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时的测定与反射弧的分析

合集下载

反射时测定和反射弧分析

反射时测定和反射弧分析

反射时测定和反射弧分析一实验目的学习掌握反射时的测定方法;通过对脊蛙的屈肌反射的分析,探讨反射弧的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二实验原理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产生的适应反应过程称为反射。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引起反射的首要条件是反射弧必须保持完整性。

反射弧任何一个环节的解剖结构或生理完整性一旦受到破坏,反射活动就无法实现。

从皮肤接受刺激至机体出现反应的时间为反射时。

选用脊蛙为实验材料,由于脊髓已失去了高级中枢的正常调控,所以反射活动比较简单,便于观察和分析反射过程的某些特征。

三实验步骤1 反射时测定1)屈反射:在平皿内盛适量的0.5%硫酸溶液,将脊蛙一侧后肢的一个脚趾浸入硫酸溶液中,同时按动秒表开始记录时间,当屈肌反射一出现立刻停止记时,并立即将该足趾浸入大烧杯水中浸洗数次,然后用纱布擦干。

用上述方法重复三次,注意每次浸入趾尖的深度要一致,相邻两次实验间隔至少要2~3 s。

三次所测时间的平均值即为此反射的反射时。

2)抓反射:将浸有1%硫酸溶液的小滤纸片贴在脊蛙的左背,计时。

之后将脊蛙浸入盛有清水的大烧杯中,洗掉硫酸滤纸片。

重复三次,取平均值。

2 反射弧分析1)测左、右两后肢最长趾屈反射2)环剪左后肢最长趾基部,去趾上皮肤后测屈反射(实验中发现蛙的左后肢屈反射较右后肢明显,因此我们组是通过分析蛙的左后肢屈反射来探讨反射弧的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

)3)测左后肢其他趾屈反射4)测左侧背抓反射5)左侧坐骨神经滴加普鲁卡因,加药开始计时,每隔2min重复步骤3),记录每次重复反射时的变化6)屈反射不能出现时每隔2min重复步骤4),记录每次重复反射时的变化7)测右后肢最长趾屈反射8)毁坏脊髓,重复步骤7)四结果及分析表1 反射时测定(单位:s)激强度有关外,反射时的长短与反射弧在中枢交换神经元的多少及有无中枢抑制存在有关。

由于中间神经元连结的方式不同,反射活动的范围和持续时间,反射形成难易程度都不一样。

实验2 反射时、反射弧的测定

实验2 反射时、反射弧的测定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系列
实验2 反射时的测定 与反射弧的分析
一、目的与要求
• 学习测定反射时的方法,了解反射弧 的组成。
• 了解脊髓反射的功能特性。
二、基本原理
• 反射:指对某一刺激无意识的应答。 • 反射弧: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包括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 神经和效应器。 • 反射时:感受器接受刺激至机体出现 反应的时间。
3 mm,测定屈反应时,冲洗,重复 3次 6. 同样方法测左后肢最长趾的反射时;
7. 环切右后肢最长趾基部皮肤,剥净长 趾皮肤,0.5%硫酸刺激去皮的长趾;
8. 改测右后肢有皮肤的趾; 9. 1%硫酸滤纸片贴于蛙右侧背部或腹部
,记录擦或抓反射的反射时; 10. 在包住坐骨神经的棉线上滴加2%普
鲁卡因溶液,每个2 min重复步骤8;
六、思考题
• 为什么本实验刺激不使用浓硫酸而使用稀硫 酸?
• 麻醉一侧坐骨神经后,为什么屈反射先消失 ,抓反射后消失?
• 用不同浓度的硫酸测得屈反射的反射时和肌紧张消失?
11. 当屈反射刚不能出现时,立即重复 步骤9,每隔2 min重复一次,直到擦 或抓反射不再出现为止;
12. 再次测左侧后肢最长趾的反应时 (5%硫酸);
13. 毁坏脊髓后再重复实验。
五、注意事项
1.每次实验时,要使皮肤接触硫酸的面 积不变,以保持相同的刺激强度。
2.刺激后要立即洗去硫酸,以免损伤皮 肤。
三、实验材料
• 蛙,常用手术器械(手术剪、手术镊、手 术刀、毁髓针、玻璃分针),蜡盘,大头 针、滴管、纱布、棉花、棉线、秒表、 0.5%及1%硫酸溶液、任氏液、支架、2% 普鲁卡因。
四、实验流程
1. 洗净实验动物; 2. 毁脑髓; 3. 分离右侧坐骨神经; 4. 悬挂脊蛙; 5. 右后肢最长趾浸入0.5%硫酸溶液2~

反射时的测定及反射弧的分析

反射时的测定及反射弧的分析

反射时的测定及反射弧的分析反射时的测定及反射弧的分析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习测定反射时的方法。

2、了解反射弧的组成。

二、实验原理从皮肤接受刺激至机体出现反应的时间为反射时。

反射时是反射通过反射弧所用的时间,完整的反射弧则是反射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的任何一部分缺损,原有的反射不再出现。

由于脊髓的机能比较简单,所以常选用只毁脑的动物(如脊蛙或脊蟾蜍)为实验材料,以利于观察和分析。

三、实验结果1、屈反射的反射时结果(H2SO4浓度为0.5%)刺激部位右后肢最长趾左后肢最长趾反射时(s)第1次 8.12 2.17 第2次 20.25 3.89 第3次 18.67 4.01 平均 15.68 3.36分析: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产生的具有适应意义的反应过程称为反射。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典型的反射弧由感受器、传人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5个部分组成。

一旦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完整性受到破坏,反射活动就无法实现。

在反射活动中,由于神经元特别是中间神经元联系方式的不同,使反射活动表现出种种特征。

该阶段实验中使用的H2SO4浓度均为0.5% ,将蛙的后肢浸入H2SO4中的深度尽量保持在3mm,单一变量为右后肢与左后肢的最长趾,预计通过脊髓躯体运动反射,证实反射弧的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

左右后肢的反射时不同,这可能是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不同,也有可能是因为左右后肢的最长趾对H2SO4的敏感度不同。

三次刺激,每次发生反射现象的时间逐渐变长,原因可能是青蛙对H2SO4开始习惯化。

但是我们组的实验结果是右后肢的反应时间远远大于左后肢,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在剥离坐骨神经时,对神经造成了轻微损伤,破坏了反射弧的正常工作,使之传导速度减缓。

2、反射弧的分析结果(一)、刺激 1、用手术剪自右后肢最长趾基部环切皮肤,然后现象或结果无现象再用手术镊剥净长趾上的皮肤,用浓度为0.5%的H2SO4刺激去皮的长趾;2、改换右后肢有皮肤的趾,将其浸入浓度为0.5%的H2SO4溶液中,测定反射时;3、取一浸入1% H2SO4溶液的滤纸片,贴于蛙右侧背部或腹部,记录擦或抓反射的反射时。

反射弧的分析与反射时的测定

反射弧的分析与反射时的测定

实验动物:蛙。
• [实验步骤] 1、制备脊蛙:只毁脑,制作脊青蛙。 2、用浸有1%硫酸溶液的小滤纸片贴于腹部或背部,记录 擦或抓反射的反射时。 3、用蛙嘴夹夹住下颌,悬挂在铁支架上(见图)。
4、将蛙右后肢的最长趾浸于0.5%硫酸溶液中, 同时按动秒表记录从浸入时起至后肢发生屈肌 反射所需要的时间(即屈反射时)。然后用烧 杯盛自来水洗去皮肤上的硫酸溶液。并用纱布 擦干。 重复测定三次,求出均值作为右后肢最长趾 的反射时。用同样方法测定左后肢最长趾的反 射时。 5、将右后肢最长趾基部环切皮肤(剥净),重 复步骤4。
6、按步骤4的方法以硫酸溶液刺激右侧有皮肤的脚趾,观 察有无反射发生并测定反射时。
7、将左侧后肢最长趾浸入0.5%硫酸溶液中(条件不变), 记录反射时有无变化。毁坏脊髓后再重复实验,记录结 果。
• [注意事项]
1、毁脑要完全,部分脑组织保留,可能会出现自主活动, 若伤及上部脊髓,可能使上肢的反射消失。
2、破坏脊髓时应完全,以见到两下肢伸直,肌肉松软为 指标。
3、浸入硫酸中的部位应仅限于趾尖部位,每浸入的范 围,时间要相同,趾尖不能与培养皿接触。 4、每次用硫酸刺激后,应立即用自来水洗去皮肤残存的 硫酸,再用纱布擦干,以保护皮肤并防止再次接受刺激 时冲淡硫酸溶液。 5、剥离脚趾皮肤要干净,以免影响结果。
反射弧的分析与反射时的测定
• 实验目的:
分析反射弧的组成;学习测定反射时的方法。
• 实验原理: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典型的反射弧由感受 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引起反射的必要条件,其中任何一个 环节受到破坏,反射活动就无法实现。硫酸对皮肤的伤 害性刺激可以引起受刺激肢体的反射性屈曲,本实验以 此屈曲反射来分析反射弧的组成。 反射时是反射通过反射弧所用的时间。

反射时的测定/反射弧的分析

反射时的测定/反射弧的分析

反射时的测定/反射弧的分析反射是指光线、声波、电磁波等从一种媒质传播到另一种媒质时,遇到两种媒质界面的变化,一部分能量沿原来的方向继续传输,另一部分能量则按角度相等的规律发生方向的改变,沿着原来传播的路径返回。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光线的反射现象,如镜子的反射和光线在水面上的反射。

反射弧是指光线反射后所呈现出的曲线形状。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反射时的测定以及反射弧的分析。

测定反射时我们可以使用反射角和入射角之间的关系。

入射角是指光线射入介质的角度,反射角是指光线在界面上反射的角度。

根据光线的反射定律,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入射角=反射角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数值,来计算光线在反射时的偏移角度。

实际上,我们可以使用一个反射角计算器或使用一个仪器来测量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

当我们测量反射时,我们可以注意到光线在界面上的反射形成一个曲线。

这个曲线被称为反射弧。

反射弧的形状取决于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数值。

当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时,反射弧将是一个直线。

当入射角和反射角不相等时,反射弧会呈现出一个曲线形状,曲线的形状取决于两个角度的差异。

反射弧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光线在反射时的行为。

通过观察和测量反射弧的形状,我们可以推测介质的折射率。

折射率是介质对光线的弯曲程度的度量,它可以用来描述光线在介质中传播时的速度变化。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其速度会改变,从而导致光线发生偏折。

这个现象被称为折射。

根据斯涅尔定律,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存在一个关系。

通过测量反射弧的形状,我们可以得到光线在介质间折射时的折射率。

反射弧的分析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光线在界面上的行为,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光学设计中,我们可以使用反射弧的分析来确定透镜或其他光学元件的形状和特性。

通过调整反射弧的形状,我们可以实现特定的光线聚焦效果,从而满足特定的光学需求。

反射时的测定_反射弧的分析

反射时的测定_反射弧的分析

反射时的测定/反射弧的分析一、实验结果(一)反射时的测定二、分析与讨论(一)反射时的测定理论上,在一定范围内,刺激强度越强,反射时越短。

本组实验结果与之相反,随着刺激强度增强,反射时变长,但高浓度组的第三次测定的反射时可能具有偶然性,若舍去,则与理论相符。

再比较同一刺激强度组间数据,低浓度组间没有明显的规律,高浓度组的反射时逐渐增长。

经讨论,可能有如下原因:1.多次刺激使皮肤感受器的敏感度下降。

2.每次刺激后硫酸液体并未完全洗净,对下一次刺激造成影响。

3.每次刺激,牛蛙足趾浸入硫酸的面积由于人为误差稍有不同,对测定造成一定影响。

(二)反射弧的分析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

完整的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的任一部分受损,原有的反射不再出现。

通过刺激牛蛙剥皮脚趾和完整皮肤的脚趾产生的不同现象,我们知道牛蛙屈反射的感受器在皮肤上,剥皮脚趾缺少感受器故不产生屈反射。

坐骨神经是混合神经,既包含传入神经也包含传出神经。

普鲁卡因是一种神经的传导阻滞剂,它作用时先麻醉传入神经,再麻醉传出神经。

麻醉牛蛙坐骨神经一定时间至不出现屈反射但能出现擦反射或抓反射,此时屈反射的传入神经麻痹,而擦反射或抓反射的传出神经未麻痹。

再过一段时间,牛蛙的擦反射或抓反射不再出现,即该反射弧的传出神经也被麻痹。

故缺少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反射不能完成。

根据屈反射比擦反射或抓反射先消失的现象我们可以证实传入神经较细先麻醉,传出神经较粗后麻醉。

毁髓后,刺激蛙体无反应。

脊髓是控制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缺少神经中枢,反射也不能完成。

三、结论1.反射时的长短受很多因素影响,如刺激强度、感受器的敏感度等等。

2.完整的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的任一部分受损,原有的反射不再出现。

生理学实验报告—反射时的测定/反射弧的分析

生理学实验报告—反射时的测定/反射弧的分析

一、实验结果
(一)反射时的测定
反射时测定实验结果见表1。

反射弧分析实验结果见表2。

表2.蛙反射弧的分析实验结果
续表2
二、分析与讨论
(一)反射时的测定
本次实验通过脊髓躯体运动反射,证实反射弧的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

三次刺激,每次发生反射现象的时间逐渐变短,原因可能是蟾蜍对硫酸开始习惯。

(二)反射弧的分析
剥净长趾皮肤后用硫酸刺激没有发生反射现象是因为皮肤相当于反射弧的感受器,缺少感受器,反射弧不完整,所以没有任何反射现象,证明了反射需要感受器。

分离出坐骨神经后,在细棉条上滴普鲁卡因溶液后用硫酸刺激有皮肤的最长趾,刚开始有屈反射,但马上就消失了,说明传入神经已被麻醉。

当屈反射不再出现时,将1%硫酸滤纸片贴在蟾蜍右侧腹部,每隔1 min重复1次,还会有抓反射,不一会后也消失了,说明传出神经也已被麻醉。

因为屈反射的传出神经在坐骨神经,而抓反射的传出神经不在坐骨神经,而且髓鞘在不同的神经厚度也不同,在传入神经较薄,在传出神经较厚,所以普鲁卡因先麻醉传入神经,再麻醉传出神经,所以屈反射现象比抓反射现象先消失。

若捣毁脊髓,即毁坏反射弧的神经中枢,蟾蜍对任何刺激都完全没有反应。

三、结论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产生的具有适应意义的反应过程称为反射。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典型的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5个部分组成。

一旦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完整性受到破坏,反射活动就无法实现。

在反射活动中,由于神经元特别是中间神经元联系方式的不同,使反射活动表现出种种特征。

生理学实验报告——反射时的测定/反射弧的分析

生理学实验报告——反射时的测定/反射弧的分析

一、实验结果
(一)反射时的测定
反射时测定实验结果见表1。

表1.蛙反射时测定实验结果
反射弧分析实验结果见表2。

二、分析与讨论
(一)反射时的测定
本次实验通过脊髓躯体运动反射,证实反射弧的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

三次刺激,每次发生反射现象的时间逐渐变短,原因可能是蟾蜍对硫酸开始习惯。

(二)反射弧的分析
剥净长趾皮肤后用硫酸刺激没有发生反射现象是因为皮肤相当于反射弧的感受器,缺少感受器,反射弧不完整,所以没有任何反射现象,证明了反射需要感受器。

分离出坐骨神经后,在细棉条上滴普鲁卡因溶液后用硫酸刺激有皮肤的最长趾,刚开始有屈反射,但马上就消失了,说明传入神经已被麻醉。

当屈反射不再出现时,将1%硫酸滤纸片贴在蟾蜍右侧腹部,每隔1 min重复1次,还会有抓反射,不一会后也消失了,说明传出神经也已被麻醉。

因为屈反射的传出神经在坐骨神经,而抓反射的传出神经不在坐骨神经,而且髓鞘在不同的神经厚度也不同,在传入神经较薄,在传出神经较厚,所以普鲁卡因先麻醉传入神经,再麻醉传出神经,所以屈反射现象比抓反射现象先消失。

若捣毁脊髓,即毁坏反射弧的神经中枢,蟾蜍对任何刺激都完全没有反应。

三、结论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产生的具有适应意义的反应过程称为反射。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典型的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5个部分组成。

一旦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完整性受到破坏,反射活动就无法实现。

在反射活动中,由于神经元特别是中间神经元XXX方式的不
同,使反射活动表现出种种特征。

反射时的测定/反射弧的分析

反射时的测定/反射弧的分析

反射时的测定/反射弧的分析一、反射弧基本原理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反射时是反射通过反射弧所用的时间,完整的反射弧则是反射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的任何一部分缺损,原有的反射不再出现。

由于脊髓的机能比较简单,所以常选用只毁脑的动物(如脊蛙)为实验材料,以利于观察和分析。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中枢神经、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五个部分。

缺少任何一个部分,反射活动不能完成。

二实验目的通过制备脊蟾蜍的方法,引导出单纯的脊髓反射,(屈反射,搔扒反射)观察这些反射,证实反射弧的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

以药物阻断神经冲动,产生传导阻滞。

观察反射活动的变化。

三、动物与主要器材蟾蜍或蛙、常用手术器械、支架、蛙嘴夹、蜡盘、小烧杯、小玻璃皿(2个)、、棉球、纱布、0.5%硫酸溶液、刺激电极,2%普鲁卡因、小滤纸片(约1cm×1cm)、秒表四、实验步骤1、取一只青蟾蜍,毁脑,制备成脊蛙2、腹位向下,剪开左侧股部皮肤,分离出坐骨神经穿线备用。

暴露左后肢坐骨神经(穿线,蜡纸片,任氏液棉球,休息数分钟)3、用蛙嘴夹夹住脊蟾蜍下颌,悬挂于支架上。

将蛙右后肢的最长趾浸入0.5%硫酸溶液中2~3mm,观察屈肌反射有无发生,测反射时(3次)并记录。

4.环切右后肢最长趾皮肤(1cm),0.5%硫酸刺激该脚趾,观察(无屈反射,表明。

)注意:每次浸入硫酸溶液的部位应限于一个趾尖,且浸泡的范围也应一致(以保持相同的刺激强度),切勿浸入太多。

5.搔扒反射的观察取含1%硫酸溶液的滤纸片帖于下腹部皮肤,观察搔扒反射并记录反射时(两后肢屈反射,表明)。

注意:每次观察反射后,即用清水冲洗受刺激的皮肤并用纱布擦干。

6.坐骨神经阻滞对不同反射弧的观察用细绵条包裹坐骨神经,滴上2%普鲁卡因,每隔2分钟0.5%硫酸刺激左脚趾,观察测定屈反射的反射时。

当屈反射即左后肢反应刚刚不能出现时,立即做搔扒反射,1%硫酸滤纸片贴在左侧背部,观察(左后肢出现抓反射,表明)并记录反射时,每隔2分钟重复一次。

反射时测定和反射弧分析

反射时测定和反射弧分析

反射时测定和反射弧分析一、反射时测定反射时测定用来测定材料的反射性能。

它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实验方法,旨在研究反射光的能量分布以及反射光谱特性。

在进行反射时测定时,通常会采用光谱测定仪器和光源来获取反射光谱数据。

通过测量不同波长光线的反射率,可以得出材料在不同波长下的反射性能。

在反射时测定中,可以选用不同角度的入射光以及不同材料进行实验。

通过调整和控制实验条件,可以研究材料的反射光谱特性,如反射率、反射系数、反射角度等。

通过分析测得的数据,可以了解材料的光学特性,进而应用于工程设计和光学仪器研发中。

反射时测定的应用十分广泛。

在材料科学中,可以通过反射时测定研究材料的光学特性,了解其在不同波长下的反射性能,从而应用于光学涂层设计和光器件制造中。

在生物医学中,反射时测定可以用来研究组织和细胞的光学特性,为医学成像和光诊断提供依据。

反射弧分析是一种用来研究物体表面反射光的光束分布和光束聚焦性能的方法。

反射弧分析可以通过测量和分析反射光束的大小、形状和聚焦性能,来判断光学元件的质量和性能。

反射弧分析主要应用于光学镜片和光学系统的设计和优化。

通过测量反射光束的弧度、发散角和辐射度等参数,可以了解光学元件的聚焦性能。

通过反射弧分析,可以确定光学镜片的材料、形状和表面质量,进而优化镜片的成像效果和使用性能。

反射弧分析的原理主要包括通过实验测量和理论计算两个步骤。

在实验测量中,可以采用逆追溯法、综合法和光学干涉术等方法来测量反射光束的参数。

在理论计算中,可以利用几何光学理论和电磁光学理论来估算和计算反射光束的特性。

反射弧分析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在光学仪器设计中,反射弧分析可以用来评估和优化光学系统的成像效果和分辨率。

在激光加工和激光束传输中,反射弧分析可以用来评估和优化光学元件的聚焦性能,提高激光束质量和能量密度。

在光学通信中,反射弧分析可以用来研究光纤叠接连接的反射损耗和反射模态干扰,提高光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生理学实验报告——反射时的测定/反射弧的分析

生理学实验报告——反射时的测定/反射弧的分析

一、实验结果(一)反射时的测定反射时测定实验结果见表1。

表1.蛙反射时测定实验结果硫酸刺激浓度反射时(sec.)No1 No2 No3 Mean0.5% 6.47s 4.39s 3.13s 4.66s1% 1.56s 1.46s 1.17s 1.40s (二)反射弧的分析反射弧分析实验结果见表2。

表2.蛙反射弧的分析实验结果手术刺激观察到的现象用0.5%硫酸分别刺激二后肢的中趾趾端产生屈腿反射右后肢最长脚趾基部环切皮肤,剥净的皮肤将右后肢去皮的最长脚趾浸入0.5%硫酸中无现象右后肢皮肤完整的脚趾浸入0.5%硫酸中产生屈腿反射1%硫酸的滤纸片贴在右侧背或腹部出现抓反应续表2手术刺激观察到的现象2%普鲁卡因麻醉右侧坐骨神经每隔1 min将蛙右后肢脚趾(皮肤完整部分)浸入0.5%硫酸中0.29 min后屈反射消失屈反射消失后,立即将1%硫酸滤纸片贴在蛙右侧背或腹部,每隔1 min重复1次1.46 min后抓反射消失左侧最长趾浸入0.5%硫酸中产生屈腿反射毁脊髓左侧最长趾浸入0.5%硫酸中或刺激蛙体任何部位无现象二、分析与讨论(一)反射时的测定本次实验通过脊髓躯体运动反射,证实反射弧的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

三次刺激,每次发生反射现象的时间逐渐变短,原因可能是蟾蜍对硫酸开始习惯。

(二)反射弧的分析剥净长趾皮肤后用硫酸刺激没有发生反射现象是因为皮肤相当于反射弧的感受器,缺少感受器,反射弧不完整,所以没有任何反射现象,证明了反射需要感受器。

分离出坐骨神经后,在细棉条上滴普鲁卡因溶液后用硫酸刺激有皮肤的最长趾,刚开始有屈反射,但马上就消失了,说明传入神经已被麻醉。

当屈反射不再出现时,将1%硫酸滤纸片贴在蟾蜍右侧腹部,每隔1 min重复1次,还会有抓反射,不一会后也消失了,说明传出神经也已被麻醉。

因为屈反射的传出神经在坐骨神经,而抓反射的传出神经不在坐骨神经,而且髓鞘在不同的神经厚度也不同,在传入神经较薄,在传出神经较厚,所以普鲁卡因先麻醉传入神经,再麻醉传出神经,所以屈反射现象比抓反射现象先消失。

生理实验报告反射弧的分析

生理实验报告反射弧的分析

生理实验报告反射弧的分析生理学实验报告——反射时的测定/反射弧的分析一、实验结果(一)反射时的测定反射时测定实验结果见表1。

表1.蛙反射时测定实验结果反射弧分析实验结果见表2。

表2.蛙反射弧的分析实验结果续表2二、分析与讨论(一)反射时的测定本次实验通过脊髓躯体运动反射,证实反射弧的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

三次刺激,每次发生反射现象的时间逐渐变短,原因可能是蟾蜍对硫酸开始习惯。

(二)反射弧的分析剥净长趾皮肤后用硫酸刺激没有发生反射现象是因为皮肤相当于反射弧的感受器,缺少感受器,反射弧不完整,所以没有任何反射现象,证明了反射需要感受器。

分离出坐骨神经后,在细棉条上滴普鲁卡因溶液后用硫酸刺激有皮肤的最长趾,刚开始有屈反射,但马上就消失了,说明传入神经已被麻醉。

当屈反射不再出现时,将1%硫酸滤纸片贴在蟾蜍右侧腹部,每隔1 min重复1次,还会有抓反射,不一会后也消失了,说明传出神经也已被麻醉。

因为屈反射的传出神经在坐骨神经,而抓反射的传出神经不在坐骨神经,而且髓鞘在不同的神经厚度也不同,在传入神经较薄,在传出神经较厚,所以普鲁卡因先麻醉传入神经,再麻醉传出神经,所以屈反射现象比抓反射现象先消失。

若捣毁脊髓,即毁坏反射弧的神经中枢,蟾蜍对任何刺激都完全没有反应。

三、结论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产生的具有适应意义的反应过程称为反射。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典型的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5个部分组成。

一旦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完整性受到破坏,反射活动就无法实现。

在反射活动中,由于神经元特别是中间神经元联系方式的不同,使反射活动表现出种种特征。

篇二:生理学实验报告反射弧的分析专业班级:组别:实验日期:生理学实验报告姓名:组员:实验室:学号实验题目:反射弧的分析实验目的:本实验利用脊蛙分析反射弧的组成和验证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实验原理: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做的适应性反应称反射。

反射时的测定及反射弧的分析实验

反射时的测定及反射弧的分析实验

反射时的测定及反射弧的分析【实验目的】1、学会测定反射时的方法。

2、了解反射弧的组成。

【实验原理】从皮肤接受刺激到机体出现反应的时间为反射时。

反射时是反射通过反射弧所用的时间,完整的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的任何一部分缺损,原有的反射不再出现。

由于脊髓的机能比较简单,所以常选用只毁脑的动物(如脊蛙或脊蟾蜍)为实验材料,以利于观察和分析。

【实验动物及器材】蟾蜍,常用手术器械,支架,蛙嘴夹,蛙板,蛙腿夹,小烧杯,小玻璃皿,小滤纸片,棉花,秒表,纱布,0.5%和1%硫酸溶液,2%普卢卡因,水,任氏液。

【实验步骤】1、蟾蜍一只,单毁髓只毁脑,称脊蛙。

剪开右侧股部皮肤,分离出坐骨神经穿线备用。

2、用蛙嘴夹夹住产处的下颌,悬挂于支架上。

将蟾蜍右后肢的最长脚趾浸入0.5%硫酸溶液中2—3mm(浸入时间不超过10s),立即记下时间(以秒计算)。

当出现屈反射时,则停止计时,此为屈反射时。

立即用清水冲洗受刺激的皮肤病用纱布擦干。

重复测定屈反射时3此,求出平均值作为右后肢最长趾的反射时。

用同样的方法测定左后肢最长趾的反射时。

3、用手术剪剪开右后肢最长趾基部环切皮肤,然后再用手术镊剥净长趾上的皮肤。

用硫酸刺激去皮的长趾,记录结果。

4、改换右后肢有皮肤的趾,将其浸入硫酸溶液中,测定反射时,记录结果。

5、取一浸有1%硫酸溶液的滤纸片,贴于蟾蜍的右侧背部和腹部,记录擦或抓反射的反射时。

6、取一细棉条包住分离出的坐骨神经,再细棉条上滴几滴2%普卢卡因溶液后,每隔2min重复步骤4(记录加药时间)。

7、当屈反射刚刚不能出现时(记录时间),立即重复步骤5。

每隔2min重复一次步骤5,直到擦或抓反射不再出现为止(记录时间)。

记录加药至屈反射消失的时间及加药至擦或抓反射消失的时间,并记录反射时的变化。

8、将左侧后肢最长趾再次浸入0.5%硫酸溶液中记录反射时有无变化。

毁坏脊髓后再重复实验,记录结果。

【注意事项】1、每次试验时,要使皮肤接触硫酸的面积不变,以保持相同的刺激强度;2、刺激后要立即洗去硫酸,以免损伤皮肤。

反射时的测定及反射弧的分析

反射时的测定及反射弧的分析

反射时的测定及反射弧的分析一:实验目的1、通过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刺激蟾蜍趾引起的屈肌反射,掌握反射时的测定方法,了解刺激强度与反射时的关系。

2、通过脊蟾蜍分析屈肌反射反射弧的组成部分,探讨反射弧的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1、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应答。

反射活动的基础是反射弧,典型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

一旦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完整性受到破坏,反射活动就无法实现。

从皮肤接受刺激至机体出现反应的时间为反射时,它是反射通过反射弧所用的时间。

在一定范围内,刺激越强,反射时越短;刺激越弱,反射时越长。

本实验中,涉及到的蟾蜍反射弧为:趾皮肤中的感受器→大腿部的传入神经(混合在坐骨神经中)→神经中枢(脊髓)→大腿部的传出神经→大腿部的肌肉由于脊髓的机能比较简单,所以常选用只毁脑的动物(脊蛙或脊蟾蜍)为实验材料,以利于观察和分析。

2、在实验动物的皮肤受到伤害性刺激时,受刺激一侧的肢体出现屈曲,关节的屈肌收缩,伸肌迟缓,称为屈肌反射,具有保护性意义。

三:实验材料1、实验动物蟾蜍2、实验器材常用手术器械、铁架台、蛙嘴夹、蛙板、小烧杯、点滴板、棉花、滤纸片、塑料纸、秒表3、实验试剂浓度分别为1%、0.5%、0.2%的硫酸溶液、2%普鲁卡因四:实验步骤1、脊蟾蜍的制备用左手持蟾蜍,右手持毁髓针从枕骨大孔插入向前捣毁蟾蜍的脑,并在枕骨大孔出左右划几下,切断脑与脊髓的连接,只保留脊髓制成脊蟾蜍。

用蛙嘴夹夹住其下颌皮肤,确定其前肢无抓挠反应。

2、反射时的测定①将蛙嘴夹悬挂于铁架台上,用0.2%硫酸溶液刺激左肢(或者右肢)的中趾趾端(浸没约1mm),同时启动秒表计时,当屈肌反射一出现立即停止计时,记下反射时。

并立即用清水清洗蟾蜍的后肢,将硫酸洗净。

间隔约3~5min后继续进行下一次刺激,重复三次,求均值。

如果三个值中某个值偏离其它两个较多,应多加一次或者两次刺激,以得到可信数值。

反射时测定和反射弧的分析

反射时测定和反射弧的分析

反射时测定和反射弧的分析反射是物体与外界光线发生相互作用,光线从物体表面发生折射、散射、吸收或反射的过程。

反射弧是光线从一个物体表面反射回源光源后形成的一条光弧。

通过对反射时测定和反射弧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反射的特性和应用,进一步提高光学设备和材料的设计和制造。

首先,反射时测定是通过测量从光源反射回来的光线的时间来研究反射的过程。

这种测定可以应用在许多领域,如光电子学、通信和雷达系统等。

利用反射时测定,可以确定光线从物体反射回光源的时间,进而计算出物体与光源之间的距离。

在光电子学领域,反射时测定被广泛应用在测量雷达和光纤通信系统中的物体距离和速度等参数。

通过精确测量反射时,可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进而提高设备的性能。

其次,反射弧是光线在反射过程中形成的一条光弧。

在实际应用中,反射弧常常会对光线的传播和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对反射弧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光线的传播机理和优化光学系统的设计。

光学系统中的反射弧常常包括全反射和部分反射,分析全反射和部分反射的能量分布,可以帮助我们设计高效的光学反射器和光学器件。

此外,通过对反射弧的分析,还可以研究光线在表面反射时的衰减和散射等现象,进一步改善光学器件和系统的质量。

在光学设计中,反射时测定和反射弧的分析常常是密不可分的。

例如,在相机镜头设计中,需要根据反射时测定来确定镜头的焦距和曝光时间,并通过分析反射弧来优化光线的入射和折射角度,从而获得更清晰和准确的图像。

反射时测定和反射弧的分析也应用于反射镜和反射式光栅等光学元件的设计和制造中,以提高光学系统的效率和性能。

总之,反射时测定和反射弧的分析是研究反射特性和优化光学系统设计的重要手段。

通过准确测量反射时和分析反射弧,可以获得物体与光源之间的距离和光线传播的信息,优化光学元件和设备的设计,提高光学系统的性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反射时测定和反射弧的分析在光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反射时的测定_反射弧的分析

反射时的测定_反射弧的分析

反射时的测定_反射弧的分析反射是指当光线从一种介质遇到另一种介质的界面时,部分或全部被反射回原来的介质。

反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例如阳光反射在镜子上,我们能够看到自己的倒影。

通过测定反射弧可以了解反射现象的规律和性质,下面对反射弧的分析进行详细介绍。

反射弧是指光线反射后所形成的曲线,它的形状取决于光线入射的角度和反射介质的性质。

根据光的几何理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在反射面上的法线上的夹角分别为入射角和反射角,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描述。

因此,对于平面镜或者光滑的表面,反射弧的形状是对称的。

在这种情况下,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角度相等,同时它们与法线的夹角也相等。

当光线入射到不同的曲面上时,反射弧的形状可能会发生变化。

例如,入射光线与凸透镜表面相交,其反射弧会向凸透镜的中心凹陷;而入射光线与凹透镜表面相交,其反射弧则会向凹透镜的中心凸出。

这是因为曲面不再是平面,反射光线的方向也不再与法线相等,反射弧的形状因此发生变化。

测定反射弧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种,常用的方法包括借助凹凸透镜和平凸透镜进行。

对于凹透镜,可以通过调节光源和测量屏的位置,使得入射光线从凹透镜上反射形成反射弧,并使用刻度尺或者其他测量工具来测量反射弧的形状。

同样的,对于凸透镜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进行测量。

测定反射弧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光的反射规律以及反射介质的性质。

通过测量反射弧的形状和位置,可以获得光在反射过程中的变化特征,进而研究光的传播定律和折射定律等光学原理。

此外,反射弧的测定还可以用于测试反射材料的质量和光学性能,例如反光镜和反射片等。

总的来说,测定反射弧是一种研究光的反射现象的方法,通过测量反射弧的形状和位置,可以获取有关光的反射规律和折射定律的信息。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光的传播特性和光学原理,并且可以用于测试反射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反射时测定和反射弧的分析

反射时测定和反射弧的分析

实验六反射时测定和反射弧分析一、实验目的1、学习测定反射时的方法;2、分析反射弧的组成,并探讨反射弧的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的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应答。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典型的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5个部分组成。

一旦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完整性受到破坏反射活动就无法实现。

在反射活动中由于神经元特别是中间神经元联系方式的不同使反射活动表现出种种特征。

反射时是指从机体接受刺激到机体出现反应的时间。

下面是几个常见的概念:①屈反射:后肢、足的皮肤受到刺激同侧的肢会产生屈曲反射。

对应的反射弧:趾部皮肤(感受器)→坐骨神经(传入神经)→脊髓(神经中枢)→坐骨神经(传出神经)→后肢肌肉(效应器)②抓反射:背、腹部的皮肤受到刺激时可引起后肢举起而对受刺激部位挠抓的动作。

对应的反射弧:背或腹部皮肤(感受器)→脊神经(传入神经)→脊髓(神经中枢)→坐骨神经(传出神经)→后肢肌肉(效应器)③脊休克:脊髓失去上位中枢的控制,在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对外界的刺激不能产生反应。

越高级的动物脊休克时间越长。

如蛙脊休克的时间一般是5—10分钟。

三、动物与主要器材1、实验动物:青蛙2、实验器材:常用手术器械、支架、蛙嘴夹、蛙板、烧杯、培养皿、小滤纸片、棉花、蜡纸片、吸水纸、秒表、0.5%及1%硫酸溶液、2%普鲁卡因、任氏液四、步骤与方法(一)反射时的测定1、取一只青蛙,毁脑,制备成脊蛙;2、用蛙嘴夹夹住脊蟾蜍下颌,悬挂于支架上。

测定后肢最长趾的屈反射时:将蛙后肢的最长趾浸入0.5%硫酸溶液中2~3mm,开始计时。

当出现屈反射时,则停止计时,此为屈反射时。

(浸入时间最长不超过10秒!)停止计时后,立即用清水冲洗受刺激的皮肤并用纱布擦干。

重复测定屈反射时3次,求均值。

(相邻两次刺激至少要间隔2~3分钟)3、取一浸有1%硫酸溶液的滤纸片,贴于青蛙右侧背部或腹部,记录抓反射的反射时。

实验四 反射时的测定与反射弧的分析

实验四    反射时的测定与反射弧的分析

实验四反射时的测定与反射弧的分析【适用对象】生物科学(本科)【实验学时】3学时【实验目的】通过用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刺激蛙趾引起的屈肌反射,学习掌握反射时的测定,了解刺激强度与反射时的关系。

掌握反射弧的结构和神经传导的途径。

通过某些脊髓躯体运动反射,证实反射弧的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

【实验原理】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产生的具有适应意义的反应过程称为反射。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典型的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份组成。

一旦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完整性受到破坏,反射活动就无法实现。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某些脊髓躯体运动反射,证实反射弧的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

【仪器与材料】蛙;蛙类手术器械,铁支架,肌夹,培养皿,烧杯,秒表,小滤纸(约lcm lcm),纱布,硫酸溶液(0.1%、0.5%、1%各20ml)。

【方法与步骤】一、反射时的测定取蟾蜍一只,用剪刀横向伸入口腔,从鼓膜后缘处剪去颅脑部,保留下颌部分。

以棉球压迫创口止血,然后用肌夹夹住下颌,悬挂在铁支架上。

图10-16-1 脊髓反射实验装置图1.用培养皿盛0.1%硫酸溶液,将蟾蜍任一后肢的脚趾尖浸入0.1%硫酸溶液中同时用秒表记录从浸入至后肢发生屈曲时所经历的时间。

一旦出现屈肌反应时,迅速将后肢取出浸入内装清水的烧杯,清洗皮肤上的硫酸溶液。

重复三次。

求出反射时的平均值(两次实验间隔至少2~3min)。

2.用另外两个培养皿分别盛0.5%、1%硫酸溶液,分别测得各自的反射时。

注意均重复测定三次,求出各自的平均值。

二、反射弧的分析1.用浸有0.5%硫酸溶液的小滤纸片贴在下腹部。

观察双后肢反应。

待出现反应后,将动物浸于搪瓷杯的清水内洗掉滤纸片和硫酸,用纱布擦干皮肤。

提起穿在右侧坐骨神经下的细线,剪断坐骨神经,再重复上述实验,记录反应结果。

2.分别将左右后肢趾尖浸入盛有0.5%硫酸的小平皿内(两侧浸没的范围应相等且仅限于趾尖),观察双侧后肢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射时的测定与反射弧的分析
201级生物科学二班学号:
1.实验目的
1.1学习测定反射时的方法,了解反射弧的组成。

1.2观察中枢抑制与交互抑制现象。

1.3了解脊髓反射的功能特性。

2.实验原理
反射是指对某一刺激无意识的应答。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从皮肤接受刺激至机体出现反应的时间为反射时。

反射时是反射通过反射弧所用的时间,完整的反射弧则是反射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的任何一部分缺损,原有的反射不再出现。

由于脊髓的机能比较简单,所以常选用只毁脑的动物为实验材料,以利于观察和分析。

中枢的兴奋和抑制同时存在又相互影响。

在脊髓反射的中枢之间或高位脑和脊髓对低位脊髓反射中枢存在抑制作用。

这些抑制作用保证了机体活动的协调性。

3.实验动物和器材
虎纹蛙,常用手术器械,蛙嘴夹,秒表,注射器,支架,蛙板,小烧杯,培养皿,小滤纸片,棉花,纱布,0.5%、1%、2%硫酸溶液,2%普鲁卡因,水。

4.实验步骤
4.1.取一只虎纹蛙,制备脊蛙,腹位固定于蛙板上。

剪开右侧股部皮肤,分离出坐骨神经穿线备用。

4.2.取下蛙腿夹,用蛙嘴夹夹住脊蛙下颌,悬挂于支架上。

将蛙右后肢的最长趾浸入0.5%硫酸溶液中2-3mm(浸入时间最长不超过l0s),立即记下时间(以秒计算)。

当出现屈反射时,则停止计时,此为屈反射时。

立即用清水冲洗受刺激的皮肤并用纱布擦干。

重复测定屈反射时3次,求出均值作为右后肢最长趾的反射时。

用同样方法测定左后肢最长趾的反射时。

4.3.用手术剪自右后肢最长趾基部环切皮肤,然后再用手术镊剥净长趾上的皮肤。

用硫酸刺激去皮的长趾,记录结果。

4.4.改换右后肢有皮肤的趾,将其浸入硫酸溶液中,测定反射时,记录结果。

4.5.取一浸有1%硫酸溶液的滤纸片,贴于蟾蜍右侧背部或腹部记录擦或抓反射的反射时。

4.6.用一细棉条包住分离出的坐骨神经,在细棉条上滴几滴2%普鲁卡因溶液后,每隔2min重复步骤4(记录加药时间)。

4.7.当屈反射刚刚不能出现时(记录时间),立即重复步骤5。

每隔2min重复一次步骤5,直到擦或抓反射不再出现为止(记录时间)。

记录加药至屈反射消失的时间及加药至擦或抓反射消失的时间,并记录反射时的变化。

4.8.将左侧后肢最长趾再次浸入0.5%硫酸溶液中(条件不变),记录反射时有无变化。

毁坏脊髓后再重复实验,记录结果。

5.实验结果及分析
5.1反射时测定(单位:秒)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均值屈反射 2.11 1.62 2.30 2.01
抓反射 3.06 5.37 2.14 3.52
5.2反射弧分析
实验项目实验现象记录
①测左、右两后肢最长趾屈反应左:2.01s
右:1.78s
无现象
②环剪右后肢最长趾基部,去趾上皮肤
后测屈反应
③测右后肢其他趾屈反应 2.66s
④测右背抓反应 2.45s
⑤右侧坐骨神经滴加普鲁卡因,加药时
加药9.28min后,屈反射消失
开始计时,每隔2min重复步骤③,记录
每次重复反射时的变化
加药15.81min后,抓反射消失
⑥屈反射不能出现时每隔2min,重复步
骤④,记录每次重复反射时的变化
⑦测左后肢最长趾屈反应与步骤①比较:
2.07s反应时变长
⑧毁坏脊髓,重复步骤无现象
6.注意事项
6.1.每次实验时,要使皮肤接触硫酸的面积不变,以保持相同的刺激强度,而且浸入时间最长不超过10秒。

6.2.每次用硫酸刺激后,均应迅速用水洗去蛙趾皮肤上的硫酸,以免皮肤受伤。

洗后应沾干水渍,防止再刺激时硫酸被稀释。

6.3.冲洗时要避免影响麻醉的神经。

7.思考题
以实验结果为根据,以严密的逻辑推理方式说明反射弧的几个组成部分。

答:剥净长趾皮肤后用硫酸刺激没反射现象是因为皮肤相当于反射弧的感受器,缺少感受器,反射弧不完整,所以没有任何屈反射现象。

分离出坐骨神经,在细棉条上滴普鲁卡因溶液后用硫酸刺激有皮肤的最长趾本来刚开始应该有反应的,但一段时间后却没有任何现象,可能是麻醉时间过长,坐骨神经已被麻醉。

当屈反射不再出现时,还会出现擦或抓反射,因为屈反射的传出神经是坐骨神经,但抓反射的传出神经不是坐骨神经,所以屈反射现象比抓反射现象先消失。

捣毁脊髓后,即毁反射弧的神经中枢,青蛙对任何刺激都完全没有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