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与实践制作视力表(1)
2018年秋九年级数学北师大版课件:综合与实践 制作视力表 (共13张PPT)
(1)甲生的方案:如图 1,将视力表挂在墙 ABEF 和墙 ADGF 的夹角处,被 测试人站立在对角线 AC 上,问:甲生的设计方案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 (2)乙生的方案:如图 2,将视力表挂在墙 CDGH 上,在墙 ABEF 上挂一面 足够大的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可计算得到:测试线应画在距离墙 ABEF________米处; (3)丙生的方案:如图 3,根据测试距离为 5m 的大视力表制作一个测试距离 为 3m 的小视力表,如果大视力表中“E”的长是 3.5cm,那么小视力表中相 应“E”的长是多少 cm?
解:延长 AM、BM′交于点 C′,∵AB∥MM′,∴△C′MM′∽△C′AB, 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可知:点 C 到 MM′的距离等于点 C′到 MM′的距 离,∴过 C′作 C′N⊥AB 交 MM′于 N′,∴C′N=5,∴C′N′⊥ MM′,C′N′=5-3=2,∴MAMB′=C′CNN′,∴M0M.8′=25,∴MM′= 0.32,∴镜长至少需要 0.32 米.
9.视力表是测量视力的图表,国内使用的视力表有: 国际标准视力 , _对__数__视__力__表_____,__兰__氏__环__视__力__表___等,视力表都是根据视角原理制成的.
10.某同学的座位到黑板的距离是 6m,老师在黑板上要写多大的字,才能 使这个学生在看黑板上的字时,同他看相距 30cm 的教科书的字的感觉相 同?(教科书上的小四号字的大小约为 0.35cm×0.4cm) 解:由题意画图如下:
∵AB∥CD,∴△OCD∽△OAB,∴CADB=OODB,∵CD=0.4,OD=30,OB =600,∴A0.B4=63000,∴AB=8cm,同理可得宽为 7cm,∴在黑板上应写字 号为 7cm×8cm 的字.
11.如图,在水平桌面上的两个“E”,当点 P1、P2、O 在一条直线上时,在 点 O 处用①号“E”测得的视力与用②号“E”测得的视力相同.
制作视力表课件
愿同学视力好,心灵 更美!
制作单位:郑州市第六十九中学 录课人员:韩世亭、谷跃丽 录制时间:2015年1月21日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综合与实践】
郑州市第六十九中学 王燕茹
中小学一级教师
回 归 童 年
你知道吗?
6月6日---全国爱眼日
你知道你 的视力吗?
你是通过 什么方式 知道的?
1、通过测量、比较、计算,能发现视力表中 蕴含的数学知识。 2、通过小组合作,借助测试距离为5m的“E” 形图制作出一个测试距离为3m的“E”形图。 3、通过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分析视力表,初 步形成“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实 际生活息息相关。
“对数视力表” 发明人 是 .
缪天荣
温州 瑞安
原温州医学院眼科教研室主任教授
e
c }
观察几个 量之间的 数量关系?
a
d }
b
视力 a/mm b/mm c/mm d/mm e/mm
0.1 0.2 0.3 0.4 0.5 0.6
e a
c }
} d
a、b、c、d、e 观察几个量 之间的关系: 之间的数量关系? a=b 1 c = d = e =5a
O
}
b1
P1
}
P2
A2
P1
a(
1 2 3 4
b1
b2
5
b3
b4
L3
b5 a(
L4
L5
L2
L1
1
2 3
b1
D1 D2
4
b2
D3
5
b3
D4
b4
D5
b5 a(
L4
L5
L3 L2 L1
视力表
制作视力表(一)教学目标:1、探究视力表中蕴含的数学知识,体会视力表的制作原理,进一步发展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进一步理解图形的相似、相似比,位似图形及其位似比等相关概念及性质;3、体验用数学的知识观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初步形成“用数学”的自觉意识。
(二)设计思路:本课题结合前面学过的相似三角形及位似图形的相关概念及性质等,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意在使学生探究现实生活中某些熟悉事物或现象中蕴含的数学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初步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视力表作为现实生活中大家熟悉的事物,其制作原理是什么?即视力表中各种“E”大小是如何规定的、他们之间有没有一定的(换算)关系等,本课题是通过探究视力表的制作原理来揭示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具体内容按以下方式呈现:问题情境—探究(建立模型)—归纳(求解)—解释—应用与拓展。
(三)课前准备:测试距离分别为5米和3米的标准对数视力表若干份,黑板上挂测试距离为5和3米的标准对数视力表各一张,自制“E”的模型大小两个。
提前通知学生带测量工具(直尺或三角板)和计算工具(计算器).【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起探究课题:师:同学们,你知道吗?每年的3月3日是什么日子?生:爱眼日。
师:很遗憾,回答错误。
“3”象我们的耳朵,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那么爱眼日是什么时间呢?(学生猜测)师:6月6日,并且为“国际爱眼日”.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爱护眼睛,保护视力,对于我们来说至关重要,同学们,你们对自己的视力情况了解吗?(随机提问几位同学的视力是多少)你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知道的?(现场测试该同学的视力)生:(学生自由发言)……(学生会谈到测试距离问题)师:老师的视力现在还是1.5(也就是达到5.2),因为我借助视力表经常测试视力,时刻提醒自己保护视力的。
现在老师有个问题想请西安的同学帮个忙,原来我用的视力表测试距离是5米,可现在老师买了新房,小房间的距离只有2.8米,走访了许多书店和眼镜店只发现了测试距离是5米和3米的视力表,你能帮我做一个测试距离是2.8米的视力表吗?这就是今天我们一同要探究的《课题学习:制作视力表》。
综合与实践 制作视力表
综合与实践制作视力表学生起点分析“制作视力表” 是学生充分学习图形相似内容,引入的一节课题学习,学生此前已完成“图形相似”与“图形位似”的学习,“线段的比”也相当的熟悉,在这样的基础上研究制作视力表,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综合运用;“视力表”是学生熟知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活现实和数学现实的相似现象,探究发现视力表的制作原理,激发学生研究应用数学知识的乐趣。
教学任务分析课题学习“制作视力表”以探究视力表中蕴含的数学知识,体会视力表的制作原理,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借助“制作视力表”进一步理解相似图形及其相似比、位似图形、位似比等有关内容。
借助视力表为载体,帮助学生感受图形的相似;提高学生把握事物内在规律的能力;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教学时培养学生言之有据的习惯,发展学生正确使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同时要鼓励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多角度尝试,不要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思考、讨论;可以组建四人活动小组合作学习,促成学生以良好的情感态度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教学目标1、探究视力表中蕴含的数学知识,体会视力表的制作原理,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度量”E”的长、宽及空白缺口宽,培养大家的动手能力,对所测量的数据进行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训练学生的探索能力.3、通过探索视力表中的奥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同时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三、教学过程分析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导入课题;第二环节:探究新知;第三环节:课堂练习;第四环节:深入探究,得出结论;第五环节:运用结论,制作视力表;第六环节:课堂总结;第七环节:布置作业。
课前准备工作:准备三角板、视力表、硬纸板数张。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导入课题[师]视力表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但你想过吗?视力表中蕴含着一定数学知识.你知道是什么知识吗?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索其中蕴含的奥秘.第二环节:探究新知[师]现在我们查视力时用的视力表,通常是哪一种呢?[生]是由一组字母”E”组成的视力表.[师]对,它是以能分辨”E”的开口朝向为依据来测定视力的.换句话说,它的测试依据是能否看清楚”E”的两个空白缺口(如下图1中AB、CD两个缺口).图1下面我们以“标准对数视力表”为例,探索视力表中的奥秘:1、度量视力表中视力为0.1,0.2,0.3,0.4,0.5,0.6,0.8,1.0,1.2,1.5,2.0所对应的”E”的长a,宽b,空白缺口宽d,(如图2).投影片(课题学习A)请大家量视力表中的各个”E”,并填写课本上的表格.[生]填表如下:(投影片课题学习B)2、观察数学完成以下问题串。
三米视力表制作标准(一)
三米视力表制作标准(一)
三米视力表制作标准
摘要
•本文讨论了三米视力表的制作标准要求,以及为什么这些要求是重要的。
•三米视力表是用于测量人的远视情况的常用工具,制作标准的严格性对于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1. 引言
•三米视力表是眼科医生常用的工具,在检测和评估人的远视能力时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三米视力表的制作标准,以及制作标准对于确保测量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性。
2. 制作标准要求
•字体清晰:视力表上的字体应该清晰可辨,避免出现字体模糊或失真的情况。
•字母大小:字母的大小应该有一定的标准,以便被测试者远距离观察时能够准确辨认。
•对比度:字母和背景颜色的对比度要适当,以确保字母能够清晰地被看清楚,不会因颜色的相似程度而造成混淆。
•排列方式:字母的排列方式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律,以帮助测试者准确地进行远视能力的测试。
•材质和耐久性:三米视力表应该采用耐用的材质,能够长时间使用而不出现磨损或损坏。
3. 为什么制作标准重要
•准确性:视力检测是评估一个人眼睛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因此视力表的制作标准要求是确保测量结果准确性的重要保证。
•可靠性:制作标准会影响到测试者对字母的辨认和判断,因此标准化的视力表能够提供可靠的测试结果。
•一致性:制作标准的统一性能够保证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点的视力测试都能够具备一致的标准,方便数据的比较和分析。
4. 结论
•三米视力表的制作标准对于视力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遵循制作标准可以确保视力表的字体清晰、大小适中、对比度合适,并遵循一定的排列方式,从而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
制作视力表
请标增进率 不均匀。从0.1到0.2为大一倍,从0.9到1.0仅大1/9。只能
反映视力中的一部分,如光感、手动等只能用文字来表达,造 成统计上的困难。因每行视标的差距不等,所以视力减退与屈 光不正之间的程度,不能完全成正比。对数视力表视标增进率 相等,每行相差倍数相等。因采用5分制记录法表示视力的各 个等级,0分表示无光感,1分表示光感,2分表示手动,3分 以上才不算盲,4分以上为视力表测得的视力,5.0为正常视力。 视力减退与病变或屈光不正的程度成正比,便于临床与科研工 作的统计分析。由于对数视力表有以上特点,故目前在防治眼 病的科研课题中较多使用。
对数视力表 缪天荣于1959年设计了对数视力表,其结构 特征是视标大小按几何级数增减,1990年被定为 国家标准视力表,即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标准对数 视力表”。
缪天荣(1914-2005),浙江瑞安人。我国著名眼科 专家、“对数视力表”和“五分记录法”发明人,国家 《标准对数视力表》的起草人。1937年毕业于浙江省立 医药专科学校医科。曾任江苏医学院医师,成都航空委员 会空军军医训练班翻译、教官,成都中央、华西、齐鲁三 大学联合医院医师,温州瓯海医院眼科主任。1953年后, 历任浙江医学院副教授、温州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 1991年7月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曾长期担任 《中华眼科杂志》编委,著有《眼压测算图》、《简略眼 和模型眼》等。
Snellen视力表 1862年Snellen提出由笔画粗细相似的字母组成测试视力的表 格,即字母视力表。目前最常用的是E字母视力表,视标笔画宽度 约为1分视角,字母高度、水平宽度均为5分视角,水平字母之间的 宽度为4~6分视角。 Snellen视力测试是一种测量“最小阅读力”形式的视力检测 方法,经典的Snellen分数表达法为最小分辨角的倒数。
小学综合实践保护视力视力调查教案活动
小学综合实践保护视力视力调查教案活动随着现代社会高度数字化的发展,学生们在日常学习中往往需要长时间注视电子设备,这对他们的视力健康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为了提高学生对保护视力的认识,并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开展一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非常值得推荐的。
本文将介绍一份视力保护调查教案活动,以帮助学生了解视力保护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活动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视力的基本知识,认识到保护视力的重要性。
2. 掌握一些常见的视力保护方法,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
3. 激发学生对视力保护的兴趣,积极参与保护视力活动。
二、活动准备1. 宣传材料准备:制作视力保护海报、宣传册等,宣传保护视力的重要性。
2. 调查问卷准备:准备一份视力保护调查问卷,方法可以包括书面填写、线上填写等。
3. 活动场地准备:为学生提供一个安静、明亮的环境进行调查和讨论。
三、活动步骤1. 引入与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视力保护的关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视力保护知识讲解:介绍视力保护的基本知识,包括远离电子屏幕,适度休息眼睛,保持正确的用眼距离等。
3. 视力保护方法分享:分享一些简单易行的视力保护方法,如做眼保健操,多吃含有维生素A的食物等。
4. 视力调查活动:发放调查问卷,让学生填写自己的视力情况和用眼习惯,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5. 数据分析与讨论: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引导学生讨论结果,并从中发现问题。
根据学生的反馈,进一步强化视力保护的重要性。
6. 制定视力保护计划:根据学生的调查结果和讨论,制定一份个性化的视力保护计划,包括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做眼保健操等。
7. 活动总结与总结:请学生回顾整个活动过程,分享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总结视力保护的重要性,并展示自己的视力保护计划。
四、活动延伸1. 深入了解眼睛结构和视力保护的科学原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 组织学生参观眼科诊所或专业实验室,了解眼科医生的工作和技术设备。
制作视力表
“E”
=
b1 l1
②
b2 =
l2 =
b2 l2
归纳4:当人离①号”E”的水平距离l1与人离②号”E” 的号水”平E”距测离得满的足视力bl11 相bl22 时同,.用①号”E”测得的视力和②
合作交流 巩固新知
例题:请同学们制作一个测试距离为6m,测试视力为0.1的“E” 形图,由标准对数视力表中测试视力为0.1的“E”形图可得: b1=7.5cm, l1为5 m, 请计算出l2=6 m时,b2的值?
综合与实践
制作视力表
贵阳市花溪民族中学
熊露
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活动一、度量视力表中视力为0.1,0.2,0.3所对应的“E”形
图的a,b,c,d,e的长度,并把测量得到的数据填到表格中。
c
d 视力 a/mm b/mm c/mm d/mm e/mm
0.1
b
0.2
e 0.3
a
合作交流 归纳新知
归纳1:每个“E”形图都是正方形;
一个空白缺口宽e近似是宽b的五分之一。
归纳2:相同测试视力“E”形图都是全等图形; 不同测试视力“E”形图都与基本图形是相 似图形.
归纳3:同一横排“E”形图可以把第一个作为基本 图形,通过平移、旋转而得到同排的其它 “E”形图; 不同排的“E”形图有些是位似图形.
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活动二:请同学们把课前复制的“E” 形图按下列步骤进行操作 把复制好的视力表中视力为0.1,0.2所对应的”E”,依次编 号为①②.把它们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将②号”E”沿水平桌 面向右移动,直至从右侧点O看去,点P1,P2,O在一条直线 上为止.测量出l1, l2, b1 ,b2的长度,并计算 得到 b1与l1的比值和b2与l2的比值。(结果保留到0.1mm)
初中数学项目式教学设计——以“制作视力表”为例
争鸣探索2024年4月下半月㊀㊀㊀初中数学项目式教学设计以 制作视力表 为例◉西华师范大学㊀王雨晨㊀㊀摘要:在 双减 和新课标的背景下,以解决真实复杂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项目式教学,成为各学校教师努力的方向,项目式教学也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鼓励学生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本文中将以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综合与实践部分的 制作视力表 为内容,展开项目式教学设计.关键词:项目式教学;初中数学;图形的相似㊀㊀近年来, 双减 和新课标中都重点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相对于传统观念,提高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变得更为关键,人们开始重视项目式教学的实施与推广.由于现在信息发展十分迅速,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非常多,部分学生厌倦了被动接受学习的方式,我们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尝试开展项目式教学,来弥补传统填鸭式教育的不足,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1项目式教学项目式教学是指学生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真实且复杂的问题,借助工具,以小组形式进行探究并进行成果展示的教学方法.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最终应该落实到应用与实践上,重点在于解决实际问题.项目式教学的实施能够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并学以致用,还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1].项目式教学主要是在初中阶段进行,项目式教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入项㊁子项目㊁出项.入项也就是明确任务,入项时需要从学生的真实情况出发,交代清楚项目的背景,明确什么问题有待解决;子项目也就是子任务,为了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教师可以预见性地将整个项目分为若干个小项目,为学生指明研究的方向;出项也就是成果展示,整个项目成果展示要以学生为中心,同时确保展示的成果与入项是相对应的.2项目式教学案例设计2.1前期准备2.1.1确定主题项目式教学的关键是发掘合适的项目,项目的选取要依据教材,从学生的立场出发,找寻学生能够发现并探究的生活实例. 图形的相似 不仅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还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息息相关,只训练学生这一单元的解题能力会使学生对相似的理解片面化,缺少应用意识.以 制作视力表 为主题设计的项目活动,聚焦学生生活的真实问题,能够让学生了解相似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提升学生合作沟通㊁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保护眼睛的意识.从学生的需求来看,我国青少年近视问题呈高发性㊁低龄化㊁重度化趋势,保护眼睛㊁预防近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制作视力表 课题接近学生生活,活动结束后教师在墙上张贴学生制作的视力表,首先能够让学生欣赏到自己的研究成果,也能提醒他们注意平时的用眼习惯.同时,初三的学生已经学习了眼睛成像原理,对近视已经有了初步认识,知晓其中的物理知识,但不清楚其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通过此次 制作视力表 的活动,学生可以感受到各学科之间相互融合,体会数学是解决社会问题的研究工具这一理念.因此,本次项目可以作为第四章的趣味教学活动供学生学习.2.1.2明确目标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确定本次项目式教学的学习目标为:能够运用图形相似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仿照标准的视力表,制作距离变化后新的视力表;在制作视力表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感受数学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2.1.3组建小组作为一种合作学习模式,组建合适的小组也是活动顺利进行以及学生成功融入活动的前提.一般情况下,学生会根据爱好㊁兴趣㊁能力等因素自行组建小组,但为了避免产生扎堆现象,教师应该综合评定小组成员的能力,给予意见并尝试调换,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其中.小组成员确定后需进行组内分工,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任务,有自己的责任,能够为小组活动贡献自己的力量[2].882024年4月下半月㊀争鸣探索㊀㊀㊀㊀2.2中期实践在活动开始前,按照书本第二问的要求提前准备好硬纸板.环节1:创设情境,导入项目.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视力表的图片,从 你了解视力表吗 这一问题开始,并展示标准对数视力表,讲解视力表的背景知识,让学生找寻视力表中蕴含的数学特征,顺势提出驱动性问题:坐在最后一排与坐在第一排的学生可以看同一个视力表吗如何根据教室的面积大小制作合适的视力表设计意图:通过视力表这一载体,将物理与数学联系起来.驱动性问题是学生感兴趣和切实需要的,结果也是开放的,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环节2:拆分项目,指明方向.根据学生对相似图形知识掌握的基本情况,可以分成两个子项目.子项目一:观察标准对数视力表,提出猜测并动手操作验证.子项目二:分组完成不同距离下视力表的制作.设计意图:拆分之后的小项目是学生进行探究的一条绳索,尤其是对项目活动无从下手的学生,他们能够借此熟悉探究学习的步骤,为探究做好铺垫.环节3:项目探究.针对子项目一,组织学生分别对测试距离为3.3m 和5m 的数据进行研究,完成课本上的表格.学生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两种测试距离测出来的视力是一致的此时,引导学生观察同一视力下,不同测试距离中各 E 形图之间有什么关系.教师顺势讲解 视角外界物体发射出来的光线在眼球内节点处所形成的角.同时,利用动画向学生展示:视角不变,视力一定;视力一定,视角不变.借助事先准备好的硬纸板,按照书上的步骤,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操作.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发现 E 形图与节点构成的五个直角三角形相似,能够顺理成章地找出 E形图的高与测试距离之间的关系,不难得出b 1l 1=b 2l 2=b 3l 3=b 4l 4=b 5l 5,验证了之前的猜想正确.针对子项目二,学生已经对制作不同距离视力表的思路有了大致轮廓.教师根据教室的规格选定几个测试距离,例如3m ,4m ,6m ,7m 等,让每个小组制作不同测试距离的视力表,鼓励学生装饰视力表并规定好成果展示的时间.为了学生能够顺利完成视力表的制作,教师应该提出几点要求:(1)设计制作视力表的方案;(2)记录探究过程中的疑难或成果;(3)记录每位组员的工作等.设计意图:小组活动锻炼了学生合作沟通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抽象和数学建模等数学核心素养,同时还伴随着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2.3后期展示环节4:成果展示.成果展示能够有效地将活动效果反馈给师生,这里的成果包括最终成果以及探究过程中的成长与小成果.成果展示要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创造自主展示和交流成果的机会,鼓励学生做出别具一格的成果汇报,不局限于P P T 展示.教师应要求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本小组的成果内容及制作视力表的思路,也可以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本次活动接近尾声时,可以让感兴趣的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探究,比如,不同医院的体检部门有什么样的视力表,它们与本次活动探究的视力有什么换算关系?最好能整理撰写一份调查报告.设计意图:学生可以体会劳动果实带来的喜悦之情,为台下的学生讲清楚制作视力表过程的同时,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环节5:项目评价.项目评价起着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的作用,对学生的表现㊁变化以及学习成果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有利于教师优化下一次课堂教学.项目评价主要包括组内成员评价㊁不同组学生之间互评㊁教师评价.组内评价是小组成员根据小组成员在合作过程中的表现互相打分,便于组内监督;不同组学生之间的互评主要是指学生在进行成果展示时,台下的学生对该小组的汇报进行点评,评价该小组的数据是否准确㊁制作的视力表是否符合要求㊁有哪些东西是自己没有想到的;教师评价是整个项目评价的重要部分,教师应该把握好成果展示的时机,对学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设计意图:学生的成果没有对错之分,但是总会有学生没有注意的地方,项目评价为后续教师了解学情㊁安排下一节教学内容提供便利.3实施建议项目式教学是一个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需要教师有很高的教学机智,能够及时处理项目活动中的小插曲.教师要注意角色的转变,在项目活动中大胆地相信学生可以做得更好,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主探索㊁体会数学的魅力.教师不能把项目式教学看作拯救传统教学的新方法,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可以运用项目式教学.我们要拥有批判性思维,结合学生的特色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㊁教学方法,不能为了实施项目式教学而强行安排项目.参考文献:[1]吕治成.项目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 ].理科爱好者,2022(3):147G149.[2]梁宙荣.项目式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以 函数 教学为例[J ].理科爱好者,2022(3):74G76.Z98。
北师大版 九年级上册 综合与实践 制作视力表(一)
综合与实践
制作视力表(一)
整体观察,初步感知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 上的视力表,看看这种视力 表有哪些特征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合作交流,探寻奥秘
量一量:请同学们测量你手中
的“E”对应的a、b、c、d、e、f、 g、h的值,再将测量的数据汇总到 附表中,并与你的组员一同观察数 据,看看你们有怎样的发现?
思考:视力与a之间存在
怎样的关系呢?
a
a值
合作交流,探寻奥秘
你能根据刚才发现的规律回答下面的问题吗?
(1)已知某视力表中,视力为
h
0.1的 “E”大小如图所示,你
c
能说出其余数据的值吗?
d
b
e
(2)那么在同一视力表中,视 力为0.6的 “E”中a、b、c、d、
f g
e、f、g、h的值又是多少呢?
60
合作交流,探寻奥秘
说一说:如何制 作一个“E”呢?
请小组交流讨论, 再请一个代表来说说你 们的方案。
合作交流,探寻奥秘
合作交流,探寻奥秘
合作交流,探寻奥秘
想一想:怎样做出一行 “E”呢?
请你说说你的想法。
合作交流,探寻奥秘
议一议:
估算:估算不同a之间的比
值,并观察比值,看看此时 你又能得到怎样的结论?
小组协作,制作视力表
72mm
你能根据前面探索的结论来制作 一张测试距离为5米视力表吗?
请每小组同学合作制作一行“E”,并贴 在黑板活动纸指定位置上。
小结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何收获?
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课后搜集常用的视力表,探究搜集到 的视力表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并撰写研究报告。
制作视力表 教学设计
制作视力表教材分析:《制作视力表》选自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综合与实践。
“制作视力表”是以探究视力表中蕴含的数学知识,体会视力表的制作原理,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节内容。
借助“制作视力表”感受并理解E图形中蕴含的有关数量关系、图形变换、图形相似及其相似比等有关内容。
本节内容的不仅研究数学图形,还与数据的测量、统计与物理学科中的凸透镜成像、视角等内容都发生着关系。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可以练习巩固以上的数学、物理知识,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了解数学的价值。
同时以视力表为载体,提高学生把握事物内在规律的能力;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对视力表的观察、充分挖掘视力表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数学知识,体会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与人类生活、自然社会的密切联系,从而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经历对数据的测量、分析、统计、观察、对比,以及经历图形“E”的形状、大小、位置、平移、旋转、轴对称的过程中充分感知:相似图形、位似图形的概念、性质,发展统计观念,获得从所需的数学知识、数学活动中获得经验,以及使用数学的意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故教学时应注重培养学生言之有据的习惯,发展学生正确使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同时要鼓励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多角度尝试,不要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思考、讨论;可以组建四人活动小组合作学习,促成学生以良好的情感态度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本节综合与实践涵盖内容丰富,不仅蕴含数学知识,还涉及物理知识,对学生和老师都富有挑战,故我将本内容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研究“视力表”中E图形间的联系,并根据探索的数学知识制作一张视力表;第二课时则研究视力与测试距离间的关系,会制作改变测试距离后的视力表。
教学重点:探索视力表中E图形蕴含的数学知识,并制作视力表。
数学制作视力表实践报告
数学制作视力表实践报告对“课题学习一-制作视力表”一课的课例评析。
这是一堂数学专题学习活动课一-制作视力表。
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典型课例。
教师通过让学生探究视力表中的数学问题,从而掌握视力表的制作方法。
这一过程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既学到了探究问题的方法,又使他们感受到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而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人着重从一下方面对本课进行讨论评价。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节课,教师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有层次、环环相扣的问题,创设了许多与实际生活有关的问题情境,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
如开始让学生展示课前准备的几个视力表,举例以前所见到的视力表等。
再观察分析这些E型图的特点,过渡到怎样制作E型图,进而探究两个E的关系,到制作E型图,拓展到根据相关条件制作符合要求的E型图。
教师有效地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用数学的方法研究实际问题,进而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课题学习的价值。
本课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基础,以学生的思维发展为目标,让他们懂得如何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如在小组合作测量了视力表中“E”的有关数据后,对数据的分析,教师关注每个学生对活动的参与程度,与小组成员的交往、协作能力,得到实验结果后与他人的交流、表述等。
老师在此给学生提供了较多的空间和时间,各组成员都有机会做汇报展示,小组交流合作的任务达四次之多,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其次,对课题学习模式的探讨。
课题学习要经历“问题情境一建立模型- -求解一解释与应用”的基本模式。
通过这种模式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之问的内在联系,如这节课所体现的相似、位似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初步形成对相似图形的整体认识;获得- - 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发展思维能力,加深理解相关的数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与实践制作视力表学生起点分析“制作视力表” 是学生充分学习图形相似内容,引入的一节课题学习,学生此前已完成“图形相似”与“图形位似”的学习,“线段的比”也相当的熟悉,在这样的基础上研究制作视力表,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综合运用;“视力表”是学生熟知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活现实和数学现实的相似现象,探究发现视力表的制作原理,激发学生研究应用数学知识的乐趣。
教学任务分析课题学习“制作视力表”以探究视力表中蕴含的数学知识,体会视力表的制作原理,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借助“制作视力表”进一步理解相似图形及其相似比、位似图形、位似比等有关内容。
借助视力表为载体,帮助学生感受图形的相似;提高学生把握事物内在规律的能力;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时培养学生言之有据的习惯,发展学生正确使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同时要鼓励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多角度尝试,不要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思考、讨论;可以组建四人活动小组合作学习,促成学生以良好的情感态度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教学目标1、探究视力表中蕴含的数学知识,体会视力表的制作原理,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度量” E”的长、宽及空白缺口宽,培养大家的动手能力,对所测量的数据进行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训练学生的探索能力.3、通过探索视力表中的奥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同时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三、教学过程分析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导入课题;第二环节:探究新知;第三环节:课堂练习;第四环节:深入探究,得出结论;第五环节:运用结论,制作视力表;第六环节:课堂总结;第七环节:布置作业。
课前准备工作:准备三角板、视力表、硬纸板数张。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导入课题[师]视力表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但你想过吗?视力表中蕴含着一定数学知识•你知道是什么知识吗?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索其中蕴含的奥秘.第二环节:探究新知[师]现在我们查视力时用的视力表,通常是哪一种呢?[生]是由一组字母” E”组成的视力表.[师]对,它是以能分辨” E”的开口朝向为依据来测定视力的•换句话说,它的测试依据是能否看清楚” E”的两个空白缺口(如下图1中AB、CD两个缺口).下面我们以“标准对数视力表”为例,探索视力表中的奥秘:1、度量视力表中视力为0.1,0.2,0.3, 0.4, 0.5, 0.6, 0.8, 1.0,1.2,1.5,2.0 所对应的” E”的长a,宽b,空白缺口宽d,(如图2).投影片(课题学习A)图1请大家量视力表中的各个” E”,并填写课本上的表格.[生]填表如下:(投影片课题学习B)2、观察数学完成以下问题串(1) 观察上表你直观的发现了什么? (2)观察上表,看这些数据之间有什么关系,从而决定视力表中的各” E ”形图之间有什么关系?视力表中的各“ E ”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生]视力为0.1时,a=72 mm, b=72 mm, d=15 mm 可知” E ”的长和宽相等.15=7.5 . 215=5.3视力为 0.2 时,a=36 mm,b=36 mm,d=7.5 mm 可知” E ” 的长和宽相等,且 72=36,视力为 0.3 时,a=24 mm,b=24 mm,d=5 mm 可知” E ”的长和宽相等,并且72=24, 3视力为 0.4 时, 72a=18 mm,b=18 mm,d=3.8 mm 可知” E ” 的长和宽相等,且 一=18,15=3.75 .因为测量时有误差,眼睛大致可以精确到0.1 mm,所以有15 ~3.8 .44由此可以猜想,视力为 0.5 时,a=72 =14.5 mm, b=^72 =14.5 mm, d=®=3 mm 5 5 572 15a= =9 mm, b=9 mm, d= =1.9 mm. 8 8 7215a= =7.2 mm, b=7.2 mm, d= =1.5 mm. 10 10 7215a= =3.6 mm, b=3.6 mm, d= =0.75 mm.2020视力为 视力为 视力为 0.8 时, 1.0 时, 2.0 时,由此可知:视力表中的各” E'形图都是长与宽相等的图形,如果把视力为0.1 时的” E”形图作为基本图形,则视力为0.2,0.3…2.0时的” E”形图都与基本图形是相似图形.活动目的:通过组织学生自我实际度量,并将各自的度量结果填在表格中,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就去直觉的感知其中的奥秘,再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发现a,b,d数学之间的关系,从而得知“标准对数视力表”中不同的视力所对应的”E'形图都与基本图形是相似图形,从而所有“ E”形图都是相似图形。
活动效果:本环节教师稍加引导,学生很快就可以发现规律,此处不是难点。
学生能根据所学知识“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的图形是相似图形” ,再加上“ E” 恰好都近似于“正方形” 。
很容易就判断图形相似特点。
第三环节:课堂练习若一个视力表中的视力为0.1的” E”的长、宽都为60 mm空白缺口宽为12.5 mn,求视力为0.2,0.3,0.4,0.5,0.6,0.8,1.0,1.2,1.5,2.0 时” E” 的长、宽,空白缺口宽.活动目的:此环节目的在于及时反馈新课知识,学生活学活用,加深巩固,为后续做好铺垫。
活动效果:巩固效果,相当好。
最好还是设置一个表格,让学生在表格上填写,然后上黑板讲解展示。
第三环节:深入研究,得出结论我们已经对视力表中的各个” E”型字母的长a,宽b,空白缺口宽d作了一番研究,并已得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接下来我们继续研究视力表,并能根据研究结果自己制作一个视力表.[师]请大家按下列步骤进行操作1 •用硬纸板复制视力表中视力为0.1, 0.2, 0.3, 0.5,1.0所对应的” E”,并依次编号为①②③④⑤.取编号为①②的两个” E”,按下图的方式把它们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投影片(课题学习C)[生]因为①号” E ”与②号” E ”都水平放置在桌面上,它们与桌面的边缘是垂 直的•因此P i A i // P 2A 2,又P i , P 2, O 在一条直线上,所以/ O 为公共角,根据相似 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得△ PiAiO ^P2A2。
,所以? I 即 2 半-[师]从大家的分析中可知,当人离①号” E ”的水平距离l i 与人离②号” E ”的水平距离12满足I 221时'用①号” E ”测得的视力和②号” E ”测得的视力相同.3 •按照上述方式,将① 遁各个” E ”排列成下图所示的样子•先自己猜想应得 出的结论,然后和同学交流,证明你的结论的正确与否.投影片(课题学习巳力,与在D 2处用②号” E ”测得的视力,在D 3处用③号” E ”测得的视力,在D 4处 用④号”E ”测得的视力,在D 5处用⑤号” E ”测得的视力都相同.经过论证实了结论的正确性. [师]大家做得非常棒.根据刚才大家讨论出的结论,我们可以据此自己制作视力表.活动目的:通过复制制作“ E ”,探究图形间的规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 了图形间隐含的规律,从而得出结论,加以运用。
活动效果:本环节关键点比较多,测量工作比较大,计算量比较大,需要小组合作才 能完成,允许学生带计算器,否则一节课无法结束这么多的内容。
第四环节:运用结论,制作视力表制作一个测试距离为3 m 的视力表.1. 由标准视力表中的b i =72 mm, l i 为5 m,可计算出|2=3 m 时,b 2的值 得直Sb 2 |2二 b 2=43.2 mm所以应制作一个” E ”型图,使得它的长与宽都是 43.2 mm.从上节课我们的讨论结果看,视力为 0.1的” E ”型图与视力为0.2的” E ”型图 中的a ,b ,d 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出测试距离为 3 m 的视力表中的①号” E ”型图 中的d 为9 mm .2•确定了①号” E ”型图后,我们就可以根据规律分别求出视力为 0.2, 0.3…2.0时的” E”型图的大小•如下图.3 •由标准视力表中的各行” E”间的距离,相应地确定本视力表的行距. 测试距离为3 m的视力表就制作完成了.第五环节:课堂总结1、本节课我们自己动手,探索出视力不同的” E”形图之间的关系.2、探究发现了如何找视力相同的图形” E”的大小和它的落脚点,并能据此自己制作视力表. 第六环节:课后作业1、到有关单位进行调查,目前较为通用的视力表有哪几种?2、制作一个测试距离为8 m的视力表.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目的是通过制作视力表,让学生探究视力表中蕴含的数学奥秘。
主要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同学间的合作决定了课堂进程的快慢。
2、教学过程中,建议运用填写表格法,解决规律探究问题。
因为表格可以在有限的空间放置大量的数据,而大量的数学进而可以让学生感知其中隐含的规律。
3、授课过程中允许运用计算器,计算器可以减轻计算带来的工作量,压缩时间放在探究规律上,从而一课时完成课题研究的内容。
教学设计说明:课题学习“制作视力表”两个课时最好,但这里写成一个课时设计,主要考虑到各个地区、学校的学生实际学习水平不同,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讲授,对于一般学生可能很难在一课时完成学习任务,那就在“深入探究” 作为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是进一步解决和完善;或者把第一课时内容作为预习探究布置给学生,因为这部分内容相对简单,学生稍加思考便可解决。
总之结合学生特点,调整课时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