报国务院。
故制订此实施方案。
一、目的了解《规划》的实施情况、总体目标和工作指标的完成情况;总结《规划》实施的成功经验;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制定《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提供依据。
通过终期评估,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提高各级政府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
二、原则各级以自评为主要方式,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开展评估工作。
上级单位采取抽查及现场调研的方法对评估结果进行复核,确保各级《规划》评估工作质量。
三、组织领导全国终期评估工作由卫生部、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组织实施。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县(区)由本级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或卫生行政部门、财政部门和发改委联合组织实施本地区的评估工作。
四、职责及分工(一)国家级1.制定并下发《规划》终期评估方案。
2.制定《规划》终期评估实施细则,并对各省相关工作人员开展培训。
3.组织本级评估工作,包括各相关部门履职情况的评估。
4.抽查部分省份评估工作,并开展调研工作。
5.核查、整理和分析《规划》终期评估数据。
6.撰写《规划》终期评估报告,并上报至国务院。
(二)省级1.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开展终期评估工作,确保按时间进度完成终期评估的各项工作。
2.根据终期评估实施细则,对所辖各地(市)相关人员开展培训。
培训采取逐级培训的原则,省级可根据实际情况,直接培训到县级。
3.组织本级评估工作,包括各相关部门履职情况的评估。
4.抽查部分地(市)及所辖县(区)评估工作,并开展调研工作。
5.整理、分析全省《规划》终期评估数据,撰写评估报告,上报至省政府及卫生部。
(三)地(市)级1.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开展终期评估工作,确保按时间进度完成终期评估的各项工作。
2.根据终期评估实施细则,对所辖县(区)相关工作人员开展培训。
《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终期评估实施方案
![《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终期评估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8c4bf8941ea76e58fa0470.png)
《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终期评估实施方案根据《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的要求,在全国开展《规划》终期评估工作,并将评估结果上报国务院。
故制订此实施方案。
一、目的了解《规划》的实施情况、总体目标和工作指标的完成情况;总结《规划》实施的成功经验;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制定《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提供依据。
通过终期评估,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提高各级政府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
二、原则各级以自评为主要方式,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开展评估工作。
上级单位采取抽查及现场调研的方法对评估结果进行复核,确保各级《规划》评估工作质量。
三、组织领导全国终期评估工作由卫生部、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组织实施。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县(区)由本级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或卫生行政部门、财政部门和发改委联合组织实施本地区的评估工作。
四、职责及分工(一)国家级1.制定并下发《规划》终期评估方案。
2.制定《规划》终期评估实施细则,并对各省相关工作人员开展培训。
3.组织本级评估工作,包括各相关部门履职情况的评估。
4.抽查部分省份评估工作,并开展调研工作。
5.核查、整理和分析《规划》终期评估数据。
6.撰写《规划》终期评估报告,并上报至国务院。
(二)省级1.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开展终期评估工作,确保按时间进度完成终期评估的各项工作。
2.根据终期评估实施细则,对所辖各地(市)相关人员开展培训。
培训采取逐级培训的原则,省级可根据实际情况,直接培训到县级。
3.组织本级评估工作,包括各相关部门履职情况的评估。
4.抽查部分地(市)及所辖县(区)评估工作,并开展调研工作。
5.整理、分析全省《规划》终期评估数据,撰写评估报告,上报至省政府及卫生部。
(三)地(市)级1.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开展终期评估工作,确保按时间进度完成终期评估的各项工作。
2.根据终期评估实施细则,对所辖县(区)相关工作人员开展培训。
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终期评估方案
![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终期评估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c7225e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0b.png)
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终期评估方案一、方案背景1.1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是我国近年来为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而启动的一项重要工程。
经过数年的努力,成效显著,但成果的巩固和持续发展仍需关注。
1.2终期评估的目的在于全面了解行动实施以来的成果、问题及不足,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评估目标2.1评估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的总体成效,包括环境质量、基础设施、居民满意度等方面。
2.2分析行动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为下一阶段工作提供借鉴。
2.3梳理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的经验和教训,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三、评估内容3.1环境质量评估:包括空气质量、水质、噪音等指标的改善情况。
3.2基础设施评估:包括公共设施、绿化、垃圾分类处理等设施的完善程度。
3.3居民满意度评估: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居民对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的满意程度。
四、评估方法4.1数据分析:收集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相关数据,进行统计4.2现场考察:实地查看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的实施情况。
4.3访谈调研:与相关部门、居民、企业等进行访谈,了解行动实施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
五、评估流程5.1准备阶段:成立评估小组,明确评估目标、内容和方法,制定评估方案。
5.2实施阶段:按照评估方案,进行数据收集、现场考察和访谈调研。
5.3分析阶段: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形成评估报告。
六、评估成果6.1形成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终期评估报告,为下一阶段工作提供参考。
6.2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促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的持续发展。
6.3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借鉴,推动我国环境卫生事业的进步。
七、评估保障7.1政策保障:确保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为评估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
7.2组织保障:成立专门的评估小组,确保评估工作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7.3制度保障:建立健全评估制度,确保评估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八、时间安排8.1评估工作自2023年开始,历时三个月。
人口发展“十一五”规划终期评估总体方案
![人口发展“十一五”规划终期评估总体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352f0e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0b.png)
人口发展“十一五”规划终期评估总体方案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10.09•【文号】•【施行日期】2010.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计划生育正文人口发展“十一五”规划终期评估总体方案(2010年9月)为掌握人口发展领域“十一五”时期发展目标进展和主要任务完成情况,根据《人口发展“十一五”和2020年规划》(国办发〔2006〕107号)的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评估的目的、思路与目标(一)评估目的。
通过人口发展“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的调查和评估,准确把握人口发展的总体情况,分析人口发展的主要矛盾和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编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研究和完善人口发展政策,改善人口发展的政策环境提供依据,促进人口问题的统筹解决,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思路。
通过相关部门自评估与第三方独立评估、地方自评估和国家部门联合督评,把握人口发展目标进展和重点任务的落实情况,构建国家人口发展规划的监测评估机制,增强国家人口发展规划及其政策在人口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
(三)基本目标。
一是对规划的发展指标进展情况作出客观评价;二是对规划重点任务落实情况以及对规划目标的推进效果做出评估;三是形成国家人口发展“十一五”和2020年规划的“十一五”执行情况报告以及各省(区、市)人口发展“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报告,提出“十二五”及未来一个时期人口发展的政策建议。
二、评估的原则、方法和基本方式(一)评估的基本原则。
坚持宏观为主、微观为辅。
国家和省级的评估以掌握人口发展宏观指标进展、重大战略任务和主要保障措施的落实情况为主,关键是把握人口发展规划的总体进展,推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体制机制的建设。
坚持科学民主、多方参与。
各地要建立各相关部门、专家、地方、其他社会各界参与人口发展规划评估的机制,有利于提高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积极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献计献策。
2023年社工服务项目终结评估方案
![2023年社工服务项目终结评估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491541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62.png)
2023年社工服务项目终结评估方案一、评估目标社工服务项目的终结评估旨在全面、客观地评估项目的实施情况与效果,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社工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评估的目标主要包括:1. 评估项目的目标是否实现,服务对象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2. 评估项目的组织管理与执行力是否高效;3. 评估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4. 总结项目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类似项目提供经验参考。
二、评估内容1. 项目目标与效果评估1.1 评估项目的目标是否明确、可行,并对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评估;1.2 调查、分析服务对象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是否有实质性的改变;1.3 评估服务对象对项目的满意度和改善感受。
2. 组织管理与执行评估2.1 评估项目组织架构是否合理,管理层的组织能力和决策是否科学有效;2.2 评估项目执行计划和实施进度,分析项目执行是否按计划进行,是否存在延误或变动;2.3 评估项目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是否满足项目需求;2.4 评估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率和经济管理能力。
3.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评估3.1 评估项目对目标群体以及社会的正面影响,如减少社会问题、提升社会和谐度等;3.2 综合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如投入产出比例、经济回报效果等。
4. 项目经验总结和教训吸取4.1 总结项目中的成功经验,明确有助于项目实施的关键要素和方法;4.2 分析项目中的不足和教训,明确需要改进的地方和可提升的方面;4.3 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为类似的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三、评估方法1. 文献调研:收集和分析相关的项目文件、报道和研究文献,了解项目背景、目标设置和实施情况。
2. 个案研究:选择代表性的个案,通过深入访谈和观察,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改善情况以及对项目的评价。
3. 调查问卷:设计合适的调查问卷,对服务对象、项目人员和相关机构进行定量调查,了解满意度、效果认可等情况。
4. 统计分析: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对不同维度的评估结果进行比较和总结。
终期评估方案
![终期评估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7422223968011ca3009150.png)
实施2011—2015年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纲要)终期评估工作方案(草案)2015年是省、市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收官之年,也是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实施第五个年头。
根据省妇儿工委和国务院妇儿工委的要求,将在全市范围内对两个规划(两纲)实施情况开展终期评估工作。
具体方案如下:一、评估目的开展两个规划(两纲)终期评估,旨在全面总结本轮两个规划(两纲)实施情况,准确把握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态势;总结提炼实施两个规划(两纲)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发现实施两个规划(两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分析原因,改进措施,研究对策;进一步增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落实两个规划(两纲)目标任务、促进妇女儿童发展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营造有利于妇女儿童全面发展的社会环境,为制定下轮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评估原则1.全面与重点相结合的原则。
即对两个规划(两纲)所有领域进行从执行过程到实施结果的全面评估,又重点评估各个领域中的重点、难点指标,突出评估两个规划(两纲)实施进程中策略与措施的可行性和效果。
2.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督导评估工作中,根据量化与非量化指标的具体状况,既进行定性分析,又进行定量分析,分别进行质和量的说明。
3.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原则。
既对指标的现状进行分析判断,横向比较,看是否达标,又对指标的发展状态进行分析评价,纵向比较,看发展趋势。
4.评价与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既对两个规划(两纲)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又对评价结果进行理论分析,对进一步实施两个规划提出指导意见。
二、评估内容1.完善妇女儿童相关法规政策情况。
制定出台了哪些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促进妇女儿童发展的政府文件、法规政策;修订了哪些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促进妇女儿童发展的法规政策。
2.两个规划(两纲)内容纳入规划情况。
两个(两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部门规划情况。
社工服务项目终结评估方案
![社工服务项目终结评估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3cc1d49e31433239689375.png)
社工服务项目终结评估方案为进一步探索资源配置转换方式和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开发社工岗位,年初,全区各街镇在16个领域申报了54个社工服务项目。
为准确掌握全区项目运作和专业社工使用情况,从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区社工局决定组织本次评估。
一、指导思想1、凸显社工专业化特色。
通过政策支持、教育培训、岗位开发、服务提供等措施,有效满足当前社区建设和人民群众的需求,提升服务专业化程度。
2、体现以内涵建设为本。
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不断完善服务实施中社会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的三方联动。
3、探索领域职业化道路。
通过政策支持、机构建设、资源配置等措施,在部分领域放大服务效果,探索出一条社工职业化道路。
二、主要任务全面总结评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在政策支持、机构建设、教育培训、岗位开发、服务提供、服务效果、资源配置等方面的运作经验和做法,总结、提炼、归纳、概括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不同工作模式,检验工作效果,为后续服务计划制定及实施创造条件。
三、评估方法与主体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综合评估主要通过项目单位自评、主管部门评估、督导评估三个环节进行。
项目单位自评分若超过主管部门和督导打分平均值的10%,则在自评分的基础上相应减少10%,反之,自评分少于平均值的10%,则增加10%,由此得出项目单位自评分,以促进社工机构自律评价。
再按照项目单位、主管部门、督导4:4:2的分值比例计算评估得分。
四、评估步骤1、项目单位自评(20XX年10月19日—31日)结合各个项目计划的内容和目标,各试点单位从政策出台、机构建设、教育培训、岗位开发、服务提供、服务效果、资源配置等7个方面进行自评,项目目标的评估指标包含可量化及不可量化两部分,于10月31日前向XX区社会工作局递交自评报告。
项目没有完成或者项目没有按照年初计划实施的不予验收。
2、集中检验评估(20XX年11月5日—20日)根据各项目计划及自评报告,由区财政局、区社工局、区社工协会相关人员组成评估专家小组,对各单位申报的项目进行评估验收。
终考核实施方案
![终考核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f86f5a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5f.png)
态度与品德考核
1 2 3
工作态度考核
评估员工在工作中是否认真负责、积极主动、乐 观向上,能够承担工作压力和挑战。
职业道德与诚信考核
评估员工是否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和行业规范,保 持诚信、正直的工作态度,维护公司形象和利益 。
社会责任与公益意识考核
评估员工是否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履行社会 责任,参与公益活动,体现公司的社会责任感和 良好形象。
03
考核方法与流程
Chapter
考核方法选择
综合考核法:综合考虑被考核人的工 作业绩、能力、态度等多方面因素进 行评估。
360度评估法:通过上级、下级、同 事、客户等多个维度对被考核人进行 评估。
目标管理法:根据被考核人设定的工 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在选择考核方法时,需根据企业实际 情况、考核目的和被考核人岗位特点 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确保考核方法 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考核分数与等级对应
明确考核分数与等级的对应关系,让 考生清楚了解自己在考核中的表现水 平。
考核结果反馈与申诉处理
结果反馈时限
规定考核结果反馈给考生的时间 限制,确保考生及时获知自己的
考核成绩。
申诉条件与流程
明确考生对考核结果提出申诉的 条件,如成绩核算错误、考试过 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等。同时, 制定详细的申诉流程,保障考生
终考核实施方案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考核内容与标准 • 考核方法与流程 • 考核结果应用与反馈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Chapter
终考核的目的和意义
01
评估学习或工作成果
通过终考核,可以全面评估学生或员工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或工作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终期评估实施方案根据《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的要求,在全国开展《规划》终期评估工作,并将评估结果上报国务院。
故制订此实施方案。
一、目的了解《规划》的实施情况、总体目标和工作指标的完成情况;总结《规划》实施的成功经验;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制定《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提供依据。
通过终期评估,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提高各级政府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
二、原则各级以自评为主要方式,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开展评估工作。
上级单位采取抽查及现场调研的方法对评估结果进行复核,确保各级《规划》评估工作质量。
三、组织领导全国终期评估工作由卫生部、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组织实施。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县(区)由本级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或卫生行政部门、财政部门和发改委联合组织实施本地区的评估工作。
四、职责及分工(一)国家级1.制定并下发《规划》终期评估方案。
2.制定《规划》终期评估实施细则,并对各省相关工作人员开展培训。
3.组织本级评估工作,包括各相关部门履职情况的评估。
4.抽查部分省份评估工作,并开展调研工作。
5.核查、整理和分析《规划》终期评估数据。
6.撰写《规划》终期评估报告,并上报至国务院。
(二)省级1.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开展终期评估工作,确保按时间进度完成终期评估的各项工作。
2.根据终期评估实施细则,对所辖各地(市)相关人员开展培训。
培训采取逐级培训的原则,省级可根据实际情况,直接培训到县级。
3.组织本级评估工作,包括各相关部门履职情况的评估。
4.抽查部分地(市)及所辖县(区)评估工作,并开展调研工作。
5.整理、分析全省《规划》终期评估数据,撰写评估报告,上报至省政府及卫生部。
(三)地(市)级1.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开展终期评估工作,确保按时间进度完成终期评估的各项工作。
2.根据终期评估实施细则,对所辖县(区)相关工作人员开展培训。
3.组织本级评估工作,包括各相关部门履职情况的评估。
4.抽查辖区内三分之一县(区)的评估工作。
5.收集、分析和评价本级数据,撰写评估报告,并上报至当地政府及省卫生厅。
(四)县(区)级1.按照国的统一部署开展终期评估工作,确保按时间进度完成终期评估的各项工作。
2.组织本级评估工作,包括各相关部门履职情况的评估。
3.收集、分析和评价本级数据,撰写评估报告,并上报至当地政府及地(市)卫生局。
五、评估内容(一)政府承诺1.《规划》及配套实施计划的制订情况;2.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的组成及活动开展情况;3.政府组织开展的年度工作检查总结,以及总结上报情况;4.相关部门履行职责情况;5.结核病防治专项经费的管理情况;6.吸引外资经费情况;7.政策开发和实施情况,包括结核病纳入医疗保障情况,对贫困地区和贫困患者的扶持和补助政策,以及药品限制销售政策等内容。
(二)防治服务体系1.结核病防治工作模式;2.结核病防治机构的基础设施及开展工作的基础条件;3.结防机构人员组成及能力;4.结防机构实验室检测能力。
(三)《规划》目标完成及防治工作开展情况1.《规划》总体目标和工作指标的完成情况;2.常规工作的开展情况;(1)肺结核患者发现和治疗管理(2)结核病监控与评价(3)人员培训(4)药品管理(5)健康促进(6)实验室检测(7)应用性研究3.应对流动人口、羁押人群、耐多药和结核菌/艾滋病毒双重感染结核病防治工作等新挑战所采取的行动及效果。
(四)成本效果/效益的估算当地《规划》产生的社会效果(减少死亡、减少发病)和社会效益(减少医疗费用,挽回社会经济),评估《规划》实施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六、质量控制1.制定统一的终期评估实施细则;2.各级按照终期评估方案及实施细则的要求,进行本级终期评估工作的部署和培训;3.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结防机构)负责填写调查表格,收集、录入数据,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4.上级单位组织开展对下级单位的抽查工作,对于抽查中发现自评结果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的单位,要求其重新评估。
七、评估报告各级根据本级终期评估结果撰写本级评估报告。
报告应对《规划》实施十年所取得的成绩、采取的措施、总结的经验、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下一步工作的建议等方面进行重点叙述。
确保评估报告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至上一级单位。
八、时间安排1. 2010年9月上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县(区)召开领导小组会议,部署终期评估工作,并组织开展培训。
2. 2010年9月-10月各级组织自评、抽查和现场调研。
3. 2010年10月中旬,省级上报评估调查表;10月底,省级上报评估报告。
4.2010年10月-11月,国家评估团对部分省份进行督导检查。
5. 2010年12月中旬,汇总、分析省级评估报告,完成全国评估报告,并上报国务院。
九、附件《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终期评估实施细则附件《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终期评估实施细则2010年8月目录说明 (1)一、数据收集 (1)二、注意事项 (2)三、上报数据及报告要求 (2)省级评估内容及方法 (3)一、需要收集分析并逐级上报的数据 (3)二、需要收集分析并报给上一级的数据 (6)三、通过报表或专报导出并分析的数据 (14)地(市)级评估内容及方法 (17)一、需要收集分析并逐级上报的数据 (17)二、需要收集分析并报给上一级的数据 (21)三、通过报表或专报导出并分析的数据 (29)县(区)级评估内容及方法 (33)一、需要收集分析并逐级上报的数据 (33)二、需要收集分析并报给上一级的数据 (38)三、通过报表或专报导出并分析的数据 (48)附件:1.评估调查表 (51)省级 (51)地(市) (60)县(区)级 (71)2.《XXX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终期评估报告..................撰写框架 (82)说明根据《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终期评估方案的要求,各级以自评为主要方式,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开展评估工作。
为确保终期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订本实施细则,供各级使用。
一、数据收集为方便各级开展终期评估工作,实施细则将评估内容分为三个部分进行数据收集: 第一部分:需要收集分析并逐级上报的数据。
各级均要收集、分析该部分数据。
县(区)级将本部分评估调查表的纸质版填写完整,签字盖章后上报地(市)级单位;地(市)级汇总所辖县(区)级数据(纸质版),与本级数据汇总后上报省级单位;省级将本级以及所辖各地(市)、县(区)级数据(电子版)进行汇总,并上报国家级单位。
本部分评估调查表的数据需录入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制作的软件。
各省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安排录入工作。
建议由省级或地(市)级进行录入,以确保数据质量。
第二部分:需要收集分析并报给上一级的数据。
各级均要收集、分析该部分数据,同时将调查表的纸质版填写完整,盖章后报给上一级单位即可,上级单位在收到下级单位的数据后需要进行汇总统计,作为本省/地(市)的评估数据。
该部分数据不需要录入到软件中,国家级仅收集省级单位的数据。
第三部分:通过报表或专报导出并分析的数据。
各级均要收集分析该部分数据,但不需要录入到软件中,也不需上报。
为尽快完成终期评估初步报告,为制定“十二五”结核病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以上三部分的数据收集结点为2009年12月31日。
同时,为全面分析和总结十年间(2001-2010年)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成绩,并保持数据的完整性,建议各地在2011年初将评估报告的数据更新至2010年,形成最终的终期评估报告。
二、注意事项1.对于承担县(区)级结防机构职责的地(市)级结防机构,除填写本级评估调查表外,应按照与规划报表相一致的县区编码,为所代管的县(区)级单位填写相应的县(区)级评估调查表。
填写时要注意区分地(市)级和县(区)级的经费、人员等数据,避免数据的混淆或重复。
2.第一部分数据均为本级的相关数据,不包含下级的数据。
如某地(市)级在填写收到省级经费时,仅填写本级所收到的省级经费,不包括所辖县(区)收到的省级经费。
3.凡表中年份栏有“……”(省略号)的是对表中的年份进行省略,但在实际填表时要补充完整。
4.附件中的“报告撰写框架”供各级在撰写终期评估报告时参考;各省级/地(市)级单位在撰写评估报告时,要分析、评价所辖地(市)/县(区)相关工作的开展情况,做好全省/地(市)工作的汇总与总结。
三、上报数据及报告的时间要求根据本次终期评估实施方案时间进度要求,各级上报数据库、调查表及终期评估报告的时间要求具体如下:(一)县(区)级9月15日前,县(区)级卫生行政部门将本级数据调查表(包括第一部分数据和第二部分数据)以纸质版形式(需加盖公章)上报至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9月20日前将本级终期评估报告分别上报至县(区)政府和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二)地(市)级9月30日前,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将所辖县(区)级上报的第一部分数据和本级第一部分数据录入软件,形成数据库并上报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将本级数据调查表(包括第一部分数据和第二部分数据),以纸质版形式(需加盖公章)上报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10月10日前将本级终期评估报告分别上报至地(市)级政府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如第一部分数据的录入工作由省级单位完成,则需将所辖县(区)级的第一部分数据以纸质版的形式上报至省级单位。
(三)省级10月20日前,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将数据库和本级数据调查表(包括第一部分数据和第二部分数据,需加盖公章)上报至卫生部疾控局,10月31日前将本级终期评估报告分别上报至省级政府和卫生部疾控局。
省级评估内容及方法一、需要收集分析并逐级上报的数据(一)基本情况评估方法:查阅当地的统计年鉴及相关材料,完成表1-1的填写。
表1-1:基本情况(二)政府承诺1. 本级《规划》及配套实施计划的制订情况评估方法:通过查阅原始档案,完成表1-2的填写。
表1-2:《规划》及实施计划的制定情况2. 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情况评估方法:查阅原始档案以及调研报告、工作总结等,完成表1-3的填写。
表1-3: 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情况101. 结核病防治专项经费的管理情况评估方法:卫生部门与有关部门共同完成。
查阅财务相关报表及档案,完成表1-4的填写。
表1-4:省本级结核病防治经费的到位与使用情况单位:万元①仅填写各级政府投入给省本级经费的到位和实际支出额度;②请按照年度经费逐一填写。
填写“到位”和“实际支出”时,一定是以该年度已经投入的经费为基础。
“实际支出”要小于“到位”;③尽管2004年度的中央经费为2005年使用,但填至2004年栏中;④省级投入经费含省政府为国际项目所投入、用于省本级工作的配套经费;⑤在“实际支出”栏中,因每年度经费往往不在当年使用完,因此该项并不是指在当年的使用数,而是指截至本评估的时间,该年度投入经费的实际支出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