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2盘古开天地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

12盘古开天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12.盘古开天地【教学目标】1.认识“劈、缓"等8个生字,会写“睁、翻”等17个字,会写“睁眼、黑乎乎"等15个词语。
2.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课文中神奇的地方。
3.能讲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交流对盘古的感受。
【教学重点】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课文中神奇的地方。
【教学难点】能讲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交流对盘古的感受。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劈、缓”等8个生字,会写“睁、翻"等17个字,会写“睁眼、黑乎乎”等15个词语。
2.借助课文内容和插图,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想象画面,感受其中的神奇。
【教学设计】一、借助单元导读页,明确单元学习任务1.趣味提问,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你们可曾想过,世界是怎样形成的?人类是怎样诞生的?我们的祖先也对这些问题抱有强烈的好奇心,于是他们创造出了一个个神话故事,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幻想。
2.出示单元导读页,了解单元学习要求。
3.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学习任务:想一想文中哪句话告诉我们盘古开天地的意思?(1)理解创造的意思。
(2)对应课题中的“开"字。
2.出示图片,展示盘古创造世界的过程。
3.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自然段写了这几幅图的内容。
4.借助插图的提示,看一看这几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预设:第一自然段写了天和地还没有分开,盘古在混沌的宇宙中沉睡。
第二自然段是说盘古醒来后,用斧头劈开了天和地。
第三、四自然段,写了盘古顶天立地撑在天地间,天和地逐渐成形。
第五自然段讲了盘古倒下以后,身体化作了万物。
加入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说一说盘古开天地的过程。
三、学习第一、第二自然段,感受神奇过渡:伟大的巨人盘古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学习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来感受故事中那神奇的想象。
1.学习第一自然段(1)理解“混沌”(2)说一说神奇之处。
12.《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案)教学内容:《盘古开天地》是一篇描绘中国神话传说的课文,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本课时主要围绕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以及盘古的伟大精神展开。
教学内容包括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语言表达以及文章结构等方面的学习。
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情节,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
2. 分析并欣赏课文中的生动形象和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通过学习盘古的伟大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包括天空、大地的形成以及万物的诞生。
2. 深入分析盘古的人物形象,理解其伟大精神。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人生的智慧和价值观。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展示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和相关图片。
2. 学生准备课文教材和笔记本。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盘古开天辟地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讲解故事情节:教师通过PPT展示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3. 分析人物形象: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盘古的人物形象,探讨其伟大精神。
4. 语言表达: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5. 文章结构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6. 价值观引导: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人生的智慧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板书设计:1. 故事情节:盘古开天辟地2. 人物形象:盘古的伟大精神3. 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和想象力4. 文章结构:总分总结构作业设计:1. 复述故事: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
2. 人物分析:学生分析盘古的人物形象,并写一篇短文。
3. 价值观思考:学生从故事中汲取人生的智慧和价值观,写一篇日记或心得体会。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PPT展示和引导性的讲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8篇)

《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8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18课《盘古开天地》教学任务分析:本课所在的这组教材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本文想象丰富奇特,气魄极大,朴素的解释了宇宙的起源。
它围绕一个“变”字,先写天地的形成,而后着重写盘古运用他的力量和智慧“开天辟地”。
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文章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要使学生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生情况分析:本课的学习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一些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课外阅读基础。
而本课又是孩子们喜欢的神话故事,文中神奇想象的语句,很容易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生动准确的语言表达是学生理解学习上的重点、难点,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
课时目标:1、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2、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激起阅读神话传说的兴趣。
设计理念:以语言实践活动为主轴,挖掘语言训练点,多渠道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并积累优美的语言。
一、回顾导入,讲述大意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盘古开天地》,混沌的宇宙中,盘古沉睡了10万8千年,有一天,他突然醒了,接下来,故事会怎样发生呢?谁能按顺序简单的讲讲这个神话故事?2、指名讲故事大概内容。
12 盘古开天地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圈划词句,想象画面,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体会盘古力大无穷、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的人物形象。
2. 通过对比阅读,发现中国神话故事叙述密码。
3.探寻阅读中国神话的意义,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密码。
教学重点:1. 通过圈划词句,想象画面,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体会盘古力大无穷、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的人物形象。
2. 通过对比阅读,发现中国神话故事叙述密码。
教学难点:1. 探寻阅读中国神话的意义,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密码。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明确学习内容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盘古开天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讲故事的语气去讲好故事,大家都知道一个故事最扣人心弦最神奇的地方要属故事的经过,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聚焦盘古开天地的经过,去看看盘古给宇宙带来哪些神奇的变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只要清楚了这些,故事才会讲得更生动,才会成为一名优秀的神话故事传讲人。
二、研读段落,感悟人物形象1.有人说,一个好的故事,核心最终一定会落在人的“精神”上。
请大家快速朗读二三四自然段,说一说盘古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交流:力大无穷、永不放弃、勇于献身、甘于牺牲2.大家发现了没有这几个词语都是写人物品质的这也正是我们当代小学生应该学习的。
每一个词语都是一幅神奇的画面,让我们先走进力大无穷的巨人盘古。
出示: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
巨人见身边有一把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只听见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
(1)醒来后的盘古做了哪几个动作?(翻身、拿、劈)(2)那盘古一翻一拿一劈的动作,让宇宙发生了怎样神奇的变化?出示语段,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3)用自己的话来给大家讲一讲盘古劈开天地的情景。
3.盘古是一位力大无穷的巨人,仅仅是拥有神力吗?谁再来说一说?出示插图三:如果让你用盘古的一个动作来概括这幅图,你会选择哪一个字?(1)什么叫撑?联系上文,说说盘古怎样撑着天和地?出示句子: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
12《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12《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内容:《盘古开天地》是一篇描绘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世界的神话故事。
本文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是第三单元“神话”主题下的第二篇课文。
本节课主要学习课文第二课时,即盘古开天辟地后,用自己的身体创造了世间万物。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方式,学习课文,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盘古开天辟地后,用自己的身体创造了世间万物的过程。
2. 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感悟神话故事所传达的价值观。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导学生回顾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
2. 揭示课题,板书《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盘古用自己的身体创造了哪些事物?2. 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小组合作1. 学生分组讨论:盘古为什么要用自己的身体创造世间万物?2.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交流讨论1. 学生交流:从盘古身上学到了什么?2. 教师引导学生从奉献、勇敢、智慧等方面进行思考,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神话故事中的价值观。
六、板书设计《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一、盘古开天辟地二、用自己的身体创造世间万物1. 创造日月星辰2. 创造山川草木3. 创造鸟兽鱼虫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复述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
2. 拓展作业:查阅其他神话故事,了解神话传说中的创世神话。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
12《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案)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在掌握生字词的同时,也知道了盘古在沉睡中苏醒,初步感受到了他用神力劈开天地的神奇,这节课我看看还会发生哪些神奇的事情。
一、结合插图,回顾本文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体会盘古为世界带来的奇特变化。
五、我们看到了盘古做出的贡献,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预设:
生1:雄伟高大。
生2:不惧困难。
生3:有责任、有担当。
过渡:同学们,你们说得真好,把盘古的精神都表现出来了,文中还有哪些情节让你感到很神奇?我们如何体会神话故事神奇的想象?生1:边读边想象画面。
生2:抓关键词句。
生3:借助插图。
老师小结:同学们,他们的方法积累得可真多,同样,在中国的历史上神话故事也很多,课后去收集吧。
1利用晚上和父母视频的时间把《盘古开天地》这个神话故事讲给父母听。
2.根据课文内容,把盘古开地的内容画成连环画,可配上课文中
的关键词。
作业
设计
无私奉献。
四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12课《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任务一:品神奇,悟形象【设计意图:神话充满了神奇的想象,读这样的文章,要引导学生一边读文字,一边在脑海里“画画”,从一段段的文字中读出不同的画面。
抓住这两个自然段中学生认为神奇的地方,对重点句子进行品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受盘古开天地的过程,感受盘古力大无比、勇于开创的伟岸形象。
】导入:上节课同学们了解了《盘古开天地》的主要内容。
谁来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讲故事的时候,可以适当加上自己的想象哟!(学生讲故事,其他同学认真听,并进行评价。
老师也及时给出鼓励性的评价。
)过渡语:一开始黑乎乎的世界,居然变成丰富多彩的世界。
这样的神话故事实在是——(随机板书:神奇)1.默读第1~4自然段,画出你认为神奇的语句,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1)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
提问: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神奇了呢?预设:“翻身坐”是普通的行为,带来的变化是像个“大鸡蛋”的宇宙“裂开了一条缝”,这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神奇事情。
(2)巨人见身边有一把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只听见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提问:你认为神奇的理由是什么?预设:盘古用斧头一劈,带来的变化是天和地分开,宇宙第一次出现天和地,盘古真是力大无比。
(3)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提问:这句话中藏着几对反义词和近义词,找一找。
追问:你见过“清”的什么?“浊”的什么?点拨:“清”的意思是纯净透明,没有混杂的东西;“浊”的意思是水、空气等含杂质,不清洁,不干净。
追问:齐读句子,你体会到什么?预设:天和地形成的过程非常神奇。
(4)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
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
提问:说一说你认为神奇的理由。
12《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

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说出自己心中盘古的形象。
教学难点
借助课文插图和关键词,讲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
教学准备
PPT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一、回顾内容,走进课文
1.出示课文的前两幅插图,引导学生回顾前两段盘古在沉睡中苏醒和劈开“大鸡蛋”的情节。
1.借助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发生了哪些变化?在班内分享。
3.带着神奇的感受朗读本段。
4.发现“盘古身体”和“化身成的万物”之间的相似性。
5.围绕整段内容,跟进联想:盘古的身体还会变成什么?
研读关键词语,在语言环境中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画面,帮助学生感受人物形象。
四、教学第六自然段,激发学生的赞颂之情
1.引导学生发现盘古的伟大,激发学生的赞颂感激之情。
课题
12.《盘古开天地》
课时
第二课时
授课老师
教龄
2年
教材分析
《盘古开天地》想象丰富,脉络清晰,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围绕“创造”这个中心,讲述了一个叫盘古的巨人,用斧头开天辟地,用身体顶天蹬地,最后化作万物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神奇故事。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形式,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神话丰富的想象力,激发热爱祖国灿烂传统文化的情感。
三、教学第五自然段,感受盘古化身万物的神奇
1.布置学生带着任务自读课文。
2.相机板书学生汇报的词语,梳理盘古身体的变化。
3.引导学生带着神奇的感受朗读盘古身体发生的变化。
4.引导学生发现“盘古身体”和“化身成的万物”之间的相似性。
5.引导学生进一步联想:盘古的身体还会变成什么?
1.默读第五自然段,用横线勾画出这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2课《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2课《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盘古开天地》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讲述的是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世界的故事。
本节课主要学习课文第二课时,包括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以及他对世界的贡献。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理解课文内容。
2. 培养学生对古代神话故事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认知和尊重。
教学难点:1. 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和细节,需要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并加以记忆。
2. 对古代神话故事的理解和欣赏,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盘古开天地》教材。
2. 投影仪或黑板,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和板书设计。
3. 学生笔记本和文具,用于记录重点和做笔记。
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
3. 讲解课文: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5. 活动展示:鼓励学生进行创意展示,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欣赏。
6. 总结归纳: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重点内容。
板书设计:1. 课文《盘古开天地》2. 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用图示或关键词展示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
3. 盘古的贡献:列举盘古对世界的贡献,如创造山川、河流、天空等。
作业设计:1. 写一篇关于盘古开天辟地的短文,要求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不少于200字。
2. 创作一幅关于盘古开天辟地的图画,要求有创意和想象力。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和活动展示,让学生对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小组讨论,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活动展示中,学生展现了创造力和想象力,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课文的理解和欣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古代神话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第12课《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案)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12课《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案)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内容:本课为《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继续深入探讨盘古开天地的过程和意义。
通过阅读课文,学生将进一步了解盘古的伟大形象,以及他开天辟地的艰辛历程。
同时,学生将通过学习,认识到盘古开天地的故事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盘古开天地》的故事情节,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2. 学习并积累与盘古开天地相关的词汇和成语,能够正确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3. 通过对盘古开天地故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4.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拓展写作。
教学难点:1. 盘古开天地故事中的一些抽象概念,如混沌、阴阳等,需要通过生动的讲解和图片辅助,帮助学生理解。
2. 引导学生从盘古开天地的故事中提炼出有益的人生启示,如勇敢、坚持、奉献等。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盘古开天地》。
2. 盘古开天地故事的插图或动画。
3. 词汇卡片。
4. 写字板或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回顾上一课时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简要复述盘古开天地的故事。
2. 提问:盘古开天地的过程中,有哪些关键词或成语给你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二、新课内容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记生字词。
2. 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朗读并理解词语含义。
3. 教师带领学生逐段学习课文,分析盘古开天地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抽象概念。
4. 通过插图或动画,帮助学生直观感受盘古开天地的壮观景象。
5.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有益的人生启示,如勇敢、坚持、奉献等。
三、课堂互动1. 分组讨论:盘古开天地故事中的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分享。
四、课后作业布置1. 抄写并背诵课文中的优美句子。
2. 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写一篇关于盘古开天地的短文。
板书设计:1. 课题:《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2. 重点词语:混沌、阴阳、开天辟地、辛勤、坚持、奉献3. 盘古开天地的过程及人生启示作业设计:1. 抄写并背诵课文中的优美句子。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2《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盘古开天地》是一篇描绘我国古代神话传说的课文,通过讲述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展示了盘古的伟大形象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本节课主要学习课文第二课时,包括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盘古的形象特点以及课文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理解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了解盘古的形象特点,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深刻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享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代神话传说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难点:1. 理解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 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深刻意义,体会盘古的伟大形象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盘古开天地》。
2. 相关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
3. 学生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上一课时内容,引导学生回顾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注意读准字音,理解生词。
3. 理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梳理课文结构,帮助学生理解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4. 交流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盘古形象特点的认识,以及课文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5. 深入感悟:教师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体会盘古的伟大形象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盘古开天辟地的意义,以及我们应该学习的品质。
板书设计:1. 《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2. 正文: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盘古的形象特点、课文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盘古开天辟地的短文,字数不限。
2. 课后思考: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盘古无私奉献精神的感悟。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感悟了课文所表达的深刻意义。
《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

《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四年级上册12《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年级四年级学科语文课题盘古开天地课时第二课时教材分析《盘古开天地》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通过描述了中国古代关于宇宙起源的一个传说,通过介绍故事中,盘古用斧头劈开混沌,使轻清者上升为天,重浊者下沉为地,经过漫长岁月,天地形成,万物诞生,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引导他们认识和尊重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想象力。
这个故事不仅富含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蕴含着中国古代人民对于世界起源的哲学思考和文化传承,适合四年级学生进行学习。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自己心目中的盘古是什么样的2、能找出课文中自己认为神奇的地方,说说盘古开天地的过程3、通过朗读、小组讨论等活动,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引导认识和尊重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培养文学鉴赏能力和想象力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自己心目中的盘古是什么样的;能找出课文中自己认为神奇的地方,说说盘古开天地的过程难点:通过朗读、小组讨论等活动,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引导认识和尊重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培养文学鉴赏能力和想象力教法学法教法:演示法、启发式、探究法等。
学法:游戏学习法、讨论法。
教学辅助材料、朗读评价表、黑板/白板、粉笔/马克笔等。
教学大步骤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学习任务一:吸引兴趣】1、创设情境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关于世界是怎么来的故事呢?生:有生:盘古开天辟地师:不错,在中国古代,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神话故事叫做《盘古开天地》,讲述了一个巨人盘古如何创造了我们的世界2、引出课题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这位巨人是如何创造我们的世界的二、整体感知【学习任务二:把握整体结构】1、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记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2、集体朗读·全班一起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停顿,老师适时纠正发音。
《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知识:熟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技能:边读边想象、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神话故事。
3、情感: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学习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
教学新课: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听过或看过哪些故事呢2、师:大家听过、看过的故事可真多啊!有美丽的童话故事、生动的成语故事、还有引人思考的寓言故事等等。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神话故事。
出示课题:盘古开天地齐读3、师:这是一个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是我们劳动人民想象、创造出来的、是人们对古代英雄的美好向往。
这节课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个神话故事吧!二、初读课文、理解词语1、师:读课文前老师有个小提示:希望大家把碰到的难读词语圈一圈、句子划一划、多读几遍、好吗那就赶快打开书去品味吧!2、师:看大家读得多投入啊、有些同学还圈圈划划、真会学习!老师相信这些词语肯定难不倒大家!出示:混沌逐渐血液祖宗缓缓四肢肌肤辽阔(1)同桌互相读读这些词语(2)请同学读第一行词语、第二行、及时纠正、反馈。
(3)一起读师:大家齐读的声音真响亮!开天辟地:3、出示:轻而清重而浊(1)读这两个词(2)在课文中找出这两个词所在的句子、轻声读一读。
(3)请一位同学读这个句子、出示: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老师也来读(4)大家听得很仔细、你有什么发现反义词:轻——重清——浊上升——下降一起读这三组反义词4、出示:抡起猛劈(1)读词(2)做做这两个动作(3)请一位男同学做做动作!大家仔细看。
12《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12《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盘古开天地》是一则古老的创世神话,讲述的是盘古这位伟大的神灵,用自己的神力和生命,开辟了天地,创造了世界,从而引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界和人类文明的故事。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世观念,培养对神话传说的欣赏能力,同时提升语言表达和想象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复述《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识别并运用故事中的生词和成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分享、写作等环节,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中国神话故事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难点1. 神话传说的时代背景:帮助学生理解古代人民创作神话的社会文化背景。
2. 抽象概念的具象化:引导学生将神话中的抽象概念,如“混沌”、“开天辟地”等,转化为具体的想象和语言表达。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相关故事的视频或展示图片。
2. 学具:学生自备笔记本,用于记录重要信息和自己的想法。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盘古开天地》的动画短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对故事的兴趣。
2. 新授:详细讲解故事的情节,分析盘古的形象和创世的意义,同时教授生词和成语。
3. 互动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故事中的难点和盘古精神的现实意义。
4. 写作练习: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或撰写一篇关于盘古的短文。
5. 分享展示:各小组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全班共同学习和评价。
板书设计板书将以时间线的方式展示《盘古开天地》的主要情节,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同时预留空间记录学生的想法和问题。
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复述故事给家长听,并收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2. 思考作业:布置一篇关于“盘古精神与我”的短文,鼓励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思考盘古精神的现代价值。
课后反思课后,教师应收集学生的反馈,评价教学效果,特别关注学生对神话背景的理解和对盘古精神的把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12《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案)

12《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教材分析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
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
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
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文章在表达上的这些特点。
教学这篇课文,要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神话故事的由来。
2.初步了解神话故事内容神奇、想象丰富的特点,培养想象力,激发阅读神话的兴趣。
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的内容。
三、教学重难点初步了解神话故事内容神奇、想象丰富的特点,培养想象力,激发阅读神话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孩子们听说你们最近都在读神话故事,你都读了哪些神话故事呢?我相信你一定对这些神话故事非常熟悉,瞧,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后羿射日,这些神话故事真可谓是家喻户晓呀!那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些故事是怎么来的呢?其实在科学尚未萌牙的远古时代,关于世界是如何起源的?人类是怎样产生的?神和英雄是怎样生活的?这些问题都引发了古人的思考。
可是,那时候人类的知识水平很有限,没有办法解答这些问题,经过奇思妙想,他们创编了一个个神话故事。
这些故事凝结了他们对世界美好的想象,这就是中国神话故事的由来。
这节课我们就要开启神话单元的学习,咱们来看看单元的开头:神话,永久的魅力,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幻想。
在这个单元里我要学三个中国神话故事,一个希腊神近话故事。
我们仔细细察三个中国神话故事的名字就可以发现,中国神话故事的名字就能高度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今大我们要学习的是神话单元的首篇文章盘古开天地,读了故事的题目我们就知道,这个故事讲的就是盘古开天地这一件事。
盘古为什么要开天地呢?盘古用什么开天地?故事最后结果怎么样?搞清楚了这三个问题,你也就知道了整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了。
12 盘古开天地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

12 盘古开天地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第四单元神话故事12 盘古开天地【知识与技能】会写“翻、劈"等12个生字,会认“隆、肢”等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黑乎乎、翻身"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来体会盘古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
了解神话故事想象神奇的特点。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体会盘古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
了解神话故事想象神奇的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1.师:同学们喜欢听神话故事吗?你们都知道哪些神话故事呀?(预设: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逐日……)2.师:同学们知道的神话故事可真多。
从古至今,神话故事因其特有的魅力而广泛流传,成为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其中的一个神话故事,来感受它的神奇魅力吧!(板书课题,齐读)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自读课文,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2.小组内交流学习生字词和练读课文的情况。
3.理解词语。
混沌:古代传说中指天地未分之前浑然一体的状态。
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
4.指名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读好长句,重点引导学生读好第5自然段。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的题目是“盘古开天地”,他为什么要开天地?开天地的经过是怎样的,结果又是怎样的?2.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提示划分段落层次,理清课文脉络。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介绍天和地没有分开时宇宙的样子。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叙述了盘古醒来后,开辟了天地。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讲述了盘古倒下后,用自己的身躯化生出万物。
第四部分(第6自然段):中心句。
揭示盘古用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12 课《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2课《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个方法——中心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类似的神话故事。
3.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热爱五千年文化。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方法:从本课神话故事的特点考虑,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时主要采用:阅读法、讲授法、电教法、情境教学法等。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图片激趣,导入新课1.师: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位朋友,认识他们吗?(幻灯片出示)师:他们都是神话故事里的人物。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还有一位巨人被称为人类的老祖宗,他就是——生:(盘古)幻灯片2.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盘古开天地的故事。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提炼中心1.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生说,你真会概括!)2.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那谁知道课文中哪句话,它高度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汇报,幻灯片出示此句)师:这一句话概括了整篇文章的内容,像这样的句子就叫做——中心句。
(师板书:中心句,生齐读)看到这句话,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盘古怎么创造宇宙的?宇宙之前是怎样的?盘古创造宇宙之后是什么样的?)评价:你真会提问题;你提的问题很有价值。
下面请大家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再和小组交流体会。
三、走进文本,对话交流,想象画面。
1、设问导读一:请大家在文中找,美丽的宇宙之前是怎么样子的呢?盘古创造宇宙之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
我从混沌一词中体会到宇宙很黑。
师:什么叫混沌?(非常乱)(看不清、分不清)2、设问导读二:有一天,盘古醒了,它是怎么创造宇宙的呢?生:请大家看到第二自然段。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我从抡体会到盘古很使劲。
师:谁来读这句话?谁来评价?齐读这句话,要把盘古很使劲的样子读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继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又是怎样化生出世间万物这两部分内容,体会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教学方法:
自读感悟、合作交流、点拨反思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充分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内容
1.复习词语:
翻身缓缓上升下降血液
汗毛茂盛滋润雨露黑乎乎
精疲力竭奔流不息
开火车读词语,齐读。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可以用课文中的一个句子来概括。
“伟大的巨人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
二、研读盘古开天地,感悟神奇。
1、盘古是怎样开天地的呢?把你认为最神奇的地方画出来,多读几遍。
作批注。
小组交流。
指名学生交流。
预设一: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这个句子很神奇,读这个句子可以想象到天地形成时轻重、清浊分离的奇幻
过程。
过渡:盘古就这样用他的大斧子把这个世界给劈开了,接下来,盘古又做了什么?
预设二: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
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
这个句子很神奇,让我们读到了一个顶天立地的盘古。
师:现在你们就是盘古了,请大家做做这个动作,头顶着天,脚蹬着地,你们感觉怎样?
生:很累、很费力,收特别酸。
脖子也酸了,脚很痛。
快要撑不住了……
师:此时此刻的盘古会想些什么呢?
生:为了后代我不能放弃。
如果放弃了,天地又会混沌一片了。
预设三: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高极了,地变得厚极了。
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也精疲力竭,累得倒下了。
过渡:
师:一万年过去了,盘古怎么样了?
生:盘古仍然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一百万年呢?
生:盘古仍然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就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和地终于()了,盘古也(),累得()。
师:一万八千年呢!这么多年,这么多个日日夜夜,盘古一直头顶着天,脚蹬着地,他就是这样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多么了不起呀!让我们怀着对盘古的敬意齐读第四自然段。
三、研读精疲力竭之后,感悟伟大
1.过渡:盘古让世界有了天和地,这就是创造,更值得我们敬佩的是盘古倒下后还献出了自己的一切,继续创造美丽的世界。
2.默读第5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出盘古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你有什么感受?
3.学生汇报交流。
4.多种形式朗读感悟。
(1)配乐朗读,想象盘古用自己的身体创造世界的情形。
(2)融情朗读:景物的美让我们不禁陶醉其中,然而这种美不仅是文字带来的,更是其博大的精神感染的。
让我们再来有滋有味地读读这段。
5.抓住省略号加深感悟。
(1)这后面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呢?
(2)想想我们这美丽的世界还有什么是盘古变成的。
(出示课件)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的头发飞上了天空,变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的骨骼变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的最后一缕目光变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的____________变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盘古,更领略了神话故事的神奇,让我们带着对盘古的佩服、感激之情,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伟大的巨人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
四、拓展阅读,激发兴趣
1.你读过其他神话故事吗?请说出故事的名称。
2.在我国传统文化这座宝库里,有许许多多的神话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留下来的丰富文化遗产。
《民族文化千字文》里这样写着——出示课件,生齐读:
盘古开天,独沉清扬。
女娲补天,日月重光。
夸父逐日,血气喷张。
精卫填海,荡气回肠。
后羿射日,功德无量。
神话故事,意味深长。
民族精神,积厚流光。
3.拓展作业:课后,我们还可以多读读神话故事,再次感受神话之神奇。
(出示作业)这个星期我们就来开个故事会。
板书设计
盘古开天地
盘古初醒斧劈天地
神盘古久立顶天蹬地创造美丽的世界
奇盘古倒下化作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