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语文山东卷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2014年山东省高考语文试卷及逐题解析(1)

2014年山东省高考语文试卷及逐题解析(1)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共36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12小题。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3.?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湛蓝/斟酌??崛起/倔脾气??提防/醍醐灌顶B.跻身/犄角??女红/彩虹桥??沟壑/豁然开朗C.毛坯/胚芽??蒜薹/跆拳道??拙劣/咄咄逼人D.劲敌/浸渍??咆哮/酵母菌??着陆/着手成春答案:A解析:A、zhàn/zhēn??jué/juè??dī/tí????B、jī/jī??gōng/hóng??hè/huò??????C、?pī/pēi??????tái/tái???zhuō/duō?D、jìng/jìn??xiào/?jiào??zhuó/?zhuó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缠绵??梗概??打寒噤??震聋发聩B.扼守??晋升??伏卧撑??杞人忧天C.滥觞??脉博??摇篮曲??大快朵颐D.伛偻??驯顺??笑吟吟??锄强扶弱答案:D解析:A振聋发聩??B俯卧撑??C脉搏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本报这次开展的讨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稿件之多,范围之广,???????之强烈,出乎意料。

②有关领导在会议上强调,要重视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一旦发现火情,就要及时处置,严防火势??????。

2014年高考语文山东卷及答案解析

2014年高考语文山东卷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生注意: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 进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 第I 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 第II 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个题目指定区域 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 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 湛.蓝/斟.酌 崛.起/倔.脾气 提.防/醍.醐灌顶B. 跻.身/犄.角 女红./彩虹.桥 沟壑./豁.然开朗C. 毛坯./胚.芽 蒜薹./跆.拳道 拙.劣/咄.咄逼人D. 劲.敌/浸.渍 咆哮./酵.母菌 着.陆/着.手成春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缠绵 梗概 打寒噤 震聋发聩B. 扼守 晋升 伏卧撑 杞人忧天C. 滥觞 脉博 摇篮曲 大快朵颐D. 伛偻 驯顺 笑吟吟 锄强扶弱 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本报这次开展的讨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稿件之多,范围之广,_____之强烈,出乎意料。

②有关领导在会议上强调,要重视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一旦发现火情,就要及时 处置,严防火势_____。

③这几年虽然很艰难,但我的付出_____没有白费,经过刻苦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我练就了比较过硬的本领。

A. ①反映 ②曼延 ③总算B. ①反应 ②蔓延 ③总算C. ①反映 ②蔓延 ③终于D. ①反应 ②曼延 ③终于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严冬的夜晚,凛冽的北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睡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

2014年高考真题——语文(山东卷)Word版含答案)供参习

2014年高考真题——语文(山东卷)Word版含答案)供参习

绝密★启用前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区县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1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1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湛.蓝/斟.酌崛.起/倔.脾气提.防/醍.醐灌顶B.跻.身/犄.角女红./彩虹.桥沟壑./豁.然开朗C.毛胚./胚.芽蒜薹./跆.拳道拙.劣/咄.咄逼人D.劲.敌/浸.渍咆哮./酵.母菌着.陆/着.手成春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缠绵梗概打寒噤震聋发聩B.扼守晋升伏卧撑杞人忧天C.滥觞脉博摇篮曲大快朵颐D.伛偻驯顺笑吟吟锄强扶弱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本报这次开展的讨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稿件之多,范围之广,之强烈出乎意料。

○2有关领导在会议上强调,要重视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一旦发现灾情,就要及时处置,严防火势。

○3这几年虽然很艰难,但我的付出没有白费,经过刻苦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我练就了比较过硬的本领。

A.○1反映○2曼延○3总算B.○1反应○2蔓延○3总算C.○1反映○2蔓延○3终于D.○1反应○2曼延○3终于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严冬的夜晚,凛冽的北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睡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

201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山东卷

201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山东卷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区县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1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1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湛蓝/斟酌崛起/倔脾气提防/醍醐灌顶B.跻身/犄角女红/彩虹桥沟壑/豁然开朗C.毛胚/胚芽蒜薹/跆拳道拙劣/咄咄逼人D.劲敌/浸渍咆哮/酵母菌着陆/着手成春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缠绵梗概打寒噤震聋发聩B.扼守晋升伏卧撑杞人忧天C.滥觞脉博摇篮曲大快朵颐D.伛偻驯顺笑吟吟锄强扶弱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本报这次开展的讨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稿件之多,范围之广,__________之强烈出乎意料。

②有关领导在会议上强调,要重视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一旦发现灾情,就要及时处置,严防火势_____________。

③这几年虽然很艰难,但我的付出______________没有白费,经过刻苦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我练就了比较过硬的本领。

A.①反映②曼延③总算B.①反应②蔓延③总算C.①反映②蔓延③终于D.①反应②曼延③终于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严冬的夜晚,凛冽的北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睡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

2014春季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山东)

2014春季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山东)

2014年山东省春季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卷一(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24个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

一、(24分,每题2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是()A、同胞.(bāo) 混淆.(xiáo)长堤.(.dī) 玷.污(diàn)B、承载.(zài)横.财(héng) 模.样(mó)纤.细(xiān)C、埋.怨(mái) 兴.奋(xīng)曲.折(qū) 笨拙.(zhuó)D、给.予(gěi) 颈.项(jìng) 即.使(jí) 筵.席(yán)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金庸的武侠小说风糜华语世界,征服了亿万读者。

B、这首诗歌脍灸人口,被多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选用.C、春天的西湖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吸引着中外游客纷至踏来。

D、近来,由于媒体的报道,人们对“数字地球"这一概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是()①星期天上午,我去找李明打篮球,他走亲戚去了。

②冬去春来,山上的冰雪了,汇成一条条小溪,从山上流下来。

③这位音乐家最高兴的获得了大奖,在音乐中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

A、恰好溶化不仅而且B、恰好融化不是而是C、恰巧融化不是而是D、恰巧溶化不仅而且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是()A、多美呀!这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

B、“请弹一首欢快的曲子吧,”她说,“帮大家驱走忧伤。

”C、儿童的游戏,究竟是为了学习?为了娱乐?还是为了锻炼?D、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是()A、这对失散多年的姐妹终于破镜重圆....了.B、虽然常年在恶劣的环境中从事科研工作,队员们却乐此不彼....。

2014山东省春季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

2014山东省春季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

山东省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春季)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卷和答案卡一并交回。

卷一(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2个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

一、(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是()A 溺.爱亲昵.匿.名无法比拟.B 汲.取觊.觎社稷.放荡不羁.C 痊.愈鬈.曲颧.骨得鱼忘筌.D 纨.绔挽.回蜿.蜒莞.尔一笑2.下面语段中,加点词语没有错别字的是()记忆中,王老师总是以①独出新裁..时,..于知识的海洋;③闲暇....的方式,带领我们②翱游她时而与我们④谈笑风声....,时而与我们语重心长。

如今,我们虽已毕业多年,但王老师的⑤谆谆..在我心中。

..教诲,一直⑥铭刻A.①③④B. ③⑤⑥C. ②④⑥D. ①②⑤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昨天,微电影《无翼鸟》的点击量已经达到了10万次。

②阿根廷队凭借这个颇有的进球夺得了这届大赛的冠军。

③只能作出这样的一个发现,已经是幸福的了。

A.截至争议即使也B. 截至异议既然就C. 截止争议既然就D. 截止异议即使也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是()A.在田间,我们可以看到有些蔬菜的叶子(如丝瓜、番茄)是平伸的,有些蔬菜(如韭菜、大葱)的叶子是直立的。

B.可能因为年龄小,以前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真正含义。

C.为促进同学们对自身心理健康的关注,我校计划在5月25日举行以《我爱我》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日活动。

D.是继续升学深造?还是直接就业?即将毕业的李亮感到很迷茫。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是()A. 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即将举行,球员们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在绿茵场上大显身手。

2014年山东语文高考真题个人完美整理答案

2014年山东语文高考真题个人完美整理答案

2014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A(A 、zhàn/zhēn juã/juâ dī/tíB、jī/jī gōng/hïng hâ/huîC、 pī/pēi tái/tái zhuō/duōD、jìng/jìn xiào/ jiào zhuï/ zhuï)2.D (A.振聋发聩 B.俯卧撑 C.脉搏)3.B (反应:①指的是机体对外界环境的改变或刺激产生的对应变化。

反,即反响;应,指对应。

②特指化学反应。

反映:①反照的意思,比喻表现出客观事物的本质。

②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

区别:反应强调外部刺激,反映强调自身内部的表现。

曼延:“曼”是“长”的意思,“曼延”指很长、连绵不断,如“山路曲折曼延”;蔓延:“蔓”本义是蔓生植物的枝茎,因此“蔓延”比喻像蔓草一样向四周扩大,如“火势蔓延”、“蔓延滋长”。

终于:副词。

到底,最终,表示所意料的或所期望的事情最终发生。

总算:表示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或经过一番努力以后某种愿望终于实现。

)4.D(各有千秋: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

A不寒而栗:指不冷而发抖。

指恐惧心理引起的惊抖。

B反戈一击:调转矛头,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

比喻掉转方向,与自己阵营的坏人坏事进行斗争。

C广开言路:指尽量给下面的人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

)5.B (解析:A担任……岗位动宾搭配不当 C 表意不明 D 主语残缺)二、6.A(BCD均太片面。

)7.C(C项是写文章的具体做法步骤,不是“调节心情”。

)8.D(A中“回头看自己,健全自己的心思心情是求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有误。

)三、9.C(延:延请,邀请。

)10.C(C均是“所”字结构。

)11.B(②刻苦读书,勤奋好学;③“廉名”指他廉洁。

由此排除ACD三项。

)12.D (D项,文章最后一段“时河南行省缺郎中,吏部请命”,但是“丞相曰:‘……不可使外也’”可知,詹鼎没有担任河南行省郎中。

2014年高考(山东卷)语文试题详解

2014年高考(山东卷)语文试题详解

2014年高考(山东卷)语文试题详解高考研究0614 19382014年高考(山东卷)语文试题详解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区县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1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学科网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1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湛蓝/斟酌崛起/倔脾气提防/醍醐灌顶B.跻身/犄角女红/彩虹桥沟壑/豁然开朗C.毛胚/胚芽蒜薹/跆拳道拙劣/咄咄逼人D.劲敌/浸渍咆哮/酵母菌着陆/着手成春解析:A(A读音分别是zhàn/zhēn,júe/jùe,dī/tí;B读音分别是jī/jī,gōng/hïng,hâ/huî;C读音分别是pī/pēi,tái/tái,zhuō/duō;D读音分别是jìng/jìn,xiào/jiào,zhuï/zhuï。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缠绵梗概打寒噤学科网震聋发聩B.扼守晋升伏卧撑杞人忧天C.滥觞脉博摇篮曲大快朵颐D.伛偻驯顺笑吟吟锄强扶弱解析:D(A震聋发聩-振聋发聩,B伏卧撑-俯卧撑,脉博-脉搏。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本报这次开展的讨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稿件之多,范围之广,之强烈出乎意料。

2014年山东高考卷,含答案

2014年山东高考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第1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湛.蓝/斟.酌崛.起/倔.脾气提.防/醍.醐灌顶B.跻.身/犄.角女红./彩虹.桥沟壑./豁.然开朗C.毛胚./胚.芽蒜薹./跆.拳道拙.劣/咄.咄逼人D.劲.敌/浸.渍咆哮./酵.母菌着.陆/着.手成春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缠绵梗概打寒噤震聋发聩B.扼守晋升伏卧撑杞人忧天C.滥觞脉博摇篮曲大快朵颐D.伛偻驯顺笑吟吟锄强扶弱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本报这次开展的讨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稿件之多,范围之广,之强烈出乎意料。

○2有关领导在会议上强调,要重视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一旦发现灾情,就要及时处臵,严防火势。

○3这几年虽然很艰难,但我的付出没有白费,经过刻苦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我练就了比较过硬的本领。

A.○1反映○2曼延○3总算 B.○1反应○2蔓延○3总算C.○1反映○2蔓延○3终于 D.○1反应○2曼延○3终于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严冬的夜晚,凛冽的北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睡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

B.这次军事演习,蓝军一度处于劣势,他们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才夺回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C.在座谈会上,代表们结合实际情况,广开言路....,畅所欲言,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D.从文章风格看,《庄子》奇幻,《孟子》雄辩,《荀子》浑厚,《韩非子》峻峭,实在是各有千秋....。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这次招聘,一半以上的应聘者曾多年担任外资企业大中高层管理岗位,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

B.我父亲是建筑学家,许多人以为我母亲后来进入建筑领域,是受我父亲影响,其实不是这样的。

C.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

2014高考语文山东卷答案及解析解析

2014高考语文山东卷答案及解析解析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A项,zhàn/zhēn;jué/ juè;dī/tÍ。 B项,jī;gōng/hóng;hè/huò。 C项,pī/pēi;tái;zhuō/duō。 D项,jìng/jìn;xiào/jiào; zhuó。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缠绵 梗概 打寒噤 震聋发聩 B.扼守 晋升 伏卧撑 杞人忧天 C.滥觞 脉博 摇篮曲 大快朵颐 D.伛偻 驯顺 笑吟吟 锄强扶弱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A项,震聋发聩—振聋发聩; B项,伏卧撑——俯卧撑; C项,脉博—脉搏。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本报这次开展的讨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 关注,稿件之多,范围之广, 之强烈,出乎 意料。
②有关领导在会议上强调,要重视秋冬季森林防
火工作,一旦发现火情,就要及时处置,严防火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大家来到此地,都抱有求学研究之志,但我要告诉大 家说:单是求知识,没有用处,除非赶紧注意自己的缺 欠,调理自己的心理才行。要回头看自己,从自己的心 思心情上求其健全,这才算是真学问;若能如此,才算 是真进步。
人类之所以超过其他生物,皆因人类有一种优越的力 量,能改变外界,创造东西。要有此改变外界的能力, 必须本身不是机械的。人类优长之处,即在其生命比其 他物类少机械性。这从何处见出呢?就是在于他能自觉; 而更进步的,是在回头看自己时,能调理自己。我们对 外面的东西,都知道调理他,譬如我们种植花草,或养 一个小猫小狗,更如教养小孩,如果我们爱惜他,就必 须调理他。又如自己的寝室,须使其清洁整齐,这也是
2014年高考语文山东卷 答案及解析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 一项是 A.湛蓝/斟酌 崛起/倔脾气 提防/醍醐灌顶 B.跻身/犄角 女红/彩虹桥 沟壑/豁然开朗 C.毛坯/胚芽 蒜薹/跆拳道 拙劣/咄咄逼人 D.劲敌/浸渍 咆哮/酵母菌 着陆/着手成春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詹鼎传》真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詹鼎传》真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詹鼎传》真题含答案(2014·山东卷·T9-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詹鼎传[明]方孝孺詹鼎,字国器,台宁海人也。

其家素贱,父鬻饼市中,而舍.县之大家。

大家惟吴氏最豪贵,舍其家,生鼎。

鼎生六七年,不与.市中儿嬉敖,独喜游学馆,听人读书,归,辄能言诸生所诵。

吴氏爱之,谓其父令儿读书。

鼎欣然,其父独不肯,骂曰:“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然鼎每自课习,夜坐饼灶下,诵不休。

其父见其志不可夺.,遣之读书。

逾年,尽通其师所能,师辞之。

时吴氏家延.师儒,鼎就吴氏亦子育之,使未数年,吴氏子无能与鼎谈者。

其师去,鼎遂为吴氏诸子师。

元末方国珍起海上,不能制,以重位授之。

国珍开府【注】庆元,求士为己用。

国珍闻鼎有才,以计擒之。

鼎为所获,无奈,因为之尽力,为其府都事,有廉名。

国珍弟平章事,有人犯法,属.鼎治,鼎论如法。

平章之妻受赇,请于鼎。

持不可,曰:“今方氏欲举大谋,当用天下贤士,一心守法,曷使妇人得预事乎?”不许。

妻怒,谮之,系鼎狱,半载乃释。

复起,为上虞制。

上虞与伪吴王张士诚地相错,军吏贵臣甚众,以鼎儒生,不习边事,屡违约。

鼎会众于庭,引一驿丞,责以不奉公,斩之。

在庭者皆股栗,膝行请罪,膝屈久不能起,乃罢。

后虽元帅、万夫长有所.陈说,皆长跪以.言,不敢举目视其面。

鼎临事有才,简牍满前,须臾而决。

至正末,我兵临庆元城下,国珍惧,乘楼船遁于海。

上怒,欲举兵诛之。

莫为计,鼎为草表谢,辞甚恭而辩。

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

”乃赦之,不问。

更以国珍为右丞,鼎亦召至京师。

时河南行省缺郎中,吏部请命鼎为之。

丞相曰:“吾同事,以鼎才不可使外也。

”待半岁,除留守都卫经历,改刑部郎中、刑部佐僚。

未完,有司请除吏。

丞相曰:“刑部有詹鼎在,胜百辈。

”其.见称如此。

鼎在刑部,一以宽仁行法,威声不起,而人皆乐其不苛刻。

会大都督府受赂,除军吏。

2014年高考真题精校精析纯word可编辑·2014高考真题解析 语文山东卷

2014年高考真题精校精析纯word可编辑·2014高考真题解析 语文山东卷

2014·山东卷(课标语文)第Ⅰ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2014·山东卷]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湛.蓝/斟.酌崛.起/倔.脾气提.防/醍.醐灌顶B.跻.身/犄.角女红./彩虹.桥沟壑./豁.然开朗C.毛坯./胚.芽蒜薹./跆.拳道拙.劣/咄.咄逼人D.劲.敌/浸.渍咆哮./酵.母菌着.陆/着.手成春1.A[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

A项,zhàn/zhēn,jué/juè,dī/tí。

B项,jī,gōn g/hóng,hè/huò。

C项,pī/pēi,tái,zhuō/duō。

D项,jìng/jìn,xiào/jiào, zhuó。

2.[2014·山东卷]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缠绵梗概打寒噤震聋发聩B.扼守晋升伏卧撑杞人忧天C.滥觞脉博摇篮曲大快朵颐D.伛偻驯顺笑吟吟锄强扶弱2.D[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并书写现代汉语规范汉字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

A项,震聋发聩—振聋发聩;B项,伏卧撑—俯卧撑;C项,脉博—脉搏。

3.[2014·山东卷]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本报这次开展的讨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稿件之多,范围之广,________之强烈,出乎意料。

②有关领导在会议上强调,要重视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一旦发现火情,就要及时处置,严防火势________。

③这几年虽然很艰难,但我的付出________没有白费,经过刻苦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我练就了比较过硬的本领。

A.①反映②曼延③总算B.①反应②蔓延③总算C.①反映②蔓延③终于D.①反应②曼延③终于3.B[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山东高考语文试卷2014(含答案)

山东高考语文试卷2014(含答案)

山东高考语文试卷2014(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项不是文言文阅读理解的基本技巧?A. 重视,明确文体B. 留心“对、当、即、便是”等标志词C. 重视文中和选项中的文言实词D. 假设自己是作者,还原作者的本意2. 下列哪一项不是诗歌鉴赏的主要方法?A. 关注,明确内容和情感B. 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C. 关注注释隐含意D. 关注题干,明方向求照应3. 下列哪一项不是现代文阅读理解的基本技巧?A. 理解文意,概括要点B.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C. 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D. 假设自己是作者,还原作者的本意4. 下列哪一项不是作文写作的基本技巧?A. 明确文章的中心论点B. 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C. 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D. 重视文中和选项中的文言实词5. 下列哪一项不是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A. 留B. 删C. 补D. 换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文言文阅读理解的基本技巧包括重视,明确文体。

2014年高考真题——语文(山东卷)精校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2014年高考真题——语文(山东卷)精校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解析)语文第Ⅰ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湛蓝/斟酌 崛起/倔脾气 提防/醍醐灌顶B.跻身/犄角 女红/彩虹桥 沟壑/豁然开朗C.毛坯/胚芽 蒜薹/跆拳道 拙劣/咄咄逼人D.劲敌/浸渍 咆哮/酵母菌 着陆/着手成春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缠绵梗概打寒噤震聋发聩B.扼守晋升伏卧撑杞人忧天C.滥觞脉博摇篮曲大快朵颐D.伛偻驯顺笑吟吟锄强扶弱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本报这次开展的讨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稿件之多,范围之广, 之强烈,出乎意料。

②有关领导在会议上强调,要重视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一旦发现火情,就要及时处置,严防火势 。

③这几年虽然很艰难,但我的付出 没有白费,经过刻苦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我练就了比较过硬的本领。

A.①反映 ②曼延 ③总算B.①反应 ②蔓延 ③总算C.①反映 ②蔓延 ③终于D.①反应 ②曼延 ③终于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严冬的夜晚,凛冽的北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睡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

B.这次军事演习,蓝军一度处于劣势,他们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才夺回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C.在座谈会上,代表们结合实际情况,广开言路,畅所欲言,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D.从文章风格看,《庄子》奇幻,《孟子》雄辩,《荀子》浑厚,《韩非子》峻峭,实在各有千秋。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这次招聘,一半以上的应聘者曾多年担任外资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岗位,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

B.我父亲是建筑学家,许多人以为我母亲后来进入建筑领域,是受我父亲影响,其实不是这样的。

C.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

D.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商品房价格的持续上涨,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01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山东卷

201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山东卷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区县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1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1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湛蓝/斟酌崛起/倔脾气提防/醍醐灌顶B.跻身/犄角女红/彩虹桥沟壑/豁然开朗C.毛胚/胚芽蒜薹/跆拳道拙劣/咄咄逼人D.劲敌/浸渍咆哮/酵母菌着陆/着手成春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缠绵梗概打寒噤震聋发聩B.扼守晋升伏卧撑杞人忧天C.滥觞脉博摇篮曲大快朵颐D.伛偻驯顺笑吟吟锄强扶弱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本报这次开展的讨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稿件之多,范围之广,__________之强烈出乎意料。

②有关领导在会议上强调,要重视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一旦发现灾情,就要及时处置,严防火势_____________。

③这几年虽然很艰难,但我的付出______________没有白费,经过刻苦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我练就了比较过硬的本领。

A.①反映②曼延③总算B.①反应②蔓延③总算C.①反映②蔓延③终于D.①反应②曼延③终于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严冬的夜晚,凛冽的北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睡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

2014山东省春季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讲解

2014山东省春季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讲解
②阿根廷队凭借这个颇有 的进球夺得了这届大赛的冠军。
③ 只能作出这样的一个发现, 已经是幸福的了。
截至 争议 即使 也 B. 截至 异议 既然 就
截止 争议 既然 就 D. 截止 异议 即使 也
的方式,带领我们②翱游..于知识的海洋;③闲暇..时,
,时而与我们语重心长。如今,我们虽已毕业多年,但王老师的⑤
教诲,一直⑥铭刻..在我心中。
Hale Waihona Puke ③④ B. ③⑤⑥ C. ②④⑥ D. ①②⑤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 昨天,微电影《无翼鸟》的点击量已经达到了10万次。
但对于约占地球表面一半的深海而言,这些热量实在是杯水车薪。因此,全球的
0-1℃。
水深每增加10米,就增加0.96个大气压。马里亚那海沟深1.1万米,
1100个大气压,也就是说那里每平方厘米的压力超过1吨。即使在水深3000
288千克/平方厘米。换句话说,所有存在于深海之中的物体或生物,
必有金刚钻。深海生物之所以能够悠然自得来去自由,一是因为
A. 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
B. 唯有风可以肆无忌惮游刃有余地穿过荆棘和竹篱笆。
C. 我国当代文坛涌现出许多80后作家,像韩寒、郭敬明等。
D. 她依偎在母亲的身边,诉说着,轻轻地诉说着,深情地诉说着,,
下列对作家、作品的判断,正确的是( )
D. 诗中的青松象征着诗人不向权贵低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
(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3——15题
大海深处没有日夜和四季之分,有的只是永远的冰冷
究其原因,是因为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很快被上层海水所吸收。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在

2014山东省春季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4山东省春季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春季)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卷和答案卡一并交回。

卷一(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2个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

一、(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是()A 溺.爱亲昵.匿.名无法比拟.B 汲.取觊.觎社稷.放荡不羁.C 痊.愈鬈.曲颧.骨得鱼忘筌.D 纨.绔挽.回蜿.蜒莞.尔一笑2.下面语段中,加点词语没有错别字的是()记忆中,王老师总是以①独出新裁..于知识的海洋;③闲暇..时,....的方式,带领我们②翱游她时而与我们④谈笑风声....,时而与我们语重心长。

如今,我们虽已毕业多年,但王老师的⑤谆谆..教诲,一直⑥铭刻..在我心中。

A.①③④B. ③⑤⑥C. ②④⑥D. ①②⑤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昨天,微电影《无翼鸟》的点击量已经达到了10万次。

②阿根廷队凭借这个颇有的进球夺得了这届大赛的冠军。

③只能作出这样的一个发现,已经是幸福的了。

A.截至争议即使也B. 截至异议既然就C. 截止争议既然就D. 截止异议即使也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是()A.在田间,我们可以看到有些蔬菜的叶子(如丝瓜、番茄)是平伸的,有些蔬菜(如韭菜、大葱)的叶子是直立的。

B.可能因为年龄小,以前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真正含义。

C.为促进同学们对自身心理健康的关注,我校计划在5月25日举行以《我爱我》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日活动。

D.是继续升学深造?还是直接就业?即将毕业的李亮感到很迷茫。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是()A. 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即将举行,球员们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在绿茵场上大显身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高考语文山东卷答案解析
詹鼎传
〔明〕方孝孺
詹鼎,字国器,台宁海人也。

其家素贱,父鬻饼市中,而舍县之大家。

大家惟吴氏最豪贵,舍其家,生鼎。

鼎生六七年,不与市中儿嬉敖,独喜游学馆,听人读书,归,辄能言诸生所诵。

吴氏爱之,谓其父令儿读书。

鼎欣然,其父独不肯,骂曰:“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然鼎每自课习,夜坐饼灶下,诵不休。

其父见其志不可夺,遣之读书。

逾年,尽通其师所能,师辞之。

时吴氏家延师儒,鼎就学,吴氏亦子育之,使学。

未数年,吴氏子无能与鼎谈者。

其师去,鼎遂为吴氏诸子师。

元末方国珍起海上,不能制,以重位授之。

国珍开府〔注〕庆元,求士为己用。

国珍闻鼎有才,以计擒之。

鼎为所获,无奈,因为之尽力,为其府都事,有廉名。

国珍弟平章事,有人犯法,属鼎治,鼎论如法。

平章之妻受赇,请于鼎。

持不可,曰:学科网“今方氏欲举大谋,当用天下贤士,一心守法,曷使妇人得预事乎?”不许。

妻怒,谮之,系鼎狱,半载乃释。

复起,为上虞制。

上虞与伪吴王张士诚地相错,军吏贵臣甚众,以鼎儒生,不习边事,稍违约。

鼎会众于庭,引一驿丞,责以不奉公,斩之。

在庭者皆股栗,膝行请罪,膝屈久不能起,乃罢。

后虽元帅、万夫长有所陈说,皆长跪以言,不敢举目视其面。

鼎临事有才,简牍满前,须臾而决。

至正末,我兵临庆元城下,国珍惧,乘楼船遁于海。

上怒,欲举兵诛之。

莫为计,鼎为草表谢,辞甚恭而辩。

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

”乃赦之,不问。

更以国珍为右丞,鼎亦召至京师。

时河南行省缺郎中,吏部请命鼎为之。

丞相曰:“吾同事,以鼎才不可使也。

”待半岁,除留守都卫经历,改刑部郎中、刑部佐僚。

未完,有司请除吏。

丞相曰:“刑部有詹鼎在,胜百辈。

”其见称如此。

鼎在刑部,一以宽仁行法,威声不起,而人皆乐其不苛刻。

会大都督府受赂,除军吏。

事发,诬鼎有赃。

御史覆鼎,鼎言在留守时所养孤甥来省,恐有之,鼎诚不知。

御史曰:“法贵杀有名。

”卒诛鼎,与百余人皆死。

(选自《逊志斋集》,有删改)
[注]开府:古代指高级官员成立府署,设置僚属。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舍县之大家舍:寄居
B.其父见其志不可夺夺:改变
C.时吴氏家延师儒延:迎接
D.属鼎治,鼎论如法属:交付
答案C
解析:延:邀请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与市中儿嬉敖
B.皆长跪以言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具告以事
C.后虽元帅、万夫长有所陈说 D.其见称如此
及其所之既倦其皆出于此乎
答案:C
解析:A介词/连词B修饰/把C:所字结构D代词,他/大概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体现詹鼎才能出众的一组是
①辄能言诸生所诵②夜坐饼灶下,诵不休
③为其府都事,有廉名④简牍满前,须臾而决
⑤鼎为草表谢,辞甚恭而辩⑥刑部有詹鼎在,胜百辈。

A.①②⑤
B. 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答案:B
解析:②写勤奋③写凊廉⑤是为国珍谢罪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詹鼎出身微贱,从小酷爱学习,开始遭到父亲的反对,但苦学不辍,使父亲的态度发生改变,又得到与吴氏诸子一同从师的机会,后来成为吴氏诸子的老师。

B.詹鼎被方国珍用计擒获,不得已做了方国珍府都事。

学科网平章之妻受贿替人求情,詹鼎坚持秉公执法,后遭平章妻诬陷,身陷牢狱,半年后才被释放。

C.詹鼎在上虞时,军吏贵臣认为他不熟悉边防事务,多次违反纪律。

为整肃纪律,詹鼎以不奉公的罪名杀了一名驿丞,使部属人人畏惧,从而树立了权威。

D.詹鼎曾任上虞制、河南行省郎中、留守都卫经历、刑部郎中、刑部佐僚等职。

他在刑部任职时,适逢大都督府受贿案败露,被人诬陷贪赃,后被处死。

答案:D
解析:河南行省郎中的请命被丞相否定,未遂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5分)
答案:我们本是商人之家,生养儿子能够继承我的手艺,我的手艺不废弃就行,(你)怎么能跟读书人交往呢?
(2)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

”乃赦之,不问。

(5分)
答案:皇帝读了奏表,说:“谁说方国珍没有人才呢?这就可以让他活命了丨”于是赦免了方国珍,不再间罪。

翻译
詹鼎,字国器。

台湾宁海人。

他的家族向来贫穷,父亲在街市卖饼为业,租本县有钱人家的屋子居住。

有钱人家中只有吴氏最富裕显贵,租住在吴氏家时,生了詹鼎。

詹鼎六七岁时,不喜欢与街市儿童嬉戏游玩,唯独喜爱上学馆听人读书,回家后就能说出学生们所诵的内容。

吴氏爱其聪敏,劝詹鼎的父亲让詹鼎读书,詹鼎非常高兴,但他的父亲不答应,骂道:“我们本来就是做小生意的人,生了儿子就能够从事这行职业,我的职业不会后继无人就足够了,为什么要跟着读书人呢?”,然而詹鼎每节课都认真学习,夜晚常在饼灶之下捧书诵读不止。

他的父亲为之感动,遂让他入学读书。

一年之后,把他老师所能教的都学会了,老师告辞离开了。

当时吴氏聘请了儒学老师教授他的孩子,詹鼎就从学于吴家,吴氏同样把他
和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让他学习。

没过几年,吴氏子弟无人能及詹鼎。

他们的师辞别离开了,于是詹鼎被聘请为吴氏孩子们的老师。

元末,方国珍起兵海上,朝廷不能制住他,于是授予他高官。

方国珍在庆元成立府署,选置有才能的人为僚属。

方国珍听说詹鼎有才能,用计谋扣留了他。

詹鼎被抓住后,没有办法,因为这样才替他做事,作了庆元府都事,以廉洁出名。

方国珍任平章事的时候,有人违反法律,属于詹鼎的管理,詹鼎按法论罪。

平章事的妻子受贿,向詹鼎求情,詹鼎坚持不同意,说:“现在方国珍想要做大事,应该用天下贤能的人,应该完全遵守法令,怎么能让妇人干预呢”。

平章事之妻非常恼怒,诬告他,把詹鼎下狱,半年后才释放。

詹鼎又被重新作用,任命为上虞制。

上虞与伪吴王张士诚所占地相互交错,军吏贵臣很多,认为詹鼎是一介书生,不懂得军旅事情,多次违反约定。

詹鼎借会众之时,责一驿丞不奉公,斩首示众。

在庭内的人都吓得发抖,跪着上前请罪,至到跪得无法站起来,詹鼎才罢休。

后来即使是元帅、万夫长有事禀报,都是跪着说话,不敢抬头看着詹鼎的脸。

詹鼎处理事情很有才能,一会儿就处理完许多公案。

元至正末年,我军(朱元璋的队伍)兵临庆元城下。

方国珍万分恐惧,乘船藏到海上去了。

皇上大怒,想要派水兵诛杀他。

(方国珍)走投无路,詹鼎代方国珍草拟了上表,他的言辞谦卑恭敬,软中有硬。

皇上浏览表后叹道:“谁说方氏手下没有能人啊,凭借这样的人他可以活命了。

”就赦免了方国珍,不再问他的罪。

并且还任命詹鼎为右丞。

把詹鼎召至京师。

当时河南行省郎中一职空缺,吏部请求任命詹鼎担任这一职务。

丞相说:“我们一起共事吧,以詹鼎这样的才能,不应该外派的。

”待职半年后,任命为留守都卫经历,改刑部郎中、刑部佐寮。

任职未到期,有司衙门请求任命官职。

丞相说:“刑部有詹鼎在,胜过许多人。

”丞相像这样称赞他。

詹鼎在刑部,执行法令一向宽大仁厚,没有威名,人们都乐于其不苛刻。

碰到大都督府受贿任命官吏。

事情败露,诬陷詹鼎收受了脏款。

御史审问詹鼎,詹鼎说在留守时他所收养的外甥来行省时,可能有受贿的事,我实在不知情啊。

御史说:“执行法令贵在杀有名气的人。

”最终处死了詹鼎等一百余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