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介绍杜甫生平经历影响)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杜甫生平经历简介通用课件
详细描述
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杜甫的诗歌逐渐被世界其他地 区的读者所认识和欣赏。他的诗歌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成为 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文化交流产生了积极 的影响。
2023
PART 04
杜甫的历史评价和影响
REPORTING
杜甫的历பைடு நூலகம்评价
01
杜甫被誉为“诗史”,他的诗歌 真实地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 史进程,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2023
PART 02
杜甫的诗歌风格
REPORTING
杜甫诗歌的主题和内容
01
02
03
关注社会现实
杜甫的诗歌广泛涉及社会 现实,关注人民疾苦和社 会矛盾,反映了唐代社会 的真实面貌。
忧国忧民情怀
杜甫的诗歌中充满了对国 家和人民的关心和忧虑, 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和责 任感。
历史思考与反思
杜甫的诗歌中经常涉及到 历史事件和人物,通过对 历史的反思和评价,表达 他对社会和政治的见解。
2023
杜甫生平经历简介通 用课件
REPORTING
2023
目录
• 杜甫的生平简介 • 杜甫的诗歌风格 • 杜甫的文学成就 • 杜甫的历史评价和影响
2023
PART 01
杜甫的生平简介
REPORTING
杜甫的出生和家庭背景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 美,号少陵野老,是唐代著名的 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
杜甫诗歌的影响和地位
对后世的影响
杜甫的诗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巅 峰之作,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 之一。
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杜甫的诗歌在文学史上具有崇高 的地位,被视为唐诗的代表和典 范,对后世诗人产生了巨大的影 响和启迪。
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杜甫的诗歌逐渐被世界其他地 区的读者所认识和欣赏。他的诗歌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成为 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文化交流产生了积极 的影响。
2023
PART 04
杜甫的历史评价和影响
REPORTING
杜甫的历பைடு நூலகம்评价
01
杜甫被誉为“诗史”,他的诗歌 真实地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 史进程,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2023
PART 02
杜甫的诗歌风格
REPORTING
杜甫诗歌的主题和内容
01
02
03
关注社会现实
杜甫的诗歌广泛涉及社会 现实,关注人民疾苦和社 会矛盾,反映了唐代社会 的真实面貌。
忧国忧民情怀
杜甫的诗歌中充满了对国 家和人民的关心和忧虑, 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和责 任感。
历史思考与反思
杜甫的诗歌中经常涉及到 历史事件和人物,通过对 历史的反思和评价,表达 他对社会和政治的见解。
2023
杜甫生平经历简介通 用课件
REPORTING
2023
目录
• 杜甫的生平简介 • 杜甫的诗歌风格 • 杜甫的文学成就 • 杜甫的历史评价和影响
2023
PART 01
杜甫的生平简介
REPORTING
杜甫的出生和家庭背景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 美,号少陵野老,是唐代著名的 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
杜甫诗歌的影响和地位
对后世的影响
杜甫的诗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巅 峰之作,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 之一。
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杜甫的诗歌在文学史上具有崇高 的地位,被视为唐诗的代表和典 范,对后世诗人产生了巨大的影 响和启迪。
杜甫生平介绍最终版ppt课件
-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第二个打击,父亲病故。
❖ 杜甫的父亲在长安以西的奉先县做县令, 杜家的生活来源由他父亲一个人把持着, 他的父亲一死,这个责任就落到了杜甫的 身上,这下,可把杜甫给难住了,一个文 弱书生,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这么重的 担子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杜甫怎么来维持 一家人的生活呢?杜甫的父亲的死,给他 又来了一下重的打击。
-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安史之乱----人生转折点 开始了自己的流亡生涯
-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 亲友
-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
病 死 孤 舟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伟大友谊 -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第二个打击,父亲病故。
❖ 杜甫的父亲在长安以西的奉先县做县令, 杜家的生活来源由他父亲一个人把持着, 他的父亲一死,这个责任就落到了杜甫的 身上,这下,可把杜甫给难住了,一个文 弱书生,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这么重的 担子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杜甫怎么来维持 一家人的生活呢?杜甫的父亲的死,给他 又来了一下重的打击。
-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安史之乱----人生转折点 开始了自己的流亡生涯
-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 亲友
-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
病 死 孤 舟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伟大友谊 -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杜甫以及他的作品介绍ppt课件
15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五、作品选讲: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 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 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 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 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 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 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 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16 被驱不异犬与鸡。
背景
天宝以后,唐王朝对西北、西南少数民 族的战争越来越频繁。这连年不断的大 规模战争,不仅给边疆少数民族带来沉 重灾难,也给广大中原地区人民带来同 样的不幸。
18
据《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载:“天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 蛮,大败于泸南。时仲通将兵八万,…… 军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 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 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 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 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 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 所在哭声振野。” 这段历史记载,可当作这首诗的说明来 读。而这首诗则艺术地再现了这一社会现 实。
生女犹得嫁比邻, 生男埋没随
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 古来白骨无人
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 天阴雨湿声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五、作品选讲: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 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 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 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 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 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 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 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16 被驱不异犬与鸡。
背景
天宝以后,唐王朝对西北、西南少数民 族的战争越来越频繁。这连年不断的大 规模战争,不仅给边疆少数民族带来沉 重灾难,也给广大中原地区人民带来同 样的不幸。
18
据《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载:“天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 蛮,大败于泸南。时仲通将兵八万,…… 军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 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 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 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 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 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 所在哭声振野。” 这段历史记载,可当作这首诗的说明来 读。而这首诗则艺术地再现了这一社会现 实。
生女犹得嫁比邻, 生男埋没随
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 古来白骨无人
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 天阴雨湿声
杜甫生平经历简介PPT课件
第二个打击,父亲病故。
杜甫的父亲在长安以西的奉先县做县令 ,杜家的生活来源由他父亲一个人把持着 ,他的父亲一死,这个责任就落到了杜甫 的身上,这下,可把杜甫给难住了,一个 文弱书生,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这么重 的担子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杜甫怎么来维 持一家人的生活呢?杜甫的父亲的死,给 他又来了一下重的打击。
“万方多难”中成 就的“诗圣”
杜甫的生平经历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 生于河南巩县。杜甫出生于一个有着文学传统的 家庭中,他的爷爷杜审言也是唐朝(武则天时期 )著名的诗人,所以他7岁开始学诗,15岁时就 已扬名。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 ”,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 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杜甫的诗歌 现存1400多首,它们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 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情况,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 生的生活经历,同时,这些诗歌把社会现实与作 者个人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达到思想内容与艺 术的完美统一,也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 所以,杜甫的诗歌被后代称为“诗史”。
诗歌创作的两个阶段
“他40 岁以前游历,存留下 来的并不多,一共不过50来 首,其中固然有不少富有创 造性的诗句,但歌咏的对象 不外乎个人的遭遇和自然界 的美丽和雄壮。”
后到长安时,也想入仕为官漫游时代的豪 杜甫以”放稷情契绪“还作没为有立身消的逝标。准,稷和契
是辅佐虞舜的两个贤臣,他们爱民如子, 政绩显著。然而,这种高尚的志向却遭到 了世俗之辈的嘲笑,遭到了当权者的冷漠 ,把杜甫长期置于衣食不保的境况之中。 相反,那些经营私利的“蝼蚁辈”们却衣 食饱暖,飞黄腾达。揭示理想与现实的巨 大矛盾。
第三个打击,才华得不到赏识。
杜甫为了维持生活,开始给一些达官贵人 写信,希望得到他们的赏识举荐,可是, 他得到的却是冷水和白眼,杜甫还是没有 放弃,为了述说自己的抱负,他写了一篇 《三大礼赋》给唐玄宗看,唐玄宗看了很 满意,就要宰相李林甫再一次对他进行考 试,然而李林甫还是象以前一样,没给杜 甫这个机会。杜甫又写唐玄宗献上了两篇 赋,才得到了一个地位很低的职务,这时 ,他已经四人死不休”
杜甫生平及作品ppt课件
13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星星垂挂在远天,显出平野的辽阔;月光涌 动在水面,大江在汹涌奔流。与上一联的近 景相比,这一联是远景,上句写岸上,下句 写江中,构成阔大雄伟的境界,有一种宇宙 苍茫无穷之感。置身其间的细草、孤舟、诗 人,该是何等的渺小。由此可见诗人孤独凄 怆之情。诗中“垂”、“涌”两个“响”字, 将星月精神描摩得毕肖。《四溟诗话》评价 说“句法森严,‘涌’字尤奇”。
❖ 顿挫,从字面上看,就是指语意的停顿挫折 (间歇﹑转折);也就是指其诗语言、 韵律 曲折有力,平仄、叠词等方法的独特运用使其 诗音节铿锵,愤激难抑。
9
❖ 杜甫,若说千百年后他的诗作不一定会流传 于世,但杜甫的精神永垂不朽,他的时代将 会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10
一、背景简介
旅夜抒怀
杜甫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春携家人到成都,入 严武幕。本来,有这位好友的帮助,他满可以在成 都住下去,却不料严武在第二年四月忽然死去。他
地表现了他这种心情。
11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朗诵
天地一沙鸥。
12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微风习习,江岸细草如丝,一只竖有高桅的小船, 孤伶伶地行驶在江上。首联点明地点、时间和环 境,烘托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这也是作者孤 独感伤之情的外化。“危”,高的意思。“樯”, 桅杆。
4
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
天宝五载,杜甫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 俗淳”的政治理想来到长安.落第后,他到处投 诗干谒,不见成效.天宝十载,得到玄宗赏 识.天宝十四载,仅获得一个八品的官职.理想 的落空﹑生活的潦倒却玉成了杜甫,使他对朝廷 的腐朽﹑民生的苦难﹑世俗的炎凉有了深刻的认 识.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星星垂挂在远天,显出平野的辽阔;月光涌 动在水面,大江在汹涌奔流。与上一联的近 景相比,这一联是远景,上句写岸上,下句 写江中,构成阔大雄伟的境界,有一种宇宙 苍茫无穷之感。置身其间的细草、孤舟、诗 人,该是何等的渺小。由此可见诗人孤独凄 怆之情。诗中“垂”、“涌”两个“响”字, 将星月精神描摩得毕肖。《四溟诗话》评价 说“句法森严,‘涌’字尤奇”。
❖ 顿挫,从字面上看,就是指语意的停顿挫折 (间歇﹑转折);也就是指其诗语言、 韵律 曲折有力,平仄、叠词等方法的独特运用使其 诗音节铿锵,愤激难抑。
9
❖ 杜甫,若说千百年后他的诗作不一定会流传 于世,但杜甫的精神永垂不朽,他的时代将 会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10
一、背景简介
旅夜抒怀
杜甫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春携家人到成都,入 严武幕。本来,有这位好友的帮助,他满可以在成 都住下去,却不料严武在第二年四月忽然死去。他
地表现了他这种心情。
11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朗诵
天地一沙鸥。
12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微风习习,江岸细草如丝,一只竖有高桅的小船, 孤伶伶地行驶在江上。首联点明地点、时间和环 境,烘托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这也是作者孤 独感伤之情的外化。“危”,高的意思。“樯”, 桅杆。
4
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
天宝五载,杜甫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 俗淳”的政治理想来到长安.落第后,他到处投 诗干谒,不见成效.天宝十载,得到玄宗赏 识.天宝十四载,仅获得一个八品的官职.理想 的落空﹑生活的潦倒却玉成了杜甫,使他对朝廷 的腐朽﹑民生的苦难﹑世俗的炎凉有了深刻的认 识.
关于杜甫生平介绍及作品赏析的ppt
四、食物中毒而死 提出此说的是现代著名学者郭沫若,郭沫若的这种说 法同样具有猜测性,几乎没有文献作为依据纯属于个人的文学创作。
五、消化不良而死 此说较为可信。杜甫的死和饥饿有着斩不断的联系, 离开四川后的杜甫客居湖南,由于被突然的洪水所围困,连续饿了9天(一说是连 续饿了5天)。当地县令用小船把杜甫救了回来,以牛炙(炙:烤肉)白酒招待他 ,难得饕餮一回的杜甫因许久未进食,肠胃难以承受,最终因消化不良而死。
会 当 凌 绝 顶
决荡 眦胸 入生 归层 鸟云
阴造齐岱 阳化鲁宗 割钟青夫 昏神未如 晓秀了何
岳
杜 甫
困居长安时期 (三十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 落第。当朝宰相李林甫为了达到权倾 朝野的目的,竟然向唐玄宗说无人中 举。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 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 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 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 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的
职位。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 《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 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
为官时期 (四十四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 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 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 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 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 望》、《哀江头》等诗。后来他潜 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 言直谏,上书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 州司功参军(房琯善慷慨陈词,为 典型的知识分子,但不切实际,与 叛军战,采用春秋阵法,结果大败, 肃宗问罪。杜甫始为左拾遗,上书
三.杜甫的创作经历及作品
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 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 学诗,15岁扬名,一生不得志,只做过 一些左拾遗等小官,虽然被后世称为“ 诗圣”,诗歌被称为“诗史”,可在唐 朝当时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有一首 《戏为六绝句(其二)》就是写“初唐 四杰”的:“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 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 万古流。”其中不乏也有诗人的自比, 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主要可以分为四 个时期:
五、消化不良而死 此说较为可信。杜甫的死和饥饿有着斩不断的联系, 离开四川后的杜甫客居湖南,由于被突然的洪水所围困,连续饿了9天(一说是连 续饿了5天)。当地县令用小船把杜甫救了回来,以牛炙(炙:烤肉)白酒招待他 ,难得饕餮一回的杜甫因许久未进食,肠胃难以承受,最终因消化不良而死。
会 当 凌 绝 顶
决荡 眦胸 入生 归层 鸟云
阴造齐岱 阳化鲁宗 割钟青夫 昏神未如 晓秀了何
岳
杜 甫
困居长安时期 (三十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 落第。当朝宰相李林甫为了达到权倾 朝野的目的,竟然向唐玄宗说无人中 举。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 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 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 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 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的
职位。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 《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 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
为官时期 (四十四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 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 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 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 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 望》、《哀江头》等诗。后来他潜 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 言直谏,上书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 州司功参军(房琯善慷慨陈词,为 典型的知识分子,但不切实际,与 叛军战,采用春秋阵法,结果大败, 肃宗问罪。杜甫始为左拾遗,上书
三.杜甫的创作经历及作品
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 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 学诗,15岁扬名,一生不得志,只做过 一些左拾遗等小官,虽然被后世称为“ 诗圣”,诗歌被称为“诗史”,可在唐 朝当时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有一首 《戏为六绝句(其二)》就是写“初唐 四杰”的:“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 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 万古流。”其中不乏也有诗人的自比, 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主要可以分为四 个时期:
杜甫生平介绍PPT课件
第8页/共32页
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 飘然思不群。 清新庚开府, 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 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 重与细论文?
第9页/共32页
饮中八仙歌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
第22页/共32页
杜 甫 草 堂
第23页/共32页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第24页/共32页
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杜• 甫根对据我李的白阅读的,崇杜甫拜至少在十五首诗中
表现出对李白的很明显的崇拜之情。其中有 《赠李白》两首《梦李白》二首《春日怀李 白》《冬日末有怀李白》《天末怀李白》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饮中八仙歌》等共 十五首。
第5页/共32页
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 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杜甫30多岁时曾到长安求官,但因为当时的皇帝身边有奸臣当道,所以杜甫 的一些见解没能被皇帝采用,他也因此开始了挨饿受冻的困顿、屈辱的生活,甚至 为解决衣食问题而去卖药。这种现象直到他44岁时才有所改善(此时,他被任命为 “右卫率府兵曹参军”)。这十年的困苦生活的磨练,使杜甫接近了人民,看到了 政治的黑暗,统治阶级的罪恶。
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 飘然思不群。 清新庚开府, 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 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 重与细论文?
第9页/共32页
饮中八仙歌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
第22页/共32页
杜 甫 草 堂
第23页/共32页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第24页/共32页
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杜• 甫根对据我李的白阅读的,崇杜甫拜至少在十五首诗中
表现出对李白的很明显的崇拜之情。其中有 《赠李白》两首《梦李白》二首《春日怀李 白》《冬日末有怀李白》《天末怀李白》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饮中八仙歌》等共 十五首。
第5页/共32页
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 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杜甫30多岁时曾到长安求官,但因为当时的皇帝身边有奸臣当道,所以杜甫 的一些见解没能被皇帝采用,他也因此开始了挨饿受冻的困顿、屈辱的生活,甚至 为解决衣食问题而去卖药。这种现象直到他44岁时才有所改善(此时,他被任命为 “右卫率府兵曹参军”)。这十年的困苦生活的磨练,使杜甫接近了人民,看到了 政治的黑暗,统治阶级的罪恶。
《杜甫生平》PPT课件
17
• 又如《旅夜书怀》中“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 流”,用一个“垂”字,便显出了夜间平野的广 阔,用一个“涌”字便显出了月光如水和浩浩大 江的气派。
• 再如《兵车行》中“牵衣顿足拦道哭”一句,连 用四个动词,把送别者悲痛欲绝、无可奈何的心 理、动作,刻画得多么生动。
• 杜甫诗中还善于引用俗语、方言,这主要表现 在一些古体诗中。如《新安吏》:“中男绝短小, 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兵 车行》:“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新婚别》:“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前出塞》:“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 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些都很接近当时的口 语,读起来非常朴素生动。
16
五、杜诗的语言凝炼含蓄,准确生动,而通俗自然。
• 杜甫诗歌的语言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所谓凝炼含蓄,就是词约义丰,言简义赅。 • 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十个字概括出整个封建社会阶级矛盾的实质, • 《登高》诗“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两句诗包含有九层可悲的意思,
这些都是语言凝炼含蓄的典型。 • 杜诗的语言还非常准确生动,“暮投石壕村”,一个“投”字就非常准确生动。
(, 与思 增 而
钟体 扬, 悲 莫
嵘沉 雄不 ” 违
《郁 书能 ( ”
诗之 从经 陆
品幽 取年 机
12
关于顿挫的解释
• “顿挫”的基本意蕴很单纯,《文选》陆机《文赋》 “箴顿挫而清壮”张铣注:“顿挫,犹抑折也”。抑折, 亦即曲折之意,后又派生出一系列的引伸义,有:
• 1、指作品的语言声调及情感的抑扬起伏,例如《后汉书•郑孔荀 传赞》:“北海天逸,音情顿挫”;
•
这些作品都标志这杜甫作为一个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的成熟,
奠定了他客观写实的创作方向和沉郁苍凉的诗歌风格
• 又如《旅夜书怀》中“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 流”,用一个“垂”字,便显出了夜间平野的广 阔,用一个“涌”字便显出了月光如水和浩浩大 江的气派。
• 再如《兵车行》中“牵衣顿足拦道哭”一句,连 用四个动词,把送别者悲痛欲绝、无可奈何的心 理、动作,刻画得多么生动。
• 杜甫诗中还善于引用俗语、方言,这主要表现 在一些古体诗中。如《新安吏》:“中男绝短小, 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兵 车行》:“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新婚别》:“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前出塞》:“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 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些都很接近当时的口 语,读起来非常朴素生动。
16
五、杜诗的语言凝炼含蓄,准确生动,而通俗自然。
• 杜甫诗歌的语言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所谓凝炼含蓄,就是词约义丰,言简义赅。 • 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十个字概括出整个封建社会阶级矛盾的实质, • 《登高》诗“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两句诗包含有九层可悲的意思,
这些都是语言凝炼含蓄的典型。 • 杜诗的语言还非常准确生动,“暮投石壕村”,一个“投”字就非常准确生动。
(, 与思 增 而
钟体 扬, 悲 莫
嵘沉 雄不 ” 违
《郁 书能 ( ”
诗之 从经 陆
品幽 取年 机
12
关于顿挫的解释
• “顿挫”的基本意蕴很单纯,《文选》陆机《文赋》 “箴顿挫而清壮”张铣注:“顿挫,犹抑折也”。抑折, 亦即曲折之意,后又派生出一系列的引伸义,有:
• 1、指作品的语言声调及情感的抑扬起伏,例如《后汉书•郑孔荀 传赞》:“北海天逸,音情顿挫”;
•
这些作品都标志这杜甫作为一个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的成熟,
奠定了他客观写实的创作方向和沉郁苍凉的诗歌风格
杜甫生平经历简介ppt课件
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杜甫的诗歌现存
1400多首,它们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
后20多年的社会情况,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生的
生活经历,同时,这些诗歌把社会现实与作者个
人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的
完美统一,也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所以,
杜甫的诗歌被后代称为“诗史”。
2
语言:“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 人死不休”
5
第二个打击,父亲病故。
• 杜甫的父亲在长安以西的奉先县做县令, 杜家的生活来源由他父亲一个人把持着, 他的父亲一死,这个责任就落到了杜甫的 身上,这下,可把杜甫给难住了,一个文 弱书生,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这么重的 担子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杜甫怎么来维持 一家人的生活呢?杜甫的父亲的死,给他 又来了一下重的打击。
11
第八个打击,年老人蓑,无家可归, 病死客船。
• 杜甫离开成都以后,北方还是兵荒马乱, 他的亲友都失去了联系,他就以船为家, 在湖南的湘江上漂泊,每天吃的是野菜, 穿的是补丁又补丁的衣服,但是他的心里, 还是惦记着灾难的祖国,忘不了受尽折磨 的老百姓。杜甫怀着这种郁郁的心情,在 他五十九岁的时候,在湘江的小船上病死 了。
风格:现实主义,沉郁顿挫。 文集:《杜工部集》 韩愈赞李杜: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3
4
第一个打击,特考中的失败。
• 公元747年,唐玄宗举行了一次特考, 下诏征集天下凡对文学艺术有一技之长 的人,杜甫以为展示才华的机会到了, 高兴地去应考了,然而,宰相李林甫却 不喜欢新进人物,他怕有才能的人进入 朝廷,于是叮嘱主考官出了一些莫名其 妙的试题,结果没有一个人能考上,这 下可把杜甫害苦了,把他多年的幻想破 灭了,给了杜甫一个沉重的打击。
杜甫(介绍杜甫生平、经历影响) PPT
杜 甫
草 堂
杜甫诗歌的典型情感 :
(一)忧国忧民渴望兼济天下; (二)仰慕英雄、壮志难酬; (三)漂泊无依、老病孤愁 ;
(四)眷恋亲情、友情。
爱国主义
沉郁顿挫
沉郁,是指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 顿挫,是指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 语言的刚健遒劲,音调的铿锵有力,章法的 曲折变化等因素。 沉郁顿挫,就是指杜诗语言的凝练质朴、感 情的忧郁苍凉、结构的曲折迂回。
描写日常生活,
—夔州(今四川奉节)—江陵 吟咏平凡事物。 —岳阳—潭州—衡州—湘江
西南漂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 ,杜甫弃官,携家人随人民逃难,经秦州、 同谷等地,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 ,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 “杜甫草堂”。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 后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 又漂泊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衡州湘江 的一只破船上。
伤乱思乡之作(766)
阁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这首诗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诗人在作品中描绘了岳阳楼的壮观景象,反映了 诗人晚年生活的不幸,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全诗表现了杜甫得偿多年 夙愿,即登楼赏美景,同时仍牵挂着国家的百感交集之情。(767)
3、推己及人,心忧天下。
“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默思失 业徒,因念远戌卒。”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 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黄彻:忧在天下,而不为一己失得。
“诗圣”
4、关注亲情,珍视友情。
诗圣杜甫简介PPT课件
安 时 期
天宝十一年 4 (公元七五二年) 1
召试文章,列名等候选授官职。暂归洛 阳,途中目睹征兵所造成的民间疾苦。
贫交行、 兵车行、 前出塞九首
天宝十二年 4 长 安 久 雨 米 贵 ; 次 年 , 携 家 眷 往 奉 先 丽人行、
(公元七五三年) 2 (陜西蒲城县),旋回长安。
秋雨叹三首
天宝十四年 4 (公元七五五年) 4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 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 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 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 《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 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 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 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 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 “三吏”、“三别”。
登与兖李州十城二 楼白望同岳寻范
十隐居
分 期
年代
年 龄
重要事件及经历
代表作品
天宝五年 3 (公元七四六年) 5
归洛阳,旋即至长安。此后十年主要在 长安寻求仕进。
冬末怀李白
天宝六年 3 (公元七四七年) 6
在长安应试,落第。
春日忆李白
二 天宝十年 4 贫无以维生,在长安市上卖药。进「三 、 (公元七五一年) 0 大礼赋」,玄宗命待制集贤院。 长
开元十九年 (公元七三一
年)
20
漫游吴越,前后约五年,遍及江南山川及名 胜古迹。
一 开元二三年
、 (公元七三五 24
漫
年)
游
时 开元二四年
期 ( 公 元 七 三 六 25
年)
回洛阳参加贡举,不第。 漫游赵齐,前后六年。
杜甫简介PPT课件
开元二八 年(公元七 四○年)
29
至兖州(山东兖县)省亲。时父 杜闲任兖州司马。结交高适。
登兖州城 楼、 望岳
2021/6/30
8
分 期
年代
年 龄
重要事件及经历
代表作 品
一 、 漫 游 时 期
开元开十元九二 年九七三(年四一公(一年元公年七)元) 开元二三 年玄(宗公天元宝七 三三年五(公年元) 开七四元四二年四) 年(公元七 三天六宝年四)年 开(公元元二七四八 年(五公年元) 七 四○年)
陪李北海 宴历下亭、 登与兖李州十城二 楼白望同岳寻范 十隐居
2021/6/30
9
分 期
年代
年 龄
重要事件及经历
代表作品
天宝五年
(公元七四六年)
35
归洛阳,旋即至长安。此后十年主要在 长安寻求仕进。
冬末怀李白
天宝六年
(公元七四七年)
36
在长安应试,落第。
春日忆李白
二 、
天宝十年
(公元七五一年)
40
2300
24 33 25
34 29
漫南娶归游山杨洛吴川氏阳越及(,,名司筑前胜农陆后古少浑约迹卿庄五。杨于年怡首,之阳遍女山及)下江。
房兵曹胡马、 画鹰
回洛阳参加贡举,不第。
四月,与李白相识;秋,与李白、 赠李白、
高适出游梁宋。
饮中八仙歌
漫游赵齐,前后六年。 再游齐鲁;秋,李白来会。冬, 至相兖别州于(兖山州东。兖县)省亲。时父 杜闲任兖州司马。结交高适。
后出塞九首、
天宝十四年
(公元七五五年)
44
秋,往奉先探视妻小,十月回长安。授 河西尉,不就;改右卫率府冑曹参军。
杜甫个人简介ppt课件
2
❖ 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 人。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 称其杜工部。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 “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 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 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 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因而被誉为 “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 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 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 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 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 和《垂老别》。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 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 深远。
3
对杜甫的评价
4
❖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 ❖ 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白居易 ❖ 我总觉得陶潜站得稍稍远一点,李白站得稍
稍高一点,这也是时代使然。杜甫似乎不是 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 。 ❖ 杜甫是中华民族的脊梁!——鲁迅
5
杜甫生平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35岁以前)
杜甫简介
1
❖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汉族,河南巩县(今 巩义市)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 部等,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 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吏”(《新安吏》 《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 别》《无家别》)。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 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 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 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他忧国 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 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 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 人。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 称其杜工部。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 “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 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 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 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因而被誉为 “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 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 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 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 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 和《垂老别》。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 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 深远。
3
对杜甫的评价
4
❖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 ❖ 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白居易 ❖ 我总觉得陶潜站得稍稍远一点,李白站得稍
稍高一点,这也是时代使然。杜甫似乎不是 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 。 ❖ 杜甫是中华民族的脊梁!——鲁迅
5
杜甫生平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35岁以前)
杜甫简介
1
❖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汉族,河南巩县(今 巩义市)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 部等,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 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吏”(《新安吏》 《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 别》《无家别》)。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 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 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 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他忧国 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 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诗与盛唐诗歌的区别
盛唐诗歌
内容上: 歌颂理想
杜诗
抨击现实、揭露黑暗
创作上:表现天才的艺术创造力
锤炼语言
基调上:明快、乐观、高昂
沉郁、低回、委婉
“诗圣”
1、忠君爱国,矢志不渝。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葵藿倾太阳,自性固莫夺。”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剑外忽传收蓟北, • 初闻涕泪满衣裳。 • 却看妻子愁何在, • 漫卷读书喜欲狂。 • 白日放歌须纵酒, • 青春作伴好还乡。 • 即从巴峡穿巫峡, • 便下襄阳向洛阳。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杜甫之死
有四种说法: 1、溺水而死。 2、自沉而死。 3、食牛肉白酒醉饱而死。 4、老衰病死。
放荡齐赵:裘马轻狂的青年诗人 旅食京华:对浪漫主义诗坛的游离 陷贼与为官:动乱时代的历史画卷 漂泊西南:崎岖的道路与伟丽的山川
“诗圣”
2、关注国事,知本察隐。
“主将位益崇,气骄陵上都。”(《后出塞五首》)
பைடு நூலகம்
兵车行
•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有作成一囊。”逐步确立“致君尧舜上,
再使民风淳”的理想。
731年,19岁的杜甫走出家乡,开始了
他“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漫游生
活。735年,杜甫参加了一次科举考试,
落败。随后前往齐赵漫游。
表现了青年杜甫敢于攀登绝顶、俯视群山的气概和雄 心,承盛唐余韵。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诗圣”
杜甫(712-770),字子美, 号少陵野 老。出身于河南巩县一个具有 诗书传统 的仕宦家庭。后人尊称其为
奉儒守官
十三世祖杜预 西晋名臣、名儒。
(晋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封当阳县侯)
刘熙载:少陵一生却只在儒家界内。
祖父杜审言 初唐著名诗人。
诗是吾家事
放荡齐赵(35岁之前) 儒家传说中 的瑞鸟。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
陷贼与为官(45—48岁)
•757年4月,杜甫冒死逃脱,投 奔凤翔,见到唐肃宗,授官至左 拾遗。
陷贼与为官(45—48岁)
•不久因房琯事件险遭刑戮,后获准回 鄜州省亲,实则是被疏远。期间创作 了著名的《羌村三首》和《北征》, 标志着杜甫从一个与盛唐其他诗人没 什么本质区别的一般性诗人向着现 实主义的诗圣又迈进了一步。
旅食京华(35—44岁)
•746年,35岁的杜甫西入长安。次年参 加了制举考试,因李林甫言“野无遗贤” 而失败。 •751年,杜甫向玄宗进献了三大礼赋, 得到玄宗赏识,奉命待制集贤院,但结 果却是“送隶有司,参列有序。” •755年,杜甫安家奉先,接任京兆府兵 曹参军。
旅食京华(35—44岁)
困守长安时期,杜甫的理想无法实现, 生活日益窘迫,“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 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使他对 朝廷的腐朽、民生的苦难、世态的炎凉 有了较深刻的了解,创作出《兵车行》、 《丽人行》等现实主义杰作。755年11 月回奉先省亲途中杜甫作《自京赴奉先 县咏怀五百字》。
标志着杜甫走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节选)
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 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 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岂知秋禾登,贫窭有仓卒? 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 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 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戌卒。 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 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 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 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 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 翁别。
陷贼与为官(45—48岁)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带着妻儿逃难, 颠沛流离,逃至鄜州(陕西富县)羌村。
•756年8月,杜甫听闻唐肃宗已经在灵 武即位,只身赴奔前行。途中不幸陷敌, 被押回长安。在长安,杜甫用诗歌记录 下了贼寇控制下的长安破败的景色和种 种人间惨状。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漂泊西南(48—59岁)
华州—秦州(今甘肃天水)—同谷 (今甘肃成县)—成都(759—765)
描写日常生活,
—夔州(今四川奉节)—江陵 吟咏平凡事物。 —岳阳—潭州—衡州—湘江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 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 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 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 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 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 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羌村三首(其一)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陷贼与为官(45—48岁)
•公元758年,杜甫终因房琯事件所累, 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公元759年,杜甫在由洛阳返回华州 的路上,沿途看到了战乱之后的情景, 创作了著名的《三吏》《三别》。